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储备增加

外汇储备增加、银行资金过剩与资本市场发展

陈炳才

国家外汇管理局

一、当前资本市场的状况与需求:社会资金闲置或过剩已经成为一个突出问题,但社会资金仍然在不断大规模增加,资本市场的发展已经与外汇体制、银行密切联系起来

连续两年的股市低迷和下跌,使得整个社会资金的增加主要表现为银行存款大量增加,尤其是银行存款大于贷款的大量增加。2000年,银行各项存款为123804亿元,2002年底,银行存款达到170917亿元,增加47113亿元。2000年存款大于贷款24433亿元,2002年扩大到39623亿元,两年增加近15200亿元,每年增加7600亿元。不仅人民币存款大于贷款,外汇也是如此。2002年,外汇存款1507亿美元,贷款1027亿美元,存贷差480亿美元。由于社会资金的增加,以及银行对贷款的控制,银行大量资金用不出去。股市由于低迷和丑闻,其筹集资金的功能大大降低。结果,社会形成一种期待:股市迫切期望繁荣起来,期待银行资金的进入,银行也期待解决资金过剩。

与此同时,保险业大量资金闲置,也期待通过资本市场来赢利以提高未来支付能力。2002年,保险公司的保费用收入3053亿元,占

GDP的3%,这些资金迫切需要谋取利益来保障支付能力。但目前股市的低迷和债券市场的品种单调、规模偏小使得保险公司的资金缺乏投资渠道,2001和2002年,投资于基金的资金差不多都是亏损的,而到境外资本市场投资,目前还有一些制度上的限制。

尽管社会资金过剩,但资金规模还在大规模增加,尤其是货币投放在增加,主要是外汇储备的增加,未来1-2年外汇储备规模有可能突破4000-5000亿美元,货币投放将达到16500-18200亿元,而1996年底到2002年底的6年,外汇占款从9579亿元扩大到23223亿元,增加不过13644亿元,因此,未来两年,外汇储备占款对货币政策的压力更大。2002年,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527亿美元,估计今后还有可能继续保持这样的规模,而外债变化不大,外资进入我国投资,必然产生资金替代效应,如此发展下去,未来几年,资金过剩的局面不会发生转变,只会加剧。

二、资金过剩的出路和途径

中国市场的资金过剩目前有如下几种出路和选择:允许银行资金进入股市,或者是其他机构(如保险)更大比例资金投资于已有股市或证券市场;或者是开辟新的资金市场,继续大量发行新股,大大增加上市公司数量,发行新的基金等;或者投资特定的产业,目前比较突出的是房地产,无论是银行还是企业都在这方面进行扩张;或者是输出资本,途径包括境外直接投资和境外证券投资(如CDR),发展商业贷款和金融贷款,尤其是政府贷款。

就资本流出来说,目前除了以资产形式的资本外流可以大规模流出外,境外直接投资包括境外证券投资的规模都不可能很大(存在很多制度约束),向境外进行商业贷款和融资的规模也不会很大,规模比较大的唯一途径就是发展政府贷款,但政府提出100-200亿美元的贷款计划就很大了。

因此,资金过剩的主要出路还在国内,不在境外。其实,我国国有企业的机制以及国际竞争力,与国际社会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投资者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把握和熟悉与国际水平也差距很大,更不用说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控制,因此,让闲置资金外流,规模不会很大,中国企业类似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企业境外投资的时代还没有到来。

一方面资本外流有限,另一方面资金又大量从外流入,如果不能对投资方向进行合适、有效的政策引导(比如发行国债是一个很好的途径,但资金毕竟有限)时,其结果不是银行资金沉淀和成本增加,就是酝酿某些行业和市场投资过度,造成生产能力和供给过剩,乃至企业价格战等。

三、银行资金大量进入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的风险

过度投资产业通过市场是可以很快纠正的,毕竟中国的产品市场需求相对饱和已经成为企业家、投资者和社会的常识。但是,如果资金有机会大量涌向特定的产业和行业(不动产和金融),涌向资本市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就不那么容易统一。为什么呢?

首先在于当资金大量涌向资本市场尤其是股市的时候,会导致股市上涨,股民、企业、投资者乃至税收和财政都可能获得利益,国家经济也可能因此而出现繁荣,其持续的时间过程可以达到3-5年或以上,金融工具的创新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还可能导致经济结构性调整,包括社会服务业可能出现大的发展和飞跃。在这样的利益背景下,实际利益部门不愿意相信股市和资本市场会发生危机,即使出现危机,也会等待,但真要出危机,至少10年以上。1992-1993年我国治理整顿金融秩序,因房地产泡沫所形成的呆帐坏帐2000-3000亿元,到2002年还没有完全得到解决,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和金融破灭,14年还没有得到解决,美国目前正在跟进。

其次是金融泡沫包括房地产泡沫与产业过度投资存在一些不同规律。当社会出现资金过剩以后,金融工具的创新和发展,金融品种的增加,预期和期货品种的发展,以及不动产的保值、增值功能的长期化(可以达到几十年),这些特征使得利益可以未来化,而物质经济部门的利益要形成一种社会预期和未来化的利益不很明显。尤其是资金会在金融和不动产部门内部循环,产生利益,最后使金融经济逐渐脱离物质经济和物质经济部门的资金运转规律。资金大量集中到金融经济部门,对物质经济和市场价格也不再有明显的通货膨胀刺激,这可能会使传统货币政策对市场放心。这些规律在运转过程中,由于缺乏长期的经验,不容易把握和利用,而物质经济的市场规律企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驾御能力。

