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音乐与美术
- 格式:ppt
- 大小:3.92 MB
- 文档页数:41
第18课音乐与美术学习目标:1.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1.重点:贝多芬的音乐成就和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难点:印象派与现代主义美术的时代特征与特点。
教材整理1贝多芬与古典主义音乐1.创作背景(1)18—19世纪之交,是欧洲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时期。
贝多芬生逢启蒙与革命的时代,深受启蒙思想影响。
(2)个人经历:一生坎坷,与命运做斗争。
(3)创作动机:追求进步和自由,反封建、追求民主。
2.作品特点构思广阔,形式宏大,洋溢着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气息,蕴涵着深沉的哲理。
3.成就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如《英雄交响曲》《命运交响曲》《田园交响曲》等)。
4.贡献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
他成功地赋予器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并调动一切音乐表现手段来为这个使命服务。
5.地位贝多芬既把古典音乐发展到登峰造极,又开创了浪漫音乐的先河,在音乐史上树立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教材整理2印象派绘画与音乐1.时代背景19世纪科学技术(尤其是光学理论和实践)的启发。
2.概况艺术形式代表人物及其作品特点印象派绘画莫奈(法)《日出印象》《干草堆》《鲁昂大教堂》等直接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眼睛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印象派音乐德彪西(法)《牧神午后·前奏曲》在创作中强调声音的响度和音色,认为音乐只能提供一种暗示或心境3.影响(1)开辟了欧美绘画与音乐语言的新天地,拓展了人们的审美领域,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供了新途径。
(2)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变革幅度越来越大,革新的锋芒越来越鲜明,从而孕育了20世纪初对传统艺术的全面突破。
教材整理3现代艺术的兴起1.后印象派绘画(1)代表画家:涌现出了塞尚、高更和凡·高,其中法国画家塞尚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二年级美术下册《听听画画》教案湘教版二年级美术下册《听听画画》教案湘教版18、听听画画一、教材分析:本课的两个主要的学习过程是听与画(也就是感受与表现的过程)听的过程以学习活动的展开为线索,通过听声音——听歌曲——听曲子这三个过程营造美术、文学、音乐学科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根据实际绘画能力,选择自己喜爱的表现方式表达对艺术的感悟和共鸣。
二、教学目标1 认知:感受音乐旋律、节奏的律动起伏,欣赏与歌曲匹配的画面,激活感觉联通,让学生明白对音乐的感觉点、线、面来表现。
2 能力:能用绘画的形式大胆、自由地表现自己听歌曲的感受。
能用简单话语表达内心的感受。
3 情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综合性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感悟音乐、文学与美术的联系,重视自我感受和表现。
三、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参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热情,能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并注意视觉、听觉的协调运动。
四、教学难点:听歌曲把自己的感受画下来。
五、教学准备:音乐、课件六、教学过程(一)课前延伸预习课文,搜集资料。
(二)课内探究1 引导阶段:导语:同学们,今天李老师为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朋友,但是它们看不到,摸不着,我们需要用心去听,用心去感觉,才知道它们是谁。
而且这个新朋友一来就邀请我们同学伸出手来,和他一起动起来。
播放音乐《娃哈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思考:刚才音乐响起的时候,我们同学有的唱,有的拍手,有的随着音乐舞动。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什么形式来表现呢?(绘画)3 导入新课:好,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来听听画画。
4 讲授新课。
(1)听音乐《小小的船》《火车开了》第一遍,好听吗?那谁听出了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呢?(拍手提示)音乐节奏的快和慢在绘画中怎么来画呢?请同学再来听一听,这次你们可要仔细想想。
(2)第二遍听《小小的船》《火车开了》: A、出示画:这两幅同样是画的小小的船,有什么区别吗?(一幅是画的具体的船,星星等,别一幅是用点,线,面画的) B、听火车开来了,谁能说一说,这两幅画又有什么区别呢? C、火车宝宝给咱们出了个问题,看同学们谁观察的最仔细:这两幅画有什么不一样?(3)小结:节奏快的音乐,画面,色彩鲜艳、丰富,线条起伏大;音乐节奏慢的画面色彩柔和,线条起伏小。
高二历史上册高效课堂资料专题四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主题2音乐与美术探究案班级:小组:姓名:评价:【学习目标】研读两遍史料,能说出浪漫主义的艺术特点及体现的时代特征;并通过艺术鉴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对“艺术创作是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的理解。
体验探究19世纪到20世纪,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时代,涌现出风格各异的文学艺术流派。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一法国文豪雨果说:“丑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
”德拉克洛瓦的作品荡气回肠,富于激情,成为世界艺术宝库中具有永恒魅力的作品,他本人被誉为“浪漫主义的狮子”。
贝多芬说:“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谁能了解我的音乐,谁就能超越常人无法摆脱的痛苦。
”问题1:材料一中的三位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中有何共同点?体现了怎样的时代特征?材料二左图画作为《黄昏下的干草堆》——农田上,锥形的干草堆在黄昏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
这幅《干草堆》展现一堆干草的特写,部分因画布边缘而中断,形态与色彩均超越自然主义的界限。
“该作品暮色壮丽,画家以宝石般的色彩交错,捕捉到变化万千的大自然光辉。
”材料三:右图是1907年毕加索创作的作品《亚威农少女》。
当时有人批评道:“(他)好像在表示我们应该换换口味,用麻屑的石蜡来代替我们吃惯的东西。
”而直到30年后的1937年,《亚威农少女》的价值才为人们所认识,这一年它的转让价是240万美元。
因为,这是毕加索对以往艺术方法的彻底决别,成为一个新的美术画派的风云人物。
问题2:鉴赏材料二的绘画作品,并说出它的艺术特点。
