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济学例题

西方经济学例题

西方经济学例题
西方经济学例题

课程:西方经济学 A 卷

考试形式:开卷,90分钟 本试题满分:70分,共3页 学号丄 __________ 姓名丄 _________ 成绩丄 ________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X,

如果判断为X,在有问题的文字下面划线

---,20分)

1、 价格原理。川菜供不应求、价格上升,“川菜市场”上竞争引致“要素市场”上川 菜厨师工资、川菜馆场地租金和贷款利息增加。所以,是川菜的价格决定其成本, 不是成本

决定价格。(

2、 边际原理。边际产量(收益、效用)为零时,总产量(收益、效用)最大。 (

) 3、 交换原理。收入和福利主要来自创新、 生产和市场交换,但也来自公平分配。( )

4、 均衡移动分析原理。对消费者征税使产品的需求曲线右移,结果均衡价格和均衡数 量下降。(

5、 均衡移动分析原理。对厂商补贴使得产品的供给曲线右移,结果均衡价格上升而均 衡数量下降。(

6、 均衡移动分析原理。供给曲线右移表示生产者在每一种价格水平上愿意提供更多的 产品。(

7、 激励反应原理。“棋子谬误”和激励反应原理要表达的思想是: 个人不是被动的棋子, 个人有目的、偏好、计划、意愿,是趋利避害的行为主体。确定性预期是稳定投资和消费的 前提。(

8、 交换原理。漆黑的路上,禅师问一个打着灯笼的盲人:

“你是为了照亮别人?” ,盲

人:“也是为了我自己-避免被人撞倒”。帮助别人等于帮助自己此乃交换的涵义。 (

9、 供求定理。商品的价格与人们对它的需求量成正比、与人们对它的供给量成反比。

( )

10、均衡稳定分析原理。均衡价格随着需求的增加和供给的减少而上升。

11、 均衡原理。有人说:供过于求时,商品价格下降、供给量减少,供给减少会导致价 格上升。所以,无论供求状况如何,商品的价格都不会改变。

12、 均衡原理。有人说:供不应求时,商品价格会上升,涨价抑制需求量,需求下降导 致价格下降。所以,长期看价格是稳定的、不变的。无论供求状况如何,商品的价格都不会 改变。美国前总统卡特也有类似的观点,他们说得对吗?( )

13、 市场理论。垄断企业是指行业或本区域存在唯一的一个企业。 理发馆,该理发店属于完全垄断。 (

14、 机会成本原理。张先生利用自有商铺经营, 无论他如何经营, 其选择成本都不受他人影响,即私人产权意味着选择成本始终为零。(

15、公共产品原理。稀缺性和竞争性物品如果免费必然引起激烈竞夺并产生负外部性

“公地悲剧”。(

16、 交换原理。“零和交易”:一方所得必为另一方所失。所以,不发达国家应该远离国 际贸易、抵制外国投资以避免遭受剥削。

17、 税负分担原理。对卖者征税,税收最后由商人承担;对买者征税,税收最后由顾客 承担。(

18、 均衡移动分析原理。假定已知某商品的市场均衡价格

P=4,现在需求曲线左移,新

某村镇只有唯一一家

他无论选择何种项目,

的均衡价格将会等于或大于4。()

19、价格原理。政府免费提供住宅用地,房价就会下降,采用土地拍卖方式,房价就会

上升。成本决定房价。()

20、替代效应。如果对私人汽车排放征税,会减少对公共运输服务的需求。()

二、填空(20分)

1、均衡点移动分析原理。假设S= 100+ 200P,该商品的均衡价格P=4。那么,供给曲线变为S' = 200 + 100P后,均衡的价格将小于或等于( 4 )。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经济利润为()。

3、机会成本原理。玛丽每小时最多能赚20美元,NBA明星科比每小时最多能挣50000美元,如果两人恋爱并一起去看电影,具有比较优势的是()。

4、均衡点移动分析原理。已知劳动市场的供求函数S=800P; D=24000-1600P ;请计算:

政府实施需求方(企业)补贴政策,每小时补贴10元,新的均衡工资是()元/小时。

5、消费者均衡原理。已知,超级汉堡包X的效用函数TUx(Qx)=600Qx—20QX2;单价Px=10

元/单位(且不变)。可乐饮料Y的效用函数TUy(Qy)=80Qy—10Qy ;单价Py=2元/单位(且不变)。消费预算* 300元。求:消费者Qx、Qy的最优消费比例是:(:)。

6、生产者均衡原理。已知,生产函数Q=KL,求:资本单价P K = 1元/单位,劳动单价

F L=4元/单位,Q=10;最小成本=()。

7、哈罗德-多马模型。一国消费占收入的89%,资本增加20000亿的GDP增加量为5000 , 即资本-产出率v=4,问:该国的经济增长率是(s/v )。

8、失业原理。某国在2013年2月20日至2014年2月20日,有成年人2.6亿,其中2.1

亿人有工作,由于需求不足0.10亿人没有工作但仍然努力在寻找工作,0.3亿人没有工作但

没有寻找工作,问:劳动参与率和周期性失业率分别是(;)。

9、货币供应量原理。贴现率为3%,某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2000亿,当法定准备率至

r=19%,那么,货币供应量会增加()亿。

10、利润最大化原则。根据下表企业总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是( 5 )。

三、作图题或问答题(20 分)

1均衡稳定分析原理。已知劳动市场的供求函数S=800P; D=24000-1600P ;请画图标注: 政府最低限价为20元/小时,劳动供给量、劳动需求量、黑市价。

2、均衡移动分析原理。已知香烟的供求函数分别为:S=9P, D=200-P。求:政府征消费税, 每单位5元。画图并表示原来的和新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3?用100-500字概括课堂笔记(或者绪论,或者第四和第五章课堂笔记)

4、MR = MC模型。举两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MR = MC的运用。

四、论述题(10分)

1、用200-500字概括课堂笔记(或者第一章,或者第二和三章

课程名称:西方经济学B卷

考试形式:开卷,90分钟

本试题满分:70分,共_3_页

学号丄__________ 姓名丄 ________ 成绩丄 _________

一、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X, 如果判断为X,在有问题的文字下面划线---,20分)

1、免费与竞争。充裕的和低竞争性的物品和资源(例如夜晚的黑暗、夏天的苍蝇蚊子),可以容许无代价地免费使用,是真正的公共产品,不会因搭便车、疯狂竞争而产生“公地悲剧”。()

2、成本与价格。成本决定市场价格,而不是工资租金利息等市场价格决定成本?()

3、成本与价格。会计成本不决定产品价格,如赔偿实行同命同价、拆迁按市价补偿、

企业破产……()

4、产权界定。公域群体行为中会出现不负责任行为并产生外部性,解决“败德”行为

首先要解决“东西是谁的(产权)、产权主体明晰还是虚置?()

5、自由与民主。自由就是对自己的生命、财货自主负责并自愿交换,民主就是让渡个

人权力中涉及公共事务部分(如治安权、修路权、排污权、邮政权、铸币权、宣战权和外交权)并由投票进行公共选择。()

6、激励与供给。“养路费改燃油税”,激励供给方把公路越修越长越绕;过桥费、过路

费激励供给方把路修短。()

