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电力系统微型计算机继电保护-复习考试题及答案

[1] 如果X(z)=1/(1-a/z),则序列x(n)为()

A a^n

B a^(-n)

C e^(an)

D e^(-an)

答案:D [2] 当输电线路发生BC两相短路故障时,解微分方程算法中的电流i(t)应选择为

A ibe(t)

B iac(t)

C iab(t)

D

ibc(i)+K3i0(i)

答案:A

[3] 滤波方程是

y(n)=x(n)-0.75X(n

-1)+0.125X(n-2)的

数字滤波器,当采

样周期是0.02(ms)

时,其时间窗是

A 0.01(ms)

B 0.02(ms)

C 0.03(ms)

D 0.04(ms)

答案:D

[4] 递归型数字滤

波器脉冲传递函数

H(z)的极点必须满

A 幅值小于1

B 幅值等于1

C 幅值大于1

D 在z=-1线左

答案:A

[5] 系统频率不变

时,采样值乘积算

法的计算误差为

A 零

B 无穷大

C 2%

D 3%

答案:A

[6] 下列哪个公式

反映Z变换的多步

延迟定理

A

Z[ax(t)]=aX(z)

B

Z[x(t+T)]=Z[X

(z)-x(0)]

C

Z[x(t-nT)]=z^

(-n)X(z)

D

Z[x(t+nT)]=z^

nX(z)

答案:C

[7] 数字滤波器

y(n)=x(n)-2x(n-2)

+3x(n-3),在采样

周期是5/3ms时,

时间窗是

A 5/3ms

B 10/3ms

C 15/3ms

D 20/3ms

答案:C [8] 如果f(k)的Z变换为F(z),则f (k+1)的Z变换为

A zF(z)

B z[F(z)-f (0)]

C z[F(z)+f (0)]

D F(z)•f(0)

答案:B

[9]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最常见的故障是

A 单项故障

B 相间故障

C 相间短路接

D 三相短路

答案:A

[10] 如果离散控

制系统脉冲传递函

数极点的幅值为

|Pi|,则其临界稳定

的条件是

A |Pi|<1

B |Pi|=0

C |Pi|=1

D |Pi|>1

答案:C

【题型:填空】【分

数:1分】得分:0

[11] 在电力系统

正常运行时,微型

机距离保护的软件

程序工作在并每隔

一个采样周期中断

一次,进行数据采

集。

答案:自检循

【题型:填空】【分

数:1分】得分:0

[12] 微型机继电

保护装置中采用多

CPU时,缩短了保

护功能程序执行的

时间,提高了保护

动作的。

答案:速动性

【题型:填空】【分

数:1分】得分:0

[13] 微型机发电

机纵差保护方案

有:基波比率制动

式、基波标积制动

式和。

答案:采样瞬

时值

【题型:填空】【分

数:1分】得分:0

[14] 在电力系统

发生故障时,相电

流差突变量起动元

件用来起动微型机

距离保护程序中的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与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每小题2 分,共30 分。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写在题目后面的括号内。 )1.1 电流保护 I 段的灵敏系数通常用保护范围来衡量,其保护范围越长表明保护越( ③ )①可靠②不可靠③灵敏④不灵敏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与相邻线路电流速断保护在定值上和时限上均要配合,若( ③ )不满足要求,则要与相邻线路限时电流速断保护配合。①选择性②速动性③灵敏性④可靠性3.使电流速断保护有最小保护范围的运行方式为系统( ② )①最大运行方式②最小运行方式③正常运行方式④事故运行方式4.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并联线路上发生跨线不同相两点接地短路时,两相星形接线电流保护只切除一个故障点的几率为( ② ) 。①100%②2/3③1/3④ 00①UAB②-UAB③UB④-UC6.电流速断保护定值不能保证( ② ) 时,则电流速断保护要误动作,需要加装方向元件。①速动性②选择性③灵敏性④可靠性7.作为高灵敏度的线路接地保护,零序电流灵敏 I 段保护在非全相运行时需( ④ ) 。①投入运行②有选择性的投入运行③有选择性的退出运行④退出运行8.在给方向阻抗继电器的电流、电压线圈接入电流电

