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理综生物大题之遗传病真题精选

高考理综生物大题之遗传病真题精选

高考理综生物大题之遗传病真题精选
高考理综生物大题之遗传病真题精选

高考理综生物大题之遗传病真题

实验一:将该白眼雄果蝇与野生型的红眼雌果蝇交配,其1F无论雌、雄都是红眼.F1的红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产生的2F中,红眼:白眼=3:1;雌性:雄性=1:1.但是,白眼性状只限于雄蝇.

实验二:用最初那只白眼雄蝇与实验一中的F

1

雌蝇交配,结果得到了

1

4红眼(雌):1

4红眼(雄):

1

4白眼(雌):

1

4白眼(雄).

实验三:摩尔根将实验二得到的白眼雌蝇与纯合的红眼雄蝇交配,其后代中雌蝇都为红眼,雄蝇全为白眼.

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红眼果蝇原种培养瓶中出现白眼雄蝇的根本原因是;

(2)果蝇的眼色性状中显性性状为,依据

.

(3)在完成实验一后为什么又设计完成了实验二?

.

(4)根据摩尔根的系列试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实验三的结果(显性性状基因用W表示,其相对的隐性性状用w表示):

01.(12分)(1)基因突变(2分)

(2)红色(2分)在实验一产生的1

F个体全都表现红眼亲本的红眼性状(2分)

(3)为了探究实验一2F中白眼性状只在雄性个体表现的问题.(2分)

(4)①根据实验一可以确认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为隐性性状.(1分)

②根据实验二和实验三进一步可以确认果蝇的眼色为伴X遗传.控制白眼性状的隐性基因w和其正常的等位基因W都由X染色体携带而Y染色体上没有.雌性果蝇有两条X染色体,雄性果蝇只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1分)

③实验三的结果可用遗传图解解释为(相应正确的文字表述也给分):(2分)

02.(20分)Ⅰ安达卢西亚鸡的毛色有蓝色、黑色、白点三种,且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请根据右表回答:

P F1

黑色×蓝色黑色:蓝色=1:1

白点×蓝色蓝色:白点=1:1

黑色×白点全为蓝色

(1)蓝色安达卢西亚鸡的基因型为 .

(2)现有一个全为蓝色的安达卢西亚鸡群,在该鸡群产生的F1中,选取毛色为的个体,让不同毛色的雌鸡、雄鸡进行杂交,则杂交后代(F2)全为蓝色小鸡.

(3)现有一只蓝色安达卢西亚母鸡,如不考虑交叉互换,则该鸡的一个次级卵母细胞的毛色基因组成

为 .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由于环境的影响该母鸡性反转为公鸡,则它的性染色体组成为,它与正常的黑色母鸡正常交配,后代中的蓝色小鸡中的性别比例为

.

Ⅱ已知水稻的高秆(A)对矮秆(a)显性,抗病(B)对感病(b)为显性,有芒(D)对无芒(d)为显性,三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请回答:

(1)现有三个纯系水稻品种:①矮秆感病有芒,②高秆感病有芒,③高秆抗病无芒.为了在最短时间内获得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请写出育种过程.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2)为获得矮秆无芒的新品种,科研人员设计了育种方案,如右图.

根据预期,F1植株所结种子分株保存、播种后长出的植株应既有高秆,又有矮秆.但研究人员发现有一植株所结的种子后全部表现为矮秆,并据此推断F1植株中有纯合矮秆.通过分析,认为F1纯合矮秆植株的可能有二种原因:一是由于母本去雄不彻底,母本自交;二是由于父本在减数分裂形成花粉时,一个高秆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为了确定是哪一种原因,可以通过分析F2矮秆植株上所结种子有芒和无芒的表现情况作出判断:

①如果所结种子表现型为,则原因是母本去雄不彻底,发生了自交.

②如果所结种子表现型为,则原因是父本在减数分裂形成花粉时,一个高秆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答案02.(20分)Ⅰ(10分)(1)Bb (2)黑色和白点(3)BB或bb ZW

雄性:雌性=1:2(漏写“雄性:雌性”不给分

Ⅱ(10分)

(1)第一步:选择①和③杂交得到F1

第二步:取F1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

第三步: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然后选育矮秆抗病无芒纯系新品种

(2)①全为有芒②有芒和无芒

03(12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果蝇中B、b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b是隐性可致死基因(导致隐性的受精卵不能发育,但X b的配子有活性).能否选择出雌雄果蝇使其杂交后代只有雌性?请做出判断,并根据亲代和子代的基因型情况说明理由.

(2)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从而引起的变异叫缺失,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若现有一红眼雄果蝇X B Y与一白眼雌果蝇X b X b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采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缺失造成的,还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03.不能.因为果蝇的雄性中只有X B Y个体,雌性有X B X b和X B X B的个体,雌雄果蝇的两种杂交组合中均会出现X B Y的雄性个体.(4分)

方法一:取该果蝇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其染色体结构.若染色体结构正常,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使由基因突变引起的;反之,可能是由缺失引起的.(4分)

04.报春花的花色白色(只含白色素)和黄色(含黄色锦葵色素)是一对相对性状,这对性

状由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共同控制.显性基因A控制以白色素为前体物合成黄色

锦葵色素的代谢过程;显性基因B可抑制显性基因A的表达,其生化机制如下图所示.

请据此回答:(16分)

(1)通过图解可知:基因通过___________从而控制性状.

(2)开黄花的报春花植株的基因型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开白花的纯种植株基因型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某基因型为aabb的白花植株因一个基因的突变,导致开出一朵黄色报春花,取黄花细胞

组织培养成植株甲,试设计一实验方案证明该植株的基因型为杂合:

①实验方案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结果分析(用遗传图解来表示):

(4)有2株白花植株杂交子代F1均开黄花,让F1自交获得F2.F2中白色个体的基因型种类是____种,开黄花与白花的植株之比为__________.

