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超再生接收电路和无线电发射器工作原理

超再生接收电路和无线电发射器工作原理

超再生接收电路和无线电发射器工作原理
超再生接收电路和无线电发射器工作原理

超再生接收电路和无线电发射器工作原理

超再生无线电遥控电路由无线电发射器和超再生检波式接收器两部分组成。

无线电发射器:它是由一个能产生等幅振荡的高频载频振荡器(一般用30~450MHz)和一个产生低频调制信号的低频振荡器组成的。用来产生载频振东和调制振荡的电路一般有:多揩苦荡器、互补振荡器和石英晶体振荡器等。

由低频振荡器产生的低频调制

波,一般为宽度一定的方波。如果

是多路控制,则可以采用每一路宽

度不同的方波,或是频率不同的方

波去调制高频载波,组成一组组的

己调制波,作为控制信号向空中发

射,组成一组组的己调制波,作为

控制信号向空中发射。如图2所示。

超再生检波接收器:超再生检波电路实际上是一个受间歇振荡控制的高频振荡器,这个高频振荡器采用电容三点式振荡器,振荡频率和发射器的发射频率相一致。而间歇振荡(又称淬装饰振荡)双是在高频振荡的振荡过程中产生的,反过来又控制着高频振荡器的振荡和间歇。而间歇(淬熄)振荡的频率是由电路的参数决定的(一般为1百~几百千赫)。这个频率选低了,电路的抗干扰性能较好,但接收灵敏度较低:反之,频率选高了,接收灵敏度较好,但抗干扰性能变差。应根据实际情况二者兼顾。

超再生检波电路有很高的增益,在未收到控制信号时,由于受外界杂散信号的干扰和电路自身的热搔动,产生一种特有的噪声,叫超噪声,这个噪声的频率范围为 0.3~5kHz之间,听起来像流水似的“沙沙”声。在无信号时,超噪声电平很高,经滤波放大后输出噪声电压,该电压作为电路一种状态的控制信号,使继电器吸合或断开(由设计的状态而定)。

当有控制信号到来时,电路揩振,超噪声被抑制,高频振荡器开始产生振荡。而振荡过程建立的快慢和间歇时间的长短,受接收信号的振幅

控制。接收信号振

幅大时,起始电平

高,振荡过程建立

快,每次振荡间歇

时间也短,得到的

控制电压也高;反

之,当接收到的信

号的振幅小时,得

到的控制电压也

低。这样,在电路

的负载上便得到

了与控制信号一

致的低频电压,这

个电压便是电路

状态的另一种控

制电压。

如果是多通道遥控电路,经超再生检波和低频放大后的信号,还需经选频回路选频,然后分别去控制相应的控制回路。

SP多用途无线数据收发模块

无线数据传输广泛地运用在车辆监控、遥控、遥测、小型无线网络、无线抄表、门禁系统、小区传呼、工业数据采集系统、无线标签、身份识别、非接触RF智能卡、小型无线数据终端、安全防火系统、无线遥控系统、生物信号采集、水文气象监控、机器人控制、无线232数据通信、无线485/422数据通信、数字音频、数字图像传输等领域中。

这是数据发射模块的电路图

这是数据接收模块的电路图

SP发射模块主要技术指标:

1。通讯方式:调幅AM

2。工作频率:315MHZ/433MHZ

3。频率稳定度:±75KHZ

4。发射功率:≤500MW

5。静态电流:≤0.1UA

6。发射电流:3~50MA

7。工作电压:DC 3~12V

SP数据发射模块的工作频率为315M,采用声表谐振器SAW稳频,频率稳定度极高,当环境温度在-25~+85度之间变化时,频飘仅为3ppm/ 度。特别适合多发一收无线遥控及数据传输系统。声表谐振器的频率稳定度仅次于晶体,而一般的LC

振荡器频率稳定度及一致性较差,即使采用高品质微调电容,温差变化及振动也很难保证已调好的频点不会发生偏移。

SP发射模块未设编码集成电路,而增加了一只数据调制三极管Q1,这种结构使得它可以方便地和其它固定编码电路、滚动码电路及单片机接口,而不必考虑编码电路的工作电压和输出幅度信号值的大小。比如用PT2262或者SM5262等编码集成电路配接时,直接将它们的数据输出端第17脚接至DF数据模块的输入端即可。

