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1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我自己整理的

2011.1月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复习资料——我自己整理的

第七章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汇

第一节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

1、文化具有时代性与民族性

2、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的是两次,一次是从汉到唐几百年间,南亚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一次是从明清之际到现代,欧洲西方文化的传入。

3、中国文化主要经历了“中体西用”、“全盘西化”、“儒学复兴”、“综合创新”等文化主张。

4、人类文化是后天学习所得的;后天获得性,决定了文化发展必须进行交流与传播。

5、20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学新发现,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长江上游的四川广汉三星堆文化、东北辽河流域的红由文化;三星堆出土的神秘青铜头像与古埃及法老头像有惊人相似之处。

6、中国文化与外域文化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流与融合是印度佛教的传入与中国化过程。

1)公元前5世纪:印度释迦摩尼(王子悉达多。乔答摩)创立印度佛教

2)公元前1世纪:佛教由克什米尔传入于阗(tian)

3)永平十年(公元前67年):汉明帝为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修建洛阳白马寺,让他们这里翻

译《四十二章经》,从此中国有了佛教。

4)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分为五个主要阶段:

东汉魏晋时期的初传阶段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阶段

隋唐时期的繁荣阶段

宋元明清时期的衰落阶段

近代以来的革新阶段

5)其中禅宗、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都是中国化的佛学宗派,特别是禅宗。

6)禅宗相传为南朝宋末菩提达摩在河南少林寺创立,下传慧可、僧璨、道信。

7)到五祖弘忍而分为北宗神秀、南宗慧能。北宗主张“佛尘看净”,要求打坐息想,起坐

束心;南宗主张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提倡心性本净,佛性本有,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流传甚广,成为禅宗正宗。禅宗是中国化最彻底的佛教宗派,主要思想有“心性生万物”

说、“佛性”说、“自语”说、“顿悟”说、“无念”说、“佛法不离世间”说等。可以使教徒的精神追求有成就感和满足感。

8)禅宗在中国哲学史、文化史上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周敦颐、程颢、

程颐、朱熹、陆九州、王守仁都受过禅宗的影响。

9)中国禅宗早在中晚唐时就已流传域外。

7、中国的翻译文学首先是佛教文学。

8、儒、佛、道“三教合一”,极大的丰富了中国的哲学精神。

9、程颢、程颐、朱熹等新儒学派又将印度佛学与本土易、老、庄三玄相糅合,产生了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正宗——宋明理学。

10、印度本土佛教文化在13世纪由于回教的入侵而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11、中国佛教史上的文化流动方式:“输入——吸收——输出”。

12、中外文化的第二次大交汇开端于16世纪末叶,也即是明朝嘉靖、万历年间,随着欧洲资本主义兴起初期传教的耶稣会士的东来。

13、第二次大交汇特点:

1)交汇对象发生变化,不再是过去相对落后于中国本土文化的西域草原文化与南亚次大陆

文化,而是整体水平超过中国的西方欧洲文化,后来还有美国、日本文化。

2)交汇兴趣发生了变化,与第一次不同,中国人对未来宗教本身表示出莫大的冷淡,而对

天文、数学、舆地、水利、火器等科学知识兴趣十足,致使西方不得不采取迂回策略,即传道先获华人心、以学术收揽人心。

3)交汇时间长,延续了四个世纪,到今天还在继续中。

4)交流反差大。

14、欧洲耶稣会成立于16世纪40年代,而耶稣会士初到中国则在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确立了“学术传教”的迂回策略,介绍西方的科学、哲学、艺术,引起“华人之尊敬”。

15、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着重做了两方面的事情:

1)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乐、美术

等,以利马窦的工作最有影响,他结识了中国的徐光启。

2)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

16、从利马窦1601年到北京开始,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平静地延续了一个世纪之久。

17、“西学东渐”的文化交汇在雍正以后戛然终止。

18、戊戌变法虽以六君子遇难告终,但兴学堂、开书局、办报纸的维新风气却不可遏制。

19、陈独秀在1916年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将明清以来中外文化第二次大交汇历程分七个阶段。

20、中国传统社会在外力冲击下向现代社会变迁,对应由表及里的器物(物质)、制度、精

神三个层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及五四运动构成变迁的三大阶段。

第二节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1.早在商代、中国人就以高超的制陶和铸铜技术对西伯利亚的卡拉克苏文化产生了影响。

2.中国是产丝治国,著名丝绸之路成为沟通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3.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又一兴盛时期,唐代都成长安在8世纪下半叶巴格达兴起以前,

是亚洲最繁华的国际性大都市。

4.宋元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最大时间莫过于纸和造纸法、雕版印刷术、罗盘(指南针)、

火药等中国最伟大的“四大发明”的西传。火药、罗盘、印刷术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5.世界上660多种主要栽培作物中,起源于中国的就有136种。

