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养老产业投资前景分析 潜在市场规模已接近5万亿

中国养老产业投资前景分析 潜在市场规模已接近5万亿

中国养老产业投资前景分析 潜在市场规模已接近5万亿
中国养老产业投资前景分析 潜在市场规模已接近5万亿

中国养老产业投资前景分析潜在市场规模已接近5万亿综合联合国、国家人口计生委、全国老龄委以及部分学者对我国未来老龄化发展趋势的预测结果。目前,我国大中城市老年空巢家庭率已达到70%。从2016年到2035年,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2.31亿增加到4.18亿,占比提升到29%。

中国养老产业营收规模

由于我国的养老产业才刚刚开始发展,尚无真正成熟的模式,也没有以养老产业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并且养老产业作为一个涉及极广的新兴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指出,目前结合养老产业下游以及我国老年人口潜在消费力来看,潜在市场规模已接近5万亿。

2009-2016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单位:万亿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养老产业成本规模

由于缺乏清晰的盈利模式以及市场布局,造就了养老产业初期的投入过高,从而产生的巨大成本让企业难以接受,下面以养老地产分析为例:2009年底保监会开始批准中国保险行业投资养老社区试点资格。自此以后,保险大军开始大举进入养老地产市场。虽然监管部门放开了对险资的限制,但是保险公司进入养老地产市场仍有诸多难题需要应对。

首先是营利性保险地产的政策导向尚不明朗。保险行业进军养老地产具有营利性质,冲淡了传统的集中式养老机构半公益的性质,因此国家政策的导向尚不

明朗。保险公司介入地产开发不仅会受到开发资质等各种限制,进行养老社区的一级开发则更是难上加难。

二级获地也存在不确定因素。养老地产的用地性质一直没有明确规定,开发企业通常以住宅用地、医疗卫生用地或工业用地形式拿地,成本与普通商业用地没有差别,但养老地产回报期是商业地产的两倍,投资高却回报率低。以北京昌平区为例:北京昌平区目前已有的53家养老机构中,除少部分公办机构外,绝大多数为社会办非营利机构。该区至少已有三年未审批新的养老机构用地。

因此,投资成本高、拿地难是险企进军养老地产面临的最主要问题。另外,目前国内养老地产的商业模式仍未成熟,挂钩养老社区的保险产品前景不明朗、“只租不售”也将可能使养老地产的回报周期被拉长至10年、甚至20年以上,加大了投资开发的风险。

中国养老产业利润规模

由于目前国内还没有专业完善的养老服务团队,无论从人员培训还是团队管理方面,养老机构都难以做到专业可持续。加之养老产业还需要医疗等更加专业的资源,真正能够持续经营的养老机构少之又少。国内养老企业受无法持续经营影响,目前运营成本较高。造成的印象是:养老产业是一个比较慢、比较贵、比较不赚钱的产业。

目前大陆一线城市中,有三成左右的老人能够接受每月一万元人民币以下的养老服务。从我国台湾的养老机构运行情况来看,台湾的养老机构还属于非营利组织,在免除税务的背景下,每年能够实现8%左右的利润。所以只要能规避上述问题,在宏大的市场规模面前,养老产业利润不容小视。

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效益

目前养老机构无法满足老龄化社会需求,养老公寓成为了房地产商进入养老产业的又一项长期商业地产项目。

以养老公寓的投资收益来看,目前国内的养老公寓的开发在收益模式上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出售、出租和出售与出租相结合;对于大型综合性老年社区则存在住宅建设与经营管理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以及住宅建设与经营管理相分离的经营模式。

国内养老地产盈利模式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养老公寓除产品本身之外,物业管理和服务才是老年公寓项目最大的赢利点。在物业管理方面,由于老年社区的种种服务形势有别于其他普通社区,因此,老年社区的物业服务费的收取标准采取相对高价位标准。其次,除了常规的物业服务,针对老年人的需求,社区服务也包括了日常的订菜送菜服务、厨师服务、清洁卫生服务、病人看护服务、家庭保姆服务、收费钓鱼服务、收费娱乐服务、收费社区活动服务等。

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及心理特征,他们对社区的配套设施使用率大大高于普通住宅。据统计显示,以小区为例,普通住宅会所使用率为30%,老年公寓会所的使用率达到80%。据此推算,以居住人口为1000人,会所费用为1000元/人/年,可以看出,如果经营得当,养老公寓的盈利能力大大高于普通住宅。

普通住宅与养老住宅的会所收益比较(单位:万元)

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相关阅读

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华东地区成为全国最大养老市场

2020年中国智慧养老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

分析智能硬件+智能平台创新化发展

2020年中国及各省市智慧健康养老行业相关政策汇总情况应用示范项目将近400个

2020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未来高端社区养老需求或将大量释放

2020年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养老产业前景可观【组图】

相关深度报告 REPORTS

2020-2025年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随着养老产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养老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养老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企业发展环境和客户需求趋势变化的深...