SP数据模块具有较宽的工作电压范围3~12V,当电压变化时发射频率基本不变,和发射模块配套的接收模块无需任何调整就能稳定地接收。当发射电压为3V时,空旷地传输距离约20~50米,发射功率较小,当电压5V时约100~200米,当电压9V时约300~500米,当发射电压为12V时,为最佳工作电压,具有较好的发射效果,发射电流约60毫安,空旷地传输距离700~800米,发射功率约500毫瓦。当电压大于l2V时功耗增大,有效发射功率不再明显提高。这套模块的特点是发射功率比较大,传输距离比较远,比较适合恶劣条件下进行通讯。天线最好选用25厘米长的导线,远距离传输时最好能够竖立起来,因为无线电信号传输时收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一般实用距离只有标称距离的一半甚至更少,这点需要开发时注意。

SP数据模块采用ASK方式调制,以降低功耗,当数据信号停止时发射电流降为零,数据信号与DF发射模块输入端可以用电阻或者直接连接而不能用电容耦合,否则DF发射模块将不能正常工作。数据电平应接近DF数据模块的实际工作电压,以获得较高的调制效果。

SP发射发射模块最好能垂直安装在主板的边缘,应离开周围器件5mm以上,以免受分布参数影晌。SP模块的传输距离与调制信号頻率及幅度,发射电压及电池容量,发射天线,接收机的灵敏度,收发环境有关。一般在开阔区最大发射距离约800米,在有障碍的情况下,距离会缩短,由于无线电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折射和反射会形成一些死区及不稳定区域,不同的收发环境会有不同的收发距离。

SP接收模块主要技术指标:

1。通讯方式:调幅AM

2。工作频率:315MHZ/433MHZ

3。频率稳定度:±200KHZ

4。接收灵敏度:-106DBM

5。静态电流:≤5MA

6。工作电流:≤5MA

7。工作电压:DC 5V

8。输出方式:TTL电平

SP接收模块的工作电压为5伏,静态电流4毫安,它为超再生接收电路,接收灵敏度为-105dbm,接收天线最好为25~30厘米的导线,最好能竖立起来。接收模块本身不带解码集成电路,因此接收电路仅是一种组件,只有应用在具体电路中进行二次开发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种设计有很多优点,它可以和各种解码电路或者单片机配合,设计电路灵活方便。

这种电路的优点在于:

1。天线输入端有选频电路,而不依赖1/4波长天线的选频作用,控制距离较近时可以剪短甚至去掉外接天线

2。输出端的波形在没有信号比较干净,干扰信号为短暂的针状脉冲,而不象其它超再生接收电路会产生密集的噪声波形,所以抗干扰能力较强。

3。SP模块自身辐射极小,加上电路模块背面网状接地铜箔的屏蔽作用,可以减少自身振荡的泄漏和外界干扰信号的侵入。

4。采用带骨架的铜芯电感将频率调整到315M后封固,这与采用可调电容调整接收频率的电路相比,温度、湿度稳定性及抗机械振动性能都有极大改善。可调电容调整精度较低,只有3/4圈的调整范围,而可调电感可以做到多圈调整。可调电容调整完毕后无法封固,因为无论导体还是绝缘体,各种介质的靠近或侵入都会使电容的容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接收频率。另外未经封固的可调电容在受到振动时定片和动片之间发生位移;温度变化时热胀冷缩会使定片和动片间距离改变;湿度变化因介质变化改变容量;长期工作在潮湿环境中还会因定片和动片的氧化改变容量,这些都会严重影响接收频率的稳定性,而采用可调电感就可解决这些问题,因为电感可以在调整完毕后进行封固,绝缘体封固剂不会使电感量发生变化。

