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模块综合检测单元B卷新人教版必修2(202102111438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模块综合检测单元B卷新人教版必修2(202102111438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模块综合检测单元B卷新人教版必修2(202102111438
备战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模块综合检测单元B卷新人教版必修2(202102111438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 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 ?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 ?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 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 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宋代各地书院的数量情况表。该表说明当时

A. 江南地区经济文化比较繁荣

B. 陆王心学成为主流思想

C. 政府选拔官员以南方人为主

D. 经济重心已经开始南移

2 ?《新全球史》中说:(商鞅)由于给个体耕种者以土地的所有权,世袭的贵族阶层在经济中的地

位被大大削弱,这一措施使秦国的统治者在国内能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官僚统治, 作者阐述的

A ?秦国能统一的根本原因 B. 土地私有制的重要作用

C. 自耕农取代了贵族阶层

D. 官僚政治优于贵族政治

3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

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 一样的。”该材料可证明

B. 明朝与日本贸易情况复杂多样

C. 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其合理性

D. 明朝海禁导致日本海盗的盛行

4.东晋和南朝时期重新划定州、郡、县领域,居民无论“大户”还是原来依附于“私门”的租佃户

都必须按实际居住地编定户籍,称土断制度。这一制度

A 加剧了南北政局的动荡

B .规范了均田制度的推行 C.推动了庄园经济的发展

D

.动摇了士族制度的基础

5 . 1727年,清政府推行开豁贱籍的政策,宣布取消山西乐户、浙江惰民、徽州伴当(仆人)、宁

国府世仆等“贱民”的贱籍, 户口统一编入正册,使“俾得奋兴向上,免至污贱终身、累及后裔”。 这一举措

A 是对传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彻底否定

B. 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统治秩序稳定

C. 减轻了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

D. 改变了传统“因业而贱”的职业观

6 . 160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转销欧洲各地。几十年后,武夷茶已发

展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 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 下表是荷兰每

A 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 价格革命来势汹汹

C. 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 商业革命不断发展

7 . 17至18世纪的英格兰人们曾以喝啤酒和麦芽酒的形式喝掉他们谷物总产量的一半,后来他们又转向

喝中国茶,茶水里还要添加从牙买加舶来的食糖,从最低层的农民到最高层的贵族,英格兰人普遍消费茶叶,而且消费量极大。材料反映了当时英格兰

A生产力水平和消费水平较高

B. 开始崇尚东方人的生活方式

C. 贵族与平民的界线日益模糊

D. 积极发展与东方的海外贸易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B ?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D ?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9?工业革命初期,英国工厂中大量使用童工;19世纪40年代,英国国会通过法律限制在工业劳动中使用童工;1881年规定5至10岁的儿童必须接受强制教育,之后,儿童不再是劳动力市场中的一员。

该现象反映的实质

A. 资本家为榨取利润采取的不同手段

B. 生产技术进步对劳动者的要求更高

C. 英国法律对儿童受教育权利的保护

D. 英国《权利法案》基本原则的体现

10?据统计,18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约3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 600家是雇佣人数在50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反映出

A. 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 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大

C. 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 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11.资本主义时代的经济革命和政治革命都是由英国来担任领跑者,而且都是从英国扩展到欧洲大

陆和美国,后来再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这一发展历程的实质是

A.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的斗争扩展的过程

B.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推动下的社会革命

C.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

D. 世界由和平走向战争再由战争走向和平的过程

12.分析下图,对该图主题概况最准确的是

的发豪

期制机组

Erl

民便内的

r

進机底

II11广1丄t111 >

1500年: 1 600 年1700

年1800 年1900年2000 年k

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的过程

B. 经济全球化呈现出由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C. 工业文明兴起及向世界传播的过程

D. 经济组织形式由手工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13. 下表是根据严中平等《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整理的近代农产品出口情况一览表。该表反映出近

代中国

A. 农民与市场的联系加深

B. 出口贸易以农产品为主

C. 占据国际贸易优势地位

D. 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发展

14. 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史时提出“转石效应”一一改革往往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 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 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

A. 鸦片战争B .洋务运动C .戊戌变法D .辛亥革命

15. 中共中央某某决议规定:“根据土地质量评定入社土地的产量,规定土地报酬和劳动报酬的数

量及其比例关系,肯定社员的少量自留和其他分散的林业、鱼塘等分散的生产资料属于社员所有。”该决议适应了

A.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需要

B. 开展农业互助合作的需要

C.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

D. 改革农村经济体制的需要

16 .包产到户最初兴起于1956年,随着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扩大被迫中止。1959-1961年经济困

难时期再次兴起,1962年8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后又遭到批判。20世纪70年代末再次出现并获中央肯定。这反映了

A. 八字方针的制定 B .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

C.改革开放的实施 D .经济决策深受“左”倾错误的干扰

17. 1957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工业产值所占比重由1949年的30%提高到56.5% 重工业比重由26.4%提高到48.4%。这主要得益于