国人养老准备调研报告(1)

目 录 1 报告的背景 (1) 1.1中国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 (1) 1.1.1老龄化程度快速上升 (1) 1.1.2老龄化程度在地区间的不平衡,“未富先老”问题凸显 (2) 1.1.3老年抚养比不断攀升,年轻人压力增加,“养儿防老”难以为继 (2) 1.1.4老年家庭面临的风险不断增加 (3) 1.2现行养老保障体系的现状和不足 (4) 1.2.1我国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发展现状 (4) 1.2.1.1 三支柱养老保障体系的构成 (4) 1.2.1.2 我国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的发展及失衡 (5) 1.2.1.3 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金的重要意义 (6) 1.2.2我国第三支柱养老金的发展状况 (6) 2 报告的产生 (9) 2.1主要目标 (9) 2.2调研内容 (9) 2.3问卷设计 (9) 2.4施测过程 (10) 2.5样本描述 (10) 3 国人养老准备情况 (15) 3.1对养老生活的愿景和主要担忧 (15) 3.1.1未退休者对养老生活的愿景和担忧 (15) 3.1.2已退休者对养老生活愿景实现的评价及担忧 (19) 3.2对退休收入的预期 (21) 3.3受访家庭的收入和支出分析 (25) 3.3.1收入和资产 (25) 3.3.2消费和储蓄 (29)

3.4养老准备 (30) 3.4.1对自身预期寿命的估计普遍较为乐观 (30) 3.4.2实际养老准备并不充足 (31) 3.5金融素养与养老金融素养 (33) 3.5.1受访者的金融素养及差异性比较 (33) 3.5.2金融素养对养老准备的影响 (35) 3.5.3受访者养老金融素养水平及差异性比较 (36) 3.5.4养老金融素养对养老准备的影响 (38) 3.5.5受访者利用互联网获得金融服务的参与度 (39) 3.6对养老金融产品及服务的需求 (40) 3.6.1养老财务准备过度依赖第一、二支柱 (40) 3.6.2专业知识不足、产品过多无法选择成为养老财务准备的难点 (43) 3.6.3保本与安全是受访者最看重的养老金融产品功能 (44) 3.6.4消费者期待金融机构提供养老财务规划及投资组合推荐服务 (46) 3.6.5对新近推出的养老金融产品的看法 (48) 3.6.5.1 税延型养老保险 (48) 3.6.5.2 养老目标基金 (51) 3.6.6对个人退休账户制度的期待 (53) 3.7受访者的风险偏好及其对养老准备的影响 (56) 3.7.1受访者的风险偏好水平 (56) 3.7.2受访者风险偏好的差异性比较 (57) 3.7.3风险偏好对养老准备的影响 (60) 4 个人应如何做好养老储蓄投资 (63) 4.1储蓄投资前的需求分析 (63) 4.1.1基于退休生活目标,确定退休后的收入目标 (63) 4.1.2测算退休生活目标需求和可能获得的收入之间的缺口 (63) 4.2了解可选择的金融产品 (65) 4.2.1商业银行提供的产品 (65) 4.2.2通过证券公司选择的投资产品 (65) 4.2.3基金公司的产品 (66)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6)(doc 10)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6)(doc 10)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06) 2005年,中国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发展,金融改革和风险处置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业发展迈出重大步伐。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效显著,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顺利,证券公司重组全面展开,股权分置改革稳步推进,保险业综合经营取得新进展,银行业和证券业暴露出来的风险基本得到妥善处置,规范化的金融风险处置长效机制逐步建立,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金融体系的稳定性明显增强 一、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风险得到妥善处置,中国金融总体稳定 2005年,党中央、国务院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些方针政策为金融稳定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中国金融改革和风险处置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金融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金融业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中国金融总体稳定。 (一)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维护金融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国民经济呈现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发展态

势,经济总量问题得到重视,结构性矛盾得到缓解,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提高。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新突破,宏观调控能力显著增强。宏观经济的健康平稳运行为金融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金融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金融业竞争力有所增强 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基本建立。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作用,汇率弹性有所增强,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展顺利。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简称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简称工商银行)稳步推进股份制改革。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在完成财务重组和设立股份公司之后,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稳步推进战略引资和上市。建设银行于2005年10月在香港成功上市。工商银行股份制改革于2005年4月正式启动,并于当年10月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正按上市银行的要求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抓紧做好上市准备工作。中国农业银行的改革正在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总体规划加紧论证。经过改革,改制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显著提高,盈利能力和财务可持续能力明显增强,改革成效显著。 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范围扩大到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改革试点工作取得重要进展。一是各项扶持政策逐步落实,在化解历史包袱方面取得

