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溉泵站设计说明书

灌溉泵站设计说明书

灌溉泵站设计说明书
灌溉泵站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基本设计资料 (3)

1.1基本情况 (3)

1.2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3)

1.3气象资料 (3)

1.4水源 (3)

1.5其它 (4)

1.6根据规划 (4)

1.7设计内容 (4)

1.8提供成果 (4)

二、枢纽中心线及泵房位置的选择 (5)

2.1泵房地址选择 (5)

2.2泵房地址比较选择 (5)

三、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的计算 (6)

3.1设计流量计算 (6)

3.2设计扬程计算 (7)

四、初选水泵及配套动力机设备 (8)

4.1水泵选型要求 (8)

4.2水泵机组数选择 (8)

五、拟定机组的基础尺寸 (9)

5.1水泵外形尺寸 (9)

5.2电动机外形尺寸 (10)

六、选择进出水管道 (10)

6.1进出水管道管径、管厚确定 (10)

七、确定泵房类型 (11)

7.1泵房类型比较选择 (11)

八、确定机组及管路布置形式 (11)

8.1机组布置形式 (11)

8.2 出水管道数目 (12)

8.3出水管道铺设方法 (12)

九、选择泵房辅助设备 (12)

9.1充水设备 (12)

9.2起重设备 (12)

9.3排水设备 (13)

9.4配电设备 (13)

十、泵房尺寸设计 (13)

10.1泵房宽度 (13)

10.2泵房长度 (14)

十一、进出水建筑物的布置及设计 (15)

11.1进水建筑物 (15)

11.2明渠引水水渠水利计算 (15)

11.3前池设计 (17)

11.4进水池设计 (17)

11.5出水池设计 (19)

十二、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 (20)

12.1安装高程计算 (20)

十三、水泵工况点的校核 (21)

13.1 600S-32型水泵性能曲线 (21)

13.2水泵装置需要扬程计算 (21)

十四、终选水泵及动力机 (23)

十五、投资概算 (23)

一、基本设计资料 1.1基本情况

本区地势较高,历年旱情比较严重,粮食产量低。根据规划,拟从附近河流中扬水灌溉该区的6.3(5.3+倒数第二位*0.5 学号1143063024)万亩农田,使之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机电扬水灌区内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其中小麦占灌区面积70%,玉米占30%。灌区缺少灌溉制度,现参考附近老灌区的灌水经验,

拟定出本灌区灌溉保证率为95%的灌溉制度。其设计灌水率如表1所示

设计灌水率

1.2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根据可能选择的站址,布置6个钻孔。由地质柱状图明显的看出,3米以内表土主要是粘壤土,经土工试验,得到的有关物理指标为粘壤土的内摩擦角φ=35°,承载力为200kN/m 2,地下水埋深3.5m 左右。

1.3气象资料

夏季多年平均旬最高气温34℃,春、秋季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为524mm ,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7、8、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年平均无霜期为200天左右,多年平均最低气温为-8℃,最大冻土深度为0.44m 。平均年地面温度为15℃,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00.4h 。累积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27.4l kJ /cm ,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9%。热量和积温都比较丰富,能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生长的需要。

1.4水源

灌区南有一河流,是规划灌区的水源,其水量充沛。灌溉保证率为95%时的河流月平均水位如表2所示。

月平均水位

作物

灌水定额(m 3/hm 2) 灌水时间(日/月)

灌水延续

时间(d )

灌水率(m 3/

s ·100hm 2)

始 终 中间日 小麦 750 17/5 27/5 22/5 10 0.061 900 12/7 21/7 16/7 10 0.073 玉米

1050

1/8

10/8

5/8

10

0.036

月 1 2 3

4

5

6

天数 31 28 31 30 31 30 水位(m)

503.8 503.8 503.9 504.6 504.8 504.8 月 7 8 9 10 11 12 天数 31 31 30 31 30 31 水位(m)

504.4

504.3

504.5

504.1

503.9

503.8

1.5其它

站址东北角有10kV高压电力线通过,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供泵站使用。该地区劳动力充足,交通方便。除水泥、金属材料以及泵站建设中所需的特殊材料外,当地可提供砖、石、砂、瓦、木材等建筑用材。土石方开挖单价为33元/m3,电费为0.3元/度,钢板容重7.85T/m3,单价5000元/T。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特性。

表2 水头损失估算取值表

H净(m)直径D(mm)

<200 250~300 >350

占H净的%

<10 30~50 20~40 10~25

10~30 20~40 15~30 5~15

>30 10~30 10~20 3~10

1.6根据规划

泵站出水池接灌区干渠,底坡i=1/4000,干渠长3500m,渠尾处渠底高程524(518+尾数×1.5 学号1143063024),边坡系数m=1.25,糙率n=0.025,干渠平均水深0.3m,设有过水隧洞1座,渡槽2座,水头损失分别为(?=0.15m, ?=0.1m)水温20℃。(提示:出水水位参考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手册)

1.7设计内容

1、枢纽中心线及泵房位置的选择(要求选出至少两条中心线,进行比较后确定选择最优一条作为设计方案)

2、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的计算

3、初选水泵及配套动力机设备

4、拟定机组的基础尺寸

5、选择进出水管道

6、确定泵房类型

7、确定机组及管路布置型式

8、选择泵房辅助设备(包括充水设备、起重设备、排水设备等)

9、泵房尺寸设计

10、进出水建筑物的布置及设计

11、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

12、水泵工况点的校核

13、终选水泵及动力机

14、设备及材料总表,工程量的计算,投资概预算,经过技术经济比较,选择最终方案。

1.8提供成果

1、在所给地形上绘出整个枢纽布置(从取水建筑物到出水建筑物的所有构筑物)。

2、在A2图纸上绘出泵房的平面图和剖面图,并列表说明所用的主要设备及材料。

3、20页(5000字)以上的计算书一份,要涵盖到上述涉及的14点内容。

二、枢纽中心线及泵房位置的选择

2.1泵房地址选择

初选两处(A、B地址)作为泵房地址如下图所示

2.2泵房地址比较选择

A地址B地址

a 地势较为平坦施工开挖量较少,便于施工。

b 接近公路建筑材料运输较为方便,修建道路较短,道路工程量省,投资少。

c 泵房后地势坡度较为一致,修建压力输水管道时施工较便捷。

d 由资料可知站址东北角有10kV 高压电力线通过。A 地接近电力线路,在施工、运行、检修等过程用电较为便利

a 地势相对A 地址较陡,不便于施工。

b 离公路较远,材料运输不便,修建道路较长,道路工程量大,投资大。

c 泵房后地势为山体山脊,修建压力输水管道时施工困难且稳定安全性较差。

d 距离电力线路较远、用电不便。架设输电线路较长增加工程投资。

综上所述A 地址较为经济合理且施工运行便利。所以最终以A 地址作为泵房位置。

三、设计流量和设计扬程的计算 3.1设计流量计算

灌区农田6.3万亩.灌区内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其中小麦占灌区面积70%,玉米占30%。灌区缺少灌溉制度,现参考附近老灌区的灌水经验,拟定出本灌区灌溉保证率为95%的灌溉制度。其设计灌水率如表1所示 表一 设计灌水率 原始灌水率图

灌水率图修正

作物

灌水定额(m 3/hm 2) 灌水时间(日/月)

灌水延续

时间(d )

灌水率(m 3/

s ·100hm 2)

始 终 中间日 小麦 750 17/5 27/5 22/5 10 0.061 900 12/7 21/7 16/7 10 0.073 玉米

1050

1/8

10/8

5/8

10

0.036

修正原则1、修正后的灌水率图应与供水条件相适应。2、尽量保证作物需水期的灌水不变。提前灌水和退后灌水不得超过三天。3、修正后应比较均匀,使得渠道水位和流量不发生剧烈变化。短期峰值不应大于设计灌水率120%,最小灌水率不应小于设计灌水率的40%。4、避免小于15天的短期停水,保证渠道安全运行。 修正后灌水率如下 设计灌水率 灌水率图如下

经修改灌水率图得出最终设计灌水率取q =0.056 m 3/s ·100hm 2

灌溉设计流量 Q=q*A/η

=0.056*42/0.65

=3.62m 3/s (取灌溉水利用系数为0.65)

3.2设计扬程计算

泵站进水池设计水位高程取河流最低水位作为设计水位 =进水池H 503.8m

泵站出水池接灌区干渠,底坡i=1/4000,干渠长3500m ,渠尾处渠底高程524,边坡系数m=1.25,糙率n=0.025,干渠平均水深0.3m ,设有过水隧洞1座,渡槽2座,水头损失分别为(?=0.15m, ?=0.1m )水温20℃。所以 425.5251.015.03.04000