7、需要与价格。“刚需”决定了“公共产品”(居有所、病有医、老有养、行有车、寒有衣、食有鱼)必须低价供应。()

8公共产品。大家都用的东西就是公共产品;公共产品应该是公益品。()

9、成本定律。做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久病床前无孝子,开口言大义、临难

却变节,爱国容易纳税难。因为前者是虚拟的低成本付出,后者需要支付真实的成本。

()

10、反贪与反权。有人认为,重典治吏可以杜绝贪腐、权力寻租、黑箱操作,严厉的

监管和惩罚可以解决教育乱收费、出租车拒载、公共服务质量低……。()

11、平等。在既可免费获得(“无排他性”)又不稀缺(“低竞争性”)的东西面前(阳

光、空气、黑夜、早阳、晚霞、烟火、春夏秋冬、数理化基础理论、阿拉伯数字、加减乘除

知识等等),可以实现人人平等。()

12、人力资源。市场经济中劳动力是稀缺资源,人多不是坏事和负担,而是机会和需

求,大城市机会更多。()

13、外部性。解决外部性只需要界定权利不需要政府干预。()

14、GDP人均GDP代表富裕程度和生活水平与质量,2010年韩国人均GDP是朝鲜的

19倍,可以反映双方在就业、人均寿命、身高、营养水平、生活质量和生活方式、人均住

房水平、医院床位、受教育程度、经济景气状态、运行状态、环保意识和治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

15、成本转嫁。任何涨价,商人最后都能够把负担全部转嫁给顾客。()

16、稀缺性问题。人类可以通过控制、减少欲望而不是发展生产、增加产出、配置资源

来解决稀缺问题。()

17 、乘数效应。消费是美德,节俭是败德。()

18、 税收效应。"税收乘数=-b/ (1-b )”表示税收增加,国民收入按乘数或相应的倍数 增加。()

19、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与变动。 “均衡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从分析方法上讲是均衡移 动分析,而“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属于均衡稳定分析。 (

20、 G DP GDP 是指一国的所有居民(国内的和国外的居民)在一年中生产出来的所有

服务和物品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

、填空(20分)

5、弹性原理。已知粮食市场的供求函数 S=8P;D=20-2P 。问:丰收使供给函数变为 S ' =16+8P, 新的总收益TR '是增加还是减少?(

)。

6、 短期成本原理。已知短期总成本函数 TC = 2Q 3+ 2Q + 80Q+ 100。问题:MC=(

)。

7、 汇率原理。我国某外贸企业生产某种玩具出口, 价格P= 20(美元/件),计算:汇率(¥/ $ )为5 /I 和7/1时,出口 10万件玩具分别可换回人民币( ;)。

&失业原理。某年,美国平均每个劳动者每年失业一次 ,每次持续 6周,该国失业率 u

=() 。

9、

奥肯定律。如果实际 GDP 增长率=7.4%,根据奥肯定律u =失业率变化=( ) 。

10、 失业原理。凯恩斯陷阱的政策含义是 ( )。

三、作图题或问答题(20分)

1、均衡稳定分析原理。已知春运火车客运服务的供求函数分别为 :S=8000; D=9000-2P ,政

府管制价格,即限制价格 =50元/单位.画出图形并标注均衡价格、均衡数量、管制价格下的 需求量和供

给量、黑市价格。

2、政策分析。已知教育产品生产的供求函数分别为 :S= — 6500+0.8P,D=10000-0.2P ,产品需 求方是学生,供给方是学校。现在政府出台补贴政策

:大学每招收一个学生,政府对学校和

学生各补贴2000元,用坐标图表示原来的均衡和新的均衡及相应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1、 23、 成本原理。一般而言,边际成本随着产品数量的增加而( 收益原理。边际收益递减的原因是 (

均衡稳定分析原理。已知粮食市场的供求函数 为1元/公斤时,黑市价=( ) )

S=8P ; D=20-2P 。问:政府规定最高限价

均衡点移动分析。已知房屋租赁市场的供求函数 者每平米征税:3兀/m 2/天。假如当前市场利率

)元 /m 2。

4、

S=4+6P ; D=54-4P ;现在,政府对出

3、均衡原理的运用(均衡移动分析)。已知S=2P,D=300-P,要求:

写出政府对买者每单位征税T元时的财政收入函数方程、画“拉弗曲线”图并说明其政策

涵义

4、用100-500字概括课堂笔记(或者第六至八章,或者第九至十章四、论述题(10分)

1、国民收入决定原理。写出消费函数、乘数原理、简单凯恩斯模型并说明边际消费倾向(b)在消费函数、乘数原理、简单凯恩斯模型中的作用

课程:西方经济学C卷

考试形式:开卷,90分钟

本试题满分:100分,共3页

学号丄__________ 姓名丄 ________ 成绩丄_________

一、填空(30分)

1、机会成本原理。张茜五年前花15万购买一套房子,现在市场价格200万元,现在她正考

虑以多少钱卖掉这套房子。她的会计成本、机会成本是(;)。

2、MR=M d型。总利润最大化原则或厂商确定最优产量的根据是()。

3、弹性原理。粮食歉收,所有农民的总收益TR将会增加还是减少()。

4、短期成本原理。已知短期总成本函数TC= Cf+ 6+ 4Q+ A,其中,A为任意一常数。AVG

MC=(; )。

5、均衡点移动分析。已知房屋租赁市场的供求函数S=6P; D=32-4P;现在,政府对出租者

每平米征税:1元/m2/天,供给函数S'=6 (P-2)。假如房屋资产价格=(天租金收益*365 )/利率,当前市场利率r = 3.5%,,政府征税政策出台后的房价是()元/m2。

6、汇率原理。贬值与外贸收入。我国外贸企业生产某种玩具出口,价格P= 20(美元件),请计算:汇率(丫/$ )为6/1和8/1时,出口10万件玩具分别可换回人民币( ;)。

7、乘数原理。根据乘数原理,b=0.723518,政府税收和政府采购都增加47629亿,那么,

新增加的GDP^()。

8、失业与通胀原理。痛苦指数、政府不受欢迎指数的公式是(;)。

9、预期理论。某机构持有9826万元的债券,年利率4.5356%,预测第二年通货膨胀率 3.315%, 债券实际利率、名义利率=(; )。

10、失业原理。美国平均每个劳动者每两年失业一次,每次持续6。25周,该国失业率u

=()。如果实际GDP增长率=12%根据奥肯定律u =失业率变化=()。

二、问答题、计算题和作图题(20分)

1 ?按照重要程度排序(列出)微观经济学或者宏观经济学(二选一)的重要原理

2. 国民收入决定原理。解释Y = (a + I )/(1-b);说明a、I及b与国民收入Y是正方

向还是反方向变化

3、均衡稳定分析。已知春运火车客运服务的供求函数分别为

:S=100+2P,D=1000-P,政府进

行价格管制----限制价格为150元,画出图形并标注黑市价格。

4、效用理论。说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之间的关系?为什么钻石单价比水的单价贵?

三、论述题(20分,任选一题

1、用AD-AS模型说明AD、AS、GDP、就业水平、价格水平的关系

2、什么是消费函数、投资函数?购买住房是消费还是投资?为什么?

