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及检验规范

装配及检验规范

装配及检验规范
装配及检验规范

装配及检验规范

目的

规范整机及零部件装配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整机及零部件装配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基本规范

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装配的零件必须是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检验员;

装配环境要求清洁,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不得直接摆放地面;

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覆盖件的装配

所有覆盖件在装配前需进行检查,保证其干净、无灰尘,无磕碰、变形、掉漆、喷涂缺陷现象,焊接部位不得有焊接缺陷,如有必须修复后方可使用,如无法现场修复的,则退回上工序或供应商处;

装配时,应避免敲击、踩踏,装配过程中不允许造成变形、掉漆;

装配完成后,应进行自检,覆盖件不允许有多余的孔洞;

两零件对接或搭接时,边缘应该对齐平整,错位量h≤(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如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执行;

两零件贴合处间隙≤(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如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执行;

装配中需要切割时,切口必须平整,毛边必须打磨、不割手;

轴承的装配

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

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标识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有油嘴的按方便加油的方式装配;

轴承装配时应使用专用压具,原则上严禁采用直接击打的方法装配,如因现场条件制约用手键敲打,则中间垫以铜棒或其它不损坏装配件表面物体。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

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轴卡),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

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

轴承在拆卸后再次装配时应清洗,必须用原装位置组装不准颠倒。

链轮链条的装配

链轮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偏移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一般应小于或等于两轮中心距的1‰;

链条与链轮啮合时,工作边必须拉紧,并保证啮合平稳;

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应按两链轮中心距1%~2%调整;

链条接头处拆接面朝外,方便拆接。

齿轮传动的装配

齿轮孔与轴的配合要适当,满足使用要求。

齿轮在轴上不得有晃动现象;

齿轮工作时不应有咬死或阻滞现象;

齿轮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

保证齿轮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侧隙过小,齿轮转动不灵活,热胀时易卡齿,加剧磨损;侧隙过大,则易产生冲击振动。

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位置。

电机、减速器的装配

检查电机型号是否正确,减速机型号是否正确;

装配前,将电机轴和减速机的连接部份清洁干净;

电机法兰螺丝拧紧前,应转动电机纠正电机轴与减速机联轴器的同心度,再将电机法兰与减速机连接好,对角拧紧固定螺栓。

各类辊轴、胶辊的装配

装配前检查部件表面是否有磕碰、划伤等缺陷;

装配中应保证两端轴承位同心度;

不得野蛮强力装配,若发现任何问题,必须查找原因并解决后再装配;

装配完成后,部件应能灵活转动,且前后顺序正确。

皮带的装配

主、从动皮带轮轴必须互相平行,不许有歪斜和摆动;

当两带轮宽度相同时,它们的端面应该位于同一平面上;

皮带安装前,输送平面应调整好水平;

皮带装配时不得强行撬入带轮,应通过缩短两带轮中心距的方法装配,否则可能损伤同步带的抗拉层;

张紧轮应安装在松边张紧;

联接件的装配

螺栓联接

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尾部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垫片不得大于接触面;

覆盖件装配或同类、同一零部件锁紧时,应使用同规格和颜色螺栓、螺母、垫片及结构方式;

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或加涂螺纹胶,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称逐步拧紧;

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

螺栓锁紧后应松两圈然后再最终锁紧;

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表一的规定。

表一螺栓拧紧力矩表

键联接

键与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

间隙配合的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一现象。

铆接

铆接的材料和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铆钉孔的加工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铆接时不得破坏被铆接零件的表面,也不得使被铆接零件的表面变形;

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铆钉的头部必须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

铆接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mm。

液压系统的装配

装配前必须将各种管道和容器内壁清洗干净,干燥后方可进行使用。

各种管道不得有锈蚀、凹痕、揉折、压扁及破裂等缺陷,软管不准有扭曲现象。

在工作压力时,各管路连接处以及密封件处,应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固定接口不允许有渗油、漏油。

装配时,不得将液压缸的活塞杆、缸筒、阀孔等工作表面碰伤。

油箱、液压泵、液压马达、液压缸及液压阀等零部件的外露面及内腔相通的孔,若不能立即装好,应用专用塞堵口、或用塑料布包好,严禁用棉纱布,

电气系统的装配

电器系统的各种开头,继电器及其他元件应灵敏可靠,操作维修方便。

电线、电缆接线应正确,联接牢固、可靠,并不得有破口龟裂等现象。

导线焊接部伴不得使用酸性焊剂。接头焊锡处不得虚焊。

走线应成束,排列要美观,线头应有标记,导线有机械损伤的部位应采用套管以保护。

线管在弯曲处,以及长度大于800MM时应打卡固定,或支架固定。

装配检查

每完成一个部件的装配,都要按以下的项目进行自检,如发现装配问题应及时分析处理;

A. 装配工作的完整性,核对装配图纸,检查有无漏装的零件;

B. 各零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核对装配图纸或如上规范所述要求进行检查;

C. 各联接部分的可靠性,各紧固螺丝是否达到装配要求的扭力,特殊的紧固件是否达到防止松脱要求;

D. 活动件运动的灵活性,如输送辊、带轮、导轨等手动旋转或移动时,是否有卡滞现象,是否有偏心或弯曲现象等;

总装完毕主要检查各装配部件之间的联接,检查内容按中规定的“四性”作为衡量标准;

总装完毕应清理机器各部分的铁屑、杂物、灰尘等,确保各传动部分没有障碍物存在;

试机时,认真做好启动过程的监视工作,机器启动后,应立即观察主要工作参数和运动件是否正常运动;

主要工作参数包括运动的速度、运动的平稳性、各传动轴旋转情况、温度、振动和噪声等。

各种标志、设备铭牌是否按标准贴正。

设备安装检查记录

设备安装检查记录 通风机安装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东博煤矿通风机安装工程建设单位东博煤矿 内蒙古煤炭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技术监理施工部位 1#通风机安装监理单位部 执行标准 MT 5010-95 检查日期 2010年8月16日序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结果号 0.1 0.1 0.1 0.1 0 0 0 0 1 主轴及传动轴的水平度 0.1/1000 0.1 0.2 0.1 0.1 0.1 0 0.1 0.1 2 机体纵横向水平度 0.2/1000 1 2 1 0 -1 -1 1 0 3 轴流式通风机叶轮与机壳间隙 ?2mm 符合要求 4 通风机转子安装后检查 5 联轴器安装符合要求 6 轴流式通风机风叶角度符合要求 7 滑动轴承装配符合要求 检查结论: 符合标准规定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吧验质检员: 项目技术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 收 意见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风门提升装置龙门架制作、安装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通风机安装工程建设单位东博煤矿

