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入侵检测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_张馨

入侵检测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_张馨

入侵检测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_张馨
入侵检测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_张馨

软件2012年第33卷 第11期国际IT传媒品牌

0 引言

随着物联网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物联网的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由于物联网的应用将会涉及到军事、民生、工商业等各个领域,其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发生例如病毒破坏,黑客入侵,恶意代码攻击等问题,所造成的危害及损失也将会比传统网络上的类似情况范围更广,影响更大。而物联网又是在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网、移动通讯网等网络的基础上建设而来的,由于这些网络本身所固有的安全漏洞和脆弱性,使得物联网的网络信息安全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因此,物联网安全防范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入侵行为主要指任何试图破坏目标资源完整性、机密性和可访问行的动作[1],是物联网安全防范研究所针对的主要方面。传统的安全防御机制,如加密、身份认证等,相对比较被动,不论如何升级更新,总会被入侵者找到其漏洞进行攻击。入侵检测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较新的安全防御技术,可以相对主动地为网络进行安全检测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传统安全防御技术的不足。

Dorothy E. Denning在他的论文“An Intrusion-Detection Model”中对入侵检测系统(IDS)模型进行了定义[2]。Denning指出,入侵检测应通过对网络封包信息进行收集,并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检测潜在的入侵行为,并能够实时地向系统管理人员发送警报,以提供相应的处理措施。因此,一个典型的入侵检测系统(IDS)至少应该包括信息收集、分析检测和报警相应等必要的功能。

本文将结合物联网的安全体系架构,对几种常见的入侵检测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1 物联网的组成

对于物联网的体系架构,目前业界比较公认的是分为三层:采集数据的感知层、传输数据的网络层和内容应用层。这里将简要介绍各层实现的功能并分析各层存在的安全威胁。

1.1 感知层

感知层是物联网发展和应用的基础,该层包括采集数据的传感器末端设备,以及数据接入互联网网关之前的传感网络[3]。感知层遭受攻击通常情况下是感知层的节点遭受挟持,包括普通节点和网关节点。就普通节点而言,一旦被攻击者控制,所面临的安全隐患不仅仅是信息被窃取,攻击者还可以对物品上

入侵检测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研究

张馨,袁玉宇

(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北京 100876)

摘 要:本文简要介绍了物联网当前在网络安全方面所面临的问题,指出了入侵检测的必要性。对几种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研究论述,对其在物联网架构中的应用做出了分析,对其各自应用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并对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关键词:物联网;网络安全;入侵检测;多代理;遗传算法

中图分类号: TP39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3-6970.2012.11.044

Research of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pplying to Internet of Things

ZHANG Xin, YUAN Yu-yu

(School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Bei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Beijing 100876,China)

【Abstract 】 This article brie? y describes the network security issue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and pointed out the necessity of intrusion detection. The current main three-tier structure is proposed in this aritcal and their respective security threats that may exist is analysed.Several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ies's application to the IoT is analysed and their application effects are compared. Finally the direction of the next stage of the research is given in the article.

【Key words】Internet of Things; Network security; intrusion detection; multiple proxies; genetic algorithm

作者简介:张馨(1987-),男,硕士研究生,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

通信联系人:袁玉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软件标准化推广中心副主任,中国人工智能协会智能产品与产业工作委员会副主任,ISO/IEC JTC1 SC7国际软件工程标准委员会中国代表团团长,ISO/IEC JTC1 SC7 WG6工作组成员,第五届IEEE认知信息学国际会议委员会主席,中国电子学会数据库专家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软件工程、软件质量、软件测试.

160

161

的电子标签进行操控,比如电路中断,时钟失效等就可以造成物理标签的暂时性或永久性的失效。这种类型的攻击就可以使合法的普通节点无法被识别,导致得不到相应的服务。攻击者甚至还可以将节点上被操控的标签和物品分离,并关联到别的物体上。而网关节点同样存在被恶意操控的隐患,攻击者一旦达到这个目的,就可以广播大量干扰信号以对网络造成持续性的拥塞。此外,物联网要实现的是任意时间任意地点的物物连接,感知网最终还是要接入互联网,这样一来就不可避免的会遭受到来自互联网的攻击,比较常见的就是非法访问和拒绝服务攻击。由于传感网的节点一般结构单一、资源较小且携带能源较低,容易遭受攻击导致节点崩溃甚至传感网瘫痪。

1.2 网络层

物联网网络层建立在现有通信网和互联网的基础上,综合使用现有通信技术,实现感知网与通信网的结合。该层的主要工作就是可靠地接收来自感知层的数据,再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处理。该层主要考虑安全威胁和安全架构问题就可以移植或参考现有的互联网安全研究成果。概括来说,网络层的安全需求有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攻击的检测与预防等[4]。

1.3 应用层

应用层就是物联网的社会分工,与具体行业相结合,实现广泛智能化。该层可靠的从网络中接收到信息,通过一些中间件系统进行相应的信息处理和管理等操作。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接受到的信息先需要进行判断被识别出有用数据、垃圾数据和恶意数据。应用层所面临的安全挑战首当其冲的就是面对海量数据的识别和处理,处理的平台也可能是分布式的,如何分配与协调并快速有效智能地处理数据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除此之外,智能的自动处理过程也存在被攻击者绕过或篡改的隐患,一旦自动过程正在被攻击或者已经被攻击而导致灾难,就应该有相应的可控机制以保障能够即时有效的中断并自我保护,能够从灾难中恢复。最后,在个人和商业信息都网络化的时代,还需要对隐私信息建立起相应的安全保护机制。

2 入侵检测技术在物联网架构中的应用

面对物联网中存在的安全威胁,有效的入侵检测技术须要具有简单性、实时性和检测准确性。下面主要介绍一下目前应用于物联网的入侵检测技术。

2.1 基于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

代理Agent 是指在给定条件下具有独立逻辑处理能力、可以持续运行的软件实体。Agent 具有自治性、移动性,并且Agent 之间可以通过相互通信从而协作完成任务。根据物联网的结构特点,我们考虑在感知层应用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使入侵检测系统具备减轻网络负载及延时,动态地适应网络变化

和进行快速实时反应的优点[5]。

感知层的多代理入侵检测系统由检测代理、主机代理和网络代理等三部分构成[6]。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在感知层的多个网络终端上。每一个网络终端上有多个检测代理对本机上发生的事件进行监听。每一个终端上部署一个主机代理,其主要功能是管理相应终端上所有检测代理,负责检查检测代理的运行情况并对检测代理汇报的数据进行过滤处理。在一定的网络纬度内会设置相应的网络代理,主机代理将经过过滤处理后的数据汇报到所在网络范围内的网络代理。主机代理与网络代理之间是多对多的关系,避免系统因为一个网络代理失效而宕机。网络代理之间将形成层次结构,高层的网络代理负责将检测结果汇总上报到控制台。

