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核酸等知识点 表格整理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核酸等知识点 表格整理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核酸等知识点 表格整理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核酸等知识点 表格整理

高中生物必修一——糖、脂肪和蛋白质

一、糖类 1.元素组成: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多数糖类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之比是2∶1。 2.分类 (1)单糖:不能水解,可直接被细胞吸收,如葡萄糖、果糖、核糖等。 (2)二糖:两分子单糖脱水缩合而成,必须水解成单糖才能被吸收,常见种类有蔗糖、麦芽糖和乳糖。 (3)多糖:多个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水解成单糖后才可被吸收。常见的种类有淀粉、纤维素、糖原。 3.生理功能 (1)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如葡萄糖是“生命的燃料”。 (2)组成生物体的重要成分,如纤维素是构成细胞壁的成分。 (3)细胞中的储能物质,如淀粉是植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糖原是人和动物细胞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注意:①单糖、二糖、多糖的划分根据是能否水解及水解后产生单糖的多少。 ②尽管淀粉无甜味,但可以在口腔里经唾液淀粉酶水解成麦芽糖而产生甜味。 淀粉→麦芽糖→葡萄糖 ③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指的是葡萄糖,核糖和脱氧核糖不能做能源物质。 植物的种子形成及种子萌发时的糖类变化。 种子形成时:单糖→二糖→多糖(淀粉)。 种子萌发时:多糖(淀粉)→二糖→单糖。 ⑤葡萄糖、果糖及二糖中的麦芽糖是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多糖不具有还原性。 ⑥多糖中的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不含纤维素,是由肽聚糖构成的。因此能否被纤维素酶除去细胞壁,是区分植物细胞和原核细胞的依据之一。 种类分子式分布生理功能 单糖五碳糖 核糖C5H10O5 动 植 物 细 胞 构成核酸的重要物质脱氧核 糖 C5H10O4 六 碳 糖 萄 葡 糖 C6H12O6 光合作用产物,细胞的 重要能源物质 二糖 蔗糖 C12H22O11 植物 细胞 水解成果糖和葡萄糖而 供能物质 麦芽糖 水解成两分子葡萄糖而 供能 动物 细胞 水解成半乳糖和葡萄糖 而供能 乳糖 多 糖淀粉(C6H10O5)n 植物 细胞 植物细胞壁的基本组成 成分

高一生物必修一填空题及答案汇总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必修一知识要点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二章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 建立在的基础上的. 除了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中才能生存。其结构简单, 一般由和所构成。 2.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系统→个 体→→群落→生态系统→。 其中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 分子、原子、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 3、血液属于层次,皮肤属于层次。 4、没有(系统)层次,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 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观察→移动视野 中央(偏哪移哪)→高倍物镜观察:①调节、凹面镜; ②只能调节; 一、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调暗:(调 小光圈) 2高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细胞数目。 低倍镜:物象,视野,看到的细胞数目。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目镜:螺 纹,镜筒越,放大倍数越大。(物正目反) 4 哪偏移哪。 5 细胞数目与放大倍数的关系:放大的是,宽度;而不 是,。 二、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主要 遗传物质都是. 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 物类群等均不同。根据细胞内有无,,把细胞分 为和两大类。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 两大类生物:和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核(本质) 无, 无、核仁.染色体 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 膜.核仁.染色体 细胞质只有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 液泡等 生物类群 一藻:蓝藻;二菌: 细菌,放线菌;三体: 衣原体, 支原体(无细 胞壁),立克次氏体 动物,植物,真菌 ①原核细胞:遗传物质(一个环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有细胞壁,主要成分为。 常见的细菌有. 常见的蓝藻有:.含有(叶绿素) 其他微生物: ②真核细胞: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DNA与蛋白质结合 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植物细胞壁(支持和保护),成分为。 真核生物: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衣藻)、真菌(如)等。 补: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Virus)是一类的生物体,病毒 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和 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 为和。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 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艾滋病 (AIDS)]、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 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三、细胞学说建立 既是细胞的发现者也是细胞的命名者 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细胞学说揭示了的统一性 和的统一性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具有它自己的生命, 又对与其他细胞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基本元素是: 最基本元素: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微量元素: (缺铁性贫血)、Mn、(智力、生殖系统发育)、Cu、(植物的生殖)、Mo、CL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高中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测试题[001]

