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 城镇地区的公共管理

第八章 城镇地区的公共管理

第八章 城镇地区的公共管理
第八章 城镇地区的公共管理

第八章城镇地区的公共管理

完成小组:第三组

主要内容:

第一节建设管理;

第二节社会管理;

第三节城镇地区发展管理;

第四节社区管理。

第一节建设管理

目录

城镇建设事业

规划管理

基础设施管理

土地与住房管理

环境管理

一﹑城镇建设事业

(一)城镇建设事务概念

城镇地区建设是指与城镇本身相关的建设事务,城镇是城镇居民日常生活的活动场所,是城镇居民社会生活的环境与条件。城镇建设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城镇的自身发展。

(二)城镇建设事务内容

城镇建设事务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满足城镇居民日常生活基本需要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2)保证城镇社会安全的防护性设施的建设。

(三)城镇地区建设管理的目标

城镇地区建设管理的目标,是为城镇地区居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使城镇地区的规划与城镇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2)使城镇地区的住房与基础设施的供给能满足城镇地区居民的基本需要。

(3)不断提升城镇地区的环境质量。

(四)城镇的特点

城镇社会的运转具有(1)整体性,(2)城镇生活高度社会化,(3)城镇居民有较强的参与城镇管理的意识的特点,这些特性规定和制约着城镇政府的管理内容、方式方法和体制安排。即它应按照城镇和城镇社会的特定需要进行相应安排,以保证城镇功能的发挥,保证城镇政府实现其职能目标。

城镇的特点要求城镇管理应以集中、统一、直接为原则,在可能条件下应以直接管理为主,在因人口太多雀需设区进

行分区管理时,对与城镇及城镇社会必须作为整体处理的事务,特别是城镇建设事务,仍应以集中、统一、直接管理为宜。

二﹑规划管理

(一)城镇规划概念

城镇规划,就是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城镇地区土地的合理利用和各种利用和各种设施的合理布置与安排,制定出的对城镇地区经济、社会、科教文卫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战略及其统一综合部署,使多样化的城镇地区活动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城镇规划的目的就是以对城镇地区土地的合理利用为基础,使城镇地区各系统的诸物质要素各就其位,形成有机合理的布局,从而达到整体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促进城镇地区和谐有序的发展。

(二)城镇规划的原则

尊重历史,保护现实环境;

因地制宜,与区域规划相符合;

统筹安排,协调各种关系;

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三)规划管理主要包括:

审批管理

编制管理

实施管理

1﹑审批管理

在中国,《城市规划法》规定能够:城镇地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后,应有本级人民政府经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常务委员会审查同意,再上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一般建制镇的城镇总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审批。一般设市城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所在地的镇,其总体规划由省级人民政府审批。直辖市、省会(自治区首府)所在的城市、人口超过100万的城市和国务院指定的其他城市,它们的总体规划由国务院审批。详细规划由本级人民政府审批。

根据城镇地区降级和社会的发展情况,需要对总体规划进行局部调整时,应报同级人大常务会和原批准机关备案;但当涉及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等重大问题的变更时,须经同级人大或者常委会审查同意后再报送原批准机关审批。

2﹑编制管理

城镇地区规划的编制管理包括两个部分:规划审定前与规划审定后。在规划审定前,由于城镇地区规划是由战略规划、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组成的。城镇地区在其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新情况与新问题,使得各层次规划之间常会出现矛盾,这就要求规划管理部门在编制规划时,有必要对原拟制的规划及时进行协调,以保持审定后规划的权威性。

3﹑实施管理管理

城镇地区规划的实施管理是规划管理日常工作的核心

内容。它包括:(1)城镇地区规划管理部门要参与规划区域范围内的各项建设工程的选址和建设的前期审批工作;(2)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建设及施工单位应接受规划管理部门的现场监督检查,规划管理部门应及时发现和处理违规问题。各项建设项目建成竣工后,建设及施工单位所编制的竣工图应报送规划管理部门归档保存,纳入城镇地区建设档案;(3)规划管理部门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其批准,在城镇地区规划范围内擅自占用土地进行建设。

三﹑土地与住房管理

(一)土地管理的主要内容

地籍管理

地价管理

土地权利管理

土地使用管理

(二)城镇地区土地管理中应坚持以下原则:

(1)以规划为依据

(2)统一开发

(3)有偿使用

(三)城镇政府在管理土地方面的职责

(1)做好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核定城镇土地面积和使用情况,划分土地等级。

(2)制定城镇土地规划,并通过管理保证规划的实施。

(3)管好土地市场,城镇土地属国家所有,土地市场是土地使用权的交易买卖,通过使用权的转移与调剂,使土地利用更加合理,但要防止土地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4)对土地使用权变动的日常管理。

房屋建设管理定义

城镇房屋建设管理是城镇地区政府对城镇住宅规划、建造进行的管理。搞好城镇地区房屋建设管理,防战房产经济,对促进整个城镇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

有重要的意义。

解决城镇住房问题办法的三种类型

(1)福利房型。

(2)商品房型。

(2)商品房和保障房相结合型。

城镇地区政府在住房管理方面具体职责

(1)等级城镇住房产权和使用情况,督促住房维修,挖掘房源。

(2)落实私房政策,鼓励城市居民购买商品房和出租私房。

(3)管好房产市场,控制过高的商品房价格和房租。

(4)做好城市住房需求预测,制定城市住宅发展规划。

(5)做好改造旧民房,建设新住宅区的动员拆迁工作。

四﹑环境管理

(一)城镇环境管理概念

城镇地区环境管理是指城镇环境保护机构通过法律、行政、经济和教育等措施,动员社会各种力量,调节城镇区域范围内经济社会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从而改善城镇地区的生态结构,在城镇地区中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城镇环境管理具体制度

(1)环境监测

(2)环境影响评价和准许

(3)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监督

(三)环境监督的内容

环境监督是指利用社会力量监督各种污染源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以保证环境得到控制或治理得到有效实施。监督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公众监督制度,即吸收广大群众及各类组织参与环境管理;

(2)听证会制度,即涉及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建设项目时,必须召集本地的群众代表举行听证会;

(3)舆论监督制度,即鼓励以新闻传媒为主体的社会舆论机构加强对城镇环境问题的监督。

这些制度的一个共同特点是广泛吸收群众参加环境管理。

(四)城镇地区环境综合管理的具体内容

(1)制定环境综合管理规划

(2)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3)调整城镇地区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

第二节社会管理

目录

城镇社会事务

公共安全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

公共服务管理

城镇地区社会是一种法理社会,是由许多人组成的其中大多数人彼此都素不相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个人的关系,而且时常是基于彼此间的功能伤的需要而不是基于任何感情上的义务。人们注重个人的目标而不是群体的目标,并且不一定持有同样的价值标准。城镇化意味着个人之间的强有力的纽带被由个人组成的社会所取代,他们之间的大多数关系都是暂时的和非个人的关系。

城镇地区居民具有如下一些重要特征:

第一,居住高度密集;

第二,居民构成复杂;

第三,居民素质较高;

第四居民邻里关系淡薄;

第五,居民生活方式差异较大。

城镇地区社会生活具有如下重要特征:

第一,居民生活的高度社会化;

第二,居民利益的分散化;

第三,城镇地区生活的整体性;

第四,社会控制的法理性。

城镇社会问题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一般社会问题。由于城镇的固有特性(居民的高度密集、居民生活的高度社会化等),以致严重影响城镇社会的稳定,从而变得特别引人关注的那类社会问题。

