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碰

后碰

后碰
后碰

GB 20072-2006 (2006-01-18发布,2006-07-01实施)

前 言

本标准第4章、第5章、第6章、第7章的内容为强制性,其余为推荐性的。

本标准修改采用欧洲经济委员会法规ECE R34(02系列,2003年版)《关于机动车防止火灾危险认证的统一规定》(英文版)。

本标准与ECE R34的主要技术性差异有:

——将本标准6.2.4.2和6.2.5.4中的碰撞速度,由ECE R34中第Ⅱ部分规定的“35~38 km/h”更改为“(50±2)km/h”;

——删除ECE R34中第1部分“关于燃油箱认证”和附件5“塑料燃油箱试验”的内容,附件3“iE面碰撞试验”的内容;

——由于我国标准体系和欧洲法规体系的形式差别所致,本标准删除了ECE R34中有关认证申请、认证程序及认证标志、车型修改、产品一致性、产品非一致性的处理等内容。

为便于使用,对于ECE R34法规,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本法规”改为“本标准”;

——增加资料性附录A。

本标准在附录A中列出了本标准章条编号与ECE R34法规章条编号的对照一览表。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关于本标准实施日期的建议:

——对于新定型的车辆:自2006年7月1日起开始实施;

——对于在生产的车辆:自本标准发布之日起24个月后开始实施。

本标准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

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清华大学汽车系,上海机动车检测中心,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襄樊),神龙汽车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研究开发中心,奇瑞汽车公司,重庆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上海泛亚汽车技术中心,国家重型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玉光、孙振东、朱西产、吴卫、李维菁、张金换、黄世霖、郑祖丹、鲍臻炜、贾宏波、肖利寿、李三红、凌毅、李义明、叶晰海、鲁付俊、郑设、赵鸿、冯星野、侯飞、沈海东、孙浩、朱晓冬。

GB 20072-2006

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

The requirements of fuel system safety in the event of rear-end collision for passenger car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乘用车后碰撞燃油系统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了使用液体燃料的燃油箱的M

类汽车,其他类型汽车可参照执行。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l8296 汽车燃油箱 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车辆型式 vehicle type

在下列主要方面没有差异的同一型式的车辆:

3.1.1 燃油箱的结构、形状、尺寸、材料;

3.1.2 燃油箱在车辆上的位置;

3.1.3 燃油供给系统(泵、滤油器等)的特性及在车辆上的位置;

3.1.4 对本标准所描述的碰撞试验结果有影响的电器装置的特性及在车辆上的位置。

3.2

横向平面 transverse plane

与车辆纵向中心平面垂直的横向平面。

3.3

整备质量 unladen weight

处于运行状态的车辆质量,不包括驾驶员、乘客和货物,但燃油箱加入总容量90%的燃料、冷却液、润滑油,并带有随车工具和备胎(如果这些由车辆制造厂作为标准装备提供的)。

3.4

燃油箱容量 capacity of the fuel tank

制造厂规定的燃油箱容量。

3.5

液体燃料 liquid fuel

在正常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为液态的燃料。

4 一般要求

4.1 燃油装置

4.1.1 燃油箱应符合GB 18296。

4.1.2 燃油装置各部件应被车身或车架部件适当地保护起来,以防止与地面障碍物发生接触。若这些部件位于车辆下部,离地高度比在其前部的车身或车架部件离地高度大,可不要求保护。

4.1.3 燃油装置管路及其他部件应装在车辆尽可能安全的位置。扭转和弯曲运动、车辆结构或传动装置的振动,不应引起燃油装置各部件产生摩擦、挤压或其他任何不正常受力。

4.1.4 软管与燃油装置刚性部件间连接件的设计和构造,应保证其在车辆各种使用条件下无论是扭转和弯曲运动,还是车辆结构或传动装置的振动,均应密封。

4.1.5 如果加油口位于车辆的侧面,则燃油箱盖处于关闭状态时,不应突出邻近的车身外表面。

4.2 电器装置

4.2.1 除布置在空心元件中的电线外,其他的电线均应固定在其途径的车辆构件、车身壁或隔板上,在其穿过车身壁处应予以保护以防止绝缘层受损。

4.2.2 电器装置的设计、构造和安装应保证其元件裸露处耐腐蚀。

5 要求

按照本标准第6章规定的方法进行后碰撞试验时:

5.1 在碰撞过程中,燃油装置不应发生液体泄漏;

5.2 碰撞试验后,燃油装置若有液体连续泄漏,则在碰撞后前5min平均泄漏速率不应大于30g/min;如果从燃油装置中泄漏的液体与从其他系统泄漏的液体混淆且这几种液体不容易分开和辨认,则应根据收集到的所有液体评价连续泄漏量;

5.3 不应引起燃料的燃烧;

5.4 在碰撞过程中和碰撞试验后,蓄电池应由保护装置保持自己的位置。

6 试验方法

6.1 目的和范围

本试验目的是模拟与另一行驶车辆发生的后碰撞状况。

6.2 安装、程序和测量仪器

6.2.1 试验场地

试验场地应足够大,以容纳碰撞装置驱动系统、被撞车辆碰撞后移动及试验设备的安装。车辆发生碰撞和移动的场地应水平、平整,路面摩擦系数不小于0.5。

6.2.2 碰撞装置

6.2.2.1 碰撞装置应为一刚性的钢制结构。

6.2.2.2 碰撞装置表面应为平面,宽度不小于2 500 mm,高度不小于800 mm,其棱边圆角半径为40 mm~

50mm,表面装有厚为20mm的胶合板。

6.2.2.3 碰撞时应满足下述要求:

6.2.2.3.1 碰撞表面应铅垂,并垂直于被撞车辆的纵向中心平面;

6.2.2.3.2 碰撞装置移动方向应水平,并平行于被撞车辆的纵向中心平面;

6.2.2.3.3 碰撞装置表面中垂线和被撞车辆的纵向中心平面间横向偏差不大于300 mm,并且碰撞表面宽度应超过被撞车辆的宽度;

