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优选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优选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优选
基础化学试题及答案优选

填空选择 3

1、下列各组物质可能共存的是( A )。

A..Cu 2+

、Fe 2+

、Sn 4+

、Ag B. Cu 2+

、Fe 2+

、Ag +

、Fe C Cu 2+、Fe 3+、Ag +、Fe D Fe 3+、Fe 2+、Sn 4+、I -

2、通常配制FeSO 4溶液时,加入少量铁钉,其原因与下列反应中的哪一个无关?( D )

A.O 2(aq)+4H +(aq)+4e==2H 2O(l)

B. Fe 3+(aq)+e== Fe 2+(aq)

C. Fe(s)+2Fe 3+(aq)==3 Fe 2+(aq)

D. Fe 3+(aq)+3e== Fe(s)

3、已知Φ°(Fe 3+/ Fe 2+)=0.771V ,K 稳(Fe (CN )63-)=1.0×1042,K 稳(Fe (CN )64-)=1.0×1035,则Φ°Fe (CN )63-/ Fe (CN )64-)=( A )。

A 、0.36V

B 、1.19V

C 、-0.36V

D 、0.77V 4、若两电对在反应中电子转移分别为1和2,为使反应完成程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势之差ΔΦ°至少应大于( B )。

A 、0.09V

B 、0.27V

C 、0.36V

D 、0.18V 5、影响氧化还原反应方向的因素有( B )。

A 、压力

B 、温度

C 、离子强度

D 、催化剂 6、在1 mol·L -1 H 2SO 4介质中,Φ°(Ce 4+/ Ce 3+)=1.44VΦ°,(Fe 3+/ Fe 2+)=0.65V ,以Ce 4+滴定Fe 2+时,最适宜的指示剂为( B )。

A 、二苯胺碘酸纳[Φ°(In )=0.84V]

B 、邻二氮菲-亚铁[Φ°(In )=1.06V]

C 、硝基邻二氮菲-亚铁[Φ°(In )=1.25V]

D 、邻苯氨基苯甲酸[Φ°(In )=0.89V]

7、用K 2Cr 2O 7法测定Fe 时,若SnCl 2量加入不足,则导致测定结果( B )。 A 、偏高 B 、偏低 C 、不变 D 、无法判断 8、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性介质中进行滴定,若酸度太高,将会( D )。 A 、反应不定量 B 、I 2易挥发 C 、终点不明显 D 、I -

被氧化,Na 2S 2O 3被分解

9、标定Na 2S 2O 3的基准物是下述哪一种?( B )

A 、H 2C 2O 4·H 2O

B 、K 2Cr 2O 7

C 、As 2O 3

D 、Fe 10、用KMnO 4滴定Fe 2+之前,加入几滴MnSO 4的作用是( A )。 A 、催化剂 B 、诱导反应剂 C 、氧化剂 D 、配合剂

11、用法扬司法测定Cl -时,用曙红为指示剂,分析结果会( B )。 A 、偏高 B 、偏低 C 、准确

12、在PH=4时,用莫尔法测定Cl -时,分析结果会( A )。 A 、偏高 B 、偏低 C 、准确

13、化合物Ag 2CrO 4在0.001 mol·L -1的AgNO 3溶液中的溶解度比在0.001 mol·L -1的K CrO 4液中的溶解度( B )。

A 、较大

B 、较小

C 、一样

14、常温下,AgCl 的溶度积为1.8×10-10,Ag 2CrO 4的溶度积为1.1×10-12,,CaF 2的溶度积为2.7×10-11,(1)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大的是( C ),(2)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A )

A 、AgCl

B 、Ag 2CrO 4

C 、CaF 2

15、在沉淀形成过程中,与待测离子的半径相近的杂质离子常与待测离子一道与构晶离子形成( B )。

A、吸留形成

B、混晶形成

C、包藏形成

D、后形成

16、将黄铁矿分解后,其中的硫沉淀为BaSO

4,若以BaSO

4

的量换算黄铁矿中FeS

2

铁量,则换算因素为(C)。

A、2M(FeS

2)/M(BaSO

4

) B、M(FeS

2

)/M(BaSO

4

C、M(FeS

2)/2M(BaSO

4

17、重量分析中的沉淀形式应当符合( A、B、C、D )。

A、溶解度小

B、沉淀反应完全

C、相对分子量尽量大

D、沉淀纯净含杂质少

18、氧化还原反应的平衡常数K与两电对的电位差ΔΦ有关,二者的ΔΦ越大,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完全。

19、能在氧化还原滴定化学计量点附近改变颜色以指示滴定终点的物质称为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它包括氧化还原指示剂、自身指示剂和专用指示剂三种类型。

20、在常用三酸中,高锰酸钾法所采用的强酸通常是 H

2SO

4

,而 HCl 和 HNO

3

两种酸一般则不宜使用。

21、氧化还原指示剂的变色范围是0

0.059 In n

?±,变色点的电位是0

In

?。

22、选择氧化还原指示剂时,应该使其变色点的电位在滴定突跃范围内,

且尽量接近化学计量点。

23、高锰酸钾法是以KMnO

4

作标准溶液的氧化还原滴定法,该法通常是在酸性

性下,以KMnO

4

为指示剂进行滴定。

24、影响沉淀滴定突跃范围大小的因素是待测物质与沉淀物的Ksp。

25、溶液中同时含有氯离子和铬酸根离子,c(Cl -)=0.010 mol·L -1,c(CrO 42-)=0.010 mol·L -1

,当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时,首先生成的是 AgCl 沉淀。

26、从化合物AgCl 、AgI 、Ag 2S 、 AgBr 中选择一种适宜的进行填空。(1) AgCl 不溶于硝酸;(2)不溶于过量氨水的有 AgBr ;(3) AgI 不溶于硫代硫酸钠溶液,但可溶于KCN 溶液;(4)不溶于KCN 溶液的有 Ag 2S 。 27、常温下,BaSO 4在纯水中的溶解度为1.05×10-5 mol·L -1,BaSO 4的溶度积为 1.1×10-10 。

28、想浓度均为0.010 mol·L -1的KBr 、KCl 、KCrO 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 -1硝酸银水溶液,析出沉淀的先后顺序为AgBr , AgCl , AgCrO 4 。 29、下列反应属于何种类型的反应(填A 、B 、C 、D )

(1)金属锌与EDTA 的反应 B A 、酸碱反应 (2)K 2Cr 2O 7与I 2 C B 、配位反应

(3)Na 2CO 3与HCl A C 、氧化还原反应 (4)NaCl 与AgNO 3 D D 、沉淀反应 30、HPO 42-是 PO 43- 的共轭酸,是 H 2PO 4- 的共轭碱。

31、NH 3分子的中心原子是采用 SP 3不等性 杂化轨道成键的,该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三角锥形 。

32、某酸碱指示剂的Ka=1.0×10-5,其变色点PH 为 5.0 ,理论变色范围为 4.0~6.0 。

33、下列现象各是什么反应(填A 、B 、C 、D )

(1) MnO 4-滴定Fe 2+时,Cl -的氧化被加快 D (2) MnO 4-滴定C 2O 42-时,速度由慢到快 B (3) Ag +存在时,Mn 2+氧化成MnO 4- A

(4) PbSO 4沉淀随H 2SO 4浓度增大溶解度增加 C 。

(A )催化反应 (B )自动催化反应 (C )副反应 (D )诱导反应 34、配制SnCl 2溶液时加入盐酸和锡粒的目的是防止水解 和 氧化 。

35、H 2O 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包括: 取向力、诱导力 、色散力、氢键 。 36、为降低某电对的电极电位,可加入能与 氧化 态形成稳定配合物的配位剂;若要增加电对的电极电位,可加入能与 还原 态形成稳定配合物的配位剂。

37、由NH 3—NH 4Cl 体系组成的缓冲溶液(PKb=4.74),其缓冲范围为 8.26~10.26 。

38、由于 化学计量点和滴定终点不一致 ,而引起的误差称为滴定误差。 39、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可由 平衡常数 来衡量,其表达式

001212()lg 0.059

n n k ??-=。

40、加热能生成少量氯气的一组物质是( D )。 A 、NaCl 和H 2SO 4 B 、浓HCl 和固体KMnO 4 C 、HCl 和Br 2 D 、NaCl 和MnO 2 41、稀有气体氙能与( D )元素形成化合物。

A 、钠

B 、氦

C 、溴

D 、氟 42、人们非常重视高层大气中的臭氧,因为( A )

A 、能吸收紫外线

B 、有消毒作用

C 、有毒性

D 、有漂白作用

43、元素硒与下列那种元素的性质相似?( C )

