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

如何培养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

如何培养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
如何培养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

浅谈如何培养中学生化学实验技能

在学习高中化学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就得从培养学生化学实验技能人手,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分析一个典型实验,阐明一类实验规律

一般说来,每一类实验的原理、装置、操作等方面总有规律可循。因此我伺在讲每一类实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时,首先向学生分析这类实验的设计原理和内容要求。而后再指导学生亲自动手完成实验,在此基础上师生通过分析、对比,共同总结出这类实验的规律,以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在实验原理和基础知识方面,让学生着重掌握:一是组成混合物的各种物质的溶解度;二是混合物中各类物质的性质和它们之间能否相互发生反应(若能反应,需要弄清反应条件)。在实验技能方面让学生掌握:一是所用各种玻璃器皿的性能和使用方法;二是有关物质的溶解、过滤、结晶、再结晶的操作方法。

二、明确选择仪器的原则,正确选用仪器

实验中,培养学生准准地选择仪器,是保证实验顺利完成的前提之一。为此,我们从下述几方面对学生进行指导。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冬件选择仪器。中学化学教材里,讨论化学反应的条件有:常温、加热、加压、催化剂、光和电等。根据不同的反应条件、反应物的性质来制取新物质时,所需要的仪器也就不完全相同。2、根据控制化学反应速度的要求来选择仪器。在实验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案例分析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案例分析 案例一: 教学“圆的面积”时,除了像课本上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用这些近似的等腰三角形拼成近似的长方形,从而得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S=πR2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探讨,把圆分成若干等份后还可以拼成哪些已学过的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利用这些图形能否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呢?通过操作,观察讨论,学生统一了认识:把一个圆分成若干等份后,还可以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根据这些图形与圆的关系,也可以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类似活动,使学生不拘泥于书本上的现成结论,而是通过实践去感知知识,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知识形成过程的理解,而且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概括归纳能力都得到相应提高。这样的操作活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会了自主探索,自己去发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案例二: 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应把学生置于问题的情境中。让学生去面临问题,在问题的唤起下,

产生求知情感,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例如,在教学《小数的性质》时,先设计一道有趣的数学题,在黑板上写出“1、10、100、”问:“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并用等号把这三个数连接起来?”这个问题学生感到很新奇,这三个数分别是一位数、两位数、三位数,怎么能用等号连接起来呢?学生陷入沉思,认真思考后,得出了多种答案:1元=10角=100分,1米=10分米=100厘米……,此时教师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学生一听,思维更活跃了,纷纷发表了不同意见:1元=1.0元=1.00元,1米=1.0米=1.00米……,我接着说:像1、1.0、1.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研究这个问题‘小数的性质’。”这样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能力。 【反思与分析】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一直是贯穿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也是数学教学的落脚点。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应多鼓励学生敢于创新、乐于创新。我们应当注意发现学生的“别出心裁”,寻找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在教学时应尽可能多地采用自由、开放的教学手段。 只要一个个新的教学知识融入到有趣的生活情境之中去,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感兴趣,就会积极去探索,去创新。否则,则会对数

最新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问卷调查报告

最新九年级学生化学实验操作能力问卷调查报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实验操作过程在实验探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而且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我对九年级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动机,态度,兴趣的导向,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从学生学习实验兴趣、实验动机、实验态度和实验能力四个方面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揭示初中化学探究中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现状。 一、调查目的 了解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要求,探究化学实验中培养学生操作能力的新的活动方法,摸索出一条适合我校学生特点的实验操作新路子,使每位学生都能最大限度的参与、思考、动手、合作、交流和完成所有实验;达到积极参与、勇于动手,圆满完成实验的目的。 二、调查方法 制定问卷调查,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调查。问卷包括20个小题,最后一题是建议或意见,凡是被调查的同学均可根据我校或自己的实际,填写对实验操作过程的学习或对实验操作过程中提出自己的方法、意见和建议。 三、调查对象及范围 调查范围为十三中学九年级(9)(10)(11)班各随机抽查20名学生,一共60名学生,学习程度包含好中差。当场发卷填写,并当场收回的形式,占学生总人数的百分之三十。 四、调查时间: 2018年10月18日。 五、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调查问卷可以看出: 1. 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掌握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和操作能力。 2. 对实验操作主要还是依赖于老师,不喜欢自己去探究操作过程。 3. 大多数学生对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不重视,觉得只要做完就算是完事了。 4.学生对化学实验操作的态度:喜欢想尝试点的90%喜欢但是有点害怕的6%