压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接错极性,如果接错极性,会发生方向阻抗继电器( ③ ) 的后果。①拒动②误动③正向故障拒动或反向故障误动④损坏9.方向阻抗继电器的最大灵敏角是可以调节的。调节方法是改变电抗变换器DKB( ④ )①原边匝数②副边匝数③原边线圈中的电阻大小④副边线圈中的电阻大小10.距离 II段的动作值应按分支系数Kfz 为最小的运行方式来确定,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的(② ) 。①速动性②选择性0③灵敏性④可靠性11.相间短路的阻抗继电器采用接线。例如 I =IU A③UA-UB④ UA12.差动保护只能在被保护元件的内部故障时动作,而不反应外部故障,具有绝对(①) 。①选择性②速动性③灵敏性④可靠性13.对于间接比较的高频保护,要求保护区内故障时保护动作行为不受通道破坏的影响,应该选择的间接比较信号是( ③ ) 。①允许信号②跳闸信号③闭锁信号④任意信号14.相高频保护用 I1+KI2 为操作电流, K=68,主要是考虑( ③ )相位不受两侧电源相位的影响,有利于正确比相。①正序电流②零序电流③负序电流④相电流15.高频保护基本原理是:将线路两端的电气量(电流方向或功率方向)转化为高频信号;以( ③ )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从目前电力发展状况来看,继电保护已经成为电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且随着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和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更新应用,普通的继电保护技术已不能满足现行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怎么样利用继电保护技术来减少电力系统中的故障,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这是目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热点。文章探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阐述了其基本理念和发展趋势,分析了其发展趋势。 标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与趋势 1 继电保护的组成、工作原理、作用和工作要求 1.1 继电保护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继电保护的种类有很多,可是组成上一般都包括测量、逻辑、执行模块。输入信号获取的测量信号需要与给定的整定数值进行对比,并将对比结果传送至逻辑模块。逻辑模块按照测量模块传输的对比值特点、大小和出现的次序或上述各种参数的组合,进行逻辑计算,得出的逻辑数值也是决定动作是否进行的重要依据。 1.2 继电保护的作用 继电保护的主要作用就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损坏用电设备或影响到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故障时,能够对电力系统起到保护的措施;并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监控,当电力系统非正常运行或某些用电设备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时能够及时发出警报信号,以便于提醒值班工作人员发现故障所在,能使故障得到处理,使其正常运行。 1.3 继电保护的应用 在一些工厂企业高压供电系统,变电站中对继电保护设备的应用非常普遍,除此以外还用于保护供电系统高压线路,主变保护中。变电站应用的继电保护的情况包含:(1)保护线路,通常应用的是二段或者三段式的电流保护,一段属于速断电流保护,二段属于速断电流显示保护,三段是过电流保护;(2)保护母联;(3)保护主变设备,保护主变主要是主保护与后备保护;(4)保护电容设备,保护用电设备主要包含了电压零序保护、过电流保护、过电压或失电压保护。伴随着继电保护技术的快速发展,逐渐开始了微机保护设备的应用。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分析 从目前来看,我国电力覆盖面积逐渐扩大,电力系统的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而且由于对电力系统安全问题的重视,促使继电保护技术不断提高和创新。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 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 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专业班级:电气1200 学号:0000000000 学生:000000 指导教师:000000 2015年12 月 2 日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进,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目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 2. 具体分析几种典型的微机保护算法的基本原理。 3. 针对线路保护的保护原理和保护配置,选择典型的电力系统模型,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对微机保护算法进行程序编写。 4. 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三、实验容 1、采用MATLAB软件搭建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2、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突变量电流算法 3、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半周积分算法 4、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傅里叶级数算法算法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库 (第7套试卷) 答案

试卷7答案 一、填空题 1、金属性 2、相间短路、接地短路 3、方向阻抗继电器 4、瓦斯轻瓦斯重瓦斯跳闸 5、匝间相间不能 6、电流 7、流出 8、不正常状态发信号故障时跳闸 9、非周期 10、故障元件 11.螺管线圈式吸收衔铁式转动舌片式大于动作电流小于返回电流使返回系数小于1启动电流返回电流 返回电流/启动电流 12.接线和负荷性质 13.对地电容电流 14.接地的中性点的位置 15. 1.5 16.最大阻抗 17.最灵敏 18.正常无高频正常有高频移频 19.比较支路电流相位 20.当固定连接破坏时,保护会出现误动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B 2.A 3.B 4.D 5.A 6.B 7.C 8.A 9.A10.B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 1.错 2.对 3.对 4.错 5.对 四、简答题 1.依据电力元件两端电气量在正常工作和短路状态下的差异,可以构成哪些原理的保护?答: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的差别,可以构成电流差动保护;利用电力元件两端电流相位的差别可以构成电流相位差动保护;利两侧功率方向的差别,可以构成纵联方向比较式保护;利用两侧测量阻抗的大小和方向的差别,可以构成纵联距离保护。 2.何为瞬时性故障,何谓永久性故障? 答:当故障发生并切除故障后,经过一定延时故障点绝缘强度恢复、故障点消失,若把断开的线路断路器再合上就能够恢复正常的供电,则称这类故障是瞬时性故障。如果故障不能自动消失,延时后故障点依然存在,则称这类故障是永久性故障。 3.变压器可能发生哪些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它们与线路相比有何异同?

