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课哲学的起源和作用

第1课哲学的起源和作用

第1课哲学的起源和作用
第1课哲学的起源和作用

第一课哲学的起源和作用

讲授科目:哲学与人生讲授对象:12Q会计

讲授人:杨龙东讲授时间:1课时

一、条件分析

1.学情分析:12秋会计专业共有60多人,人数比较多,知识结构差异大,而且对哲学知识知之甚少,觉得哲学非常高深,难以学懂,由于哲学作用不像实作课那么直接,所以大部分学生会产生厌学心理,所以让学生认识到哲学的作用是学好哲学的前提条件。

2.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学习哲学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教学结构化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哲学,知道哲学教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和哲学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讲授哲学一词的来源,通过案例分析哲学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哲学教什么、学什么、怎么学和哲学的作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哲学的方法,明确学习哲学重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立场和角度,而不能教条地照搬。

课前准备: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哲学的作用

难点:哲学学什么

四、教学方法

教授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阶段/时间

学习情况

教学方法和材料运用

导入

2min

大家好,我叫杨龙东,大家以后叫我杨老师就可以了,我们这门课程名字是《哲学与人生》,本门课程行课16周,然后就是期末复习考试。

很多同学心中都有疑惑,什么是哲学,学习哲学有什么用,学习哲学难吗……

到底哲学是什么,学什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哲学的神秘面纱。

4min

(一)哲学的起源

在我国古籍中,“哲”是聪明、贤明、智慧的意思,如孔门十哲、先哲、明哲保身等;“学”是学问的意思,“哲学”一词外来词,是近代从日本流传过来的。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说过,第一个用“哲学”这个名词的是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哲学的英文是Philosophy(菲罗索菲)

Philo(菲罗)+sophia(索菲亚)=Philosophy

爱+智慧=爱智慧

这个希腊名词由两个字组成——“爱”(音译为菲罗)和“智”(音译为索菲亚),合起来即是“爱智”。这就是“哲学”的原始意义。“哲学”即使人聪慧之学。

我们学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源于西方哲学,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时期,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哲学家是把水当作万物起源的泰勒斯。

在人类追索智慧的过程中,产生了为万物寻找本源的科学思维。“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我是什么样的人?我由什么原因获得我的存在?世界是否因为我而存在?我们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而哲学正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规律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学科。

5min

(二)哲学的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

在《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中,我们主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包含历史观、价值观、人生观。具体的内容我们将在今后的学习中具体学习。

我们学习哲学,不仅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还要知道我们学习哲学到底学什么?我们学习哲学,要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正确看待社会的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认识发展的基本问题,树立和追求崇高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学习过程中,重在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立场和角度,辩证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今后的课程中,我们如何来学习这门课程呢?

首先,上课听讲,把我们所学的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

其次,认真思考,勇敢提出问题。

再次,循序渐进,不可好高骛远。

最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哲学原理分析、解决问题。

20min

(三)著名哲学家

1.泰勒斯-水本源—米利都学派

泰勒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希腊七贤之一,哲学始祖。曾利用日影来测量金字塔的高度,准确地预测了一次日蚀,数学上的泰勒斯定理以他命名。他是首个希腊人将一年的长度修定为365日。他提出了水的本原说,即“万物源于水”,是古希腊第一个提出“什么是万物本原”这个哲学问题的人。

故事欣赏——测量金字塔高度

据说,埃及的大金字塔修成一千多年后,还没有人能够准确的测出它的高度。有不少人作过很多努力,但都没有成功。

一年春天,泰勒斯来到埃及,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就问他是否能解决这个难题。泰勒斯很有把握的说可以,但有一个条件——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法老如约而至,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泰勒斯来到金字塔前,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他就让别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当测量值与他的身高完全吻合时,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的投影处作一记号,然后在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2.赫拉克利特—火本源—爱非斯学派

古希腊哲学家、爱非斯派的创始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相传生性犹豫,被称为“哭的哲学人”。

他认为万物都是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并提出了“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一著名命题来说明它。出了“斗争是产生万物的根源”的思想。这使他成为辩证法的创始人和奠基人。

3.德谟克里特——原子论

古希腊時期伟大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圆锥体、棱锥体、球体等体积的计算方法。他对逻辑学的发展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德谟克利特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学、逻辑学、认识论、伦理学、心理学、政治、法律、天文、地理、生物和医学等许多方面,据说一共有52种之多,马克思和恩格斯因此赞美他是古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4.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出生于希腊雅典一个普通公民的家庭。其父是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妇。

在苏格拉底以前,希腊的哲学主要研究宇宙的本源是什么,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等问题,后人称之为“自然哲学”。苏格拉底认为再研究这些问题对拯救国家没有什么现实意义。出于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心,他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勇敢,什么是怯懦;什么是诚实,什么是虚伪;什么是智慧,知识是怎样得来的;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

等。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伦理哲学”。他为哲学研究开创了一个新的领域,使哲学“从天上回到了人间”,在哲学史上具有伟大的意义。

故事欣赏——怪题

有一天,苏格拉底向这个年轻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世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

年轻人不假思索地回答:“鸡是由蛋孵出来的,自然是先有蛋啦!”

“蛋是鸡下的,没有鸡,蛋从哪里来?”苏格拉底反驳道。

年轻人想了想说:“那还是先有鸡。”

“你刚才已经说过,鸡是由蛋孵出来的。没有蛋,鸡从哪儿来?”

年轻人抱怨说:“你怎么提出这样一个怪问题呢!现在我也问你一个问题。”

“请提吧!”苏格拉底说。

“你说,是先有鸡还是先有鸡蛋?”年轻人故意问。

苏格拉底老老实实地答道:“我不知道。”

年轻人笑了:“这样看来,你和我其实差不多啊!”

苏格拉底说:“不,你是以不知为知,我是以不知为不知。以不知为知非知,以不知为不知非不知矣!”

5.柏拉图

柏拉图是古希腊时期重要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曾从师苏格拉底。柏拉图反对把爱情当成利害关系和情欲的满足,认为爱情是从人世间美的形体窥见美的本体以后所引起的爱慕。这种思想虽然具有反对庸俗爱情的意义,但本质上是精神贵族的观点,是他唯心主义体系的一部分。后世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就是导源于他的爱情学说。在中国一般认为就是指排除肉欲的精神上的一种恋爱!