04. (16分)(1)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

(2)AAbb 或Aabb AABB 、aaBB 、aabb

(3)①该植株甲与白花植株aabb 测交(或植株甲自交)

② P 黄花 Aabb × aabb 白花(4分)

配子 Ab ab ab

F 1 Aabb aabb

黄花 白花

1 : 1

(4)7 3:13

05.(18分)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下面是有关羊遗传的现象请回答有关问题

(1)羊的有角和无角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是显性.一只有角公羊与一只无角母羊交配生了多胎小羊中,性成熟以后,凡公羊都表现为有角,凡母羊都表现为无角. 试根据以上事实回答:

①绵羊的有角性状是否可能为伴x 染色体遗传________________ ②根据以上事实推测绵羊的有角性状的遗传方式有2种可能: 一种是________ ___;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是为进一步验证绵羊的有角性状遗传方式的方案,请补充完善:步骤: 选择________公羊与多只无角母羊交配,观察子代性成熟后表现出来的性状. 结果预期及分析: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羊尾异常短小和羊尾正常是由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的.根据题意,羊群中100只羊中只有一只羊的尾异常短小, (能、不能)确定羊尾短小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原因是 一只尾正常的雄羊和一只尾正常的雌羊杂交后,生出一只尾异常短小的雌羊,这只子代雌羊与羊群中一只尾正常的雄羊

或P 黄花 Aabb × Aabb 黄花

配子 Ab ab Ab ab

F 1 AAbb Aabb Aabb aabb

杂交,生育出一只尾异常短小的羊的概率为__________

05. (1) ①不能(2分)

解析:有角♂×无角♀→有角♂和无角♀,可见后代性状与性别有关,有可能为:①伴x染色体遗传②伴Y染色体遗传③性遗传3种情况.由于有角是显性,若为伴X遗传,则有角(X H Y)×无角(X h X h)的后代中,雄性全为无角(X h Y),与题意不符,故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伴②Y染色体遗传(2分)从性遗传(2分).

解析:若为伴Y染色体遗传,公羊为无角,后代公羊必为无角,母羊无此基因也为无角.如果子代性成熟后公羊出现了为有角,则有角性状是从性遗传.

③无角(2分)

子代性成熟后公羊全部表现为无角,有角性状是伴Y染色体遗传(2分)

子代性成熟后公羊出现了有角,有角性状是从性遗传(2分)

⑵不能.(2分)当羊尾异常短小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时,在羊的群体中,如果尾异常短小的基因频率非常低,完全可能出现尾异常短小的羊在群体中占极少数的情况,因此不能确定羊尾短小的性状为隐性性状.(2分)1/11(2分)

06.(17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理想材料.研究发现,其性别由受精卵中的X染色体的数目决定.下表为果蝇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及发育情况,请分析回答:

受精卵中性染色体组成发育情况

XX、 XXY 雌性,可育

XY、XYY 雄性,可育

XXX、YO(没有X染色体)、YY 胚胎期致死

XO(没有Y染色体)雄性,不育

(1)染色体数目正常的亲代果蝇交配后,形成了一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受精卵,其原因可能是

(2)在果蝇群体中有一种“嵌合体”果蝇,其身体左侧无“性梳”,而身体右侧有“性梳”(“性梳”

雄果蝇特有性状).研究发现“嵌合体”果蝇左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成为XX,右侧身体细胞性染色体组

成为XO.该果蝇染色体的变异产生于(原始生殖、体)细胞的分裂过程中.

(3)野生型雄果蝇(X W Y)经诱变处理后出现了一只突变型(X-Y)雄果蝇,该突变可能是隐性突变、

隐性致死突变(胚胎期致死)和无效突变(仍保持原有性状).请设计杂交实验确定这只雄果蝇(X-Y)的

突变类型,用一个遗传图解(表现型不作要求)表示杂交实验过程,并写出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结论.

可能结果和相应结论:

.

06.答案

07.(18分)雄鸽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鸽为ZW.Z染色体上有一系列决定羽色的复等位基因.该系列基因在决定羽色时,表现型与基因的关系如表.

(1)控制羽色的基因BA和b都是由B基因突变而来,这体现了基因突变的▲ 特点,雄鸽羽色的基因型共有▲ 种.

(2)BA和B对b完全显性.一只绛色的雄鸽与灰色的雌鸽杂交,子一代中雌鸽为绛色、棕色,雄鸽为绛色、灰色.BA和B的显隐性关系为▲ .

(3)现有一只灰色雄鸽和多只其他各色的雌鸽杂交,得到足量的子代.如果子代雌鸽羽色全为灰色,则该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 ;如果子代雌鸽的羽色和比例为灰色:棕色=1:1,则该雄性亲本的基因型为▲ .

(4)选择一定羽色的亲本杂交,根据羽色即可区分子一代性别.

①符合要求的杂交组合有:棕色雄鸽×灰色雌鸽、▲ 、▲ .

羽色基因

绛色Z BA

灰色Z B

棕色Z b

②用遗传图解表示棕色雄鸽×灰色雌鸽的杂交过程.

07.(18分,每空2分)

(1)多方向 6

(2)BA对B(完全)显性

(3)Z B Z B Z B Z b(位置颠倒不给分)

(4)棕色雄鸽×绛色雌鸽;灰色雄鸽×绛色雌鸽(羽色、性别都要求)

P: Z b Z b × Z B W

棕色灰色

↓↙↘

配子: Z b Z B W

F1:Z B Z b Z b W

灰色雄鸽棕色雌鸽

1 : 1

08.(16分)玉米是雌雄同株异花的植物,开花时顶端为雄花,叶腋处为雌花,间行均匀种植可以进行同

株异花授粉和异株异花授粉.玉米的宽叶(A)对窄叶(a)为显性,宽叶杂交种(Aa)玉米表现为高产,比纯合显性和隐性品种的产量分别高12%和20%;另外,玉米的有茸毛(D)对无茸毛(d)为显性,有茸毛玉米植株表面密生茸毛,具有显著的抗病能力,在生产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该显性基因纯合时植株幼苗期就不能存活;上述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且其性状在幼苗期便能识别.请回答:

(1)要保证玉米进行杂交,则必须进行人工授粉,对母本进行的处理是 .

