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扬州大学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全

扬州大学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全

《心理学原理与教育》复习题

专题一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心理现象:心理现象又叫心理活动。心理现象是多种多样的,非常复杂的。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反映客观现实的最高形式,是人对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反映。

无意识:是指潜伏于意识阈限之下的,通常难以被觉知的一种意识状态。

二、简答题

心理学研究中有哪些基本观点?

(一)结构主义心理学研究对象:人的意识,是人对直接经验的觉知。将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对心理学的贡献,他对感觉心理学的贡献最大。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研究对象:意识和“意识流”。意识的作用就是使个体适应环境研究方法:认为不应该局限在实验室,还可用观察法、测验法和文件调查法。贡献:机能主义推动了美国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的发展进程。

(三)格式塔心理学研究对象:格式塔(Gestalt)在德文中意味着“整体”,他们认为构造主义把心理活动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元素进行研究并不合理,因为人对事物的认识具有整体性,所以,主张人的心理应该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以矩形为例。贡献:心理学在知觉、思维、学习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对现在心理学知觉方面的研究还具适用性。

(四)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对象:是能够客观观察与测量的外显行为而不是意识经验。研究方法: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

(五)精神分析理论人格发展动力:本能;人格结构与冲突;3.人格发展与健康

(六)认知心理学认知是人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心理活动,主要指知觉、记忆、注意、言语、思维。认知心理学就是探索人们如何获取知识和使用知识的学问。

(七)人本主义心理学心理学研究应以正常人为对象,研究人类异于动物的一些复杂经验,诸如:价值、生活责任、生命意义等,真正属于人性各种层面的问题。人是最重要的,其本性是善良的,并蕴藏着巨大、无限的潜力。

*心理学研究有哪些基本方法?

观察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

*心理学研究要遵循怎样的基本程序?

1.准备阶段

2.设计阶段

3.实施阶段

4.总结阶段

三、论述题

*结合自身学习心理学的实际,谈谈心理学研究的目的?

心理学研究的理论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心理现象的描述达到揭示心理现象的机制和规律并构建系统理论的目标。

心理学研究的应用目的就是运用系统的心理学原理、规律和基本知识去预测和控制心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不同领域的社会实践服务。

专题二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心理发展:从广义上说,人的心理发展这一定义的外延很广,个体心理的所有变化都包含在发展之中。从狭义上讲,心理发展只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成年期间所发生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即由经验和学习所产生的比较持久的心理变化。

重要他人: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概念,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重要他人可区分为: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二、简答题

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

1.反抗性与依赖性

2.闭锁性与开放性

3.勇敢和怯懦

4.高傲和自卑

5.否定童年又眷恋童年

*高中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

(一)高中生智力的发展是逻辑思维占主导

(二)高中生个性的发展越来越成熟

1. 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

2. 价值观的确立

3.自治需求

三、论述题

请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谈重要他人有哪些?他们对自己成长有什么影响?

重要他人(significant others)是心理学和社会学都关注的概念,指在个体社会化以及心理人格形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重要他人可能是一个人的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也可能是老师、同学,甚至是萍水相逢的路人或不认识的人。重要他人可区分为:互动性重要他人和偶像性重要他人。

四、案例分析题

见教材

专题三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有意注意:即不随意注意指,事先没有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即随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在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二、简答题

注意有哪些基本功能?

1.选择功能

2.维持功能

3.调节和监督功能

如何识别人们的注意状态?

(一)适应性动作的出现。(二)无关动作的停止。(三)呼吸活动的变化。

如何衡量一个人注意水平的高低?

1.注意范围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三、论述题

注意有什么规律?如何在教学中应用这些规律?

规律:1.无意注意的规律刺激本身的特点和人的主观状态

2.有意注意的规律 3.注意转化规律

应用:1.无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避免无意注意的消极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发挥无意注意的积极作用。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

2.有意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明确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习的自觉性。培养稳定的间接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严密组织课堂教学,合理使用教学调控。锤炼意志力,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3.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换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根据引起无意注意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当有意注意不稳定时,就要使课堂内容更有趣、生动、新异等,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4.注意的外部表现在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生注意力发展有什么特点?如何培养中学生注意力?

特点:1.注意的目的性不断提高 2.注意的品质发展迅速

培养方法:1.培养广泛兴趣2.养成良好注意习惯3.进行注意品质的自我训练4.保持良好身心状态5.营造有利于注意的心理环境

四、案例分析题

见教材

专题四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的反映。

二、简答题

知觉有哪些特征?

1.知觉的选择性

2.知觉的整体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影响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1.学习与经验的影响

2.知觉的观点差异

3.知觉中的动机因素

三、论述题

感知觉有哪些规律?教学中如何应用这些规律?

规律:目的律、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调节律、协同律

应用:1.运用被感知的强度律 2.运用对象与背景的差异律 3.运用静止背景上的活动律 4.运用感知觉间的组合律 5.运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奇律 6.运动感知主体的动机律 7.运用感知觉的理解律 8.运用不同感知觉间的协同律。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

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观察的过程以感知为基础,但并不是任何感知都可称为观察。真正的有效的观察过程既包含感知的因素,也包含思维的成分,如果在观察过程中,不注意锻炼思维能力,那么观察只能是笼统、模糊和杂乱的,既不可能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更不可能做出科学的判断。

培养方法:观察目的性训练、观察方法的训练、观察准确性训练、观察分析力训练、观察重点训练、观察积累训练。

四、案例分析题

见教材

专题五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1.记忆:记忆是人脑对经验过的事物的反映。“经验过的事物”是指感知过(看过、听过、嗅过、尝过、触摸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感、操练过的动作、采取过的行动等的总和。

2.短时记忆:1分钟以内,一般30秒。

3.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乃至终生。

二、简答题

遗忘理论主要有哪些?