2020中国汽车金融报告

洞见 罗兰贝格 09.2020 上海 / 中国 罗兰贝格2020中国汽车金融报告

2019年,中国乘用车新车销量延续了下滑势头,较上年继续下降近10%。随着中国汽车行业进入发展成熟的“新常态”时期,汽车金融市场的整体增速也开始减缓。与此同时,各种背景的公司继续涌入汽车金融市场,现有行业玩家也不断投入,加剧的竞争压缩了行业整体利润空间。日益严格的监管引领行业走上规范化的道路,但也给部分玩家带来经营压力,提出转型要求。 进入2020年,疫情成为各行各业讨论的关键词。汽车金融行业也受到巨大冲击,行业亟待反弹。在这样的背景下,汽车金融企业需要对自我进行审视,重整旗鼓,摆脱粗放的经营模式,塑造可持续的发展竞争力。 尽管困难重重,前市并不悲观,许多积极的市场变化驱动着行业前进。细分场景逐步明确,待拓空间逐渐明朗。拨云见日,我们看到汽车金融市场孕育着许多新的机遇。 汽车本身的变革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推动汽车金融的发展和变化。在汽车新四化的浪潮下,新能源和移动出行都催生出了区别于传统的金融需求,对乘用车金融的模式和渠道都将带来深远的影响。在这过程中,汽车金融企业迎来梳理业务、自我塑造的窗口。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二手车销量及其对应的金融市场仍在快速成长,行业基础和规范的建立是大势所趋。从事二手车金融的企业迎难而上,继续努力创造市场秩序,随着数据体系的完善,突破业务瓶颈指日可待。 在本报告中,我们首次覆盖了商用车金融市场,对市场趋势、竞争格局和模式演变进行了总结。商用车新车金融是一个规模近3,000亿元的大市场,具备较高专业性,尤其在渠道开拓 和风险管理等方面具有其独特鲜明的发展特点。此外,商用车在用车环节占据了更大的全生命周期价值,为相关金融服务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正待不断进取的企业进行开拓。面对各细分市场的机会,树立独特优势对于汽车金融企业来前言 面图片: S e r g e y N i v e n s - F o t o l i a 力创造条件。用车环节金融和出行金融服务也将成为汽车金融企业商业模式拓展的必争之地。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倡导开放合作、共同创新的发展主旋律。 本报告是罗兰贝格自2014年发布《中国汽车金融报告》以来的第六期。罗兰贝格持续观察汽车金融市场的变化趋势,并基于行业洞察提供相应的分析及预测,谨以此报告抛砖引玉,在这机遇和挑战碰撞的市场环境中,为行业相关人士提供思考,共同推进中国汽车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养老产业背景分析报告

中国养老产业背景分析 据统计,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43亿,超过了总人口的11%。据预测,2030年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达2.48亿,2050年将达4.37亿,届时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总人口的31.2%,也就是说每3到4个人当中,就会有一个是老年人。 联合国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7%”作为判断一个国家是否进入老龄社会的标准,我国在90年代末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007年底全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1.53亿人,占人口总数的11.6%。(1)老年人口基数大 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53亿,是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是亚洲老年人口的1/2。(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 到2045年左右,中国60岁以上人口将占到总人口的30%。该过程发达国家用了100年。(3)高龄化趋势明显 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全国老年总人口的9.7%,而且每年增加4.7%。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面临的最重要的民生问题之一。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规模的快速膨胀,养老问题是事关公平与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如不立即着手解决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将无法集中高效使用有限的社会优质劳动力资源,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会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与进步。(1)历史欠帐较多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没有完成养老积累,这个包袱留到了现在。(2)“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 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国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我国目前尚不足3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3)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生育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直接导致家庭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成倍增长。“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4)目前养老方式与实际需求不匹配 中国的传统文化决定了单纯以进入养老院的养老方式无法满足现实的养老需求,中国的主流养老模式应为社区居家养老。 养老产业的政策解读 我国政府已开始高度重视养老问题,养老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十七大《报告》在“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开篇就

金融服务养老产业

一、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的总体现状及前景分析 (一)养老产业市场供给现状1、供给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市场供给存在较大缺失。 我国一对夫妇赡养四位老人的现象已比较普遍,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急需发挥社会养老功能。然而,我国养老服务机构所能容纳的人数只占老年人口的0.8%,落后于发达国家3%的比例。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我国老年用品市场的年消费能力已经达到了4000亿元。但我国所有老年用品生产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尚不足1000亿元,与需求相差甚远,市场供给存在缺失。 2、养老产业市场供给尚未形成规模,企业未能敏感地抓住商机。 老龄人口的增加为老龄产品生产企业创造了无限商机,然而相关企业并未引起重视。现有的养老服务机构及设施远远不能市场需求,养老服务产业未形成一定的市场规模。 (二)养老产业市场需求现状 1、我国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形成了庞大的潜在老年消费市场。随着新中国成立后50年代出生高峰的人口即将进入老年,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预计到2027年我国老年人总数将突破3亿人。在未来的近半个世纪中,我国老年人口将一直呈增长趋势。庞大的老年人群以及未来数十年不断增长的趋势,决定了老年人消费群体将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养老产业。 、城市老年群体已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2.