高中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题,每题4分,共6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观察下列生物体内组成蛋白质的两种氨基酸,可以确定共同的结构特点是() A.都只含有一个氨基(—NH2) B.都只含有一个羧基(—COOH) C.都只含有一个氢原子 D.都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2.下图表示有关蛋白质分子的概念图,下列对图示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一个分子量大于10000的多肽中A的种类可能有20种 B.蛋白质中的N元素主要存在B中 C.多肽中A的数目一般大于B的数目 D.蛋白质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取决于A的多样性 3.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B.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甜味肽是一种二肽 C.某二肽的化学式是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为-CH3)和另一种氨基酸X,则X的化学式应该是C5H9NO4 D.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数为m-n 4.三鹿牌等不合格婴幼儿奶粉中掺入了一种“假蛋白”——三聚氰胺。右图为三聚氰胺分子的结构式。下列有关“假蛋白”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聚氰胺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含量比碳元素的含量还高 C.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后提高了蛋白质的含量 D.三聚氰胺分子中含有三个肽键 5.如下图表示一个由153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质分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分子中含有152个肽键 B.该分子形成过程中,产生了153个水分子 C.该分子中有1个氨基酸侧链基团含硫 D.该分子彻底水解将产生153种氨基酸 6.催产素、牛加压素、血管舒缓素等多肽化合物的氨基酸数量相同,但其生理功能却不同,原因有() ①氨基酸种类不同②合成的场所不同③氨基酸的排列顺序不同④肽链的折叠盘曲方式不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7.关于生物体内氨基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氨基酸是蛋白质分子的单体,由氨基和羧基组成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共有的结构是 C.每个氨基酸分子都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D.组成人体的氨基酸都能在人体内合成 8.胰岛素是胰岛素原通过蛋白酶的水解作用而生成的,那么胰岛素原水解所需的水中的氢用于() A.形成-COOH和-SH B.形成-COOH和连接碳的-H C.形成-SH和-OH D.形成-NH2和-COOH 9.丙氨酸的R基是-CH3,丙氨酸是由哪几种化学元素组成的?() A.C、H、O B.C、H、O、N C.N、P、K、H、C D.C、H、O、N、P 10.人体细胞中多种多样的蛋白质执行着各种特定的功能,抗体具有的主要功能是()A.进行物质运输B.发挥免疫作用C.催化生化反应D.构成细胞成分11.某条肽链由88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其中共有氨基6个,甲硫氨酸5个,且在肽链中的位置为3、25、56、78、88,甲硫氨酸的分子式为C5H11O2NS,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合成该多肽的氨基酸共有N原子数目94个 B.去掉甲硫氨酸得到的肽链中,肽键数目会减少10个 C.去掉甲硫氨酸得到6条肽链,氨基和羧基均分别增加5个 D.特殊水解酶水解掉甲硫氨酸后,所得产物中氧原子增加5个 12.人体的肌肉主要是由蛋白质构成的,但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因为() A.肌细胞形状不同B.在人体的分布位置不同 C.支配其运动的神经不同D.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13.一种酶切除一种三十九肽中的所有丙氨酸,得其余氨基酸组成的肽链如下图,那么原肽链中的丙氨酸个数和新生成肽链中所有的肽键数是()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核酸 习题

生物:人教版必修一遗传信息的习题-核酸-携带者.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课后习题 1.对生物体的遗传性、变异性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的物质是()

A.氨基酸 B.葡萄糖 C.核酸 D.核苷酸 2.组成DNA的结构的基本成分是()①核糖②脱氧核糖③磷酸④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⑤胸腺嘧啶⑥尿嘧啶 A.①③④⑤ B.①②④⑥ C.②③④⑤ D.②③④⑥