1

*

3500524=++++=出水池H m 取=出水池H 525.5(m )

设计扬程是水泵型式选择的主要根据。在设计扬程工况下,泵站必须满足设计流量的要

作物

灌水定额(m 3/hm 2) 灌水时间(日/月)

灌水延续

时间(d )

灌水率(m 3/

s ·100hm 2)

始 终 中间日 小麦 750 17/5 28/5 23/5 11 0.055 900 5/7 18/7 11/7 13 0.056 玉米

1050

5/8

12/8

8/8

7

0.052

求,设计扬程应按泵站进出水池水位差,并计入进、出水管道或管道沿程和局部水力损失来确定。由表2水头损失估算取值表

H 净(m )

直径D (mm )

<200

250~300 >350

占H 净的%

<10 30~50 20~40 10~25 10~30 20~40 15~30 5~15 >30

10~30

10~20

3~10 水头损失取为15% 则设计扬程:

()(进水池出水池设计扬程15.01*-+=H H H =(525.5-503.8)*1.15=24.955(m )

取=设计扬程H 25(m )

四、初选水泵及配套动力机设备 4.1水泵选型要求

应满足设计流量、设计扬程及不同时期供水需求,同时要求在整个运行期间机组安全、稳

定,并且具有较高效率。2、在平均扬程时,水泵在高效区运行;在最高和最低扬程时水泵能安全、稳定运行。3、具有多种泵型供选择时,应综合分析水力性能、考虑运行调度的灵活性、可靠性、机组及辅导设备造价、工程投资和运行费用以及主机组事故可能造成的损失等因素。因站址的东北角有高压输电线通过,电力问题容易解决,选择采用电动机。

=设计扬程H 25m 水泵宜选择单级双吸离心泵。

4.2水泵机组数选择

总流量

13032m 3/h 选择水泵台数 2 3 4 5 6 单机所需流量m 3/h

6516

4344

3258

2606.4

2172

初步选用五台工作泵另配置一台备用泵共六台机组,工作泵单泵流量为2606.4 m 3/h.

=设计扬程H 25(m )根据《中国灌排设备手册》满足设计扬程、流量的两种S 型单级双吸离

心泵性能参数如下 型号

流量Q (m 3/h ) 转速n (r/min ) 扬程H (m ) 功率N (kw ) 效率 (%) 吸上高度 (m ) 重量 (kg ) 轴功率 电动机

功率

600S-32

2520

970

37 295 380

86 2.5

2400

3168 32 310 89 3960

22

279

85

600S-47

2500 970

56 460 520

83 2.5

3800

3168 47.4 465 88 3500

38

426

80

根据扬程、效率、功率和流量间关系,确定使用型号为600S32泵。 电动机选用JS-147-6型 电动机参数如下表 型号 额定功率KW 额定电压V 额定电流A 额定转速r/min 外形尺寸mm 重量kg

JS-147-6

380

3000

89

980

1680 1395 1270 2900

五、拟定机组的基础尺寸 5.1水泵外形尺寸

水泵外形尺寸如下图

型号

外形尺寸mm L

L1

L2

L3 B

B 1

B2 B3

H

H1 H2 H3

d

n φ-

600S-32 2029 1085 1100 900

1800 800 130

0 1000 1706 950 532

663 4-41

型号 进口法兰尺寸mm

出口法兰尺寸mm 600S-32 600

725

780

20-30

400

515

565

16-25

5.2电动机外形尺寸

如下表 型号 额定功率KW 额定电压V 额定电流A 额定转速r/min 外形尺寸mm 重量kg

JS-147-6

380

3000

89

980

1680 1395 1270 2900

所以机组基本尺寸如下

机组长度 机组宽度 机组高度 3920mm

1800mm

1706mm

六、选择进出水管道

6.1进出水管道管径、管厚确定

进出水管道选用钢管,根据经验公式当

Q <120m 3/h 时 Q D 13=

Q >129m 3/h 时 Q D 5.11=

所以根据此泵站流量Q=2606.4 m 3/h D=587mm 根据《中国灌排设备手册》选

择管径D=600mm 的钢管。流速2

2/??

?

??=D Q V π=2.56(m/s )

2.5<V=2.56<

3.5符合经济流速 钢管最小厚度由经验公式D 130

1

δ 得δ=4.6mm 由《中国灌排设备手册》选用厚度为δ=9mm 钢管重量131.17kg/m

七、确定泵房类型 7.1泵房类型比较选择

改泵房由河流取水,泵房条件宜采用固定式泵房。固定式泵房又分为:分基型、干室型、

湿室型、块基型4种。选择初选分基型和干室型。两种类型比较

分基型

干室型

特点:没有水下结构和每套水泵机组均有各自单独的基础,并且与泵房墙基础分离。该泵房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容易,造价低廉,它适用于下列场合:

1、泵站流量不大(Q<300L/S )的中小型卧式水泵机组。

2、泵站工作期间,水源或进水池变幅小于水泵的有效吸上高度。

3、建站处地基比较稳定。

对于流量较大的水泵,由于水泵机组的重量较大,为了减小作用于地基单位面积上的重量,避免单位面积地基上所承受的重量超过其承重能力,就需要扩大机组基础面积,使各水泵机组的基础及泵房墙基础连成一个整体。

特点:工艺布置比较方便,建筑面积能合理运用。适用条件

1、 于外部水位变化不大。

2、 平面面积较大。

3、 地下埋深较浅场合。

在该泵站中流量Q=724L/S ,流量较大。不适合选分基型泵房。故可选择干室型泵房或湿室型泵房。综合考虑选择干室型比较适合。在干室型泵房中又有矩形、圆形等泵房型式。该地区水位变化不大,平面面积较大,地下埋深较浅,故该泵站选择矩形干室型泵房,工艺布置比较方便,建筑面积能合理利用以及便于利用标准的建筑结构和起重设备。

八、确定机组及管路布置形式 8.1机组布置形式

一列式

双列式

由已知初选机组尺寸,泵房长度约为30米,宽度约为6 由已知初选机组尺寸,泵房长度约为21米,宽度约为8m 由于30米长度过长,所以选择机组布置选择双列式

8.2 出水管道数目

泵房外出水管的布置,应根据泵站总体布置要求,结合地形、地质条件确定由地形图可以看出,从水源到出水池距离不超过100m ,根据技术经济原则,当管道长度小于100m 时,宜采用单机单管出水方式。

8.3出水管道铺设方法

水管的铺设方式通常分为明式铺设和暗式埋设两种。明式铺设便于检修、养护,但造价高,管内无水期间管壁受温度影响较大。一般管径大于1400mm 。而暗式埋设分为有垫层和无垫层两种,常应用于石棉水泥管、钢筋混凝土管及直径小于1400mm 的连续焊接钢管的铺设,其优点是铺设费用省,但检修困难。该泵站由于扬程较小故选择明式铺设。明管设计时,转折处设置镇墩,间距不易小于100m 。两镇墩间设置伸缩节,支墩。

九、选择泵房辅助设备(包括充水设备、起重设备、排水设备、配电 设备等) 9.1充水设备

当泵的安装高度高于进水池水位时,即为吸上时,泵启动前必须排气充水。

考虑到管理方便,本设计采用真空泵充水。

9.2起重设备

泵房中,水泵、电动机、阀门及管道等设备的安装和检修,都需要用到起重设备。该泵站

水泵有2400kg ,电机2900kg 。故可选择电动单轨吊车。起重重量大于3000kg 。

起重机层高度计算。如图12345=+h h h h h ??++++轨地

h1为汽车车厢离地板高度1.2m

h2为垫块高0.2m

h3为最高设备高度1.8m

h4为捆扎长度采用刚性吊具取0.3m

h5为吊钩到轨道面距离1.1m

由上起重机层高度为

1.2+0.2+1.8+0.3+1.2=4.7m取

9.3排水设备

在水泵运行过程中,难免有水渗出,另外在出现故障的时候,也有可能导致大量的水从管道连接处或者设备中大量渗出,如果没有采用相应的排水设施,地

板积水可能导致整个泵站系统陷入瘫痪,因此,泵房排水非常重要。泵房采取沟道排水。将主机组地板设置为一定的坡度,一般选取2%的倾斜程度,并且向进水池方向倾斜,地板上设支沟、干沟。支沟延泵房倾斜方向平行,坡度和地板坡度相当;干沟与泵房长度方向平行,由两边向泵房中部倾斜,坡度也为2%,最后汇集到一起,抽出排到进水池里面。