2.2 基于博弈论模型的入侵检测技术

在物联网感知层中, 入侵检测系统不仅需要依靠其自身行为还应基于入侵者的行为采取相关的行动。入侵者和入侵检测系统之间任一方的策略变化都会有可能导致另一方的策略发生变化。

本文使用的基于博弈论的物联网入侵检测系统基本模型[7]

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博弈论的入侵检测系统架构

Fig. 1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Architecture Based on Game Theory

分布部署在感知层网络终端上的入侵检测器会使用某种检测手段审计网络数据以区别正常数据和攻击数据,将检测到的入侵数据过滤简化汇总成数据报告提交给博弈模型。博弈模型通过模拟攻防双方的互动行为并比对权衡检测结果和检测效率,从而得出理论上的纳什均衡,IDS 决策中心依据此均衡结果做出合理正确的响应策略。

2.3 基于贝叶斯推理的入侵检测技术

贝叶斯推理是由英国牧师贝叶斯发现的一种归纳推理方法,作为一种推理方法,贝叶斯推理是从概率论中的贝叶斯定理扩充而来。贝叶斯定理断定:已知一个事件集Bi(i=1,2,...k)中每一Bi 的概率P(Bi),又知在Bi 已发生的条件下事件A 的条件

162

概率P(A|Bi),就可得出在给定A 已发生的条件下任何Bi 的条件概率(逆概率)P(Bi|A)。即:

(公式1)

我们可以选取网络系统中不同方面的特征值(如网络中的异常请求数量或者系统中出错的数量),用Bi 表示。通过测量网络系统中不同时刻的Bi 变量值,设定Bi 有变量有两个值,1表示异常,0表示正常。事件A 用来表示系统正在受到攻击入侵。每个变量Bi 的可靠性和敏感性表示为P(Bi=1/A)和P(Bi=1/A),那么在测定了每个Bi 值的情况下,由贝叶斯定理可以得出A 的可信度为:

(公式2)

其中要求给出A 和

A 的联合概率分布,然后设定每个

测量值Bi 仅与A 相关,并且与其他的测量值Bj 无关,其中i ≠j,则有:

(公式3)

(公式4)

从而得到

(公式5)

据上所述,依据各种异常检测的值、入侵的先验概率以及入侵时每种测量值的异常概率,能够判断出入侵攻击的概率。为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需要考虑各个异常测量值Bi 之间的独立性,此时可以通过网络层中不同特征值的相关性分析,确定各个异常变量与入侵攻击的关系[8]。

2.4 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技术

通过机器学习的方式实现入侵检测,其主要方法有归纳学习,分析学习,类比学习,遗传算法等。遗传算法擅长解决的问题是全局最优化问题,能够跳出局部最优而找到全局最优点。而且遗传算法允许使用非常复杂的适应度函数(或者叫做目标函数),并对变量的变化范围可以加以限制[9]。在无确定规则的指导下,能自适应的对搜索方向进行调整。遗传算法可按如下步骤进行:

1) 初始化:设定最大进化代数和初始进化代数,选择一定数量个体作为初始种群;

2) 个体评价:评价种群中的个体适应度

3) 选择运算:以比例原则(分数高的挑中机率也较高)选择产生下一个种群(轮盘法竞争法)。不仅仅挑分数最高的原

因是这么做可能收敛到局部的最佳点,而非整体的。

4) 交叉和变异运算:通过交叉和变异改变该种群

5) 终止运算:将进化过程结束后得到的适应度最高的个体输出,计算完成。

遗传算法只需要对少数结构进行搜索,加上群体的适应度等信息,通过选择,交叉和变异,可以很快找到良好的解,即使解空间比较复杂。这样在网络层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可以及时分辨出入侵攻击信息。

2.5 基于物联网架构的应用

根据上文中对几种主要的基于物联网架构的入侵检测技术的研究与分析,其在物联网中与物联网三层架构的应用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图2 入侵检测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Fig.2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Applying to IoT 其中,基于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由于其具有的自治性和移动性的特点,可以良好地应用于物联网感知层,与网络终端结合。通过终端上的主机代理与检测代理,对感知层终端运行情况和行为进行监测,从而起到对针对终端节点的挟持攻击的监控和预防作用。

基于博弈论模型的入侵检测技术通过部署在网络层的检测终端收集并区分正常数据与攻击数据,并交给博弈模型进行权衡,得出合理的相应策略。

基于贝叶斯推理的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对网络层中不同的特征值的相关性分析,判断异常变量与入侵行为之间的关系。

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技术通过抓取网络层中的网络信息,通过机器学习检测入侵行为,并且能够提供良好的自适应能力。

另外,由于物联网应用层涉及到各领域的具体行业特征,差异性较大,在这里层次的入侵检测应主要取决于不同应用领域的业务需求,选取适用于特定业务逻辑需求的传统环境下的入侵检测系统即可。

2.6 应用效果比较

在传统网络环境下,评价入侵检测技术的性能指标通常分为三类,即准确性指标、效率指标和系统指标[10]。其中,准确性指标用于描述入侵检测技术对入侵行为的检测准确程度,通常包括检测率、误报率和漏报率等。效率指标描述入侵检测技术的执行能力,通常包括最大处理能力、每秒TCP并发数、最大TCP并发数等。但效率指标取决于环境与设备,不同级别的设备之间的效率指标的选取也有很大差异。系统指标通常体现入侵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易用性,通常包括最大规则数、平均无故障间隔等。

在物联网环境中,由于物联网架构的特殊性,并不能完全应用传统网络环境中的评价指标进行对入侵检测技术的评价与比较。这里,我们选取准确性指标中的检测率、误报率,效率指标中的最大处理能力,并在系统指标内增加系统健壮性、故障率以及部署成本三个指标,作为入侵检测技术在物联网中应用效果的评价指标。下面我们就通过这些指标对上文中的几种入侵检测技术进行对比。