6.中国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新石器文化中就已出现了稻谷。

7.文官制度有效地保证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秩序的稳定性与执行政务的可操作性。

8.隋唐确立的科举制度是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

9.曾在元朝任官职达17年之久的马可波罗及在明朝居住过中国30年之久的利玛窦两位意

大利人都谙熟中国文官制度。

10.伏尔泰与孟德斯鸠都对中国科举制赞赏有加。

11.中国文化交流有“西学东渐”现象,同时也有“东学西流”的情况,中国文官制度、科

举制度对西方的议院制、考试制产生过实质性的影响。

12.中国古代学术主流思想的发展主要有先秦儒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儒学、宋明

理学、乾嘉汉学以及近代的西学东渐所引起的东西文化和学术交流、碰撞与融合。13.传统中国文化的思想核心儒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被誉为“欧洲孔子”的法国伏尔泰和魁

奈、德国莱布尼兹和沃尔夫、英国坦布尔等人。

14.伏尔泰呼吁欧洲人在中国文化面前一要赞美,二要自惭,三须模仿。

15.中国哲学可以作为英国自然神论者的思想资源。

16.明代王阳明的学说还推动了日本的“明治维新”。

17.日本+亚洲四小龙(新加坡、韩国、香港、台湾)属于“儒学文化圈”范围。

18.西方近代文明的核心观念是个人本位、自我中心和外在征服。

19.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墨子的“兼相爱,交想利”都是互主体性观念。

20.未来世界文化的发展,应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对话、综合创新,从创新出多元化与一体

化并存、世界性与民族性共荣、超越西方近现代主体性观念并确立新型主体性观念的世

界新型文明。

第三节中国文化发展的现代趋势与时代规范

1.20世纪,是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世纪,1903年莱特兄弟制造了第一架飞机,1905年爱

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

2.20世纪又是革命与战争的世纪

3.20世纪也是发展与破坏、辉煌与失落并存的世纪。

4.几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1)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北京

2)1901年,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3)1905年,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制定“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的政治纲领

4)1949年,新中国成立

5)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

6)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神州号”载人飞船飞行成功。

5.现代中国文化的演进趋势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如何对待外来

西方文化这两方面。

6.纵观19世纪末以来中国文化的现代趋势,就其思想的典型性、影响的重大和深远而言,

首先是“中体西用论”,以后是“全盘西化论”、“儒学复兴论”与“综合创新论”三大文化思潮的互动。

7.“中体西用”论的最早雏形是冯桂芬1861年在《校邠——bin庐抗议》中提出的。

8.影响20世纪中国文化趋势的最重要的是这样三种思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综合创

新论”,自由主义的“全盘西化论”与保守主义的“儒学复兴论”。

9.三四十年代的新儒学出现各具特色的思想理论体系,贺麟糅首先阐述了“新儒学”概念。

10.冯友兰在抗战期间写下了《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

知言》等“贞观六书”。

11.现代新儒学著名的“三大书院”包括马一浮在四川乐山乌尤寺办的复兴书院,梁漱溟在

重庆北碚金刚碑办的勉仁书院,张君励在云南大理办的民族文化书院。梁漱溟是新儒学的代表人物,万年著有《人性与人心》。

12.1949年以后,现代新儒学的中心由大陆转移到港台和海外,五六十年代是新儒学的鼎

盛时期。

13.近现代文化冲突的两大思潮是民主启蒙和民族意识。

14.进入90年代,中国儒学研究呈现出整体性趋势与国际性趋势。

15.早在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就提出了“会通”的观点。晚清,魏源、王韬、章太炎、孙中

山、蔡元培都表达过相同的观念。

16.李大钊提出“东洋文明主静,西洋文明主动”的观点,他预言“创造一兼东西文明特质、

欧亚民族天才之世界的新文明”。

第四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

1.文化是人类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成果的总和。

2.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源的开发。

3.《求是》杂志1997年第27期发表署名论文,作为一种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鲜明时代性

2)浓郁的民族性

3)实事求是的科学性

4)吸纳百川的开放性

5)深广的群众性

6)勇于改革的创造性

4.世界新型文明的主要潮流,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对话,综合创新。

第六章中国的语言文字文化

语言文字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载体,同时,语言文字又是重要的文化事象。第一节语言文字及其文化特征

1.语言文字的文化特征表现为:语言文字既是重要的文化事象,又是文化的载体。

2.语言的诞生意味着人类文化的诞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语言本身就是一

种文化,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精神文化的一部分。

3.文化对语音有影响;文化对语法有影响,文化对词汇的影响最明显,词汇常常会因为社

会生活和社会思想的变化而变化。

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促进其他文化事象的发展:

1)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2)语言的产生和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其他文化事象的产生和发展

3)人类文化行为的发生大都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上,语言的发展对人的思维和各种社会

生活、文学艺术产生重要影响

5.文字也是重要的文化事象:

1)文字是文化的产物

2)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一部分

6.文字作为记录语言的工具,产生需要两个条件:一个是语言的产生,一个是人类已具有

制造工具的能力。而这两者又使人脱离了动物性而具有了文化属性。

7.根据汉字二维构形特点,形成了特有的汉字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

8.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服务于文化,同时又促进文化的发展;语言是文化的代码,文字对

语言的记录,突破了语言在时间、空间方面的局限。

9.孔子研究六部古书:《诗》、《书》、《礼》、《乐》、《易》、《春秋》,而《乐》在战国时代失

传了,六经变成了五经。

10.构成民族诸多特征中,语言是最重要的,语言能较全面而深刻地反映民族特点。

11.现代中国境内有56个民族,使用的语言却至少有80多种。

12.据语言之间有无亲缘关系及亲缘关系的远近可将它们归属五大语系:汉藏语系、阿尔泰

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和印欧语系。

13.语系是有共同来源的诸语言的总称。

14.语系之下根据语言的亲疏程度再细分为语族、语群、语支路、语言、方言、土语等不同

层次。

15.现代汉语有七大方言:北方话、吴语、赣语、客家话、湘语、闽语、粤语。

16.建国后规定普通话为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17.普通话以北京语言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

范;是汉民族的共同语,也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

18.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最早使用的文字是亻去卢字,公元前就已传入我国。

19.一直使用至今的少数民族文字有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傣文、锡伯文、

彝文、朝鲜文等。

20.现代中国56个民族中,除汉族外,有24个民族有代表自己语言的文字。

21.蒙古族、景颇族、傈僳族各使用两种文字,傣族、苗族各使用四种文字。

22.24个少数民族现在使用的文字有30多种。

23.彝文是表意文字。

24.中国的民族语文政策的基本点是坚持语文平等。

25.汉语的使用人口最多,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汉语是联合国制定的七种工作语言之

一。

26.按词的构造特点来看,汉语的词用在句子里时,没有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形变化,而是借

助于虚词和表示词与词的语法关系。

27.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古代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声调是汉语构词的一种手

段。

28.从音义对应的角度来看,汉语的特点是一个音节对应于多个词(语素)。

29.从最早的甲骨文算起,汉字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30.汉字在造字之初,以象形、指事、会意为手段。

31.形声造字法为汉字主要的造字方法。

32.汉字形体先后经历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的变化。

33.世界上的文字分为两大类:表意文字与表音文字。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古

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

34.世界上文字大都起源于图画文字,表意和表音是图画文字发展的两大趋势。

35.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属于音节——语素文字,就是一个汉字记录一个音节,一

个音节往往代表一个语素。

36.就汉字的形体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成的。

37.共同语的书面语一直以先秦的作品为典范;春秋时代,共同语被称为“雅言”;汉代共

同语被称为“通语”;元代被称为“天下通语”;明清称为“官话”;辛亥革命以后称为“国语”;现在称“普通话”。

38.用汉字记录的少数民族文献有《越人歌》、《白狼歌》及《蒙古秘史》等。

39.我们现在所见到的仿造汉字,绝大多数是仿照楷书出现以后的文字。

40.仿造汉字的少数民族文字分两类:

1)字形结构虽受汉字影响,但有自己的特点,借用汉字的不太多,有契丹大字、西夏文、

女真文等;

2)大量使用音读汉字和训读汉字的方法表达自己的语言,也用形声或其他方法创制表达本

民族语词的新字,如方块壮字、房块白字和方块瑶字。

41.公元前1世纪,汉字逐渐向境外传播,北至朝鲜半岛,南至越南,东至日本。

42.朝鲜语、日本语和越南语,都曾受汉语的极大影响。越南语百分之九十的词汇来源于汉

语。

43.日本文字是汉字和平假名混合的文字;朝鲜创造了谚文,越南创造了字喃。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语言文字观念与制度

1.中国人的语言观念包括:一对语言这一文化事象的看法,如对语言的崇拜、对语言与社

会的关系的讨论等;二是对语言交际能力的不断追求,如对规范语言的追求,对言辞技巧的不断探索等。

2.语言崇拜起源于语言巫术。是一种迷信,这是我们对这一事象本质的认识。

1)趋吉避凶反映了人们对语言的崇拜,人们往往利用同音词进行谐音取义。

2)语言禁忌产生于人类对语言灵物的崇拜与信仰。也常用谐音的方式避忌。避忌是中

国特有的一种语言禁忌,避讳之风起于周、成与秦、盛于唐宋,直到民国以前才被

废除,前后长达两千年。

3)避讳是对字形、字音、字义的回避。

a)通过字形进行避讳的有缺笔、拆字、删字等

b)通过字义进行避讳,指的是用同义、近义字代避讳字

c)通过字音进行避讳,指的是通过同音字、近音字代避讳字。

3.语言的社会功用价值,既是语言的伦理教化作用和语言在认识世界方面的作用。

4.中国人关注语言与社会实际的关系大概开始于春秋战国时期。

5.孔子提出“名实”问题,“名”是名称、词语;“实”指名所指示的观念、实际。

6.人的言辞与人的品行并不总是一致的,但把语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中介无疑是正确