再次,金融经济和不动产的过度繁荣,很大程度具有虚拟经济的特征,虚拟经济的本质在于自身能够创造价值,但不能创造财富(包括创造财富的技术、专利等),它的繁荣完全依靠资金的注入,有可能推动一国物质、技术经济的发展,也可能破坏一国物质、技术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虚拟经济经不起金融危机冲击,经不起价值的丧失和贬值,一旦出现危机,恢复时间很长,在开放经济时代,这个时间过程可能导致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丧失,但没有危机,会在短期内在某些方面加快国际追赶,或实现跨越式发展。

最后,需要指出,银行确实是资本市场发展的有力后盾,也是金融投机的强有力的支持者,亚洲金融危机并不是简单的投机资本冲击,而是以银行为后盾的金融投机与反投机的较量。资本市场的发展离不开银行资本的支持,银行也是资本市场发展的受益者。但银行同时也是金融危机的祸害者和受害者。

所有这些特征体现的双重的作用和角色,在允许银行资本进入资本市场以后,很容易影响政策对形势的判断,也不容易产生共同认识。

四、结论:金融机构资金进入资本市场,要适度,要控制

应该说,发展金融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最大风险不在资本市场本身,首先在于我国的物质、技术经济是否强大,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当企业技术能够领先,具有很强大的国际竞争力,资本市场的波动,就不会动摇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企业反过来可以通过技术、市场、利润的变化来控制股市的变化和发展。如果没有这个基础,股

市的繁荣必然是价值的虚增,也必然存在巨大风险。因此,当前发展资本市场,整顿股市秩序,应该以引导企业发展物质经济和技术的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所有上市企业至少一半以上都能够参与国际竞争,资本市场的发展就有了希望和光明的前途。

虽然银行资金进入资本市场存在很大风险,但我国的资本市场具有严重的资金依赖特征,没有银行资金的进入,资本市场很难发展起来,反过来,如果银行资金不进入股市,不去发展资本市场,资金也没有很好的出路。因此,问题不在应该不应该进入,而是进入的规模多大,进入以后如何控制和引导股市发展,引导上市企业能够真正把资金用于技术研究开发和国际竞争力提高。如何防止银行推动金融泡沫的形成。

就政策来说,对金融机构资金进入股市,应该有比例限制,银行对不动产的贷款应该限制比例,最好各在15%或进入股市和不动产的资金不超过银行资产的30%。同时,应该放宽资本流出,出台QDII 制度,适度控制流入规模。资本的流出虽然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是,与资金闲置在国内、浪费资源比较,损失还是小多了。同时,应该把解决国有股、法人股和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社会化,让社会的力量来参与,别仅让资产公司和外资来解决。不良资产处置应该透明,公布其每个具体项目,进行全社会的公开招标、拍卖。当然,这需要给予资产处置人和购买人以一定的灵活性和政策优惠(比如经营不良资产可以三年免税)。国有股、法人股的价值问题包括B股的价值也

可以进行社会价值评估和拍卖。向外资转让应该透明,公开、竞争,给予国内企业平等待遇。

这样,不仅可以预防金融泡沫,也可以协调内资和外资的使用。

当然,如果增加企业外汇而不是国家外汇储备,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投放和资金过剩就不会有那么大压力,银行也不会如此多的资金过剩。

浅析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运用

浅析中国巨额外汇储备的管理与运用 【摘要】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一直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为政府面临的一大难题。外汇储备作为国际货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储备资产总额不足,便会影响该国的资信水平和国际收支协调能力,进而制约该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相反,储备过多又会相应减少投资与进口的机会,一定程度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庞大的外汇储备是我国目前应该重视的关键课题。 【关键词】巨额外汇;储备;管理优化 一、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现状与原因 从我国国际收支账户来看,对于经常项目账户,2014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达到了3751亿美元,国际储备资产增加1178亿美元,其中,外汇储备资产增加1188亿美元,特别提款权及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11亿美元。资本与金融账户,主要是直接投资为主要形式的资本流入,2014年FDI净流入为147.18亿美元。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量已成为世界第一位。我国外汇储备发展如此之迅速,具体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我国外汇管理体制对于外汇储备量的改变存在一

定影响。国家的外汇库存构成了我国的外汇储备,代表着我国国际收支的结余情况,反映国家对于外汇储备的调节情况和相关部门外汇被动变化情况。我国自1994年实行外汇体制改革,导致出口的贸易量急剧增长,同时我国实行的强制结汇制度和严格的资本管制,使得外贸企业只能使用有限的外汇进行资金调度,剩下的外汇必须出售给我国中央银行。这项制度一直到2009年解除,从而使得我国外汇储备量大增。 (二)人民币持续升值直接推动了我国外汇总量的增加。由于我国实行的是政府干预下的部分浮动汇率制度,随着我国外贸顺差和国外直接投资增加,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为了保持汇率稳定性,中央银行必须频繁的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大量买进美元,抛出人民币。这样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外汇占款转而变为我国基础货币的直接来源。此外,人民币的升值和本外币利差的出现吸引了国际的投机者,“热钱”大量涌入,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外汇储备的进一步增长。 从货币作为社会财富代表的角度来说,外汇储备也是一种财富,因此保证充足的储备是没有错的。但外汇储备增长所带来的国内通货膨胀和人民币的汇率升值问题对我国来 说也是很大的压力。 二、我国巨额外汇储备所带来的风险因素

