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六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教学计划

一、实验目标:

本学期主要指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获取一些浅显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制作、饲养、栽培等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启发学生的创造精神,发展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爱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兴趣及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认真细致、追求新知等科学态度,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做到掌握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能力,开发智力并举,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二、具体要求:

本册内容由“微小世界”、“物质的变化”、“宇宙”和“环境和我们”四个单元组成。

“微小世界”单元,将引领学生经历从肉眼观察到放大镜观察,再到显微镜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观察丰富多彩的昆虫、晶体、细胞及微生物,使他们既了解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历程,又对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部分成果进行梳理,扩大视野,提高认识。

“物质的变化”单元,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研究,观察和认识物质变化是常见的自然现象,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种类型。在研究化学的过程中,学生将根据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认识到

化学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物质,从而将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区别开来。

“宇宙”单元,学生将在感知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建立有关环形山、太阳系、星座、星系等模型,对月相、环形山、日食、月食、星座、星系等有初步的认识。希望他们能认识到宇宙是一个庞大的、运动变化着的系统,不同宇宙空间分布着不同的天体。人类通过不断的探索,将发现越来越多的宇宙奥秘。

“环境和我们”单元,从垃圾和水两个主题出发,学生将探究垃圾的来源、成分和处理方法;将探究水污染的成因,了解污水处理的方法等,从而对人类生活带来的环境问题有一定的了解,真切地认识到环境问题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并且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开展环境保护行动。

三、措施:

强化课堂教学质量;布置课外有效的观察实践作业,制定相应的评价措施,进行实效的评价以达到悉心呵护他们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充分利用来之不宜的春游、秋游等课外活动,安排专题研究内容,培养学生实效地科学探究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实验课题:放大镜下的发现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

实验器材:放大镜、报纸、书本、树叶

实验原理: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树叶,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报纸、书本,把看到的记录下来。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观察到的物体比用肉眼看到的物体更大。

实验结果:放大镜可以把物体的像放大。

实验课题: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目的:知道放大镜把物体放大了多少倍。

实验器材: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布、纸、邮票

实验原理:通过观察、记录和测量,可以算出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步骤:

1、把放大镜放在有格的纸上或放在书上,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2、用放大镜观察布、邮票的某部分,并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看看它能把物体放大多少倍。

实验现象:同一放大镜的最大放大倍数是一定的。

实验结果: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算出了不同放大镜的放大倍数。

实验课题:用放大镜观察晶体

实验目的:了解白糖、食盐等晶体的形状如何

实验器材:白糖、食盐、碱面、味精、玻璃片、放大镜

实验原理:在放大镜下能更清晰地看到晶体的形状。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白糖,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2、用放大镜观察碱面、味精,并把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3、制作一些较浓的溶液,滴在玻璃片上,待水分自然蒸发后,用放大镜观察它们留下的痕迹,看看又是什么样的。

实验现象:在放大镜下看到的晶体的形状很有规则,有的像雪花,有的是立方体,有的像金字塔。

实验结果:每种晶体的形状都很规则。

实验课题:自制显微镜

实验目的:了解简易显微镜的制作方法

实验器材:放大镜、挂历纸、剪刀、胶水

实验原理:一个放大镜能把另一个放大镜所成的像进一步放大,这样明显提高了放大能力。

实验步骤:

1、上下移动调整两个放大镜之间的距离,直到划到物体最清楚的图像。

2、用挂历纸卷成纸筒。

3、用纸筒和胶带纸把两个放大镜固定下来。

4、试一试:做成后的显微镜是否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了。

实验现象:自制显微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

实验结果:自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明显增加了。

实验名称: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实验目的:

(1)了解洋葱表皮细胞的制作方法

(2)观察细胞的结构,培养学生探究生物结构的秘密

实验仪器:洋葱、小刀、镊子、显微镜、载玻片、碘酒、吸水纸、9滴管、培养皿

实验过程:

1、用小刀将洋葱表皮剥下一薄层,用显微镜观察。

2、制作洋葱切片:先取下一小片,用镊子取下,轻放在滴了碘酒的载玻片上,用盖玻片从右向左滑动放在切片上,再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

3、将制作好的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调好焦距观察

4、观察时用左眼观察显微镜,右眼看图,右手画出细胞形状图

5、填好实验报告册,得出结论

实验结论:

洋葱表皮是由无数细胞构成的。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的。细胞是有生命的,它会生长、繁殖、变化、衰老和死亡。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就是在它生长、繁殖、变化的过程,生物体的衰老、死亡也是由细胞的衰老、死亡引起的。

实验名称:硫酸铜和铁钉的反应

目的:了解化学变化可能出现的变化

材料:烧杯、硫酸铜溶液、铁钉。

步骤:

1、先观察铁钉的颜色。

2、将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会儿。

3、取出铁钉,再观察铁钉颜色的变化。

结论:铁钉颜色变红,说明生成了新的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此处不是铁钉生锈,铁钉上的红色是置换出的铜)

实验名称:探索铁生锈的原因

研究的问题:铁生锈与空气、水有关吗?

我们的假设:

1.铁生锈与空气有关。因为教室门口的铁钉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已经生锈,钉进木板的部分没有生锈。

2.铁生锈也与水有关。生活中的铁制品放在室外遭受风吹雨打的容易生锈,放在室内干燥地方的不容易生锈。

实验材料:3个同样大小的盘子、3枚铁钉、水、菜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