A 、氧

B 、氮

C 、硫

D 、硅

44、在PH=6.0的土壤里,下列物质中浓度最大的为( B )。 A 、H 3PO 4 B 、H 2PO 4- C 、HPO 42- D 、PO 43- 45、在HNO 3介质中,欲使Mn 2+

氧化成MnO 4-

,可加那种氧化剂/( D ) A 、K ClO 3 B 、H 2O 2 C 、王水 D 、(NH 4)2S 2O 8 46、要使氨气干燥,应将其通过下列那种干燥剂?( D ) A 、浓H 2SO 4 B 、CaCl 2 C 、P 2O 5 D 、NaOH

47、向含有Ag +、 Pb 2+ 、Al 3+、Cu 2、Sr 2+、Cd 2+的混合溶液中加稀HCl 后可以被沉淀的离子是( C )。

A 、Ag +

B 、Cd 2+

C 、Ag +、和Pb 2+

D 、Pb 2+和Sr 2+ 48、性质相似的两个元素是( B )。

A 、Mg 和 Al

B 、Zr 和 Hf

C 、Ag 和Au

D 、Fe 和Co

49、在下列氢氧化物中,那一种既能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又能溶于氨水中?( B )

A 、Ni(OH)2

B 、Zn(OH)2

C 、Fe (OH)3

D 、Al (OH)3 50、+3价铬在过量强碱溶液中存在的形式是( B )。

A 、Cr(OH)3

B 、CrO 2-

C 、Cr 3+

D 、CrO 42- 51、下列物质中酸性最弱的是( D )。

A 、H 3PO 4

B 、HClO 4

C 、H 3AsO 4

D 、H 3AsO 3 52、下列物质中热稳定性最好的是( D )。

A 、Mg(HCO 3)2

B 、MgCO 3

C 、H 2CO 3

D 、SrCO 3

53、下列物质中,难溶于Na 2S 2O 3溶液,而易溶于KCN 溶液的是( B )。

A 、AgCl

B 、AgI

C 、AgBr

D 、Ag 2S 54、下列物质中,离子极化作用最强的是( C )。

A 、MgCl 2

B 、NaCl

C 、AlCl 3

D 、SiCl 4 55、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与下列那种因素有关?( C ) A 、比色皿厚度 B 、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浓度 C 、入射光的波长 D 、有色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56、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B ) A 、

T 1=A B 、lg T 1=A C 、lgT=A D 、T= lg A

1 5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D )

A 、 当溶液浓度变大时其最大吸收波长变长

B 、 在一定波长下,当溶液浓度变小时其吸光度变小

C 、 吸收皿的厚度扩大一倍,其摩尔吸光系数缩小一倍

D 、 若改变入射波长,则摩尔吸光系数也改变

58、已知多电子原子中,下列电子具有如下量子数,能量最低的是( B ) A 、(3,1,1,1/2) B 、(2,0,0,1/2) C 、(2,1,1,1/2) D 、(3,2,-2,-1/2) 59、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 C )

A 、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 、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 、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60、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有效数字的位数

0.1030 mol·L -1( 4 ) [H +]=0.0236 mol·L -1( 3 ) PH=10.23 ( 2 ) 4200.0 5

61、某碱样为NaOH 和Na 2CO 3混合液,用HCl 滴定,以酚酞为指示剂耗去HCl 体积为V 1,再以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又耗去HCl 体积为V 2,V 1与V 2的关系是( D ) A 、V 1=V 2 B 、V 1=2V 2 C 、2 V 1=V 2 D 、V 1>V 2 62、用洗涤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沉淀纯度的是( B )

A 、混晶共沉淀

B 、吸附共沉淀

C 、包藏共沉淀

D 、后沉淀 63、有一组平行测定所得的数据,要判断其中是否有可疑值,应采用( D ) A 、t 检验 B 、u 检验 C 、F 检验 D 、Q 检验

64、吸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 朗伯-比耳定律 ,用公式表示为 A=εbc ,式中各项符号分别表示 b 液层厚度 ,ε 吸光系数 ,A 吸光度 和c 溶液浓度 ;其中吸光系数可表示为 ε 和 a ,其单位各为 L?mol -1?cm -1和L?g -1?cm -1 。

65、气态时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 Cs ,最活泼的气态非金属元素是 F ,地壳中丰度最大的元素是 O ,大气中丰度最大的元素是 N 。在所有气体中,最轻的元素是 H ,最重的元素是 Rn ,最难液化的元素是 He ,

常态为液态金属和液态非金属的元素是 Hg 和 Br 。

66、周期系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 F ,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 Cs 。能与氢直接化合成离子型氢化物的元素有 ⅠA, Ca, Ba ,不能与氢形成氢化物的元素有 稀有气体 ,可以形成氢键的共价型氢化物有 HF, NH 3, H 2O 。 67、在EDTA 配合滴定中,为了使滴定突跃增大,一般讲,PH 值应较大。但也不能太大,还要同时考虑到待测金属离子的 水解 和 辅助配位剂 的配合作用。所以在配合滴定中要有一个合适的PH 值范围。

68、用EDTA 法测定白云石中Ca 2+、Mg 2+含量时,先将试样溶解,然后调节溶液PH 值为5.5~6.5,并进行过滤,其目的是 除去Fe 3+

,Al 3+

67、能用配合滴定法直接测定单一金属离子的条件是 lgcK ’≥6 。 68、硼酸是 一 元酸,其电离方程式为 H 3BO 3== H +

+ H 2BO 3-。 69、写出标定下列物质的最佳基准物质

标定NaOH 邻苯二甲酸氢钾 标定HCl Na 2CO 3

标定Na 2S 2O 3 K 2Cr 2O 7 标定AgNO 3 NaCl

70、加氨水于Hg 2Cl 2上,容易生成的是 HgNH 2Cl+Hg 。 71、在硅酸盐样品分析中,Fe 3+、Al 3+、Ca 2+、Mg 2+混合溶液,若用EDTA 滴定Fe 3+、Al 3+,要消除Ca 2+、Mg 2+的干扰,最简单的方法是 控制酸度 ,若用EDTA 滴定Ca 2+、Mg 2+要消除Fe 3+、Al 3+的干扰,应采用的方法是 三乙醇胺掩蔽

72、用EDTA 配位滴定法测定石灰石中CaO 含量,经六次平行测定后,得到CaO 的平均含量为54.50%,若其真实含量为54.30%,则54.50%—54.30%=0.20%为( C )。 A.绝对偏差 B.相对偏差 C. 绝对误差 D. .相对误差 E 标准偏差

73、定量分析工作中,对定量测定结果的误差的要求是( E )。 A. 误差越小越好 B. 误差等于零 C.对误差没有要求 D. 误差可略大于允许误差 E. 误差应处在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

74、在滴定分析中,通常借助指示剂的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

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D)。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分析

C.滴定

D.滴定终点

E.滴定误差

75、作为基准物质应具备下列条件中的那几条?(A、B、C、D、E )

A.稳定

B.最好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

C.易溶解

D.必须有足够的纯度

E.物质的实际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合

76.某弱酸HA的Ka=1.0×10-4,则1.0mol·L-1该酸的水溶液pH值为(C)。

B.3.00 C

77、某弱酸HB的Ka=1.0×10-9,C

B

=0.1mol·L-1的水溶液pH值为( D )。

A.3.0

B.5.0

C.9.0

D.11.0

78、用纯水将下列溶液稀释10倍时,(1)其中pH值变化最小的是那一种?(D)(2)其中pH值变化最大的是那一种?( C )

A.C NH=1.0mol·L-1的氨水溶液

B. C HAC=1.0mol·L-1的醋酸溶液

C.C HCl =1.0mol·L-1的盐酸溶液

D. 1.0mol·L-1HAc+1.0mol·L-1NaAc

79、用C HCl =0.10mol·L-1的盐酸滴定C NaOH=0.1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pH值突跃范围是9.7~4.3。用C HCl=0.010mol·L-1的盐酸滴定C NaOH=0.010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pH值突跃范围是( D )。

A. 9.7~4.3

B. 9.7~5.3

C. 8.7~4.3

D. 8.7~5.3

80、某碱溶液25.00mL,以C HCl =0.1000mol·L-1标准盐酸滴定至酚酞褪色,用去20.00mL,再用甲基橙为指示剂继续滴定至变色,有消耗了6.50 mL,此碱液的组成是( B )。

A.NaOH

B. NaOH+NaCO

3 C.NaHCO

3

+ NaCO

3

D. NaCO

3

81、氢氧化钠溶液的标签浓度为0.300 mol·L-1,该溶液从空气中吸收了少量的

CO

2

,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标准盐酸标定,标定结果比标签浓度(B)。A.高 B.低 C.不变

