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D)1、蚯蚓的环带与下列哪项有关:

A、营养

B、运动

C、防御

D、生殖

(B)2、渐变态昆虫在羽化之前发育的一种特征为

A、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B、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C、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D、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C)3、下列有关疟原虫的生活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在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中发育的

B、疟原虫的有性世代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的

C、雌按蚊叮咬人时,将合子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

D、孢子生殖的过程是在雌按蚊体内进行的

(C )4、下列有关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

B、原生动物也有有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是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C、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

D、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C)5、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

(C)6、水螅在秋末冬初,环境条件不利时,生殖方式主要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卵式生殖

D、分裂生殖

(A)7、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是

A、海绵

B、海蜇

C、珊瑚

D、海葵

(A )8、下列属于辐射对称的动物是

A、水螅

B、涡虫

C、海星

D、文昌鱼

(B)9、涡虫的肌肉系统是下列何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中胶层

(D )10、下列与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无关的特点是

A、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

B、感觉、运动器官退化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系统发达

(C )11、涡虫的梯状神经系统较水螅网状系统高等进化,主要表现在

A、传导速度快

B、传导冲动的速度慢,且不集中

C、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并且更趋向于集中

D、梯状神经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

(B)12、真体腔和原体腔的主要区别是

A、真体腔是中胚层出现后形成的,原体腔是两胚层动物所特有

B、真体腔具有肠壁肌肉层和体腔摸

C、原体腔相当于囊胚腔,真体腔相于原肠腔

D、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之间的空腔,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D )13、蛔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

B、猪

C、昆虫

D、没有

(C )14、在进化过程中,真体腔首先出现于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C )15、下列生物中,身体属于同律分节的是

A、沙蚕

B、蝗虫

C、蚂蝗

D、河蚌(不分节)

(C)16、蚯蚓的运动器官是

A、纤毛

B、鞭毛

C、刚毛

D、疣足

(C)17、蜘蛛排泄废物的器官为马氏管,这种器官起源于

A 体壁

B 前肠

C 中肠

D 后肠

(B )18、在进化过程中,专司呼吸的呼吸器官首先出现在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C)19、下列生物中属于雌雄同体,异体受精的是

A、蛔虫

B、猪肉绦虫B、蚯蚓D、蝗虫

(C )20、蚯蚓暴露于干燥空气中,见到阳光,很快就会死亡,其原因是

A、体内失水过多

B、蚯蚓是厌氧型的,接触到氧气后,无氧呼吸受到抑制而死亡

C、体表失水、干燥影响呼吸而窒息死亡

D、体内废物不能及时排出

(A)21、在蚯蚓的循环系统中,血液流动的方向是

A、背血管→心脏→腹血管

B、腹血管→心脏→背血管

C、心脏→背血管→腹血管

D、背血管→腹血管→心脏

(B )22、无齿蚌的育儿囊指的是:

A、外套腔

B、外鳃瓣的鳃腔

C、围心腔

D、内鳃瓣的鳃腔

(A )23、河蚌的运动器官是

A、斧足

B、腹足

C、足

D、腕足

(C)24、蜗牛的眼有一对,着生在

A、头部

B、头部的前一对触角上

C、头部的后一对触角上

D、外套膜顶端

(B)25、蜗牛爬过的地方总是留有一条粘液的痕迹,是

A、由外套膜分泌的粘液

B、腹足中的足腺分泌的粘液

C、口腔中的唾液

D、尾腺分泌的粘液

(B)26、乌贼的循环系统属于

A、开管式循环

B、闭管式循环

C、开管式和闭管式的混合形式

D、没有

(D)27、蜗牛的呼吸器官是

A、鳃

B、肺

C、皮鳃

D、由密布血管的外套膜当作肺进行呼吸

(C )28、从蝗虫的发育过程来看,体腔属于

A、原体腔

B、次生体腔

C、混合体腔

D、真体腔

(D )29、下列昆虫的口器属于咀嚼式口器的是

A、苍蝇和蚊子

B、蜜蜂和蝗虫

C、蝗虫和蝉

D、菜粉蝶的幼虫和油葫芦

(D )30、在蜜蜂的工蜂身上,用于攻击“敌人”的武器主要是

A、触角

B、花粉刷

C、口器

D、腹部末端的螫针

(C )31、同种昆虫之间的信息联系是通过释放信息激素来实现的,那么,在昆虫身上感受信息激素的化学感受器位于

A、头部

B、鼻孔

C、触角

D、单眼

(C)32、蝗虫的听器位于

A、头部两侧

B、复眼后侧

C、第一腹节的两侧

D、尾部

(C)33、消灭蝇和蚊的最有效办法是

A、喷农药

B、点蚊香

C、控制和清除孳生的场所

D、消灭幼虫

(D )34、我们在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时,由于草履虫的运动速度过快,影响观察,所以在观察时要限制其运动速度,采取的办法不可取的是