我国老年人购买能力总和相当可观。此外,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将呈不断增长之势。我国老年人的退休金金额也在不断增长,这体现了老年市场日益增长的购买力。 (三)养老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1.养老产业市场发展趋于细分化,向产业化方向发展。 养老产业市场趋于细分化,出现了老年用品、老年公寓、老年护理、老年疗养、老年文化、老年娱乐、老年家政护理等多种养老服务及配套服务业。而且在资本性质上,逐步有民营资本进入,并采取市场化运作,养老产业市场正朝产业化方向良性发展。重庆市的“医养结合”养老方式的出现,也体现了我国的养老行业正在逐步产业化。 2、养老产业已成为“朝阳产业”,国内相当多省市正加大对养老产业扶持力度。 近年来随着社会养老需求的逐年增长,养老产业正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主体。辽宁、浙江、江苏、海南等省纷纷对本地区养老产业发展市场及前景进行了研究论证,积极扶持并促进本地养老产业的良性发展。目前国内养老产业发展较好的地方主要是海南的海口、三亚、琼海、文昌等,辽宁的大连;而江苏的昆山、吴江、太仓、苏州吴中地区等地,浙江的安吉,杭州、嘉兴、湖州的养老产业发展前景较好,并且逐渐开始一条以为上海老人服务的养老产业带。而广东省的广州市和深圳市则致力于建设广东籍港人的内地养老的基地。 二、养老产业的融资现状 加快发展养老服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随着老年人口数量增加,

2018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组长:范一飞朱鹤新

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朱隽纪志宏阮健弘孙国峰邵伏军陆书春周学东徐忠温信祥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指导小组范一飞朱鹤新王兆星陈文辉李超刘伟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8》编写组 总纂:周学东匡小红黄晓龙陶玲杨柳 统稿:杨柳张甜甜 执笔: 第一部分: 正文:孙寅浩刘通王一飞马志扬王磊 刘珂 专题一:孙寅浩姜宁馨 专题二:郭旻蕙 专题三:纪宝林李宏瑾 专题四:苗萌萌李知常陈勇 专题五:刘通纪宝林谷仕平 第二部分: 正文:楼丹陈敏莫依依

专题六:周媛 专题七:郭旻蕙 专题八:李敏波莫依依 专题九:许玥莫依依 专题十:王少群刘浏 专题十一:程世刚孙寅浩 专题十二:陈盼 专题十三:苗萌萌 第三部分: 正文:刘通周乙彬孙毅 专题十四:刘勤苗萌萌陈盼陈伟 专题十五:丁洪涛 专题十六:谢丹刘婕李岩吴文光段小钰专题十七:陈敏李恺宁 专题十八:谢丹朱强朱汉宁杜萌 专题十九:刘通 专题二十:刘勤 专题二十一:冯泽旭

专题二十二:欧阳昌民孙彬丁菁 专题二十三:张昕宁 附录:纪宝林刘通杨青刘浏莫依依其他 参与写作人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于勇于明星于海旭王婧王大波王文静 王尊州卢钇辰刘诗颖李庆佟岳男季军赵 文赵民胡永博战天舒姚丰夏伟亮高霞 殷实董进董英超谢容雷昭明 综述 2017年以来特别是进入2018年,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深度调整变化。外部不确定性的增加,使得中国经济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即便如此,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经济仍然保持了较高增长 水平,而且随着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的展开,经济增长质量持续改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复杂多变的环 境中持续向前推进,中国金融体系弹性增强,金融运行总体稳定。 2017年中国实现GDP同比增长6.9%,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2017年全球经济增长高出3.1个百分点,也高于多数新兴市场经济体同期 的经济增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年新增就业超过1100万人;通货 膨胀总体温和,2017年CPI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年回落0.4个百 分点;国际收支总体平衡,2017年经常账户顺差1720亿美元、储备资产增加915亿美元。2018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实现6.8%的增长,CPI