四、判断题(30分,在括号内打"或X, 如果判断为X,在有问题的文字下面划线---)

1、凯恩斯陷阱。利率对货币供给量变动总能做出反应,投资对利率变动始终是敏感的,货

币政策始终是有效的,这被称为凯恩斯陷阱。()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就是你所放弃的所有项目收益的总和一一货币的和非货币的。(

3、反因果谬误。警察越多,交通越拥堵;弗罗里达州死亡率很高,住在那里一定对健康有

害;破案率上升表明治安状况明显好转。()

4、合成谬误。涨工资能增加工人们的实际收入;个人多储蓄,社会财富就会增加;每个人

都能从关税保护中受益。()

5、成本与行为。网上表达思想五花八门、爱心泛滥,付诸行动时却千篇一律、大同小异。

()

6、顾此失彼与比较优势。资源有限,用来生产此,就不能生产彼,顾此的成本就是失彼,

选择失彼最小的“顾此”,就是这个人的比较优势。()

7、交易成本。市场交换和贸易有交易成本,相对而言战争或抢东西成本较低。()

8、边际效用、支付意愿与需求定理。由于边际效用递减,消费者对消费商品的支付意愿(愿付价格)递减,所以,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9、需求定理。城市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人们的收入。()

10、利息理论。一个预期寿命只有60岁的人与一个预期寿命1000岁的人的行为对应的分别

是低利率和高利率。()

11、边际效用、支付意愿与需求定理。春运期间,愿意出高价从黄牛手中购买火车票的都是

有钱人。()。

12、需求定价。当物品和资源极其稀缺、供给不变(无弹性)时,如古董字画,如身高2.20 以上、

身体灵活、篮球智商较高的运动员,不管你标不标价,也不管供给是否被垄断,其价

格都是由需求争夺决定,这被称为需求定价、稀缺定价。()

13、价格与竞争。市场活动中,识别刚需、必需、稀缺、偏好、热爱、重要、紧急与否的低

成本手段是竞价方式。()

14、人口红利。最低工资制度、劳动合同制度、社保和福利制度等推动工资上升,导致企业

退出或抑制投资需求,同时劳动力供应和失业增加,出口和国家竞争力下降。()

15、理性假设。只有市场制度、商业游戏规则才能与利己人性相容,它通过市场竞争约束不

诚信行为,最终实现利己与利他、自利与互利的统一,市场经济不是最好但却是“最不坏” 的体制。()

16、机会成本。在经济领域,行为有代价,选择有成本。即使是免费午餐也有时间机会成本。

17、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失败的原因是:人与人的目的、目标不同、价值判断不同,价值判

断、效用和偏好具有主观性,“他人毒药,此人美酒”、“人是活的,计划是死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

18、货币。货币意味着各种选择机会,任何选择都要放弃货币的其他用途,爱钱就是珍惜机会。()

19、排他性与竞争性。根据“西方国家理论”,老百姓手无寸铁(非排他性),流贼竞争(竞争性)必然导致民不聊生、凋零荒芜。面对“竞争流贼”与“垄断坐寇”,百姓宁愿选择有

长期稳定预期的坐寇(政府),如果没有规则制衡或者任期极短,政府无异于流贼--公民必

然成为“公地悲剧”的牺牲品。()。

20、竞争性与排他性。付费卫星电视,多一个人使用,不妨碍其他人,体现了公共物品的“高

排他性和低竞争性”;上下班高峰期拥挤体现了公共设施的“高竞争性低排他性”。(

建设工程经济标准考试试题

C. 及时性 D. 可比性 17. 企业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的确认、计量与报告,这反映了( B )。A.会计核算假设 B.会计核算原则 C.会计核算基础 D.会计核算要素 18.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所形成的,由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并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属于( A )。 A. 资产 B. 负债 C. 所有者权益 D. 收入 19.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施工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日常修理费应作为( A )予以确认。 A.当期费用 B.待摊费用 C.直接费用 D.期间费用 20. 某机器设备原始价值14万元,预计净残值率5%,预计使用年限为6年,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第二年应提的折旧额为( B )。 A.万元 B.万元 C.万元 D.万元 21. 在计算完工百分比时,根据已经完成的合同工作量占合同预计总工作量的比例确定是一种()法,适用于合同工作量容易确定的建造(施工)合同,如道路工程、土石方工程等。 A.投入衡量 B.利润衡量 C.产出衡量 D.权责衡量 22. 关于建造合同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建造合同一般是不可撤销合同 B.固定造价合同按照固定的合同总价或固定单价确定工程价款 C.固定造价合同的发包人要承担合同项目的所有风险 D.成本加成合同的风险主要由发包人承担 23. 施工企业按多步式利润表计算净利润,第一步计算的是()。 A.净利润 B.利润总额 C.营业利润 D.主营业务利润 24. 某企业固定资产评估增值2000万元,该增值部分应计入企业的()。 A. 资本公积 B. 实收资本 C. 盈余公积 D. 未分配利润 25. 编制资产负债表的依据是()。 A.收入-费用=利润 B.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C.资产=流动资产+固定资产

工程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价值工程整个过程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______、______和______。 2、.财务评价的清偿能力分析要计算资产负债率、__________、__________和借款偿还期等指标 3、效率是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是判定独立方案优劣的标准。 4、建设项目总投资是固定资产投资、_________、_________和流动资金之和。 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有一套完整的财务评价指标,敏感性分析最基本的分析指标是____________,也可选择净现值或____________作为分析指标。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如果银行存款利率为12%,为在第5年末获得10000元,现在应存入银行( ) A.5674元 B.2000元 C.6250元 D.8929元 2.在多方案决策中,如果各个投资方案的现金流量是独立的,其中任一方案的采用与否均不影响其他方案是否采用,则方案之间存在的关系为( ) A.正相关 B.负相关 C.独立 D.互斥 3.已知某产品有四个功能,其中各功能重要程度为F1比F2重要,F3比F1重要,F1比F4重要,F3比F2重要,F2比F4重要,F3比F4重要,试用强制确定法来确定F1的功能重要性系数为( ) A.0.33 B.0.36 C.0.30 D.0.40 4、20.由于自然力的作用及管理保养不善而导致原有精度、工作能力下降,称为( ) A.第Ⅰ种有形磨损 B.第Ⅱ种有形磨损 C.第Ⅰ种无形磨损 D.第Ⅱ种无形磨损 5.当名义利率一定,按月计息时,实际利率()。 A.大于名义利率B.等于名义利率 C.小于名义利率D.不确定 6.不确定性分析方法的应用范围下列叙述有误的是()。 A.盈亏平衡分析既可用于财务评价,又可用于国民经济评价。 B.敏感性分析可用于国民经济评价 C.概率分析可同时用于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 D.敏感性分析可用于财务评价 7.某人每年年末存入银行5000元,如果存款利率为8%,则第五年末可得款()。 A.29333元B.30500元 C.28000元D.31000元 8.某设计方案年产量为12万吨,已知每吨产品售价为675元,每吨产品应付税金175元,单位可变成本为250元,年固定成本是1000万元,试求盈亏平衡点BEP(单位产品售价)为( )(元/t)。 A.504 B.505