检测准确率方面:基于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可以通过部署在感知层终端上的检测代理、主机代理和网络代理三部分构成的入侵检测系统对入侵行为进行监控。由于检测代理具有分布广以及高度自治性的特点,可以提供相对较高的入侵检测率和较低的误报率。基于博弈论模型的入侵检测技术的检测准确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博弈模型以及效用评估函数的选取。通常来说,一种特定的博弈模型能够对特定类型范围的入侵行为具有较高的检测率,但难以满足检测多种类型的入侵行为的需求。因此,基于博弈论模型的入侵检测技术更适用于针对某些种类的高风险,需要重点给予检测的入侵行为的检测。基于贝叶斯推理的入侵检测技术由于受到算法应用场景的局限性,同样不能适应多种类型的入侵行为的检测,因此在准确性方面同基于博弈论模型的入侵检测技术一样有一定的局限。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技术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可以根据实时数据进行调整优化,能够适应纷繁复杂的网络环境并提供相对较高的入侵检测率。

效率指标方面:基于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分布式的入侵检测系统部署,将检测处理压力分散至各个具有高度自治性的检测代理,从而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处理能力。基于博弈论模型的入侵检测技术需要通过博弈模型的运算来得出相应策略,处理压力相对集中,因此在处理能力方面与基于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相比相对较弱。基于贝叶斯推理的入侵检测技术与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技术则相比之下需要更高的运算处理能力,且处理行为同样相对集中,因此处理能力相对较弱,适用于特定领域的偶发性入侵行为的检测。

系统指标方面:基于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的系统健壮性主要取决于分布在各节点的三层代理,通常需要在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到异常数据处理等问题以获得良好的健壮性。但由于部署在网络终端上的代理升级困难因此对于实际环境中的复杂数据难以做到及时适应与更新,从而限制了其系统健壮性。同样由于网络节点的分散性,导致基于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往往出现更高的故障率。另外由于代理与终端的结合,提高的终端的成本,因此与其他几类入侵检测技术相比,基于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部署成本。基于博弈论模型的入侵检测技术由于也部署在感知层,因此具有与基于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相同的较高故障率和较高部署成本的特征。但由于基于博弈论模型的入侵检测技术检测对象的针对性更强,因此容易得到更高的系统健壮性。基于贝叶斯推理的入侵检测技术与基于机器学习的入侵检测技术在系统指标方面具有相对相似的特征,由于对入侵行为类型的针对性更高,系统的部署也相对集中,因此通常能够通过有针对性的设计获得较高的健壮性,并保持较低的故障率,同时也相对基于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技术而言具有较低的部署成本。

基于上文对几种入侵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的对比,将对比结果总结如下表所示:

表1 几种入侵检测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Tab. 1 Application result comparison among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ies

评价指标

准确性指标效率指标系统指标

检测率误报率

最大处理

能力

系统健壮

故障率部署成本基于多代理的入

侵检测技术

高低高较低高高

基于博弈论模型

的入侵检测技术

中中较低较高较高较高

基于贝叶斯推理

的入侵检测技术

中中低高较低低

基于机器学习的

入侵检测技术

高低低高较低低

3 下一步研究方向

3.1 基于应用层的入侵检测系统

目前主流的入侵检测系统通常只能检测web一类通用协议,应用于物联网三层架构的感知层和网络层,不能对基于数据库的应用系统进行检测。然而有些入侵语义是建立在应用层的层次的,这就使得传统的入侵检测系统不能为大量基于CS结构、中间件、OO技术等应用层系统提供良好的保护[11]。因此,基于物联网应用层的入侵检测系统是下一步的一个研究重点。

3.2 入侵检测响应机制研究

163

入侵检测的目的是能够尽早发现入侵行为,并能及时发送警报信息。因此,入侵检测系统的响应能力和响应速度是一个评价该系统优劣的重要指标。如何有效地利用响应机制完成实时具体的报警通知、切断恶意节点的通信、重新进行节点认证等保护措施以及如何提升并完善入侵检测系统的相应机制也是接下来需要研究的重点。

3.3 入侵检测的评价

入侵检测系统需要一套相对完善的测评和评价标准,从而对系统的检测能力、准确性、响应能力、资源占用、可靠性等指标进行评价。如何建立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价体系也将成为下阶段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

4 结论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了各国政府和组织的研究热点,其安全问题也得到了普遍重视。而入侵检测技术作为保证网络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已成为研究物联网安全问题的热点话题。本文基于物联网的技术架构阐述了物联网的组成部分,简要分析了各部分所存在的安全威胁和安全需求,并且针对入侵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最后还提出了未来可能的一些研究方向,对下一步的工作进行展望。

参考文献:

[1] 周颉. 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模型研究[A]. 杨义先,梁满

贵. 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799-804.

ZHOU J.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Model Research[A]. YANG Y X, LIANG G M. CIE 16th

Information Theory Academic Conference Proceedings[C].

Beijing: Electronic Industry Press, 2009. 799-804. (in

Chinese)

[2] Dorothy E. Denning. An Intrusion-Detection Model[J].

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1987, VOL.SE-13, NO.2: 222-232.

[3] 郑树泉,韩元杰,张泉. 物联网架构与应用[J]. 软件产业与工

程,2010,6(6):27-31.

ZHENG S Q, HAN Y J, ZHANG Q. Architecture and

Application of IOT[J]. Software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2010,6(6): 27-31. (in Chinese)

[4] 武传坤. 物联网安全架构初探[J].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信息

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院刊,2010,25(4):411-419.

WU C K. Initially Search on Security Architecture of IoT[J]. Proceedings of Information Security State Key Laboratory, Institute of Softwar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2010, 25(4): 411-419. (in Chinese)

[5] 朱建明,马建峰. 基于多代理的入侵检测数据收集模型[J]. 计

算机应用研究,2004,1:103-105.

ZHU J M, MA J F. An Intrusion Detection Data Collection Model Based on Multi-agents[J]. Computer Application Research, 2004,1:103-105. (in Chinese)

[6] 赵萍,王峰,殷肖川. 一种基于多代理机制的入侵检测技术及

其实现[J].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1,23(6):39-42.

ZHAO P, WANG F, XIAO X C. An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Based on Multi-agents and its Realization[J].

Computer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2001,23(6): 39-42. (in Chinese)

[7] 段晓阳,马卉芳,韩志杰,王冠男. 无线传感器网络入侵检测

系统研究综述[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7(13):3004-3006.

DUAN X Y, MA H F, HAN Z J, WANG G N. Research o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J].

Computer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2011, 7(13): 3004-3006. (in Chinese)

[8] TF Lunt, A Tamaru, F Gilham, R Jagannathan, C Jalali,

Peter G Neumann. A real-time intrusion detection expert system(IDES)[J]. Technical Report, 1992, 2: 38-39.