二是由于城镇自身发展而引起的社会问题。这是由于城镇发展过快或缺乏计划性,导致各种比例关系失调,因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如(1)由于规划失调引起的交通拥挤、住房紧张。(2)现代贫困问题。(3)公害问题

城镇社会问题较为集中和突出的有:

贫穷问题

人口问题

住房问题

交通问题

环境卫生问题

文化建设问题

犯罪问题

城镇社会事务管理

城镇地区对公共管理的要求,来自于两个方面对城镇社会控制的需求和对城镇控制的需求,前者形成对城镇社会事务管理,后者形成对城镇建设的管理。国家设置城镇政府单位。

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城镇社会所形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国家的政治统治。因此城镇政府管理的内容,除由城镇社会事务管理和城镇建设管理构成的市政管理外,还包括对一般社会事务的公共管理。

城镇政府管理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集中统一和直接承担。

城镇社会事务管理包括:

公共安全管理

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服务管理

城镇地区公共安全管理的内容:

1.打击犯罪

打击犯罪行为通常都会采取以下对策:

第一,首先要按照“教育是初级,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的方针,以预防犯罪。政府除采取必要的行动予以制止外,还应从源头来采取措施,如加强户籍管理,提高居民素质,提供有益的业余生活服务等。

第二,要健全法制,找出犯罪和不良行为增加与质的变化的原因,做到标本兼治。有关城镇地区的犯罪,以往只重视大城镇地区的这种社会病理现象。

第三,有必要加强国际上的协调和合作。国家通过签订或加入多边或双边范围内打击犯罪、保护公民权益的有关国际条约和双边协定,可以在世界范围内更好地打击发生在国内个城镇的各类刑事犯罪活动,为保护公共财产和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广泛而有力的保障。

2.交通管理

城镇公共交通的安全是城镇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镇地区交通管理的首要任务。管理城镇地区的交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公平合理。交通是为了满足全体市民的出行需要,因此要兼顾大家的利益,特别是工薪人员和学生的上班、上学出行。在交通问题上必须坚决杜绝特权现象,体现公平原则。

(2)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城镇地区人口众多、客流量大、混合交通严重,导致交通问题越来越严重。只有发展运量大、污染少、便捷迅速的公共交通客运系统,才能从根本上扭转交通混乱局面,使人、物在最少的时间里得到最大量的转移。

(3)多方结合,协调发展。交通管理的政策、措施、方案应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原则。

城镇地区交通安全管理,需要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建立和实施

来实现。这些制度中最主要的是:交通安全教育制度;证照的管理与年审制度;交通违章、事故的处理制度。

3.消防管理

搞好城镇地区消防管理,必须本着“消防工作社会化”的原则,形成“政府统一领导,消防部门依法监督,社区消防自治”的管理新格局,为市民创造一个良好的城镇地区消防安全环境。城镇消防安全管理的任务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古今中外有所不同。但大体上不外乎火灾的预防和扑灭两个方面,而且是以预防为主。

4.人防管理

加强人防管理应该遵循以下方针:

(1)搞好宣传,强化教育。

(2)争取多方投入,以多元主体推进人防工程建设与管理。

(3)建立规章,健全体制。

应结合本地情况,制订人防管理办法,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挂牌管理,并尽可能将已建人防工程的维护与管理纳入科学化、规范化轨道。

5.危机管理

政府危机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提升管理能力

(2)危机发生时应尽可能降低生命和财产的损失。

(3)增强危机后的危机处理能力。

社会保障管理

社会保障的目标是为全社会提供保护,也就是说,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的成员。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每一个置身于市场经济社会的成员,基于市场原因与自身原因,都有可能遇到暂时的生活困难,如果政府不对其进行帮助,无疑会影响社会秩序。社会保障就是政府和社会对这些困难的社会群体根据其特定情况所提供的救助。

根据发达国家以及国际劳工组织关于社会保障体系框架的设计,结合我国近年来社会保障的时间,一个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通常是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

社会保障包括:

社会保险

社会救助

社会福利

社会优抚

(一)社会保险

社会保险是指以国家为主体,通过立法手段,对工薪劳动者在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生活来源的情况下,运用社会力量给予一定程度的收入损失补偿,使之能继续保持基本生活水平,从而保证劳动力扩大再生产的正常进行,保证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安定。

社会保险的功能在于

维护社会稳定。

提高劳动生产率

调节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二)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为帮助社会成员改善生活条件,提高自身素质,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而实行的制度、采取的措施和举办的事业的统称。社会福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都采用狭义概念:作为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社会福利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或其他方法,为社会成员提供保证生活质量的福利措施和社会服务。

基本内容主要是:社会津贴,职业福利,社会服务。

其自身的特点:首先是范围的普遍性,其次是福利的多样性,最后是资金的单向性。

(三)社会救助

社会救助是政府和社会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存权,对那些无劳动能力的以及虽有谋生能力但一时生活困难的人给予的各项帮助的总和。它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险一起构成了社会保障制度的三大支柱,主要由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灾民紧急救助制度、救助型社会福利制度、社会互助制度和服务网络等组成。其中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的基础和核心。社会救助的对象主要是针对那些因个人智能、技术缺乏

和年龄、残障以及重大自然灾害等原因,而引发的在食品、衣物、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不足或丧失,以及虽通过合法劳动但仍不能得到正常物质生活条件和参与基本社会活动机会的贫困群体。

社会保险的目标是预防风险,社会福利的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社会救助的目标是克服贫困,这是社会救助最基本的特征。

社会救助还有以下几个特点:(1)对象的有选择性;(2)资金来源和流向上的单向性;(3)标准是低层次性;(4)时间上的短期性;(5)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四)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具有以下特性:由国家制定专门的法律来规定特殊的保障对象和办法;资金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拨款,专款专用于特殊保障对象;由政府民政部门主管;强调国家、社会和群众优抚制度的“三结合”;强调物质保障与精神鼓励相结合,充分发扬共产主义精神。

优抚制度的内容很多,归纳起来包括三个方面:(1)死亡抚恤(2)伤残抚恤(3)设置优抚事业单位。

四、公共服务管理

公用事业

休闲事业

旅游事业

“公共服务”一词涵义甚广,从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到社会团体等,以及以通过经营获利为目的者,无不具有公共服务性质。本节所称的“公共服务”,在注重公共性的同时,更多地集中于服务性的一面,即指“公共服务”一词的狭义方面,是指那些直接以各种方式为整个城镇社会(公共)的生活和生产所提供的服务。

公共服务的具体对象虽是个别市民或顾客,但这类服务为全社会公众所需要并面向公众、方便公众,因而在现代城镇地区生活中起日益重要的作用。

公用事业

公用事业是一种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受政府管制较多的行业,在其营业范围内具有垄断性,有权使用公共财产和土地,并对所提供的服务向顾客收取一定的费用。

政府对城镇地区公用事业的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稳定地推进民营化改革

2、放松规制与规制重建并举

3、借鉴规制与创新规制并举

休闲事业

休闲事业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重要,它表现为:(1)能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2)能拉动经济增长;(3)能为城镇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旅游事业

旅游事业就是为国内外旅游者服务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行业--负责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开发、生产和市场销售的行业,以及为旅游者的需求服务的行业的总称,是公共和私人组织的综合体。旅游事业具有以下共同特征:(1)综合性(2)多样性(3)服务性(4)有偿性。