82、在配合物[Co(NH

3)

5

Cl](NO

3

)

2

中,中心离子的电荷是(C)。

A.+1

B.+2

C.+3

D.无法确定

83、某溶液主要含有Ca2+、Mg2+及少量Fe3+、Al3+。今在pH=10时,加入三乙醇胺后以EDTA滴定,用铬黑T为指示剂,则测出的是(C)。

A. Mg2+含量

B. Ca2+含量

C. Ca2+和Mg2+总量

D. Fe3+和Al3+总量

E. Ca2+、Mg2+、Fe3+、Al3+总量

84、在EDTA配合滴定中,下列有关酸效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B)。

A. 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B. 酸效应系数越小,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C. pH值越大,酸效应系数越大

D.酸效应系数越大,配合滴定曲线的PM 突跃范围越大

85、对EDTA滴定法中所用的金属离子指示剂,要求它与被测离子形成的配合物条

件稳定常数K′

MIn

( B )

A. .>K′

MY B.< K′

MY

C.≈K′

MY

D.≥10-8

E. ≥100 K′

MY

86、在配合滴定中,有时出现“封闭”现象,其原因是(C、D )。式中,M为待测离子;N为干扰离子;In为指示剂;Y为EDTA。

A. K′

MY > K′

NY

B. K′

MY

< K′

NY

C. K′

MIn

> K′

MY

D. K′

NIn

> K′

MY

87、适合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应该具备的4个条件是:无副反应、定量完成、快速、有确定终点的方法。

88、下列何种方法不能消除分析测试中的系统误差( B )

A 、对照试验

B 、增加测定次数

C 、空白试验

D 、加入回收试验

89、下列算式的结果应以几位有效数字报出?0.1026(25.00-21.36)/0.900 (B )

A 、2位

B 、3位

C 、4位

D 、5位 90、H 2PO 4-的共轭碱是( B )

A 、H 3PO 4

B 、HPO 42-

C 、PO 43-

D 、OH -

91、现要用EDTA 滴定法测定某水样中Ca 2+的含量,则用于标定EDTA 的基准物质应为 D

A 、Pb(NO 3)2

B 、Na 2CO 3

C 、Zn

D 、CaCO 3 92、写出标定下列物质的最佳基准物质

标定NaOH 邻苯二甲酸氢钾 标定HCl Na 2CO 3 标定Na 2S 2O 3 K 2Cr 2O 7 标定AgNO 3 NaCl 93、所谓的原子轨道是指( C )

A 、一定的电子云

B 、核外电子的几率

C 、一定的波函数

D 、某个径向的分布

94、下列电子构型中,属于原子基态的是(B 、D ),属于原子激发态的是( A 、C )。

A 、1S 22S 12P 1

B 、2S 22S 2

C 、1S 22S 22P 63S 13P 1

D 、1S 22S 22P 63S 23P 64S 1 95、周期表中第五、六周期的ⅣB 、ⅤB 、ⅥB 元素性质非常相似,这是由于( D )。

A 、S 区元素的影响

B 、P 区元素的影响

C 、d 区元素的影响

D 、镧系收缩的影响 96、描述ψ3dz2的一组n,l,m 是( B )

A 、n=2,l=1,m=0

B 、n=3,l=2,m=0

C 、n=3,l=1,m=0

D 、n=3,l=2,m=1

97、下列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中,正确的是( B )

A 、Be

B 、Be

C 、Be>Na>Mg

D 、Na

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为( D )。 A 、八面体 B 、平面四方形 C 、四方锥体 D 、以上三种都有可能

9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 、BCl 3分子中B-Cl 键是非极性的

B 、BCl 3分子中B-Cl 键矩为0

C 、BCl 3分子是极性分子,而B-Cl 键是非极性的

D 、BCl 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而B-Cl 键是极性的

100、价电子构型为3 d 74s 2的元素,其原子序数为( C ) A 、37 B 、20 C 、27 D 、25 101、量子力学的一个轨道( D )

A 、与波尔理论中的原子轨道等同

B 、指n 具有一定数值时的一个波函数

C 、指n,l 具有一定数值时的一个波函数

D 、指n,l,m 具有一定数值时的一个波函数

102、在多电子原子中,各电子具有下列量子数,其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是( D ) A 、2,1,-1,2

1 B 、2,0,0,-2

1 C 、3,1,1,-2

1 D 、3,2,-1,2

1

103、在多电子原子中,轨道能量是由( B )决定的。

A 、n (主量子数)

B 、n 和l

C 、n,l,m

D 、n 和m 104、下列基态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 C )。 A 、B B 、C C 、N D 、O 105、钻穿效应使屏蔽效应( B )。

A 、增强

B 、减弱

C 、无影响

D 、增强了外层电子的屏蔽效应 106、某金属M 2+离子的第三层中有15个电子,该金属的名称是( C ) A 、Fe B 、Mn C 、Co D 、Ni 107、下列物质中,共价成分最大的是( D )。

A 、AlF 3

B 、FeCl 3

C 、FeCl 2

D 、SnCl 4 108、下列碳酸盐中,分解温度最低的是( B )

A 、Na 2CO 3

B 、(NH 4)2CO 3

C 、Zn 2CO 3

D 、Mg 2CO 3 109、CO 2分子无偶极距,说明( B )。

A 、CO 2分子是直线构型。

B 、CO 2分子是直线构型,氧原子对称分布在碳原子两旁。

C 、CO 2分子稳定。

D 、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间键的极性很小。 110、微观离子运动的共性是 波动性 和 微粒性

111、氢原子的电子能级由量子数 n 决定,而锂原子的电子能级由量子数 n,l 决定。

112、有两个原子在n=4的电子层上都只有两个电子,在次外层l=2的轨道中分别为0和10。前一种原子是 Ca 位于周期表中第 4 周期,第 ⅡA

族,其核外电子排布是 1S 22S 22P 63S 23P 64S 2 ;原子序数大的原子是 Zn

位于周期表中

第 4 周期,第 ⅡB 族,其核外电子排布是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

113、当n=4时,电子层的最大容量为 32 ,如果没有能级交错,该层各轨道的能级有高到低的顺序为 4S4P4d4f ,4f 电子实际在第 6 周期的 La 系元素的 Ce 元素中开始出现。 114、填出下列分子间存在的相互作用力。

(1)CH 3Cl 和CH 3Cl 之间存在 取向力、诱导力 、色散力 (2) CH 3Cl 和CCl 4之间存在 诱导力 、色散力 (3)N 2和N 2之间存在 色散力

(4)H 2O 和C 2H 5OH 之间存在 取向力、诱导力 、色散力、氢键 115、写出Fe 3+离子的电子层结构 1S 22S 22P 63S 23P 63d 5 。 116、醋酸胺水溶液呈何性质? ( A )

A 、近中性

B 、弱碱性

C 、弱酸性

D 、强酸性

117、用硼砂(Na 2B 4O 7·10H 2O )作基准物标定HCl 时,如硼砂部分失水,则标出的HCl 浓度: (B ) A 、偏高 B 、偏低 C 、误差与指示剂有关 D 、无影响

118、下列物质中,常用作基准物质直接来标定Na 2OH 溶液浓度的是 ( B )

A、硼砂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碳酸

D、苯酚

119、共轭酸碱对的Ka和Kb的关系是( C )A、Ka=Kb B、Ka×Kb=1 C、Ka×Kb=Kw D、Ka/Kb= Kw

120、在金属离子M和N等浓度的混合液中,以Hin为指示剂,用EDTA标准溶液直接滴定其中的M,若TE≤0.1%、ΔpM=±0.2,则要求( A)

A、lgK

MY -lgK

NY

≥6 B、K’

MY

Min

C、pH=pK

MY

D、NIn与HIn的颜色应有明显差别

121、判断下述两种情况下其滴定突跃的关系是:

( B )

(1)用0.02mol/LKMnO

4

溶液滴定0.1mol/LFe2+溶液

(2)用0.002mol/LKMnO

4

溶液滴定0.01mol/LFe2+溶液

A、(1)>(2)

B、一样大

C、(2)>(1)

D、缺电位值,无法判断122、一元弱酸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为:Kac sp≥10-8

计算题

1. 标定HCl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1)称取基准Na

2CO

3

1.3250g,用水溶解并稀释至250mL容量瓶中定容。移取此

液25.00mL,以甲基橙作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其体积24.93mL,计算HCl的浓度。

(2)准确称取硼砂(Na

2B

4

O

7

10H

2

O) 基准物0.5678g于锥型瓶中,加水溶解,以

甲基红为指示剂,用待标定的HCl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其体积25.00mL,计算HCl的浓度并写出其滴定反应方程式。

解:(1)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变色点在pH=3.9

n HCl=2n NaCO3

(2)

硼砂与HCl 的反应系数比为1:2 ∴ 3

220.5678

0.1191/381.425.0010

HCl m C mol L VM -??=

==?? 2. 称取混合碱2.2560g 溶解并稀释至250mL 容量瓶中定容。移取此液25.00mL 两份;一份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HCl 溶液滴定消耗其体积30.00mL ;另一份以甲基橙作指示剂耗去HCl 35.00mL ,问混合碱的组成是什么?百分含量各为多少?

