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意义:

(1)有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

①提高食品的贮藏性,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②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③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2)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3)有利于食品加工:面包加工中膨松剂、制糖中加乳化剂、豆腐中凝固剂。

(4)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添加食品中,加工成保健食品。

(5)有利于开发新的食品资源:资源丰富,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以支撑品种丰富、齐全的新型食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3、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有化学合成品与人工合成天然等同物)。按功能分为23类。

4、按安全性评价:分为 A、B、C类

A类:JECFA已制定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 ADI )和暂定ADI值者;

A1类:毒理学资料清楚,已制定出ADI值或者认为毒性有限无需规定ADI值者;

A2类:已制定暂定 ADI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够完善,暂定许可用于食品者。

B类:JECFA进行过安全性评价,但未建立 ADI值,或者未进行过安全性评价者,

B1类:进行过安全性评价,未制定 ADI值者

B2类:未进行过安全性评价者

C类:JECFA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或应该严格限制作为某些食品的特殊用途者,

C1类: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者;

C2类:认为应严格限制在某些食品中做特殊应用者。

5、【日允许摄入量(ADI )】人类每日摄入某种食品添加剂直到终生,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

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以每人每日摄入的“mg/Kg体重”表示。

【最大无作用剂量(MNL )】指于既定的动物试验毒性试验期间和条件下,动物长期摄入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单位为mg/Kg。

6、我国食品添加剂的选用原则(判断):

(1 )使用时应符合基本要求

①不应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

②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

③不应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④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⑤在达到预期效果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者除外。

(2)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①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②作为某些特殊膳食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③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④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贮藏。

7、毒理学评价的四大步骤:

(1)急性毒性试验:LD 50即半数致死量(10倍为界限,LD 50越小,毒性越强)

(2)遗传毒性试验、致畸试验和短期喂养试验

(3)亚慢性毒性试验:最大无作用剂量(MNL)

(4)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第二章防腐剂

1、【食品防腐剂】一类加入食品中能防止食品腐败,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其本质是具有抑制微生物增殖或延缓微生物生长的一类化合物。

2、使用防腐剂的目的:

①保证食品产品的质量,延长食品的保鲜货架期;

②保鲜、耐存放,减少致病菌污染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机会,可保障在保质期内食品的安全性,能放心享用食品。

3、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

①破坏微生物细胞膜的结构或者改变细胞膜的渗透性,是微生物体内的酶类和代谢产物逸出细胞外,导致微生物正常的生理平衡被破坏而失活。

②防腐剂与微生物的酶作用,如遇酶的巯基作用,破坏多种含硫蛋白酶的活性,干扰微生物体的正常代谢,从而影响其生长和繁殖。通常防腐剂作用于微生物的呼吸酶系。

③防腐剂作用于蛋白质,导致蛋白质部分变性、蛋白质交联而使其他生理作用不能进行。

④影响M的遗传机制(静菌作用)

4、防腐剂分类:

(1)有机酸及其盐类:苯甲酸和苯甲酸钠;山梨酸和山梨酸钾;丙酸钙;脱氢乙酸;双乙酸钠等(2)无机物及无机盐类:C02,二氧化氯,过氧化氢,二氧化硫和亚硫酸盐,亚硝酸盐等

(3)酯类等有机物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戊二醛;仲丁胺;乙萘酚等

(4)生物类:乳酸链球菌素;纳他霉素;甲壳素等

5、食品防腐剂的使用原则

(1 )不得对消费者产生急性或潜在危害;

(2 )不得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用量不能大于防腐目的要求的数量;

(3)不得有助于食品假冒或以任何方式欺骗消费者,使用的防腐剂必须在包装中注明;

(4)不得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防腐剂本身应是食品级的质量标准而不能用一般工业用品。

6、食品防腐剂的添加方式

(1 )直接添加:面包和糕点等食品

(2)表面喷洒或涂布:水果和蔬菜保鲜

(3)采用气相防腐处理:月饼包装,乙醇溶液喷洒腐竹等

7、影响食品防腐剂应用效果的因素

(1)食品成分和含量:如食品中的香味剂、调味剂、乳化剂等具有抗菌作用,食盐、糖类、乙醇可以降低水分活度,有助于防腐,食盐可以干扰微生物中酶的活性,但会改变防腐剂的分配系数,使其分布不均。食品中的某些成分与防腐剂起化学反应,可能使防腐剂部分或全部失效或产生副作用。防腐剂还会被食品中的微生物分解。

(2)水分活度:水分活度高,有利于细菌和霉菌的生长。降低水的活度有利于防腐剂防腐

效果的发挥。在水中加入电解质,或加入其它可溶性物质,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可以降低

水的活度,对防腐剂起到增效作用。

(3)介质的pH值:在水溶液体系中,某些防腐剂是处于解离平衡状态,如酸型防腐剂,

其防腐作用主要靠未解离的酸对微生物起作用,也有少量是解离出来的H +的作用,所以,

这类防腐剂在pH低时使用效果好。

(4)溶解与分散度:防腐剂应该完全溶解和均匀分散在食品中,才能全面发挥作用。人解

释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溶剂,这些溶剂必须与食品相配。还要选择合适分配系数的防腐剂,才

可能有效。

(5)温度与稳定性:一般情况下加热可增强防腐剂的效果。在加热杀菌时加入防腐剂,则杀菌时间可以缩短。

(6)染菌的程度:食品染菌情况越严重,则防腐效果越差。因为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机理只是抑制微生物,延长微生物增殖过程的诱导期。

(7)多种防腐剂的协同作用:防腐剂都有各自的作用范围和抑菌谱,在某些情况下两种或

两种以上的防腐剂并用,可能发生三种效应:增效或协同效应、增加或相加效应、对抗和拮

抗效应。在混合防腐剂中,一般同类型的防腐剂并用。

8、常见的防腐剂(背)

一、有机酸及其盐类防腐剂

(1)苯甲酸及其盐类:对酵母菌、霉菌作用强;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差,对乳酸细菌不起作用。

(2)山梨酸及其盐类:属于酸性防腐剂。对霉菌、酵母菌和好气性细菌的生长发育起抑菌作用,对嫌气性芽孢生成细菌几乎无效,对嗜酸乳杆菌等效果差。

(3)丙酸及其盐类:属于酸性防腐剂。对霉菌效果显著,但对细菌抑制作用小,对酵母菌几乎无效。

(4)脱氢乙酸及钠盐:属于酸性防腐剂。有较强的抗细菌能力,对霉菌和酵母菌的抗菌能力更强。

(6)双乙酸钠:对霉菌和细菌有很强的抑制效果。

二、酯类防腐剂

(1)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霉菌、酵母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细菌特别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和乳酸菌的作用较弱。

三、生物类防腐剂

(1)乳酸链球菌素:能抑制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及其芽孢的生长和繁殖,对酵母菌和霉菌无作用。

