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论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论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论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最新资料推荐------------------------------------------------------

论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

论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关系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我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有越来越多的需要,因此会产生越来越多与我们的需要相对应的行业,社会工作就是其中之一。

社会工作现在已经开始慢慢发展,我校政法学院已经设立了社会工作专业,我院心理学专业也开设了社会工作的专业课。

课上老师也一致鼓励我们去做社会工作,身边已经陆陆续续有一些同学参加到社会工作当中。

那社会工作与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呢?作为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清楚社会工作与心理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下是我对两者关系的一些看法。

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联系。

第一,心理学和社会工作关注的领域相似。

这两个专业都特别关注人的行为和人际互动。

这一共同的兴趣点让这两个专业又共同分享了更多的理论和实务技巧。

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人际互动的,而心理咨询同样对两者的关注远远超过其他方面。

同时,心理咨询正是利用微观的人际互动来作为治疗工具的,即咨询师与来访者的“治疗联盟”关系。

但这种关注是个人层面的,是微观的。

1/ 9

在众多学科中,社会工作可以说与社会学的关系最为密切。

社会学也关注人的行为与互动关系,但它更宏观。

社会学是研究“社会事实”的,并通过研究将个人行为通过某种研究方法,提高到社会层面的。

社会工作借鉴了社会学对于社会整体的看法,对社会问题非常关注,并且将维护社会正义作为自己的重要目标。

因此,社会工作者能够从宏观层面着手,提出改进社会问题的政策及建议等。

但是,宏观的改革要与微观的改变互相结合,才能最终解决社会问题。

因此,社会工作又需要从微观着手,一步一步、一人一人地解决社会问题,这就需要心理学微观层面的对人的行为研究。

因此,社会工作从社会学的角度发现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然后从社会层面做整体努力的同时,不放弃微观层面的介入,共同寻求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

可以说,社会工作要想达成目标,需要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双重支持。

第二,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专业伦理相似。

这与它们同为专业助人活动有关。

具体而言,如果从两个专业公开的专业伦理守则中列出的核心价值出发,可以清晰地发现二者的异同。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制定的社会工作者伦理守则指出,社会工作

---------------------------------------------------------------最新资料推荐------------------------------------------------------ 有六个核心价值:服务、社会公正、个人尊严与价值、重视人际关系、正直、能力。

美国心理学会制定的心理学家伦理守则提出了五个本专业的核心价值:行善不伤害、诚信负责任、正直、公正、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

对二者进行比较后,可以发现,其中有一条是完全一样的,即“正直” 。

表明二者在对自身从业者品质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

还有两条非常相近,即二者都强调对人的尊重和“公正” 。

这说明两个专业在人性观和社会观方面有一致的地方。

社会工作者除了强调尊重人的尊严外,还强调了尊重人的价值,心理咨询则强调了尊重人的权利。

社会工作强调社会公正,而心理咨询只强调公正,多出的“社会”二字再次表明了社会工作的社会属性。

除了以上基本一致的三条原则外,还有两条指向是一致的,但内容各有千秋。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中对“服务”的解释是:社会工作者最基本的目标就是协助有需要的人,解决社会问题;心理理咨询对“行善不伤害” 的解释是:心理学工作者应努力为其服务对象带来好处,避免造成伤害。

二者的核心理念都是要为服务对象提供好的服务。

3/ 9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还鼓励社会工作者不计财务回报,志愿奉献专业技能;心理咨询则要求不伤害服务对象,要在确保是为了案主利益的前提下,才能进行可能让案主感到痛苦的治疗。

尽管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具有某些共同与相似之处,但是心理学与社会工作在学科归属、诞生时代、学科体系、价值理念、理论渊源、政策目标、适用范围、针对问题、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过程、服务机构、服务方法、专业人员、行政管理、资金来源、社会影响等诸多层面存在本质差异,两者全面、系统和科学区分,有利于为中国精神疾病防治工作体系、

---------------------------------------------------------------最新资料推荐------------------------------------------------------ 社区精神健康服务体系、重大灾害事故、突发事件医疗救援体系、心理救援体系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和社会政策基础,促进心理学与精神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体系健康发展。

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的区别。

首先,从学科性质上看,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是介于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的中间学科,其学科体系和学科研究领域清晰明确。

心理学的目标是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心理与行为过程。

心理学家感兴趣的研究课题有神经系统、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言语、个性发展、人格、心理健康与障碍,心理治疗的方法以及人们在社会情境中的行为表现。

社会工作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引起了众多学者的探讨,并力图更好地阐述“社会工作是什么“这一问题。

社会工作之所以称为社会工作,是因为其是人的集合体,因此社会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从本质上来说并不是一门学科,而是一种社会服务体系、社会政策框架和社会福利制度。

这恰恰解释了社会工作的跨学科、跨领域的属性和社会服务体系的实质,范围更大, 内容更多。

社会工作是以心理学、社会学等综合学科知识为基础,以利他主

5/ 9

义为核心,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

这阐明了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行为。

更确切的说,社会工作是行政组织主导,社会力量和受助人群广泛参与的,运用科学恰当的方法助人自助,为其提供需求、助其摆脱困境的服务性行为。

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理论渊源、理论基础、理论主张、理论假设和理论视角不同。

心理学的理论渊源是哲学、宗教、社会学与心理学,理论基础是个人的精神心理健康理论,理论主张是个人与自我精神心理健康,理论视角是个人与环境、应激源与心理健康关系等。

生物医学思维和治疗模式盛行,如神经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等。

社会工作的理论渊源丰富多彩,除心理学理论渊源之外,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与社会环境等学科理论渊源,都为专业社会服务活动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思想理论营养。