解:∵30.00mL>(35.00-30.00)mL ∴ 混合碱的组成是Na 2CO 3+NaOH 3.用络合滴定法测定含钙的试样:

(1)用3(纯度为99.80%)配置含CaO1mg?mL -1的标准溶液1000 mL ,需称CaCO 3的质量是多少?

(2)取上述含钙标准溶液20.00 mL,用EDTA 18.52mL 滴定至终点,求EDTA 的浓度。 (3)含钙试样100mg 的试液,滴定时消耗上述EDTA 6.64mL,计算试样中CaO 的百分含量。

解:已知:M CaCO3=100.1 M CaO =56.08

(1) n CaO =56

10100013

-??=0.01786mol n CaO = n CaCO3

m CaCO3= n CaCO3×M CaCO3/99.980%=0.01786×100/0.9980=1.7893g

(2) C CaO =100

1010007893.13

-??=0.01793mol/L n CaO = n EDTA

C CaO V Cao =C EDTA V EDTA

C EDTA = C CaO V Cao /V EDTA =0.01783×20.00/18052=0.01936mol/L

(3)ω=%10008.56??m V C EDTA EDTA =%10010

.10008

.561064.601936.03

3÷????--=7.21% 4.用络合滴定法测定铝盐中的铝,称取试样0.2500g ,溶解后加入

0.05000mol?L -1

EDTA 25.00mL,在适当条件下使Al(Ⅲ)络合完全,调节PH 5—6加入二甲酚橙指示剂,用0.02000 mol ω?L -1Zn(Ac)2溶液21.50 mL 滴定至终点,计算试样中Al%和Al 2O 3%。

解:已知:M Al =26.98 M Al2O3=56.08

n Zn =0.02000mol/L ×21.50×10-3=4.3×10-4mol/L n Zn = n EDTA n EDTA 总=0.05000×25.000×10-3=1.25×10-3mol/L

Al 消耗EDTA 的摩尔数为n Al = n EDTA 总–n Zn =1.25×10-3–4.3×10-4=8.20×10-4mol

Al 的含量ω%=

%1002500

.026.98

108.20-4???=8.85% Al 2O 3的含量ω%=%1002500

.096

.1011020.821

4????-=16.72%

5.铁矿中全铁量常用重铬酸钾法测定,试问:

(1)准确称取铁矿试样0.5000g ,溶解后,滴定时消耗0.01500mol/L K 2Cr 2O 7 37.10 mL ,该铁矿中铁的百分含量是多少?

(2)有一批铁矿试样,含铁量为50%左右,现用0.02000 mol/L K 2Cr 2O 7 滴定,欲使每次滴定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在20~30mL 以内,所称试样的质量范围应是多少? 解:(1)已知:55.85Fe M =

Cr 2O 72- + 6Fe 2+ + 14H + =2Cr 3+ + 6Fe 3+ + 7H 2O (2)227

6K Cr O Fe n n =

0.2681~0.4021克

6从下列各物质的溶解度分别计算其溶度积:

(1) MgNH 4PO 4(8.6×10-3g/L)

解:MgNH 4PO 4的式量=137.3,∴MgNH 4PO 4的溶解度为:

3

.137106.83-?=6.26×10-5

mol/L

在MgNH 4PO 4的饱和溶液中有: MgNH 4PO 4=Mg 2++NH 4++PO 43-

[Mg 2+]=[NH 4+]=[PO 43-]=6.26×10-5mol/L

Ksp=[Mg 2+][NH 4+][PO 43-]=6.26×10-5×6.26×10-5×6.26×10-5=245.31×10-15=2.45×10-13

7、计算下列各微溶化合物的溶解度(mol/L ) (1) Mg(OH)2在纯水中

解:已知Mg(OH)2 Ksp=1.8×10-11

在Mg(OH)2的饱和溶液中有:Mg(OH)2= Mg 2++2OH -

设Mg(OH)2的溶解度为X ,∵Mg(OH)2在水溶液中是完全离解 [Mg 2+]=X [OH -]=2X

Ksp=[Mg 2+][OH -]2=X (2X )2=1.8×10-11 4X 3=1.8×10-11 X 3=4.5×10-12 X=1.65×10-4 mol/L

(2) Ag 2CrO 4在0.01mol/LAgNO 3溶液中

解:已知Ag 2CrO 4 Ksp=1.1×10-12

根据Ag 2CrO 4的溶解方程 Ag 2CrO 4=2 Ag ++ CrO 42-

设Ag 2CrO 4的溶解度为X 时,在0.01mol/LAgNO 3溶液中则有:[Ag +]=0.01+2X ≈0.01

[CrO 42-]=X

Ksp=[Ag +

]2

[CrO 42-]=(0.01)2

X=1.1×10-12

X=1.1×10-8

8.将0.2690g 钾明矾试样处理后,得到0.2584g 的BaSO 4,计算试样中KAl(SO 4)212H 2O 的百分含量。 解:已知:BaSO 4式量=233.3

KAl(SO 4)212H 2O 式量=474.1

9.现有MgCO 3和CaCO 3的混合物1.000g ,灼烧后得到MgO 和CaO 的重量为0.500g ,计算样品中MgCO 3和CaCO 3的百分含量. 解:已知:MgCO 3式量=84.31 CaCO 3式量=100.1 MgO 式量=40.31 CaO 式量=56.08

设:CaCO 3的重量为x, MgCO 3的重量为1-x ∴

5000.0)1(31

.8431

.401.10008.56=-+x x x=0.2683g

CaCO 3

的百分含量=

%83.26%100000

.12683

.0=? MgCO 3的百分含量=1-x=73.17% 10.计算下列各题pH (1)0.10 mol/LH 3BO 3 解:Ka=5.8×10-10 ∵CKa>20Kw

500≥Ka

c

中考化学专项复习测试卷: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卷(A)(含解析)

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卷(A)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 1.学习化学可以防止走人生活和学习的误区。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水银不是银,而是金属汞 B.于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 C.纯碱不是碱,而是盐 D.苛性钠不是钠,而是一种常见的盐 2.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 ) A.八宝粥 B.珍珠奶茶 C.矿泉水 D.蒸馏水 3.下列“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制汽水 B.用空塑料瓶、小卵石、石英沙、活性炭、膨松棉等制作简易净水器 C.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 D.用酒精浸泡捣烂的某些植物的花瓣可制酸碱指示剂 4.下列物质中可作为复合肥料的是 ( ) A.K2SO4 B.NH4HCO3 C.NH4 H2PO4 D.CO(NH2)2 5.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 A.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变软 B.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冰糕冒“白气” C.冬季的早晨看到窗户的玻璃上有“冰花” 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或乇涸深井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我国的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 C.加入肥皂水并搅拌,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之一 7.下列生活经验和知识原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铝合金比铁制品耐腐蚀的原理是:铁的化学性质比铝活泼 B.用汽油洗涤衣服上的油渍的原理是:油渍易溶于汽油 C.用含氢氧化铝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的原理是:胃酸会和氢氧化铝发生中和反应 D.食醋除水垢原理是:食醋中的醋酸和水垢中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8.下列各组物质分别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FeCl3、NaOH、NaCl B.Na2SO4、HCl、BaCl2 C.CuSO4、KCl、HCl D.Na2CO3、NaCl、Na2SO4

大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1、含有杂质铜的铁,在3KNO 溶液中将发生()腐蚀。此腐蚀 电池的阴极反应是(),可用()检查;腐蚀电池的阳极反 应是( ),可用( )检查。 2、在单晶硅、KI 、4SiH 、SrO 、3NH 、3FeCl 、石墨中,属于原子晶体的有( ),属于离子晶体的有( );属于分子晶体的有( ); 属于过渡晶体多的有( )。 3、周期表中5、6周期副族金属的原子半径相近,这是由() 引起的,使得他们的( )相似,矿物共生,难以分离。 4、作为光电材料的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区,因为该区元 素( );作为半导体材料的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 )区,作 为高熔点、高硬度的金属元素分布于周期表的(),因为该 区的元素();作为低熔合金的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 )区 和( )区。 二、选择题 1、已知2(/) 1.07E Br Br V Θ?=,32(/)0.77E Fe Fe V Θ++=。则反应: 3221 2 Br Fe Br Fe ?+++??→+的电动势E Θ值为( ) (A)0.3V (B)-0.3V (C)1.84V (D)-1.84V 2、 某反应在400℃下平衡常数是14,此反应的r m G Θ?为( ) (A)5.21kJ mol ??(B)14.81kJ mol ??(C)-11.41kJ mol ??(D)-14.81 kJ mol ??

