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设计管理过程中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管理

设计管理过程中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管理

设计管理过程中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管理
设计管理过程中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管理

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管理

1.1 BIM实施环境

1.1.1 政策环境

近三年内国家及省市各部门发布的BIM相关政策文件、规范、标准一览表

1.1.2 项目BIM管理实施标准

(1)原则上依据国家各部委发布的BIM标准作为项目实施BIM应用的指导标准,在项目实践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项目实施标准,但不应低于国家与省市标准。

(2)执行的BIM标准写入设计任务书,并作为成果交付审核的重点之一。

(3)当前各部委、省市发布的BIM政策和标准更新较频繁,要注意收集更新信息。

1.1.3 BIM管理组织架构与人员配置

(1)BIM管理团队接受设计管理的统一部署和组织。

(2)BIM管理团队应与设计管理团队高度融合,互相促进。设计管理人员与BIM管理人员应有交叉重合,以保证相关制度、流程、协调管理工作的统一。

(3)BIM管理团队岗位配置与要求:

1.1.4 BIM实施软硬件要求(参考)

本表格所列软硬件要求为参考性标准,项目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软硬件方案。

1.1.5 BIM协调管理平台

1.2 BIM实施服务单位的选定(建议与设计单位选定内容合并)1.

2.1 BIM实施服务单位选择原则

(1)目前市场上选择BIM实施服务单位的形式比较灵活,代建局可根据项目实际选择合适的设计BIM实施服务形式,包括设计+BIM总承包、施工+BIM 总承包、BIM服务独立招标等。为保障BIM全过程深入应用与落地,同时建议采用项目总承包、全过程工程咨询等新型服务形式。

(2)设计阶段的BIM实施服务宜由设计单位自有的BIM团队负责。如项目采用BIM正向设计,应将自有BIM团队作为强制性要求。

1.2.2 招标条件

(1)如设计BIM咨询服务单独招标,BIM费用宜采用固定总价单列,并依据《广东省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费用计价参考依据》计算费用。

如设计与BIM整体打包,为保障BIM实施质量,加强设计单位实施BIM的积极性,仍建议相关费用单列,而非以设计费为基准附加费率。

(2)对投标单位的BIM技术应用能力、BIM业绩及拟派人员能力提出要求。尤其注重考核投标单位是否拥有类似项目非外包的BIM应用业绩、应用情况,拟派BIM负责人和主要技术骨干的项目经验和BIM技术能力。

(3)在招标文件中应要求投标人提供类似项目的BIM应用成果图片、视频、漫游模型等作为投标文件附件一并提交,以此检验投标人的BIM应用能力。

(4)在招标文件中应要求投标人编制本项目设计BIM实施策划,以此考察投标人BIM实施的综合规划能力。

(5)在招投标环节中,应在定标前增设清标环节,聘请相关专家对模型、视频、BIM实施策划等进行专业评审,并给出书面评审意见。

1.2.3 合同条款

(1)应编写BIM实施义务条款,明确保障BIM实施的基本条件。

(2)应规定设计单位与BIM实施服务单位有义务接受发包人委托的设计管理方BIM管理的相关条款。

(3)应规定BIM实施服务单位有义务按照发包人的要求在模型中添加其他专业信息,以保证设计模型的传递和使用。

(4)应编制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造价实施服务单位在BIM协同工作对接的相关条款。

(5)发包人应规定项目实施依据的BIM相关标准。

(1)应有BIM交付物的具体数量和种类以及交付形式要求的条款,本条款应与BIM工作清单一致,并明确规定相关BIM交付物的知识产权归属。

(7)应规定设计BIM成果向施工单位交接时,BIM实施服务单位需派驻技术人员到项目现场开展配合工作的要求。

(8)应规定发生设计变更时,设计阶段BIM实施服务单位应配合修改模型、辅助进行变更技术分析、变更量估算等要求。

(9)应规定BIM实施服务单位配合现场参与施工阶段BIM实施关键节点验收、相关会议的要求。

(10)应明确BIM违约条款和处罚措施,以及BIM创优评奖的奖励措施。

(11)BIM技术应用费用中应设置一定比例的绩效奖金,视当前付款节点的履约评价情况足额发放、延迟发放或扣除。

1.3设计BIM目标设定

1.3.1 需求分析

1.3.2 实施范围

1.3.3 管理目标

确立项目设计阶段BIM应用目标,以目标为导向进行项目设计BIM管理策划。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质量目标。对设计单位应用BIM技术优化设计的成果设定量化考核指标,如BIM模型质量评价、模拟分析应用情况评价、碰撞检查闭合率、设计优化率、图模一致率、BIM模型复用率、设计变更率等。

(2)进度目标。在保障BIM应用进度与设计进度一致的前提下,利用BIM 设计的三维可视化、数据可视化特点,提高使用方决策效率,降低需求因素导致的进度风险。明确设计单位运用BIM解决使用方需求问题的应用深度与实际效果要求。

(3)成本目标。明确设计单位使用BIM进行经济性分析、工程量计算的应用深度以及BIM应用的经济效益指标。

(4)创优目标。确定项目BIM应用成果的报奖创优目标,如“创新杯”、“龙图杯”等。

1.3.4 设计任务书

1.4设计BIM管理体系

1.4.1基本原则

(1)在国家部委与代建局BIM政策指导方针基础上,制定BIM工作管理办法,建立BIM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计BIM管理方案。

(2)将设计单位各专业、专项设计单位(如有)纳入统筹管理,在统一BIM实施标准下,明确项目BIM实施的组织架构、各参与方的职责分配与工作流程关系,建立相应BIM管理和沟通机制,最终形成符合项目特点的BIM管理制度、流程。