答:变压器故障可以分为油箱外和油箱内两种故障,油箱外得故障主要是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接地短路。油箱内的故障包括绕组的相间短路、接地短路、匝间短路以及铁芯的烧损等。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变压器外部短路引起的过电流、负荷长时间超过额定容量引起的过负荷、风扇故障或漏油等原因引起的冷却能力下降等。此外,对于中性点不接地运行的星形接线变压器,外部接地短路时有可能造成变压器中性点过电压,威胁变压的绝缘;大容量变压器在过电压或低频率等异常工况下会使变压器过励磁,引起铁芯和其他金属构件的过热。 油箱外故障与线路的故障基本相同,都包括单相接地故障、两相接地故障、两相不接地故障和三相故障几种形式,故障时也都会出现电压降低、电流增大等现象。油箱内故障要比线路故障复杂,除了包括相间故障和接地故障外,还包括匝间故障、铁芯故障等,电气量变化的特点也较为复杂。 4.发电机在运行中为什么?失磁对发电机的电力系统有哪些影响?对于失磁发电机什么时候才造成危害?为什么? 答:发电机运行中,由于励磁绕组故障、励磁回路开路、半导体励磁系统故障、灭磁开关误跳闸、自动调节历次系统故障以及误操作的原因都会引起励磁电流突然消失或下降到静稳及线所对应的励磁电流以下。 失磁对机组的影响: <1>造成转子槽楔、护环的接触面局部过热。 <2>引起定子端部过热。 <3>使定子绕组过电流。 <4>造成有功功率周期性摆动和机组振动等。 对系统的影响: <1>造成系统无功大量缺额、各点电压降低,甚至因电压崩溃而瓦解。 <2>引起机组或输电线路过电流,若机电保护动作,可导致大面积停电。 <3>引起相邻机组与系统之间或系统各部分之间失步。 对于失磁发电机只有在失步后才会造成对机组和系统的危害。由于出现滑差,在转子上产生差额电流,引起局部过热。此时吸取大量无功功率引起定子绕组过电流。异步运行时,将造成机组振动等。 五、计算题 1.解:过电流保护4的最大负荷电流为 4.max I =400+500+550=1450A 保护4的过电流定值为 .4 4.max ss rel set re K K I I K =ⅢⅢ=2.55A 时限为4t Ⅲ=max(1t Ⅲ, 2t Ⅲ,3t Ⅲ)+t ?=1.5s 2.解:1.元件阻抗计算 20.43012()0.44016() 11510.5%44.1()31.5 AB BC T Z Z Z =?=Ω=?=Ω=?=Ω3.答:(1)过电流保护动作值 ,灵敏度1.26<1.5;(2)低压过电流保护动作电流 ,动作电压,灵敏度2.36。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试题及答案

大学200 -200 学年第( )学期考试试卷 课程代码 3042100 课程名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考试时间120 分钟 阅卷教师签字: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 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整定,其 灵敏性通常用 来表示。 4、距离保护是反应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的—种保护。 5、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受过 渡电阻的影响最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6、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和的原理实现 的,因此它不反应。 7、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分量,其 中以为主。 8、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 即, 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A )单相接地 (B )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2、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 要求( ) 。 (A ) (B ) (C )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 (A )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 )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 )解决选择 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 (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 (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判别故障方向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6、有一整定阻抗为的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当测量阻抗时, 该继电器处于 ( )状态。 (A )动作 (B )不动作 (C )临界动作 7、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I 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 (A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B )大于1,并取可能的最大值 (C )小于1,并取可能的最小值 8、从减小系统振荡的影响出发,距离保护的测量元件应采用( )。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9、被保护线路区内短路并伴随通道破坏时,对于相差高频保护( ) (A )能正确动作 (B )可能拒动 (C )可能误动 10、如图1所示的系统中,线路全部配置高频闭锁式方向纵联保护,k 点短路,若A-B 线路通道故障,则保护1、2将( )。 (A )均跳闸 (B )均闭锁 (C )保护1跳闸,保护2 闭锁 图1 11、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与( )保护配合,以反应变压器绕组及变压器电源侧的引出线套管上的各种故障。 (A )过电流 (B )过负荷 (C )瓦斯 12、双绕组变压器纵差动保护两侧电流互感器的变比,应分别按两侧( )选择。 sen K 1sen K <1sen K =1sen K >860set Z =∠?Ω430m Z =∠?Ω A B C D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 【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确保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性,提升电力企业社会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配置与应用;常见故障;措施 现今,伴随着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与电力系统的迅猛发展,电网规模逐渐增大,网络结构也是越来越复杂,系统短路电流容量变化的速度也是越来越大。在这个大背景之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也就面临着更大的压力,怎样有效利用继电保护相关技术来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提升电力系统运转的质量与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工作经验,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论述。 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概述 1.1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基本原理 电力系统出现运转不正常之时,会导致电流电压间相位角的改变、电压减小、电流上升等方面的变化,所以此时系统中各个参数和系统安全运行时各个参数之间的区别就能构成不同类型、不同工作原理的继电保护。通常继电保护由测量回路、逻辑回路、执行回路构成,其工作原理由下图一所示。 测量回路从电力系统中读取相关信号,并将此信号与规定的整定值比较,最后将结果输送到逻辑回路之中;逻辑回路依据上一环节输出量的组合、出现的顺序、大小性质等方面决定是不是需要动作;假设逻辑回路判定需要动作之时,则会将需动作这个信号发送到执行回路;执行回路延时又或者是马上输出跳闸信号或者是警报信号。 1.2电力系统安装继电保护的意义 当电力系统被保护设施设备运转出现问题的时候,继电保护设备可以有选择、快速、自动地从电力系统中把故障设施设备切断,进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转正常的部分快速恢复工作,避免故障设施设备的损害程度继续加大,将停电范围尽可能减小;当被保护设施设备发生故障,出现异常工作状态之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当可以反应及时,并且依据工作维护相关信息,输出信号、降低跳闸又或者是负荷动作指令的发生概率。这个时候一般对保护快速动作不作要求,而是依据对系统相关元件与整个电力系统危害程度规定某种程度的延时,防止不必须的动作。与此同时,继电保护装置也承担着监控整个电力系统的责任,它能通过测量系统电流电压情况将电力系统设施设备工作状态反映出来。 2.在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的配置与应用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练习题A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练习题A答案 一、名词解释 1.输电线路纵联保护:是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线端或各端(对于多端线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接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电流、功率方向等)传送到对端,将各端的电气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在线路范围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理论上具有绝对的选择性。 2.低频减载:又称自动按频率减负载,或称低周减载(简称为AFL),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当电力系统出现严重的有功功率缺额时,通过切除一定的非重要负载来减轻有功缺额的程度,使系统的频率保持在事故允许限额之内,保证重要负载的可靠供电。 3.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主要将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测量仪表、信号系统、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和远动装置等)经过功能的组合和优化设计,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网络技术联结起来,实现对全变电站的主要设备和输、配电线路的自动监视、测量、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并与调度通信,实现电力系统统一调度、控制的计算机网络。 4.重合闸:在电力系统中,当断路器跳闸之后,能够自动地将断路器重新合闸的装置。 5.横差动保护:在正常运行的时候,各绕组中的电动势相等,流过相等的负荷电流。而当任一绕组发生匝间短路时,绕组中的电动势就不再相等,因而会出现因电动势差而在各绕组间产生均衡电流。利用这个环流,可以实现对发电机定子绕组匝间短路的保护,即横差动保护。 6.低频减载:又称自动按频率减负载,或称低周减载(简称为AFL),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当电力系统出现严重的有功功率缺额时,通过切除一定的非重要负载来减轻有功缺额的程度,使系统的频率保持在事故允许限额之内,保证重要负载的可靠供电。 二、简答 1.在继电保护中为什么经常采用中间继电器?

