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是一种大爱

教育是一种大爱

教育是一种大爱
教育是一种大爱

教育是一种大爱

看到题目,我在思索:什么是大爱?于是我查了一下,大爱是指对于事物整体的关心和爱护,表示博大的爱。

那么,教育是一种大爱,它的定义又是什么呢?教育关爱的是每一个学生,舍弃了任何一部分学生那就不是真正的教育。据统计,我国现有的3亿多中小学生中,有5000万是所谓的“差生”。5000万是一个怎样的数字呢?它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的人口。占全部学龄儿童的20%,问题学生普遍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他们与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在学习、行为、心理等方面偏离常态,是需要在他人帮助下才能解决问题的孩子。问题学生也是学生,他们就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同样熠熠发光,只不过是在运行的过程中出现了偏离轨迹的现象,他们需要外力的帮助。一个好的教师,眼里是没有“差生”的,他们从不放弃对“差生”的帮助和关爱。曾听一位优秀教师讲过:我没有理由挑选学生,孩子们无论是聪明伶俐的,还是脑瓜不太开窍的,是品行好的,还是沾染了这样那样毛病的,只要他坐在我的教室里,就是我的孩子,我就要对他的成长负责。像这样的爱,就是大爱、博爱,真正的爱。

我们班有这样一个男孩子,课上任何一种学习文具都可能成为他的玩具,课下总喜欢打打闹闹到处跑,当同学不理他时,他就会搞出一些恶作剧,不是在同学身上打一下,就是把同学桌上东西拿走,因此,没少受到同学的告状。每次和他家长沟通说情况时,妈妈总是说,回家我说说他。看到没有效果,我就和妈妈促膝长谈,妈妈说:“刘老师,我真的管他,回到家我打他,而且还不让他哭;吃饭前,我把

红豆和绿豆放在一起,让他把这两种豆子分开,分不完就不让吃饭。”说到这,我心中隐隐作痛,“为什么不让孩子哭呢?”打是解决不了问题的,你可以吓唬吓唬他,但是你要允许孩子哭啊,哭泣也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决不能让他憋在心里。在和妈妈的沟通中,我还了解到这名男孩子每天凌晨2.3点就不睡觉了,开始玩,妈妈居然陪着孩子一起玩到天亮,以至于第二天孩子多次在课堂上出现打盹睡觉的情况,问问原因,居然从小就是这样,妈妈也没有去想办法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这是小爱,小爱是人类的天性,很多母亲都只会看到眼前的事,不让孩子有一点委屈。通过我们多次的谈话,这位家长懂得了不能只顾眼前,一味地顺从,要有正确的教育方法,更应该为孩子的未来着想,要从培养孩子的终极目标来考虑眼前的教育,这才是大爱,大爱才是人类的智慧!

爱是教育的别名,是教育的灵魂。可以想象,如果没有爱之魂,我们的大楼就只是一幢幢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建筑,我们的教师就会是让孩子死记硬背各种知识的“教书匠”。反之,有了爱之魂,钢筋水泥建筑和学校的一草一木中就注入了灵性。有了大爱之魂,我们的教师就会全心全意教书育人,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老师见到学生一句彬彬有礼的问候,一个真诚自然的微笑;在校园弯腰捡起一片垃圾,病床前对学生的一次探视;蹲下身子与学生一起聊天,顺手帮学生把掉在地上的笔捡起来;无意间帮他把凌乱的头发整好,随手把他的有皱折的衣服整理好;在假期结束时,打电话发微信提醒学生不要忘记返校和交作业,上课时精神饱满和全力投入,辅导学生的不厌其烦等等,这些看似小事,看似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作为教师,

也许自己觉察不到一句简单的表扬,一下轻轻的抚摸,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伸手可及的关爱有什么特殊意义,可对一个学生来说,看惯了老师的威严,听惯了老师的说教,每天仰视着老师,每天感受着老师的居高临下,接受着老师的严密监视,这些像父母体贴自己孩子一样的举动又是那么的难得,那么的可亲,那么的感人。这样的小事小节,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关爱,这份随手可及的关爱,永远会让每一个学生从中收获性格,收获人生。这才是爱,是大爱!

教育仅仅是老师教育学生吗?不,我们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也无时无刻不在接受来自方方面面的教育启迪。我们的郭校长,兢兢业业,以身作则。重视我们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锤炼我们,而又无微不至的关心着我们,这难道不是一种大爱吗?

我们组的史老师爱看书,开学见面我们开玩笑的问她:“寒假追剧了吧?”答案是没有,而是在假期中读了七本书。她就是这样爱看书,努力钻研专业知识,扩展课堂的宽度,使自己的教学闪耀着睿智的光彩。在深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对于我来说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组内老师日益团结,凝聚力与日俱增。有困难大家一起克服,有荣誉大家共同分享。这种同甘共苦,荣辱与共的精神感动着我,激励我更加努力工作。

这就是教育,慈爱是教育,严厉也是教育;

这就是教育,宽容是教育,锤炼也是教育;

这就是教育,帮扶是教育,鼓励也是教育;

这也是爱,教育是一种大爱。

爱的教育简介

《爱的教育》内容简介 作者·意大利亚米契斯 这是一本日记体的小说,记载了小学生安利柯整整九个月的四年级生活。爱是整篇小说的主旨,就在最平实的字里行间,融入了种种人世间最伟大的爱:老师之爱、学生之爱、父母之爱、儿女之爱、同学之爱……每一种爱都不是惊天动地的,但却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说以一个小学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审视着身边的美与丑、善与恶。这里有让安利柯深以为傲的好友卡隆的侠义之举,有品学兼优的班长代洛西的助人为乐;也有华梯尼的虚荣狭隘,诺琵斯的傲慢无礼;还有朴实可爱的“小石匠”,坚强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爱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安利柯——本书主人公.一个刚上小学四年纪的意大利小男孩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由于父亲的引导和教育,纯真善良,学习勤奋,待人诚恳、友善. 卡隆———安利柯的同学、好友.一个高个子的男孩,是非分明,敢于和邪恶抗争,常常保护弱小的同学. 代洛西———品学兼优,担任级长.他待人和气、活泼、可爱。 泼来可西———铁匠的儿子身体瘦弱,学习十分用功.原来常遭受酗酒的父亲的打骂,但只是忍气吞声,不愿让同学知道.后通过努力获得过赏牌,也使得父亲发生改变。 珂莱谛———柴店主人的儿子,很小便为父母家务.学习刻苦,就连干活时也在默记功课.他性格活泼,很懂礼貌。 克洛西———卖菜人的儿子,略有残疾,父亲曾坐过监牢,母亲经常生病。

