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在讨论无菌取样的原因与采集方法之前,必须要理解“无菌的”的这一术语,“无菌”一般用于取样中,意味着取样过程中,避免操作引起污染。一个无菌样品的采集,应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即:在收集过程中,本身应避免污染,然后放入消毒容器中。

一、包装无菌取样的工具:

拥有正确的采取产品或加工过程的无菌取样器械工具就是至关重要的的。除非使用合适的采集工具,否则样品的完整性会被怀疑,甚至样品毫无意义。为了避免没有合适的取样工具,建议建立一个无菌取样的分析清单,来收集取样工具。如果可能盛样品的容器在最初进入加工区之前应当被预先标识,像样品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这样可以使在不同的工厂条件下的样品取样更为方便一些。附加样品号码一般在样品采集中被正式确定下来,因此不用预先标明。

人员的工具设施,像工作服、发网或消毒处理过的清洁的鞋靴必须具备有助于证明采集者没有污染到食物产品或样品。

二、采样前准备

1、干冰或冰袋:如果使样品在贮运过程中保持冷却,一些种类的制冷剂就是必需的。检查观瞧

干冰袋子就是否有接触,如果泄漏可能污染样品,您也可以用湿冰,湿冰可以由工厂提供,然而取样前必须清楚这一点,如果想保持样品冷冻,干冰应在检验前获得。

2、灭菌容器及器具:无菌采样袋,袋子必须购买灭菌的,使用时只需撕掉封头,用提供的地方法

张开袋子,将样品放入,然后将袋子顶端卷起,并封口;必要时,取样用镊子,剪子等要灭菌处理。

3、无菌手套:灭菌手套在采样中并非必须启用,如果一个产品在样品收集过程中必须被接触,

那么最好让工人来做(加工处理产品的工人),将样品放入收集容器中,既然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处理接触产品,那么我们就不能认为她们对产品又有附加的污染。当用手套时必须用一种避免污染的方式戴上,手套的大小必须适合工作的需要。

4、75%酒精棉球以及75%酒精喷壶,一次性帽子,口罩以及白大褂。

当采集无菌样品时,一条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千万别污染样品。

三、采样

抽样必须遵循无菌操作程序,抽样工具如整套不锈钢勺子、镊子、剪刀等应当高压灭菌,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容器必需清洁、干燥、防漏、广口、灭菌,大小适合盛放检样。抽样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食品中固有微生物的数量与生长能力发生变化。确定检验批,应注意产品的均质性与来源,确保检样的代表性。常见的抽样方法有:

1.直接食用的小包装食品:

尽可能取原包装,直到检验前不要开封,以防污染。

2.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液体食品:

(1).抽样前摇动或用灭菌棒搅拌液体,尽量使其达到均质;

(2).抽样时应先将抽样用具浸入液体内略加漂洗,然后再取所需量的样品,装人灭菌盛样容器的量,不应超过其容量的四分之三,以便于检验前将样品摇匀;

(3).取完样品后,应用消毒的温度计插入液体内测量食品的温度,并作记录。尽可能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以防温度计破碎后水银污染食品;

(4).如为非冷藏易腐食品,应迅速将所抽样品冷却至0-4℃。

3.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固体与固体食品:

(1).每份样品应用灭菌抽样器由几个不同部位采取,一起放入一个灭菌容器内;

(2).注意不要使样品过度潮湿,以防食品中固有的细菌增殖。

4.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冷冻食品

(1).对大块冷冻食品,应从几个不同部位用灭菌工具抽样,使之有充分的代表性。

(2).在将样品送达实验室前,要始终保持样品处于冷冻状态。样品一旦融化,不可使其再冻,保持冷却即可。

无菌采样操作步骤

1.穿白大褂,戴口罩帽子。

2.戴一次性无菌手套,穿戴过程中不能污染手套表面。

3.取样前,再用75%酒精对一次性无菌手套进行消毒处理,待手套表面干燥后,方能取样。

5.采集样品,如工作人员有盛装工具,用现场的工具采样,如没有,用自备无菌工具采样。

6.采样完毕,无菌袋封口,保证不泄露,不被污染。

7.冷藏或冷冻样品,要相应的保温处理。

微生物采样方案

微生物采样方案(总1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微生物限量采样方案 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方案,二级采样方案设有n、c、m值,三级采样方案设有n、c、m和M值。 n: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c: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 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M: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例:n=5,c=2,m=100cfu/g,M=1000cfu/g,即从一批产品中采集5个样品,若5个样品的检测结果均小于或等于m值(≤100cfu/g),则这种情况是允许的,若≤2个样品的结果(X)位于m值和M值之间(100cfu/g≤X≤1000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允许的;若有3个及以上样品的检验结果位于m和M之间,则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若有任一样品的检验结果大于M(>1000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0/25g a,标准限量,就是每25g样品不得检出。a通常为5次。 挥发性盐基氮:代表动物蛋白受微生物的作用程度,是动物蛋白新鲜度的代表。 MPN: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计数方法,most probable number GB 7718,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识的内容。 ADI:每日允许摄入量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净含量字体高度≥4mm。 下列预包装食品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 1、生鲜食品如包装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 2、乙醇含量≥%的饮料酒类 3、包装总面积≤100cm3或最大表面面积≤20cm3的食品 4、现制现售的食品 5、包装的饮用水 6、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预包装食品 7、其他法律法规标准规定可以不标识营养标签的预包装食品

微生物控制验证计划

受控状态: 北京港龙华佳食品有限公司 生产车间微生物验证 (含涂抹实验、食品接触面、车间环境) (依据QS市场准入有关规定编制) 文件编号:HJ-HACCP-02 编制人员:我 审核: 批准: 2013年10月10日发布2013年10月30日实施 北京港龙华佳食品有限公司

