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级物理简单电路练习题全部练习附答案

九级物理简单电路练习题全部练习附答案

九级物理简单电路练习题全部练习附答案
九级物理简单电路练习题全部练习附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3分)

1、教学楼每层走廊的中间装有一盏路灯,而两头楼梯都有一个开关便于控制.为了从这一头开(或关)灯而到另一头能够关(或开)灯, 图11—1中设计最合理的是 ( )

图11—1

2、在图11—2所示的各电路中,开头S 闭合后,小灯泡L 1、L 2都能发光的图是

( )

图11—2

3、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 )

A.铁丝????

B.橡胶棒????C .人体????D .盐水

4、 图11-3所示是用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电流或用电压表测灯泡俩端电压的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

图11—3

5、如图11-4所示,一个带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有甲、乙、丙三个触点(可接通或断开)。使,身体一部分接触到金属外壳时,最有可能造成触电事故的是三选项 触点甲 触点乙 触点丙 A 接通 接通 接通 B 断开 接通 断开 C 断开 断开 接通 D

接通

断开

断开

6、如图11-5所示电路,当闭合开关S ,滑动变阻器R 的滑片向b 端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以及灯L 的亮度变化情况应是

A 、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 变暗

B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 变暗

C 、电流表示数变大,灯L 变亮

D 、电流表示数变小,灯L 变亮

+

A A — — V

+ B

+ A

_

V

_ + 图11-5

7、如图11—6是小文同学研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的实物连接图,当开关闭合时,灯L1亮,灯L2不亮,电流表和电压表均有读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 )

图11—6

A、L1断路

B、L l短路 C.L2断路 D、L2短路

8、将一根铜导线接在电路中,要使导线电阻变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铜导线对折后接人电路

B、增大导线两端的电压或增大电流

C、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铝导线代替

D、用长度、横截面积相同的银导线代替

9、如图11—7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比较这两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有() A.U AB>U BC,I AB

C. U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

图11—7

10、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电流大小时,在闭合开关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这时滑片P的位置在如图11—8所示的各图中,正确的是()

图11—8

11、如图11—9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测量的是 ( )

A.通过灯L 1的电流

B.通过灯L2的电流

C.通过灯L1和灯L2的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12、小明在实验时连成如图11—10所示的电路,但他闭合开关后发现L1与L2都不亮,检查电路后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故障,老师告诉他是其中一个灯泡的原因,并向他提问了几个问题,请你帮他根据老师的问题,判断故障的原因.

(1)电路中其中的一个灯泡被短路了,对吗,因为,

如果是其中的一个灯泡被短路了,则,所以肯定 (“是”或“不是”)其中的一个灯泡被短路.

(2)电路中其中的一个灯泡灯丝断了,即开路了,对吗,因为其中的一灯泡开路,则,所以断定 (填“是”或“不是”)其中的一个灯泡开路了.13、在图11—11中,电压表的示数是 V

图11—11

14、请将下列物品进行分类:①食用醋②玻璃杯③铁锅④木筷子⑤陶瓷碗。按导体和绝缘体分类,导体有(填写序号)。上述物品还可以按和分成两类。

15、在1min内,通过小灯泡灯丝横截面的电荷量是24C,通过它的电流是 A。

16、在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采用了"控制变量"的方法。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实验中所用导体的相关物理量的记录:

((l)要探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是否有关,应选用两根导体;

(2)

要探

究导

体电

阻大

小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应选用两根导体。

17、当某导体两端电压是3V时,通过它的电流是0.3A,则该导体的电阻是________Ω;当它两端电压减小为1V时,通过它的电流变为_________A;当它两端电压为0时,该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Ω。

18、小宇在实验室用图11—12所示的电路做电学实验.请你帮助他完成以下判断:

(1)当滑动变阻器的B、C两个接线柱接入电路中,滑片P向A端移动时,灯L将 (填“变暗”“不变”或“变亮”).

(2)当滑动变阻器的A、D两个接线柱接人电路中,要使灯L变暗,滑片P应向端移动·

19、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若一小电动机工作时需要电源的电压是6V,如果现在要用干电池作电源,需要节联起来.

20、在如图11—13所示的电路中,①、②、③是三个电表(两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闭

合开关S,灯L1与L2串联,电路中是电流表。

图11—13

三、作图题(每图5分,共15分)

21、居民楼的楼道里,夜间只是偶尔有人经过,电灯总是亮着会浪费电。小明想利用光控开关和声控开关设计出一种“聪明”的电路——晚上,有人走动发出声音,灯亮;白天,无论发出多大声音,电灯也不会亮。请把图图11—14中的器材连接成符合要求的电路(光控开关在天黑时自动闭合,天亮时自动断开;声控开关在有人走动发出声音时就闭合,闭合后经过一两分钟便自动断开)。

22、在图11—15中,要求用电流表测量灯泡L2中的电流(0.3A),电压表测量灯泡L1的电压, L1、 L2并联,变阻器调节L1的亮度,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将符合要求的电路图画在虚线框内,并将实物连接起来。

图11—15

四、实验探究题(每题6分,共18分)

图11-16

分析与论证:

24、如图11-12是小明同学探究小灯泡电阻时连接的实验电路,选用的小灯泡上标有字样.

(1)闭合开关前,发现电路中有两个元件连接错误,请指出(在错的连线上打×).