斯带地———长相不太好看,有坚忍心,学习刻苦,爱读书,自己买了很多书,在家设了个小小的图书馆,曾带安利柯去参观过。 勿兰谛———调皮鬼,喜欢嘲弄人,欺负弱小,捣乱,偷窃,有许多恶习.他不爱学习,屡教不改后被学校斥退,还被送进感化院。 华梯尼——出身富裕家庭,骄奢横溢,目中无人,且好嫉妒。 诺瑟斯——富家子弟,十分傲慢,从不团结同学,还常常嘲讽人。 自己总结的;爱的教育是一本感人的书籍,这本书介绍了意大利小孩安利柯的生活和学习.写发生在安利柯身边各式各样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戒启发性的文章,以及十则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精彩的“每月故事”.每章每节,都把“爱”表现得精髓深入、淋漓尽致,大至国家、社会、民族的大我之爱,小至父母、师长、朋友间的小我之爱,处处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格列佛游记 乔纳森·斯威夫特(英语:Jonathan Swift 1667年11月30日-1745年10月19日),英国讽刺作家、政治家、文学家、诗人,以讽刺作品名垂青史,代表作为《格列佛游记》《一桶油的故事》等。他是一名乔纳森·斯威夫特牧师,一位政治撰稿人,一个才子。. 主人公格列佛以外科医生的身份到船上工作,经历数次航行,到过世界许多地方,有过不少的奇遇。最值得称赞的是他到小人国,大人国,飞碟王国和马人国的四次游历。 全文梗概: 1699年,外科医生格列佛随"羚羊号"出航南太平洋,不幸中途遇上海难,漂到了利立浦特(即小人国),被小人捆住。利立浦特人用专车把体行巨大的格列佛运到京城献给国王,他的出现几乎吸引了小人国所有的人。格列佛温顺的表现逐渐赢得了国王和人民对他的好感,他也渐渐熟悉了小人国的风俗习惯。当时,另一小人国不来夫斯古帝国准备从海上入侵利立浦特帝国,格列佛涉过海格列佛游记峡,把50艘最大的敌舰拖回利立浦特国的港口,立了大功。但是格列佛不愿灭掉不来夫斯古帝国,使国王很不高兴。这时,王后寝宫失火,格列佛情急生智,

小学师德论文:让爱与教育同行

小学师德论文:让爱与教育同行 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孔子的“仁爱”到墨子的“兼爱”说明了爱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思想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是我们感染学生,教育学生的情感魅力。所以师爱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情动于中而形之于外──由观念转化为外细无声的春雨,点滴渗透,沁人心脾:有时该在行动的具体而细微的实践过程。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师爱有时该如润物如当头棒喝,振聋发聩,令人幡然悔悟,痛改前非。师爱施于优秀生,应是锦上添花,百尺竿头更进一重:师爱惠及后进生,应是雪中送炭,暖人心扉,催人奋进。尊重,信任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赞扬,褒奖充斥着爱:批评,处分也体现着爱。教师对学生的爱,目的专一而形式多样,它渗透于学校工作每一个环节,贯穿于教书育人的全过程。 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是教育的灵魂和生命,是教育成功的基石,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爱不仅是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 因此,让我们用爱的职业责任去培植希望的奇葩,做一个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人民教师。 一、对教育事业的爱 为人师者,要有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奉献精神,这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教育是开启民智,继往开来,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大事,是关系祖国未来的铸魂工程。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树立忠诚教育,教书育人的信念,这种信念源自于对现代教育的性质、地位

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教师从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备“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 责任感、使命感,这两个沉甸甸的词汇意味着我们要去承担,要去奉献。当第一次、第二次……每一次站在学生面前,面对着真诚的注视时,我真切的感受到身上责任的重大,学生的未来在那时好象都与我连在了一起。许多优秀教师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来迎得桃李满天下。相反,一个教师如果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工作的动力,失去了起码的责任心,甚至会把自己的劳动视为一种痛苦,当然他就不可能去进行创造性的劳动。许多扎根边远山区的老师,守着清贫,克服重重困难改善办学条件,用知识的甘泉浇灌祖国花朵的感人事迹,岂不令我们个别“站三尺讲台,想四方生意”的为人师者感到汗颜? 二、对学生的爱 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爱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着力点。我们每一个教师要把爱生作为我们的天职,没有学生,就没有教师。教师是因为有学生而存在,教是因为有学而存在。每一个教师一定要象对自己的儿女那样对学生的充满爱,让师爱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绽放光芒。赞科夫说:“当教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学生。”只有给予学生爱,让学生感受到爱,体会到被爱之乐,他们才会学着去爱别人。 教育是心与心的呼应,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教力量,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作为一个教师,最大的过错莫过于对学生