9.4配电设备

配电设备的布置型式,通常分为一端式和一侧式。一端式布置:是在泵房进线一端建配电间或副厂房。这种布置形式适用于机组台数较少的泵站。这种布置形式的优点是泵房跨度小,进、出水侧都可以开窗,有利用通风采光。一侧式布置是在泵房一侧建配电间或副厂房。这种布置形式的优点是当机组台数较多时,有利于监视机组的运行。该泵房跨度较大,配电设备不易再使用一侧式布置,因为泵址处地势较平坦,故采用一端式布置。

泵站总体布置平面图如下:

10.1泵房宽度

设备间距表 单位cm

设备状况

流量(m 3/s ) <0.5

0.5—1.5 >1.5 设备顶端与墙 70 100 120 设备与设备顶端 80—100 100—120 120—150 设备与墙 100 120 150 平行设备间 100—120 120—150 150—200 高压电动机组间 150

150--175

200

泵房宽度,又称为泵房跨度应根据水泵、阀门和所配置的其他管件的数量和尺寸以及水泵机组的布置型式,并满足设备安装、检修以及运行维护通道或交通通道布置的要求确定。 根据主机组布置形式、泵体大小、进出水管路上阀件长度、通道尺寸而定。其计算式为公式

012345678B b b b b b b b b b =++++++++

0b 为泵体宽度1.8*2+泵间距离1m=4.2m 1b 为混凝土边台宽度0.5m

2b 为水泵出水口处渐变接管长度0.5m 3b 为水泵出水管与闸阀间的短管,0.4m 4b 为出水管闸阀体长度(两个阀)0.6m 5b 为进水管闸阀体长度(一个阀)0.3m 6b 为出水管侧闸阀到墙的距离2m 7b 为进水管侧闸阀到混凝土边台1.5m 8b 进水管闸阀与泵进口处短管0.4m

则 B=10.4m 取B=10.5m

10.2泵房长度

设备间距表 单位cm

设备状况

流量(m 3/s ) <0.5

0.5—1.5 >1.5 设备顶端与墙 70 100 120 设备与设备顶端 80—100 100—120 120—150 设备与墙 100 120 150 平行设备间

100—120

120—150

150—200

高压电动机组间 150 150--175 200

根据主机组布置形式、主机组轴心线长度、机组间或机组与墙壁间净距和配电间与检修间等尺寸而定。机组的长度为5.74m ,机组间的间距取设备组间的间距1m ,机组和墙的间距取2m

L=5.74*3+1*2+2*2=23.22m

取L=23.5m

综上所得泵房尺寸如下表

泵房长度m 泵房宽度m 23.5

10.5

十一、进出水建筑物的布置及设计 11.1进水建筑物

泵站与水源间常常设置引水建筑物,水从水源引至泵站的前池和进水池或者直接引向水泵进口,以保证水泵的正常安全运行等方面都有密切关系。引水建筑物的主要结构形式有:管式、涵洞式、和明渠式。该泵站的地形条件比较适合用明渠引水。

11.2明渠引水水渠水利计算

引水建筑物采用的是有自动调节能力的明渠式引水建筑物。明渠从河道中引水,汇集到前池。渠道断面尺寸是根据渠道的设计流量并通过水力计算加以确定的,一般可用均匀流公式进行计算。

Q C Ri ω= (1)

16

/C R n = (2)

式中系数意义如下

Q 为渠道设计流量 3.62m 3/s ω为渠道过水断面面积㎡; R 为水力半径m i 为渠道比降 C 为谢才系数 n 为渠床糙率

渠道采用混凝土渠道 底坡i=1/2000,边坡系数m=1.25,糙率n=0.025,

渠道断面宽深比α=b/h,其中b 为渠底宽度,h 为渠中设计水位.按输水能力最大原则选择,渠道采用梯形断面,最优断面宽深比 2b =

=21+m -m h

α()=0.7 (3)

边坡系数m=B/H

由1-3式得

()126

1

=3.9h *1.95* 3.9*

/0.0252000

Q h h h=0.935(m )取h=0.94(m ) b=0.650(m )取b=0.65(m )

由于水位变化1()h m = 安全超高取1h 0.3m 所以最终所得渠道高 H=h+h +1h =0.94+1+0.3=2.24(m ) 引水渠道最终尺寸图如下:

渠道不冲不淤流速校核

最大水位时流速11/v Q A ==3.62/5.9655=0.6m/s 最低水位时流速22/v Q A ==3.62/1.7155=2.11m/s

由《灌溉排水工程学》护面渠道允许不冲流速表

护面类型

允许不冲流速m/s 混凝土

现场浇筑 预制铺砌

<8.0 <5.0

喷射法施工

<10.0

不淤流速由经验公式0.50*cd V C Q =

渠道流量和宽深比

C0

Q >10m 3/s

0.2 Q >5—10m 3/s

b/h >2.0 b/h <2.0

0.2 0.4 Q <5m 3/s

0.4

0c 取0.2则cd V =0.2*3.62^0.5=0.38m/s 渠道最大最小流速满足不冲不淤流速。

11.3前池设计

前池扩散角确定

前池使用正向进水池。前池扩散角α选择。据有关实验和经验为使边壁不发生脱流、工程量相对较少情况下α=20°--- 40°选用扩散角α=40° 前池长度确定 长度计算公式 2tan

2

B b L α

-=

B 为进水池宽度20.6m b 为引水渠底宽度0.65m

L=27.4m 取L=27.5m 前池纵向坡度此泵站采用i=1/15 前池最终设计尺寸如下

11.4进水池设计

后墙距T=(0.3—0.5)Din 。T 取0.5Din

进水喇叭口直径Din=(1.3—1.5)D1,D1为进水管直径600mm 。取Din=1.5D1 进水口至池底距离,即悬空度P=(0.5—0.8)Din.取P=0.8Din

淹没深度Hsub 。当喇叭口垂直布置时Hsub >(1.0—1.25)Din ,当喇叭口倾斜布置时Hsub >(1.5—1.8)Din ,当喇叭口水平布置时Hsub >(1.8—2.0)Din.此泵站喇叭口使用

垂直布置,取Hsub=1.25Din

由上所选得

Din=900mm

T=450mm 取0.45m

P=720mm 取0.8m

Hsub=1125mm 取1.2m

进水池长度L

L=KQ/Bh

K为进水池秒换水系数,矩形取40

Q为泵站设计流量3.62m3/s

B为进水池宽度20600mm

h为进水池水深,h= Hsub+ P=2.0m

所以L=3.51m 取L=3.6m

进水池池底高程计算

设计水位为503.8m。设计水位运行。引水渠道渠首渠底高程为503.8-0.94=502.86m。因引水明渠坡降i=1/2000.较小渠道高程降低忽略不计。前池纵向坡降采用i=1/15.池长20.6m。降落1.37米。则进水池池底高程为502.86-1.37=501.49m池顶与引水明渠顶高程相同为503.8+1.3=505.1m。安全超高取0.7m。则进水池高度H=505.1-501.49+0.7=4.31m。池底高程为501.49-0.7=500.79m

综上计算进水池尺寸如下

池深H=4.31m 池长L= 20.6m 池宽B=3.6m

进水池高程

11.5出水池设计

此泵站采用侧向出水池。淹没式出流。

对于多管侧向出流,

B1=(4—5)D,B2=B1+D,B3=B1+2D,B4=B1+3D,B5=B1+4D,B6=B1+5D

取B1=4D=2.4m, B2=3.0m. B3=3.6m. B4=4.2m .B5=4.8m. B6=5.4m. L出=12D+5S=12*0.6+5*2.97*3+2.57*2=27.2m

L2=D=0.6m L’=5D=3m L1=23.6m

管口下缘至池底距离P=10—20cm。此泵站取0.15m。

管口上缘最小淹没深度Hmin=(1—2)V0^2/(2g)取h1=0.33m

干渠渠底高程525-0.3=524.7m 。干渠内最低水位△低=525m 。最高水位△高取525.3m 。安全超高△h 取0.3m 。则得

出水池池底高程为525-hmin-D-P=523.92m 池顶高程为525.3+0.3=525.6m

出水池池深为H=525.3+0.3-523.92=1.68m 取H=1.7m

十二、水泵安装高程的确定 12.1安装高程计算

600S-32型水泵吸上高度s =2.5m H ,因为进出水池均与大气相接。所以

[]2

g w ++h 2g S V H H ??=?? (1)

因进水管较短,沿程损失忽略不计,以局部损失为主。2j v =*2g

H ?