(2)实验时,先将电压表的读数调节到___? V,再逐渐?___- 电压(填升高或降低),测出灯泡在不同亮度时的电阻.通过分析计算结果,发现每次测量的电阻都不同,这是因为灯丝的亮度不同时,灯丝的_____?也不同.

?

25、某同学在研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如图11—13所示电路测出通过不同规格镍铬合金丝的电流及其两端的电压.实验数据如表一、二、三所示.

(1)分析表一、表二数据,可得出结论·

(2)分析表二、表三数据,可得出结论 .

五、阅读分析题(10分)

26、阅读下面短文:

导体容易导电,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有一些材料,导电能力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称做半导体,除了导电能力外半导体有许多特殊的电学性能,使它获得了多方面的重要应用。

有的半导体,在受热后电阻迅速减小;反之,电阻随温度的降低面迅速的增大。利用这种半导体可以做成体积很小的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可以用来测量很小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反应快,而且精度高。

回答下列问题:

⑴、如果将热敏电阻与电源、电流表和其他元件串联成一个电路,其它因素不变,只要热敏电阻所在区域的温度降低,电路中电流将变(填"大"或"小")。

⑵、上述电路中,我们将电流表中的电流刻度换成相应的温度刻度,就能直接显示出热敏电阻附近的温度。如果刻度盘正中的温度刻度值为20℃(如图11-14所示),则25℃的刻度应在20℃的边(填"左"或"右")

⑶、为了将热敏电阻放置在某蔬菜大棚内能检测大棚内温度的变化,请用图11—14中的器材(可增加元件)设计一个电路。

图11—14

第十一章简单电路 A卷

一、选择题

1、B

2、D

3、B

4、D

5、B

6、B

7、D

8、C

9、C 10、A 11、B

二、填空题

12、(1)不对另一个灯泡一定亮不是(2)对断路,另一个灯泡也不亮是

13、或

14、

图11—13

15、 16、A和D A和C 17、10 10 18、变暗右 19、220V 不高于36v 4 并20、②

三、作图题

21、

22、

23、

、、、

24、(1)图略;错误处有滑动变阻器和电压表正负接线柱。

(2)2.5;降低;温度。

25、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成正比;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成反比。

26、(1)小(2)右

(3)

八年级物理下册练习题及答案

1、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 力)()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推力 C、重力、摩擦力、冲力 D、重力、摩擦力、推力 2、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 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 3、用手握住酒瓶,使其瓶口朝上竖直静止在手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等于酒瓶的重力 B.酒瓶能静止在手中,是由于手对酒瓶的握力大于酒瓶的重力 C.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不变 D.手握酒瓶的力增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也增大 4、小欣同学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了一些现象,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进行了解释,其中解释不正确的是() A.茶壶的壶嘴和壶身构成连通器,静止时水面相平 B.锅铲柄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 C.刀刃很锋利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D.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是因为液体表面气压增大,液体沸点升高 5、如图所示的薄壁容器,底面积为100厘米2,装了重25牛的水后,水面距容器底部20厘米,则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压强分别为() A.25牛、2.5×103帕,B.25牛、2.5帕 C.2×105牛、2×103帕D.20牛、2×103帕 6、在靠近桌面边沿的地方放一枚硬币,在硬币前架一个约2 cm高的栏杆,在硬币上方沿着

与桌面平行的方向用力吹一口气,硬币就能跳过栏杆,这是因为( ) A.硬币下方的压强比上方的压强大 B.硬币后面的压强比前面的压强大 C.硬币后面的压力比前面的压力大 D.硬币下方的空气密度比上方的大 7、如图所示的容器中装有某种液体,试比较A 、B 、C 、D 四点液体的压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 A 、P P P P A B C D <<= B 、P P P P A B C D <=> C 、P P P P A B C D <<< D 、P P P P A B C D >>> 8、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 A .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 .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 .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 .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9、用手握住酱油瓶,瓶子没有下滑,是因为 ( ) A.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B.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酱油瓶的重力平衡 C.手对酱油瓶的压力和手对酱油瓶的摩擦力平衡 D.以上三种说法均不对 10.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 实验。在图中,A 、B 是一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B 开口吹气时,A 开口一端的液面会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11、寒冷的冬天,在茶杯中倒上大半杯开水后拧紧杯盖,往往过一会儿后就发现杯盖很难打开,这是由于杯内大量水蒸气发生 _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使内外气体压力差 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进而增大了盖与杯之间摩擦力原因. 12.当马拉着载有1000kg 货物的雪撬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向南行驶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是500N ,雪撬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阻力是________N ,方向是________;若雪橇上的货物卸下了500kg ,马拉雪橇仍是匀速行驶,马对雪橇的水平拉力将会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 13、吊车以2m/s 的速度将重物1×105 匀速向上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________N ; 若钢索改为以3m/s 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此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__________N ,方向__________。 14、打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流过如图2所示的玻璃管,在A 、B 、C 三处,水的流速较大的是 处,压强较小的是 处(选填“ A”“B”或“C”)。 如图3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迅速流出,小孔附近空气的流速较大,压强 ____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容器里液面上方的空气压强,液体就沿细管上升,从管口中流出后,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配套练习册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配套练习册 第七章第1节力答案 【基础知识】1、作用,相互,牛顿,N。 2、形状,运动状态。 3、方向,作用点,带箭头的线段,力的示意图。4、A 5、D 6、B 7、B 【能力提升】 8、略。 9、桌面,书,书,桌面。 10、D 11、A 12、B 13、D 14、A 【探索研究】 15、(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6、(1)A,B (2)A,C (3)A,D 第2节弹力答案 【基础知识】1、弹性形变,弹簧测力计。 2、1N,20,13.0 。 3、(1)与外壳有摩擦(2)零刻度线(3)量程(4)垂直。 4、压缩,拉长,方向。 5、D 6、B 7、C 【能力提升】 8、可以,3.3 9、 10 ,12 10、B 11、B 12、D 【探索研究】 13、C 14、会。在玻璃瓶中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水中,用手用力捏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会升高,停止用力,细管中的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弹性形变。 第3节重力答案 基础知识】 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竖直向下,重心,重力。 2、2kg ,19.6N.。 3、C 4、C 5、B 6、C 7、B 8、B 【能力提升】 9、低 10、降低重心,增大支面 11、1,重力 12、60kg,98N 13、(1)质量为0时,重力也为0 (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个定植,为10 N/kg。 14、C 15、A 16、A 17、C 【探索研究】 18、D 19、利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做一个重垂线来确定竖直方。 第七章综合练习答案 一、填空题 1、竖直向下 2、形状,运动状态 3、5;0.2; 3.6 4、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另一物体 5、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6、速度越来越大 二、选择题 三、实验题 27、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垂直,就表示被检测的桌面水平。 28、(1)10 (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他的质量成正比。(3)3.0N 四、计算题 29、解:物体所受的重力为 G=mg=5kg×9.8 N/kg = 49 N 。答:略 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答案 【基础知识】 1、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 2、惯性。 3、惯性。 4、鸡蛋具有惯性。 5、D 6、C 【能力提升】 7、A 8、D 9、B 10、D 11、C