故事欣赏——洞穴隐喻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有这么一个著名的洞穴比喻来解释理念论:有一群囚犯在一个洞穴中,他们手脚都被捆绑,身体也无法转身,只能背对着洞口。他们面前有一堵白墙,他们身后燃烧着一堆火。在那面白墙上他们看到了自己以及身后到火堆之间事物的影子,由于他们看不到任何其他东西,这群囚犯会以为影子就是真实的东西。最后,一个人挣脱了枷锁,并且摸索出了洞口。他第一次看到了真实的事物。他返回洞穴并试图向其他人解释,那些影子其实只是虚幻的事物,并向他们指明光明的道路。但是对于那些囚犯来说,那个人似乎比他逃出去之前更加愚蠢,并向他宣称,除了墙上的影子之外,世界上没有其他东西了。

柏拉图利用这个故事来告诉我们,“形式”其实就是那阳光照耀下的实物,而我们的感官世界所能感受到的不过是那白墙上的影子而已。

6.亚里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学生、亚历山大大帝的老师。他的著作包含许多学科,包括了物理学、形而上学、诗歌(包括戏剧)、音乐、生物学、动物学、逻辑学、政治、政府、以及伦理学。和柏拉图、苏格拉底(柏拉图的老师)一起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运动的本原是形式、缺乏、质料,即三本原说,认为事物运动的原因有四个,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即四因说。

亚里士多德17岁起,就跟随柏拉图学习,时间长达20年。对于亚里士多德来说,柏拉图既是他的良师,又是他的益友。然而在探究真理的道路上,亚里士多德毫不掩饰自己在哲学思想的内容和方法上与老师所存在的分歧,并以极大的勇气毫不留情地批评了自己老师的错误。对此,有人指责亚里士多德是忘恩负义之徒。面对责难,亚里士多德理直气壮地说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7.黑格尔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思想,象征着了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

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黑格尔把绝对精神看做世界的本原。创立了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认为:“绝对观念”是宇宙之源,万物之本。世界的运动变化乃是“绝对观念”自我发展的结果,但是在他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中,提出了有价值的辩证法思想,认为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是一个过程,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而其内部矛盾乃是发展的源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唯物辩证法。

故事欣赏——仰望星空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在草地上观察星星。他仰望星空,不料前面有一个深坑,一脚踏空,掉了下去。水虽然仅没及胸部,离地面却有二三米,上不去,只好高呼就命。一个路人将他救出。他对那人说:“明天会下雨!”那人笑着摇头走了,并将泰勒斯的预言当笑话讲给别人听。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对他在气象方面的知识如此丰富赞叹不已,有人却不以为然,说泰勒斯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到脚下的东西。

两千年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听到这个故事,想了想,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天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9min

(四)哲学的基本形态

1.唯物主义

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物质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别。唯物主义经历了三种形态。

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原初的自发的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某一种或某几种原初物质。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初形态。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泰勒斯水本源说

赫拉克利特火本源说

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本源说

德谟克利特、伊壁鸠鲁的原子论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最高成就。

2)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机械性,用机械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形而上学性,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认识和解释世界和事物。

代表人物:拉美特里、狄德罗、霍尔巴赫、爱尔维修

基本观点:世界的存在就是机械运动。一切运动归结为机械运动,用力学的观点解释一切现象;否认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否认事物内部因矛盾而引起的发展变化。3)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代表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

基本观点: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本身固有的客观规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等。

2.唯心主义

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本原,物质是意识的派生物的哲学派。唯心主义经历了两种形态。

1)客观唯心主义:它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这精神并不是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认为世界是由“神”、“上帝”的意志决定的。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柏拉图把这种“客观”精神称为“理念”;

黑格尔把这种精神称为“绝对观念”或“绝对精神”。

2)主观唯心主义:认为世界是由人的意识决定的,“心外无物”、“存在即被感知”。

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贝克莱(英国)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

笛卡尔( 法)认为“我思故我在”;

康德(德)认为“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马赫(奥地利)认为“物是感觉的复合”;

(五)哲学的作用

对于多数人来说,“哲学”是一门枯燥、抽象而又空洞的学科。很多人认为哲学家是空想主义者,是疯子,最好的例证就是尼采,尼采把哲学研究的足够透彻,可惜,他却疯了。

难道哲学真的一无是处嘛?

经常去图书馆查看资料的人一定会发现:哲学的编号是“1”,这又作何解释?这是因为哲学是一门具有基础性与整合性的学科,既为一切知识的奠基,又能统合所有的知识。

古希腊时,一个青年来找苏格拉底,说:“我想跟你学哲学。”

苏格拉底问他:“你想学点什么呢?学法律,可以掌握诉讼的技巧;学习木工,可以制作家具;学经商,可以赚钱。学哲学,将来能做什么呢?”

青年无法回答。

确实,哲学能做什么呢?哲学是没有什么实际的用途,既不能解决温饱,也不能防身。

故事欣赏——哲学家与船夫

一个哲学家坐在船上,问船夫:“你懂哲学吗?”

船夫回答:“不懂。”

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了50%的生命!”

哲学家又问:“你懂历史吗?”

船夫回答:“不懂。”

哲学家说:“那你就失去80%的生命!”

哲学家刚刚说完了这句话,风把小船吹翻了,哲学家和船夫两人都落入水中。于是,船夫喊道:“你会游泳吗。”哲学家说:“不会。”船夫说:“那你就失去了整个生命。”

哲学真的没有什么具体用途,关键时刻连命都保不了,还不如去学习一项具有实际用途的技能来的实在。但是“勿用之用,乃大用”,越是没有实际用途的东西往往越有大的用途。哲学家不会烤面包,但却有经世济民的大用。

故事欣赏——中国版哲学家与船夫

战国时期,梁国的丞相死了,哲学家惠施想去梁国谋取这一官职,在过河的时候走的太匆忙,不小心掉到了河里,有一个划船的人把他就了起来。划船的人问他:“你这么忙是要去哪里?”惠施说:“梁国没有丞相,我想那里试试看看。”

船夫说:“你只是在这么小的地方都会遇到困难,要不是我的话,你早死了,你哪里来的本

身能做梁国的丞相呢?”

惠施说:“说到水上驾船,我是不如你,但是说到治理国家,保全社稷安康,你和我比起李,还差的远呢。”

人无面包不能活,任务思想同样不能活,生活因思想而精彩,思想因生活而丰富。于是,有了哲学的生活便有了厚度,有了意义。由此,我们应该明白:活着和活得有意义并不是一回事。

任何学问都应该用于指导实践,改造世界,哲学也是如此。人们往往觉得哲学是“无用”的,其实哲学最大的作用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指导人生,改造世界。正如庄子所说:“无用之用,可以成大用。”

1)否定之否定规律:在否定中前行

否定之否定意在说明任何事物的反正变化都是新事物对旧事物的否定和扬起。

《三国演义》开篇就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细想一下,中国历史的规律正是如此,夏商周统一后分裂为春秋战国,然后有了秦汉的统一,然后再一次分裂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接着又有了隋唐的大一统,然后又是五代十国大分裂,两宋小分裂,终于在元、明、清再一次进入大一统。