(2)将有茸毛玉米同株异花授粉,子代植株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

(3)若将宽叶有茸毛玉米和窄叶有茸毛玉米进行异株异花传粉,子代只出现两种表现型.则:①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②F1成熟的群体中,D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

③若F1个体同株异花授粉产生F2,则理论上F2成熟植株的表现型有______种,其中窄叶有茸

毛所占的比例为 .

(4)现有一批产量不高、植株表面有茸毛的玉米品种,如果希望次年得到高产、抗病玉米用于生产,则在当年应如何进行培育,获得的种子次年播种后怎样留苗可达到目的?请你用遗传图解加简要说明的形式,写出培育与选苗过程.(只要求写出基本设计思路).说明选择什么作内为亲本,播种后怎样留苗等)(写出基本设计思路)

09. (18分)草莓为ZW型性别决定的雌、雄异株植物,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雄性

是ZZ.野生型草莓叶窄.在某野生种群中,发现生长着几株雌株阔叶和雄株阔叶草莓

(突变型).

⑴有人认为阔叶突变型植株是具有杂种优势或是具有多倍体植株特点的缘故.请设计

一个简单实验来鉴定突变型的出现是否为染色体加倍所致?

⑵若已证实阔叶为基因突变所致,有两种可能:一是显性突变,二是隐性突变,请设

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交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⑶若已证实为阔叶显性突变所致,突变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还可能位于Z染色

体上.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方案加以判定.(要求写出杂合组合,杂交结果,得出结论)

⑷若已经证实控制叶宽窄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该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还是

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纯合亲本若干,请设计一套杂交方案,并说出作出判断的理

由.

09. (18分)

(1)取根尖分生区制成装片,显微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数目.若观察到染色体数目加倍,则属染色体加倍所致;否则不是.(4分)

(2)选用多株阔叶突变型草莓雌、雄相交.若杂交后代出现了野生型,则为显性突变所致;若杂交后代仅出现突变型,则为隐性突变所致.(4分)

(3)选用多对野生型雄性植株与突变型雌性植株作为亲本杂交.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全为雌株,突变型全为雄株,则这对基因位于Z染色体上;若杂交后代,野生型和突变型雌、雄均有,则这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5分)

(4)宽叶×窄叶→F1(雌、雄杂交)→F2;若F2出现性状分离,且性状分离比为3:1,则该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基因的分离规律,说明该性状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否则,就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5分)

10. 30.(16分)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的眼形是圆眼,某遗传学家在研究中偶然发现一只棒眼雄果蝇,他想探究果蝇眼形的遗传方式,设计了左图所示的实验.右图为雄果蝇性染色体的示意图, X、Y染色体的同源部分(图中I片段)上的基因互为等位,非同源部分(图中Ⅱ1、Ⅱ2片段)上的基因不互为等位.分析回答:

(1)由F1可知,果蝇眼形的__________

是显性性状.

(2)若F2中圆眼:棒眼≈3:1,且雌、

雄果蝇个体中均有圆眼、棒眼,则控制圆

眼、棒眼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染色

体上.

(3)若F2中圆眼:棒眼≈3:1,但仅在雄果蝇中有棒眼,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有可能位于

___________,也有可能位于___________.

(4)请从野生型、F1、F2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设计方案,对上述(3)中的问题做出判断.

实验步骤:

①用F2中棒眼雄果蝇与F1中雌果蝇交配,获得子代;

②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交配,观察子代的表现型.

预期结果与结论:

①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

②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圆、棒眼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

(5)在研究翅型时发现正常翅果蝇中,会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又恢复为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H又突变为h;二是体内另一对基因RR或Rr突变为rr,从而导致H基因无法表达(即:R、r基

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但是R基因的正常表达是H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第一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原因出现的回复体称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

①表现为正常翅的果蝇中“假回复体”基因型可能为 .

②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为HHrr还是hhRR.现有三种基因型hhrr、HHRR、

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进行杂交实验,写出简单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10.答案:(1)圆眼(2)常(3)X染色体的II1区段 X和Y染色体的I区段

(4)实验步骤:②上一步所获得子代中的棒眼雌果蝇野生型圆眼雄果蝇

结果与结论:①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 X染色体的II1区段②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

X、Y染色体的I区段

(5)① HHrr 、Hhrr ②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hhRR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 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若子代果蝇全为正常翅,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若子代果蝇全为毛翅,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

11. 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

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种遗传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下图回答问题:

(1)____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__性遗传病. (2)Ⅲ—

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

(4)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和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只患乙

病的概率为__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

(6)人类的F基因前段存在CGG重复序列.科学家对CGG重复次数、F基因表达和遗传病症状表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

CGG重复次数(n)n<50 n≈150 n≈260 n≈500

F基因的mRNA(分子数/细胞)50 50 50 50

F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子数/细

1000 400 120 0

胞)

症状表现无症状轻度中度重度

此项研究的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测:CGG重复次数可能影响mRNA与____________的结合.

11.答案: (1)乙(1分)常(1分)隐(1分)

(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1分)

(3)11%(2分) (4)AaXBXb(1分)aaXbXb(1分)

(5)1/6(1分)1/3(1分)1/2(1分) 1/6(1分)

(6)CGG重复次数不影响F基因的转录,但影响翻译(蛋白质的合成),并与遗传病是否发生及症状表现(发病情况)有关. 核糖体.

