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课程设计

0课程设计

0课程设计
0课程设计

青岛农业大学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学生专业班级环境工程201102

学生姓名(学号)王静(20112224)

指导教师张娇

完成时间2014 年8月26日

2014年8 月26 日

课程论文任务书

学生姓名王静指导教师张娇论文题目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论文内容(需明确列出研究的问题):

1. 土壤中农药的种类以及含量

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的应用范围

3.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农药残留检测方面的应用

资料、数据、技术水平等方面的要求:

1、掌握图相关信息检索方式,网络上的相关资料的搜索(知网、中国期刊网、国家专利局、万方硕博论文库等)。

2、资料详实,论文结构清晰合理,论述充分,论文布局合理规范,语言规范恰当;

3、掌握资料分析、整理和归纳的方法以及科技论文撰写的格式和要求。

发出任务书日期完成论文日期

教研室意见(签字)

院(部)院长意见(签字)

一、摘要:农药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对增加农业产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由于高毒、高残留、难降解,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也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在当代,农药的环境污染和残留问题引起了全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重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特别适用于易挥发、热不稳定、离子型和高分子等物质的分析,已成为农药残留分析的一种主要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分析速度快等特点。本文就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总结研究,希望能为以后在此方面的研究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关键词:农药;残留检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三、前言:近年来,随着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不断加重,农药的使用量大增,随之而来的农药残留问题也日益严重。据报道,为防治各种病虫害而喷洒在作物表面上的各种农药,大约有 60%进入土壤,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的农药种类非常多,这些农药的化学结构组成和性质各不相同,浓度波动的范围较大,土壤基质组分极其复杂,干扰杂质种类多。土壤中残留农药的检测是属于痕量(mg?kg-1),甚至超痕量(μg?kg-1)范围内的分析,这就需要较高的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农药在使用过程中除了部分喷施作物过程中间接污染土壤外,还有一些农药则直接施于土壤,用于防治地下害虫、去除杂草,例如杀线虫剂(克百威、涕灭威、丙线磷等)、杀菌剂(五氯硝基苯等)、除草剂(莠去津、丙草胺等),一些灌根、拌种等农业生产用药(对硫磷,甲拌磷等),以及一些往年施用在土壤中残留时间较长不易降解的农药(HCH,DDT 等),这些都对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对土壤生物(如蚯蚓等)、植物生长造成危害。土壤中已残留的某些农药还会不断释放,使作物因吸收而造成农药或其代谢物在农产品中的残留,进入食物链而危害人的健康。因此,建立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和符合国际标准的农药残留技术,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产地环境中农药残留检测能力,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避免国际间的贸易争端,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20 世纪60 年代末70 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种快速、高效的新型分离分析技术。可以直接用于分析难挥发、热不稳定及高分子样品,弥补了气相色谱法的弱点,扩大了色谱法的应用范围,高效液相色谱法包括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和分子排阻色谱法,其中基于分配机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在药品检验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四、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在农药检测中的应用

1、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分析研究

除了传统的GC检测方法外,也有分析工作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来检测土壤中的毒死蜱残留[1,2]。HPLC通常采用反相C18柱分离,以紫外检测器(UVD)或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检测,检测波长在290 nm 附近,常用的流动相为乙腈-水。

如Zhang 等[3]建立了HPLC检测土壤中毒死蜱的方法。样品经丙酮振荡提取、C18 固相萃取净化,以乙腈-水为流动相,采用反相C18 柱分离,UVD测定,回收率在92.9%~100.3%,检出限为15 μg/kg。

刘腾飞、邓金花等[4]对苹果园土壤进行分析,检出毒死蜱的含量为(53±4.8) μg/kg。

Menon等[5]利用索氏提取器和HPLCUVD检测分析印度半干旱地区砂土和壤土

中的毒死蜱,回收率大于95%,检出限小于1 μg/kg。

孙宝利等[6]采用乙酸乙酯振荡提取土壤中的毒死蜱,经弗罗里硅土固相萃取柱净化,采用HPLC-DAD测定,回收率在68%~87%,检出限为3 μg/kg,定量限为30 μg/kg。

2、氨基甲酸酯类及酰胺类农药

包括灭多威、仲丁威、克百威在内, 目前我国农药产品标准中已有10 多种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有效成分含量的测定。尽管单组分酰胺类除草剂的分析目前多是采用气相色谱法, 但近来使用较多而且效果较好的酰胺类与磺酰脲类复配的产品, 则多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两类农药的同时测定[7]。

在高效液相色谱( HPLC ) 方面, 贾忠江等[8]对离子色谱中连多硫酸盐的容量因子和碳原子数的关系作了研究。李庆明等[9]对二茂铁衍生物的HPLC 保留值和结构的关系作了研究。张书胜等[10]使用HPLC 法测定了一些药物的分配系数并对其构效关系作了考察。傅旭春等[11]研究了对氨基苯甲酸酯同系物的HPLC 保留行为和结构参数的相关性。侯镜德等[12]用HPLC 法研究了一些药物的热力学函数及保留值的定量构效关系。

在农药色谱分析方面, 王琴孙等[13]研究了计算机辅助高效T LC 的最优化分离方法, 应用于13 种有机氯农药的分离。陈农等[14]介绍了HPLC 专家系统中除莠剂类分析法的推荐及作用指数定性。蔡煜东等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对农药醚菊酯类似物的定量构效关系进行了研究。侯镜德[15]用HPLC 法研究了含氟酰胺类新农药的定量构效关系。

2、稻田中丙草胺残留

目前,国内颜爱花等[16]建立了丙草胺与异丙隆的混剂中有效成分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陆梅等[17]通过石油醚萃取和弗罗里硅土SPE 小柱净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4种酰胺类除草剂,丙草胺检出限达到0.005 mg /L;

罗俊凯、黄雪等[18]采用二氯甲烷提取稻田水和水稻植株样品中的丙草胺,稻田土壤样品用二氯甲烷-甲醇混合溶剂( 体积比为9∶1) 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草胺,取得良好效果。该方法样品前处理步骤简单,测定结果重复性好,精密度准确度良好,满足农药残留分析的要求,为丙草胺在稻田环境中科学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

3、有机农药类

有机磷农药是国内广泛使用的高毒低残留农药。应用H P LC 分析有机农药和除草剂效果很好, 发展很快。如氨基甲酸醋类杀虫剂、有机磷农药等等。

陈雁君等[19]在国内首次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微量灭多威(氨基甲酸酷类), 以乙酸乙醋为提取液,测定土壤中灭多威的检测限为0.1n g , 线性范围1.0 一20μg / m L , 高、中、低3 种浓度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1 一100.2 % ,CV < 5% 。

徐广通等[20,21]在此基础上研究采用超声提取,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灭多威与硫双威。与传统的萃取法相比, 超声提取具有方便、快速的特点。3、拟除虫菊醋