初中物理电磁现象带答案

专题十六电磁现象 考纲解读 五年中考 A组2008—2012年北京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 (2012北京,13,3分)(多选)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指南针能指南是由于地磁场对指南针磁极有力的作用 C.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是由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决定的 D.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一定产生电流 2. (2011北京,15,3分)(多选)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 B.磁场对放人其中的小磁针一定有力的作用 C.导体中的负电荷在做定向移动时_定产生磁场 D.利用撤在磁体周围的铁屑可以判断该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 3. (2010北京,15,3分)(多选)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螺线管能够产生磁场 B.电动机能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就会改变 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4. (2009北京,13,3分)(多选)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磁铁线圈的匝数有关 D.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 5. (2008北京,13,3分)(多选)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磁感线可以形象地描述磁场 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C.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 D.放在磁场中的导体一定受到磁场力的作用 二、填空题 6.(2012北京,27,2分)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极.(选填“N”或“S”) 7. (2011北京,26,2分)根据图中通电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可以判断出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 极,(填“N”或“S”). B组2008—2012年全国中考题组 一、选择题 1.(2012天津,7,2分)图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 2. (2012广东,4,3分)图中小磁针的指向正确的是( ) 3.(2012湖北武汉,18,3分)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完整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考试题卷及答案.doc

八年级下册物理检测题(卷) 温馨提示:本试卷共 14 道题,时间约30 分钟,满分 100 分 一 . 单选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 A.在高原用普通茶壶烧开水,沸水的温度可达100℃ B .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 C.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6×103N D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 1.2m 2、在日常生活中,用 100N 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 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B.斜面C.一个定滑轮D.一个动滑轮 3、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水面的过 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 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 的关系的是() 4、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 液面在同一高度。若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A 、一样大B、甲最大C、乙最大D、无法判断 二 . 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5.小明踢足球踢出“香蕉球”,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和有关,飞行中球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作用。 6、杠杆在我国古代早就有了许多巧妙的应用,有时人们使用动力臂比阻力臂长的杠杆是为 了;有时却要使用费力杠杆,那又是为了。 7、小明用20N 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50N 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地面对木箱的摩 擦力大小为N.若小明将推力增大到30N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8.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实验。在图中,A、B 是一 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 B 开口吹气时, A 开口一端的液面 会(选填“上升” 、“下降”或“不变” )。 三 . 作图题 ( 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同步练习(含答案)——6.4密度知识的应用提高训练

6.4密度知识的应用提高训练 1.在测量盐水的密度时,几个实验小组讨论设计了以下一些实验步骤:①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③将烧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⑤将烧杯中的盐水全部倒入量筒,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⑥把测得的数据填入表格,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下列选项中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顺序最合理的是()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②⑤⑥①D.③④②⑥ 2.小江进行了如下测量: ①用天平测石片的m质量; ②往烧杯中甲适量水浸没石片,在水面位置作上标记,取出石片,用量筒取水缓慢倒入烧杯,让水面升至标记处,如图所示。量筒内倒出水的体积V即为矿石的体积; ③计算出石片的密度ρ。根据以上步骤,测出的密度值会() 加水到标记取出石片再加水至标记 A.偏大B.偏小 C.无偏差D.无法确定 3.学习质量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同学想用天平、量筒和水完成下列实践课题,你认为能够完成的是() ①测量牛奶的密度 ②鉴别金戒指的真伪 ③测定一捆铜导线的长度 ④鉴定铜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 ⑤测定一大堆大头针的数目。 A.①②B.①②④ 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 4.在实验技能测试时,实验桌上有两个烧杯分别装有盐水和纯水,其标签已模糊不清,现有天平、量筒、烧杯、刻度尺、小木块,不能把他们区分开的器材组合是() A.天平、量筒、烧杯 B.天平、烧杯、刻度尺 C.烧杯、小木块、刻度尺 D.量筒、烧杯、刻度尺