为了加快旅游事业的发展,使旅游事业制度取得实质性进展,城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首先要加强旅游信息网络建设,提供社会化服务;其次要引导企业正确认识市场,按市场要求确立开发方向;第三,为确保旅游事业的发展,政府必须规范旅游业者的行为,建立规范的行业秩序,特别是要坚持依法管理,实施经常性的监督。

第三节城镇地区发展管理

目录

城镇发展事务

经济事务管理

文化事务管理

教育事务管理

人口事务管理

一﹑城镇发展事务

城镇发展是个综合性概念,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从量的方面看,城镇发展意味着城镇人口和面积规模的不断扩大,从一个小的居民聚集点,经历小集镇、大集镇、小城镇

直至演变为了一个特大城市。

城镇政府在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为城镇居民的生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使民众安居乐业。

第二,为经济发展提供必要的基本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第三,为城镇的可持续性发展创造相应的环境和条件。

现代城镇地区的发展,必须尊重城镇地区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科学的价值取向与民主精神。城镇地区发展管理必须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与准则。每个城镇地区尽管条件和实现的目标不完全一致,但是以下一些基本原则当遵守:(1)以人为本

(2)讲求效率与注重公平

(3)保持生态平衡与资源合理利用

随着城镇的发展,未来城镇地区管理的发展大致会出现以下趋势:

(1)柔性化

(2)数字化

(3)民主化

城镇发展从质的方面看,则包含着三个方面:

(1)城镇的现代化

(2)城镇功能的转化

(3)城镇地位的提高

二﹑经济事务管理

当前中国正处于体制转型过程,城镇政府职能的转变,在经济方面,主要是通过完善对城镇和城镇社会的各项管理,为城镇地区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吸引投资、促进生产。在同经济直接相关的食物上,城镇政府只是在维护本地市场正常秩序方面,发挥一定的作用。依法行政将成为城镇政府管理城镇经济的主要方式。城镇政府的直接经济职责(即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将逐渐弱化,但不会完全消失。

城镇政府主要职能是出自于城镇自身特点产生的、迫切要求城镇政府全力解决的城镇事务管理。

三﹑文化事务管理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诸多方面。在中国,城镇地区文化事务管理是有不同管理机构来分别承担的,它们分别管理一般文化事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科学技术和教育各个领域。从城镇的发展看,文化通过提高城镇地区居民的素质,对城镇可持续发展起着深层次的促进作用。

城镇地区公共文化设施是城镇地区文化环境的主要组

成部分,是城镇地区文化发展物质载体的主干。

城镇地区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主要有: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文化艺术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

围绕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目标,拟定有关文化艺术工作的条例、规章、制度,推动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

管理文学、艺术、文物、图书馆、博物馆、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管理文化艺术方面的对外交流工作;

制定文化艺术事业发展规则,综合平衡文化事业建设的速度和规模,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需要,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艺术。

城镇地区在新闻出版事业管理方面的主要职责是:

1.会同相关部门督促检查有关报纸、期刊、图书、音像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2.依法查处出版、印刷、发行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保护出版、印刷、发行单位及其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3.查处违禁报纸、图书、音像制品和其他出版物;

4.会同有关部门管理好新闻出版和音像市场,取缔非法活动。

城镇地区广播电影电视管理机构的主要任务和职责是:

1.组织、领导广播电视和电影生产,制定本地区广播电

公共管理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管理学》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在私人部门中,组织的最终目标为(A ) A.追求可持续经济利润的最大化 B.追求可持续政治利益的最大化 C.追求社会公平 D.追求公众的满意度 2、公共部门区别于私人部门的本质特征为( D ) A.计划性 B.单一性 C.效率性 D.公共性 3、公共管理活动的合法性基础为( C ) A.公共性和私人利益 B.效率性和私人利益 C.公共性和公共利益 D.效率性和公共利益 4、有效的政府组织应该认识到,公共性的起点是( A ) A.公民 B.政府 C.企业 D.政党 5、公共行政范式产生于( C ) A.17世纪末18世纪初 B.18世纪末19世纪初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末21世

纪初 6、新公共管理范式产生于( D ) A.19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B.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7、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公共行政范式诞生的标志为( A ) A.《行政学之研究》的发表 B.《经济与社会》的发表 C.《行政学导论》的发表 D.《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的发表 8、公共行政范式得以产生的直接动因为(C ) A.经济的发展 B.政治的推动 C.公共部门的改革 D.私人部门的改革 9、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第一个范式为(A ) A.公共行政范式 B.新公共管理范式 C.公共服务范式 D.公共责任范式 10、被誉为“行政学之父”的是(A ) A.威尔逊 B.韦伯 C.杰弗逊 D.怀特 11、公共行政范式赖以产生的学科基础之一官房学后来逐步演变

3 中国行政管理:网格化服务管理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研究 ——以北京市为例 王名杨丽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 摘要: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是一种基层社会治理的创造性探索,旨在实现基层社会服务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北京市近年来通过网格化将对物的管理扩展到人、地、物、事、组织多个方面,将单一的管理衍生为管理与服务并重,使网格成为整合资源、提供服务的平台,逐步形成了网格化服务管理北京模式。网格化服务管理模式具有借鉴意义,但还处于初始阶段,需要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全国各地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基层社会治理没必要也不可能采用统一的模式,关键在于合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各地自身情况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网格化服务管理北京 引言 2011年6月以来,清华大学社会管理创新课题组调研了北京、上海、广东、深圳、杭州、信阳、巫溪、肃宁等省、市、县。调研发现,目前地方社会管理创新主要呈现三种代表性的体制:一是党委主导的大推动体制,以巫溪、信阳为代表;二是党政一体的大协调体制,以北京、广东为代表;三是依托民政的大社会体制,以上海、深圳为代表。三种体制各有侧重和特色,但都是合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实践模式,对推动当地社会管理创新实践起到了主导作用。2其中,网格化服务管 1王名(1959-),男,新疆乌鲁木齐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NGO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杨丽(1973-),女,湖南涟源人,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 2参见王名教授2011年9月29日在“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年会(2011·北京)上的发言,10月13日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社会管理创新(概论)”课程的授课,以及11月9日在“百县工程-县长论坛”上关于“社会管理创新的地方实践及启示”的主旨演讲。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困境的内外机理研究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困境的内外机理研究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困境的内外机理研究 内容摘要:区域性是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产生的,在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伴随而来的就是区域公共问题的产生。为有效化解区域一体化进程中的治理困境,区域公共管理制度也自然而然的产生。经过对区域发展以来的区域内公共管理问题的分析,发现公共管理制度并未按照预期的那样促进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本文为了分析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困境的内外机理,将从行政区意识、法律、博弈、路径依赖等方面进行研究,从而提升区域公共管理,进而对区域一体化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困境行政区路径依赖博弈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困境的外在机理分析 (一)传统的行政区意识根深蒂固 制度变迁主要受现存法律制度的约束、信仰体系、文化、宗教以及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其中,意识形态对制度有着重要影响,成功的意识形态能够减少制度的转换成本。当前,我国各政府制定出各种不同的地方保护政策,各级地方政府干涉经济的愿望仍很强烈,各级行政区的经济功能还十分突出,使得政府间的竞争大于合作。这种行为意识不仅仅会对区域经济产生刚性的制束,而且也使区域公共管理制度陷入困境。 (二)区域间的合作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由于制度创新是在已有的法律和规则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如果出现已有的规则和法律与创新的内容不相符的情况,将会对制度创新所需要的时间产生各种影响。这就造成了现存的制度和法律安排的状态是影响制度创新的首要因素。在例如条例的完善性、产权责任的明晰性、各方的合作性等方面仍然主要依赖人为的主动性,而没有依靠法律的力量。GDP仍然是衡量这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的主要指标。不仅如此,各个地区间的合作方式及其过程也都太随意了。由于上述原因,要想让制度创新在合理、合法的前提下进一步实施是很困难的。 (三)区域管理主体过于单一 诱致性制度的变迁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什么是诱致性制度的变迁呢?它是指由于制度的不均衡,人们对由不均衡所导致的获利机会做出反应时所进行的具有自发性质的变迁。在这里还要介绍一个概念,那就是强制性制度的变迁。所谓强制性制度的变迁是指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法令造成和引致的变迁。当下,我国参与区域公共管理的社会力量太小,参与的主体过于单一,这其中的主体主要就是中央及地方政府,而在社会中占很大比例的个人、群体、企业等非政府力量参与的太少,这对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进一步进行造成严重的阻碍。政府的权威地位是不容大家怀疑的,因为它代表着行政区的利益。可是,推进制度如果仅仅依靠政府的权威力量是肯定不够的,还需要人们对不均衡导致的获利机会的自发变迁,即诱致性制度变迁。缺少诱致性主体的参与,政府想通过社会力量来提供区域公共服务是不可能的事情,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只是政策的层面而没有深入地实施下去。 区域公共管理制度困境的内在机理分析 (一)区域公共管理制度的路径依赖困境 政府的政策以及政策创新其实施的效果除了有制度本身的因素外,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度所依赖的路径。这里是说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是否渗入了创新主体的自利因素、不确定性的因素,是不是理性的、科学的。由于与政府现行体制相配套的成员和组织是与此有紧密关系的利益者,如果现有的制度能一直维持下去,那么对有关的利益者而言可以降低风险,而以此获得可观的预期收益。同时,每个政府的运行组织、习惯和运行方式都是与政府的原有体制关系紧密、相辅相成的。这样就会使人们尤其是相关的利益者对现在实行中的制度更加依赖,不愿意主动地对原有的制度安排进行变革。这两个方面就造成了这样的局面:在实施一项新的制度时很多地方政法官员认为原有制度具有很强的有效性和生命力,没有必要实施新的制度。 在区域公共管理制度中,所涉及的“路径依赖”指一种契约的广泛盛行,这种盛行是以原有的“行政区