6.2.2.3.4 碰撞表面下边缘离地高度应为(175±25)mm。

6.2.3 碰撞装置的驱动型式

碰撞装置既可以固定在移动车上(移动壁障),也可以为摆锤的一部分。

6.2.4 使用移动壁障的要求

6.2.4.1 如果碰撞装置用约束元件固定于移动车(移动壁障)上,则约束元件一定是刚性的碰撞而产生变形。在碰撞瞬间移动车应与牵引装置脱离而能自由移动。

6.2.4.2 碰撞速度为(50±2)km/h。

6.2.4.3 移动车和碰撞装置总质量为(1 100±20)kg。

6.2.5 使用摆锤的要求

6.2.5.1 碰撞装置的碰撞表面中心与摆锤旋转轴线间距离不应小于5 m。

6.2.5.2 碰撞装置应牢固地固定在刚性臂上并通过刚性臂自由地悬挂,摆锤结构不能因碰撞而变形。

6.2.5.3 摆锤应装有制动器,以防止摆锤二次碰撞试验车。

6.2.5.4 摆锤撞击中心在碰撞瞬间速度为(50±2)km/h。

6.2.5.5 摆锤撞击中心的转换质量“m r,”与总质量“m”、撞击中心与旋转轴间距离“a”和系统重心与旋转轴距离“l”之间关系如下:

6.2.5.6 转换质量m,应为(1 100±20)kg。

6.2.6 关于碰撞装置质量和速度的一般规定

如果碰撞速度大于6.2.4.2和6.2.5.4的规定,和(或)碰撞装置的质量大于6.2.4.3和6.2.5.6的规定,且车辆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则应认为该试验有效。

6.2.7 试验车辆状态

6.2.

7.1 试验车辆应装备计入车辆整备质量中的所有正常安装的部件和设备,并且应装备涉及防火性能的部件和设备。

6.2.

7.2 应向燃油箱加注至少满容量90%的燃料或其密度和黏度与正常使用燃油相近的非可燃液体。其他系统(如制动液罐、散热器等)可以排空。

6.2.

7.3 变速器可不处于空挡位置,驻车制动器可处于制动状态。

6.2.

7.4 若制造厂要求,应允许下述偏离:

6.2.

7.4.1 负责进行该项试验的检验机构,可以使用已进行过其他(包括影响其结构的)试验的同一辆试验车进行本标准所规定的试验。

6.2.

7.4.2 允许车辆的质量适当增加,但不超过其整备质量的10%,附加的质量应牢固地固定在结构件上,试

验中不应影响乘员舱结构性能。

6.2.8 测量仪器

用于记录6.2.4.2和6.2.5.4规定速度的仪器的准确度为1%。

6.3 等效试验方法

6.3.1 在本标准规定的条件下,允许采用等效试验方法,即完全采用替代试验方法,或者用由替代试验结果进行计算的方法。

6.3.2 如果应用与6.2规定不同的方法,则其等效性应进行验证。

7 车辆型式的变更

7.1 车辆型式的任何变更均应通知车辆主管部门,主管部门:

7.1.1 认为已做的变更没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并且在任何情况下车辆仍然满足要求,或

7.1.2 要求由负责试验的检验机构出具进一步的试验报告。

7.2 在满足上述7.1规定的条件下,且车辆整备质量变化不大于认证试验车辆整备质量的±20%不作车辆型式的变更。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章条编号与ECE R34章条编号对照表

完全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公式

如何巧记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公式 一、“一动碰一静”的弹性碰撞公式 问题: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小球,以速度v1与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2的小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试求碰撞后它们各自的速度? 图1 设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分别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守恒定律得: m1v1=m1v1'+m2v2'① ② 由①③ 由②④ 由④/③⑤ 联立①⑤解得 ⑥ ⑦ 上面⑥⑦式的右边只有分子不同,但记忆起来容易混。为此可做如下分析:当两球碰撞至球心相距最近时,两球达到瞬时的共同速度v共,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1= (m1+m2) v共 解出v共=m1v1 /(m1+m2)。而两球从球心相距最近到分开过程中,球m2继续受到向前 的弹力作用,因此速度会更大,根据对称可猜想其速度恰好增大一倍即,而这恰好是⑦式,因此⑦式就可上述推理轻松记住,⑥式也就不难写出了。如果⑥式的分子容易写成m2-m1,则可根据质量m1的乒乓球以速度v1去碰原来静止的铅球m2,碰撞后乒乓球被反弹回,因此v1'应当是负的(v1'<0),故分子写成m1-m2才行。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求入射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球的质量m2,也可由⑥式 解释。因为只有m1>m2,才有v1'>0。否则,若v1'<0,即入射球m1返回,由于摩擦,入射球m1再回来时速度已经变小了,不再是原来的v1'了。

另外,若将上面的⑤式变形可得:,即碰撞前两球相互靠近的相对速度v1-0等于碰撞后两球相互分开的相对速度。由此可轻松记住⑤式。再结合①式也可很 容易解得⑥⑦式。 二、“一动碰一动”的弹性碰撞公式 问题: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m2的两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碰撞前速度分别为v1和v2,求两球碰撞后各自的速度? 图2 设碰撞后速度变为v1'和v2',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分别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1v1+m2v2=m1v1'+m2v2'① ② 由①③ 由②④ 由④/③⑤ 由③⑤式可以解出 ⑥ ⑦ 要记住上面⑥⑦式更是不容易的,而且推导也很费时间。如果采用下面等效的方法则可轻松记住。m1、m2两球以速度v1和v2发生的对心弹性碰撞,可等效成m1以速度v1去碰静 止的m2球,再同时加上m2球以速度碰静止的m1球。因此由前面“一动碰一静”的弹性碰撞公式,可得两球碰撞后各自的速度+; +,即可得到上面的⑥⑦式。 另外,若将上面的⑤式变形可得:,即碰撞前两球相互靠近的相对速度 v1- v2等于碰撞后两球相互分开的相对速度。由此可轻松记住⑤式,再结合①式可解得⑥⑦式。

我国发布四项汽车排放标准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198 我国发布四项汽车排放标准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我国发布四项汽车排放标准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我国正式发布四项汽车排放国家标准,并将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至此,我国新车排放要求达到欧洲90年代初期水平,比现行国家标准尺度加严80%。 这四项标准分别是《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14761-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17691-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3847—1999)、《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GMW692-1999〉。 目前的轻型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国家标准是在1989年首次提出的,1993年标准编号作了调整,限值末作改动。然而从1989年至今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增长了一倍半,在不少城市汽车的污染已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而且汽车污染所占的分担率正在逐年上升,首都北京的污染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声誉。 1998年7月1日国家机械工业局加严了新车的污