中国外汇储备统计分析

中国外汇储备统计分析 [内容摘要] 文章针对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现状,结合相关经济理论和统计方法,通过建立时间序列ARMA模型和多元回归模型,对1985年以来中国历年年末外汇储备量进行综合分析,对外汇储备的未来趋势做简单的预测,选取部分对外汇储备有较大影响的经济因素作为回归模型的解释变量,进行简要的分析。最后对中国外汇储备的结构以及中国外汇储备的适度性问题进行讨了论。 [关键词]外汇储备 ARMA模型多元回归模型 引言 国家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一定的外汇储备是一国进行经济调节、实现内外平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经历了高速增长阶段,成为世界外汇储备大国。中国外汇储备的合理性问题备受关注,中国高额外汇储备的利弊问题也成为相关专家学者长期讨论的话题。对于外汇储备是否越多越好,中国外汇储备是否超额等问题,也始终未能得出一致的结论。如何根据我国国情确定适度的外汇储备规模成为当前外汇管理的一项极为重要的任务。 一、中国外汇储备现状 1985—2012年年末中国外汇储备量和增长率(表1.1,图1.1)。1996 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 亿美元大关, 2000 以后,我国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05 年末达到8188.72 亿美元,居全球第二。2006 年2 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7 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全球第一,成为最大的外汇储备持有国。同年11月,我国外汇储备突破10000亿美元。2009 年末, 我国外汇储备23991.52 亿美元, 超过G7 国家外汇储备之和。截至2012 年12 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33116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1990—2011 年20年间,中国的外汇储备增长了286.6 倍。

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班级:2012国贸本一 学号:201204510104 姓名:迟名航 外汇储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引言: (4) I.外汇储备 (4) 国家外汇储备规模 (5) II.外汇储备来源 (5) 1、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持续双顺差 (5) 2、强制结售汇制度 (6) 3、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短期资本大量涌入 (6) III.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积极影响 (6) 1.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了国际资信。 (6) 2.充足的外汇储备可以使我国中央银行有效干预外汇市 场。 (7) 3. 充足的外汇储备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经济发展。 (7) IV.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的消极影响 (7) 1.不断对人民币产生升值压力 (7) 2.增加了储备资产管理的难度与风险 (7) 3.在一定程度上将引发中国债务危机 (8) 4. 不利与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 (8)

摘要: 外汇储备首先是以外币表示的,是外汇储备持有国以外国家所发行的货币,其次外汇储备由官方所持有,由民间持有的外汇不构成一国的外汇储备;再次外汇储备是流动资产,是可以随时动用的资产,用于固定投资的外汇不算一国的外汇储备。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外汇是一国的外汇储备,除此以外,作为外汇储备的外汇还应该具有普遍可接受性,应该是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国际货币,否则也不适合作为一国的外汇储备。 关键词: 外汇储备外汇供给人民币升值债务危机国内经济发展

引言: 我国外汇储备近年高速增长,1982 年至 2011 年,我国的外汇储备从 2.67 亿美元发展到了28460.3 亿美元,年平均增长率 256.62%。1998 年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千亿美元,成为仅次于日本的第二大外汇储备大国;2009 年 2 月底,我国的外汇储备达到 15536.72 亿美元,超越日本的 8501 亿美元,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同年十月,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 1 万亿美元。从2009 年起,我国外汇储备以年均 38%的速度增长 ,2010年外汇储备余额突破 2 万亿美元,达到 23991.52 亿美元。2014年12月末,本外币存款余额117.37万亿元,同比增长9.6%,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4万亿美元。12月末,人民币汇率为1美元兑6.1190元人民币。 I. 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为外汇存底,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的外汇资产即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的具体形式是:政府在国外的短期存款或其他可以在国外兑现的支付手段,如外国有价证券,外国银行的支票、期票、外币汇票等。主要用于清偿国际收支逆差,以及干预外汇市场以维持该国货币的汇率。 外汇储备首先是以外币表示的,是外汇储备持有国以外国家所发行的货币,其次外汇储备由官方所持有,由民间持有的外汇不构成一国的外汇储备;再次外汇储备是流动资产,是可以随时动用的资产,用于固定投资的外汇不算一国的外汇储备。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外汇是一国的外汇储备,除此以外,作为外汇储备的外汇还应该具有普遍可接受性,应该是国际上被广泛接受的国际货币,否则也不适合作为一国的外汇储备。1 截至2014年12月末,中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84亿美。2 【2010年】截至2010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28473亿美元,同比增长18.7%。中国黄金储备持有量依旧为3389万盎司。 【2011年】截至2011年末,我国外汇储备达31811.48亿美元。 【2012年】截至2012年底,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31万亿美元。 【2013年】截至2013年末,国家外汇储备余额为3.82万亿美元,再度创出历史新高。这一数据相比2012年末增长了5097亿美元,年增幅也创出历史新高。 1《中国外汇储备来源与来源质量研究》刘纯安 2《中国的外汇储备》新华网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问题与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215704710.html,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问题与分析 作者:尹继民 来源:《新西部·中旬刊》2012年第08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规避外汇风险的建议: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结构,适当拓宽投资渠道;利用外汇储备增加我国黄金、能源等占率储备;合理利用外汇储备促进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将外汇储备投资于医疗、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 【关键词】外汇储备;利弊;改革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 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债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199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在此后的四年,外汇储备上升的态势相对平稳。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在2005年末,增至8188.72亿美元,居全球第三位。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并且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持有国。截止2012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为32557亿美元。表1是一个关于我国近几年来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表格。 二、我国外汇储备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对美元的持有 目前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主要是对美元的持有,美元资产占我国外汇储备的比率高达70%,而持有的美元中60%集中投资于美国国债和中长期债权。不可否认,美元是世界主要流通的货币,是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持有形式。但如果外汇储备过于集中于美元,必然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受制于美元;另外,对美国国债和中长期债券的大量投资缓解了美国政府的赤字,那些国债有效的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却无法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出台了高达七千亿的救市计划,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赤字,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将增发新的国债,其结果是美国国债价格不可避免的下跌,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收益自然受到损失;进一步的财政赤字,还会导致美联储继续的