管理经济学习题

管理经济学 绪论 1.管理经济学的定义? 答:管理经济学:研究如何将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分析方法应用于企业管理决策实践的 学科。 2.管理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和联系? 答:联系:两者都是研究企业的行为,都需根据对企业目标的假设再结合企业内外的环境来 研究。 区别:①微观经济学是一门理论科学,所以研究的是抽象的企业,而管理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因尔研究的是现实的企业。 ②微观经济学是一企业的唯一目标—追 求最大利润为假设,管理经济学把企业目标分为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从短期看,有条件的牟取更可能多的利润。从长期目标看,追求价格最大化。 济学是以企业的环境信息是不确定。需要依靠多学

科知识对数据进行预测,在不确定的条件下,进行 具体决策。 3.假定某公司下属两家工厂A和B,生产同样的 产品,A厂的成本函数为TC A=Q A2+Q A+5,B厂的成本 函数为:TC B=2Q B2+Q B+10(TC A,TC B分别为A、B厂 的总成本,Q A,Q B分别为A、B厂的产量)。假如 该公司总任务为生产1000件产品。试问:为了 使整个公司的总成本最低,应如何在这两家工厂 之间分配任务? 解:MC A=2Q A+1 MC B=4Q B+1 ∵MC A=MC B ∴2Q A+1=4Q B+1 Q A=2Q B 又因为Q A+Q B=1000 Q B=333.3 Q A=666.6 4.大河电子公司有库存的电子芯片5000个,它们是以前按每个2.50元的价格买进的,但现在的市场价格为每个5元。这些芯片经过加工以后可按每个10元的价格出售,加工所需的人工和材料费用为每个6元。问该公司是否应加工这些芯片?请解释之。 解:单位不加工的机会成本=5 (元) 单位加工的机会成本=6+5=11(元)所以,应该选择不加工,因

工程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重点

第一讲思考题及习题 1.为什么说工程经济学致力于项目技术性与经济性的完美结合? 1.工程经济学是研究技术与经济相互关系的可续,根据社会生产实际及 技术与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并寻找技术与经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途 径。 2.技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技术进步推进经济发展动力。但技术在 一定经济条件下产生和发展,技术要受到经济情况和条件的制约,经济需求是推动技 术进步的动力。 3.技术与经济的这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关系决定了在工程技术经济评价中,既要 兼顾项目的技术性,选择符合国家政策、产业发展方向和环节相适应的技术能力项目,又要符合项目的经济性要求。项目的经济性则根源于资源的稀缺性。项目总是要以尽可能小的投入获得相同产出或满足同样的需要。P9 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原则: 1.技术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2. 可比性原则3 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 合,以定量分析为主的原则4 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以动态分析为主的 原则 2.为什么说工程项目及其经济评价的特点决定了工程经济评价的思路与工程经济学的内容设置? 工程经济评价要完成对未实施项目的经济评价工作,且是资本性支出的 经济方面,决定了工程经济评价的内容设置。建设项目投资具有投资金 额大、回收期长两个基本特点,项目的经济评价特别是项目可行性分析 需要对项目未来现金流量进行预测或估算,具有预测性,三个特点结合 起来共同决定了工程经济评价的思路与工程经济学的内容设置 1.对象是建设项目投资,其特点是投资金额大、投资回收期长,需对项 目进行专门性的经济评价工作,还需在此基础上进行国民经济评价、区域经济评 价和社会影响评价,决定了工程经济评价在内容上的设置财务评价、国民经济 评价、区域经济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的依据。

管理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管理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律C. 2 C. 3、 上升 4 5 量C. 6、当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时,生产处于(C)A.劳动投入的第一阶段 B.劳动投入的第二阶段C.劳动投入的第三阶段 D.资本投入的第二阶段 7、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D)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 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C.一直趋于上升 D.一直趋于下降

8、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的直线的斜率(A)A.等于AC的最低值 B.大于MCC.等于AVC的最高值 D.等于AFC的最低值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是(C)A.P=AR B.P=MRC.P=MC D.P=AC 10、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C)A.厂商的广告开支不同 B.非价格竞争的手段不同C.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D.价格决定的机制不同 11产出 水平 12 13 14 15 益量 16 经济利润是销售收入减去机会成本。 17、需求量 需求量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能够买得起的某种商品或劳务的数量。 18、等成本曲线

等成本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投入要素的不同组合都不会使总成本发生变化。19、产品转换曲线 产品转换曲线是指在这条曲线上任何点,都代表企业在资源给定的条件下能够生产的各种产品最大可能产量的可能组合。 20、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21 1 理5 6 22 23 1 24 在寡头垄断企业的行为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关系:1、如果一家企业提价,别的企业一般不跟着提价,如果一家企业降价,别的企业一般也跟着降价。2、这样首先提价或降价的企业不但不能从中得到好处,而且还要吃亏,因为如果对方降价,自己再降价这样竞争下去可能造成价格降到成本之下,最后两败俱伤。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工程经济典型例题 2

《工程经济学》模拟题一 一、解释下列概念(每题5分,共25分) 1、盈亏平衡 2、固定成本 3、研究期法 4、现金流量 5、生产成本 1、盈亏平衡是指当年的销售收入扣除销售税金及附加后等于其总成本费用,在 这种情况下,项目的经营结果既元盈利又无亏损 2、固定成本指成本总额在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的成本。 3、所谓研究期法,是针对寿命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直接选取一个适当的分析期 作为各个方案共同的计算期,通过比较各个方案在该计算期内的净现值来对方案进行比选。以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最佳方案。 4 、在项目寿命期内流入、流出的货币统称为现金流量。 5、是指企业发生的费用中,能够和一定产品对象相联系的支出,包括费用发生时能够确定产品成本对象的直接费用和需要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产品成本的间接费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B 2、D 3、B 4、D 5、A B C 1、总成本费用包括()和()两部分组成. A 生产成本和经营成本; B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C生产成本和其它费用; D 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 2、最佳的融资结构是指() A企业总体价值最小,风险最小; B企业总体价值最大,风险为零 C企业总体价值适中,风险最小; D企业总体价值最大,风险最小 3、单利与复利的区别在()。 A.单利考虑计息周期,复利不考虑计息周期 B.单利只对本金计算利息,复利对本金与利息要再计息 C.两者计息周期不同 D.复利计算时名义利率等于实际利率 4、用自有资金购买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以收取一定的股息或利息为目的的投 资行为是(). A直接投资;B流动资产投资