5.小花同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时,记录实验的数据如下 A.1.0×103kg/m320g B.1.0×103kg/m310g C.1.4×103kg/m320g D.3.0×103kg/m320g 6.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正方体,其中有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边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A.B. C.D. 7.用烧杯盛有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烧杯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液体的密度为3g/cm3B.由图像可知,该液体体积越大,密度越小 C.该液体体积为50cm3 时,液体的质量为50g D.烧杯的质量为60g 8.小明想用量筒一次准确获得密度为0.8g/cm3的酒精100g,可选用的量筒 的量程及分度值最好是 A.100ml,5ml B.100ml,10ml

八下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八下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一、选择题(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要求将答案填写在选项框里) 题号 1 2 3 4 5 6 7 8 选项 1、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2、早晨,往往能在草叶上看见晶莹的露水珠儿,它是通过下列哪种物态变化形成的() A.熔化 B.液化 C.凝华 D.蒸发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运动 B.开车时系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 C.使用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省力 D.匀速下落的降落伞动能逐渐增大 4、在图2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开啤酒瓶盖的开瓶器B.剥核桃壳的核桃钳 C.钓鱼者手中的鱼杆D.撬钉子的钉锤 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6、在下面的哪个情景中,人对物体做了功 ( ) A.小华用力推车,但没有推动B.小强举着杠铃静止不动 C.小悦背着书包静立在原地D.小翔把一桶水从井中提起 7、图4表示气流通过机翼上下表面时的情况,比较机翼上下a、b两点的流速和压强正确的是() A.a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B.a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C.b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大 D.b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 8、关于物体受到的浮力,下列说法正确 A.漂在水面的物体比沉在水底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 B.漂在水面的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C.没入水中的物体在水中的位置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D.物体的密度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小 得分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9、“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10、如图4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面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山;与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

初二物理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

声现象 一、理解与应用 1.电影《地道战》中的日军指挥官让人在地下埋几口水缸,并时不时把头探进缸里,以下有几种解释,你认为哪种说法正确?() A.甲说:“从水缸中能看见地道里游击队员的像,判断有无游击队员.” B.乙说:“从水缸中能听见地面下传来的声音,判断有无游击队员挖地道.” C.丙说:“防止自己的讲话被游击队员偷听.” D.丁说:“是为了藏匿物品.” 2.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或猫竖起耳朵警觉地谛听.这是() A.狗或猫在谛听无线电波 B.狗或猫在谛听火星发出的声音 C.狗或猫在偷听远处人们手机的对话 D.狗或猫听到人耳所不能觉察的某些频率的声音 3.小明晚上在睡觉时,将机械式手表放在枕头下,他的耳朵在枕头上能比在空气中更清晰地听到手表秒针走动时的“嘀嗒”声,这现象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 B.声音在固体中传声比空气中快 C.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D.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音调比在空气中高 4.关于声现象,以下知识结构错误的是() 5.小明同学面对悬崖大叫一声,经过1s听到回声,小明与悬崖间的距离大约是() A.340 m B.170 m C.34m D.17m 6.下列的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有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我国已进行了“神舟”号载入航天飞船的试验.不久的将来,我国的宇航员将乘坐着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

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2019 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由查字典物理网为您提供的初二物理下册期末考试题2019,希望给您带来启发! 作图题(每小题3分,满分9分) 24、画出图中力F的力臂和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5、如图,硬质杠杆AOB上挂一重物G,O为支点,请你在杠杆AOB上作出使重物在图示位置静止时的最小力F及力臂L。 (24题) (25题) 26、请画出下列各图中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 四、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 27、小刚小组探究了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后,联想斜面也是一种机械,那么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小刚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跟斜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小萌猜想可能跟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于是他们将一块长木板的一端垫高,构成长度一定、高度可调的斜面,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木块沿不同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如图28所示。下表是他们实验记录的有关数据。 (1)在第1、2、3次实验中,选用玻璃、木板、毛巾作为斜面表面的材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在第2次实验中,拉力做的总功是____________j,斜面的

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__。 (3)分析第1、2、3次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当其它条件一定时,_______________。 (4)若通过分析第1、4、5次实验数据,得出斜面倾斜程度越大,斜面的机械效率越大。你认为存在的问题是: _____________。 (5)实验中还发现,斜面材料相同时,斜面倾角越小,越 ____________(选填省力或费力)。 28、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小红用如图7所示的滑轮组分别做了三次实验,第一次使用塑料滑轮,第二次使用铝制滑轮,第三次使用铁制滑轮,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物重g/n物体上升的距离h/cm测力计的读数f/n 弹簧测力计上升的距离s/cm机械效率 13101.63062.5% 231023050% 33102.530 (1)这个实验使用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和弹簧测力计。 (2)在实验操作中应竖直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3)在表中的空格处填上第三次实验的机械效率。 (4)从实验数据分析可知:提升同一物体,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

八年级下册练习册物理答案人教版2020

八年级下册练习册物理答案人教版2020练习一: 1、B 2.452、28.225.1 3、2.5 4、人、河岸 5、运动 6、地面、地面、椅背、车 7、A 8、c 9、C 10、C 11、A 12、D 13、B 14、B 练习二: 1、长、短 2、每秒行驶5米 3、6.2522.5