大爱人生——记重大国学公益讲座《国学经典及教育灵魂》

大爱人生——记重大国学公益讲座《国学经典与教育灵魂》 来源:重大国学作者:张馨中发布时间:2012-10-25 10:49:48 10月21日的晚上,第一眼看到钟积成先生夫妇,不禁感叹这是一对满怀修养、亲切随和的老人。他们满身风尘、匆匆忙忙地冲进会议室,从包里掏出几块面包,同伴递上两杯白开水。二位老人对我们点头微笑致意后,便狼吞虎咽起来,让人看来倍感亲切。原来他们一下飞机,就冲向讲座会场——重庆大学A区民主湖报告厅。此时时间已经接近六点半,讲座即将开始。看他们简单又满足的模样,心里欢喜又不禁担忧:这么大岁数,如此匆忙,饭都没来得及吃,讲座能讲好么?眼看重庆大学四百多人的会场,已经座无虚席。慕名而来的人们还在陆陆续续地向内涌。 这场公益讲座由重庆大学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主办,重庆乾元国学研究院承办,重大国学校友会、重庆读经家长联谊会和重庆弘毅厚谦学堂协办。参加讲座的有党政领导、重大国学班学员、读经孩子的家长及社会各界国学爱好者。 讲座准时开始。钟积成先生一开口,我便肃然起敬。他语音洪亮、中气十足,谁能想到这位老人上午还在香港讲课,飞机上吃的午饭,马不停蹄、长途跋涉地来到重庆,又只吃了两块面包。他讲课的过程中,声情并茂又和蔼慈祥;幽默不断且深刻启迪;绘声绘色并平实至简。这是怎样一位老人?是什么支撑着他长期坚持如此艰巨的工作?是什么让他乐此不疲、谆谆善诱?是什么让他如此和蔼可亲、谦虚祥和?《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这四个字眼不断在我脑海里跳动。这是一个拥有博大胸怀的老人,满怀着对人类和世界万物的大爱,传道授业,解救苦难,这是一种大爱无疆的情怀。不时地掌声雷动的会场,洋溢着听众们对他的喜爱、敬佩和感激,掌声一次比一次热烈,一次比一次响亮。此刻的钟教授,让人忘记了他的年龄,忘记了狭隘的民族意识,忘记了自己和他人的分别。

《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课()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活动目的: 1、检查半学期来,学生阅读《爱的教育》的情况。 2、在对最佩服的人物的交流中,受到熏陶和启发,引导孩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和勇敢坚强的精神。 3、引导学生在感动中懂得关爱别人,学会帮助和关心他人。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音乐渲染。 2、师述:有人说,爱是一片照射在冬日的阳光;也有人说,爱是一泓出现在沙漠里的泉水。同学们,在你心中,爱到底是什么? 3、生自由畅谈心中对爱的理解。 (1)你说,评:爱是妈妈一个深情的拥抱,你的体会很形象。 (2)你说,评:爱是宽容,爱是责任,你的体会很深刻。 4、问:老师读懂了你们的爱,那么是什么让你懂得了爱? (1)你说,评:父母的言传身教。 (2)你说,评:老师的谆谆教诲。 (3)再请你说,评:故事书中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懂得了爱,受到爱的教育,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爱的教育》,感受爱的温暖与力量。) 板书: 走进《爱的教育》 5、简介相关内容 《爱的教育》是一部流传世界各地的着作,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它是以一个小孩的日记方式来写的,虽然每篇的篇幅不长,但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人们追求爱,也希望能拥有爱,爱能使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美好.我们要完全的拥有它,就必须去充实它,让我们携手,共创出人世间最美好的爱.这就是这本书要告诉我们的。 二、走进人物 1、开学时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读这本书了,作者在书中描写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老师先来考考大家!一起来看作业纸的第一题。

(1)这本书是写身边发生的一个个小故事。(评:他是一个三年级的学生,非常尊敬老师。) (2)瘦弱可怜的驼背奈里的保护者是。(评:卡隆正直善良,常常保护弱小者) (3)学习成绩好,每次都获得头等奖的男孩是。(评:代洛西不仅学习好,而且非常关心他的同学。) (4)可怜又坚强的铁匠之子是。(评:他非常爱他的爸爸,不管父亲如何打骂他,他都守口如瓶,勤奋学习。最终他的无赖父亲也被他感动,成了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4、同学们的记忆力很不错.那么在这本书中,还有哪些人物? (1)评:克莱蒂是安利柯的好朋友,他孝敬父母,一边学习,一边起早贪黑地帮爸爸照看柴火店的生意。 (2)评:卡罗的父亲虽然是一个有钱的绅士,但他很尊重劳动者。 (3)评:这位热那亚少年只有11岁,穷得身无分文,但他把祖国的荣誉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令人敬佩。 (4)评:罗宾诺队长,他曾无数次冲入火海营救灾民,是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5、指导:在这些人物中,我最佩服的是安利柯一年级的女老师,因为她像慈母一样爱着自己的学生,她,经常牺牲休息时间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差生,走访家长.在她去世前的一周,她还在安利柯家家访.她的这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敬业精神令人折服. 6、交流:在这些人物中,你最佩服谁?为什么? 7、评价: (1)听得出,你对英勇顽强的少年鼓手的敬佩之情是发自内心的。 (2)老师能看出,你对孤身一人,从意大利远赴美洲寻母的马尔可佩服得五体投地。 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的勇敢顽强?谁来说一说。 8、评:对,是爱给了他们克服万难的勇气,是对祖国的一颗赤诚之心,让少年鼓手即使在一条腿中枪的情况下仍然坚持爬行很长一段路把情报送出去;是对母亲深深的爱鼓舞着马尔可克服了旅途中的千难万险; 三、印象最深的故事。 1、过渡:在这一个个平凡而伟大的人物身上发生了很多平凡而伟大的故事,在书中100多个小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2、故事情节交流