[9] 刘文涛.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网络入侵检测[J]. 重庆工商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7(5):476-480.

LIU W T.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Based on Improved Genetic Algorithm[J].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commerce(Natural Science), 2010,27(5):476-480.(in Chinese) [10] 落红卫. 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及性能指标[J]. 电信网技术,

2005,11:24-26.

LUO H W. Network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and Performance Indicators[J].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Technology, 2005, 11: 24-26. (in Chinese)

[11] 吉文龙. 网络安全中入侵检测算法研究[J]. 信息安全与技术,

2011,10:42-46.

JI W L. Study on Network Security Intrusion Detection Algorithms[J]. 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Technology, 2011, 10: 42-46. (in Chinese)

164

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0引言 物联网是一种带有传感标识器的智能感知信息网络系统,促进了世界上物与物、 人与物、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与交流。它是继计算机、 因特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发展的一门新技术,是全球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实现了数字化向智能化的过渡与提升[1]。该技术将促进IT 业突破性进展,引发世界第三次产业化浪潮[2],有着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 ),顾名思义是指由联网物品构成的网络。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标识中心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即在物品编码、RFID 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把所有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 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 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包括了所有物品的联网与应用。目前较为公认的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 跟Abstract:Extensive attentions have been aroused by the study and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in recent https://www.doczj.com/doc/914591090.html,ernments and enterprises of home and abroad have taken part in constructing the Internet of Things,which possibly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future develop -ment of the world.The Internet of Things is a technique that connects all the things by infor -mation sensing devices with Internet,to realize intelligent identification and management.It is regarded as another information industry wave after computer,Internet and mobile communica -tion network.The concept,basic characteristic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were firstly introduced.Key techniques of it were conferred then,including sensor network,RFID,EPC,GIS and intelligence technology.Furthermore,the app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were analyzed in aspects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urban management ,and intelligent trans -portation and so on.Finally ,the future prospects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were given ,which may promote it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key technique;technological application 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文章编号:1672-1586(2010) 05-0022-07中图分类号: P208文献标识码:B 摘要:近年来, 物联网的研究与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国内外政府和企业都采取行动参与物联网的构建,这可能对未来全球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物联网是把所有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技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是继计算机、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本文介绍了物联网技术的概念、基本特征及发展现状;探讨了物联网研究中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网技术、射频识别技术、产品 电子码、 地理信息系统以及智能技术;从物流管理、城市管理、智能交通等方面分析了物联网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物联网技术的前景,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物联网的建设与发展。 关键词:物联网; 关键技术;技术应用程 曼,王让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CHENG Man ,WANG Rang-hui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Advance in Techn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In - ternet of Things 程曼(1988-), 女,江 苏泰州人,生态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学。 E-mail:chengman0406 @https://www.doczj.com/doc/914591090.html, 收稿日期: 2010-5-12

《物联网技术与运用》考试题库含答案

《物联网技术与运用》考试题库01 单选题 1、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B)B.Internet of Things 2、(D)首次提出了物联网的雏形 D.比尔.盖茨 3、物联网的核心技术是(A) A.射频识别 4、以下哪个不是物联网的应用模式(C) C.行业或企业客户的购买数据分析类应用 5、按照部署方式和服务对象可将云计算划分为(A) A.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 6、将基础设施作为服务的云计算服务类型是(C) C.PaaS错误:改为B.IaaS 7、2008年,(A)先后在无锡和北京建立了两个云计算中心 A.IBM 8、(A)实施方案拟定了在未来几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云计算研究产业基地的发展思路和 路径 A.祥云工程 9、智慧城市是与相结合的产物(C) C.数字城市物联网 10、可以分析处理空间数据变化的系统是(B) B.GIS 11、智慧革命以(A)为核心 A.互联网 12、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是(A) A.条形码识别技术 13、以下哪一项用于存储被识别物体的标识信息?(B) B.电子标签 14、物联网技术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射频识别技术主要是基于什么方 式进行信息传输的呢?(B) B.电场和磁场 15、双绞线绞合的目的是(C ) C.减少干扰 16、有几栋建筑物,周围还有其他电力电缆,若需将该几栋建筑物连接起来构成骨干型园区网, 则采用(D )比较合适? D.光缆 17、下列哪种通信技术部属于低功率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A) A.广播 18、关于光纤通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A.光在光导纤维中多次反射从一端传到另一端 19、无线局域网WLAN传输介质是(A) A.无线电波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物联网信息安全期末考试重点 考前九章: 1、单选15x2’ 2、填空7x2’ 3、名词解释5x3’ 4、简答5x5’ 5、论述1x16’(短文500左右) 一、散的知识 1、物联网可划分成哪几个层次? 感知层、传输层、处理层、应用层 2、物联网人与物、物与物之间通信方式? 综合利用有线和无线两者通信 3、物联网核心基础设施是? 网络,传感器,控制器,物理设备 6、安全协议哪些用于应用层?哪些用于传输层? 传输层:IPSEC协议、TLS协议、VPN、安全套接字层协议(SSL)、安全外壳协议(SSH); 应用层:Web安全协议、电子邮件安全协议、门户网站、安全电子交易(SET)。

7、机密性的服务包括哪些? 文件机密性、信息传输机密性、通信流的机密性。 8、防火墙+VPN+入侵检测+访问控制? 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络)是一种在公用网络上建立专用网络的技术。整个VPN网络的任意两个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没有传统专网所需的端到端的物理链路,而是架构在公用网络服务商所提供的网络平台之上的逻辑网络。 VPN可以在防火墙与防火墙或移动的Client间对所有网络传输的内容加密,建立一个虚拟通道,让两者间感觉是在同一个网络上,可以安全且不受拘束地互相存取。 防火墙(Firewall),也称防护墙,是由Check Point创立者Gil Shwed于1993年发明并引入国际互联网(US5606668(A)1993-12-15)。它是一种位于内部网络与外部网络之间的网络安全系统。一项信息安全的防护系统,依照特定的规则,允许或是限制传输的数据通过。 入侵检测(Intrusion Detection),顾名思义,就是对入侵行为的发觉。他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 访问控制是给出一套方法,将系统中的所有功能和数据标识出来,组织起来,托管起来,然后提供一个简单的唯一的接口,这个接口的一端是应用系统一端是权限引擎。权限引擎所回答的只是:谁是否对某资源具有实施某个动作(运动、计算)的权限。返回的结果只有:有、没有、权限引擎异常。