中国外汇储备的分析 图文

中国外汇储备的分析(图文) 中国外储的分析 1、外汇储备简介 2、外储的配置分析 3、外汇资产的投资收益和外储流动性 4、外汇负债的投资收益和最终结算 5、止损的办法和后期的外储管理 6、总结 1、外汇储备简介 外汇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外汇积累.截至到2011年3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总额超过3万亿美元. 从上图可以看到,中国的外汇储备在2000年年底时不足1700亿美元,之后开始大幅度增长.主要原因在于中国加入WTO,由于人民币汇率被人为低估(1:8),并提供了大量廉价资源和劳动力.形成资本洼地,也吸引了大量外商投资(FDI).大规模进行低端消费品制造,相对应的,美国从2001年开始走美元贬值之路,鼓励超前消费.一边是中国促进出口,一边是美国促进消费。于是积累了大量外汇顺差。这些外汇顺差是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来源,另外一部分来自于FDI。 对于积累下来的外汇,中国央行在一定期限内以规定的比率强制结汇的方式.使得外汇迅速归拢到中央银行的手里.形成外汇储备资产.而中央银行发行对应的人民币交给老百姓作为流通使用.在这

个过程中,央行属于借款人.借的是老百姓和外商投资者手里的外汇.这些外汇收到央行之后,就记录在资产一栏.而老百姓和外商属于债权人.手里的人民币就是债权凭证.对于央行来说,这些印发的人民币需要记录在负债一栏,这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央行的资 产负债表才能做到平衡.这个过程也决定了这些外汇只能印发一次人民币.不然资产负债表就无法平衡.另外,央行的这些外汇储备一旦遭遇投资损失导致资产这一栏缩水的话,那对应的人民币负债也必须减少.就是得回收人民币来冲销外汇损失.如果不这么做的话,持有人民币的债权人.在卖出人民币,回收属于他们自己的资产— 外汇的时候,央行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所以,国内流通使用的人民币,说白了就是美元代用券.央行的外汇储备关乎着人民币的 坚挺程度.好比我们把银子存在钱庄,钱庄印了一张纸给你.盖上章.称之为银票.凭这个可以代替银子流通.也可以随时回银庄兑换银子.如果钱庄被强盗洗劫了.真金白银都没了.你说这些盖上章的银票还有人要么. 2、外储的配置分析 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有两头,我们先来研究资产这一栏.因为这属于 国家的真金白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先来看央行的资产负债表和 外储管理局发布的国际投资头寸表 因为中国外储的详细头寸布置是不公开的.这里只能做一个大概的估算.因为这两张表在时间不一致,我们选最近的时间点.央行的资产负债表选2011年1月份(人民币计价).外储管理局的选2010年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问题与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问题与分析 本文介绍了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规避外汇风险的建议:调整我国外汇储备结构,适当拓宽投资渠道;利用外汇储备增加我国黄金、能源等占率储备;合理利用外汇储备促进我国的产业优化升级;将外汇储备投资于医疗、教育等关系国计民生的行业。 标签:外汇储备;利弊;改革 外汇储备(Foreign Exchange Reserve),又称外汇存底,指一国政府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中的外汇部分,即一国政府保有的以外币表示的债权。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持有并可以随时兑换外国货币的资产。狭义而言,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国用于平衡国际收支平衡,稳定汇率,偿还对外债务的外汇积累。广义而言,外汇储备是指以外汇计价的资产,包括现钞、国外银行存款、国外有价债券等。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国际清偿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有重要的影响。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1996年底,我国的外汇储备首次突破1000亿元大关,在此后的四年,外汇储备上升的态势相对平稳。从2000年开始,我国的外汇储备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并在2005年末,增至8188.72亿美元,居全球第三位。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并且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持有国。截止2012年一季度我国外汇储备为32557亿美元。表1是一个关于我国近几年来外汇储备规模变化的表格。 二、我国外汇储备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过于单一,主要集中于对美元的持有 目前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主要是对美元的持有,美元资产占我国外汇储备的比率高达70%,而持有的美元中60%集中投资于美国国债和中长期债权。不可否认,美元是世界主要流通的货币,是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持有形式。但如果外汇储备过于集中于美元,必然会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受制于美元;另外,对美国国债和中长期债券的大量投资缓解了美国政府的赤字,那些国债有效的刺激了美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却无法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金融危机发生后,美国政府为了刺激经济的发展出台了高达七千亿的救市计划,进一步提高了财政赤字,这意味着美国政府将增发新的国债,其结果是美国国债价格不可避免的下跌,我国持有的美国国债的收益自然受到损失;进一步的财政赤字,还会导致美联储继续的增发纸币,使得美元继续贬值,我国将承受利率与汇率的双重损失。正是因为我国的外汇储备过于集中于美元使得其缺乏流动性。

我国国际储备及其管理论文

我国国际储备及其管理 摘要随着对外经济交往步伐的逐步加快和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的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及国际储备均迅速增长。外汇储备的高增长对我国宏观经济金融运行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国际储备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对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进行管理和利用。分析我国国际储备现状及其解决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国际储备管理现状 一、国际储备的定义 国际储备是指一个国家的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一切资产。它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对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储备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国家的对外支付能力;二是用来干预外汇市场,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稳定;三是用来作国家信用保证。国际储备作为国家货币当局对外所持有的资产,它和金融体系所持有的资产具有相同的性质,即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因此,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国际储备不足是绝对不行的,但是也并非是越多越好,客观上存在储备结构的优化和规模的适度问题,否则就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 二、我国国际储备现状 我国由1977年起对外公布国际储备状况。1980年4月17日我国恢复了在IMF的合法席位以后,我国的国际储备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一样,也由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这四个部分构成。我国的黄金储备是国家备用于紧急需要,一般不随意动用。黄金储备除了随着市场黄金价格涨价而自动升值外,没有任何收益。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我国黄金储备都基本保持在l 270万盎司左右。我国的外汇储备占整个国际储备额的90%以上。它是指我国官方在一定时期内所持有的全部外汇资金即国际流动性或国际清偿力。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由两部分组成,即国家外汇库存和中国银行外汇结存。国家外汇库存,是指国家对外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支的差额。正差额表示收大于支,形成国家外汇储备。中国银行外汇结存,是中国银行的外汇自有资金,加上中国银行在国内外吸收的外币存款减去在国内外的外汇贷款和投资后的差额,以及包括国家通过各种渠道向外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资本市场筹集项的未用余额(反映为中国银行账面存放在国外的资金)。这几部分总和所构成的中国银行外汇结存也是国家外汇储备的一个组成部分。1981年我国外汇储备仅为47.73亿美元,1991年底为331.6亿美元,而1998年底已超过l 400亿美元。 中国国际储备不仅规模过大,而且增势迅猛。2010年6月突破2万亿美元后,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又上涨了1万亿美元.中国在2011年第一季度外汇储备同比增加24.4%。由于中国外贸第一季度出现了小额逆差,因此新增外汇储备的主要原因应该是在人民币升值预期带动下,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和投机性“热钱”加速流进中国。截至2012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3.24万亿美元,而2002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仅为2864亿美元,尚不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现状及管理对策[1]