压入式货架是什么

压入式货架是一种高密度的存储系统,采用台车形成2到6托盘深的结构。存取模式为先进后出(LIFO)。压入式货架是立体存储,无需通道。每一个通道独立存储,便于多SKU的高效管理。 压入式货架也由托盘式货架演变而成,也叫后推式货架或推入式货架。采用轨道和托盘小车相结合的原理,轨道呈一定的坡度(3°左右),利用货物的自重,冠宇托盘货物被规定于单端存储,货物先进后出,适用于大批量少品种的货物存储,空间利用率很高,存取也较灵活方便。货架总深度不宜过深,一般在6个托盘深度以内,否则由于托盘小车相互嵌入的缘故而会使空间牺牲较大。单托货物重量一般在1500kg以内,货架高度一般在6m以下。此类系统对货架的制造精度要求较高,托盘小车与导轨间的配合尤为重要,如制造、安装精度不高,极易导致货架系统的运行不畅。此类货架造价较高,非常适用于冷库或存储区域有限但急需增加储位面积的场合使用,在国内已有很多的应用。在国内只有一定规模的货架厂商生产此类货架。 压入式货架空间利用率较高,与普通托盘货架相比可达90%。便于存储多SKU的商品,存取方便。台车间相互限制,防止货物堆积造成破损。可拣选性强-比驶入式货架高出400%以上。高存储密度,更易拣选。压入式货架的主要结构。压入式货架采用先进后出的存储理念,整体结构采用“弹夹”原理,托盘放置在运载小车上依次被推入货架内部,存取方式与

贯通式货架相同,但叉车不需要进入货架内部,只需要在货架前方的叉车通道中工作。压入式货架的最大深度在5个托盘位(4层台车叠加配合)。压入式货架集中了驶入式货架和重力式货架的优点,可实现单端存取,先进后出,适合少品种批量货物存放,对小规模仓库尤其适用。仓库使用率可高达70%。与重型货架(托盘货架)相比可省下1/3空间,增加储存密度,此类货架具有存储密度高,储运速度快的典型特征,但无法做到货物的先进先出管理。 压入式货架用于仓库单位面积造价较贵之仓库,如冷库、闹市黄金地段的图书、电子等行业仓库。可提供20%-30%的拣选性。安全性与运转效率都高于驶入式货架(贯通货架)。与普通货架相比,可以提高地面60%-70%的使用率。仅需要套前移式叉车或平衡重式叉车即可使用,且对叉车操作要求比驶入式(贯通式)低。如果有需要定制压入式货架的可以联系江苏启飞智能仓储设备有限公司的官方工作人员。

GB 汽车排放标准

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Limits and measurement methods for emissions from light-duty vehicles (Ⅲ, Ⅳ) (GB 18352.3—20052007-07-01实施)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防治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污染,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制订本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的轻型汽车,在常温和低温下排气污染物、曲轴箱污染物、蒸发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性要求,以及车载诊断(OBD)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本标准规定了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轻型汽车,在常温下排气污染物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污染控制装置的耐久性要求,以及车载诊断(OBD)系统的技术要求及测量方法。本标准也规定了轻型汽车型式核准的要求,生产一致性和在用车符合性的检查与判定方法。本标准也规定了燃用LPG或NG轻型汽车的特殊要求。本标准也规定了作为独立技术总成、拟安装在轻型汽车上的替代用催化转化器,在污染物排放方面的型式核准规程。本标准适用于以点燃式发动机或压燃式发动机为动力、最大设计车速大于或等于50km/h的轻型汽车。本标准不适用于已根据GB 17691(第Ⅲ阶段或第Ⅳ阶段)规定得到型式核准的N1类汽车。 解读中国轻型汽车第Ⅲ、IV阶段排放标准GB18352.3-2005 https://www.doczj.com/doc/982559028.html, [ 2005-8-30 11:28:29 ] 来源:中国汽车动态网? 李怀斌 [推荐] [大中小] [关闭窗口] 今年4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五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其 中与广大汽车生产企业最为密切的是GB183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 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第Ⅲ、Ⅳ号排放标准),轻 型汽车第Ⅲ号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第Ⅳ号排放标准自2010年

简述压入式通风的优缺点

简述压入式通风的优缺点。 优点:用柔性风筒,安装方便;有效射程大冲淡和排出炮烟的作用比较强;工作面回风不通过扇风机,在有瓦斯涌出的工作面这种通风比较安全;工作面回风沿巷道流出,带走了巷道内的粉尘等有害气体。缺点:长距离巷道掘进排出炮烟需要的风量大,所排出的炮烟在巷道中随风流扩散蔓延范围大,时间长,工作环境差。 什么是炸药的氧平衡?为何在配制混合炸药时一般使炸药达到或接近零氧平衡? 用每克炸药不足或多余的氧的克数来表示炸药内含氧量与充分氧化可燃元素所需氧之间的关系。零氧平衡时,炸药中的氧和可燃元素都得到了充分利用, 放出最大的热量,而不生成有毒气体,故配制混合炸药时,应通过炸药成分的改变和其配制的调整,使炸药达到或接近零氧平衡。 巷道断面设计的内容与步聚? 答:巷道断面设计的内容与步聚 (1)选择巷道断面形状;(2)确定巷道净断面尺寸;(3)风速校核;(4)根据支架和道床参数计算出巷道的设计掘进断面尺寸;(5)按充许的超挖值计算掘进断面尺寸;(6)布置水沟和管缆;(7)绘编“一图二表”—巷道断面施工图、巷道特征表、每米巷道工程量及材料消耗量一览表。 什么是循环进尺?确定循环进尺的原则? 答:一个循环结束后形成的成品巷道的长度,称为循环进尺。 原则:①要有利于组织正规循环作业和便于管理;②要有利于巷道支护和围岩稳定,能保证安全;③要有利于增加作业时间和减少辅助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工作效率;④要有利于减少消耗和降低成本。 什么是半煤岩巷?半煤岩巷的采石位置有哪几种?施工组织形式有哪几种? 答:当岩层占掘进断面1/5~4/5(不包括1/5及4/5)时,即称为半煤岩巷。 半煤岩巷的采石位置有挑顶、挖底和挑顶兼挖底三种情况。 半煤岩巷的施工组织形式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全断面一次掘进,煤、岩不分掘分运; 另一种是煤、岩分掘分运。 掘进工作面的炮眼有哪几类?各有什么区别? 答:分三类:掏槽眼、辅助眼和周边眼。 掏槽眼一般布置在巷道断面中央靠近底板处,这样便于打眼时掌握方向,并有利于其他多数炮眼能借助于岩石的自重崩落;辅助眼均匀布置在掏槽眼与周边眼之间,炮眼方向一般垂直于工作面;周边眼是爆落巷道周边岩石,最后形成巷道设计断面轮廓的炮眼。 道岔选择的原则有哪些? 答:(1)与基本轨的轨距相适应;与基本轨的轨型相适应;与行驶车辆的类型相适应;与行车速度相适应。 目前常见的有哪几种煤巷施工机械化作业线? 答:(1)掘进机—链板输送机机械化作业线;(2)掘进机—胶带转载机—链板输送机机械化作业线;(3)掘进机—胶带转载机—可伸缩双向胶带输送机机械化作业线;(4)煤仓掘进机—仓式(梭式)列车机械化作业线。