心理学与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价值理念、价值目标和社会价值追求截然不同。

总体来说,心理学的价值基础是个人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自我与自我发展,主要价值目标是精神健康和人格完善,追求的社会价值是个人责任与自我完善,个人和自我是行为主体。

社会工作的价值基础是集体主义与社会利他主义思想,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平等、社会公平与社会发展, 主要价值目标是社会结构功

---------------------------------------------------------------最新资料推荐------------------------------------------------------ 能协调均衡与社会福利, 社会价值追求是社会福祉。

从两者的服务来看。

从服务性质和范围看,心理服务是商业性的,是收费的,适用于个人或者有精神障碍的群体;社会工作是福利性服务,由政府出资,对于受助个体来说是免费的,适用群体是社会各行各业人群。

从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看,心理服务的对象是寻求发展或心理有困惑,或者是心理有障碍和患有精神疾病的个人,属于心理咨询、干预与治疗领域。

社会工作服务对象是正常的个人、群体、社区和社会所有成员,属于经济与社会领域。

从服务过程和方法看,心理服务是心理测量、诊断、干预、治疗的过程,采用坐等上门干预、治疗的形式。

社会工作是社会诊断与社会干预的过程,采用主动与被动、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社会干预方法。

心理学与社会工作服务社会后果、社会影响明显不同。

一般来说,心理学服务的后果和影响通常主要局限于服务个体,后果影响的社会色彩较淡。

相反,社会工作服务的后果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弱势群体、劣势群体和所有有需要人群上,通过专业社会服务和人类需要满足过程,社会工作服务可以增强社会平等、社会公平程度,消除或降低市场经济带来的社会负面影响,提高个人福利与社会福利水平,构建

7/ 9

教育心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时间:2015-03-07 分类: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下列哪项不归之于学习与教学的系统过程中。(C ) A、学习过程 B、教学过程 C、反应过程 D、评价/反思过程 2、在皮亚杰看来,当学生的思维已超越对具体的可感知事物的依赖,能作出一定的概括时,他的思维水平已进入( D ) A、感知动作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3、下列规律中,不属于尝试——错误学习论的主要规律的是(D ) A、效果律 B、练习律 C、准备律 D、接近律 4、学生由过分重视成绩名次而产生的学习动机属于(B ) A、认知内驱力 B、自我提高内驱力 C、附属内驱力 D、交往内驱力 5、举一反三属于(A ) A、水平迁移 B、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 D、负迁移 6、学习正方体、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后,再学习一般立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这属于(C ) A、并列结合学习 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 D、相关类属学习 7、运算技能属于哪种技能(B ) A、操作技能 B、心智技能 C、动作技能 D、运动技能 8、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如补充细节、举出例子,或使之与其他观念形成联想等。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是( B ) A、过度学习 B、深度加工 C、组块化编码 D、及时复习 9、创造思维的核心是(C ) A、直觉思维 B、形象思维 C、发散思维 D、聚合思维 10、根据柯尔伯格的分类,中学生的道德主要处在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他律水平 11、心理辅导的主要目标是学会调适和(D ) A、诊断问题 B、克服障碍 C、行为矫正 D、寻求发展 12、在教学设计时,下列哪项不是分析教学任务涉及的主要内容(D ) A、确定学生原有基础 B、分析使能目标 C、分析支持性条件 D、分析学习结果 13、课堂里某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被称为(C ) A.群体凝聚力B.群体规范C.课堂气氛D.人际关系 14、衡量一个测验能否测量出所要测量的特征或品质的指标被称为(A ) A.效度B.区分度C.信度D.难度 15、福勒等认为,当教师较多地关注"学生是否喜欢我"、"同事怎样看我"、"领导怎样评价我" 时,他此时主要处在教师成长历程的( A ) A、关注生存阶段B 、关注情境阶段C、关注学生阶段D、关注成就阶段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6、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7、在中学生人格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同伴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超过父母的影响。

社会工作综合能力社会政策与法规

第九章社会政策与法规 第一节社会政策及其目标与功能 社会政策对社会工作者来说是一种间接的工作方法。 社会政策是近代工业化的产物,最早可以追溯到1601年英国的《伊丽莎白济贫法》。 19世纪80年代后期,德国制定实施了大量的社会保险法案,标志着政府大规模介入社会福利领域的开始。 一、社会政策的含义和特征 政府在一定社会价值的指导下,为达到某种社会性的目标而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特征】: 1、社会性的目标 社会政策最基本的目标是满足社会成员的各种基本需要,其次是解决社会问题、保持社会稳定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2、社会性的价值 体现社会公平和社会关照的价值,政府通过社会政策去维护社会公平,调节收入分配,关照困难群体,使全体人民能够共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成果。 3、基本需要原则 基本内容:向广大社会成员,尤其是为其中的困难群体提供各种社会服务,以满足人们的基 4、福利性的原则(区别经济政策) 是指与商业性运行原则相对的概念,其基本含义是不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而是在公共资金的支持下,按照人们的实际需要,尤其是贫弱群体的特殊需要去分配财富和提供服务。 5、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 社会政策是社会服务与社会管理相结合的政策体系。 6、社会目标与经济目标协调

