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雷鸟”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教学设计

“雷鸟”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教学设计

“雷鸟”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教学设计
“雷鸟”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教学设计

橡筋动力飞机----“雷鸟”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

教学内容:“雷鸟”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橡筋动力飞机的飞行原理和历史背景。

2、掌握橡筋动力飞机的调试和飞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雷鸟”橡筋动力飞机

10—15个,磨砂纸10—15个。

学生准备:尺子、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发兴趣

1、利用高年级同学的飞行行为激发学生兴趣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雷鸟”橡筋动力飞机。

板书:橡筋动力飞机

二、合作探究,巧手制作

(一)整体介绍

师:橡筋动力飞机是靠储存在橡筋内的能量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拉力而使飞机上升的模型。(模型在手)

主要零件:左右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螺旋桨、翼台、机翼压片、机翼定型片、尾翼座、尾钩、杆身、贴纸、双面胶、

“0”形圈、动力橡筋。

(课件展示图片、名称,学生看完后指认放好)

(二)小组分工,两人一组

师:飞机的制作分为:

1、机翼制作。

2、机身打磨。

3、机翼安装与固定。

4、尾翼安装。

5、总装。请每个小组合理安排好每个人负责的部分。完成后请坐端正示意。

(课件播放各部分完成图片)

(三)讲解示范

1、机翼制作(教师操作演示)

首先,我们将机翼沿压痕轻折,这一步的目的是使机翼成为凹凸型翼型。(凹凸型翼型升力最大)然后,我们向上轻折机翼翼尖前的压痕,以确定机翼的上升角造型。(上反角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机翼的横侧安定性)接着,把双面胶贴在定型片凹的一面,并将其紧密嵌入裂口中,完成机翼的定型。最后,我们对机翼进行加固、修整。把加强胶带贴在机翼的的背面。再用尺子,轻轻地对机翼的前缘进行适当的打磨,这样可以减少飞行中的摩擦阻力。

师:在这制作过程中,你觉得哪一点想提醒一下你的同伴呢?

注意事项:

①折压痕时要轻折。

②贴双面胶时,要贴在凹进去的一面。

③定型片嵌入时,边沿与机翼边沿对齐。

④机翼前缘要轻轻打磨。

2、机身打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自学并操作。师:为什么要对机身进行打磨呢?师:量出7cm的作用是什么呢?

3、机翼的安装与固定(教师操作演示)

首先,拿出翼台,弧度向下的一面朝里,穿在机身上,翼台的前端空出7cm。然后,贴上双面胶,拨双面胶时,要先拨一面,贴上后,再拨另一面。

接着,将一机翼沿翼台弧度紧贴到翼台的半边,再将另一机翼用同样的方法粘贴,两机翼中间尽量不要有空隙。

最后,将固定机翼的压片放上,并将橡筋套在翼台前后的钩子上,以绑定机翼。师:你觉得哪个步骤很关键呢?

注意事项:

①穿翼台时,方向要对,前端空7cm。②两机翼中间不要有空隙。

4、尾翼安装(课件图片加文字说明)

①零件部分。

②在尾翼座底部贴上双面胶。

③粘上水平尾翼,左右对称。

④尾翼座左侧较宽的这面贴上双面胶。

⑤粘上垂直尾翼。

⑥完成。

5、总装

师:最后我们把各部分安装在一起,在机头部分安装螺旋桨,机身后端先把尾钩插入,钩朝后,再装上尾翼。接着,将动力橡筋在螺旋桨和尾钩上绕4圈,注意橡筋结要放在尾钩附近。

三、对于可能出现的其他各种状况进行讲解

四、调试试飞,飞向蓝天 1、调整重心,及检视模型。

师:看着同学们小有成果,我们一起来调试一下,准备试飞。

师:首先,检测一下重心,用拇指和中指顶住机翼腹部,正确的重心位置一般在凹槽略靠前处。再来检视模型,看是否左右对称,没有任何扭曲现象。

2、小动力飞行。

师:橡筋动力飞机应首先通过小动力飞行来了解飞行性能。具体方法是将螺旋桨按顺时针方向绕100圈左右,一手捏重心位置,一手扶住螺旋桨,迎风右倾45°左右投出。

3、大动力飞行。

比赛规则:飞机留空时间计时,时间最多为第一。

五、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展示了你们优秀的动手操作能力,向着航空的梦又进了一步。期待着在未来航空的领域有你的身影!

板书设计:

橡筋动力飞机

轻折粘贴打磨固定

橡皮筋动力小车

橡皮筋动力小车 自制“橡皮筋动力车”竞赛活动报告 针对学生动手机会少,动手能力差,遇到问题不能想办法解决的现实,寒假里,“今腾科技社团”组织了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给学生提供一次动手机会,和自我展示的机会。其中四年级命题制作,自制“橡皮筋动力车”真正体现了研究活动。 活动要求: “橡皮筋动力车,用硬纸片剪制车轮,用竹签、金属丝等作车轴,橡皮筋作动力。用瓶子、纸盒等材料作车壳。” 我作为辅导教师,布置完任务后,我逐个班级进行了“选择材料,介绍原理”等必要的辅导。寒假期间我也进行了尝试性制作,比想象中要难~问题一,车做好后,车轮原地打转,车子不向前走。 学生返校的日子里,学生也提出这样的问题。开学后,我组织科技社团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原因:我们用的是橡皮筋的弹性,橡皮筋绕在车轴上,在其弹性的作用下,释放弹力的速度比较快而有力,车身轻,车轮与地面摩擦力小,而车轮原地自转。在讨论中,找到了一种改进方法:加重车身重量,增加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在同学们的实验中,车身加重到200——500克不等,原地打转的现象被克服了,车子能走了,但距离很近。 问题二,前进一段距离后,车子会倒退,达不到理想的前进距离。在第二次组织学生分析研究时,我组织学生分析了原因:橡皮筋一端固定在车轴上,车子前进时橡皮筋释放完后,车子由于惯性继续前进,橡皮筋反方向被绕在车轴上,产生反弹力,使车子后退。我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