高中物理公式推导(完全弹性碰撞后速度公式的推导)

高中物理公式推导一 完全弹性碰撞碰后速度的推导 1、简单说明: 1m 、2m 为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的质量,1v 、2v 为碰撞前1m 、2m 的速度,'1v 、' 2v 为碰撞后 1m 、2m 的速度。 2、推导过程: 第一,由动量守恒定理,得 ' 2'1 122112v m v m v m v m +=+ (1) 第二,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2'112222112 2 1212121v m v m v m v m +=+(2) 令 12/m m k =,(1)、(2)两式同时除以1m ,得 ' ' 1 212kv v kv v +=+ (3) 2 '2 '1 2 2212 kv v kv v +=+ (4) (3)、(4)两式变形,得

( ) 2 ' '1 1--2v v k v v = (5) ()()()( ) 2 ' 2' '1 1 '1 1 22 -v v v v k v v v v -+=+ (6) 将(5)式代入(6)式,得 2' ' 1 12v v v v +=+ (7) 联立(5)、(7)两式,将' 1v 、 ' 2v 移到方程的左侧,则有 21' '1 2kv v kv v +=+ (8) 21' '1 --2v v v v += (9) 由(8)-(9),得 ()()21' 1-212 v k v v k +=+ 21' 11-122v k k v k v +++= 21212112' 1/1 -/1/22v m m m m v m m v +++= 2121 21121' -22v m m m m v m m m v +++= (10) 或者 ()2 12 1211' -22m m v m m v m v ++= (10)

我国发布四项汽车排放标准

编号:SM-ZD-15932 我国发布四项汽车排放标 准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我国发布四项汽车排放标准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 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 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我国正式发布四项汽车排放国家标准,并将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至此,我国新车排放要求达到欧洲90年代初期水平,比现行国家标准尺度加严80%。 这四项标准分别是《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14761-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17691-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3847—1999)、《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GMW692-1999〉。 目前的轻型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国家标准是在1989年首次提出的,1993年标准编号作了调整,限值末作改动。然而从1989年至今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增长了一倍半,在不少城市汽车的污染已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而且汽车污染所占的分担率正在逐年上升,首都北京的污染已严重影响

[完全]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公式资料

[完全]弹性碰撞后的 速度公式

如何巧记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公式 一、“一动碰一静”的弹性碰撞公式 问题: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小球,以速度v1与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2的小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试求碰撞后它们各自的速度? 图1 设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分别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守恒定律得: m 1v 1 =m1v1'+m2v2'① ② 由①③ 由②④ 由④/③⑤ 联立①⑤解得 ⑥ ⑦ 上面⑥⑦式的右边只有分子不同,但记忆起来容易混。为此可做如下分析:当两球碰撞至球心相距最近时,两球达到瞬时的共同速度v共,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1v 1 = (m1+m2)v共 解出v共=m1v1/(m1+m2)。而两球从球心相距最近到分开过程中,球m2继续受到向前的弹力作用,因此速度会更大,根据对称可猜想其速度恰好增大 一倍即,而这恰好是⑦式,因此⑦式就可上述推理轻松记住, ⑥式也就不难写出了。如果⑥式的分子容易写成m2-m1,则可根据质量m1的乒乓球以速度v1去碰原来静止的铅球m2,碰撞后乒乓球被反弹回,因此v1'应当是负的(v1'<0),故分子写成m1-m2才行。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求入射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球的质量m2,也可由⑥式解释。因为只有m1>m2,才有v1'>0。否则,若v1'<0,即入射球m1返回,由于摩擦,入射球m1再回来时速度已经变小了,不再是原来的v1'了。

另外,若将上面的⑤式变形可得:,即碰撞前两球相互靠近的相 对速度v1-0等于碰撞后两球相互分开的相对速度。由此可轻松记住⑤ 式。再结合①式也可很容易解得⑥⑦式。 二、“一动碰一动”的弹性碰撞公式 问题: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m2的两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碰撞前速度分别为v1和v2,求两球碰撞后各自的速度? 图2 设碰撞后速度变为v1'和v2',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分别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 1v 1 +m2v2=m1v1'+m2v2'① ② 由 ①③ 由②④ 由④/③⑤ 由③⑤式可以解出 ⑥ ⑦ 要记住上面⑥⑦式更是不容易的,而且推导也很费时间。如果采用下面等效的方法则可轻松记住。m1、m2两球以速度v1和v2发生的对心弹性碰撞,可等 效成m1以速度v1去碰静止的m2球,再同时加上m2球以速度碰静止的m1球。 因此由前面“一动碰一静”的弹性碰撞公式,可得两球碰撞后各自的速度 +;+,即可得到上面的⑥⑦式。

