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灸学Z》1-4次作业

《针灸学Z》1-4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针灸学Z》1-4次作业

《针灸学Z》第1次作业

A型题:

1. 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经脉是: D.十二经别

2. 八会穴中的脏会是: D. 章门

3. 《甲乙经》中所记载的腧穴数目为: C. 349个

4. 特定穴中的八会穴是指哪些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D.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

5. 十五络脉中的脾之大络散布于: A. 胸胁

6. 下列特定穴中,除哪种穴以外基本部位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A.八会穴

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治疗作用: B.中治作用

8. 腘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D.16寸

9. 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C. 8寸

10. 下列哪一项不是募穴: A. 气海

11.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A.13寸

12. 治疗筋病时应首选下列何穴: D. 阳陵泉

13. 首先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家是: A. 滑伯仁

14.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1A. 皇甫谧

1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络学说形成的途径: D. 中药疗效的反应

16. 络学说中“阴脉之海”是指: E.以上均非

17. 三阴交是哪三经的交会穴: A. 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之会

18. 《针经》是指下列哪部书: B.《内经·灵枢》

19. 下列属于原穴的是: C.太冲

20. 一夫法是指: E. 横指同身寸

21. 在十二经脉中,同名的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 头面部

22. 前发际至后发际的骨度分寸是: C. 12寸

23. 阿是穴是指: A. 与病变有关的压痛点

24. 在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E.四肢末端

25. 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B. 12寸

26. 治疗急性病症时宜选下列哪中特定穴: A. 郄穴

2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发展阶段: C.确定主治的阶段

28. 经穴的总数为: B. 361个

29. 我国第一位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D. 王惟一 E.滑伯仁

30. 治疗腑病宜选用下列哪类特定穴: E.下合穴

31. 继《内经》之后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E.《针灸甲乙经》

3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 B.与脏腑相属络

33. 八会穴中的骨会是: B. 大杼

34. 我国最早的两具针灸铜人铸造于何朝代: B.北宋

3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定位方法: E. 经验取穴法

36. 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E.《针灸大成》

37. 胃经的络穴是: D.丰隆

3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奇经八脉的特点: E. 是经络系统的核心

39. 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40.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是荥穴: E.历兑

41. 八会穴中的腑会是: B. 中脘

42. 十二皮部是指: D. 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分

43. 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是指: C.冲脉

44.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由哪几方面组成: C.脏腑、阴阳、手足

45.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C.《针灸甲乙经》

46. 经络学说中“阳脉之海”是指: A. 督脉

47. 下列十二经脉循行走向哪一项是错误的: C.手足阳经从手走足

4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脉: C. 十五络脉

49. 下列属于郄穴的是: D.孔最

50. 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日本和朝鲜: C. 公元6世纪

51.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是井穴: A.少府

52. 以下除哪一项以外均是背俞穴: C. 膈俞

53. 腋前纹头至肘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C. 9寸

54. 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欧洲: D.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

55. 横纹至腕横纹的核心是: E. 经络学说

56. 下列有八会穴中的骨会的: A.奇经八脉各有一络脉

57. 《内经》中记载的经穴数目约为: E.160个

5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二经脉的作用: B.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

59. 下列哪一项不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的经脉: B.手三阴经

60. 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B. 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B型题:

下列每组题有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案可以使用一次或重复使用,也可以不选,请选择正确答案

A.经穴

B. 奇穴

C. 腧穴

D. 募穴

E.输穴

1. 归属于十四正经的是: A. 经穴

2. 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血输注于体表的是: C. 腧穴

3. 穴位的统称是: C. 腧穴

4. 脏腑经气结聚于胸腹部的是: D. 募穴

5. 有固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没有归属于十四正经的是: B. 奇穴

A.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经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B.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C.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D.十二经脉分出的较粗大的深入体腔的支脉

E.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6. 经络是: C. 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7. 十二经别是: D.十二经脉分出的较粗大的深入体腔的支脉

8. 十二经脉是: A.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经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9. 十二经筋是: B.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10. 十二皮部是: E.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A. 滑伯仁

B.皇甫谧

C. 杨继洲

D. 李学川

E. 王惟一

11. 《针灸逢源》的作者是: D. 李学川

12. 《针灸大成》的作者是: C. 杨继洲

13. 《十四经发挥》的作者是: A. 滑伯仁

14.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的作者是: E. 王惟一

15.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B.皇甫谧

A. 六腑病症、气逆泄泻

B. 体身沉重、关节痛

C. 热病

D. 胃脘满闷,并具有急救、清热、止痛、消炎作用

E.外感病、咳嗽、气喘

16. 输穴主治: B. 体身沉重、关节痛

17. 井穴主治: D. 胃脘满闷,并具有急救、清热、止痛、消炎作用

18. 合穴主治: A. 六腑病症、气逆泄泻

19. 荥穴主治: C. 热病

A. 输布气血,渗灌濡养周身

B.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活动功能

C.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反映病证

D.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灌渗调节作用

E.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20. 十二皮部的作用是: C. 抗御外邪,保卫机体,反映病证