浅析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现状及管理对策 摘要: 外汇储备是一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国际储备资产,是当今国际储备的主体,是一国平衡国际收支、维持汇率稳定及应付紧急支付的重要资产。储备规模是否适当、储备结构是否合理,对一国国民经济及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外汇储备急剧膨胀,远远超过合理规模且结构上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国家财富在美元长期贬值的背景下面临极大的汇率风险。巨额外汇储备给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文章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高速增长的成因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政策建议。 关键词: 外汇储备成因政策建议 Abstract: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is a comprehensive dependent variable,and it is closely linked with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exchange rate regimes,international trade,international status and economic strength.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China's opening up constantly increase and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have been expanding.Such a huge amount of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has become the focus of discussion at home and abroad,and government and national financial institutions pay widespread attention to it.This paper studies the formation of China's current huge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 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it. In the end it presents some suggestions. Keywords:foreign exchange reserves;formation;suggestions 提纲: 本文第一部分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现状进行总体分析,并结合几年来的数据进行佐证。数据表明,我国外汇几年来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然而,规模过快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第二部分对我国外汇规模持续高速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包括:持续的贸易顺差,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升值,现行出口结售汇制度等因素。 第三部分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剧增所带来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包括:制约货币政策操作、加剧经济结构失衡、激化国际贸易摩擦等。 文章最后一部分结合现阶段我国国情提出了管理外汇规模的建议。

外汇储备论文

国际金融学课程论文 题目外汇储备管理 学生姓名_____ __ 学号____ 院系 专业 年月日 目录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3) 二、造成我国现阶段高额外汇储备的原因 (3) (一)贸易双顺差 (3) (二)FDI创造 (4)

(三)人民币汇率被低估 (4) (四)资本套利 (4) (五)中国特色的强制结售汇制制度 (4) 三、高额外汇储备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4) (一)带来巨大的汇率风险。 (5) (二)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 (5) (三)付出高昂的机会成本 (5) (四)削弱我国货币政策独立性 (6) 四、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 (6) (一)化解外汇储备激增 (6) (二)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 (6) 外汇储备管理 摘要:我国目前外汇储备水平是高是低的问题已经是争论已久的焦点。大多数专家学者认为,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水平偏高,并通过各种计算得出结论,本文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来思考过多的外汇储备对我国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应该怎样来化解其仍在不断增长的势头、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积极管理巨额的外汇储备。

关键词:外汇储备问题缓解积极管理 外汇储备在一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政府干预外汇市场、维护汇率稳定的重要金融工具,是企业开展对外业务的外汇来源,同时它也体现了一国综合国力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的大小,外汇储备的重要作用可见一斑。但这也并不是说一国的外汇储备就是越多越好,相反如果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就需要承担高额的成本,并带来巨大的汇率风险。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年地积聚外汇储备,据外汇管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外汇储备为-12.96亿美元,处于零起步。而自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由于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银行结售汇,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我国外汇储备出现了不断上涨趋势:1994年1月我国外汇体制进行重大改革,使得外汇市场呈现持续供大于求的局面,为了稳定汇率,保持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中央银行被迫入市购买外汇,结果国家外汇储备大幅增加,当年的外汇储备为194亿美元。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长速度在随后的3年中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下滑。但自从加入WTO之后,外汇储备就一直保持快速稳定的增长。尤其从2001年开始,外汇储备的增长率明显大幅升高,“我国的外汇储备是出口贸易所得、海外投资收益、外国直接投同时中国外汇储备的飙升还伴随着人民币不断升值的进程”,这从外汇储备结构中的债务性储备剧增可以看出。十年后,在2004年我国外汇储备达到了6009亿美元,增长了接近31倍;2005年年底达到 8188172亿美元 ,居全球第二位;2006年末我国官方的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外汇储备余额为 8537亿美元 ,超过日本的 8501亿美元 ,登上了全球外汇储备最大持有国的位置;2009年外汇储备总额再创记录新高,达到23991亿美元。毫无疑问,我国现阶段是全球外汇储备第一大国。 二、造成我国现阶段高额外汇储备的原因 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几个方面:贸易双顺差、 FDI净额、人民币汇率、其他金融资本流入等,且前两项占据主导。具体说来: (一)贸易双顺差 所谓双顺差,即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呈现顺差。其中,国际收支经常项目指货物进出口收支、服务收支、收益项目收支、经常转移收支等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指各种形式的投资项目,如直接投资、证券投资等。双顺差指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顺差。由于我国连续多年存在着双顺差,资本的流入多于流出,收入多于支出,所以就积蓄了大量的外汇储备。