3.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的作用是()A.仅使DNA呈现绿色 B.仅使RNA呈现红 色 C.只能使一种物质呈现特定的颜色 D.既使DNA呈现绿色,也可以使RNA呈现 红色 )4.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除 B.O、N元素组成H.A核酸 由C、、病毒外,一切生物都有核酸存 在.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C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D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5.关于DNA A.只存在于细胞核中.只存在于细胞质中B- 2 - C.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6.“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中

没有用到的试剂是() A.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 B.质 量分数为8%的盐酸 C.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 D.斐 林试剂 7.“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顺序是()

①取细胞制片②用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染色 ③水解④盖上盖玻片 ⑤冲洗涂片 A.①③②④⑤ B.⑤③④②①C.② ③④①⑤ D.①③⑤②④ 8.用吡罗红和甲基绿染色剂2滴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进行染色,镜检观察呈绿色的部位是()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9.制作脱氧核苷酸模型时,各部件之间需要连 - 3 - 接,下列图中连接正确的是() 10.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携带者——核酸的说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同步精选对点训练: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 1.绿色荧光蛋白是从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若R基上的羧基和氨基不会脱水形成肽键,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R基上的氨基有17个 B.该蛋白质水解时,水分子中的氧参与形成氨基 C.该蛋白质只含1条肽链 D.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时脱去水的分子量为2 232 2.如图为脑啡肽的结构简式,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脑啡肽由4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含有4个肽键 B.该脑啡肽中含1个游离的氨基和1个游离的羧基 C.高温、X射线、强酸等会引起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而变性 D.形成该脑啡肽时,脱去的水中氧来自羧基,氢来自氨基 3.分析多肽E和多肽F得到以下结果(单位:个): 多肽E和多肽F中氨基酸的个数最可能是( ) A. 199和181 B. 340和281 C. 58和53 D. 51和49 4.某一肽链内共有肽键200个,则脱水缩合形成该肽链的氨基酸的分子数是( ) A. 50个 B. 200个 C. 201个 D. 199个 5.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 x H y O p N q 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 q-1 B. q+1 C. p-1 D. p+1 6.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69H117O21N25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下列四种氨基酸: ①H2N―CH2―COOH ②H2N―(CH2)5―CH(NH2)―COOH ③HS―CH2―CH(NH2)―COOH ④ 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数为( ) A. 20个 B. 21个 C. 24个 D. 25个 7.50个氨基酸形成2条多肽,脱水数目不可能是( ) A. 48 B. 49 C. 50 D. 51 8.某蛋白质由三条肽链组成(如图),共含有48个氨基酸,那么该蛋白质形成过程中共计脱去水分子的个数是( ) A. 44 B. 45 C. 46 D. 47 9.一条肽链有145个肽键,形成这条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以及它们在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多少( ) A. 145、144 B. 145、145 C. 145、146 D. 146、145 10.某蛋白分子具有3条肽链,由1 050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该分子中肽键的数目为( ) A. 1 053个 B. 3 150个 C. 1 047个 D. 3 153个 11.某蛋白质分子有A、B两条肽链,A链有25个氨基酸,B链有33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中肽

高中生物必修一精品笔记(全套)