的。

7.古人对语言政治伦理价值和认识世界价值的重视,必然导致对言语修辞的关注。

8.在言语形式方面,一向存在着追求质朴和追求华美这一对矛盾。

1)追求言辞质朴,如孔子提出:辞达而已矣,文质彬彬;老子提出:知者不言,言者

不知等;汉代杨雄主张不要以辞害意。

2)追求言语华丽文采的追求,《左转》中有明确表述;曹丕主张不同文体对言语修辞

有不同要求;陆机主张在用辞上要创新;葛洪则更明确表示赞同汉赋极尽铺排繁彩

之能事的做法。

9.对文采的追求,对语言表现力的极大丰富和对文学的发展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10.从古至今的汉字观念主要有:汉字崇拜、汉字否定和对汉字的多维思考。

1)“河图洛书说“是文字神赐说的一个典型代表

2)“仓颉造字说“是圣人造字说的典型代表

11.对汉字的否定主要是从近代开始的,全面否定始于19世纪—20世纪之交。

12.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了文字的三大任务:简化汉字、推行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评音

方案。

13.关于对汉字的多维思考中,章炳麟发表文章反动否定汉字潮流,他明确提出了汉字与拼

音文字优劣互补的主张。

14.20世纪后期信息时代到来,引起人们对汉字的思考和斗争,不偏重于政治和社会因素,

而是偏重科学的和主体的,取得成绩:

1)重新评价汉字

2)拓宽了汉字研究领域

15.对语言的规范主要是对先秦经典的语言规范,通过刊刻石经等方式实行。

16.仓颉是有历史记载的从事汉字规范的第一人。章太炎在《造字缘起说》中的一段话,肯

定了仓颉在造字规范方面的贡献。

17.《礼记。中庸》曾引孔子的话:“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其中的“书同文”

即指当时的语言文字统一。

18.秦代的“书同文”是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正字运动。

19.书同文就是把各国原有的文字统一为小篆。

20.汉代是隶属成熟期。

1)东汉章帝建初四年(79年),召开白虎观会议,评议五经同异,章帝亲临裁决,这

次会议,经典语言和对经典的解释得到了一次规范;

2)东汉许慎作《说文解字》;

3)东汉灵帝熹平年间,批准蔡彥等用汉隶刊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经,为《易》、《尚书》、

《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种经书提供了石刻标准本,这是中

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

4)魏正史年间,在熹平石经的基础上补刻古文《尚书》、《春秋》二经,字体以古文、

小篆、汉隶三种字体写定,被称作三体石经。

21.唐代以后,楷书通行。

22.传统的汉字教学包括识字教学和写字教学。

23.梁周兴嗣编《千字文》、北宋初年出现了识字课本《百家姓》、元朝初年王应麟编写了《三

字经》,这三本书后世广为流传。

24.传统的语言教育包括句子训练和作文训练。句子训练是通过属对训练来实现的,属对训

练是一种充分注意了汉字汉语特点的语言训练。

25.张志公提出语文教育做两件事,一要花大力气对付汉字,二要花大力气对付文章。

第三节以汉语汉字为载体的文化事象

1.修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临摹的特殊方法。

2.顶真,是将前一语言片段末尾的词语作为后一语言片段开头的词语所形成的一种修辞

格。

3.回文是指调换词的排列顺序,正读、倒读都能成文的修辞格。

4.析字是利用汉字形体可拆分的特点而形成的一种机智巧妙的表达方式。

5.复叠,汉语中词的重叠形式比较发达,有意识地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形成重复的修辞格,

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

6.对仗(即对偶的修辞手法)是汉语格律诗的一个基本要求,对仗的运用可以增强诗歌作

品的整齐美。

7.骈(pian)体文是汉以后产生的一种特殊的文体,是举世无双的汉语文学样式,它的全

盛时代在南北朝。

8.汉字起源于图画,“书画同源”。

9.汉字艺术主要包括书法艺术和玺印艺术。

10.汉字是世界文字中惟一由图画文字不间断发展下来的文字。

11.汉字形体经历了各具特色的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字体。

12.篆书略呈纵势展开,隶书呈横势展开,楷书则基本上方整一致。

13.书法艺术的基本精神就是中华民族自古至今所崇尚的“中和美”。

14.汉字汉语与民俗的联系有:对联、预言和字谜、汉语汉字与姓名文化。

15.对联是由桃符演变来的。

16.汉语汉字的特点形成了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主要表现在名与字的联系和姓与名的联系