二、社会政策的目标 1、满足社会成员的基本需要,提高社会生活质量 政府应该确立以需要为导向的社会政策目标,在制定社会政策的过程中认真研究社会成员的需要,并以此为基础确定社会福利的水平、结构和具体项目。 2、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稳定 3、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整合与社会进步。 【历年真题】(单选) 社会政策是( c )。 a.政府的文件 b.人们对政府的要求 c.政府所采取的社会性行动的总和 d.社会的规定 三、社会政策的功能 (一)社会功能 1、收入再分配功能 解决劳动者通过工作,在市场里获得初次分配时出现的不平等问题,弥补困难群体在市场性分配中的不利地位,构建平等、公平、和谐的阶级和阶层关系。 2、社会投资和社会建设功能 通过公共投入的方式去增大人力资本和发展各项事业。 3、社会控制功能 控制人的不良行为和各种社会问题发生及其危害的制度与机制。 社会控制除了采取法律规范和社会教化的形式外,还可以通过合理的社会政策让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和满足各种基本的需要,从而防止和降低社会中越轨行为的发生。 (二)经济功能 1、人力资本投资功能 政府通过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投资于教育与健康等领域,使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总量大大提高,从而提升整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如何向社会工作类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

如何向社会工作类学生传授社会心理学 作者:苏红单位: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社会工作专业指在培养掌握社会工作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相关法规政策,从事社会工作规划、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因为社会工作人才的服务对象是人,故了解人的心理,以便更好地为之服务显得十分重要,因此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职业岗位课程模块中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化很强但实用性也很较强课程,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必备技能。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主要分支,是从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观点出发,研究特定社会情景中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是介于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之间的一门综合性学科。该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认知、社会行为、社会态度、人际关系、群体心理、健康心理以及社会心理学的新进展的情况,比如环境心理等。该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求学生了解并且掌握上述课程内容,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其社会工作专业相结合,将社会心理学理论与现代大学生自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能够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使学生在社会工作的技巧上、在人与人沟通的能力上更进一步,为学生自我的发展和社会工作专业能力的提高奠定基础。 一、课程设计的思路 在课程设计上,我们坚持“专业教育与社会工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基层社会工作为导向,突出教与学为实际工作服务;注重让学生把知识转化成为能力、巩固专业知识,拓展综合素质,使社会心理学有

助于学生对人们社会行为、社会事件进行理解、预测和控制,将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知识运用于解决社会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1.课程分析社会心理是在社会学、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带有边缘性质的独立学科,它将个体置于社会的背景下,系统地研究在社会情景中个体或群体心理现象产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2.教学对象分析社会心理学课程是社会工作专业开设的必修课,教学对象是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正式录取的高职本科四年制学生。入学前多数学生已拥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拥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教学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引导他们积极去拓展知识面,体会自己的心理感受,进而理解他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社会现象,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3.能力目标分析学生能比较系统的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知识,构建社会心理学知识网络。学生能了解社会心理学典型的理论派别,并清楚每个理论派别的典型观点,并能将之与社会实践相联系。学生能进行一定的社会认知,掌握一些使自己表现更好地的心理学方法;明白在社会认知中存在偏差,知道对社会行为进行正确的归因。学生能理解遗传和环境是如何影响人的社会行为的,了解侵犯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掌握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了解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从而知晓如何增加亲社会行为的方法。学生能理解态度的相关理论,能学会运用该理论解释社会事件;知道影响说服效果,产生态度改变的因素,从而知道如何提高说服效果。学生掌握人际吸引的原因,懂

浅谈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浅谈社会心理学的应用论文 《浅谈社会心理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摘要]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营销市场所面临 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市场营销的过程中应用各种理论知识技术也越来越重要。本文通过 探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在市场营销的每阶段过程中的应用,说明了营销人员应掌握一定的 社会心理学,才能在对商品调研、商品包装、宣传规划、商品销售过程中,与客户进行有 效沟通,了解客户的态度,并转变其消极态度,最终促成产品的销售 [关键词] 市场营销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 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社会心理学不但包含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也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 用价值的学科,它的理论可以应用于现实社会中的人们的行为的解释、预测和控制等方面,所以,它在市场销售领域的应用很广泛。社会心理学中的社会动机、社会需要、社会认知、社会态度等理论都对各种销售人员的工作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市场营销涉及到商品的需求调研、商品的设计包装、宣传规划过程,以及商品的销售。在营销过程中,正确分析判断客户的需要,设计出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建立使客户接受 的产品理念,并应用各种销售渠道将产品销售出去,是市场营销创造价值与利润的步骤。 在营销的每个环节中,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使得市场营销在原有的旧的营销模式下增添 了更大的成功因素,也使其能更多的创造市场价值与利润。 一、需求调研阶段 根据马斯洛的理论,在高层次需要出现之前,较低层次的需要必须首先得到满足。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可以应用于分析客户需求。 许多的客户在购买商品时的需求基本都会优先满足最迫切的需求,选择由低到高的需 求商品,优先选择最急切需要的商品。例如在缺少食物时优先选择补充用来满足生理需求 的食品;安全的需要使人们租用或购买住宅时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周围治安环境 较好的地段等;出于尊重的需要,使自己的衣服与周围的人尽量保持一致等。 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更多地分析、考虑客户的需求,使我们在调查客户,进行产品的 开发开拓时,更容易把握市场的动态。 二、商品设计包装、宣传规划阶段 在商品的设计阶段,可以用上“双因子归因理论”,即客户只有“不满意→没有不满意”以及“满意→没有满意”的归因情况,即不存在满足了客户的不满意的基本需求就直 接就导致客户满意的,这些基本需求只能作为客户基本需求的“保健因子”;而满足了作