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浅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为教师,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现。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探索 在?笛Э蔚慕萄е校? 教师要以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基础,创设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于创新,把学生真正放到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只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和学生共同参与活动的合作者。在教学中应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和活动活动空间,让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主动提出不同的见解。并且允许学生想错、说错,教师要适时点拨,要学生敢说、敢想,形成一种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敢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会激起学生创新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知。 二、夯实学生“双基”,提供创新思维源泉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认知结构,小学熄灭的创新

意识是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形成,基础知识学习不扎实,思维如同“海市蜃楼”,创新也只是“空中楼阁”,所以在组织教学时,让学生获得有关数学、数量关系,几何图形一简易方程等基础知识,通过有的放矢地训练,让学生对基础知识达到“应用自如”的境界,为培养思维能力奠定基础。基础知识是培养基本技能的基础,是创新思维的源泉,每种能力都是在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培养出来的,只有牢固地掌握它,思维才能活跃,创新的灵感才能得以激发,解决问题才能得心应应手。为此,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时必须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对课标、教材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要彻底弄懂,做到灵活运用,举一反三。 三、培养学习兴趣,点燃创新思维火花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产生动力,同时也能使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敏捷而丰富,而没有兴趣的强迫学习只能扼杀学生的求知欲望,扑灭创新思维的火花。可见兴趣是创新的动力,创新的过程需要兴趣来维持,因此,培养学习兴趣是提高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首先,导课新颖,引发兴趣。常言道:“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一堂好课的导入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引发兴趣,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进行创新思维。比如:讲一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提出问题:“方程

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实验二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加热操作与试管的使用 一、酒精灯的使用: 1.酒精灯的使用 1.1培养学生的技能目标:酒精的添加及加热固体、液体的方法。 1.2构造及装置(结合装置示意图说明): 结合上图可看出酒精灯主要由灯体,灯芯,灯芯座,灯帽,和酒精构成。 1.3操作步骤 ⑴检:检查灯芯,并修平整。 ⑵加:添加酒精,体积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且不少于1/3。禁止往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 酒精。 ⑶点:点燃,用火柴点燃,禁止用另一只酒精灯引燃。 ⑷灭: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 1.4加热方法 加热时应先用酒精灯的外焰预热,再集中加热。因为火焰的组成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焰心含有足量的酒精蒸汽,但氧气含量最少;内焰酒精蒸汽温度,但氧气含量不足,燃烧不完全;外焰与空气充分接触,氧化完全,所以外焰温度最高,内焰低,焰心更低。 1.5注意事项 酒精灯如长期不用,必须倒出灯内酒精,并在灯帽与灯颈之间夹上小纸条,以防粘连。 1.6改进 实验室里,由于通风的原因,火焰常不稳定,请问有什么办法使火焰不再摇晃不定? 办法一:使用挡风板,但板相对较大,不利操作。 办法二:利用用易拉罐作一挡风筒。 办法三:请你自己思考一或几种: 办法:可在灯芯座上加上一圈金属网。 小结: 关于酒精灯的使用,你是否还有其它建议? 1、新酒精灯需要配置灯芯,将灯芯修剪到浸入酒精4~5 cm,可以调整露出陶瓷套管的灯芯长度,来控制火焰的高度,但不宜超过3mm,否则会使火焰不稳定。对于旧灯,尤其是长时间没有使用的酒精灯,应该取下灯帽并提起陶瓷套管,用洗耳球或嘴轻轻地向灯壶内吹气,以赶走