(1)进水口局部损失系数为0.31;

(2)弯曲段损失系数为取0.29。 管内流速为v=Q/A=2.56m/s ,2

v =2g

0.33m ,水头损失

hw=(0.31+0.29)*0.33=0.2m

由(1)式得出[]g =H 2.5-0.33-0.2=1.97m

水流从引水渠经前池进入进水池水位下降值故取为0.2m 。在最低水位(503.8m )时水泵基准面安装高程为503.8-0.2+1.97=505.57m 。由于泵房为干室型,机组安装在第一层,故水泵基准面取与最低水位以齐平,即503.8m 。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心得【模版】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 1基本设计资料 1.1 基本情况 本区地势较高,历年旱情比较严重,粮食产量低。根据规划,拟从附近河流扬水灌溉该区的10万亩农田,使之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机电扬水灌区内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谷子和棉花等。灌区缺少灌溉制度,现参考附近老灌区的灌水经验,拟定出本灌区灌溉保证率为75%的灌溉制度。其设计灌水率如表1所示。 1.2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根据可能选择的站址,布置6个钻孔。由地质柱状图明显的看出,3米以内表土主要是粘壤土,经土工试验,得到的有关物理指标为粘壤土的内摩擦角φ=35°,承载力为220kN/m2。 站址附近的地下水位多年平均在202.2m左右(系黄海高程)。 1.3气象资料 夏季多年平均旬最高气温34℃,春、秋季干旱少雨,年平均降雨量为524mm,降雨年内分配极不均匀,每年7、8、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年平均无霜期为200天左右,多年平均最低气温为-8℃,最大冻土深度为o.44m。平均年地面温度为15℃,平均年日照时数为2600.4h。累积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27.4l kJ/cm,平均日照百分率为59 %。热量和积温都比较丰富,能满足一年两熟作物生长的需要。 1.4 水源 灌区南侧有一河流,是规划灌区的水源,其水量充沛。灌溉保证率为75 %时的河流月平均水位如表2所示。 达2l6.5m,夏季多年旬平均最高水温为20℃。 1.5其它 根据规划,为保证扬水后自流灌溉,出水池水位均不应低于234m。站址附近有8 kV高压电力线通过,已经有关部门批准,可供泵站使用。该地区劳动力充足,交通方便。除水泥、金属材料以及泵站建设中所需的特殊材料外,当地可提供砖、石、砂、瓦、木材等建筑用材。 根据机电设备的运行特性,每天按20h运行设计。

天津大学给水泵站设计说明书...doc

环境工程2010年级本科生课程设计 1 送水泵站设计说明书1、泵站设计控制值出水量及扬程的确定(1)设计工况点的确定 Q max采用城市高日高时用水量加水厂自用水量,L/s93.8111max?Q 5.01)(00???????管内输水管网hhhHZZH Pp(m)(1)式中0Z—管网最不利点的标高(m),为24.9m; P Z—泵站吸水池最低水面标高(m),吸水井最低水位17.5m; 0H—管网最不利点的自由水头20m; 管网h—最高日最高时管网水头损失(m),根据管网平差结果为7.8m;输水h—最高日最高时输水管水头损失(m),有时输水管很短,这部分常包括在管网h内; 管内h—泵站内吸、压水管管路系统水头损失(m),估算为2~2.5m;1.05—安全系数; p H—泵站按Q max供水时的扬程(m (2)校核工况点的确定 1)高日高时加消防时校核 消QQQ???1max(L/s)(2) 5.01)10(0??????????管内输水管网hhhZZH Pp(m)(3) 环境工程2010年级本科生课程设计 2 式中消Q—城市消防用水量(L/s);

Q?—消防时泵站总供水量(L/s); 管网h?—消防时管网的水头损失(m),根据消防校核平差结果为6.522m;输水h?—消防时输水管水头损失(m); 10—低压制消防时应保证的最不利点自由水头(m); p H?—消防时泵站的扬程(m)。 m22.275.01)2522.6105.179.24(????????p H H P >p H?满足要求。 2、水泵的选择 水泵的选择包括确定水泵的型号和台数。所选定的泵站中工作泵(并联)的最大供水量和扬程应满足Q max和H P,同时要使水泵的效率较高。选择单级双吸泵,若现有水泵不合适时,可以采用调节水泵性能的方法,如切削叶轮等。 (1)画设计参考线 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通过以下两点连直线,得选泵时可参考的管路特性曲线——设计参考线。 b点:Q=30(L/s),H=Z0-Z P+H0+5=21.9-17.5+20+5=32.4m a点: Q=811.93(L/s),H=39.06+1.95=41.01m 式中5m是管网流量为最低时的总水头损失,1.95是选泵时应加的5%左右的富裕水头。 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与设计参考线相交的且并联后能满足设计工况点的泵型,都可作为拟选泵,在组成方案时加以考虑 (2)选泵方案结果比较 表1 选泵方案1

取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水泵与水泵站》取水泵站设计说明书 专业: 环境工程 学号:201120080235 姓名: 冯欣怡 2014年 1月 6日

目录 1概述 (1) 1.1 建站目的 (1) 1.2 设计任务 (1) 1.3 资料分析 (1) 1.4 设计所依据的规范和标准 (2) 2设计计算 (3) 2.1 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3) 2.2 初选泵和电机 (4) 2.3 机组基础尺寸的确定 (5) 2.4 吸水管路与压水管路计算 (7) 2.5 机组与管道布置 (7) 2.6 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中水头损失的计算 (8) 2.7 泵安装高度的确定和泵房筒体高度计算 (10) 2.8 附属设备的选择 (11) 2.9 泵房建筑高度的确定 (11) 2.10 泵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12) 3 参考文献 (13)

1 概述 1.1 建站目的 某市地处华东平原,为满足城市生活及生产用水需要,拟新建给水工程。根据水源及用水量资料,经取水水源方案论证,企业水厂从河流取水,本设计要求完成水厂取水泵站工艺设计。 1.2 设计任务 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困难,所以在新建给水工程时,可以采取近远期结合。 1.3 资料分析 1.3.1 地形及气象资料:某市地处华东平原,年平均气温15.6℃,最高气温39.5℃,最低气温-8.6℃,最大冻土深度0.44m。主导风向,夏季为东南风,冬季为东北风。 1.3.2 水源及用水量资料:设计供水量近期为12万吨/日,远期为 24万吨/日。采用固定取水泵泵房,采用两条自流管从江中取水,自流取水管全长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教学体会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教学体会 摘要: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是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对课程内容融会贯通,对所学知识加以实践应用的技能锻炼。指导教师应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题目设置、过程指导、规范应用和成绩考核等方面进行深 一、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的题目设置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目的是锻炼学生精确完成相关水力计算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能熟练掌握叶片泵的工作原理、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应用,能了解泵站辅助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了解泵站节能改造的一般手段,同时学生掌握泵站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泵选型的原则,泵站机组布置的要求,工程

图纸制图标准以及泵站设计规范的一般要求,充分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和实践创新的创造能力。合理设置设计题目,有利于引导学生投入课程设计,是每位同学自发自觉地得到良好的实践训练,加深自己的设计水平和职业能力。 指导教师在进行水泵与水泵设计题目设置时,首先考虑学生的掌握程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设计题目;同时结合专业发展应用情况,体现课程设计的深 二、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 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包括设计规划区的资料收集、水泵与泵站设计相关规范与标准、图纸规范绘制、设计说明书的撰写等内容,对学生来说是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工程。以给水泵站设计为例,学生设计工作包括:根据城区用水量确定泵站所供流量;根据地形图选择站址、供水池位置及吸、供水管线路,并作出线路图。选址

是要考虑洪、枯水位及河岸淹没区,作出站址附近河流横断面,标注水位;估算设计扬程、初选水泵型号及电机;根据水泵和电机安装尺寸及重量设计机组基础;选取吸水管和压水管;布置机组和管道,作出相应水池平面布置图;确定水泵安装高度,计算吸水管、压水管长,计算管路水头损失;精选水泵和电机,列出其特性表;根据水泵参数及管路特性和相对性能曲线图,校对泵站和水泵工况;选择泵站附属 在水泵与水泵站课程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必须坚持“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指导思想,倡导师生的敞开式交流,弱化教师的过程指导。在课程设计之初,指导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设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合课程的讲解情况,围绕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让学生学会如何自主调查收集资料,要收集哪些资料,从哪里收集到资料,在设计中如何利用收集到资料等,逐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