A.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B .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行C.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D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18 ?驮运(用牲口运物)、驿运(驿站式)和木船运输是中国古老的运输方式,近代以来日渐衰落,但在抗

战时期的大后方却快速发展起来。这说明

A. 传统运输方式比较适应大后方的形势

B. 传统运输比现代运输方式更具优越性

C. 物资产地分散,只能用传统方式运输

D. 大后方的百姓只熟悉传统运输方式

19 ?有的学者指出,罗斯福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不论提出者

自己是否意识到,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使美国成功摆脱了经济危机

B. 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C. 保存了美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 美国开始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20 ?在新政初期,美国州长协商会对罗斯福是大力支持的。1935年,州长们对新政的态度出现明显

分化,他们反复宣传的是维护州权和加强州际合作的重要性。据此判断,下列新政举措中,可能遭到州长们反对的是

A. 贬值美元以刺激出口

B. 设定统一的工资标准

C. 逐步恢复银行的信用

D. 调整企业和劳资关系

21 ?在得到大企业的勉强支持后,罗斯福随之又尽力争取中小企业主的支持。他说“要取得成功还

在于小雇主们,他们的贡献是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这些小雇主实际上是国家骨干中极重要的部分,而我们的计划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为此他采取了

A. 制订公平经营章程

B.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C. 规定最高工作时间

D. 规定最低工资水平

22 . 1988年,英国撒切尔政府开始通过公房出售的方式改革原有的公房使用制度。并缩减社会住房开支。随

后在1988年开始了把社会住房转让给住房协会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

A.全面放弃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B .消除贫困现象促进社会公平

C.尽力争取议会中工党的支持 D .增强英国经济复苏发展活力

23.《金融战争与美元霸权》的作者谭智元认为,表面看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是美元的灾难,其实

相反,美元从此获得了黄金的生命,而不是和黄金共享生命。美国依靠独步全球的经济总量,垄

断了国际贸易结算货币的地位,偷取了黄金的生命,建立了全球美元经济独裁。作者旨在说明

A美元取代黄金成为国际货币

B. 美元进一步强化了国际货币地位

C. 美国利用黄金实现经济独裁

D. 美国依靠经济优势垄断国际贸易

24 . 1962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说,如果但丁、歌德都没有了自己的国籍,都用世界语来思考和写作。

他们还能对欧洲文化有他们已做出的贡献吗?因此除了“多国家的欧洲”之外,不可能有另一个什么“欧洲”。这反映了他

A呼吁保留必要的国家主权

B. 提倡扩大西欧一体化的范围

C. 鼓励张扬各国的文化特色

D. 极力反对美国干涉欧洲事务

A美国贸易顺差加速资本扩张

B. 中国贸易逆差阻碍经济发展

C. 日本经济发展增速明显放缓

D. 全球服务市场机遇挑战并存

第II卷

本卷包括26、27、28、29四个大题,共计50分,考生根据具体要求进行作答。

26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11~20世纪的中国江南地区自宋以来已经迈入农商社会的门槛。农商社会的前身,无疑亦即农商社会是处在古代农业文明和现代工商业文明之间的一个历史阶段。从商品性农业的成长,

市镇网络的形成,早期工业化进程的启动,经济开放度的提高,以及交换手段、商业信用、包买商和雇佣劳动是建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之上的古代农业社会;农商社会的发展前景,当然应是现代工商社会。

等角度概括出江南农商社会的五大特征。江南农商社会形成于宋元,成熟于明清,自晚清以后发生调整和分化。历史上中国宏观经济盛衰变化的长波受到生态、战乱和制度三个要素的影响和制约,尤以制度要素最为重要。在海外贸易的拉动之下,东南沿海地区自宋元至明初已出现开放型市场经济的雏形,却因明清专制集权政府闭关锁国政策之打击而步履蹒跚,终在18世纪西方工业革命之后落后于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之世界演进大势。江南区域经济近千年的变迁轨迹表明,经济现代化历程是先从市场化发朝,再发展到工业化、城市化,即由商业革命引发工业革命,从流通领域进入生产领域。

――摘编自葛金芳《“农商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宋以降(11~20世纪)江南区域社会经济变迁》

评价材料中关于农商社会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

史论结合。)(12分)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1600年,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了伊丽莎白一世授予的特许状,开始以合资方式启动了

它的首航,之后又出现了几家贸易公司并存竞争的局面。到1709年,统一的“英国商人对东印度贸易联合公司”(简称“东印度公司”)在国王的出面斡旋下终于成立了,它从成立初期起就开始限制大股东的支配权,确立了每位股东,无论性别、信仰、种族如何,只要购买了公司股份,都拥有投票权、参加股东大会的权利;同时,还设立了明确的法规,强化了股东大会的重要性,并规定总裁和副总裁不参加股东大会,而由董事长来主持股东大会。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把亚洲各地的陶瓷、咖啡、香料、纺织物、茶叶等进口到欧洲,再把一些欧洲的毛织物、象牙、锡铁制品等出口到亚洲,公司的贸易据点遍及欧亚沿海地带。从17世纪到18世纪,公司都保持着惊人的年均利润率。