两方面。

第五章中国传统的思想观念与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与物质生产活动所创造的物质文化有直接关系,包括精神生产活动及其造成的社会关系和精神财富。

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

1.中国古代的思维模式,最有特色的是整体思维、类比思维、辩证思维。

2.中国传统的整体思维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

3.所谓整体思维,是指把天地、人、社会看作密切贯通的整体,认为天地人我、人身人心

都处在一个整体系统之中,各系统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联系。

4.中华民族经过长时间的观察、领悟,到《易经》和《洪范》时代形成了由“天—地—人”

组成和谐整体的宇宙观念。

1)《易经》以代表天的乾卦和代表地的坤卦领头的结构布局初步确定了宇宙系统论的

模式,以及人如何与宇宙系统相统一的规范。

2)《尚书。洪范》则对早期五行理论作了比较系统的叙述。

3)《吕氏春秋》以儒家为核心,将道、法、墨、兵、农、名诸家加以改造,糅合为阴

阳五行家的宇宙图式为理论框架的天道、地道、人道统一的思想体系。

4)汉代使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得以完善。

5)阴阳五行统一体的学说第一次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的理论模式和一般系统的双层结

构模型。

6)宋代、理学的开创者周敦颐著有《太极图说》。

5.儒家、道家都主张以直观、经验为基础去领悟、把握宇宙、人生之整体、系统。

6.类比思维是指依据食物的外部特征或内在属性进行比照与联系的思维方式。

7.古代汉民族的类比思维,常见的主要是在“天象”、“地法”、“人事”之间做类比;类比

思维是从“天、地、人”系统整体思维衍生出来的,是体现系统整体思维的。

8.类比思维,是就“天、地、人、万物”之间的外部特征与内在属性进行类比。

9.《诗经》的比、兴则是类比思维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

10.类比思维中包含了类推,类推是把两个以上的有联系的类比排列出来,按照意义发展的

顺序逐层往下推导。

11.辩证思维,就是运用对立而统一的观点、方法来认识、分析各种自然现象及其变化。

12.中国古代的辩证思维来源于对天地万物两两对立而又统一的自然现象的考察与理解。

13.先秦时期,人们不但指出事物是两两相对的,而且关注事物向着对立的方向转化。

14.春秋末期的军事家孙武,运用辩证思维来分析与指导作战,著有《孙子》。

15.老子把独立变化的规律表述为“玄”、“常”、“天之道”、“人之道”,“玄”、“常”,也可

以具体称为“天之道”、“人之道”。其中有三条规律:

1)“有余”与“不足”经过损与补而走向平正统一

2)转化与统一有益无害

3)转化与统一是自然发生的,无为而成的

16.《易》总结的对立变化规律有三条:

1)相反而成

2)“生生”与“日新”

3)“趣时”。

17.把《易》概括的事物转化的三条规律,与《老子》概括的事物转化的三条规律相对照,

内容是息息相通的。

18.先秦时期对辩证思维方法的归纳:

1)《老子》归纳的方法是“观复”

2)《庄子》归纳的方法是“反衍”、“谢施”

3)《易》归纳的方法是“通变”

19.“通变”就是实行对立物转化的过程与关节;《易经》的辩证思维可以用“通变“二字

来概括,后人:把中国哲学中的辩证法思维称为通变法。

20.先秦的辩证思维发展到宋代形成“有对”之说。

第二节中国传统的哲学观念

1.“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2.天人合一的观念起源于西周时代

3.明确指出天人合一这一专有名称的是张载

4.天人关系的几种观点:

1)天人合一

2)天人交胜:唐代刘禹锡在他所写的三篇《天论》中提出的

3)天人之分:战国时代的荀子在他的《天论》篇中提出的

5.天人合一观念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在中国哲学中,占主导地位):

1)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整体系统的、辩证发展的思维方式

2)造成了追求和谐社会的理想主义倾向

3)造成“诚明合能“的人生修养哲学,推动人们在成己成物、人我交融中实现人格、

品德的完善。

6.中庸之道的价值观:

1)“中庸”意为“中试可以长久行用的典法”

2)“中和”意为“经过两端的调整而达到和谐”

7.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

8.中庸是“至德”,最高的德,又叫“中和之德”。

9.中庸,中和含有深层广远的价值观念,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价值原则。

10.“知行合一”的实践观:

11.孔子、荀子、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的“知行”观

1)孔子开始,人们就把“言行一致”作为道德修养的问题来说明,《尚书。说命上》

提出“知易难行”

2)荀子有“知轻行重”说

3)宋代,程颐提出“知先行后”的主张

4)朱熹继承了程颐的这一主张,但并不完全主张先知后行,进行了重要的补充和修正,

提出知行“并进互发”

5)王阳明强调“知行合一”

6)明清之际的王夫之“反对离行以为知”,提出“行先知后”说,强调是知行的分而

后合,较为辩证地解决了“知行关系”的问题。

12.中国古代的“知行合一”说的主要内容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并不注重于

构件理论体系,而强调身体力行。

13.“知行合一”说是以“天人合一”说为前提的,或者说是从“天人合一”说派生出来的。第三节中国传统的宗教信仰

1.中国古代的原始宗教中,对后来的社会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有上帝崇拜、鬼魂崇拜、祖

先崇拜、前兆迷信和占卜等。

2.上帝的神性主要有:一支配气象上的现象,以影响人的祸福,二是支配社会现象和支配

社会统治者的神性。

3.“德”与上帝信仰的结合是周代宗教突出的特征

4.鬼魂崇拜是原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宗教迷信,主要内容是:

1)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

2)迷信灵魂有超人的能力

3)把人的生活和社会关系附加给幻想的鬼魂世界

5.男墓内随葬品主要是斧、铲、镰等农业劳动工具;女墓内的随葬品主要是石磨盘、磨棒

等粮食加工工具,表明人们认为,鬼魂在阴间还要劳动,并像阳间那样实行社会分工呢。

6.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它被当做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到崇

拜。

7.原始的前兆迷信是古代占卜发生的基础,主要的占卜形式有鸟占、兽骨占、筮(shi)

占、竹占、星占、梦占等。

8.春秋战国时期,占星术已基本成熟。

9.我们最古的记录是殷墟占辞

10.中国古代原始宗教的社会作用:一是保护统治者和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二是麻醉

与驯服被统治者。

11.在汉民族历史上影响最大的宗教——道教、佛教,以及儒学的宗教色彩。

12.秦汉以后出现道教,将古代的鬼神崇拜、秦汉时期的神仙信仰、黄老道术以及经学、墨

学的某些观点融合以后而成。

13.道教发展过程:

1)东汉顺帝汉安元年(142年),张道陵倡导道教,称“五斗米道”、“天师道”,为道教定

型化之始

2)东汉末,有张角的太平道和张鲁的五斗米道,组织教团和黄巾军

3)东晋时,葛洪与建武元年(317年)撰《抱朴子内篇》,整理、阐述了道术等理论

4)南北朝时,北魏嵩山道士寇谦之改革旧天师道,创立“北天师道”,使道教由民间宗教

变为官方宗教

5)南方庐山道士陆修静整理三洞经书,编著斋戒仪范,道教形式形成

6)唐宋后,南北天师道与上清、灵宝、净明各宗派逐渐合流,到元代归并为“正一道”

7)北方,金大定七年(1167年),王重阳在山东宁海创立全真派,徒弟邱处机受到元太祖

成吉思汗重视,全真派称为道教中势力和影响最大的一个教派。

8)此后,道教正式分为正一、全真两大派,正一派的道士不出家,全真派的须出家。

14.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15.道教对古代医学、古代化学、古代药物学都有影响

1)葛洪《抱朴子。金丹骗》、《抱朴子。仙药篇》、《金匱药方》、《肘后备急方》、《神仙服食

药方》

2)南天师道的代表人物陶弘景著有《神农本草经集注》、《效验方》

3)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16.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17.佛教的基本教义是“四谛”法,谛的含义是真实深刻,“四谛”是四个最基本的道理,

指“苦、集、灭、道”;苦是说“人生皆苦”;集是说集合,招致苦难的原因;灭是“入灭”或“涅槃”,指脱离生死苦海;道的含义指道路。

18.乘指的运载工具,比喻从现实世界的此岸到达悟的彼岸。

19.大乘佛教强调普度众生,认为一切众人皆可成佛,一切修行应以自利、利他并重,是菩

萨之道。

20.把坚持:四谛等原有教义、重于自我解脱的教派称为小乘。

21.中观宗、瑜伽宗、密教称为古印度大乘佛教的三大系。

22.南传佛教属小乘;北传佛教属大乘,流传于中国、朝鲜、日本、越南的汉语经典系及我

国藏族和蒙族地区的藏语经典系。

23.佛教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正式传入中国;隋唐之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

化融合,遂演变为中国化的佛教。

24.鸠摩罗什的学生僧肇在《不真空论》中对三派般若学理论作出评判与总结,客观上对魏

晋玄学作了某种批判性总结,从而成为佛教由依附玄学到发展玄学的标志。

25.南北朝时期,儒、道、佛三教斗争激烈,到唐太宗年间,实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26.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最集中的表现是,通过摄取儒道的思想而形成中国化的佛