生产车间微生物验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司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控制要求及验证计划。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食品生产过程中对微生物控制的验证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后,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技术规范 GB15980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卫生标准 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 GB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 3职责 品管部对车间卫生状况进行监控,定期开展微生物验证,并根据检验结果对车间卫生进行管控,必要时委托化验室抽样检测。 4术语和定义 食品接触面:指生产过程中与所生产的食品直接接触的设备、工具器具、人、水、空气、包材等;或直接接触的门把手、电源开关等。 5验证计划 5.1工厂应按照GB14881等相关国家规定,采取适宜的措施控制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 5.2验证内容包括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微生物控制的各个环节(如原材料、人员、生产环境等)及采取的各种措施(如清洗、消毒措施、提高生产车间洁净度要求等) 5.3微生物控制标准应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要求,具体见表一 5.4可通过以下环节的检测进行微生物控制效果验证 5.4.1生产用水 1)采样时间:生产过程中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优.选)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评估环境 环境清洁宽敞,定期消毒,在操作前30分钟停止一切清扫活动,减少人员走动,避免尘埃飞扬,操作台面清洁干燥,操作前用消毒毛巾擦拭操作台面。 操作前准备 1、操作前检查指甲清洁,按七步洗手法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1)检查无菌手套密封包装,型号合适,在有效期内。 (2)无菌治疗碗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 (3)无菌治疗巾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 (4)无菌持物钳包无破损、无潮湿、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 (5)无菌敷料容器消毒条码变色,在有效期内。 (6)无菌溶液瓶口无松动,瓶身无裂缝,对光检查溶液透明,澄洁、无混浊、无沉淀、无絮状物,在有效期内。 (7)棉签在有效期内,消毒液在有效期内。 (8)弯盘清洁干燥,治疗盘清洁干燥。 操作过程 一、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法 目的:取用或者传递无菌的敷料、器械等。 流程: 1、打开无菌包,将无菌持物钳置于操作台面上,标明打开日期及时间,有效期为4小时。 2、取放无菌钳时,钳端闭合向下,不可触及容器口边缘,用后立即放回容器内, 3、取远处物品时应当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到物品旁使用,从贮槽中取物时应将盖子完全打开,避免物品触碰边缘而污染。 注意事项:无菌持物钳不能夹取油纱布和未灭菌的物品,也不能用来换药或消毒皮肤。使用无菌持物钳时不能低于腰部。 二、无菌包使用法无菌容器使用法铺无菌盘法取用无菌溶液法 1、无菌包使用法: 打开无菌包,手不可触及无菌包内面,无菌治疗巾包消毒指示条码变色,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无菌治疗巾放治疗盘内,无菌包内物品未用完时,按原折痕包好,系带横向结扎,有效期为24小时。 2、铺无菌盘法:上层向远端呈扇形折叠,开口边向外,治疗巾内面构成无菌区,铺无菌盘区域必须清洁干燥,无菌巾避免潮湿。 打开无菌换药碗,无菌包内物品一次用完时,一手抓住无菌巾四角,包裹另一手拿住无菌物品放于无菌巾内。 无菌容器使用法: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从无菌容器内夹取物品时

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

常见微生物标本的采集、处理与检测 标本采集的基本原则:尽早采集、根据可疑的病原体,选择不同采集时机和标本种类、在抗生素应用前采集、遵守无菌操作、正确保存和运送。容器应密封不易碎,标本不得污染容器的口和外壁。 1.血液标本正常人的血液是无菌的。当细菌侵入时可引起严重的菌血症或败血症。 一般情况下在患者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时采集;持续性菌血症可随时采集;间歇性菌血症,应预测其体温上升期进行采血。一般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2~3次;多部位采集,如两侧肘静脉或动、静脉同时采取;对于已使用抗生素而无法停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前采取。在感染局部的附近血管中采血,可提高阳性率。采血量成人一般5~10ml,婴幼儿1~2ml。 采集的血液标本注入培养瓶中先进行增菌培养,培养基和血液标本量的比例应>10:1,将血液中的各类杀(抑)菌物质充分稀释。需氧菌常用培养基有胰酪蛋白大豆胨肉汤和葡萄糖酚红肉汤等,常加入对氨基苯甲酸(PABA)50μg/ml中和磺胺类,青霉素酶2单位/ml破坏青霉素类,硫酸镁中和链霉素、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新霉素及多粘菌素等抗生素。加入0.03~0.05%的聚茴香磺酸钠(sodium polyanethol sulfonate, SPS)可抑制血清中的抗菌物质,并对氨基糖苷类和多肽类抗生素有灭活效果。并加入Ⅹ、Ⅴ因子等生长因子。 培养瓶每天观察一次。如发现①培养瓶内液体浑浊;②血球层上面出现颗粒状的生长物,并且有自下而上的溶血;③有明显的凝块;④液体表面有菌膜,培养液清晰或浑浊等,表明有细菌生长。直接进行涂片染色初步报告。同时分别接种血平板、巧克力(色)平板,普通培养和5%CO2 35℃培养。也可直接进行体外药敏试验。无细菌生长迹象的培养瓶孵育至第7d,接种血平板、巧克力(色)平板,分别进行普通培养和5%CO2环境35℃孵育24h。为了提高检出的速度,在培养的第2~3d时应移种一次。 有厌氧菌感染时,同时注入需氧瓶和厌氧瓶,厌氧培养基通常用硫乙醇酸盐培养基、牛心脑浸液肉汤等;培养液中有刃天青,无氧时无色,有氧时呈红色。需氧瓶和厌氧瓶同时浑浊,或需氧瓶无生长而厌氧瓶液体浑浊,提示厌氧菌生长。分别接种血平板和厌氧血平板,置需氧和厌氧环境中,如果都只生长1种细菌,则为兼性厌氧菌;如果仅在厌氧环境中生长,可以直接报告“有厌氧菌检出”。 若长期应用抗细胞壁类抗生素,应考虑细菌L型存在,将血液接种高渗培养基中,分别进行需氧、厌氧和5%CO2环境培养。每周移种2~3次于高渗固体培养基上,观察有无细菌L型菌落生长。 2.呼吸道标本 正常上呼吸道有正常菌群。下呼吸道正常情况下无细菌或仅有少量细菌侵入