1.衰退理论

2.干扰理论

3.提取失败理论

4.动机遗忘理论

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内容是什么?

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很快,并且先快后慢。

三、论述题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观点,应该怎样复习更有利于记忆?

*结合学习实际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的识记能力?

*结合学习实际谈谈如何让中学生的记忆保持的更长久?

*结合学习实际谈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记忆的提取能力?

四、案例分析题

见教材

专题六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1.思维:是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间接和概括的认识。区别于感觉、知觉、记忆。

2.聚合思维: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活动。

3.发散思维:在一个目标的导引下,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重新组织当前的各种信息,产生出大量的、新颖的、独特的思想的思维活动。

4.创造性思维:对已获得的知识经验进行改组,提出新颖、独特的方案或程序,并有新的思维成果出现的思维活动

5.想象:是对一类事物具有的共同属性或特征的认识。

6.心理定势:心理定势又叫心向,是指由先前实践活动所形成的对后继实践活动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它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

二、简答题

*问题解决包括哪些环节?

第一,发现问题;第二,表征问题;第三,联想与匹配;第四,反思结果

问题解决的思维策略有哪些?

算法式策略、启发式策略、手段—目的分析、逆向搜索(打绳结)

爬山法、类比策略。

创造性思维有哪几种主要的表现形式?

①联想思维②直觉思维③灵感思维。

*创造性思维有哪些特征?

新颖独特性、价值性、跳跃性、综合性、敏锐性。

创造性思维要经历哪几个基本阶段?

准备期、酝酿期、顿悟期、验证期。

想象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粘和、夸张、拟人化、典型化、假想法。

三、论述题

结合自身实践谈谈影响问题解决的主要心理因素有哪些?

(1)问题的表征水平;(2)心理定势;(3)功能固着;(4)动机强度(5)表象中学生思维发展有哪些基本特点?如何针对中学生思维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基本特点1.抽象思维占优势,并由经验型向理论型过渡2.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但仍然明显滞后于形式逻辑思维3.思维的元认知能力迅速发展4. 创造性思维发展进入关键期。

1.强化知识教育,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基础:“十年定律”。

2.铸塑创造性人格,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内在动力。

3.掌握创造性思维策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法宝。

创造性思维策略主要有:⑴集体激励策略。⑵类比思考策略。⑶对立思考策略。

⑷转换思考策略。⑸移植思考策略。⑹分合思考策略。

4.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是进行创造性思维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

5.营造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保障。

*结合自身学习实际谈谈如何针对问题解决进行教学?

1.对学生构建良好问题空间的教学策略

第一,准确理解问题表述

第二,深入把握问题题意

第三,正确判断问题类型

2.对学生在问题空间搜索的教学策略

第一,有效利用迁移的积极作用,防止定势的消极影响

第二,灵活运用解题策略

第三,抱持对问题解决的积极心态

3.对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反思的教学策略

第一,反思问题解决过程

第二,反思问题解决方法

第三,反思问题解决经验

四、案例分析题

见教材

专题八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1.动机:是指能引起和维持一个人的行为活动,并使之导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

2.内在动机:指由内在因素引起的,即由活动本身产生的快乐和满足所引起的动机。

3.外在动机:是指由外在因素引起的。个体追求的奖励来自动机活动的外部,即不是活动成功的本身,而是活动成功所带来的活动之外的报酬或奖励。

4.归因:

二、简答题

动机有哪些功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功能4.调节功能

动机对学习活动有怎样的影响?

1、动机对学习有推动作用

2、学习对动机有影响作用

3、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复杂影响

*简述动机激发的过程

内部状态:需要和内驱力

外部条件:目标、诱因和强化物

*简述奥苏伯尔内驱力理论

三、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激发中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明确学习目的 ;(二)激发学习内驱力 ;(三)促进动机转化(四)强化成就动机 ;(五)学会正确归因 ;(六)学会自我激励。

四、案例分析题

见教材

专题九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

心境:心境是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影响个体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

激情:激情是一种短暂而强烈的情绪状态。

应激:应激是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一种应付紧张的情绪状态。

二、简答题

情感发生时,有机体会产生怎样的生理变化?

1.呼吸系统活动的变化;2.循环系统活动的变化;3.消化系统活动的变化;4.外分泌腺活动的变化;5.内分泌腺活动的变化

人们通过哪些方式表达情感?

1.面部表情 2.体姿表情 3.言语表情

情感有哪些功能?

1.情感的动力功能;2.情感的调节功能;3.情感的信号功能;4.情感的保健功能;5.情感的感染功能;

*简述表情的类型。

高兴、恐惧、悲伤、愤怒、惊奇、厌恶

*教育教学中教师的感染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教师的感染力可以直接促进学生产生积极的情绪;

第二,教师的感染力易于使自己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

第三,能使学生更易于积累情绪学习的经验。

三、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中学生情感的特点

1.情绪情感的强烈性 2.情感的两极性 3.情感的矛盾性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维护和培养中学生的健康情感?

1.学校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2.学校要倡导适当的学业压力

3.学校要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

4.教师积极情感的感染

5.学会情绪调节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调节中学生的消极情感?

四、案例分析题

见教材

专题十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意志:是人自觉地确立目的,并根据目的主动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努力克服困难以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二、简答题

意志有哪些特征?

目的性;随意性;排难性

意志有哪些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2.意志的果断性3.意志的坚持性 4.意志的自制性

*意志行动过程是怎样的?

1.采取决定阶段按勒温的说法,动机的冲突一般有如下四种形式:

1.双趋式冲突

2.双避式冲突

3.趋避式冲突

4.双重趋避式冲突

2.执行决定阶段

三、论述题

如何培养中学生的意志力?