教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27.佛教对儒家的影响,突出表现于对新儒学——宋明理学的渗透。魏晋的玄学诗,南北朝

的山水诗,唐诗、宋词,都受到佛教的深刻影响。

28.先秦儒家“天命观”的宗教色彩;君王、圣人制定的政治思想、人伦道德、人事仪制的

本原是“天”、“天命”,所以说先秦儒家的“天命观”虽不是宗教,却有着明显的宗教色彩。

29.董仲舒的阴阳五行说与今文经师的饥纬使儒学宗教化。两汉时期,儒学的宗教化已到了

严重地步。

30.儒、佛、道的融合早就了新儒学——宋明理学,此学把佛、道二教的许多思想内在化了,

因而具备了一定的宗教功能。

31.宋明理学摄取的佛教思想,主要是隋唐佛教的心性理论。宋明理学将隋唐佛教的心性理

论融入自己的义理之中,表明这种义理学的实质是儒学化的佛性理论,因而带着明显的宗教功能。

32.宋明理学要达到的目的,是“存天理,灭人欲”。

第四节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

1.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精神文化的核心。

2.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以儒家思想的影响最为重要。

3.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义、礼,这三个方面可以视为三基德或三母德。

4.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对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进行了丰富和发展。

5.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片面强调

忠孝和恭顺,发展到后来,便成了具有正统权威性的三纲伦理。

6.“三纲”一词最早见于西汉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基义》。

7.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东汉后,三纲便成为封建伦理规范的最高法则,

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最有力武器,同时也成为束缚人性的最大枷锁。儒家的伦理思想和封建政治合而为一,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社会所特有的伦理政治。

8.董仲舒还提出了五常之道,包括仁、义、礼、智、信,在孟子四母德的基础上加了信,

形成了五母德,这无疑是对儒家伦理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9.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1)仁爱孝悌

A.仁的核心是“爱人”;

B.孔子是站在贵族的立场上讲仁爱,总是将仁爱思想和等级制度结合起来,因而

他心目中的仁爱带有一定的等级观念;

C.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爱思想,融进了较为浓厚的平等意识;

D.与中国以家族为本位的社会结构相适应,儒家的仁爱思想呈现出由己推人、由

内而外、由近及远的特点;

E.在孟子的“仁政”思想中,“亲亲”是一个重要的基石;

F.由亲爱亲人进而仁爱百姓,由仁爱百姓进而爱护万物,这是儒家推广仁爱之心

的典型步骤;

G.墨家提倡的是一种部分远近先后的“兼爱”,兼爱是墨家伦理思想的基本原则。

2)重义轻利

A.义的基本含义是应该、合宜,是一种行为原则;

B.孟子所说的“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这便是这种传统美德的最高境界。

3)谦和礼让

A.礼在中国古代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

B.可以指整个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叫礼制;

C.可以指整个社会的一种道德规范,叫礼让;

D.可以指具体的礼节仪式,叫礼仪;

E.可以指个人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来的道德修养,叫礼貌。

4)真诚有信

A.诚的核心意义是真实而不虚妄

B.信有两层含义,一是讲信用,一是信任。

10.中华民族的理想人格

1)儒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包括两个层次的人格追求,圣指圣王;贤指道德修养较

高的人。圣和贤主要是从社会地位方面所作的划分。

2)儒家的理想人格更侧重于适合广大民众的贤人。

3)贤人在儒家经典中通常是用君子一词来表示的。

第五节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

1.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1)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

2)强调教育的必要性

3)主张德育叫智育相结合

2.中国古代教育的总体目标

1)《大学》一开篇,就明确提出了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

在止于至善”,也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

2)止于至善,是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

3)为实现三个目标,《大学》还提出了教育的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

4)格物,是整个教育程序的起点,就是对五经、六艺等方面内容的学习。

5)诚意、正心是指个人内心的保养,诚意是正心的先决条件。

6)修身是整个教育程序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格物、致知、诚意、正心都是修身的具体

方法,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修身的最终目地。

7)《大学》充分反映了儒家家国一体的政治思想,同时也反映了儒家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儒家的最高社会理想是天下大同。

3.中国古代教育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最早的实践者是孔子。

2)启发诱导

3)学思结合,也是孔子最早提出来的,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学思并重的教学思想,王夫

之也进行更为深刻的论述

4)教学相长,《礼记。学记》首先提出来的,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的一大贡献

第六节中国传统的意识审美

1.文学艺术

1)早在汉字产生之前,中国古代文学就以口头的形式流传着、发展着

2)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春秋时期编成的《诗经》,现存305篇,分为风、雅、颂三