(公共关系)公共关系从舆论引导到城市公共管理

公共关系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在城市公共管理中正在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公共关系运作核心之一,就在于如何借助媒体的传播力及活动的影响力进行积极有效的舆论引导,将民众的注意力、民众的情绪、民众的责任意识汇集到某一个点上,形成一种威力无穷的群体性力量,这种力量的介入将大大推动城市管理的进程—— 舆论引导如何有效介入城市管理 2006年8月22日凌晨,广州开展一场代号为“粤鹰2” 声势浩大治安严打战,其行动持续时间之长、投入参与警力之多、打击严厉之程度,都堪称广州城市治安整治历史之最。 在这场治安整治的狂风暴雨中,所取得成果不仅破了纪录、更是大大了振奋的人心。在困扰多年的广州治安之乱迷思中,这种大规模的政府严厉行动给日益黯淡的社会信心带来新的曙光,更给我等本地民众打上一支强心针。 长久以来,广州持续不断的城市治安问题以及媒体铺天盖地的负面报道,不断蚕食着市民的安全感以及维持正义社会风气的信心——在对社会安全保障机制失去信任的前提下,人们多数情况下选择了自保——正因如此,许多关于英雄独斗歹徒无人施以援手,最后倒毙街头的报道也屡屡出现。我们与其批评人性的冷漠,不如说是政府在建立保障见义勇为的有效社会机制上、以及在倡导、激励市民树立社会正义风气、共同打击犯罪行为上的缺位。 如果我们将城市当成一个企业,社会的风气就如同于企业的文化,而政府的角色就是引导、构建、塑造企业文化的管理者。广州要建立一座长治久安的文明城市,不仅是要政府持续采取切实有效的治安整治行动,通过公共关系手段激发民众的治安共防意识、改变社会风气的冷漠也是其中关键因素之一。 当我们环视世界上许多治安良好、犯罪率低下的大城市,其管理的手法都离不开虚实二招:一是通过政府的管理手段,持续有效对城市治安进行整治,尽力将犯罪行为扑灭在萌芽或初始阶段,绝不让其形成燎原之势;二是运用公关手段,不断激发民众共同努力、共护一方平安的责任感与公共意识,打响民众广泛参与的人民战争。 美国民权先驱马丁?路德曾经说过:“造成我们时代最大的罪恶的不只是少数人的残忍行为,更是因为大多数人的袖手旁观。”所以,当人性冷漠成为一种社会习惯,这种冷漠无疑就为犯罪分子的猖狂行为打上了强心针,在这种社会风气下,而政府再严厉的打击行动也难以实现对犯罪行为的完全根治——警来我退,警退我进,在与警方的长期对峙中,歹徒们已经学会了一定的生存智慧。 所以,只有强大的民众基础才是决定犯罪分子是仍能一息苟存还是被彻底根治的决定性力量

公共管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公共管理学 第一章绪论:公共管理(学)的视野A 一、填空 1、公共选择学派的奠基者是布坎南。 2、世界银行在20世纪80年代末用政治危机来概括非洲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3、20世纪七八十年代, 公共管理途径在美国大学的公共政策学院逐渐成长起来。 4、B—途径美心发展经验理论,主张在公共部门中引入和人部门的管理经验和模式。 5、波齐曼和斯特拉斯曼于1990出版的《公共管理战略》被认为是第一部较为全面的公共管理教科书。 6、公共管理学更多以经济学为基础。 7、公共管理学主要以政府的公共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 8、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主义为西方经济学的主流流派,给西方经济国家普遍采用了干预主义政策。 二、多项选择 1、我国学者往往以(AC )的角度来区分管理和行政这两个概念. A组织实体 B经济实体 C 管理实体 D 政治实体 2、传统公共行政学模式是建立在( AB )基础上 A科层制理论 B政治---行政二分法 C委托---代理 D内部取向 3、殴文.休斯在<<公共管理与行政>>一书认为(ABC )都是对公共部门的研究 A公共行政 B公共政策 C公共管理 D公共组织 4、下面是公共管理物品的是( ABCD ) A国防 B外交 C教育 D社会保障 5、经过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孕育和进化,公共管理的(AC )逐渐汇合形成公共管理新模式. A P—途径 B治理 C B—途径 D善治 6、在当代政策分析学科中最有影响的经济途径是( BC ) A行为主义学派 B公共选择理论 C新制度学派 D科学管理学派 7、孟德斯鸠等人所提出的“三权分立”思想中“三权”是指( ABD ) A 立法 B 行政 C监督 D 司法 三、解释概念 1、公共行政 答:公共行政是指政府特别是行政机关为公众提提供服务的活动,行政官员或行政人员在这种活动中主要是执行由别人所制定的政策和法律,关注的焦点是过程,程序以及将政策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以内部定向关心机构或人员以及办公室的管理。 2、公共管理 答:是指公共组织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活动,它主要关注的不是过程,程序,而更多的是关注取得的结果和对结果的获得负个人责任。 3、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非竞争性的和排他性的货物。