全国卷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核糖体、溶酶体都是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B、酵母菌的细胞核内含有DNA和RNA两类核酸 C、蓝藻细胞的能量来源于其线粒体有氧呼吸过程 D、在叶绿体中可进行CO2的固定但不能合成ATP 2、离子泵是一种具有A TP水解酶活性的载体蛋白,能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跨膜运输离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C ) A、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属于协助扩散 B、离子通过离子泵的跨膜运输是顺着浓度梯度进行的 C、动物一氧化碳中毒会降低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D、加入蛋白质变性剂会提高离子泵跨膜运输离子的速率 3、若除酶外所有试剂已预保温,则在测定酶活力的实验中,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C ) A、加入酶→加入底物→加入缓冲液→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B、加入底物→加入酶→计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C、加入缓冲液→加入底物→加入酶→保温并计时→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D、加入底物→计时→加入酶→加入缓冲液→保温→一段时间后检测产物的量 4、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 ..的是( B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各界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 错误 ..的是( B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理论上,下列关于人类单基因遗传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C、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在女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D、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在男性中的发病率等于该病致病基因的基因频率 二、非选择题 (一)必做题 29、(10分)在有关DNA分子的研究中,常用32P来标记DNA分子。用、和表示ATP或dA TP(d 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 标记到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 TP的γ (填“α”、“β”或“γ”)位上。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dATP的α (填“α”、“β”或“γ”)位上。 (3)将一个某种噬菌体DNA分子的两条链用32P进行标记,并使其感染大肠杆菌,在不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若得到的所有噬菌体双链DNA分子都装配成噬菌体(n个)并释放,则其中含有32P的噬菌体所占比例为2/n,原因是1个含有32P标记的噬菌体双链DNA分子经过半保留复制后,标记的两条单链只能分配与两个噬菌体的双链DNA分子中,因此在得到的n个噬菌体中只有2带有标记。

最新2020年高考模拟理综生物试题(04)

最新2020年高考模拟理综生物试题(04) 总分:90分,时间:4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线粒体可发生mRNA的合成 B. 叶绿体中消耗[H]的过程伴随C3的合成 C. 核糖体是各种抗体、酶和激素的合成场所 D. 浆细胞含丰富的高尔基体可分泌淋巴因子 2. 自由基学说认为,自由基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多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最终致使细胞衰老。下列有关自由基的说法错误的是() A. 攻击蛋白质降低某些酶的活性 B. 攻击DNA可能引发基因突变 C. 攻击磷脂直接导致中心体损伤 D. 攻击生物膜引发新的自由基产生 3. 下图表示细胞分裂素对叶绿体色素含量影响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裂素可抑制叶绿体中叶绿素的分解 B. 光照强度相同时,实验组叶绿体内ATP的含量会明显升高 C. 对照组的色素提取液经白光照射及三棱镜分光后明显变暗的是红光区 D.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实验中,加入SO2的目的是防止色素分子被破坏 4. 下列有关种群密度或物种丰富度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调查物种丰富度时若对不认识的物种不统计,将导致调查结果偏小 B. 可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池塘中微生物种类 C. 调查酵母菌种群密度时,取样前没有振荡一定会导致结果偏小

最新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最新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2017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 ◆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一、直接判断法 选优判断法又称直接判断法,主要是根据决策者选定的指标标准来判断方案的优劣进行决策。例如:某厂为加工一批零件欲选用一种机床进行加工现有A、B、C三种机床可供选择通过计算取得有关参数。如表1所示试作选优决策。 借助于已学知识对题目所给条件进行分析和判断,直接得出答案,一般来说,答案多是纯记忆性的。应用该方法,必须抓住教材的核心知识,并构建完善的知识网络,这样才能利用储备的知识和经验迅速作答。 例1(2012年北京卷)从生命活动的角度理解,人体的结构层次为() A.原子、分子、细胞器、细胞 B.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C.元素、无机物、有机物、细胞 D.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解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为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人体属于个体层次,只包含细胞、组织、器官、系统。 答案:B ◆高考生物选择题答题技巧二、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对各个选项加以审视,将与题目要求不符合的选项逐一排除,不能否定的选项即为应选答案。该方法有利于剔除干扰选项,从而避免审题不清所导致的失误。 3.将记录仪(R)的两个电极(a和b)置于某一条结构和功能完好的神经纤维表面(如图),给该神经纤维一个适宜的刺激使其产生兴奋,可在R上记录到电位变化。下列对两电极电位高低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记录仪指针第一次偏转时,a点的电位高于b点②兴奋从a 点传导到b点的方式是局部电流③记录仪指针第二次偏转时,b点的电位高于a点④b点兴奋时Na+外流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18全国卷1高考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6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存在密切的联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存在催化ATP合成的酶 B.溶酶体膜破裂后释放出的酶会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 C.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核孔是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D.线粒体DNA位于线粒体外膜上,编码参与呼吸作用的酶 【解释】答案D考试知识点为生物膜系统,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光合作用光反应形成ATP在类囊体膜上,固有催化ATP合成的酶,A正确;细胞器溶酶体含有众多水解酶,功能分解衰老、损伤的细胞器,其膜破裂后造成细胞结构的破坏正确;细胞的核膜是双层膜结构,小分子和一些大分子如mRNA可以通过核孔固C正确;线粒体DNA 位于线粒体基质,且生物膜的成分为蛋白质与脂质,呼吸作用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编码的酶与线粒体无关 2.生物体内的DNA常与蛋白质结合,以DNA-蛋白质复合物的形式存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染色体和染色质中都存在DNA-蛋白质复合物 B.真核细胞的核中有DNA-蛋白质复合物,而原核细胞的拟核中没有 C.若复合物中的某蛋白参与参与DNA复制,则该蛋白可能是DNA聚合酶 D.若复合物中正在进行RNA的合成,则该复合物中含有RNA聚合酶 【解释】答案B考试知识点为生物大分子\DNA复制\遗传信息的转录,检测学生理解能力,原核生物拟核DNA不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体,并不代表不与蛋白质结合,否则,如何转录?固本题答案为B 3.下列有关植物根系吸收利用营养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酸性土壤中,小麦可吸收利用土壤中的N2和NO3- B农田适时松土有利于农作物根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C土壤微生物降解植物秸秆产生的无机离子可被根系吸收 D给玉米施肥过多时,会因根系水分外流引起“烧苗”现象 【解释】答案A考试知识点为物质运输\植物细胞的失水,检测学生理解能力,酸性土壤中N2不能直接被小麦吸收,A错;植物根部可以通过主动运输选择性吸收土壤中的离子,松土有利于作物根的有氧呼吸,提供吸收矿质元素所需能量,过多施肥造成根部细胞外的渗透压比细胞内的高,进而失水烧苗。 4.已知药物X对细胞增值有促进作用,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某同学 将同一瓶小鼠皮肤细胞平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培养液中培养, 培养过程中进行不同的处理,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各组细胞数,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乙组加入了药物X后再进行培养 B丙组先加入药物X,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D,继续培养 C乙组先加入药物D,培养一段时间后加入药物X,继续培养 D若药物X为蛋白质,则药物D可能改变了药物X的空间结构 【解释】答案C考试知识点为细胞培养,检测学生实验与探究能力、信息获取能力,甲组为对照组(其中甲组未加药物),乙丙为实验组,乙组为加X后的曲线,丙组为先加X后加D的曲线,若先加D,据题干中提供药物D可抑制药物X的作用,其起始曲线应同甲组;选项D测试的是蛋白质结构决定蛋质质的功能。 5.种群密度是种族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面呈现的结果 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 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历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真题汇总