车轴上安装挂钩,挂住橡皮筋的一端,当绕在车轴上的橡皮筋释放完成后,橡皮筋会从挂钩上自动脱落,就不会产生是车子后退的现象了。我指导科技社团的同学们共同实验、改进,车子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利用惯性还能前进一段距离,结果令人满意,不会出现倒退的现象了。 问题三,橡皮筋动力车因橡皮筋的长度有限,在车轴上绕多少圈,决定了车子前进的距离——依据车轮的大小,大约1米2米左右。“难道只能走这么短的距离吗,”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 社团活动中,我带领学生分析了橡皮筋在小车内产生动力的方式(弹力:车轴缠绕橡皮筋是橡皮筋逐渐拉紧,利用的是橡皮筋在弹性范围内产生的弹力拉动车轴转动带动车轮转动,是车子前进。我们可以试用一下橡皮筋的扭力。) 拉线玩具“小老鼠”的启发(如图):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用橡皮筋作动力》 执教教师:跳石小学田伟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小车的运动,提出问题并利用实验,观察探究橡皮筋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行驶方向的关系;(2)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与实验内容间的联系,体验科技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弹力是物体改变形状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 的力。理解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教学难点:用做“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并对数据 进行整理、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组装好的小车一辆、橡皮筋数根、弹簧2根、多媒体课件。 学生:橡皮筋数根、小车1辆、有刻度的“跑道”、弹簧2根、实验记录单1张。 四、教学过程 (一)、课的引入 1、谈话激趣 (1)(出示课件)谈话:同学们,在你玩过玩具车吗?它一定 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想一想,你所玩过的玩具车是靠什么 运动起来的? (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车又是用什么 作动力的? 2、质疑引题

(1)(出示小车实物)同学们桌上有一辆自制的简易小车,你可以用哪些方法使这辆“小车”运动起来呢? (2)有许多种方法都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如何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出示课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玩具车有着特殊的好感,以此开课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学生的前概念知识和生活经验。体现课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 二、探究发现 第一部分:用准备的材料组装小车 把橡皮筋和小车组装好,使小车运动起来。 1、同学们,你们想亲手组装一辆橡皮筋作动力小车吗? 2、那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车的构造吧(出示课件按图介绍小车结构)!请同学们拿起实验桌上的小车,先区分一下车头和车尾。再组装橡皮筋动力的小车。 3、组装步骤: (1)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头的车架上,另一端固定在车尾的车轴上。

橡皮筋动力飞机研究方案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活动设计 知识目标:认识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各部件,懂得模型拼装与飞机原理。 能力目标:拼装好橡筋动力飞机模型,掌握简单的飞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模型拼装、飞行原理。 教学方法:讲解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等。 活动准备: 1、学校准备:50平米以上开阔平整场地,1名配班教师。 2、学生准备:砂纸、角尺、铅笔。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展示拼成的各种飞机模型,各种飞机的特点“动力特点”,引出本节课的课题:“天驰”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二、教学过程: 1、将学员分组。4人一组,共6组。选出小组长,并为学员分工。 2、强调拼装注意事项。模型包含细小部件,组装时要逐个进行切取,避免丢失而导致无法拼装。 3、认识模型组配件。 水平尾翼 机身 机翼 尾钩 尾翼翼座 垂直尾翼主翼 翼台 定型片 螺旋桨 认识组配件的同时, 要求学员将组配件摆放整齐、有序。 4、组装步骤。 小组共同研讨总结出拼装步骤: 1定型主翼2安装主翼3安装尾翼4总装及贴花 5、飞行说明。 1检视模型:从模型头部直视,安装完好的模型应无扭曲,并且左右对称。 2调整模型:调整模型时在无风或微风条件下将模型轻轻掷出,根据模型飞行姿态调整翼台前后距离,头轻时将翼台向后移,头重时将翼台向前移。 3先将螺旋桨按顺时针绕100圈左右,然后右手持机左手扶浆,迎风轻轻推出,观察飞行轨迹,缓慢盘旋上升姿态为最佳。 6、让学生在活动地试飞并调整模型。 三、小结通过动手实践,我们明白了模型机翼左右不对称及机头向右偏是为了增强模型离心力,也明白了在外机翼翼尖配重是为了平衡重力,而且还学会了调试和放飞模型。课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学设计

用橡皮筋作动力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课本P72--74。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 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 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目标: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方法实验用小车一辆、橡皮筋、测量距离的直尺、记录单、粉笔头教学准备实验观察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借助一些物体的重力可以使小车运动起来,即重力可以驱动小车。 出示汽车、电动车、自行车的图片。提问:你们知道这些车是用什么力量使它们运动起来的吗? 2、相信你们都玩过许多玩具小车,那你们的玩具小车是靠什么为动力运动起 来的呢? 出示小车:我们能不能想办法给这部小车装上动力,让它自己运动起来呢?你们能想出一些办法吗?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板书课题) 二、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1、出示小车:这是一辆玩具小车,我们可以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绕在车轴上,然后轻轻放开,看看小车能运动起来吗?(师演示) 2、我们把橡皮筋固定在车架这端作为车头——就是前,这边就是后。接下来老师想考考大家:怎样使小车往前开,又怎样使小车往后开呢?(即要使小车向前运动,橡皮筋在车轴上的缠绕方向应是怎样的?要使小车向后运动,橡皮筋的缠绕方向又应是怎样的呢? 3、指两名学生上讲台示范,你们想办法使小车往前行驶,再往后行驶。因为事先我们不知道小车行驶的方向,所以,我们应把小车放在桌面的中间,