21. 奇经八脉的作用是: D.对十二经脉气血有蓄积和灌渗调节作用

22. 十五络脉的作用是: A. 输布气血,渗灌濡养周身

23. 十二经别的作用是: E.补充了十二经脉循行的不足

24. 十二经筋的作用是: B. 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保持人体正常活动功能

A. 原穴

B. 郄穴

C.八会穴

D. 八脉交会穴

E. 背俞穴

25.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的八个腧穴是: D. 八脉交会穴

26. 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是:[1分 ] B. 郄穴

27. 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是:[1分 A. 原穴

28. 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是:[1分 E. 背俞穴

A. 带脉

B. 督脉

C. 任脉

D.阴跷脉

E. 阳跷脉

29. 足临泣穴通于: A. 带脉

30. 照海穴通于: D.阴跷脉

31. 申脉通于: E. 阳跷脉

32. 列缺穴通于: C. 任脉

33. 后溪穴通于: B. 督脉

A. 治疗急性病症

B. 治疗表里两经病症

C.治疗六腑病症

D. 治疗五脏六腑病患,具有补虚泻实作用

E. 既治本经病,又治交会经脉病

34. 原穴: D. 治疗五脏六腑病患,具有补虚泻实作用

35. 郄穴: A. 治疗急性病症

A. 调节全身阴经经气

B.调节全身阳经经气

C.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D. 约束诸条经脉

E. 涵蓄十二经气血

36. 任脉的功能是: A. 调节全身阴经经气

37. 冲脉的功能是: E. 涵蓄十二经气血

38. 带脉的功能是: D. 约束诸条经脉

39. 阴阳跷脉的功能是: C. 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

40. 督脉的功能是: B.调节全身阳经经气

《针灸学Z》第2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位于第十一肋游离端下际的穴位是: C. 章门

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肺俞穴的主治病症: B. 惊风、昏厥

3. 位于腹部正中线旁开0.5寸的经脉是:

4. 委中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A.崩漏带下

5. 下列何经出肩关节,绕肩胛,交肩上: B.手太阳小肠经

6. 神门穴属于: A.输穴与原穴

7. 风池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D.小便不利

8. 下列不属于内关穴主治的病症是: C.遗尿

9. 下列闭口取穴的穴位是: D.下关

10. 十二经脉中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 A. 足少阴肾经

11. 秩边穴位于: D. 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12. 下列何经上系目系: A.手少阴心经

13. 位于胸部正中线旁开4寸的经脉是: C.足阳明胃经

14. 经络在躯干分布以“腹为阴”,“背为阳”,下列哪条经脉例外: A. 足阳明经

15. 内关治疗胃、心、胸等疾患常配: A. 公孙

16. 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总数是: D.45个

17. 下列何经行于前臂两骨之间: E.手少阳三焦经

18. 三阴交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B.癫狂痫证

19.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中点处的穴位是: C. 合谷

20. 下列关于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叙述错误的是: D.其支者,从阴股内廉,抵少腹,夹脐,上行至胸

21. 下列何经行于前臂两筋之间:C.手厥阴心包经

22. 下列手阳明大肠经体表循行线的表述,哪一项是正确的: E. 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23. 下列除哪一穴以外,针刺时均可能刺伤延髓: D. 脑户

24. 下列哪一条经脉“注心中”: A.足太阴经

25. 太白穴的定位是: A. 第一跖趾关节后方,赤白肉际处

26. 下列何经绕阴部: C. 足厥阴经

27. 脐下4寸、任脉旁开2寸的穴位是: B. 归来

28. 环跳穴的正确取穴体位是: D. 侧卧,伸下腿,屈上腿

29. 通里穴主治以下那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A. 口苦

30. 下列何经络于脑: B.足太阳膀胱经

31. 位于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的经脉是: E.足阳明胃经

32. 阳陵泉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E.咳吐浓血

33. 中府穴的定位是: A.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

34. 少商放血主治: C.咽喉肿痛

35. 下列何经上至巅顶: D.足厥阴肝经

36. 位于胸部正中线旁开2寸的经脉是: C. 足少阴肾经

37. 列缺穴治疗咽喉干痛时多配: B.照海

38. 除督脉外,还有哪一条经脉贯脊: E.足少阴肾经

39. 下列何经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 C.足少阳胆经

40. 后溪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C. 自汗盗汗

41. 在桡骨茎突上访、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 E. 列缺

42. 手掌心发热、心痛是下列何经病候: D. 手少阴、手厥阴经

43. 少商穴的定位是: E.拇指桡侧指甲角下0.1寸

44. 太溪穴位于: D. 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45. 足太阴脾经在体表循行路线,在小腿部交何经之前: E. 足厥阴经

46. 足阳明胃经的止穴是: E. 以上均非

47. 下列哪一项不是曲池穴的适应症: B.小便不利

48. 针刺易引起流产的穴位是: B. 合谷

49. 足三里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C.小便不利

50. 大敦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A.耳聋耳鸣

B型题:

A.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B.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C. 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D.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E.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1. 心俞穴位于: B.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 膈俞穴位于: C. 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 肝俞穴位于: D.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4. 肺俞穴位于: A. 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5. 脾俞穴位于: E.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A.横出腋下