内蒙古煤炭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施工部位提升装置监理单位技术监理部执行标准 MT 5010-95 检查日期 2010年8月22日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 结果 1 原材料进场符合设计、有出厂合格证 2 焊条、焊剂 E43型,符合设计要求 3 焊工证书施焊人员有焊工证、均在施焊范围内 4 钢材切割无裂纹、夹层 5 焊材匹配点焊与焊接材料相同 6 焊缝外观无裂纹、气孔、夹渣 7 构件长、宽度 ?4 -1 2 8 表面平度 3/1000 2 3 9 焊缝宽窄差 1 0 1 10 焊缝高低差 3.5 2 2 11 错边 1.0 0 0 12 安装水平度 15/1000 2 13 安装位置 5 2 检查结论: 符合标准规定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验 收质检员: 项目技术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 意见 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 绞车安装检查记录 工程名称通风机安装工程建设单位东博煤矿 内蒙古煤炭建设工程集团总公司施工部位提升绞车监理单位技术监理部执行标准 MT 5010-95 检查日期 2010年8月24日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 结果 1 垫铁、基础螺栓符合要求 2 主轴安装符合要求 3 滚筒组装符合要求 4 传动系统安装符合要求 5 制动系统安装符合要求 6 辅助装置安装符合要求 7 试运转合格 8 9 10 11 12 13 检查结论: 符合标准规定 监理单位: 施工单位

组装质量检验标准

组装质量检验标准 (试行版) 目的:确保组装产品符合质量要求,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 1.检验工具:卷尺、直尺、游标卡尺、塞尺、测湿仪; 2.检验方法:工具测量、目视、手摸; 3.适用范围:实木、竹材组装工序; 4.质量标准 柜类检验标准 产品(部件)与设计相符、棱角分明、线条顺畅、表面平整光滑; 外形尺寸公差:500mm以下公差±1mm以内;500-1000mm公差±1.5mm以内;1000mm以上公差±2mm以内; 对角线公差:500mm以下公差±1mm以内;500-1000mm以下、±1.5mm以内;1000mm 以上±2mm以内; 产品材质,用料符合设计要求;组件无腐朽、虫孔、裂痕现象、颜色,木纹方向一致; 榫结合处不允许断榫,榫及零部件结合严密牢固; 开合部件和配件应使用灵活; 各种配件安装不得有少件、漏钉、透钉、挂花表面等现象; 可视面不允许凹凸不平、歪斜、断纹、胶水痕; 所有柜面板、框架结构、板式结构、混合式收涨缝符合设计标准和相关标准; 组装成品允许尺寸公差表单位(mm);(见附表) 合页安装高度一致、左右对称、螺钉不能装斜、松动、漏装、合页轴心与框边平行、外露一致; 工艺线衔接自然、顺畅、大小深浅一致; 柜门、柜桶拉手位上下平齐,公差在1mm内,左右对称公差在±0.5mm内; 修补用同木种、同木纹、相同含水率木材; 活动层板间隙按收涨位计算,长度公差±1mm; 椅、凳检验标准 组装后的产品,外形与设计相符、棱角分明、左右对称、高矮一致、平整、线条顺畅、四脚平稳; 产品的用材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外观不允许有裂痕、碰伤、断纹、不对称、胶水痕; 外形公差允许在±2mm以内; 四角平面度公差允许在±0.3mm以内;

起重机安装过程检验记录

起重机安装过程检验记录 使用单位: 设备名称: 设备型号: 出厂编号: 安装地点: 制造单位: 安装单位:

设备选型记录 检验员检验日期 经检查:符合法规和合同的选型要求。□符合□不符合序号检查内容检查结果 1 产品技术文件与选购合同是否相符 2 起重机的机构级别选用是否满足使用单位使用工况要求 使用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单位章)安装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监检方式:□资料核查□现场监督□实物检查 监检人员: 确认日期:年月日

开 箱 检 查 记 录 检验员 检验日期 经检查:(文字说明部分) 一 开箱地点 到货时间 开箱时间 二 1 开箱前产品存放情况(□露天或□室内) 2 开箱前产品包装是否有破损、开启 3 供货清单是否符合合同约定 4 实物是否与供货清单相符 5 实物是否有损坏 三 清点记录: 1、清单与实物完全相符(以下空白):□ 2、清单与实物不相符(以下说明不符原因): □ 四 参与开箱人员 使用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单位章) 安装单位意见: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单位章) 资 料 自 检 核 查 记 录 检验员 检验日期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结果 1 起重机基础和轨道验收合格证明(由使用单位提供) 2 制造单位提供制造许可证明文件 3 起重机整机型式试验合格证书或者报告书 4 起重机产品质量证明书 监检方式:□资料核查□现场监督□实物检 查 监检人员: 确认日期: 年 月 日 监检方式:□资料核查□现场监督□实物检查 监检人员: 确认日期: 年 月 日

5 的资 料审 核 设计文件,至少包括总图、主要受力结构件 图、机械传动图、电气和液压系统原理图 6 安装及使用维护说明书 7 制造监督检验证书(实施监督检验的产品) 8 焊缝探伤报告 9 安装 单位 应提 供的 资料 审核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或受理书(原件或者复印件) 10 《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告知书》(原件或者复印件) 11 施工单位质量保证手册、程序文件或管理制度,施工组织机构、质量保证机构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的任命文件,现场施工人员的资格证件 12 施工合同(复印件) 施工计划、施工质量计划、施工作业(工艺) 文件、载荷试验方案及其相应的工作见证、 13 主要零部件合格证、铭牌 14 施工过程记录和自检报告 15 变更设计证明文件 16 施工过程中质量或者人身伤亡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 17 安装质量证明文件 18 改造 (大 修) 设备 应提 供的 资料 审核改造(大修)施工情况记录 19 自检报告 20 安装过程中事故记录与处理报告 21 安装过程中经制造单位同意的变更设计的证明文件 22 改造(大修)部分的清单 23 改造(大修)主要部件合格证 24 改造部分经改造单位批准并签章的图样和计算资料 25 设备注册登记资料 26 使用运行管理制度 27 设备技术档案(包括设备制造、安装资料,维修保养、常规检查和故障与事故的记录等) 使用单位意见:负责人签字:安装单位意见:负责人签字:

施工安装检验记录表与规程完整

施工安装检验记录表 钢柱安装F044A/0共3页第1页

钢吊车梁安装 F044A/0共3页第2页

钢网架安装 F044A/0共3页第3页

施工安装标准规程 1、一般规定 1.1安装程序必须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不导致永久变形 1.2安装过程中,制孔、组装、焊接和涂装等工序必须按规要求执行并填写检验记录 1.3钢构件在运输中损坏的油漆面应进行补刷、面漆应在安装完成后进行。 1.4钢构件吊装前应清除其表面上的油污、冰雪、泥沙和灰尘等杂物。 2.基础和支承面 2.1钢结构安装前应对建筑物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柱位置等进行检查并应进行基础检测和办理交接验收。 2.2柱的支承面的水平度、标高;地脚螺栓的中心偏移,螺柱露出长度等必须符合规要求做好检测记录。 3.安装和校正 3.1钢结构安装前,应对钢构件的质量进行检查,钢构件的变形、缺陷超出允许偏差时应进行处理。 3.2钢结构安装时,柱、梁、屋架、支撑等主要构件安装就位后,应立即进行校正,固定当天安装的钢构件应形成稳定的空间体系。 4.连接和固定 4.1钢构件的连接接头,应经检查合格后方可紧固或焊接 4.2每个螺栓一端不得垫2个及以上的垫圈,不得采用大螺母代替垫圈,螺栓拧紧后,外露螺纹不应少于2个螺距. 4.3安装高强螺栓时,螺栓应自由穿入孔,不得强行敲打,并不得气割扩孔穿入方向宜一致并便于操作,高强度螺栓不得作为临时安装螺栓. 4.4高强度螺栓的安装应按一定顺序施拧,由螺栓群中央顺序向外拧紧并应在当天终拧完毕。 5.安装偏差检测 5.1钢结构安装偏差的检测应在结构形成空间刚度单元并连接固定后进行. 5.2构件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5--95中的规定.

组装检验标准

称(配)片工序 1.本标准规定了称(配)片工序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质量标准。本标准适用于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 2.检验工具:电子天平(量程500g,最小分度值0.5g) 3.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 3.1操作手法:员工在极板包装箱里取出极板后,首先敲掉极板上的浮粉和铅粒。 3.2选片:剔除极板中的不合格品后再进行称片。 3.2.1极板外观检查:极板不允许有严重脱粉、穿孔、断筋、变形、飞皮毛刺、严重凹凸不平、极板弯曲、花板、环状裂纹。极板不允许有大的铅膏脱落、极耳下部铅膏松动严重、边框断裂 3.2.2正负极板颜色均匀一致。正极板为棕褐色,负极板为青灰色或浅灰色. 3.3标识标签:称片时先在标签上写好公司所规定的极板(群)重量,日期和员工工号,字迹要求清楚工整。正极板用白色标签纸,负极板用黄色标签纸。 3.4极板(群)装箱:把合格的极板(群)板耳朝上,每组板耳交错放在干净相对应的周转箱里(正板极群用红色箱子,负板极群用其黑色箱子),每箱应有(3.3)标签纸。相同型号、重量的周转箱中的极群数量应符合标准要求。 3.5 码放:将称好的极板群箱整齐码放,同规格同重量的极板摆放在一起,不同规格不同重量的塑料箱间保持一定的间距;码放层数不得高于6层。禁止歪斜,禁止极板互相挤压。4.极配组称重时允许的重量偏差中心值:±1g 5.检验方法 5.1全部目视检查 5.2单格极板片数、装箱极板片数目视检验;极群重量按3%的比例用电子天平检验。

6.检验规则 6.1 以上项目操作工人均要进行自检,自检率100%,合格率100% 6.2 抽检工作由质检员进行,抽检合格率100%,抽检不合格由操作工人返工。一次抽检不合格,第2次加倍抽样检验,还是不合格,整批次极群返工。 包片工序 1.本标准规定了包片工序的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质量标准。本标准适用于电动助力车用密封铅酸蓄电池。 2.检验工具:电子天平(量程1000g,最小分度值1g) 3.检验项目及质量标准 3.1 工前准备:员工在操作前所用材料和工具的摆放应符合(.....)规定。 3.2 操作手法:员工在包片过程中应保持隔板的整洁度。包正极板时要敲板,去除极板上的浮粉与铅粒。 3.3 选片:在包片的过程中发现有(.....)的不合格品极板,及时替换上相同型号同重量,相同厂家同批次的合格极板。挑出隔板中的不合格品.