(2)纳他霉素:对几乎所有的霉菌和酵母菌有作用,但对细菌和病毒无效。

(3 )壳聚糖:对细菌、霉菌和酵母菌都有抑菌特性。

(4 )溶菌酶:大多数可溶解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阳性菌。

9、防腐剂应用新技术的开发:

①外控型气相抑菌技术

②复配协同作用技术

③化学防腐剂与物理场强化技术

第三章抗氧化剂

1、为避免或延缓氧化反应,主要从原料、加工过程和保质等方面采取措施:

①密封避光包装

②填充气体、浸泡和涂膜处理

③降低贮存温度

④利用脱氧剂:降低氧气浓度

⑤添加抗氧化剂

2、抗氧化剂分类及作用机理

(1 )阻断油脂自动氧化的链式反应

①自由基吸收剂:可放出氢离子,与自由基反应特别是过氧化自由基ROO ?结合形

成稳定的化合物,以中断氧化过程中的链式反应,阻止氧化过程进一步发生;而本身形成抗

氧化剂自由基,但抗氧化剂自由基可形成稳定的二聚体,如茶多酚(TP)、生育酚、黄酮类、BHA、BHT、TBHQ、PG 等

②氢过氧化物分解剂:释放氢离子将过氧化物分解破坏,使其不能形成醛或酮的产物,

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等

(2)通过自身氧化消耗食品内部和环境中的氧

③氧清除剂:借助还原反应,降低食物内部及周围的氧含量,如抗坏血酸、抗坏血酸

棕榈酸酯、异抗坏血酸及其钠盐等

(3)螯合金属离子以消除其催化活性

④金属螯合剂:对自由基或催化氧化作用的离子进行络合和封闭,与金属离子形成稳

定的络离子的形式,如柠檬酸、EDTA、磷酸衍生物和植酸等;

(4)除去溶解氧或消除食品体系中的高氧化物

⑤酶抗氧化物:葡萄糖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

(5 )单线态氧(激发态氧分子)变成三线态氧(基态氧原子)

⑥单线态猝灭剂:3■胡萝卜素

3、食品抗氧化剂分类,按其来源分,分为化学合成抗氧化剂和天然抗氧化剂。

化学合成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没食子酸丙

酯(PG)、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 )

天然抗氧化剂:黄酮类化合物、中草药提取物、香辛料提取物和草本植物。

4、按其作用方式分类:

①自由基清除剂:酚类化合物

②氢过氧化物分解剂:含硫抗氧化剂

③氧清除剂: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及钠盐

④酶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等

⑤金属离子螯合剂:柠檬酸、EDTA、植酸等

⑥单线态猝灭剂:3 -胡萝卜素

5、丁基羟基茴香醚(BHA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有机溶剂;脂溶性抗氧化剂,并溶于各种油脂(动物油脂);对光、热比较稳定,易成乳化状态。

二丁基羟基甲苯(BHT ):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不溶于水,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稳定性较高,与金属离子反应无颜色变化,对光、热相当稳定;没有特异臭,但毒性相对较高。

没食子酸丙酯(PG):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稍有苦味,溶于热水或醇类溶剂,能与铜、铁等金属离子形成有色的络合物,对光、热稳定性较差。

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 ):白色结晶性粉末,有特殊气味,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各类植物油,热稳定性较好,不与铜、铁离子反应,对细菌、酵母菌、霉菌均有一定抑制

作用。

6、抗氧化剂使用技术

(1)充分了解抗氧化剂的性能并选择:当确定这种食品需要添加抗氧化剂后,应该在充

分了解抗氧化剂性能及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的基础上,通过试验来确定最适宜

的抗氧化剂品种。

(2)正确掌握抗氧化剂的添加时机:在使用抗氧化剂时,应当在食品处于新鲜状态和未

发生氧化变质之前使用,才能充分发挥抗氧化剂的作用。

(3)抗氧化剂及增效剂的复配使用:如生育酚一抗坏血酸就是一对相互增效的混合抗氧化剂。

(4)选择合适的添加量:添加量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油溶性抗氧化剂不超过0.02%,水溶性抗氧化剂不超过 0.01%)

(5)控制影响抗氧化剂作用效果的因素:光、热、氧、金属离子以及抗氧化齐恠食品中的分散性。

第四章着色剂

1、天然与合成的比较

2、【色淀】是由水溶性着色剂沉淀在许可使用的不溶性基质上所制备的一种特殊着色剂制品,经过滤、干燥、粉碎而制成的改性色素。

3、允许在食品中使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日落黄、靛蓝、亮蓝、赤藓红、新红、诱惑红、酸性红、喹啉黄、胡萝卜素和叶绿素铜钠盐及钾盐、二氧化钛、氧化铁黑(红)等十余种及其相应的色淀。

4、胭脂红是红色食用色素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色素。柠檬黄着色剂中最稳定的一种。

5、食品合成着色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多选)

①添加食品色素时,严格执行规定标准,并准确称量,以免形成色差;

②一定要配成溶液再使用;

③染色适度

④混用时,要用溶解性、浸透性、染着性等性质相近的着色剂,防止褪色与变色。

⑤着色剂的加入应尽可能放在最后

⑥水溶性着色剂,应干燥密封保藏。

6、食品合成着色剂的发展趋势:目前,基于安全性,食品合成着色剂的发展方向

主要为人工合成天然等同物色素和高分子聚合色素,同时,对合成着色剂使用性能进行改造,

使其应用面不断扩大。

7、常见食品天然着色剂按结构分类:

(1)吡咯类天然着色剂:叶绿素铜钠盐

(2)异戊二烯衍生物天然着色剂:B -胡萝卜素、辣椒红素、栀子黄(藏花素)

(3)多酚类衍生物天然着色剂:花青素、红米红、高粱红、可可壳色

(4)酮类衍生物天然着色剂:红曲红、姜黄素

(5)醌类衍生物天然着色剂:紫胶红、胭脂虫红

(6)其他天然着色剂:焦糖色

第五章护色、漂白剂

1、【护色剂】防止肉类物质发生褐变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护色助剂】可提高护色剂效果,同时可降低护色剂用量而提高其安全性的一类物质。

2、作用:抑菌作用、增强风味作用。

3、【食品漂白剂】能够破坏、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其褪色或使食品免于褐变的物质。