B.下腋三寸,上抵腋下

C.从缺盆下腋循胸

D.上交腋下

E.下出腋下

6. 足少阳胆经循行: C.从缺盆下腋循胸

7. 手厥阴心包经循行: B.下腋三寸,上抵腋下

A.至目锐眦

B.起于目内眦

C. 系目系

D.连目系

E. 起于目锐眦

8. 手少阴心经循行: C. 系目系

9. 足少阳胆经循行: E. 起于目锐眦

10. 足太阳膀胱经循行: B.起于目内眦

A.少商

B. 中冲

C. 至阴

D.大包

E. 足窍阴

11. 足太阴脾经的止穴是:[1分 D.大包

12. 足少阳胆经的止穴是: E. 足窍阴

13. 足太阳膀胱经的止穴是: C. 至阴

14. 手厥阴心包经的止穴是: B. 中冲

A. 心、小肠

B. 胆、肝

C. 脾、胃

D. 膀胱、肾

E.大肠、肺

15. 足厥阴经的属络为: B. 胆、肝

16. 手少阴经的属络为: A. 心、小肠

17. 手阳明经的属络为: E.大肠、肺

A.腕横纹上,当肱二头肌的尺侧缘

B.当尺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

C. 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D.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E. 腕横纹的中点,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18. 曲泽穴位于: A.腕横纹上,当肱二头肌的尺侧缘

19. 间使穴位于: C. 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20. 内关穴位于: D.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A.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B. 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

C. 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D. 在腕掌侧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

E.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21. 通里穴位于: C. 在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

22. 悬钟穴位于: A.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

23. 肩井穴位于: E.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A.上额交巅

B.上入颃颡

C. 抵胃

D. 入下齿中

E. 属胃络脾

24. 手阳明经循行: D. 入下齿中

25. 足厥阴经循行 B.上入颃颡

26. 足太阳经循行:[1分 A.上额交巅

27. 手太阳经循行: C. 抵胃

28. 足阳明经循行: E. 属胃络脾

A. 挟舌本

B. 布膻中

C. 入颃颡

D. 入上齿

E.入下齿

29. 足阳明胃经循行: D. 入上齿

30. 足少阴肾经循行: A. 挟舌本

31. 手少阳三焦经循行: B. 布膻中

A. 任脉

B. 足阳明经

C. 足少阳经

D. 足厥阴经

E. 足太阴经

11. 经脉循行中有一条支脉的经脉是: E. 足太阴经

12. 经脉循行中有三条支脉的经脉是: C. 足少阳经

13. 经脉循行中有二条支脉的经脉是: D. 足厥阴经

14. 经脉循行中有四条支脉的经脉是: B. 足阳明经

A. 足三里

B.上巨虚

C.下巨虚

D. 委阳

E. 委中

31. 小肠的下合穴是: C.下巨虚

32. 三焦的下合穴是: D. 委阳

33. 大肠的下合穴是: [1分 ] B.上巨虚

A. 交会穴

B. 八脉交会穴

C.络穴

D. 原穴

E.合穴

34. 阴陵泉穴为: E.合穴

35. 太白穴为: D. 原穴

A. 大敦

B.极泉

C. 隐白

D.商阳

E.中府

36. 足太阴脾经的起穴是: C. 隐白

37. 足厥阴肝经的起穴是: [1分 A. 大敦

38. 手太阴肺经的起穴是: E.中府

39. 手少阴心经的起穴是: B.极泉

A. 任脉

B. 督脉

C.带脉

D. 阳跷脉

E.阴跷脉

45. 照海通于: E.阴跷脉

46. 足临泣通于 C.带脉

A. 足阳明胃经

B. 手太阳小肠经

C.足太阳膀胱经

D. 手少阳三焦经

E.足少阳胆经

47. 在耳区没有经穴的经脉是: C.足太阳膀胱经

48. 在眼区没有经穴的经脉是: B. 手太阳小肠经

A.目外眦痛

B. 癫狂

C.掌心热

D. 脊柱强痛

E. 咽喉肿痛

49. 手太阴肺经的病候是: E. 咽喉肿痛

50. 足少阳胆经的病候是: A.目外眦痛

《针灸学Z》第3次作业

1. 位于胸骨上窝的穴位是: B. 天突

2. 开窍醒神首选下列何穴: B.水沟

3. 定喘穴位于: C. 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0.5寸

4. 四缝穴的位置在: A.在二、三、四、五指掌面,近端指节横纹中点

5. 手厥阴络——内关的病候是: A.实证为心痛,虚证为烦心

6. 夹脊穴的定位是: B.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

7. 督脉腧穴总数为: B. 28个

8. 大椎穴位于: E.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9. 四神聪穴位于: C. 百会前、后、左、右各开1寸

10. 下列哪一募穴不在任脉循行线上: E. 天枢

11. 太阳穴的正确取法是: E.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1寸

1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膻中穴的主治范围: B.头痛眩晕

13. 位于督脉循行线上的奇穴是: C. 印堂

14. 风府穴的定位是: C. 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

北京中医药大学22春“针灸推拿学”《针灸学Z》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版(参考答案)试题号4

北京中医药大学22春“针灸推拿学”《针灸学Z》作业考核题库高频考点 版(参考答案) 一.综合考核(共50题) 1. 输穴主治:() A.六腑病症、气逆泄泻 B.体身沉重、关节痛 C.热病 D.胃脘满闷,并具有急救、清热、止痛、消炎作用 E.外感病、咳嗽、气喘 参考答案:B 2. 痰浊上蒙的眩晕宜取:() A.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胆经穴为主 B.手厥阴心包经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C.足阳明胃经和局部经穴为主 D.足阳明和足太阴经穴为主 E.手太阴肺经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参考答案:D 3. 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是指:() A.任脉 B.带脉 C.冲脉 D.足阳明胃经 E.足太阴脾经 参考答案:C 4. 治疗腑病宜选用下列哪类特定穴:() A.络穴