组装过程及成品检验规范

1、范围 适用于公司成品组装过程的首件检验、巡回检验,以及入库成品的最终检验。 2、职责 巡检员:首件检验的实施、巡回检验的实施; 车间操作工:产品生产执行; 成品检验员:成品(含包装前成品及入库成品)最终检验的实施。 3、作业说明 3.1首件提交、检验准备 3.1.1首件检验时机:每日开始生产时,线上产品更换时。 3.1.2车间带班长将组装完成的20只产品(或一箱)作为首件,通知巡检员进行首检。 3.1.3 巡检员接到报检后,依相关检验指导书进行逐项检验。 3.1.3.1检查项目及要求 A、核对制造通知单,检查产品外形、颜色是否与之相符(可与样品室样品进行核对); B、依检验指导书要求逐项进行检查; C、水测项目检查应做高水压测试2只; D、产品包装结合制造通知单及样品室样品(若无样品,依商务部的产品包装信息)进 行核对。 3.1.3.2首检合格,将首件产品1只或1成品箱各贴上合格检验标签,注明检验时间、检验员名字、产品名称等;放置于流水线头,首检员将检验情况记录于《装配巡检日报表》“首检栏”,回复车间产品可以批量生产。等该批产品生产结束时,检验员负责将产品收回。 3.1.3.3首检不合格,不得生产。检验员将结果记录于巡检单中,并附上不良样品回复生产车间,要求改进,改进后应再次提交首检,直到检验合格才能生产。 3.2巡回检验 3.2.1检查项目及频次 依检验指导书要求,逐项检查; 3.2.2检验不合格,检验员应及时分析(或联系相关人员分析)不良原因,并及时联系现 场管理人员加以纠正。必要时填写《不合格品评审报告》,经相关部门会签后,附带不良样品交于车间主管,由其作出隔离、标识等相应处理。并追溯已生产产品,同时将检验结论记录于巡检记录单中。 3.2.3遇到质量异常,巡检人员未能处理时,应开具《品质异常通知处理单》,交其主管审 核后,联系相关部门处理。 3.2.4制程不良率超过5﹪、生产过程违反工艺流程或发生不良品的风险较大时,检验员 有权要求车间停止生产。 3.3成品入库检验 3.3.1车间开具《入库单》报成品检验员进行检验。 3.3.2检验员将产品包装与制造通知单及样品室样品(若无样品,依商务部的产品包装信 息)进行核对,然后依成品检验标准对产品进行逐项检查(抽样方案:采用MIL-STD-105E特殊检验水平S-4级,AQL(严重)=0,AQL(主要)=0.65,AQL (次要)=2.5),并填写《入库成品检验报告》。 3.3.3检验合格,检验员在入库单“品管”一栏签字,车间凭此办理入库手续。

装 配 过 程 检 验 记 录

装配过程检验记录 编号:TYDQ.JL—12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 数量产品编号 检验日期质检员 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检验结果 关键元器件和材料的安装1 元器件和材料外观良好,无缺陷。 2 元器件和材料选择正确,符合图纸要求。 3 元器件安装牢固、美观,无损害等现象。 □合格 □不合格 主回路母线1铜排无裂纹、锤痕、凹坑等缺陷;导线无损伤、裂纹等缺陷。 2搭接面平整,连接紧密可靠。 3走线美观、相序正确,颜色或色标明显清晰。 □合格 □不合格 母排螺栓连接扭矩检查M8 8.8~10.8牛·米M16 78.5~98.1牛·米 □合格 □不合格M10 17.7~22.6牛·米M18 98.0~127.4牛·米 M12 31.4~39.2牛·米M20 156.9~196.2牛·米 M14 51.0~60.8牛·米M24 274.6~300牛·米 二次配线1导线颜色型号正确。 2布线整齐美观,无损伤和接头。导线压接牢固、可靠。 □合格 □不合格 接地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并设有明显的接地符号 □合格 □不合格门及门锁开闭灵活、无噪音,关闭紧密。 □合格 □不合格清洁内部和外部清洁、整齐,无残留物品和杂物。 □合格 □不合格产品铭牌产品铭牌固定要牢固、平整、字迹清晰、内容齐全。 □合格 □不合格 产品一致性 检查关键元器件的一致性: 断路器、接触器、继电器、刀开关、电容器、控制器、 熔断器、插座、导线、绝缘支撑件的规格型号和供应商。 上述关键件/材料是否和《关键元器件和材料清单》保持一致。 □合格 □不合格铭牌是否和试验报告一致。 产品结构的一致性: 功能单元的连接方式、主母线配置、绝缘支撑间距、产品外 形尺寸是否和试验报告一致。 铜排、导线的规格是否和试验报告一致。 检验结论:□合格□不合格

油缸装配工艺规范

xxxxx有限公司 工艺规范 编号:xxxxxx 名称:液压油缸装配工艺规范(通用) 受控状态: 有效性: 持有部门: 日期:

一、准备 1、配套:按装配图上的“零件明细表”领取合格的零件成品、密封件标件等。未经检查合格的零配件不得进入装配。 2、清理: 检查并最终清除所有机加工零件、标准件上的飞边、毛刺、锈迹。清除时,零件不能有损伤,同时复查各零件外观是否合格; 3、清洁: A:用压缩空气吹净工作台及待装配零件各部位的异物,并用毛巾擦拭干净。要注意清除缸筒、沟槽、以及油口的铁屑、焊渣等细小异物; B:清洗后要用压缩空气将零件吹干; D:所有待装配的零件清理、清洁后都要放置在装配点的干净工位器具上; E:清理、清洗所有装配工具、工装。 4、零件检验 装配钳工做好自检工作,再向检验员提请检查。装配检验员必须按上述要求进行巡检和完工检查。 二、组装 1、组装活塞杆: A:活塞杆小端为卡键式:将活塞杆小端装上O型圈,然后装配活塞组件,再按图纸要求装轴用卡键、卡键帽、轴用挡圈及其它零件。整体焊接式活塞 杆,须先装导向套组件,再装活塞组件。 B:活塞杆小端为螺纹式:将活塞组件旋入活塞杆上拧紧到位,注意不能损伤O 形圈,然后装锁紧螺母压紧(装配前清除紧定螺钉孔的油脂),装钢球、紧定螺钉(装配前涂紧固胶)。整体焊接式活塞杆,须先装导向套组件,再装活塞组件。C:活塞杆杆端为叉头时,最后装叉头。 2、缸体组装: A:缸体为卡键式:将已组装好的活塞杆装入缸体,再按图纸要求装导向套、孔用卡键、挡环、轴用挡圈及其它零件(注意装配导向套时若O型圈过油口,必须用堵塞堵住油口以免损坏密封件)。 B:缸体为法兰式:将已组装好的活塞杆装入缸体,再按图纸要求装导向套、弹

设备安装调试流程及规范

设备安装调试程序1.开箱验收 新设备到货后,由设备科,会同厂方进行开箱验收,检查设备在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丢失,附件、随机备件。专用工具、技术资料等是否与合同装箱单相符,并填写设备开箱验收单,存入设备档案,若有缺损及不合格现象应立即厂方代表交涉处理,索取或索赔。 2.设备安装施工 设备科会同设备使用科室及厂方,对设备的安装进行定位。对设备定位要考虑以下因素。 (1)应适应工艺流程的需要 (2)应便于使用者的医疗操作 (3)设备及其附属装置的外尺寸、运动部件的极限位置及安全距离 (4)应保证设备安装、维修、操作安全的要求 安装前要进行技术交底,组织施工人员认真学习设备的有关技术资料,了解设备性能及施工中应事项。 安装过程中,对基础的制作,装配链接、电气线路等项目的施工,要严格按照施工规范执行。整个安装过程设备科应派技术人员跟进,做好厂方和使用科室的沟通桥梁。

