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供电所小型基建方案说明(A类)完整版本

供电所小型基建方案说明(A类)完整版本

供电所小型基建方案说明(A类)完整版本
供电所小型基建方案说明(A类)完整版本

第二篇供电所典型设计(A方案)

第1章设计总说明

2.1.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4)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规划、建筑)2009

(5)国家、福建省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2.1.2 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福建省电力公司农村供电所的典型设计方案部分中的A类方案。征用拟建项目用地:基地一面为临规划道路红线,A-1、A-2方案征地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合3.0亩)和A-3征地面积为1800平方米(合2.7亩)。

2.1.3设计范围

本次设计包括有供电所办公楼及附房,分为A-1,A-2,A-3三个方案。

2.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建筑面积均按照供电所生产用房通用测算标准执行1)供电所典型设计A-1方案:

2)供电所典型设计A-2方案:

3)供电所典型设计A-3方案:

第2章总平面设计

2.2.1总平面布置

本工程为福建省电力公司供电所的建设,基地一面为临规划道路红线,主入口为临街方向。根据基层供电所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和对外服务的需要,将基地自然地分成办公与服务区、生产与后勤区和绿化休闲区。

(1)办公与服务区:供电所办公楼布置在临街的一侧,一层为面向道路的服务大厅,以满足农村供电服务的需要。

(2)生产与后勤区:包括有附房、车棚,以满足生产与后勤的需求。

(3)绿化休闲区:通过绿化贯穿全区,并且通过绿化融入企业文化。

2.2.2 交通组织设计

设计将办公及后勤出入口与营业厅出入口分别设置,办公及后勤出入口布置在办公楼的侧边,营业厅出入口设置在办公楼的一层,避免了人流的交叉影响。在基地内部设有消防车道,道路宽度不小于4米,并设有车棚位置。

2.3 竖向设计

根据现状地形和地貌,以及水位关系,在设计中基地内道路中心标高与对外出入口的城市干道平滑连接,场地标高均高于周边道路标高,以避免场地积水。区内道路纵坡≥0.3%,以利雨水排泄。

满足规划设计高程的起伏关系,利用地区内外土方量,尽量做到基地内土方量的平衡,以减少土方量。

第3章建筑设计

2.3.1 建筑设计主要规范

(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4)《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

(6) 国家、福建省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

2.3.2 建筑平面设计

1)供电所典型设计A-1方案:

a、供电所办公部分:该部分为三层建筑,一层为门厅、营业厅、值班室、资料室、机房、信息化机房、更衣室、卫生间、抢修室及电能表库;二层为班组办公室、资料室、档案室、会议室及卫生间;三层为所长室、副所长室及“三大员”办公室、值班室、侯班室、员工实训室、荣誉室兼活动室、淋浴室以及卫生间。

b、附属房:该部分为生产与后勤用房,地上二层,一层为材料间、检修、安全工具室及备品备件室;二层为厨房、餐厅及资料室。

2)供电所典型设计A-2方案:

a、供电所办公部分:该部分为两层建筑,一层为门厅、营业厅、会议室、值班室、资料室、机房、信息化机房、荣誉室兼活动室、更衣室、卫生间、抢修室;二

层为班组办公室、档案室、所长室、副所长室及

“三大员”办公室、值班室、侯班室、淋浴室以及卫生间。

b、附属房:该部分为生产与后勤用房,地上二层,一层为材料间、检修、安全工具室、备品备件室及电能表库;二层为厨房、餐厅、资料室及员工实训室。

3)供电所典型设计A-3方案:

a、供电所办公部分:该部分为两层建筑,一层为门厅、营业厅、会议室、值班室、资料室、机房、信息化机房、更衣室、卫生间、荣誉室兼活动室、抢修室及电能表库;二层为班组办公室、档案室、所长室、“三大员”办公室、资料室、值班室、侯班室、员工实训室、淋浴室以及卫生间。

b、附属房:该部分为生产与后勤用房,地上二层,一层为材料仓库、检修、安全工具室、备品备件室;二层为厨房餐厅。

2.3.3 建筑立面设计

融入传统与地域元素,体现时代建筑风貌,始终追求“形式追随功能”这一永恒的主题,注重技术发展及办公服务需要,准确、自然地体现出现代办公建筑所应有的品格和特质,努力创造现代、典雅的建筑风格。