按其作用机理分,有还原型漂白剂和氧化性漂白剂。

还原型漂白作用机理:起漂白活性的物质是S02。亚硫酸盐在酸性环境中生成还原性的

亚硫酸(H2SO3),完全酸化后形成水合二氧化硫(S02 H20),S02可直接与一些色素中的

发色基团反应,使其褪色或产生漂白作用。

4、氧化性漂白剂:偶氮甲酰胺(面粉处理剂)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及危害 1、山梨酸钾(防腐剂): 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推荐: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较小,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价格较贵,不少国家已开始逐步用它取代苯甲酸钠。 2、亚硝酸钠(护色剂): 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代它。 副作用:过量食入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更可疑的是有一定致癌性。 标准:世界食品卫生科学委员会发布的人体安全摄入亚硝酸钠的标准为0-0.1毫克/千克体重,按此标准使用和食用,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 3、D-异抗坏血酸钠(抗氧化剂): 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评为“绿色食品添加剂”,可保持食品的色泽,自然风味,延长保质期,主要用于肉制品、水果、蔬菜、罐头、果酱、啤酒、汽水、果茶、果汁、葡萄酒等。它能防止腌制品中致癌物质——亚硝胺的形成。 副作用:基本无害,但是过量摄入会导致一系列的肠道与皮肤疾病。 4、红曲红(着色剂):天然红色素,是微生物发酵的产物,目前并未发现对人体有什么危害。可以用在调制乳、冷冻饮品、果酱、腐乳、糖果、方便米面制品、饼干、腌腊肉制品、醋、酱油、饮料、果冻、膨化食品上,不允许用在生鲜肉或调理肉制品中。 5、糖精钠(甜味剂): 糖精钠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又称可溶性糖精,是糖精的钠盐(果脯大量含有)。一般认为糖精钠在体内不被分解,不被利用,大部分从尿排出而不损害肾功能。 副作用:致癌的可能性尚未完全排除。 标准:糖精钠的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婴幼儿食品中不得使用。 6、甜蜜素(甜味剂): 甜蜜素是目前我国使用最多的甜味剂,成分是环己基氨基磺酸钠。调配于清凉饮料,加味水及果汁汽水最适宜。罐头、酱菜、饼干、蜜饯凉果等均有使用。

各种食品添加剂的用途和成分

常见食品添加剂的成分、用途 植酸 Phytic acid 别名肌醇六磷酸、环己六醇六磷酸酯、PA 编码GB 04.006 性状黄褐色粘稠液体,易溶于水、96%乙醇、甘油和丙酮,难溶于无水乙醇和甲醇,不溶于苯、氯仿和乙醚等。水溶液为强酸性0.7%溶液的pH为1.7。易受热分解。若在120℃以下短时间加热,或浓度较高时,则较稳定。 植酸对金属离子有螯合作用,在低pH下可定量沉定Fe3+。中等pH下可与所有的其他多价阳离子形成可溶性络合物。它能显著地抑制维生素C的氧化。与维生素E混合使用,具有相乘的抗氧化效果。 制法将来糠、麸皮等用2%盐酸浸提制得菲丁,再以菲丁制得植酸。 质量标准 毒理学依据 LD50小鼠口服4300mg/kg体重(2950~6260mg/kg)(雌性); 3160mg/kg体重(2050~4880mg/kg)(雄性)。 使用抗氧化剂和螯合剂。 1.使用注意事项植酸为天然产物,多年食用证明对人无毒害作用。日本规定可不予限制,但也有人认为它能螯合微量金属离子,可有不利应予注意。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920-1996)规定:植酸用于对虾保鲜可按生产需要适量使用,允许残留量为20mg/kg;用于食用油脂、果蔬制品、果蔬汁饮料和肉制品,最大使用量为0.2g/kg。 (2)美国规定:使用0.01%植酸热消毒婴儿食品用瓶及盖,并可防止金属瓶盖的锈蚀。(3)实际使用参考 ①植酸可用于防止食品的褐变或褪色,稳定维生素C,用作食品、医药品的抗氧剂和稳定剂。如用于腌制品或卤煮鱼虾的调味液,在制作过程中添加0.1%~0.3%的植酸,可防止产品褐变或褪色。 ②植酸用作植物油的抗氧化剂,如对大豆油等植物油添加0.01%即非常有效。对几种植物油的抗氧化效果如下表

食品添加剂论文

现代生活与化学 姓名:我心飞扬 专业年级:地理信息系统09

食品添加剂与食品安全 摘要 各种各样的食品添加剂为我们提供了营养可口的美食,但近年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事件又让我们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恐惧感。因此,我们有必要正确认识并科学合理地使用食品添加剂。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安全;健康 ABSTRACT Variety of food additives provides us nutritious and delicious food, but a series of food safety incidents in recent years,letting us have a fear of food additives.Therefore, we need a correct understanding an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 of food additives. Key words:f ood; additives; security; health 苏丹红鸭蛋、染色馒头、爆炸西瓜、三聚氰胺……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使食品添加剂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广大消费者心中的疑点。由于不了解食品添加剂定义和基本知识,不了解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工艺中的重要作用,很多媒体和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产生了很深的误解。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生产中十分重要的一环,有专家曾说:“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就没有健壮的男子,苗条的女子,聪明的小孩和硬朗的老人。” 1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1995年)的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不是食物,也不一定有营养价值,但必须符合上述定义的概念,即不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且具有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增强食品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 2食品添加剂的种类 2.1按来源分

食品中的添加剂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中有1960多种添加剂,共有22类。 分别是(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酸奶 果胶(增稠剂) 副作用:有的增稠剂是淀粉水解产生的糊精、改性淀粉等,它们本身无毒无害,但容易升高血糖,甚至可能导致更剧烈的血糖反应。 标准:我国允许使用的有琼脂、明胶、卡拉胶等25种。 推荐:目前使用广泛的是卡拉胶、黄原胶以及改性淀粉、纤维素等自然界存在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 (酸奶含有防腐作用的乳酸和乳酸菌素,所以不需添加防腐剂。) 冰激凌、雪糕 着色剂:日落黄、柠檬黄、胭脂红、苋菜红、亮蓝等都是食用合成色素,也称食用合成染料。副作用:因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糕点及肉制品。 标准:我国规定,任何婴幼儿食品中严禁使用任何人工合成色素。 冷藏肉品 山梨酸钾(防腐剂) 与水果的梨无关,山梨酸(钾)能有效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还能防止肉毒杆菌、葡萄球菌、沙门氏菌等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推荐:山梨酸钾抗菌力强、毒性较小,可参与体内正常代谢,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但价格较贵,不少国家已开始逐步用它取代苯甲酸钠。 亚硝酸钠(护色剂) 不仅可以使肉制品色泽红润,还可以抑菌保鲜和防腐,目前还没有其他更为理想的添加剂替