这就是黑格尔所说的“否定之否定”,事物就是在肯定与否定的对立统一中不断发展前行的。当然,“否定”并不是说全盘抛弃,而是“扬弃”,既克服旧事物的缺点,又保留旧事物的优点,例如,汉朝推翻了秦朝,然而,“汉承秦制”,对于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汉朝的统治者依然进行了保留,正是在这扬弃和肯定的过程中,汉朝才比秦朝有了更长的发展。

2)质量互变规律:在量变中促成质的飞跃

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表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的事物。

荀子在《劝学》篇说: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说的便是量变和质变的关系。这也就是提醒我们,无论是工作还是学习,都要切忌急于求成,一定要注意量的积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功不是偶然的,是要付出努力的。3)透过现象看本质:木马计

故事欣赏——木马屠城

斯巴达王后海伦倾国倾城,是当时最美的女子,十分漂亮。一天,斯巴达王宫来了一位十分尊贵的客人,就是特洛伊王子——帕里斯,帕里斯风度翩翩,英俊潇洒,很讨女人喜欢。海伦和他一见钟情,竟鬼迷心窍地和帕里斯一起逃回特洛伊城了。帕里斯还掠走了王宫中的许多财宝。

斯巴达国王觉得这是一个极大的侮辱,于是带领10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攻打特洛伊城去了。但是特洛伊城十分坚固,打了十年都没结束战斗。

第十年的一天早上,希腊联军(斯巴达)全部撤走,沙滩上只留下了一只巨大的木马。特洛伊人就把它当作战利品运到城里。当天晚上,特洛伊人欢天喜地,庆祝胜利,他们跳着唱着,喝光了一桶又一桶的酒,直到深夜才回家休息,做着关于和平的美梦。

此时,藏在木马中的全副武装的斯巴达战士一个又一个地跳了出来。他们悄悄地摸向城门,杀死了睡梦中的守军,迅速打开了城门,并在城里到处点火。隐蔽在附近的大批希腊军队如潮水般涌入特洛伊城。

10年的战争终于结束了。希腊人把特洛伊城掠夺成空,烧成一片灰烬。

事物的现象有真相和假象之分,如果我们被假象所蒙蔽,错把“木马”当“礼物”,特洛伊人的悲剧就可能在我们身上重演。所以,我们一定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特洛伊木马中的斯巴达伏兵。

4)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居安思危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是不断发展的,是一个旧事物的死亡、新事物产生的过程。因此,即使是在安逸的环境下,我们要居安思危。孟子说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故事欣赏——野猪磨牙

一只野猪卧在草上勤奋地磨牙,狐狸看到了,就对它说:“老兄,天气这么好,大家在休息娱乐,你也加入我们队伍中吧!”野猪没有说话,继续磨牙,把它的牙齿磨得又尖又利。狐狸奇怪地问道:“森林这么静,猎人和猎狗已经回家了,老虎也不在附近,又没有任何危险,你何必那么用劲磨牙呢?”野狼停下来回答说:“我磨牙并不是为了娱乐,你想想,如果有一天我被猎人或老虎追逐,到那时,我想磨牙也来不及了。而平时我就把牙磨好,到那时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岛国,地少人多,没什么资源,而且台风、海啸、地震频繁。与世隔绝的地理环境、匮乏的自然资源、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得日本人产生了强烈的危急意识。日本学校每月举行一次防火演习,每季度要组织一次大规模的防震演习。日本的每个家庭都备有压缩防灾包,里面装有压缩饼干、纯净水、保暖衣、手电筒和雨衣等。

我们学习日本人的危机意识,树立发展观念,这样才能更好的激励自己,更好的为将来做准备。

5)用整体的眼光看事物:见树木又见森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上没有任何孤立存在的事物,一切事物、一切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例如:生物的成长离不开阳光和水分,而水的形成又离不开氢和氧。人是社会的人,与社会发生各种联系,孤立的人事不存在的。

故事欣赏——城门失火

从前,有一个地方,城门下面有个池塘,一群鱼儿在里边快乐的游着。突然,城门失火了,一条鱼儿看见了大叫到:“不好了,城门失火了,快跑呀!”但是其他鱼都不以为意,认为城门失火,离池塘远的很,用不着大惊小怪。除了那条鱼外,其他鱼都没逃走。这时,人们拿着装水的东西来池塘取水灭火。过了一会,火北扑灭了,但是池塘的水也被取干了,满池的鱼都遭了秧。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着。火——水——鱼,三者是相互联系的。池塘中的鱼割裂了三者之间的联系,最终遭到的灭顶之灾。

正因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因此,我们一定要用整体的眼光来看待事物,而不是纠结于某个小小的细节。

本课小结

本课主要学习了哲学的来源,主要哲学家和哲学的作用。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大家对哲学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哲学并不神秘,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哲学是万学之学。

板书设计

1.哲学的起源

2.哲学学什么

3.著名哲学家

4.哲学的作用教学反思

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文艺长廊 第7课 汉字与书法45分钟作业 岳麓版必修3

第7课汉字与书法 目标导航

知识点一

答案:A 解析:根据几种字体的特征可知,《泰山刻石》为小篆,是秦统一文字后采取的字体,A正确;《曹全碑》是汉隶,《颜勤礼碑》是楷书,《兰亭序》是行书,B、C、D三项皆排除。故答案为A。 4.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说:“秦始皇的功绩之一就是使中华社会有了统一的视觉语言。”属于“统一的视觉语言”的表现的是( ) A.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度 C.小篆 D.长城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秦始皇统一文字。“视觉语言”即是文字,C项正确。其他三项都不能体现“视觉语言”这一信息。故选C项。 5.从下图中我们可知( ) ①文字由繁到简、从难到易 ②人类由此开始了最早的思想沟通和交流 ③人类有了交流信息的文化工具 ④人类可以正式记录自己的历史了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汉字演变规律的认识。①③④都符合题意,而人类最早的思想沟通 和交流比文字的出现要早,不能颠倒两者之间的顺序。 6.《汉书·艺文志》记载:“是时始造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对以上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隶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形成的②隶书的发明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③隶书便于书写 ④隶书由甲骨文直接发展演化而来 A.②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A

知识点二 书艺历程 7.观察下图,汉隶的特点是( ) A.圆润纤细 B.浑厚深沉 C.笔势飞动 D.强调个性 答案:B 解析:图片的文字体现不出“纤细”“飞动”“强调个性”的特点。汉隶雄放洒脱,浑厚深沉。 8.下列作品中最能体现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的是( ) A.《兰亭序》 B.《琅邪台刻石》 C.汉代官印 D.《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 答案:A 解析: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是王羲之,王羲之的代表作品是《兰亭序》,故选A。 9.有人这样评述唐代某位大家的书法(见右图):“回环缭绕相拘连,千变万化在眼前。飘风骤雨相击射,速禄飒拉动檐隙。”这位书法家最有可能是 ( ) A.颜真卿 B.柳公权 C.怀素 D.王羲之 答案:C 解析:材料所述书法千变万化、潇洒自如,应该是草书。据此分析选项:颜真卿和柳公权是著名的楷书家;怀素的狂草别具魅力;王羲之为东晋时人。故答案为C。

