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

对唯物史观的必要阐释:

1、唯物史观即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

系。

2、从宏观的历史长河来看,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

观和方法论。

3、从认识和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来看,人类对历史的认识是由表及里、逐渐深化的,要透过

历史的纷杂表象认识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非常重要。唯物史观使历史学成为一门科学,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的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

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的理论包括:

1、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的,包括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历史的纵向发展),以

及人类社会从分散到整体的发展(历史的横向发展)。

2、科学揭示了社会结构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

成,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服务和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3、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4、在阶级社会中的阶级分析方法。

5、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

教材对唯物史观教育的落实:

1、突出表现在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上,强调历史学科的时序性和系统性。

2、新教材的体例特点强调点线结合。

3、各年级教材内容的编排,体现唯物史观,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方法论 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注意: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科学历史观

科学历史观即唯物史观,是人们运用唯物辩证的方法观察和研究人类社会历史现象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是唯一正确的、科学的历史观。其主要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即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等等。自1949 年新中国成立起,我国高校就逐步建立了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制度。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途径有两种,即关于唯物史观原理的教育和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历史知识体系教育。从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明确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基本方针,到十八大的胜利召开这64 个年头里,我国高校关于科学历史观教育的工作大致上经历了建国初年(1949——1966),文化大革命时期(1966——1976),改革开放以来(1978——)这三个阶段。 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科学历史观教育虽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但积累了经验,而且形成了迄今为止世界各国所没有的较健全的科学历史观教育制度。实践环节,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强调了课堂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的主阵地,并提出了高校应加强社会实践环节,以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拓展爱国主义教育。徐国利在“论高校历史教育中的唯物史观教育”一文中认为唯物史观教育改革的途径是:一、要坚持唯物史观在高校历史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和主导作用。二、要着力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从事唯物史观教育的教师队伍。三、利用网络进行唯物史观及其史学的教育。突出强调了高校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中要坚持唯物史观,并提出了高校应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和利用网平台开展教育工作等建设性的意见。5问题和不足也日益暴露,其地位和影响实际上受到严重的削弱。大学生的某些负面行为举动日益彰显,在社会上反应强烈,实用主义、虚无主义的倾向越发严重。在此种情况下,高校该如何对学生进行科学历史观教育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顾晓静、黄方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育教学与唯物史观培养”一文中认为:以唯物史观作为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在教学中不断提高青年学生运用唯物史观的能力是增强高校教育教学实效性的根本途径。向守俊的文章提到“一些大学生认为理想信念抽象、虚无,谈理想信念太遥远,太不切合个人的实际利益,因而对理想信念教育缺乏积极性、主动性。这实际是当前我国高校学生对理想信念的最大误解,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 ①”。 2.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价值。王柏文、李红在“唯物史观: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重要理论”一文中提到唯物史观教育在高校哲学通识教育中的价值:“第一,引导大学生理解人的本质,形成合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第二,引导大学生理解世界的本质,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第三,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促进大学生和谐全面发展。” 3.高校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途径。高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观来感知社会和评辨是非,是大学生未来成才和发展的关键。苏久青在“浅谈高等艺术院校大学生科学历史观的培养”一文中提到:培养大学生历史观的途径有两个,一是发挥好课堂主渠道的积极作用,二是加强社会①向守俊,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石油教育,2009 年第二期.当前关于我国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不多,其中大部分文章是对高校历史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主要是针对当前高校开设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内容体系)进行研究或者是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理论认识即思想观念体系进行研究,直接针对高校科学历史观教育的现状研究及对策的研究应该说很少。从已有的研究成果看,学者们主要围绕下面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1.高校唯物史观教育的必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一直在我国的思想文化教育中处于主导作用,我国的高校也建立起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教育体系,这对广泛和深入传播