食品添加剂考试试题

食品添加剂: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了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防腐剂:是指能够防止食品由微生物所引起的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的一类食品添加剂。色淀:水溶性着色剂沉淀在允许使的不溶性基质上所制备的特殊着色剂,其着色部分是允许使用的合成着色剂,基质部分多为氧化铝,称之为铝色淀。ADI值:指动物毒性试验确定最大无作用剂量。胶母糖基础剂:是赋予胶姆糖(泡泡糖,口香糖)成泡,增塑,耐咀嚼等作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食品抗氧化剂:是防止或延缓食品氧化,提高食品稳定性和延长食品贮藏期的食品添加剂。水分保持剂:水分保持剂是指添加子食品中有助于维持食品水分稳定的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也被称为食品强化剂,营养供给剂。食品增稠剂:在水中溶解或分散,能增加流体或半流体食品的黏度,并能保持所在体系的相对稳定的亲水性食品添加剂。食品的护色剂:本身不具有颜色,但能使食品产生颜色或使食品的色泽得到改善具有较强的氧化还原性,能够防肌红蛋白加强或保护食品颜色的一种添加剂。食品的发色助剂:本身无发色功能,但与发色剂配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发色效果,同时可以减少发色剂用量而提高食品的安全性。食品乳化剂:指添加于食品后可显著降低油水两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疏水性物质)和水(亲水性物质)形成稳定乳浊液的食品添加剂。HLB(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表示乳化剂对于水和油相对亲和程度,一般在1~20之间,1表示亲油性最大,20表示亲水性最大。食品疏松剂:指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产品发起形成致密多孔组织,从而使得制品具有疏松,柔软或酥脆的物质。食品膨松剂:又称膨胀剂,起发粉,面团调节剂,广泛用于焙烤食品(生产面包,饼干,糕点等)。食品稳定剂和凝固剂(组织硬化剂):食品中胶体(果胶,蛋白质等)凝固为不溶性凝胶状态的一类食品添加剂,主要作用于豆制品生产和果蔬加工以及凝胶食品的制造。食品发色剂:又叫护色剂,呈色剂,指本身不具有颜色,但能使食品产生颜色或使食品的色泽得到改善(加强或保护)的食品添加剂。甜味剂:赋予食品甜味的添加剂,常指:人工合成的非常营养甜味剂,糖醇甜味剂和非糖天然甜味剂3类。食品调味剂:口腔内感受味觉的主要是味蕾,味蕾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人对咸味感觉最快,对苦味的感觉最慢。阈值:感受到某种呈味物质的味觉所需要的该物质的最低浓度。食品增味剂(鲜味剂):补充或增强食品原有风味的物质,使之呈鲜味感的一些物质。酸度调节剂:用以维持或改变食品酸碱度的物质。水分保持剂:指有助于保持食品中的水分而加入的物质。(多指磷酸盐类,甘油,乳酸钾等)抗结剂:是加入颗粒或粉末食品中以防止食品结块,保持其松散或自由流动的物质。 我国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将食品添加剂按照功能分为23 类。我国允许使用的水分保持剂主要是磷酸盐类。 第三代食品鲜味剂包括动物蛋白质水解物,植物蛋白质水解物,酵母抽提物。 食品营养强化剂是指为了增加食品的营养成分而加入到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营养物质和其他营养成分。 食品着色剂都是由发色团和助色剂组成的,因此能够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食品添加剂的英文名称为Food Additives。 JECFA代表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 MNL是指最大无作用量,50%Lethal does 是指半数致死量。 卫生部于2012年3月15日正式发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该标准于2013 年1 月 1 日正式实施。 为了安全起见,国际上在确定ADI值时,要将最大无作用剂量缩小 100 倍 微生物来源的食品增稠剂包括黄原胶和结冷胶 丙酸及其盐类对防霉菌有良好的效能,故用于面包加工中,延长其保质期

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毕业论文

如何正确看待食品添加剂 当三聚氰胺先后从牛奶和鸡蛋中检测出来以后,再一次拉长了由苏丹红、吊白块、福尔马林等组成的“恐怖名单”,为数不少的消费者因噎废食,对食品添加剂谈虎色变,以至一些严格按照标准规定合理添加了相关食品添加剂的产品,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据媒体报道,作为食品工业重要添加剂的纤维素醚销量直线下降,部分产品价格锐减30%~50%,销量大幅萎缩。 “首先要纠正一个错误的概念,那就是很多消费者将食品非法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混为一谈。”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助理张岩博士说:“三聚氰胺本身就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化工原料,这种物质是严格禁止加入到食品中的。”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或许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委联合颁布实施的新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能告诉人们答案: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营养强化剂、食品用香料、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也包括在内。 “食品添加剂对于改善食品质量、档次和色香味,对于食品原料乃至成品的保质保鲜,对于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对于食品加工工艺的顺利进行以及新产品的开发等诸多方面,都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

用。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张岩说。 随着现代食品工业的崛起,食品添加剂的地位日益突出,世界各国批准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也越来越多,其使用水平已成为该国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美国是目前世界上食品添加剂产值最高的国家,其销售额占全球食品添加剂市场的1/3,食品添加剂品种也位居榜首。在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所列 2922种食品添加剂中,受管理的有1755种。日本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约1100种,其中包括日本食品添加物公定书(第六版)所列化学合成品350种。欧洲约使用1500种。我国今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将食品添加剂分为22类共1812种。 一般来说,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如按来源分,有天然食品添加剂和人工化学合成品两大类,天然食品添加剂又分为由动植物提取制得和由生物技术方法发酵或酶法制得两种,化工合成法又可分为一般化学合成品与人工合成天然等同物,如天然等同香料、天然等同色素等。按生产方法分类,则有化学合成、生物合成(酶法和发酵法)、天然提取物三大类。按作用和功能分类,又可以分为酸度调节剂、甜味剂、增稠剂和其他共21类。 “以防腐剂为例,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很多人认为食品中的防腐剂会威胁人的身体健康。可一些食品如果不使用防腐剂的话,会引起致病菌的大量滋生,更加威胁人的健康。” 张岩说:“顺便提一句,食源性疾病尤其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才是威胁公众健康的第一因素。近几年,国内的导向和公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

食品添加剂有哪些?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介绍 1漂白剂 常见种类:亚硫酸盐类、过氧化氢。可用于薯片、葡萄酒、干菜、凉果、白糖等,使用范围非常广,媒体相继曝光过一些黑作坊使用工业用品双氧水掩盖肉类、海鲜的腐败变质外观,消除臭味。 2抗氧化剂 常见种类:抗坏血酸(维他命C)、柠檬酸异丙酯、特丁基对苯二酚。可用于食用油或饼干、蛋糕等,防食物变坏,延长保质期。 3增稠剂 常见种类:卡拉胶、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可用于果冻、糖果、面条、牛奶等。可提高食品的黏稠度或形成凝胶,改变食品物理性状。健康饮食网 https://www.doczj.com/doc/9218825943.html, 4代糖(甜味剂) 常见种类:阿斯巴甜、三氯蔗糖。可用于低糖可乐、香口胶、糖尿病人食品、餐桌用糖包。不法商家过量使用糖精钠的现象很普遍,特别在一些劣质的饮料、蜜饯中。 5香精香料 常见种类:各种口味的天然香精、同天然香精和合成香精。可用于汽水、饼干、糖果、果冻、糕饼、鸡精等,改变其口味。有些食品已经过了保质期,但一些小贩又想把它们卖出去,就会添加香精、香料,意图掩盖变质的味道。 6发色剂 常见种类:亚硝酸盐。可用于腌肉、火腿、午餐肉、腊肠等肉类腊味食品,新鲜肉不可添加。 7防腐剂 常见种类: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等。可用于果酱、蜜饯,碳酸饮料、果汁等饮料,酱油、酱料等调味品,火腿肠等。为了防止各种加工食品、水果和蔬菜等腐败变质,也有不法商人用甲醛和福尔马林等非食品级的工业原料来杀菌。 8着色剂(色素)