中国外汇储备的风险管理

中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 近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持续快速增加。2008年年末,我国的外汇储备超过1.9万亿美元,高居世界之首;2009年上半年,我国的外汇储备额达到21316.06亿美元:;2010年3月,我国的外汇储备额达24470.84亿美元。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担心和争论也纷至沓来。人们或怀疑外汇储备规模的合理性,或诟病巨额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或指责外汇储备的积累输入了通货膨胀,或认为人民币汇率因此而承受了越来越大的升值压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中国必须积极加强对当前高外汇储备的管理,以降低风险而充分发挥其现实积极作用。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外汇储备总量过高,储备结构单一、在金价上涨、美元缩水的情况下,中国成为了外汇储备损失最为严重的发展中国家,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一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外汇储备是一个国家货币当局所持有的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以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稳定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外国货币,外汇储备是国际储备的一部分。国际储备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中的普通提款权和特别提款权。外汇储备在储备资产中最为重要。 回顾我国外汇储备的发展变化:199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首次突破了1000亿美元,此后四年,储备上升相对平稳。自2000年起,我国外汇储备呈快速增长趋势。2005年末增至8188.72亿美元,居全球

第二位。2006 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达8537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大持有国。截至2010年3月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已达24470.84亿美元,稳居全球第一位。表1.1是一个关于我国近年外汇储备增长的表格。 表1.1国家外汇储备规模(2000年~2009 年)单位:亿美元 二我国高额外汇储备带来的问题 (一)我国的外汇储备规模过大,提高机会成本 高额外汇储备使机会成本大大增加,降低了资本的有效使用率。外汇储备是以存款的形式存放在外国银行的,如果不是用于储蓄而用于对外投资的话,可以用于进口或投资,那么收益率则要远远高于储蓄收益,这样就构成了外汇储蓄的机会成本。由此可以看出越多的外汇储备,就有更多的机会成本。 (二)高涨的外汇储备影响了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外汇储备变动是货币供给的重要渠道。一国的货币供应量是由中央银行发行,再通过各种渠道向市场投放的货币数量。外汇占款是中央银行持有外汇储备所对应的货币投放。同时,外汇储备占款具有高能货币的性质,通过乘数效应可以对货币供应产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建议

我国外汇储备管理建议 面对我国不断增长的外汇储备,有必要研究它所带来的制约货币政策操作、加剧经济结构失衡、激化国际贸易摩擦等问题。大规模的外汇储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一定的负效应,针对导致其增长的原因,本文从稳定外汇储备规模、加强外汇储备管理、国际上两种外汇储备管理体制的比较三方面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 一、稳定外汇储备规模 (一)从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转向“收支平衡”。从表面上看,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剧增的原因主要在于国际收支持续的双顺差格局。外汇储备的增加,实际上是依赖于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这两个项目的净外汇流入最终表现为国家外汇储备的增加。因此,解决外汇储备过剩问题首先应从“双顺差”问题入手。 1、对当前奖出限入的外贸政策进行调整。首先,要逐步降低高额贸易盈余,同时不断优化贸易收支结构。在出口方面,可以对一部分低附加值的简单加工品征收出口关税,并降低出口退税,从价格信号上影响出口商品结构;同时,可以限制高污染、高能耗产品的出口,并为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更多的优惠条件,从产业政策上引导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其次,调整引资政策以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和效益。提高我国加工贸易中间品进口替代,缩小外资涌入的数量,减少外汇储备增加的压力。第三,控制或降低CPI15的上涨速度以缓解人民币利率上升压力,同时谨慎调升人民币利率保持低于美元利率水平,阻止外汇继续流入,缓解人民币升值预期。 此外,还可以战略性的对外投资。如对国外能源资源的供应地、供应线和国外一些行业,进行战略性投资。 2、通过扩大内需、提高国民消费水平来拉动经济增长,完善收入分配格局,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双顺差格局只是外汇储备高增长的表象原因。此外,强制结售汇制度、汇率弹性不足和资本项目管制是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制度性原因,储蓄过剩和人民币的升值预期是外汇储备高增长的宏观经济原因。在这些原因的共同作用下,外汇储备流入易、流出难,规模迅速扩大。那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我认为有以下一些措施可以尝试。 (二)适当放宽外汇管制,使得资本流出入政策基本平衡,实现相对均衡的资本跨境双向流动

1950年至今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分析

1950年至今中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趋势和原因分析 摘要:从1950年至今,我国的外汇储备从量到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改革开放之前年均不足5个亿的外汇储备,甚至是某些年份的负储备,到改革开放之后外汇储备的成倍增长,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一步步扩大,甚至可以说实现了跨越式增长。而这正体现了19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我国外汇经济政策随经济形势的调整与改革。本文旨在分析1950年至今我国外汇储备的变化趋势及其原因,并就当前经济形势对于我国外汇经济政策的一些意见。 关键字:外汇储备;发展趋势;经济政策 一、问题的提出:1950年至今我国外汇储备情况分析 表一国家外汇储备规模 (1950年-2011年) 单位:亿美元