压入式风机选型计算

风机选型计算 1.隧道概况 隧道的洞径:D=6m,断面面积A=A=πr2=28.36m2,取A=30m2,隧道长度L=300m。 2.部分参数选取 2.1三级围岩炸药用量:0.87Kg/m3,进尺:2.7m;四级围岩炸药用量:0.47Kg/m3, 进尺:1.0m 2.2工作面最对人数:30人(钻爆+支护+辅助等),作业人员供氧量:q=4m3/人.min 2.3爆破通风时间:t=30 min 2.4通风管直径:d=1.15m(中国重汽为参考:H= 3.4m),管道的100m平均漏风率:β =1.5%,管道达西系数:λ=0.015 2.5隧道作业机械设备的功率: 装载机(ZL50GN):162Kw,负荷率:0.85; 自卸车(20T):280Kw,负载时的负荷率:0.8,空载时负荷率:0.3,; 挖机:200Kw,负荷率:0.85; 利用率均取:0.9 2.6空气密度:ρ=1.2Kg/m3,隧道通风需要的最小风速:V min=0.15m/s 3.选型计算 3.1按照工作面风量计算 三级围岩:一次爆破炸药量G1=0.87x2.7x30=70.47Kg 炮烟抛掷长度:L1=15+G1/5=29.1m 四级围岩:一次爆破炸药量G2=0.47x1.0x30=14.1Kg 炮烟抛掷长度:L2=15+G2/5=17.82m

取爆破后30min,压入式通风工作面需求新选风量计算公式,即B.H伏洛公式 Q1=7.8 t * G?(AL)2 3得:Q1=98.1m3/min 3.2按洞内最大人数计算需风量 洞内工作人数最多时候按m=30人计,平均每人耗氧量:q=4m3/人.min,取风量备用系数k=1.2; Q2=qkm=144m3/min 3.3按照低风速需求计算需风量 洞内允许的最低风速V min=0.15m/s Q3=V min*A*60=270m3/min 3.4按照稀释内燃设备废气计算需风量 供风量应足够将内燃设备所排放的废气全面稀释和排出,使有害气体含量降至允许浓度一下;计算按以下方式: Q=T i n i=1 ?K?N i 式中:T i—功率通风计算系数,取3.0m3/min K—各台柴油机械设备功率 N i—利用系数 取同时在洞内施工的机械设备为:一台挖机,一台装载机,两台自卸车(一台装载中,一台运输中) Q 挖=0.85*200*0.9=153m3/min Q 自 =0.8*280*0.9+0.3*280*0.9=277m3/min Q 装 =0.85*162*0.9=123m3/min 得:Q4=3*(Q 挖 +Q 自 +Q 装 )=1659m3/min=27.65m3/s 综上所得:Q max=1659m3/min=27.65m3/s

[完全]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公式

[完全]弹性碰撞后的 速度公式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如何巧记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公式 一、“一动碰一静”的弹性碰撞公式 问题: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小球,以速度v1与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2的小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试求碰撞后它们各自的速度 图1 设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分别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守恒定律得: m1v1=m1v1'+m2v2'① ② 由①③ 由②④ 由④/③⑤ 联立①⑤解得 ⑥ ⑦ 上面⑥⑦式的右边只有分子不同,但记忆起来容易混。为此可做如下分析:当两球碰撞至球心相距最近时,两球达到瞬时的共同速度v ,由动量守恒 共 定律得: m1v1=(m1+m2)v共 =m1v1/(m1+m2)。而两球从球心相距最近到分开过程中,球m2继解出v 共 续受到向前的弹力作用,因此速度会更大,根据对称可猜想其速度恰好增大一 倍即,而这恰好是⑦式,因此⑦式就可上述推理轻松记住,⑥式也就不难写出了。如果⑥式的分子容易写成m2-m1,则可根据质量m1的乒乓球以速度v1去碰原来静止的铅球m2,碰撞后乒乓球被反弹回,因此v1'应当是负的(v1'<0),故分子写成m1-m2才行。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 中,要求入射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球的质量m2,也可由⑥式解释。因为只有m1>m2,才有v1'>0。否则,若v1'<0,即入射球m1返回,由于摩擦,入射球m1再回来时速度已经变小了,不再是原来的v1'了。

另外,若将上面的⑤式变形可得:,即碰撞前两球相互靠近的相 对速度v1-0等于碰撞后两球相互分开的相对速度。由此可轻松记住⑤ 式。再结合①式也可很容易解得⑥⑦式。 二、“一动碰一动”的弹性碰撞公式 问题: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m2的两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碰撞前速度分别为v1和v2,求两球碰撞后各自的速度 图2 设碰撞后速度变为v1'和v2',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分别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1v1+m2v2=m1v1'+m2v2'① ② 由①③ 由②④ 由④/③⑤ 由③⑤式可以解出 ⑥ ⑦ 要记住上面⑥⑦式更是不容易的,而且推导也很费时间。如果采用下面等效的方法则可轻松记住。m1、m2两球以速度v1和v2发生的对心弹性碰撞,可 等效成m1以速度v1去碰静止的m2球,再同时加上m2球以速度碰静止的m1球。因此由前面“一动碰一静”的弹性碰撞公式,可得两球碰撞后各自的速度 +;+,即可得到上面的⑥⑦式。 另外,若将上面的⑤式变形可得:,即碰撞前两球相互靠近 的相对速度v1-v2等于碰撞后两球相互分开的相对速度。由此可轻松记住⑤式,再结合①式可解得⑥⑦式。