――摘编自[日]浅田实《东印度公司》材料二明朝的海禁政策迫使海上商业发展为走私贸易,17世纪郑成功从走私商人起家,指挥大船,装备着佛郎机火器,主导了整个东亚地区北自日本、西至大陆、南抵南洋群岛的海上贸易秩序,初来乍到的欧洲商人也要服从其管辖。他们以妈祖信仰作为精神纽带,以儒家宗族观念作为信用基础,构建起了东亚地区性的海洋商业秩序,但清朝在顺治十八年颁布“迁海令”,使郑氏家族实力大减,最终无法与大陆帝国长期对抗而失败。

--- 摘编自施展《枢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兴起背景和特点。(10分)

(2)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郑氏家族构建的海洋商业秩序的不同之处,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古代中国基层妇女的生存原则是通过劳动、婚姻和生育来获取生存资料和社会地位。相比于以往朝代,清代知识女性的人数明显增多,女性的自发性意识逐渐增强。随着西方文明强势进入中国,“自由平等”等一系列性别思想冲击着晚清士大夫。一些知识女性积极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之中。近代化的女子学堂教育改变了清代闺媛的家学传统,而闺媛也积极参与到女子教育的教授和管理中来,成为近代第一批知识女性,同时还培养了大量接受西方思想启蒙的女学生和职业技能的女工。

――摘编自万银红《清代妇女社会活动研究》材料二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平民阶层妇女走向工厂,参与工业生产,她们的自我觉醒和自主意识提高,开始了自我解放的历程。中产阶级妇女走出家庭,面向社会,参与文化事业,充分展示了自我的解放和个性。而上层妇女则组织大量的文化性沙龙,互相交流思想,研讨学术、哲学、生活和艺术,使其成为了一个思想文化的交流中心。在工业社会中,妇女地位提升与解放有了划时代的变化。

――摘编自夏金娇《论工业革命背景下英国妇女地位的改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妇女社会地位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与中国妇女相比,近代英国妇女的社会诉求有何不同。并指出近代女权发展的趋势。(6分)

【答案】

(1)变化:逐渐摆脱家庭依附;自主意识增强;参与公共事务;接受新式教育;社会地位有所提高。(3分)

原因:社会变革;近代经济的发展;西方文明的影响;观念更新。(3分)

(2)不同:谋求经济独立(或争取劳动权);追求自我解放(或个性解放);争取政治权利(或

自由平等);提升生活品质。(3分)

趋势:自由平等(或男女平等);民主法制;提升妇女文化素养。(3分)

2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材料一伴随着城市化和休闲时间的延长,体育运动目益普及。体育全球化的核心表现就是现

代奥运会。但奥运会一开始就受到国际政治形势的影响。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变成纳粹的宣传表演

会;1952年赫尔辛基奥运会意味着进入东西阵营同场竞技的时代。此后20年两大阵营主要以运动

成绩的比拼为主,将奖牌数量作为验证社会制度优劣的最重要指标;70年代美苏开始竭力争取承办

奥运会。但美苏分别于1980年、1984年带头抵制了对方承办的奥运会。大规模政治抵制成为了80年代前期奥林匹克运动的主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遭遇巨大挫折。政治介入奥运的最根本原因……

并分析产生不同的原因。(6分)

奥运会中体现出的民族主义。不管是开幕式上运动员以国家为单位入场的形式,还是颁奖仪式上升国旗奏国歌的礼仪,都极大地激发和强化了各国政府、运动员以及普通民众比的民族主义思想。

――摘编自李晨《奥林匹克运动中的冷战研究《(1950年代一1990年代初)》

材料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与科学技术关系密切。运输和通讯技术的进步不断推动体育运动的全球化。1912年斯德哥尔摩引进电子计时器精确记录时间和准确保存运动员成绩成为现实。而运动摄影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运动会信息的传播手段,还使运动员能更真实地模拟比赛场景并组织训练。1936年在柏林,闭路电视第一次被用来转播运动会实况。现代科技还更新了体育科学研究和奥运选手训练的面貌,一系列先进的传感、测量和遥测技术、高速摄影分析器进一步发展,甚至还引起体育器材、运动服甚至运动场技术的变化。此外,反对违禁药物的斗争,也促进了生物化学科学和检测分析技术的发展。事实上,超大屏幕的电视系统、大型电子信息服务系统、大跨度的或移动的屋顶结构、大型的照明与通风系统等无一不是在以奥运会为代表的大型运动会的刺激下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理查德. W布利特等著《20世纪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发展的因素。(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主要科技成果,并分析说明科技