数字调制系统分析与仿真

1 引言

1. 1 数字调制的意义

数字调制是指用数字基带信号对载波的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载波的这些参量随基带信号的变化而变化。根据控制的载波参量的不同,数字调制有调幅、调相和调频三种基本形式,并可以派生出多种其他形式。由于传输失真、传输损耗以及保证带内特性的原因,基带信号不适合在各种信道上进行长距离传输。为了进行长途传输,必须对数字信号进行载波调制,将信号频谱搬移到高频处才能在信道中传输。因此,大部分现代通信系统都使用数字调制技术。另外,由于数字通信具有建网灵活,容易采用数字差错控制技术和数字加密,便于集成化,并能够进入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网),所以通信系统都有由模拟方式向数字方式过渡的趋势。因此,对数字通信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越来越重要,数字调制作为数字通信系统的重要部分之一,对它的研究也是有必要的。通过对调制系统的仿真,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了解数字调制系统的性能及影响性能的因素,从而便于改进系统,获得更佳的传输性能。

1. 2 Matlab在通信系统仿真中的应用

随着通信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手工分析与电路板试验等分析设计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通信系统计算机模拟仿真技术日益显示出其巨大的优越性.。计算机仿真是根据被研究的真实系统的模型,利用计算机进行实验研究的一种方法.它具有利用模型进行仿真的一系列优点,如费用低,易于进行真实系统难于实现的各种试验,以及易于实现完全相同条件下的重复试验等。Matlab仿真软件就是分析通信系统常用的工具之一。

Matlab是一种交互式的、以矩阵为基础的软件开发环境,它用于科学和工程的计算与可视化。Matlab的编程功能简单,并且很容易扩展和创造新的命令与函数。应用Matlab可方便地解决复杂数值计算问题。Matlab具有强大的Simulink动态仿真环境,可以实现可视化建模和多工作环境间文件互用和数据交换。Simulink支持连续、离散及两者混合的线性和非线性系统,也支持多种采样速率的多速率系统;Simulink为用户提供了用方框图进行建模的图形接口,它与传统的仿真软件包用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建模相比,更直观、方便和灵活。用户可以在Matlab和Simulink两种环境下对自己的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修改。用于实现通信仿真的通信工具包(Communication toolbox,也叫Commlib,通信工具箱)是Matlab语言中的一个科学性工具包,提供通信领域中计算、研究模拟发展、系统设计和分析的功能,可以在Matlab环境下独立使用,也可以配合Simulink使用。另外,Matlab 的图形界面功能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能为仿真系统生成一个人机交互界面,便于仿真系统的操作。因此,Matlab 在通信系统仿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也选用该工具对数字调制系统进行仿真。

2 数字调制系统的相关原理

数字调制可以分为二进制调制和多进制调制,多进制调制是二进制调制的推广,所以本文主要讨论二进制的调制与解调,最后简单讨论一下多进制调制中的差分相位键控调制(M-DPSK)。

最常见的二进制数字调制方式有二进制振幅键控(2-ASK)、移频键控(2-FSK)和移相键控(2-PSK和2-DPSK)。下面是这几种调制方式的相关原理。

2.1 二进制幅度键控(2-ASK)

幅度键控可以通过乘法器和开关电路来实现。载波在数字信号1或0的控制下通或断,在信号为1的状态载波接通,此时传输信道上有载波出现;在信号为0的状态下,载波被关断,此时传输信道上无载波传送。那么在接收端我们就可以根据载波的有无还原出数字信号的1和0。

2-ASK信号功率谱密度的特点如下:

(1)由连续谱和离散谱两部分构成;连续谱由传号的波形g(t)经线性调制后决定,离散谱由载波分量决定;

(2)已调信号的带宽是基带脉冲波形带宽的二倍。

2.2 二进制频移键控(2-FSK)

频移键控是利用两个不同频率f1和f2的振荡源来代表信号1和0,用数字信号的1和0去控制两个独立的振荡源交替输出。对二进制的频移键控调制方式,其有效带宽为B=2xF+2Fb,xF是二进制基带信号的带宽也是FSK信号的最大频偏,由于数字信号的带宽即Fb值大,所以二进制频移键控的信号带宽B较大,频带利用率小。2-FSK功率谱密度的特点如下:

(1) 2FSK信号的功率谱由连续谱和离散谱两部分构成,?离散谱出现在f1和f2位置;

(2) 功率谱密度中的连续谱部分一般出现双峰。若两个载频之差|f1 -f2|≤fs,则出现单峰。

2.3二进制相移键控(2-PSK)

在相移键控中,载波相位受数字基带信号的控制,如在二进制基带信号中为0时,载波相位为0或π,为1时载波相位为π或0。载波相位和基带信号有一一对应的关系,从而达到调制的目的。2-PSK信号的功率密度有如下特点:

(1) 由连续谱与离散谱两部分组成;

(2) 带宽是绝对脉冲序列的二倍;

(3) 与2ASK功率谱的区别是当P=1/2时,2PSK无离散谱,而2ASK存在离散谱。

2.4 多进制数字调制

上面所讨论的都是在二进制数字基带信号的情况,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用一种称为多进制(如4进制,8进制,16进制等)的基带信号。多进制数字调制载波参数有M种不同的取值,多进制数字调制比二进制数字调制有两个突出的优点:一是有于多进制数字信号含有更多的信息使频带利用率更高;二是在相同的信息速率下持续时间长,可以提高码元的能量,从而减小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码间干扰。现实中用得最多的一种调制方式是多进制相移键控(MPSK)。

多进制相移键控又称为多相制,因为基带信号有M种不同的状态,所以它的载波相位有M种不同的取值,这些取值一

般为等间隔。在多相制移键控有绝对移相和相对移相两种,实际中大多采用四相绝对移相键控(4PSK,有称QPSK),四相制的相位有0、π/2、π、3π/2四种,分别对应四种状态11、01、00、10。

3 数字调制系统的仿真设计

3.1 数字调制系统各个环节分析

典型的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编码解码、调制解调、信道及信宿等环节构成,其框图如图3.1所示:

数字调制是数字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调制系统的输入端是经编码器编码后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基带信号。对数字调制系统进行仿真时,我们并不关心基带信号的码型,因此,我们在仿真的时候可以给数字调制系统直接输入数字基带信号,不用在经过编码器。

图3.1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3.1.1 仿真框图

MATLAB提供的图形界面仿真工具Simulink由一系列模型库组成,包括Sources(信源模块),Sinks(显示模块),Discrete(离散系统模块),Linear(线性环节),Nonlinear(非线性环节),Connections(连接),Blocksets&Toolboxes(其他环节)。特别是在Blocksets&Toolboxes中还提供了用于通信系统分析设计和仿真的专业化模型库CommTbxLibrary。在这里,整个通信系统的流程被概括为:信号的产生与输出、编码与解码、调制与解调、滤波器以及传输介质的模型。在每个设计模块中还包含有大量的子模块,它们基本上覆盖了目前通信系统中所应用到的各种模块模型。通信系统一般都可以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所需仿真的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或数学表达式),用户只要从上述各个模型库中找出所需的模块,用鼠标器拖到模型窗口中组合在一起,并设定好各个模块参数, 就可方便地进行动态仿真.从输出模块可实时看到仿真结果,如时域波形图、频谱图等。每次仿真结束后还可以更改各参数,以便观察仿真结果的变化情况。另外,对Simulink中没有的模块,可运用S函数生成所需的子模块,并且可以封装和自定义模块库,以便随时调用。

根据Simulink提供的仿真模块,数字调制系统的仿真可以简化成如图3.2所示的模型:

图3. 2 数字调制系统仿真框图

3.1.2 信号源仿真及参数设置

Simulink通信工具箱中的Comm Sources/Data Sources提供了数字信号源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这是一个按Bernoulli 分布提供随机二进制数字信号的通用信号发生器。在现实中,对受信者而言,发送端的信号是不可预测的随机信号。因此,我们在仿真中可以用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来模拟基带信号发生器。

其中主要参数的含义为:

Probability of a zero :产生的信号中0符号的概率,在仿真的时候一般设成0.5,这样便于频谱的计算;

Initial seed :控制随机数产生的参数,要求不小于30,而且与后面信道中的Initial seed设置不同的值;