微生物限度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微生物限度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微生物限度取样标准操作程序。 2范围: 适用于微生物限度取样 3职责: QA对本SOP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 取样前的准备工作 接到检验申请单后,做好取样准备。 4.1.1用洁净、干燥已消毒的不锈钢(探子、镊子和玻璃管)作取样工具。 4.1.2洁净、干燥已消毒的具塞三角瓶、具塞广口瓶、无菌塑料袋作盛样工具。 4.2 取样原则及数量 4.2.1 按批号、随机抽样,以一次取样为准,不重复取样。 4.2.2 抽取样品时,凡发现有异常或可疑的样品,应先抽有疑问的样品,但因机械操作明显破裂的包装不得作为样品。 4.2.3凡能从药品、瓶口(外盖)内侧及瓶口周围,外观看出长螨、发霉、虫蛀以及变质的药品,可直接判为不合格品,无需再抽样检查。 4.2.4抽样量一般应为检验用量的3倍量。 4.3 取样 4.3.1 用酒精消毒棉球擦拭手和手指甲缝。 4.3.2 固体样品:用不锈钢探子在包装的不同部位取样,盛入无菌塑料袋或无菌玻 璃瓶内,封口,并贴好标签。 4.3.3液体样品:用玻璃管在容器的上、中、下三个部位取样,样品置无菌玻璃瓶内,瓶子内液面与瓶塞留一段空隙,封口,并贴好标签。 4.3.4 标签上应标明品名,批号,取样日期,地点,取样人签名。 4.3.5 封存好已打开的样包件,填写取样证,并贴在被取物料的包装上。 4.3.6 封口后,在检验前不得开启,并保证在运送过程中不受污染。

4.3.7 将样品送QC室,办理样品交接手续,填写样品交接记录。 4.4 取样器具的清洗、干燥、灭菌、贮存 4.4.1 清洗、干燥程序同原辅料取样标准工作程序中的内容。 4.4.2 干燥后,置180℃干烤2小时,保存于专用柜中,并注明有效期。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是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 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4、工作人员面向无菌区域,用无菌取无菌物品,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 进行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打喷嚏。怀疑无菌物品被污染,不可使用。 6 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可,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人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

二、准备质量标准 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液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好。 5 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 无菌持物钳使用法: 无菌持物钳须置于无菌容器内,有效期限 4 小时;取、放无菌持物钳时,应将盖打开,钳端闭合,不可在盖孔中取、放;如需取远处物品时,应连同容器一起搬移,就地取出无菌物品。 3、无菌包使用法: 1)、查看无菌包的名称、灭菌日期,查看化学指示胶带粘贴。 2)、将无菌包放在清洁、干燥处,撕开粘贴。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开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

微生物标本采集 送检及处理原则

微生物标本采集、送检及处理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病程早期、急性期或症状典型时,使用抗生素前。 2、无菌采集应无污染,严格进行无菌操作。 3、根据目的菌的特性用不同的方法采集适量标本,采集量不应过少。 4、注意在不同病程采集不同部位标本。 5、采集标本时要防止传播和自身感染。 二、标本的处理: 1、标本保存在4℃环境中,在2h之内送检。脑脊液则要在25 ℃保存,用于细菌培养的标本保存时间不应超过24h。对环境敏感的细菌应保温并立即送检。 2、标本中可能含有致病菌,必须注意安全防护。切勿污染环境。对于烈性传染病标本运送时更要由专人运送,严格按规定包装。 3、厌氧性标本应放在专门的运送瓶或试管内运送,有时可直接用抽取标本的注射器运送。 Ⅰ血液及骨髓标本: 血液标本的细菌培养是诊断菌血症或败血症的基本方法。如从患者血液中检出细菌,一般应视为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金黄色或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A、B群、肺炎链球菌等)、肠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伤

寒及副伤寒沙门菌和厌氧菌等。 1、采血时间及次数 2、抽血部位及抽血量 3、报告方式:培养5d无菌生长者报告“培养5d无菌生长”。 查见细菌报告菌名和药敏结果。 4、菌血症、败血症的诊断标准:1)两次培养均出现同一种细菌(可排除污染); 2)发病星期后血中抗体滴度上升。 Ⅱ脑脊液标本: 脑脊液的细菌学检查对于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有重要价值。正常人的脑脊液是无菌的,检出细菌提示有细菌性(急性化脓性、结核性等)脑膜炎。 常见的病原菌主要有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链球菌(A、B群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1、涂片检查: (1) 一般细菌涂片检查:例如:革兰阴性、凹面相对的球菌,可能是脑膜炎奈瑟菌;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长丝状等多形态性的革兰阴性杆菌,可能是流感嗜血杆菌。 (2)结核分枝杆菌涂片检查 (3)新生隐球菌涂片检查