3、 某催化酶反应的活化能是1501kJ mol ??,正常人的体温是37 ℃,如果病人发烧到40℃。则此催化反应的速率是37℃时的( )倍。(A)51.9610×(B)0.83 (C)1.2 (D)1.75 4、 已知322()3()O g O g =的机理是:32()()()O g O g O g =+(快反应) 32()()2()O g O g O g +=(慢反应)与此机理适合的反应速率方程是 () (A )3()v kc O =(B )3()()v kc O c O =(C )232()()v kc O c O =(D ) 232()/() v kc O c O =5、下列基态原子的电子分布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是()(A)Ag (B)Cd (C)Sn (D)Mo (E)Co 三、判断题 1、3Fe +的外层电子构型为265333s p d () 2、活化能就是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 ),活化能越高,分子越 难活化( ),反应速率越小( )。 3、副族元素的金属性的递变规律与主族元素不同,即同族内自 上而下金属性减弱(),其氢氧化物的碱性则自上而下增强 ( ),唯独IIIB 族相反,单质的金属性自上而下增强( )。 4、由于Na 和F 的电负性之差大于Mg 和O 的电负性之差,所以NaF 的熔点高于MgO 的熔点() 四、计算题 1、某温度下,在10kg,pH=1.5且含有0.0401mol kg ??2H S 的溶液中,

化工原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模拟试题一 1当地大气压为 745mmHg 测得一容器内的绝对压强为 350mmHg 则真空度为395 mmH?测得另一容器内的表压 强为1360 mmHg 则其绝对压强为 2105mmHg _____ 。 2、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在管壁处速度为 _0 _______,临近管壁处存在层流底层,若 Re 值越大,则该层厚度 越薄 3、 离心泵开始工作之前要先灌满输送液体,目的是为了防止 气缚 现象发生;而且离心泵的安装高度也不能 够太高,目的是避免 汽蚀 现象发生。 4 、离心泵的气蚀余量越小,则其抗气蚀性能 越强 。 5、 在传热实验中用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总传热系数 K 接近于 空气 侧的对流传热系数,而壁温接近于 饱和水蒸汽 侧流体的温度值。 6、 热传导的基本定律是 傅立叶定律。间壁换热器中总传热系数K 的数值接近于热阻 大 (大、小)一侧的:?值。 间壁换热器管壁温度t w 接近于:.值 大 (大、小)一侧的流体温度。由多层等厚平壁构成的导热壁面中,所用材料的 导热系数愈小,则该壁面的热阻愈 大 (大、小),其两侧的温差愈 大 (大、小)。 7、 Z= (V/K v a. Q ) .(y 1 -丫2 )/ △ Y m 式中:△ Y m 称 气相传质平均推动力 ,单位是kmol 吸 收质/kmol 惰气;(Y i — Y 2) / △ Y m 称 气相总传质单元数。 8、 吸收总推动力用气相浓度差表示时,应等于 气相主体摩尔浓度 和同液相主体浓度相平衡的气相浓度之 差。 9、 按照溶液在加热室中运动的情况,可将蒸发器分为循环型和非循环型两大类。 10、 蒸发过程中引起温度差损失的原因有:溶液蒸汽压下降、加热管内液柱静压强、管路阻力。 11、工业上精馏装置,由精馏^_塔、冷凝器、再沸器等构成。 12、分配系数k A 是指y A /X A ,其值愈大,萃取效果 量传递相结合的过程。 1、气体在直径不变的圆形管道内作等温定态流动,则各截面上的( 6、某一套管换热器,管间用饱和水蒸气加热管内空气(空气在管内作湍流流动) 13、萃取过程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在某种溶剂中 溶解度的差异 而达到混合液中组分分离的操作。 14、在实际的干燥操作中,常用 干湿球温度计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5、对流干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湿物料表面的水汽分压大于干燥介质中的水分分压 ;干燥过程是热量传递和质 越好。 A. 速度不等 B.体积流量相等 C. 速度逐渐减小 D.质量流速相等 2、装在某设备进口处的真空表读数为 -50kPa ,出口压力表的读数为 100kPa , 此设备进出口之间的绝对压强差为 A. 50 B . 150 C . 75 D .无法确定 3、离心泵的阀门开大时,则( B )。A ?吸入管路的阻力损失减小 .泵出口的压力减小 C .泵入口处真空度减小 .泵工作点的扬程升高 4、下列(A )不能实现对往复泵流量的调节。 A .调节泵出口阀的开度 ?旁路调节装置 C .改变活塞冲程 ?改变活塞往复频率 5、已知当温度为 T 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 )耐火砖的黑度。 A.大于 .等于 C .不能确定 D .小于 ,使空气温度由20 C 升至80 C,

2018年中考化学-我们身边的物质综合4气体流程图试题气体成分的鉴别(无答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 (18咸宁)5、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X和Z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Y和Z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 A.H2 CO CH4 B. CH4 CO H2 C.CO CH4 H2 D.CO H2 CH4 (18广东)8.有一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无明显现象,剩余气体经浓硫酸洗气后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上干冷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符合上述现象的气体组合是 A.H2、CO、CO2 B.N2、02、CO2 C.H2、CH4、CO D.H2、CH4、CO2 (18广元)13.(2018省市,13题,6分)某可燃性气体X可能含有H、C、O三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某同学按如图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X(夹持仪器已略去) 已知: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分析推断:

(1) 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未出现浑浊,则X 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_____________,X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 (2) 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 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 X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_____;。 (3) 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 一定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且X _______(选填字母编号) A. 只能是纯净物 B. 只能是混合物 C. 既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推断及检验和鉴别;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可燃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水,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如果可燃物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说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因为无水硫酸铜为白色粉末,遇水变蓝,可利用此性质来检验水的存在,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解题过程】如果气体X 燃烧产物通过上述装置,(1)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说明X 燃烧只生成水,则X 一定含有的H 元素,X 为H 2,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2H 2+O 2=点燃 2H 2O ;故填:H ;2H 2+O 2=点燃2H 2O ;(2) 若无水硫酸铜不变色,澄清石 灰水出现浑浊,则X 一定含有C 元素,X 为CO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O+O 2=点燃 2CO 2; 故填:C ;2CO+O 2=点燃 2CO 2;(3) 若无水硫酸铜变蓝,澄清石灰水出现浑浊,则X 一定含有C 、H 元素,且X 可能是CH 4,或H 2和CO 、或CH 4和H 2、或CO 和CH 4、或CH 4、H 2和CO ,因此气体X 既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故选C ;故填:C 、H ;C ; 【知识点】物质的检验、鉴别,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8重庆B )23.(6分)某未知气体X 可能含有CO 、CH 4中的一种或两种,某同学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 (ⅰ)加热时,CH 4能与CuO 反应生成Cu 、CO 2和H 2O ;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及答案(绝密请勿到处宣扬) 12月25日 一、填空题(共15空,每空2分,共30分) 1. 一容器真空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和表压强(以kpa计)分别为:(90kpa)和( -10kpa)。 2. 热传导只发生在固体和(静止)的或(滞)流动的流体中。 3.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填大或小) 4. 蒸发中以(二次蒸汽)是否再利用而分为单效或多效蒸发。 5. 蒸发中的温度差损失主要由溶液中的(不挥发溶质)、液柱的(静压头)和管路(阻力)所引起的沸点升高三部分组成。 6. 一容器压力表读数为10 kpa,当地大气压强为100 kpa,则此容器的绝对压强(以kpa计)为:(90kpa)。 7. 对于同种流体,自然对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比时的(小)。(填大或小) 8. 物体的吸收率越大,其辐射能力越(大),所以黑体的辐射能力比灰体的(大)。(填大或小) 9. 蒸发操作所用的设备称为(蒸发器)。 10. 按二次蒸汽是否被利用,蒸发分为(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对吸收操作有利的条件是:(D) A. 操作温度高、压强高; B. 操作温度高、压强低; C. 操作温度低、压强低; D. 操作温度低、压强高 2. 精馏塔内上层塔板液相轻组分浓度较下层塔板(A ),液相温度较下层塔板() A. 高,低; B. 低,高; C. 高,高; D. 低,低 3. (D )是塔内气液两相总体上呈逆流流动,而在每块塔板上呈均匀的错流流动。 A. 板式塔的传质意图; B. 板式塔的设计过程; C. 板式塔的恒摩尔流要求; D. 板式塔的设计意图 4. 恒定干燥条件是指湿空气在干燥器内的(C)及与物料的接触方式都不变。 A. 温度、焓值、湿度; B. 流速、压强、湿度; C. 流速、温度、湿度; D. 温度、湿度、压强 5. 对于湿物料的湿含量,下面哪种说法是正确的?(B) A. 平衡水一定是自由水; B. 平衡水一定是结合水; C. 自由水一定是结合水; D. 自由水一定是非结合水 6. 当二组分液体混合物的相对挥发度为( C)时,不能用普通精馏方法分离。当相对挥发度为( A )时,可以采用精馏方法