A、在载玻片上的草履虫培养液滴上放少量棉花纤维

B、用吸水纸从载玻片的边缘吸取一些水

C、用新鲜的蛋清加等量的水混合均匀后滴入载玻片的草履虫培养液

D、在培养液中放少许冰块

(C)35、蝗虫的气门分布在何处

A、头部和胸部,共8对

B、腹部,共10对

C、胸部和腹部,共10对其中胸部2对,腹部8对

D、头部1对

(B )36、节肢动物血液的颜色是无色、或淡兰色,为什么

A、血液中无血细胞

B、血液中血浆和血细胞中无血红蛋白,血清只有血清蛋白,能携带O2

C、血细胞中有血红蛋白,但不是红色的

D、节肢动物没有血液,只有体腔液

(B )37、蝗虫和对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鳃、鳃

B、气管、鳃

C、气管、气管

D、鳃、气管

(C )38、下列不属于昆虫纲动物特点的是

A、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B、头部有触角一对,复眼一对,口器一个

C、身体分为头胸部和腹部

D、胸部有三对步足,一般有翅2对

(D)39、下列不被用来制作毒瓶的物质是

A、桃仁

B、乙醚

C、醋酸乙烷

D、樟脑丸

(A )40、在制作昆虫标本时,针插的部位有严格的要求,对于鳞翅目昆虫和膜翅目昆虫针应插在

A、中胸正中央

B、中胸中央偏右一些

C、右面鞘翅的左上角

D、前胸基部上方的右侧

(C)41、下列属于后口动物的是

A、昆虫

B、蚯蚓

C、棘皮动物

D、软体动物

(A )42、具芒状触角的鞭节为

A 一节

B 二节

C 若干小节

D 呈丝状

( B )43、蟋蟀、蚜虫、菜粉蝶、蝇、蜜蜂的口器依次是

A 刺吸式、刺吸式、虹吸式、虹吸式、嚼吸式

B 咀嚼式、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嚼吸式

C 咀嚼式、虹吸式、刺吸式、舐吸式、虹吸式

D 吸嚼式、刺吸式、虹吸式、舐吸式、虹吸式

(B )44、血吸虫患者往往要通过检查虫卵来确诊,检查虫卵的材料是

A 患者痰液

B 患者的大便

C 穿刺患者肝脏而得到的肝组织

D 以上三者

(C)45、下列动物属于雌雄异体的一组是

A 涡虫、蛔虫、钩虫

B 猪肉绦虫、血吸虫、钩虫

C 血吸虫、蛔虫、钩虫

D 猪肉绦虫、涡虫、血吸虫

(D)46、许多动物的个体发育中要经历特殊的幼虫期,下列组合哪组正确

Ⅰ.腔肠动物a.担轮幼虫Ⅱ.扇形动物b.牟勒氏幼虫

Ⅲ.环节动物c.面盘幼虫Ⅳ.软体动物d.浮浪细虫

A Ⅰa、Ⅱb、Ⅲc、Ⅳd

B Ⅰb、Ⅱc、Ⅲd、Ⅳa

C Ⅰd、Ⅱb、Ⅲa、Ⅳc

D Ⅰd、Ⅱa、Ⅲc、Ⅳb

(D)47、某农业技术员在棉田中检查发现,棉叶向叶背面卷曲,这可能是由哪种害虫所致:

A 天牛

B 螟虫

C 棉蝗

D 蚜虫

( B )48、餐桌上所食海蛰皮是哪一部分:

A、口腕

B、外伞部

C、体前端

D、胃丝

( A )49、建成埃及著名金字塔的是:

A、有孔虫的外壳

B、太阳虫的外壳

C、沙壳虫的外壳

D、表壳虫的外壳

( B )50、与偕老同穴共栖的是:

A、寄居蟹

B、俪虾

C、海葵

D、绿藻

(C)51、下列哪一种是真水母:

A、桃花水母

B、僧帽水母

C、海月水母

D、霞水母

( B )52、昆虫在整个动物界所占的比例大约为:

A、20%

B、80%

C、94%

D、50%

( A )53、凯伯尔氏器是指:

A、河蚌的围心腔

B、河蚌的肾

C、河蚌胃与肠交界处的晶杆

D、河蚌的肝脏

( A )54、下列昆虫的成虫中,寿命最短的是:

A、蜉蝣

B、豆娘

C、红娘华

D、草蜻蛉

( B )55、水螅在消化腔中进行的消化方式是:

A、体外消化

B、细胞外消化

C、细胞内消化

D、细胞内和细胞外消化

( C )56、涡虫的结构有:①耳突②口③眼点④咽。关于这些结构的功能,正确的是:

感光味觉嗅觉排遗

A、③④④②

B、①②④②

C、③①①②

D、③②②②

(D )57、栉蚕属原气管纲,具有较为原始的特征,下面哪一项不是其特征:

A、体具环纹而不分节

B、神经系统为梯形

C、呼吸器官为气管

D、排泄器官为马氏管

( B )58、无脊椎动物中唯一具有软骨的一个纲是:

A、海星纲

B、头足纲

C、昆虫纲

D、多足纲

( A )59、水肺(呼吸树)是下列哪种动物的呼吸器官:

A、海参

B、蜉蝣的幼虫

C、紫海胆

D、海星

(D )60、不具多态现象的动物是:

A、蚜虫

B、白蚁

C、蜜蜂

D、木叶蝶

( C )61、下列哪种动物无消化系统:

A、肺吸虫

B、蛔虫

C、猪肉绦虫

D、蚯蚓

( B )62、下列动物类群中最早起传粉作用的动物是:

A、白蚁

B、甲虫

C、蝴蝶

D、蜜蜂

(D )63、蚯蚓的受精囊是:

A、卵细胞受精的场所

B、储存自体精子的场所

C、储存自体卵细胞的场所

D、储存异体精子的场所

( A )64、下列哪种动物发育过程为半变态:

A、蜻蜓

B、苍蝇

C、蝴蝶

D、蜜蜂

(D )65、蜂王居住在:

A、较小的六角形的蜂室内

B、位于巢穴中间的囊状蜂室内

C、较大的六角形的蜂室内

D、位于巢穴边缘不规则的囊状蜂室内

( B )66、海胆具有复杂的咀嚼器,称为:

A、帖窦曼氏体

B、亚里士多德提灯

C、居维尔氏器

D、鲍雅诺氏器

( C )67、用针轻触水螅身体某一点,能引起它产生的反应可以说明:

A、水螅有感觉细胞

B、水螅有神经系统

C、水螅的神经传导不定向

D、水螅感觉细胞分散分布

( B )68、蝗虫咀嚼式口器的结构中,适应于切嚼食物的是

A、上唇和下唇

B、一对上颚

C、一对下颚

D、舌

(D )69、昆虫的卵裂属于:

A、等裂

B、不等裂

C、盘裂

D、表面卵裂

(D )70、狂蝇科的昆虫,俗称羊蝇,它的雌虫取食:

A、血

B、植物汁液

C、有蹄类的粪便

D、以上均不对

( C )71、甲壳动物的蜕皮现象发生在哪个阶段:

A、早期幼虫阶段

B、幼虫阶段

C、幼虫和成虫阶段

D、成虫阶段

( C )72、螯虾(喇蛄)用以平衡的器官是:

A、爪

B、耳

C、触角的平衡囊

D、眼柄

( B )73、三叶虫属于

A、环节动物

B、节肢动物

C、棘皮动物

D、软体动物

( C )74、昆虫身体的各部分都由体壁包围者,通常成虫的体壁都是比较硬的,其硬化的原因是:

A、几丁质含量较多

B、几丁质和蛋白质的牢固结合

C、蛋白质的鞣化

D、有一蜡质层

( A )75、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海域的珊瑚礁和珊瑚岛,是由大量珊瑚骨骼堆积而成。试问它是由珊瑚螅型体的哪部分结构分泌的:

A、外胚层细胞

B、内胚层细胞

C、外胚层和内胚层细胞共同分泌

D、和内胚层细胞共生的虫黄藻分泌的

( C )76、环节动物(蛭纲除外)有了由纵血管、环血管和微血管组成的完整的闭管式循环系统,

血液始终在血管中流动,试问循环系统的纵血管、环血管是哪部分结构演化来的:

A、外胚层上皮细胞内陷形成的

B、部分中胚层细胞分化而来

C、假体腔演化而来

D、外胚层形成纵血管,中胚层形成环血管

(D )77、昆虫的卵为:

A.卵黄均匀分布的少黄卵;

B.卵黄不均匀分布的少黄卵;

C.卵黄集中在植物极的多黄卵;

D.卵黄集中在卵中部的多黄卵。

(D )78、节肢动物的循环系统的复杂程度与下列哪种因素密切相关:

A.开管或闭管循环

B.动物的大小

C.混合体腔的大小

D.呼吸系统的分散与集中

( B )79、下列哪种结构不属于海星水管系统。

A.环水管

B.间辐管

C.石管

D.波氏囊

( C )80、雄乌贼的茎化腕为第几对腕?