常见种类:人工合成色素柠檬黄、胭脂红、天然色素辣椒红、焦糖色素等。可用于火锅飘香剂、辣椒酱、可乐等。今年5月,北京停售了多种存在超量添加了胭脂红等着色剂现象的调味面制食品。今年4月,媒体曝光上海华联超市销售染色“玉米馒头”。

烘焙常用食品添加剂

烘焙常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能改善面点的加工性能、质地、色泽和风味。介绍几种常用食品添加剂。(一)生物蓬松剂 1.酵母:酵母是工厂化生产纯菌提纯,不含或含少量杂菌,发酵力强时间短,不会产生酸味所以不需加碱中和,是首选的发酵原料。酵母有液体鲜酵母(酵水)、压榨鲜酵母、活性干酵母三种。液体酵母含水90%,效力强但易酸败变质。压榨鲜酵母含水75%,效力强也易变质,须冷藏。活性干酵母(即发酵母)是由鲜酵母脱水干燥处理面成,约含10%的水分,不易变质更容易保存,但发酵力差。 2.面肥(老面、面种、糟头):含酵母,同时也含有较多的醋酸等杂菌,在面团发酵过程中,杂菌繁殖产生酸味须加碱中和。(二)化学蓬松剂1.发粉(1)碳酸氢钠:(食粉、苏打、小起子)在热空气中缓缓分解出二氧化碳气体,使制品膨胀暄软、疏松。(凉水溶解)(2)碳酸氢氨:(氨粉、大起子、臭粉、食用化肥)水温35℃以上产生氨气(挥发)和二氧化碳气体。(凉水溶解,禁用温热水。)(3)泡打:(发粉、发酵粉、焙粉、灸粉)是由碱剂(苏打)、酸剂、添加剂配合而成的复合蓬松剂,需加入干面粉中拌匀。 2.碱矾盐:三种配合加在温水中溶解而产生化学反应,使制品

蓬松。(三)水调节面团稠稀,便于淀粉膨胀糊化,促进面筋生成,促进酶对蛋白质、淀粉的水解,生成利于人体吸收的多种氨基酸和单糖;溶解原料传热介质;制品含水可使其柔软湿润。(四)盐 1.调味,用于制馅。 2.增强面团的筋力,“碱是 骨头盐是筋”盐能促进面筋吸水,增强弹性与强度、 质地紧密,使面团延升、膨胀时不易断裂。 3.改善色泽。面团加入盐后,组织会变得更细密,光线照射制品时暗影小,显得颜色白而有光泽。 4.调节发酵速度。发酵面加盐比例约占面粉的3‰以下,盐能提高面团 的保气能力,从而促进酵母生长,强快发酵速度,如果用量多,盐的渗透力就会加强,又会抑制酵母生长,使发酵速度变慢。(五)调节剂 1.碱:与酸性中和,改变酸性。 2.白醋、矾:与碱性中和,改变碱性。3.塔塔粉:与酸碱中和。(六)防腐剂 1. 丙酸钙:广泛用于点心的制作。 2.山梨酸钾:主要用于肉类制品。 3.苹果酸:用于点心制品、饮料、糖浆的制作。 4.柠檬酸:用于点心制品、饮料、糖浆的制作。(七)面团改良剂面团改良剂又称面包改良剂,主要用于面包面团的调制时使用,以增强面团的搅拌耐力,加快面团成熟,改善制品的组织结构,其中包含氧化剂(于氧化钠用于面包类),还原剂(焦亚硫酸

主要食品添加剂种类

1.柠檬酸,只限于作为PH值调节剂或是用于蔬菜的加工品或果实的加工品。 2.柠檬酸钠,只限用于香肠及白蛋白的低温杀菌或乳制品。 3.DL—苹果酸,只限用于农产品的加工产品。 4.乳酸,只限于用于蔬菜的加工产品、香肠的肠衣,作为凝固剂用于乳制品,或作为PH 值调整剂用于奶酪的腌渍。 5.L—抗坏血酸,只限用于农产品的加工产品。 6.L—抗坏血酸钠,只限用于肉类加工产品。 7.丹宁,只限于作为过滤助剂,用于农产品的加工产品。 8.硫酸,只限于作为PH值调节剂,用于制糖过程中的榨汁的PH值调节。 9.碳酸钠及碳酸氢钠,只限用于糕点、糖、豆制品或面类、面包类,以及作为中和剂用于乳制品。 10.碳酸钾,只限于用于果实的加工产品的干燥,或用于谷物类的加工产品、豆类制品、面类、面包类或糕点类。 11.碳酸钙,在畜产品的加工产品中使用时,只限用于乳制品(作为着色剂使用除外),或作为凝固剂用于奶酪的生产。 12.碳酸铵及碳酸氢铵,只限于用于农产品的加工产品。 13.碳酸镁,只限于农产品的加工产品。 14.氯化钾,只限用于蔬菜的加工品、水果的加工品、调味料、汤料或肉类的加工品。 15.氯化钙,只限于农产品的加工品的凝固剂,作为奶酪生产的凝固剂;或用于油脂、蔬菜的加工品、水果的加工品、豆制品、乳制品或肉类的加工产品。 16.氯化镁,只限于作为农产品的加工产品的凝固剂使用或用于豆制品。 17.粗制海水氯化镁,只限于作为农产品的加工产品的凝固剂使用或用于豆类制品。 19.氢氧化钠,只限于作为PH值调节剂,用于糖的加工,或用于谷物的加工产品。 20.氢氧化钾,只限于作为PH调节剂,用于砂糖类的加工。 21.氢氧化钙,只限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品。 22.DL—酒石酸,只限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品。 23.L—酒石酸,只限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品。 24.DL—酒石酸钠,只限用于糕点。 25.L—酒石酸钠,只限用于糕点。 26.DL—酒石酸氢钾,只限于谷物类加工品或糕点。 27.L—酒石酸氢钾,只限于谷物类加工品或糕点。 28.磷酸氢钙,只限于作为膨松剂,用于粉类。 29.硫酸钙,只限于作为凝固剂使用,或用于糕点、豆制品或面包酵母。 30.藻酸,只限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品。 31.藻酸钠,只限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品。 32.卡拉胶,在畜产品的加工上使用时,只限用于乳制品。 33.卡罗伯豆胶,在畜产品的加工方面使用时,只限用于乳制品或肉食加工品。 34.古阿豆胶,在畜产品的加工上使用时,只限用于乳制品、肉罐头或蛋制品。 35.阿拉伯胶,只限用于乳制品、食用油脂或糕点。 36.黄原胶,用于畜产品的加工品时,只限用于乳制品或糕点。 37.青桐胶、红木胶,用于畜产品的加工品时,只限用于乳制品或糕点。 38.酪蛋白,只限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品。 39.明胶,只限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品。 40.果胶,用于畜产品的加工品时,只限用于乳制品。

