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种植及林下养殖示范园区暨肉羊养殖及肉制品加工基地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种植及林下养殖示范园区暨肉羊养殖及肉制品加工基地投资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种植及林下养殖示范园区暨肉羊养殖及肉制品加工基地投资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述

1.1 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生态种植及林下养殖示范园区暨肉羊养殖及肉制品加工基地投资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单位:****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3、建设性质:新建

4、项目负责人:***

5、建设地址:**省**市**县**镇

6、项目总投资:8亿元

7、资金来源:自筹

8、项目建设周期:项目分四期建设,总建设期限为5年,一期项目建设期为2年,建设时间为2016年1月正式启动,工期进展顺利预计在2018年1月竣工。

9、项目建设单位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于2008年1月,注册资金1000万元,是一家以科技为导向,集无公害蔬菜与水果生产加工,花草林木种植、家禽家畜养殖、食品加工以及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民营企业。公司倡导“绿色、生态、健康、快乐”的生活理念,致力于农业领域,为推动生态农业产业的发展竭尽全力奉献自身应有的力量。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规划用地面积为000亩,总投资额为8亿元,分2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额0亿元,规划用地面积000亩,用于肉羊养殖场建设,年养殖规模达0000头。

二期项目总投资额为0亿元,规划用地面积000亩,用于产品深加工,主要为羊肉分割深加工、冷库,休闲食品(肉)加工。

1.3项目建设目标

建成**省规模较大的肉羊养殖、羊肉制品加工生产基地,实现年出栏0000头肉羊,创造就业岗位0000个,带动周边个体养殖户致富。

1.4项目总投资额

该项目主要以现代生态有机农业为主,以现有生态农业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总投资8亿元,总共分2期完成,资金来源为建设单位自筹。

1.5报告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

(4)《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发字{1999}1号);

(5)《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和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若干条文的解释(财发字{1999}57号);

(6)《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建设试行标准》{(94)国农综字第28号};

(7)企业提供给**星宇工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相关技术资料;

(8)企业提供的相关协议、资质、证书。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序号科目单位指标备注

1 项目总投资万元

1.1 建设投资万元

1.2 建设期利息万元

1.3 流动资金万元

2 年均营业收入万元

3 年均总成本万元3.1 年均固定成本万元

3.2 年均可变成本万元

4 年均经营成本万元

5 年均利税总额万元

5.1

年均营业税金及附

万元

5.2 年均利润总额万元

6 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后

7 财务净现值万元税后

8 税后投资回收期年

9 财务内部收益率% 税前

10 财务净现值万元税前

11 税前投资回收期年

12 总投资收益率%

1.7研究结论

1.建设肉羊养殖及肉制品加工产业园是现代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在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并举的基础上达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走农业产业化道路;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方向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市场提供无公害农副产品,是符合当前国家和我省农业产业政策的。

2.项目区环境条件好、气候适宜、雨量充沛、土地资源丰富,可充分发展多种农业项目。本项目从现代农业生态示范考虑各子项目的

综合开发利用,使项目总体上产生良性循环,变废为宝,并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保护了环境,有显著的生态效益。

3.项目建成后,保证了**市近郊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生态养殖是一种新型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肉羊养殖及肉制品加工产业园的建设可带动**市区域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和应用,使**市的环境质量得以改善,真正做到对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4.本项目各子项均引进良种肉羊品种和饲养,采用先进的技术和饲养方法,依托科研院校不断更新,做到高投入、高效益,在调整生态生产模式的同时,发展深加工,形成产业化生产,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项目拟生产优质农副产品为主,全面开发无公害、有机食品及绿色蔬菜,供应**市市场及辐射周边区域,起到示范推广作用,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5.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明显,财务评价指标均高于一般农业项目,项目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背景和必要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1、政策背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以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其他农业地区为重要组成的“七区二十三带”农业战略格局。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粮食、棉花、油料、糖料等大宗农产品。加快发展设施农业,推进蔬菜、水果、茶叶、花卉等园艺作物标准化生产。提升畜牧业发展水平,提高畜牧业产值比重。促进水产健康养殖,发展远洋捕捞。积极发展林业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壮大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

(2)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提出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农村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综合整治,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加大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力度,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统筹安排新的退耕还林任务。探索开展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建设试点工作。加强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和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央财政国家级公益林补偿标准,增加湿地保护投入,完善林木良种、造林、森林抚育等林业补贴政策,积极发展林下经济。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搞好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和土壤环境治理,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加快农村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发展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示范村镇。开展宜

居村镇建设综合技术集成示范。

(3)2015年,中央颁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为中央一号文件,一号文件的内容主要包括: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力度;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围绕增添农村发展活力,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围绕做好“三农”工作,加强农村法治建设。

2、生态农业产业背景

生态农业是指在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原则下,总结吸收各种农业生产方式的成功经验,按生态学、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农业体系。它要求把粮食生产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相结合,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把大农业与二三产业发展相结合,利用我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和现代科学技术,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和经济的良性循环,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种养殖能够充分发挥地区优势。一个地区的其特定的自然条件,形成了特有的生物资源,历经劳动人民选择培育,展现了它的独特农业景观。不仅说明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树适其土”的现实,而且各地区只有充分利用其特有资源生产农产品,发挥地区农业优势,才能调整好农业结构,改变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区域结构考虑趋同的弊端,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农业生态种养殖适应了多层次、多样化、多变化的市场需求。实践证明,只有饱和的产品,没有饱和的享受。消费者对农业市场的动态或静态需求无止境,而且是同类农产品的多层次,不同农产品的多样化,数量质量品种的多变化。一个地区绝对生产不了市场需求的所有农产品,农产品市场销售的产品产自许多地区。每个地区只有发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