4、2505/3 5、路程、时间、V=s/t 6、0.4便于测量时间 7、100min 8、路程、时间、速度 9、6.25m/s交接棒所用时间少 10、8022.220.45 11、 86大于 12、(1)v=s/t=300m/5h = 60 km/h (2) v=s/t=300m/2.5h=120 km/h (3)t =t1—t2 =5h—2.5h =2.5h 练习三: 1、振动、空气、山间铃响马帮来 2、不能、能 3、快 4、不相同、空气、耳朵 5、小于、波的、泡沫塑料屑在飞舞、在振动 6、C 7、C 8、C 9、音调、音色、音调、响度 10、频率、快慢、频率、高

11、次数HZ20---20000HZ 12、强弱、振幅、振幅、大、远近 13、分贝、90dB 14、慢、低、大、大 15、音色、响度 16、信息、能量 17、C 18、B 19、C 20、A 练习四: 1、A 2、C 3、A 4、A 5、A 6、C 7、空气柱、空气柱、频率、空气 8、(1)能量(2)音色 9、(1)无法正常交流(2)无法听音色(3)感受不到声音带来的信息 10、(1)声音能够在固体中传播(2)更好的接收声音(3)听诊器

练习五: 1、36.4、=、体温计有缩口,水银不会回流 2、A:没有水平放置B:正C:接触了容器底D:没有接触液体 3、甲、38.538.5 4、(1)10 (2)是、有固定的凝固点 5、放、低 6、B 7、B 8、D 9、C 10、C 11、d a c b e 12、(1)温度保持不变、(2) 温度继续上升、(3) 图略 探究性学习 1、真空中不能传声 2、B 3、D 4、505*10000 5、D 6、折射、虚、火车、地面 7、A

天津市武清区雍阳中学物理声现象实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一、初二物理声现象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同学们围绕着水瓶发声的有关问题进行了以下探究。 (提出问题)敲瓶(瓶内含水)时发出的声音主要是由什么振动产生的? (猜想与假设)A.瓶子振动;B.瓶内水振动;C.瓶内空气柱振动 (进行实验) (1)将瓶子装满水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故可以将猜想________排除。 (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分析可知,敲瓶发声,主要是由________振动产生的。 (提出新的问题) (1)瓶子发声的音调跟瓶内水的多少有什么关系? (2)随着瓶内水的增多,敲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和吹瓶发声的音调变化又有何不同呢?(设计实验) (1)如图甲所示,先将8个空的玻璃瓶子放到桌子上一字摆开,再向瓶内注入不等量的水,从左到右,瓶内注入的水逐渐增多,最后用筷子从左到右依次敲击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2)用嘴从左到右依次吹瓶口,同时用耳朵仔细听,辨别音调的高低。 (再得出结论) (1)敲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2)吹瓶发声的音调随着瓶内水的增多而变______(选填高或低)。 (拓展应用)如图乙所示. 用嘴分别对着5个高度不同的小瓶的瓶口吹气,发现瓶子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低。 (1)用嘴对着5个小瓶的瓶口吹气,5个小瓶均发出声音,则发出的声音是由________的振动产生的。 (2)5个小瓶产生的声音音调不同,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C B瓶子低高瓶内空气柱空气柱的长短、粗细不同,导致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不同 【解析】 【分析】 【详解】 [1]将瓶子装满水后,瓶内没有空气,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C排除。 [2]将瓶内水全部倒出后,瓶内没有水,用筷子敲击瓶子,瓶子仍能发出声音,说明敲瓶时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瓶内水振动产生的。所以可以将猜想B排除。 [3]由以上两个实验可知,敲瓶发声,排除由瓶内水振动和瓶内空气柱振动产生,则主要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总复习检测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1.下列关于电学单位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 . 伏特是电压的单位 B . 安培是电流的单位 C . 焦耳是电功的单位 D . 千瓦时是电功率的单位 2. 图1是小华对他收集的四幅“物理与生活”的宣传画进行的说明,其中错误的是 【A 】 A . 司南在地磁场作用下指北的一端为S 极 B . 碟形天线可用来接收来自卫星的电磁波信号 C . 电磁起重机是电磁铁的具体应用 D . 试电笔的内部安装一个阻值很大的电阻,以此确保使用安全 3.比较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接入电路前要估计测量值的范围,来选定量程 B .接入电路时都要使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C .接入电路时两表都严禁将表的两个接线柱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D .使用前都要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4.下列知识结构中有错误..的是 【 B 】 5.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下列不能有效避免雷电危害的做法是 【D 】 A 、现代高层建筑上装有避雷针 B 、我国古代建筑上的龙角铁制装饰物 C 、高压输电塔上面有两条平行导线 D 、下大雨时在田野里应撑起雨伞或到大树下避雨 6. 下列有关电和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 .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B .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强弱只与电流大小有关 C .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形状与条形磁铁的相似 D .电磁铁中用钢芯代替铁芯效果更好 7.关于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C 】 A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是因为它们没有电阻 B .导体和绝缘体的电阻大小只跟材料有关 C .将一根铜导线均匀拉长后,其电阻变大 D .铜导线的电阻一定比铝导线的电阻小 8. 对公式R = I U 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 C 】 A 、电阻R 跟电压U 成正比 B 、电阻R 跟电流I 成反比 C 、电阻的大小等于电压与电流的比值 D 、当电压U =0,电阻R =0 9. 下列装置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 A 】 A. 发电机 B .电灯 C .电熨斗 D .电烙铁 10. 磁性材料已经在现代生活和科学技术中广泛使用,下列元器件中,不是应用磁性材料的是【B 】 B .改变导体 电阻的方法 改变导体的长度 改变导体的横截面积 改变通过导体的电流 C .电生磁的应用 通电螺线管 电磁铁 D .家庭电路中电流 过大的原因 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短路 A .串、并联电阻特点 串联:R =1R +2R 并联:R 1=11R +21R