合成拟除虫菊醋的最大吸收波长在2 2On m 以下, 但在紫外区有很强的吸收。由于部分拟除虫菊醋类农药具有挥发性及热不稳定性, 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分析拟除虫菊醋类农药具有一定的优势。

林维宜等[22]用HPLC 方法测定糙m 中拟除虫菊醋类农药残留量。

Metwaly 等[23]用HPLC方法测定了4 种蔬菜中氯氛菊醋的农药残留量, 回收率为63 % 一7 7%。

Baker 等[24]用紫外检测器测定了水果和蔬菜中残留的9 种菊醋类农药, 与毛细管气相色谱2 电子捕获检测器结果相比, 除苯醚菊醋和灭虫菊醋两种农药的灵敏度较高外, 其余7 种的灵敏度都偏低。

李云春等[25]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测定茶叶中的氯氛菊醋和氛戊菊醋。

Lopez等[26]采用柱后光化学诱导H PLc 分离、荧光检测方法测定蔬菜中七种拟除虫菊醋的农药残留量。但H P以二至今仍缺乏通用型检测器, 灵敏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4、氛基甲酸酯类

氨基甲酸醋类农药是一类应用范围广、药效高对哺乳动物毒性较有机磷低的农药, 目前这类农药正逐渐替代有机氯农药和部分替代有机磷农药。

氨基甲酸醋类化合物在2 2On m 处均有强吸收, 故可用紫外检测器检测。目前, 大多数氨基甲酸醋类农药的H P LC 检测都是采用反相C1 8 或C S 柱, 常用的流动相为甲醇一水或乙脯一水, 在测定中, 早期常用的检测手段是紫外吸收(U V ), 复杂基质中氨基甲酸醋类农药残留分析的检测波长采用25 4 m m 。样品经超临界流体萃取(SF E)后, 再用H PLC 一U V 检测, 结果优于H PLC 一发光检测。

5、有机磷及有机氛农药

H en ry.K.R otic h[27]采用离线固相萃取(s PE) 富集2 高效液相色谱(H P LC )法对甲基对硫磷, 对硫磷, 辛硫磷进行检测分析中, 利用LC 6 A 高效液相色谱以Shim Pack CLCODS柱(150mm x 416mm x 5mm )为分离柱, 流动相为甲醉一水(体积比70 : 30) , 通过C 18 萃取柱进行固相萃取,用0.15% 甲醇溶剂改性剂5ml洗脱, 以280nm 为共同测定波长, 柱温35 ℃。其中对辛硫磷最低检出限为1A g L , 相对标准偏41.1% , 其他两种情况与此接近。该法稳定可靠, 回收率高。HPLc /A Pc M l s 对测定具有热不稳定性和呈极性的农药如对硫磷等, 比G

C M S 法效果更好。

6、杀菌剂

鞠荣等[28]以乙酸乙醋为溶剂, 超声波振荡法提取柑桔中的唾菌灵,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色谱柱为不锈钢柱(Hewlet Packard O D S HyPersil 5um , id 4 m m X 2 5 0 m m ); 柱温为室温;流动相为甲醉一水一氨水(体积比为70 : 30 : 0.6 ); 流速l.0 mL/m in ; 检测波长3 00n m。用外标(峰高)一标准曲线法定量, 回收率为88 % 一89.94 % , 检测限为0.lmg/kg, 符合残留量测定的要求

7、多种农药的综合分析

张毅等[29]报道了对白菜中多菌灵等4 种农药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方法的研究圈。在同一波长条件下, 对蔬菜中多残留农药分别进行了方法的开发与研究, 分离条件为C 18 柱(H Y PE K S IL O D S 2 5ug id 4.0m m X 3 0 0 m m ):流动相为甲醉一水(体积比80 : 20) ; 流速为1m L/ m in ;进样体积为10 uL; 检测波长为2 54 n m。4 种农药能够达到很好的基线分离, 且操作简单, 灵敏度高。回收率分别为: 多菌灵86 .61 %、澳氛菊醋73.15 %、百菌氛7 4.4 1%、氧化乐果87.50 % 以上。

李爱强等[30]应用 HPLC-DAD 测定了土壤中 7 种三嗪类除草剂的方法,对检测波长、提取方法、提取溶剂、梯度洗脱程序等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7 种三嗪类除草剂在 0.108mg·L-1~2.00 mg·L-1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为0.84g·kg-1~2.07g·kg-1,加标回收率为 95.0%~107%,RSD 为 1.2%~5.6%。

刘文杰等[31]应用 HPLC 同时测定了土壤中多菌灵、吡虫啉和甲基托布津 3 种农药残留的方法,该方法速度较快,在 7min 内实现了 3 种农药的分离检测。

3 种农药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7%、97%和92%,RSD分别为9.8%、8.1%和11.0%。

Asensio-Ramos等[32]采用 HPLC-FLD 检测土壤中农药及其代谢物的残留量,检测限都在 ng·g-1水平以下。

五、结论和展望:

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目前各种色谱模式中应用最广的一个领域,在化合物的分析方面,世界上约有80%的化合物,如括高分子化合物、离子型化合物、热不稳定化合物以及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都可以用不同模式的HPLC(如正相HPLC、反相 HPLC、离子交换色谱和离子色谱、体积排除色谱、亲合色谱等等)进行分离分析。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技术是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中,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更适宜于分离、分析高沸点、热稳定性差、有生理活性及相对分子量比较大的物质。由于具有“三高一广一快”的特点(即高压、分离效率高、检测灵敏度高、应用范围广泛和分析速度快),已应用于大多数的农药残留分析中[33,34]。但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方面的工作还较少, 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以适应农药工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Baskaran S, Kookana R S, Naidu R. Contrasting Behaviour of Chlorpyrifos and its Primary Metabolite, TCP (3,5,6- trichloro- 2- pyridinol), with Depth in Soil Profiles[J]. Soil Research,2003,41(4):

749-760.

[2]张超,杨红.水、土壤和蔬菜中毒死蜱、甲基毒死蜱残留检测前处理

方法[J].农药,2010,49(5):367-370.

[3] Zhang Q, Zhu L, Han C, et al. Analysis of Chlorpyrifos and TCP Residues in Agricultural Soil and Apples by HPLC[J].J.Food Agric. Environ.,2011,9(1):659-662.

[4]刘腾飞,邓金花,周峰杰,陆皓茜,张丽,杨代凤. 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及分析研究进展(苏州市农业科学院,江苏苏州215155;苏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中心,江苏苏州215128),2013

[5] Menon P, Gopal M, Prasad R. Dissipation of Chlorpyrifos in Two Soil Environments of Semi- Arid India[J].J.Environ.Sci.Heal.B,

2004,39(4):517-531.