社会工作者与社区工作者的区别

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也是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之一。它既是一项事业,也是一个专业、一门艺术。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整个社区的居民,要求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对社区事务和人际关系进行有效有序的协调,使社区保持健康的状态和良性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荣誉感,具有务实求真的态度,并有判断事物的扎实知识基础和进行组织沟通的技巧。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一部分的社区工作者也根据社区工作的普遍价值和中国社区工作的实践,制订有自己的专业伦理守则。 具体要求有: 1、社会责任感。社区工作者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应用的职责具有清楚的认识。即每个个体无论处于多么困弱状况,都有其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权利和需要。社区工作者作为以社区和居民群体为对象的社区工作者,将完善和发挥工作对象的社会功能为已任。社区工作者的宗旨和目标是帮助社区解决社会问题,使社区获得应有的福利和能力,而不是为社区工作者个人或小团体赚取金钱或私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提供社会救助或救人自助的特殊服务,并不向求助者收取费用。社区工作属于“非营利”事业,来自政府资助和私人捐助的经费主要用于公共福利和基础建设。社区工作者必须具备一种崇高的理想,以务实的方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服务社区,贡献社会。 2、平民意识。社区工作项目一般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而确定的,社区工作者要把自己置于社区一员的位置才能体会和理解社区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社区成员的人格尊严和平等权利。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和介入,帮助他们找到最关键的问题,培养人们的自助能力;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推动社区发展。没有这种“群众路线”,社区工作就失去了动力和目标。社区工作者的平民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民主意识。即使社区工作者具有一种组织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视志愿参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进社区成员或团体的自由发展和自动调适,充分发展各自的潜力。 3、知识基础。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社区工作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独特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社区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点,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第二,相关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知识方法。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过程中,吸收了各种现代科学成果。如果说,从事个案和小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会心理学、精神医学、文化人类学知识的话,社区工作则更需要政治学(如公共行政学)、社会学(如组织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教育学知识。第三,社区背景知识。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区结构、服务事业及公共或私人机构的功能特点,并熟悉社区生活习俗,从而容易适应工作环境,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 4、沟通技巧。社区工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工作者能否取得社区成员的信任,与社区组织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社区工作者的基本角色要求。社区工作者既要与社区内外的组织机构打交道,也要与社区成员共同学习、讨论和工作。无论是工作伙伴之间的联合设计、集中财力、协同服务,还是推动工作对象的自助、互助和自治,都需要社区工作者发展或维持友好合作、群策群力,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社区工作者面对的工作伙伴或对象的职位、年龄、性格、组织角色各式各样,因此社区工作者要在理解“人”之社会重要性的前提下,遵循沟通与合作的原则,运用相应的知识技巧,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相互的沟通和合作,更加了解自己作为社区工作者所扮演的角色,最终为有成效的社区发展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5、组织能力。社区工作也被称为“社区组织”,也就是说社区工作是一种运用组织方法的干预或互动过程。社区工作者运用组织动员手段来协助居民认识社区的整体需要和目标,通过计划方案和专门机构协调、整合社区成员、团体或机构,挖掘利用社区内外资源,满足社

教育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心理学》试卷 1、第一个系统的论述教育心理学,被称为“现代教育心理学之父”的心理学家是() A桑代克B斯金纳C布鲁纳D加涅 2、离下课还有10分钟,这时候一些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涣散,老师说:“如果大家认真听课,我就免去今天的额外作业”。学生开始认真听课了。老师采取的措施是() A 正强化 B 负强化 C 惩罚 D 消退 3、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并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成分是()。 A学习需要B认知兴趣C学习目的D学习理想 4、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时,倾向于利用自己内在的参照(主体感觉),不易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的认知方式属于() A 场独立型 B 场依存型 C 冲动型 D沉思型 5、采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的过程,提出了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三个水平六个阶段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皮亚杰 B布鲁姆 C朱志贤 D柯尔伯格 6. ()认为“教育就是塑造行为”,在教学中提出程序教学思想。 A桑代克 B斯金纳 C班杜拉 D皮亚杰 7、所谓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指() A最鲜活的内容 B最形象、生动的内容 C事例或案例 D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 8、根据动机的归因理论,在“能力高低”、“努力程度”和“任务难度”三种因素中,属于内部可控制的因素是( ) A能力高低 B努力程度 C任务难度 D以上均不是 9、一般来讲,容易、简单、枯燥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比复杂的、需要思维卷入过多,具有一定创造性的学习对动机水平的要求()。 A高 B低 C一样 D因个体的差异而不同 10、某学生背一篇古文,读8遍刚好成诵,要取得最佳的记忆效果,他应该再读() A 2遍 B 4遍 C 6遍 D 8遍