八上知识与能力训练人教版物理答案

《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 自主导学 1.km m dm cm mm μm nm m 2.量程分度值零刻度线在哪里 3.(1)正确放置刻度尺 (2)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 (3)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要注明单位 4.秒表 5.避免错误错误 基础练习 1.(1)1.25 1250 1.25x109(2)250 2.5x108(3)75 4500 (4)150 2.5 2.15.31cm 18.22cm 3.对准物体的边缘0~6cm 1cm 3.4 4.C 5.D 提高练习 6.1mm 3.66cm 3.6cm 0.06cm 7.C 8.B 9.B 10.B 11.B 12.C 13.180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二)自主导学 1.配合法累积法替代法 2.取平均值 基础练习 1.1﹕107695km 2.85 累积法 3.400m 4.D 5.D 提高练习 7.6m 第2节运动的描述

自主导学 1.位置 2.参照物参照物相对 基础练习 1.运动运动静止运动 2.B 3.C 4.B 5.D 提高练习 6.人山7.B 8.D 9.A 10.D 第3节运动的快慢(一)自主导学 1.快慢路程时间 2.m/s km/h 1m/s=3.6km/h 3.直线速度 4.平均速度 基础练习 1.5 72 2.30 3.B 4.C 5.C 提高练习 6.A 7.C 8.D 9.C 第3节运动的快慢(二)自主导学

2.回声火车过桥爆破 基础练习 1.< 2.A 提高练习 3.甲丙乙 4.加速直线匀速直线 5.15 93.3 6.骑车者与跑步者都做匀速运动骑车者的速度比跑步者的速度要快 7.C 8.B 9.B 10.C 11.24 12.229.5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自主导学 1.刻度尺秒表 基础练习 1.0.75 2.0.17 0.25 0.20 哪一段路程 提高练习 3.(1)60.00 (2)20 (3)s/t0.9 4.(1)质量(2)在光滑程度相同的情况下,小球在斜面上滚下的平均速度与质量无关第一章《机械运动》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物理练习册八下答案

20XX年教育部审定人教版物理八下参考答案 第七章力第一节力 基础知识1作用,相互,牛顿,N。2形状,运动状态。3方向,作用点,带箭头的线段,力的示意图。4A5D6B7B 能力提升8略。9桌面,书,书,桌面。10D11A12B13D14A 探索研究15(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6(1)A,B(2)A,C(3)A,D 第二节弹力 基础知识1弹性形变,弹簧测力计。2、1N,20,13.0 。3(1)与外壳有摩擦(2)零刻度线(3)量程(4)垂直。4压缩,拉长,方向。5D6B7C 能力提升8可以,3.3 。9、10 ,12 。10B11B12D 探索研究13C 。14、会。在玻璃瓶中装满水,把细玻璃管通过带孔的橡皮塞插入水中,用手用力捏玻璃瓶,细管中的水面会升高,停止用力,细管中的水面回到原来的位置,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弹性形变。 第三节重力 基础知识1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地球,竖直向下,重心,重力。2、2kg ,19.6N.。3C4C5B6C7B8B 能力提升9低。10降低重心,增大支面。11、1,重力。12、60kg,98N。13(1)质量为0时,重力也为0(2)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3)物体所受的重力与其质量的比值是个定植,为10 N/kg。14C15A16A17C 探索研究18D。19利用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做一个重垂线来确定竖直方。 第七章综合练习 一填空题1竖直向下。2形状,运动状态。3、5, 0.2 , 3.6。4作用,其它物体。5力的大小。6能,运动状态。 二、7A8C9D10D11B12D13C14C15B16B17C18B19A20A21D22C23D24B25D26A 三、实验题27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垂线与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垂直,就表示被检测的桌面水平。28(1)10(2)物体所受的重力与他的质量成正比。(3)3.0N 四、计算题29解:物体所受的重力为G=mg=5kg * 9.8 N/kg = 49 N 。答:略 第八章运动和力第一节牛顿第一定律 基础知识1力,静止,匀速直线运动。2惯性。3惯性。4鸡蛋具有惯性。5D6C 能力提升7A8D9B10D11C 探索研究12(1)车厢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2)车厢做减速运动(刹车)(3)车厢做加速运动。13(1)表格略(2)远,小,做匀速直线运动。14(1)小车向左加速或向右减速(2)惯性。 第二节二力平衡 基础知识1同一,相等,相反,同一条,平衡,2等于。3等于。4、9 。5D6C7C 能力提升8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平衡。9D10A11D12A13B14C 探索研究15图略。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16平衡,飞机静止,相等,相反,同一直线上。 第三节摩擦力 基础知识1阻碍相对运动,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2增大摩擦,减小摩擦,增大摩擦。3增大压力,变滑动为滚动,4、小,增大压力5C6D7D 能力提升8A9C10B11B 探索研究12(1)B,压力,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