(完整版)化学教学论试题及答案

《化学教学论》试题 6 一、对下列说法的合理性做出判断,在()中填入正确或错误,并在必要时予以文字修正。 1. 使学生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就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错误,修正:不仅要懂得“是什么”和“为什么”,而且要学会“怎么获得”和“如何应用”,以及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及发展过程就基本实践了对某一化学命题的学习。 2. 国际上调查公民科学素养主要考察对三方面内容的了解程度:科学术语和概念; 科学研究过程和方法;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正确) 3. 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错误,化学课程新标准的基本理念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 新课程的“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列内容应达到的最高学习要求。 错误,“内容标准”是对某一主题下所涉及的内容应达到的最低(基本的)学习要求。 5. 化学教学论是教育学的分支学科。() 错误,化学教学论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及其应用,是在人类社会教育实践活动中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 6. 化学学习策略可以解释为化学学习方式。() 错误,学习方式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修正:化学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化学学习活动中有效地规则、方法、技巧及其调控。 二、简答题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四种“知识支柱”,请用英文和中文分别表达这四种“知识支柱”。

【参考答案】1、该书提出的四种知识支柱是: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学会共同生活(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学会生存(learning to be) 2. 简述21世纪初的全国高中化学必修课程的内容主题。 课程:化学1 化学2 认识化学科学物质结构基础 化学实践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3. 初中化学教学大纲(A)与新制定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B)建构的内容体系分别如下: 试通过分析比较,阐述两者的特点。 A:内容体现传统的教学观念,偏重化学学科知识,重视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突出学习方式的转变(科学探究),提倡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物质世界的兴趣,揭示化学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5分) (评分的标准是以学生的语句含义考虑) 三、设计题(共50分) 1.通过“从碳酸饮料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活动为主题,设计简要的探究性学习活动方案。(15分)

大学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化学试题(二) 考生姓名: 得分: 【提示】请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一.选择题(15×2=30分) 1. 德布罗依(Louis de Brogelie )关于粒子波动性假设,得到以下哪种证据的支持………答 ( ) A. 电子衍射实验 B. 光电效应 C. α粒子散射实验 D. 等离子体放电 2. 地质队在高原野外做饭,常做成“夹生饭”,可用以下原理合理解释的是…… ……… 答 ( ) A. T bp 上升原理 B. T fp 下降原理 C. 渗透压原理 D. 蒸气压下降原理 3. 关于锌锰干电池,正确的说法是…………………………………………… …………… 答 ( ) A. 属二次电池 B. 正极材料是Zn C. 负极材料是碳棒 D. 电池电动势为1.5V 4.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用可波函数ψ表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答 ( ) A. ψ 1,1,0 B. ψ n,l,m C. ψ 2,1,2 D . ψ n,l,ms 5. AgCl 在浓度为0.01mol ?dm -3的下列溶液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答 ( ) A. NH 3 B. NaCl C. NaNO 3 D. Na 2S 2O 3 6. 已知某元素+2价离子电子分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区为……答 ( ) A. s 区 B. p 区 C. d 区 D. f 区 7. 下列情况属于封闭体系的是 …....……………………....………………....……………… 答 ( ) A. 试管中的反应 B.水浴加热反应 C.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D. 绝热保温瓶中的反应 8.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K 的影响因素有 ..…………….….…..………….………………… …答 ( ) A. 物质的分压(气体) B. 反应温度 C. 物质的浓度 D. 催化剂 9. 浓度均为0.01mol·kg -1的蔗糖、HAc 、NaCl 、Na 2SO 4水溶液,其蒸气压最大的是… …答 ( ) A. 蔗糖 B. HAc C. NaCl D. Na 2SO 4 10. 对某一化学反应,下列哪种情况下该反应的反应速率更快?…………………………. 答 ( ) A. △r G 越小 B. △r H 越小 C.△r S 越小 D. E a 越小 11. 封闭系统中的等温等压条件下的反应或过程,其r m ΔG 1=10 kJ mol ?-,则该反应… 答 ( ) A. 一定自发 B. 一定不自发 C. 能否自发需作具体分析 D.达平衡 12. 已知反应NO(g)+CO(g)= 2 1N 2(g)+ CO 2(g) 的r m ΔH 1=373.2 kJ mol ?--,欲使NO 和CO 的转化率大,可采取的措施是 ……………………………………………………… … …… 答 ( ) A. 低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高压 D.高温低压 13. 某反应在某条件下的转化率为38%,当有催化剂时,反应条件与前相同,则反应的转化率为: A. 大于38% B.小于38% C.等于38% D.无法判断 … 答 ( ) 14. 下列化合物中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的是 ……………………………………… …答 ( ) A. Ba(OH)2 B. H 2S C. Na 2S D. Na 2SO 4 15. 关于对氢原子光谱在可见光区(即Balmer 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 …… 答 ( ) A .有6条谱线 B. 有5条谱线 C. 属于(n) 2-1跃迁 D.属于(n) 3-1跃迁 二.填空题(22分,每空0.5分) 1. 在铜银原电池中, 电极是负极, 被氧化, 电极是正极,盐桥中电解质正

化学工程基础复习题

化学工程基础复习题 (修正版) 一、填空题 1. 流体在一根圆形水平直管中流动,测得其平均流速为0.5 m·s-1,雷诺数 Re=1000,压降Δp=10 Pa,问管中心处的最大流速为m·s-1。若平均流速增大为1 m·s-1,则压降Δp为 Pa。 2. 反应器流体的混和按考察的尺度可划分为混和和混和。 3. 填料吸收塔正常操作时,若液气比增大,则吸收液的出塔浓度 , 吸收的推动力。 4.某间壁式换热器传热面积为2.5 m2,传热平均温差为45 K,传热速率为9000 W, 则该换热器此时的总传热系数K= 。 5. 气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液体的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 6. 雷诺数Re是流体流动的判据。流体在管道中流动,当Re时 为稳定层流;当Re时,可以形成湍流;只有当Re时,方可达到稳定的湍流。 7.活塞流反应器的量纲一平均停留时间(无因次平均停留时间)等于; 其停留时间的量纲一方差(无因次方差)为。 8. 在连续接触的填料塔,进行定常等温吸收操作,填料层高度的计算,可由物料 衡算式和吸收速率方程联列导出计算式, 填料层总高度等于 和之乘积。 9. 列举四种工业上常用的间壁式热交换器:、、 、。 10.伯努利方程 适用的条件是在流动时的流体。 11. 流体在水平等径的直管中流动时,存在着摩擦阻力造成的能量损失H f,所 损失的能量由机械能中的转换而来,由此而产生流体的下降。12. 在研究流体流动规律时,要注意区分是定常(或称定态)流动和不定常(或 称不定态)流动,稳定态和不稳定态。如果所考察的流体流动过程或系统中任何一个部位或任何一个点上的流体性质和过程参数都不随时间而改变,则该过程为过程,反之,则为过程。当流体流动过程的雷诺数大于1×104时,可以认为是的湍流;当雷诺数在2000 ~4000 之间流体的流动型态为的过渡区域。 13. 流化床反应器中常需选用合适的气体分布板和增设导向板等部构件,其目 的是为了克服和等不正常流化现象,用以改善聚式流化床的流化质量。 14. 在精馏过程中,当回流比加大时,精馏段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向移 动,并以为极限;回流比减小时, 精馏段与提馏段操作线交点向移动,并以为极限。 15. 套管换热器中,逆流操作的主要优点是,并流操作的主要 优点是。

