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园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制度

公园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制度

公园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制度
公园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制度

子长县城市公园安全生产工作管理制度

一、制度建设管理

(一)公园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生产组织机构,有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落实安全责任制,健全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台帐,保障公园劳动者的职业健康,有效控制危险点源。

(二)公园主要负责人和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应具有“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书”。应严格落实员工(包括公园职工、服务外包人员、临时用工等)的三级教育制度,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三)公园每年应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向员工和游客全覆盖进行安全教育,防止发生人身事故和其他安全事故。

(四)建立完善公共场所突发事件、食品经营、施工和游乐设施等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定期针对相应应急处置预案进行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五)在公园内开展各类主题活动需遵守相关规定,应制定有配套的安全应急处置预案,并应遵循“谁主办,谁负责”的安全管理原则。大型群众性活动应符合《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群众性活动参与人数大于或等于

200人的,须经公园管理机构同意后实施,并报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安全设施管理

(一)公园内依法设置消防设施(消防栓和灭火器等),消防通道应保证畅通。消防器材按规定配置,有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员,定期对消防器材有效情况进行检查,确保完好、有效率达100%。

(二)公园内有符合国家特种设备(施)界定标准的,年检合格率应达100%。未通过国家相关部门认定或使用年限过期的,严禁使用。

(三)园内各类危化品应专门储藏,并有专人保管,领用制度健全。

三、责任事故控制

(一)公园宜为游客购买园区内意外保险。

(二)园内全年不发生死亡、重伤、急性中毒、火灾等经济损失5000元及其以上的事故,杜绝安全生产等级事故发生。

(三)无群体性事件发生。

四、安全生产专项经费落实

按照国家《安全生产法》的有关要求,公园应落实专项经费,保障有力,隐患整改迅速。

子长县城市公园信息管理制度

一、档案管理

(一)园内所有乔木和大型灌木均有普查登记资料,并建立主要植物登记档案。

(二)建立古树名木的生长发育和维护技术档案,记录物候期、生长发育情况、养护管理技术措施和养护管理责任人变更信息,已死亡的古树名木应及时销号、转档。

(三)做好园内设施维护管理和设备检验、维修、更换记录等资料的收集和归档管理。

(四)应做好公园建设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结算决算、审计监督和重大事件的全套资料(包括文字资料、工程图纸、现状图片及相关电子文档等)的收集、归档工作。

二、日常管理

定期应将公园绿化养护管理、安全生产管理、经营服务管理、项目管理等日常管理工作记录和文件整理归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