社会工作 心理学案例分析 社会工作者

一、案例背景 1、基本情况: 案主为9岁男孩,读小学二年级,单亲家庭,思想、语言比同龄孩子成熟,品行顽劣,经常做出一些危险性动作,学习成绩属中等,父亲曾经带其做过智力测试,智力正常,喜欢玩电脑游戏、手工制作。 2、家庭情况: 父亲53年出生,为回城知青,96年与小自己22岁的浙江女子结婚,婚后由于年龄、兴趣爱好的差异于99年离婚,离婚后母亲回浙江再婚,父亲带着案主单独生活,离婚后父母保持较友好关系,节假日,案主有时会到母亲那里过一段时间。父亲现为一大型中日合资企业副总经理,2003年查出患有鼻炎癌。爷爷奶奶已经过世,案主有两个姑姑,但住的都较远,案主去她们家的次数不多,居父亲讲,姑姑们都很爱案主。由于父亲忙于工作,从案主读学前小班开始(3岁),早上送案主去学校,下午放学时父亲委托一位大妈妈把案主接到她们家,并在那里吃晚饭、洗澡、写作业,一直到晚上父亲下班回来把案主接回家。 3、学校老师对其评价: 据父亲讲,从学前班开始,老师就认为案主很顽皮,外面的集体活动,为了其他学生的安全和管理,老师会把案主留下,不让其参加集体活动。现在的班级,由于太顽皮,老师专门做了一本针对案主的意见薄,班里同学随时发现案主的顽劣的行为,并报告老师记在上面,案主非常聪明,平时不爱学习,经常逃课,只在考试前几天复习,但考试成绩挺好,案主数学、手工、语文课学的很好,英语教差。暑托班老师普遍反映案主有暴力倾向,与其他小朋友打架,扰乱课堂纪律,严重影响暑脱班的正常进行。 4、大妈妈对案主评价: 大妈妈认为案主很聪明,平时从学校回来后就看电视,让他写作也不会去写,一直看到吃晚饭,若不看电视就自己玩,很少写作业,临近考试大妈妈叮嘱案主要考试了,要抓紧复习,这时候才会看看书,考试成绩挺好。在大妈妈家里,所有人也是顺着他,否则他会发脾气,用大妈妈的话说是“你要顺着他的毛长,否则会闹”在这位大妈妈带他之前已有三位大妈妈带过他,都因为他太顽皮,别人不愿带他。这位大妈妈带他也遭到全家人的反对,家人认为大妈妈是没事找事,但这位大妈妈看到案主父亲工作忙,案主没有妈妈,可怜他们,因此即使案主惹人烦,她也是愿意带他的。大妈妈很担心,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案主将来会麻烦,但是她认为对案主正确的教育方法应该是把案主送到特殊的学校去,自己的

社会心理学原理与应用网上作业一

哪位学者首先提出儿童的自我概念是通过“镜像过程”形成起来的“镜像自我”,即别人对于儿童的态度反应(表情、评价与对待)就像一面镜子? A) 米德 B) 库利 C) 弗洛伊德 D) 埃里克森 参考答案: 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2(2分) 社会认知的基本特性不包括哪一项? A) 互动性

B) 间接性 C) 整体性 D) 矛盾性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3(2分) 在利他行为的诸多理论中,我们所做的很多源于最大化我们的报酬和最小化我们的成本的动机。以上说法是出自于哪一理论? A) 社会交换理论 B) 社会规范理论 C)

D) 社会认知理论 参考答案: A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4(2分)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良好人际关系原则的是哪项? A) 相互性原则 B) 平等性原则 C) 强化原则 D) 交换性原则 参考答案: C

解析: 无 5(2分) 明尼苏达多项个性量表(MMPI)属于哪种测验? A) 速度测验 B) 智力测验 C) 能力测验 D) 典型反应测验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6(2分)

对肯定自我价值的他人,个体对其认同和接纳,并反过来予以肯定与支持。这一现象说明了哪一项原则? A) 人际关系的相互性原则 B) 人际关系的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C) 人际关系的交换性原则 D) 人际关系的平等性原则 参考答案: B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7(2分) 社会心理学关于归因理论的研究始于1958年哪位学者的研究? A) 冯特

B) 勒温 C) 墨菲 D) 海德 参考答案: D 收起解析 解析: 无 8(2分) 7-11岁儿童观看一个成人的捐赠行为后,会表现得很慷慨,主动捐赠自己获得的奖品,这是通过利他行为的哪种外部影响因素来促进利他行为? A) 马太效应 B) 鲶鱼效应 C)