微机继电保护实验报告

. 本科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继电保护 实验项目: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仿真实验 实验地点:电力系统仿真实验室 专业班级:电气1200 学号:0000000000 学生姓名:000000 指导教师:000000 2015年12 月 2 日

微机继电保护指的是以数字式计算机(包括微型机)为基础而构成的继电保护。众所周知,传统的继电器是由硬件实现的,直接将模拟信号引入保护装置,实现幅值、相位、比率的判断,从而实现保护功能。而微机保护则是由硬件和软件共同实现,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经过某种运算求出电流、电压的幅值、相位、比值等,并与整定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是否发出跳闸命令。 继电保护的种类很多,按保护对象分有元件保护、线路保护等;按保护原理分有差动保护、距离保护和电压、电流保护等。然而,不管哪一类保护的算法,其核心问题归根结底不外乎是算出可表征被保护对象运行特点的物理量,如电压、电流等的有效值和相位以及视在阻抗等,或者算出它们的序分量、或基波分量、或某次谐波分量的大小和相位等。有了这些基本电气量的计算值,就可以很容易地构成各种不同原理的保护。基本上可以说,只要找出任何能够区分正常与短路的特征量,微机保护就可以予以实现。 由此,微机保护算法就成为了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研究的重点,微机保护不同功能的实现,主要依靠其软件算法来完成。微机保护的其中一个基本问题便是寻找适当的算法,对采集的电气量进行运算,得到跳闸信号,实现微机保护的功能。微机保护算法众多,但各种算法间存在着差异,对微机保护算法的综合性能进行分析,确定特定场合下如何合理的进行选择,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补偿与改进,对进一步提高微机保护的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和可靠性,满足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已提出的算法有很多种,本次实验将着重讨论基本电气量的算法,主要介绍突变量电流算法、半周期积分算法、傅里叶级数算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目前电力系统微机保护的研究现状、发展前景以及一些电力系统微机保护装置。 2. 具体分析几种典型的微机保护算法的基本原理。 3. 针对线路保护的保护原理和保护配置,选择典型的电力系统模型,在MATLAB软件搭建仿真模型,对微机保护算法进行程序编写。 4. 对仿真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三、实验内容 1、采用MATLAB软件搭建电力系统仿真模型 2、采用MATLAB软件编写突变量电流算法 3、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半周积分算法 4、采用MATLAB软件编写傅里叶级数算法算法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管理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各大城市化进程加快与工农业的进度,对电能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在这样的形势下,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有了更高的要求,其中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在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只有保障运行管理的合理性、有效性与准确性,才能最大限度确保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在实际运作中不会出现差错,进而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文章针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一系列改善措施,从而提升管理质量,确保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标签: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功能是在电力系统发生突发故障的情况下,能对设备故障进行及时的消除与修复,进而确保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因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的重要性必须得到正视,从而为电力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1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与主要任务 1.1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重要性 整个电力系统工作中继电保护是不可替代的一个组成部分,所涉及到责任、工作量、技术性都非常大。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人员需要面对的是:保护装置、电网结构、设备配置、运行实际情况以及故障出现情况等相关的很多信息,需要通过电脑系统对其进行准确的统计、分析,进而进行处理工作,这类工作十分重要,并且十分繁重。為了对现场运维人员的工作量进行有效的降低,并且要更好地确保其劳动生成质量与效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是当前电网改革发展的一个主要项目。 1.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管理的主要任务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主要任务是:针对继电保护所涉及到的表格、文件、数据以及图像等进行分析、查询、修复、浏览以及删除。由此可见,管理对象的结构是很复杂的,而且其中层次很多,无论什么样的一次设备、二次设备参数、统计分析及运行状态、档案管理等等事务管理。在分工过程中,每一层保护专业都非常详细,也是造成数据库与表格种类很多的主要因素,充分利用管理系统的优势与功能,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工作效率与数据使用的准确性。 2 电力系统中继电保护管理存在的问题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考试复习题集.