[6]孙宝利,曾希柏.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毒死蜱残留及其有毒代谢物

3,5,6-TCP[J].分析试验室,2011,30(8):19-22.

[7]陈道文. 苄密黄隆- 乙草胺混合制剂的液相色谱分析[ J] . 农药, 1994,

33( 4) : 38.

[8]贾忠江, 于仲权, 韩铠. 流动相离子色谱中连多酸盐的容量因子与硫原子数的关系[ J] . 色谱, 1990, 8( 6) :373.

[9]李庆明, 徐广通, 侯镜德.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保留因子模型参数的量子化学研究[ J] . 色谱, 1992, 10( 3) : 162.

[10]张书胜, 刘红霞, 刘玉华, 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哌嗪双季铵盐药物

的分配系数及构效关系的考察[ J] . 色谱, 1996, 14( 3) : 193.

[11]傅旭春, 梁文权. 对氨基苯甲酸酯同系物的高效液相色谱保留行业与结构

参数的相关性[ J] . 色谱, 1996, 14( 6) : 428.

[12]侯镜德, 徐秀珠. 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头孢菌素类药物热力学函数及其定

量构效关系[ J] . 分析化学, 1995, 23( 5) : 497.

[13] 王琴孙, 王恒岩. 计算机辅助高效薄层色谱优化分离[ J] . 色谱, 1989, 7( 5) : 288.

[14]陈农, 张玉奎, 卢佩章. 液相色谱专家系统中除莠剂类样品分析方法的

推荐及作用指数定性[ J ] . 色谱,1993, 11( 1) : 30.

[15]侯镜德, 周瑛. 用高效液相色谱研究含氟酩类新农药的定量构效关系

[ J] . 分析化学, 1994, 22( 8) : 805.

[16]颜爱花,邓志博,张强,等.丙草·异丙隆60% 可湿性粉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J].农药科学与管理,2008,29 ( 6) : 2- 5.

[17] 陆梅,丁长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4 种酰胺类除草剂[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7,19( 3) : 35 - 36.

[18]罗俊凯,黄雪,杨丽华,廖晔颉,龚道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稻田中丙草胺残留(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湖南农业大学农业环境保护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8),2013

[19]陈雁君等.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微量灭多威. 环境科学, 1 9 9 4 ; 15 (5 ) : 73 一7

[20]徐广通等. 超声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微量灭多威. 分析化学, 1 9 9 7 ; 25 (7) : 8

[21]徐厂通等. 超声提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土壤中微量硫双威. 环境科学, 1 9 9 7 ; 18 (2 ) : 54 一57

[22]林维宣, 李继业, 王玫, 等, 双柱净化2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糙m 中拟除

虫菊酷农药残留量的研究IJ].中国卫生检测杂志, 2 0 0 一, 一l(一) :2 一3 2 .

[23]Metwally M ES , o s m a n M S.A highZPe rfo r m a n e e liq u id

c hro m a to g raZ Phie m e tho

d fo r th

e de term jn a tio n o

f eyPe rn le thr in in v e

g e ta b le s a n d its a PPlie atio n to k in e tiestu d ie s a ft e r g re e n ho u s e t re a tm e n t[J].Fo o dC he m , 19 9 7 ,5 9(2 ) : 28 3 ~ 2 90 .

[24]Baker PG , Botto m ley P. D e te rm in a tio n o f resid u es o f syn the t ie Py re thro id s in ft u it a n d v e g e ta b le s by g a sZ liq u ida n d h ig hZPe r fo rm a n e e liq u id e hro m a to g ra Phy[J].

A n a lyst , 1982 , 10 7(2 ): 2006 ~ 2012

[25]李云春, 易军, 弓振斌, 等.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茶叶中氯氰菊醋和氰

戊菊酪农药残留[J].厦门大学学报, 2 0 0 3 , 42 (I): 7 5 一8 2.

[26]LoPez T L , G a re ia M D G ,Va da l JLM, e t a lD e te rm in a tio n o f Pyre thro id s in v e g e ta b le s b y HPLCu sin g c o n tin u o u s o n Zlin e Po stZe lu tio n Pho to irrad ia tio nw ith fl u o re se

e n e e de te e tio n [J].A n a lCh in l A e ta , 2 00 1

[27] H en ry.K.R otic h 环境水中甲基对硫磷、对硫磷和辛硫磷农药残留的SPE ZH PLC 分析[J]. 分析测试学报,加02 , 2 1(5 ): 5 0 ~ 53 .

[28]鞠荣.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柑桔中雌菌灵残留量的研究[J ]. 农药科学与管理, 2 0 0 3

[29] 张毅.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侧定白菜中四种农药残留量的方法[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 00 2 , 9( 18) :40 一4 2

[30]刘文杰,万英,庞新安,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土壤中多菌灵、吡虫啉和甲基托布津的残留[J]. 分析测试学报,2007,26(1):133-135.

[31]李爱强,陈军,张宗祥.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三嗪类除草剂[J].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8,20(3):44-46.

[32]Asensio-Ramos M., Hernández-Borges J., Borges-Miquel T.M., et al. . Ionic liquid-dispersive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 for the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of pesticides and metabolites insoils using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and fluorescence detection [J]. Journal ofChromatography A, 2011, 1218(30):4808-4816.

[33]巢猛,陈明,刘建明.水中肤喃丹的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法[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 25(2): 153-154

[34]廢涛,杨玉平,程薇,等.苹果中多菌灵、噻菌灵和甲基托布津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m.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2010,16(4): 257-261.