唯物史观与历史哲学

唯物史观与历史哲学 历史哲学是一个与历史学有关的哲学分支,通俗易懂的“历史哲学”的界定:历史哲学是以历史为研究对象的哲学,旨在探讨历史的模式与意义、历史学的性质与方法、历史写作的结构与规律等问题。历史哲学有二义:广义指研究社会历史最一般规律或研究认识这些规律的方法的边缘性学科;狭义指近现代西方哲学中关于历史演变规律和关于历史理解性质的学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历史哲学”一词专指那种用幻想的联系代替历史真实联系的社会历史观。 就广义而言,历史哲学的内容和范围随着历史的变迁有很大变化。中国古代有过五德终始说,认为历史的变迁是由土、木、金、火、水五种德性或性能反复循环更替决定的;欧洲中世纪有过上帝决定论,认为人们仅仅是历史的话剧演员,上帝才是他们的导演。这些思想反映出了当时对社会历史发展根由的看法,但还没有构成历史哲学的专门学科。最早把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作为专题,在唤醒人们的“历史意识”方面做出贡献的是18世纪意大利的思想家G.B.维科,他力图在神意之外寻找历史规律,以反对宗教神学的历史理论。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明确使用了“历史哲学”一词,意指人们对历史的理解应超越堆积的史实,达到一种哲学的或理性的认识。之后,历史哲学渐渐成为人们专门研究的知识门类。近现代西方的唯心主义历史哲学主要围绕两个问题进行讨论:①历史演变的规律是什么;②历史理解的性质是什么。对前者的回答形成了思辨的历史哲学,对后者的回答形成了分析的或批判的历史哲学。它们把人类社会看成一个历史过程,力求从总的联系上把握这个过程,并使之成为一个独立的知识部门,在思想发展史上有积极的贡献。但是,它们都不是从历史本身,而是从一般抽象原则出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 孙正聿 【专题名称】哲学原理 【专题号】B1 【复印期号】2007年11期 【原文出处】《哲学研究》(京)2007年9期第3~7页 【作者简介】孙正聿,吉林大学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中心。 【编者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马克思“划时代的哲学革命”的实质就是创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建构,也是哲学研究的一项长期任务。《哲学研究》继今年第3期发表了孙正聿教授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后,又刊发了商榷和回应的文章,以作为把这一研究引向深入的开端。 历史唯物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对它的研究乃至发展、创新,不能仅仅限于抽象的概念思考或文本解读,而是必须面向生活实践。今天,全球化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出现、现代化的推进和世界格局的变化都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的改革开放更提供了大量的新经验、新问题。善于把时代的问题转化为哲学自身的问题,在解释和解决中国和世界的重大现实问题中表现出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的生命力,是哲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历史唯物主义对全部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都有指导意义。当前,理论和现实中的大量争论都涉及到历史唯物主义问题。我们应当拓展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领域,关注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学科中的哲学问题,在与其他学科的对话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并显示出它在理论上和方法上的独特价值。 《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发表后,得到学界的关注。读过李荣海先生与之商榷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及其世界观意义》(见《哲学研究》2007年第8期;以下简称“李文”)后,我感到有些理论问题进一步凸显了出来,其中的一个重大问题仍是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意义的问题。 一、世界观及其解释原则 当人们把哲学定义为“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时,人们对“世界观”概念本身的理解不仅是有歧义的,而且正是由于这种歧义构成了对哲学的不同理解。这就是说,在对“世界观”的理解中,蕴含着各不相同的解释原则;只有揭示这些不同的解释原则,才能澄明各种不同的哲学世界观。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明确地揭示了由三种不同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世界观理论:一是以客体的或直观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二是由抽象的能动的解释原则所构成的唯心主义的世界观,三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所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这三种解释原则构成了三种世界观,亦即构成了三种不同的哲学。马克思主义的哲学革命,从根本上说是关于世界观的解释原则的革命。正是以人的感性活动为解释原则,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超越了“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全部旧哲学,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哲学革命。探索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解释原则,这是我所写的《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一文的基本出发点;正是在这个根本问题上,该文构成与“李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主要内容(历史唯物论) 1.社会的本质、结构和社会形态 劳动发展史是理解全部社会历史的钥匙。 自然环境和人口是人类历史的自然前提,使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环境、人口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是一个由社会物质经济结构、社会政治结构、社会意识结构构成的复杂的有机整体。 社会经济结构即一定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生产力的要素和构成。生产关系的构成和类型。 所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生产关系与阶级关系。 社会政治结构是指一定社会的政治上层建筑及其结合方式。 国家政权是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国家的起源、本质和职能。国体和政体及其相互关系。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基本职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及其两重性。 社会意识结构是是由各种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按一定关系和方式组成的有机系统。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形态属于思想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社会的物质关系和思想关系。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社会形态是具体的、历史的。

社会形态范畴的方法论意义。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社会发展的动力与规律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一切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及其意义。 社会基本矛盾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生产力标准及其意义。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代新科技革命对社会发展的深刻影响和巨大的推动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 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阶级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的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 3.人与社会发展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活动构成的,社会历史规律是人们自己的社会行动的规律。社会规律的客观性。社会规律实现的特点。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是客观规律性同人的自觉活动的统一。社会历史观上的唯意志论和宿命论。