其中聚集的酒精蒸气,接着再检查灯芯,如果灯芯不整齐或者烧焦的话,应用剪刀修剪整齐。使用前还应该检查灯壶是否有破损。 2、酒精灯在使用之前需要检查酒精储量,酒精若少于容积的1/2,就应该添加酒精,但酒精不能超过容积的2/3。[5]添加酒精应将陶瓷套管取出,用漏斗或者玻璃棒引流添加,以免漏撒,而点燃的酒精灯应先熄灭再添加,否则容易引起火灾。添加酒精后还应该擦拭桌面,保持干净干燥,以免点火时发生危险。 3、点燃酒精灯前要调整灯芯,使得灯芯浸满酒精,否则容易将灯芯烧焦。[2]点燃酒精灯必须使用火柴,不能用已经点燃的酒精灯来引燃另一个酒精灯,否则容易使酒精撒漏引起火灾。 4、使用中的酒精灯,应放置在适当的高度,使用木块垫高,不能使用书本。挡风可以使用专用挡板,也不能使用书本。使用中不可以倾斜拿取和放置,以免酒精撒出,谨防碰倒酒精灯。 5、如果需要稳定火焰以及提高火焰温度,可以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2] 使用酒精灯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 6、若酒精灯不慎翻倒,造成小面积着火,可以使用湿抹布盖灭。火熄灭后,不可立即移开抹布,否则可能引起复燃。如果大面积着火,甚至发生火灾,应使用灭火器灭火,并且报告消防部门。灭火后还应该打开门窗通风,使酒精蒸气排散。如果发生烧伤,应该按烧伤处理方法及时处理。 7、如果需要稳定火焰以及提高火焰温度,可以在火焰周围增加一个金属网罩。[2] 使用酒精灯应该遵守实验室规则。 二、试管的使用 1.实验目的:熟悉试管的用途;熟练掌握试管操作 2.思考与练习: ⑴试管的用途:盛放与加热固体、液体;收集气体;用作少量物质的反应容器。 ⑵试管操作训练:(结合图形写出注意事项) 试管的持拿(手持、试管夹);取用固体、液体的操作;固体、液体的加热;气体的收集; 试管的持拿: 手持: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研究 创新能力是人的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寻求生存的重要条件,我们任何一个人,从事任何一种职业,都不可缺少这种创新能力,都不可缺少这种应变素质。它是一种精神状态,一种人格特征,一种综合素质。创新也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重要基础和保障,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生命力之所在、希望之所在。 怎样认识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呢? 创新思维即创造型思维,就是有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表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是“灵活、独特、新颖”,而且人人都具有创造性思维。对于中学生而言,创新思维包涵有:积极动脑、思维多向、求异;想象大胆、丰富、新颖;口语和书面表面流畅、灵活、生动;接受事物主动、敏锐;与人交往主动、热情、大方;办事有条理、有影响力,就是敢于对书本上的知识产生质疑,在深入理解、领会前人智慧精髓的基础上,敢于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对于学生来言创新能力不仅表现在对知识学习的选择、处理和运用上,也不仅反映在对新思想、新事物、新技术的发现发明上,而且表现在有没有怀疑的精神、求变的态度和综合选择的能力,有没有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和性格特征。中小学时代是创新思维培养的最佳时期,他们往往凭关敏锐观察、直接理解、整体判断、迸出灵感、豁然顿悟、多元求异、创造想象等来认识事物和思考问题,这些都是创新思维的重要表现形式。 实践能力的含义很广,泛指人们在从事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有意识的活动中具备的能力。对学生而言,我认为实践能力不光是指动手操作和社会实践的能力,还包涵以下内容,如:获取知识并应用知识的能力、写作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积累语言文字的能力、处理资料的能力、生活自理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等等。 提高全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之一,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为目标的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归宿。中学语文,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也是培养民族素质这项伟大工程中的一项奠基工程,它肩负着培养和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重任。对于中小学教师来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不是一般性的要求,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应成为自己教育活动的一项基本指向,自己应尽的一项神圣职责,并把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作为衡量教育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中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任务之一。 教师首先要有创新意识,并努力提高创新素质。 一位著名教育心理家认为:“许多学生之所以未能取得优异的成绩,问题不在智力方面,而在于未能得到适合于他们各自特点所需要的教学帮助和时间。 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学观念。要真正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识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认真学习和吸取现代的科学教育理论,继承和发扬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的教育经验和传统,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兴趣 发表时间:2017-10-20T15:20:15.763Z 来源:《高等教育》2016年12月作者:蒋科文[导读] 通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更新,不断优化初中化学教学,增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四川省大英县蓬莱镇古柏小学校蒋科文 摘要:近年来,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对我国当前的教育带来很大的变革。