社区工作是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

社区工作是社区工作是社会工作的一种,也是社会工作的三大传统方法(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之一。它既是一项事业,也是一个专业、一门艺术。社区工作者面对的是整个社区的居民,要求通过专业的技巧和方法对社区事务和人际关系进行有效有序的协调,使社区保持健康的状态和良性发展。因此社区工作者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荣誉感,具有务实求真的态度,并有判断事物的扎实知识基础和进行组织沟通的技巧。因此,作为社会工作者的一部分的社区工作者也根据社区工作的普遍价值和中国社区工作的实践,制订有自己的专业伦理守则。 具体要求有: 1、社会责任感。社区工作者对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应用的职责具有清楚的认识。即每个个体无论处于多么困弱状况,都有其生存、安全、社交、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权利和需要。社区工作者作为以社区和居民群体为对象的社区工作者,将完善和发挥工作对象的社会功能为已任。社区工作者的宗旨和目标是帮助社区解决社会问题,使社区获得应有的福利和能力,而不是为社区工作者个人或小团体赚取金钱或私利。社会工作作为一种提供社会救助或救人自助的特殊服务,并不向求助者收取费用。社区工作属于“非营利”事业,来自政府资助和私人捐助的经费主要用于公共福利和基础建设。社区工作者必须具备一种崇高的理想,以务实的方法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服务社区,贡献社会。 2、平民意识。社区工作项目一般是根据社区居民的需要而确定的,社区工作者要把自己置于社区一员的位置才能体会和理解社区需要,充分尊重每一个社区成员的人格尊严和平等权利。社区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实现社区参与,增强社区成员对社区事业的关心和介入,帮助他们找到最关键的问题,培养人们的自助能力;并通过共同的工作计划或项目,推动社区发展。没有这种“群众路线”,社区工作就失去了动力和目标。社区工作者的平民意识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民主意识。即使社区工作者具有一种组织者的身份,也要充分重视志愿参加和民主合作的精神,促进社区成员或团体的自由发展和自动调适,充分发展各自的潜力。 3、知识基础。社区工作者的知识结构至少应当包括三个部分:第一,社区工作自身的理论体系和实务模式。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主要方法之一具有一套独特的工作原则、步骤和方法,社区工作者必须首先了解自己的工作的特殊和特点,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巧。第二,相关行为科学及社会科学的知识方法。在现代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过程中,吸收了各种现代科学成果。如果说,从事个案和小组工作更需要掌握一些社会心理学、精神医学、文化人类学知识的话,社区工作则更需要政治学(如公共行政学)、社会学(如组织社会学)以及经济学、教育学知识。第三,社区背景知识。较全面、深入了解一般社区结构、服务事业及公共或私人机构的功能特点,并熟悉社区生活习俗,从而容易适应工作环境,建立积极的社会关系。 4、沟通技巧。社区工作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工作者能否取得社区成员的信任,与社区组织建立全面的合作关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是社区工作者的基本角色要求。社区工作者既要与社区内外的组织机构打交道,也要与社区成员共同学习、讨论和工作。无论是工作伙伴之间的联合设计、集中财力、协同服务,还是推动工作对象的自助、互助和自治,都需要社区工作者发展或维持友好合作、群策群力,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社区工作者面对的工作伙伴或对象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教育心理学题库1000道 11.我国心理学家通常将十二岁至十四五岁的年龄时期,称做:( ) A.童年期 B.少年期 C.青年期 D.中学生期 12.著名的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形式运算阶段是在( ) A.0~2岁 B.2~7岁 C.7~11岁 D.11~15岁 1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认为儿童人格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有一种冲突和矛盾所决定的发展危机。比如12~18岁阶段阶段的危机冲突是( ) A.勤奋感对自卑感 B.主动感对内疚感 C.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 D.自主感对羞耻感 14.目前研究男女智力的性别差异的基本结论之一是:( ) A.男优于女 B.男女总体水平大致相等 C.女优于男 D.男女总体水平,有年龄相等,有的则不相等 15.依照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学习的基本规律有三:效果律、练习律和:( ) A.准备律 B.刺激律 C.失败一成功律 D.成功一成功律 16.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创始者是( ) A.斯金纳 B.巴甫洛夫 C.加涅 D.苛勒 17.哪个学习理论学派的学生观,强调引导儿童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 ) A.完形一顿悟说 B.认知一结构学习论 C.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D.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8.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阿特金森认为避免失败者的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败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当一项任务的成功率为50%时,他们会:( ) A.可能选择 B.犹豫不决 C.回避这项任务 D.坚决选择 19.著名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告诉我们,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对学习效果的提高:( ) A.也是中等 B.不利 C.关系不大 D.最有利 20.学生的知识学习过程主要是一个对知识的内在加工过程。它包括三个阶段,即知识获得、知识保持和:( )