雨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及计算(优质内容)

目录设计说明书 3 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3 1.1 泵站工艺流程 3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3 1.3 格栅 3 1.4 集水池 4 1.5 雨水泵的选择 6 1.6 压力出水池: 6 1.7 出水闸门 6 1.8 雨水管渠 6 1.9 溢流道 7 二、泵房 7 2.1 泵站规模 7 2.2 泵房形式 7 2.3 泵房尺寸 9 设计计算书 11 一、泵的选型 11 1.1 泵的流量计算 11 1.2 选泵前扬程的估算 11 1.3 选泵 11 1.4 水泵扬程的核算 12

二、格栅间 14 2.1 格栅的计算 14 2.2 格栅的选型 15 三、集水池的设计 16 3.1 进入集水池的进水管: 16 3.2 集水池的有效容积容积计算 16 3.3 吸水管、出水管的设计 16 3.4 集水池的布置 17 四、出水池的设计 17 4.1出水池的尺寸设计 17 4.2 总出水管 17 五、泵房的形式及布置 17 5.1泵站规模:17 5.2泵房形式18 5.3尺寸设计18 5.4 高程的计算19 设计总结20 参考文献21

设计说明书 一、主要流程及构筑物 1.1 泵站工艺流程 目前我国工厂及城市雨水泵站流程一般都采用以下方式:进入雨水干管的雨水,通过进水渠首先进入闸门井,然后进入格栅间,将杂物拦截后,经过扩散,进入泵房集水池,经过泵抽升后,通过压力出水池并联,由两条出水管排入河中。出水管上设旁通管与泵房放空井相连,供试车循环用水使用。 1.2 进水交汇井及进水闸门 1.2.1 进水交汇井:汇合不同方向来水,尽量保持正向进入集水池。 1.2.2 进水闸门:截断进水,为机组的安装检修、集水池的清池挖泥提供方便。当发生 事故和停电时,也可以保证泵站不受淹泡。 一般采用提板式铸铁闸门,配用手动或手电两用启闭机械。 1.3 格栅 1.3.1 格栅:格栅拦截雨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较大的漂浮物及杂质,起到净化水 质、保护水泵的作用,也有利于后续处理和排放。格栅由一组(或多组)平行的栅 条组成,闲置在进站雨、污水流经的渠道或集水池的进口处。有条件时应设格栅间,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清捞格栅上拦截的污物,可以采用人工,也可以采用格栅清污机,并配以传送带、脱水机、粉碎机及自控设备。新建的城镇排水泵站,比较普遍的使用了格栅清污机, 达到了减轻管理工人的劳动强度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效果。 格栅通过设计流量时的流速一般采用0.8-1.0m/s;格栅前渠道内的流速可选用 0.6- 0.8m/s;栅后到集水池的流速可选用0.5-0.7m/s。 1.3.2 栅条断面:应根据跨度、格栅前后水位差和拦污量计算决定。栅条一般可采用10mm ×50mm~10mm×100mm的扁钢制成,后面使用槽钢相间作为横向支撑,通常预先加工

泵站建筑设计说明

1.设计依据 1.1 规划部门的规划选址意见书或批准文件。 1.2 批准的方案或初步设计文件。 1.3 本工程设计依据的主要设计规范: 1.3.1 国家、地方或行业有关的设计规范、标准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1.3.2 《水工建筑物荷载设计规范》DL5077-1997。 1.3.3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2008。 1.3.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1.3.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1.3.6 《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2010。 1.3.7 《泵站施工规范》SL234-1999。 1.3.8 《水利工程混凝土耐久性技术规范》(DB32/T 2333-2013)。 2.工程概况 2.1 本工程总建筑面积47.87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积47.87平方米。 2.2 建筑定位:本工程建筑物定位座标系采用城市座标系统,详见总平面建施。 2.3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建筑抗震类别为丙类抗震建筑。 2.4 本工程建筑层数为一层。建筑总高度4.008米。 2.5 建筑的结构型式:砖混结构,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 3.设计标高和尺寸 3.1 本室内标高采用图面所标注的吴淞高程,具体以实测为准,室内外高差:为0.30米. 3.2 尺寸及标高:一般无专门说明时,单体建筑的尺寸单位为毫米;建筑标高及总平面尺寸单位为米。其中楼地面标高以 建筑面层标高为准,屋面标高以檐口处结构面层标高为准。图中以标注尺寸为准,不应度量,最终尺寸须在现场校核准确. 结构标高详见结构施工图,各层实际标高应根据不同的建筑饰面作相应调整,凡墙内梁、板等无饰面构件以结构标高为准。 3.3 楼地面标高以建筑面层为准,屋面标高斜屋面以檐口处或平屋面结构面层为准。当无特殊说明时,楼地面建筑面层按30毫米厚度计算。 4.防火设计 4.1 本工程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防火类别为丁类。 4.2 本建筑为一层防火区。 5.屋面防水工程 5.1 本工程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具体构造详“材料做法表”。屋面防水工程设计与施工应符合《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的规定。(Ⅱ级防水层耐用年限15年) 5.2 雨水通过屋面自由落水。 5.3 屋面防水工程应由防水专业工程队或专业防水工施工。须在防水层完工验收后,再施工面层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经质量检测部门认证。 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经质量检测部门认证。 砌体工程 6.1本工程基础墙、内外承重墙所用砌体与砂浆材料、强度标号详结构施工图;非承重墙选用材料按建筑各层平面图说 明;非承重墙与其他墙、柱或楼地面连接以及门窗过梁构造应符合有关墙体标准图集构造的规定。 6.2墙体防潮:一般无地圈梁时在室内地面以下50毫米处墙体做20厚1:2防水砂浆层(加3~5%防水剂)。6.3轴线与墙厚位置的确定:当图纸无专门标明时,一般轴线位于各墙厚的中心。 6.4各层平面图标明位置的开关箱埋墙以及其他孔洞应预留,不得对砌体工程或结构构件进行破坏性开凿。 6.5各层平面图中未标明门边墙脚尺寸者一般为半砖或120毫米。 7.门窗工程 7.1门窗立樘:如采用木门单向开启时框与开启方向墙面平,其余开启方式的木门窗、塑料门窗、铝合金门窗的框一般 无专门注明时均表示居墙厚中。 7.2设计选用的门窗均采用铝合金材料,规格及配件等详见图纸说明,各类门窗应符合相关类型的门窗标准图质量要求。 7.3设计图所示门窗尺寸为门窗洞口尺寸,门窗实际加工尺寸应扣除粉刷厚度,一般无特殊说明即按四周每边20毫米空 隙考虑;门窗加工前应根据各种粉刷厚度的实际情况决定门窗的实际尺寸。 8.装饰工程 8.1 内外墙面、楼地面、楼梯踏步、顶棚等面层的材料构造做法见“材料做法表”或立面、剖面及有关详图所注。 9.地面工程 9.1 地面工程质量应符合《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2002)的要求。 9.2 混凝土地面施工时应结合柱网及变形缝设置分隔缝,室内纵向间隔可为3-6米的平缝,横向间隔可为6-12米切10毫米宽、混凝土垫层1/3厚深度的假缝。 9.3 室外地面混凝土散水、台阶构造设计无特殊说明时按国标图集 12J003《工程做法》。本工程散水厚度150毫米。各节点编号为:散水散1A/SW18、台阶台1A/SW5、坡道坡4A/SW13。混凝土散水宽度如未标明时一般为600毫米。 9.4 如有大面积荷载或特殊荷载的建筑物地面,按结构施工图施工。 10. 混凝土工程耐久性一般要求 10.1 混凝土设计使用年限:按规范相关条文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为30年. 10.2 环境类别:Ⅱ类环镜;环境作用等级Ⅱ-C。 10.3 混凝土强度等级:除特别说明外均为C30。 10.4 混凝土抗碳化等级:T-Ⅱ;抗渗等级:W4 ;抗氯富于渗透桂能:无;抗化学侵蚀性能:无。 10.5 结构构造要求(钢筋保护层厚度):底板及墩墙为50mm,梁为 40mm ,板为35mm。 10.6 混凝土原材料要求:a)水泥:应符合GB175 的规定,直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b)骨料:应符合SL27 、SL234 、DL/T5144的规定,应选用质地坚硬密实、颗粒级配连续、吸水率低,孔隙率小的骨料;细骨料宜选用细度模数2.5~3.0的天然河砂或人工砂,不应使用海砂;粗骨科宜选用单粒级石子按二级配或三级配混合配制;混凝土中粗骨料最大粒径要求:31.5mm ;本工程不应使用碱活性骨料;c)水:混凝土拌和与养护宜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饮用水。配合比要求:混提土的配合比应按照SL352 进行设计与试验验证;混凝土的最大用水量为175Kg/m3;最大水胶比为0.55K g/m3。 浇筑、养护要求:模扳及支架材料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其结构必须具有足够的稳定性刚度和强度,以保证浇筑混凝土的结构形状尺才和相互位置符合设计规定。模板表面应光洁平整, 接缝严密,不漏浆.混凝土的生产和原材料的质量均应符合《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严禁在途中和仓中加水,混凝土应随浇随平,不得使用振捣器平仓,捣固混凝土应以使用振捣器为主,在无法使用振捣器或浇筑困难的部位可辅以人工捣固,做到无蜂窝麻面,混凝土连续温润养护时间,对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0天矿碴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不少于15天。 10.7 裂缝控制要求:0.25mm 。 10.8 防腐蚀附加措施:无。 运行期检测维护要求:应按SL75、SL255等规定进行运行管理;定期对混凝土所处环境进行监测;及时清理附着物、污渍、垃圾,改善水质。10年进行一次耐久性能检测。混凝土接近设计使用年限时,应及时进行安全鉴定。混凝土所处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后,应及时评估混凝土耐久性能. 11.其他 11.1 本工程各分部分项施工质量均应符合现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质量标准。 11.2 凡设计选用某标准图集有关节点,施工单位必须对照该标准图集总说明及相关内容要求进行施工。 11.3 所有建筑结构、地沟、预留洞孔,及水、电预埋管道等,施工时应与有关专业及工种密切配合施工。 11.4 施工前应对本工程土建、设备专业施工图以及工艺布置要求进行会审,由设计方负责进行技术交底,土建、设备、工艺等专业施工时应密切配合,以避免差错和返工。 11.5 基槽开挖后,应预约勘察、监理专业人员到现场验土,经验收合格并签署以后,方可往上继续施工。 11.6 色彩:门窗白色。落水管除注明者外,均采用UPVC管制作,色彩与外墙相同。 11.7 内墙阳角和底层外墙阳角,均粉1:2.5水泥砂浆每边宽40、高2000护角线,面层粉刷同墙面。 11.8 钢筋混凝土过梁和构造柱详见结构施工图。 11.9 凡木制品与墙砌体接触部分,或不外露部分均应满涂木材防腐液。 11.10 本工程所用的材料、设备制品均须提出产地证明、产品合格证明、质量保证证明等文件,以及技术指标说明,防止不合格产品的使用。 11.11 本工程暂无地质勘查报告,地质情况请参考其他就近工程地质资料。 11.12 本工程回填土采用粘土壤,回填必须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回填土压实度不小于94%。 11.13 对于泵房基础超挖部位采用8%灰土回填,分层夯实,分层厚度不大于30cm,压实度不小于94%。 未经盖章的图签,出图无效。