与现代体育的关系。(6分)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含答案)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有学者指出,二战后的美国政治是“双城记”,一城是华盛顿特区,另一城是好莱坞影城。华盛顿特区为政策、权力运作之所;好莱坞则供给政治理念,给美国政治文化提供思想资源。据此可知,美国在二战后( ) A.政府对电影企业的直接控制加强 B.影视艺术渗透了官方意识形态 C.政治类影片成为影视作品的主流 D.政治运作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2.(2019·贵阳高三监测)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人以走进电影院作为一种娱乐时尚。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手机或平板电脑成为移动的电影院,成为汇聚海量电影信息的网络“流动空间”,人们随时可选择性地看电影。材料说明( ) A.看电影成为逃避现实的主要方式 B.科技成为提升电影票房的主要手段 C.看电影成为人们休闲的唯一方式 D.科技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娱乐方式 3.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提高了。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B.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C.意识形态对立影响文化交流 D.电视是新时代殖民的有力工具 4.2018年7月21日,诗词类文化节目《中华好诗词》大学季第二季荣耀回归,吸引了众多观众在电视机前观看与同步参与,使大家又一次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中我们可以得出( ) A.传播中华文化必须借助电视 B.高雅文化比通俗文化更吸引人参与 C.电视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媒介 D.传统传媒已经被新式传媒完全取代 5.19世纪3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在它已取得了统治的地方把一切封建的、宗法的和田园诗般的关系都破坏了。它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此状况导致了( )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2卷) 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畅通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25、西汉初期,道家学说兼采阴阳、儒、、墨、名、法各家学说的精髓;后来董仲舒的儒家学说也吸收了阴阳五行、法、道等各种思想。促成当时学术思想上呈现这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王国势力强大 B、百家争鸣局面的延续 C、现实统治需要 D、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 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其体现的主旨是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 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 27、研究表明,明代大商人的资本一般为白银数十万两,多者上百万两。到清代中期,大商人的资本一般在一百万两以上,甚至多达千万两。这表明清代中期 A、商人的地位发生根本性改变 B、重农抑商政策明显松弛 C、商业活动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D、白银开始成为流通货币 28、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他的死讯”。这种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29、1919年11月,全国各界联合会在上海成立,发表宣言:“数月以来,国内之群众运动,风起云涌,虽受种种压迫,而前仆后继,不少顾却;大义当前,绝不退让、、、、、、全国各地知合群自救为万不可缓之图。”这说明,当时参加联合会的各界团体 A、对社会改造道路认识趋于一致 B、爱国觉悟得到提高 C、反思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弊端 D、接受了马克思主义 30、1948年10月底,中共中央要求各地通过党校、军校以及其他方式,对干部进行培训,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开办正规大学,尽快使干部熟悉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管理和技术。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推动土地改革进一步深入 B、为工作重心的转移做准备 C、重视科学和文化以推进工业化建设 D、提高执政能力以发展社会主义生产 31、1979—1981年,中国减少粮食播种面积5000万亩,有计划地扩大了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在有条件的地方还开始逐步退耕还林退牧,鼓励农村在经济合理原则下举办社队企业。这些政策 A、推动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 B、加快了私营企业发展 C、完善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健全了市场经济体制 32、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源等问题。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 A、神 B、自然 C、人 D、政治 33、图3可以用来说明,当时欧洲 A、文化趋于活跃 B、政治变革加速 C、市民阶级出现 D、新教传播广泛 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7)及答案

2019人教高考历史一轮基础自练题(7)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17年海南卷单科历史13)1992年,我国公有制经济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增长较快,国家直接管理的农业、工业、外贸等出口产品计划指标减少1/3,其中指令性计划指标减少近一半。这表明我国 A.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增强 B.总体上已经达到小康水平 C.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实现与世界经济的全面接轨 【答案】A 【考点定位】新中国经济建设??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考生对改革开放新时期经济建设的认识,考查考生提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时空意识、历史解释和史料实证等核心素养。时空意识是新课标高考命题的核心素养之一,准确的时空意识是考生的基本历史素养。本题是时间信息是“1992年”,由此时间可排除BCD三项,准确定位答案为A项。 2、(2017年江苏单科卷历史12)20世纪50年代的某外交声明称:“两国总理承认,在亚洲及世界各地存在着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然而,如果接受上述原则并按照这些原则办事……就会缓和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紧张局势。”新中国与该声明密切相关的外交事宜是A.参加万隆会议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出席日内瓦会议 D.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答案】B 【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周恩来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的外交原则,材料中“两国总理”说明这一信息,故B项正确。万隆会议和日内瓦会议不只是两个国家参加,故A 项和C项错误;《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外交,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现代中国外交?新中国初期外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名师点睛】1953年,周恩来在同印度政府代表团谈话时,提出了国家之间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和平共处。1954