A.左第4对

B.右第5对

C.左第5对

D.右第3对

( A )81、福尔马林是浸制动物标本最常用的固定保存液,使用时,一般浓度为:

A.5%~10%

B.70%~75%

C.95%

D.100%

( A )82、2只蝗虫、1只沼虾、2只园蛛共有多少对足,多少只单眼、多少对复眼

A. 19、22、3

B. 24、22、5

C.19、10、3

D. 24、10、3

( A )83、无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是“原生动物→腔肠动物→* →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其中的“*”是下列那一类动物

A 扁形动物

B 节肢动物

C 软体动物

D 棘皮动物

( B )84、下列有关草履虫结合生殖开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小核和大核都分裂两次

B、小核分裂两次,大核逐渐消失

C、小核消失,大核分裂两次

D、小核分裂两次,大核维持不变

( B )85、动物由水生进化到路生的基本条件是:

①身体两侧对称②组织器官分化③中胚层形成④神经系统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二、多选题(每题2分)

( C D E)1、下列有关疾病传播媒介是错误的是:

A、黑热病——白蛉子

B、疟疾——按蚊

C、丝虫病——伊蚊

D、肝片吸虫——钉螺

E、日本血吸虫——锥实螺

( A D E F G)2、下列昆虫与翅的类型相对应正确的是:

A、二化螟——鳞翅

B、天牛——膜翅

C、蜜蜂——复翅

D、椿象——半鞘翅

E、蟋蟀——直翅

F、石蛾——毛翅

G、缨翅——蓟马

( A BD F)3、下列昆虫与足的类型相对应正确的是:

A、步行足——瓢虫

B、开掘足——蝼蛄的前足

C、携粉足——蜜蜂的前足

D、捕捉足——螳螂的前足

E、游泳足——龙虱的前足

F、攀缘足——虱

(B C D )4、幼体生殖常见于:

A、轮虫

B、吸虫

C、瘿蚊

D、摇蚊

E、某些寄生蜂

(ABCD)5、软体动物外套膜的功能是:

A、形成出水管和入水管

B、分泌物质形成贝壳

C、作运动器官

D、包裹整个柔软身体

(ABD)6、有的寄生虫在完成整个生活史的过程中,必须更换另一个寄主或多次更换寄主。这种现象的生物学意义是:

A、使寄生虫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B、使寄主受害程度降低

C、使寄生虫的后代成活率提高

D、这是寄生生活的一种进

E、这是寄主自然选择的结果

( A E F)7、下列不属于血液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的是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

普通动物学题库 无脊椎动物部分 解释名词 2、伸缩泡:原生动物体内所具有的结构,其作用是调节机体水分和渗透压平衡,如眼虫、草履虫等。 3、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 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4、原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由帽细胞和管细胞构成的焰细胞、排泄管、排泄孔组成,具有排泄作用。 5、角质膜:表皮细胞分泌而形成的无生命的结构,位于体表,基本结构包括上角质膜(上表皮)、外角质膜(外表皮)、内角质膜(内表皮),具有保护作用。 6、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7、外套膜:软体动物内脏团背部的皮肤延伸下行而形成的结构,位于贝壳的内侧,包围着鳃,对于水循环、保护、呼吸等作用。 8、凯伯尔式器(Keber' s organ):位于河蚌围心腔前端的弥散状结构,又名围心腔腺,是河蚌的排泄器官。 9、书肺:节肢动物体壁内陷后突出形成的书页状结构,其功能是呼吸作用。 10、化性:指昆虫在一年中所发生的世代数,由此而有一化性、二化性、多化性的术语,对应的昆虫叫一化性昆虫、二化性昆虫、多化性昆虫。 11、双名法:任何一种动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文字所组成,前面一个字是动物 的属名,为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后面的一个字是动物的种本名,为形容词或名 词,第一个字母不大写。国际上统一使用。 12、刺丝泡:原生动物纤毛虫类表膜之下整齐排列且与表膜垂直的结构,有孔开口于表膜上。当动物受到刺激时,刺丝泡放出刺丝,有防御的机能。 13、皮肌囊:外胚层形成的表皮和中胚层形成的肌肉紧贴在一起而构成的体壁,具有保护作 用,如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的体壁。 14、不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无太大差别,只是生殖器官未发育,翅未充分长成,生活史经过幼虫、若虫(或稚虫)和成虫三个阶段。如蝗虫、蜻蜓等。 15、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16、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 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17、刚毛:环节动物的上皮内陷形成刚毛囊,刚毛囊底部一个大的形成细胞分泌几丁质物质,从而形成刚毛。它是环节动物的运动器官。 18、黄色细胞:黄色细胞是由中胚层的脏体腔膜特化而来的,位于消化管的外侧,其作用目前尚不明确,可能具有排泄作用。 19、外套腔:指软体动物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的空腔,外套腔内有鳃、足以及肛门、肾孔、生殖孔等开口。 20、鲍雅诺式器(Bojanus organ):指河蚌的一对肾脏,由后肾管特化形成,肾口开口于围

生物竞赛测试题(普通动物学部分)

生物竞赛测试题(普通动物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蚯蚓的环带与下列哪项有关: A、营养 B、运动 C、防御 D、生殖 2、渐变态昆虫在羽化之前发育的一种特征为 A、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B、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C、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D、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3、下列有关疟原虫的生活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在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中发育的 B、疟原虫的有性世代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的 C、雌按蚊叮咬人时,将合子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 D、孢子生殖的过程是在雌按蚊体内进行的 4、下列有关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 B、原生动物也有有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是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C、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 D、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5、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 6、水螅在秋末冬初,环境条件不利时,生殖方式主要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卵式生殖 D、分裂生殖 7、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是 A、海绵 B、海蜇 C、珊瑚 D、海葵 8、动物由水生进化到路生的基本条件是: ①身体两侧对称②组织器官分化③中胚层形成④神经系统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涡虫的肌肉系统是下列何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中胶层 10、下列与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无关的特点是 A、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 B、感觉、运动器官退化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系统发达 11、涡虫的梯状神经系统较水螅网状系统高等进化,主要表现在 A、传导速度快 B、传导冲动的速度慢,且不集中 C、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并且更趋向于集中 D、梯状神经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 12、真体腔和原体腔的主要区别是 A、真体腔是中胚层出现后形成的,原体腔是两胚层动物所特有 B、真体腔具有肠壁肌肉层和体腔摸 C、原体腔相当于囊胚腔,真体腔相于原肠腔 D、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之间的空腔,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 13、蛔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 B、猪 C、昆虫 D、没有