参考答案:E 5. 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交的八个腧穴是:() A.原穴 B.郄穴 C.八会穴 D.八脉交会穴 E.背俞穴 参考答案:D 6. 十二经别是:() A.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阳、足三阴经的总称,是经络系统的主体 B.十二经脉之气结聚于筋肉关节的体系 C.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D.十二经脉分出的较粗大的深入体腔的支脉 E.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参考答案:D 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络学说形成的途径:() A.针灸按摩传感现象的推理 B.体表病理现象的推理 C.腧穴疗效的总结 D.中药疗效的反应 E.解剖、生理的启发 参考答案:D 8. 手太阳经循行:()

E.属胃络脾 参考答案:C 9. 足太阴脾经的起穴是:() A.大敦 B.极泉 C.隐白 D.商阳 E.中府 参考答案:C 10. 照海通于:() A.任脉 B.督脉 C.带脉 D.阳跷脉 E.阴跷脉 参考答案:E 11. 特定穴中的八会穴是指哪些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A.气、血、脑、髓、筋、脉、胆、女子胞 B.脏、腑、经、脉、气、血、阴、阳 C.气、血、脑、髓、津、神、脉、络 D.脏、腑、气、血、筋、脉、骨、髓 E.脑、髓、脏、腑、脉、胆、筋、骨 参考答案:D 12.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Z平时作业1答卷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Z》平时作业1 试卷总分:100得分:100 一、单选题(共100道试题,共100分) 1.《针经》是指下列哪部书: A.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B.《内经•灵枢》 C.《内经•素问》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大成》 答案:B 2.《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皇甫谧 B.王叔和 C.华佗 D.孙思邈 E.杨继洲 答案:A 3.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A.《内经•素问》 B.《内经•灵枢》 C.《针灸甲乙经》 D.《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E.《难经》 答案:C 4.首先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家是: A.滑伯仁 B.王惟一 C.王冰 D.杨继洲 E.王焘 答案:A 5.我国第一位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A.李学川 B.孙思邈 C.王焘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案:D 6.我国最早的两具针灸铜人铸造于何朝代: A.晋朝 B.北宋 C.唐朝 D.元朝 E.明朝 答案:B 7.继《内经》之后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A.《难经》 8.《千金方》 C.《外台秘要》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甲乙经》 答案:E 8.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A.《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9.《针灸甲乙经》 C.《针灸聚英》 D.《十四经发挥》 E.《针灸大成》 答案:E 10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日本和朝鲜: A.公元4世纪 B.公元5世纪 C.公元6世纪 D.公元7世纪 E.公元8世纪 答案:C 11.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欧洲: A.公元13世纪末14世纪初 B.公元14世纪末15世纪初 C.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 D.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

《针灸学Z》第4次作业教学内容

《针灸学Z》第4次 作业

2 C ?眨石 45. F列哪条不皿「?针灸治拧廉則:[1分] '? E?调和阴阳 46. 大沛分穴位的针刺深幺?般以什么为讯則:(1分] 斤 D.n>l W 方及££JK? 47. 洽疗河注下注型毎他时馭卜列强组穴位为加[1分] ■ B?次修?会阳?:白?承山 4&电针足针申腸穴m后?在针I通以徴址电流的方法?使用ziw?悴先您[1分] '? c ?将输出电位器调至y位 49 ?气血巧虛头痛选。会共总在:[1分] ? A ?引导气血?升捉阳气 50.下例族类材料中?唧种足常用來別做现代?'&针[1分] ‘° A?不锈钢 51 ?阴挺脾气虚陷里.卄伴右小取坠厳从者?除丄方外?砒[1分] 2 A冲肮睥俞 52. 甘劇;I起瑚经的上要农现为:[1分] * C ?经曲小腹临玩?按乙縫诚 53. 卜?列唧顼不足泊疗疔危的禁忌:[1分] l:* A?厅抢初起.加衣辿I気勿受爪寒 54?如在辎床针刺过程中?篦人发牛W针时.赧应诗先采耿的措施足:[1分] (■ C?立即停止再针刺?并将针拔出 B型题: 下列毎组18仔多个备选答案.每个备选答承可以使用一次或讹足使用.也可以不选?iti选择止暁答案 A?膀胱俞葬和足少阴斤经穴为主 B.膀胱俞雰和足蹶阴肝经穴为i. C?足耿阴肿经穴和対部穴为工为主 E.足太阳膀胱经和I?馱经穴为主 1 ?实证mu取:(15>] A?矗蒜灸B.IM姜灸.C?隔附J'?讲灸D?隔盐灸E?白芥了?灸 7. 治疗般舫?肺席及初起肿疡宜用,[1分] 金A「B「「C C。门已 8. 治疗中风脱限有回阳?囲IR作用的是’ [1分] c工Q r厂?工 A B C D E A?肾俞?关元B?足:里、阳陵泉C?足〔里?阴陂泉D?合谷.泅交E.I附俞?血海 9 ?治疗行翎宜取:[1?]D.腸钱俞养和足太阴脾经穴 A?肝阳上扰B戒湿中阴C.\!lL7ffi D.Bl'ff阴虚E.lflfiv损 3. 男魁.52岁-眩姑头痂.时轻时}他忘心烦.迪柄耳呜.稷殖股软?舌淡少帜放沉细?辨讦为: □分] 4. 男迴.48岁-?头福H胀?易怒?失眠£妙.舌红苻黄?脉眩.燼汪为:[1分] 金A Pl 8° C C,E A?同名经和应配穴B?八秋交会穴配穴C剧经和阳经配穴D?交会穴配穴E ?农经和里经配穴 5. 内关和足社相配楚屈几[1分] r A r B ri/ D C E 2. 取:[i 分] 6?后溪和申脉相配是圧于,[1分]