人教版2020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综合 3工业流程图试题 物质的制备(无答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 (2018?遵义)某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吸收废气中的SO2,部分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流程能减少酸雨的形成 B. 饱和食盐水中的 NaCl没有参与反应 C. 用CO2制 取NaHCO3,符合低 碳理念 D. 用CaSO4和煤灰制水泥, 实现废物再利用 (2018?无锡) MgSO4?7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工厂以一种镁矿石(主要成分为SiO2和MgCO3,还含有少量FeCO3)为原料制备MgSO4?7H2O的主要流程如图: 已知:SiO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a”的名称是 。 (2)“废渣Y”中含有少量的FeOOH,其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 (3)MgCO3溶于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溶液A”中加入H2O2溶液会生成Fe2(SO4)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选用MgO调节pH使Fe3+转化为沉淀,而不选用NaOH的原因是 1

2 3 3 3 。 (18乌鲁木齐)10. 含硫煤燃烧会产生大气污染。为防治该污染,某工厂设计的新的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 SO 2, 同时还得到了某种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 不正确的是 A. 该流程中可得到化工产品 H 2SO 4 B. 图中 FeSO 4 → Fe 2(SO 4)3 的反应类型是复分 解反应 C. 该流程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为 Fe 、S 和 O D. 图中吸收 SO 2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Fe 2(SO 4)3 + SO 2 + 2H 2O == 2FeSO 4 + 2H 2SO 4 (18北京)17、炼铁的主要原料是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焦炭、 空气等,转化过程如下: (1)②中,反应为CO 2+C 高温 2CO ,其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2)③中,CO 与Fe 2O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北京)18、为保护绿水青山,可将工业残留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BaCO 3))进行无害化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BaSO 4) 。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BaSO 4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 2)可溶于水。 (1)粉碎钡渣的目的是 。 (2)反应釜1中的气体X 为 。

大学无机化学试题与答案

试卷一 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1. 对于H2O2和N2H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 都是二元弱酸(B) 都是二元弱碱 (C) 都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D) 都可与氧气作用 2. 下列含氧酸中属于三元酸的是…………………………………………………( D ) (A) H3BO3(B) H3PO2(C) H3PO3(D) H3AsO4 3. 下列各对含氧酸盐热稳定性的大小顺序,正确的是……………………………( D ) (A) BaCO3 > K2CO3(B) CaCO3 < CdCO3 (C) BeCO3 > MgCO3(D) Na2SO3 > NaHSO3 4. 铝在空气中燃烧时,生成…………………………………………………………( D ) (A) 单一化合物Al2O3 (B) Al2O3和Al2N3 (C) 单一化合物Al2N3 (D) Al2O3和AlN 5. 下列含氧酸根中,属于环状结构的是…………………………………………( C ) (A) (B) (C) (D) 6. 下列化合物与水反应放出 HCl 的是……………………………………………( C ) (A) CCl4(B) NCl3(C) POCl3(D) Cl2O7 7. InCl2为逆磁性化合物,其中In的化合价为……………………………………( D ) (A) +1 (B) +2 (C) +3 (D) +1和+3 8. 鉴别Sn4+和Sn2+离子,应加的试剂为……………………………………………( D ) (A) 盐酸 (B) 硝酸(C) 硫酸钠 (D) 硫化钠(过量) 9.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有颜色的一组化合物是………………………………( D ) (A) SiCl4,SnCl4,PbO (B) CCl4,NO2,HgI2 (C) SiC,B2H6,N2O4 (D) PbO2,PbI2,SnS 10. 将过量SiF4通入NaOH溶液中,主要产物是……………………………………( C ) (A) H4SiO4,NaF (B) Na2SiO3,NaF (C) Na2SiO3,Na2SiF6(D) SiO2,HF 11. 将NCl3通入碱性溶液,其水解产物是…………………………………………( A ) (A) NH3和ClO(B) NH3和Cl (C)和Cl(D)和Cl 12. PCl3和水反应的产物是…………………………………………………………( B ) (A) POCl3和HCl (B) H3PO3和HCl (C) H3PO4和HCl (D) PH3和HClO 13. 下列各对物质,水解能力对比,正确的是………………………………………( D ) (A)>(B)> (C) SnCl2 > SnCl4(D) PCl3 > BiCl3 14. 二氧化氮溶解在NaOH溶液中可得到:D (A) NaNO2和H2O (B) NaNO2,O2和H2O (C) NaNO3,N2O5和H2O (D) NaNO3,NaNO2和H2O 15. 下列硫化物,能溶于Na2S溶液生成硫代酸盐的是…………………………( B ) (A) SnS (B) SnS2(C) PbS (D) Bi2S3 二、填空题 ( 共12题 30分 ) 16. N2O3很容易分解为 NO 和 NO2。将棕黄色的NO2冷却到0℃左右,它几乎全部转变为无色的 N2O4。经X射线衍射研究,证明固体N2O5含有两种离子。 17. NCl3的水解产物是_______ NH3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HOCl __; PCl3的水解产物是__________ H3,PO3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HCl______;

沪教版(全国)化学九年级上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题(含答案)

第2章《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不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量筒读数 C.向试管中加固体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同学们在使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之后,想要回收二氧化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将二氧化锰和废液分离,同学们应该采用的操作是过滤 B.如果滤纸没有紧贴漏斗壁,过滤速度会减慢 C.为了使过滤充分,过滤时,玻璃棒应该不停搅拌 D.不考虑实验过程的损耗,同学们最终烘干获得的二氧化锰质量应该与起初取用的质量相同 3.有两份质量相同的氯酸钾,向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加热后反应时间和反应速率的关系可用图来表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DABC表示有催化剂的曲线 B.D'C'的反应时间=DC的反应时间 C.DABC的面积=D'A'B'C'的面积 D.DABC的面积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6.高炉炼铁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其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①C+O2点燃 CO2②2CO2+C 高温 2CO ③CaCO3 高温 CaO+CO2↑ ④Fe2O3+3CO 高温 2Fe+3CO2 A.③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B.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C.氧化反应不一定有氧参加 D.不论是否有氧气参加,只要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就属 于化合反应 8.某气体能用排水法,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 ) A.难溶于水,比空气轻 B.易溶于水,比空气重 C.难溶于水,比空气重 D.易溶于水,比空气轻 9.下列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两种单质组成 B.自然界的水都属于纯净物 C.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D.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10.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可燃性 B.臭氧(O3)属于稀有气体,主要分布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 C.CO2约占空气体积的0.94%,能产生温室效应 D.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1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而且增大压强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得越多 B.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像倾倒液体一样倾倒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气体,在空气中含量过高,会致人死亡 D.二氧化碳从无色气体压缩成固态干冰发生了物理变化 12.对“大棚”农作物施用“汽水”(碳酸溶液),是近年来在种植生产中兴起的一种新方法。对于其作用的下列几种叙述:①加速植物光合作用;②冬天有助于农作物“防冻”; ③有利于改良碱性土壤,调节pH。其中正确的是

《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化工原理》试题库答案 一、选择题 1.当流体在密闭管路中稳定流动时,通过管路任意两截面不变的物理量是(A)。 A.质量流量 B.体积流量 C.流速 D.静压能 2. 孔板流量计是( C )。 A. 变压差流量计,垂直安装。 B. 变截面流量计,垂直安装。 C. 变压差流量计,水平安装。 D. 变截面流量计,水平安装。 3. 下列几种流体输送机械中,宜采用改变出口阀门的开度调节流量的是(C)。 A.齿轮泵 B. 旋涡泵 C. 离心泵 D. 往复泵 4.下列操作中,容易使离心泵产生气蚀现象的是(B)。 A.增加离心泵的排液高度。 B. 增加离心泵的吸液高度。 C. 启动前,泵内没有充满被输送的液体。 D. 启动前,没有关闭出口阀门。 5.水在规格为Ф38×的圆管中以s的流速流动,已知水的粘度为1mPa·s则其流动的型态为(C)。 A.层流 B. 湍流 C. 可能是层流也可能是湍流 D. 既不是层流也不是湍流 6.下列流体所具有的能量中,不属于流体流动的机械能的是(D)。 A. 位能 B. 动能 C. 静压能 D. 热能 7.在相同进、出口温度条件下,换热器采用(A)操作,其对数平均温度差最大。 A. 逆流 B. 并流 C. 错流 D. 折流 8.当离心泵输送液体密度增加时,离心泵的(C)也增大。 A.流量 B.扬程 C.轴功率 D.效率 9.下列换热器中,需要热补偿装置的是(A)。 A.固定板式换热器 B.浮头式换热器型管换热器 D.填料函式换热器 10. 流体将热量传递给固体壁面或者由壁面将热量传递给流体的过程称为(D)。 A. 热传导 B. 对流 C. 热辐射 D.对流传热 11. 流体在管内呈湍流流动时B。 ≥2000 B. Re>4000 C. 2000