食品添加剂知识要点

1.食品添加剂概念: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 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成分。 防腐剂概念:加入食品中能防止或延缓腐败性变质的食品添加剂,并具有杀死微生物或抑制其增值的作用。 抗氧化剂概念:能防止或延缓油脂或食物成分氧化分解、变质,提高食品的稳定性和延长贮存期的食品添加剂。 2.(了解)食品添加剂的种类:1)按来源天然:利用动植物机体或微生物的代谢产物等为原料,经提取所获得的天然物质。合成采用化学手段,使元素或化合物通过氧化、还原、缩合、聚 合、成盐等合成反应而得到的物质,包括一般化学合成品和人工合成天然等同物。2)按功能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剂、漂白剂、膨松剂、胶母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食品加工剂、咖啡因、冰蛋白等。 3.食品添加剂的一般要求:1)对食用者的生理影响要求毒理学要求、代谢过程、安全性2)对食品的作用要符合要求不产毒、不破坏、有效果3)经济因素价廉、易得、方便 4?我国食品添加剂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1)添加剂本身安全 性有争议有一定的危害性,特别是有些品种尚有一定毒性性质仍有许多不足2)卫生标准分类混乱食品添加剂的残留问题 不够重视对同时使用多种同类别、同功能的添加剂限制不完善

一些添加剂允许使用范围的规定没有考虑例外情况 5.毒理学试验包括哪几个阶段各包括什么实验:1)急性毒性试 验2)亚急性毒性试验包括遗传毒理试验、传统致畸试验、短期喂养试验、蓄积毒性试验3)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90d喂养试验繁殖试验代谢试验4)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 6.食品添加剂制定添加标准的一般程序:通过动物毒性试验无作 用剂量,得到安全系数及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mg/kg,得到每人每日允许摄入总量(A),再根据食品摄入总量(C),计算每种食物含该物质的最高允许量(D)。根据情况制定标准。 7?防腐剂作用机理:1)防止微生物造成食品的糜烂2)防止产毒微生物的危害。 8.影响防腐剂的因素:1)pH值2)水分活度3)溶解于分散4)染菌情况5)热处理6)其他物理因素7)并用 9?常用防腐剂的比较1)安全性山梨酸类>对羟基苯甲酸脂类>苯甲酸类2)毒性LD50苯甲酸2700 对羟基苯甲酸脂类>8000山梨酸10500 3)代谢情况苯甲酸:不蓄积从尿中排出或体内解毒山梨酸:二氧化碳和水动作失调或麻痹恢复快迅速吸收水解,不蓄积。4)解离性苯甲酸:酸性山梨酸:酸性对羟基苯甲酸酯:非酸性5)作用pH范围苯甲酸5以下山梨酸8 以下对羟基苯甲酸脂3~8 6)有效抗菌谱苯甲酸低pH环境下广谱山梨酸:酸性条件下,霉菌、酵母和好氧菌对羟基苯甲酸脂:随R增大而增强霉菌、酵母和G+虽

食品添加剂利与弊论文

食品添加剂的利与弊 巫璐露 广东药学院xx学院xx专业xx班(学号:) 摘要:虽然食品添加剂有一些害处,但是大家并不需要对食品添加剂避而不及。其实只要正确地、适量地使用质量符合规定的食品添加剂,不仅是无害的,而且是必要的和有益的。在生活中,尽量多使用天然的食品添加剂,少使用人工合成添加剂。 关键词:食品添加剂、适量、利与弊。 引言 目前,中国有20多类、近1000种食品添加剂,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漂白剂、着色剂、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可以说,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而且合理使用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以及食品都是有益无害的,在食品生产中只要按国家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就可以放心食用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目前,中国有20多类、近1000种食品添加剂,如酸度调节剂、甜味剂、漂白剂、着色剂、乳化剂、增稠剂、防腐剂、营养强化剂等。可以说,所有的加工食品都含有食品添加剂。而且合理使用添加剂对人体健康以及食品都是有益无害的,在食品生产中只要按国家标准添加食品添加剂,消费者就可以放心食用食品添加剂可以起到提高食品质量和营养价值,改善食品感观性质,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藏期,便于食品加工和提高原料利用率等作用。 1 食品添加剂的分类 按用途,各国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大同小异,差异主要是分类多少的不同。美国将食品添加剂分成16大类,日本分成30大类,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

生标准》将其分为22类:(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而调料实际上也是一种食品,除了能调节味道外,有的也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价值,比如盐就是人体必不可少的调料。 2 食品添加剂的好处 食品添加剂存在的作用(也就是好处)来说,其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尤其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于营养需求的限制,为防止食品生产加工或者保存过程中一些营养成分容易发生改变(食品营养素被氧化、食品的腐败变质),那么适当的抗氧化剂或者防腐剂,就能够有效避免营养素的损失。另外在作为特殊膳食用食品配料或成分方面,适当的食品添加剂就能完全的调整口味以及事物热量的控制。而在保证的营养的前提下,食品的质量、感观特征和稳定性方面也是食品添加剂不可忽略的方面,例如,在使用某些需要保证潮湿度的东西,在达到色、香、味等感观特征外,适当的特别香料等能够明显提高整天的质量。也便于食品的生产、加工、包装、运输或贮藏。 3 食品添加剂的危害 食品强化剂是指为增强营养成分而加入食品中的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物质,属于天然营养素范围的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理想的食品添加剂最好是有益无害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特别是化学合成的食品添加剂大都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时要严格控制使用量。食品添加剂的毒性是指其对机体造成损害的能力。毒性除与物质本身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有关外,还与其有效浓度、作用时间、接触途径和部位、物质的相互作用与机体的机能状态等条件有关。因此,不论食品添加剂的毒性强弱、剂量大小,对人体均有一个剂量与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简介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种类及简介 防腐剂:碳酸饮料、果泥、果酱、糖渍水果、蜜饯、酱菜、酱油、食醋、果汁饮料、肉、鱼、蛋、禽类食品等,常用的有: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等。 着色剂:主要用于碳酸饮料、果汁饮料类、配制酒、糕点上的彩装、糖果、山楂制品、腌制小菜、冰淇淋、果冻、巧克力、奶油、速溶咖啡等各类食品等。常使用的有:苋菜红、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焦糖色素等人工合成色素。像叶绿素铜钠盐等一些天然食用色素,主要是由植物组织中提取,但它们的色素含量及稳定性一般不如人工合成的色素,另外还有天然等同色素。 甜味剂:是赋予食品以甜味的添加剂。常用的有:糖精钠(也就是人们习惯上称的糖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甜蜜素)、麦芽糖醇、山梨糖醇、木糖醇等。使用甜味剂的食品有很多。像:饮料、酱菜、糕点、饼干、面包、雪糕、蜜饯、糖果、调味料、肉类罐头等几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都会加用不同种类的甜味剂。 香料:糖果与巧克力中一般有香精油、香精、粉体香料浸膏几种类型。每一种类型又有无数品种,如在糖果与巧克力中,按香型可分为果香型、果仁香型、乳香型、花香型、酒香型等不同品种。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制品中,以及一些油炸制品、膨化食品、发酵面制品等。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酸度调节剂:具有增进食品质量的功能,更普遍用于各类食品中。