第一,关爱与尊重,体现教育的人道性;

第二,认同与赏识,尊重教育规律,体现教育的艺术性;

第三,要培养青少年的“平凡”意识;

第四,把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承受力的锻炼放在重要地位。

四、案例分析题

见教材

专题十一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能力:是指人们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二、简答题

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是什么?

1.童年期和少年期是某些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时期。

2.人的智力在18-25岁间达到顶峰(也有人说到40岁)。

3.根据对人的智力毕生的发展研究,人的流体智力在中年之后有下降的趋势,而人的晶体智力在人的一生中却是稳步上升的。流体智力是指受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晶体智力是指受后天学习因素影响较大的智力。流体智力多以对空间关系的认知、机械记忆、对事物判断反应的速度等方面表现之。晶体智力多以语文词汇及数理知识之记忆表现之。晶体智力20岁以后缓慢上升,而流体智力30岁以后缓慢下降。

4.成年人是人生最漫长的时期,也是能力发展最稳定的时期。成年期又是一个工作时期。在25-40岁期间,人们常出现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5.能力发展的趋势存在个体差异。(快慢)

能力发展的个别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1.发展水平的差异

2.表现早晚的差异

3.类型差异

4.性别差异

*简述能力的类型。

1.从能力的构造来看,可将能力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2.从能力涉及的领域来看,可将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3.从创造性程度来看,可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4.从测验的目的来看,可分为成就与潜能。

三、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影响中学生能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2.环境因素

3.遗传与环境对智力发展的交互影响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能力?

1.重视学生能力的整体发展

2.在实践中培养能力

四、案例分析题

见教材

专题十二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人格:是心理特质的集合。心理特质是用来描述人们彼此间差异的各种特征。

二、简答题

简述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及其典型特点

气质类型

类型特点

胆汁质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脾气

急躁、易于冲动,如《三国演义》中的

张飞、《水浒传》的李逵。

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善于交际、灵活

多变、注意易转移、情绪情感易生易变,

体验不强,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粘液质安静稳重、交际适度、反应缓慢、寡言

少语、善于克制、情绪不外露、注意稳

定不易转移,如《水浒传》中的林冲。

抑郁质行为孤僻、多愁善感、体验深刻、高度

敏感、观察细致、情绪不易外露,如《红

楼梦》中的林黛玉。

简述中学生人格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1. 身心发展失去平衡

2. 自我追寻中的困惑

3. 独立性和依赖性的矛盾

4. 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如何理解人格的稳定性与可变性?

1.人格的稳定性等级顺序的稳定性是指在群体中保持个体的相对位置。均数水平的稳定性是指随着总体人口年龄的增长,平均水平的均数保持不变。

2.人格的可变性人格既有稳定性的一面,也有可变性的一面。究竟哪些特质具有稳定性,哪些特质具有可变性?

三、论述题

结合实际谈谈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

1.遗传因素

遗传素质是指个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点。遗传素质为个体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因素(1)自然环境(2)家庭环境(3)学校环境(4)社会环境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健全人格?

1.重视学生人格的整体发展

2.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从小事做起

3.针对学生的人格差异,加强个别指导

4.重视学生人格的自我教育

四、案例分析题

三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他们选定了四名不同气质的人,去观赏他们具有同样热情的戏剧,又故意使他们迟到,并拦住他们必须等中间休息的时候才可以入场。第一位只是站在那里等剧场休息时入场,他坚信剧场的规定是不容改变的;第二位却在想着怎么样躲过管理人员,找到入场的办法;这时第三位与管理人员大吵大闹;而第四位只是站到了角落里,怨天忧人、哀叹自己命运不济、进而又联想起自己诸多的曲折。请分析他们分别属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哪一种?并说明理由。

其余案例见教材

专题十三

一、举例说明对下面概念的理解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为主要依托,结合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生实践智慧生成的教育活动。

心理健康:从狭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指人基本的心理活动的过程和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从广义方面来说,心理健康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

二、简答题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什么?

1.教育性原则2.全体性原则3.差异性原则4.主体性原则5.整体性原则6.保密性原则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有哪些?

1.学生心理健康维护2.学生心理行为问题娇正

3.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

三、论述题

*论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三种助人活动的关系。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途径?

四、案例分析题

见教材

注:*表示需要了解的内容。其余试题表示需要理解和灵活应用的内容。考试中的案例不限于书中呈现的案例。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知识点总结