科技节橡筋动力直升机制作指南

科技节橡筋动力直升机制 作指南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第十届中小学科技节橡筋动力直升机 制作指南 一、工具:剪刀、文具刀、尖嘴钳、砂纸板、直尺和铅笔 二、材料 (1)管壁较硬的塑料吸管1根,直径7毫米左右(与铅笔差不多)、长210毫米。(2)一次性纸杯1个、竹牙签2根、用完的圆珠笔芯(比较细的、外径3毫米、内径约1.8毫米)取30毫米长一段。 (3)旧签字笔堵头,或其他旧笔的塑料堵头1个,正好能盖在吸管一端。 (4)有孔的小玻璃珠1个、塑料小圆垫片2片,直径3-4毫米,内径约毫米,能穿过回形针就行。有孔的小玻璃珠可在小孩的珠子首饰上拆到。如果没有小玻璃珠可以省略不用。 (5)竹丝1根,直径约1-1.5毫米,长280毫米。 (6)塑料薄膜1片,宽200毫米,长300毫米。可选平整、颜色鲜艳的薄塑料袋裁开使用,或选用其他平整的塑料薄膜。 (7)曲别针2个、大头针1个,棉线、透明胶带少许。 (8)大赛指定橡皮筋一根 三、制作步骤和方法 1、机身、机头和橡筋销(插图1) (1)首先自制一个钻孔工具:将曲别针的一端掰直,磨成带尖的三棱形 (2)选取比较直的塑料吸管做机身。为了增强橡筋销子和机头部位的强度,可在吸管两端用透明胶带各缠两层。若吸管较薄,也可以用宽透明胶带整个缠两层。以平齐的一端作为机头端,如不平齐可以用剪刀剪至平齐。另一端距边缘10毫米处用大头针横穿吸管中心扎一个孔。用钳子将大头针从中间剪断,取有帽的一段把剪断处用砂纸磨圆滑,制成橡筋销。用自制的钻孔工具在签字笔堵头的中心钻一个孔即完成机头的制作 2、横梁和阻尼片 (1)用直径约1-1.5毫米、长280毫米的竹丝制作成阻尼片的横梁。 (2)在塑料薄膜上画出并裁剪出阻尼片的形状,并将横梁粘在阻尼片上。 (3)用胶带将横梁粘在距机头约25毫米的位置,再将阻尼片拉直,下端粘在机身的下端,注意阻尼片要左右对称。

2019-2020年七年级劳动技术 橡筋动力车的制作教案

2019-2020年七年级劳动技术橡筋动力车的制作教案橡筋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我们可以利用它的特殊性能来制作模型,那具体做什么?大家先不要着急,先看几幅画,(把书翻到23页)看了这几幅画大家有什么感受,想不想拥有,特别是这里的赛车?当然真的赛车,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拥有,但是我们可以拥有其模型,今天老师就带大家来学习橡胶动力车的制作。 好!大家先看摆在桌上的材料和工具,我们先一步步来看:【展示材料:铆钉、桨钩、螺旋桨、车轴、车身、钢丝、橡胶尾钩、车轮支架】 一、车轮部分的制作【可以让学生来做或者教师边走边演示】 1、将塑料铆钉嵌入车轮支架内。 将铆钉尖头朝上置于桌面,将轮架孔对准铆钉,用力压入。 2、将轮轴穿进轴孔,两边再装上车轮就好了。(好,大家想一下,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把车装好,但要是想让车跑得更快点,刚刚老师没有注意一下细节,不知道同学有没有发现。【车轴和轮架上的轴孔如果过紧就用剪刀扩大轴孔,否则车轮轴转动不灵活。】 二、安装动力部分(螺旋桨,钢丝和桨架) 1、把细钢丝穿过螺旋桨及桨钩 2、用尖嘴钳将螺旋桨前端露出钢丝略微弯折约5毫米。 3、后端露出的细钢丝弯出一个可以挂橡筋的勾。 三、车身的加工 车身木条在适当的部位要进行适当打磨或切削。同时注意力度适当。(不要太用力,会把木条这段,也不要切削太多) 四、整体安装 把木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前轮和后轮的两个铆钉中,后轮的一端安装螺旋桨,前轮的一端安装橡筋尾钩,最后把橡筋双折后安装在尾钩和钢丝钩两端。(注意)橡筋尾钩朝外。 五、橡筋动力车的操作 调好四轮的方向 螺旋桨面对自己,顺时针旋转约100圈 释放时置于地面,先松开螺旋桨,待转动稳定后,扶好车尾的手再松开,否则橡筋扭力容易导致车身侧翻。 (这里老师又有问题了,怎样使车开的远?橡皮筋弹力的大小与小车距离的关系)【橡筋的根数,绕的圈数上进行改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小贴士 1、注意合作分工,提高效率。 2、注意工具的安全使用。 比一比:看看谁的车做得有快又好谁的车开得又快又稳 问题:【顺时针旋转,小车向前进;逆时针,小车向后退】 注意:(1)有一轮不着地:检查车身木条并进行修正。(2)螺旋桨转动不灵活:检查橡筋,检查螺旋桨与浆钩之间是否有毛刺。(3)动力不足:检查螺旋桨,桨叶是否有毛刺,是否与桨轴垂直;检查橡筋挂钩是否与橡筋处于同一直线。(4)车身断了:试着做个短小的车.

五年级科学上册 运动和力 2、用橡皮筋作动力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案 教科版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教案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经历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并且做橡皮筋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行驶方向的关系实验,和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很多同学都喜欢车,你们看银屏上的这些车,你们知道这些车他们是用什么作动力的吗? 2、教师:老师这里也有一辆车,有哪些办法可以让小车动起来呢? 3、教师:是啊,让小车动起来的方法有很多种,今天我们来学习用橡皮筋作动力让小车运动起来?(板书课题: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初步探究: 1、教师手举小车:我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车架上,这一端就是小车的头─前,然后把橡皮筋的另一端绕在后面的卷筋片上,再转动后面的车轮,小车就能运动起来。 2、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想出办法使小车朝前开,再想出办法让小车往后退。请各小组尝试。同时仔细观察小车行驶方向与橡皮筋缠绕方向有什么关系?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3、师:哪位同学能说说看你们小组是怎样使小车向前行、往后退的? 4、橡皮筋往后绕,小车朝前开,谁能使小车往前开得更远一些呢?