历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真题汇总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的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知识点】 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必修二第四章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中“遗传信息的转录”考点,在考纲中属于Ⅱ层次要求;同时考查必修一第二章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的“核酸的分布”考点,在考纲中属于Ⅰ层次要求。必修一和必修二模块间进行一定的融合,本题整体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解题技巧】题干明确考查真核细胞的转录过程,要求考生能够抓住“真核细胞中”这个关键词语,为后面的C选项作出铺垫。 【答案解析】 A选项中考查DNA转录的产物,高中教材介绍了三种RNA,tRNA、rRNA 和mRNA,属于识记层次 B选项考查理解能力,同一细胞中不同的基因转录可以同时进行,其

转录的产物RNA不同,所以不同的两种RNA可以同时转录得到,属于理解层次 C选项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真核细胞中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DNA(见教材必修一第27页),所以在线粒体和叶绿体内也可以发生转录过程,形成RNA,故细胞核外也可以发生RNA的合成 D选项考查DNA转录过程中的原则---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转录时,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合成RNA,故合成的RNA和原模板连的碱基之间的关系就是互补配对的 【答案】 C 【教学反思】 通过本题的解析与反思,在教学中要立足于课本,回归教材,挖掘教材,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全面而准确地复习,特别在后期复习中要以某一个知识点为中心,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展开合理的延伸。遗传信息的转录与翻译的考查形式多以选择题的形式为主,所以在备考时要加强综合练习,特别要阅读课本,熟读内容。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知识点】

最新2019全国卷高考理综生物模拟考试试卷

2019高考生物模拟试卷 满分:90分 1.下列与真核生物中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含有DNA分子 B.合成核酸的酶促反应过程中不消耗能量C.DNA和RNA分子中都含有磷酸二酯键D.转录时有DNA双链解开和恢复的过程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细胞分化,产生多种形态、结构和功能不同的细胞 B.衰老细胞表现为水分减少、多种酶活性降低、呼吸减慢、膜运输物质功能降低 C.细胞凋亡是基因决定、溶酶体参与的过程,病原体感染细胞的清除属于细胞凋亡D.细胞癌变导致细胞内糖蛋白减少、细胞黏着性降低,其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突变 3.下列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年后生长激素不再分泌,身高不再增加 B.体内多种激素具有直接降低血糖的作用 C.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通常作用缓慢、持续时间长 D.神经中枢只能通过发出神经冲动的方式调节相关器官的生理活动 4.如图为某细菌mRNA与对应的翻译产物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mRNA上的AUG是翻译的起始密码,它是由基因中的启动子转录形成 B.一分子mRNA有一个游离磷酸基团,其它磷酸基团均与两个核糖相连 C.一个mRNA有多个起始密码,所以一个mRNA可翻译成多种 蛋白质 D.在该mRNA合成的过程中,核糖体就可以与之结合并开始翻译 过程 5.如图为一种植物扦插枝条经不同浓度IAA浸泡30 min后的生根结 果(新生根粗细相近),对照组为不加IAA的清水。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对照组生根数量少是因为枝条中没有IAA