部分。风、雅、颂的划分正式根据不同的音乐风格,反映了当时诗歌与音乐舞蹈的

密切关系,体现出了上古时期诗、乐、舞三位一体的文化特征。赋、比、兴三种艺

术表现方法,奠定了中国诗歌审美体系和抒情模式的基本格局,也体现了类比思维。

3)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离骚》是代表作,

后世称楚辞为骚体诗,骚体诗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从民间集体歌唱过度到了诗

人独立创作的新阶段;巫歌直接影响了楚辞的创作风格,是楚辞具有浪漫主义情调;

楚辞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其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

4)汉赋和汉乐府民歌是两种风格迥异的文学样式。汉赋是由楚辞演化而来的一种专事

铺叙的用韵散文,其根本特色就是以铺张为能事;汉乐府民歌则比较贴近当时下层

人民的现实生活,除了供统治阶级娱乐外,还具有“观风俗、知厚薄”的政治意图;

汉乐府民歌主要有“相和歌辞”、“鼓吹歌辞”、“杂曲歌辞”三类。

5)唐代的格律诗是中国诗歌形式美的极致;唐代还兴起了一种同样讲究平仄押韵,但

句式却长短不齐的新诗体——词,词的起源,再次反映了中国诗歌与音乐密切关联

的文化传统,也再次反映了中国民间文化对文人创作的滋养和启发;词到宋代发展

到鼎盛时期。

6)元代的散曲、明清的章回小说

2.戏曲

1)中国戏曲发端于远古时期祭祀神鬼的仪式

2)杂剧发展到元代,进入了中国戏曲的辉煌时期,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

记》;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

3)昆曲、京剧、川剧、秦腔等著名的中国地方戏曲,使中国戏曲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4)中国戏曲总体上有共同的特点,最主要的是表演方式程式化,首先是角色的模式化,角

色分生、旦、净、丑四大基本行,其次是动作的虚拟化;这种以虚运实的写意表演方式,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尚意追求,是中国戏曲文化区别于西方戏剧的一个重要方面。

3.音乐

1)远古时期祭祀仪式,巫者所跳的娱神舞,往往有音乐伴奏,这可能是中国音乐的最早起

源。

2)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和夏、商、周三代都有自己的乐舞。周代将这六代的乐舞台为六

部,成为六乐,也可称六舞。

4.舞蹈

1)最早起源于原始人对狩猎、农耕场面的模拟及向异性表示爱慕的动作。

2)原始巫术和舞蹈密不可分。

3)唐代的《胡腾》、《胡旋》、《柘zhe枝》三种舞风靡长安及全国各地,安禄山善舞《胡旋》

受到唐玄宗的赏识。

4)《霓裳羽衣舞》《凉州》《绿腰》《兰陵王》很出名。

5)中国古典舞蹈发展到唐代,基本上已经达到了顶峰。

6)中国古典舞有三个主要特点:民族性、民俗性和地域性。

5.绘画

1)魏晋时期,三国东吴的大画家曹不兴,享有“佛画之祖”美誉。顾恺之《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代表当时人物画最高水平。

2)唐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全面繁荣时期。王维创作所表现出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

艺术追求。

3)宋代是中国绘画艺术的鼎盛时期,张择瑞的《清明上河图》是典型代表。

4)元代文人是画统治画的时期,元代画家还提出书法入画的主张。

5)明清两代主要是继承元代传统;清代,民间年画出现了空前兴盛。

6)中国画、国画特点:追求神似,注重意境;以墨线为造型的主要手段;与诗、书、印密

切配合。

6.建筑

1)隋唐时期,中国建筑走向全面昌盛

2)明清两代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巅峰期,明清皇城、十三陵、明长城、清代皇家园林避暑山

庄,都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最高成就。

3)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斗拱是中国建筑所特有的构件形式,常

被用来作为中国建筑的代名词。

4)左右对称是中国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建筑

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

7.中国古代艺术的致用精神

1)诗言志

A.作为一个艺术命题,大约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

B.基本含义是说诗歌是用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和理想追求的一种艺术形式;

C.被奉为千古诗教之源和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

2)文以载道,宋代古文家周敦颐提出来的

3)乐以教化

8.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

1)中和之美,突出表现在中国古代的音乐思想中

2)尚意追求

3)尊崇自然

第四章中国传统的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中介。

第一节中国传统的政治制度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的伦理政治是中国政

治制度的鲜明特点。

2.伦理型的社会政治结构,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文化。

3.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

代渐趋完备。周王自称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称为天下大宗。

4.宗法制在春秋时期瓦解后,其影响长期存留在中国传统社会之中。

5.完整的宗法制出现在周代,传嫡不传贤的方式,遏阻了一般王室成员对王位的觊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