(完整word版)普通生物学试题库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继续教育学院拟题人 适用专业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细胞呼吸全过程可分为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和电子传递链。 2、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质、和核仁等部分。 3、线虫的体细胞数目,因此是研究细胞发育的良好的实验材料。 4、细胞周期包括和分裂间期两个时期。 5、DNA和RNA的结构单体是。 6、血液分为血细胞和两部分。 7、存在于生物体内而在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是。 8、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指。 9、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或由其体内提供。 10、生物的自养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光能自养和。 11、抗原分子的某些化学基团其分子构相与抗体或淋巴细胞表面受体互补结合,从而能引发免疫反应,这些基团叫做。 12、基因的化学实质是DNA,在某些病毒中是。 13、常见的发酵过程有酒精发酵和。 14、新的表现型可以不通过 ____,只通过基因重组就可产生。 15、维管植物中用种子繁殖的有_________、被子植物。 16、真核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通过途径合成的。 17、是已知的最小的能在细胞外培养生长的原核生物。 18、发达是种子植物生活史的特点。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是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20、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1、分生组织的显著特征是细胞具有能力。 22、免疫作为一种防护机制的特点是识别自身和外物、记忆、。23、世代交替是指植物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的规律地交互进行的现象。 24、神经组织是由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25、依照五界系统,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和等五界。 26、神经未受剌激时的膜电位称。 27、同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隔离。 28、同一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隔离。 29、光敏色素以红外吸收形式和两种形式存在。 30、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方式的不同,突触可分为电突触和。 31、鱼类可分为软骨鱼纲和纲。 32、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有和去甲肾上腺素。 33、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性和变异。 34、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35、维管植物可分为蕨类植物和两类。 36、由肋间肌舒缩引起的呼吸动作为呼吸。 37、突触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取决于神经递质的性质和突触后膜上的性质。 38、依据方式可将真核多细胞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 39、世代交替是指植物生活史中,和配子体有规律地交互进行的现象。 40、吗啡、海洛因等药物的副作用是可抑制内啡肽的产生,这是一种反馈,从而产生药物依赖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的形成能导致物种的爆发式产生。 A. 多倍体; B. 渐变群; C. 瓶颈效应 2. 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会产生。 A. 干扰素; B. 类毒素; C . 外毒素 3. 藻类不具有下列特征。 A. 光合自养; B. 根、茎、叶分化; C. 多细胞生殖器官 4. 真菌的营养方式为。 A. 腐生; B. 腐生和寄生; C. 腐生、寄生和化能自养 5.地衣是____。 A. 植物; B. 原生生物; C. 藻菌复合体 6.在生物体内,放能反应主要与。

普通动物学复习指导第一部分无脊椎动物辅导提纲

普通动物学复习指导 复习要求: 主要掌握各动物门和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的形态、结构特征,对细微的结构描述一般不作要求。复习时从运动、呼吸、消化、循环、排泄、生殖等功能去理解和掌握各动物门和纲的主要特征。 复习纲要: 1、原生动物门: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鞭毛纲、肉足纲、纤毛纲、孢子虫纲的主要特征及其代表动物。掌握疟原虫的生活史,了解几种对人类危害较大的寄生虫,如痢疾内变形虫、利什曼原虫、锥虫等。 2、腔肠动物门:主要物征,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态习性,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的代表动物。 3、扁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特别是与消化和排泄有关的结构,涡虫的形态结构,吸虫纲、绦虫纲的代表动物,其中华枝血睾吸虫、血吸虫和猪带绦虫的生活史。三胚形成的进化意义。 4、线虫动物门:线虫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消化管,原体腔。蛔虫的形态结构,蛔虫的生活史。寄生虫与寄生生活相适应的特点。 5、环节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分节,真体腔,闭管式循环,索链状神经系统。环毛蚓的形态结构,生态习性。 6、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河蚌的形态结构,生态习性。各外纲的代谢动物,头足纲动物的特点 7、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异律分节,分节的附肢,外骨骼,口器,气管等。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和昆虫纲的主要特征,典型的代表动物,特别是昆虫纲要求掌握20个主要目的主要特征和典型的代表动物。 8、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主要特征,内骨骼,后口,海盘车的形态结构特征。 9、半索动物门:半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及其主要特征。 10、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尾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海鞘的形态结构特征。 头索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文昌鱼的形态结构特征,头索动物在动物进化中的意义。 脊椎动物亚门的主要特征。 圆口纲的主要特征,典型代表七鳃鳗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态习性。 鱼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鲫鱼的形态结构特征,从体形和皮肤及八大系统入手复习,掌握各系统的主要结构特点。软骨鱼和硬骨鱼的主要特征。鱼类的洄游。 两栖纲的主要特征,代表动物青蛙的形态结构特征,蚓螈目、蝾螈目、蛙形目的代表动物。 爬行纲的主要特征,羊膜卵及其在进化上的意义。爬行类动物身体结构特征。喙头目、龟鳖目、晰蜴目、蛇目、鳄目的代表动物。 鸟纲的主要特征,恒温及其进化意义,鸟纲动物的躯体结构。鸟类的繁殖、生态及迁徒。哺乳纲的主要特征。胎生、哺乳及其在动物演化史上的意义,哺乳动物的躯体结构特征。原兽亚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3

课时课题:第二章第1节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第3课时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常见软体动物及主要特征。(重点) (2)说明节肢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难点)(3)描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重点)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阐明蝗虫形态结构与其陆地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强化“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2)进一步强化环保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节肢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 难点:描述软体动物、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三、教学准备 教师:蝗虫、放大镜、镊子、解剖盘、课件等。 学生:兴趣小组搜集贝壳,准备关于观察蝗虫的实验材料。 四、教法: 1、直观教学法:利用直观教学手段,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实现知识的升华和内 化。 2、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发现未知,并在“动脑、动手、动口”状态 中提高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3、体验互动法:在师生、生生互动中,实现学生认知过程与情感体验过程的有 机结合。 学法: 1、自主探究法:通过观察的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2、合作学习法:通过观察蝗虫的结构实验,节肢动物与陆地环境相适应的主要 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点,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5分钟)