B.四组实验中,300 mg/LIAA诱导茎细胞分化出根原基最有效 C.100与300 mg/LIAA处理获得的根生物量相近 D.本实验结果体现了IAA不符合题意根生长作用的两重性 6.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的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 A.4种,9∶3∶3∶1 B.2种,13∶3 C.3种,12∶3∶1 D.3种,10∶3∶3 29. (9分) 右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有关甲、乙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物质及 能量代谢途径示意图(NADPH指[H]),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可以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参与这一过程的两类色素为 ________,其中大多数高等植物的________需在光照条件下合成。 (2)在甲发育形成过程中,细胞核编码的参与光反应中心的蛋 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转运到甲内,在________(填场所)组装; 核编码的Rubisco(催化CO2固定的酶)小亚基转运到甲内,在________(填场所)组装。 (3)甲输出的三碳糖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被氧化为________后进入乙,继而在乙的________(填场所)彻底氧化分解成CO2;甲中过多的还原能可通过物质转化,在细胞质中合成NADPH,NADPH中的能量最终可在乙的________(填场所)转移到ATP中。 (4)乙产生的ATP被甲利用时,可参与的代谢过程包括________(填序号)。 ①C3的还原②内外物质运输③H2O裂解释放O2④酶的合成 30. (8分) 森林边缘和草原相邻的交错区是生物多样性极高的生态系统。在不同群落的交错区内,单位面积内的生物种类和种群密度较之于相邻群落均有所增加,生态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发育好的群落交错区,生物有机体可包括相邻两个群落共有的物种,以及群落交错区特有的物种。请回下列问题:(1)交错区物种繁多,不同生物通过食物链关系互相依存,使该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________稳定性。由于某种因素使得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短时间内减少,一段时间后又恢复到原来水平,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调节的基础是________。 (2)有人在草原开垦了一大片农田用于播种小麦,几年后该小麦地退耕还林,弃耕一段时间后,土壤表层有机质会逐渐________(填“增多”或“减少”)。若干年后,该土地上出现了树林,这种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________演替。

(真题)2019年全国卷Ⅱ理综生物高考试题文档版(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3 P 31 S 32 Mn 55 Fe 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 目要求的。 1.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能够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C.RNA、DNA D.DNA、蛋白质 2.马铃薯块茎储藏不当会出现酸味,这种现象与马铃薯块茎细胞的无氧呼吸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是乳酸和葡萄糖 B.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是由丙酮酸转化而来 C.马铃薯块茎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丙酮酸的过程不能生成ATP D.马铃薯块茎储藏库中氧气浓度的升高会增加酸味的产生 3.某种H﹢-ATPase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ATP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ATP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pH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pH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不变。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pH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H﹢-ATPase的抑制剂(抑制ATP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不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H﹢-ATPase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 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 4.当人体失水过多时,不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7年高考全国卷Ⅲ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中转录的叙述,错误的是 A.tRN A、rRNA和mRNA都从DNA转录而来 B.同一细胞中两种RNA合成有可能同时发生 C.细胞中的RNA合成过程不会在细胞核外发生 D.转录出的RNA链与模板链的相应区域碱基互补 2.下列与细胞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动物体内的激素可以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B.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C.癌细胞是动物体内具有自养能力并快速增殖的细胞 D.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 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 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 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 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 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 D.叶片在640~660 nm波长光下释放O

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 4.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 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5.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的面积 6.下列有关基因型、性状和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两个个体的身高不相同,二者的基因型可能相同,也可能不相同 B.某植物的绿色幼苗在黑暗中变成黄色,这种变化是由环境造成的 C.O型血夫妇的子代都是O型血,说明该性状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D.高茎豌豆的子代出现高茎和矮茎,说明该相对性状是由环境决定的 二、非选择题: 2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考模拟第二次测试理综生物试题-有答案

陕西省榆林市2018届高考模拟第二次测试理综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在毎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内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受体蛋白一定位于细胞膜上 B.细胞中的RNA具有催化、物质转运及控制生物性状等多种功能 C.在寒冷的冬季,农作物细胞内的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增大 D.脂质中的磷脂和动物细胞中的胆固醇都能参与细胞膜的构成 2.以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作为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的材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减弱 B.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其紫色区域逐渐缩小,该区域颜色逐渐变深 C.发生质壁分离后完全复原的细胞,其细胞液浓度最终与外界溶液浓度相同 D.该实验不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材料,是由于该类细胞不能发生质壁分离 3.下列关于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可作为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机体渗透压的变化 B.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和释放抗利尿激素 C.下丘脑可作为效应器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下丘脑中有参与体温调节和水盐平衡调节的中枢 4.分泌蛋白Shh在人胚胎发育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由位于7号染色体上的Shh基因控制合成,固醇类复合物是该基因转录所必需的。分泌蛋白Shh合成后并没有生物活性,只有在切除C末端的一部分氨基酸后,剩下的N末端片段才有活性。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胆固醇摄入不足可能会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B.分泌蛋白Shh发挥作用依赖于蛋白酶的修饰、加工 C.固醇类复合物通过控制RNA聚合酶的活性来影响分泌蛋白Shh的合成 D.某患者体内缺乏分泌蛋白Shh可能与染色体结构变异有关 5.研究人员对某草原上啮齿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连续8年的定点监测研究,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2002—2009年啮齿动物群落中各物种的捕获量比例(%)

高三理综生物试题

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ATP是细胞中直接提供能源的物质。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能反应与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断裂相联系 B.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缺乏线粒体,不能合成ATP D.ATP彻底水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B.调查太平河鲤鱼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记名计算法 C.健那绿染液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此染色法可用来判断上皮细胞是否死亡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应将吡罗红和甲基绿混合后使用 3.下图是某类生物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由一条环状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B.该类生物的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C.该类生物不能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D.①是该类生物唯一具有的细胞器 4.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截止到2016年5月,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共81万多例,预防艾滋病迫在眉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B.HIV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 C.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D.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 5.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分体时期若发生交叉互换,一定会导致基因重组 B.减Ⅱ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C.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D.减Ⅰ前的间期由于DNA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6.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个物种种群的资源利用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b越大表明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B.M、N两个种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数 C.d越大,M、N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大量 D.该曲线表明M、N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二、非选择题 29.(10分)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下图是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运输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北京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 B.二氧化碳 C. RNA D.胰岛素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的是 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 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 C.泳道①中是用Sal I处理得到的酶切产物 D.图中被酶切的DNA片段是单链DNA

29.(17分)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系统 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 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 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