2019年北京市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绝密★本科目考试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在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南山矿区以及俄罗斯阿尔泰山北麓等地,出土了公元前7~前5世纪楚国生产的凤鸟纹刺绣丝绸。据此可以判断() A.东周时期丝织品做工精良,远播西域地区 B.楚国是中西交通起点,楚文化有明显西域特征 C.汉代丝路开通之前,中原与西域没有交往 D.东周时期楚国与西域交流广泛,生活方式趋同 2.(4分)《诗》《书》等原是孔子编订的私学教材,至汉代,位列官方史书《汉书》的《艺文志》第一大部类“六艺略”。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诸子“百家争鸣”B.始皇帝焚书坑儒 C.汉武帝独尊儒术D.司马迁撰《史记》 3.(4分)据《梦溪笔谈》记载,张咏任崇阳知县时,因“民不务耕织”而唯以植茶获利,遂下令将茶树全部砍掉,改种桑麻。有人入市买菜,他怒斥:“汝村民皆有土田,何不自种而费钱买菜?”这反映出,宋代() A.官府垄断茶利,商业环境恶劣 B.农副产品较少,货币使用率低 C.地方官员固守重农抑商的思想 D.商人社会地位较以往愈加低下 4.(4分)明万历十五年,顾宪成等人奏疏忤旨,神宗要求内阁拟票重罚。内阁首辅申时行等只拟罚俸,神宗震怒,令“还改票来!”申时行只得遵旨。这说明,明代内阁大学士()

西藏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以及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西藏2019年高考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 2.(4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 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3.(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4.(4分)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5.(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

文艺复兴 2019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Word版含解析

(2018年海南卷)意大利艺术史家瓦萨里在1550年出版的人物传记中,记述了13~16世纪意大利许多杰出的建筑师、画家和雕刻家。欧洲北部城市的一位读者在写给瓦萨里的信中说:虽然我未到过意大利,但感谢上帝,我已经能阅读您的大作了。这表明 A.浪漫主义艺术在欧洲各地盛行 B.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觉醒 C.人文主义传播到欧洲其他地区 D.理性原则获得了普遍认同 【参考答案】C 【解题必备】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实质和影响 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主张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物质享受,反对宗教禁欲主义,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精神。

1.实质 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的社会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世界观的思想武器。 2.影响 (1)积极方面 ①思想方面,冲破了基督教神学的桎梏,唤醒了人的自我意识,赞扬了为创造现世幸福而奋斗的精神,为后来启蒙思想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②精神方面,为资本主义制度的胜利和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文学艺术方面,文艺复兴时期众多精湛艺术成为人类艺术史上的绚烂篇章,永放光芒。 ④自然科学方面,提倡科学实验、注重实践,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2)消极方面 ①对它的过分推崇,造成了文艺复兴运动中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②把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特性看作全人类普遍的人性,掩盖了资产阶级和人民的对立。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矛盾的。彼特拉克曾这样讲过:“当这颗心灵思考或谈到宗教时,即在思考和谈到最高真理、真正幸福和永恒的灵魂的拯救时,我肯定不是西塞罗主义者或柏拉图主义者,而是基督徒。”这则材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 A.仍主张听命于天主教教士的说教 B.仍然坚持自己的宗教信仰 C.主张顺从人性,追求现世的幸福 D.主张追求自然赋予的各项权利 恩格斯在评价某一运动时指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也确实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激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时代。这场“变革”

2019年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05.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一、五四运动(1919年) (一)背景 1.政治: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2.经济:民资短暂春天,工人阶级壮大 3.思想:新文化运动促进思想解放 (二)导火索 1918年的战胜国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做出了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中国外交失败。 (三)过程 1.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 2.高潮:1919.6.5上海: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学生罢课 3.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结果:初步胜利。免除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四)意义 1.五四运动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是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2.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新文化运动,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 3.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它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 4.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建立(1921年) 1.条件 ①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②思想基础:马列主义的传播; ③组织基础:中国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 2.中共“一大”:1921年7月召开。大会通过了党的纲领,把推翻资产阶级专政、建立无产阶级专政,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3.中共“二大”:1922年召开,制定现阶段奋斗目标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对军阀。 4.1923年中共“三大”提出建立民主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 三、第一次国共合作 1.条件:中国共产党在开展工人运动中,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1923年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2. 实现:1924年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 3.影响:反帝反封建的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国民革命运动高潮迅速到来。 四、北伐战争 1.条件 群众基础:工农运动蓬勃开展。 组织基础:1925年,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 军事条件: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了广东革命根据地。 2.目的: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等北洋军阀。 3.进程:北伐军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五、国民大革命的结局——失败 1.原因:帝国主义干涉,寻找新的代理人;国民党右派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陈独秀坚持右倾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革命领导权。 2.标志:1927年蒋发动“四一二”政变,汪发动“七一五”政变,国共合作破裂。革命失败 国共十年对峙(1927-1936) 六、武装起义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 周恩来、朱德领导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019年高考海南卷历史试题及答案