3.设备试运行 安装结束后,设备使用科室应与设备科及厂方一起对设备进行试运行,试运行前应充分检查电源和设备的接地是否良好。试运行时,对设备的各功能进行核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4.设备安装工程的验收与移交使用。 (1)设备基础的施工验收由设备科,使用科室,厂方三方共同验收,填写施工验收单。 (2)设备安装工程的最后验收,在设备调试合格后进行。在安装、检查、安全、使用等各方面有关人员共同参加下进行验收,做出鉴定,填写试车运转记录等凭证和验收移交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方可竣工。 (3)设备验收合格后办理移交手续 设备开箱验收(或设备安装移交验收单)、设备运转试验记录单由参加验收的各方人员签字后及随设备带来的技术文件,由设备管理部门纳入设备档案管理;随设备的配件、备品,应填写备件入库单,送交设备仓库入库保管。

装配检验标准

1.0目的 规范整机及零部件装配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 2.0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整机及零部件装配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3.0引用标准 4.0检验标准 4.1基本规范 4.1.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4.1.2 装配的零件必须是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检验员; 4.1.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不得直接摆放地面; 4.1.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4.1.5 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4.2覆盖件装配要求 4.2.1 所有覆盖件在装配前需进行检查,保证其干净、无灰尘,无磕碰、变形、掉漆、喷涂缺陷现象,焊接部位不得有焊接缺陷,如有必须修复后方可使用,如无法现场修复的,则退回上工序或供应商处; 4.2.2装配时,应避免敲击、踩踏,装配过程中不允许造成变形、掉漆; 4.2.3装配完成后,应进行自检,覆盖件不允许有多余的孔洞; 4.2.4两零件对接或搭接时,边缘应该对齐平整,错位量h≤0.3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0.5mm,如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执行; 4.2.5所贴胶条必须与零件边缘平齐; 4.2.6两零件贴合处间隙≤0.3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0.5mm,如图纸有

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执行; 4.2.7 UV灯箱各结合处间隙≤0.1mm,不允许透光; 4.2.8装配中需要切割时,切口必须平整,毛边必须打磨、不割手; 4.3 轴承装配要求 4.3.1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 4.3.2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标识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有油嘴的按方便加油的方式装配; 4.3.3轴承装配时应使用专用压具,严禁采用直接击打的方法装配,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 4.3.4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轴卡),轴承外圈装配后,其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 4.3.5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4.3.6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 4.3.7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 4.4链轮链条的装配 4.4.1链轮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4.2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偏移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一般应小于或等于两轮中心距的1‰; 4.4.3链条与链轮啮合时,工作边必须拉紧,并保证啮合平稳; 4.4.4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应按两链轮中心距1%~2%调整; 4.4.5链条接头处拆接面朝外,方便拆接。 4.5电机、减速器的装配 4.5.1检查电机型号是否正确,减速机型号是否正确;

组装成品检验规程

1.组装成品工具检验 1.1检验项目、检验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执行企业标准(详见表4.1全部条款) 附:企业标准表1

1.2检验执行要求 1)校对油压表:成品检验员每天早上上班后要用标准扭力扳手校对油压表并做好记录,要连续校对三次取平均值,确保油压表准确。确认准确后再测试。 2)检查频率:100%全检 3)检验记录:检验员应正确填写《成品检验报告》各栏目,并在《成品交接标示卡》上面签名签字注明合格与不合格。 1.3不合格品的处置 成品检验发现的不合格品,检验员要做好区分(放置不合格品专用挂架),由生产科安排人员返工,对返工品检验员要再复检,不良品数及复检结果要记录在成品检验报告中。严重不合格(同机种出现 5 %)、报废处置须由品保部、工程部审核定论,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2.成品部件检验 2.1检验项目:转速等(按客户订单要求) 2.2检验技术要求:按工程部提供的工艺卡等具体要求(符合客户订单要求) 2.3检验方法:参照表4.1 2.4检验频率:100%全检. 2.5检验记录:检验员应正确填写《成品检验报告》上面的各栏目,并在《成品交接标示卡》 上面签名签字注明合格与不合格. 2.6不合格处理:检验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品,检验员要做好区分(放置不合格品专用箱并做好不良原因标示),由生产科安排人员返工,对返工后的零件组检验员要再复检,不良品数

及复检结果要记录在成品检验报告中。 3.阶段型式检验 3.1检验项目、检验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执行企业标准(详见表 4.1、表4.2共同内容) 3.2抽样规定 以每个机种工具生产完成达到100支时,抽检1支,型式检验中如有不合格项目出现,允许调整抽样件后对不合格项目复检,复检后仍有不合格,则判该批次型式检验不合格。 由检验员反映给生产科,生产科针对该不符合项做全检(有资格么?)。生产科全检后的合格品经检验员复查合格后方可流入下到工序,不合格品生产科进行返工。 3.3检验记录 检验员根据检验结果,正确填写《成品检验报告》各栏目。在签署检验结论后,交品保科长、厂长审核. 3.4不合格的处理 对于型式检验时发现的不合格,生产科根据品保科的处理意见安排人员返工。全面返工后, 品保科应按本规程复查,复查结果应记录在《型式检验报告》中。执行《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4.出厂检验 4.1检验项目 1)工具外观性能质量(按1.1条款执行) 2)查对工具上的贴标位置、大小,是否符合《包装明细》、《工具制造指令单》及订单

装配及检验规范(修订版)