初中化学作为初中教学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化学知识的重要学科,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基础化学知识的构建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化学存在着一些问题,也就是学生对化学学习不感兴趣,不仅严重影响了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开展,而且还限制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因此,本篇文章主要针对初中化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相应的探究,以期立足于新课程改革,通过教学方式以及教学理念的创新、更新,不断优化初中化学教学,增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初中化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问题;教学措施 新课程改革是随着我国教育不断发展,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的重要举措,是新时期背景下持续推动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体现。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都得以创新,使得初中化学教学更为有效。在有效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加强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让学生能够真正在实际学习中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不断优化初中化学教学。 一、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 当前初中化学教学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包括新时期背景下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都影响着新时期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着重探究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必要的。(一)学生的化学持续性学习兴趣欠佳 学习兴趣一直都是教学改革老生常谈的问题,很多教师也都深深地理解,只有学生的兴趣得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氛围才会更加浓厚[1]。但是就目前来说,化学作为初中的一门新课程,学生在此之前并没有相关的知识结构,在刚开始接触化学科目的时候,由于这门课程的新鲜的,学生由于好奇而参与到学习中,但是时间一长,由于教学方式的陈旧以及化学知识的越来越难懂,导致学生逐渐丧失了对初中化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导致化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不高。 (二)化学实验设施不完善 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课程只有初三一个学年,教学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很多学校都不具备完备的实验器材。而化学是实践性和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很多这时候都需要依靠实验来完成。由于很多学校都不具备较为全面的化学实验器材,导致初中的化学教学都是口授,不能够突出化学的重点,很多重要的化学反应和知识的重点不能够让学生很好地解决,因此就限制了初中化学教学的有效开展。 二、激发学生化学学习兴趣的重要措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探究是问题情景创设的最终目的,在问题探究中,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对问题情景的探究和学习,从而发挥个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解决问题,得到最终的结果,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资料的收集整理能力以及问题的解决能力等等,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优化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用问题情景开发场景,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思维[2]。比如在教学《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同学们知道我们所呼吸的空气是由哪几种物质组成的吗,我们呼吸的主要物质是什么?在向学生抛出这个问题之后,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和探究。在整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提高,学习效果也得到增强,真正体现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加强和改革实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化学教学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实验,实验教学能够形象、生动、直观、有趣的将化学知识展现出来。对此,实验教学对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备课、认真准备与化学教材有关的新奇实验,做好课堂导入工作,为学生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心理动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进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要将化学实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三)初中化学教师要培养自身良好的教学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培养良好的教学艺术,不断的提升教学水平,良好的教学艺术可以获得学生的信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具备幽默、风趣的性格。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说话的方式会影响到化学教学效果。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教师要不断培养自身的语言技巧和素养,通过幽默、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感染学生,以得到学生的敬佩和信赖,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兴趣是教师教学最好的帮手。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化学教学持续稳定的发展,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喜好,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今后的成长与发展。参考文献: [1]张淑珍.初中化学教学浅谈——培养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J].同煤科技,1995. [2]刘燕霞.新课改背景下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策略[J].学周刊,2016.