简单的物理现象

简单的物理现象 班级 学校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共18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不选或错选得0分) 1.用刻度尺测量铁块的长度(图1-1所示),方法正确的是 〔 〕 2.在下列计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 A .2.7mm=2.7mm 310-?=3 102.7-?m B .15m=6 1015?=1.5×10- 7μm C .5.2km=5.2km 410?cm=4 105.2?cm D .6100.3?cm=2610100.3-??m=4 100.3?m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 A .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B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使测量结果等于真实值 C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D .误差是由于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 4.有一个量杯,它的100cm 3 刻度线距杯底的高度是H,那么在高度为 2 H 的刻度线表示的容积〔 〕 A .一定小于50cm 3 B .一定大于50cm 3 C .一定等于50cm 3 D .可能等于50cm 3 5.在下列几种设备中,根据物体带电时尖端容易产生放电现象的原理制成的是 〔 〕 A .静电喷涂 B .静电除尘 C .验电器 D .避雷针 6.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 .磁体总是有两个磁极 B .磁体周围的磁感应线都是从N 极发出,回到S 极的 C .磁场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磁感应线是实际不存在的 D .磁体间只有相互接触才能产生相互作用 7.如图1-2所示,有一把二胡,其中有一根琴弦的音调偏低,要调准这根弦,应采取较适当的方法是 〔 〕 A .旋转弦轴,使这根弦拉得再紧些 B .旋转弦轴,使这根弦拉得再松弛些 C .将琴枕上移一些,使琴弦发音部分的长度短些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期末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现实当中,人们的许多活动、做法都跟我们学过的物理知识有关,下列对涉及压强和浮力的事例论述不正确的是() A.用吸管能把饮料吸入嘴里,其实是大气压强的作用 B.石头扔进河里会沉入水底说明石头在水中不受浮力 C.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加大使液体(锅内的水)的沸点升高 D.拦河坝坝堤筑成上窄下宽是因为液体(坝里的水)的压强随深度增大而增大 2.非洲旱季,常用Hipporoller(中间有转轴的塑料桶)运水.如图所示,小华分别用背背、手抱、平拉、滚拉的方式运满桶水,在粗糙的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匀速行走相同路程,她对满桶水做功最多的是() A. B. C. D. 3.下列有关功的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时重力对足球没有做功 B.吊车吊着重物使其沿水平方向匀速移动过程中,吊车对重物做了功 C.运动员举着杠铃在空中停留的时间内对杠铃要做很大的功 D.用相同的力将质量不同的两个物体沿力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所做的功不同 4.如图甲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探究“物体的动能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关于这两个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个实验都控制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滑,是为了保证物体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B.甲实验可以推理出,如果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一直运动下去C.乙实验可得出物体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D.甲、乙实验中物体运动时,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 5.如图所示甲、乙两套装置将相同木块G1和G2,匀速上提相同高度。所用滑轮质量相等,竖直向上的拉力分别为F1和F2,两装置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和η2(忽略绳重和摩擦)。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F1>F2 ,η1<η2B.F1>F2 ,η1=η2 C.F1η2 6.小明每天测量同一个鸡蛋的质量,再把鸡蛋放入水中,观察它的浮沉情况后,取出放好。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鸡蛋的密度一直在变大 B.第70天受到的浮力最小 C.从第29天到58天过程中,鸡蛋受到的浮力一直在变大 D.第58天受到的浮力与第70天受到的浮力相等 7.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分别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分析正确的是 A.v甲=0.6m/s,v乙=0.2m/s,甲车的惯性大于乙车的惯性 B.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6.0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等于乙车的动能 C.经过6s两小车一定相距4.8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小于乙车的动能 D.经过6s两小车可能相距2.4m,运动过程中,甲车的动能大于乙车的动能 8.如图,将铁锁从贴着鼻子尖释放,铁锁摆回时并没有碰到鼻子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理光现象真题汇编(含答案)

物理光现象真题汇编(含答案) 一、初中物理光现象 1.一个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的同学向远离平面镜的方向走去,他在平面镜中的像的高度与本人相比,高矮变化是() A. 变矮 B. 变高 C. 不变 D. 无法判断【答案】 C 【解析】【解答】解: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他在平面镜中成像和他大小相等,他逐渐远离平面镜,他的像大小还和他大小相等,像高矮不变。 故答案为:C。 【分析】平面镜中物像大小相等. 2.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欲渡黄河冰塞川”﹣﹣“冰”是由于水遇冷凝固形成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 “潭清疑水浅”一一“浅”是由于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 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影”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答案】B 【解析】【解答】解:A、“冰”是液态水放热变成固态的凝固现象,故A正确; B、不敢大声说话,害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高声”指说话的声音大,即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 C、“潭清疑水浅”的“浅”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在水面处发生光的折射而产生的现象,故C正确; D、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的一人是饮酒者本人,另外两“人”是饮酒者形成的影.①其中一“人”是人在地面上形成的影子,它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人挡住,在人后面的地面上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影,即地面上的“人”;②另一“人”是杯中的“人”,酒面是一个平面镜,人在这个平面镜中成像,即平面镜成像,它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D正确.故选B. 【分析】(1)物质从固态到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做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液化;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2)声音的响度指声音的大小;(3)光的折射现象,知道潭清疑水浅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4)举杯邀明月,对饮成三人”中一人是本人,其中另外两人是本人的影子,根据影的形成原因分析解答本题,注意光的直线传播可形成影,光的反射和折射可形成像. 3.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三大支柱。关于能源、信息和材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超导材料可应用于电饭锅和远距离输电线 B. 3G手机无线上网是利用了红外线传输信号的 C. 超市收银员使用的条形码扫描器中的光敏二极管使用的主要是半导体材料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物理八年级下册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 版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d《知识与能力训练物理》八年级下册参考答案 第七章力 第1节力 自主导学 1.作用,F,牛顿,牛, N 2.形状,运动状态 3.大小,方向,作用点 基础练习 1.球拍,球 2.A 3.(1)受到力的作用,向前,(2)麦秆对刀刃 4.A =20N 提高练习