2、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合起来又称为什么动物?以上四类动物都是 什么动物?无脊椎动物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学生认真回忆,复述四类动物的代表动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营养方式,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在学生了解了一部分无脊椎动物的类群后继续深入思考,无脊椎动物在进化到环节动物后,又进化到哪类动物?它们比环节动物高等在哪里?继而展开第一个活动: (二)自主探究,讨论交流 展示小螺号的图片并播放《小螺号》歌曲。 探究活动一:软体动物(5分钟) 1、学生阅读教材并完成: (1)常见软体动物有:、、、。 (2)软体动物身体,外壳为,可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呈现出年轮般的花纹,乌贼的贝壳退化为,蜗牛的运动器官是,河蚌的运动器官是,古代用的贝壳作为货币使用。 2、引导学生归纳常见的软体动物,主要特征及生活环境。 主要特征:身体柔软,外壳能随身体的生长而增大,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生活环境:水中或潮湿的陆地。 进一步探究:软体动物比环节动物高等在哪里? 引导学生分析:软体动物大都有坚硬的贝壳,有保护功能,更能适应外部环境。软体动物大多有坚硬的贝壳,节肢动物也有坚硬的外壳,节肢动物的外壳与软体动物的贝壳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节肢动物比软体动物更能适应陆地的生活呢?引导学生继续探究。 (三)实验探究,互动交流 1、探究活动二:观察蝗虫、虾(5分钟) (1)轻轻地捏一下蝗虫和虾的身体,有什么感觉?

动物生物学考试样题和无参考答案

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分 1.接合生殖 2.完全变态 3.生物发生律 4.同律分节 5.渐变态 6.组织 7.双重呼吸 8.洄游 9.生物多样性 10.同源器官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得分:分 第页共 5 页

1.1969年R.H.Whittaker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提出了生物的五界系统,即界、界、界、界、界。 2.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和 四个阶段。 3.我国的四大家鱼为、、和。 4.变形虫以消化方式消化食物。动物开始出现原始消化循环腔和消化方式。线虫动物消化管末端有。环节动物消化管壁具有中胚层来源的层,从而加强了肠管消化能力。哺乳动物有 齿,并且唾液含有,从而获得了口腔消化能力,大大提高了对食物资源的利用和消化效率。 5.原生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最早出现神经系统的是腔肠动物,属于 神经系统,扁形动物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属于神经系统,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等的神经系统是神经细胞集中形成神经节,属于神经系统。 6.家猪的原祖是,它属于门、亚门、纲、 亚纲、目。 7.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可划分为区、区、区、 区、区、区和区。 8.现代爬行类中目是最古老的种类,目是最特化的一类,目是种类最多的,目结构最高等。 三、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得分:分 1.两栖类之所以进行咽式呼吸主要是因为它没有()。 A.胸廓 B.肺 C.气囊 D.胸骨 2.下列动物中属于后口动物的是()。 A.海鞘 B.海葵 C.乌贼 D.河蚌 3.下列运动功能最有效的器官是()。 第页共 5 页

A.节肢 B.疣足 C.伪足 D.刚毛 4.()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肌肉。 A.咀嚼肌 B.皮肤肌 C.肋间肌 D.膈肌 5.下列哪种特征不属于脊索动物()。 A.脊索 B.背神经管 C.咽鳃裂 D.外骨骼 6.野猪的学名为Sus scrafa,其中Sus指的是()。 A.品种名 B.种名 C.属名 D.亚种名 7.下面哪个动物属于恒温动物。() A.鲨鱼 B.青蛙 C.蛇 D.鸡 8.在动物界中,幼体是两侧对称,成体是辐射对称的是()。 A.柱头虫 B.海星 C.海葵 D.文昌鱼 9.动物界第一大门和第二大门分别是()。 A.线虫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 B.环节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 C.节肢动物门和线虫动物门 D.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 10.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最重大的进步性事件之一是出现了()。 A.颌口 B.胸骨 C.盲肠 D.肺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得分:分 1.绿眼虫在有光的情况下进行光合营养,无光的情况下进行渗透营养。() 2.皮肤肌肉囊是外胚层的表皮与中胚层的肌肉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结构。() 3.在动物的所有分类阶元中,只有种具有客观性。() 4.腔肠动物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水母型以无性生殖产生水螅型,而水螅型又以有性生殖产生水母型。() 5.水管系统是体腔的一部分,为棘皮动物所特有。() 6.鸟类为了产生大型卵的要求,进化过程中右侧生殖系统退化。() 7.鱼类侧线的功能主要是感觉水流方向,调节身体比重,维持平衡作用。() 8.在多孔动物中,水沟系具有单沟系、双沟系和三沟系。() 9.乌龟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所以它是两栖动物。() 第页共 5 页

普通动物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习要点: 1. 各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 各动物门主要的纲及其重要代表动物。 3. 最早出现某种器官或组织结构的动物类群。 4. 回答简答题和论述题要有必要的连接语言,使答案显得通顺流畅,前后连贯,有头有尾。 第1章绪论 一、填空题 1. 现在所用的动物分类系统是以动物形态或解剖的和的总和为基 础,根据古生物学、比较胚胎学和比较解剖学上的许多证据建立起来的,基本上能反映动物界的自然亲缘关系,称为。 2. 动物分类系统由大而小 有、、、、、 、等几个重要的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category),任何一个已知的动物均可无例外地归属于这几个阶元之中。在上述分类阶元中,只有是客观存在的,其它较高的阶元都同时具有客观性和主观性。 3. 物种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 一的,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的种群所组成,而与其它物种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 的。 4. 国际上目前统一采用的命名法是。 二、名词概念 1. 物种; 2. 双名法; 第2章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机能 一、填空题 1. 是生物体结构与机能的基本单位。 2. 细胞是一团,由它分化出、、和等。 3. 细胞分裂可分为、和等三种类型。 4. 细胞由一次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结束之间的期限称为,它包括和。 二、名词概念 1. 组织; 2. 器官; 3. 系统。

第3章原生动物门 一、填空题 1. 原生动物是动物界里最原始、最低等的动物,身体由细胞构成,因此也称为。 2. 眼虫是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的动物,大变形虫是(填写 纲的名称)的动物,间日疟原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草履虫属于原生动物门(填写纲的名称)。 3. 绿眼虫的运动器官是,大变形虫的运动器官是。草履虫的运动器 官是。 4. 眼虫在运动中具有趋光性,眼虫与趋光性调节有关的结构是和。 5. 眼虫在有光的条件下通过叶绿素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糖类,这 种营养方式称 为。在无光的条件下,眼虫也能通过体表吸收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这种营养方式称 为。 6. 眼虫的无性生殖一般为。夜光虫等鞭毛纲原生动物过剩繁殖密集在一起时可 以使海水变色,称为,对渔业危害很大。 7. 我国的五大寄生虫病中有两类寄生虫病的病原是原生动物。它们分别是 和,引起的疾病分别是和。 8. 利什曼原虫的生活史有两个阶段,一个阶段寄生在人体(或狗),另一阶段寄生在 体内。 9. 变形虫除了能吞噬固体食物外,还能摄取一些液体物质,这种现象很象饮水一样,因此 称为。 10. 疟原虫的无性生殖是,有性生殖为。 11. 草履虫体内具有防御机能的结构是。 12. 草履虫体内有一大一小两个细胞核,大核主要管,小核主要管。 13. 草履虫体内调节水分平衡的结构是和。 14. 草履虫的无性生殖为,有性生殖为。 15. 利什曼原虫引起的黑热病主要靠传染,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主要由 传染。 16. 原生动物伸缩泡的主要功能是。 二、名词概念 1. 伪足; 2. 变形运动; 3 吞噬作用; 4. 胞饮作用; 5.裂体生殖; 6. 接合生殖; 三、问答题 1. 为什么说原生动物作为一个动物体它是最简单、最原始的,而作为一个细胞它又是最复 杂和最高等的? 第4章多细胞动物的起源