马克思主义2009-2010下学期期末试卷

2009-2010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A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指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及其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2.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说的“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指 A.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 B. 马克思主义的剩余价值理论 C.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 D. 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 3. 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 A. 自觉的实践性 B. 彻底的科学性 C. 坚定的革命性 D. 鲜明的阶级性 4.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研读经典著作 C. 熟记基本原理 D. 深

入实际调查 5.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人类活动之间的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现实本质问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6. 在哲学意义上,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 客观真理性 B. 意识派生性 C. 客观实在性 D. 意识能动性 7. 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 A. 客观性 B. 物质性 C. 实践性 D. 运动性 8. 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 A. 物质生产劳动的活动 B. 处理社会关系的活动 C. 进行科学实验的活动 D. 人类自身繁衍的活动 9. 发展的实质是 A. 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了矛盾的性质 B. 既克服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C. 根本矛盾规定着事物的性质 D.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0. 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 A. 否定之否定规律 B. 律质量互变规律 C. 对立统一规 D.

17届高三政治:唯物史观知识点总结(用于学生自己背诵)

一、社会历史观(即唯物史观)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社会的发展。 方法论: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既反对抹杀社会意识反作用的形而上学机械论,又反对将这种反作用加以夸大的历史唯心主义。 2.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及规律原理 原理内容:(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或二者的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 (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或二者的辩证关系)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3)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要求,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方法论:①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

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3.社会历史的发展趋势及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原理内容:(1)趋势: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 (2)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方式 ①阶级社会:通过阶级斗争实现。②社会主义社会:通过改革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支持新事物的成长,又要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二、人生价值观 1.人的价值原理 原理内容: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方法论: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 方法论: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价值观。 3.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原理 原理内容:(1)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①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②阶级性: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③主体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人们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就会有不同的价值观,就会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方法论: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4.社会与个人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制约个人,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个人的活动也会影响社会。 方法论: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 5.劳动奉献原理 原理内容: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劳动的人是幸福的,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方法论:这要求我们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 6.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原理 原理内容: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主观条件。 方法论: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自强不息;全面提高个人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 7.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1)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历史唯物主义常用原理及方法论

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3、价值观1、人生观4)(共8条原理) 第一部分历史观(3条原理)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①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是同步的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2、〖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2、〖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表现: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5条原理)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表现在①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②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三、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 1、〖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

联系当代中国的实际谈谈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认识 (注意:标题为踩分点,务必回答,说明尽量用专业术语,尽量回答满试卷) (考试为开卷,但考前务必打印相关资料) 马克思唯物史观是是马克思恩格斯以欧洲"三大工人运动"为实践,以德国古典哲学、空想社会主义和法国阶级斗争历史学派为理论前提,进行科学研究中形成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全面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一)唯物史观的根本任务是发现历史中的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研究人类的生产实践出发,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解开历史之谜的钥匙。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两大伟大发现之一。唯物史观的创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也为我们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的基础上,加深对建设社会主义规律性的认识,所形成的系统理论。 (二)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 不同于唯心史观把社会发展看做是观念的产物,马克思既唯物又辩证地考察社会,认为社会发展的的规律是客观的,他从目的和结果的关系、偶然和必然的关系上说明社会历史进程受一般规律支配。社会的发展不是单个意志的产物,而是在总的经济运动支配下各种力的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服从于社会内部的客观规律。在大跃进运动时期,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硬要完成那些不切实际的高指标,导致瞎指挥盛行,浮夸风泛滥,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正是蔑视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苦果。 (三)物质动因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认为旧唯物主义坚持的精神动力室最终原因的观点,是在历史观里背叛了自己。指出黑格尔的错误是:不是在历史本身中去寻找,而是把哲学的意识形态作为动力引入历史观,只是考察人们参加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揭示这些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正是在物质动因是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指导下的实践。 (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马克思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愿和行动代表社会发展的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水深火热的近代中国最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是历史的选择。 (五)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中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矛盾,基于物质利益根本对立的被剥削阶级和剥削阶级之间、被压迫阶级和压迫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它们之间的斗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得到解决。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就革命阶级而言,由于它们所处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它们的斗争所产生的结局亦各异。只有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才能导致革命阶级自身的真正解放。

马克思主义原理的部分答案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 c)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c ) A.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 B.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 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 识 D.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c ) A.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B.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 C.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 D.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 4.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c) A. 抛弃 B. 纯粹的否定 C. 既克服又保留 D.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b ) A.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B.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C.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5.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a ) A.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 B.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 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 D.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6 . “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bc ) A. 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 B. 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 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D. 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 7 .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DA) A. 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 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 C. C .反映论与先验论的对立 D. 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