入侵检测技术 课后答案

精品文档 . 第1章入侵检测概述 思考题: (1)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是如何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方法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集成在一起的? 答: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是将主机入侵检测和网络入侵检测的能力集成的第一次尝试,以便于一个集中式的安全管理小组能够跟踪安全侵犯和网络间的入侵。DIDS的最初概念是采用集中式控制技术,向DIDS中心控制器发报告。 DIDS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在大型网络互联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跟踪网络用户和文件。DIDS允许用户在该环境中通过自动跨越被监视的网络跟踪和得到用户身份的相关信息来处理这个问题。DIDS是第一个具有这个能力的入侵检测系统。 DIDS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发生在系统不同的抽象层次的事件中发现相关数据或事件。这类信息要求要理解它们对整个网络的影响,DIDS用一个6层入侵检测模型提取数据相关性,每层代表了对数据的一次变换结果。 (2)入侵检测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审计系统的配置和弱点; ●评估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异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进行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政策的用户活动。 (3)为什么说研究入侵检测非常必要?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提供保密性、完整性以及抵抗拒绝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连网用户的增加,网上电子商务开辟的广阔前景,越来越多的系统受到入侵者的攻击。为了对付这些攻击企图,可以要求所有的用户确认并验证自己的身份,并使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还可以用各种密码学方法对数据提供保护,但是这并不完全可行。另一种对付破坏系统企图的理想方法是建立一个完全安全的系统。但这样的话,就要求所有的用户能识别和认证自己,还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和强访问控制策略来保护数据。而从实际上看,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个实用的方法是建立比较容易实现的安全系统,同时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相应的安全辅助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就是这样一类系统,现在安全软件的开发方式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就目前系统安全状况而言,系统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如果系统遭到攻击,只要尽可能地检测到,甚至是实时地检测到,然后采取适当的处理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 姚程宽张新华詹喆 (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公共基础部安徽安庆246003) 摘要: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到今天的高级产物,目前还没有对物联网权威的定义。从技术的角度说,任何一个互联互通的网络都可以实现,比如电信、移动、联通、广电等,也可以是一个独立局域网。对于普通用户来说,物联网重要的不是网络本身,而是基于这些网络的应用服务。能从这些网络中得到哪些服务,这才是与我们的工作生活相关的。简单的说:服务才应该是物联网的关注点。本文介绍了物联网的概念,并从工业、农业、教育和生活等方面详细介绍了物联网的应用,并分析了物联网在中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物联网;感知技术;服务 物联网是近两三年来非常热门的科技词汇之一,他的英文是:“The Internet of things”,简写成IOT。简单的说物联网就是物和物互联的网络,它利用并融合感知技术、识别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云计算等技术,把控制器、传感器、人和物等连接起来,实现物和物,人与物的连接,最终得到智能化的网络,被广泛认为是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物联网是互联网发展的高级产物,它利用互联网以及互联网上的所有资源,继承了互联网上的所有应用,同时物联网保留了自身资源和设备的个性化和私有化。

1.物联网的应用领域 1.1物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 (1)制造业供应链管理物联网应用于原材料采购、销售和库存领域,通过完善并优化供应链的管理体系,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2)生产过程工艺优化物联网技术能提高工业生产线上的过程检测、生产设备监控、材料消耗监测、实时参数采集的能力和水平,有助于生产过程智能监控、智能诊断、智能控制、智能维护、智能决策,从而改进生产过程,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3)安全生产管理把感应器或感知设备安装在矿工设备、矿山设备、油气管道等危险设备中,可以感知在危险环境中的设备机器、工作人员等方面的安全信息,将现有单一、分散、独立的网络监管平台提升为多元、系统、开放的综合监管平台,以实现快捷响应、实时感知、准确辨识和有效控制等。 (4)环保检测及能源管理环保设备融入物联网可以对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各类污染源及污染治理关键指标进行实时监控[1]。 1.2物联网在农业中的应用 (1)食品安全溯源系统加强农副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到最终消费者整个流程的监管,降低食品安全隐患。通过安装电子芯片,物联网技术可以追溯芯片的编码查询产地、生产日期以及检验检疫情况。

简析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简析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1-21T10:40:04.203Z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2018年4期作者:李科[导读] 在科学技术持续进步的背景下,社会随之取得明显进步,在推动城市显著变化的同时,明显改变了传统老旧思想理念。结合社会发展可知,电子信息时代下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外国语学校3班,445000) 摘要:在科学技术持续进步的背景下,社会随之取得明显进步,在推动城市显著变化的同时,明显改变了传统老旧思想理念。结合社会发展可知,电子信息时代下,物联网发展主要是通过电子信息技术进行创新,两种时代产物更是呈现相互依存和共同进步的现状。本文主要对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以便于推动各行业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电子信息技术;物联网;应用 信息技术迅速发展下,物联网作为其主要发展产物,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加大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力度,可以显著提升各行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其原因为:电子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医疗卫生、国防以及军工等行业,同时呈现较强生命力和成长潜力,属于国家技术创新、经济发展关键,所以,将电子信息技术应用于物联网技术中,能够在物联网发展中起到促进作用[1]。 一、物联网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分析 (一)物联网 对物联网进行研究可知,因其各领域定义存在一定差异化,无法短时间内对其进行具体明确,所以,本文进行物联网的分析时,主要选择比较代表性定义予以阐述。第一,物联网作为网络构成部分,在标准和互通协议的基础上,通常具备自动配置能力。整个网络系统中,实质和虚拟物品均具备独特编码和物理特征,能够实现信息链接和共享的目的。第二,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装置进行物品、物联网的结合,以信息交换和通信等形式进行物品的操作,如智能化管理和定位等,均以互联网为基础进行延伸。 物联网发展使人们间距明显缩短,通过强化人们相互交流、沟通能力,以实现人与物相互间信息交换,确保信息获取的有效性,从而展开信息交流。由此可见,物联网特点具体表现为:物联网可以感应物体,实现对物体的把控,整个控制过程通常呈现信息、数据流通状态;由于物流网信息内容具备较强私有化的特征,即确保用户隐私权,因此,该项技术能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全面提升生活、工作效率[2]。 (二)电子信息技术 在信息时代下,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呈现较强依赖性,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使其成为人们生活重要部分。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并非单一形式存在,而是涉及不同领域,即电子信息技术内容包括:传感器和通信导航等,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状态,对此,电子信息技术持续进步,促使社会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3]。 二、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一)二维码技术 所谓二维码技术是指自动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我国在对二维码技术进行研究时,虽然其发展时间较晚,但却呈现较快成长速度,即此项技术的创新发展,逐渐实现二维码行业的进步,同时应用于不同领域,是我国迈入物联网主要标志。根据编码原理的差异化特征,二维码可以具体分为以下类型:堆积码、邮政码以及点阵码,截止当前全球多达200多种。和条码技术进行比较发现,二维码具备自由度高和信息大等特征,使其呈现较强保密性和防伪性。例如:摩拜单车的出现,和其他的共享单车存在一定差异,即用户利用二维码的扫描,可以实现摩拜单车的解锁、使用,并对单车位置予以定位,以便于车辆相关信息管理。 (二)射频识别技术 伴随射频识别技术的日益完善,许多新型技术随之层出不穷,并应用在交通运输或安防等行业,呈现良好应用效果。而射频识别技术的发展中,物联网存在不仅可以实现技术创新,而且还能推动物联网发展。因此,为保证物、互联网的有效链接,通常借助红外技术和视频识别技术等,从而确保其较高准确率。由此可见,在电子信息技术发展中,射频识别技术在物联网中占据主要地位,需要通过相关研究和分析,全面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三)传感器技术 在检测装置中,传感器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是由装换元件和敏感元件等组合而成,因其可以获取被测量信息,按照相应规律进行转换,所以,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后进行传输,可以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以便于满足信息处理和存储等要求。由于传感器是以感知环境状态为主,因此,结合其工作原理可知,将其划分为视觉传感器与机械传感器等,可以更好满足不同工作需求。而对于执行器的应用,是以信息接收和控制为主,通过受控对象的控制,对执行器进行划分,以驱动能源为划分标准进行分析可知,其主要分为电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以及液压执行器,并在物联网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而非接触式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则在诸多行业领域均有涉及,例如:汽车闯红灯的监测等,主要是以磁钉为传感器,确保其操作更加操作,并利用图像处理实现传感器的监测[4]。 结束语: 物联网改革形势下,将电子信息技术合理应用于物联网内,能够为物联网提供更多发展空间。然而,在对物联网进行研究可知,因其产业链呈现比较复杂化和涉及广等特点,所以,保证其发展具有安全性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可知,两者有效结合,均能促进相互发展和进步,以此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创新发展,利用物联网发展的研究,以实现物物相连服务目标。参考文献 [1]郭晨鲜,苏玉.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与研究[J].电子世界,2016(22):108-109. [2]张龙.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与研究[J].信息通信,2017(2):00189-00189. [3]王庆周.电子信息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4):262-262.