表二我国外汇储备柱状图 单位:亿美元

自建国以来,我国的外汇储备经过了从无到有,进而在小规模上取得迅速发展的过程,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是我国十几年来发展的巨大成就,尤其是30年来改革开放政策取得成效的一个结果。而这个结果在经过卓有成效的经营管理后,反过来又成为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表一不难看出,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外汇储备的数量很少,平均水平只有1亿到2亿美元左右。这一时期,国际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都处于敏感时期,国家实行的也是封闭条件下的计划经济,对外贸易很少,外资无法流入,长期下来,中国经济发展陷入了一个贫困化的泥潭。 直到1978年,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外汇数量出现了小额的增长,但仍不稳定,存在大起大落的现象。在1980年我国外汇为—12。96亿美元,1981年开始变为正值为27美元,随着我国国力的不断增强,我国的外汇储备也不断的增强。1983年,由于实行了外汇留成制度和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 对鼓励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支持地方生产建设,发展对外贸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外汇储备增长很快,到达了89亿元。然而,就在1984年,出现了经济过热的现象,进口猛增,出口下降,经常账户出现较大逆差,到1986年外汇储备低至20亿。1989年和1990年,为促进经济回升,曾两次下调人民币汇率,有力地推动了出口,资本流入平稳增长。到1991年外汇储备激增四倍,从56亿美元增加到217亿美元。经历过几十年的大起大落,在1994年1月推出了外汇体制改革,实行并轨制,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这项举措大大提高了国内企业出口的积极性。到1996年,外汇储备从1993年的200多亿增加到1050亿。1998年,受1997年8月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出现很大幅度的下降,但由于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外汇储备没有出现下降,反而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到年底达到1449。59亿美元,仅此与日本,跃居世界第二。2001年,我国加入了WTO,加入了国际市场至此,我国外汇储备呈现连续增长的势头。 二、我国外汇储备变化的原因分析 我国外汇储备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后,迅速增加,集中反映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成就。30多年来,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对外经济贸易的发展,外资的大量涌入和国内适时的各项政策,都为外汇增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我国的外汇储备已经成为我国综合实力的集中表现。 根据近几年的数据来看,外汇储备的增长似乎过快,但是这却是在当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下,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客观结果。所以很多人认为外汇储备

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的影响 作者:刘崇献 时间:2014-04-09 本文首先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存量外汇储备的购买力的影响,人民币升值将会降低外汇储备以人民币衡量的购买力;其次分析了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流量的影响,主要从人民币升值贸易顺差、国际直接投资和国际游资等几个方面的流量的影响来分析外汇储备流量可能发生的变化;最后分析了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外汇储备管理和使用的的问题,并指出了几个常见的错误看法。 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存量外汇储备购买力的影响。由于我国外汇储备存量巨大,到2005年末已经超过了8000亿美元,因此人民币的小幅升值就能引起外汇储备购买力的巨大变动,如何防范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购买力造成重大损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第二,对外汇储备流量的影响。外汇储备主要是由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净流入而形成的,人民币汇率变动会影响外汇资金的净流入量,从而对外汇储备规模变动产生影响。第三,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的管理和使用产生的影响。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外汇储备的购买力遭受损失,同时外汇储备收益率低下,在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出现了一些有利的投资机会,如何合理运用外汇储备提高收益,也是一个需要重新考虑的问题。 一、人民币升值对存量外汇储备购买力的影响 从静态看,外汇储备是一笔财富,并且是以各种外币表示的财富。人民币汇率变动影响外汇储备以人民币衡量的购买力,但不影响以美元衡量的购买力。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外汇储备损失,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机会成本,是以人民币衡量的损失。从静态角度考虑,在人民币升值前和升值后,中国的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资产,还是8000多亿美元的外汇资产,如果政府没有进行外汇干预性抛出,不会减少到6000亿美元,或者更少。中国人民币的升值对其他国家的国内价格影响不大,如在美国国内100美元的一件商品不会因为人民币升值一倍就降价到50美元。所以中国8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在人民币升值前后在国外的购买力是没有太大变化的。 但换个角度来说,假设我们在人民币升值前一天把8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全部兑换为人民币(为了说明方便,我们假设人民币升值前后的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分别为10:1和5:1),那么我们可以换得80000亿元人民币,在人民币一次性升值一倍后,我们用80000万亿元可以购回1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这样操作之后,中国外汇储备在国外的购买力几乎增加了一倍。举个例子来说,假设一艘航空母舰价格是100亿美元,我们在人民币升值前后不进行购买力保全操作的话,那么始终只能购买80艘,但如果进行这样的操作,则在人民币升值之后可以买到160艘。当然由于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具体操作起来是非常复杂的,在短期内也是难以完成的,但从这里可以看出进行保值操作和不进行保值操作的区别,至于操作的程度和具体数字需要具体分析和掌握,这里不做更多讨论。 二、人民币升值对外汇储备流量的影响 经常项下形成外汇储备的主要是贸易顺差。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从短期看出口量不会立即下降,而进口量也不会马上增加,所以贸易顺差不会立即减少。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人民币升值预期来解释。由于人民币在2005年7月21日汇率改革之后,总体上保持升值趋势,而且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又逐渐增强,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升值预期依然强烈。因此,出口商希望尽快出口,因为赶在人民币进一步升值之前出口,销售收入按人民币衡量会多一些,反之则会降低利润,而对进口来商来说,由于人民币升值之后再进口成本会降低一些,所以除非必须立即进口的商品,其他可以推后进口的商品都尽量延缓进口。