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编译原理/Compiler Principles 周数/学分:1周/1学分 先修课程: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汇编语言、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工程专业 开课学院,系或教研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课程设计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综合训练,是与课堂听讲、自学和练习相辅相成的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常,设计题中的问题比平时的练习题要复杂,也更接近实际。编译原理这门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的目的是旨在要求学生进一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深化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数据逻辑结构表示问题,然后编制算法和程序完成设计要求,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 要求学生在上机前应认真做好各种准备工作,熟悉机器的操作系统和语言的集成环境,独立完成算法编制和程序代码的编写。 设计时间: 开发工具: (1) DOS环境下使用Turbo C; (2) Windows环境下使用Visual C++ 。 (3) 其它熟悉语言。 二、课程设计的内容和要求 设计题一:算术表达式的语法分析及语义分析程序设计。 1.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算术表达式的语法及语义分析程序,加深对语法及语义分析原理的理解,并实现词法分析程序对单词序列的词 法检查和分析。 2.设计内容及要求: 算术表达式的文法: 〈无符号整数〉∷= 〈数字〉{〈数字〉} 〈标志符〉∷= 〈字母〉{〈字母〉|〈数字〉} 〈表达式〉∷= [+|-]〈项〉{〈加法运算符〉〈项〉} 〈项〉∷= 〈因子〉{〈乘法运算符〉〈因子〉} 〈因子〉∷= 〈标志符〉|〈无符号整数〉|‘(’〈表达式〉‘)’ 〈加法运算符〉∷= +|- 〈乘法运算符〉∷= *|/ (1) 分别选择递归下降法、算符优先分析法(或简单优 先法)完成以上任务,中间代码选用逆波兰式。 (2) 分别选择LL(1)、LR法完成以上任务,中间代码选 用四元式。 (3) 写出算术表达式的符合分析方法要求的文法,给出 分析方法的思想,完成分析程序设计。 (4) 编制好分析程序后,设计若干用例,上机测试并通 过所设计的分析程序。 设计题二:简单计算器的设计 1.目的 通过设计、编制、调试一个简单计算器程序,加深对语法及语 义分析原理的理解,并实现词法分析程序对单词序列的词法检 查和分析。 2.设计内容及要求 算术表达式的文法: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指导书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简明指导书 1.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只有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学生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该设计的目的就在于: (1)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及有关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设计使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并培养学生学会全面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制造中的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正确使用这些资料。 (3)通过设计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懂得合理的设计应该是技术上先进的,经济上合理的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是可行的。 (4)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学生对技术文件的整理、写作及组织编排能力,为学生将来撰写技术及科研论文打下基础。 2.设计内容 (1)编制规定零件的机械制造工艺规程一份; (2)填写规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一份; (3)填写规定零件某机械加工工序的《机械加工工序卡片》一份; (4)设计规定零件的某机械加工工序的专用夹具一套并绘制其总装图一张; (5)编写设计说明书一份。 3.设计步骤及要求 (1)根据给定的生产纲领,确定生产类型。 (2)分析和审查零件图:读懂零件图;审查该零件的结构工艺性;了解其主要技术要求;区分哪些表面是加工表面,哪些表面是不加工表面;查清各表面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和特殊要求,区分各表面的精密与粗糙、主要与次要、重要与不重要等相对地位。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 (3)根据给定的零件材料,确定毛坯种类。并确定加工表面的总加工余量。 (4)拟定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选择粗基准和精基准;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确定加工顺序;安排热处理工序及必要的辅助工序。 (5)确定各工序的加工设备,刀具及夹具。 (6)对工艺规程中的某道工序使用的夹具进行设计:一般画一张A1图,要求手工绘图。 a. 以有利于反映该工序加工的位置,选取投影视图。用双点划线画出零件轮廓。 b. 在零件定位表面处,画出定位元件或机构。 c. 在夹紧位置处画夹紧机构。 d. 在对刀位置画出对刀元件或刀具导引装置。 e. 画出与机床连接的元件及其它元件。 f. 绘图时要遵守国家标准的规定画法,能用标准件的尽量采用标准件。 g. 为表达清楚夹具结构,应有足够的视图、剖面图、局部视图等。 h. 夹具图上应标注夹具的总体轮廓尺寸,对刀尺寸,配合尺寸及配合公差要求,并标明夹具制造,验收和使用的技术要求。 i. 在夹具图右下角绘制国家标准规定的标题栏和明细表,表中详细列出零件的名称,代号,数量,材料,热处理及其它要求。 (7)确定所设计夹具的工序的工序余量,计算工序尺寸及公差。 (8)确定所设计工序的切削用量及工时定额。 (9)填写工艺文件——工艺过程卡和工序卡各一份。

大工15春《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最新)

大工15春《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及要求网络教育学院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 题目:XX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习中心: 专业: 年级:年春/秋季

学号: 学生: 指导教师: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要求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是大连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开展的一项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联系实践的纽带和桥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该课程设计要求如下:1.要求学生以SQL Server 2008或其他版本为后台数据库,以VB、VC 或其他开发工具作为前台开发工具,围绕自己选定的某一个具体的系统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例如《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书店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等。其课程设计具体内容包括项目概况、需求分析、详细设计等,详见课程离线作业中上传的《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 注意:禁止撰写《学生成绩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2.要求学生必须按照《SQL数据库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格式和内容进行课程设计,完成课程设计模板提供的全部课程设计内容,字数要求达到3000字以上。 3.学生在进行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可参考辅导教师在导学资料中上传的

文献资料,有问题可通过课程论坛答疑。 4.2015年春季学期学生提交本课程设计形式及截止时间 学生需要以WORD附件形式(附件的大小限制在10M以内)将完成的课程设计以"离线作业"形式上传至课程平台中的"离线作业"模块,通过选择已完成的课程设计,点"上交"即可,如下图所示。 截止时间:2015年9月1日。在此之前,学生可随时提交课程设计,如需修改,可直接上传新文件,平台会自动覆盖原有文件。 5.课程设计批阅 老师会在离线作业关闭后集中批阅课程设计,在离线作业截止时间前不进行任何形式的批阅。 注意: 本课程设计应该独立完成,不准抄袭他人或者请人代做,如有雷同作业,

无机材料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无机材料工艺课程设计》 指导书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所编 2010年5月

目录 课程设计要求与说明 (1) 第一章窑炉制图规格 (2) 第二章窑体图 (9) 第三章尺寸标注 (13) 第四章窑炉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规范 (19) 第五章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22) 图1 隧道窑窑体主图 (26) 图2 隧道窑预热带典型断面图 (30) 图3 辊道窑窑体主图 (31) 图4 辊道窑窑体断面图 (33)

课程设计要求与说明 一、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实践延伸,目的是对学生学习《陶瓷工艺学》课程的最后总结,是教学重要的一环。要求学生通过课程设计能综合运用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学会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研究解决实际中的工程技术问题。 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设计与绘图的基本技能,掌握窑炉设备的设计程序、过程与内容。学生根据老师给定的设计任务,在规定的时间里,应围绕自己的题目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认真查阅资料,体验工程设计的过程,同时锻炼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要求 通过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窑炉设备的基本结构;掌握窑炉设备的工作原理、工程制图方法和编制设计说明书的方法,同时要求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理解窑炉设备的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法。学生对课程设计题目应视作真正的任务,要求学生认真负责地进行设计,每一个计算数据和结构设计应尽可能与生产实际相结合,课程设计应作为学生的创造性成果,不能抄袭历届学生的设计,也不允许简单照搬现成的资料,要求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 三、课程设计题目、内容 1、设计题目:隧道窑设计 辊道窑设计 2、设计内容 (1)图纸:主体结构图及主要断面图。要求尺寸标注齐全,线条、文字、图例规范; (2)说明书:确定主要尺寸和工作系统,进行燃烧计算和热平衡计算,要求计算正确,编写完整,格式规范。