2005/2006学年第二学期 《继电保护》复习题 使用班级:发电(3)041、发电(3)042、发电(3)043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______________,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____________。 2、继电保护的灵敏性是指其对于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工作状态的_________。通常用衡量。 3、继电保护的选择性是指继电保护动作时,只能把从系统中切除,使系统的继续运行。尽量缩小停电范围。 4、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不应动作时。 5、继电保护装置一般是由测量部分、和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6、继电保护按作用不同可分为、和辅助保护。 二、判断题: ()1、电气设备过负荷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过负荷设备从系统中切除。()2、电力系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只发出信号,不切除故障设备。 ()3、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状态时,继电保护装置不但发出信号,同时也要把不正常工作的设备切除。 ()4、继电保护装置的误动作和拒动作都是可靠性不高的表现,它们对电力系统造成的危害程度相同。 ()5、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就是故障被切除的时间。

三、选择题: 1、继电保护动作时,要求仅将故障的元件或线路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系统无故障部分继续运行,尽量缩小停电范围。这是继电保护的()。 A、可靠性 B、选择性 C、灵敏性 2、电力系统短路时最严重的后果是()。 A、电弧使故障设备损坏 B、使用户的正常工作遭到破坏 C、破坏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3、快速保护的动作时间最快可达到0.02~0.04s;而断路器的动作时间最快可达到 0.06~0.15s。所以继电保护快速切除故障的时间为()。 A、0.02~0.04s B、0.02~0.06s C、0.04~0.1s 四、问答题: 1、何谓主保护、后备保护?何谓远后备保护、近后备保护? 答:主保护:反应整个被保护元件上的故障,并能以最短的延时有选择地切除故障的保护。后备保护:主保护或者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用来切除故障的保护。 近后备:主保护拒绝动作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实现的后备保护。 远后备:主保护或者断路器拒绝动作时,由相邻元件的保护实现的后备保护。 2、继电保护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自动、迅速、有选择性地将故障元件从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遭破坏,并保证其他无故障元件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反应电气元件不正常运行情况,并根据不正常运行情况的种类和电气元件维护条件,发出信号,由运行人员进行处理。(3)与其他自动装置配合,解决在故障情况下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问题。 3、利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和故障时参数的差别,可以构成哪些不同原理的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一、简答题 1.微机保护中A/D的模拟量输入系统通常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解答:(一)电压形成回路 微机继电保护要从被保护的电力线路或设备的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或其他变换器 上获取信息。但这些信息的二次数值、输入范围为典型的微机继电保护电路却不适用, 一般用中间变换器实现。 (二)采样保持电路 采样过程是将模拟信号通过采样保持器每隔T采样一次输入信号的瞬时幅值,并把它 存在保持电路中,共AD转换器使用。 (三)模拟量多路转换器 可以对各个模拟量同时采样 (四)A/D转换器 把采集的电力系统中的模拟量转变成数字量,送给微机计算。 2.微机保护模拟量输入系统为什么要加模拟低通滤波器?其截止频率应该如何选 取? 解答:滤波器是一种能使有用频率信号通过,同时拟制无用频率信号的电路。低通滤波器是只让低于截至频率通过的滤波器。 前置低通滤波器又称为抗混叠滤波器,广泛应用于各种消费、控制电路中的采样 电路前,滤除高于2倍采样频率的信号,因此截至频率被设置为1/2fs 3.简述VFC型模数转换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频率转换(VFC):经电压形成回路后,经过VFC,将模拟电压变换为脉冲信号,由计数器进行计数。这样在采样间隔内的计数值就与采样对象的积分值成比例。实现了模数转换 4.绘出微机保护的开关量输入回路和输出回路的典型电路图,简述电路的工作原理。 解答:开关量输入回路 原理:上第一个图,当开关闭合时输入为低电平0;开关断开时输入为高电平1。