入侵检测技术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入侵检测技术在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摘要:入侵检测是检测和识别针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的非法攻击或违反安全策略事件的过程。数据库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设计借鉴了针对网络和针对主机的入侵检测技术,又考虑了数据库自身的特点。 关键词:入侵检测入侵分析数据库系统 传统的数据库安全机制以身份认证和存取控制为重点,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被动安全机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数据库对安全的需要。近年来对数据库入侵检测机制的研究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通过建立异常检测机制,有效地发现用户在使用数据库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入侵和攻击,以期达到保护数字图书馆数据库安全的目的。 1、入侵检测简介 入侵检测是检测和识别针对计算机系统和网络系统,或者更广泛意义上的信息系统的非法攻击,或者违反安全策略事件的过程。它从计算机系统或者网络环境中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发现可疑攻击行为或者异常事件,并采取一定的响应措施拦截攻击行为,降低可能的损失。在入侵检测系统中,系统将用户的当前操作所产生的数据同用户的历史操作数据根据一定的算法进行检测,从而判断用户的当前操作是否属于入侵行为,然后系统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行动。入侵检测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安全防护技术,提供了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在网络系统受到危害之前拦截和响应入侵。入侵检测系统能很好地弥补防火墙的不足,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防火墙的补充。入侵检测技术是计算机安全技术中的重要部分,它从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分析这些信息,检测计算机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遭到袭击的迹象。入侵检测系统在几乎不影响计算机系统性能的情况下能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系统提供针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入侵检测技术通过对入侵行为的过程与特征的研究,使安全系统对入侵事件和入侵过程能做出实时响应。入侵检测技术扩展了系统管理员的安全管理能力,提高了信息安全基础结构的完整性。 2、入侵检测技术分类 (1)从数据的来源看 入侵检测通常可以分为两类: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通常从主机的审计记录和日志文件中获得所需的主要数据源,并辅之以主机上的其他信息,例如文件系统属性、进程状态等,在此基础上完成检测攻击行为的任务。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通过监听网络中的数据包来获得必要的数据来源,并通过协议分析、特征匹配、统计分析等手段发现当前发生的攻击行为。从数据分析手段来看,入侵检测通常又可以分为两类:误用入侵检测和异常入侵检测。误用检测的技术基础是分析各种类型的攻击手段,并找出可能的“攻击特征”集合。误入侵检测的定义为:识别针对计算机或网络资源的恶意企图和行为,并对此做出反应的过程。入侵检测系统则是完成如上功能的独立系统。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检测未授权对象,针对系统的入侵企图或行为,同时监控授权对象对系统资源的非法操作。 (2)从数据分析手段看 入侵检测通常可以两类:滥用入侵检测和异常入侵检测。滥用入侵检测的技术基础是分析各种类型的攻击手段,并找出可能的“攻击特征”集合形成特征库或者模式库,滥用入侵检测利用形成的特征库,对当前的数据来源进行各种分析处理后,再进行特征匹配或者规则匹配工作,如果发现满足条件的匹配,则指示已经发生了一次攻击行为然后入侵检测系统的响应单元做出相应的处理。异常入侵检测是通过观察当前活动与系统历史正常活动情况之间的差异来实现。这就需要异常入侵检测建立一个关于系统正常活动的状态模型并不断更新,然后将用户当前的活动情况与这个正常模型进行对比,如果发现了超过设定值的差异程度,则指示发现了非法攻击行为。 相比较而言,滥用入侵检测比异常入侵检测具备更好的确定解释能力,即明确指示当前发生的攻击手段类型,另外,滥用入侵检测具备较高的检测率和较低的虚警率,开发规则库和特征集合相对于建立系统正常模型而言,要更容易、更方便。但是,滥用入侵检测只能检测到已知的攻击模式,模式库只有不段更

物联网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信息安全概论》 大作业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班级: 学号: 姓名: 教师评语: 教师签名