农村高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

浅谈农村高中生化学实验技能的培养 摘要:高中化学课是高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课程,在高考中占有重大比重。而实验教学则是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份,有着很强的应用性,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程度决定了其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由于目前农村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迫切要求高中化学教师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 和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农村实验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论述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农村高中化学教学实验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3-9795(2012)06(c)-0149-02 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有着极强的实验性,一切都以实验为基础,实验是化学的基础。化学实验的魅力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是发展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化学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改革后,化学实验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不同的学校根据实际需要都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而农村高中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化学实验教学面临很多问题,不利于了学生实验技能的培养,更影响了学生化学知识的学习。笔者结合在农村高中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培养高中生化学实验技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其为实验教学提供

借鉴。 1 农村化学实验教学面临的问题 1.1 入学成绩普遍偏低,基础知识薄弱 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和初中毕业生人数的减少,普通高中开 始全面实行扩招,升入农村高中的学生很多都是中考成绩太差,无 法考入城市重点高中的落榜生,这部分学生的文化课基础比较薄弱,特别是物理化学等学科基础更差,很多初中应该掌握的基本化学知识和化学公式都没有掌握。但高中化学实验涉及到了众多的化学知识,学生由于连基本的化学知识都没有掌握,要掌握化学实验技能 更是困难。有些学生甚至连怎么用酒精灯都不知道,基本的在酒精灯燃烧时不能加酒精这一常识,都不清楚。从试剂瓶取出药品做实验后,用不完的药品仍放回原试剂瓶内,不清楚取出药品不能放回 原试剂瓶,否则易造成药品不纯等等。这些初中学过的最基本的化学常识都不知道。同时,由于农村学生本来基础就差,求知的欲望不强,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时,由于学习很吃力,自然学习的热情就不会很高,成绩就会越来越差,也越来越不想学习,陷入到了“听不懂、学不会”的怪圈,最后发展成为因为听不懂,所以不想学了,逐渐的产生厌学情绪。 1.2 实验众多,教学环境不完善 高中化学中涉及了大量的化学实验,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或者学 生自己动手实验,可以把各种特殊的化学现象,完整全面的展示在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以形成丰富而独特的综合素质。这一综合素质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就是创新素质,而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 一、引奇激趣——迎接创新的使者 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在教学中,兴趣又往往表现为一种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有深刻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发明创造。教师应该加倍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迎来创新的使者,拉开求知的序曲。 1.巧设悬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才能使学生在课堂的有限时间内迸发创新因素,获得新的知识。为此,教师必须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这篇文章,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80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3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一巧妙的提问会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大大的悬念,唤起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的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创设情境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语)。小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有的文笔清晰;有的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富有幻想。在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如《雾凇》这篇课文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雾凇图,教学的开始,教师播放录像(雾凇景象),向学生展示雾凇的奇特和壮观,使学生在欣赏雾凇景色美丽的同时,激起求知的欲望。 3.联系实际 在语文教学中,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教师可以《我与小女孩比童年》为题,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童年进行“说话”训练。经过这样联系现实的训练,唤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改善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使学生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游戏激趣、导语激趣、活动激趣等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诱导质疑——催生创新的萌芽 古人云:“学贵有疑。”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能力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的思维品质。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质疑问难,激起探求新知的欲望,迸发出创造的思维火花。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初中化学实验的改进与创新 李映莲 宝华学校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实验教学是以实验为主,实验前做好充分地准备和精心地设计实验,能使在实验过程中,操作简便安全省时,现象明显,学生容易正确得出结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的实验,大多数是经过千锤百炼,教育教学专家反复论证后编入课本中的,具有权威性。但也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实验,从可操作性、可观察性、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待改进和创新。为此,本文进行教材实验设计分析,说明优缺点所在,提出改进方案,从而能提高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改进 一、教材中实验分析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因此,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贯穿于初中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初中化学实验中大部分为演示实验,演示实验又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因此,教师要对实验进行精心的设计,使学生在实验中操作简便易行,更容易观察到现象,更能体会到实验的趣味,能正确的得出结论。 教材中的一些实验设计或是操作复杂,或是现象不明显,或是成功率不高,或是不环保。因此,对实验进行改进,重新设计,使之更好的进行实验,使之更简便化、趣味化、绿色化、科学化,是很有必要的。 二、实验设计与改进必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做到实验准确,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科学,实验装置设计合理,实验操作符合。 2、简约性原则:装置简单,操作简便,有创造性。 3、直观性原则:实验现象明显,感官性高。 4、安全性原则:实验过程安全,不出事故。

5、环保性原则:减少药品用量,减少环境污染。 三、实验方案的优化与改进 (一)、有关燃烧的条件实验探究 燃烧条件之一:着火点 教材方案:在500ml烧杯中加入300ml热水,并放入用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观察现象。 缺点:教材上的实验易引发意外,且在敞开环境中燃烧白磷,产生大量白烟,污染严重。 改进方案: 1、取两支干燥的大试管,分别放入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和一小匙干燥的红磷,分别塞上橡皮塞。 2、将上述两只大试管同时放入一杯热水中(温度稍高),观察现象。 改进优点: 安全性好,操作简便,现象明显,且不污染环境。 (二)、关于活性炭的吸附性实验探究 教材方案: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轻轻振荡锥形瓶,观察现象。 缺点:加入木炭或活性炭后,液体悬浮许多炭的颗粒,呈现黑色,无法观察现象,若要观察红墨水的褪色情况,需进行过滤操作,这就使实验时间拉长,教学效率降低。 改进方案: 1、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A)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投入几块烘烤过的木炭,轻轻振荡锥形瓶。 2、在盛有半瓶水的小锥形瓶(B)里,加入一滴红墨水,使水略显红色。轻轻振荡锥形瓶。