第一章从生物圈到细胞 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3、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 分化的基础上的; 5、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如动物、植物。 6、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 —生态系统—生物圈; 7、显微镜小专题 (1)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2)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 ①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⑤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基础知识和利用 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 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 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 (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转动目镜,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目镜上,不动则不再目镜上。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8 9 (1)蓝藻包括: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 (2)蓝藻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10、细胞的统一性 (1)细胞的基本结构是相似的,大都由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组成。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整理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必修(1)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走近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一、相关概念、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除了病毒以外,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 →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二、病毒的相关知识: 1、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主要特征: ①、个体微小,一般在10~30nm之间,大多数必须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 ②、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DNA或RNA,没有含两种核酸的病毒; ③、专营细胞内寄生生活; ④、结构简单,一般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所构成。 2、根据寄生的宿主不同,病毒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即噬菌体) 三大类。根据病毒所含核酸种类的不同分为DNA病毒和RNA病毒。 3、常见的病毒有:人类流感病毒(引起流行性感冒)、SARS病毒、人类免疫缺陷 病毒(HIV)、禽流感病毒、乙肝病毒、人类天花病毒、狂犬病毒、烟草花叶病毒等。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二、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比较: 1、原核细胞:细胞较小,无核膜、无核仁,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个环 状DNA分子)集中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 不与蛋白质结合,;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 2、真核细胞:细胞较大,有核膜、有核仁、有真正的细胞核;有一定数目的染色体 (DNA与蛋白质结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3、原核生物: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蓝藻、细菌(如硝化细菌、乳酸菌、大 肠杆菌、肺炎双球菌)、放线菌、支原体等都属于原核生物。 4、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如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植物、真菌(酵 母菌、霉菌、粘菌)等。 三、细胞学说的建立: 1、1665 英国人虎克(Robert Hooke)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 140倍)观察了软木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 (小室)这个词来对细胞命名。 2、1680 荷兰人列文虎克(A. van Leeuwenhoek),首次观察到活细胞,观察过原 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 3、19世纪30年代德国人施莱登(Matthias Jacob Schneider)、施旺(Theodor Schwann)提出:一切植物、动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这一学说即“细胞学说(Cell Theory)”,它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第二章组成细胞的分子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

重点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

————————————————————————————————作者:————————————————————————————————日期:

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的计算题归析(灵璧中学) 1.有关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例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一条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的分子量为多少? 解析: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关系式是: 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氨基酸数×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脱水数×18(水的相对分子质量) 本题中含有100个肽键的多肽链中氨基酸数为:100+1=101,肽键数为100,脱水数也为100,则依上述关系式,蛋白质分子量=101×128?100×18=11128。 变式1:组成生物体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8,则由100个氨基酸构成的含2条多肽链的蛋白质,其分子量为() A.12800 B.11018 C.11036 D.8800 解析:对照关系式,要求蛋白质分子量,还应知道脱水数。由于题中蛋白质包含2条多肽链,所以,脱水数=100?2=98,所以,蛋白质的分子量=128×100?18×98=11036,答案为C。 变式2:全世界每年有成千上万人由于吃毒蘑菇而身亡,其中鹅膏草碱就是一种毒菇的毒素,它是一种环状八肽。若20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量为128,则鹅膏草碱的分子量约为( ) A.1024 B. 898 C.880 D. 862 解析:所谓环肽即指由首尾相接的氨基酸组成的环状的多肽,其特点是肽键数与氨基酸数相同。所以,鹅膏草碱的分子量=8 ×128?8 ×18=880,答案为C。 2.有关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计算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必须明确的基本知识是蛋白质中氨基酸数、肽链数、肽键数、脱水数的数量关系。基本关系式有: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一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1)个; n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m条多肽链,则肽键数=(n?m)个; 无论蛋白质中有多少条肽链,始终有: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生物必修一蛋白质女王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生物必修一蛋 白质女王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与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有关的内容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考查,下面是WTT给大家带来的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生物必修一蛋白质计算公式 [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 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 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 =肽键总数+氨基总数 ≥ 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 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 =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 ≥ 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

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 脱氢总原子量)=na 18(n m); 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 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 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 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 DNA双链数=c 2; 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 mRNA单链数=c 1; 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 DNA脱水总分子量=(6n)d 18(c 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 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 18(c 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最新必修一生物蛋白质与氨基酸重点笔记