物联网安全现状分析及解决策略 哈尔滨工程大学 摘要:随着物联网产业的兴起并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也映入眼帘。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安全威胁,必将制约着物联网的发展。本文对物联网正面临的安全威胁给出了细致地分析,并且针对这些的安全问题给予了一定的解决策略。 关键字:安全威胁策略物联网 近几年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多种接入网络以及智能计算技术的飞速发展,物联网作为一个新科技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并不断地在各行各业中得以推广应用。物联网连接现实物理空间和虚拟信息空间,其无处不在的数据感知、以无线为主的信息传输、智能化的信息处理,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与国家安全、经济安全息息相关,目前已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在未来的物联网中,每个人拥有的每件物品都将随时随地连接在物联网上,随时随地被感知,在这种环境中,确保信息的安全性和隐私性,防止个人信息、业务信息和财产丢失或被他人盗用,将是物联网推进过程中需要突破的重大障碍之一。因此,实现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是物联网大规模应用的必要条件,也是物联网应用系统成熟的重要标志。 1、物联网面临的安全威胁 物联网是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互联网的安全问题早已被人们重视并采取各种措施来防止信息的丢失,物联网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安全问题,物联网将经济社会活动、战略性基础设施资源和人们生活全面架构在全球互联网络上,所有活动和设施理论上透明化。物联网的特点是无处不在的数据感知、以无线为主的信息传输、智能化的信息处理。由于物联网在很多场合都需要无线传输,这种暴露在公开场所之中的信号很容易被窃取,也更容易被干扰,这将直接影响到物联网体系的安全。物联网规模很大,与人类社会的联系十分紧密,一旦遭受攻击,安全和隐私将面临巨大威胁,甚至可能引发世界范围内的工厂停产、商店停业、电网瘫痪、交通失控、工厂停产等恶性后果。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发展与应用,其自身所隐藏的安全问题日渐显现出来。除了面对传统TCP/IP网络、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等的安全问题之外,物联网自身还存在着大量特殊的安全问题。从终端节点到感知网络、通信网络,从应用层面到管控层面,以及一些非技术层面的因素都关联和影响着物联网的安全问题。 1.1 终端节点层面 由于物联网应用的多样性,其终端设备类型也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传感器节点、RFID 标签、近距离无线通信终端、移动通信终端、摄像头以及传感网络网关等。相对于传统移动网络而言,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往往处于无人值守的环境中,缺少了人对终端节点的有效监控,终端节点更具有脆弱性,将面临更多的安全威胁。 1.2 感知层安全问题 感知层的任务是全面感知外界信息,该层的典型设备包括RFID 装置、各类传感器( 如红外、超声、温度、湿度、速度等)、图像捕捉装置( 摄像头)、全球定位系统(GPS)、激

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_叶宇光

信息安全与技术·2013年1月1引言 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技术(RFID )、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一些有联系的实体通过互联网相互连接到一起进行信息的传输和传递,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实现概念。这种概念是在互 联网的概念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将用户端延伸并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通信和信息交换的网络概念。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进而出现了光纤传感技术。 自光纤传感技术开始发展以来,光纤传感器因具有多种优点而得到了快速发展,例如体积偏小、灵敏度非常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现如今,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很多 叶宇光 (福建省泉州师范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福建泉州362000) 【摘 要】现如今,物联网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而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的发展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物联网的核心部件为传感器,特别是光纤传感器,它和其它的类型的传感器所不具有的优势,而物联网主要有四个技术构层,它们是应用接口、数据处理技术、数据传输网络和传输网络,在物联网中我们将会看到有大量的各种各样的传感器的存在,这些传感器可以用来感知不同的环境参数,比如温度、重力、光电、声音、震动和位移,这些传感器为物联网提供最原始的数据信息。当前,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主要对物联网的界定、构成以及光纤传感器的原理和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并且重点是对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加以详细阐述。希望可以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对今后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产生一些积极影响。 【关键词】光纤传感技术; 物联网;原理与现状;应用;传感网络O ptical Fiber S 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A pplication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Ye Yu-guang (Fujian Province,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FujianQuanzhou 362000) 【A bstract 】N ow adays,Internet has becom e a research hotspot,and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in the developm ent of Internet of things have been w idely used,and has aroused w ide concern.N etw orking core com ponents as sensor,particularly for optical fiber sensor,it and other types of sensors have m any advantages,but the Internet has four m ain technical structure layer,w hich is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face,data processing,data transm ission netw ork and transm ission netw ork,the joint netw ork w e w ill see a large num ber of a variety of sensors,the sensor can be used to perceive different environm ental param eters,such as tem perature,gravity,photoelectric,sound,vibration and displacem ent,these sensors for netw orking w ith the original data inform ation.C urrent,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in netw orking application causes the height of social all circles pay close attention to.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nternet of things,w hich define and fiber-optic sensor principle and developm ent present situation has carried on the thorough discussion and analysis,and thefocusis onthe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in netw orking applications to elaborate.H ope that through this paper,to the future of optical fiber sensing technology innetw orkingapplications havesom epositiveeffects. 【K e ywords 】optical fiber sensingtechnology;netw orking;principleandstatus;application;sensor netw ork 光纤传感技术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应用·TechnologyApplication 65··

继续教育《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试题与答案

网上最全的《物联网技术与应用》考试答案,亲测轻松过80分。 1. (A )针对下一代信息浪潮提出了“智慧地球”战略。 A.IBM B.NEC C.NASA D.EDTD 2.日本在(C )年提出了U-JAPAN 战略。 A.2002 B.2003 C.2004 D.2005 3.韩国在(C )年提出了U-KOREA 战略。 A.2004 B.2005 C.2006 D.2007 4. 2009 年我国推出的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中,用于地震灾区重建的比重占到(B )。 A.20% B.25% C.28% D.30% 5.2009 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D)的发展战略。 A.智慧中国 B.和谐社会 C.感动中国 D.感知中国 6.《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讲话发表于(B )年。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7.近百年来,人类社会总共经历了(B )次里程碑式的科技革命。A.二B.三C.四 D.五 8.第三次科技革命就是以(A )技术为代表的科技革命。A.电子信息B.生物转基因C.空间技术 D.超级浮点计算 9.物联网的全球发展形势可能提前推动人类进入“智能时代” ,也称(D )。 A.计算时代 B.信息时代 C.互联时代 D.物连时代