公共用品微生物的采样方法

公共用品微生物的采样方法: 涂抹是公共用品微生物样品采集的常用方法之一 样品包括(六类不同公共用品的采样):茶具、餐具;毛巾和枕巾、枕套;床单和被罩 等卧具;脸盆、脚盆和浴盆;拖鞋、理发用具。 采样所需设备:灭菌试管(内装10ml生理盐水)、100ml无菌烧瓶(内装50ml生理盐 水)、250ml无菌烧瓶(内装125ml生理盐水)、无菌棉拭子、灭菌剪刀、灭菌5cm X 5cm规格板、酒精灯、酒精棉球、工作服/白大衣、口罩、帽子、记号笔、灭菌镊子、采样记录单 采集样品前的准备: 1 穿好白大衣、戴好帽子及口罩 2 点燃酒精灯 3手消毒 一茶(餐)具微生物的采样方法 1 打开试管盖,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 2 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茶具或餐具,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茶具或餐具与口唇接触处,1-1.5cm高度的内外缘各涂抹一周 3 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与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生理盐水中 4 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盖好试管盖 5 试管上标明样品编号 二毛巾、枕巾(套)微生物的采样方法 1 打开试管盖,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 2 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毛巾、枕巾(套),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在毛巾、枕巾(套)对折后两面的中央,各25cm2面积上,在灭菌规格板里用力均匀涂抹5次 3 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与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生理盐水中 4 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盖好试管盖 5 试管上标明样品编号 三床单和被罩等卧具微生物的采样方法 1 打开试管盖,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 2 随机抽取清洗消毒后准备使用的床单和被罩等用品,用灭菌生理盐水湿润棉拭子,分别在床单或被罩两端的中间,25cm2面积处以及床单或被罩中央部位25cm2面积上,在灭菌规格板里用力均匀涂抹5次 3 用灭菌剪刀,剪去棉签与手接触部分,将棉拭子放入10ml生理盐水中 4 用酒精灯烧灼试管口,盖好试管盖