23.学生边听讲边记笔记属于()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分配C.注意的动摇D.注意的转移 24.将对象从背景中分化出来的知觉特性是()A.选择性B.恒常性C.理解性D.整体性 25.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进程是()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C.等速的D.匀加速的 26.年龄智商(IQ)的公式是A.B.C、MA(智力年龄)/CA(实际年龄)×100.D. 27.追求个人特有潜能的充分发挥,理想和人的价值的完美实现属于() A.生理与安全需要B.尊重需要C.归属与爱的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28.下列不是反射活动的一项是() A.草履虫的趋利避害反应B.人的手被火烫便立即移开C.黑猩猩解决问题获取食物的行为D.学生听到铃声进教室上课 29.“情急生智”所描述的一种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应激D.理智 30.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为()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 31.当个体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的,更不合意的要求,这叫做() A.“登门槛”效应B.低球技术C.留面子效应D.过度理由效应 32.“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哪种特点作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33.第一个强调出生顺序在人格形成中的心理学家是()A.阿德勒B.弗洛伊德C.斯普兰格D.荣格 34.情绪所反映的是()A.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B.客观事物的外部现象C.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D.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35.在全体人口中,智力呈何种状态分布()A.常态分布B.偏态分布C.正偏态分布D.负偏态分布 2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下列哪种选项的科学()A.心理现象及其规律B.心理过程C.认识过程D.心理特征 24.早晨的学习效果一般较好,这是因为这一阶段的学习不受下列哪一选项的干扰()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D.双重抑制25.大学生在记课堂笔记时对汉字字形结构正误的注意属于()A.随意注意B.不随意注意C.无意注意D.随意后注意 26.思维的过程不包括()A.分析与综合B.判断与推理C.比较与抽象概括D.系统化与具体化 27.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是()A.性格B.气质C.能力D.兴趣 28.气质的动力性特征受制于人的()A.兴趣爱好类型B.性格类型C.高级神经活动类型D.动机需要类型 29.在智力技能形成的过程中,依据智力活动的实践模式,以展开的、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的阶段是()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原型操作D.原型内化 30.下列哪种选项是韦氏智力量表中言语分量表的项目()A.完成图片B.排列图片C.实物组合D.数字推理 31.提出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耶克斯和多德森B.马斯洛C.韦纳D.多伊奇 32.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的理论()A.成就动机理论B.耶克斯-多德森定律C.成绩结构理论D.强化理论 33.下面哪一种测验属于自陈式人格测验() A.罗夏克墨迹测验B.句子完成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34.这种人不重视社交,而重视物质的、实际的利益,他们遵守规则,喜欢安定,感情不丰富,缺乏洞察力。在职业选择上,他们希望从事有明确要求,能按一定程序进行的操作,如机械、电工技术等。这种人格类型属于霍兰德提出的哪一种人格类型() A.研究型B.艺术型C.现实型D.社会型 35.在社会心理学中,由于第一印象的形成所导致的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称为() A.近因效应B.首因效应C.社会过滤效应D.最近效应 23.人的一切心理活动按其产生方式来说,都是脑的()A.意识活动B.反射活动C.智力活动D.精神活动 24.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为(). B.5±2 25.不是智力技能的特点的一项是()A.动作对象的观念性B.动作进行的内隐性C.动作结构的简缩性D.动作结果的意识性 26.成就动机理论的研究表明,成功概率约为以下哪个数值的学习任务,最有利于激发学生达到最佳动机水平()A.20% B.30% C.50% D.70% 27.气质类型()A.有好有坏B.都是好的C.都是坏的D.无好坏之分 28.当团体中所有的人都能达到目标时,个体才能达到目标是指()A.竞争目标结构B.合作目标结构C.个别化目标结构D.成就结构 29.精力旺盛、表里如一、刚强、易感情用事,这是下列哪种气质类型的特点?()A.胆汁质B.粘液质C.多血质D.抑郁质 30.拉塔标和达利的一系列实验室实验表明,他人在场减少了紧急情况下采取助人行动的可能性,这种现象被称为() A.社会干扰B.群体影响C.群体一致性D.责任扩散 31.当事人中心疗法是哪个心理学流派的心理治疗观点?()A.精神分析法B.行为矫正法C.人本主义疗法D.理性情绪疗法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

(完整版)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全部(最全最详细) 教育学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 1.简述教育学发展历程?试举出各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代表著。 《学记》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 西方第一部教育专著:古罗马帝国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翻译为《雄辩术原理》),但比中国古代的《学记》要晚300多年。 一般认为,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成书、1657年出版的《大教学论》是西方近代最早的教育学专著。它的出版标志着独立的教育学科问世。标志近代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 《大教学论》的主要教育理论贡献 夸美纽斯高度评价了教育对改造社会和促进人的发展的作用,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类”,实施普及教育。在这种教育思想指导下,他首次创立了系统的学校制度,建立了较完整的课程体系,按年龄实行班级授课制,编写百科全书式的教科书,试图建立分科教学,还提出自然性、直观性、确切性等教育教学原则等。这些教育教学范式影响了近代整个欧洲,并很快传遍世界各国,奠定了近代教育的理论基础。因此,夸美纽斯被称为“教育科学之父”。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 “白板说”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赫尔巴特:德国教育理论家,完整教育学体系的创立者,“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奠基人”,影响最大,最明确地构建教育学体系,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被看作是具有划时代意义,是近代教育理论系统化和科学化的奠基之作,这是世界上第一本具有完整教育学体系的著作。 赫尔巴特的最主要的教育观点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