三、深入研究: 1、教师:小车行驶距离的远近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 (板书:距离圈数) 2、教师:小车行驶距离的远近真的和圈数有关吗?(板书:?)怎样来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少多,教师提议还可以加个圈数中等的) 3、教师:假如让你选会分别选几圈呢,为什么? 4、教师:我们在数圈数的时候怎样才是转了一圈?(教师演示) 5、实验时还要注意哪些问题? 6、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小要求,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实验要求: ①、要看准终点,用皮尺量出距离并及时填好记录单。 ②、边实验边思考:橡皮筋缠绕多圈或少圈,产生的力一样吗? 7、教师出示实验记录单: 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记录 橡皮筋缠绕的 圈数实验 次数 小车行驶的距离 (单位:厘米) 平均距离 (单位:厘米) 我们的 发现1 2 3 1 2 3 1 2 3 8、教师:先做圈数少的,再做圈数中等和多的,为了实验数据更科学,同一圈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学设计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生活中的各种机动车几乎都是用轮驱动方式前进的,即动力使车轮转动,轮子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车身前进。本课用橡皮筋带动小车轮子转动,轮子再带动整个小车前进,这种方法就是轮驱动。认识了橡皮筋动力小车的驱动特点,就了解了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特点,更是为后面研究车辆的摩擦力,研究自行车的设计特点打下了基础。用橡皮筋作动力也为学生认识弹力提供了条件。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这是下一个活动的准备。这时,学生已经观察到“轮驱动”,但教科书始终都没有提出这个概念,这丝毫不影响学生接下来的研究,只会使活动更集中在安装和研究上。 第二,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这是换一种形式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会强化有关科学概念的建立。 第三,引导学生认识弹力,了解弹力的产生。安排为第三个活动是先让学生通过动手做进行感知,再认识弹力概念。这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同时突出了重点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对橡皮筋很熟悉,对弹力物体也有生活经验,对橡皮筋缠绕圈数和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也有简单的朴素的感性认识。然而,学生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是一个难点。而探究皮筋圈数和小车距离的关系因为涉及到很多的外在影响因素,所以,如何处理是重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2.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 1.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2.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弹力是物体改变形状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理解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难点: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安装;用做“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解释。 评价任务 1.会制作橡皮筋驱动的小车。 2.做实验探究橡皮筋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之间的关系。 3.认识弹力的定义及作用。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橡皮筋几根、测量距离的皮尺或绳子。 教师自己准备:弹簧、橡皮筋等有弹性的物品、有关弹力应用的图片或影像。 教学过程 一、铺垫设疑 1.谈话激趣。 (1)(出示课件)谈话:同学们,在你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中,玩具车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你想一想,你所玩过的玩具车是靠什么运动起来的? (2)(出示课件)玩具车的运动原理同样适用于其他车辆,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车又是用什么作动力的? 2.质疑引题。 (1)(出示小车实物)老师手中有一辆自制的简易小车,你可以用哪些方法使这辆“小车”运动起来呢? (2)有许多种方法都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如何用橡皮筋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车辆有着特殊的好感,以此开课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学生的前概念知识和生活经验。体现课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 二、探究发现

橡筋动力飞机----“雷鸟”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教学设计

山窝小学航模社团 橡筋动力飞机“雷鸟”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 胡东教学内容: “雷鸟”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 教学目标: 1、了解橡筋动力飞机的飞行原理和历史背景。 2、掌握橡筋动力飞机的调试和飞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雷鸟”橡筋动力飞机 10—15个,磨砂纸10—15个。 学生准备:尺子、笔。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嫦娥三号视频播放。 师: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 师:2013年12月2日凌晨1点30分,嫦娥三号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搭载长三乙火箭成 功发射。我国的航天事业日益发展,看得我们热血沸腾。同学们也有航天梦,看!这是我们同学做的火箭!

师,除了火箭,同学们还制作了飞机,他们乘着飞机的翅膀,向着梦想前进!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作“雷鸟”橡筋动力飞机。 板书:橡筋动力飞机 二、合作探究,巧手制作 (一)整体介绍 师:橡筋动力飞机是靠储存在橡筋内的能量带动螺旋桨转动产生拉力而使飞机上升的模 型。(模型在手) 主要零件:左右机翼、水平尾翼、垂直尾翼、螺旋桨、翼台、机翼压片、机翼定型片、尾 翼座、尾钩、杆身、贴纸、双面胶、 “0”形圈、动力橡筋。 (课件展示图片、名称,学生看完后指认放好) (二)小组分工 师:飞机的制作分为: 1、机翼制作。 2、机身打磨。 3、机翼安装与固定。 4、尾翼安装。 5、总装。请每个小组长合理安排好每个人负责的部分。完

成后请坐端正示意。 (课件播放各部分完成图片) (三)讲解示范 1、机翼制作(动态视频) 首先,我们将机翼沿压痕轻折,这一步的目的是使机翼成为凹凸型翼型。(凹凸型翼型升力最大)然后,我们向上轻折机翼翼尖前的压痕,以确定机翼的上升角造型。(上反角的主要作用是增强机翼的横侧安定性)接着,把双面胶贴在定型片凹的一面,并将其紧密嵌入裂口中,完成机翼的定型。最后,我们对机翼进行加固、修整。把加强胶带贴在机翼的的背面。再用尺子,轻轻地对机翼的前缘进行适当的打磨,这样可以减少飞行中的摩擦阻力。 师:在这制作过程中,你觉得哪一点想提醒一下你的同伴呢? 注意事项: ①折压痕时要轻折。 ②贴双面胶时,要贴在凹进去的一面。 ③定型片嵌入时,边沿与机翼边沿对齐。 ④机翼前缘要轻轻打磨。 2、机身打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课件出示图片,学生自学并操作。师:为什么要对机身进行打磨呢?师:量出7cm 的作用是什么呢?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 用橡皮筋作动力》说课稿