15、压入式通风教程

压入式通风 QB/ZTYJGYGF-SD-0315-2011 第五工程有限公司董亮 1前言 1.1概述 随着隧道施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修建的隧道长度越来越长、规模越来越大,隧道施工通风从初期的利用自然条件进行通风逐步发展到借助通风管路和施工巷道进行通风,通风设备逐步大型化。通风机风量已经达到3000~5000m3/min以上,采用的风管直径超过2m。例如,朔黄铁路长梁山隧道、大秦线花果山隧道、西南铁路东秦岭隧道等均为双线铁路隧道,采用压入式通风,独头通风达到或超过了3km左右,取得了良好效果,西康铁路秦岭Ⅱ线平导独头通风更是达到了6.2km。 1.2工艺原理 1.2.1整个通风系统是在隧道外设置合适的轴流风机并布设合理口径的通风管,通过轴流风机吸取隧道外新鲜空气输入隧道内施工环境中,通过气压将隧道内的污浊空气排出洞外。 1.2.2在隧道内适当的位置设置射流风机,加快隧道内污浊空气流动的速度。 1.2.3为了确保隧道内输入空气的压力,在隧道内适当的位置设置风室,在风室外增加轴流风机,增加工作面的通风压力,加快工作面的污浊空气移动速度。 1.3风机选型及适用范围 1.3.1风机的种类及适用范围 风机按照其作用主要分为轴流风机和射流风机两种。轴流风机是送风设备,它适用于长达隧道送风;射流风机是导流、引流设备,它适用于所有隧道内导流、引流。 1.3.2选择风机的依据 轴流风机要根据送风距离、施工需风量以及其它因素综合考虑确定风机型号;射流风机主要起导流作用,根据导流距离就可以确定风机型号。 1.4风管类型和挂设要求 1.4.1风管类型 风管主要分为软管和负压管(管内有金属环骨架)两种。 1.4.2风管挂设要求

(完全)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公式

如何巧记弹性碰撞后得速度公式 一、“一动碰一静”得弹性碰撞公式 问题: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得小球,以速度v1与原来静止得质量为m 2得小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试求碰撞后它们各自得速度? 图1 设碰撞后它们得速度分别为v1'与v2',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分别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守恒定律得: m1v1=m1v1'+m2v2'① ② 由①③ 由②④ 由④/③⑤ 联立①⑤解得 ⑥ ⑦ 上面⑥⑦式得右边只有分子不同,但记忆起来容易混。为此可做如下分析:当两球碰撞至球心相距最近时,两球达到瞬时得共同速度v共,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1= (m1+m2) v共 解出v共=m1v1 /(m1+m2)。而两球从球心相距最近到分开过程中,球m2继续受到向前得弹力作用,因此速度会更大,根据对称可猜想其速度恰好增大一倍即,而这恰好就是⑦式,因此⑦式就可上述推理轻松记住,⑥式也就不难写出了。如果⑥式得分子容易写成m2-m1,则可根据质量m1得乒乓球以速度v1去碰原来静止得铅球m2,碰撞后乒乓球被反弹回,因此v1'应当就是负得(v1'<0),故分子写成m1-m2才行。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得实验中,要求入射球得质量m1大于被碰球得质量m2,也可由⑥式解释。因为只有m1>m2,才有v1'>0。否则,若v1'<0,即入射球m1返回,由于摩擦,入射球m1再回来时速度已经变小了,不再就是原来得v1'了。 另外,若将上面得⑤式变形可得:,即碰撞前两球相互靠近得相对速度v1-0等于碰撞后两球相互分开得相对速度。由此可轻松记住⑤式。再结合①式也可很容易解得⑥⑦式。 二、“一动碰一动”得弹性碰撞公式 问题: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m2得两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碰撞前速度分别为v1与v2,求两球碰撞后各自得速度? 图2 设碰撞后速度变为v1'与v2',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分别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1v1+m2v2=m1v1'+m2v2'① ② 由①③ 由②④ 由④/③⑤ 由③⑤式可以解出 ⑥ ⑦

汽车排放标准的意思-汽车排放标准是什么意思

汽车排放标准的意思|汽车排放标准是什么 意思 基本解释 汽车排放是指从废气中排出的CO(一氧化碳)、HC+NOx(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物)、PM(微粒,碳烟)等有害气体。为了抑制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促使汽车生产厂家改进产品以降低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源头,欧洲和美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汽车排放标准。其中欧洲标准是中国大陆借鉴的汽车排放标准,中国的国产新车都会标明发动机废气排放达到的欧洲标准。 汽车排放标准- 出台背景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汽车的尾气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物质,其中有许多有害的成分,比如:固体悬浮颗粒,未燃烧或燃烧不完全的碳氢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一氧化碳(CO)、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以及微量的醛、酚、过氧化物、有机酸和含铅、磷汽油所形成的铅、磷污染等。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

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1] 汽车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汽车尾气含有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这些气体会使大气形成酸雨;汽车排放尾气中大量的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汽车排气污染最严重的危害是生成光化学烟雾,空气中的二氧化氮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汽车排放标准- 欧洲标准 欧洲汽车废气排放标准是欧盟国家为限制汽车废气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而共同采用的汽车废气排放标准。当前对几乎所有类型的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悬浮粒子(particulate matter;PM)都有限制,比如小轿车、卡车、火车、拖拉机和类似机器、驳船,但不包括海轮和飞机。 对每一种车辆类型,汽车废气排放标准有所不同。欧洲标准是

碰撞速度公式

由于弹性碰撞后的速度公式不好推导,该公式又比较繁杂不好记。因此导致这类考题的得分率一直较低。下面探讨一下该公式的巧记方法。 一、“一动碰一静”的弹性碰撞公式 问题:如图1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的小球,以速度v1与原来静止的质量为m2的小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试求碰撞后它们各自的速度? 图1 设碰撞后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分别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守恒定律得: m1v1=m1v1'+m2v2'① ② 由①③ 由②④ 由④/③⑤ 联立①⑤解得 ⑥ ⑦ 上面⑥⑦式的右边只有分子不同,但记忆起来容易混。为此可做如下分析:当两球碰撞至球心相距最近时,两球达到瞬时的共同速度v共,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1v1= (m1+m2)v共 解出v共=m1v1 /(m1+m2)。而两球从球心相距最近到分开过程中,球m2继续受到向前 的弹力作用,因此速度会更大,根据对称可猜想其速度恰好增大一倍即,而这恰好是⑦式,因此⑦式就可上述推理轻松记住,⑥式也就不难写出了。如果⑥式的分子容易写成m2-m1,则可根据质量m1的乒乓球以速度v1去碰原来静止的铅球m2,碰撞后乒乓球被反弹回,因此v1'应当是负的(v1'<0),故分子写成m1-m2才行。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要求入射球的质量m1大于被碰球的质量m2,也可由⑥式