SQL数据库课程设计,火车票

SQL上机实验项目设计列车信息查询数据库 学号:24110121 姓名:王若龙

1、实验项目名称:数据模型的建立过程与方法 2、实验项目编号:ab0822420305 3、实验性质:必做 4、实验类型:设计 5、实验目的:熟练掌握数据模型的设计、建立的过程与方法。 6、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数据库,实现列车车次信息和车站信息的基本管理,为列车运行时刻信息的录入、修改、查询与统计等功能提供数据库支撑。 要求: (1)设计该数据库E-R图 (2)将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规范化 (3)用SQL语句定义并建立数据库表结构 (4)提供以下SQL语句,并加以说明。 查询某车站火车到站出站信息。 查询某列火车沿途经过站点信息 查询从某站点上车,到达某站点,共有哪些列车可供乘坐。 统计某段时间经过某站点的列车共有多少。

(1)设计E-R 图 (2)将E-R 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并规范化 车站信息(车站号,车站名) 列车信息(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出发时间,到达时间) 乘务人员(车次,姓名,职务) 经由信息(车次,车站名,到站时间,出站时间) (3)用SQL 语句定义并建立数据库表结构 车站信息表(station ),采用命令行创建方式。 字段名 代码 类型 约束 车站号 sno char (5) 主键 车站名 sname char (20) 列车信息表(train ),采用命令行创建方式。 字段名 代码 类型 约束 车次 tno char (5) 主键 始发站 sf char(20) Not null 终点站 zd char(20) Not null 出发时间 cf time 到达时间 dd time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_LL(1)分析过程模拟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书 软件学院学院软件工程专业07-1班 一、课程设计(论文)题目LL(1)分析过程模拟 二、课程设计(论文)工作自 2010 年 6 月 22日起至 2010 年 6月 28 日止。 三、课程设计(论文) 地点: 四、课程设计(论文)内容要求: 1.本课程设计的目的 (1)使学生掌握LL(1)模块的基本工作原理; (2)培养学生基本掌握LL(1)分析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使学生掌握LL(1)的调试; (4)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2.课程设计的任务及要求 1)基本要求: (1)分析LL(1)模块的工作原理; (2)提出程序的设计方案; (3)对所设计程序进行调试。 2)创新要求: 在基本要求达到后,可进行创新设计,如改算法效率。 3)课程设计论文编写要求 (1)要按照书稿的规格打印誊写课程设计论文 (2)论文包括目录、绪论、正文、小结、参考文献、附录等 (3)课程设计论文装订按学校的统一要求完成 4)答辩与评分标准: (1)完成原理分析:20分; (2)完成设计过程(含翻译):40分; (3)完成调试:20分;

(4)回答问题:20分。 5)参考文献: (1)张素琴,吕映芝,蒋维杜,戴桂兰.编译原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2)丁振凡.《Java语言实用教程》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6)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内容天数地点 构思及收集资料2图书馆 编程与调试4实验室 撰写论文1图书馆、实验室 学生签名: 2009 年6 月22 日 课程设计(论文)评审意见 (1)完成原理分析(20分):优()、良()、中()、一般()、差();(2)设计分析(20分):优()、良()、中()、一般()、差();(3)完成调试(20分):优()、良()、中()、一般()、差();(4)翻译能力(20分):优()、良()、中()、一般()、差();(5)回答问题(20分):优()、良()、中()、一般()、差();(6)格式规范性及考勤是否降等级:是()、否() 评阅人:职称: 年月日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 C-语言编译器设计(scanner和parser) 提交文档学生姓名: 提交文档学生学号: 同组成员名单:无 指导教师姓名:金军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 . 提交报告时间: 2011年 6 月 17 日

1.课程设计目标 设计C-Minus编译器分为scanner和parser两个部分。scanner主要作用是对目标代码进行扫描,列出关键字,变量等内容;parser主要对语法进行分析并生成语法树。 2.分析与设计 ●实现方法:代码用C语言编译而成。其中scanner为手工实现,主要采用switch-case结构实现 状态转换;parser部分采用递归下降分析方法实现。 ●扫描器:C-的词法如下: 1、语言的关键字:i f el se i nt return void while 2、专用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3、其他标记是变量(ID)和数字(NUM),通过下列正则表达式定义: ID = letter letter* NUM = di git digi t* letter = a|..|z|A|..|Z digi t = 0|..|9 4、空格由空白、换行符和制表符组成。空格通常被忽略,除了它必须分开ID、NUM关键字 5. 注释用通常的C语言符号/ * . . . * /围起来。注释可以放在任何空白出现的位置(即注释不能放在 标记内)上,且可以超过一行。注释不能嵌套 其DFA图如下:

分析器:以下为C-的语法规则BNF:

焊接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材料成形及控制工程专业课程设计 焊接工艺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通过实际产品的焊接工艺设计,使学生了解焊接结构的生产工艺过程; 2.掌握焊接工艺的设计方法及工艺文件的制定; 3.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焊接生产问题的能力,锻炼查阅文献资料及工具书籍的基本技能。 二、设计内容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由教师指定的某一个结构件的焊接工艺设计任务,主要内容包括: 1. 焊接结构件的设计简图与技术要求; 2. 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 3. 主要接头的焊接方法选择与说明,坡口型式及尺寸的设计与说明; 4.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工艺过程卡; 5. 产品的装焊工艺过程卡; 6. 壳体的焊接工艺卡。 三、设计要求 1.手绘产品的结构设计简图,标注出产品的主要结构尺寸;主要零件的名称、材质与规格;设计技术要求(包括制造技术要求与检验要求)等。 2.产品的制造工艺性能分析主要包括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分析与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容器主体材料的焊接性能主要分析材质的焊接裂纹倾向及产生其它焊接缺陷的倾向,说明为保证焊接质量应采取的工艺措施,如合理选用焊接方法、焊接材料、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层间温度等;结构的装焊工艺性能分析主要针对特殊、复杂容器结构,分析需要采用的装焊顺序与方法。 2. 接头焊接方法的选择和坡口型式的设计应包括纵焊缝、环焊缝、封头拼缝、 人孔接管与筒体的焊缝等,绘制接头的局部放大图。选择与设计的依据主要从容器结构尺寸、接头位置、材质及厚度、施焊条件与可操作性、焊接变形与应力、装焊顺序等方面考虑。 3. 主要部件(筒节、封头等)的加工过程卡要求制定部件从原材料备料至组 装焊接之前的全部加工工艺过程,包括各加工工序的名称、加工内容、所用的工装设备与检验要求等,必要时绘制出加工工艺简图; 4. 壳体的装焊工艺设计包括装焊工艺顺序、工序名称与内容、各工序所涉及