科学《用橡皮筋作动力》说课稿 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用橡皮筋作动力》。 一、说教材 生活中的各种机动车几乎都是用轮驱动方式前进的,即动力使车轮转动,轮子通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车身前进。本课用橡皮筋带动小车轮子转动,轮子再带动整个小车前进,这种方法就是轮驱动。认识了橡皮筋动力小车的驱动特点,就了解了生活中机动车驱动的特点,更是为后面研究车辆的摩擦力,研究自行车的设计特点打下了基础。用橡皮筋作动力也为学生认识弹力提供了条件。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安装用橡皮筋驱动的小车,这是下一个活动的准备。这时,学生已经观察到“轮驱动”,但教科书始终都没有提出这个概念,这丝毫不影响学生接下来的研究,只会使活动更集中在安装和研究上。 第二,研究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这是换一种形式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会强化有关科学概念的建立。 第三,引导学生认识弹力,了解弹力的产生。安排为第三个活动是先让学生通过动手做进行感知,再认识弹力概念。这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同时突出了重点活动。

二、说学情 学生对橡皮筋很熟悉,对弹力物体也有生活经验,对橡皮筋缠绕圈数和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也有简单的朴素的感性认识。然而,学生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是一个难点。而探究皮筋圈数和小车距离的关系因为涉及到很多的外在影响因素,所以,如何处理是重点。 三、说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 2.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 1.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 2.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弹力是物体改变形状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理解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难点: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安装;用做“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解释。 五、说教学法 1、教法: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制作与飞行(教学设计)

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制作 设计思路: 天驰橡筋动力飞机创意套材内含螺旋桨、尾钩、橡筋及其它一些制作模型飞机的材料,学生自行设计其余部分配件并组装成一架橡筋动力飞机,通过制作可让学生亲身体验,培养其动脑动手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目标: 1.了解橡筋动力模型飞机的基本结构。 2.制作橡筋动力模型飞机,激发学生对航空飞机的兴趣和热爱。 3.通过模型制作,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会合作的能力。活动重、难点:制作橡筋动力模型飞机。 活动准备:橡筋动力模型飞机套材、尺子、学生剪、砂纸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确定主题 1. 人类的航空航天梦。 2. 了解模型飞机的基本结构: 主翼尾翼机身 动力:电动、油动、橡筋动力等 3.橡筋动力飞机简介: “橡筋动力飞机”是靠储存在橡筋内的能量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而使飞机上升的模型。橡筋动力用完后,模型滑翔下降。 二、橡筋动力飞机的制作 课件出示 1.整理套材零件 2.定型主翼 (1)按照主翼压痕轻轻折出机翼翼型; (2)将定型片粘贴到机翼上反角背面,用加强胶带加固; 3. 安装翼台 将翼台安装到机身上,大约6CM,注意翼台前后不能搞错,安装好后将双面胶贴到翼台上。

4. 安装机翼 (1)机翼粘帖到翼台上,前后缘不要搞错,粘帖两边机翼要对称; (2)用塑料片和小橡皮圈将机翼再次加固固定; 5. 安装尾翼 (1)安装尾钩和尾翼翼座; (2)粘贴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水平尾翼要和机身水平,垂直尾翼要和水平尾翼垂直; 6. 安装螺旋桨 7. 美化机身 8. 安装橡筋 三、展示交流 1.展示评价 检视模型:从模型头部直视,安装完好的模型应无扭曲,并且左右对称。2.制作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3.如何解决出现的问题 四、拓展延伸 1. 飞机飞行的动力学原理: 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如何提升飞机的升力对于飞机的飞行是至关重要的。飞机的升力主要取决于飞机的翼型的设计。在设计翼型时,机翼的上表面有一个流线型的突起。当飞机的上下表面距离不同时,飞机在前进过程中受到的空气压力也就不同。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快,飞机受到的压力小,小表面的空气流速慢,飞机受到的空气压力大。所以就会产生向上的升力。 2.飞行与调整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教学设计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教学设计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教学设计 科学知识: 1、物体形变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叫弹力。 2、橡皮筋的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小车行驶距离越远。 科学探究: 1、体验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小组合作驱动小车,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探究。 科学态度: 1、体会科学与生活关系密切。 2、培养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 3、分析数据,培养实证意识。 4、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缠绕圈数越多,弹力越大,距离越远。 难点:驱动小车,对比试验。 器材准备 1、学生材料盒:小车、绕线器、皮尺、计算器、橡皮筋、评价表、导学单等; 2、教师箱子:篮子(小车、皮尺、计算器、橡皮筋若干)、直升机、弹簧、拉力器、玩具弓箭、橡皮泥、桌牌、全班记录表等;

3、课前场地:赛道组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步了解弹力概念。 1、了解“团队星空”评价规则。 2、出示室内橡筋动力直升机。 问:这是一架模型直升机,就这样,能飞吗? 师:老师请来一个助手,为大家表演。不能白看,得思考!直升机靠什么飞起来的'? 小结:大家都觉得和橡皮筋有关。看来,橡皮筋可以产生一种神奇的力,它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板书:橡皮筋)我们也来玩玩橡皮筋,看看能否找到答案。 3、玩橡皮筋 师:不能白玩,得思考!观察橡皮筋发生什么变化,体会手指有什么感觉。 小结:是的,当我们拉橡皮筋的时候,发现橡皮筋变细变长,形状发生了变化,同时,手指感觉到一种往回拉的力。这种力究竟是什么呢? 4、出示弹力概念,齐读。 5、举例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结:弹力在生活中应用真是广泛。 6、揭题。 释疑:直升机为什么会飞?一旦弹力消失?