汉字与书法完美版

第7课汉字与书法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了解汉字的实用性和艺术性两种特性,尤其是汉字构成的独具民族风格的书法篆刻艺术。要求学生掌握汉字起源和发展演变大体进程的事实;在欣赏异彩纷呈的篆刻书法作品的同时,将书法放在时代大背景下进行思考,分析时代变迁对书法风格的影响;理解书法、篆刻作为艺术的特征、审美情趣和民族风格;通过欣赏书法和篆刻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汉字、书法和篆刻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假设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没有文字的社会,那么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会发生什么变化呢?(无法清楚地知道历史上发生的事情,不能看书,无法与好友书信交流等)——文字的重要性便从我们这些小而重要的身边事情中体现出来。 一、文字的发展历程 文字以一定的可视符号系统,将人们的社会生活经验、情感、语言、思想等记录下来,并大大突破了口头语言的时间、空间限制,使人类文化得以在空间上传播交流和在时间上世代传承,对人类社会文化的积累和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据说仓颉发明文字的时候,“天为雨粟、鬼为夜哭、龙乃潜藏”(天下起了谷子,鬼在夜里哭泣,龙藏了起来)。指导学生阅读课后【解析与探究】——许慎认为是仓颉造字;康有为认为结绳记事精致细密,应为女子;丁山和鲁迅认为文字是古代劳动人们日常生活的创造。 中国古代长期流传的“仓颉造字”的传说,反映古人对文字发明的重大意义的认识和体验。但事实上文字决不是仓颉一个人所能独创,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需要有文字记事的时候,人们在集体生产劳动过程中经过观察自然的事物,并根据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而创制出来的。汉字是个庞大繁复的体系,不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改造是不能创制成功的。 请同学们浏览第一部分的内容思考一下:新石器时代、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朝四个阶段文字的发展情况。 1、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刻画符号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插图:《半坡遗址陶器上的符号》和《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符号》——初步具备了文字的雏形。 2、商周时期——甲骨文、金文、籀文(大篆) 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汉字是甲骨文(教材插图:《商代甲骨文》)。甲骨文又称“卜辞”或“殷墟文字”等,是指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随着商朝的灭亡和商都变成废墟而长期埋没于地下,后世当地居民耕田于此,时有发现,并把它当作“龙骨”卖给药材商店。直到1899年才被王懿荣发现,得知是殷墟遗物。经过多次发掘,至今出土的甲骨已达十多万片。甲骨文中有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等(举例:日、河、明、十二生肖图)商周时期浇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金文始于商代,盛行于两周。西周晚期,一位史官对汉字进行系统地整理,形成了金文的标准字体——“籀文”即大篆。(教材插图:《西周散氏盘铭文》)籀文的特点:笔画匀称,行款整齐,有了较为固定的结构。 3、春秋战国时期——文字混乱

第七课汉字与书法

诸城二中高二历史必修Ⅲ学案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绘画的起源,演变过程,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前延伸:请同学们在课前自主完成 认识三幅图片,并说明其字体和书法特点

三、印宗秦汉 为自己设计一方印章练习: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写出其释文 合作探究:概述汉字字体的发展过程。

当堂检测 1.汉字演变的脉络是() A.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 B.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篆书 C.金文—甲骨文—篆书—隶书—楷书 D.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行书 2.右图作品中的字体应是() A.隶书B.楷书 C.行书D.草书 3.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和“天下第二行书”的作品分别是()A.《乐毅论》《兰亭序》B.《兰亭序》《祭侄文稿》C.《兰亭序》《自叙帖》D.《兰亭序》《颜氏家庙 4、汉字发展成自觉的书法艺术是在( ) A、春秋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5、秦始皇批阅的奏章上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 A、行书 B、甲骨文 C、小篆 D、隶书 6、古代成熟的文字最早出现在 A、商代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时期 7、李斯书写的《泰山刻石》 A、属于成熟的“篆刻”艺术品,是“印宗秦汉”有利证据 B、作者书写此文字的目的就在于展示其精湛的书法艺术 C、这一作品采用的字体属于隶书 D、虽然具有书法的美感,但从总体上看它还属于使用性文字 8、篆刻与书法、绘画一起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A、秦汉时期 B、宋元以后 C、明中叶以后 D、清代 9、下列关于书艺历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魏晋南北朝时期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 B隋唐时期书法艺术达到新的高峰 C宋代由于民族纷争书法艺术毫无进展 D明代书法更强调个性创造 10、明代书法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从根本上说明 A明代商品经济发展B人们对书法欣赏水平提高C君主专制的强化D人们的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

心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心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 史与发展 文件编码(TTU-UITID-GGBKT-POIU-WUUI-0089)

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原始人认为人的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mind),心理学是对心灵的研究,或称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和、和,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

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发展简史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很短的历史,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和宗教很早就讨论了身和心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等,中国古代思想家、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