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

培养中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方法 发表时间:2014-06-04T15:06:56.250Z 来源:《素质教育》2013年12月总第141期供稿作者:黄成明[导读] 若在一个吵闹不休或死气沉沉的环境下学习,学生会受环境因素的干扰无法专心学习。黄成明江西省信丰县第四中学341600 一、在课堂上多进行实验演示,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曾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中必不可少的部分,而且具有较强的直观性和感知性,因此通过实验的演示是最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之一。作为化学老师在开始进入概念讲解之前先做实验演示,通过实验演示探索的教学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实验之后老师的讲解既及时地为学生解了惑,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而学生也更容易把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培养学习兴趣的心理基础 作为一名老师要想成为学生们心里的好老师,靠的不仅仅是教学能力,还必须注重培养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师生之间的关系好坏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古人云:爱其师,信其道。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人类最微妙的能力就是爱的能力。”因此,受到学生爱戴的老师才能让学生从心理上接受老师的教育。那如何才能做到让学生爱戴老师?然后让学生信其道呢?首先,我们老师必须先去爱学生,多关心学生,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尊重学生,不要随便在全班同学面前批评个别学生,积极参加学生举办的活动,在课堂上以老师的身份指导学生学习,而在私下以朋友的姿态与学生打成一片。通过拉近师生的关系,让学生由对老师的喜爱逐渐转变为对该老师所教课程的喜爱。 三、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和学生学习的神圣殿堂,若在一个吵闹不休或死气沉沉的环境下学习,学生会受环境因素的干扰无法专心学习。而老师面对这种氛围亦无法完成愉快的教学。仅仅是和谐的氛围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作为老师还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活跃课堂的气氛:首先,老师可以用幽默生动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理论知识,幽默的语言既巧妙地揭示了事物的内在关系,又能让学生对知识要点映像深刻;其次,在开始进入化学教学之前,先给学生讲一些化学方面有趣的小故事,例如诸葛亮擒孟获时的“哑泉”,其实是因为泉水中含有含大量CuSO4等等,目的不仅是娱乐学生,更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带动课堂气氛;最后,老师还可以通过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像多媒体等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的图文声色直观地展现知识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通过课堂实践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仅仅是通过老师的课堂实验演示显然不足以让学生满足,教师应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学以致用,去体会失败与成功的历程,去开动思维,挥霍汗水,体验成功的喜悦。这会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根据自己掌握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去探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使学习兴趣上升到更高层次。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老师只需从旁协助即可。例如学生在实验失败或对知识有疑问时,老师不仅要鼓励其开发思维更可以巧设疑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当证明分子不停运动的补充实验——“铁树”开花,取4条长15厘米的细铁丝,下端拧在一起,插在一个7号胶塞上,放在玻璃片上,上端分开成树枝形,将浸有酚酞试液的棉花团绑在树枝上制成“花树”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浓氨水,罩上大烧杯。过一会儿,便可发现棉花团由白色变成了红色,犹如一株开满红花的“铁树”,通过对“铁树”现象的解释,启发学生想象分子的存在和不停地运动,从而加深对分子概念的理解,进而概括出分子的基本性质。 五、通过开展化学丰富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初中生一般年龄都还小,也比较好玩好动,因此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开展一些化学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带学生参观一些自来水厂、化肥厂、爆竹厂等,通过访问让学生体会到化学知识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化学游戏,以这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玩耍中掌握知识;另外,初中阶段的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在教学中可以举办一些化学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比赛中进步。老师在上课时通过给予鼓励和表扬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的表扬也是学生的学习动力之一。 六、通过布置家庭小实验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家庭是学生的生活环境,是学生间接学习的地方,学生有一个更广泛的接触面,学生在家里做小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家庭小实验还可以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生活中,使学生产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得到了锻炼。在学校展示小实验的成果可以让学生体成功的喜悦。 七、老师要注意因势利导,变兴趣为探索的动力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能激发学生兴趣的知识信息,在利用化学实验的优势使教学形象化,具有趣味性。当学生对实验中的现象产生兴趣时,教师要因势利导,有目的地启发和引导学生根据现象进行推理、判断,以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在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对化学学习的兴趣,这种兴趣不仅会成为学习和探索自然科学的动力,更会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 当然,我们不能让学生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短暂的新鲜感的层面上。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正在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此时,化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索未知世界,当学生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恰当地表扬和鼓励,以避免他们的兴趣发生转移。此外,更要设法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能有持之以恒的兴趣,学生就能专心致志,遇到困难时就有顽强的自制力和坚强的毅力克服困难,而且能保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浅谈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0-11-18T16:00:13.47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1年第1期供稿作者:冯林 [导读]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 冯林(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旗吉文中学165463) 摘要: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学生获取化学经验知识和检验化学知识的重要媒体和手段,是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易于使学生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不断的发展。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能力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通过教师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操作,能把书本知识由微观变为宏观,把抽象变成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学生易于获取多方面的知识,巩固学习成果,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得到不断的发展。 一、创设趣味实验,培养学生的注意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探索知识、构成学习动机的一种动力。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如在引入指示剂时,我课前先在一张白纸上用绿色水彩画上了荷叶,然后用无色酚酞画上了荷花。上课时,我做出神秘的样子说:“我现在用这无色溶液能给大家变出荷花来。”这时同学们都好奇地看着我,我就像魔术师那样,嘴里说着“变、变、变”,手上把准备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匀喷洒在画好的荷花上,立刻,在荷叶上长出了一朵粉红色的荷花。