谈国际外汇储备管理模式及对我国的启示

内容摘要:摘要: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快速增长,目前稳居世界第一位。巨额的外汇储备应该怎样管理呢?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整理和分析了一些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国际外汇储备管理对我国的启示,提出相关建议。 摘要:近几年,我国外汇储备余额快速增长,目前稳居世界第一位。巨额的外汇储备应该怎样管理呢?本文详细介绍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整理和分析了一些国家外汇储备管理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探讨了国际外汇储备管理对我国的启示,提出相关建议。 一、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自从1994年我国实行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我国的国际收支大量盈余,外汇储备高速增长。如下图所示,1994-1997年,外汇储备增长较快,平均每年增长约297亿美元。1998-2000年收到东南亚危机的影响,增长放缓。2001年至今,外汇储备进入高速增长阶段。直至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8536.72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到2007年底,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15282.49亿美元,稳居世界第一位。 那么是什么原因引起中国外汇储备增长如此迅速呢?国际收支的双顺差是中国外汇储备增加的直接原因。自1994年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除了1998年资本和金融项目差额为负值以外,其它年份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连年顺差,导致中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另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了外汇储备的增加,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各种投资资本流入中国。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外商投资的政策性优惠等很多原因也造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迅速增长。 二、我国外汇储备管理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面对巨额的外汇储备,我国实行的是比较严格的外汇管制,主要是中国人民银行独立地进行战略和操作层面的决策,财政部没有起到主导作用,更没有政府投资公司进行外汇储备的专门管理。所以,绝大部分外汇资产集中于货币当局,其他经济主体都只能在严格的限定条件下持有外汇储备。这种外汇管理体制产生于外汇储备短缺的情况,对于我国目前的高额外汇储备不适应。2007年4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发布公告调整六项外汇管理政策。三项经常项目外汇管理政策得以调整,允许符合条件的银行、基金公司、保险机构采取方式按照国家规定集合境内资金或者购汇进行相关的境外理财投资。这充分显示了中国政府正在向积极的外汇储备管理模式转变。 随着外汇储备的快速增加,外汇储备管理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其一是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界定问题。有人认为目前我国的外汇储备过多;也有人认为人均外汇储备还相当低。在界定外汇储备合理规模问题上仍然有较高的不确定性。 其二是储备管理与经济政策的协调问题。我国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外汇储备大量增加,为稳定汇率,央行进行持续性、大规模的外汇冲销,必然会受到财政政策的制约,人民币的内生性加强,大大削弱了货币政策的作用。 其三是外汇储备的合理运用问题。我们必须实现大量外汇储备资产的保值增值,合理运用外汇储备,不能造成资源的浪费。

如何有效管理和运用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

如何有效管理和运用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 学号: 姓名:申丽静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目前已积累起巨额外汇储备。虽然外汇储备偶的增加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财富的增长,但也带来了一系列风险。对于外汇储备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外汇储备出现快速增长以来,便引起了国内学术界的关注,只是早期关注的焦点在于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问题。在2006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尤其是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之后,外汇储备的管理利用与风险防范便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拜巨大的出口交易额所赐,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其外汇储备不断增长,近期达到了3.44万亿美元,相当于整个德国的经济总值。外汇储备具体情况是国家机密。不过,数年前一份《中国证券报》曾透露,中国外汇储备的65%为美元,26%为欧元,5%为英镑,3%为日元。 中国是美国政府的大债权人,仅排位在美国中央银行和联邦储蓄之后。同时,中国还 持有欧洲国家的政府债券。不过对于那些陷入经济危机的欧洲外围国家债务所持并不多, 这一事实可能要让欧元区国家政府失望了。在欧元危机中,中国关于买入欧元区债券的任 何一点细微的举动、暗示、线索,甚至仅仅是流言,都会使单一货币汇率上升。 人们也许认为,大幅的贸易顺差对于中国来说是件好事。但是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 纲等官员表示,由于固定的汇率,贸易顺差导致了各种问题的产生。持有储备可以保护一 国的货币免受攻击,而出售储备可以帮助稳定货币价值。这是诸多国家的央行在亚洲金融 危机中学到的重要一课。对中国来说,人民币贬值幅度不超过1%,因此持有储备是有益的。但是一个国家应该持有多少外币储备为好并无定论。 导致中国人忧虑的并不只是美元或欧元贬值。外汇储备给中国经济带来了过多现金流,造成了物价攀升,其中包括房价飙升。当一家中央银行准备补充外汇储备时,就会印制钞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 巨额的外汇储备,固然是综合国力的体现,不过持续过快增长,也给经济带来了众多负面影响,特别是本次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外汇储备带了巨额损失。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很多,下面是整理的一些关于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有哪些的相关资料。 供你参考。 影响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因素一、研究背景我国外汇储备余额早在2006年9月末就突破万亿美元,至2009年3月,中国外汇储备余额达到了19 537.41亿美元。 历年外汇储备表显示,在1979年之前,我国外汇储备从来没有超过10亿美元,甚至在几个年头还是负值。 但随着我国启动改革开放,经济持续增长,贸易高速发展,以及我国长年内需不足,导致外汇储备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且增长的速度快,强度大,详见下表:从表1中可以看出,1999—2000年,由于亚洲经济危机的冲击,我国外贸出口增长缓慢,资本流入增长较少;但2001年以后我国的外汇储备增速加大,2003年突破千亿美元,进入2006年,在我国实行新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之后,外汇储备增长速度不但未减反而继续上升,第一季度增加562亿美元,总规模超过日本,居世界首位,2007—2008年,外汇储备更是以每年近5 000亿的增速增长。 美国《纽约时报》的社论曾用“中国的里程碑来评论中国万亿外汇

储备。 中国坐拥万亿美元外汇储备,是国力的具体表现,也为保障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上佳的安全系数,尤其是对日后中国放宽资本金,推进人民币自由兑换,可起护航作用。 近两万亿美元巨额储备,意味着我国有着充裕的国际支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彰显了我国足以影响世界的经济实力。 但是,如果外汇储备构成不合理或者增长超过适度区间,就不可避免地降低资源使用效率,甚至给经济发展带来不小的挑战。 由于个别因素2008年的数据还未公布,所以选取数据区间为1984年至2007年。 建立回归模型,分析这些因素对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的影响及其影响力大小,模型形式为:FR=α+β 1 IP+β 2 IOP+β 3 A+β 4 BD+β 5 DEB(一)模型的参数估计利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OLS估计,最初结果如下:FR=25.925 + 1.183IP + 0.577IOP - 1.103 A + 0.316 BD - 0.255DEB由于R 2 近似等于1,而且F=906.464,远大于F 0.05 (5,16)=2.85,故可以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与上述5个解释变量间总体线性关系显著,但是变量IOP、BD、DEB的参数估计值的t检验值较小,未能通过检验,故可以认为解释变量间存在多重共线性。 另外,外债余额(DEB)的系数为负值,与实际的经济意义相悖,表明模型中各解释变量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 (二)消除多重共线性(逐步回归法)1.运用Eviews软件, 计算出各变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