手、设备表面微生物取样方法

手、设备表面微生物取样方法 一、携带物品: 酒精灯、75%酒精棉球若干、不锈钢剪、镊子、棉签、10ml生理盐水、一次性手套。 备注:不锈钢剪、镊子、棉签、10ml生理盐水须经高温蒸汽灭菌;10ml生理盐水根据实际所需准备多支;一次性手套需经辐照灭菌; 二、操作方法: 1、手取样 点燃酒精灯,取样人员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棉签蘸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涂抹车间人员手正背面,反复两次,在涂抹时要转动棉签,使各部位能均匀。完成后用不锈钢剪剪去取样人员手持部段,然后将棉签投入10ml生理盐水中,盖上试管盖。 2、设备表面取样 点燃酒精灯,取样人员戴上一次性手套,用棉签蘸取少许无菌生理盐水涂抹设备平滑表面(面积自己预先估计一个大概数值,25、50或100cm2等),反复涂抹两次,在涂抹时要转动棉签,使各部位能均匀。完成后用不锈钢剪剪去取样人员手持部段,然后将棉签投入10ml生理盐水中,盖上试管盖。 三、细菌及大肠菌群的培养(具体操作时以GB4789.2-2010和GB4789.3-2003为准) 样液稀释:将放有棉棒的试管充分振摇。配成1:10样液。根据污染情况,进行十倍递增稀释,吸取1ml 的1:10样液加9ml无菌生理盐水中,混匀,此液为1:100稀释液,以此类推。 细菌总数: 1、以无菌操作,选择1~2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注入到无菌平皿内,每个稀释度做两个平皿,及时将冷却至46℃左右的平板计数琼脂培养基倾注平皿,每皿约15-20ml,转动平皿使其充分混合均匀。 2、待琼脂凝固后,将平皿翻转,置36℃±1℃培养48 h后计数。 3、结果报告:报告每25、50或100cm2数食品接触面或每只手的菌落数。 大肠菌群: 1、以无菌操作,选择3个稀释度各取1ml样液分别接种到乳糖胆盐发酵管内,每个稀释度接种三管。 2、将乳糖胆盐发酵管置于36℃±1℃培养24±2h。所有乳糖胆盐发酵管都不,则可报告为大肠菌群阴性,如有产气者,根据标准做证实实验。 3、结果报告:按乳糖胆盐发酵管产气管数,查MPN表报告每25、50或100cm2食品接触面或每只手的大肠菌群数值。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微生物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及注意事项 正确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据相关统计:微生物标本的检测误差来源:80%来源于分析前20%来源于分析中和分析后其它检验样本的检测误差来源:45%分析前10%分析中(仪器))45%分析后.检验标本采集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分析前的误差来源所占比例的这个数据是惊人的,在我们的大型医院都存在这个问题,而在我们医院应该不会低于这个数据。 可靠的检验结果可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成功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是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监测医院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此应正确采集各种细菌学标本。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 1、采集方法 (1)75%酒精清洁局部皮肤。 (2)待皮肤干后,再用2%—2.5%碘酒从穿刺点中心部位开始消毒,范围不应小于5cm (直径),且不能用手指触摸消毒后的皮肤。 (3)皮肤碘酒干后(约1min),穿刺采集血液,采血量成人5-10ml,婴幼儿1-5ml。 (4)采血后立即在床旁接种培养瓶,并迅速轻摇,充分混匀防止凝固,但又不可剧震以防溶血。 2、注意事项 (1)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38.5℃)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也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应在抗菌药物浓度最低时采集也即在下次用药前采血。切忌不要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也不能从静脉导管及动脉插管中取血。 (3)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生素,抗体等杀菌物质;有人主张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培养基与采血量之比可为20:1或大于这个比例。 (4)近年研究表明,将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更换针头反而易导致污染。 (5)每例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1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污染菌。 (6)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布鲁氏病的病人,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除在发热期采血外,并要多次采血(24h 3-4次)和增加采血量(可增加10ml)。 (7)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置室温,而不能放置冰箱。 (8)如临床表现很似败血症,而血培养多次阴性者,提示考虑厌氧菌和真菌感染的可能。 二、呼吸道 1、痰标本 (1)采集方法 ①清晨起床后用凉开水漱口多次,以除去口腔内大量杂菌,用力咳出肺深部的脓痰,置于清洁干燥容器中或无菌管中送检。 ②痰量极少者可用45℃ 3%-10%的氯化钠溶液约25ml雾化。对于咯痰量少的幼儿,可轻轻压迫胸骨上部的气管,当其咯痰后用无菌棉棒采集标本。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无菌技术操作流程 开始:各位老师下午好,我操作的项目是无菌技术操作。 1. 无菌技术操作的目的:保持无菌物品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避免给患者带来不应有的损失和危害 2. 环境评估:操作前30分钟停止清扫,操作中减少人员走动,开窗、通风、换气,操作台宽敞、平坦、整洁、干燥。 3. 用物准备:治疗盘无菌包:包内置无菌巾若干无菌容器内置无菌持物钳棉签无菌包:内置治疗碗一个,镊子两把,弯盘一个无菌纱布罐无菌棉球罐无菌生理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 铺无菌盘 1. 洗手戴口罩。 2. 治疗盘清洁,干燥。铺无菌换药盘。 3. 开无菌包:(化学指示胶带有变色,在有效期内,无潮湿、无破损。)斜角打开(打开无菌包内角时,手不可触及包布内面,不得跨越无菌区域)看化学指示卡,有变色。用无菌持物钳夹取一块无菌巾放入治疗盘内,将无菌包按原折痕“一字”包好后,看时间:记录日期、时间、并签名、24 小时内有效。 4. 铺无菌巾:双手捏住无菌巾一侧两角外面轻轻抖开,由近及远的将治疗巾一半铺于治疗盘上,将上下对齐后上层扇形折三次,开口外边向外,使治疗巾内面构成一无菌区。 5. 开无菌包,(指示胶带变色,在有效期内,侧孔、底孔闭合) 1)打开无菌包,看化学指示卡变色 2)用无菌钳分别取治疗碗(内含两把镊子)、弯盘放入无菌盘内。 3)打开无菌纱布罐夹取纱布置无菌盘内;同法夹取无菌棉球置治疗碗内(手不可触及容器边缘或内侧),无菌容器盖内面朝下直接盖上。 6. 倒无菌溶液:(拿起溶液瓶,看瓶签)口述:瓶身干净,标签完整、字迹清楚, 0.9%Nacl500ml,在有效使用期内,瓶盖无松动,瓶身瓶底无无裂缝,对光检查:(溶液澄清、无杂质)。除盖:查棉签(无漏气,在有效试用期内)写好开包日期,消毒瓶盖、手指,开瓶盖。倒溶液于治疗碗内,再次消毒瓶口,盖回瓶盖看时间:记录日期、时间、签名,(24 小时有效)。 7. 铺完盘,看时间口述:记录名称、时间并签名(小标签贴于盘缘)、4 小时内有效。述:已铺好换药盘,可以给病人进行换药护理。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病人使用,以防交叉感染。 带无菌手套 1.检查手套:7 号无菌手套,在有效使用期内,无潮湿、破损,将手套放置于操作台,打开手套,戴手套,戴手套时应防止手套外面(无菌面)触及手套内面及非无菌物品或区域。为使手套与手贴合,可双手交叉互推。边做边口述:手套完好无破损,可进行无菌操作。3.脱手套,置于医疗垃圾桶内,将用物推至处置室归类处理。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2)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在讨论无菌取样的原因与采集方法之前,必须要理解“无菌的”的这一术语,“无菌”一般用于取样中,意味着取样过程中,避免操作引起污染。一个无菌样品的采集,应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即:在收集过程中,本身应避免污染,然后放入消毒容器中。 一、包装无菌取样的工具: 拥有正确的采取产品或加工过程的无菌取样器械工具就是至关重要的的。除非使用合适的采集工具,否则样品的完整性会被怀疑,甚至样品毫无意义。为了避免没有合适的取样工具,建议建立一个无菌取样的分析清单,来收集取样工具。如果可能盛样品的容器在最初进入加工区之前应当被预先标识,像样品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这样可以使在不同的工厂条件下的样品取样更为方便一些。附加样品号码一般在样品采集中被正式确定下来,因此不用预先标明。 人员的工具设施,像工作服、发网或消毒处理过的清洁的鞋靴必须具备有助于证明采集者没有污染到食物产品或样品。 二、采样前准备 1、干冰或冰袋:如果使样品在贮运过程中保持冷却,一些种类的制冷剂就是必需的。检查观瞧 干冰袋子就是否有接触,如果泄漏可能污染样品,您也可以用湿冰,湿冰可以由工厂提供,然而取样前必须清楚这一点,如果想保持样品冷冻,干冰应在检验前获得。 2、灭菌容器及器具:无菌采样袋,袋子必须购买灭菌的,使用时只需撕掉封头,用提供的地方法 张开袋子,将样品放入,然后将袋子顶端卷起,并封口;必要时,取样用镊子,剪子等要灭菌处理。 3、无菌手套:灭菌手套在采样中并非必须启用,如果一个产品在样品收集过程中必须被接触,那么最好让工人来做(加工处理产品的工人),将样品放入收集容器中,既然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处理接触产品,那么我们就不能认为她们对产品又有附加的污染。当用手套时必须用一种避免污染的方式戴上,手套的大小必须适合工作的需要。 4、75%酒精棉球以及75%酒精喷壶,一次性帽子,口罩以及白大褂。 当采集无菌样品时,一条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千万别污染样品。 三、采样 抽样必须遵循无菌操作程序,抽样工具如整套不锈钢勺子、镊子、剪刀等应当高压灭菌,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容器必需清洁、干燥、防漏、广口、灭菌,大小适合盛放检样。抽样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食品中固有微生物的数量与生长能力发生变化。确定检验批,应注意产品的均质性与来源,确保检样的代表性。常见的抽样方法有: 1.直接食用的小包装食品: 尽可能取原包装,直到检验前不要开封,以防污染。 2.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液体食品:

无菌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规程 (一)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要清洁。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地面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群流动,防止尘埃飞扬。治疗室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一次。 2、进行无菌操作时,衣帽穿戴要整洁。帽子要把全部头发遮盖,口罩须遮住口鼻,并修剪指甲,洗手。 3、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无菌物品不可暴露在空气中,必须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无菌物品一经使用后,必须再经无菌处理后方可使用,从无菌容器中取出的物品,虽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4、无菌包应注明无菌名称,消毒灭菌日期,并按日期先后顺序排放,以便取用,放在固定的地方。无菌包在未被污染的情况下,可保存7-14天,过期应重新灭菌。 5、取无菌物品时,必须用无菌钳(镊)。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可触及无菌物或跨越无菌区。 6、进行无菌操作时如器械、用物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即不可使用,应更换或重新灭菌。 7、一套无菌物品,只能供一个病员使用,以免发生交叉感染。(二)准备质量标准 1、工作人员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修剪指甲。 2、备齐用物。