教育从爱开始

教育从爱开始 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一名班主任,首先应该是爱孩子,“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想这就是教育的真谛之所在。教师不仅仅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的单一角色,更应成为一个个高尚思想的传播者和美好情操的培育者,于是,爱便成了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门必修课,而且,能否上好这一课,不但关系着每一名学生是否能够健康的成长,也关系着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等千秋大计。所以,给学生爱是教师的首要责任,教会学生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一、教育从爱开始。有人说,如今的教育最大软肋就是缺乏对学生的关爱,对人格的尊重以及对错误的宽容。面对一个个鲜活而富有朝气的花朵,面对一个个蓬勃涌动着的个体生命,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需要的恐怕不仅仅是自己的功成名就,或许还有更多的是对生命本质的理解与感悟。在英国著名的亚波丹博物馆中,有两幅图格外引人注目:一幅人体图和一幅人体血液循环图。它们的独特之处在于其作者是一名叫麦克劳德的小学生。原来麦克劳德上小学时非常调皮,为了想看看狗的内脏是什么样子?竟然捕杀了校长的爱犬。校长十分气恼,可他深思熟虑之后的处罚决定竟然是罚麦克劳德画上述两幅画。犯了错误的麦克劳德欢欢喜喜地完成了任务,从此迷上了解剖学,最终成了著名的生理学家。校长从孩子的粗野举动中发现了他的好奇心和钻研精神,于是以“罚画”的方式,“不露声色”地把孩子的学习兴趣引上了正路,成就了孩子的一生。这不仅是宽容的品格,更是他爱的智慧。二、爱是宽容,是尊重。俗话说:“人非圣贤,谁能无过”。更何况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未成 2 年的青少年,学生有了过错是正常的事,如果不能转化问题学生,那是我们为人师者的过错。陶行知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教育家,不是因为他的学生不做错,而是因为他善于引导学生,教育学生,他能宽容学生,他的“四块糖”的故事,正充分说明这点。“宽容是一种温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灵”,曾经看过这样一则事例:一位班主任在上班会课时,有个学生向他报告,说他的一支新钢笔丢了,并怀疑他的同桌……而在这时,这位老师发现那位学生同桌的求助和惶恐的眼神。这位老师只略微沉思了一下,说:“或许哪位同学无意拿了你的笔,或许是你不小心……但我肯定拿你这支笔的同学现在一定很后悔……”说着,老师拔下了自己胸前的笔,“这样吧,我这支笔就送给你吧。不过我要告诉这位同学,随便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是好习惯,希望这位同学好好学习,改掉自己的坏毛病。”10多年后,拿笔的这位同学大学毕业,在参加工作之前,拜访了那位老师,他说,如果不是老师的宽容,如果老师当场揭开那个‘秘密’,他就无地自容,也就不会有今天。我们为人师者应当时刻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包罗万象的气魄,指点迷津的睿智去理解、宽容、关爱并接纳学生形形色色的错误。以变废为宝的慧眼去发掘学生错误中的宝贵之处。在老师一颗宽容的爱心感召下,学生自然会在一次次错误中得到启示,不断塑造良好的人格。三、爱是激励,是赏识。孩子的无形生命好比一棵果树,果树有果枝(优点),有风枝(缺点),教师的目光如果一直盯着缺点的风枝上,风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颗粒无收。家长的目光如果一直盯在优点的果枝上,果枝就会越长越壮,最后必将是桃李满树。其实,赏识与激励比批评和惩罚更有效。一个“行”字,消除了孩子的恐惧感;一个“行”字,激发了孩子的求知欲;一个“行”字,唤起了对生命的热爱;一个“行”字,找到了学习的快乐的感觉,持之以恒地相信孩子行,是让孩子心灵舒展,生命和谐,健康成长,取得成功的秘诀。总之,有爱才有教育。陶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 3 草去”用“爱满天下”办教育,不正是对爱的诠释吗!教育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教育;教师如果没有爱,实在不能算是称职的教师。爱是学生基本的心理需要,是儿童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原动力,也是生命中一种创造性的聚合力量。所以说:有爱才有教育。让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让教育充满爱(1)

让教育充满爱 教育是一门艺术,这种艺术的源泉就是爱。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教育的特征是育人,育人的关键是“心灵感化”。以情感人,以事例激励人,从而产生“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效果。正如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孩子,学习不太好,帮她补习时她自己都急哭了,于是我经常鼓励她。时间久了,她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成绩也有很大的提升。是啊,用爱来教育,用爱来感染,使师生的心能产生共鸣。现代的教育模式,以情感和智育教育并重。对学生来说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情感决定行为,支配行为,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有良好的情感教育;要使学生有良好的情感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用情、用爱去教育学生。 有人说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己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用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一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教育家马卡连柯以前说过:“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 是啊,说到“爱”,每个人的心头都会有一种温暖的感觉,每个人的脑海里也会浮现出甜蜜的遐想……爱是人类不可缺少的情感。对于作为教师的我们来说,爱意味着不计回报的付出,爱意味着无怨无悔的奉献。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理念的持续更新,教师的爱有增添了更深更广的内涵。我们要用一颗平常心、平和心、平等心善待每一个孩子,不能出现被遗忘的人。因为没有谁能看到两个一模一样的孩子。尤其是像我们这样的寄宿制学校的孩子,他们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个性,他们在学校的时间远大于在家的时间,与我们生活在一起,我们更要注重心与心的交流,细心观察每一个孩子的表现,即时的给予鼓励及协助。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平等地感受这个份爱,让孩子们在爱的注重中健康成长。 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感动到心的深处。“我喜欢这位老师,我喜欢她教的这门课。”这就是孩子的心声!教育中充满爱,师生关系融洽,孩子们的积极性就高,学习效率也会提升。这就是爱的力量,就让教育充满爱吧!