中国养老产业投资基金

长期来看,养老金作为最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之一,能促进资本市场平稳有序发展。但是短期来看对股市难有实质利好。主要原因在于各地资金从筹措到委托需要一定时间,具体的受托机构、投资管理机构遴选也需要一个过程,预计基本养老金实际入市运作要到2016年以后。 8月23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以下称《办法》),距6月29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仅仅过去不到两个月。一方面凸显了新常态下政府工作效率提高。另一方面在上周股市大幅下挫的背景下,《办法》在今天公布,有人认为是决策层为股市送来政策利好。事实是否如此?本文为您解读。 1、《办法》正式公布稿和7月份征求意见稿相比,河核心内容无变化。主要新增两条两条内容,分别是第十二条“国家对养老基金投资实行严格监管的要求”和第六十七条“国家工作人员在养老基金投资管理、监督工作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追究责任”,体现了国家对于基本养老保险资金投资运营注重安全和稳健的监管思路。 2、资金投资范围和征求意见稿相比没有变化,基本养老金投资范围宽于企业年金,窄于全国社保基金。基本养老金能投资股市的资产比例上限为30%,投资于一年期以上协议存款,债券等固定收益资产的比例不高于资产净值的135%;投资于活期存款、货币基金等资产比例不低于资产净值的5%。 与企业年金相比,基本养老金投资范围得到拓宽:基本养老金可以不高于资产净值的20%资金投资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股权改制,能发挥基本养老金对国家战略和公共服务的支持作用。与全国社保基金相比,基本养老金投资范围较为严格:《办法》规定基本养老金只能投资境内,全国社保基金可将不超过20%的基金投资境外;此外全国社保基金投资股票、基金的比例上限为40%,基本养老金上限为30%。源于两者属性不同。基本养老金用于当期收支,注重安全性;全国社保基金是储备养老金,兼顾安全性与成长性。 3、和征求意见稿相比,信托模式的治理架构没有变化,全国社保可能担任受托人。即由各省作为基金委托人,国家特设机构担任受托人,市场机构担任投资管理人。这其中,对于受托人的规定值的研究“受托机构,是指国家设立、国务院授权的养老基金管理机构”这将商业机构排除在外,目前现有机构中,只有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最符合这一条件。全国社保2000年成立至今,积累了丰富实战经验,成立以来平均年化回报率为8.38%,投资业绩有目共睹,从养老金入市的时间效率来看,由全国社保基金受托管理基本养老金顺利成章,制度变革的成本也较小。当然也不排除未来可能成立新的机构专门负责基本养老金受托运营。 4、实际入市养老金规模远不到万亿。目前全国基本养老金结余累计3.5万亿,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金规模3845亿元,这部分资金目前还处于县级统筹,实现省级归集委托难度较大。能够投资主要是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14年底结余规模3.18亿元。这其中,已经有广东和山东的2000亿养老金,以及个人账户做实部分的1100亿元资金委托全国社保进行投资。 此外,各地需要留存部分资金以备日常养老金支付,假定各地社保机构必须留存的支付资金期限为三个月,根据财政部社保预算,2015年养老金支出22581.54亿元,三个月的资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18)》摘要 2018年,中国抓住良好发展机遇,继续推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和国际合作等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绩。 一、高质量发展为绿色金融持续注入新动力 2018年,中国继续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各界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年12月印发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自2018年1月1日从先行试点进入全国试行阶段,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继将生态文明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后,2018年3月,中国又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赋予其更高的法律地位和更强的法律效力。生态文明成为重要的国家意志,进一步深化了绿色发展共识、推动了绿色发展实践。2019年1月,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在检察公益诉讼中加强协作配合依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为合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又一制度支撑。可以说,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绿色转型的新发展要求,为绿色金融提供了更加坚定的制度保障和更加广阔的市场机遇。发展绿色金融、践行责任投资理念,成为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自发选择。 在国际上,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主动承担与自身

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以建设性的态度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国切实履行《巴黎协定》承诺,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行动。《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8年度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碳强度)比2005年下降约46%,提前完成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自主承诺目标;煤炭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从2005年的72%下降到2017年的60%;可再生能源消费比重达13.8%,预计到2020年可完成占比达到15%的目标;清洁能源投资连续九年位列全球第一。同时,中国在国际投资过程中大力推广责任投资理念,在“一带一路”等涉及的对外投资中积极贯彻落实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原则,着力推动相关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总体而言,国际可持续投资的巨大需求也将催生中国更加广阔的绿色金融市场。 二、绿色金融发展取得新成绩和新进展 从国内来看,绿色金融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2018年,中国共发行绿色债券超过2800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接近6000亿元,位居全球前列。据人民银行统计,截至2018年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余额为8.23万亿元,同比增长16%;全年新增1.13万亿元,占同期企业和其他单位贷款增量的14.2%。2018年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合计224.2亿元。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PPP、绿色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摘要)

中国资本市场发展报告(摘要) 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的中国经济改革大潮,推动了资本市场在中国境内的萌生和发展。在过去的十多年间,中国资本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到全国,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很多方面走过了一些成熟市场几十年甚至是上百年的道路。尽管经历了各种坎坷,但是,中国资本市场的规模不断壮大,制度不断完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和投资者不断成熟,逐步成长为一个在法律制度、交易规则、监管体系等各方面与国际普遍公认原则基本相符的资本市场。 中国资本市场从开始出现的第一天起,就站在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前沿,推动了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变革。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对市场化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增加,资本市场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也日益提高。资本市场的出现和发展,是中国经济逐渐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过程中最为重要的成就之一,而资本市场改革和发展的经验,也是中国经济改革宝贵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首先,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巨大的融资需求将有很大一部分依靠资本市场来满足;其次,中国经济迫切需要调整