1.常见的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常见的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 一、脊椎动物 身上长有.羽毛 ..的动物。前肢退化成翅膀,体型流线型,骨胳中空。 常见的有:鸽子 ..、老鹰 ..…… ..、喜鹊 ..、大雁 ..、燕子 ..、麻雀、 ...乌鸦 有些鸟不能飞,如:鸡.、鸭.、鹅.、企鹅 ..。 鸟的大小不一,有巨大的鸵鸟 ..。 ..,也有很小的蜂鸟 世界上现存的鸟类约有9000多种。 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 ..小动物。 ..喂养 常见的有:狗.、猫.、兔.、猪.、牛.、羊.、狼.、鹿.、熊.、猴.、狐.、豹.、大象 ..、 狮子 ...、袋鼠 ..、松鼠 ..、仓鼠 ..、黄鼠狼 ...…… ..、熊猫 ..、老虎 ..、猩猩 ..、骆驼 ..、斑马 有些哺乳动物能在水里生活,如:鲸.、海豚 ..、海牛 ..、 ..、海象 ..、海豹 ..、海狮 河马 ..等。 有些哺乳动物能飞行。如:蝙蝠 ..。 世界上现存的哺乳动物约有4000多种 终身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 ...的动物。大部分的鱼用鳍游泳,身体表面有鱼鳞。 常见的有:金鱼 .....、鲨鱼 ...、黄鱼、带鱼 ..、 ..、鲤鱼 ..、鲫鱼 ..、草鱼 ..、包头鱼 鲶鱼 ..、鳗.鱼.…… 有些鱼的体型较特殊,如:鳝鱼 ..等 ..、比目鱼、 ....海马 世界上现存的鱼类约有25000种。 一般是肚皮贴地 ..的(四肢和身体一般都附在地面或其他物体),....爬行 身体内有肺,体表有鳞片或硬甲。 常见的有:乌龟 ..、海龟 ..、.甲鱼 ..、鳄鱼 ..……。 ...蛇.、蜥蜴 ..、壁虎、 大多数爬行动物生活在温暖的地方,因为需要太阳和地热取暖。 在恐龙 ..时代,爬行动物曾主宰着地球。 6000多种。 小时候生活在水中 ...,..,用鳃呼吸 ..上.,主要用肺呼吸 ...,长大后可以生活在陆地 有四肢。(即:水陆两栖),一般是卵生的,发育过程中有变态,皮肤能分泌黏液与辅助呼吸。 常见的有:青蛙 ..(娃娃鱼)…… ..、大鲵 ..、蟾蜍 目前,世界上的两栖动物约有4000多种。

动物学考试资料大全

第一章绪论(补充) 1、(一)分类 自然界(nature)的物质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二界系统:林奈以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明确提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两界系统。 三界系统:原生生物界(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植物界、动物界。 四界系统:考帕兰(H.F.Copland,1938)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包括单细胞藻类、简单的多细胞藻类、粘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五界系统:惠特克(R.H.Whittaker)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二)生命进化的几个阶段 的群体,具有共同的遗传组成,能生殖出与自身基本相似的后代。 ☆3、物种是变的又是不变的,是连续的又是间断的。变是绝对的,是物种发展的根据,不变是相对的,是物种存在的根据。形态相似(特征分明、特征固定)和生殖隔离(杂交不育)是其不变的一面,为藉以鉴定物种的依据。 第十一章圆口纲 一、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亚门中结构最低等的一个纲,是由原始有头类发展出的一支没有上下颌的无颌类。包括盲鳗和七鳃鳗2大类。 二、特征:1.圆口纲的原始性特征: 1)口为吸附型,没有上、下颌 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中第一阶段的代表。

2)没有成对附肢 圆口纲动物没有偶鳍,只有奇鳍,是脊椎动物中唯一没有附肢的动物。 3)终生保留脊索,没有真正的脊椎骨,但已具有神经弧的雏形 4)脑的发达程度低,内耳只有1-2个规管 2.圆口纲的形态特征 1)具吸附性的、不能开闭的口漏斗用活塞式的舌司口部的开闭。 2)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鳃囊圆口纲动物的鳃为鳃囊,囊壁为由内胚层来源的褶皱状鳃丝,上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 三、代表动物-七鳃鳗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 1、地位: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的后口动物。具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最高等的无脊椎动物。 2、主要特征: (1)成体辐射对称,幼体两侧对称。 (2)体表有棘状突起,具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3)体壁由上皮和真皮组成。 (4)真体腔发达,包括围脏腔、围血系统,和特殊的水管系统(主要机能是运动)。(5)运动迟缓,神经和感官不发达。雌雄异体,个体发育中有各型的幼虫(如羽腕幼虫、短腕幼虫、海胆幼虫等) (6)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3、代表动物:海星、海参、海胆、海盘车 海百合纲是最古老的类群。 ☆4、水管系统的形成及其功能 第十二章半索动物(隐索动物、原索动物) 1、生物学特征: 具有背神经索,一般认为这是背神经管的雏形;消化管的前端有鳃裂,为呼吸器官;口腔背