《针灸学Z》1-4次作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针灸学Z》1-4次作业 《针灸学Z》第1次作业 A型题: 1. 具有离、入、出、合循行特点的经脉是: D.十二经别 2. 八会穴中的脏会是: D. 章门 3. 《甲乙经》中所记载的腧穴数目为: C. 349个 4. 特定穴中的八会穴是指哪些精气所会聚的腧穴: D.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 5. 十五络脉中的脾之大络散布于: A. 胸胁 6. 下列特定穴中,除哪种穴以外基本部位都位于肘膝关节以下: A.八会穴 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治疗作用: B.中治作用 8. 腘横纹至外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D.16寸 9. 两乳头之间的骨度分寸是: C. 8寸 10. 下列哪一项不是募穴: A. 气海 11. 胫骨内侧髁下缘至内踝尖的骨度分寸是: A.13寸 12. 治疗筋病时应首选下列何穴: D. 阳陵泉 13. 首先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家是: A. 滑伯仁 14. 《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1A. 皇甫谧 1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络学说形成的途径: D. 中药疗效的反应 16. 络学说中“阴脉之海”是指: E.以上均非 17. 三阴交是哪三经的交会穴: A. 足太阴、足少阴、足厥阴之会 18. 《针经》是指下列哪部书: B.《内经·灵枢》 19. 下列属于原穴的是: C.太冲 20. 一夫法是指: E. 横指同身寸 21. 在十二经脉中,同名的阳经的交接部位是: A. 头面部 22. 前发际至后发际的骨度分寸是: C. 12寸 23. 阿是穴是指: A. 与病变有关的压痛点

24. 在十二经脉中,阳经与阴经的交接部位是: E.四肢末端 25. 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 B. 12寸 26. 治疗急性病症时宜选下列哪中特定穴: A. 郄穴 2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发展阶段: C.确定主治的阶段 28. 经穴的总数为: B. 361个 29. 我国第一位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D. 王惟一 E.滑伯仁 30. 治疗腑病宜选用下列哪类特定穴: E.下合穴 31. 继《内经》之后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E.《针灸甲乙经》 3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 B.与脏腑相属络 33. 八会穴中的骨会是: B. 大杼 34. 我国最早的两具针灸铜人铸造于何朝代: B.北宋 35.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定位方法: E. 经验取穴法 36. 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E.《针灸大成》 37. 胃经的络穴是: D.丰隆 3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奇经八脉的特点: E. 是经络系统的核心 39. 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D.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40.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是荥穴: E.历兑 41. 八会穴中的腑会是: B. 中脘 42. 十二皮部是指: D. 十二经脉机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分 43. 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是指: C.冲脉 44. 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由哪几方面组成: C.脏腑、阴阳、手足 45.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C.《针灸甲乙经》 46. 经络学说中“阳脉之海”是指: A. 督脉 47. 下列十二经脉循行走向哪一项是错误的: C.手足阳经从手走足 48.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经脉: C. 十五络脉 49. 下列属于郄穴的是: D.孔最 50. 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日本和朝鲜: C. 公元6世纪 51. 下列除哪一项以外均是井穴: A.少府

奥鹏21春季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Z》平时作业1.doc

1.《针经》是指下列哪部书: A.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B.《内经·灵枢》 C.《内经·素问》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大成》 【参考答案】: B 2.《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皇甫谧 B.王叔和 C.华佗 D.孙思邈 E.杨继洲 【参考答案】: A 3.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A.《内经·素问》 B.《内经·灵枢》 C.《针灸甲乙经》 D.《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E.《难经》 【参考答案】: C 4.首先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家是: A.滑伯仁 B.王惟一 C.王冰 D.杨继洲 E.王焘 【参考答案】: A 5.我国第一位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A.李学川 B.孙思邈 C.王焘 D.王惟一 E.滑伯仁 【参考答案】: D 6.我国最早的两具针灸铜人铸造于何朝代: A.晋朝 B.北宋 C.唐朝 D.元朝 E.明朝 【参考答案】: B 7.继《内经》之后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A.《难经》 B.《千金方》 C.《外台秘要》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甲乙经》 【参考答案】: E 8.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A.《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聚英》 D.《十四经发挥》 E.《针灸大成》 【参考答案】: E 9.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日本和朝鲜: A.公元4世纪 B.公元5世纪 C.公元6世纪 D.公元7世纪 E.公元8世纪 【参考答案】: C 10.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欧洲: A.公元13世纪末14世纪初 B.公元14世纪末15世纪初 C.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 D.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 E.公元17世纪末18世纪初 【参考答案】: D 11.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 A.脏象学说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气血学说 E.经络学 说 【参考答案】: E 12.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由哪几方面组成: A.阴阳、五行、脏腑 B.五行、手足、阴阳 C.脏腑、阴阳、手足 D.手足、五行、脏腑 E.以上均非 【参考答案】: C