宽容也是一种爱——“爱的教育”师德学习心得体会

宽容也是一种爱——“爱的教育”师德学习心 得体会 ;;孔子云:“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宽容是人的情感之一,有一种巨大的人格魅力。它能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感染力;宽容也是一种豁达和挚爱,它如一泓清泉可化干戈为玉帛;宽容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他人的境界。宽容它蕴藏着一种殷切的期望和潜在的教育动力。 ;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整天面对着天真烂漫的幼儿来说,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什么滋味都品尝过。随着现代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对幼儿的宽容成了一种时尚和美德,从某个方面反映了一个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的理念。宽容孩子的过失并不是姑息迁就犯错误的孩子,而是采取和风细雨的方法督促其改正,从而体现出教师的若大的胸怀。 ; 你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吗? ; 从前,有位渔夫出海捕鱼,从海里捞到一颗大珍珠。这颗珍珠晶莹圆润,渔夫爱不释手。但美中不足的是,珍珠上面有个小黑点。渔夫心想,如果能把小黑点去掉,珍珠完美无瑕,就会成为无价之宝。于是,他就开始耐心地剥剔黑点。可是去掉一层,黑点依然存在;再去掉一层,黑点还是存在;再去掉一层……最后终于去掉了,不过,令人惋惜的是,这颗硕大的珍珠也已不复存在。 ; 由此我就想,这些天真烂漫的幼儿不就是一颗颗硕大的珍珠吗?他们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黑点”——不时会犯或轻或重的错误。而有些老师和家长,又总是在苦苦地追求着孩子的那种“白璧无瑕”的完美境界。孩子一时学习不好,他们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甚至体罚的方法对付孩子;孩子一时不听话,他们就气愤不已,吹胡子瞪眼;孩子一时做得不合己意,他们经常随口而出:“怎么这么笨”……久而久之,孩子不论做什么事,都往往囿于一个框框内,如同惊弓之鸟,不敢越雷池半步。否则就可能风雨交加,使自己动辄得咎。结果导致孩子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被剔除了,孩子的天真无邪和好奇心也被扼杀了。 ; 每个孩子都希望能得到家长和老师的理解,能倾听他们的心里话,为他们排忧解难。适时的倾听,平等的交流,胜似长篇大论的劝说。家长和老师只有放下架子,信任孩子,真诚地倾听孩子的心声,才能真正实现心与心的沟通,只有宽容的教育氛围也才有利于幼儿的全面成长和个性发展。就像一首小诗所说的: ; 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 ; 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

“大爱”做教育,妙笔写“青春”——听郑金丛校长报告后感

“大爱”做教育,妙笔写“青春”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一中张玮 4月28日,临淄二中的报告厅青春洋溢。这青春,不仅仅来自台下的听众——临淄区近五年来毕业的青年教师,更多的来自台上的演讲者——齐鲁名师、山东省特级教师郑金丛老师。面对着已经工作二十八年,但依旧葆有青春活力、依旧不断学习、笔耕不辍的郑老师,我想,台下听报告的我们,更多的是汗颜和惭愧。我们还在青春的年龄,但是,青春的心态却与我们渐行渐远。这次报告,是一次引领,是一次培训,也是一种提醒。 我们都有成为一个优秀教师的梦想,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那么一个或深或浅、或远或近的教育梦,但是在寻梦的路上,我们迷失,我们松懈,我们失去了前行的动力,停止了青春追梦的步伐。郑老师的这场报告,让我们又重拾遗落不久的青春与梦想…… 像郑老师这样可以教音乐、思想品德,又对语文一往情深,还是数学名师,还可以上劳动课程,又能当校长的人,在我心中,是全才,有着超人的能力、充沛的精力、顽强的毅力、成功的实力。我想,她必然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不论做什么事情,都力争做到最好,最完美。对待自己和学生的成长,她既追求成功的喜悦,又追求过程得快乐。二十八年的从教生活,是她美好快乐的旅程,枯燥繁重的研修生活,是她快乐成长的时空。无论是怎样的经历,在她眼中都是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快乐的经历。因为成长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反观自己,有多少次因为怕苦怕累而推掉成长的机会?这样错失机会换得一时的轻松,也换得长久的遗憾。对于自己的成长,我有多么积极?! 蒙古族有一句谚语: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而教师也是人,但必须要完成神的使命,甚至比神更甚。因为教师不仅要爱别人的孩子,还要爱别人不爱的孩子。这是一种“大爱”。出于对学生的“大爱”,才会有郑老师的不计一时得失,悦纳学生的不足。而我们,已经在功利的教育中迷失,只关注学生的成绩,只关注学校的考评,而渐渐忽略了那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东西,忽略了学生的长远发展。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但是我们着急,我们做不到静等花开,我们做不到从头至尾自始至终的坚持,做不到等待孩子自然的成长。我们是否能够做到和学生零距离、等距离、近距离?我本有柏拉图式的梦想,但是梦想终于全部向现实妥协。听了郑老师的报告,我想,我所要坚持的,已不仅仅是坚持等待,更要坚持梦想。 最让我震撼的是,郑老师笔耕不辍,坚持写教育随笔、教育日志,将自己的教育生活记录下来,不仅是自己的一笔财富,也能给他人提供案例等方面的帮助。这种用文字书写生活的习惯值得我学习。我们都有这样的认知,是应该对自己的教学、班级管理等有所记录的,但是我却总是找一些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等理由放过一个个写作的好素材,放过一次次灵感迸发的时刻。就在这日复一日的生活中,连自己都觉得没有了味道,于是青春的心态也离我们越来越远。郑老师这样坚持着记录工作生活中的细节小事,也是对生活的一个发现,一个调剂。这样细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爱的教育》课外阅读指导