社会工作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社会工作的社会心理学基础 发表时间:2018-10-12T10:10:26.897Z 来源:《知识-力量》5中作者:车怡萍 [导读]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社会工作不断吸收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社会工作是助人的服务活动,针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的变化过程和原因做出有效的措施。但是,每个人都是处在社会 (西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助人的服务活动。作为一门综合学科,社会工作不断吸收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理论成果。社会工作是助人的服务活动,针对的对象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了解服务对象的心理的变化过程和原因做出有效的措施。但是,每个人都是处在社会中,更需要了解每个人在社会环境中是怎么思考、感受和行动的。社会心理学就是这样一门研究我们周围情境的力量的科学,尤其关注我们是如何看待他人,影响他人。社会心理学不仅为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社会工作实践过程中提供了科学的方法和技巧。 一、社会心理学: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之一 (1)人在情境中 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重要分支注重研究人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我们是如何改变环境,环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社工理念下的人不是完全独立自存的个体,研究一个人,必须将其放到他所处的环境中进行,即他的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应该注重研究案主的环境和社会环境间各要素的关系,即人在情境。人受到环境压力和人们彼此冲突的影响和困扰,因此要用系统的方法去分析情境中人们的行动。 (2)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学习理论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的,要探讨的是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强调要善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去引导个人的行为中的作用。在社区社会工作中,都是强调在做活动的时候,让参与者感觉到都是为了奖励而来参加活动的,而社工的目标就是整合资源,让社区居民可以享受到服务,假如单单令到社区居民参加活动就是为了奔着奖励而来,那活动失去了应有的目的。当然并不是完全要摒弃奖励,社工需要做的是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如何让服务对象感觉得到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让对象肯定自己。 (3)镜中我理论 镜中我理论为小组共组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小组工作旨在以人际间的依存互动关系为基础,通过专业的活动过程来恢复和增强个人、团体的社会功能,进而实现社会发展的目标。小组作为一个微型社会,小组对自我的形成至关重要。个人行为是与他人互动的结果,小组工作者应重视成员在小组工作种的作用。自我在小组中产生,小组工作中应注意利用小组这面“镜子”,引导小组成员正确认识自我,从而更好的协助一些成员纠正自我认识的偏差。 (4)舒茨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于1958年提出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舒茨认为,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过程中,都有三种基本的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并且这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假如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缺少与父母长辈正常的交往,社会的经历非常少,儿童阶段同同班的交往亦比较少,对个体来讲他们的包容需要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就会产生否定于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产生心理的焦虑。这个在社会工作中类似于隐蔽青少年居多,拥有自己的世界,从不与外界进行交流。舒茨的理论在解释群体形成与群体分解中提出群体整合原则,即群体形成的过程开始是包容,而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这种循环不断发生。群体分解的原则是反其序,先是感情不和,继而失控,最后难于包容,导致群体分解。 二、社会心理学:提供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面对现实,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是它的主旨,社会心理学可以为社会工作实务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方法和技术。一般来说,社会心理学包含了三方面的内容,社会思维、社会影响和社会关系。 (1)社会思维与社会工作 社会思维包括自我知觉、自尊、偏见、社会信念与判断、行为与态度。社会心理学研究我们是如何解释行为,归因于个人还是情境?在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会常犯基本归因错误,会把他人的行为归结为内在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社会工作者在接案的时候,要对案主进行预估,对案主出现的问题和困难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分析。例如在面对低保户案主的时候,不能把家庭的贫困仅仅归结为案主懒、不愿工作等内部原因,对案主进行思想教育,而是应该了解案主所处的环境,根据不同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避免基本归因错误就避免的对服务对象的偏见,就避免对服务对象贴标签。很多时候,我们的信念有时候会产生重要的作用,较高的期望会影响成就低的人。作为社会工作者要对案主保持期望,相信案主是有潜力的,能够从困境中走出来。社工对案主的期望就会变成案主自我实现的预言,激发案主改变的动力。 (2)社会影响与社会工作 社会影响研究从众行为、说服与群体影响。社会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需要说服别人做某些事,社会心理学就为社会工作者提供了一些方法技巧。从传达者、信息、沟通渠道以及听众这四个要素解释了有效的说服情况。无论是个案、小组还是社区都存在需要说服的对象,尤其是在案主存在不合理信念的时候,就需要我们运用各种语言技巧、环境资源等方式说服案主纠正不合理信念建立合理信念。尤其是在危机干预的时候,如何说服案主就显得更为重要了。群体影响研究了我们是如何受他人影响的,在社会工作小组以及社区工作的过程中利用群体影响能够有效的达成目标。 (3)社会关系与社会工作 社会关系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又一重要领域。我们彼此之间是如何联系的,对人们的感觉和行动有时是负性,有时是正性的。与许多态度一样,偏见非常复杂,而且可能包括某种傲慢的情感成分。偏见产生的后果非常严重,即刻板印象能自我永存,它们的存在就能阻止它们的变化。刻板印象能够将自身变成现实,尽管最初它们并不是实事,但刻板印象的存在能够使它们成为实事。社会情境以不同的方式

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性论文

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性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学院学院专业学生姓名学号年级级指导教师 毕业教务处制表毕业 二〇一三毕业年三月毕业二十日 Ke station a level 75275 Simon station two level 11333 South door station level 16650 Creek station two level 6000 gold hung station two level 15000 Pro Hong Kong station level 64870 Figure 3.1-1 Yibin city main highway passenger station distribution schematic (4) Highway freight statio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displayed, Yibin City status only has 2 a three level LTL Terminal, respectively for nine home village Terminal and 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性论文一、论文说明 本团队长期从事论文写作与论文发表服务,擅长案例分析、编程仿真、图表 绘制、理论分析等,专科本科论文300起,具体信息联系二、论文参考题目 与思路 对于心理学对象問題的初步看法

欧美资产阶級心理学理論的现况 心理学应列为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 "科学"汪洋中的"人文"呼声——心理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的回归希望出版心理 学书籍 建立人生心理学刍议 心理学在四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南斯拉夫心理学概况 心理学研究的发展 莫大心理学系研究规划 心理学的改革问题 人性的归魅 家庭心理学和文化多样性 《心理学词典》即将出版 《心理学著作辞典》正式出版欧美资产阶級心理学理論的现况心理学应列为 一门独立的基础科学 "科学"汪洋中的"人文"呼声——心理学领域中人文精神的回归希望出版心理 学书籍 Ke station a level 75275 Simon station two level 11333 South door station level 16650 Creek station two level 6000 gold hung station two level 15000 Pro Hong Kong station level 64870 Figure 3.1-1 Yibin city main highway passenger station distribution schematic (4) Highway freight station distribution according to information displayed, Yibin City status only has 2 a three level LTL Terminal, respectively for nine home village Terminal and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汇总