橡皮筋动力飞机组装技巧

橡皮筋动力飞机组装技巧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第二届北京城市科技节 橡皮筋动力飞机制作方法和技巧 一、什么是橡皮筋动力飞机 “橡筋动力飞机”是靠储存在橡筋内的能量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而使飞机上升的模型。橡筋动力用完后,模型滑翔下降。 橡筋飞机模型,有的是橡皮筋直升机,有的是橡皮筋固定翼飞机。 一套完整的橡皮筋套装包括:机身条1根、吹塑纸制机翼1对、垂直尾翼1个、水平尾翼1个,塑料螺旋桨总成1个、橡筋钩1个、橡筋1根,翼台及机翼固定片各1个,贴纸多张,还配有图文并貌的组装及放飞调试说明书一张。 橡皮筋动力飞机适用于7岁以上中小学生以及航模爱好者。 二、橡皮筋动力飞机展示 橡皮筋动力飞机套装构成 一套完整的橡皮筋套装包括:机身条1根、吹塑纸制机翼1对、垂直尾翼1个、水平尾翼1个,塑料螺旋桨总成1个、橡筋钩1个、橡筋1根,翼台及机翼固定片各1个,贴纸多张,还配有图文并貌的组装及放飞调试说明书一张。 产品包装 三、橡皮筋动力飞机制作过程 1、安装机身

将机身(木棒)插入翼台,翼台前端距木棒头7厘米左右。如果安装困难,可以用砂纸将木棒进行打磨,或者用剪刀轻刮,能插入翼台即可,切勿使木棒太细,造成机身不稳定。 2、定型主翼 参考说明书,寻找安装定型片的位置,按照主翼压痕轻折出翼型,记得上反角折哦。然后用专用双面胶将定型片粘在主翼上,完成机翼上反角定位。 3、安装主翼 将双面胶按照说明书所示贴在翼台上,然后分别将两片机翼粘在翼台上,再拿塑料片放置在两片机翼结合处,最后用橡皮筋进行固定。 4、安装尾翼 安装机身的时候已经将尾翼翼座和挂钩装上了,这一步就是将尾翼粘在尾翼翼座上,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垂直粘贴,水平尾翼粘在尾翼翼座下方,垂直尾翼粘在上方。 5、总装 将螺旋桨装在机身前端,挂钩朝下方放置,将橡皮筋在两个挂钩之间缠绕四圈,橡皮筋结置于尾勾处,完成橡皮筋组装。 四、橡皮筋动力飞机的优化方法 第一、打磨机翼,减小阻力 机翼是橡筋动力滑翔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翼的好坏是影响动力滑翔机飞行时间的重要因素。机翼前端经砂皮打磨成弧形状,边缘厚度为1毫米的改进方式能使飞机出现较长的平行滑行,滞空时间比较长。

橡皮筋动力飞机组装技巧

青少年蓝天公益计划第二届北京城市科技节橡皮筋动力飞机制作方法和技巧 一、什么是橡皮筋动力飞机 “橡筋动力飞机”是靠储存在橡筋内的能量带动螺旋桨旋转产生拉力而使飞机上升的模型。橡筋动力用完后,模型滑翔下降。 橡筋飞机模型,有的是橡皮筋直升机,有的是橡皮筋固定翼飞机。 一套完整的橡皮筋套装包括:机身条1根、吹塑纸制机翼1对、垂直尾翼1个、水平尾翼1个,塑料螺旋桨总成1个、橡筋钩1个、橡筋1根,翼台及机翼固定片各1个,贴纸多张,还配有图文并貌的组装及放飞调试说明书一张。 橡皮筋动力飞机适用于7岁以上中小学生以及航模爱好者。二、橡皮筋动力飞机展示 橡皮筋动力飞机套装构成 一套完整的橡皮筋套装包括:机身条1根、吹塑纸制机翼1对、垂直尾翼1个、水平尾翼1个,塑料螺旋桨总成1个、橡筋钩1个、橡筋1根,翼台及机翼固定片各1个,贴纸多张,还配有图文并貌的

组装及放飞调试说明书一张。 产品包装 三、橡皮筋动力飞机制作过程 1、安装机身 将机身(木棒)插入翼台,翼台前端距木棒头7厘米左右。如果安装困难,可以用砂纸将木棒进行打磨,或者用剪刀轻刮,能插入翼台即可,切勿使木棒太细,造成机身不稳定。

参考说明书,寻找安装定型片的位置,按照主翼压痕轻折出翼型,记得上反角折哦。然后用专用双面胶将定型片粘在主翼上,完成机翼上反角定位。 3、安装主翼 将双面胶按照说明书所示贴在翼台上,然后分别将两片机翼粘在翼台上,再拿塑料片放置在两片机翼结合处,最后用橡皮筋进行固定。

安装机身的时候已经将尾翼翼座和挂钩装上了,这一步就是将尾翼粘在尾翼翼座上,垂直尾翼和水平尾翼垂直粘贴,水平尾翼粘在尾翼翼座下方,垂直尾翼粘在上方。 5、总装 将螺旋桨装在机身前端,挂钩朝下方放置,将橡皮筋在两个挂钩之间缠绕四圈,橡皮筋结置于尾勾处,完成橡皮筋组装。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案3

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 【教学过程】 进入情境游戏 师: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自己做了小缆车,也知道了缆车是靠拉力作用运动的,那你们平时应该都玩过玩具车吧? 你们的玩具车都是用什么做动力的呢? 那你们有没有玩过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啊?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玩一玩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课件出示:用橡皮筋作动力)同学们来看看,这辆车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生:4个轮胎,橡皮筋,车身子,两个铁棍 师:(向学生介绍车轮中间的两根铁棍)连接着两个轮子的这个轴,叫做中轴,用它可以将两个轮胎连在一起,后面的这个红色的圆环是轴套,可以将橡皮筋固定在小车上。 在这里,我们做一个规定,有红色圆环的这边为车尾。 现在,请同学们绕绕看车尾后面的轮胎,再绕绕前面的轮胎,看看有什么现象,或者说有什么不同?(教师边说边示范) 当我绕后面的轮子的时候,你看见了什么现象?(轮子回转了,前面的轮子不会) 为什么我绕后面的轮子它会往回转,而绕前面的轮子不会往回转呢?(后面有橡皮筋)那么,你能让这个小车往前开吗? 现在,请我们每个小组的成员都来当一回驾驶员,让你们组的这辆小车从起跑线上往前开。 生成探究问题 师:好,现在谁来说说看,在你们驾驶的过程中,你们发现了什么问题?