蛋白质与氨基酸 蛋白质主要由C、H、O、N4种化学元素组成,很多还含有S、P等元素。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按照不同的方式结合形成的,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 R基不同,氨基酸就不同. 每种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个氨基(—NH2)和一个羧基(—COOH), 还有一分子氢和一个特有的R基团,它们都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此碳原子叫中心碳原子。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大约有20种, 包括必须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 必须氨基酸:赖氨酸、甲硫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非必需氨基酸:可以通过其他化合物转化而来。 记忆口诀:甲携来本亮色书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CO—NH—)叫做肽键 由多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多肽所呈的链状结构叫做肽链。 多肽链具备一定的空间结构后即为蛋白质。因此蛋白质与多肽的差别在于有无空间结构。 常考氨基酸分子式: 甘氨酸:C2H5NO2 丙氨酸:C3H7NO2 缬氨酸:C5H11NO2 亮氨酸:C6H13NO2 蛋白质的功能具有多样性: A、结构蛋白:许多蛋白质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成分。如构成人和动物肌肉的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构成生物膜的蛋白质。 B、催化作用:生物体各种新陈代谢活动几乎都是由酶催化进行的,而酶几乎都是蛋白质。 C、运输作用: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是运输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工具。 D、调节作用:蛋白质类的激素,如胰岛素和生长激素等,能够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 E、免疫作用:免疫过程中产生的抗体都是蛋白质。 F、通透作用: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对某些物质透过细胞膜或细胞内的膜结构有重要作用,如细胞膜上的载体。 G、识别作用:细胞膜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被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具有密切关系。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习题

必考内容 必修1 第2章第3讲 一、选择题 1.如图是由3个圆构成的类别关系,其中Ⅰ为大圆,Ⅱ和Ⅲ分别为 大圆之内的小圆。符合这种类别关系的是() A.Ⅰ脱氧核糖核酸、Ⅱ核糖核酸、Ⅲ核酸 B.Ⅰ染色体、ⅡDNA、Ⅲ基因 C.Ⅰ固醇、Ⅱ胆固醇、Ⅲ维生素D D.Ⅰ蛋白质、Ⅱ酶、Ⅲ激素 答案 C 解析固醇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符合这种类别关系图。 2.(2010·商丘)下列属于人体构建和修复机体组织的物质,最全的一组是() ①水②脂质③糖类④蛋白质⑤纤维素⑥无机盐⑦维生素 A.①③④⑤⑦ B.①②③④⑥ C.①③④⑥⑦ D.①②③④⑥⑦ 答案 B 解析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人体细胞中不存在;维生素不是构成机体组织的成分。本题选择B项。 3.(2010·湘潭)2009年8月8日是首个“全民健身日”。许多人都在自己所在的地方,快乐、健康地从事着体育健身活动。活动中人体内肌细胞代谢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是() A.脂肪 B.肌糖原 C.三磷酸腺苷 D.葡萄糖 答案 C 解析活动中人体内肌细胞代谢需要的直接能源物质是三磷酸腺苷,即ATP。脂肪是人

体内重要的储能物质。肌糖原是多糖,葡萄糖是单糖,糖类是人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 4.(2010·潍坊)人体内胆固醇可以转化为() A.生长激素 B.维生素D C.胰岛素 D.甲状腺素 答案 B 解析胆固醇和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中的固醇,阳光中的紫外线可促使人体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维持人体正常新陈代谢。 5.(2010·沈阳)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些固醇类物质是构成细胞膜的成分 B.有些脂质能激发和维持动物第二性征 C.某些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能够传递信息 D.所有糖类在细胞中的作用都是为细胞供能 答案 D 6.(2010·武汉)三类营养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与耗氧量如下表: A.糖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B.有机物体外燃烧与体内氧化释放的能量相同 C.脂肪是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D.相同质量的三种有机物,脂肪贮存能量最多 答案 D 解析从表中信息不能获得A、B、C三项结论。 7.(2010·江苏)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DNA和RNA中的五碳糖相同 B.组成DNA与ATP的元素种类不同 C.T2噬菌体的遗传信息贮存在RNA中 D.双链DAN分子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练习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1.某蛋白质分子由M 个氨基酸、4条肽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 ) A .共有M 个肽键 B .至少含有20种氨基酸 C .至少含有4个羧基 D .水解时需要M+4个水分子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 A.NH -CO B. NH2-COOH C.-NH 2-COOH - D.-NH -CO - 3.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 A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B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 .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 .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4.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 A .反光镜未调好 B .显微镜物镜被破坏 C .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 .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5.免疫球蛋白IgG 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S-S-表示连接两条相 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IgG 由m 个氨基酸构成,则该IgG 有肽键数 ( ) A .m 个 B .(m-4)个 C .(m-2)个 D .(m+1)个 6.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并生成一分子水,这一分子水中的氢来自于( ) A .羧基和氨基 B .氨基 C .羧基 D .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 A .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 .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 .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 .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8.人体的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但平滑肌和骨骼肌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 A .属于不同系统 B .在人体内的分布位置不同 C .肌肉细胞的形状不同 D .所含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9.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 (1)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2)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3)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 (4)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A.(2)(3)(4)(1) B. (2)(4)(1)(3) C.(2)(3)(1)(4) D.(3)(4)(2)(1) 10.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 B .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在反光镜上 C .若载玻片上有d 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 字母 D .换上高倍物镜后一定要用凹面镜和放大光圈 11.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 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