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关于西方哲学发展史的三个基本阶段 哲学是人类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反思,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能够从最高层次上反映出人类思维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在这过程的每一个特定发展阶段,人类必然具有这个阶段所特有的思维现象。西方哲学史以其具有明显的发展阶段性而著称,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一个不断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一个杀死了另一个,并且埋葬了另一个。” 在这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中--直至现代西方哲学,可以从总体上划分为下面三个大的阶段: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和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 (一)古代本体论哲学阶段 从欧洲哲学的起源到“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哲学兴起这一阶段的西方哲学,是哲学家们在对自我缺乏认识的情形下进入哲学领域的,因而必然带有自发性和蒙昧性,通常把它称为形而上学的本体论哲学形态。在这个时期,哲学家们主要研究的是关于客观世界本身(即纯粹客体)的问题。他们试图从万事万物的多样性存在中寻找出一种共同的本质性的东西,从而解决世界的本原问题。由于他们还处于人类思维发展史上的童年阶段,对人自身的认识极为贫乏,而且还受到各种宗教意识形态的侵蚀,因而,古代的本体论哲学范畴必然具有直接性、抽象性和模糊性的特征。反映了古代哲学家的思维方式:直观、比喻和猜测。而这恰恰说明:人类的认识是从感性的直观开始的。在这个阶段,由于人类的认识圆圈还比较狭小,哲学家们便易于发现,因而对存在问题表示乐观。 古代本体论哲学家们尚处于反思前或非反思的我思哲学阶段。通俗地说就是:“我去思索世界”。随着人文哲学的兴起,“人”的地位逐渐从哲学中突出出来,特别是笛卡儿我思哲学的诞生,标志着古代本体论哲学的终结。 (二)近代认识论哲学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到十九世纪上半叶(康德、黑格尔所生活的时代)。从本体论哲学向认识论哲学的过渡是一个渐进性的过程。培根以“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宣告了这一时期的真正开始。对人类来说,纯粹客观的知识是无用的,只有那些使人类得以不断地从自然界的必然力量的包围圈中解放出来的学说才是真正深刻的。这也正是当时新兴资产阶级发展新科学的要求。因而,哲学家们仅仅研究客观世界(即纯粹客体)是很不够的,而要努力地研究真理的主体--人。“我去思索我的世界。” 在认识论哲学阶段,思维和存在之间的关系问题是哲学考察的核心内容。哲学家们充分研究了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对主体认识能力的考察,使人类在纯粹理性的层面上穷尽了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识。因而这一阶段的哲学是以对主客体之间内部关系的分析为主。对主客体之间的同一关系的自觉,是人类走向成熟思维方式的前兆。 在认识论哲学阶段,哲学家们醉心于建立关于存在的体系性学说--从主客体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中寻找客观世界的最后根据。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必然遇到许多难以克服的矛盾。但从总的方面来说,这个时期却是人类认识领域不断开阔的时期。西方人一次又一次地突破自我中心状态的思维方式(从而达到更高层次的自我中心状态),使自我意识的空间不断拓宽。否定宗教迷信,突出科学与理性的位置。在认识论哲学的最后阶段终于出现了人类认识领域里最优秀的成果--对一切独断论、决定论思维方式的全面否定。在认识论哲学阶段,哲学家们易于把哲学视为一门真正的事业来追求,因而在这个阶段必然呈现出充满着理性的冷峻的精神特征。 (三)现代人类学哲学阶段 马克思主义、唯意志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诞生宣告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终结。 康德之后的西方哲学界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各种学派风起云涌。大致说,现代西方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

第七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课程标准】 概述汉字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课文核心知识】 通过对课程标准的解读,本组把课文的核心知识理解为:一、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和它的书写特点。二、了解中国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及它和时代风貌的关系。 【课文知识要点】 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1、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2、认识小篆和隶书的书写特点: (1)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多用于章刻; (2) 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横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 书法艺术发展的条件 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2、士人阶层的逐渐形成; 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二)书法的发展历程 1、秦汉为自发阶段(实用性为主),魏晋南北朝进入自觉阶段。 2、不同时期的书法大家和他们的艺术特点 3、行书、草书、楷书的特点 (1) 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2) 草书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变化丰富,奔放跃动、狂放。 (3)楷书笔画祥备、结构严整,注重规范法度。 4、印章篆刻 【教学方法】提问、实践体验 【教学过程】

<课文导入> 多媒体展示一两个古代壁画遗址,并提问:“当你站在这些壁画面前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感想?” <知识点学习> 一、汉字的演变和发展: (让学生归纳课文) 1、发展历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把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行书、草书、楷书,引导学生辨别各种汉文字的形体及特点?”并用“马”字的演变过程来突破知识点。) 2、小篆、隶书的书写特点。(教师介绍,多媒体展示,甲骨文、金文的书写特点不做具体介绍。) (1) 小篆圆润纤细,布局均匀,富于图案美,多用于章刻。 (2)隶书雄放洒脱,浑厚深沉,横笔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二、书法艺术的发展历程: (一) 书法艺术发展的条件 1、单体汉字字形丰富、数量庞大; 2、士人阶层的逐渐形成; 3、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 (二)书法的发展历程 1、不同时期的书法大家,及其影响他们的时代风貌:(表格由学生共同完成) (1) 行书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兼有楷书和草书的长处。

第一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第一节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起源 提纲 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二、人本主义的发展概况 三、人本主义的中心论点 四、人本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1、心理学背景 人本主义把自身定位于反对行为主义与精神分析的“第三势力” (1)行为主义——人是一只较大的试验白鼠 (2)精神分析——意识自我是无意识自我所驱使的“奴仆” (3)二者共同点——机械决定论、还原主义、贬低人性 2.哲学背景 (1)存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基本观点的理论根源 (2)现象学——人本主义的方法论基础 海德格尔用解释学的现象学方法探讨了本体的存在。他把人类看作是一种特殊的存在,是能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存在,因此应该通过主客体关系的分析来理解人的存在及其实质。就是说,要把自己的?°内在经验世界?±带入到科学研究中,以解决有意义的人类实际问题 马斯洛反对心理学中实证主义和还原论的观点,认为现象学方法更适于研究人类个体的现象,因为它更强调自我的内在感受。 一、人本主义产生的背景 3.社会历史背景 (1)物质生活的富足反衬出精神生活的空虚 (2)巨大的社会压力导致严重的精神危机 (3)对战争的反思 (4)当时的反主流文化运动 二、人本主义的发展概况 1.产生初期——早期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作 2.迅速发展——人本主义心理学会的成立 3.进一步深化——自我实现与自我选择的辩论 4.作为一种学术运动的消失 三、人本主义的中心论点 1.个体的现象学 2.人类本质的统一与完善 3.人能够自由选择 4.用现象学的方法研究意识 5.人有自我实现的潜能 四、人本主义的贡献与局限 1.贡献: (1)为理解人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积极的观点 (2)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与治疗,教育、管理等领域 2.局限: (1)虽然重视意识的主观内容但并没有为其理论提出实证支持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案(岳麓版必修3)

第7课汉字与书法 【课标要求】 概述汉字的起源、演变的过程,了解中国书法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 【学习目标】 1.熟悉汉字的演变及书法、篆刻艺术的发展历程,学会欣赏汉字独特的特征。 2.掌握“书同文”“印宗秦汉”的史实依据。 3.认识时代风貌对书法艺术的影响。 4.通过欣赏汉字的基本特征,书法、篆刻艺术的独特性、时代性,领悟民族文化的丰富底蕴,认识祖国历史文化的独特魅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汉字的发展、书艺的发展历程和纂刻的发展历程。 教学难点:书法艺术的特点与历史特征的关系。 教学疑点:汉字从混乱到统一的原因和影响。 【教材分析】 一、汉字 ㈠文字发明的意义: ㈡汉字的演变: 1.起源:新石器时代,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 2.最早的成熟文字:商代的甲骨文 3.商周时期:金文——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籀文——金文的标准字体 4.春秋战时期:混乱 原因: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简省笔画,紊乱偏旁 表现: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 危害:削弱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生产的进步 5.秦代——统一文字(书同文): 原因: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于政务繁多,文书频繁,丞相李斯上书“奏罢不合秦文者”。秦始皇及时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命李斯制定新书,推行“书同文”政策。 做法:规定汉字的基本偏旁,废除合文和一些异体字;规定汉字偏旁和笔画数,避免任意增减;规定汉字偏旁在一个字中相对固定的位置,不允许随意放置。李斯创立了小篆体。后来又出现了隶书。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文字各异的书面,使我国文字呈现了规范化和统一化,克服了以往各诸侯国文化交流中的文字障碍,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统一,也为书法艺术发展的系列化与体裁化奠定了基础。小篆书写速度较慢,而隶书的出现,提高了书写的效率,秦隶的创立,也为书法艺术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二、书法艺术 1.汉字成为艺术的原因与条件: 首先的汉字的诞生,为书法艺术的源起奠定了基础。另外其他原因包括:第一,汉字形体具有先天的艺术性,它的造型符合一些基本的审美原则。第二,汉字形体规范化与书法艺术的追求是统一的。虽然书法艺术中有各种字体,但各种字体都万变不离其宗,汉字的艺术书写以有出处、合“六书”为原则。第三,历代书法家不懈追求,将汉字美化而形成书法艺