2018年高考全国卷理综生物真题汇总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III 卷) 理科综合-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1.下列研究工作中由我国 科学家完成的是() A.以碗豆为材料发现性状遗传规律的实验 B.用小球藻发现光合作用暗反应途径的实验 C.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D.首例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的人工合成[@] 2.下列有关 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个体中的细胞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B.细胞的核膜、内质网膜和细胞膜中都含有磷元素 C.两个相邻细胞的细胞膜接触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3.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 和Na的分布特征是() A.细胞外K 和Na 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 和Na 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 浓度高于细胞内,Na 相反 D.细胞外K 浓度低于细胞内,Na 相反 4.关于某二倍体哺乳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丝分裂后期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发生染色单体分离 B.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都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 C.一次有线分裂与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次数相同 D.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 上 5.下列关于生物体 中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在黑暗中可进行有氧呼吸也可进行无氧呼吸 B.食物链上传递的能量有一部分通过细胞呼吸散失 C.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产物分别是葡萄糖和乳酸 D.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都可以合成ATP 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高三三诊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附答案)

高三三诊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右图表示碳三植物细胞内的代谢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 .X 、Y 物质分别代表三碳化合物和丙酮酸 B .①、④过程可以产生A TP ,②过程需要消耗A TP , 玉米叶片中②过程发生于维管束鞘细胞内 C .在马铃薯植株中④过程只发生在线粒体中 D .①②③④四个过程既不消耗氧气也不产生氧气 2.下列关于生物学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选择培养基可用于筛选单克隆杂交瘤细胞、金黄色葡萄球菌、圆褐固氮菌 B .生长素、抗生素、维生素、激素均属于微生物的次级代谢产物 C .DNA 探针可用于检测苯丙酮尿症和2l 三体综合征 D .聚乙二醇可以诱导动物细胞和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形成的杂种细胞经过培养均能发育为个体 3.下图是用农作物 ① 和 ② 两个品种分别培养出④⑤⑥⑦ 四个品种的过程。 A 、a 和B 、b 、D 为基因,且A 、a 和B 、b 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Ⅲ 过程使用了基因工程技术 B .培养品种④的途径中,Ⅰ→Ⅳ→Ⅴ比Ⅰ→Ⅱ途径所用的时间短 C .从目前的操作过程看,④培育成的⑤品种中新增加的基因不只是D D .Ⅴ过程与Ⅱ过程的原理相同 4.右图是一个生态系统内成分的相互关系图,有关 说法错误的是 A .字母所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中,e 为三级消费者,f 为分解者, 可以用取样调查的方法测定b 的种群密度 B .如果大量捕杀e ,则d 的数量变化是先增多后减少 C .由于长期使用DDT ,c 类群产生了对DDT 的抗药 性,c 类群抗药性增强的主要原因是变异的结果。 D .若b 产生60mol 氧气,则流入c 的能量一般不超过相当于2mol 葡萄糖的能量。进X 物质 Y 物质 ② ③ CO 2① ④ 糖

【高考全真模拟】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共30套附答案及详细解析

2019年高考理综生物选择题专项训练01 一、选择题:本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动运输不存在载体饱和现象 B.水和氨基酸分子共用相同的载体进入细胞 C.细胞膜上的载体多数为蛋白质,少数为RNA D.温度可通过影响载体结构进而影响主动运输速率 2.细胞分裂间期依次划分为G1、S和G2期,研究者将处于不同时期的细胞进行融合,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灰色的部分是细胞核,黑点代表中心体。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A.引发中心体复制的物质持续存在到G2期 B.中心体和DNA复制可能同时进行 C.S期细胞中存在使G1期细胞核进入S期的物质 D.中心体的复制始于G1期,在G2期复制完毕 3.下列有关三倍体无子西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三倍体无子两瓜是用生长素处理单倍体西瓜幼苗获得的 B.三倍体无子西瓜因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而无法产生种子 C.秋水仙素可以促进三倍体无子西瓜果实的发育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大量三倍体无子西瓜幼苗 4.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免疫活性物质都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并且只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有些人在发生高原反应时会感到头晕,这是内环境稳态失调的一种表现 C.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为葡萄糖,可见肾上腺素直接参与了糖类代谢 D.神经冲动在传递时,突触后神经元兴奋的产生依赖于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5.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一:用1%硫酸溶液刺激左侧后肢趾部皮肤,左侧后肢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二:去除左侧后肢趾部皮肤,重复实验一,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实验三: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左侧后肢不出现屈腿反射。 关于本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高考浙江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2014年高考浙江理综生物试题(word版) 1.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被细胞胞吞的一定是固体物质 B.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属于易化扩散 C.通过载体蛋白的物质转运属于主动转运 D.胞吐过程一定会发生分泌泡与质膜的融合 2.下图表示施用IAA(吲哚乙酸)对某种植物主根长度及侧根数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IAA溶液,会抑制主根的伸长 B.施用IAA对诱导侧根的作用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C.将未施用IAA的植株除去部分芽和幼叶,会导致侧根数量增加 D.与施用10-4 mol·L-1的IAA相比,未施用的植株主根长而侧根数量少 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连续细胞系的细胞大多具有二倍体核型 B.某些癌细胞在合适条件下能逆转为正常细胞 C.由多个祖细胞培养形成的细胞群为一个克隆 D.未经克隆化培养的细胞系细胞具有相同的性状 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种群的内源性调节因素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 C.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5.某哺乳动物体细胞在培养中能够分裂,在培养过程中将适量的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和某促进细胞分裂的药物加入到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可观察和测 量到() A.G1期变短,该期有大量3H-TdR进入细胞核 B.S期变长,该期有DNA复制和核糖体的增生 C.G2期变短,该期细胞核中有组蛋白