32 论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公共管理诞生于20世纪初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已有上百年的历史。在中国,公共管理仍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公共事务越来越多,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共管理学研究的领域和发展空间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发达。但就对公共管理、政府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公共管理未来发展模式的认识而言,无论在学术界还是在社会上都存有很多争论。作为我国首届MPA学员,笔者在系统接受MPA教育和对公共管理进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就上述问题提出个人理解,供商榷指正。 一、公共管理的内涵 自公共管理学科在我国出现以来,在学术界关于公共管理的界定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不过,综合各种学术观点可以看出,我国学术界在对公共管理的认识上至少已经形成3个方面的共识:第一,任何社会都存在着大量的社会公共事务和公共管理活动。这些事务和管理活动直接涉及到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第二,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会把更多的社会和公共管理职能交给各种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第三,在公共管理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政府管理只是历史发展的阶段性产物。 基于以上共识,笔者认为:公共管理是公共管理者为有效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根据法律的规定,采取各种方式和手段,以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主要形式,对涉及公众利益的社会公共事务所进行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一切管理活动和过程。 这个定义的一个关键点是公共管理以实现和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可以认为,公共利益是基于社会成员个人利益产生,并从多种多样的具体的个人利益中抽象出来,具有普遍性、共享性和社会性的利益。由于个人利益是现实的,所以公共利益并不是虚无的。同时,个人利益又必然是具有差异性的,公共利益难以体现这种具体的差异性,甚至有时会因这种差异性的存在而造成与个人利益的冲突和抵触,所以,公共利益

关于我国区域公共管理理论分析

论文关键词:区域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 论文摘要:目前,我国在区域公共竹理的研究上有几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行政有没有区别?如果有,什么是区域公共管理?为什么区域行政会向区域公共管理发展?区域行政就是在一个区域内的政府(两个或两个以上),为了促进区域的发展而相互协调关系,才求合作,对公共事务进行综合治理,以便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而区域公共竹理是区域内的多元体为了解决在政治、经济或社会其它领域的一面或多面的公共问题,实现共同利益,运用协商和调解的手段和方式对区域以及区域内横向部分和纵向层级之问交义重叠关系进行的管理。 区域公共管理是现代公共管理学与区域科学在新的时期和新的实践中有机结合的一个新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然而理论的发展始终落后于实践的步伐,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还处于起步的阶段,基本概念的界定、理论的基本框架以及理论所具有的意义等基本问题都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为了更好的反映实践和服务实践,对区域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正如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来源于积累一样,区域公共管理理论的产生也同样经历了一个发展的历程。20世纪80年代,区域的空间有限性与经济发展的一体化趋势之间的矛盾催生了区域经济概念的提出,此后许多来自不同领域的学者如地理学家、理论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等从不同的角度对区域经济这一实践领域进行分析和研究,最终主要发展成为两大不同的学科群:一是区域经济学;一是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理论研究的焦点都在于区域经济的发展与地方政府间的关系。然而由于国家学科设置等历史原因,政治学和行政科学一直没有能在区域发展领域内开辟自己有特色的研究路径。虽然在20世纪90 年代国内经济地理学和政区地理学涉及到“区域行政”,但该领域学者侧重的是从行政区划改革的角度来研究区域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适应问题,这里的“区域行政”并不是实际意义上从行政学科角度对区域发展进行研究的新的途径,主要是从管理学的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适度的原则出发考察中国行政区划存在的种种问题。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以及政治学和行政学的发展,政治学和行政学在区域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途径:一是区域政治研究;一是从行政科学角度出发的区域行政。区域公共管理正是在区域公共行政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区域行政的一种深化。本文试从我国区域行政研究已有理论成果基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公共管理学篇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公共管理系列教材(14本):公共管理学 党秀云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西方公共行政管理理论精要 丁煌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陈振明 出版社:人民大学公共管理伦理学 张康之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危机管理 王宏伟编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 卓越主编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项目管理与评估 朱彬齐中英朱彬齐中英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公共政策与经济分析 张昕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行政法学概论 胡锦光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陈天祥编著 出版社:人民大学 公共政策分析 陈振明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公共冲突管理常健等公共行政导论(第五版)[美]杰伊·M·沙夫里茨公共部门经济学(修订版)高培勇崔军编著 公共部门战略管理 公共管理伦理学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及案例教程 行政法学概论 篇二:公共管理学课程教材及阅读书目 公共管理学课程教材及阅读书目 篇三:经典教案系列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读书笔记 书名:《公共行政的精神》 乔治·弗雷德里克森(美) 第一部分:关于本书 本书从公共行政的本源——“公共性”谈起,对涉及公共行政领域的公正、公平、公民精神、自由裁量权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指出当代公共行政在动荡的变革环境下,必须在政治、价值与伦理方面进行恰当的定位,从而构建公共行政官员所应遵循的价值规范与伦理准则,保证建立现代民主政府和政府治理的有效性。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作者在本书最后提出的公共行政八原则,值得每一位研究公共行政的专家、学者以及对公共行政感兴趣的读者加以研读与思考。第二部分:关于作者乔治·弗雷德里克森1987年起出任堪萨斯大学埃德温·斯滕尼特聘教授之职,此前,就任切尼和斯波卡尼的东华盛顿大学校长十年,同时任密苏里在学公共与社区服务学院院长,印第安纳大学公共与环境事务学院副院长。他曾经在马里兰在学、南加州大学、锡拉兵兹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任教。 弗雷德里克森是《公共行政理论与研究》杂志的主编,曾任美国行政学会会长。1990年获美国公共行政学会和公共行政与公共事务学院全美联合会共同颁发的特别研究奖。

MPA公共管理基础真题及解析

年MPA公共管理基础真题及解析

————————————————————————————————作者:————————————————————————————————日期: 2

2007 年MPA 公共管理基础真题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30 分) 1 .西方行政学产生的标志是威尔逊发表的( ) A .《公共行政原理》 B .《政治与行政》 C .《公共行政学研究导论》 D .《行政管理学之研究》 2 .把“经济人”假设引入政府行为理论的公共选择学派的创始人是( ) A .布莱克维尔 B .科恩 C .布坎南 D .威廉姆逊 3 .提出使管理职细化并实行“职工长制”的管理学家是( ) A .韦伯 B .法约尔 C .泰罗 D .德鲁克 4 .阿吉里斯提出“不成熟―成熟理论”的著作是( ) A .《个性与组织》 B .《激励与个人》 C .《工作与人性》 D .《人类动机理论》 5 .现代管理学派中,权变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 .孔茨 B .西蒙 C .卢丹斯 D .明茨伯格 6 .不同时期政府设置的临时办公机构,如各种工作领导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属于( )。 A .直线结构 B .矩阵结构 C .直线一职结构 D .职能结构 7 .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里格斯区分的主要行政生态模型的是( ) A .农业社会型 B .过渡社会型 C .后工业社会型 D .工业社会型 8 .从行政体制类型划分来看,实行分离制的典型国家是( ) A .瑞士中国 B .俄罗斯 D .美国 9 .根据决策所要解决的问题性质,决策可以分为( ) A .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管理学考试题大全题库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1(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公共组织、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利益、公共权力 3、罗伯特·达尔、赫伯特·西蒙、新公共行政学 4、限制政府干预、主张政府干预 5、非政府性、公益性、正规性 6、公共权力、公共社会 7、政治实体、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8、调节性、自我调节性 9、政策宣传、政策分解、物质和组织准备 10、事实、价值 二、选择题 1、C 2 、D 3、C 4、A 5、B 6、B 7、A 8、D 9、B 10、D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2(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性、权威性、法制性 2、反比 3、结构及功能 4、外部环境的、原有的状态 5、“人力资本” 6、需求和供给预测 7、政务官、事务官 8、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 9、公务员制度 10、“市场”、“公共” 11、资源配置、稳定经济 12、预算的编制与审批、国家决算 二、选择题 1、C 2、A 3、ABD 4、ABCD 5、A 6、C 7、C 8、C 9、B 10、D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3(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数据,信息接收者 2、欧洲 3、知情权 4、经济绩效,社会绩效,政治绩效