(3)设计管理与BIM管理融为一体,人员配置和工作流程高度结合,保证设计管理与BIM管理的准确性、一致性、时效性。

(4)重视设计BIM成果与施工阶段衔接,建立相关交付标准与流程,保证模型复用性,减少中间环节的多余工作。

1.4.2管理总策划

结合代建局的需求以及项目的工程特点,梳理项目设计阶段BIM应用环境,编制覆盖设计各阶段的项目级BIM管理策划,为设计BIM管理提供可操作性强的具体方案,主要包括BIM管理各项制度、工作要点、工作流程,明确各参与方的协调工作职责和权限,制定设计BIM实施计划及里程碑节点,编制管理标准表格等。

1.编制BIM管理工作总策划

1.4.3 项目实施标准

分别做好项目的调研,组织BIM标准编制专题会,听取各相关参建单位意见和建议,确定编制的边界和内容深度。

梳理代建局现有的项目管理的业务流程,并与BIM管理流程对应。BIM协调工作流程主要以代建局现有的BIM标准、规范为重要依据,针对项目特点,对应开展基于BIM 的业务流程优化工作。

统筹设计单位建立不同设计阶段的模型样板、应用样板。

1.4.4 实施资源检查

(3)BIM实施资源检查记录表

1.4.5 模型管理

(1)模型管理原则

BIM工作开展前,管理方对BIM模型命名规则、项目文档格式标准、模型拆分标准、模型图形标准、模型单位坐标设置规则和模型信息标准等进行明确。

在BIM管理过程中,统筹设计单位将各专业BIM模型整合,以提高BIM协调效率;

按时间节点对BIM模型进行抽检与验收,并对模型抽检与模型验收情况及

问题跟踪进行记录与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

支持施工单位提前介入BIM设计过程,以BIM模型为载体,在专项设计、深化设计方面发挥作用。

(2)建模深度指标

(3)模型版本管理

(4)模型质量检查

1.4.1 过程管理

(1)建立模型会审制度,对会审的时间节点、会审的形式、会审结果表现方式、意见确认、意见反馈等进行规定。

1.4.7 协同工作

基于BIM的设计协调主要围绕BIM模型及应用成果建立规范的信息沟通与反馈机制,以项目设计管理团队为核心进行协调,提高沟通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追溯性。

加强中间审查,对设计管理方发现的设计问题和提出的意见,必须要求设计单位按时反馈与答复。

要求设计单位把设计会审与设计变更反馈的内容体现在BIM模型上,由BIM总协调方协助设计管理方验证是否合理,通过设计协调会将协调的成果反馈给相关单位,确保反馈信息的及时传递。

1.4.8 成果交付审查

(1)设计BIM成果是指设计BIM实施过程中生成的阶段性和最终的BIM 成果文件,包括BIM模型、文档、工程表格、视频、图片等项目文件的总称。

(2)建立设计BIM成果交付制度,规定设计单位交付BIM成果的内容、

形式、质量要求、时间节点等。编制BIM成果交付流程,重点细化施工阶段模型会审、模型交底流程,保障设计BIM可落地。细化BIM成果交付审核验收标准,确保BIM成果与设计成果一致,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BIM实施服务单位须严格依据项目设计招标文件、设计任务书、设计合同中的设计节点、深度要求等完成BIM模型创建与应用分析。

(4)由BIM实施服务单位负责收集各专业设计分包BIM成果,对BIM成果进行汇总。成果交付前,设计单位须对设计BIM成果进行初审。

(5)设计管理方负责对BIM实施服务单位的BIM成果进行审查。

(1)各阶段设计BIM 交付成果详表

(7)设计BIM成果交付审查流程

1.4.9 成果交底

1.4.10 履约评价

(1)BIM实施履约评价原则

对BIM实施服务单位的履约评价包括阶段性评价与最终评价。在项目前期,主要关注BIM人员配置、软硬件配置、BIM应用实施方案等配备情况和完成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关注BIM模型创建情况、BIM应用落实情况、BIM应用效益、BIM工作配合情况等。设计完成后,评价BIM成果交付情况以及与施工衔接情况。在最终履约评价中,还应设置施工单位反馈、设计变更情况、应用整体效益等评分项。

阶段性履约评价以不同设计阶段作为周期,针对项目特点制定履约评价节点和具体评分项。为保证公平,履约评价得分应包括BIM实施服务单位自评、设计管理方评价和建设单位评价,取不同权重计算最终得分。

履约评价应作为支付绩效奖金的依据,在合同条款中作相关规定。

(2)BIM实施各阶段履约评价主要内容:

(3)BIM实施履约评价细则

履约评价满分100分,其中基本得分10分,奖励加分40分。总分低于10分视为履约不合格。履约评价细则参考内容如下:

(3)BIM实施阶段性评价参考表格

1.5 BIM辅助设计质量管控

(1)要求设计单位利用BIM可视化、参数化特点进行模型综合检查、环境性能模拟分析、建筑指标分析、净高分析、流线分析等一系列应用,提升设计质量。

(2)设计各阶段成果的审查应纳入BIM模型审查的内容,重点关注上述应用的落实情况。

(3)充分利用BIM模型辅助设计审查。在保证图模一致的基础上,检查设计深度、设计完整性、设计合理性,杜绝多专业碰撞、底图不一致、标注错漏、空间不足、机电系统设计不合理等低级错误。

(4)召开专题协调会,将通过BIM发现的问题向设计人员展示,督促设计单位给出解决方案。

1.1 BIM辅助限额设计

(1)对通过BIM模型进行工程量统计的内容、深度、范围提出明确要求。(2)工程量统计工作应与项目概预算编制工作充分结合,设计人员与造价专业人员共同参与。BIM工程量统计成果要经过造价部门复核。

(3)配合造价部门制定BIM模型转化到算量软件的建模标准、操作规程,保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