橡筋动力飞机

3.2橡筋动力飞机 一、制作过程 1、首先我们将机翼沿压痕轻折,这一步的目的是机翼成为凹凸型翼型(凹凸型翼型升力最大)。然后我们向上轻折机翼翼尖前的压痕,以确定机翼的上反角造型(上反角的作用是增强机翼的横侧安定性)。最后我们将定型片贴上双面胶,并将其紧密嵌至裂口中,完成机翼的定型。 2、在机翼的背面分别贴上加强胶带,并对机翼的前缘作适当打磨(可减少飞行中的摩擦阻力),可用透明胶沿翼型的折痕处粘贴以加强机翼的强度。 3、将(左或右)机翼根部沿翼台弧度紧贴到翼台的(左或右),再将另一机翼(左或右)用同样方法粘贴,两机翼中间尽量不要有缝隙。最后将固定机翼的压片放上,并将橡筋套在翼台前后的钩子上,以绑定机翼并起到加强的作用防止横风将机翼折断。 4、尾翼部分。水平尾翼一定要左右对称及平(可以先画中线再粘贴),垂直尾翼要直。 二、总装飞机注意事项 1、检查螺旋浆上中轴钢丝挂钩有无弯曲 2、机身;天然木材,不一定决对直,尽量以尾翼向上翘为益 3、橡筋结应该放在尾钩上 三、模型调整 1、检视模型;安装完成后的飞机模型要进行检视。主要就是从模型头部正视模型,安装良好的模型应该机翼左右对称,机翼与水平尾翼垂直尾翼所形成的夹角也应左右对称。 2、重心调整;检视完成后需要对模型重心位置作适当调整,重心位置应该在距机翼50%的位置,即凹槽略微靠后的地方。 3、小动力飞行;橡筋动力飞机应首先通过小动力飞行来了解飞行性能,具体方法是将螺旋浆按顺时针方向绕60—100圈左右,一手捏重心位置,另一手扶住螺旋浆,迎风右侧45度左右投出(可以克服螺旋浆的反扭力)比较常见的飞行问题: ⑴、明显向左、向右的偏转,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模型飞机的组装过程中的偏差所造成的。解决办法;将方向舵部分适当朝与偏转相反方向轻折(每次调整幅度一定要小) ⑵、“失速”也叫“拉翻”,即飞机因为(头轻)一出手就像直升机一样往上冲,到达一个至高点时突然停止飞行,飞机好似瞬间没了动力,出现波状飞行轨迹。解决办法;将翼台适当往后移动加以改善(或机头配重)。 最佳飞行姿态应该是飞机出手后右盘旋平稳上升,在橡筋动力完全释放完后能较好地滑翔下落。 4、大动力飞行;模型调整好后,就可以进行大动力飞行了。要获得较长留空时间的方法之一是对橡筋做润滑处理。我们先将橡筋用自来水冲洗(洗掉滑石粉),然后在橡筋上涂抹适量中性润滑剂(如蓖麻油、洗发液、洗手液等)并搓揉均匀。经过润滑处理的橡筋由于在能量释放过程中摩擦阻力大大减小,能量的释放既均匀又长久。

《用橡皮筋作动力》优秀教案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小车,提问:在前面的课中,我们是用哪种力使小车运动起来的? 2、除了用拉力,我们还能用什么力能使小车动起来呢? 3、揭题: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研究用橡皮筋做动力的小车 板书: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给小车安装橡皮筋 1、提问:那我们如何把橡皮筋作为小车的动力呢? 学生讨论 2、出示小车安装的示意图,学生根据示意图安装 3、调试橡筋动力小车 三、橡皮经缠绕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1、发现问题。 引导:每个小组的橡筋动力小车都装好了吗?下面就用你们的小车来一个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远。 学生比赛 2、交流讨论,发现问题 (1)、起点、终点不固定 (2)、橡皮筋绕断了 (3)、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的跑的远 3、实验验证 指导学生看书本73页的记录表,并开始实验 4、解释说明 提问:为什么橡皮筋缠绕的圈数多,小车跑得远呢? (1)学生解释 (2)实验:橡皮筋的力怎样产生。 (3)出示弹力的概念,书本74页。 四.小结 五、作业 选择 1、物体在形状改变时产生一个要恢复原状的力叫( C )。 A、重力 B、压力 C、弹力 2、下面的物体具有弹力的是( C )。 A、石块 B、橡皮筋 C、拉开的弓 3、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动力是由( C )提供的。 A、车轮 B、车身重力 C、橡皮筋 4、要使橡皮筋动力小车运动得更快,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用橡皮筋作动力教案

义务教育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用橡皮筋作动力》 执教教师: 跳石小学田伟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用橡皮筋作动力》。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观察小车的运动, 提出问题并利用实验,观察探究橡皮筋的缠绕方向与小车行驶方向的关系;(2)橡皮筋缠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的关系;(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实验中收集数据、分析数据,解释数据与实验内容间的联系,体验科技的力量和创造的快乐。 3、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 来形状的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弹力是物体改变形状时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 的力。理解橡皮筋的弹力越大,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教学难点:用做“对比实验”的方法获得实验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解释。 教学准备】 教师:组装好的小车一辆、橡皮筋数根、弹簧 2 根、多媒体课件。

学生:橡皮筋数根、小车 1 辆、有刻度的“跑道”、弹簧 2 根、 实验记录 单 1 张。 四、教学过程 一)、课的引入 1、谈话激趣 谈话:同学们,在你玩过玩具车吗?它一定 请你想一想,你所玩过的玩具车是靠什么 2、质疑引题 ( 1)(出示小车实物 )同学们桌上有一辆自制的简易小车,你可 以用哪些方法使这辆“小车”运动起来呢? (2)有许多种方法都可以让小车运动起来,今天我们就来探究 一下如何用橡 皮筋作动力,使小车运动起来。(出示课件)板书课 题。 【设计意图:学生对玩具车有着特殊的好感,以此开课能有效 激起学生的兴 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知识和生活经验。体现课本知识与生活常识的结合。】 二、探究发现 第一部分:用准备的材料组装小车 把橡皮筋和小车组装好,使小车运动起来。 1、同学们,你们想亲手组装一辆橡皮筋作动力小车吗? 2、那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小车的构造吧(出示课件按图介绍小车结构)!请 同学们拿起实验桌上的小车,先区分一下车头和车尾。再组装橡皮筋动力的小车。 3、组装步骤: ( 1)把橡皮筋连接起来,一端固定在车头的车架上,另一端固 定在车尾 的车轴上。 ( 1)(出示课件) 给 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运 动起来的? ( 2)(出示课件) 作动力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车又是用什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4.2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科版