相当一部分糖果与巧克力制品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尤其是水果型的制品。常用的有:柠檬酸、酒石酸、乳酸、苹果酸。 抗氧化剂:是一种通过给食品中易氧化成分分子中脱氧基团以氢原子、阻止氧化连锁反应,或与其形成络合物,抑制氧化酶类的活性,从而防止和延缓食品表面被氧化变质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增稠剂:是一类亲水性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稳定、乳化或悬浊状态作用,能形成凝胶或提高食品粘度,故亦称凝胶剂、胶凝剂或乳化稳定剂。 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其分子通常具有亲水基(羟基)和亲油基(烷基),易在水和油界面形成吸附层,从而改变乳化体中各物相之间的表面活性,使之形成均匀的乳化体或分散体,故能改进食品的组织机构、口感、外观等。 膨松剂:是以粮食粉为主要原料的食品在加工时(加热过程中)因产生气体而使组织成为均匀致密的多孔结构状态,而使食品疏松、松脆的一类食品添加剂。 组织改良剂:通过保水、粘结、增塑、稠化和改善流变性能等作用而改进食品外观或触感的一种食品添加剂。 面粉改良剂:提高面粉质量的一类添加剂,可以提高出品率,提高面粉精白度和筋力。 消泡剂: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具有消除和抑制液面气泡的能力,使操作得以顺利进行。 抗结剂:防止粉状或晶体状食品聚集、结块。

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

简述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及其作用 1、酸度调节剂:添加于食品中的酸味物质。改善食品风味,提高防腐和抗氧化能力。包括各种有机酸(柠檬酸、琥珀酸、苹果酸)及其盐类(柠檬酸钠)。大多存在于各种天然食品中,可参与体内代谢,毒性很低,可以按照生产需要适量使用。使用范围:果酱、饮料、罐头等。 2、抗氧化剂:是指能延缓食品成分氧化变质的一类物质。以防止或延缓油脂及富脂食品的氧化酸败. 3、漂白剂:是抑制食品色变或使色素消减的物质。 氧化型:有过氧化氢、过硫酸铵、过氧化苯酰等。 主要用于面粉,用途用量均有限制。 还原型:亚硫酸及其盐类,用途用量均有限制。 亚硫酸盐: 使用范围:处理蜜饯、干果,保藏水果原料及其半成品 使用量:亚硫酸盐 0~0.7mg/kg.bw 注意:严格控制其二氧化硫残留量不适用于肉、鱼等动物性食品。 4、着色剂:又称色素,是通过使食品着色后改善其感观性状,增进食欲的一类物质。分为天然色素和合成色素两大类。 天然色素:来自天然物质 (动植物或微生物代谢产物) 合成色素:从煤焦油中制取或以芳香烃化合物为原料合成. 特点:性质稳定,着色力强,成本低廉,多数有害. 5、护色剂:又称发色剂,使食品呈现良好的色泽,常用的发色剂有硝酸盐、亚硝酸盐; 作用:1 起护色作用, 2 抑制微生物作用, 3 增强风味作用。 6、酶制剂:是从动物、植物或微生物提取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物质,加速食品加工过程、提高食品产品质量。谷氨酰胺转氨酶:改变蛋白质的功能性质,用于畜禽肉、乳品、植物蛋白制品、仿真食品。 7、增味剂:是补充、增进、改善食品中原有的口味或滋味及提高食品风味的物质。按化学性质分为:氨基酸系列、核苷酸系列。例如:氨基酸系列,谷氨酸钠(味精)增加肉味、鲜味。核苷酸系列:增加肉味、鲜味,效果是味精的10倍,与谷氨酸类合用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8、防腐剂: 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保存期并抑制食品中微生物繁殖的物质。 (1) 苯甲酸及其钠盐: 效果好,毒性低。 防腐效果受pH的影响:pH>6.5时,基本无效果 (2) 山梨酸及其钾盐:

化学与食品安全论文

化学与食品安全论文 2013212604 王铮摘要:食物是人类维持生存、生活最基本的必需品,人体通过不断摄取食物,以满足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食品的营养和安全不仅是人体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保证,而且关系国计民生。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 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近年来,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食品安全的恶性事件不断发生,随着食品加工过程中化学品的新技术的广泛使用,新的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 关键词:食品安全化学物质食品添加剂农药措施 正所谓“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使人们生存的必需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可是由于生产厂家的黑心,为了谋取暴利,不按照国家规定,随意添加化学物质,以提高食品的参数,蒙混过关,这种不正确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 一、化学物质对食品的影响 1、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影响 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要求食品添加剂应该至少满足以下要求:一是食品添加剂本身应经过充分的毒理学鉴定程序,证明在使用限量范围内对人体无害;二是食品添加剂在进入人体后,可以参加人体正常的物质代谢,或能被正常解毒过程解毒后全部排出体外,或因被不消化所吸收而全部排出全,不能在人体内分解或与食品作用形成对体有害的物质;三是食品添加剂在达到一定的工艺功效后,应能在以后的加工、烹调过程中消失、破坏或保持稳定状态;四是食品添加剂应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严禁添加未经许可的食品添加剂,有害杂质不得检出或不能超过允许限量;五是食品添加剂对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应有破坏作用,也不应影响食品的质量和风味;六是添加于食品中的食品添加剂能被有效的分析鉴定出来。 非食品添加剂用于食品是违法的有害的,非食品添加剂是已经被证实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或很大的危害,但是又能提高食品某一功能的物质。这些物质大部分属于某一工业所用的添加剂,是未经国家食品卫生部门批准或者已经明令禁用的添加剂品种,这些物质一旦添加到食品,进入市场销售后,将不可避免带来中毒甚至导致死亡的食品安全事故。如前几年的“苏丹红事件”等等,严重损害了整个食品添加剂行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三鹿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就是典型的非食品添加剂使用于食品中的违法事件。 一般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但由于食品添加剂是长期少量地随同食品摄入的,这些物质可能在体内产生积累,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的危胁。毒理学评价是制订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重要依据,共分为四个阶段:一是急性毒性试验,二是蓄积毒性、致突变试验及代谢试验,三是亚慢性毒性试验(包括繁殖、致畸试验),四是慢性毒性试验(包括致癌试验)。凡属新化学物质或污染