学生们兴奋好奇地议论着,我就找准时机给学生揭秘。在这愉快的教学氛围中,不仅轻松地引出了指示剂这一新概念,而且对酚酞的变色情况记忆深刻,大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科学、揭示奥秘的兴趣,让学生进入了学习的最佳心理状态。 二、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化学实验中学生的观察能力是指学生观察实验过程及现象,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然后进行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上升成理性认识,形成正确概念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前提,也是发展智力的前提。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在教学中,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我做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例如,在分子这一节教学中,可补充氨的挥发、碘在酒精中扩散(溶散)的实验,加深学生对分子运动的感性认识。在燃烧和缓慢氧化的教学中,我对白磷的燃烧演示实验进行了改进,用球胆向烧杯的热水中缓缓通入O2,可看到热水中的白磷与O2接触后,也开始燃烧,产生火光。 演示结束后,我让学生思考三个问题: 1、为什么铜片上的白磷能燃烧,红磷不能燃烧? 2、水中的白磷需要什么条件才能燃烧? 3、红磷能不能燃烧? 接着再补充演示红磷燃烧的实验,将少量红磷放在铁纱网上,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让学生观察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最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归纳总结出燃烧的条件。这样使学生对燃烧的条件既能理解,又记得牢固,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组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分组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亲自实验,能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技巧,而后巩固验证,可加深和扩大他们所学得的理论知识。做实验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因此,要认真组织好每一次的学生分组实验。 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时,我在实验室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 1、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2、纯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 3、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 4、石灰石与浓盐酸反应。 5、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 让每组学生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取二氧化碳选用哪组实验最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同学们得出了共同的结论:实验室应用石灰石(或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最适合。紧接下来让学生继续讨论:怎样设计一个节约药品,让此反应能随时发生、随时停止的实验?这样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对比实验和优化实验的方法。事实证明,通过组织分组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 四、做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在做家庭小实验时,需要独立思考,去想象、去钻研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这就有助于学生智力与创造才能的发展。例如,我把教材中的铁钉生锈演示实验改为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到了上“铁的性质”这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的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让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启迪学生对教材中的讨论题“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进行探究,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兴趣的激发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我还开辟了“厨房中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家庭厨房里现有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限用厨房内的用品来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教师要求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家庭小实验,他们会积极动脑思考,联想过去学得的知识,认真加工整理,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综上所述,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阐述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其实在每种能力的培养中,又都包含着其它能力的发展,它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献综述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文献综述 本文通过广泛的阅读、比较,对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做一个概述与解读,对研究的框架做尝试性搭建。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生活在以计算机与网络为代表的信息时代,信息更新快、容量大的时代特点决定了我们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的人才。 第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的民族之林,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对国家而言,要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对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培养。 第三、创新是推动整个人类的物质文化不断进步的动力源泉。 二、几个概念的认识 创新能力:目前的三个观点包含从概念、内涵的剖析到实际可操作性的思考,包含了从理论到实践两方面的内容。第一种观点以张宝臣、李燕、张鹏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包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等,产生某种独特、新颖、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等三部分,核心是创新思维。第二种观点以安江英、田慧云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表现为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一部分是对已有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另一部分是对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与发明。第三种观点从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着手,以宋彬、庄寿强、彭宗祥、殷石龙等为代表,认为创新能力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工具性知识或方法论知识以及综合性知识四类。 创新思维:在创造性的诸构成要素中,创造性思维是其核心。这个核心的含义通俗地讲就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所谓创造性思维是指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这个概念强调了思维的优化组合与重新调整,目标是为了实现创新。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创造思维。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将创造思维结构分为发散思维(有发散就要学会聚合)、形象思维(一种直观的思维能力,它是在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有效的思维能力)、逻辑思维(一种理性的思维方式)、辨证思维(质疑与思辨)和横纵思维(知识的广泛联系与拓展)等6个要素组成,培养创造性思维,何克抗教授又提出了5个环节,即:重视发散思维的培养;重视直觉思维的培养;重视形象思维的培养;重视逻辑思维的培养;重视辨证思维的培养。 多媒体: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多种信息类型综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代表数字控制和数字媒体的汇合,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改变了计算机的使用领域,其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管理、学校教育、公共信息咨询、商业广告、军事指挥与训练、建筑规划设计,甚至家庭生活与娱乐等领域。而多媒体系统却不只是单一的一门技术,而是多种信息技术的集成,是把多种技术综合应用到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信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等多种功能。一个完整的多媒体系统由多媒体硬件和多媒体软件两部分构成的。这个概念说明多媒体的特点从单一走向综合,从展示性走向交互性与可控性。