《针灸学Z》第4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治疗感冒以列缺为主,主要是由于: [1分] D.病在肺卫 2. 皮肤针叩刺法主要应用: [1分] D.腕力 3. 治疗哮喘以调补肺肾之气为主,取太溪和太渊是根据下列哪条原理: [1分] A.虚则补其母 4. 遗精的发生主要责之于: [1分] C.心脾肾 5. 艾条灸不包括哪种灸法: [1分] B.隔蒜灸 6. 带下病治疗时应取下列哪组穴: [1分] B.带脉.白环俞.三阴交.气海 7. 发病呆木无知,面色苍白,手中体突然落下;或头突然向前倾下,又迅速抬起;或两目直视,呆直不动,呼之不应,数秒钟既恢复正常。本人对发病完全不知。应考虑: [1分] B.痫病 8. 小儿遗尿属肾气不足的治疗,除取膀胱俞、中极之外还应加用: [1分] C.肾俞,太溪,三阴交 9. 拔罐法最早称为: [1分] A.角法 10. 实邪内阻的腹痛,脘腹胀满,痛处拒按,嗳腐吞酸,舌苔厚腻,脉滑实。选下列哪组穴位为佳: [1分] D.中脘.天枢.太冲 11. 治疗乳房疾病以什么配穴方式最为常用: [1分] C.远近配穴 12. 临床上以多长.多粗的毫针最为常用: [1分] A.长25─75mm 粗28─32号 13. 女患,46岁。素体不健,近日因劳累头晕目眩,失眠,纳少乏力,动则心悸,面白少泽。舌淡脉弱。治宜以: [1分] D.调理脾胃,补益气血为主 14. 治疗肠痈以下列哪组穴位为佳: [1分] D.地机,阑尾,上巨虚,天枢 15. 应用三棱针泻血法时应注意切勿刺伤: [1分] B.深部大动脉 16. 胃痛的脾胃虚寒型以取下列哪组穴为宜: [1分] B.章门.中脘.胃俞.脾俞.足三里.内关 17. 高热邪毒在表宜选下列哪组穴位最合适: [1分] A.大椎,曲池,外关,合谷 18. 捻转补泻法中的泻法是: [1分] B.捻转角度大,频率快,用力重 19. 脑源性疾病的首选: [1分] D.头针疗法 20. 积滞.伤食.疳疾三者的因果关系是: [1分] D.伤食→积滞→疳疾 21. 行痹.痛痹.着痹三者与热痹的主要不同病因是: [1分]

[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春《针灸学Z》平时作业1

1.《针经》是指下列哪部书:() A.马王堆出土的《帛书》 B.《内经·灵枢》 C.《内经·素问》 D.《针灸甲乙经》 E.《针灸大成》 答案:B 2.《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 A.皇甫谧 B.王叔和 C.华佗 D.孙思邈 E.杨继洲 答案:A 3.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是:() A.《内经·素问》 B.《内经·灵枢》 C.《针灸甲乙经》 D.《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E.《难经》 答案:C 4.首先提出“十四经”这一名称的医家是:() A.滑伯仁 B.王惟一 C.王冰 D.杨继洲 E.王焘 答案:A 5.我国第一位铸造针灸铜人的医家是:()

A.李学川 B.孙思邈 C.王焘 D.王惟一 E.滑伯仁 答案:D 6.我国最早的两具针灸铜人铸造于何朝代:() A.晋朝 B.北宋 C.唐朝 D.元朝 E.明朝 答案:B 7.继《内经》之后针灸学的第二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A.《难经》 B.《千金方》 C.《外台秘要》 D.《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E.《针灸甲乙经》 答案:E 8.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的代表著作是:() A.《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B.《针灸甲乙经》 C.《针灸聚英》 D.《十四经发挥》 E.《针灸大成》 答案:E 9.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日本和朝鲜:()

A.公元4世纪 B.公元5世纪 C.公元6世纪 D.公元7世纪 E.公元8世纪 答案:C 10.我国的针灸何时传到欧洲:() A.公元13世纪末14世纪初 B.公元14世纪末15世纪初 C.公元15世纪末16世纪初 D.公元16世纪末17世纪初 E.公元17世纪末18世纪初 答案:D 11.针灸学的理论核心是:() A.脏象学说 B.阴阳学说 C.五行学说 D.气血学说 E.经络学说 答案:E 12.十二经脉的命名主要由哪几方面组成:() A.阴阳、五行、脏腑 B.五行、手足、阴阳 C.脏腑、阴阳、手足 D.手足、五行、脏腑 E.以上均非 答案:C 13.手足三阳经在头、身、四肢的分布规律是:()

针灸学复习题

针灸学复习题 《针灸学Z》第1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腧穴的发展阶段: C A.以痛为输的阶段 B.定位命名阶段 C.确定主治的阶段 D.分类归经阶段 E.近代研究阶段 2.治疗腑病宜选用下列哪类特定穴: E A.络穴 B.原穴 C.郄穴 D.五输穴 E.下合穴 3.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二经脉的作用: B A.运行气血、调节阴阳 B.约束骨骼、利于关节屈伸活动 C.网络联缀、形成整体 D.防御疾病、反映症候 E.接受刺激、调节虚实 4.下列有关络脉的内容哪一项是错误的: A A.奇经八脉各有一络脉 B.十二经各有一络脉 C.督脉之络(长强) D.任脉之络(鸠尾) E.脾之大络(大包)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十二经筋的循行特点: B