哲学的本质与起源

哲学的本质与起源 摘要:文章探讨了哲学的本质与起源,强调哲学更像是一种理性反思的活动,而不是现成的知识体系。哲学智慧代表的更多的是一种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的记忆,具备这种能力的人往往善于挑战人们习以为常或认为理所当然的意见和看法,善于摆事实、讲道理,善于发现事物的本质和真相。 关键字:哲学本质起源西方 一、哲学定义 哲学是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为直接对象的思想认识活动,是能够从世界万物中发现、界定、彰显和产生人类思想认识活动这个本源事物,获得本源事物和非本源事物的知识,建立事物一元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人类的思想认识能力、满足人类的生存发展需要的本源事物。 哲学来源 二、哲学的来源 哲学(philosophy)是从希腊字"Φιλοσοφ?α" (philo-sophia)转变而来,意思为“爱好智慧”,或是比较少用的“智慧的朋友”。在汉语中“哲”这个词是聪明、智慧的意思,中国古代把聪明而有智慧的人称为哲人,所以,中国近代以来,就把关于智慧的学问称作哲学。哲学是难以被定义的,因为有众多分歧的观念都被视作为哲学。皮尔金哲学辞典中定义哲学为“有关思想,行为,与实在中最基本与普遍的概念。”皮尔金百科中提到哲学与科学的差别在于,哲学问题的答案不能仅由经验证据来得到。无论如何,这些观点都被牛津哲学辞典所挑战:“二十世纪晚期...偏向于将哲学思考视为对于任何一种智识探索的最好实践”。的确,许多早期哲学家在自然哲学方面的观察最后都形成了现代科学对于众多课题上重要的基础。 另外,哲学较不正式的用法可能是指一种特别的方法或是信念。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实践,正确对待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正确对待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因此,哲学的任务,就是寻找光明,在人类生活的路途上点起前行的明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西方哲学的本质 哲学的本质是什么?哲学是追求关于世界(包括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和人生意义的根本性问题的确定性认识的理性反思活动。这个定义中有三层意思需要加以说明。 第一,我们可以对任何事情都进行理性反思,但并非任何问题的理性反思都是哲学活动。只有对“根本性问题”的理性反思活动才是哲学活动。这里所说的“根本性问题”是指隐含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具体科学中未加反思或证明的假设或前提。这类假设或前提往往不是显见的,并且随着人类的认识的发展而变化。哲学家的任务是思考或质疑这些隐含的假设和前提,发现并思考这些前提正是哲学家的智慧之所在。例如,在古代,特别是前苏格拉底时代,人们认为自然和人类社会冥冥之中的主宰是神。当时的人们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无可怀疑的。但早期的哲学家质疑这种假设,并试图用新的假设,如水等自然物来解释自然。

高中历史_第7课 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7课汉字与书法——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及手段: 讲述法、提问法、设问法、多媒体交互演示法、引导讨论法,展示历史图片和相关资料,联系实际生活,升华深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分钟)(点击出图)同学们,学习历史一定要关心时势,锻炼历史敏感性,学以致用。鼓励学生分享所知的时事。在激发学生的热情后,由教师引出日本换年号的新闻—“令和”二字是汉字,还有日本每年票选的年度汉字也是汉字。(提问:日本为什么用汉字?)由此带领学生回顾遣唐使的历史知识——日本在公元七世纪进行大化改新,引进了中国汉字,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假名,从而构成了日语字库。引出问题:“这是日本汉字的来源,那我们的汉字是从何而来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进入本课的重点——汉字的起源与发展的学习。 二:【讲授新课】 ·从汉字起源到“书同文” 【合作探究】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立足课本,利用pad上的思维导图软件进行总结。然后上讲台通过白板和展示台进行展示,教师做出点评。 1.汉字的发展历程: 1)起源:早在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出现了一些刻画符号。 2)演变:商代甲骨文是目前所知最早的成熟的汉字。商周时期铸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 【思维引申】通过观察图片(详情见课件),得出生产力的进步带动文字发展的结论。 3)书同文: ①背景: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时期,汉字的使用更为广泛和频繁,各诸侯国对汉字任意减省笔画、紊乱偏旁,造成异体杂出、一字多形等混乱状况,削减了汉字的交流功能,不利于文化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②过程:到秦朝统一时,秦始皇推行“书同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为基础,统一全国文字,后来书写简便的隶书也得到推广。 ③意义:文字的改革对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意义:将人们的思维、语言、经验以及复杂的社会现象记录下来,使文化得以传播交流、世代传承。 【课堂小结】通过图片题。带领学生总结汉字发展趋势。 【环节过渡】由明星字体进字库引出古代价值千金的有些书法作品,激发了学生好奇心和探究热情,从而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 ·书艺历程 【合作探究】师生共同合作来完成本单元的学习。老师任务:出示历朝典型的书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我们在政治课上都学过一点马克思主义哲学,下面是带来的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来源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四楼的,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两个概念,楼主问的是马克思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 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主要是黑格尔的唯心辩证法,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理论来源德国的古典哲学,法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对人与世界的关系的最高抽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地指出人与世界的关系实质上是以实践为中介的人对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关系。 从实践出发解决人与世界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伟大哲学变革的实质和关键。是实践为人提供了认知对象。因此在实践中,人不仅认识了世界,而且改造了世界,在天然、自然的自在世界的基础上创造了人类的属人世界。所以,实践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而且具有世界观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一切哲学的根本之处,在于它解决哲

学基本问题的独特方式。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不了解人类实践活动及其意义,因而导致他们在对世界的理解和观察世界的视角上存在着重大缺陷。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去理解现实世界,从而在世界观、自然观、历史观和认识论上都获得了全新解释,构筑了统一的、彻底的、科学的哲学体系。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贯穿于全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变革主要表现: 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结束了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史观的统治地位。结束了旧唯物主义缺乏能动原则的状况。在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去理解物质世界,使唯物主义成为生机勃勃的科学理论体系。为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含义1.物质与意识辩论关系原理; 2.物质运动的规律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辩论关系原理; 3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4.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5.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7.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8.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 9.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10.内因与外因相互关系原理;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之欧阳家百创编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欧阳家百(2021.03.07)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 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 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 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历史岳麓版必修3 第7课 汉字与书法 作业1