的完善。教育学要根据伦理学建立教育目的论,根据心理学建立教育方法论。教育要培养学生多方面兴趣,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教学可以按照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步去进行,这就是所谓“四段教学”。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新教育和传统教育的对立杜威和赫尔巴特的相对立的“三中心” 赫:教材教师课堂 杜:经验儿童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H. A. Kahpoba, 1893-1978)主编的《教育学》于1939年出版。是第一部社会主义教育学。主要继承了欧洲传统教育思想,即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 第二章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1.什么叫教育?试述教育的结构与功能. 广义:泛指一切有目的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活动。 狭义: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 教育活动的结构; ①教育者;②受教育者;③教育影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一切中介的总和,如教科书、教学方法、教育技术手段以及教学组织形式等。 教育的功能 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 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显性功能与隐形功能。 2.如何评价生物起源理论和心理起源理论? 生物起源说 评价:生物起源学说是教育学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相似性,标志着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开始转向科学解释。其根本错误在于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其他动物类似行为之间的质的差别。 心理起源说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题(2010第二学期) 一、解释概念(将随机考察5-8个) 1、元认知: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是关于个人自己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调节这些过程的能力: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知识和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控制。 2、经典条件反射:(又称巴甫洛夫条件反射),是指一个刺激和另一个带有奖赏或惩罚的 无条件刺激多次联结,可使个体学会在单独呈现该一刺激时,也能引发类似无条件反 应的条件反应。 3、操作条件作用:可分为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应答性行为是由已知的刺激引起的,无条件反应是由无条件刺激引起的,操作性行为是有机体在一定情境中自然产生并由于结果的强化而固定下来的。操作性行为并不取决于其事先的刺激,而是由其结果控制的。 4、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所以要了解品德必须要了解道德。 5、高路迁移:是有意识地将某种情境中学到的抽象知识应用于另一种情境中的迁移。 6、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7、课堂气氛:通常是指在课堂上站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总和状态,它是学习的重要社会心理环境。 8、移情理解:它是一种能够深入别人内心并“同情”他们的情绪反应。 9、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及其应用的科学。 10、概念同化:概念学习的一种形式,指用定义的方式直接向学习者呈现一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学习者利用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理解新概念。 11、概念形成: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12、规—例法:指把要学习的规则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学习者利用头脑中已有的先前知识加以理解、然后用例子对其加以说明的教学方法。 13、例—规法:指先呈现概念的若干例证,让学生从例证中概括出概念的共同关键属性的教学方法。 14、认知:指通过心理活动(如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获取知识。习惯上将认知与情感、意志相对应。 16、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环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17、陈述性知识: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是个人可以有意识地回忆出来的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 18、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可以进行操作和实践的知识。 19、知识:(1)广义:主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 (2)狭义:存在于语言文字符号或言语活动中的信息。 20、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为了达到有效学习的目的而采取的规则、发放、技巧及其调控方法的总和,它能够根据学习情境的各种变量、变量间的关系及其变化,对学习活动和学习方法的选择与使用进行调控。 21、认知策略:就是学习过程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方法。其基本功能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加工与整理;二是对信息进行分门别类的系统储存。 22、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学习活动、维持学习活动,并指引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倾向。 23、同伴评估法: 24、形成性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学中问题而进行的评价。 25、常模参照评价:是指以学生团体测验的平均成绩即常模为参照点,从而比较分析某一学生的学业成绩在团体中相对位置。 26、标准参照评价:以教学目标所确定的作业标准为依据,根据学生在试卷上答对题目

教育学心理学复习资料超级全

一、教育学 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终极版)

第一章:绪论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种种心理现象的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关系 (一)教育心理学同教育学的关系 教育心理学也是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四、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一)理论:有助于促进整个心理科学理论的发展。 (二)实践: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效率与质量。 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帮助教育者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 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系统性原则 (三)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四)教育性原则 八、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史 中国: 儒家的《学记》 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荀子:“教学相长” 西方: 夸美纽斯:“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阶段 二、初创时期(20世纪20s以前) 卡普捷烈夫(俄):1877年;《教育心理学》 冯特(德):1879年;科学心理学 桑代克(Thorndike)(美):1903年著成《教育心理学》标志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加涅——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的概念 1904年扩充成《教育心理学大纲》,包括《人的本性》、《学习心理》、《个性差异及其测量》 第三章学习心理概述 一、学习的一般含义 学习是个体对环境的一种适应活动,由主客体相互作用而发生 学习由经验的获得并引起相应的行为变化而体现 二、学习的定义 广义的学习: 定义:学习是有机体在后天生活过程中经过练习或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内部心理的比较持久的变化的过程。 理解:①是人与动物共有的普遍现象;②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经验的过程; ③表现为个体行为由于经验而发生的较稳定的变化。 狭义的学习: 定义: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在社会传递下,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理解一:人与动物学习的区别 ①内容:简介经验为主 ②方式:以语言为中介 ③性质:有目的、积极主动 理解二:学生的学习特点 ①掌握简介经验 ②在教师指导下 ③具有一定的被动性 四、学习的分类 (一)、我国传统的学习分类法 知识的学习 动作技能的学习 智力技能的学习 道德品质与行为规范的学习 (二)、西方的学习分类法 1加涅的分类法 ①从学习水平(复杂程度)分: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 语言联合、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 ②从学习结果来分: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 第四章联结派学习理论 第一节桑代克的试误-联结学习理论 一、基本观点 1、学习的实质: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 2、学习的过程:形成一定联结的过程. 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与错误(trial and error)的过程而建立。 学习的规律: 二、早期观点: 1、三条主律 ①效果律:是指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 ②准备律:指在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 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 ③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律和失 用律两部分组成。 2、五条副律 ①多重反应:称多变化的反应,是指某反应不能解决问题时,有机体将 继续尝试其他的反应,直到找到一个能有效地解决该问题的反应为止. ②心向与态度:指有机体学习时的某种暂时的状态,这种状态(如食物剥 夺、疲劳或情绪等)决定什么因素给有机体带来烦恼或愉快。 ③优势元素:指环境中不同的部份或元素会引起不同的反应与之联结。 学习者能有选择地对某个问题或刺激情境中优势的或显著的要素作出反应。 ④联结转移:是指一个反应在经历了刺激情境中一系列逐变化后仍能保 持不变,那么这个反应最后可以对一个全新的刺激起作用。 ⑤类比反应:是指对新情境的反应是以新情境同化于先前的类似学习情 况为基础,并依据这两种情境的类似性作出反应的,即学习者对一个新情境就像对某个与它相似的情境一样作出反应。 1