Sql_server数据库课程设计_图书馆管理系统

序言 (1) 一、图书馆管理系统E-R 图 (2) 二、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实现示意图 (3) 三、图书馆管理系统功能图例 (4) 3.1 读者借阅图书 (4) 3.2 读者归还图书 (4) 3.3 读者续借图书 (5) 3.4 读者查询借阅图书情况 (5) 3.5 读者检索图书信息 (6) 四、图书馆管理系统附加功能 (7) 4.1 往学生表中插入列"系部",其值等于学号中代表系部的位的 值,再插入列"专业号",其值等于学号中代表专业的位的值 . 7 4.2 查询每个学生对书本的借阅数量 (9) 4.3 查询各个专业的学生借阅书本的数量 (11) 五、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数据表源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库"源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 图书馆管理系统"数据表"源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图书馆管理系统存储过程源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读者借阅图书存储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读者还书存储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读者续借图书存储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4 读者查询借阅图书情况存储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6.5 读者检索的图书信息存储过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七、图书馆管理系统触发器源代码.........................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借书要求(书本没有库存,则无法进行借书操作)错误!未定 义书签。 7.2 借书要求(读者最多借阅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续借次数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7.4 读者还书信息插入RDeleted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一个完整的编译器)

编译原理程序设计报告 一个简单文法的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专业班级:计算机1406班 组长姓名:宋世波 组长学号: 20143753 指导教师:肖桐 2016年12月

设计分工 组长学号及姓名:宋世波20143753 分工:文法及数据结构设计 词法分析 语法分析(LL1) 基于DAG的中间代码优化 部分目标代码生成 组员1学号及姓名:黄润华20143740 分工:中间代码生成(LR0) 部分目标代码生成 组员2学号及姓名:孙何奇20143754 分工:符号表组织 部分目标代码生成

摘要 编译器是将便于人编写,阅读,维护的高级计算机语言翻译为计算机能解读、运行的低阶机器语言的程序。编译是从源代码(通常为高阶语言)到能直接被计算机或虚拟机执行的目标代码(通常为低阶语言或机器语言)的翻译过程。 一.编译器的概述 1.编译器的概念 编译器是将便于人编写,阅读,维护的高级计算机语言翻译为计算机能解读、运行的低阶机器语言的程序。编译器将原始程序作为输入,翻译产生使用目标语言的等价程序。源代码一般为高阶语言如Pascal、C++、Java 等,而目标语言则是汇编语言或目标机器的目标代码,有时也称作机器代码。 2.编译器的种类 编译器可以生成用来在与编译器本身所在的计算机和操作系统(平台)相同的环境下运行的目标代码,这种编译器又叫做“本地”编译器。另外,编译器也可以生成用来在其它平台上运行的目标代码,这种编译器又叫做交叉编译器。交叉编译器在生成新的硬件平台时非常有用。“源码到源码编译器”是指用一种高阶语言作为输入,输出也是高阶语言的编译器。例如: 自动并行化编译器经常采用一种高阶语言作为输入,转换其中的代码,并用并行代码注释对它进行注释(如OpenMP)或者用语

CMinus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设计编译器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C- Minus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设计 提交文档学生姓名:X X X 提交文档学生学号:XXXXXXXXXX 同组成员名单:X X X 指导教师姓名:X X 指导教师评阅成绩: 指导教师评阅意见: . . 提交报告时间:2015年6月10日

1.课程设计目标 实验建立C-编译器。只含有扫描程序(scanner)和语法分析(parser)部分。 2.分析与设计 C-编译器设计的整体框架,本实验实现扫描处理和语法分析程序(图中粗黑部分)。 2.1 、扫描程序scanner部分 2.1.1系统设计思想 设计思想:根据DFA图用switch-case结构实现状态转换。 惯用词法:

①语言的关键字:else if int return void while ②专用符号:+ - * / < <= > >= == != = ; , ( ) [ ] { } /* */ ③其他标记是ID和NUM,通过下列正则表达式定义: ID = letter letter* NUM = digit digit* letter = a|..|z|A|..|Z digit = 0|..|9 大写和小写字母是有区别的 ④空格由空白、换行符和制表符组成。空格通常被忽略,除了它必须分开ID、NUM 关键字。 ⑤注释用通常的C语言符号/ * . . . * /围起来。注释可以放在任何空白出现的位置(即注释不能放在标记内)上,且可以超过一行。注释不能嵌套 scanner的DFA

说明:当输入的字符使DFA到达接受状态的时候,则可以确定一个单词了。初始状态设置为START,当需要得到下一个token时,取得次token的第一个字符,并且按照DFA与对此字符的类型分析,转换状态。重复此步骤,直到DONE为止,输出token类型。当字符为“/”时,状态转换为SLAH再判断下一个字符,如果为“*”则继续转到INCOMMENT,最后以“*”时转到ENDCOMMENT状态,表明是注释,如果其他的则是字符停滞于当前字符,并且输出“/”。 2.1.2程序流程图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与任务书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 2.1 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冲压工艺与冷冲模具设计”理论课并进行了上机练习之后 进行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工程技术能力和培养严 谨细致作风的一次重要机会。通过本次设计要达到以下目的: 1、巩固与扩充“冲压工艺与冷冲模具设计”以及有关技术基础课程所学的内容,掌握 制订冲压工艺规程和设计冲压模具的方法。 2、培养综合运用本专业所学课程的知识, 解决生产中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 设计、计 算、绘图、技术分析与决策、文献检索以及撰写技术论文的能力)。 3、养成严肃、认真、细致地从事技术工作的优良作风。 2.2 课程设计步骤 1. 设计准备 1) 阅读产品零件图 (1) 设计前应预先准备好设计资料、手册、图册、绘图用具、图纸、说明书用纸。 (2) 认真研究任务书及指导书,分析设计题目的原始图样、零件的工作条件,明确设 计要求 及内容。 (3) 熟悉各种可采用的模具结构形式及其优缺点。 2) 冲件图样分析 产品零件图是分析编制冲压方案、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对零件图的分析 主要是从冲 压工艺的角度出发,对冲压件的形状、尺寸 ( 最小孔边距、孔径、材料厚度、最大 外形 精度、表面粗糙度、材料性能等逐项分析,确定冲压工序图。若有与冲压工艺要求相悖者, 应采 取相应的解决措施或与指导教师协商更改。 (1) 工艺分析。 合理的冲压工艺,既能保证冲件的质量,使冲压工艺顺利进行,提高模具寿命,降低 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给模具的设计、制造与修理带来方便。所以必须对指定的冲压 件图样进行充分的工艺分析,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可能的不同工艺方案。 工艺分析主要是分析冲件的形状、尺寸及使用要求,分析冲件的工艺性;根据成形规 律,确定所用冲压工艺方法;根据生产批量、冲压设备、模具加工的工艺条件等多方面因 素,进行全面的分析、研究,确定冲件的工艺性质、工序数量、工序的组合和先后顺序。 在几种可能的冲压工艺方案中,选择一种经济、合理的工艺方案,并填写冲压工艺卡。 (2) 制订冲压工艺。 制订冲压工艺方案时,应做如下工作: ① 备料。确定板料、条料的规格、要求,并计算出材料利用率。 ② 确定工序性质、数目、先后顺序、工序的组合形式。 包括: )、

sql server数据库课程设计论文

宁夏大学物理电气信息学院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应用 实验学期 2011 至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在系物理电气信息学院电气系 年级 09级专业班级电子信息工程(1)班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任课教师制 2012 年 6 月 10 日