装配及检验规范 1.0目的 规范整机及零部件装配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 2.0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整机及零部件装配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3.1基本规范 3.1.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 3.1.2 装配的零件必须是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检验员; 3.1.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不得直接摆放地面; 3.1.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得有损伤; 3.1.5 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 3.2覆盖件的装配 3.2.1 所有覆盖件在装配前需进行检查,保证其干净、无灰尘,无磕碰、变形、掉漆、喷涂缺陷现象,焊接部位不得有焊接缺陷,如有必须修复后方可使用,如无法现场修复的,则退回上工序或供应商处; 3.2.2装配时,应避免敲击、踩踏,装配过程中不允许造成变形、掉漆; 3.2.3装配完成后,应进行自检,覆盖件不允许有多余的孔洞; 3.2.4两零件对接或搭接时,边缘应该对齐平整,错位量h≤0.3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0.5mm,如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执行; 3.2.5两零件贴合处间隙≤0.3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0.5mm,如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执行; 3.2.6装配中需要切割时,切口必须平整,毛边必须打磨、不割手; 3.3 轴承的装配 3.3.1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 3.3.2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标识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有油嘴的按方便加油的方式装配; 3.3.3轴承装配时应使用专用压具,原则上严禁采用直接击打的方法装配,如因现场条件制约用手键敲打,则中间垫以铜棒或其它不损坏装配件表面物体。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

安装过程检验记录表

安装过程检验记录表 工序安装人员及日期技术要求检验记录名称 安装人员: 1、基础节放置方向正确,符合顶升加节要求; 2、底座四角水平误差?1‰; 一、 3、销轴与孔匹配、敲打到位、开口销齐全与孔基础匹配且张开; 节 4、螺栓平垫圈及簧垫圈配齐、紧固符合要求; 安 5、配重放置正确、整齐,重量达到吨。装负责人: 安装日期: 质检员: 年月日年月日安装人员: 1、架体垂直、各导向滚轮与塔身的间隙一致, 单向间隙?2.5?; 二、 2、各导向滚轮,转动灵活,可调节锁定; 内 3、架体上部与塔身连接规范、紧固,拧紧力一 (外) 致; 爬 升 4、引进工作台完好、安装牢固; 架 5、顶升横梁无裂纹、变形,与油缸连接牢固; 安 装 6、爬爪无裂纹、变形、转动灵活,安装牢固; 负责人: 7、各液压气件调节正确、运行正常、顶升无爬安装日期: 质检员: 年月日年月日行、震抖、油路无泄露。 安装人员: 1、标准齿轮啮合良好,赤侧较小保证间隙符合 下表要求: 中心距 300—500 500—800 800—1250 (?) 三、较小保证0.13 0.17 0.21 回间隙(?) 转 2、齿轮运转平稳、无啃赤、咬赤现象; 支

承 3、支承与塔身连接牢固、可靠、转柱下支承杆安 件无变形、裂纹等缺陷; 装 4、转柱体连接牢固,其中心线与塔身中心线吻 合或平行,上支承滚轮与轨道间隙?1.5?; 5、转柱下部半球形轴承啮合面积?80,,凹面负责人: 安装日期: 质检员: 油 槽中应注足润滑油。年月日年月日 安装人员: 1、各部位连接紧固,孔与销轴(开口销)匹配、 销轴安装到位开口销全部张开; 四、 2、各部件、防护设施、限位装置配备齐全、正起确; 重臂 3、起吊前做好各传动部位润滑保养; 平 4、起升、幅绳穿绕正确,绳端固定牢固; 衡臂 5、钢丝绳拉索的绳端绳卡不少于四只,轧制规安 范化,各拉索张紧程度一致; 装负责人: 6、平衡臂调整到水平位置,起重臂在空载状态安装日期: 质检员: 臂端上翘高度小于1m。年月日年月日安装人员: 1、顶升高度32m(加8个标准节),不得任意加 高; 2、达到预定高度后(或当天未完成,下班前) 必须将各连接件安装好并拧紧全部螺栓; 五、顶 3、顶升过程中应使塔机被 顶升部份处于最佳平升衡状态,并将导向装置调整到规定间隙(见工序加二、1),严禁开动回转机构; 节 4、顶升加节后在无吊重情况下,塔身的垂直度 误差在2‰以内; 负责人: 5、顶升完毕后,应收回活塞杆,液压机组加罩安装日期: 质检员: 防雨。年月日年月日安装人员: 1、附着点高度25m(两附着点间距 20m),附着 点以上塔身高度(悬高)25m,不得任意调整和 提高塔身;

装配过程检验规范

所属体系:质量管理体系制度现行版本:A/0 文件编号:XX-ZL-2013-004 发放编号: 装配过程检验规范 编制: 校对: 审核: 批准: 2013-04-03发布 2013-04-03实施 X X X X X X 公司

装配过程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了加强公司XXXX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控制,打造精品制造,防止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保证产品的可追溯性,尽早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全面落实“自检”、“互检”、“专检”三检制,特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XXXX产品等常规产品的过程检验。 3 术语和定义 3.1、自检:操作者对自己所生产的产品,按照图纸、工艺或合同中规定的技术标准自行进行检验,并作出是否合格的判断。 3.2、互检:下道工序对上道工序流转过来的产品进行的检验或班组长对本小组工人加工出来的产品进行检验等。 3.3、专检:就是由质量管理部检验人员进行的检验。 3.4、巡检:由质量管理部过程检验人员对装配过程定期巡回检验,目的是监视过程质量状况,及时发现质量问题,以便于工作及时予以纠正。 4 职责 4.1、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自检和互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合格的标识、隔离、返工/返修工作。 4.2、质量管理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巡检和专检并记录检验结果,以及不合格的复检和跟踪验证。 4.3、技术部、工艺部:负责提供生产使用的图纸、工艺技术标准、工艺卡片等文件以及相应的技术、工艺支持。 5 工作程序 5.1 检验依据 5.1.1 生产人员以及质检人员主要依据以下标准要求实施检验: a)国际/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b)公司企业标准; c)产品图样及相关技术文件要求和工艺文件要求; d)检验规程要求。