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将在这一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第三,长期以来,中国的金融体系高度依赖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迫切需要提高直接融资比重,防范金融风险,而这种转变必须通过做强做大中国资本市场来实现;第四,在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养老体系、改革医疗保险体制和建设新农村等重要领域,也要求资本市场提供全面有效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第五,随着金融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资本市场和金融中心的竞争日益加剧,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监管模式日新月异,资本市场的竞争力和发达程度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对资本市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需要资本市场满足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来的融资需求;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资本市场对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大力支持,以资本为纽带引导和支持生产要素向创新型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实现资源跨地区和跨产业的整合,通过

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现状及应对政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17414903.html, 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现状及应对政策作者:王语嫣 来源:《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第19期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我国银发市场潜力巨大,随着《中国养老金融发展报告(2016)》的出台,养老金融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同时商业银行在养老保障体系三大支柱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从分析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现状入手,探讨商业银行在三大支柱中为解除困境而采用的应对政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三大支柱应对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19-0057-02 一、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发展现状 (一)人口老龄化催生“银发市场”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了一个潜力巨大的老年市场,这个市场常被国内外学者定义为“银发市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国银发市场的人口数量和规模巨大,预示着中国养老业将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机遇。首先,我国老年人口众多,且增速快,占比大。截至2016年底,我国总人口数量已超13.6亿,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2.1亿,占总人口的15.4%。目前我国正处于加速老龄化阶段,平均每年增加620万人。到2050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位过六旬的老人[1]。因此,我国养老需求急剧增加,老年市场将空前繁荣。其次,我国老年人口问题复杂,少子化、高龄化、空巢化与老龄化并存,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空前弱化,将不能满足老年人养老的需求,社会养老将逐渐替代传统家庭养老的主导地位,这就要求建立多元化养老方式与完整的养老产业链条。最后,我国老龄化超前于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未富先老”的特点。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看,大多数发达国家都属于“先富后老”或“富老同步”的类型,而我国经济发展滞后,在计划生育政策催生下提前进入了老龄社会。所以,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滞后,养老服务市场供给缺口巨大,这从另一方面说明我国银发市场发展的巨大潜力与其中所孕育的巨大商机。 老龄产业横跨三大产业,涉及生产、经营和服务等领域。因此,银发市场的产品不仅包含传统的衣、食、住、行、康复保健等单一专用型商品,还包含集旅游、保险和理财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产品。 (二)我国商业银行养老金融发展现状 在当今社会,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养老金融已成为养老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养老金融是指围绕社会成员各种养老需求所进行的金融活动的总和,在我国这种金融活动可分为三大类,对应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三支柱”。第一支柱是由国家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支

《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原文

《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 郑秉文等 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日期:2019年4月 ISBN: 内容提要:本书主要内容介绍1.延长预测期并丰富了内容2018年1月,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了首部养老金精算报告,即《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8-2022》。在历时1年多的不断完善和改进后,今年推出第二部养老金精算报告,即《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第二部养老金精算报告主要调整如下:一是将预测期从5年延长至30年;二是增加了分省10年的财务收支状况;三是不仅配以“分析报告”,首次发布了“人口报告”和“运行报告”;四是编制发布了《中国养老金发展指数2018》,对各省养老金的充足性、可持续性、多层次等三个一级指标和十二个二级指标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比较;五是发布了《企业年金集中度指数2018》,对全国企业年金的受托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投资管理人的集中度指数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窥测年金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最后,在“国际版块”,不仅发布了“德国社会保险精算制度研究”,还发布了“国际社会保障协会”(ISSA)2016年版的《社会保障精算工作指南》。此次发布的第二部精算报告在写作过程中始终得到了财政部社会保障司的指导,并由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王文灵先生做序。2.对降费至16%的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趋势进行了预测2018年3月15日刚闭幕的“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各地可降至16%。在这种背景下,本报告对全国企业缴费率由19%降至16%以后的财务可持续性进行了预测,并假定个别省份从2022年开始每年提高0.5个百分点,最终统一到16%。同时,为了与基准方案进行对比,本报告给出了三种情景分析:一是企业缴费率由目前大多数省份的19%降至18%,而低于18%的个别省份从2022年开始每年提高1个百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分析小组编著的这《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对2013年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 2013年,世界经济低速增长,全球金融体系继续调整,国际金融市场波动较大,经济复苏和金融稳定仍面临一系列挑战.我国宏观经济 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金融业改革不断深化,金融机构实力进一 步增强,金融市场稳步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推进,金融体系整体稳健. 2014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坚持稳 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 的决定性作用,促进经济金融持续健康发展. 世界经济呈缓慢复苏态势.美国经济增长动能增强,欧债危机进入相对平静期,日本经济受政策刺激强劲反弹后增速回落,新兴经济体 增长总体放缓.全球金融市场波动较大,部分新兴经济体汇率大幅贬值.当前,世界经济下行风险仍然存在,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过程存在不确定性,欧元区长期性、结构性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日本经济内 在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国际金融环境变动和自身脆弱性的双重挑战.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国内需求平稳增长,物价水平基本稳定,财政收入持续增加,政府债务水平总体可控,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货币金融环境基本稳定.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多重矛盾交织,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的任务艰巨,要继续保持宏观经济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宏观调控 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协同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养老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7696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doczj.com/doc/917414903.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76962←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675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uShi.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的老龄化是一个规模大且发展迅速的过程,比其他国家都要更快。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第八节7%。全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为第七节%,可以看到,我国老年人口比重已大幅上升。中国养老服务机构为第三节万个,养老机构床位数仅为47第六节万张,我国养老机构供给相对短缺。从总体上看,我国每百人所拥有的养老机构床位数较低,大体徘徊在1-2张之间。这与发达国家5-7张的床位数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也与我国老年人对养老机构的需求有较大的缺口,养老机构床位数供给远小于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人口老龄化一方面使得我国人口负担比加重,社会赡养率增大;另一方面也为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机遇。一是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不断加大。老年人口增多,特别是高龄、患病老年人众增多,对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也不断扩大,并且提出更高、更多方面的要求。二是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加大。因为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身体较弱,有病的相对较多,对卫生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医疗要求越来越高。三是引起社会需求结构新变化。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征,产生了不同于其他人口群体的特殊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这预示着在社会总需求中,老年人需求市场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同时为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形成的养老产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预计到期末,全国老年人口将增加至第二节亿,届时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达到2400万,65岁以上空巢老人将超过5100万;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近3亿,到2050年,我国将有第五节亿老年人,也即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老年人,而且按照现在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人口老龄化比例从20%提到30%只需20多年的时间,发展非常迅速。预测到2020年,养老床位需求为729万张,2025年底全国养老床位应达到900万张以上。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