第二个图,利用光电元件,当K2断开时,光电元件截止,输入为高电平1,K2闭合,光电元件导通,输入为低电平0。 开关量输出回路 二、相减(差分)滤波单元的差分方程为: y(n)=x(n)-x(n-k) 画出其频率响应曲线,导出可滤除的谐波次数m与步长K之间的关系。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及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及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试题以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过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B) A.等于0 B.小于1 C.等于1 D.大于1 2.限时电流速断保护的灵敏系数要求(B) A.大于2 B.大于1.3~1.5 C.大于1.2 D.大于0.85 3.在中性点非直接接地电网中,由同一变电所母线引出的并列运行的线路上发生两点异相接地短路,采用不完全星形接线保护的动作情况是(A) A.有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B.有机会只切除一条线路 C.100%切除两条故障线路D.不动作即两条故障线路都不切除 4.在双侧电源系统中,采用方向元件是为了提高保护的(D) A.方向性B.可靠性 C.灵敏性D.选择性 5.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零序功率方向继电器采用的接线方式是(D) A.90°接线B.3 0、3 0 C.-3 、-3 D.-3 0、3 0 6.正方向出口相间短路,存在动作“死区”的阻抗继电器是(B) A.全阻抗继电器B.方向阻抗继电器 C.偏移特性阻抗继电器D.上抛圆阻抗继电器 7.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反应接地短路的阻抗继电器接线方式是(D) A.0°接线B.90°接线 C.3 0、3 0 D.A、A+ 3 0零序补偿电流的接线方式 8.由于过渡电阻的存在,一般情况下使阻抗继电器的(A) A.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减小B.测量阻抗增大,保护范围增大 C.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减小D.测量阻抗减小,保护范围增大 9.在距离保护的Ⅰ、Ⅱ段整定计算中乘以一个小于1的可靠系数,目的是为了保证保护动作的(A) A.选择性B.可靠性 C.灵敏性D.速动性 10.在校验距离Ⅲ段保护远后备灵敏系数时,分支系数取最大值是为了满足保护的(C)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17817897.html,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和发展趋势 作者:李建红 来源:《华中电力》2013年第11期 摘要: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为充分保障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加强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研究就显得尤其的重要。当前,人类社会已经步入了计算机信息时代,继电保护技术也在逐渐地朝着计算机化、网络化、智能化等方向不断发展与完善。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国电力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现状,并且概括了相关技术之后,提出了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现状;发展趋势 前言:作为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经过了长时间的发展,目前,计算机技术已经被运用到了电力系统计算保护当中,使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无论从智能化、网络化,都有了一定的提升。笔者从事相关工作,对此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就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意义和未来发展方向,谈谈自身一些看法。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用电量越来越大,因此,可能发生电力系统故障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加强对继电保护的意义就非常的重大。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是在电力系统发生故障和不正常运行情况时,用于快速切除故障,消除不正常状况的重要自动化技术和设备。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危及其安全运行的事件时,他们能及时发出告警信号,或直接发出跳闸命令以终止事件。 (一)有利于保障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切除故障设备,尽可能地缩小了停电范围,防止电力故障扩大。此外,继电保护装置会以最快的速度,通过监控警报系统发出电力系统故障信息,使电力系统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地发现系统故障,并迅速地采取措施来加以解决。电力继电保护装置,不仅可以将电力故障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小,起到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作用,而且可以辅助电力系统管理人员对故障设备进行有效、快速的维护。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继电保护技术在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在维护社会生活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等方面,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一方面,继电保护技术能及时地发现并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题目答案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网上作业题 第一章绪论 一. 填空题 1.对继电保护装置的四项基本要求是( )性、( )性、( )性和( )性。 2.继电保护装置组成部分一般包括(),(),()。 3.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4.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不应动作时()。 5.输电线路的短路可分为()、()两类。 6.电力系统的三种运行状态()、()、()。 7.按继电保护所起的作用可分为( )保护、( )保护,其中后备保护又可分为( )保护和( )保护。 8.能满足系统稳定及设备安全要求,有选择性地切除被保护设备和全线故障的保护称为( ).若主保护或断路器拒动时,用以切除故障的保护称为( )。 9.保护装置的灵敏性,通常用()来衡量,灵敏系数越大,则保护的灵敏度就越()。 10.最常见的不正常运行状态是(),最常见的故障类型是()。 11.继电保护装置有按反应电流增大原理而构成的( )保护,有按反应电压降低原理而构成的( )保护,有按反应电流与电压比值及相角变化原理而构成的 ( )保护等。 12.反应于变压器油箱内部故障时所发生气体而构成( )保护;反应于电动机绕组的温度升高而构成( )保护。 二.选择题 1.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正确地切断离故障点最近的断路器,是继电保护( )的体现. A.速动性 B. 选择性 C. 灵敏性 2.为了限制故障的扩大,减轻设备的损坏,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要求继电保护装置具有(). A.速动性 B. 选择性 C. 灵敏性 三.问答题 1.什么是继电保护装置? 2.对继电保护有哪些要求?各项要求的定义是什么? 3.继电保护装置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4.什么是主保护?什么是后备保护? 5.何谓近后备保护、远后备保护?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 填空题 速动性选择性灵敏性可靠性 测量部分、逻辑部分、执行部分 故障发出信号 不拒动,不误动 相间短路,接地短路 正常状态不正常状态故障状态 主保护后备保护近后备远后备 主保护后备保护 灵敏系数高 过负荷单相接地故障 过电流低电压差动 瓦斯过负荷 二.选择题 1. B , 2. A 三.问答题 1.继电保护装置,就是指反应电力系统中电气元件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并动作于断路器跳闸或发出信号的一种自动装置。 2.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基本性能应满足四个基本要求,即选择性、速动性、灵敏性、可靠性。 选择性:是指保护装置动作时,仅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停电范围尽量缩小,以保证系统中的无故障部分仍能继续安全运行。速动性:短路时快速切除故障,可以缩小故障范围,减轻短路引起的破坏程度,减小对用户工作的影响,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灵敏性:是指对于保护范围内发生故障或不正常运行状态的反应能力。 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保护范围内发生了属于它应该动作的故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其他不属于它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应该误动作。 3.基本任务:(1)发生故障时,自动、迅速、有选择地将故障元件从电力系统中切除,使故障元件免于继续遭受破坏,保证非故障部分迅速恢复正常运行。(2)对不正常运行状态,根据运行维护条件,而动作于发出信号、减负荷或跳闸,且能与自动重合闸相配合。 4.所谓主保护是指能以较短时限切除被保护线路(或元件)全长上的故障的保护装置。考虑到主保护或断路器可能拒动而配置的保护,称为后备保护。 5. 当电气元件的主保护拒动时,由本元件的另一套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近后备。当主保护或其断路器拒动时,由相邻上一元件的保护起后备作用称为远后备。 第二章电网的电流保护