我了解他,是因为我喜欢他 ——《爱的教育》人物评价 教学目标:1、梳理阅读思维,绘制出思维导图。 2、了解评价人物的基本方法:品读对人物的描写和抓住典型事例。 课前准备:1、评选中书中最受欢迎的四大人物,细读相关章节,对人物进行评价。 2、以小组为单位绘制出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周五我们进行了《爱的教育中》最受欢迎的四大人物的评选。评选的结果是:安利柯(恩利柯)、安利柯的爸爸、卡隆、斯达尔迪(斯代地)这四人当选为“最受欢迎的四大人物”。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受欢迎,被我们喜爱呢?他们究竟是怎样的人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二、教师进行方法指导: 举例(1),总结出方法一:概括与人物有关的具体事件来评价人物。 举例(2),总结出方法二:细细品读描写人物的相关语句,抓住关键词来感悟人物品质。 三、以小组为单位逐一分析人物、评价人物。 分小组发言,同组、他组互相补充和点评。 预设: 1、安利柯: 富有同情心(《铁匠的儿子波列科西》); 善于反省(《我的决心书》); 体贴父母、关爱家人(《牺牲》) 善良大方(《“小石匠”来访》) 2、安利柯的爸爸: 负责的好父亲:能及时发现孩子行为和思想上的错误,给安利柯爱的并引导和教育。 (《在马路上》、《争吵》、《十月、父亲的话》) 懂得尊重老师、爱老师(《父亲的老师》) 宽厚的长者(《小石匠》、《争吵》) 例:“安利柯,走在马路上的时候要当心啊!在马路上,我们也有应尽的责任。如果说在家里你的行为举止应该像个绅士,那么在马路上也是一样的。马路是值得我们重视的,国民的素养可以从走在马路上的形形色色的人的举止看出来。(父亲的话《在马路上》)” “吃完饭大家站起来的时候,我看见“小石匠”衣服上的石粉粘在椅子背上了,就想伸手去擦。不知为什么,父亲偷偷拉住了我的手。过了一会儿,父亲自己趁大家不注意,悄悄地把椅子擦干净了。(《“小石匠”》)” 3、卡隆: 坚持正义、明辨是非、心地善良、扶弱惩恶 (《耐利和卡隆》、《高尚行为》、《代课的老师》、《好朋友卡隆》) 4、《斯达尔迪》: 有毅力、执着坚持、向上进取、勤奋刻苦、勇敢 (《斯达尔迪的图书馆》、《偷袭》、《毅力》) 例:“我们一直把斯达尔迪当作一个笨小孩,可他一点也不自暴自弃。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就连走在路上,他都在拼命用功。无论别人说他

教育之爱

教育之爱 从炎夏到寒冬,说来漫长的这四个月,我们陪同着满怀憧憬的xx第一届学子们,一同打开这所学校的大门,一道接受军训的酷晒,一起在学海里打拼;说来又觉着短暂,似乎只是看着学生们将白衬衫换成了蓝灰色的棒球服,就这样匆匆过了夏秋,共赏了今年的初雪。寒冷的冬天里有学生那一句句真挚而热烈的问好声和满脸朝气的笑容,足以让心感到温暖。 温暖人心的还有我们亲爱的同事们,有经验丰富的师傅一步一步的教导我们成为更合格的教师,也有一群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风华正茂,快速而坚定的成长着,在学生面前绽放其最自信的微笑。 先说说我们的师傅——杨老师。杨老师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他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状况,并悉心指导,给予孩子极大的鼓励;而在与同事相处中,杨老师总是把欢乐带给大家,我们也被杨老师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心生敬佩。在我们心目中,杨老师不仅仅是历史组的学科牵头人,更是我们的好朋友。在平时繁忙的工作生活中,杨老师总会忙里偷闲,通过一些话语创设幽默、轻松的氛围,而正是这种氛围让我们这些年轻老师感受到了这个小集体的温馨。虽然杨老师爱开玩笑,但是一旦工作起来,就可以用“一丝不苟”来形容。在完成某项工作时,杨老师会完全沉浸在其中,仔仔细细地去打磨,即使是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出现问题,因此,杨老

师手下出来的活儿,我们几乎不会找出缺陷。这种工作的精神让我想到了“匠人精神”,细细推敲,仔细打磨,潜移默化中我会学习这种认真的态度,本身我就是一个比较粗心的人,真的很需要养成认真的习惯,而杨老师,不愧是我们的好师傅,他做到了这点。能有杨老师这样的师傅,能够在这个温馨的小集体中工作,我认为我是幸运的。 再说说学识渊博的刘老师。刘老师永远以高标准严要求对待自己:对于历史学术知识认真钻研;在教学上态度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虚心向同行请教;及时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对学生严而有度,与同学们真诚相处,用爱与学生沟通,也因此深受同学们的爱戴。刘华明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谨慎,及时反思,精益求精,可以说是我们青年教师学习的榜样。 还有我们历史组的年轻女老师们,都做到了以学校为家,节假日都时刻能看到她们在办公室辛勤工作的身影。譬如李老师、陈老师、周老师,她们家都在外地,开学至今只在国庆节匆匆回家一次就返校继续工作,思念家人也往往只能通过一通通电话表达感情。再例如陈老师和王老师,担任助理班主任以来时刻关心关注班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时常在班级和办公室中看到她们同学生认真交流的身影,也常请教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和老师做好辅导学生的工作。 他们的温暖事迹很多,略书一二,以之为榜样,激励自己,努力拼搏!

让教育充满爱活动征文

让教育充满爱主题教育活动征文 用爱心做事业用感恩的心做人 胡伟 自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天起,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高度的政治使命感伴我度过了17个春夏秋冬。一直以来,我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成了我工作和学习的精神支柱。刚工作的前几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为了培养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我对学生倾注了爱心,因为我知道,爱心是培养老师与学生感情的基石,爱心是转变后进生,使他们良好发展的“灵丹妙药”。好的学生固然人人喜爱,但是,爱那些不听话、成绩差的学生,才是真正的爱。我在平时的工作中特别关注留守儿童,他们缺乏温暖、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自我约束能力太差。我既要做好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又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这些工作的难度可想而知。于是,我常常在工作之余,安排好家访的时间,给他们补课,同时做好家长的工作,争取他们的配合。哪怕看到他们的一点儿进步,我都及时表扬鼓励,让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位不仅懂得学习,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关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质。通过科学管理,我每年所带的班级都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团结合作精神的班集体,被评为县级优秀班主任。 我教过语文、数学、科学、音乐,每门课我都认真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分析学情,特别是课程改革以来,我经常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武装自己,积极参加教材培训,争取机会外出听课。每次回来,都把自己的收获和其他老师一同分享,并在全校及全镇多次开设公开课、示范课。1996年,领导让我担任教导主任职务,1999年任村小校长,2004年分管中心小学的业务工作。作为一个领导,我深感肩上的担子很重,除了搞好自己的教学之外,还要抓业务,带领教师搞教研。那几年,适逢课程改革的初潮,新课程的教学对于我们每一位老师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究竟课程怎样改,往哪里改,改后效果如何,教师们都会很困惑,很茫然。当时学校的管理、评价措施还不完善,作为教导主任的我,大有“无米之炊”的烦恼。于是,我阅读了大量有关课程改革的书籍:《课程的