一、选择题 1.有人说:“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对“石破天惊”的准确解读是() A.有了文字人类才得以交流 B.文字是传播和传承文化的唯一载体 C.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D.文字最能体现人类的创造力 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字的起源||。这里强调的是“文字的发明”是“石破天惊的大事”||,文字是文明的象征||。故选C||。 2.“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这说明() A.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解析:选C||。“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说明中国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所以不会“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3. 《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番隶也||。”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番隶也”||,可知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4.唐代有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千变万化||,神采飘逸||,极有情趣||,被人称之为“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挥毫落纸如云烟”||。下列作品最能体现其书法特点的是() 解析:选B||。《丧乱帖》是书圣王羲之(东晋)的行草作品;《肚痛帖》是草圣张旭的草

“哲学”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哲学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 “哲”,聪明、智慧之意;中国古代一般指聪明而具有智慧的人。中国上古时代的历史文献《尚书》中《皋陶谟》记载大禹语说:“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孔氏传》解释说:“哲”,智也。无所不知,故能官人、惠爱也。爱则民归之。“哲学”,字意是智慧之学。这门学问在中国古代曾称为“道”、“道术”、“玄学”、“道学”、“理学”,19世纪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学传播者西周首次用中国的“哲学” 二字表述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学说,中国晚清的学者黄遵宪(1848~1905)将这一表述介绍到中国之后,中国学术界逐渐接受并开始用它来表述中外古今的哲学学说。在古希腊,哲学原词是“嗞ιλoσo嗞奾α”,拉丁化为“philosophia”,音为“斐禄所费亚”,意为“爱智”。在古印度,哲学通常被称为“见”或“察”,前者梵文的拉丁化拼音为“dar▂ana”,意为“见解”、“思想”、“观点”,在个别的哲学体系中视之为“有助于解脱的学科”;后者梵文的拉丁化拼音为“anviksiki”,意为“探究的学问”,后来又用以专指逻辑。 哲学包含有十分丰富的内容。它涉及世界的本原及存在形式问题,对世界的认识问题,人和整个世界的关系问题,人的形体与精神的关系问题,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动因问题,人的伦理关系、审美关系及正确思维的形式问题,等等。解决这些问题归根结柢都要涉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是全部哲学最基本的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

哲学的任务在于探究世界最根本、最普遍的规律,它涉足于众多的领域,研究自然、社会、人类思维中纷繁的现象和形式,最后的归宿是要探明世界的本原,即思维和存在、精神和物质何者为第一性。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一种观念,以为他们的思维和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这个身体之中而在人死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从那时起,人们不得不思考这种灵魂对外部世界的关系。既然灵魂在人死时离开肉体而继续活着,那么就没有任何理由设想它本身还会死亡,这样就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这种观念几乎在所有的原始部落中都存在过。同这种原始的灵魂不死观念相伴随的是原始的物活论,即认为万物都有生命和灵魂的观念。哲学基本问题根源于蒙昧时代这种狭隘而愚昧的观念之中。其所以这样,因为自从人由自然界分化出来以后,就把自然界即客观物质世界当作自己实践和认识的对象。人和对象化的自然的矛盾是早期人类所要解决的一个主要矛盾。在人和自然的长期斗争中,原始人形成了各种幼稚的关于思维和存在及其相互关系的观念。灵魂不死、物活论是其中之一,由自然力被人格化而形成的原始宗教观念也是其中之一。这是哲学基本问题的史前内容。哲学基本问题以较为清晰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在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即进入奴隶占有制的社会以后。 两大阵营 哲学基本问题普遍存在于不同时代、不同阶级、不同派别的哲学中,它们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各自不同,但可以在基本上分为两类。哲学家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结柢以某种方式承认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有没有第三种回答呢?例如,认为精神和自然界同为本原,是两个平行的本体的。在欧洲哲学史上有这样的典型学说,这就是二元论,它的代表人物为法国的R.笛卡尔。但是,二元论不可能坚持到底,往往以设想一个凌驾于两种平行本原之上的更根本的本原──上帝为结局,实际上仍未能脱出唯心主义的窠臼。笛卡尔哲学的命运就是如此。到了他的后继者N.de马勒伯朗士,干脆取消两个平行的本原,拒绝承认具有广延性的物质实体同思维实体有相互作用,而把神抬到唯一实体、唯一本原的地位。 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两大基本派别体现了两种根本不同的世界观,两条根本不同的认识路线,它们互相对立、互相斗争,这种对立和斗争贯穿于哲学史的始终。在斗争中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互相渗透、互相转化的情形,它们的对立和斗争常常通过十分复杂的形式表现出来。唯心主义的萌芽在蒙昧无知的原始社会的人们中间就产生了,但唯心主义作为一种哲学体系,作为一种完整的世界观,是在阶级社会中形成的。其社会根源就是阶级剥削制度本身以及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离。唯物主义的思想是人类社会的生产发展和人们对于周围事物认识发展的产物,这种自发形成的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后来在阶级社会中,经过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提高和理论化,发展成为唯物主义的哲学体系。 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一种客观精神或精神的原则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是第一性的,物质世界是这种客观精神或精神原则的表现、产物和附属品,因而是第二性的。代表人物有中国的朱熹(“理在气先”)、古希腊的柏拉图(个别事物是观念的“摹本”或“影子”)、德国的G.W.F.黑格尔(自然是绝对理念的外化,社会是绝对精神的体现)等。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精神原则或一般概念绝对化,看成是脱离并先于物质世界和具体事物而客观独立存在的东西,并进一步把

“心理学”简介、含义、起源、历史与发展

研究人和动物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的一门科学。心理学的英文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原始人认为人的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mind),心理学是对心灵的研究,或称心灵哲学(Philosophy of mind)。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 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事物相互作用,必然有这样或那样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或简称之为。具体地说,外界事物或体内的变化作用于人的机体或感官,经过神经系统和大脑的信息加工,就产生了对事物的和、和,进而进行分析和思考。人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打交道时,总会对它们产生某种,形成各种情绪。人在生活实践中还要通过行动去处理和变革周围的事物,这就表现为活动。以上所说的感觉、知觉、思维、情绪、意志等都是人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由客观事物引起、在头脑中产生的主观活动。任何心理活动都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可称为心理过程。人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中,各自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各人的心理过程都表现出或大或小的差异。这种差异既与各人的先天素质有关,也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有关。这就是所说的或个性。心理过程和人格都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对象。心理学还研究人的个体的和社会的、正常的和异常的行为表现。研究动物的行为,这不仅是为了认识动物心理活动本身,也有助于对人类心理活动的了解。在高度发展的人类社会中,人的心理获得了充分的发展,使他攀登上动物进化阶梯的顶峰。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 发展简史