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土木工程学院 给排121班 指导老师:张朝升、荣宏伟、赵晴 设计人:叶正荣

一、设计原始资料 1.泵站设计水量为(8.32)万M3/d。 2.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 (1)根据用水曲线确定的二泵站工作制度,分(二或三)级工作。 第一级,每小时占全日用水量的(5.66)%; 第二级,每小时占全日用水量的(3.67)%; (2)城市设计最不利点地面标高为(12.71)米,建筑层数(4)层。 (3)管网平差得出的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12.85)米。 (4)消防流量为(5031.86)M3/h。消防时的总水头损失为(18.56)米。 (5)清水池所在地面标高为(8.94)米,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4)米。 3.地下水位距地面约3~4米,冬天无冰冻情况。 4.泵站为双电源。 计算说明书内容包括: (1)根据设计水量及管网平差结果和泵站工作制度确定设计流量及设计扬程。 (2)初选水泵和电机:根据水量、水压变化情况选泵;确定工作泵和备用泵型号及台数。至少选择两个方案进行比较后,确定出一套最优方案。(此时可假定泵站内水头损失为1-2米)。 (3)泵房形式的选择。 (4)机组基础的设计:根据所选水泵是否带有底座,确定基础平面尺寸及高度。 (5)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路的管材,计算水泵吸水管和压水管路的管径。(选用各种配件和阀件的型号、规格及安装尺寸并说明其特点;吸水井设计并确定其尺寸和水位)。 (6)布置机组和管道。 (7)泵房中各标高的确定(室内地面、基础顶面、水泵安装高度、泵轴标高、泵房建筑高度等。 (8)复核水泵和电机:计算吸水管及站内水管损失,求出总扬程,校核所选 水泵。如不合适,则重选水泵及电机。重新确定泵站的各级供水量。 (9)进行消防和转输校核。 (10)计算和选择附属设备 1)引水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2)计量设备; 3)起重设备; 4)排水泵及水锤消除器等。 (11)确定泵站平面尺寸,初步规划泵站总平面泵房的长度和宽度,总平面布置包括:配电室、机器间、值班室、修理间等。 设计任务: 城市送水泵站技术设计工艺部分。

取水泵房设计

取水泵房初步设计 一、设计说明书 设计任务及基本设计资料 宜城市自来水公司为解决供水紧张问题,计划新建一座设计水量为80000吨/天的水厂(远期供水120000吨/天),水厂以赣江为原水,采用固定式取水泵房,取水点处修水最高洪水位59.340米(1﹪频率),最低枯水位50.830(99%保证率)米,常水位92.40米,水厂地面标高115.00米,泵站设计地面标高97.00米,水厂反应池水面高出地面3.00米,泵站到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3200米。试进行该一级泵站的工艺设计。 3.设计技术要求 设计要求达到扩初设计程度,设计成果包括: (1)泵站平面布置图.(1~2张) (2)泵站剖面图. (1张) (3)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4)设计计算及说明书. 二、设计概要 取水泵站在水厂中也称一级泵站.在地面水水源中,取水泵站一般由吸水井、泵房及闸阀井三部分组成。取水泵站由于它靠江临水的确良特点,所以河道的水文、水运、地质以及航道的变化等都会影响到取水泵上本身的埋深、结构形式以及工程造价等。其从水源中吸进所需处理的水量,经泵站输送到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净化处理。 设计中通过粗估流量以及扬程的方法粗略的选取水泵;作水泵并联工况点判断各水泵是否在各自的高效段工作,以此来评估经济合理性以及各泵的利用情况。取水泵房布置采用圆形钢筋混凝土结构,以此节约用地,根据布置原则确定各尺寸间距及长度,选取吸水管路和压水管路的管路配件,各辅助设备之后,绘制得取水泵站平面图及取水泵站立体剖面图各一张。设计取水泵房时,在土建结构方面应考虑到河岸的稳定性,在泵房的抗浮、抗裂、抗倾覆、防滑波等方面均应有周详的计算。在施工过程中,应考虑到争取在河道枯水位时施工,要抢季节,要有比较周全的施工组织计划。在泵房投产后,在运行管理方面必须很好地使用通风、采光、起重、排水以及水锤防护等设施。此外,取水泵站由于其扩建比较

泵房设计说明书

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1.设计目的及基本资料-----------------------------3 2.设计流量--------------------------------------4 3.自流管设计------------------------------------4 4.水泵设计流量及扬程----------------------------4 5.水泵机组选择----------------------------------5 6.吸、压水管的设计------------------------------5 7.机组及管路布置--------------------------------6 8.泵站内管路的水力计算--------------------------6 9.辅助设备的选择和布置--------------------------8 10.泵站各部分标高的确定--------------------------9 11.泵房平面尺寸确定------------------------------9

设计目的及基本资料 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水泵及水泵站》、《给水工程》中所获得的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并应用于设计工作中,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提高,同时提高同学们有条理地创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地独立工作能力。设计基本资料: 1. 某中小水厂,近期设计水量6万米3/日,要求远期10万米3/日(不包括水厂自用水) 2. 原水厂水质符合饮用水规定。根据河岸地质地形以决定采用固定式泵房由吸水井中抽水,吸水井采用自流管从取水头部取水,取水头部采用箱式。取水头部到吸水井的距离为80米。 3. 水源洪水为标高为48.7米(1%频率);枯水位标高为30.2米(97%频率);常年平均水位标高为39.8米。 4. 净水厂混合井水面标高为58.1米,取水泵房到净水厂管道长900米。 5. 地区气候资料可根据设计需要自设。 6. 水厂为双电源进行。

水泵站课程设计

水泵及水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皂河灌溉泵站)