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教育教学经验总结 教育是天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有些人把这句话理解为戏谑之语,而作为一名教师,我却认为这话是千真万确,因为教师把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活力的学生教育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光荣的,从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起,我就感到责任的重大,30个寒来暑往,30载雨雪冰霜,教育教学工作的酸甜苦辣使我深深感悟到:爱是一种无言的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这里我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只想把工作中的成败得失和平时积累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交流。 在参加工作带的第一届学生毕业二十周年聚会上,班上最调皮的孙志强同学爆料20多年前自己难忘的一件事。上小学时,因父母离异,他和忙碌的父亲、年幼的妹妹住在一起,缺乏督促,早上贪睡经常迟到。一次,迟到的他手拿一袋饼干站在门口报告,担任班主任的我把他带的饼干收走了,并让他下课进办公室。说到这里,毫无准备的我思绪万千,百般纠结,真担心当年的我年轻气盛,干出伤害孩子自尊心的事来,让他20年后还记忆犹新,不觉涨红了脸。他说,当时学校规定不准带零食到校,加上迟到,两条违规,所以做好了挨批的准备。进了办公室,担任班主任的我二话没说,为他倒了一杯热水,并拿出饼干小声告诉他,在办公室里吃完再去教室。说到这里,他梗咽了,说从此发誓不再迟到。听到这里我如释重负,忐忑不安的心稍稍安静下来,长舒了一口气,为自己当时妥善的处理而庆幸。半年后,他新婚那天,我还荣幸的充当母亲的角色,为他接亲、证婚,完成了终身大事。他深情地说,因为初中上三天就辍学了,这一生他只有我这一位老师。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从教育者自身来说看来微不足道,不足挂齿的平常之事,对学生却记忆深刻,影响终身。 在从事教育工作中,我们会接触各种性格各异的学生,开朗活泼的、文静秀气的,乖巧听话的、调皮捣乱的……教育应该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上述教育案例对我启发很大,那就是“母爱”在教育领域闪烁着恒久的光华。 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非常有个性,有自己的主见,如果我们在教育中采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最后的效果往往适得其反。作为教师,首先应充满童心,从孩子的视角看问题,走进孩子的心灵,了解孩子的思想。教师只有放下师尊的架子,耐心地倾听孩子的心声,和孩子们进行平等的对话,才能了解孩子的想法,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教育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做一辈子小学老师”,这是特级教师斯霞老师一生最大的满足、最大的自豪。正是凭着这一腔执着情怀, 斯老师在学校找到了自己人生的坐标,在教育教学中找到了无穷的乐趣,在学生中找到了生命的价值,成为教育者敬仰的楷模,我心中的偶像。她还曾说:一切成功的教育都必须基于爱,借助于爱,归结于爱。教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严格教育彰显深沉大爱

2020高考模拟作文及范文:严格教育彰显深沉大爱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当看到“背包客”“徒步”“越野”等词,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到年轻力壮的成年人。近日,某著名主持人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与女儿参与沙漠徒步活动的过程,活动要求在4天的时间里,走完甘肃张掖高台县的76公里沙漠,平均每天要走近20公里,这对大部分成年人来说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挑战。这个4岁的小女孩因为爬沙漠,脚上起了水泡,腿上长了密密麻麻的红疹,到了中午,本该午睡的时间,她却在走路。 此事引起网友的热议,相关评论异常激烈。 对此,你有怎样的看法?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健康生活:珍爱生命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这则材料共四句话,第一句是材料的引子,由当前的几个流行词语引出核心事件;二三句介绍某主持人与女儿参与沙漠徒步活动,是材料的主体部分;最后一句“此事引起网友的热议,相关评论异常激烈”,意在引发考生思考,即对材料事件的合理性进行分析。材料的中心事件是某主持人带4岁

幼女徒步穿越沙漠活动,题目要求考生“对此”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就规定了写作内容不应脱离这一核心内容。 2.立意限制。材料中“此事引起网友的热议,相关评论异常激烈”,说明这一事件的复杂性,“热议”和“激烈”评论意味着人们对这一事件存在着不同的认识。考生可以赞同也可以反对,但必须态度明确,对材料中主持人教育幼女的方式进行价值评判。 3.价值取向限制。考生可以从正面立意,肯定材料中主持人的做法;也可以反对这种做法,主张教育行为要适当,严爱要结合。材料所述事件虽然是有争论的,但从“对大部分成年人来说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挑战”,小女孩“脚上起了水泡,腿上长了密密麻麻的红疹”,“本该午睡的时间,她却在走路”等语句可以看出,这种行为有明显的不当之处,写作时最佳角度应是对教育的宽严方式做辩证分析。 4.文体限制。这是一篇社会热点现象类材料作文题,要求考生的写作能“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写作时应对这一现象发表看法,适合写成议论说理类文章。 开放性 1.写作角度是多元的。对于材料中主持人带幼女徒步穿越沙漠这一行为,考生可以赞同,谈严格教育、磨难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也可以反对,谈教育要遵循规律,应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严爱要有度等。写作角度是自由的。 2.素材的选用是开放的。本次写作要依托材料,但也要从“幼女徒步穿越沙漠”这一事件联想开去。考生平时积累的关于严厉、磨难、苦难、挫折等方面的素材都可以使用。当前社会比较热门的“虎妈”“狼爸”现象也可作为事例。如“虎妈”蔡美儿,“狼爸”式教育的代表郎朗之父、董卿之父,“猫爸”式教育的代表李天一之父李双江、张默之父张国立、“我爸是李刚”事件的当事人李刚等,可分别作为正面或反面的写作素材来用。 解题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教案