我的唯物史观

我的唯物史观 城环1203班张浩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常常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会是这样?事件的发展,历史的走向,人在暴力、战争面前受到的苦难为什么那么多?有的人在混乱的时代依然逍遥,有的人在“和平”的社会依然受难,社会竟不能为人提供庇护?所有的问题都要到历史中寻找答案。 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中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两对矛盾存在于一切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每一个社会形态的始终,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决定着社会历史的一般进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哲学理论体系为世界上的一些政权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但除了进行改革开放,推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中国,其余的政权要么消失,要么进入了独裁专制。马克思的理论在二百年后的今天没有体现出它的优越性。 学者吴思在一次演讲中指出:马克思在进行历史考量的时候把暴力因素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资本论》的逻辑起点本身不应该是“等价交换”,而是“暴力均衡”只有当人与人之间或者团体和团体之间的暴力达到了均衡,“等价交换”的逻辑才在一定程度上得以实现。若暴力水平间相差悬殊,则整个《资本论》的逻辑都不能达成,因为强者会无条件的吞并弱者。所以暴力是自主而不是被动的成为历史发展的力量,若不好好考量暴力集团的行为方式和生存逻辑,那么唯物史观的定然是有缺陷的。 唯物史观到底对不对呢?社会历史首先是人的历史,社会也是人的社会。所有的独立的人组成了整个社会,阶级以及其他的人的分异都是违背了人的自然本性的。社会之所以建立是为了让所有人类在维持生存的基础上能够得到发展。从这一点上,马克思的群众观点是正确的,承认了人的作用。 但是在目的上有一个值得怀疑的地方——人类发展到最后仅仅是为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消灭私有制吗?那么在这个终点之后是什么世界?这样一个终点,不是和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弥撒亚主义是一样的吗?和有神论的终点,天堂和地狱是一样的吗?和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世界是一样的吗? 社会既然作为人的社会,那么它不断发展的目的就应该是让每一个生活在这个社会上的人能够幸福的生活。中国古代的理论设想了大同社会来描绘社会发展的目的,人人能够安详的生活。人类要取得幸福就是社会这一组织建立的目的。原始社会之所以能够组建起来就是因为人们在一起生活能够更加安全和稳定,我们不应忘记社会的建立的根本。 历史给我们的教训是,当社会上的绝大多数人觉得社会是安全和运行流畅的情况下,那么这个社会就是好的,就是值得维护的。当社会环节出现了问题,那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浅谈

高中历史核心素养之唯物史观浅谈 发表时间:2019-06-24T15:57:07.03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作者:于海涛 [导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历史学习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黑龙江省兰西县第一中学151500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历史课程要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通过历史学习逐渐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1.国际背景。 (1)政治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随着政治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全球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表现在史学领域内,则是不同国家的史学观点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相互影响,彼此受到的影响越来越大,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吸收国际史学的优秀成果和先进理念势在必然。 (2)社会信息化趋势加强。第三次科技革命以来,人类进入信息时代,信息传播正在以空前的速度在传递,这就使史学研究能在第一时间吸收和借鉴到比较前沿的学术思想。 (3)对外开放的扩大。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中国与世界的交流加强,思想文化的碰撞也在所难免。沟通与交流,与他人合作也成为必不可少的思维和能力。另外如何看待外来文化,特别是起到历史导向的史学,需要我们有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所以,传统的史学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 2.国内背景。 (1)终身学习成为时代要求。这是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不仅需要知识,更不需要不断更新的知识和不断更新的理念,社会日新月异,思维也要不断进步。 (2)责任担当。新时代的中学生是国家的希望和社会的栋梁。爱国是必备的品质,必须具有家国情怀和担当意识。所谓的立德树人,就是说,只有知识是不够的,还需要有爱国的思想和能够解决时代难题的能力。 (3)社会参与。学以致用,脱离社会的学习是无用的,每时每刻,我们都要有解决社会难题的思想准备并为此努力。哪些不关心现实,不懂得国情的人,是对社会无用的人。 二、确定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依据 1.什么是学科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和专业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形成的、具有学科特点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2.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接受历史教育过程中(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与历史见识、能力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素养的综合体现,在积淀历史智慧、凝练历史品格、锤炼历史思维能力、升华历史情操等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切社会科学基础的历史学,在整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中发挥着最为基础的作用。 三、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价值——唯物史观 1.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历史观和方法论。唯物史观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科学地揭示了社会结构由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它阐明了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既重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承认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能动反作用。 唯物史观还论述了物质与精神、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辩证关系: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基石。 (2)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4)社会形态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发展。 (5)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法。 (6)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2.唯物史观的科学性和进步意义。 (1)要求史家研究整体的历史,即对人类社会历史进行系统的和整体的研究。整体意识、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是唯物史观具备的优势,这也正是唯物史观的理论魅力所在。 (2)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带有一定的客观规律性,这些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3)要求人们用辩证的观点、方法看待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 (4)最鲜明地提出人民群众对于推动历史发展的巨大作用。 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世界观和方法论,作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对提升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水平和完善的自身素质,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通过高考典型试题来分析唯物史观的运用。 例.2017年全国3卷29题 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 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 此题选B社会的变迁,使生活方式发生改变,进而使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随之改变,在上海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里,西方的思想观念、生活