电力系统微机继电保护论文作业

电力系统变压器微机继电保护说明书 林健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自104班学号:1008040227) 摘要 :电力变压器是电力系统中相当普遍又及其重要的设备,因此,变压器微机保护自从出现以来,不断经过人们的改进和发展,现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电力系统中被广泛应用。而当微机保护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时,依然存在着各式各样的问题。本文针对变压器微机保护现存的一些问题,主要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在深入了解变压器差动保护原理的基础上,对不平衡电流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以及电流互感器(CT)饱和对差动保护的影响进行理论和仿真分析,尤其是对剩磁对CT饱和的影响做了进一步的研究,得出剩磁的大小与CT 的饱和时间成反比,而饱和时间的增大对变压器保护是有利的,应采取措施减少剩磁的影响,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其次,综合分析比较了目前励磁涌流与内部故障电流鉴别原理的优点和不足,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励磁涌流鉴别方法,该方法与以往基于仅D0坐标系的瞬时无功功率鉴别方法不同,采用基于dq0坐标系下的广义瞬时无功功率理论来进行判断,更具有实用性。并通过MATLAB建立了仿真系统模型,对变压器发生励磁涌流时与发生内部故障时,以及空投于内部故障时做了大量的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证明,该方法可有效区分励磁涌流与内部故障,但对轻微匝间短路的区分不是很明显,成为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另外,针对目前傅氏改进算法中实虚部混乱问题,在给出了输入信号不同时正确的傅氏表达式的基础上,对几种典型的改进算法进行修正,并通过仿真算例验证对这几种改进算法做综合性能比较,指出了它们的优缺点和使用范围,为在不同场合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最后,顺应目前微机保护发展对软、硬件系统要求的主流趋势,给出一种基于双DSP结构的微机保护软、硬件系统结构方案,并对其中主要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流程图进行了设计和详细的分析介绍。 关键词:变压器;微机保护;电流互感器饱和;励磁涌流;傅氏算法 一、引言 电力变压器作为联系不同电压等级网络的设备,是电力系统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配电等各个环节中被广泛使用。随着近些年来,电力系统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压等级的提高,增加了很多大容量的变压器,因而它的安全运行与否,是整个电力系统能否连续稳定工作的关键,也是电力系统可靠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且电力变压器本身造价昂贵,一旦发生故障而遭到破坏,将给维修带来很大困难,造成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根据变压器的容量和重要程度,并考虑到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类型和不正常运行状态,来装设性能良好、工作可靠的继电保护装置。 分析电力变压器的故障,可分为短路故障和不正常运行状态两种Ⅲ,而变压器的短路故障,又可按发生在变压器的内外部情况分为内部故障和外部故障。变压器的内部故障主要是指各相绕组之间发生的相间短路、绕组的线匝之间发生的匝间短路、绕组或引出线通过外壳发生的接地短路故障等。变压器的外部故障主要是指外部绝缘套管和引出线上发生相间短路和直接接地短路故障。 变压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主要有:由于外部相间短路引起的过电流和外部接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原理》期末考试试题及详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1、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继电保护装置应将 部分切除,电力系统出现不正常工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一般应 。 2、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是指保护在应动作时 ,不应动作时 。 3、瞬时电流速断保护的动作电流按大于本线路末端的 整定,其灵敏性通常用 来表示。 4、距离保护是反应 的距离,并根据距离的远近确定 的—种保护。 5、偏移圆阻抗继电器、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和全阻抗继电器中,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大, 受过渡电阻的影响最小。 6、线路纵差动保护是通过比较被保护线路首末端电流的 和 的原理实现的,因此它不反应 。 7、在变压器的励磁涌流中,除有大量的直流分量外,还有大量的 分量,其中以 为主。 8、目前我国通常采用以下三种方法来防止励磁涌流引起纵差动保护的误动,即 , 和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 1、电力系统最危险的故障是( )。 (A )单相接地 (B )两相短路 (C )三相短路 2、继电保护的灵敏系数sen K 要求( ) 。 (A ) 1sen K < (B )1sen K = (C )1sen K > 3、定时限过电流保护需要考虑返回系数,是为了( )。 (A )提高保护的灵敏性 (B )外部故障切除后保护可靠返回 (C )解决选择性 4、三段式电流保护中,保护范围最小的是( ) (A )瞬时电流速断保护 (B )限时电流速断保护 (C )定时限过电流保护 5、三种圆特性的阻抗继电器中, ( )既能测量故障点的远近,又能判别故障方向 (A )全阻抗继电器; (B )方向圆阻抗继电器; (C )偏移圆阻抗继电器 6、有一整定阻抗为860set Z =∠?Ω的方向圆阻抗继电器,当测量阻抗430m Z =∠?Ω 时,该继电器处于 ( )状态。 (A )动作 (B )不动作 (C )临界动作 7、考虑助增电流的影响,在整定距离保护II 段的动作阻抗时,分支系数应取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意义、维护及前景(一)