10.射频识别技术属于物联网产业链的(A)环节。A.标识B.感知C.处理D.信息传送 11.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A )技术是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A.射频识别B.传感器 C.智能芯片 D.无线传输网络 12. (D )被成为下一个万亿级的信息产业。A.射频识别B.智能芯片C.软件服务D.物联网 13.除了国内外形势的发展需求之外,(C )也推动了物联网快速发展。A.金融危机蔓延B.其他领域发展乏力 C.技术逐步成熟 D.风投资金关注 14.条形码诞生于20 世纪(B )年代。A.10B.20C.30D.40 15.条形码只能够适用于(A)领域。A.流通B.透明跟踪C.性能描述D.智能选择 16. (B )将取代传统条形码,成为物品标识的最有效手段。A.智能条码B.电子标签C.RFID D.智能标签 17.在射频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结合方面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由(C )完成的。 A.YALE B.HARVARD C.MIT https://www.doczj.com/doc/914591090.html,BRIDGE 18.1995 年,(D )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A.沃伦.巴菲特B.乔布斯C.保罗.艾伦D.比尔.盖茨 19.首次提出物联网概念的著作是(A )。A.《未来之路》B.《信息高速公路》C.《扁平世界》D.《天生偏执狂》 20.国际物品编码协会的英文简称是(A )。A.EAN B.EIN C.IEN D.IEA 21. (A ),IBM 提出“智慧地球”概念。A.2008.11 B.2008.12 C.2009.11 D.2009.12

物联网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物联网技术的 现状 与 发展语: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也愈 加便利,有了智能手机、电脑、iphone 、ipad 等高科技产品。其中,最重要的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就是互联网的出现与应用了。互联网导、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高中资料试卷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物联网安全snort分析报警信息

实验报告 Experimentation Report of Taiyuan Normal University 系部计算机系年级 2017 课程物联网安全技术姓名学号日期 项目 实验三安装入侵检测软件snort,分析报警信息。 一、实验目的 分析报警信息 二、实验仪器 硬件资源:笔记本电脑; 软件资源:snort软件; 三、实验过程 1.下载并安装snort和winPcap软件。wincap下载地址 https://https://www.doczj.com/doc/914591090.html,/install/bin/WinPcap_4_1_3.exe Snort下载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914591090.html, 安装Snort与winpcap,在弹出来的各种框框点击next或者agree。 2.打开命令提示符,输入cd/d D:\App\Snort\bin

3.输入snort –W 4.输入snort -v -i1 5.下图为抓获到的一些流量。

6.键入ipconfig查询本机ip地址如图。可知子网地址为 192.168.1.0/24 7.修改snort中的配置文件

改为如下: 8.配置动态预处理器库

改为如下: # path to dynamic preprocessor libraries dynamicpreprocessor directory D:\App\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 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D:\App \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dce2.dll 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D:\App \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dns.dll 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D:\App \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ftptelnet.dll 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D:\App \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sdf.dll 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D:\App \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smtp.dll 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D:\App \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ssh.dll dynamicpreprocessor file D:\App \Snort\lib\snort_dynamicpreprocessor\sf_ssl.dll dynamicengine D:\App \Snort\lib\snort_dynamicengine\sf_engine.dll 9.修改配置文件classification.config 和reference.config的路径: 改为如下:

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导读]物联网是一次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继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它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机遇。 物联网利用智能装置和感知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RFID无线射频技术、网络传输互联, 进行处理和计算,从而实现人物、物物信息共享和无缝连接,达到对事物实时监控、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 随着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未来电子商务各环节对技术的要求也会随之增加。文章通过对物联网的简要介绍,结合物联网的应用情况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阐述了传统电子商务中的问题和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库存、物流、支付三个重要环节中的应用,重点分析RFID(无线射频技术)、ZigBee技术在库存和物流环节的应用方法,支付环节的安全性探讨及其解决办法。提出了智能仓库管理系统、“外卖式”物流的设想,说明移动支付是未来电子商务支付的重要手段,同时给出了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各环节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物联网是一次新的信息技术革命,继互联网和移动通信网之后,它蕴含着巨大的创新空间和机遇。物联网利用智能装置和感知技术,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RFID无线射频技术、网络传输互联,进行处理和计算,从而实现人物、物物信息共享和无缝连接,达到对事物实时监控、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的目的。未来电子商务将朝着多元化、便捷化发展,喊行业之间的竞争也会愈加激烈。一个电子商务体系中包含了库存、物流及电子支付等重要环节,如果实现物联网技术在电子商务各环节中的应用,将大大提高电子商务体系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体验,使电子商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物联网与电子商务的结合所形成的的物联网电子商务体系,可以

入侵检测技术 课后答案

习题答案 第1章入侵检测概述 思考题: (1)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DIDS)是如何把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方法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方法集成在一起的? 答:分布式入侵检测系统是将主机入侵检测和网络入侵检测的能力集成的第一次尝试,以便于一个集中式的安全管理小组能够跟踪安全侵犯和网络间的入侵。DIDS的最初概念是采用集中式控制技术,向DIDS中心控制器发报告。 DIDS解决了这样几个问题。在大型网络互联中的一个棘手问题是在网络环境下跟踪网络用户和文件。DIDS允许用户在该环境中通过自动跨越被监视的网络跟踪和得到用户身份的相关信息来处理这个问题。DIDS是第一个具有这个能力的入侵检测系统。 DIDS解决的另一个问题是如何从发生在系统不同的抽象层次的事件中发现相关数据或事件。这类信息要求要理解它们对整个网络的影响,DIDS用一个6层入侵检测模型提取数据相关性,每层代表了对数据的一次变换结果。 (2)入侵检测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一般来说,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监控、分析用户和系统的活动; ●审计系统的配置和弱点; ●评估关键系统和数据文件的完整性; ●识别攻击的活动模式; ●对异常活动进行统计分析; ●对操作系统进行审计跟踪管理,识别违反政策的用户活动。 (3)为什么说研究入侵检测非常必要? 答:计算机网络安全应提供保密性、完整性以及抵抗拒绝服务的能力,但是由于连网用户的增加,网上电子商务开辟的广阔前景,越来越多的系统受到入侵者的攻击。为了对付这些攻击企图,可以要求所有的用户确认并验证自己的身份,并使用严格的访问控制机制,还可以用各种密码学方法对数据提供保护,但是这并不完全可行。另一种对付破坏系统企图的理想方法是建立一个完全安全的系统。但这样的话,就要求所有的用户能识别和认证自己,还要采用各种各样的加密技术和强访问控制策略来保护数据。而从实际上看,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因此,一个实用的方法是建立比较容易实现的安全系统,同时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建立相应的安全辅助系统。入侵检测系统就是这样一类系统,现在安全软件的开发方式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个思路进行的。就目前系统安全状况而言,系统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如果系统遭到攻击,只要尽可能地检测到,甚至是实时地检测到,然后采取适当的处理 –– 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