无脊椎动物 练习题

精品文档 无脊椎动物练习 一、选择题 1、水螅的体壁是由()组成的。 A、两层细胞 B、三层细胞 C、单层细胞 D、刺细胞 2、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肌肉 B、有无脊椎 C、有无骨骼 D、有无脊柱 3、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海中,体形半球状,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海蜇排出实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口排出 B、有肛门排出 C、有胞肛排出 D、由体表细胞排出 4、在饲养水螅的烧杯中放些活水蚤,水螅捕食活水蚤是通过() A、体壁 B、触手 C、口 D、身体所有细胞 5、猪肉绦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强大的生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A、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 B、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 C、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 D、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 6、下列寄生虫与寄生部位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B、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猪体内 D、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7、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哪项是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 A、体表有角质层 B、分泌毒素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8、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有许多体节组成 9、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 A、消化器官发达 B、运动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发达 10、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A、观察蠕动方向 B、环带在身体前端 C、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的是身体前端 D、较细的一端是前端 11、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12、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背面颜色深,刚毛多 B、背面颜色浅,刚毛多 C、腹面颜色深,刚毛少 D、腹面颜色浅,刚毛多 13、蛏子是海鲜市场常见的品种,它生活在水中,依靠()进行呼吸 A、足 B、外套膜 C、鳃 D、入水管14、扇贝、乌贼蜗牛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两片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腕足运动 D、都用鳃呼吸 1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纤毛 1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 A、外骨骼 B、皮肤 C、角质鳞 D、细胞壁 18、蜻蜓和()的关系最近。 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蝴蝶 19、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和嗅觉有关 20、小李同学对蜻蜓进行了观察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有一对翅 C、有三对足 D、具有外骨骼 21、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抵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2、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 2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都有翅,能飞行 24、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在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 C、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25、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形状 B、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 C、是否有吸盘 D、是否生活在土壤里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蛏解剖图,据图回答: (1)蛏生活在海滩中,依靠[ ] _____和 [ ]_______获取食物和排出残渣。 (2)蛏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呼吸 器官是 [ ]______。 (3)贝壳是由图中的[ ]______的分泌物形 成。 2、蝗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它体型较大,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布十分广泛,这与它 1 2 3 5 4

刘凌云郑光美普通动物学笔记

动物学(Zoology) 第一讲概述 ? 动物学定义 ? 动物分类的原理与方法 ? 动物学学习与研究的方法 一、动物学定义 动物学(zoology) 是研究动物形态结构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动物学研究的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动物的形态、结构、分类、分布、生态、发育、行为、遗传、进化以及驯养、保护、控制等与人类及环境相关的各个方面。它是生命学科的重要基础课程。 二、动物分类原理与方法 1.分类学又称系统学(Taxonomy or sysmatics) 为了对动物界有一个整体的认识,探索物种彼此间自然的关系和发展规律,需要对种类繁多的动物界进行分门别类,以便进行系统地深入研究。动物分类学就是研究动物的种类及相互间的亲缘关系,建立正确的分类系统的科学。它是动物科学的基础。 目前动物界中已描述过的动物种数约在150万种以上,如包括亚种可能超过200万种。

2.种的概念及分类阶元 ? 种或物种(species) 是分类系统所用的基本单位,它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生理特征和一定的自然分部区的生物类群。物种是繁殖单元,一个物种的个体一般不与其他物种的个体交配,或交配后—般不能产生有生殖能力的后代。即种间是生殖隔离的(生理学标准)。 ? 问题不同肤色的人是不是同一物种? 马与驴能够交配并产生后代骡,马与驴是否为同一物种? ? 亚种(subspecies) 指种内个体在地理隔离后形成的不同群体,它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亚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或生殖隔离不完善。亚种形态分化的标准常以约75%的个体呈现不同为界限。 (如家蝇在我国有两个亚种,东方亚种眼距近、西方亚种眼距远,在我国中部有分布的重叠区,但除去中间类型外仍有75%有明显差别,故是一个物种的不同地理亚种。 ?分类阶元(分类等级) 为了将数量众多的物种结构化,建立一个科学的分类系统。依据物种间的相同、相异的程度与亲缘关系的亲疏,使用不同等级特征将生物逐级分类。由大到小的分类分类阶元有七个主要等级。界(Kingdom)、门(Phylum)、纲 (C1ass)、目(Order)、科(Family)、属 (Genus)、种(Species)。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及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D)1、蚯蚓的环带与下列哪项有关: A、营养 B、运动 C、防御 D、生殖 (B)2、渐变态昆虫在羽化之前发育的一种特征为 A、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B、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C、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D、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C)3、下列有关疟原虫的生活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在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中发育的 B、疟原虫的有性世代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的 C、雌按蚊叮咬人时,将合子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 D、孢子生殖的过程是在雌按蚊体内进行的 (C )4、下列有关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 B、原生动物也有有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是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C、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 D、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C)5、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 (C)6、水螅在秋末冬初,环境条件不利时,生殖方式主要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卵式生殖 D、分裂生殖 (A)7、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是 A、海绵 B、海蜇 C、珊瑚 D、海葵 (A)8、下列属于辐射对称的动物是 A、水螅 B、涡虫 C、海星 D、文昌鱼 (B)9、涡虫的肌肉系统是下列何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中胶层 (D )10、下列与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无关的特点是 A、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 B、感觉、运动器官退化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系统发达 (C )11、涡虫的梯状神经系统较水螅网状系统高等进化,主要表现在 A、传导速度快 B、传导冲动的速度慢,且不集中 C、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并且更趋向于集中 D、梯状神经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 (B)12、真体腔和原体腔的主要区别是 A、真体腔是中胚层出现后形成的,原体腔是两胚层动物所特有 B、真体腔具有肠壁肌肉层和体腔摸 C、原体腔相当于囊胚腔,真体腔相于原肠腔 D、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之间的空腔,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D )13、蛔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 B、猪 C、昆虫 D、没有 (C )14、在进化过程中,真体腔首先出现于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C )15、下列生物中,身体属于同律分节的是 A、沙蚕 B、蝗虫 C、蚂蝗 D、河蚌(不分节) (C)16、蚯蚓的运动器官是 A、纤毛 B、鞭毛 C、刚毛 D、疣足 (C)17、蜘蛛排泄废物的器官为马氏管,这种器官起源于 A体壁 B 前肠 C 中肠 D 后肠 (B )18、在进化过程中,专司呼吸的呼吸器官首先出现在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无脊椎动物学习题