A.与十二经脉的体表基本一致 B.与脏腑相属络 C.均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 D.结聚于关节部 E.结聚于骨骼部 6.手足三阴经在四肢的分布规律一般是: B A.太阴在前、少阴在中、厥阴在后 B.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C.少阴在前、厥阴在中、太阴在后 D.少阴在前、太阴在中、厥阴在后 E.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7.下列哪一项不是从四肢末端走向头身的经脉: B A.手三阳经 B.手三阴经 C.足三阴经 D.十二经别 E.十二经筋 8.八会穴中的脏会是: D A.阴陵泉 B.足三里 C.期门 D.章门 E.中脘 9.阿是穴是指: A A.与病变有关的压痛点 B.病变局部中心的腧穴 C.病变局部的腧穴 D.经穴以外的腧穴 E.经外奇穴以外的腧穴 10.经络学说中的“血海”是指: C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Z》平时作业4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Z》平时作业4 1.可以选择刺激运动区下2/5来治疗运动性失语。 2.可以选择刺激言语三区来治疗感觉性失语。 3.头面相应的耳穴主要集中在耳垂。 4.内脏相应的穴位主要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 5.隔蒜灸的作用是解毒杀虫。 6.隔盐灸的作用是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7.男性患者,48岁,出现眩晕耳鸣、头痛胀、易怒、失眠多梦等症状,舌红苔黄,脉眩,辨证为肝阳上扰。 8.男性患者,52岁,出现眩晕头痛、健忘心烦、遗精耳鸣、腰膝酸软等症状,舌淡少苔,脉沉细,辨证为肝肾阴虚。 9.治疗气血亏虚引起的头痛宜采用补法加灸。 10.治疗痰浊上扰引起的头痛宜采用泻法。 11.治疗脱肛宜取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经穴为主。 12.治疗实证癃闭宜取膀胱俞募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13.治疗抽搐宜以督脉穴为主,采用泻法。 14.治疗虚脱宜以任脉穴为主,采用补法。 D、上交腋下 E、下出腋下

答案:B D、以任脉、督脉穴为主,采用补法针灸。 答案:D 15:后溪和申脉相配属于八脉交会穴配穴。 答案:B 16:内关和足三里相配属于阴经和阳经配穴。 答案:C 17:治疗痰浊上蒙的眩晕宜取足阳明和足太阴经穴为主。答案:D 18:治疗痰浊上扰的头风宜取足阳明和足太阴经穴为主。答案:D 19:治疗着痹宜取足三里和阴陵泉。 答案:C

20:治疗行痹宜取膈俞和血海。 答案:E 21:足太阳经循行路径为上额交巅。答案:A 22:足阳明经循行路径为属胃络脾。答案:E 23:手太阳经循行路径为抵胃。 答案:C 24:手阳明经循行路径为入下齿中。答案:D 25:足厥阴经循行路径为上入颃颡。答案:B 26:太白穴为原穴。 答案:D

北京中医药大学远程教育《针灸学Z》作业2答案

* 1. 下列哪一条经脉“注心中”:[.足太阴经] A B. 手太阴经C.足太阳经D. 足少阳经E.足阳明经 * 2. 十二经脉中联系脏腑最多的经脉是:[A. 足少阴肾经1分] B.足太阴脾经 C. 手少阴心经 D. 手太阳小肠经 E. 足厥阴肝经 * 3. 在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当第二掌骨中点处的穴位是:[C. 合谷] A. 中渚 B. 鱼际D. 劳宫E. 后溪 * 4. 下列何经络于脑:[B.足太阳膀胱经] A.手少阳三焦经C.足少阴肾经D.手太阳小肠经E.足少阳胆经 * 5. 太白穴的定位是:[A. 第一跖趾关节后方,赤白肉际处] B. 第一跖骨之前凹陷中 C. 第二、三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D.第三、四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E. 第四、五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中 * 6. 内关治疗胃、心、胸等疾患常配:[A. 公孙] B.足三里 C. 膻中 D. 心俞 E. 中脘 * 7. 下列闭口取穴的穴位是:[D.下关] A. 耳门 B.听宫 C. 听会E. 以上均非 * 8. 阳陵泉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E.咳吐浓血] A. 黄疸 B.小儿惊风 C. 胁肋痛 D.半身不遂 * 9. 足阳明胃经的止穴是:[E. 以上均非] A. 承浆 B.承泣 C. 承山 D. 晴明 * 10. 位于第十一肋游离端下际的穴位是:[C. 章门] A.带脉 B.京门D. 期门E.关门 * 11. 下列关于足少阴肾经循行路线叙述错误的是:[D.其支者,从阴股内廉,抵少腹,夹脐,