C固定资产投资;D间接投资; 5、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的共同点是()。 A.评价目的相同 B.评价基础相同 C.评价方法相似 D.评价结果相同 6、设备租赁与购置的经济比选也可采用的方法有()6、A B D 7、A C 8、 D 10、B C D A 费用现值法 B NPV法 C 列表法 D 优劣平衡分析 7、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主要有() A经济内部收益率;B经济差额内部收益率; C经济净现值;D经济净年值 8、总成本费用是指投资项目在一定时期内为()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总和。 A.生产成本 B.销售成本 C.期间费用 D.生产和销售 E.实施的便捷 10、下列属于财务费用的是()。 A.广告费用 B.利息支出 C.汇兑损失 D.金融机构手续费 E.工会经费 三、简答题(每题9分,共27分)1、财务评价的主要目标是项目的盈利能力、 清偿能力和外汇平衡。项目的盈利能力是反映项目财务效益的主要标志,主要是指建成投产后所产生的利润和税金等;项目的清偿能力主要是指项目偿还建设投资借款和清偿债务的能力;对于涉外项目,还应把外汇平衡作为财务评价的一个指标。 2、在工程经济分析中,为了考察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必须对项目寿命期内不 同时间发生的全部收益和全部费用进行分析和计算,资金等值是指在考虑了时间因素之后,把不同时刻发生的数值不等的现金流量换算到同一时点上,从而满足收支在时间上可比的要求。决定资金等值的因素有:1、资金数额;2、资金运动发生的时间;3、利率 3、从计算公式中,可以看出,对于常规项目,其净现值的大小与折现率的高低 有直接关系。折现率越大,净现值就越小;折现率越小,净现值就越大,随着折现率的提高,净现值逐渐变小,由正变负。 1、简述财务评价的主要目标? 2、什么要计算资金等值?影响资金等值的因素有哪些? 3、分析折现率和净现值的关系。 四、计算题(共28分) 1、某工程项目计划生产一种新产品,经过市场调研及历年来的历史数据分析, 预计生产该产品的销售收入函数及成本函数分别为: 2 = TR- x 3100x 2.0

管理经济学计算题(个人整理,供参考)

一、管理经济学计算题 市场均衡1.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为QD=260-60P,供给曲线为QS=100+40P。其中,QD与QS 分别表示需求量和供给量(万斤),P表示价格(元/斤)。假定政府对于每单位产品征收0.5元税收。①求税收后的均衡产量Q与消费者支付的价格PD以及生产者获得的价格PS。②计算政府的税收收入与社会的福利净损失。 解:(1)在征税前,根据QD=QS,得均衡价格P=1.6, Q=164 令T=0.5,新的均衡价格为P',新的供给量为QS',新的需求量为QD'.则有: QS'=100+40( P'-T) , QD'=260-60 P' 得新的均衡价格为P'= 1.8新的均衡价格为Q'=152 所以税收后的均衡产量为152万斤,消费者支付价格1.8元,生产者获得价格1.3元. (2)政府的税收收入=T×Q'=76万元,社会福利损失=(1/2)×0.5×(164-152)=3万元. 2.设砂糖的市场需求函数为:P=12-0.3QD;砂糖的市场供给函数为P=0.5QS。(P为价格,单位为元;QD、QS分别为需求量和供给量,单位为万千克)。问: (1)砂糖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2)砂糖的均衡交易量是多少? (3)若政府规定砂糖的最高价格为7元/万千克,砂糖的供求关系会是何种状况? (4)如果政府对砂糖每万千克征税1元,征税后的均衡价格是多少? 解:(1)供求均衡时,即QD =Qs P=12-0.3QD,P=0.5QS QD=(12-P)÷0.3,QS= P÷0.5 那么(12-P)÷0.3=P÷0.5 解得P=7.5(元) (2)QD =Qs=(12-P) ÷0.3=15(万千克) (3)需求量:QD =(12-P) ÷0.3=16.7(万千克) 供给量:Qs=P÷0.5=14(万千克)可见P=7时,QD> Qs 所以,若政府规定砂糖的最高价格为7元/万千克,就会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 (4)征税前QS=2P, QD=(12-P)/0.3 征税后QS'= 2( P'-T), QD'= (12- P') /0.3 (12- P') /0.3 =2 (P'-1) P'=7.875 (元) 即征税后的均衡价格为7.875元。 效用1、已知某人的生产函数U=xy, 他打算购买x和y两种商品,当其每月收入为120元,Px=2元,Py=3元时,试问: (1)为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如何选择x和y的组合? (2)假设x的价格提高44%,y的价格不变,他必须增加多少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⑴因为MUx=y, MUy=x,由 MUx/MUy=y/x=Px/Py, PxX+PyY=120 则有y/x=2/3 2x=3y=120 解得x=30 , y=20 (2)由MUx/MUy=y/x=Px/Py ,xy=600可得 2.88x=3y, (1) xy=600, (2) 联立(1)、(2)解得x=25, y=24 所以M1=2.88x+3y=144 M1-M=144-120=24(元) 即他必须增加24元收入才能保持原有的效用水平。 2.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270元,他在商品X和Y的无差异曲线上的斜率为dY/dX=-20/Y的点上实现均衡。已知商品X和商品Y的价格分别为PX=2,PY=5,那么此时张某将消费X和Y各多少? 消费者的均衡的均衡条件dY/dX=MRS=-PX/PY(MRS=无差异曲线的斜率=预算线的斜率;MRS=-MU X/MU Y=-P X/P Y) 所以-20/Y=-2/5 Y=50 根据收入I=XPX+YPY,可以得出270=X*2+50*5

工程经济学试题合集

工程经济分析的几个原则;市场结构等;机会成本、负债、收益、税金等;资金的等值计算;会画现金流量图(P、A、F)发生的时间点需要格外注意;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计算转化;复利系数表格会查表;工程经济学的概念;评价指标的选取;静态动态指标的区别;盈利、偿债能力的指标及计算;多方案的比选方法计算(重点);净现值、等额年值、内部收益率、增量指标的分析方法;资金的时间价值的理解与应用;净现值率法的应用;项目资金筹措的概念;综合资金成本以及计算;财务分析与经济分析的区别;影子价格的计算;折旧的方式及计算(加速折旧法);建设投资构成;投资估算中的预备费、建设期利息的估算;盈亏平衡分析(重点);敏感性因素分析;设备更新的概念,设备更新的多方案必选计算(重点,与课题本上的例题类似);磨损与寿命周期;价值工程的概念;功能评价的方法(0-4评分法重点);提高价值的五种途径等。题型:跟模拟题相似,选择、简答、名词、简算、计算等。 一、单项选择题 1.实现方案所需的一次性支出的资金称为( ) A.固定资金 B.投资 C.流动资金 D.生产成本 2.税后利润就是指( ) A.利润总额减去销售税金 B.利润总额减去增值税 C.利润总额减去营业税 D.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 3.下列费用项中,属于经营成本的就是( ) A.设备折旧费 B.无形资产摊销费 C.利息支出 D.直接材料费 4.当项目投产后每年净收益均等时,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就是指( ) A.投资总额与年净收益之比 B.年净收益与投资总额之比 C.投资总额与年净收益之差 D.年净收益与投资总额之差 5.在多个互斥方案比较时,如果技术方案的逐年收益没有办法或没有必要具体核算,可采用( ) A.内部收益率法 B.净现值法 C.现值成本法 D.年值法 6.在运用净现值法对多个互斥方案评价时,如果各方案的使用寿命相同,则最优方案的净现值( ) A.最小 B.最大 C.等于零 D.小于零 7.对工程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最佳时期就是( ) A.投资时期 B.投资前时期 C.试生产时期 D.生产时期 8.在对工程项目进行国民经济评价时,常采用的价格就是( ) A.市场价格 B.出厂价格 C.批发价格 D.影子价格 9.在工程经济评价中,反映项目计算期内各年的利润总额、所得税及税后利润分配情况的财务报表,称为( ) A.现金流量表 B.资产负债表 C.损益表 D.资金来源与运用表 10.在财务评价中,项目在整个计算期内各年净现金流量现值累计等于零时的折现率,称为( ) A.财务内部收益率 B.财务净现值 C.投资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11.通过对历史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寻求变量之间相互依存的相关关系规律的一种数理统计方法称为( ) A.时间序列法 B.移动平均法 C.回归分析法 D.指数平滑法 12.当产品的工艺及其她生产条件已经稳定,销售量迅速增长时,该产品处于市场寿命周期中的( ) A.投入期 B.成长期 C.成熟期 D.衰退期 13.在产品功能整理过程中,上位功能与下位功能的关系就是( ) A.上位功能就是下位功能的手段 B.上位功能与下位功能都就是手段 C.上位功能与下位功能都就是目的 D.上位功能就是下位功能的目的 14.由于不断出现技术上更加完善,经济上更加合理的设备,使原设备显得陈旧落后,因此产生的磨损,称为( ) A.有形磨损 B.自然磨损 C.无形磨损 D.物质磨损 15.设备从投入使用起到被新技术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称为( ) A.技术寿命 B.物理寿命 C.经济寿命 D.自然寿命 16.若设备的原始价值为K0,目前的修理费用为R,设备的再生产价值为K1,则在两种磨损作用下的残余价值为( ) A. R K0- B. R K1- C.1 K R D.0 K R 17.现代化改装能克服现有设备技术落后的状态,促使( ) A.产品升级 B.设备的技术进步 C.产品价格提高 D.增加设备的寿命 18.下列方法中属于计算设备合理更新期的方法就是( )