5、绩效评估 6、方向标准,优化标准 7、政府自身,社会组织,公民个人 8、用户满意原则 9、道德定位 10、公正原则,效率原则,人本原则 11、公共管理主体 12、回应性,负责性 13、行政控制,立法控制 14、诉讼责任 二、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B 7、D 8、C 9、B 10、C 《公共管理学》形考册作业4(填空题、选择题)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公共管理活动,公共行政学 2、市场失灵 3、价值标准 4、反比 5、工作内涵 6、财政预算预决算 7、以不公开为例外 8、绩效评估 9、行政控制机制 二、选择题 1、B 2、B 3、D 4、D 5、C 6、C 7、A 8、A 9、A 10、D 《公共管理学》课程作业评讲(1) 三、简答题 (一) 什么是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 1.本题考核知识点:公共管理的基本内涵 2.解答提示: (1) 公共管理是指公共组织运用所拥有的公共权力,为有效的实现公共利益,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 (2) 为准确的理解和把握公共管理的内涵应注意以下几点要义: ①公共管理的主体是公共组织。 ②公共管理的客体是社会公共事务。 ③公共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公共利益。 ④公共管理过程是公共权力的运作过程。

郑州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职能部门业务办理技术培训资料信息

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 职能部门业务办理技术培训资料 (信息平台建设指导处 2014-8-6) 一、业务流程概述 (一)业务分类 根据《郑州市社会公共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应用管理规定(试行)》(郑政办[2013]1号),业务信息数据包括台账业务信息数据(非法生产、非法经营、非法建设、安全生产、信访稳定、基层组织建设和城市管理提升)和社情业务数据(除台账涉及领域外的其他信息)。 上报业务信息数据要包括排查人单位和姓名、联系电话,排查时间、地点,排查事实描述,多媒体附件,办理方式,办理结果或上报依据,整改措施或建议等。 (二)业务流程 1、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在信息平台中规范为“采集、上报、交办、办理、反馈、办结、评价”七步闭环,固化到系统中自动运行,实现跨部门、跨层级协同和联动。 采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准确录入。 上报:对超出管理权限的问题,及时向上级信息平台上报。 交办:对问题分析研判,详细填写交办指令,交办相关部门(单位)。 办理:本级采集问题在自身职责范围之内的,第一时间协调解决;

对上级平台交办问题进行签收,快速处置;对交办业务不属于本部门(单位)职责范围的,可以退办。 反馈:向交办问题的上级平台反馈问题处置结果,上级平台再将办理结果逐级反馈到问题采集人。 办结:对问题处置情况进行认定和办结, 评价:根据办理的时效和质量,对办理结果进行满意度评价。 2、限时签收、限期办理 为提高问题流转和办理效率,信息平台建立了红、黄牌机制对业务的签收和办理设置时限,并作为考核依据。 目前信息平台签收时限为上班时间4小时内,其它时限24小时内,急件可以另外要求(自定义)签收时限。没有在规定的时限内签收,系统自动亮黄牌警示。 办理时限为上级平台交办时根据问题性质、疑难程度设置。没有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完毕又没有提出延期申请,则出现黄牌警示,黄牌警示3个工作日后发出红牌警示。 3、延时办理、业务挂起 2013年信息平台建立了延时办理、业务挂起机制。 对解决难度大的问题,可以向交办问题的上级平台申请延时,经上级平台同意可以在原办理时限内增加办理时间。 对确在短期内无法解决的历史遗留、涉法涉诉等复杂疑难问题,可以向上级平台申请业务挂起,经上级平台同意,业务挂起后不再计时。挂起业务待办理条件成熟后,可以激活重新进入正常办理流程。

住宅小区公共管理规定

住宅小区公共管理规定 住在小区里要清楚小区的公共管理规定,这样才可以保证小区群众的和睦相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住宅小区公共管理规定,希望对你有用!住宅小区公共管理规定范本1 为保持小区的清洁卫生,物业管理站设有保洁人员,负责小区各楼宇公共场所的清扫和垃圾清运,请各位居民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共同遵守以下公约。 一、请自觉维护小区内房屋的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烟头等,不高空抛物,不在楼内公共通道、楼梯走道等公共场所堆放垃圾、摆放物品。 二、垃圾装袋,置于垃圾收集点内,以便及时收集。 三、请勿把垃圾、胶袋等杂物投入厕所或下水道。 四、饲养宠物必须符合政府的有关规定,且不得影响邻里休息。 五、居民装修完毕,应立即清扫,不得将废物弃于楼道走廊及公共场所。 六、小区内任何公共场所,均不得乱涂、乱画、乱张贴,违者负责清除和粉刷费用并在公告栏予以爆光。 七、商业网点不得在公共场所、走廊堆放物品或占用

公共场地扩大营业场地。 八、请提醒进入小区的亲友,遵守小区的管理规定,维护小区的整洁。 九、物业管理站负责小区的垃圾清运和消杀工作,积极配合环卫、卫生防疫部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环境卫生宣传,使住户人人爱清洁,个个讲卫生。住宅小区公共管理规定范本2 为保持小区清洁卫生,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特制定本管理规定,以其业主(住户)和进入本小区人员共同遵守。 嘉豪物业公司设有专职保洁人员,负责小区各楼宇公共场所的清扫和垃圾清运,请各位业主给与全力支持和配合。 一、自觉维护小区内房屋的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纸屑、烟头等,不高空抛物,不在楼内公共通道、楼梯走道等公共场所堆放垃圾、摆放物品; 二、垃圾实行分类装袋。业主须将垃圾袋放在指定垃圾堆放处存放,以便于保洁员及时分类收集、清运,严禁将垃圾存放在门口及走廊和楼梯间; 三、请勿把垃圾、胶带等杂物投入厕所或下水道。禁止把生活垃圾、布屑、胶袋、石块等杂物投入下水道或楼宇间的天井内; 四、严禁在小区内随地吐痰、乱丢纸屑烟头、果皮及