A.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 B.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夹舌本 C.出腘内廉,上股内廉,贯脊属肾,络膀胱E.其之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 12. 神门穴属于:[A.输穴与原穴] B.输穴与络穴 C.荥穴与原穴 D.荥穴与络穴 E.井穴与郄穴 * 13. 下列不属于内关穴主治的病症是:[C.遗尿] A.心痛 B. 失眠D. 胃脘痛E. 上肢痹痛 * 14. 经络在躯干分布以“腹为阴”,“背为阳”,下列哪条经脉例外:[A. 足阳明经] B. 足厥阴经C. 足太阴经D. 足少阴经E.足太阳经 * 15. 下列何经上至巅顶:[D.足厥阴肝经] A.手厥阴心包经 B.手太阴肺经 C.足少阴肾经E.手阳明大肠经 * 16. 下列何经出肩关节,绕肩胛,交肩上:[B.手太阳小肠经] A.手少阴心经C. 手厥阴心包经D.手阳明大肠经E.手少阳三焦经 * 17. 太溪穴位于:[D. 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A. 内踝尖直下凹陷处 B.内踝尖直上3寸处 C.外踝尖直下凹陷处E.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 18. 后溪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C. 自汗盗汗] A.头项强痛 B. 手臂挛急,腰背痛D.疟疾E. 癫狂痫证 * 19. 少商放血主治:[C.咽喉肿痛] A.小便不利 B. 腹胀便秘D.鼻塞衄血E. 目赤肿痛 * 20. 通里穴主治以下那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A. 口苦] B.舌强不语 C. 暴喑 D. 心悸 E. 怔忡 * 21. 除督脉外,还有哪一条经脉贯脊:[E.足少阴肾经]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Z平时作业4

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学Z》平时作业4 一、单选题 1.治疗运动性失语可选头部特定的刺激区: A.言语三区 B.言语二区 C.感觉区 D.运动区下2/5 E.运动区上1/5 答案:D 2.治疗感觉性失语可选头部特定的刺激区: A.言语三区 B.言语二区 C.感觉区 D.运动区下2/5 E.运动区上1/5 答案:A 3.与头面相应的耳穴多集中在: A.耳屏 B.耳舟 C.对耳轮上.下脚 D.耳甲艇.耳甲腔 E.耳垂 答案:E 4.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 A.耳屏 B.耳舟 C.对耳轮上.下脚 D.耳甲艇.耳甲腔 E.耳垂 答案:D 5.隔蒜灸的作用: A.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B.解毒杀虫 C.温肾壮阳 D.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E.温经散寒,活血行滞 答案:B 6.隔盐灸的作用: A.解表散寒,温中止呕

B.解毒杀虫 C.温肾壮阳 D.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E.温经散寒,活血行滞 答案:D 7.男患,48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易怒,失眠多梦,舌红苔黄,脉眩。辨证为: A.肝阳上扰 8.痰湿中阻 C.气血亏虚 D.肝肾阴虚 E.肾精亏损 答案:A 8.男患,52岁。眩晕头痛,时轻时重,健忘心烦,遗精耳鸣,腰膝酸软,舌淡少苔,脉沉细。辨证为: A.肝阳上扰 9.痰湿中阻 C.气血亏虚 D.肝肾阴虚 E.肾精亏损 答案:D 10气血亏虚头痛治宜用: A.平补平泻 B.补泻兼施 C.先补后泻 D.泻法 E.补法加灸 答案:E 10.痰浊上扰头痛治宜用: A.平补平泻 B.补泻兼施 C.先补后泻 D.泻法 E.补法加灸 答案:D 11.脱肛宜取: A.膀胱俞募和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B.膀胱俞募和足厥阴肝经穴为主 C.足厥阴肝经穴和局部穴为主 D.膀胱俞募和足太阴脾经穴为主 E.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经穴为主

[答案][北京中医药大学]2021春《针灸学Z》平时作业2

1.风池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答案:D] A.半身不遂 B.感冒 C.耳聋耳鸣 D.小便不利 E.目疾 2.列缺穴治疗咽喉干痛时多配:() [答案:B] A.天突 B.照海 C.合谷 D.少商 E.商阳 3.阳陵泉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答案:E] A.黄疸 B.小儿惊风 C.胁肋痛 D.半身不遂 E.咳吐浓血 4.内关治疗胃、心、胸等疾患常配:() [答案:A] A.公孙 B.足三里 C.膻中 D.心俞 E.中脘 5.足三里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答案:C] A.癫狂 B.下肢痿痹 C.小便不利 D.胃痛呕吐 E.腹胀便秘 6.三阴交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答案:B] A.月经不调 B.癫狂痫证 C.遗精阳痿 D.小便不利 E.失眠 7.神门穴属于:() [答案:A] A.输穴与原穴 B.输穴与络穴 C.荥穴与原穴 D.荥穴与络穴 E.井穴与郄穴 8.太溪穴位于:() [答案:D] A.内踝尖直下凹陷处 B.内踝尖直上3寸处 C.外踝尖直下凹陷处 D.内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E.外踝尖与跟腱之间凹陷处 9.秩边穴位于:() [答案:D]

A.平第一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B.平第二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C.平第三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D.平第四骶后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E.平骶管裂孔,骶正中嵴旁开3寸 10.后溪穴主治除以下哪一种病症以外的各病症:() [答案:C] A.头项强痛 B.手臂挛急,腰背痛 C.自汗盗汗 D.疟疾 E.癫狂痫证 11.任脉腧穴总数为:() [答案:D] A.20个 B.21个 C.23个 D.24个 E.27个 12.经络学中,阳脉之海是指:() [答案:A] A.督脉 B.阳维脉 C.阳跷脉 D.手足太阳经 E.手足少阳经 13.督脉腧穴总数为:() [答案:B]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