2019年海南高考历史试题 1.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表明孔子 A.主张严格社会等级 B.重视社会道德构建 C.认同社会贫富分化 D.反对百姓追求富裕 2.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 3.宋元时期,主要依赖海路运出的中国物品是 A.瓷器 B.茶叶 C.棉布 D.白银 4.“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 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 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5.明朝王世贞从是否适合配乐演唱的角度分析文学的发展创新,认为“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曲者,词之变”。他所描述的这一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现象发生于 A.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6.下图为一组纪念邮票,邮票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中,曾被认为是文人雅士必备素养的是 ①(围棋)②(捶丸一球类竞技)③(弓箭)④(蹴鞠) A.① B.② C.③ D.④ 7.1863年,有官员上奏清廷:“闻日本近遣幼童分往俄美两国,学习制造船炮、铅药及一切军器之法,期以十年而回……学习制造船炮等法,我国家亦宜行之。”据此可知,该官员 A.主张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 B.认为西方长技值得学习 C.敦促清政府学习日本政体 D.意识到洋务运动的局限

2019年高考历史考试大纲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人才选拔的要求,在中学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 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系列的内容,确定历史学科考试内容。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唯物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获取和解读信息 理解试题提供的图文材料和考试要求 整理材料,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2. 调动和运用知识 辨别历史事实与历史叙述 理解历史叙述与历史结论 说明历史现象和历史观点 3. 描述和阐释事物 客观叙述历史事实 正确解释历史事物 认识历史事物的本质 4. 论证和探讨问题 发现历史问题 论证历史问题 独立提出观点 Ⅱ. 考试范围与要求 考试范围包括《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 必考内容 第一部分古代 古代中国 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2) 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2. 古代中国的经济 (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2) 手工业的发展 (3) 商业的发展 (4) 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 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1)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3) 宋明理学 (4)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 科技成就 (2)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3) 文学成就 (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 古代希腊、罗马 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1) 雅典民主政治 (2) 罗马法 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第二部分近代 近代世界 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 启蒙运动 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1) 新航路的开辟 (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 (3) 工业革命 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 (3) 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 (1) 《共产党宣言》 (2) 巴黎公社 5. 近代科学技术 (1) 经典力学 (2) 进化论 (3) 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近代中国 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 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2) 辛亥革命 (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 新民主主义革命 (5) 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 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 思想解放的潮流 (1) 维新思想 (2) 新文化运动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练习:专题练习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2)秦朝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演练二(3)秦朝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 1. 在秦朝朝议中,有发言权的不仅是三公九卿,没有具体行政职责的博士也可进言。据此可知朝议制度() A. 减少了君主决策的失误 B. 阻止了皇帝的恣意妄为 C. 保证中央机构的独立性 D. 标志秦代中央官制完善 解析材料中描述了秦朝多人议政的史实,说明在群策群力的背景下,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 专制君主决策的失误,故选A。 答案A 2. 据统计,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 , 这一比例远远高于当时东方六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秦国轻罪重罚、滥用苛政 B. 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 C. 秦国军事活动比东方六国频繁 D. 东方六国的经济发展程度不及秦国 解析:B “秦国百姓一年收入的80%以上都要用于缴纳国家的各类赋税”说明秦国对地方控 制的加强。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秦国开始走向中央集权,B项正确。 3. 有位学者在论及三公九卿时说:“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政府“有几处亦只是一个家庭规模之扩大” 。此材料表明 () A. 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 B. 王室与政府管理职责分开 C. 权力分工结构体现原始色彩 D. 三公九卿之间互相牵制 解析:C 材料中未体现三公九卿之间各司其职,故A项错误;材料中“论其性质,均近于为王室之家务官,乃皇帝之私臣,而非国家之政务官,非政府正式之官吏”体现了权力分工结构的家国同治,是“家天下”的表现,体现了原始色彩,故B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中未出现三公九卿之间的牵制,故D项错误。 4?“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集议制度() A. 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 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 C. 有效解决了皇权相权的矛盾 D. 强化君主个人独裁 解析:A 由材料中“君臣集议……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可知秦朝集议制度不是君主独裁,有利于皇帝决策时吸取他人意见,故A项正确。 5. 秦朝设官有职、爵、秩之别。职为官员实际职务;爵主要用于奖励有功者,沿用战国二十级军功爵;秩表示官员俸禄等级高低,以石为计算单位。这一规定()

人教版2019-2020高中高考历史知识点梳理与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总结 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分封制 目的:巩固国家政权 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二、宗法制 定义:宗法制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的一种社会制度。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三、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四、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形成 内容:①建立“皇帝”称号,确立皇帝制度。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大权由皇帝总揽,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②设置三公九卿中央官制: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③在地方推行郡县制: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由皇帝直接任免。 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社会的安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消极作用:加强对人民的压榨,容易导致暴政,造成阶级矛盾的激化。 五、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019年全国卷Ⅲ文综历史高考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历史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24.“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 C.郡县制D.察举制 25.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26.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27.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28.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 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 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2019年高考文综历史全国1卷含答案