高中必修一生物《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案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核酸的种类和分布。 (2)说出核酸的元素组成及其基本组成单位。 (3)简述DNA与RNA的异同点。 (4)简述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说出单体和多聚体的概念。 - 2.能力目标: (1)尝试构建核苷酸及核苷酸链的模型,说出核酸的作用,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归纳核心概念,尝试建构核酸的概念图,提高总结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直观性的比较脱氧核苷酸链的区别,对核苷酸链的多样性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并在思想上认同核酸在细胞中有携带遗传信息的作用,通过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认识到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教学重难点】 1.DNA与RNA的异同点。 2.核酸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背景资料:1984年9月11日,杰夫里斯和同事发现基因中存在一些足以区分生物个体的微小结构,并于当天绘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幅“DNA指纹”。你觉得DNA指纹技术可应用于哪些方面(罪犯确认、亲子鉴定、死者遗骸的鉴定等方面)。这部分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可迅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核酸的种类: 出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图,提问

1.DNA是核酸中的一种,它的中文全称另一种核酸是 2.DNA含几条链RNA呢 3.DNA与RNA在真核细胞中是如何分布 / 4.原核生物没有成型的细胞核,DNA又存在于哪里呢 这部分内容与初中知识有联系,以问导学,利用学习的最近发展区,通过对比,学生能较快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 从图中可以看出核酸是大分子物质,它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核酸的基本单位是什么由哪些小分子组成 (核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教师展示连接方式,并提示读核苷酸的方法。 2.核酸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元素组成:C.H、O、N、P)识别基团、利用五碳糖不同读核苷酸名称,引导学生辨析:分别是什么的基本组成单位 ( 3.DNA与RNA相比,有哪些区别学生通过自学,可得出以下结论: DNA特有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RNA特有核糖和尿嘧啶。另外,学生也会从两者分布、链的组成、名称及基本单位等方面归纳区别,教师应给予充分的肯定。另外对于5种碱基的名称,教师可适当从读法、写法、种类等多角度点拨,便于学生更深入的理解两者区别。 四、核酸的功能: 提问: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吗回忆旧知:有细胞结构的真核与原核生物:既有DNA 又有RNA,则遗传物质是DNA,无细胞结构的病毒,一部分病毒只有DNA,一部分病毒只有RNA,则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归纳出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五、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1.归纳单体和多聚体的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多糖、蛋白质和核酸三种生物大分子所对应的多聚体和单体分别是什么。 2.进一步阐述为什么说“碳是生命的核心元素”。 生物大分子以碳链为基本骨架。以碳链为骨架的多糖、蛋白质、核酸等生物大分子构成了细胞生命大厦的基本框架。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蛋白质练习图文稿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 蛋白质练习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1.某蛋白质分子由M个氨基酸、4条肽链组成,则该蛋白质分子() A.共有M个肽键B.至少含有20种氨基酸 C.至少含有4个羧基D.水解时需要M+4个水分子 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COOH- D.-NH-CO- A.NH-CO B. NH2-COOH C.-NH 2 3.生物体内的蛋白质千差万别,其原因不可能是() A.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同 B.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和数量不同 C.氨基酸排列顺序不同 D.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不同 4. 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落花生子叶的切片,当转动细准焦螺旋时,有一部分细胞看得清楚,另一部分细胞较模糊,这是由于() A.反光镜未调好 B.显微镜物镜被破坏 C.细准焦螺旋未调好 D.标本切得厚薄不均 5.免疫球蛋白IgG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其中-S-S-表示连接 两条相邻肽链的二硫键。若该IgG由m个氨基酸构成,则该 IgG有肽键数() A.m个 B.(m-4)个 C.(m-2)个D.(m+1)个 6.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并生成一分子水,这一分子水中的氢来自于() A.羧基和氨基 B.氨基 C.羧基 D.连接在碳原子上的氢 7.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分时,高倍镜视野与低倍镜视野相比,前者() A.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C.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D.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8.人体的肌肉主要由蛋白质构成,但平滑肌和骨骼肌的功能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A.属于不同系统 B.在人体内的分布位置不同 C.肌肉细胞的形状不同 D.所含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9.使用高倍镜观察装片的步骤是() (1)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移走,换上高倍镜(2)在低倍镜下找到目标 (3)将目标移到视野中央(4)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 A.(2)(3)(4)(1) B. (2)(4)(1)(3) C.(2)(3)(1)(4) D.(3)(4)(2)(1) 10.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组织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10倍物镜观察组织时镜头与玻片的距离比用40倍物镜观察时近 B.若将玻片标本向右移动,一污点不动,则污点在反光镜上 C.若载玻片上有d字母,则视野中呈现p字母 D.换上高倍物镜后一定要用凹面镜和放大光圈 11.某22肽被水解成1个4肽,2个3肽,2个6肽,则这些短肽的氨基总数的最小值及肽键总数依次是() A.6 18 B. 5 17 C 5 18 D.6 17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练习题