(完整版)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食品添加剂知识点 第一章绪论 1、【食品添加剂】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2、食品添加剂在食品加工中意义: (1)有利于提高食品的质量 ①提高食品的贮藏性,防止食品腐败变质 ②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 ③保持或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 (2)增加食品的品种和方便性 (3)有利于食品加工:面包加工中膨松剂、制糖中加乳化剂、豆腐中凝固剂。 (4)有利于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营养需求: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添加食品中,加工成保健食品。 (5)有利于开发新的食品资源:资源丰富,添加各种食品添加剂,以支撑品种丰富、齐全的新型食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 3、食品添加剂按来源分为天然食品添加剂和化学合成食品添加剂(有化学合成品与人工合成天然等同物)。按功能分为23类。 4、按安全性评价:分为A、B、C 类 A 类:JECFA 已制定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ADI )和暂定ADI 值者; A1 类:毒理学资料清楚,已制定出ADI 值或者认为毒性有限无需规定ADI 值者; A2 类:已制定暂定ADI 值,但毒理学资料不够完善,暂定许可用于食品者。 B 类:JECFA 进行过安全性评价,但未建立ADI 值,或者未进行过安全性评价者, B1 类:进行过安全性评价,未制定ADI 值者 B2 类:未进行过安全性评价者 C 类:JECFA 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或应该严格限制作为某些食品的特殊用途者, C1 类:根据毒理学资料认为在食品中使用不安全者; C2 类:认为应严格限制在某些食品中做特殊应用者。 5、【日允许摄入量(ADI )】人类每日摄入某种食品添加剂直到终生,对健康无任何毒性作用或不良影响的剂量,以每人每日摄入的“ mg/Kg 体重”表示。 【最大无作用剂量(MNL )】指于既定的动物试验毒性试验期间和条件下,动物长期摄入受试物而无任何中毒表现的每日最大摄入量,单位为mg/Kg 。 6、我国食品添加剂的选用原则(判断): (1)使用时应符合基本要求 ①不应对人体产生健康危害 ②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 ③不应以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④不应降低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⑤在达到预期效果情况下,尽可能降低在食品中的用量; ⑥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一般应在制成成品之前除去,有规定食品中残留量者除外。 (2)可使用食品添加剂的情况 ①保持或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 ②作为某些特殊膳食食用食品的必要配料或成分; ③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改进其感官特性;

食品添加剂习题--06()

食品添加剂 习 题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教研室

一、名词解释 食品添加剂、食品营养强化剂、半致死量、最大无作用量、人体每日允许摄入量、食品加工助剂、着色剂、食用天然色素、食用合成色素、坚牢度、护色剂、漂白剂、香料、着香剂、增香剂、香精、食用香精、乳化香精、调味剂、酸味剂、缓冲剂、增味剂、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临界胶束浓度、食品增稠剂、防腐剂、食品腐败、食品霉变、食品发酵、.食品保藏、分配系数、油脂酸败、抗氧化剂及增效剂 二、填空三、选择题四、判断题 1.根据安全性将食品添加剂分为三类,每类又分为(1)、(2)亚类。 2.目前对食品添加剂的分类方法主要有:按分类、按分类、按分类、按分类等。 3.根据我国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2014)的规定,食品添加剂共分为22类。包括: 4.我国的《食品添加剂分类和代码》[(GB12493—90),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的信息处理和情报交换工作]将食品添加剂分为类,不包括。 5.食品添加剂属于精细化学工业和食品工业交叉的一个领域,具有本身的特性:性、性、性、技术、等特点。 6.食品添加剂的发展总趋势是:型、型和型。 7.“吊白块”化学名称是,120℃以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等有毒气体。 8.按我国《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规定,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分四个阶段,其第—阶段试验为毒性试验,第二阶段为毒性试验、传统致畸试验及短期喂养试验,第三阶段为毒性试验,第四阶段毒性试验。 9.食品添加剂进行动物毒性试验时,通常要做毒性试验、毒性试验和毒性试验。 10.半致死量(50%LethalDose;LD50),是判断食品添加剂安全性的第种常用指标,它表明了食品添加剂急性毒性的大小,也是任何食品添加剂都必须进行的毒理学评价中第阶段急性毒性试验的指标。 11.毒理学通常用大鼠经口测定的LD50将受试物毒性分为、剧毒、、低毒、、无毒六类。

常见食品添加剂

常用食品添加剂 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目录中有1960多种添加剂,共有22类。分别是(1)防腐剂(2)抗氧化剂(3)发色剂(4)漂白剂(5)酸味剂(6)凝固剂(7)疏松剂(8)增稠剂(9)消泡剂(10)甜味剂(11)着色剂(12)乳化剂(13)品质改良剂(14)抗结剂(15)增味剂(16)酶制剂(17)被膜剂(18)发泡剂(19)保鲜剂(20)香料(21)营养强化剂(22)其他添加剂。 防腐剂——常用的有苯甲酸钠、山梨酸钾、二氧化硫、乳酸等。用于果酱、蜜饯等的食品加工中。 抗氧化剂——与防腐剂类似,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常用的有维C、异维C等。 着色剂——常用的合成色素有胭脂红、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它可改变食品的外观,使其增强食欲。 增稠剂和稳定剂——可以改善或稳定冷饮食品的物理性状,使食品外观润滑细腻。他们使冰淇淋等冷冻食品长期保持柔软、疏松的组织结构。 营养强化剂——可增强和补充食品的某些营养成分如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等)。各种婴幼儿配方奶粉就含有各种营养强化剂。 膨松剂——部分糖果和巧克力中添加膨松剂,可促

使糖体产生二氧化碳,从而起到膨松的作用。常用的膨松剂有碳酸氢钠、碳酸氢铵、复合膨松剂等。 甜味剂——常用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有糖精钠、甜蜜素等。目的是增加甜味感。 酸味剂——部分饮料、糖果等常采用酸味剂来调节和改善香味效果。常用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乳酸等。 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是面粉增白剂的主要成分。我国食品在面粉中允许添加最大剂量为0.06g/kg。增白剂超标,会破坏面粉的营养,水解后产生的苯甲酸会对肝脏造成损害,过氧化苯甲酰在欧盟等发达国家已被禁止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 香料——香料有合成的,也有天然的,香型很多。消费者常吃的各种口味巧克力,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各种香料,使其具有各种独特的风味。 酸奶 果胶(增稠剂) 副作用:有的增稠剂是淀粉水解产生的糊精、改性淀粉等,它们本身无毒无害,但容易升高血糖,甚至可能导致更剧烈的血糖反应。 标准:我国允许使用的有琼脂、明胶、卡拉胶等25种。 推荐:目前使用广泛的是卡拉胶、黄原胶以及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