王乐夫版公共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王乐夫版本 第一章:导论 1、公共管理的概念: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和分支学科。 2、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区别和联系 差别: 联系:第一:公共管理作为一种独立的范式还没有出现,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派; 第二: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中重视公共组织或非营利组织实施公共管理的技术与方法,重视公共项目与绩效的管理,重视公共政策执行的理论派别; 第三:公共管理在实施管理的主体、管理活动的内容和范围、管理的目标等一些基本的原则和管理理念方面,仍然与公共行政保持一致。 3、公共物品的概念和特征 含义:公共物品是指用于满足社会公共消费需要的物品、劳务或服务,是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 特征: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收费困难、规模效益大、初始投资量大。 4、公共管理与工商企业管理的区别 第一,管理性质的不同,公共管理是国家、政府以及其他公共组织的职能、活动范围,与公共利益相关,具有广泛的社会公众参与,以行使公共权力为基础,是一个公共领域。工商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或者个人对从原材料购买、加工生产到销售等活动所进行的管理,是工商企业自己的事,主要遵循市场价值规律,是企业内部的事务领域。 第二,两者的使命不同,公共管理以服务公众、实现公共利益和维护公共秩

序为目的,以效率、民主、公平为价值;工商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注重效率合理利润。 第三、责任的性质和范围不同,与工商管理相比,公共管理更强调公共责任、社会责任。 第四、管理的广泛性、复杂性的晨读不同,公共管理的对象范围更为广泛、复杂,绩效评估更加困难。 5、善治的标准:90年代后,世界银行提出了“善治”口号,合法、法治、负责、透明、有效的政府构成了善治的基本要素,成为规范政治权力的主要标准。 6、公共管理学的产生?(背景、标志) 背景:第一、执行研究将问题的焦点由组织转移到公共项目及其产生的结果上。执行研究把项目放到了核心地位并要求研究组织如何对项目作出贡献。 第二、执行研究超出了公共行政学以及政治学的范围,而达到了更广泛、更综合的跨学科的程度。 正是这种由组织结构与过程向项目与绩效的焦点转移的趋势以及不同学科者的共同努力,促成了公共管理学的兴起。 产生标志:1991年,美国召开了第一次全国公共管理学术研讨会,被看作是公共管理学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产生的标志。 7、公共管理学的研究途径(选择题) 美波齐曼公共政策途径企业管理途径 戴维。H。罗森布鲁姆管理途径政治途径法律途径 第二章:公共管理的理论发展 1、公共行政理论的演进(选择题)(主要掌握人物、著作、及代表性的观点)

城市社区公共管理困境与完善措施

城市社区公共管理困境与完善措施 城市社区公共管理的特点、问题及途径分析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不断加速,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有效改善, 城市社区公共管理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社区公共管理质量成为基层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 而社区公共管理组织已成为其发挥重要作用的主要角色。上世纪八十年代, 西方发达国家就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社区公共管理体系, 而我国的城市社区公共管理依然处于发展阶段, 目前, 社区公共管理中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境, 对此, 本文从城市社区公共管理中的特点及问题入手, 并给出相应的优化途径与建议, 以不断完善社区公共管理的建设, 改善社区公共管理环境, 促进社区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社区; 公共管理; 社区发展; 城市社区作为我国城市管理的基本组成单元, 公共管理与国家政治、经济水平有着一定的关联, 城市社区公共服务与管理对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目前, 我国越来越重视城市社区公共管理工作, 制定了较为明确的社会公共管理工作机制, 并集中精力解决城市社区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城市社区公共管理主要是为城市社区居民提供良好、便捷的服务, 保障社区的安定与稳定, 目前, 社会体制的不断开放, 给城市社区管理带来了不少机遇与挑战, 社区公共管理需要进一步多元化、制度化, 不断整合社区各类资源, 解决城市社区公共管理中的困境, 不断推进社区公共管理工作, 满足社区居民的精神文明需求, 保障我国社会的长治

久安, 促进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 研究完善城市社区公共管理, 进而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机制, 因此, 做好城市社区公共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 城市社区公共管理的特点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结构不断变化, 从近来我国各城市社区公共管理的特点来看, 城市社区公共管理体制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 社区已成为公共管理的主导机构, 并已实现从“单位”转向“社区”, 城市居民与单位的关系已经弱化, 对社区的需求内容越来越多;此外, 城市人口的流动不断加快,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关系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 促进了全新城市社区的形成。城市社区所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多, 包含了城市基础建设、社区形象、社区居民管理等内容;随着社区公共管理的不断深入, 社区工作从满足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的实际出发, 使社区卫生、社区环境、社区治安等逐渐规范化, 社区服务范围得到广泛拓展, 社区公共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当前的城市社区公共管理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一是社区组织体系及职责逐步完善。近年来, 我国不断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组织体系, 提升社区组织程度, 进一步完善了社区公共管理相关制度, 通过设立城市居民委员会, 为社区居民办理公共服务, 调解各方关系纠纷, 维护社会治安, 同时, 将社区居民反馈的需求、意见及建议传达给地方政府;此外, 居民委员会的职权逐步强化, 能够对社区内的基础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有效管理, 能够执行相应的管理权利。二是加大了对居民的管理, 提升了居民的参与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附答案

公共管理学复习题 一、关键术语 1、公共管理学6 公共管理学是公共行政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以政府行政组织为核心的各种公共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活动及其规律的学问。 2、新公共服务理论76 “新公共服务”,指的是关于公共管理在以公民为中心的治理系统中所扮演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3、公共组织85 公共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公共利益为其价值取向,以协调公共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为基本职能的组织,它一般拥有公共权力或者经过公共权力的授权,负责公共责任。 4、事业单位108 事业单位是随着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而出现的、我国特有的、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实际承担者。 5、人力资源216 人力资源(human resouce,HR)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或

者是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能力人们的总和。 6、公共预算255 公共预算是指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以及政府的资金筹集、使用计划及相关的一系列制度等。 7、政务信息存储308 政务信息存储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中继加工之后的重要内容或环节,是指将加工处理后政务信息资源(包括文件、图像、数据、报表、档案等)按照一定的规定记录在相应的信息载体上,并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内容性质将其组织成系统化的检索体系的过程。 8、公共危机管理340 公共危机管理是指公共管理主体为避免或减少公共危机所造成的损害而实施的危机预防、事件识别、紧急反应、应急决策、应急处理、评估、恢复等行为的总称,目的是为了提高危机发生的预见能力、危机发生后的救治能力以及事后的恢复能力。 9、经济手段382 经济手段是公共管理主体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价格、信贷、利率、税收、工资、奖惩等经济杠杆和方式,通过调整经济利益关系而实施管理的方法。 10、公共管理监督433 公共管理监督就是指种类主体依法对政府和公共事业组织等公共组织及其工作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是否合法、合理所实施的监察和督导活动。

项目六 公共管理系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范文

附件6 公共管理系 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项目六) 2015年4月18日

公共管理系实训基地设备购置及资金概算汇总 1

校企共建智慧旅游实训基地(一期)新增设备及资金概算 1、项目实施的必要性 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公共管理系智慧旅游实训基地着眼于未来“智慧旅游”发展,服务我区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将与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以文化旅游、旅游商品研发、电商运营、智慧服务等为特色的高质量、开放式的综合校本教学,充分利用产业界的技术、产品、培训、人才等资源,搭建产业界认可的专业训练平台,模拟产业实际工作环境。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巩固理论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的训练平台。基地除了作为实训教学、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等平台外,还是开展教学改革、科学研究、就业指导、服务社会等工作的多功能场所。实训基地的建设迫切需要投入相应的技术、设备、软件系统等资源,一期重点建设内容:智慧旅游呼叫中心及智慧旅游综合实训平台。 近年来,随着全国智慧旅游蓬勃发展,我区智慧旅游也初露端倪。内蒙古是文化旅游大区。文化旅游企业的庞大基数和“智慧化”的迫切需求,使得智慧旅游人才严重短缺,人才缺口相当惊人。 目前旅游人才教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材和实践教育方面,学生对教材的满意度仅27.09%。近八成学生对实践安排表示一般或者不满意。而更有数据表示,我区高职旅游及相关专业学生的对口就业率不足20%,旅游及相关专业的就业已经陷入困境。可见,旅游及相