练习2.2生命活动的承担者一一蛋白质 、选择题 C.N 、P 、K 、Mg D. C 、H O P 、S 、Mg 2. 下列分子中,与构成生物体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式不相符的是 ( A.H 2N- CH- CH 1 B. H 2 N- CH — CH —COOH COOH C. H 2N — (CH 2)4— CH-COOH 1 D. H 2N — CH- COOH NH 2 CH 2 CHCOOH 3.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的肽键结构式是 ( A. NH — CO B. — NH- CO- C. — NH —COO — D. NH 2— COOH 4. 下列能正确表示蛋白质分子由简到繁的结构层次的一组是 ( ① 氨基酸 ②C H O N 等化学元素 ③氨基酸分子 相互结合 ④多肽 ⑤肽链 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 C. 有的蛋白质是调节生物体细胞新陈代谢的重要物质 D. 蛋白质就是一种多肽 7. 下列有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空间结构有关 B. 已知某化合物含有 C H O N 等元素,可以推断此物质为蛋白质 C. 不同蛋白质分子中组成肽键的化学元素无差异性 D. 蛋白质空间结构改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失去生物活性, 但这种改变一般是可逆的 8. 华北地区乃至全国都知道,山东阿胶是一种名贵的中 药,极为珍贵的补品一一“东阿阿胶,国之瑰宝” 。据 资料显示,正宗的山东阿胶是山东省阿县生产的阿胶, 该胶 1.构成蛋白质的主要元素有 A.C 、H 、0、P 、S B. C () 、H ON A.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①④③⑥⑤ C. 5. 下列各项与蛋白质结构多样性无关的是 A. 氨基 酸的数目、种类和排列顺序 B. C.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空间结构 D. 6. 下列有关蛋白质功能的叙述中, 不正确的是 A. 催化口腔内少量淀粉分解成麦芽糖的是蛋白质 ②①④③⑤⑥ D.②①③④⑤⑥ ( ) 构成蛋白质的多肽链的数目 氨基酸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 ( )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全)