3、治疗盘、无菌持物钳或镊,浸泡于消毒溶液内,无菌溶液、无菌包布、无菌容器及物品、无菌手套、弯盘、75%酒精、无菌棉签。 4、查对无菌物品、灭菌日期及手套号。 5、用物排放有序,符合无菌操作要求。 (三)操作流程质量标准 1、选择清洁、干燥、宽阔的场所进行操作。 2、解开无菌包系带卷放在包布下边。 3、用拇指和食指先揭左右两角,最后揭开内角,注意手不可触及包布的内面。用无菌钳(镊)取出一块无菌巾放于治疗盘内,剩余部分按原折痕包起扎好,并注明开包时间。 4、铺无菌盘: 单巾铺盘:双手拇、食指捏住治疗巾两上角外面,轻轻抖开,双折铺于治疗盘上,内面为无菌区,盖的半幅成扇形折到对面无菌盘上,开口边向外,放入无菌物品后,边缘对齐盖好。将开口处向上翻折两次,两侧边缘向下翻一次,以保持无菌。 双巾铺盘:双手捏住无菌巾的左右两上角的外面,轻轻抖开,由远向近铺于治疗盘上,无菌面向上,放入无菌物品。依上法夹取另一块无菌巾,由近侧向对侧覆盖于治疗盘内上,边缘多余部分反折,不应暴露无菌区。 5、打开无菌容器盖,必须把盖的无菌面(内面)向上,放在稳妥处,夹取所需物品放入无菌盘内后立即盖严。 6、倒无菌溶液,仔细检查核对溶液后,面对瓶签两拇指将橡皮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

微生物无菌取样方法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在讨论无菌取样的原因和采集方法之前,必须要理解“无菌的”的这一术语,“无菌”一般用于取样中,意味着取样过程中,避免操作引起污染。一个无菌样品的采集,应该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即:在收集过程中,本身应避免污染,然后放入消毒容器中。一、包装无菌取样的工具: 拥有正确的采取产品或加工过程的无菌取样器械工具是至关重要的的。除非使用合适的采集工具,否则样品的完整性会被怀疑,甚至样品毫无意义。为了避免没有合适的取样工具,建议建立一个无菌取样的分析清单,来收集取样工具。如果可能盛样品的容器在最初进入加工区之前应当被预先标识,像样品号、取样日期、取样人等。这样可以使在不同的工厂条件下的样品取样更为方便一些。附加样品号码一般在样品采集中被正式确定下来,因此不用预先标明。 人员的工具设施,像工作服、发网或消毒处理过的清洁的鞋靴必须具备有助于证明采集者没有污染到食物产品或样品。 二、采样前准备 1. 干冰或冰袋:如果使样品在贮运过程中保持冷却,一些种类的制冷剂是必需的。 检查观看干冰袋子是否有接触,如果泄漏可能污染样品,你也可以用湿冰,湿冰可以由工厂提供,然而取样前必须清楚这一点,如果想保持样品冷冻,干冰应在检验前获得。

2. 灭菌容器及器具:无菌采样袋,袋子必须购买灭菌的,使用时只需撕掉封头,用 提供的地方法张开袋子,将样品放入,然后将袋子顶端卷起,并封口;必要时,取样用镊子,剪子等要灭菌处理。 3. 无菌手套:灭菌手套在采样中并非必须启用,如果一个产品在样品收集过程中必 须被接触,那么最好让工人来做(加工处理产品的工人),将样品放入收集容器中,既然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处理接触产品,那么我们就不能认为他们对产品又有附加的污染。当用手套时必须用一种避免污染的方式戴上,手套的大小必须适合工作的需要。 4. 75%酒精棉球以及75%酒精喷壶,一次性帽子,口罩以及白大褂。 当采集无菌样品时,一条最重要的规则是:千万别污染样品。 三、采样 抽样必须遵循无菌操作程序,抽样工具如整套不锈钢勺子、镊子、剪刀等应当高压灭菌,防止一切可能的外来污染。容器必需清洁、干燥、防漏、广口、灭菌,大小适合盛放检样。抽样全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食品中固有微生物的数量和生长能力发生变化。确定检验批,应注意产品的均质性和来源,确保检样的代表性。常见的抽样方法有: 1.直接食用的小包装食品: 尽可能取原包装,直到检验前不要开封,以防污染。 2.桶装或大容器包装的液体食品: (1).抽样前摇动或用灭菌棒搅拌液体,尽量使其达到均质;