装配检验记录表

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装配检验记录 (编号:TH/QR0224 版本号:16-01) 产品名称合同编号 产品编号产品型号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结果处理结果备注 1 需求计划核对需求计划要求项目,合同编号、产品编号、版本号正确无误,部分重要物料在电脑上查询BOM进行确认 2 料槽米道无明显色差,供应商合格标签标记统一 3 料槽种类符合需求计划要求(21通道(U型/V型)/63通道/72通道/平板) 4 料槽上有珍珠棉贴保护 5 上、下端面水平度≤2mm,前后平面度≤1mm 6 显示屏外观无划伤,保护膜无破损等缺陷 7 显示屏型号符合需求计划要求 8 振动器张贴标签上的频率、安装顺序一致 9 振料斗左右、前后水平. 10 振动器所有螺丝紧固,接地线螺丝紧固(除有振动器台板机型外) 11 振动器不允许贴米道,缝隙≥2mm,外观合格无生锈 12 吹嘴吹嘴与吹嘴上端面的平面度≤0.5mm(即整体) 13 吹嘴与吹嘴的前后平面度≤0.5mm(即整体) 15 1DS机器的吹嘴组件要安装溅料板 16 吹嘴表面不允许有掉漆,划伤 17 电磁阀电磁阀型号与需求计划一致,标识张贴在可见位置 18 玻璃玻璃无划伤、磕碰、气泡、破裂等不良,固定牢固 19 相机相机镜头型号一致,有镜头盖 20 相机板型号符合需求计划要求并且一致 21 灯灯的安装方向正确 22 背景板背景板型号符合需求计划要求(固定式、旋转式、透射式) 23 三联件三联件型号正确且安装顺序及方向应该正确 24 调压阀可灵活转动调节,可锁死 25 无杆气缸 组件不得缺少清灰刷,且安装螺丝紧固 26 无杆气缸无明显变形、严重弯曲现象 27 线束整机线束整洁规范,无交叉现象,详见作业指导书《电控箱布线》及《分选箱布线》

装配工序检验规范

陕西拓普索尔电子科技有限责任公装配工序检验规程 文件编号:CX-8.2.3-01 版本号:1/0 分发号: 编制:高松 审核:姚伟 批准:张博

发布日期:2014年2月1日生效日期:2014年2月1日 1. 目的 规范工序检查流程,提高产品质量。 2. 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所有生产产品,工艺规定的所有工序的质量检验,尤其在设定的质控点和关键工序应加强检验。 3. 职责 3.1 质量部负责检验工作的具体实施。 3.2 生产部负责生产前的检查、装配和调试。 4. 检验依据 产品图样、装配工艺规程以及产品标准,装配工序检验规程。 5. 工作程序 5.1 装配人员在部装之前,要对零件的外观质量和场地进行清理,要做到不合格的零件不准装配,场地不符合要求 不准装配。 5.1.1 装配前应先做好相应检查工作; (1)部件加工表面无损伤、锈蚀、划痕。 (2)部件非加工表面无划伤、破损,色泽要符合要求。 (3)部件表面无油垢,装配时要擦拭干净。 (4)部件不得碰撞、划伤。 (5)部件与材料出库时要检查其合格证、质量标志或证明文件,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准进入装配线。 (6)中、小件装配时不得乱放,防止落地丢失(要放在工位器具内)。 (7)钣金件放置时装配场地需检查放置的位置,防止变形。 (8)贵重部件与材料要确保安全性,防止损坏。 (9)场地要清洁,无不需要的工具和其他多余物,装配场地要进行定期5S管理。 5.2 装配时一定要保证上工序完整,不能让不良流入下工序。 5.2.1 装配后的螺栓、螺钉头部和螺母的端部(面),应与被紧固的零件平面均匀接触,不应倾斜,装配在同一部 位的螺钉长度一般应一致;紧固的螺钉、螺栓和螺母不应有松动的现象,影响精度的螺钉,紧固力矩应 一致。 5.2.2 机械转动和移动部件装配后,运动应平稳、轻便、灵活、无阻滞现象,定位机构应保证准确可靠。 5.2.3 配合件的结合面必须检查其配合接触质量,防止有杂物导致结合不紧密或磨损现象。 5.2.4 重要固定结合面和特别重要固定结合面应紧密贴合。重要固定结合面总重紧固后,用塞尺检查其间隙不得 超过标准之规定。 5.2.5 轴承装配应按要求安装时轻砸可装入,需涂润滑脂的一定要加上润滑脂。 5.2.6 定位销装入后不能轻易取出,装入时要求轻砸可入,敲击力度不可大于材料要求,不可使定位销变形。 5.3 电路板与电器焊接时各种电器元件的规格和性能匹配应符标准规定,必须检查电线的颜色和装配的牢固性并应 符合标准规定; 5.3.1 电子元器件检查; 5.3.1.1各种电器元件的规格和性能匹配应符标准规定,必须检查电线的颜色和装配的牢固性并应符合标准规 定。 5.3.2电器接线检查; 5.3.2.1 主板与开关电源及电源自身上的短接线接线位置应正确,接线应整齐、牢固。用万用表检查开关电源, 应无短路现象。