关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 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职院校的旅游人才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旅游服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区旅游专业教师大多是由人文历史与地理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单一传统学科专业知识的简单堆积,是从如工商管理、外语、历史、地理、中文等“母体专业”中脱胎出来的,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基本沿用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实际上严重背离了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的把旅游专业课程组织好、学校做好与社会的对接,是当前高职院校旅游教育行业迫切需要反思和解决的问题。 而我院智慧旅游实训基地就是以解决这一局面而设立的,希望通过对这一项目的持续、深入开展,创新旅游及相关专业合理的人才培训模式,为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 (1)为我区建设草原文化旅游大区提供人才保障 “智慧旅游”,也称智能旅游,是一个全新的旅游产业,一种以云计算、物联网、下一代通信网络、智能数据挖掘、高性能信息处理等技术在产业发展、旅游体验、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应用。2011年7月,国家旅游局提出我国将争取用10年左右时间,初步实现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旅游”,使旅游企业经营活动全面信息化,基本把旅游业发展成为高信息含量、知识密集的现代服务业。内蒙古着力建设草 3

【管理制度)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完整)

(管理制度)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完整)

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分校(站、点):莆田分校 学生姓名:林瑞程 学号:067080145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目录 写作提纲 (2) 内容摘要 (3) 关键词 (3) 壹、域公共问题及其成因 (3) (壹)、区域公共问题关系的概念 (3) (二)、区域公共关系问题的产生及形成 (3) (三)、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滋生了大量宏观和中观的区域公共问题 (4) (四)、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催生了诸多区域公共问题 (4) (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产生了棘手的区域公共问题 (5) 二、域公共问题管理中政府制度的缺失 (7) (壹)、行政区行政的治理思想根深蒂固 (7) (二)、现代区域政策框架尚未成形 (8)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健全 (9) 三、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 (9)

(壹)、治理理念的转变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 (9) (二)、治理机制的创新:从科层制到组织间网络制 (10) (三)、制度基础的建构:从“国家简单化”管理到“国家精密化”管理 (10) (四)、区域政策的创新:从内部政策到区域公共政策 (11) 参考文献 (13) 论区域公共管理的制度创新 写作提纲 壹、域公共问题及其成因 (壹)、区域公共问题关系的概念 (二)、区域公共关系问题的产生及形成 (三)、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发展滋生了大量宏观和中观的区域公共问题 (四)、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催生了诸多区域公共问题 (五)、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产生了棘手的区域公共问题 二、域公共问题管理中政府制度的缺失 (壹)、行政区行政的治理思想根深蒂固 (二)、现代区域政策框架尚未成形 (三)、区域公共管理的具体制度安排不健全 三、管理制度创新的基本路径 (壹)、治理理念的转变从行政区行政到区域公共管理 (二)、治理机制的创新:从科层制到组织间网络制 (三)、制度基础的建构:从“国家简单化”管理到“国家精密化”管理 (四)、区域政策的创新:从内部政策到区域公共政策

试述新公共管理对现代城市管理启示(1)

试述新公共管理对现代城市管理的启示(1)培育多元主体共治。新公共管理认为,政府应该根据公共服务的性质和内容,来决定公共服务的供应模式和供应主体。城市作为社会经济活动发生发展的最重要载体,城市管理同样在政府公共管理中被赋予了最为重要的地位,城市管理的复杂性决定必须引入多元化主体共治,以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发挥不同主体的地位与作用。政府可以将一部分职能授权给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私营部门或个人,与之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在制定、执行公共政策时加强公众参与,实现城市管理过程中的以人为本理念。 (2)对城市政府职能重新定位。城市政府在职能上要实现从“划桨人”到“掌舵人” 的转变,从万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城市政府更应将其职能集中在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等工作上,而把非纯公共物品生产的具体职能让渡给企业和半行政性的机构。如政府可以通过与私人企业签订生产合同、授予经营权、BOT、TOT 等多种形式,与私人企业建立伙伴关系,采用市场机制,将部分业务让渡出去,而政府则集中主要力量做好总体的决策、监督、协调和指导工作。 (3)管理手段上注重引入私营部门的先进理念和方法。新公共管理主张从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中汲取营养,政府公共部门可以利用私营部门采用的战略管理、绩效管理、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法提高公共部门的效率,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好的管理和服务。对城市管理来说,在城市政府内部引入私营部门的管理方法,将刺激政府提供更有效率的管理 一、多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具体分析,现代城市的涵义主要从()区别于农村地区。 A. 人口数量和密度 B. 人口构成 C. 产业构成 D. 行政管辖 满分:2 分 2. 总体来看,古代城市的经济功能较弱,主要以()为主。 A. 军事功能 B. 社会功能 C. 政治功能 D. 文化功能 满分:2 分 3. 现代企业成长理论认为,成长经济理论主要包括(),认为企业必须对能够扩展生产领 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不断积累才能得以成长。 A. 企业资源基础论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代码709)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3年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代码709)考研真题及详解 华中师范大学 二O一三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院系、招生专业:管理学院、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专业 考试科目代码及名称:709公共管理学 一、名词解释 1.公共组织 答:公共组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它是指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协调社会公共利益关系为目的的组织。既包括政府组织,也包括第三部门组织;狭义上,则是指国家机关组织。公共组织的构成要素主要有12个方面:组织人员、组织目标、职能范围、机构设置、职位设置、权力与职权、权责划分、规章制度、团体意识、组织设计、支持硬件、技术和信息。 2.公共物品 答:公共物品是指公共使用或消费的物品,它是能同时供许多人享用的物品,并且供给它的成本与享用它的效果并不随享受它的人数规模的变化而变化。公共物品指具有消费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自然垄断性以及收费困难等特征的物品,具有规模效益大的特点,政府是提供此类物品的最佳方式。

3.国家行政制度 答:国家行政制度,是指国家为了有效地执行宪法和法律实现其管理职能而规定的有关国家行政机关的产生、权限、领导体制、活动方式等方面的准则。行政制度的核心是各级各类行政机关职能的确定与划分。行政制度的载体是各级各类行政机构。 4.零基预算模式 答:零基预算模式又称零底预算,其全称为以零为基础编制计划和预算的方法,简称零基预算,是指对任何一个预算期,任何一种费用项目的开支,都不是从原有的基础出发,即根本不考虑基期的费用开支水平,而是一切以零为起点,从零开始考虑各费用项目的必要性,确定预算收支,编制预算。 5.“财务管理新方案” 答:财务管理新方案是新公共管理理论在英国的具体实践。它是英国20世纪80年代政府部门管理改革的总蓝图,其目的是使各部门、各层次的负责人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测定产出与绩效的标准和方法;了解可以利用的资源和自己在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方面所负有的责任;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技能训练和专家咨询等。 二、简答 1.服务型政府的5个E系统权变模型 答:组织是一个整体的、与外界环境有一定界线的社会技术系统,它由目标与价值分系统、技术分系统、社会心理分系统、结构分系统、管理分系统5个主要分系统构成;与此同时,组织是一个开放系统,处于与其环境超系统持续性相互作用之中,并达到一种“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