●教育心理学期末考试题。 ●名词解释。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课件6) ●桑代克学习理论:效果律、准备律、练习律。 桑代克学习理论:桑代克的“试误——联接”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认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S——R);学习的过程或联结建立的过程是尝试错误的过程;学习应遵循精简原则,而不是推理原则。 桑代克关于学习规律的观点,提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律:(1)效果律:指从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加强或减弱受到反应结果的影响;(2)准备律:指有机体采取行动时,促使其行动就是一项增强,而阻碍其行动则是一种烦恼。当有机体并不准备行动时,迫使其进行行动则成为一种烦恼;(3)练习律:认为联结的强度决定于使用联结的频次。练习律由作用率和失用律两部分组成。(P56——57) ●观察学习。 观察学习:是个体只以旁观者的身份,观察别人的行为表现(自己不必实际参与活动),即可获得的学习。(P81) ●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167 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具体定义为:个人具有有意识的提取线索,因而能直接陈述的知识。简单地说,陈述性知识就是关于事物及其关系的知识。(P157) 程序性知识:关于完成某项任务的行为或者操作步骤的知识,或者说是关于“如何做”的知识。它包括一系列具体操作程序。P205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为有效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一般性策略,它包括一般的学习程序、规则、方法与自我调控方式等内容。课件P154 ●元认知。 元认知:元认知就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同时也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与调节。 P240 ●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指的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学习所产生的影响。这包括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又包括后继学习对先前学习的影响;同时,所谓的影响,既包括积极影响,又包括消极影响。P276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学习行为朝向一定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P426 ●发现学习,有意学习。 发现学习: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P106、107 有意学习:有意学习是针对机械学习而言的。指的是学习知识过程中,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点建立实质性和非人为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读后感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学科,它的学科生命力寓于全社会不同个人和由这些个人所组成的不同群体的需要和应用之中.社会心理学是指社会因素引起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事物及社会关系并对社会行为产生导向作用,对社会发生影响的心理活..通过读这本书可以让我明白社会心理学伴随社会发展,在已有成就的基础上寓益突破历史上形成的“心理—社会或社会—心理”这种社会心理学框架,用多学科的视角和方法去研究社会心理状态、过程和社会对社会行为的内在规定性,将会推动社会心理的进一步发展.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因此,人际关系是社会心理学中的中要内容之一.人际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际关系的实际是人与人的利害关系.你怎么对待别人,别人就怎么对待你,你满足了别人的需求,别人便同样会满足你的需求.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的人,是迷失于方向的人,只会把你原来的想法颠倒过来,只有给予、给予、再给予,那么你就会赢得别人的喜欢.人际关系的两个基本的维度是:感情上的"亲疏"和地位上的"尊卑".在社会交换理论看来,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经济交易,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地位、情感、服务和物品等.不过当人们建立关系后,分歧就难免,冲突也就可能出现. 在生活中,我们每天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信息.知觉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社会知觉是对人的知觉,它是关于他人和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和特征的一种整体性的知觉,人们也由此形成社会判断,并进一步对他人作出有根据的归因.它主要包括对他人的认识,对自己的认识,对群体的认识,对社会因果关系的认识.自我知觉的内容有两个基本成分:自我概念与自尊.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象镜子那样是从别人那里发现自己的".人们对自己首先要有自信,坚强的自信是成功的源泉,其实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能力低下而是信心不足,还没有上场,精神首先败阵.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败后的自暴自弃.所以我们要有自信. 在现实的生活中,我们总是有意无意地对他人形成一定的印象或看法.对他人的知觉中的社会心理活动规律在实践生活中的运用,而我们也应该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启示,对他人要有医生的心肠,但不能有医生的眼光.我们需要被别人信任,受到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积极的肯定与评价的一种精神需要.有许许多多普普通通的人由于受到信任和期望的激励而迈上了成功之路,也有许多一时的误入歧途的人因受到信任和期待的激励而重返正道.因此,我们要走出"晕轮效应"的迷宫,从客观上去看待别人. 社学心理学发展至今,有基础性影响的理论不外乎动机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理论、决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进化论社会心理学等几种,每一种理论都不能成为社会心理研究的一般性理论,也就是说每一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有限。在S.E.Taylor、L.A.Peplau和D.D.Sears 所合著的《社会心理学》一书中,作者也提出了相类似的看法:“现代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任何单一的一般性理论,如社会学习理论,都不能充分解释他们所研究的课题,因而从不同的理论传统中整合各种观点,就很有实用意义”。相对于结构主义、功能主义、行为主义,社会心理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的困难更大,这也正是社会心理学的特色所在。 作为一门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影响他人、及与他人关系的一门科学,社会心理学始终以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心理学试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 1. 1903年,在美国出版第一本《教育心理学》的心理学家是 (A)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2. 20世纪60年代初期,在美国发起课程改革运动的著名心理学家是(D) A.桑代克 B.斯金纳 C.华生 D.布鲁纳 3.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一般在 (A) A.2岁 B.4岁 C.5岁以 前 D.1—3岁 4. 儿童形状知觉形成的关键期在(B) A.2-3岁B.4岁 C.5岁以 前 D.1—3岁

5.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 A.行为系统 B.意识特点 C.综合心理特征 D.品德与修养 [ C] 6.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D) A.控制 B.基本看法 C.改造 D.意识 7. 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D) A.地升华 B.发挥 C.表现 D.持久的变化 8. 桑代克认为动物的学习是由于在反复的尝试—错误过程中,形成了稳定的 D A.能力 B.技能 C.兴趣 D.刺激—反应联结 [D ] 9. 提出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的巴甫洛夫 A.苏联心理学家 B.美国心理学家 C.俄国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 D.英国医生 [C ] 10. 先行组织者教学技术的提出者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

A.斯金纳 B.布鲁纳 C.奥苏伯尔D.桑代克 [C ] 11. 根据学习动机的社会意义,可以把学习动机分为 (C) A.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B.工作动机与提高动机 n C.高尚动机与低级动机 D.交往动机与荣誉动机 [ C] 12. 对学习内容或学习结果感兴趣而形成的动机,可称为 A.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情趣动机 D.直接性动 机 [ A] 13. 由于对学习活动的社会意义或个人前途等原因引发的学 习动机称作 A.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B.社会性动 机 C.间接性动机 D.志向性动机 [A ] 14. 由于个体的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需要学习动机 C.内 部学习动机 D.隐蔽性学习动机 [C] 15. 由于外部诱因引起的学习动机称作 A.外部学习动机 B.诱因性学习动 机 C.强化性动机 D.激励性学习动机[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