问题3:与材料二中的绘画相比,材料三中的作品有何艺术特点?结合所学分析产生这种特点的时代背景。
收获感悟世界名画,《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伊里亚·叶菲莫维奇·列宾的代表作,也是他的成名作品。
画面上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
美术高中苏版第18课凝固的音乐——漫步中外建筑艺术教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在前面的一课中,学生们对建筑这一概念有了差不多的认识,对建筑艺术的表现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也开始探寻如何科学地评价和观赏一座建筑。
然而,专业水准观赏眼光的培养、艺术品位和审美修养的提高,基本上要建立在对大量作品的认识和了解的基础上,建立在不断地实践、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正是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因此,我们配以本课的建筑艺术观赏,旨在尽量多地介绍给学生一些优秀建筑实例,开阔大伙的视野,充实大伙的知识。
这关于建立高层次的观赏水准和艺术趣味、提高评判和分析建筑作品的能力,基本上十分重要的。
本课教学的差不多目标是让学生领会中外建筑经典范例的艺术特征和不朽成就。
课本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中外建筑作品的介绍、分析和探讨,归纳了宫殿、庙堂、陵墓、民居等要紧建筑类型的产生背景、艺术风格特征及其形成缘故,盼望借此给学生一个对中外建筑艺术的概括认识,并对各类型建筑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有初步的了解与认识,从而培养起善于观赏建筑艺术的审美修养。
因此关于课本中所介绍的建筑作品的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本课教学的显性目标,也是应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达到的差不多要求。
本课教学的扩展目标是培养学生对艺术风格形成缘故的分析能力。
课本中在对大量建筑实例进行介绍的同时无不对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科学技术进展状况等要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某一建筑风格形成的内在缘故。
这是比单纯理解和掌握某一类型的建筑艺术风格更高一个层次的要求,即透过现象查找本质。
纷繁复杂的艺术现象背后总有其产生和进展的内在缘故,同时会形成某种规律。
对这种内在缘故和规律的探讨是我们研究艺术进展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而言那么是一种对分析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和对思维的训练。
这种训练对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不无裨益,是本课教学的高层次目标。
〔二〕内容结构本课旨在带领学生观赏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并探讨建筑艺术进展。
第18课-音乐与美术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音乐与美术之间的关系和互相影响。
2.学习基本的音乐和美术术语。
3.创作一幅音乐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1.了解音乐与美术之间的关系和互相影响。
2.学习基本的音乐和美术术语。
教学难点
1.创作一幅音乐艺术作品。
教学内容和过程
1. 引入(5分钟)
让学生们听一段古典音乐,然后讨论音乐如何能够让我们感到美丽。
引入音乐和美术之间紧密联系的主题。
2. 概念讲解(10分钟)
教师向学生们介绍音乐和美术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并解释两者如何相互影响。
3. 参观画廊(30分钟)
在学校附近的画廊参观一些艺术展,让学生们观察和欣赏不同的绘画作品,并请他们注意作品中表达的音乐元素和节奏感。
4. 制作音乐艺术作品(60分钟)
要求学生们使用他们在前面学到的知识,创作一幅音乐艺术作品。
让他们自由选择创作方式,可以是素描、油画、拼贴等任何形式。
鼓励他们在作品中充分表达音乐元素和节奏感。
5. 展示和分享(15分钟)
让学生们展示和分享他们的创意作品,让其他学生借此机会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创作方式。
总结
本课程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音乐和美术之间关系的机会。
学生们不仅能够学习基本的音乐和美术术语,还有机会创作自己的音乐艺术作品,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作品。
本课程旨在提高学生们的创意思维和美术才能,鼓励他们在音乐和美术领域发挥自己的独特才华和创造力。
【优化方案】2017高中历史第四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第18课音乐与美术知能演练学业达标岳麓版必修3[随堂巩固]1.(2015·某某学业水平测试)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对光和色进行研究,捕捉光和色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这一画派是( ) A.印象画派B.浪漫主义画派C.现实主义画派D.古典主义画派解析:选A。
结合教材所学可知莫奈开创的画派是印象画派。
2.(2015·学业水平测试)被誉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的是( )A.莫奈B.塞尚C.凡·高D.毕加索解析:选B。
结合教材所学可知,塞尚被誉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
3.(2015·某某学业水平考试)19世纪70年代,有一个画派的画家们主X: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应从光的角度来体现,但也离不开与色彩的结合。
他们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与“色”的生动明快效果。
下列作品中,充分体现该画派风格的是( )A.《日出·印象》B.《自由引导人民》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D.《蒙娜丽莎》解析:选A。
根据题干中的时间“19世纪70年代”“他们将‘光’与‘色’作为研究的中心,在画面中造成一种‘光’与‘色’的生动明快效果”可以判断是印象画派,故A 项正确;《自由引导人民》是法国人德拉克洛瓦的作品,它的风格属于浪漫主义,故B项错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俄国列宾的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故C项错误;《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创作的绘画作品,彰显了人文主义精神,故D项错误。
4.他深受启蒙思想和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某某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
“他”是指( )A.莫奈B.凡·高C.毕加索D.贝多芬解析:选D。
生活在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只有贝多芬,他的许多作品表达了对封建专制的批判,对资产阶级某某精神的赞颂,对自由和欢乐的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