微生物采样方案

微生物限量采样方案 采样方案分为二级和三级方案,二级采样方案设有n、c、m值,三级采样方案设有n、c、m和M值。 n:同一批次产品应采集的样品件数 c:最大可允许超出m值的样品数 m:微生物指标可接受水平的限量值 M:微生物指标的最高安全限量值 例:n=5,c=2,m=100cfu/g,M=1000cfu/g,即从一批产品中采集5个样品,若5个样品的检测结果均小于或等于m值(≤100cfu/g),则这种情况是允许的,若≤2个样品的结果(X)位于m值和M值之间(100cfu/g≤X≤1000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允许的;若有3个及以上样品的检验结果位于m和M之间,则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若有任一样品的检验结果大于M(>1000cfu/g),则这种情况也是不允许的。 0/25g a,标准限量,就是每25g样品不得检出。a通常为5次。 挥发性盐基氮:代表动物蛋白受微生物的作用程度,是动物蛋白新鲜度的代表。 MPN:基于泊松分布的一种间接计数方法,most probable number GB 7718,直接向消费者提供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示应包括食品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和规格。生产者和经销商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贮存条件、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产品标准代号及其他需要标识的内容。 ADI:每日允许摄入量 acceptable daily intake。 净含量字体高度≥4mm。 下列预包装食品豁免强制标示营养标签 1、生鲜食品如包装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 2、乙醇含量≥0.5%的饮料酒类 3、包装总面积≤100cm3或最大表面面积≤20cm3的食品 4、现制现售的食品 5、包装的饮用水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评估: 1、环境清洁、干燥。 2、无菌物品在有效期内。 准备: 护士着装整洁,脱手表,卷袖过肘,洗手并擦干,戴口罩。 物品治疗车、治疗盘2个、无菌持物钳浸泡于消毒液内、浸泡用消毒液、消毒小毛巾或手消液、无菌容器包(无菌缸及钳)、无菌巾包、无菌溶液、2%碘酒、75%酒精、无菌棉签、无菌有盖缸内盛纱布、无菌治疗碗包、号码合适的无菌手套一副、开瓶器、橡皮筋、标签纸、书写笔、污物缸、干净小毛巾2 块、污物碗、剪刀。 操作流程: 取一块干净小毛巾擦拭工作台;再取另一块小毛巾擦拭治疗盘,将治疗盘放于工作台上合适的位置;翻转小毛巾的另一面,擦拭无菌溶液,检查无菌溶液的名称、有效期,看瓶口有无松动;擦瓶灰,检查药液质量,擦拭消毒溶液,核对浓度、名称、有效期。消毒双手。 取无菌持物钳:检查包布名称、有效期,看包布有无破 损、潮湿。用手打开无菌包外层,用无菌持物钳打开内包布, 用

手取岀装有无菌持物钳的无菌缸,并调整无菌持物钳的位置,整理包布放于治疗车下层。取消毒液,再次检查消毒溶液的名称、有效期,倒少量消毒溶液冲洗瓶口,再由原处倒出消毒溶液于无菌缸内,深度为无菌持物钳关节上2-3cm, 注明开启日期、时间及责任者。注明浸泡无菌持物钳消毒液的浓度、名称、日期、时间及责任者。 取无菌治疗巾:检查包布名称、有效期,看包布是否潮湿、破损;用手打开外层包布,取无菌持物钳打开内层包布, 取无菌治疗巾一块放于治疗盘内,剩余未污染的治疗巾按原折痕包好(注意:内层用无菌持物钳),注明开包日期、时间及责任者。 铺治疗盘:单层铺巾法,捏住治疗巾上层两角的外面打开,双层铺于盘上,“注意治疗巾不可超过治疗盘的边缘”,扇形打开治疗巾上层。⑼R取无菌治疗碗,检查无菌包名称, 有效期,看包布是否潮湿、破损,外层包布用手打开,内层用无菌持物钳或手打开,原则不污染,放无菌碗于无菌盘内,整理包布放于治疗车下层,注意低于操作台。取无菌溶液:再次检查液体名称、有效期;检查无菌棉签有效期,包装有无漏气,剪开棉签;取无菌溶液密封瓶外盖,用2%的碘酒消毒瓶口及瓶颈,再用75%酒精脱碘。开取铝盖,再次消毒瓶口及瓶颈,(注意:此时若铝盖与橡皮塞同时取岀,则无须进行第二次消毒),可直接倒取无菌溶液,用无菌持物钳打开瓶塞,无菌溶液的标签向上,先倒出少量溶液

病原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

病原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操作规程正确的标本采集,运送,保存和处理对于微生物检验工作质量至关重要,为了准确检出病原菌,避免漏检与误诊,临床医护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掌握微生物标本的选择,采集,运送,保存及处理的一般原则。 一、标本采集的一般原则 1.早期采集 采集时间最好在病程早期,急性期,且必须在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确保病原菌的检出。 2.无菌操作 采集标本时应尽量减少或避免感染部位附近或皮肤黏膜正常菌群的污染,使病原菌与正常菌群混淆,造成临床误诊。采集的标本应存放在无菌容器内,容器不能使用消毒剂处理,标本中也不能添加防腐剂,以免降低病原菌的检出。3.适量的标本 标本量过少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 4.适当的采集方法 对于厌氧菌,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的采集方法是不同的,用于厌氧菌培养的标本应尽量用注射器采集抽取物,室温保存,不能冷藏和冷冻。 5.盛放标本的容器 采集标本应存放在无菌,防漏,应带有螺旋盖的容器内。 二、标本的运送 1.标本采集后立即送检,若有延迟也应在2小时内送到实验室,否则会影响病原菌的检出,一般性的细菌培养标本若需延迟送检时,应置于4度冰箱保存,且不能超过24小时。 2.临床标本最佳运送时间取决于标本的量,少量液体(小于1ml)或组织(小于1cm3)应在15~30分钟内送到实验室,较多量的标本置于运送培养基中可放12~24小时,厌氧培养标本原则上是床边接种,如延迟送检,需保存在厌氧运送培养基中,室温保存,不得超过24小时。 三、不同标本的采集,运送 (一)血液标本采集,运送