浅谈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意义、维护及前景(一) 摘要: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安全有效运行影响重大,要确实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使用,就要在保护措施上做好工作,而继电保护是其中最主要,最有效的方式。因此,为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必须对继电保护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有效使用。本文将对继电保护的作用意义和装置使用及维护,以及其技术发展前景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保护装置及技术 Abstract:Toensurethenormaloperationoftheelectricitysystem,wemustpayatteniontothesafeguard. Amongthevarioussafegard,relayisthemostimportantandeffectiveone.Soitisessentialforustoknowso methingabouttherelay.Thisarticleemphsiseonthemaintanceandprospectofrelay. Keywords:electricitysystem;relayprotection;protectorandtechnique电力在现代社会各方面起着重大的作用,没有电力的支持,社会生活和生产根本就无法正常进行。基于电力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对电力的维护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对电力维护起重要作用的继电保护,则是电力系统能否正常工作的关键。继电设施的正常运转,技术运用与发展对电力系统的运行影响重大。如何确保继电保护设施和技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是电力系统应该着重关注的,也是社会各界所关注的问题。 1继电保护的作用与意义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市场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供应开始出现紧张,在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供电危机,使其不得不采取限电、停电等措施,以缓解电力供应的紧张。在如此严峻的形式下,加强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维护至关重要,而继电保护正是其中主要的保护手段之一。继电保护对电力系统的维护有重大的意义。一是,继电保护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正常运转。因为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或异常时,继电保护可以实现在最短时间和最小区域内,自动从系统中切除故障设备,也可以向电力监控警报系统发出信息,提醒电力维护人员及时解决故障,这样继电保护不仅能有效的防止设备的损坏,还能降低相邻地区供电受连带故障的机率。同时还可以有效的防止电力系统因种种原因,而产生时间长、面积广的停电事故,是电力系统维护与保障最实用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二是,继电保护的顺利开展,在消除电力故障的同时,也就对社会生活秩序的正常化,经济生产的正常化做出了贡献,不仅确保社会生活和经济的正常运转,还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的稳定,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前些年北美大规模停电断电事故,就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引发了社会的动荡,严重的威胁到了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可见,电力系统的安全与否,不仅仅是照明失效的问题,更是社会安定、人们生命安全的问题。所以,继电保护的有效性,就给社会各方面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2继电保护装置使用条件和维护 继电保护装置是实现继电保护的基本条件,要实现继电保护的作用,就必须要具备有科学先进、行之有效的继电保护装置,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设备的支持,才真正具备了维护电力系统的能力。因此,要做好继电保护的工作,就必须要重视保护的设备。而设备的质量问题,直接决定了继电保护的效果,因而必须对继电保护的装置提出较高的要求。首先是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敏性,即要求继电器保护装置,可以及时的把继电保护设备,因为种种问题而出现的故障和运行异常的情况,灵敏的反映到保护装置上去,及时有效的反映其保护范围内发生的故障。以便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防治措施。其次是可靠性。即要求继电器保护装置的正常,不能发生误动或拒动等不正常的现象,在继电器接线和回路接点上要保证其简练有效。第三是快速性,即要求继电设备能在最短时间内,消除故障和异常问题,以此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同时可以把故障设备的损坏降到最低限度,以最快的速度启动正常设备的正常运转,避免出现由局部故障而造成全面故障的情况出现。最后是选择性。即在要求继电器在系统发生故障后,可能选择性的断开离故障点最近的开关或断路器,有目标的,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