标题:无脊椎动物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 无脊椎动物学:通常以除脊索动物门外的其他所有动物门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物种:它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双名法:它规定每一种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一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组成,前一个字是属名,后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本名第一个字母不须大写。学名之后,还附加当初定名人的姓氏。属名和种本名印刷时用斜体,姓氏不用斜体。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组成的,包括细胞和细胞间质,功能多样。 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的生理机能的结构。 系统:是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接合生殖:为纤毛纲动物所特有的,当接合生殖时,2个草履虫口沟部分互相粘合,该部分表膜逐渐溶解,细胞质相互连通,小核脱离大核,拉长成新月型,接着,大核逐渐消失。小核分裂2次形成4个小核其中有三个解体,剩下一个小核又分裂为大小不等的2个核,然后两个虫体的较小核互相交换,与对方较大的核融合,这一过程相当于受精用作。 此后两个虫体分开,结合核分裂3次成为8个核,4个变为大核,其余4个中有3个解体,剩下一个小核分裂为2次,再分裂为4个;每个虫体也分裂2次,结果是原来2个相结合的虫体各形成4个草履虫,每个都和亲本一样,有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动物,每一个细胞即是一个个体,它与多细胞动物整体相当,有些原生动物则是群体。 运动:以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 营养:有光合、吞噬和渗透3种。 呼吸:主要由体表进行。 排泄:主要由体表或伸缩泡进行。 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在环境条件不良时,大多数原生动物可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 3.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原生动物门有4个重要纲。即: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划分的主要依据分别是: 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器。营养方式3种。有光合、吞噬和渗透;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 肉足纲:以伪足为运动器。繁殖为二分裂。 孢子纲:全部寄生,大多数有顶复合器,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的交替。无性生殖是裂体生殖(复分裂),有性生殖是配子生殖,其后是无性的孢子生殖。 纤毛纲:以纤毛为运动器。无性繁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 4.简要说明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答: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 红血细胞前期:当被感染的雌按蚊叮人时,其体内的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随血液到达人体肝脏,在肝脏中进行裂体生殖,危害肝细胞。放出裂殖子。

无脊椎动物 练习题

无脊椎动物练习 一、选择题 1、水螅的体壁是由()组成的。 A、两层细胞 B、三层细胞 C、单层细胞 D、刺细胞 2、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肌肉 B、有无脊椎 C、有无骨骼 D、有无脊柱 3、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海中,体形半球状,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海蜇排出实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口排出 B、有肛门排出 C、有胞肛排出 D、由体表细胞排出 4、在饲养水螅的烧杯中放些活水蚤,水螅捕食活水蚤是通过() A、体壁 B、触手 C、口 D、身体所有细胞 5、猪肉绦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强大的生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A、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 B、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 C、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 D、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 6、下列寄生虫与寄生部位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B、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猪体内 D、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7、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哪项是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 A、体表有角质层 B、分泌毒素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8、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有许多体节组成 9、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 A、消化器官发达 B、运动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发达 10、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A、观察蠕动方向 B、环带在身体前端 C、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的是身体前端 D、较细的一端是前端 11、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12、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背面颜色深,刚毛多 B、背面颜色浅,刚毛多 C、腹面颜色深,刚毛少 D、腹面颜色浅,刚毛多 13、蛏子是海鲜市场常见的品种,它生活在水中,依靠()进行呼吸 A、足 B、外套膜 C、鳃 D、入水管14、扇贝、乌贼蜗牛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两片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腕足运动 D、都用鳃呼吸 1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纤毛 1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 A、外骨骼 B、皮肤 C、角质鳞 D、细胞壁 18、蜻蜓和()的关系最近。 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蝴蝶 19、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和嗅觉有关 20、小李同学对蜻蜓进行了观察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有一对翅 C、有三对足 D、具有外骨骼 21、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抵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2、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 2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都有翅,能飞行 24、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在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 C、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25、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形状 B、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 C、是否有吸盘 D、是否生活在土壤里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蛏解剖图,据图回答: (1)蛏生活在海滩中,依靠[ ] _____和 [ ]_______获取食物和排出残渣。 (2)蛏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呼吸 器官是 [ ]______。 (3)贝壳是由图中的[ ]______的分泌物形 成。 2、蝗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它体型较大,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布十分广泛,这与它 1 2 3 5 4 - 1 -

普通动物学

“普通动物学”复习大纲 一、教材一:“普通动物学”(第三版),刘凌云等编,高教出版社 教材二:“普通动物学”(第二版),武汉大学、北师大、南京大学合编,高教出版社二、考试范围:绪论;动物体的基本结构与功能(掌握基本概念);原生动物;海绵动物;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原腔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脊索动物;圆口纲;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哺乳纲;动物进化基本原理:动物地理分布 三、考试类型:名词解释;填空、填图;判断题;选择题;问答题 四、要求:以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为主,稍偏重于与水产、海洋生物方面有关的内容;要 求掌握各门、脊椎动物各纲、无脊椎动物中与水产有关各纲的拉丁文名称 五、名词解释 无脊椎动物部分: 1.刺细胞 2.马氏管 3.书肺 4.书鳃 5.胞饮(作用) 6.生物发生律7.多态现象8.物种9.世代交替现象10.开管式循环11.闭管式循环12.两侧对称13.两辐射对称14.辐射对称15.合胞体(共质体)16.原体腔17.真体腔18.浮浪幼虫19无节幼虫20牟勒氏幼虫21.担轮幼虫22.钩介幼虫23.异沙蚕相24.后口动物25.原口动物26.细胞内消化27.细胞外消化28.散漫式神经系统29.梯式神经系统30.链式神经系统31.完全消化系统32.原肾33.后肾34.同律分节35.异律分节36.细胞器(类器官)37.皮肌囊38.变形运动39.血窦40.围血系统41.水管系统42.呼吸树(水肺)43.孤雌生殖44.包囊45.绿腺(触角腺)46.组织47.器官48.系统49.完全变态 50.不完全变态 51.羽化 52.接合生殖53. 裂体生殖54.外骨骼 55.颚舟叶 56.疣足 57.皮鳃 58.晶杆 脊椎动物部分: 1.肾小体 2.逆行变态 3.适应辐射律 4.平行律 5.趋同律 6.不可逆律7.次生颌8.次生腭9.髋臼10.肩臼11.综荐骨12.纹状体13.大脑脚14.原脑皮15.新脑皮16.胼胝体17.膜迷路18.肾门静脉19. 肝门静脉20.异型齿21.同型齿22.休眠23.膜骨24.软骨化骨25.泄殖腔26.咽式呼吸27.完全双循环28.不完全双循环29.脊索30.胎盘31.同源器官32.同功器官33.双源器官34.双重呼吸35.颞窝36.反刍37.羊膜动物38.羊膜卵39.有头类40.无头类41.恒温动物42.变温动物43.有颌类44.无颌类45.两接型46.舌接型47.自接型48植物性神经系统49.闭锁式骨盆50.开放式骨盆51. 鳞式52.内分泌腺 六、问答题 无脊椎动物部分: 1.什么叫世代交替现象?举一例说明(图示生活史) 2.比较原体腔和真体腔。 3.为什么说海绵动物是最原始的多细胞动物? 4.简述两侧对称体制在进化上的意义。 5.浮浪幼虫、牟勒氏幼虫、担轮幼虫、无节幼虫、羽腕幼虫它们是什么门、什么纲、 什么动物的幼虫? 6.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7.原生动物有哪几个类群?各具有什么特征?并请说明原生动物与人类活动的关 系。 8.什么是“自然分类系统”,动物的分类系统由大而小主要分为哪几个重要的阶元? 9.试述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在动物进化上的意义。 10.试述猪绦虫的生活史及防治原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