教育心理学复习重点

1、教育心理学的萌芽、诞生、主要贡献者(了解) 萌芽: 1531年,西方学者琼·魏维斯的著作中首次出现“教育心理学"一词 德国心理学家赫尔巴特在1806年发表了《普通教育学》一书,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在教育工作中系统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1876年发表《教育人类学》, 德国教育理论家莫伊曼倡导“实验教育学运动”, 实验教育运动的另一倡导者拉伊,1903年出版《实验教育学》. 美国出现了很多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诞生: 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 桑代克是美国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桑代克用小鸡、猫、狗等动作进行实验,并把所得出的结论推论到人类的学习行为中,是行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教育心理学的主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1)行为主义学派(联结派):代表人物:桑代克、华生、赫尔、斯金纳等 (2)认知学派,起源于德国的格式塔心理学:代表人物:魏特海默、考夫卡、苛勒、布鲁纳、奥苏贝尔等 (3)联结-认知派:代表人物:托尔曼、加涅 (4)人本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2、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及其发展阶段(知道) 生物成熟、活动、社会经验和平衡,四个因素的相互作用从而影响思维变化。 (1)组织:个体将思维过程组织进心理结构,简单的结构不断地被组合和整理变成更为复杂和有效的结构,图式是思维结构的基本框架或单元 (2)适应:适应周围环境的倾向性,包括同化与顺应两个过程,同化是指试图用已有知识来解释或理解新事物,顺应是指必须改变已有图式以对新的情境做出反应 (3)平衡:在认知图式和环境信息间寻求心理上内在的平衡状态 发展阶段: 阶段年龄特征 感知运动阶段0~2岁 婴儿期 开始出现模仿、记忆和思 维,出现客体永久性 前运算阶段2~7岁 幼儿期到学龄早期 语言和符号思维能力逐渐 发展,能沿着一个方向进行 逻辑运算;难以了解他人观 点;不守恒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学龄后期到中学 能有逻辑地解决具体问题, 理解对话的规则,能分类和 排序,理解了可逆性;分类; 排序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整理版)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范围和意义 一、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学校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简言之,就是研究学生如何学习,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学习的科学。属于应用心理学的范围。理解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对象要注意四点: 1.学校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科学的学科,它要遵循科学的全部规律,具备科学学科应具备的要求。 2.学校教育心理学并不研究所有学与教的问题,主要研究学校情境中的学与教; 3。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学与教包括知识、技能的学与教及其伴随这一过程的有关能力的发展,也涉及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学习。 4。学校教育心理学以学生学习过程的研究为核心,研究序列是学与教而不是教与学。 二、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学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 1.对学校教育现象的心理学认识(如从心理学角度对学校、教学、课、学生及教师的认识) 2.学习的基本理论(揭示学习的实质和学习过程); 3。各种类型的学习; 4.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5。影响学习的主要心理因素(如学习的动机和兴趣、感知和注意状态、学生处我意识、学生的个别差异); 6。学习过程及其结果的测量和评定等。 总之,学校教育心理学关注的焦点是学校中尤其是课堂上所发生的学习事件。 三、学校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理解;

2.学校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的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二节历史发展和现状 一、短暂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成为独立学科是从1903年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开始,也有人认为19世纪末美国威廉·詹姆士的《对教师的对话》是开始。 二、发展阶段 1。初创时期:(1903年--20世纪20年代)桑代克→行为主义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儿童心理学。 2.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体系庞杂无真正突破。 3。发展时期:(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主要在美苏) 代表人物如下: A 布卢姆:1956《教育目标分类》,1976《人类的特征与学习》提出“掌握学习”的理论. B 布鲁纳:1960《教育过程》提出的认知发展学习理论影响很大。 C 加涅:1965年《学习的条件》,研究学习分类的权威,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 D 奥苏贝尔:1968;1973《教育心理学》提出有意义言语学习,对改进传统模式有很大意义。 E 安德森:他与富斯特《教育心理学:教和学的科学》,是现代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赞科夫是这一分阶段的代表。 三、现状和趋势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主要特点: 1.学与教问题成为学校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2.认知心理学的理论深入学与教过程的研究之中,研究较为复杂的学生的学习过程。 3.重视研究课堂教学的心理学问题,强调理论的实际应用,重视学生的个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教育心理学》课程复习资料一、单项选 择题: ? [ ] 共同要素说强调以下哪种因素在 学习迁移中的作用1. 两种任务的共同要素 B.心理官能的发 展A. 对各要素间整体关系的理解 D.概括化的原理C. [ ] 不同类型的知识在头脑中以不同方式表征,例如,程序性知识以下 列哪个表征?2. 产生式 D.概念 C.表象 B.命题 A.3.、学生心理和教( )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 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 [ ] 师心理四大部分容。德育心理 D.教育心理 C.教学心理 B.认知心理A. [ ] 下列不属于心 智技能的特点的是4. 观念性 D.减缩性 C.客观性 B.潜性 A. [ ] 下列关于专家和新手差异表述得 不正确的是5.A. 专家是超级的再认者 B.专家有庞大的知识系统 根据新象棋手的特点发明了象棋的电脑系统——深蓝 D.新手从末到 头解决问题C. [ ] 实验研究可以让教育心理学家确定产 生某一行为的原因,实验至少包括6. 一个不变量。 D.一个可变量 C.一个对照组 B.一个自变量A.教师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评价,发 现和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这集中体现了教7. [ ] 师的何种角色?C.管理者 B.平等中的首席A. 反思者 D.促进者 [ ] 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8. 逆向负迁 移 D.逆向正迁移 C.顺向负迁移 B.顺向正迁移 A. [ ] 下列关于品德描述正确的是9. 品德就是道德 B.其心理结构包括