养老产业行业深度研究报告(全)

我们的观点 养老市场规模巨大。全国老龄办数据表明,2010年我国老年人口消费规模达到1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3万亿元,2030年达到8.6万亿元,2040年达到17.5万亿元。而从2014年至2050年间,中国老年人口的消费潜力将从4万亿元左右增长到106万亿元左右,占GDP的比例将从8%左右增长到33%左右。我国将成为全球老龄产业市场潜力最大的国家。 人口老龄化+政策+老年人消费行为,三大动力促使养老产业的春天来临,行业空间巨大。 我国从2000年始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4年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8亿,占总人口比例为10.1%,预计2020年这一比例会达到12.8%。 政策支持加大,仅近两年国务院、各部委就制定发布了养老相关政策十余条,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标准化、养老机构改革、养老保险制度、养老金并轨等多方面指导、支持我国养老产业的发展。其中2015年2月25日,民政部、发改委等10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预示我国养老产业迎来新的阶段。 同其他消费群体相比,老年群体由于在生理、心理、经验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老年市场的消费行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特征,包括自住消费性强、习惯稳定和行为理智、追求实用便利等。老年人的这些消费特征也决定了养老用品和服务与其他相比存在着不同之处,从而形成了特殊老年人消费市场。 结合国际经验,居家养老模式在中国将成为领先模式。 国际案例:从日本、美国的养老模式来看,居家养老也是海外国家最主要的养老方式。部分有社交需求经济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可以选择在养老社区享受晚年生活,与地产商合作进驻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日常的照护服务。只有很少部分不能自理或者子女没有照顾能力的老年人会入住养老院进行养老。综合观点:在中国最佳的养老解决方案,居家养老模式,其中首推natali和安康通,优点:易于复制,成熟的经验可以在中国复制。 1、日本养老模式对我国养老产业的启示。 完善养老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日本在法律法规、社会保障、养老保险体系上的建设走在了世界前列。日本养老体系层次分明,政府、社会、个人角色清晰,相互配合。同时日本独具特色的介护保险制度对于我国护理保险制度的建立也是极好的案例。 可借鉴居家养老+养老服务的模式。日本和我国家庭观念相似,均以居家养老为主,同时日本强调养老服务产业的发展也适合我国的国情,具有借鉴意义。大力培养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尤其是护工。日本的《介护保险法》规定,在养老机构里,每3位入住者必须配备1名有介护士资格的专业人员。介护士和护士是不同的专业,介护士都是来自大学社会福利护理专业的毕业生,持有2级资格证。日本有着优质的介护士培养体系,为养老产业培养了专

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环境分析(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2012-2015年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917414903.html, 1

目录 2012-2015年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4) 第一节经济与金融环境 (4) 一、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4) 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4) 1、农业生产再获丰收 (5) 2、销售平稳增长 (5) 3、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6) 4、货币信贷平稳增长 (7) 5、人口就业总体平稳 (7) 2、固定资产投资历史变动轨迹 (8) 3、进出口贸易历史变动轨迹 (11) 三、中国宏观经济发展趋势 (12) 第二节监管环境 (15) 一、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综述 (15) 二、中国金融市场的监督管理 (18) 三、中国金融市场监督管理的机构 (19) 四、中国金融市场监督管理的手段 (19) 第三节细分行业税收优惠政策 (21) 一、银行业、非银行金融机构 (21) 二、保险业 (29) 三、证券业和期货业 (36) 第四节农村金融业财税支持政策 (36) 一、农村金融财税支持政策现状 (36) 二、农村金融财税支持政策的制度缺陷 (38) 三、完善农村财税支持政策的建议 (41) 2