最新中考化学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项测试题(含答案)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项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火箭发动机里使用的液态氧的作用是 A.火箭燃料 B.火箭助燃剂 C.供宇航员呼吸 D.汽化吸热 2.加入足量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草莓酱 B.蔗糖 C.牛奶 D.食用油 3.下列物质不属于 ...碳单质的是 A.石墨 B.金刚石 C.C60 D.二氧化碳 4.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A B.B C.C D.D 5.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CO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CO2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支持燃烧 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中毒 D.石墨可做电极 6.南昌市地铁轨道1号线建成将极大改善市区交通状况。地铁轨道通常是由锰钢制成的,锰钢属于 A.金属材料B.复合材料 C.合成材料D.无机非金属材料物 7.以下实验的注意事项不合理的是 A.排水法收集气体时,见到导管口冒出的气泡连续均匀才能开始收集 B.做电解水实验时,一定不能用NaCl来增强导电性 C.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实验结束时,一定要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停止加热 D.氧气验满时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才能准确验证 8.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 A.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 1

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气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9.下列关于物质鉴别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只用稀盐酸就可以鉴别Fe、C、CuO三种黑色粉末 B.只用酚酞就可以鉴别NaOH、NaCl、Na2SO4、稀盐酸四种溶液 C.只用水(可以使用温度计)就可以鉴别NaCl、NaOH、NH4NO3三种固体 D.不需要其它任何试剂就能鉴别Na2CO3、HNO3、NaNO3、CaCl2四种溶液 10.有关水的天然循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既实现了水的自身净化又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 B.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能量在不断变化,但却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C.太阳为水的天然循环提供了能量 D.该循环过程中水分子的大小和排列方式都发生了改变 11.在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发现有少量金属析出,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析出的少量金属是()A.铜和铁 B.铁和银 C.银 D.铜和银 12.下图“→”表示一种金属能把另一种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甲、乙、丙B.乙、丙、甲 C.丙、甲、乙D.甲、丙、乙 13.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不正确的是() 2

大学有机化学试题及答案

有机化学测试题 一. 选择题(本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在农业上常用稀释的福尔马林来浸种,给种子消毒。该溶液中含有() A. 甲醇 B. 甲醛 C. 甲酸 D. 乙醇 2. 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液体,而且密度大于水的是() ① 苯② 硝基苯③ 溴苯④ 四氯化碳⑤ 溴乙烷⑥ 乙酸乙酯 A. ①⑥ B. ②③④⑥ C. ②③④⑤ D. ③④⑤⑥ 3. 常温常压下为气体的有机物是() ① 一氯甲烷② 二氯甲烷③ 甲醇④ 甲醛⑤ 甲酸⑥ 甲酸甲酯 A. ①② B. ②④⑤ C. ③⑤⑥ D. ①④ 4. 结构简式是 A. 加成反应 B. 还原反应 C. 水解反应 D. 氧化反应 5. 下列有机物命名正确的是() A. 2,2,3-三甲基丁烷 B. 2-乙基戊烷 C. 2-甲基-1-丁炔 D. 2,2-甲基-1-丁烯 6. 下列各化学式中,只表示一种纯净物的是() A. B. D. 7. 下列有机物能使酸性 A. 苯 B. 甲苯 C. 乙烯 D. 丙炔

8. 2001年9月1日将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酱油中3-氯丙醇 结构)共有() A. 5种 B. 4种 C. 3种 D. 2种 9. 苯的同系物,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液溴反应,其中只能生成一种一溴化物的是() A. B. C. D. 10. 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可选用的试剂是() A. 金属钠 B. 浓 C. 无水 D. 胆矾 11. 下列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 用明矾净化水 B. 甘油加水作护肤剂 C. 烹鱼时,加入少量的料酒和食醋可减少腥味,增加香味 D. 烧菜用过的铁锅,经放置常出现红棕色斑迹 12. 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液体中,放置片刻后取出,铜片质量不变的是() A. 盐酸 B. 无水乙醇 C. 冰醋酸 D. 乙醛 13. 结构简式为的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反应是() A. 消去反应 B. 加成反应

化工原理C卷答案

南昌大学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试卷编号:9036 ( C )卷课程编号:H58010301 课程名称:化工原理(双语教学)考试形式:闭卷 适用班级:化工05 姓名:学号:班级: 学院:环工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考试日期:2007.7.6.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累分人 签名题分30 15 15 25 15 100 得分 考生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页,请查看试卷中是否有缺页或破损。如有立即举手报告以便更换。 2、考试结束后,考生不得将试卷、答题纸和草稿纸带出考场。 一、选择题(每空2 分,共30 分) 得分评阅人 1. 传热的基本形式有( A, B, C ) A.传导 B.辐射 C.对流给热 D. 急冷 2. 在稳定流动过程中,流体流经各截面处的质量流速(C ) A 减小 B 增大C变化D不变化 3.流体流动的类型包括( A, C ) A. 湍流 B. 过渡流 C. 层流 D.急流 4. 泊谡叶方程用来计算流体层流流动时的摩擦系数,其值为( A ) A. λ= 64 / Re B. λ= 24 / Re C. λ= 32 / Re D. λ= 16 / Re 5. 气体沉降设备的生产能力与设备的( A )成正比。 A. 底面积 B. 高度 C. 宽度 D. 长度 6. 某长方形截面的通风管道, 其截面尺寸为30×20mm,其当量直径de为( A ) A 32mm B 28mm C 24mm D 40mm

7.河水越靠近河岸,流速 ( B )。 A. 越大 B.越小 C. 不变 8. 下列哪些例子属于自然对流传热 ( A, C ) A. 空调 B.冰箱 C. 取暖器 9. 管路系统中的总阻力包括( A, B, C, D ) A 直管阻力 B 管件阻力 C 突然扩大阻力 D 突然缩小阻力 10. 流体在管内作层流流动时,管内平均流速是管中心流速的( D )。 A. 2倍 B. 3倍 C. 1倍 D. 0.5倍 11. 流体在管内作湍流流动时,管内平均流速约是管中心流速的( A )。 A. 0.8倍 B. 0.5倍 C. 1倍 D .2.倍 12. 流体输送过程中,机械能包括 ( B, C,D ). A. 内能 B. 动能 C. 压强能 D. 位能 13. 理想流体的特征是 ( B ) A 密度=0 B 粘度=0 C 热容=0 D 理想气体 14.黑度越大的物质,其辐射能力( B ) A 越小 B 越大 C 中等 D 不变 15.间壁传热过程包括 ( A ,C ) A 对流传热 B 辐射 C 传导 D 对流传质 二、 分析题 (15分) 容器中的水静止不动。为了测量A 、B 两水平面的压差,安装一U 形管压差计。图示这种测量方法是否可行? 得分 评阅人 A B 1 1’ 汞 h H R 水 图1 附图

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 2 我们身边的物质 综合 4气体流程图试题(无答案)

我们身边的物质 (2020?赤峰)小刚同学在学习化学知识后,知道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可能造成死亡。于是他和小强一起对自家久未开启的菜窖内的气体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菜窖内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查阅资料】蔬菜在一定条件下发酵生成气体,其成分可能含有CO2、CH4等。 【猜想与假设】小刚认为菜窖内的气体含有CO2和CH4。 【实验探究】他们对菜窖内的气体进行取样按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若装量A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 (2)装置B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装置D内浓硫酸的作用是 (4)E处观察到干燥冷烧杯内壁有 出现,待火焰熄灭后,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立刻向烧杯内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气体样品中含有 。E处气体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结论】气体样品中含有CO2和CH4,小刚的猜想正确。 【反思与评价】

(5)小强观察上述实验装置发现:装置A和装置C完全相同,他认为可以取消装置C.你是否认同 (填“认同”或“不认同”)理由是 。 (6)根据上述实验探究结果,气体样品中含有CO2,由于二氧化碳 ,所以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应向菜窖内通入大量的空气。 (2020?曲靖)某探究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加热条件下,镁不仅能与水反应还能与氯化铵溶液反应。小组同学对此产生兴趣,他们将砂纸打磨过的镁条加入氯化铵溶液中并加热,迅速产生大量气体。为确定生成气体的成分,他们进行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镁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两种气体,每种气体只含有氮、氢两种元素中的一种或两种。(2)镁与水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氢气。 (3)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的气体,能与酸反应。 【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 【做出猜想】猜想一:H2和N2 猜想二:N2和NH3 猜想三: 【进行实验】 步骤一:小组同学闻气体气味,发现该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则猜想 不成立。 步骤二:同学们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水的A装置中除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