D.M期相对较短,该期细胞的核膜始终完整 6.除草剂敏感型的大豆经辐射获得抗性突变体,且敏感基因与抗性基因是1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突变体若为1条染色体的片段缺失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为隐性基因 B.突变体若为1对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的片段缺失所致,则再经诱变可恢复为敏感型 C.突变体若为基因突变所致,则再经诱变不可能恢复为敏感型 D.抗性基因若为敏感基因中的单个碱基对替换所致,则该抗性基因一定不能编码肽链 30.(14分)某种细胞分裂素对植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如下表所示。 细胞分 裂素浓度(g·L-1)叶绿素含量 (mg chl· g FW-1) 光合速率 (μmolCO2· m-2·s-1) 希尔反应活力 (μmol DCIP Red· mg chl·h-1) 叶片氮含量 (%) 生物量 (g·plant-1) 0 1.58 6.52 13.55 1.83 17.65 0.5 1.82 7.82 25.66 1.94 22.95 1.0 2.34 8.64 32.26 1.98 27.44 2.0 2.15 8.15 27.54 1.96 2 3.56 注:①chi-叶绿素;FW-鲜重;DCIP Red-还原型DCIP;plant-植株。 ②希尔反应活力测定的基本原理:将叶绿体加入DCIP(二氯酚靛酚)溶液并照光, 水在光照下被分解,产生氧气等,而溶液中的DCIP被还原并发生颜色变化,这 些变化可用仪器进行测定。 请回答: (1)希尔反应模拟了叶绿体光合作用中阶段的部分变化。氧化剂DCIP既可用于颜色反应,还可作为。希尔反应活力可通过测定DCIP溶液的颜色变化得到,也可通过测定得到。 (2)从表中可知,施用细胞分裂素后,含量提高,使碳反应中相关酶的数 量增加。 (3)幼苗叶片中的细胞分裂素主要由产生。合理施用细胞分裂素可延迟,提高光合速率,使总初级生产量大于,从而增加植物的生产量。 31.(12分)为验证反射弧的组成与作用,某同学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取蛙1只,捣毁该蛙的脑,将其悬挂起来。 ①用1%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如图),观察是否 屈腿。 ②洗去H2SO4,再用1% H2SO4溶液刺激该蛙左后肢的趾端, 测量该刺激与屈腿是否同时发生。 ③分离得到该蛙左后肢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用电刺激直接 刺激腓肠肌观察其是否收缩。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综生物试题及答案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 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ATP是细胞中直接提供能源的物质。下列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吸能反应与ATP中高能磷酸键的断裂相联系 B.ATP中的A表示腺嘌呤 C.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缺乏线粒体,不能合成ATP D.ATP彻底水解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2.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制作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 B.调查太平河鲤鱼的种群密度时,可采用记名计算法 C.健那绿染液使线粒体呈现蓝绿色,此染色法可用来判断上皮细胞是否死亡 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时,应将吡罗红和甲基绿混合后使用 3.下图是某类生物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②是由一条环状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结构 B.该类生物的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C.该类生物不能作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和消费者 D.①是该类生物唯一具有的细胞器 4.艾滋病(AIDS)是由HIV引起的免疫缺陷病。截止到2016年5月,我国累计报告艾滋病患者和感染者共81万多例,预防艾滋病迫在眉睫。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患者容易发生恶性肿瘤,说明免疫系统具有防卫功能 B.HIV只能引发机体产生细胞免疫,所以患者体内无HIV抗体 C.健康人与艾滋病患者握手、拥抱、共同进餐都不会感染艾滋病

D. 艾滋病可以通过母婴途径传给后代,属于一种遗传病 5. 下列有关玉米(2n=20)减数分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四分体时期若发生交叉互换,一定会导致基因重组 B. 减H 过程中发生染色单体的分离,使染色体数目减半 C. 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中有 10种形态、功能不同的染色体 D. 减I 前的间期由于 DNA 复制,染色体数目加倍 6. 下图为某一区域 M N 两个物种种群的资源利用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b 越大表明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 B. M 、N 两个种群之间相互影响,共同进化数 C. d 越大,M N 种群增长的环境阻力越大量 D. 该曲线表明M N 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二、非选择题 29. (10分)淀粉和蔗糖是光合作用的两种主要终产物。下图是马铃薯光合作用产物的形成及 运输 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块茎细胞 蕨糖一淀粉 (1) 卡尔文循环与光反应产生的 NADPH 和ATP 密切相关,这两种物质是在图中 ( 填 “①”或“②”)阶段被利用,该过程称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在叶绿体内,磷酸丙糖形成后,如继续参与卡尔文循环,则会形成 ________________ 。 摄取伐物数?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生物试题答案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2理综生物试题解析版 1. 下列关于人体中蛋白质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结合相应的病毒抗原 B. 肌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参与肌肉收缩的过程 C. 蛋白质结合Mg2+形成的血红蛋白参与O2运输 D. 细胞核中某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成分 【答案】C 【解析】【分析】由题意可知,该题考查的是蛋白质的功能的相关知识,选项所描述的是几种常见的蛋白质的功能及其相关知识。 【点睛】本题以蛋白质的功能为主线,综合考查对体液免疫、组成肌肉细胞的肌动蛋白等蛋白质与血红蛋白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及染色体的组成、无机盐的功能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决此类问题,除了需要考生熟记并理解相关的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外,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善于进行横向联系,即对教材中与某一知识有关的内容横向辐射,进行归纳。 2. 下列有关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协助扩散 B. 固醇类激素进入靶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C. 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属于被动运输 D. 护肤品中的甘油进入皮肤细胞的过程属于主动运输 【答案】C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物质输入与输出,具体涉及了被动运输(包括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胞吞等方式,意图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能力。 【详解】病原体属于颗粒性物质,颗粒性物质或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为胞吞和胞吐,因此巨噬细胞摄入病原体的过程属于胞吞,A错误;固醇类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脂溶性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B错误;神经细胞内的Na+浓度比细胞膜外低,受刺激时,产生的Na+内流是顺浓度梯度进行的,属于被动运输,C正确;甘油是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细胞,D错误。 3. 下列有关人体内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可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高能化合物 B. 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具有酶的催化活性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