2019工程经济练习题

1.某工程已有详细的设计图纸,建筑建构非常明确,采用的技术很成熟,则编制该单位建筑工程概算精度最高的方法是()。 A.概算定额法 B. 概算指标法 C. 类似工程预算法 D.修正概算指标法 2. 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关于合同工期的说法,正确的是() A.招标人压缩的工期天数不得超过定额工期的30% B.招标人压缩的工期天数超过定额工期的20%但不超过30%时,不额外支付赶工费用 C.工程实施过程中,发包人要求合同工程提前竣工的,承包人必须采取加快工程进度的措施 D.发包人要求合同工程提前竣工的,应承担承包人由此增加的提前竣工费用 3.下列投资概算中,属于建筑单位工程概算的是( )。 A.机械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B.电气设备及安装工程概算 C.工器具及生产家具购置费用概算 D.通风空调工程概算 4.某建设项目投资规模较大,土建部分工程量较小,从国外引进的生产线等关键设备占投资比重较大,可对该项目概算进行审查最适合的方法是()。 A.联合会审法 B.查询核实法 C.分组计算审查法 D.对比分析法 5. 设备运杂费主要的构成内容,不包括()。 A.国产设备由制造厂交货地点起至工地仓库说发生的运费和装卸费 B.设备供销部门的手续费 C.加工费 D.采购和仓库保管费 6.某施工企业5月份购买原材料380万元,其中5月份消耗120万元,其余260万元6月份生产使用;施工用的模板是3月份租赁的,租期8个月,并支付租金160万元,按月均摊,6月份企业办公费支出为10万元,不计算其他费用,则权债发生制之下该企业6月份的生产成本为()万元。 A.260 B.270

管理经济学试题

管理经济学试题(考查) 时间:2013.06.04 1. 试分析垄断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短期和长期均衡。 2. 举例说明几种特殊情况下机会成本的计算方法。 3. 对比分析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市场机构的不同点。 4.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不矛盾。因为两者属不同层面上的概念。 一、关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说,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使用多种投入生产一种产品时,当只有一种投入是可变的,随着这种可变投入的增加,产量的增加也会越来越多,但超过一定限度后,这种增加的产量就会变得越来越少,甚至使总产量绝对地减少。这一现象普遍存在,就被称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争论关键是技术因素在产量变化中的作用。但技术进步因素对边际收益递减的影响是与考察的时期长短有关的。 在短期内假设技术水平不变可能是现实的。这样,在短期内边际收益递减应该被当作一个客观的规律来看待。说它是客观的规律,主要是因为这一规律是由生产的技术特征决定的。根据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边际产量先递增后递减,递增是暂时的,而递减则是必然的。边际产量递增是生产要素潜力发挥,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而到一定程度之后边际产量递减,则是

生产要素潜力耗尽,生产效率下降的原因所致。 由此可见,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发生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 1、只有一种投入要素的数量发生变化,其他投入要素的数量固定不变; 2、所增加的生产要素具有同样的效率; 3、产品生产技术水平是不变的。 二、关于规模收益递增的规律 所谓规模收益是指涉及到厂商生产规模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如果生产规模的变化是由所有生产要素以相同比例扩大或减少而引起的,那么对应的产量变动就有三种情况: (1)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2)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不变阶段;(3)如果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率,则生产处于规模收益递减阶段。 对于规模收益递增,是指某一产品或行业的净收益的增长速度,超过其生产规模的扩大速度的现象或状态。 引起规模收益递增主要因为有以下因素在起作用。 (1)工人可以专业化。在小企业中,一个工人可能要做好几种作业;在大企业中工人多,就可以分工分得更细,实行专业化。这样就有利于工人提高技术熟练程度,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2)可以使用专门化的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小企业因为产量少,只能采用通用设备。大企业实行大量生产,有利于采用专用设备和较先进的技术。 (3)大设备单位能力的制造和运转费用通常比小设备要低。 (4)生产要素具有不可分割性。 (5)其他因素。如大规模生产便于实行联合化和多种经营;便于实行大量销售和大量采购(可以节省购、销费用)。 综上所述可以得到如下结论:边际收益递减是指在一定的技术水平,在其它投入品保持不变的情况的,随着一种投入品的增加,产出增量逐渐下降的情形。而规模收益递增是指,若所有的投入都按相同的百分比增加,而产出增加的百分比要大于投入增加的百分比,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收益递增。 可见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和规模收益递增原理本并不是同一层面上的概念。因此不矛盾。 5. 某企业在现有生产规模下,可以从事三种产品的生产,A、B和C,各个产品的单位产量的原材料消耗量、单位成本、销售价格和利润等数据如下表。假设可供投入的原材料共计60000单位,试计算应如何分配原材料,才能使总贡献最大化?