Sample time:抽样时间,这里指一个二进制符号所占的时间,用来控制号发生的速率,这个参数必须与后面调制和解调模块的Symbol period保持一致。

3.1.3 调制与解调模块

Simulink通信工具箱中提供了数字信号各种调制方式的模块,如AM、CPM、FM及PM等。虽然不同的调制模块,参数设置有所不同,但很多参数在各种调制中是一致的,下面我们以DPSK调制模块为例介绍一下调制模块的参数及其设置,其余模块将在下面仿真模型的建立过程中详细介绍。

M-DPSK Modulator Passband和M-DPSK Demodulator Passband 分别是数字信号DPSK调制和解调的专用模块,其中主要参数有:

M-ary number:输入信号的阶次数,比如2-DPSK就是2阶的;

Symbol period:符号周期,即,一个符号所占的时间,这必须与信号源的Sample time保持一致;

Carrier frequency:载波频率;

Carrier initial phase:载波的初始相位;

Input sample time:输入信号的抽样时间;

Output sample time:输出信号的抽样时间。

其中,各参数要满足以下关系:

Symbol period > 1/(Carrier frequency)

Input sample time < 1/[2*Carrier frequency + 2/(Symbol period)]

(3.1)Output sample time <1/[2*Carrier frequency + 2/(Symbol period)]

3.1.4 信道

在分析通信系统时通常选择高斯噪声作为系统的噪声来考查,因为这种噪声在现实中比较常见而且容易分析。Simulink 中

提供了带有加性高斯白噪声的信道:AWGN Channe。仿真时可以用该模块模拟现实中的信道,该模块的主要参数有:

Initial seed:控制随机数产生的参数,要求不小于30,且与前面信号源中的Initial seed设置不同的值;

Es/No (dB):信号每个符号的能量与噪声的功率谱密度的比值;

SNR (dB):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注:Es/No (dB) 和SNR (dB)是表征信号与噪声关系的两种方法,在一次仿真中只能选择其中一个。

3.1.5 误码计算仪

信号经过信道后,由于噪声的干扰,在接收端可能出现误码,Simulink中提供了Error Rate Calculation 模块来计算

误码率,其主要参数的设置为:

Receive delay:接收延迟,表明在计算误码率时接收到的信号比源信号延迟的码元数,便于准确计算

Output data:数据输出,将误码率、误码数及码元总数输出,有两个选项可选择:Work space 和 Port。将数据输出

到Work space就是将误码率等数据存在内存中,以便下一步使用,而输出到Port中,则是在误码计算仪后面再接一个模块(比

如结果显示模块),将数据传到该模块中(显示出来);

Variable name:变量名称,该参数只有在前面选择了Work space后才有用,它决定数据输出到Wok space后的名称,

默认值为ErrorVec。

3.1.6 示波器

在仿真过程中,必须观察各个环节的时域和频域波形,因此,必须在各个环节加上示波器以观察波形。另外,还可将示

波器的数据输出到Work space中存储,以便对仿真结果做进一步处理,比如将各个环节的波形对比显示和做频域变换等。

3.2 仿真模型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了解了仿真所需的主要模块后,下一步就是设计和仿真各种数字调制模型,并对仿真结果在时域和频域进行分析。

3.2.1 2-ASK

通常,二进制振幅键控信号(2-ASK)的产生方法(调制方法)有两种,如图3.3所示:

(a) (b)

图3.3 2-ASK 信号产生的两种方法

S(t)

e 0(t)

cos ωc t

乘法器

2-ASK 解调的方法也有两种相应的接收系统组成方框如图3.4所示:

图3.4 2-ASK 信号接收系统组成框图

根据3.3(a )所示方框图产生2-ASK 信号,并用图3.4(b )所示的相干解调法来解调,设计2-ASK 仿真模型如图3.5所示:

在该模型中,调制和解调使用了同一个载波,目的是为了保证相干解调的同频同相,虽然这在实际运用中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作为仿真,这样能获得更理想的结果。

主要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图3.5 2-ASK 模型

1.Bernoulli Binary Generator的参数设置为:

Probability of a zero :0.5

Initial seed :67

Sample time:1

2. 载波频率设为:50(可调)

3. Sample and Decide 模块是一个子系统,其内部结构由抽样和判决两部分组成,其中,抽样由同步冲激信号(Sychronizing signal)完成,其参数period(sec)设置和信号源的参数Sample time保持一致。判决模块是一个由M文件编写的S函数,S函数是Simulnk中用以功能扩展的一个功能,用S函数可以自己编制Simulink库中没有的Simulink模块,从而使Simulink的功能大大加强,本模型中使用的判决模块就是这样一个应用,其M文件详见附录[9]。Sample and Decide 模块内部结构如图3.6所示:

图3.6 Sample and Decide 子系统内部结构

5. Error Rate Calculation的参数设置:

Receive delay:2

Output data: Work space

Variable name:ErrorVec

仿真结果时域分析

设信息源发出的是由二进制符号0、1组成的序列,且假定0符号出现的概率为P,1符号出现的概率为1-P,他们彼此独立。则,2ASK信号的时间表示式为:

(3.2.)

s(t)为随机的单极性矩形脉冲序列。

将图3.5中各示波器的值输出到Work space中做统一处理(处理程序见附录[2]),各环节波形如图3.7所示;

图3.7 2-ASK各环节波形示意图

从图3.7中可以看出,经过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在符号1持续时间内是载波的波形,在符号0持续时间内无波形,这与式(3.2)是完全吻合的。最后经过解调和抽样判决出来的信号与源信号波形大体一致,只是有两个码元的延迟,这说明如果将Error Rate Calculation的Receive delay参数设置为2,则此模型最后的误码率为0。这个值与理论值有些出入,原因是我们在仿真时为了便于观察信号的波形,将信号源发送的码元数设定为20个(码元速率为1,仿真时间20秒),这大大低于现实中的传码率,所以在只传送20个码元的情况下,误码率为0是可能的。

仿真结果频域分析

由于二进制的随机脉冲序列是一个随机过程,?所以调制后的二进制数字信号也是一个随机过程,因此在频率域中只能用功率谱密度表示。

2ASK的功率谱密度为

(3.3)

(3.4)

1-3

当概率P=0.5时,2ASK的功率谱密度可进一步整理为

由式(3.4)可知,2-ASK信号的中心频谱被搬移到了载波频率f

c

上。对图3.7中各环节数据做1024点快速傅立叶可得频域波形,如图3.8所示:

图3.8 2-ASK各环节频谱图

从图3.8中可以看到,源信号中心频率经调制后搬移到了载波频率上,这与公式(3.4)是相符的。最后经过抽样判决后的频谱与源信号频谱也大体一致,说明该2-ASK仿真模型是成功的、符合理论的。

3.2.2 2-FSK

如果信号源同2-ASK一样的假设,那么,2-FSK信号便是0符号对应于载波ω1,而1符号则对应于ω2(与ω1不同的另一载波)的已调波形,而且ω1与ω2之间的改变是瞬间完成的。2-FSK信号的产生如图3.9所示:

图3.9 2-FSK信号产生方法2-FSK信号最常用的解调方法是采用的相干检测法,如图3.10所示

:图3.10 2-FSK相干解调的方法

Simulink通信工具箱中提供了专门的FSK调制和解调模块,应用FSK调制模块能方便的产生2-FSK信号。因此,设计2-FSK仿真模型时,只需根据图3.2所示框图,利用Simulink通信工具箱中中的FSK调制解调模块及信号源与信道即可。设计的2-FSK仿真模型如图3.11

图3.11 2-FSK仿真模型

模型中运用了Simulink工具箱中的现成调制解调模块和信道模块,然后用示波器观察各环节波形,最后由误码计算仪计算误码。

重要模块参数设置如下:

1.信号源参数设置同2-ASK;

2. M-FSK Modulator Passband及M-FSK Demodulator Passband:

Cosω2t

Cosω1t

相乘器

相乘器

输入

ω1

ω2

LPF

LPF

抽样脉冲

输出

抽样判决

LPF

LPF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