《用橡皮筋作动力》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弹力是物体形状改变产生的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动力;橡皮筋的弹力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小车运动的距离越远。 过程与方法:用橡皮筋给小车安装动力;做橡皮筋绕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认真实验、收集数据、进行解释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橡皮筋的圈数与小车行驶距离关系的实验。 【教学难点】用橡皮筋使小车动起来,数据的整理和解释 【教学准备】实验用小车一辆、细橡皮筋几根、细线、测量距离的绳子、挂钩、苹果、有松紧带的裤子、弹簧等。 一、引入 1.出示飞跑的汽车、轻轨。 看,这是什么?你知道它们是靠什么动起来的吗? 小结:汽油、电可以作为动力使它们动起来。 2.没有油、没有电他们还能动吗?失去了动力,它们就只能看,不能跑了。 3.今天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辆小车,看,它能加油吗?能接电吗?那你能让它动起来吗? 小结:看来同学们的想法真多,这些方法都能产生动力使小车动起来。 4.不能加油、不能充电、不能用手推,怎样让小车动起来呢? 看,这是什么?(老师出示橡皮筋)它能让小车动起来吗? 5.不急,我们先玩玩橡皮筋再说。看谁玩的花样最多,边玩边想橡皮筋有什么特点?

请组长一人发一根橡皮筋给每个组员,开始。(边巡视,边请同学示范) 汇报:你通过玩橡皮筋,发现它有什么特点?看来橡皮筋的形状很容易发生改变(点出变形)。变形后能恢复原形吗?能 我们一起让它变形,现在你的手有什么感觉? 小结:这个力就是弹力(出示) 什么是弹力呢?我们一起来读读(齐读):像橡皮筋这样,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发生改变,在改变形状时它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出示未拉伸的橡皮筋:这个橡皮筋现在有弹力吗?(拉伸后)现在有弹力吗?(放松回到原来的形状后)现在有弹力吗? 接着出示齐读:当它恢复到原来的形状后,弹力就消失了。 6.猜一猜,这根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能提起苹果吗?请个同学来试一试。 小结:哇,看来一根小小的橡皮筋产生的弹力还挺大呢? 7.那橡皮筋的弹力可以作为动力让小车动起来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橡皮筋作动力》齐读课题 二、用橡皮筋让小车运动起来。 1.为了研究和交流的方便,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小车各个部分的名称,它们分别是:(PPT)介绍车架,前轮,后轮,车轴,齿轮。 2.刚才我们发现橡皮筋能产生的弹力,你能想办法让橡皮筋的弹力成为小车的动力,使小 车运动起来吗?记住一定要让橡皮筋变形才能产生弹力哟! 请材料员拿出打结的长橡皮筋赶紧试试吧。2分钟音乐 学生交流、展示:

实验探究让橡皮筋动力飞机飞得更久

实验探究让橡皮筋动力飞机飞得更久 前言: 很幸运参加了橡筋动力滑翔机兴趣小组。在制作、试飞过程中我们几位同学对橡筋动力滑翔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这个过程我们运用对比实验、上网查询等方式了解懂得了不少有关橡筋动力滑翔机飞行的原理,还收获了不少科学实验方法。比如设计对比实验,实验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是一次美妙的经历。 困惑: 拿到橡筋动力滑翔机的材料我们迫不及待开始做了起来。可是发现我们做好的飞机飞得并不好,没有多少时间就掉在了地上。怎样才能使我们的飞机飞得更久,我们开展了课题研究。 活动一:打磨机翼,减小阻力 机翼是橡筋动力滑翔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翼的好坏是影响动力滑翔机飞行时间的重要因素。在制作实践过程中,我们对机翼进行了适当的打磨改良,在对 比实验中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并弄明白了飞机机翼的一般工作原理。

(二)原因思考:老师打磨的作用是什么?我们几个同学思考,应该与飞机上升阻力有关吧。为此我们特意上网查询了机翼的工作原理。机翼产生动力的原因是当空气流过飞机机翼表面,流动速率会改变,沿着成曲面机翼上半部分的空气要比通过机翼下方的空气行径较长的距离所以上部分的空气流速比较大,因而形成一个较小的气压区域。机翼下方较大的气压就会使飞机上升。在任何流体和气体中流速增加时,压强就会减少,希努利原理。原来老师打磨飞机机翼是有一定的原因的。 活动二:让橡筋产生的最大动力 动力滑翔机的飞行是依靠橡筋产生的动力。因此想让动力滑翔机飞行更长的时间,橡筋所能产生多大的动力是一个关键。我们对此开展了研究: (一)、使用蓖麻油效果比较实验

最好同时准备若干橡筋轮换作用。 活动总结: 逐步改良橡筋动力滑翔机的机翼、尾翼、橡筋等配件,探索调试重心的方法,研究放飞的技巧等实践活动,学会收集机模改进前后的飞行数据的方法,再通过比较分析,达到改良橡皮筋动力飞机的目的。因此在这个活动中,他们得到的不仅仅是一架好飞机,更重要的是我们得到了手和脑的锻炼。 附:橡筋动力滑翔机制作的几点要诀。 1、测好重心飞行就能平衡。办法:把机翼的重心位臵搁在二手指尖上,整机要处于平衡。如机头上翘(头轻),要把机翼向后移动,如机头下沉(头重),机翼向前移动,直至平衡。 2、找对方向:飞机起飞必须逆风飞行,目的是使机翼产生较大的升力。 3、出手要轻:是对准风向机头微微抬高(20°)。保持水平尾水平,垂尾垂直,机翼与平尾平行,二侧上反角上翘一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