实验题目小型超市商品进销存管理系统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一般方法,主要包括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组织和实施。 2、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编辑能力,并能独立完成一般小系统的结构设计、调试运行等工作。 3、提高学生实践使用SQL语言的能力,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对象,并能求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二、实验环境 本次实验主要选用数据库软件设计语言SQL Server 2008版本进行该系统设计。 三、实验内容 1、需求分析 本软件对超市的采购、销售、仓库、资金、帐务等实际运作流程均实现了动态的计算管理,使得超市经营者能够迅速的掌控该超市的实际运作状况、合理做出超市的战略决策。软件提供的商品入库流水账、商品销售流水账、商品台账、会计账及各种报表在提高超市工作效率、减少人为的差错、最大限度堵塞漏洞的基础上很好的减轻了采购、销售、仓库、财务等环节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全面体现了现代小中型企业管理理论所倡导的工作高效、环境轻松的氛围。并且本系统的开发,为超市的工作效率带来了一个质的飞跃,为此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本系统的运行可以代替人工进行许多繁杂的劳动; 第二,本系统的运行可以节省许多资源; 第三,本系统的运行可以大大的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第四,本系统可以使敏感文档更加安全,等等。 本产品的开发所需的设备在现有条件下,只需要少量的投入资金就可以实现。因此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2、数据库设计 (1)系统要求实现:基本资料、进货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财务管理、自动编制记帐凭证等管理功能。系统总设计图如下所示:

(重庆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实验名称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成绩 2013 年06月

一、实验目的 通过设计、编写和调试,将正规式转换为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再将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转换为与之等价的确定的有穷自动机,最后再将确定有穷自动机进行简化。 通过设计、编写和调试构造LR(0)项目集规范簇和LR分析表、对给定的符号串进行LR分析的程序,了解构造LR(0)分析表的步骤,对文法的要求,能够从文法G出发生成LR(0)分析表,并对给定的符号串进行分析。 二、实验内容 正规式——>NFA——>DFA——>MFA 1.正规式转化为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 (1)目的与要求 通过设计、编写和调试将正规式转换为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的程序,使学生了解Thompson算法,掌握转换过程中的相关概念和方法,NFA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表格或图形。 (2)问题描述 任意给定一个正规式r(包括连接、或、闭包运算),根据Thompson算法设计一个程序,生成与该正规式等价的NFA N。 (3)算法描述 对于Σ上的每个正规式R,可以构造一个Σ上的NFA M,使得L(M)=L(R)。 步骤1:首先构造基本符号的有穷自动机。 步骤2:其次构造连接、或和闭包运算的有穷自动机。

(4)基本要求 算法实现的基本要求是: (1) 输入一个正规式r; (2) 输出与正规式r等价的NFA。(5)测试数据 输入正规式:(a|b)*(aa|bb)(a|b)* 得到与之等价的NFA N

(6)输出结果 2.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的确定化 (1)目的与要求 通过设计、编写和调试将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转换为与之等价的确定的有穷自动机的程序,使学生了解子集法,掌握转换过程中的相关概念和方法。DFA的表现形式可以是表格或图形。(2)问题描述 任意给定一个不确定的有穷自动机N,根据算法设计一个程序,将该NFA N变换为与之等价的DFA D。 (3)算法描述 用子集法将NFA转换成接受同样语言的DFA。 步骤一:对状态图进行改造 (1) 增加状态X,Y,使之成为新的唯一的初态和终态。从X引ε弧到原初态结点, 从原终态结 点引ε弧到Y结点。 (2) 对状态图进一步进行如下形式的改变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自顶向下语法分析器 学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学生姓名: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 班级:电计1102 大连理工大学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目录

1 系统概论 语法分析是编译过程的核心部分。它的任务是在词法分析识别出单词符号串的基础上,分析并判定程序的语法结构是否符合语法规则。语法分析器在编译程序中的地位如图1所示: 图1 语法分析器在编译程序中的地位 语言的语法结构是用上下文无关文法描述的。因此,语法分析器的工作本质上就是按文法的产生式,识别输入符号串是否为一个句子。这里所说的输入串是指由单词符号(文法的终结符)组成的有限序列。对一个文法,当给你一串(终结)符号时,怎样知道它是不是该文法的一个句子呢?这就要判断,看是否能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推导出这个输入串。或者,从概念上讲,就是要建立一棵与输入串相匹配的语法分析树。 自顶向下分析法就是语法分析办法中的一类。顾名思义,自顶向下就是从文法的开始符号出发,向下推导,推出句子。这种方法是带“回溯”的。 自顶向下分析的主旨是,对任何输入串,试图用一切可能的办法,从文法开始符号(根结)出发,自上而下地为输入串建立一棵语法树。或者说,为输入串寻找一个最左推导。这种分析过程本质上是一种试探过程,是反复使用不同产生式谋求匹配输入串的过程。 实现这种自顶向下的带回溯试探法的一个简单途径是让每个非终结符对应一个递归子程序。每个这种子程序可作为一个布尔过程。一旦发现它的某个候选与输入串相匹配,就用这个候选去扩展语法树,并返回“真”值;否则,保持原来的语法树和IP值不变,并返回“假”值。 2 需求分析 以前,人们对语法的分析都建立在人工的基础上,人工分析虽然能够做到侧类旁推,但终究人力有限,再精密的分析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错误。为减少因人为产生的错误,并加快

焊接结构课程设计指导书

焊接结构与生产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通用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和生产工艺设计 曹永胜李慕勤曹丽杰 佳木斯大学材料工程学院

通用桥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和生产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 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通过对典型焊接结构和生产工艺的设计,使学生能针对产品使用性能和使用条件,制定焊接结构的设计方案及生产工艺方案。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应根据结构的特点和技术要求,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具体措施,制定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方案,从而得到一次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锻炼. 2.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使学生熟悉工具书,参考书的查找与使用方法,在学习前人的设计经验的基础上,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所创新. 3.了解焊接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任务,工作内容和方式方法. 二、设计内容与计划 (一)设计内容 1. 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箱型结构设计。 2. 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生产工艺指定。 3.5~50T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生产图纸绘制。 (二)设计计划 1.接受设计任务、查阅资料和制定设计方案。(2天) 2.主梁结构设计计算;(7天) 3.主梁结构生产图纸绘制;(1天) 4.主梁结构生产工艺分析;(2天) 5.主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2天) 6.总结和考核。(1天) (三)任务完成 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应交付以下材料: 1 主梁结构设计计算说明书; 2 主梁结构生产工艺分析报告; 3 主梁结构生产用施工图纸; 4 主梁生产工艺规程.