3

2012-2015年中国金融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经济与金融环境 一、全球经济金融环境及对中国的影响 1、由于中国国际收支的资本项目还未完全开放、资产证券化的规模还处于初级阶段、中国有大量外汇储备,这些因素是中国免于受到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 2、但是,中国金融资产在美国的实际损失预计也是巨大的,具体数字有待今后的时间来检验和消化;(如中投对大摩、黑石、货币基金的投资损失惨重,各大银行持有的次贷及雷曼债券损失也将是巨大的,这从平安90%的巨大投资损失可以看到) 3、中国虽然没有在金融上遭受严重危机的冲击,但全球金融危机及经济衰退的影响对中国的冲击和考验也是严峻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分工高度化、中国长期以来用外需来支持经济的发展模式等,都决定了中国不可能再一枝独秀。正所谓“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4、世界巨头的危机靠他们自己是无法消化的,例如美国7000亿美金的救市资金肯定不会自己全部买单,中国势必会成为最终的买单一族,只是买单多少的问题而已; 5、中国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试图用启动强大的内需来化解此次外需不足造成的经济影响,但为时太晚,长期的外需拉动型经济岂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而且中国面临着通胀、通缩、滞胀的三重威胁,势必使中国的政策制定较为艰难,只能两权相害取其轻。但是,现在消费者的心理预期已经改变,即使连续降息也难以在短期拉动内需,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甚至短期衰退都是可能的。 二、中国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1、GDP历史变动轨迹 2013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 4

养老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养老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前景趋势分析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养老地产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养老产业市场刚需大趋势---------------------------------- 5第二篇:养老产业现状分析立足做好养老地产市场需求与发展---------------------------------- 7第三篇:养老产业现状分析养老产业走向智能化---------------------------------------------------- 9第四篇:北京某科技园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 11 一、项目名称------------------------------------------------------------------------------------------------ 11 二、项目背景------------------------------------------------------------------------------------------------ 11 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 12第1章:养老产业项目总论------------------------------------------------------------------------------ 12 1.1前瞻可行性研究步骤-------------------------------------------------------------------------------- 12 1.2养老产业项目可行性研究基本内容 -------------------------------------------------------------- 12 1.3前瞻汽车后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结论 ----------------------------------------------------------- 12第2章:养老产业行业市场分析与前瞻预测--------------------------------------------------------- 12 2.1养老产业项目涉及产品或服务范围 -------------------------------------------------------------- 12 2.2养老产业行业前瞻市场分析 ----------------------------------------------------------------------- 12 2.2.1盈利情况分析--------------------------------------------------------------------------------------- 12 2.2.2市场竞争分析--------------------------------------------------------------------------------------- 13 2.2.3进入壁垒分析----------------------------------------------------------------------------------------- 13 2.3养老产业行业市场前瞻预测 ----------------------------------------------------------------------- 13 3.3养老产业项目建设地条件对比 ---------------------------------------------------------------------- 13第3章: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3 3.1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现状----------------------------------------------------------------------------- 13 3.1.1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历程--------------------------------------------------------------------------- 13 3.1.2中国养老产业所处阶段--------------------------------------------------------------------------- 13 3.1.3中国养老产业需求分析--------------------------------------------------------------------------- 13 3.1.4中国养老产业供给分析--------------------------------------------------------------------------- 13 3.2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效益----------------------------------------------------------------------------- 13 3.2.1中国养老产业营收规模--------------------------------------------------------------------------- 13 3.2.2中国养老产业成本规模--------------------------------------------------------------------------- 13 3.2.3中国养老产业利润规模--------------------------------------------------------------------------- 13 3.2.4中国养老产业投资效益--------------------------------------------------------------------------- 13 3.3中国养老产业发展瓶颈----------------------------------------------------------------------------- 13 3.3.1中国养老产业供需瓶颈分析--------------------------------------------------------------------- 13 3.3.2中国养老产业政策瓶颈分析--------------------------------------------------------------------- 13 3.3.3中国养老产业观念瓶颈分析--------------------------------------------------------------------- 13 3.3.4中国养老产业配套设施瓶颈--------------------------------------------------------------------- 13 3.4中国养老产业发展趋势----------------------------------------------------------------------------- 13 3. 4.1中国养老产业发展升级趋势--------------------------------------------------------------------- 14(1)宏观机制升级 ---------------------------------------------------------------------------------------- 14(2)养老模式多元化 ------------------------------------------------------------------------------------- 14(3)养老服务信息化 ------------------------------------------------------------------------------------- 1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