高一生物必修一复习提纲 第一章走进细胞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生命活动是建立在细胞的基础上的. 无细胞结构的病毒必需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生存. 单细胞生物(如:草履虫),单个细胞即能完成整个的生物体全部生命活动. 多细胞生物的个体,以人为例,起源于一个单细胞:受精卵,经过细胞的不断分裂与分化,形成一个多细胞共同维系的生物个体. 2. 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 生命系统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一.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 1. 细胞的统一性: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都有核糖体.主要遗传物质都是DNA. 2. 细胞的多样性: 大小,细胞核,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包含的生物类群等均不同. 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两大类. 这两类细胞分别构成了两大类生物: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类别原核细胞真核细胞 细胞大小较小较大 细胞核 (本质) 无成形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染色体 细胞质有核糖体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液泡 等 生物类群衣原体, 支原体, 蓝藻, 细菌,放线菌 (一支蓝细线) 动物,植物,真菌 常见的细菌有: 乳酸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霍乱杆菌,炭疽杆菌. 常见的蓝藻有: 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 常见的真菌有: 酵母菌. 二:细胞学说建立(德科学家:施旺,施莱登) 细胞学说说明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 第二章: 组成细胞的分子. 第一节: 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 一: 元素 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是: C H O N P S 基本元素是: C H O N 最基本元素: C 组成细胞的元素常见的有20多种,根据含量的不同分为: 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 C H O N P S K Ca Mg 微量元素: Fe Mn Zn Cu B Mo 生物与无机自然界的统一性与差异性. 元素种类基本相同,元素含量大不相同. 占细胞鲜重最大的元素是: O 占细胞干重最大的元素: C 二: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化合物:水,无机盐细胞中含量最大的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 水 有机化合物:糖类,脂质,蛋白质,核酸. 细胞中含量最大的有机化合物或细胞中干重含量最大的化合物:蛋白质。. 三: 化合物的鉴定: 鉴定原理: 某些化学试剂能与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发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还原性糖: 斐林试剂0.1g/ml NaOH 0.05g/ml CuSO4 甲乙溶液先混合再与还原性糖溶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注:蔗糖是典型的非还原性糖,不能用于该实验。 蛋白质: 双缩脲试剂0.1g/ml NaOH 0.01g/ml CuSO4 先加入A液再加入B液. 成紫色反应。 脂肪: 苏丹Ⅲ(橘黄色)苏丹Ⅳ(红色)

高中生物必修一笔记--完整增强版

第一章 第二章 从生物圈到细胞 1、 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2、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依赖活细胞才能生活;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3、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4、 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其生成和发育也是建立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基础上的; 5、 单细胞生物: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如细菌、草履虫、变形虫、眼虫等; 多细胞生物: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例如:以细胞代谢味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味基础的生长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等等。如动物、植物。 6、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植物没有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7、 显微镜小专题 (1) 使用显微镜的基本步骤:(一)取镜和安放;(二)对光;(三)低 倍镜观察:(四)高倍镜观察;(五)收镜。 镜臂 物镜 镜柱 镜座 反光镜 遮光器 载物台 镜筒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通光孔

(2)重要步骤:高倍镜观察 ①移动专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 ②移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 ③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④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⑤换上高倍物镜后禁止向下转动粗准焦螺旋。 (3)基础知识和利用 ①放大倍数=目镜╳物镜 ②显微镜放大的是长度和宽度,而不是面积; ③放大倍数变大:视野中细胞数目变小,物象变大,视野变暗 细胞放大倍数与细胞个数的关系 细胞单行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细胞均匀排列——细胞个数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4)倒立的物象:上下、左右相反(将原物象旋转1800即可 (5)玻片的移动与物象的移动 由于是倒立的像,玻片的移动方向与物象的移动方向相反。 结论:物象偏什么方向,玻片向什么方向移动。 (6)视野中污点的判断 移动装片,污点移动则污点在玻片上,不动的不在玻片上。 不在目镜、玻片上则在物镜上。 (7)物镜和玻片的距离与放大倍数的关系 8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