1.血培养指针征 当患者出现:发热(大于38度)或低温(小于36度),寒战,白细胞增多,皮肤黏膜出血,休克,多器官衰竭,血压降低,c反应蛋白升高及呼吸加快,血液病患者出现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具备上述一种或几种体征时,临床怀疑菌血症应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对入院危重感染患者应在未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前,及时做血培养。 2.对怀疑菌血症、真菌血症的患者,在考虑使用抗菌药物之前,应立即采集血培养标本。必须同时或间隔短时间内采集2套以上血培养标本。成年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3套(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即双瓶双臂同时采集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每瓶不少于5ml;婴幼儿患者:推荐同时采集2次(不同部位)血培养标本,采血量每瓶不少于2ml。(少于病人总血容量的1%).在采取血培养后的2—5天内,无需重复采取血培养。两个例外:细菌性心内膜炎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血症。 3.血标本采集的量是影响检出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检出率与采血量成比例增长,每增加1ml的血液,病原菌的检出率就会相应增加。儿童患者血液中病原菌浓度较高,血培养量无需等同于成人。采用一对(需氧瓶+厌氧瓶)组合,比采用二个需氧瓶的组合可检出更多的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和厌氧菌。采血量不能满足推荐的量时,应首先满足需氧瓶的需要。 推荐从外周静脉采集血液标本,不推荐静脉留置导管,因其常伴有高污染率。如果必须从留置导管内采血,也应同时从外周静脉采集另外一个血培养标本以帮助阳性结果的判读。 4.血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 在采血之前,血培养瓶的橡皮塞需使用75%酒精消毒并干燥。然后再进行穿刺部位的皮肤消毒。严格按照“酒精、含碘消毒剂、酒精”的消毒步骤操作,并等待足够的消毒时间。严格无菌操作,不允许在皮肤消毒后用手接触静脉,除非带有无菌手套.不推荐采血和接种血培养瓶更换注射器针头;采集后的血培养瓶应在1小时之内送往实验室,血培养瓶在接种前和接种后均不得冷藏或冷冻。 (二)痰培养标本采集,运送 1.痰培养指征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喉炎,会咽炎等都可采集鼻,鼻咽,口咽拭子标本

环境微生物检测——采样方法 剧本

《环境微生物检测——采样方法》场景剧本题目:环境微生物检测——采样方法 主题曲、插曲待定 影片主要角色: 男1号梁总,25岁,业务主管(西装革履) 男或女2号小李,20岁,采样组组长(休闲) 女3号小黄,20岁,前台靓女(时尚的靓女) 男3号** 客户,25岁,(带领的衣服)(演成搞笑的土豪人物) 男或女4号:小王,19岁,某学校的顶岗实习生 第一场: 场景:公司前台(汇标公司的前台,甲在埋头做报表,乙在打电话和客户沟通,前台靓女在接水) 时间:上午 人物:前台靓女、客户,前台靓女以及同事两三个。 从门外来了一个大约25岁男性在张望。前台靓女赶紧走出来打开门。 前台靓女:您好。 客户:这里是汇标检测公司吗? 前台靓女:是啊,有什么可以帮到您? 客户:我是来自大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的××。最近我们一个大楼要竣工验收,需要对水质进行检测,你们能做吗?我们不差钱。 前台靓女指引客户坐下,倒一杯水。 前台靓女:这些业务我们做过很多。我们是第三方检测公司,有对该项目进行检测的资质,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做的。 客户:对水质都监测什么呀? 前台靓女:《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中明文规定:

“4.2.3 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验,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方可使用。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5750 – 2006,具体包括13个分项。包括水样采集和保存、感官性状和物理指标、有机物指标、消毒副产品指标、金属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等等。 对建筑工程竣工验收水质检测,我们一般取pH、色度、浑浊度、臭味、肉眼可见物、总游离氯、耗氧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指标。 客户:听起来很专业,好!我信赖你们公司。 前台靓女:那麻烦您去我们主管办公室对签订合同有关事宜进行协商。 第二场: 场景:办公室 时间:某上午 人物:业务主管梁总、采样组组长小李 梁总:小李,这里刚接和大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签了一个合同。这可是一个大客户,你们要认真对待。你赶紧安排人过去采样吧。 小李:好的。我会尽快安排人过去采样。您放心吧。 第三场: 场景:公司走廊 时间:某上午 人物:采样组组长小李,实习生小王 小李:小王,我们明天要去广州海珠区琶洲那边对一个大楼的自来水进行采样,你准备一下。 小王:好的。我会马上去做。 第四场: 场景:实验室 时间:任意 人物:小李

微生物标本采集大全

微生物标本采集大全 日期:2015-12-17 20:44:38 来源:中华检验医学网点击:21 次 正确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直接影响到微生物培养鉴定结果。可靠的检验结果可以指导临床诊断治疗,为临床科学用药和成功的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是正确、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减少抗菌药物滥用和监测医院感染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为此应正确采集各种细菌学标本。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 1、采集方法 (1)75%酒精清洁局部皮肤。 (2)待皮肤干后,再用2%—2.5%碘酒从穿刺点中心部位开始消毒,范围不应小于5cm(直径),且不能用手指触摸消毒后的皮肤。 (3)皮肤碘酒干后(约1min),穿刺采集血液,采血量成人5-10ml,婴幼儿1-5ml。(4)采血后立即在床旁接种培养瓶,并迅速轻摇,充分混匀防止凝固,但又不可剧震以防溶血。 2、注意事项 (1)怀疑菌血症应尽早采血,体温上升(38.5℃)采血可提高阳性率,但也要防止因等待而延误时机。 (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而又不能停药者,也应在下次用药前采血。切忌不要在静滴抗菌药物的静脉处采取血标本,也不能从静脉导管及动脉插管中取血。 (3)培养基与血液之比以10:1为宜,以稀释血液中的抗生素,抗体等杀菌物质;有人主张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人,培养基与采血量之比可为20:1或大于这个比例。 (4)近年研究表明,将血液注入血培养基前,更换针头反而易导致污染。 (5)每例至少采血两次,间隔0.5-1h,以利于提高阳性率和区分感染菌与污染菌。 (6)疑为细菌性心内膜炎及布鲁氏病的病人,以肘动脉或股动脉采血为宜,除在发热期采血外,并要多次采血(24h 3-4次)和增加采血量(可增加10ml)。 (7)采血后立即送检,如不能立即送检可置室温,而不能放置冰箱。 (8)如临床表现很似败血症,而血培养多次阴性者,提示考虑厌氧菌和真菌感染的可能。 二、骨髓的采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