工序检验记录

工序检验记录 J-03-03 NO: 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加工时间生产数量序号工序检验要求单项结论操作人员 1 柜体及电器元 器件的检查 各种骨架、结构外形、油漆层牢固、均匀、无刷痕、修整痕迹和明显的机械 杂质;距1米外观察无色差和反光,焊缝均匀,无焊穿、漏焊和焊渣。 是□否□ 符合要求门的开启角大于90°,无阻塞、摩擦,开启过程中没有损坏油漆,门上锁 后无明显晃动。 电器元器件无损坏,元器件型号规格与图纸相符,具有动作工能的元器件应 可靠的分合5次。 2 布局检查电器元器件按照各自规定的条件进行安装;有一、二次线的制作安装距离; 元器件在操作时不受空间的防碍,无触及带电体的可能,能方便的更换元器 件及维修,连线是□否□ 符合要求发热元件的安装距离应大于40mm,紧急开关元器件的操作机构在0.8-1.6m 的范围内。指示灯与按钮的颜色应符合要求 3 固定元器件的安装孔按元器件规定的螺栓规格数量安装,紧固件无遗漏 是□否□ 符合要求螺栓的紧固不得破坏固件的防护层,紧固后螺栓露出螺纹3-5牙;组装所用 紧固件及金属部件均应有防护层,防护层应无脱落、变质、生锈等现象 4 母线制作母线的材质及型号规格、承载电流能力符合规定要求;母线表面应平整洁、 无裂口和起皱 是□否□ 符合要求校直后的母线宽面弯曲度每米不大于2mm 侧面弯曲度每米不大于3mm 母线弯曲半径不得小于母线厚度的2倍 母线弯曲处和母线搭接处距离支撑母线处应不小于10mm 搭接长度应不小于母线的宽度 弯曲后的母线表面应平整,无裂纹及起皱 5 元器件安装螺钉紧固后螺纹应露出2-3牙,螺栓镀层应光亮无锈,螺栓应有防松措施。 安装后必须附上安装使用说明书,产品合格证,易损件等。 是□否□ 符合要求 6 一次母线安装尺寸应符合,平整无毛刺,搭接紧密,折弯角度、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符合 要求,相序正确符合要求。 是□否□ 符合要求 7 二次线配制、安 装 剥去绝缘导线线皮时,不得伤线,多股导线不得有断线。接线应牢固可靠, 上端子的线不要压线皮,以漏2mm为宜。线号清晰牢固。固定线束应横平竖 直布置,并应捆扎固定。安装后用万用表进行测量。 是□否□ 符合要求 8 调试用万用表进行测量合格后根据设计及图纸要求检查元器件安装、一次线、二 次线并进行通电试验,检查设备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 符合要求 9 一致性检查认证产品的铭牌及标志、主要技术参数、型号规格、结构、所用的关键元器 件和材料应与型式试验报告中的产品描述相一致; 主进线开关: 铜排: 绝缘支撑件: 是□否□ 符合要求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过程检验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了加强产品生产现场品质的管控,有效的控制和降低潜在的质量风险,确保生产过程中产品品质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 适用本公司所有产品的从领料生产到包装完成各工序的检验。 3.检验依据 产品图纸、检验指导书、样品、装配工艺等产品资料文件。 4.检验程序 4.1.物料入场检验 1.1人员及职责 装配线设置物料专员,负责从仓库领取当天装配水炮所用物料,分配不同物料给不同工位装配人员。 1.2具体工作内容 所需的物料。 规格型号、外观、一致性、性能等,检验无误后,开始组装。 2.部件组装检验 2.1自检 装配人员每装配完成第一个部件后,进行自检合格后在装配剩余部分,整批装配完成后逐个进行自我检验,全部无误后,才能流到下一工序。 如果组装的部件有一部分部件组成,则装配人员需要对上一工序的部

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2.2互检 装配人员在一批部件自检完成后,要求相邻工序装配人员或下一工序装配人员给做互检,互检完成后,检验人签字确认。 2.3巡检 4巡检是生产过程中,检验员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巡回检验,质检员对产品进行抽样家宴,目的是为了防止成批不合格品的发生或工艺发生异常。 检验员对个生产工序产品品质状况进行巡回检查,在巡检过程中需特别注意物料加工的工位、常换人、有新人上岗的工位以及关键工位,如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生产管理负责人进行改善。 巡检过程中同时注意操作人员是否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如发现操纵人未按照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应立即要求作业人员改善。检验员有权对不符合规定的操作,现场易引发质量问题和生产效率的操作,要求进行整改。 5.不合格的处理方法 5.1由自检、互检发现的由装配人员引起的不合格品,由装配人员自行返工维修,返工后的产品需要重新检验。返工返修仍然不能解决的,可以做报废处理。 5.2巡检发现不合格品,必须标识隔离单独存放,进行集中统一处理。并调查原因,改进装配流程、方法。 6.出现以下情况,检验员可以拒检 6.1 使用未按周期检定或校准的仪器、设备生产出来的产品

卧式设备安装检验记录

卧式设备安装检验记录 SH/T 3503-J315 卧式设备安装检验记录工程名称:16万吨/年液化气合成清洁燃料项目 单元名称:装置区设备安装 编号:PTNY-JSSA-SBAZ-013 设备名称废酸脱烃罐设备位号D-215 规格Φ400/1200×10×4224

注1:图中B、C、D、E为设备筒体水平度测量基准点。 注2:设备安装标高测量值为设备基础上的标高基准线到设备支座底板下表面的距离。 注3:4:L为两端测点间的距离。 单 单位:mm 项目测量部位允许值实测值项目测量部位允许值实测值 支座中心位置偏差纵向±5 1 纵向水平 偏差 B- C L/1000 1.4 横向±5 -2 D- E L/1000 1.2 支座标高偏差滑动端±5 3 横向水平 偏差 B- D 2D/1000 1.4 固定端±5 2 C- E 2D/1000 1.2 滑动端支座滑动裕量13mm螺母松开和锁紧情况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验结论: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验收要求。 建设/ 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 监理专业工程师: 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专业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施工班组长: 日期:年月日 SH/T 3503-J315 卧式设备安装检验记录工程名称:16万吨/年液化气合成清洁燃料项目 单元名称:装置区设备安装 编号:PTNY-JSSA-SBAZ-014 设备名称碳四原料缓冲罐设备位号D-101 规格Φ800/2600×10/14×9412

注1:图中B、C、D、E为设备筒体水平度测量基准点。 注2:设备安装标高测量值为设备基础上的标高基准线到设备支座底板下表面的距离。 注3:4:L为两端测点间的距离。 单 单位:mm 项目测量部位允许值实测值项目测量部位允许值实测值 支座中心位置偏差纵向±5 -1 纵向水平 偏差 B- C L/1000 4.3 横向±5 2 D- E L/1000 4.2 支座标高偏差滑动端±5 1 横向水平 偏差 B- D 2D/1000 2.3 固定端±5 -2 C- E 2D/1000 2.1 滑动端支座滑动裕量13mm螺母松开和锁紧情况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检验结论: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验收要求。 建设/ 监理单位总承包单位施工单位 监理专业工程师: 建设单位专业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专业工程师: 日期:年月日 专业工程师: 质量检查员: 施工班组长: 日期:年月日 SH/T 3503-J315 卧式设备安装检验记录工程名称:16万吨/年液化气合成清洁燃料项目 单元名称:装置区设备安装 编号:PTNY-JSSA-SBAZ-015 设备名称脱正丁烷塔回流罐设备位号D-214 规格Φ400/1200×8/10×677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