《爱的教育》阅读指导课 棋盘井第一小学小学戈慧霞 教学目标: 1.我要学会阅读整本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2.通过选文的阅读,我能感受到鲜明的人物形象,并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受到爱的启迪。 3.我对书中的内容很感兴趣,愿意摘抄积累。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2.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感受爱、奉献爱。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爱的教育》课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阅读兴趣,明确目标。(1分钟) 师: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有的书能影响人的一生,改变人的命运,《爱的教育》就是这么一本好书。一百多年来,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风靡全球。是什么让它长久不衰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它,探索其中的奥秘,感受它的魅力。今天这堂课,我们一起共读《爱的教育》。 二、阅读整本书,明确步骤和方法。 (一)透过封面晓情感

1、师引导:读一本好书,就像进入一座故事公园,首先要看看有个性的大门,轻轻捧起这本书,从这本书的封面,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书名、作者、对内容的明示和暗示的细节为主) 2、抓住图画,引导学生了解书的情感基调。 (1)书的封面上有一幅图画,谁能为我们描述上面的情境? (2)师总结:多么温馨的画面,封面上的图画就是一本书的窗户,透过这扇窗户,猜一猜书里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过渡:大家的猜测很合理,这本书究竟讲述的是什么呢?第三页的内容梗概会告诉我们答案。 (二)走进导航知梗概 1、学生请快速阅读内容梗概,了解主要内容。 2、请一名同学介绍主要内容。 (三)根据目录做规划 1、我们如何知道书中具体讲了那些故事呢?看目录? 2、请大家仔细看看这本书的目录,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1)、全书为10个章节,以月份为题。 (2)、每章都有每月例话。 2、使用目录做阅读规划。 阅读一本书之前做好读书计划非常关键,这本书共讲述了100个故事。我们每天大约读10个故事,计划在10节课之内读完这本书。本节课我们的任务是阅读前三个故事。 三、自读交流,感受读书趣、明白师生情、学习高品质 1、默读第一个故事《始业日》。 提示:默读故事,想一想:你知道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在相关句子旁做标记。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在交流中潜移默化引导学生 (1)、感受师生之间的情谊。

教育教学中的爱

教育教学中的爱 两河口中学赵克强 人一出生便先接触亲情之爱,随之享受他人的友情,接受他人的爱情,这些无不存在着爱。可以说人的一生是在爱中度过的。教育教学当然也不例外。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避免教育盲点、国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更要爱。只有在这种前提下,只有这样的一视同仁,教师才能得到学生的肯定,赢得学生的爱戴。师生才能在一个和谐、互爱的团体中共同成长、进步。当然我们也见过个别教师以暴力整治学生,学生在他面前不寒而栗,总是一副惟命是从的样子,但谁能说他的内心就真如外表一般臣服呢?这种现象应该有,但绝对不会多,当然更不会长久。 爱学生就要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

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却是平等的;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信任学生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爱学生就是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其实如果你努力过你会发现,曾经久经你教育的后进生日后对你会出奇的尊重,甚于那些学习好的很多,什么原因呢,也有不少教师一起探讨过,最终认为是因为他们在走出校门进入社会后领悟了教师当年的良苦用心,你的人格魅力在那时突显的效果。所以说: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身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们有责任引领学生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让我们用全部的身心去教诲我们的学生,将我们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学生,相信今天含苞欲放的花蕾,明天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爱满教育》读后感

《爱满教育》读后感 平罗县城关第五小学教师:马青 有人说,一个学生就是一首诗,一个心灵就是一个世界,爱学生就是要对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的真爱,爱得深,爱得严。感动着他们的感动,痛苦着他们的痛苦,收获着他们的收获,成功着他们的成功,在学生心灵的沃土根植美好和梦想。最近,我读了《爱满教育》这本书,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要更加爱学生,尊重学生,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通过读这本书,我有如下体会: 一、用爱心感染,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阅读,我明白了爱心是具体的,是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的。只要学生意识到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并为他操心时,那么无论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评,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老师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在教育工程中,我会始终记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种换位思考式的情感体验会使我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宽容;少一份埋怨,多一份理解;少一点指责,多一点尊重,并努力创设着宽松和谐、积极向上的氛围,使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爱孩子,就要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满足学生的合理需要。学生有四个需要值得每个教师关注:学生有依恋的需要,一个眼神,一个赞许都会带给他们极大的满足;学生有求乐的需要,可以通过兴趣特长的培养,让

他们切身体会到教师的爱;学生有求德的需要,教师要恪守职业道德以取信于每一个学生;学生有被尊重的需要。润物无声,爱如春雨能滋润万物! 二、言传身教、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育实践表明,教师的道德品质、治学态度、工作作风、生活态度,乃至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心灵。正因为言传身教这种特殊的育人效用,使为人师表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和途径。因此培养人才的素质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教师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威信,首先必须具有渊博的知识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有时简单的一句话会给学生留下终生难忘的印象。教师展示的不仅是丰富的科学知识、严谨的教学风范、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而且还有教师的个性及心理素质。教师在课堂上的一言一行,学生尽收眼底,因而教师在课堂上所表现的优良品质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在“教书”同时起着“育人”的良好作用。其次还要严以自律,严格要求,以身作则,作身先士卒的垂范。另外,还要关心热爱学生,课后倾听学生的声音,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三、根据新时期学生的特点启迪学生心灵 现在的学生究竟有哪些特点?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教书育人的指导思想一定要突出时代性,适应培养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多种渠道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采取适合于学生心理特点的措施加以诱导,使学生牢固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观点,明确学习目的和任务。针对学生的特点多开展一些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把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