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A.加强了货币管理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平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化可说明 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 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知识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 30.1940年,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资产阶级还具有一定的革命性,这是中国与俄国的不同之点,在俄国“无产阶级的任务,是反对资产阶级,而不是联合它”。 毛泽东的分析意在 A.借鉴俄国革命的经验B.扩大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 C.阐释中国革命的性质D.批判右倾错误的危害 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 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 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 32.在古代雅典城邦,陪审法庭几乎可以审查当时政治生活中的所有问题,甚至包括公民大会和议事会通过的法令,并进行最终判决。这说明 A.法律服从民众意愿B.判决体现权力来源 C.全体公民参与政治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3.有研究认为,美国独立后不到半个世纪,拉丁美洲经过独立战争,推翻了殖民统治,但拉美国家并没有像近邻美国那样独立后进入现代化的快车道,而是发展停滞,究其原因,殖民统治难辞其咎。“难辞其咎”主要是指殖民者在拉丁美洲 A.奴役掠夺土著居民B.建立的殖民统治最早 C.进行了大量的移民D.移植了本国生产方式 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A.源自于劳动实践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35.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青年艺术家在瑞士组成艺术群体“达达派”。他们用纸片、抹布、电车票、火柴盒等进行创作,甚至把瓷质的小便器命名为“喷泉”搬上展览会。这类作品 A.抒发了浪漫情怀B.遵循了写实原则

人教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归纳: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 一、.我国古代主要赋税制度的类型: ①以人丁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 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收标准的赋税制度(初税亩、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 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人亩) 二、. 赋税制度的发展演变: ①初税亩:春秋后期从鲁国开始实行,前提是“私田”的出现。规定不论公田、私田,一律按实际田亩数征税,鲁国初税亩,承认私田合法,它与齐国“相地而衰征”等新税制的出现,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 ②编户制度:主要盛行于两汉,前提是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确立地主土地私有制。秦始皇时,让百姓自己申报土地,载于户籍,国家依户籍征发赋税余徭役。西汉时期,政府把农户的人口、年龄、性别和土地财产等情况都详细登记在户籍上,作为征收租赋、征发徭役和兵役的根据。编户农民对封建国家承担的义务有四项:田租、算赋或口赋(人头税)、徭役和兵役,并以人丁为主要征税标准,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

③租调制:主要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前提是实行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受田农民每年交纳一定数量的租、调,还必须服徭役、兵役。这是由当时商品货币关系减弱以及纺织业的兴起所决定的。 ④租庸调制:实行于隋至唐中期。租是田租,调是人头税;庸是指纳绢(或布)代役。隋朝规定“民年五十,免役收庸”,交纳一定数量的绢来代替服役。唐朝则取消了庸对年龄限制。标志着对劳役地租这种最落后的赋税形式的否定。 ⑤两税法:唐朝中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于780年采纳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每户按土地和财产的多少,一年分夏秋两次收税。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关系变化的产物,标志着以人丁为主的课税标准开始改变。 ⑥“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北宋神宗于 1069年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其中“募役法” 收取免役钱,限制了地主的特权;“方田均税法”,重新丈量土地,按亩纳税,增加了封建国家的田赋收入。 ⑦一条鞭法:明朝后期开始实行,1581年,张居正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把田税、丁税、杂税合一,按田亩的多少征收,用银两交纳。由于大地主的阻挠破坏,一条鞭法实行不久就停止了,但改用银两收税的办法却保留下来。纳银代役、赋役征银的办法,标志着赋税制度由繁到简、由实物地租向货币地租转变。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和答案

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历史试卷(新课标Ⅲ)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4分)“教民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 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D.察举制2.(4分)在今新疆和甘肃地区保存的佛教早期造像很多衣衫单薄,甚至裸身,面部表情生动;时代较晚的洛阳龙门石窟中,造像大都表情庄严,服饰亦趋整齐。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B.绘画技术进步 C.政治权力干预D.儒家思想影响 3.(4分)北宋实行募兵制,兵士待遇较为优厚,应募者以此养家糊口,兵员最多时达120多万人。这一制度() A.加重了政府财政负担B.提升了军队的战斗力 C.弱化了对地方的控制D.加剧了社会贫富分化 4.(4分)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5.(4分)19世纪六七十年代,外国人将自己的名字租借给中国人经办新式企业的做法,在通商口岸较为盛行。这一做法() A.导致民间设厂高潮局面的出现 B.有利于中国新的社会阶层发展 C.加剧了外国资本对中国的输入 D.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入超局面 6.(4分)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 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A.主张国家至上B.批判封建伦理 C.反对西方民主D.传播马克思主义 7.(4分)20世纪30年代中期,《新中华》载文:“现在你随便拉住一个稍稍留心中国经济问题的人,问他中国经济性质如何,他就毫不犹豫地答复你:中国经济是半殖民地性半封建性经济。”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知识界对中国社会性质的认识相同 B.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迅速膨胀 C.经济理论问题引起民众的普遍关注 D.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得到传播 8.(4分)如图是1953年创作的年画。该作品()

2020高考历史 真题专项汇编卷(2017年-2019年)(全国通用)知识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