11. 第2节弹力 自主导学 1.塑性,弹性 2.弹力 基础练习 1. 7.力,拉力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 (或拉得越长,弹力越大) 8.弹性,塑性 9.(1)刻度尺, 4 (2)图略(3)正确 提高练习 10.(1)正比,大(2)B, A 第3节重力

自主导学 1.重力,G 2. 竖直向下 3. 几何中心 基础练习 3.地球,(或 10),竖直向下,物体的重心 7.(1)G =mg = kg×10N/kg = 5N (2) 提高练习 8.(1)2 (2)图略(3)正比 G=5(4)不能 第七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球对脚有力的作用 12.方向,作用点,三要素 13.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或者力总有施力物与受力物相伴之类意思) 14.作用点 15.(1)(a),(b)(2)(a),(c)(3)(a),(d) 16.降低显微镜的重心,使显微镜不容易翻倒 17.重,地球 18.形不成雨,因为雨失去重力,降不下来(例子合理就行) 19. ,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成正比(或伸长量越大,弹簧的弹力越大)

20.重心,几何中心,救生圈(回力镖等) 21.(a)弹力的大小与弹性形变程度有关;(b)形变与力的方向有关;(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三、实验题 22.(1)天平,弹簧秤(2) N/kg (3)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不变的 23.(1)正比关系(2)40N (3)图略(提示:先标出最大值,再按比例标)(4)N 四、画图题 F支 24. 25.

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八年级物理基础训练答案 【篇一:201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基础练 习(全册含答案)】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测量的目的是:获得精确的数据,作出准确的判断。 2、长度的测量工具叫刻度尺。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有:直尺、三角板、、、、。 3、刻度尺上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叫分度值。叙述分度值是要有数字和单位。 4、使用刻度尺测量前要三看:一看量程;二看分度值;三看 0刻度线是否磨损。 5、刻度尺按照厚薄不同可分为厚刻度尺和薄刻度尺。 6、刻度尺按照分度值不同可分为厘米刻度尺、毫米刻度尺、 分米刻度尺和米刻度尺。 7、记录的长度测量结果必须要有数字和单位。 8、使用刻度尺测量时必须注意:(1)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或者重合; (2)要用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前边缘;(3)刻度必须要物体。(4)记录数据时,必须记录到分度值的(5)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垂直。 10、判断记录的测量结果是否正确,我们就看倒数第 1 位的单位和分度值的单位是否一致,如果一致是正确的,如果不一致是错误的。 11、在我们记录的正确长度测量结果中,所有各位都是有效数字,最末一位数字是估计数字,除最末一位外的其他各位数字都是精确数字。 12、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13、任何人,用任何工具,使用任何方法都会有误差。 14、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误差可以减小。 15、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人有关,与测量的工具有关。 16、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而产生的叫错误。测量错误可以避免。 17、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错误,不能避免误差,也不能减小误差。

18、长度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与要求有关;能够达到的准确 程度与分度值有关。 19、分度值越小,长度测量越准确。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多少,测 量长度时所能 达到的准确程度就是多少。 20、减小误差的方法有:(1)多次测量求平均值;(2)用精密 仪器测量; (3)用先进方法测量。 21、用同一把刻度尺多次测量同一个物体的长度时,记录的测量结 果除了要记录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外,还必须满足除最末一位可以 不同,其余各位必须相同。 22、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时,只能用正确的测量结果来求平均值,错误的测量结果不能用来求平均值。 24、求平均值时,应当用四舍五入法保留小数位数和原小数位数 相同。 25、时间用钟或表来测量。古代测量时间用日晷和沙漏。 26、时间的国际单位有:小时h 、分min 、秒s 。时间的国际主 单位是s 。 27、1h=60min= 3600s。1min=60s。 28、要会读停表。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一个物体相对另一物体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或者说物体 间的位置改变叫机械运动。 2、位置改变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1)方位不变, 距离改变;(2)距离不变,方位改变;(3)距离和方位都改变。 3、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为比较对象的物体叫参照物。一个 物体被选作为参照物后,不管它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就认为 这个物体是静止不动的。 4、我们可以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物,但原则上不选择研究物体 自己。 5、如果选择不同物体做参照物,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填:一定、不一定、一定不) 6、物体是做机械运动、还是静止都必须相对于参照物来说,所以 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具有相对性。 7、两个物体沿同一方向运动,如果两个物体速度相同,以其中一个 物体作为参照物,那么另一个物体是静止的。如果两个物体速度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