第一章基本资料 1地形资料 2泵站规划参数 流量 设计流量:s(16200 m3/h) 水位 引河设计水位: 引河最低水位:

引河最高水位: 出水渠道水位: 第二章水泵选型 水泵安装安装形式一般有立式,斜式和卧式3种,本设计泵站安装高程位于进口水面以上,采用卧式泵,开挖量小,安装要求比立式泵低,维修方便,工作条件好。而立式泵占地面积小,叶轮淹没在水面以下,无进水管路或进水管路短,启动方便。但安装要求高,泵房高度大,此设计不适用。由水泵性能参数表,选取型号为650HW-10S 水泵,转速n=490r/min,流量Q=923L/s 。 650HW-10S型轴流泵外形安装图如下: 可直接从图中代号查表得650HW-10S型混流泵的各种尺寸。 由图查表可得G=1000mm=1m, 则水泵的底板高程为=19.7m。

水流从引河到进水池会有水头损失,取为则进水池设计水位为最低水位 为最高水位为。根据进水池水位及出水渠道水位,水泵实际扬程:H 实际 = H 高= H 低 =管路的损失扬程为实际扬程的10%-25%,取为.所以水 泵的设计扬程为.查水泵样本,选择650HW-10S型泵,转速n=490r/min,选择 工况点流量Q=3322m3/h,扬程=米。轴功率为,配用功率为150/115(HP/KW), 临界汽蚀余量【NPSH c 】=,泵重1800kg. 必须汽蚀余量【NPSH r 】=【NPSH c 】+=+= 水泵数量n=16200/3322=台,取n=5台 第三章水泵安装高程及泵房轮廓尺寸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

《给水泵站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1、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应用所学有关知识,掌握泵站设计的步骤、方法。 2、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及熟悉手册、样本、规范的使用。 二、设计内容 1、选择水泵、配置动力设备,布置机组、设计吸水及压水管路和计算确定水泵的安装高度。 2、另外要进行泵站平面和高程设计及泵站内主要附属设备的选择。 三、设计原则 1、在满足最大工况要求的水量和水压条件下,应尽量减少能量的浪费。 值变化大时,应考虑 2、力求泵型统一,使型号整齐,互为备用。当用水量与h 大小水泵搭配,但型号不宜过多,电机电压应尽量一致。 3、事故时泵站不允许断水,但可以适当降低供水量,其事故供水保证率与管网相同。 4、保证吸水条件,减少泵站埋深,以节省基建投资。 四、设计步骤 1、泵站设计控制值出水量及扬程的确定。 (1)设计工况点的确定 Q max采用城市最高日最高时用水量,(升/秒) H p=(Z0-Z p+H0 +h管网+h输水+h站内)×1.05(米) 式中Z0——管网最不利点的标高; Z p——泵站吸水池最低水面标高; H0——管网最不利点的自由水头; h管网——最高日最高时管网水头损失; h输水——最高日最高时输水管水头损失;有时输水管很短,这部分常包括h管网在内; h站内——泵站内吸、压水管管路系统水头损失,估算为2~2.5米;

1.05——安全系数; H p——泵站按Q max供水时的扬程。(2)校核工况点的确定 Q'=Q max +Q 消 (升/秒) H p '=(Z -Z p +H +10+h' 管网 +h' 输水 +h 站内 )×1.05(米) 式中 Q 消 ——城市消防用水量; Q'——消防时泵站总供水量; h' 管网 ——消防时管网的水头损失; h' 输水 ——消防时输水管水头损失; 10——低压制消防时应保证的最不利点自由水头; H p '——消防时泵站的扬程。 2、水泵的选择 水泵的选择包括确定水泵的型号和台数。必须注意所选定的泵站中工作泵的最大供水量和扬程应满足Q max和H p,同时要使水泵的效率较高。建议工作泵的台数采用3~6台,备用泵一般采用1~2台(本次设计可采用1台),其型号与泵站内最大的工作泵相同。若现有泵不合适时,可以采用调节水泵性能的方法,如切削叶轮等。 为选择时作参考,可以按下法进行。 (1)画设计参考线 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如教材第126页图4-11)通过以下两点连直线,得选泵时参考的管路特性曲线——设计参考线。 Q=0,H=Z0-Z p+H0 Q=Q max,H=(Z0-Z p+H+h管网+h输水+h站内)×1.05 在水泵综合性能图上与设计参考线相交的且并联后能满足设计工况点的泵型,都可作为拟选泵,在组成方案时加以考虑。 (2)选泵方案比较 参考教材第127页表4-1的方法用表列出各方案每台泵或泵的组合在那种用水量变化范围内使用,其能源浪费情况及效率的高低。必须强调:在选泵时,一定要根据用水量变化曲线,注意出现用水几率高的范围。使选定方案在该用水范围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同时要考虑远近期结合,水泵的吸水性能以及泵型台数的多少等因数,最后确定出最佳

泵站设计说明书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 说明书 题目:2.5万人城镇给水泵站(二级泵站)规划设计 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工程 班级:给排水1202 学号:1213300226、27、28 学生姓名:沈喻龙、李思聪、邵志春 指导教师:李强标 二○一四年十二月

一、送水泵站(二级泵站)设计 1.1、设计目的 根据给定的资料,综合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H 城镇二级给水泵站设计。 1.2、设计原始资料 1、H 城镇位于浙江省内,海拔为900 米;土质为砂纸粘土,无地下水,不考虑冰冻。 2、H 城镇远期规划人口约2.5 万人,最高日用水量为4.8 万立方米/日。 3、泵站地坪标高为906 米。二级泵站的工作制度,分两级: ①第一级,从22 时到5 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2.5%)。 ②第二级,从5 时到22 时,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5.2%)。 4、H 城镇设计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为921 米,该处有一座12 层建筑,要求二级泵站供水至第7 层。 5、二级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26 米。 6、清水池所在地的地面标高与泵站地坪标高相同,清水池边墙距二级泵站外墙约1.5 米;二级泵站直接由清水池吸水。 7、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3.1 米。清水池的最高水温为30.0℃、最低水温为0℃。 8、未预见用水量及管网漏水量取值范围10~15%。 9、泵站变配电设施按一级负荷设置。 10、H 城镇给水系统采用低压消防制。设计着火点定为最不利点处,消防水头为10 米;消防时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总水头损失为27 米。 1.3、设计要求 1.3.1、说明书要求: ⑴泵站的设计流量、扬程,水泵的选择。 ⑵给水泵站高程布置及水力计算,校核水泵安装高度。 ⑶清水池的容积计算。 ⑷给水泵站平面布置。 ⑸高效工况点、消防校核。 ⑹材料一览表(含编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工程投资估算。 3 1.3.2、图纸要求: ⑴ACAD 制图,A3。 ⑵泵站平面图和剖面图,应绘出主要设备、管路、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

取水泵站课程设计

给水排水工程 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专业班级:给水排水01班 学号:

一、课程设计题目 取水泵房初步设计 二、课程设计使用的原始资料及设计技术要求 1、设计目的 通过应用课堂所学知识,完成某水厂一级泵房的扩初设计,以 达到巩固基础理论,提高设计与绘图能力,熟悉查阅和使用技术资料,了解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以培养独立工作能力,有条理,并创 造性地处理设计资料,进一步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设计任务及基本设计资料 某县自来水公司为解决供水紧张问题,计划新建一设计水量为50000吨/天的水厂(远期供水100000吨/天),水厂以赣江为水源,采用固定式取水泵,取水点处修水最高洪水位95.0米(1%频率),最枯水位90.0(99%保证率)米,常水位92.4米,水厂地面标高115米,泵站设计地面标高87米,水厂反应池水面高出地面3.00米,泵站到水厂的输水干管全长3200米。试求该一级泵站的工艺设计。 3、技术要求 设计要求达到扩初设计程度,设计成果包括; (1)泵站平面布置图(1、2张) (2)泵站剖面图(1张) (3)主要设备及材料表 (4)设计计算及说明书