原始神话:中国哲学的起源

原始神话:中国哲学的起源 一般说来,原始神话与古代哲学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神话与中国哲学的关 系亦然。特别是创世神话,由于它所要回答的正是关于宇宙本源的哲学问题,可以称之为神 话哲学中的本体论,因此与作为理性化身的哲学的发生,关系就更为密切。本文从几个典型 的中国创世神话的分析入手,尝试揭示中国神话的宇宙观模型,并进而对作为中国哲学之主 流的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的神话发生给出相应的解释。 汉代的司马迁在《史记?乐书》中曾经提到当时盛行的一种官方礼乐活动——“太一祭 仪”,其中谈到祭祀“太一神”的神话信仰。原文如下:“汉家常以正月上辛祠太一甘泉, 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常有流星经于祠坛上。使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春歌《青阳》,夏 歌《朱明》,秋歌《西颢》,冬歌《玄冥》。” 在班固的《汉书?礼乐志》里,我们找到 了这些歌谣: 《青阳》《朱明》 青阳开动,根荄以遂。朱明盛长,旉与万物。 膏润并爱,跂行毕逮。桐生茂豫,靡又所诎。 霆声发荣,壧处顷听。敷华就实,既阜既昌。

枯槁复产,乃成厥命。登成甫田,百鬼迪尝。 众庶熙熙,施及夭胎。广大建祀,肃雍不忘。 群生碪碪,唯春之祺。神若宥之,传世无疆。 《西颢》《玄冥》 西颢沆砀,秋气肃杀。玄冥陵阴,蛰虫盖藏。 含秀垂颖,续旧不废。草木零落,抵冬降霜。 奸伪不萌,妖孳伏息。易乱除邪,革正易俗。 隅辟越远,四貉咸服。兆民反本,抱素怀朴。 既畏兹威,惟慕纯德。条理信义,望礼五岳。 附而不骄,正心翊翊。籍敛之时,掩收五谷。 据神话专家考证,几乎地球上所有民族的原始先民都曾产生过太阳创世的神话。对于原 始人来说,太阳的朝出夕落是他们藉以建立时空意识的最初坐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太 阳的存在和运行创造了原始人眼中的世界。因此,原始先民往往通过某些象征性的模拟太阳 运行的歌舞仪式来表达自己对太阳神创造天地的膜拜,并希望借此促使太阳一如既往地保持 其应有的光度与热度,从而惠及万物、造福人类。这就是在许多民族中至今仍然保存着的、 古老的“助日风俗”。 从太一祭仪“以昏时夜祠,到明而终”,以及它的歌舞形式(“童男童女七十人俱歌”),

心理学起源和发展

心理学的起源与发展 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公元前约460-370]、柏拉图[公元前427-347]、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等人对灵魂或心理现象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距今不过120多年的历史。 一、近代心理学史的对象 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研究的是,心理学在近代西欧和美国是如何形成、演变和发展的。大致上来说,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自笛卡儿和洛克到冯特前为止,包括17-19世纪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哲学心理学以及18、19世纪的生理学。 第二个时期:主要包括实验的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第三个时期:自冯特到现代,包括心理学各个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这也是西方近代心理学的重点) 二、学习西方近代心理学史的意义 1.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掌握科学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规律,有着重要的作用。 2.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树立辨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学习和研究西方近代心理学史,对于我们提高分析能力、鉴别能力和批判能力,也很有好处。 第一章十七世纪到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哲学心理学思想 一、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主要特点

十七至十九世纪英国和法国的心理学思想的有三个主要特点: 第一,心理学仍属于哲学心理学思想的范畴; 第二,心理学的理论来源主要以笛卡儿和洛克两派的哲学思想为基础; 第三,哲学心理学主要以经验论、联想论和感觉论为理论形式。 二、笛卡儿的心理学思想 勒奈·笛卡儿(1596-1650)是近代二元论和中华民族主义唯理论的著名代表,是卓越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家,是资产阶级哲学心理学思想的创始人之一。笛卡尔心理学思想的主要观点有: 1)认为人的观念有三种来源:一是天赋的,即与生俱来的,如上帝的观念和数学公理等;二是从外面来的,如感觉;三是人造出来的,如想象。 2)提出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笛卡儿从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出发,根据光学、力学原理和解剖实验,以及受哈维关于血液的机械解释的启发,提出了"动物是机器"的著名论断,提出了刺激瓜的假设,揭示了反射和反射弧的本质。 3)在心身关系上提出了"心身交感论"的二元论观点。在心物关系上,笛卡儿认为,世界上除了物质实体以外,还有所谓的精神实体。心灵和身体既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又是可以互相影响、互为因果的东西。笛卡儿根据当时的解剖学知识认为松果体是心身交感的地方。

2017 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3第7课汉字与书法作业1

一、选择题 1 ?有人说:“文字的发明是人类发展史上石破天惊的大事。”对“石破天惊”的准确解读是() A ?有了文字人类才得以交流 B ?文字是传播和传承文化的唯一载体 C.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 D ?文字最能体现人类的创造力 解析:选C。本题考查文字的起源。这里强调的是“文字的发明”是“石破天惊的大事”,文字是文明的象征。故选C o 2?“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籍……如果他们使用的是字母文字,中国恐怕早就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 多国家了。”这说明() A ?使用字母文字是欧洲分裂成许多国家的主要原因 B ?汉字有双重特性:实用性和艺术性 C.统一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 D ?字母文字有艺术性而没有实用性 解析:选C o “大凡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尽管可能听不懂彼此的方言,却能阅读同样的书 籍”说明中国有统一的文字,统一的文字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所以不会“分裂为像意大利、法国、西班牙、葡萄牙那样的许多国家了”。 3.《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番隶也。”以上材 料反映了() A .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 B .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 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 D .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解析:选D。从材料信息“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番隶也” 可知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 4?唐代有一位书法家的作品千变万化,神采飘逸,极有情趣,被人称之为“变动如鬼神,不可端 睨”“挥毫落纸如云烟”。下列作品最能体现其书法特点的是()解析:选B。《丧乱帖》是书圣王羲之(东晋)的行草作品;《肚痛帖》是草圣张旭的草 书作品;《汉汲黯传》是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的楷书作品;《玄秘塔碑》是唐代著名书法 家柳公权的楷书作品。结合材料中“千变万化,神采飘逸,极有情趣,被人称之为’变动如 鬼神,不可端睨’’挥毫落纸如云烟’”的信息可以了解到,这种书法作品是草书,这位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