解释。因为只有m1>m2,才有v1'>0。否则,若v1'<0,即入射球m1返回,由于摩擦,入射球m1再回来时速度已经变小了,不再是原来的v1'了。 另外,若将上面的⑤式变形可得:,即碰撞前两球相互靠近的相对速度v1-0等于碰撞后两球相互分开的相对速度。由此可轻松记住⑤式。再结合①式也可很容易解得⑥⑦式。 二、“一动碰一动”的弹性碰撞公式 问题:如图2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1、m2的两球发生对心弹性碰撞,碰撞前速度分别为v1和v2,求两球碰撞后各自的速度? 图2 设碰撞后速度变为v1'和v2',在弹性碰撞过程中,分别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m1v1+m2v2=m1v1'+m2v2'① ② 由①③ 由②④ 由④/③⑤ 由③⑤式可以解出 ⑥ ⑦ 要记住上面⑥⑦式更是不容易的,而且推导也很费时间。如果采用下面等效的方法则可轻松记住。m1、m2两球以速度v1和v2发生的对心弹性碰撞,可等效成m1以速度v1去碰静止的m2球,再同时加上m2球以速度碰静止的m1球。因此由前面“一动碰一静”的弹性

我国发布四项汽车排放标准(通用版)

( 安全常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我国发布四项汽车排放标准(通 用版) Safety accidents can cause us great harm. Learn safety knowledge and stay away from safety accidents.

我国发布四项汽车排放标准(通用版) 我国正式发布四项汽车排放国家标准,并将于2000年1月1日起实施。至此,我国新车排放要求达到欧洲90年代初期水平,比现行国家标准尺度加严80%。 这四项标准分别是《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GB14761-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17691-1999)、〈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可见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试方法》(GB3847—1999)、《汽车用发动机净功率测试方法》(GMW692-1999〉。 目前的轻型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国家标准是在1989年首次提出的,1993年标准编号作了调整,限值末作改动。然而从1989年至今我国汽车的保有量增长了一倍半,在不少城市汽车的污

染已成为主要污染源之一,而且汽车污染所占的分担率正在逐年上升,首都北京的污染已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国际声誉。 1998年7月1日国家机械工业局加严了新车的污染物排放限值,使排放比现行国标减少了20%左右,但仍然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箭要。大型柴油车的排放也未严格控制。近年来LPG(液化石磷气)、CNG(压缩天然气)汽车的开发改装发展迅速,由于对这类车未明确要达到的排放要求,致使LPG、CNG牟的生产、改装出现了混乱状况,亟待规范。 此次制、修订这四项标准,完善汽车排放标准体系,不仅是保护环境的需要,也是促进汽车工业提离技术水平的需要,是保证汽车工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 此次发布的四项标准均采用ECE法规。这四项标准制修订后,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体系就成为一个体系完整、标准数量和技术要求都与ECE法规协调的体系,为我国汽车排放标准今后的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有关人士指出,严格的排放限值的实施需要两个基本条件:1、

高中物理公式推导(完全弹性碰撞后速度公式的推导)(教学备用)

高中物理公式推导一 完全弹性碰撞碰后速度的推导 1、简单说明: 1m 、2m 为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的质量,1v 、2v 为碰撞前1m 、2m 的速度,' 1v 、 ' 2v 为碰撞后 1m 、2m 的速度。 2、推导过程: 第一,由动量守恒定理,得 ' 2'1 122112v m v m v m v m +=+ (1) 第二,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2'112222112 2 1212121v m v m v m v m +=+(2) 令 12/m m k =,(1)、(2)两式同时除以1m ,得 ' ' 1 212kv v kv v +=+ (3) 2 '2 '1 2 2212 kv v kv v +=+ (4) (3)、(4)两式变形,得

( ) 2 ' '1 1--2v v k v v = (5) ()()()( ) 2 ' 2' '1 1 '1 1 22 -v v v v k v v v v -+=+ (6) 将(5)式代入(6)式,得 2' ' 1 12v v v v +=+ (7) 联立(5)、(7)两式,将' 1v 、 ' 2v 移到方程的左侧,则有 21' '12kv v kv v +=+ (8) 21' '1 --2v v v v += (9) 由(8)-(9),得 ()()21' 1-212 v k v v k +=+ 21' 11-122v k k v k v +++= 21212112' 1/1-/1/22v m m m m v m m v +++= 2121 21121' -22v m m m m v m m m v +++= (10)

高中物理公式推导完全弹性碰撞后速度公式的推导

高中物理公式推导完全弹性碰撞后速度公式的 推导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高中物理公式推导一 完全弹性碰撞碰后速度的推导 1、简单说明: 1m 、2m 为发生碰撞的两个物体的质量,1v 、2v 为碰撞前 1m 、2m 的速度,'1v 、'2v 为碰撞后1m 、2m 的速度。 2、推导过程: 第一,由动量守恒定理,得 ' 2'1122112v m v m v m v m +=+ (1) 第二,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22'1122221122 1212121v m v m v m v m +=+(2) 令12/m m k =,(1)、(2)两式同时除以1m ,得 '' 1212kv v kv v +=+ (3) 2'2'122212 kv v kv v +=+ (4) (3)、(4)两式变形,得 ()2 ''11--2v v k v v = (5)

()()()()2'2''1 1'1122-v v v v k v v v v -+=+ (6) 将(5)式代入(6)式,得 2''112v v v v +=+ (7) 联立(5)、(7)两式,将' 1v 、' 2v 移到方程的左侧,则有 21''12kv v kv v +=+ (8) 21' '1--2v v v v += (9) 由(8)-(9),得 212121121' -22v m m m m v m m m v +++= (10) 或者 ()2121211' -22m m v m m v m v ++= (10) 由(8)+k*(9),得 221212121' 21v m m m v m m m m v +++-= (11) 或者 ()2122121'21m m v m v m m v ++-= (11) 3、意外收获:

汽车排放标准

汽车排放标准

黄标车是定为汽车发动机排放尾气不合格的车辆,国三标准是国家规定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国四也是排放标准,比国三高一级档次,绿标车是汽车排放尾达到了国三以上标准的车辆。 国家规定的汽车尾气排放量标准是什么? 2013-09-17 11:09 匿名| 浏览12118 次 分享到: 2013-09-17 14:57 网友采纳 热心网友 4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相当于欧Ⅲ和欧Ⅳ标准的汽车尾气排放中国标准。中国Ⅲ号标准的尾气污染物排放限值比我国目前执行的第Ⅱ阶段标准尾气污染物排放限值降低了30%,并将于2007年7月1日起在全国开始实施,北京将在今年提前实行。 据国家环保总局科技司副司长罗毅介绍,环保总局早在2001年就启动了相当于欧Ⅲ标准的中国标准的制定。据参与该标准制定的清华大学污染控制研究所所长傅立新教授透露,北京地方性标准草案绝大部分内容参照了欧洲的欧Ⅲ标准,OBD和冷启动等要求都被保留。 目前,世界汽车排放标准并立,分为欧洲、美国、日本标准体系。欧洲标准测试要求相对而言比较宽泛,是发展中国家大都沿用的汽车尾气排放体系。并且,由于我国的轿车车型大多从欧洲引进生产技术,中国大体上采用欧洲标准体系。新标准对汽车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性能提出新的要求,同时要求在汽车电控系统中增加专门监测排放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的车载诊断系统,这一点正是新标准的核心,将实时控制汽车燃油和排放的精确度。 由于OBD能从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随时监控汽车是否尾气超标,一旦超标,会马上发出警示。在我国目前燃油品质无法得到有效保证的情况下,汽车企业对搭载OBD存在较大担心。目前,国外已进入OBD-Ⅲ系统时代,对汽车尾气进行检测、维护和管理一体化操作,以满足更高的环境要求。而国内的很多引进车型国产化后都减去或关闭OBD,新标准施行后企业生产的新车必须增配OBD。但是,考虑到油品等问题,OBD的全面实施有可能推迟一年。 究竟该买哪种车型 新标准过渡期,国家环保总局将采取“新车新办法、老车老办法”的方法,逐步推行车型的更新换代。不过,在新标准未出台前,究竟购欧Ⅱ还是欧Ⅲ,依然

完全弹性碰撞碰后速度解答

完全弹性碰撞碰后速度解答 贵州省务川中学 灰太狼 一、什么是弹性碰撞? 弹性形变是指撤去外力后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能够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我们说它具有弹性。碰撞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的,满足相互作用的内力大于大于外力的条件,因此不管系统是否受到外力,一般都满足动量守恒。因此弹性碰撞是同时满足动量守恒....和动能守恒.... 的碰撞。 一般意义上的碰撞,仅满足动量守恒,系统有动能损失,由于一般只研究碰撞发生在一直线上的情况,系统在碰撞前后的重力势能不变,因此动能损失也对应着机械能的损失,通常情况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完全弹性碰撞:①无机械能损失的对心弹性正碰 ②两物体相互碰撞,不分离成碎块,不粘在一起运动,不发生永久形变。 二、 完全弹性碰撞的碰后速度解答: 如图1所示,设质量为m 1的弹性球,速度为v 1 ;与质量为m 2的弹性球,速度为v 2发生碰撞.碰撞后两求的速度分别为v 1/、v 2/。 取向右为矢量的正方向。 由系统的动量守恒定律得:m 1v 1+m 2v 2=m 1v 1/+m 2v 2/ ……………………① 由系统的动能守恒定律得:1222211212121m v m v m =+v 1/2+22 1m v 2/2……② 解:由①移项得: 1m (-1v v 1/)=1m (v 2/2v -)………………③ 1m v 1/v m v m v m 22211-+=2/……………………④ v m 22/v m v m v m 12211-+=1/……………………⑤ 由②ⅹ2后移项得:1m (121v v -/2)=2m (v 2/22 2v -)……⑥ ⑥/③得:+1v v 1/=v v +22/……………………………………⑦ 由⑦得:v 2/=+1v v 1/-2v ……⑧ v 1/=v v +22/1v -……⑨ 将⑧代入④得:1m v 1/v m v m v m 22211-+=v m 21-1/22v m +

完全弹性碰撞

§3-7 完全弹性碰撞 完全非弹性碰撞 一、碰撞(Collision ) 1.基本概念: 碰撞,一般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物体在运动中相互靠近,或发生接触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发生强烈相互作用的过程。 碰撞会使两个物体或其中的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明显的变化。 碰撞过程一般都非常复杂,难于对过程进行仔细 分析。但由于我们通常只需要了解物体在碰撞前后运动状态的变化,而对发生碰撞的物体系来说,外力的作用又往往可以忽略,因而可以利用动量、角动量以及能量守恒定律对有关问题求解。 2.特点: 1)碰撞时间极短 2)碰撞力很大,外力可以忽略不计,系统动量守恒 3)速度要发生有限的改变,位移在碰撞前后可以忽略不计 3.碰撞过程的分析: 讨论两个球的碰撞过程。碰撞过程可分为两个过程。开始碰撞时,两球相互挤压,发生形变,由形变产生的弹性恢复力使两球的速度发生变化,直到两球的速度变得相等为止。这时形变得到最大。这是碰撞的第一阶段,称为压缩阶段。此后,由于形变仍然存在,弹性恢复力继续作用,使两球速度改变而有相互脱离接触的趋势,两球压缩逐渐减小,直到两球脱离接触时为止。这是碰撞的第二阶段,称为恢复阶段。整个碰撞过程到此结束。 4.分类:根据碰撞过程能量是否守恒 1)完全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系统动能守恒(能完全恢复原状); 2)非弹性碰撞:碰撞前后系统动能不守恒(部分恢复原状); 3)完全非弹性碰撞:碰撞后系统以相同的速度运动(完全不能恢复原状)。 二、完全弹性碰撞(Perfect Elastic Collision ) 在碰撞后,两物体的动能之和(即总动能)完全没有损失,这种碰撞叫做完全弹性碰撞。 解题要点:动量、动能守恒。 问题:两球m 1,m 2对心碰撞,碰撞前 速度分别为2010,v v ,碰撞后速度变为21,v v 动量守恒 2021012211v m v m v m v m (1) 动能守恒 2 20221012222112 1212121v m v m v m v m (2) 由(1) 22021011v v m v v m (3) 由(2) 2 2 2202210211v v m v v m (4) 由(4)/(3) 202101v v v v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