(一)设计流量的确定和设计扬程估算: (1)设计流量Q 为了减小取水构筑物、输水管道各净水构筑物的尺寸,节约基建投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求一级泵站中的泵昼夜不均匀工作。因此,泵站的设计流量应为: Qr=αQd/T 式中Qr——一级泵站中水泵所供给的流量(m3/h);Qd——供水对 象最高日用水量(m3/d); α——为计及输水管漏损和净水构筑物自身用水而加的系数,一般取α=0.5-1.0 T——为一级泵站在一昼夜内工作小时数。 考虑到输水干管损漏和净水厂本身用水,取自用水系数α=1.05,则近期设计流量为 Q=1.05*50000/24=2187.5m3/h=0.608m3/s 远期设计流量为 Q’=1.05*100000/24=4375m3/h=1.215m3/s (2)设计扬程H 1)泵所需静扬程H ST 通过取水部分的计算已知在最不利的情况下(即一条自流管在检修,另一条自流管通过75%的设计;流量时),从取水部分到泵房取水间的全部水头损失0.85m,则吸水间中最高水面标高为95.00- 0.85=94.15m,最低水面标高为90-0.85=89.15m。所以泵所需静 扬程H ST为: 洪水位时,H ST=115.00+3.00-94.15=23.85m 枯水位时,H ST=115.00+3.00-89.15=28.85m

泵与泵站课程设计说明书最后成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清学院课程设计(论文) 题目:陕西榆林给水泵站 院(系):华清学院 专业班级:给水2010级1003班 姓名:王琳 学号:32 指导教师:熊家晴 2013年06月14日

目录 一、设计资料 二、水泵的选择 2-1设计流量 2-2设计扬程 2-3选择泵型 2-4方案组合与比较 2-4-1工况分析 2-4-2用电量分析 2-4-3能耗分析 2-4-4运行分析 2-4-5维护管理分析 2-4-6最终综合评价 三、机组基础及尺寸 3-1基础作用 3-2水泵外型尺寸和安装尺寸 3-3确定基础尺寸及校核 3-4基础施工图绘制 四、泵站内部平面布置及泵房平面尺寸

4-1机组平面布置及间距 4-2泵站内部管道布置 4-2-1吸水管布置原则 4-2-2压水管布置原则 4-2-3吸水管、压水管和联络管的走线布置 4-2-4吸水管、压水管的管径确定 4-2-5输水管的管径确定 4-2-6管配件选择 4-2-7泵站安全供水率分析 4-2-8管件表 4-2-9管材及管道敷设 4-2-10管沟尺寸确定 4-2-11管道防腐措施 4-3泵房平面尺寸 五、泵站高程 5-1确定泵轴标高 5-2泵站内地坪标高(取混凝土基础高出地坪15cm) 5-3确定泵房高度 5-3-1起重机的选择

5-3-2确定泵房高度 5-4泵房系统的高程 六、吸水井 七、辅助设备 7-1确定引水设备 7-1-1选择真空泵 7-1-2泵型、台数及外形尺寸表7-2确定排水设备 7-3集水槽 八、其他问题 8-1支墩 8-2水锤消除器 8-3仪表设备 8-4供水安全率校核 九、设计参考文献

(整理)泵站课程设计

扬州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泵站工程课程设计 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级:热动0901 号:0 姓名:陈会强 指导教师:陈松山 设计日期:一 目录 第一章综合说明 (3) 兴建缘由 (3)

工程位置、规模、作用 (3) 基本资料 (3) 第二章设计参数的确定 (4) 水位分析及特征净扬程的确定 (4) 设计流量的确定 (4) 工程设计等级 (4) 第三章机组选型 (4) 水泵选型 (4) 电机选型 (5) 第四章进水布置及进出水建筑物设计 (6) a) 进水池设计 (6) 前池设计 (7) 出水池设计 (7) 第五章站房设计 (9) 站房结构型式与布置 (9) 站房平面尺寸的确定 (9) 站房各部分高程的确定 (10) 第六章水泵工况点的校核 (11) 出水管道设计 (11) S值计算 (11) Q-H * 曲线 (11) ―Ini - 装置效率校核 (12) 第七章站房稳定分析 (12) 渗透稳定演算 (13) 泵房自重计算 (13) 泵室内水重 (13) 水平水压力 (14) 浮托力 (14) 渗透压力 (14) 土压力及墙后水压力 (14) 第一章综合说明 1.1 兴建缘由 为满足徐州市某县向大运河补水要求

1.2 工程位置、规模、作用 工程位置选在徐州市某县主要河流旁,规模为一般补水型泵站,主要是为了满足该县向大运河的补水 1.4 基本资料 一、地质条件 地面以下土质均为中粉质壤土,夹铁镒质结核,贯入击数26击,地基允许承 载力180KPa,内摩擦角24° ,凝聚力26KPa 二、水位特征值 泵站流量为:〃广/s 地面高程低于下游引水河道堤顶高程

二级泵房设计

二级泵站设计计算说明说书 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给水排水专业 班级:081 指导教师:张鑫 姓名:徐琦 学号:080504009

水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题目:送水泵站(二级泵站)设计 二、原始资料: 1、泵站的设计水量为(4)万m3/d。 2、给水管网设计的部分成果: ①根据用水曲线确定二泵站工作制度,分两级工作。 第一级,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2.9%)。 第二级,每小时占全天用水量的(5.07%)。 ②城市设计最不利点的地面标高为20m,建筑层数7层,自由水压为 20m。 ③给水管网平差得出的二泵站至最不利点的输水管和配水管网的总 水头损失为32m。 ④清水池所在地地面标高为15m,清水池最低水位在地面以下3.0m。 3 、城市冰冻线为(1.5)米,城市的最高温度为(30.0℃)最低温度为(-25℃) 4 、站所在地土壤良好,地下水位为(25m)米。 5 、电源满足用电要求,电价0.45元/Kwh。 三、设计任务 城市送水泵站的技术设计的工艺部分 四、计算说明书内容 1. 绪论 2.初选水泵和电机 根据水量、水压变化情况选泵,工作泵和备用泵型号和台数。 3泵房形式的选择 4.机组基础设计、平面尺寸及高度 5.计算水泵吸水管和压力管直径 选用各种配件的型号、规格种类及安装尺寸(说明特点)。吸水井设计(尺寸和水位)

6.布置管道和机组 7.泵房中个标高的确定 室内地面、基础顶面、水泵安装高度、泵房建筑高度。 8. 复合水泵电机 计算吸水管机泵站内压水管损失、求出总扬程、校核所选水泵。如不合适,则重选水泵和电机。重新确定泵站的各级供水量。 9.进行消防和传输校核 10.计算和选择附属设备 ①设备的选择和布置 ②计量设备 ③起重设备 ④排水泵及水锤消除器等 11.确定泵站平面尺寸、初步规划泵房总面积 泵房的长度和宽度,总平面布置包括:配电室、机器间、值班室、修理间等。 五、图纸要求 泵站平面及剖面图(机器间),应绘出主要设备、管路、配件及辅助设备的位置、尺寸、标高,列出主要设备表和材料表(比例尺1:100) 发放设计任务书日期: 2011 年 6 月 27 日 交设计日期: 2011 年 7 月 8 日 设计指导教师(签字): 目录

泵站方案设计说明

泵站方案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工程勘察设计任务单。 (2)工艺设计条件提供单和条件图。 (3)《泵房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民用建筑通则》GB50352-2005 二、设计概况 1. 拟建泵站位于天津市津南环线的西侧,基地呈梯形。站区由 泵房上部管理用房和可拆卸钢雨棚构筑物组成。 2.拟建工程泵站用地面积约为7200平米,总建筑面积为481.52平米。 建筑层数、高度、面积: 管理用房:地上2层,建筑高度为9.70米,建筑面积为481.52平米。 可拆卸钢雨棚:地上1层,建筑高度为 2.50米。 三、设计范围 泵站建筑工程由总平面设计、管理用房和泵房上部工程建筑设 计。

四、技术要求 (1)建筑生产类别为丁类,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 (2)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 (3)建筑的安全性等级为二级,建筑使用年限为50年。 五、总体布置 总平面布置依据泵站工艺布局设计,泵站基地南侧为南环线。站区区域环境服从城市规划布局,符合城市环境艺术景观及沿街环境景观的要求,力求营造站区的建筑空间环境与园林绿化环境,坚持“以 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开敞、整洁、美观、舒适的站区高质量生产、生活的工作环境。 泵站基地呈梯形,东西宽度为94.781米左右,南北宽度为53.41米,泵站位于基地北边。在基地北侧设有一个专门供泵站使用的出入口,场内各功能区由宽为4m的道路相联系,满足消防要求站区环境景观结合设计原则,组织园林绿化环境景观,形成站区良好的园林绿地环境景观与建筑环境景观。以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及乔、灌木的有机配置与城市区域环境相隔离,又与城市绿化规划相融合。 六、平面布置 按工艺、设备专业要求,组织泵站站区内泵房上部和管理用房的 平面功能。 泵站内建筑由管理用房及可拆卸钢雨棚构筑物组成:其中管理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