马克思原理概论单选题

A B “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为(否认内部矛盾性和承认内部矛盾性的对立)包含在资本家工厂里的半成品中的资本价值处于资本循环的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包含在资本家工厂里半成品中的资本价值处于资本循环的 B.生产阶段 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生产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答案:A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 (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 (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 (C)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 (D)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 答案:C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A)既克服又保留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抛弃 答案:A C 超额利润是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它反映的是 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无产阶级专政首要任务是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 从马克思主义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 "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 (A)归纳与演绎 (B)分析与综合 (C)抽象到具体 (D)实践到认识 答案:A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从认识论上看,就是 (A)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的过程 (B)认识——实践——认识的过程 (C)实践——认识——实践的过程 (D)理性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的过程 答案:C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 (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

2020年高考历史七大史观专题01 唯物史观(解析版)

唯物史观 【概念内涵】 唯物史观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伟大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是由此产生的社会之划分为不同的阶级,是这些阶级彼此之间的斗争。 【主要内容】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 (3)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进行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4)社会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关键词】 无相对固定的关键词 【真题回顾】 1.(2019全国I卷,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可知唐代推崇阳刚与力量的社会风尚,故选 C项;材料仅涉及拔河渊源于荆楚民间,无法得出江南文化成为主流的结论,排除 A 项;材料主要讲拔河活动不是战争,排除B项;材料“荆楚民间”说明不是以宫廷生活为主,排除 D项。 2.(2019全国I卷,27)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 A.交通方式的变革 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 D.地区经济的差异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

[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 观点的答案 篇一 : 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的答案 列举唯物史观的主要观点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2、人类社会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是受其客观规律支配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两大基本规律分别是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的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规律的内容是,生产力是一切社会进步的尺度,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决定人类社会的进程; 且生产力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构成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和现实基础,它规定着社会形态的主要特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的内容是,一定的社会形态是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一定的上层建筑的统一,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变更。上层建筑又积极服务和反作用与经济基础;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3、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物质生产方式是社 会发展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和基本动力;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阶级斗争、社会革命、社会改革等,在社会发展中各具不同的主要作用。其中,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阶级

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社会革命和社会改革是社会进步的两种基本形式;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4、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5、历史上的每个个人,都对社会历史起过一定的作用,只是作用有大有小、作用的性质有促进和阻碍。但是,必须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上发挥什么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和总方向。 谈谈对价值规律和剩余价值规律之间关系的理解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它既支配商品生产,又支配商品流通,价值规律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和商品经济社会的运行。价值规律的客观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形 成价值规律。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2、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价值。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动机和决定目的,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样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

浅谈唯物史观

浅谈唯物史观 列宁曾指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一切历史理论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最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背后的物质原因,即社会的经济根源,没有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第二,最多是考察了杰出人物、领袖人物或其他个别重要人物在历史变迁中的作用,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及其意义。但自从唯物史观出现后,很好地弥补了这两个缺陷。 说起唯物史观,肯定离不开历史观这个概念。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它是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延伸。 那什么是唯物史观呢?在我看来,唯物史观依据的是科学,是在科学基础上的概括总结。虽然受人类科学水平的局限,它只能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但是,用科学认识世界、用科学了解现象本质的方式是正确的,所以,在此基础上概括总结起来的哲学是科学的。我赞成“唯物史观是科学的历史观”这一观点。以下是我的一些看法: 首先,唯物史观的科学性体现在它研究社会发展问题的唯物主义的立场。它是一种“唯物”的史观而不是“唯心”的史观。它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肯定经济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马克思、恩格斯深刻揭示了经济对人类社会的基础作用:“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一切社会发展所需的东西都无一例外地建立在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上。生产力是人类社会一切经济形式、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变化演进的根源,是全部历史的基础,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下面我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吧。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我们之所以经得起国际国内各种风浪的考验,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之所以不断提高,归根到底是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仍然是集中力量解放和发展生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