知识点8: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发展与近现代世界科技文化 的发展 1、人类文明的时空创造,历经岁月的冲刷,留下星罗棋布的文化遗迹。观察下图,对图中所示地点的文化遗迹,标注正确的是( ) A.①—德尔菲遗址 B.②—雅典卫城遗址 C.③—奥林匹亚遗址 D.④—亚里土多德诞生地 2、下图是古希腊陶器上描绘重装步兵赛跑的画面。它反映了() ①奋发上进的城邦精神 ②重视公民素质的培养 ③追求健美的心理和审美观念

④尊重基本公德原则为基础的生活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斯多亚学派创始人芝诺认为一切事物都与自然为一体,宇宙国家不分种族与阶级,人皆平等。塞内卡亦认为“奴隶的灵魂中,同样有其他人所具有的自豪、荣誉、勇敢、高尚等品性”。上述哲学家及其主张所表达的思想( ) ①成为近代天赋人权思想的重要来源 ②体现了人民主权的原则 ③继承了古希腊理性主义的思想传统 ④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A.①③ B.①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 ) 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 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C.理性占据主导地位 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 5、针对中世纪经院哲学家推崇教会文本的权威,崇拜圣徒,有学者批判道:他们“轻视人的本质,不知道我们生下来是为了什么、我们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这反映了该学者主张( ) A.人性解放 B.政治启蒙 C.禁欲主义 D.与上帝对话 6、13世纪后半期,佛罗伦萨市政府决定扩建一座小而简陋的教堂,并专门发布公告称,教堂要与“佛罗伦萨的众多市民的意志结合而成的高贵的心灵相一致”。这反映出,当时佛罗伦萨( ) A.工商业阶层成长壮大 B.人文主义广泛传播 C.教会权威进一步提升 D.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7、文艺复兴时期,透视、人体比例、解剖学等受到艺术家们的广泛关注。达·芬奇称画家是一切看得见的自然景物的模仿者。这表明,在文艺复兴运动中( ) A.绘画不再以宗教为主要题材 B.绘画多表现当时的日常生活场景 C.画家运用科学知识表现真实 D.画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的万物 8、达?芬奇在绘画时常思考,一个人哭时看起来是什么样;笑的时候,身体内在的情形——肌肉、骨头和筋——又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对人的遗体进行解剖和研究。这表明,达?芬奇( )

2019年高考历史江苏卷(附答案与解析)

历史试卷 第1页(共10页) 历史试卷 第2页(共10页)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青铜器铭文,西周中后期,裘卫因经营手工业获得财富和地位,一位名叫矩的贵族用13块耕地,从裘卫那里换取了在王室仪式上穿戴的盛服和玉饰。这一记载反映了 ( ) A .井田制度松动 B .世袭制度解体 C .抑商政策弱化 D .礼乐制度崩坏 2.《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 ( ) A .实行察举制度 B .独尊儒家学说 C .实行郡国并行制 D .全面推行郡县制 3.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 ) A .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B .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 .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 .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4.宋时,太平州当涂县黄池镇“商贾所聚,市井贸易,稍稍繁盛。州县官凡有需索,皆取办于一镇之内”。据此可知 ( ) A .商税成为政府收入主要来源 B .城市商业活动打破时空限制 C .政府积极扶持市镇经济发展 D .宋代市镇经济已经相当发达 5.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 .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 .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 .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6.清末,江苏某师范学校的校歌唱道:“经义治事,安定(北宋教育家胡安定)遗风,体用贵兼通。旧学沉沦,新知潮涌,两端执乎中。”歌词体现的理念是 ( ) A .全面复兴旧学 B .排斥西方新学 C .新学消解旧学 D .崇尚中体西用 7.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 .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 B .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 C .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 D .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 8.近代上海报纸刊登《纪苏州一车夫》:昨日经过观前街,见一日本人,正在叫车,大呼:“至盘门(租界)大日本领事馆去!”车夫操吴侬软语道:“只拉我国的大国民,倭奴是不拉的。”这一记载可能出现于 ( ) A .1840—1894年 B .1895—1911年 C .1912—1945年 D .1946—1949年 9.观察时事漫画《不许戎衣有泪痕》(见右图),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 .夫唱妇随赴战场 B .抗战流血不流泪 C .国共北伐齐协力 D .解甲归田喜而泣 10.民国时期,有学者认为,“在发展过程中,为着帝国主义间,彼此有矛盾,所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某限度的蓬勃,但总不能蓬勃到可以脱离半殖民地的地位”。在他看来 ( ) A .民族资本主义在当时的中国没有发展空间 B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依赖于帝国主义间矛盾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 此 -------------------- 卷 -------------------- 上 -------------------- 答 -------------------- 题 -------------------- 无-------------------- 效--- ---------

2019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

2019年高考历史知识点复习汇总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 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 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 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 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 尚书省。 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 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 作法。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 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 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 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 刘家功夫针。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