工程经济复习题

1.影响现金流量的因素:现金流量的大小(资金数额)、方向(资金流入或流 出)和作用点(资金的发生时点) 2.现金流入包括: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 3.现金流出包括:建设投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维护运 营投资。(3)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4)累计所得税前净现金流量(5)调整所得税(6)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7)累计所得税后净现金流量 4.工程经济活动就是把科学研究、生产实践经验积累中所得的科学知识有选择 的、创造性的应用到最有效的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中,以满足人们需要的过程。 5.人类活动由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组成。经济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他决定了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条件。经济活动是社会活动的基础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了社会活动的范围和规模。 6.工程经济活动一般涉及的四大要素:活动主体、活动目标、实现活动的环境 和活动的效果。 7.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工程经济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经 济效果;(2)技术与经济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3)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是科学预见活动的结果;(4)工程经济分析是对工程经济活动的系统评价;(5)满足可比条件是技术方案比较的前提:在实际工作中一般只能做到使方案经济效果影响较大的主要方面达到可比性要求包括:“产出成果使用价格的可比性;投入相关成本的可比性;时间因素的可比性;价格的可比性; 定额标准的可比性;评价参数的可比性;其中时间可比性是通常考虑的重要因素。” 8.一个工程项目从提出到达到预想的目标需要的工作阶段:机会研究、项目建 议书、初步可行性研究和详细可行性研究。 9.工程经济分析可大致分为五个步骤:确定目标、寻找关键要素、穷举方案、 评价方案、决策。 10.工程经济分析人员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实事求是的作风、遵守法律的意 识、市场调查的方法、科学预测的能力。 11.现金流量图:一种反映经济系统资金运动状态的图式。 12.资金的时间价值的实质:资金作为生产要素,在扩大再生产及资金流通过程 中,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增值。 13.利率高低的决定因素:社会平均利润率、金融市场上借贷资本的供求情况、 银行所承担的贷款风险、通货膨胀率、借出资本的时间长短。 14.利息和利率在工程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利息和利利率是以信用方式动员和筹 集资金的动力、利息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利息和利率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杠杆、利息和利率是金融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条件。 15.工程项目总投资由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三部分组成;工程费用由设备及 工器具投资、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和工程建设其他投资组成;固定资产投资由建设投资和建设期利息组成。 16.折旧费包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费用; 17.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随着资产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 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 18.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加速折旧法(包括双 倍余额递增法和年数总和法)。

工程经济学 练习题

练习题: 1.某企业有一笔资金,可用于A、B、C、D四个项目中的任一项目投资, 但一旦投资于某项目时就必须放弃另外三个项目。预计四个项目年获利分别为30万元、45万元、50万元、60万元。问该企业将这笔资金投资于A项目或B 项目或C项目的机会成本分别为多少万元? 2. 2.企业第一、二、三年分别投资1000万元,800万元,500万元;第三、四 年分别收益20万元,40万元,经营费用为30万元。以后各年平均收益550万元,经营费用均为100万元,寿命期12年,期末残值200万元。画该项目的现金流量图。 3. 3.某建筑公司计划从一年后开始的今后20年间每年能从银行取出2万元, 第五年能多取出1万元,第10年能多取出1.5万元。若资本折现率为6%,则该公司应存多少钱才能满足需要? 4. 0 5 10 20 P=? 4、某人每月末存款100元,期限5年,年利率10%,每半年复利一次。计息期内 分别按不计息、单利和复利计算,求第五年可得的本利和 5、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机器,估计能使用20年,每4年大修一次,每次大修费用 1000元,现在应该存入银行多少钱才足以支付20年寿命期间的大修费用。按年利率12%计,每半年计息一次。 6、企业兴建一建设项目,第一年投资1000万元,第二年投资2000万元,第三年 投资1500万元,投资均在年初发生,其中第二年和第三年的投资使用银行贷款,年利率为12%。该项目从第三年起开始获利并偿还贷款,10年内每年年末获净收益1500万元,银行贷款分5年等额偿还,问每年应偿还银行多少钱? 7、试计算图示等差数列的现值及等额年值。(i=10%) 0 1 2 3 4 5 6 7 8 A1=10万元 G=10万元

例题工程经济

1、例题: 某大型设备原值40万元,折旧年限8年,预计月平均工作时间250小时,残值率3%,该设备某 月实际工作280小时,则用工作量计算的该月折旧额约为()元 A 5000 B4527 C 1386 D 4042 答案为B=0. 4527万元=40万元×(1-3%)×280小时÷(8年×12个月×250小时) 2、例题:某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期内每年年初分别贷款600万和900万元,年利率为10%.若在运营期前5年内于每年年末等额偿还贷款本利,则每年应偿还多少()万元 A 343.20 B395.7 C 411.52 D452.68 答案为 D 452.68 600×10%×(1+10%)^7/[(1+10%)^5-1]=191.547 900×10%×(1+10%)^6/[(1+10%)^5-1]=261.1595 合计=191.547+261.1595=452.6765=452.68 上式中:^7、^5、^6分别表示7次方、5次方、6次方 3、某工程有两个设计方案,甲方案功能评价系数为0.85,成本系数为0.92,乙方案功能评价系数为0.6,成本系数为0.7,不易采用的方案价值系数为() A 0.857 B 0.977 C 0.924 D0.950 解:价值系数=功能系数/成本系数甲方案价值系数=0.85÷0.92=0.924 乙方案价值系数=0.6÷0.7=0.857 所以不宜用的为B D 4、某项目总投资2000万,分3年均衡发放,第一年投资600万,第二年投资600万,第三年投资800万,建设期内年利率8.24%,建设期贷款利息为()万元 A241 B 319 C 160 D384 解:第一年利息=600/2×8.24%=24.72 第二年利息=(600+24.7+600/2)×8.24%=76.1953 第三年利息=(600+24.72+600+76.1953+800/2)×8.24%=140.1554 合计=24.72+76.1953+140.1554=241.0707 取241万 5、某工程实际施工生产产值完成情况上半年各月完成产值均为60万,第三季度各月完成产值均为90万,10,11月各完成产值120万,12月完成产值130万. 该工程全部建设投资中,主要材料及结构构件费用占施工总产值的60%,材料储备田鼠为150天(不计维修金)则预付款为多少()万 A250 B520 C583 D620 解:全年完成产值=60×6+90×3+120×2+130=1000万 备料款=年度产值×主材比重×材料储备天数/年度施工日历天数=1000×60%×150/360=250万如按365天计算则=246.6万,也应选250万 1.建设期各年投资借款利息=(年初投资借款本息累计+当年投资借款额/2)×年利率 6例: 某工程静态投资18500万元,建设期3年,第一,二,三投资分年使用比例分别为30%,30%,40%,建设期内价格平均波动率为5%,该项目建设期内的价差预备费为()万元. A 2789 B 2755 C 925 D 1036 按照公式V=∑I[(1+i)^t-1] 其中t=n-1 n为建设期年份 第1年投入的不与考虑涨价预备费 第2年:18500×30%×(1.05-1)=277.5 第3年:18500×40%×(1.05×1.05-1)=758.5 合计:277.5+758.5=1036万元应该选D

管理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管理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得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就是符合题目要求得,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得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管理经济学得目得就是( A ) A.解决企业决策问题B、发现企业行为得一般规律C、谋取企业短期赢利最大化?D、揭示价格机制如何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用作判断资源就是否真正得到了最优使用得成本概念就是(B A、会计成本?B、机会成本C、固定成本D、沉没成本 3、在某一时期内彩色电视机得需求曲线向左平移得原因就是( C )A、彩色电视机得价格上升B、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得预期价格上升C、消费者对彩色电视机得预期价格下降D、黑白电视机得价格上升 4、当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得价格发生变化时,这两种商品得需求量都同时增加或减少,则这两种商品得需求得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B)A、正数?B、负数C、0D、1 5、在边际收益递减规律作用下,边际产量会发生递减。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增加相同数量得产出,应该( C )A、停止增加可变生产要素?B、减少可变生产要素得投入量C、增加可变生产要素得投入量?D、减少固定生产要素 6、当劳动得边际产量为负值时,生产处于(C)A、劳动投入得第一阶段B、劳动投入得第二阶段C、劳动投入得第三阶段D、资本投入得第二阶段 7、随着产量得增加,平均固定成本(D)A、在开始时下降,然后趋于上升B、在开始时上升,然后趋于下降C、一直趋于上升?D、一直趋于下降 8、从原点出发与TC曲线相切得直线得斜率(A) A、等于AC得最低值B、大于MC C、等于AVC得最高值?D、等于AFC得最低值 9、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短期均衡条件就是(C)A、P=AR?B、P=MR C、P=MC D、P=AC 10、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之间得主要区别就是(C) A、厂商得广告开支不同?B、非价格竞争得手段不同C、厂商之间相互影响得程度不同?D、价格决定得机制不同11、当成本相同时,垄断厂商与竞争厂商一致得就是( A )A、利润最大化目标?B、产出水平C、生产效率?D、长期得经济利润 12、如果某新产品顾客弹性小,而且具有试制期长与规模经济不显著等特征,那么该新产品定价策略适合于( B ) A、渗透定价?B、撇油定价C、心理定价?D、折扣定价13、如果中间产品具有外部市场(完全竞争),中间产品转移价格应( C )A、大于市场价格?B、小于市场价格C、等于市场价格D、大于边际成本 14、如果管理者能够预测执行决策将来可能会得出得几种结果与每种结果得概率就是多少,这种决策叫做( B )A、确定条件下得决策?B、风险条件下得决策C、不确定条件下得决策D、随机决策