立面按楼顶、楼身、楼底三部分进行尺度和谐的构图划分,确定亲切稳重的立面风格基调。办公楼外墙面主体色彩采用淡雅的冷色调,局部配以线脚,使办公楼看上去更加挺拔。附楼采用单面走廊布房,风格及色彩与办公楼保持一致,相互协调又相互映衬。

2.3.4 建筑剖面设计

1 供电所办公楼

A-1方案供电所办公楼为三层建筑,一层层高为3.9M,二、三层层高均为3.3M。A-2和A-3方案供电所办公楼为两层建筑,一层层高为3.9M,二层层高均为3.3M。

2 附属房

三个方案附属房均为二层建筑,一层层高为4.2M,二层层高为3.3M。

2.3.5 建筑工程装饰

顶棚:所以房间均不设吊顶;其中卫生间、淋浴间可设PVC条形吊顶。

2.3.6室内装修表

第4章结构设计

2.4.1 工程概况

本工程在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方便施工。

本工程设计遵循的标准、规范、规定及规程:

(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版);

(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

(4)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01; (5)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6)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

(7)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9)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10)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

(11)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

(1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13) 福建省建筑结构设计暂行规定闽建科〔2008〕60号文。

(14) 福建省建设厅,福建省地震局文件闽建设[2002]37号文。

(15)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建设部2003年4月)

2.4.2 本工程上部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

2.4.3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

2.4.4 本工程采用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编制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空间有限元分析与设计软件-SATWE--多层版(≤8层)“计算。

2.4.5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2.4.6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2.4.7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及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依据GB50011-2010、闽建设[2002]37号文和地勘报告定。

2.4.8 基本风压值和地面粗糙度依据GB50009-2001(2006版)和闽03J101定。

2.4.9 楼地面使用荷载详下表,水箱及其它重大设备按实际荷载取值。

屋面﹑楼面及地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2.4.10 结构的设计年限为50年。

2.4.11 主要建筑材料材质和强度等级

混凝土强度:根据计算确定。

混凝土耐久性分类--处于二a类环境部分:和无侵性土壤直接接触的构件、水池、水箱、电梯机坑、雨披及屋面梁板;其余部分处于一类环境。

钢材:(1)钢筋:8≤直径≤10, HPB300钢;12≤直径,HRB400钢;(2)型钢、钢板等:Q235B;(3)圆管、圆钢:Q235A钢。

焊条:(1)HPB300钢筋,Q235B钢焊接:E43系列;(2)HRB335钢筋焊接:E50系列;(3)HRB400钢筋焊接:E55系列。

砌块和砂浆: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级B5.0,强度级别A2.5,干体积密度550㎏/m3,砌筑砂浆为Mb5.0专用砌块砂浆。

2.4.12 基础型式和防腐要求待地质报告出来后确定。

第5章消防、节能、环保设计

2.5.1 节能、环保设计

(1)节能措施

建筑物的外墙面建议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在建筑物的屋顶采用铺装聚苯板隔热材料,减轻热负荷。

在照明灯具上采用高效的萤光灯管作为基本照明。

空调建议采用分体式,外用百叶罩装饰,百叶罩色调与外墙一致。

(2)固体废物处理

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分质及集中处理。区内设计有垃圾点并考虑足够的空间以堆放日常处理的普通垃圾。同时结合考虑环境效应,对有机和无机垃圾, 进行分别处理。

(3)屋面防水等级为三级,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10年,一道防水设防。

2.5.2 消防方案

道路宽度,根据使用功能、交通组织及满足消防需要考虑,主要道路宽度为6m,消防车道宽为4m,道路转弯半径最小为6.0m。确保车辆及消防车的通行。完全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

所有建(构)筑物及管道、线缆通道的布置均须遵循有关的消防规范要求,满足规定的防火间距要求。

该区内建筑的规模和防火分区的设置均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要求;所有办公楼及辅助用房安全疏散距离、宽度及安全出口数量均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有关条文执行。

2.5.3 给排水消防系统

(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本建筑体积小于10000m3.的多层建筑,不设室内外栓系统。本建筑设有灭火器等,建筑外设有室外消火栓系统、

(2)本建筑室外消防流量为20 L/S,火灾延续时间2h。

(3)消防用水量表如下:

(4)水源:本工程的消防用水水源为市政水,本建筑采用常低压系统。

(5)室外消火栓系统:

室外设有室外消火栓供本工程使用。室外消火栓间距不大于100m,保证室外消防要求。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