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 A. 品德一定危害社会 D.品德就是个性C.10. [ ] 根据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论,哪些不会 遵照教师的要求来完成作业的学生可能更?自我认知智力 D.实践 智力 C.分析性智力 B.创造性智力 A. [ ] 何种迁移理论认为迁移是具体的,而非一般的?11. 关系转换说 D.经验类化说 C.共同要素说 B.形式训练说A. [ ] 激进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为美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控制论专家12.布鲁 纳 B.维特罗克A. 奥贝尔 D.格拉塞斯费 尔德C. [ ] 将动机划分为在动机、化动机和外 在动机的理论是13. 自我决定理论 D.成就目标理论 C.控制点理论 B. 自我价值理论A. [ ] 有的人在回答问题时倾向于很 快就做出反应,这种认知方式属于14. 反思型 D.冲动型 C.场 独立型 B.场依存型A. [ ] 根据斯金纳发明的一种学习装置 “斯金纳箱”做的经典实验提出来的学习理论是15. 认知同化理论 B.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A. 信息加工理论 D.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C. [ ] 教育心理学家利用某种方式了解儿童和教师的经历、 想法和感受的研究方法是16. 访谈和问卷调查法 B.个 案法A. 人种学研究 D.观察法C. [ ] ,这 采用了学习“医生讨厌律师”这句话时,附加一句“律师对医生起诉了”17. 复述策略 D.管理策略 C.组织策略 B.精细加工策略 A. [ ] 下列关于元认知叙述不正确的是18. 元认知控制包括元认知计 划、元认知监察和元认知调节A. 元认知策略属于过程性知识,储存在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及复习资料

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1、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3、1879年(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部分。 5、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个性又称为人的(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特征)两部分。 7、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8、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 9、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五要素三过程。五要素是指: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过程是指: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 10、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育心理学需要研究学生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 11、教学内容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12、简单实物、口头语言、书本、录音、录像、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属于教学媒体 13、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校风等属于社会环境。 14、学习过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15、反思/评价过程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16、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桑代克。 17、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8、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阶段分为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和完善时期四个时期。 19、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展开的。 20、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与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2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22、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美国出版的教育心理学书籍版本种类繁多,体系五花八门,但只有学习这一课题是各书共有的。 23、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问卷法、实验法、观察法、访谈法、微观发生法。 二、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C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3、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是(C )。 C、教学内容 4、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 D )编著出版的《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部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D、桑代克 5、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D )。 D、学习过程 6、1924年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出版,它的是( D )。 D、廖世承 7、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为智力超常或有特殊才能的儿童提供更为充实、更有利于其潜能充分发展的环境和教学内容说明教育心理学具有(C )作用。 C、预测并干预学生 8、在教育心理学看来,(C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C、教学环境 9、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B )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 B、教学目标 三、多项选择题 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由下列哪些活动交织在一起(ABC )。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景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 种,是心理学与应用学的交叉学科。 2、研究内容:五要素三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作用:帮助教师准确的研究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帮助 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4、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控制的作用。 5、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6、布鲁纳在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会的专题报告中总结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主要表 现在: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社会文化研究。 7、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 变化。 8、学生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9、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1)少年期:初中阶段,学生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 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反省思维;(2)青年初期:抽象逻辑思维从“经验型”向“理论性”转化,开始出现辩证思维 10、学习准备: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 11、关键期:个体早期生命中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12、2岁时口头语言关键期。4岁是形状知觉形成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关键期。 13、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的认知阶段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0-2)前运算阶段(2-7)具体运算阶段(7-11)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形式运算阶段(11-15)具备了可逆思维 14、最近发展区:前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15、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16、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5)自主敢对羞耻感与怀疑(2-3)主动敢对内疚感(4-5)勤奋敢对自卑感(6-11)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1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18、自我意识:指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意识。包括三种成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监控。 19、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生理自我(3岁)到社会自我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20、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把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心力量。 21、学生间的认知方式的差异表现在:场独立与场依存(威特金)、沉思型与冲动型、辐合型与发散性。 22、世界上著名的智力量表:斯坦福-比纳量表(智力年龄/实际年龄*100)。 23、性格:指个体在生活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 24、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的特征差异和性格的类型差异(外倾型与内倾型、独立性与顺存性)。 25、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26、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的区别:(1)人类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库及答案 1.()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 A.桑代克 B.加涅 C.乌申斯基 D.杜威 答案:A 2.学与教的过程从宏观上说包括5个要素,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其中的是()。 A.学生与教师 B.教育行政部门 C.教学内容 D.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答案:B 3.按照皮亚杰的理论,儿童在()阶段能完成守恒任务。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4.有的人判断客观事物时容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这种认知方式属于()。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答案:A 5.下面哪种学习属于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A.科学家探索新材料 B.小学生通过编打油诗背诵圆周率的小数点后十位 C.中学生听讲座,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 D.儿童尝试错误走迷宫 答案:C 6.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特点是()。 A.主观性 B.客观性 C.普遍适用性 D.永恒性 答案:A 7.“一时遭蛇咬,十年怕井绳”反映了条件作用的()。 A.消退 B.分化 C.泛化 D.维特 答案:C 8.当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学习行为时,老师撤除对他的批评,老师的这种做法属于()。 A.正强化 B.负强化 C.消退 D.惩罚 答案:B 9.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社会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认知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A 10.学完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后,再学习正方形的周长公式,这种学习属于()。 A.上位学习 B.下位学习 C.并列学习 D.组合学习