工程经济学试题

货币资金具有时间价值指的是什么? 一定数量的货币资金的价值是不固定的,它随时间而变化。既在一定时间内,资金通过一系列的经济活动具有增值的能力。 什么是现金流量? 拟建项目在整个项目计算期内各个时点上实际发生的现金流入.流出,以及流入与流出的差额(又称净现金流量) 什么是现金流量图? 是描述现金流量作为时间函数的图形,它能表示资金在不同时间点流入与流出的情况。 什么是利息?就是借贷货币所付出的代价。 什么是利率? 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所付利息额与借贷金额的比值,通常以百分率表示 单利法有什么缺陷?不适于计算长期借贷利息 什么是复利法? 复利法是指按一定期限(如一年或一季)将一期所生利息加入本金后再计算下期利息,逐期滚算直至借贷期满的一种计息方法,人们俗称“利滚利”、“驴打滚”。用公式来表示即为:利息=本金〔(1+利率)期限次方一1〕 单利法和复利法的适用条件极其原因? 复利计算和单利计息的差别在于,单利计算方法中期限是在括号中与年利率直接相乘;而在复利计算中,期限是作为指数,在括号之外的。如果投资的期限相同,而且投资的年利率也一样,那么前者的值要大于后者的值,因此,在复利计息方式下计算出来的到期还本付息额要大于单利方式下计算出来的数值,并且期限越长,这两个值之间的差额越大 什么是有效利率和名义利率? 有效利率是指能够真实反映全部中长期贷款成本的年费用率。所谓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 有效利率的计算式是什么?i=利息/本金 根据复利计算公式,如年利率为6%,试问当以半年,月,半月,天计息一次的情况下的有效利率各为多少? 什么是现值? 指资金折算至基准年的数值,也称折现值、也称在用价值,是指对未来现金流量以恰当的折现率进行 什么是等值且其取决于哪些因素? 是指在特定利率条件下,在不同时点上的两笔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具有相同的价值。等值取决于利率和时间两个因素。 简述复利公式?i-利率或折现率n=复利的计息期数p=现值f=终值a=年金 什么是静态评价方法,其优缺点有哪些? 是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对现金流量分别进行直接汇总计算评价指标的方法。优点是计算简便、直观,广泛用来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效果进行粗略估计,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什么是基准贴现率? 在计算动态评价指标时,利率i是一个重要的参数,通常把在进行动态评价时使用的这种利率称为基准贴现率。 什么是静态投资回收期? 是指在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的条件下,用投资所生产的净现金流量补偿原投资所需要的时

工程经济例题精解

工程经济例题精解 1.下列等式成立的有( ) A (F/A ,i ,n )=(P/F ,i ,n )×(A/p ,i ,n ) B (P/F ,i ,n )=(A/F ,i ,n )×(P/A ,i ,n ) C (P/F ,i ,n )=(P/F ,i ,n1)×(A/F ,i ,n2),n1+n2=n D (A/P ,i ,n )=(F/P ,i ,n )×(A/F ,i ,n ) E (A/ F ,i ,n )=(P/F ,i ,n )×(A/P ,i ,n ) 答案:B 、D 、E 2.. 已知名义年利率为12%,一年计息12次,则半年的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分别为( ) A. 6.2%,6% B.12.7%,12% C. 5.83%,6.2% D. 6.35%,6% 答案:A 知识要点:1Z101020名义利率与有效利率的计算 解题思路:利用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的关系i=(1+r/m )m -1,其中r/m 为期利率,m 为一定期间的计息次数。 解题技巧:在本题中半年分为6个月,每月计息一次,共计息6次。每月的利率是 12%÷12=1%。因此半年的实际利率为(1+1%)6 -1=6.2%,且由上式可知,当r 一定时,m 越大,i 越大。半年的名义利率为1%×6=6% 3.. 某建设项目的现金流量见下表,已知基准折现率为10%,则该项目的财务净现值及动态投资回收期为( ) A. 33.87万元,4.33年 B. 33.87万元,5.26年 C. 24.96万元,4.33年 D. 24.96万元,5.26年 答案:D 解题技巧:由于本题的现金流量比较规范,我们先计算财务净现值: FNPV=[60(P/A ,10%,5)-200](P/F ,10%,1) =% 1011]200%) 101%(101%)101(60[55 +? -+-+? =24.96万元 由此我们可以排除备选答案A 和B 。 然后再计算投资回收期。如果按照常规的动态投资回收期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本题的计算量太大。我们可以初步估算一下静态投资回收期,作为动态投资回收期的下限。由题目中的表格数据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静态投资回收期为4.33年,动态投资 回收期要大于4.33年。最后答案只能是D 4.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是评价投资项目偿债能力的重要指标,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利息备付率和偿债备付率应( )。 A 均大于1 B 分别大于1和2 C 均大于2 D 分别大于2和1 答案:D 5.某投资方案,基准收益率为12%,若该方案的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3%,则该方案[ ]。 A .财务净现值大于零 B .财务净现值小于零 C .该方案可行 D .该方案不可行 E .无法判定是否可行 答案:A ,C 6.保证项目可行的条件是( )。 A.FNPV ≥0 B. FNPV ≤0 C.FIRR ≥C i D.FIRR ≤ C i E.t P ≤C p 答案:A ,C ,E 7.下列属于投资方案动态评价指标的是( )。 A .投资收益率 B .财务内部收益率 C .财务净现值率 D .净年值 E .财务净现值 答案:BCDE 8. 当动态投资回收期小于项目的计算期时,则必然有( ) A. 静态投资回收期小于项目寿命期 B. 财务净现值大于零 C. 财务净现值等于零 D. 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基准收益率 E. 财务内部收益率等于基准收益率 答案:A 、B 、D 解题思路:根据FNPV 、FIRR 、Pt 之间的关系及动态投资回收期与静态投资回收期之间的关系: 解题技巧: 当FNPV=0时,FIRR=i c ,P t ′=n ; 当FNPV>0时,FIRR> i c ,P t ′n ; P t ?>P t ,由于P t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