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4

年级 学科 初三化学课题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四)备课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初步学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洗涤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操作的学习,为做好化学实验打下基础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知道严谨的科学态度、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实验原理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实验中注意安全保护,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重难点重点: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洗涤的方法难点:连接仪器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加热、洗涤的方法 课时 1 时间45分钟教学过程: 一、连接仪器装置: 右图是常用的制取气体的装置,如何将图中的装置装配起来? 1.连接方法 (1) 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管的一端用水 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2) 连接玻璃管和胶皮管:先把玻璃管口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把 玻璃管插入胶皮管. (3) 在容器口塞橡皮塞:应把橡皮塞慢慢转动着塞进容器口。切不可 把容器放在桌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损坏容器。 2. 多组仪器装配顺序:一般按从低到高,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 二、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操作方法:先把导管的一端插入水中,再用双手 握住试管外壁,若导管口产生气泡且松开手后导管 内倒吸一段水柱。 2. 如果装置漏气,须检查漏气原因,进行调整、修 理或更换,然后才能进行实验。 三、仪器的洗涤: 1.洗涤方法(以试管为例): 注入半试管水(如果试管内还有废液,应先倒净废液,再洗涤),振荡后把水倒掉,这样连洗几次。如果内壁附有不易洗掉的物质,要用试管刷刷洗。刷洗时须转动或上下移动试管刷,但用力不能过猛,以防试管损坏。 2.清洗干净的标准是:仪器内壁上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而均匀地附着一层水膜时,就表明已洗涤干净了。 3.洗净后的放置:每次实验完毕,都应该立即把用过的仪器刷洗干净,试管倒扣在试管架上,其他仪器放在指定的地方。 四、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使用: 使用酒精灯时,先要检查灯芯。然后检查灯里有无酒精。向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在使用酒精灯时,有几点要注意: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不要碰倒酒精灯,万一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沙 子扑盖或撒沙土扑灭。 2.给物质加热: 酒精灯的灯焰分为外焰、內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温度最高。 因此,应用外焰部分进行加热。 在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①如果被加热的玻璃容器外壁有水,应在加热前先擦干 ②加热的时候,不要使玻璃容器的底部跟灯芯接触(防止仪器炸裂),也不要离得过远,距离过近或过远都会影响加热效果。烧得很热的玻璃容器,不要立即用冷水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