通用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及生产工艺设计 §1 通用桥式起重机简介 通用桥式起重机是指用吊钩或抓斗(有的也有用电磁盘)吊取货物的一般用途的桥式起重机,它桥架(大车)和起重小车两大部分组成,桥架横跨于厂房或露天货物上空,沿吊车梁上的起重机轨道纵向运行。通用桥式起重机有大车运行机构(装在桥架上),起升机构和小车运行机构(装在小车上)等三种工作性机构,皆为电动。通用桥式起重机的起重量可达500吨,跨度50~60米。 1.1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基本组成 1.2 通用桥式起重机的基本参数 1额定起重量Q(tf) 2 跨度L(m) 3大车运行速度(m/min) 4 小车运行速度(m/min) 5 起升高度(m) 6 起升速度(m/min) 7 接电持续率JC JC = 100t i /T % t i —在起重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该机的总运转时间。 T --起重机一个工作循环所需的时间。 T = 360/N h (s) 通用桥式起重机 大车 小车桥架 大车运行机构 主梁 端梁小车架 小车运行机构 起升机构 图 1 通用桥式起重机组成

SQLserver2008数据库课程设计范例——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报告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院系: 专业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4年 12 月 22 日 一概述 1.1目的与要求

随着科技的发展,基本上所有的具有一定数量数据的机构都开始使用计算机数据库来做管理。几乎所有学校也都已经在使用计算机管理数据的机制,大大减少了学校学生成绩管理的工作量。该课程设计要求设计一个学生成绩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中要求包含学生的基本信息,学科基本信息,以及学生所学课程的考试成绩。要方便学生进行成绩查询,通过该课程设计,应该达到把数据库理论知识更加的巩固加深,加强动手能力与实践能力,学以致用,与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充分的结合起来。 1.2设计环境 ① 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② Microsoft Visual C++ 6.0 二需求分析 2.1 系统功能要求设计 此系统实现如下系统功能: (1)使得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条理化、自动化。 (2)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查询课程基本资料,学生所选课程成绩,修改用户密码等功能。容易地完成学生信息的查询操作。 (3) 设计人机友好界面,功能安排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并且进一步考虑系统在安全性,完 整性,并发控制,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2 系统模块设计 成绩管理系统大体可以分成二大模块如,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模块,里面应该包含学生的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再者便是课程管理模块,在该模块中应该包含有对学生成绩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如平均成绩、最好成绩、最差成绩以及不及格学生的统计等功能模块;再其次还有教师、课程等相关信息的模块;可以得到系统流程图: 登陆失败 用户 验证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成绩: 指导教师: 时间:2012年5 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 - 1 - 二、课堂实验及课程设计的内容 -------------------------------------------------- - 1 - 2.1、课堂实验内容-------------------------------------------------------------- - 1 - 2.2、课程设计内容-------------------------------------------------------------- - 1 - 三、visual studio 2008 简介------------------------------------------------------- - 2 - 四、问题分析及相关原理介绍 ----------------------------------------------------- - 3 - 4.1、实验部分问题分析及相关原理介绍 ---------------------------------- - 3 - 4.1.1、词法分析功能介绍及分析------------------------------------- - 3 - 4.1.2、语法分析功能介绍及分析------------------------------------- - 3 - 4.1.3、语义分析功能介绍及分析------------------------------------- - 4 - 4.2、课程设计部分问题分析及相关原理介绍 ---------------------------- - 5 - 4.2.1、编译程序介绍 ----------------------------------------------------- - 5 - 4.2.2、对所写编译程序的源语言的描述(C语言) -------------- - 6 - 4.2.3、各部分的功能介绍及分析 -------------------------------------- - 7 - 4.3、关键算法:单词的识别-------------------------------------------------- - 8 - 4.3.1、算法思想介绍 ----------------------------------------------------- - 8 - 4.3.2、算法功能及分析 -------------------------------------------------- - 8 - 五、设计思路及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 ------------------------------------------ - 10 - 5.1、编译系统------------------------------------------------------------------ - 10 - 5.1.1、设计思路 --------------------------------------------------------- - 10 - 5.2、词法分析器总控算法--------------------------------------------------- - 12 - 5.2.1、设计思路 --------------------------------------------------------- - 12 - 5.2.2、关键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 13 - 六、结果及测试分析-------------------------------------------------------------- - 14 - 6.1、软件运行环境及限制--------------------------------------------------- - 14 - 6.2、测试数据说明------------------------------------------------------------ - 14 - 6.3、运行结果及功能说明--------------------------------------------------- - 16 - 6.4、测试及分析说明--------------------------------------------------------- - 16 - 七、总结及心得体会 --------------------------------------------------------------- - 17 - 7.1、设计过程------------------------------------------------------------------ - 17 - 7.2、困难与收获 ------------------------------------------------------------- - 17 - 八、参考文献 ------------------------------------------------------------------------ - 18 -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旨在介绍编译程序构造的一般原理和基本方法。内容包括语言和文法、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法制导翻译、中间代码生成、存储管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编译原理是计算机专业设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编译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和高等学校培养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基础及核心课程,同时也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最难及最挑战学习能力的课程之一。编译原理课程内容主要是原理性质,高度抽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 《编译原理课程设计》是2007年11月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冯雁、鲁东明、李莹。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着编译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模拟程序设计语言SPL的编译器的设计和实现为主线,结合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代码生成、代码优化、错误处理等各个基本模块,对原理和实现方法进行了详细分析。该编译器可接受SPL的程序,并将其翻译成汇编语言程序,最终实现汇编语言到8086/8088机器语言的翻译。本书为编译技术等相关课程的实验提供了参考。在附件中还提供了三类不同类型和难度的实验题,可供课程实验选择。 第1章引论: 1.1本书介绍 1.2SPL语言的特点及实验安排

1.2.1SPL语言的特点 1.2.2SPL语言编译器的主要结构1.2.3实验安排 1.3平台的选择和介绍 1.3.1LEX简介 1.3.2YACC简介 第2章词法分析: 2.1词法分析器的基本框架 2.2词法分析器的基本原理 2.2.1DFA的构造和实现 2.2.2词法分析的预处理 2.2.3实现词法分析器的注意要点2.3词法分析器的实现 2.3.1SPL语言单词属性字 2.3.2SPL词法分析器的输入和输出2.3.3SPL词法分析器的分析识别第3章语法分析: 3.1语法分析的基本框架 3.1.1上下文无关文法 3.1.2语法分析过程 3.1.3语法分析过程中的数据结构3.2语法分析的基本方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