答案:B 11.认为人类不仅可以通过直接的经验产生学习,而且还可以通过观察他人即榜样的行为而产生学习。获得间接经验的学习理论是()。 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同化理论 C.社会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C 12.罗杰斯理论中的有意义学习强调()。 A.新旧知识之间的实质性联系 B.新旧知识之间的非任意联系 C.学习内容与个人经验和情感的关系 D.颈部以上发生的学习 答案:C 13.马斯洛是()心理学家,他将人类的基本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五个层次,位于最高层次的是()。 A.人本主义,生理需要 B.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需要 C.认知,生理需要 D.认知,自我实现的需要 答案:B 14.有人把学业失败的原因说成努力不够,这种归因属于()。 A.内部稳定性的归因 B.外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C.外部而稳定性的归因 D.内部而不稳定的归因 答案:D 15.程序性知识特有的表征方式是()。 A.命题 B.图示 C.产生式 D.故事脚本 答案:C 16.下列属于常见的心智技能的是()。 A.驾驶汽车 B.洗衣服 C.解两步应用题 D.听到声音 答案:C 17.熟悉了杯子是喝水用的,却看不到杯子反过来可以作为烛台,属于()。 A.定势 B.功能固着 C.缺乏生活经验 D.粗心大意 答案:B 18.对事物进行判断和决策之前,将自己处在他人位置,考虑他人的心理反应,理解他人的态度和情感的能力是()。 A.同感 B.以病人为中心 C.移情 D.自我 答案:C 19.掌握学习模式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布卢姆 D.斯莱文 答案:C 20.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6-12岁的儿童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在高等教育阶段,心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学生的学习、发展和适 应等方面。学生们在备考期间,需要对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复习。本文将提 供一些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活动和行为的科学。它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 期的哲学家们,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学逐渐发展成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分为多个分支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发展 心理学等。 二、学习与记忆 学习是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学生们在备考期间,需要了解学习的过程 和影响因素。例如,有效的学习方法包括主动参与、整理知识和多次复习等。 记忆是学习的关键环节,学生们可以通过使用记忆技巧和策略来提高记忆效果,如分组记忆、联想记忆和复述记忆等。 三、人格与个体差异 人格是个体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对个体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有着重要 影响。学生们可以通过了解不同的人格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理论和大 五人格理论等,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个性特点。此外,个体差异也是心 理学的研究重点,学生们可以了解不同的个体差异对学习和适应的影响,如智 力差异、性别差异和文化差异等。 四、情绪与应对

情绪是人类内心状态的一种表现,它对学习和适应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学生们 在备考期间可能会面临压力和焦虑等负面情绪,他们可以通过积极的情绪调节 和应对策略来应对这些情绪。例如,运动、放松和寻求社会支持等都是有效的 情绪调节方法。 五、发展与适应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在不同阶段的成长和发展过程。学生们可以通过了解发展 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结果,来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在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和 需求。适应是个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和调整,学生们可以通过学习适应心 理学的知识,来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 六、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过程。学生们可以通过了解社 会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来了解个体在群体中的行为和决策过程。此外, 社会心理学还研究人际关系、领导力和群体动力等方面的问题,这些知识对学 生们在备考期间和将来的职业生涯中都有重要意义。 总结: 高等教育心理学是学生备考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心理学的复习,学生们 可以更好地了解学习和适应的过程,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和适应能力。本文提 供了一些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复习资料,希望能对学生们的备考有所帮助。同时,学生们也可以进一步深入学习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 多的支持和指导。

2021年《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仅供参考)

2021年《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题 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20题,20分)、多选题5题,10分,名词解释(3题,12分)、简答题(4题,28分)、论述题(1题,15分)、案例分析题(1题,15分)。 以下为考试范围,如果选择题的练习题中出现教材上没有的内容,请忽略。本练习不提供答案。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问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 B.19世纪80年代 C.20世纪20年代以前 D.20世纪80年代 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测验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D.调查法 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A.教学工具 B.教学环境 C.教学设施 D.教学媒体 4.60年代初,( )发起课程改革运动,自此,美国教育心理学逐渐重视探讨教育过程和学生心理,重视教材、教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 A.布鲁纳 B.桑代克 C.皮亚杰 D.廖世承 5.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不仅是课堂管理研究的主要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所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 A.教学内容 B.教学媒体 C.教学环境 D.评价/反思过程 6.教育心理学成熟时期比较注重结合教育实际,注重为学校教育服务。( )思潮掀起一场教育改革运动。 A.人本主义 B.行为主义 C.认知心理学 D.信息论 7.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 )年。 A.1879 B.1897 C.1789 D.1798 8.( )是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A.主动性研究 B.反思性研究 C.合作性研究 D.社会文化研究 9.调查法中技术性最强的方法是( )。 A.测验法 B.问卷法 C.观察法 D.谈话法 10.心理科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谈话法 C.实验法 D.问卷法 11、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中,课堂纪律、课堂气氛及校风等属于() A、学生 B、教学内容 C、教学媒体 D、教学环境 12、学习的主体因素指() A.学生 B.教师 C.教学手段 D.教学环境 13.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教育心理学》复习资料

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心理学》逐章逐节梳理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____的科学。(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 2、教育心理学旨在理解____,如学习的实质、动机、过程与条件等,以及根据这些理解创设____,如学习资源的利用、学习活动的安排、师生互动过程的设计与学习过程的管理等,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心理,有效的教学情境) 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____而展开的。(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 4、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____、____、____、____和____等五种要素;由____、____和____这三种活动过程交织在一起。(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群体差异,个体差异) 6、学校教育需要按照特定的教学目标来最有效地组织教学,____在其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师) 7、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一般表现为____、____和____。(教学大纲、教材和课程) 8、____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教学媒体) 9、教学环境包括____和____两个方面。(物质环境、社会环境) 10、学习过程指____________。(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11、____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如学习的实质、条件、动机、迁移以及不同种类学习的特点等。(学习过程) 12、____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包括在教学之前____、在教学过程中____以及在教学之后的____。(评价和反思过程,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检验、反思) 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解释、预测、控制。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和理论指导,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1、教育心理学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____(20世纪20年代以前),____(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____(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____(20世纪80年代以后)。(初创时期,发展时期,成熟时期,完善时期) 2、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____出版了《____》,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发展成三大卷《____》。这一著作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桑代克,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