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然辩证法与动物医学

自然辩证法与动物医学

自然辩证法与动物医学
自然辩证法与动物医学

自然辩证法与动物医学科学技术的

研究与学习

前言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系统化的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技术方法论。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已有成果的概括和总结,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开放的理论体系[1]。自然辩证法对各门学科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它是一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的交叉性学科,其与动物医学的联系更是密不可分的,是理工科研究生的必修学位课程之一,学习该课程的主要目的在于使我们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自觉地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提高辩证思维能力,增强献身科学的精神,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自然辩证法学习是培养和提高我们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任何科学工作者都离不开哲学思想的支配。不同的哲学思想给科学人员产生不同的影响。一般说来, 正确的哲学思想能够引导科研人员少走弯路, 较快地取得成果错误的哲学思想却会把他们引入歧途, 妨碍他们有效地探索自然。任何人要取得科学成果都必须在科学实践中遵循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规律。科学工作者只有自觉地学习和运用辩正唯物主义的原理, 才能比较顺利地揭示自然界的规律。而对于医学研究生,只有不断自觉学习科学前辈的成功经验,坚持用唯物辫证法作为自己科学研究中的指导思想,才能正确理解掌握已经发现的各种自然规律,才能正确地发现认识没有探索过的科学地带,如此才能使自己的科学思维正确成长、不断完善。

1 自然辩证法与动物医学的相关性

动物医学是门特别的学科,它是运用医学方法来解决动物的问题,研究动物的健康与疾病及其相互转化的规律,尤其是近年来人畜共患病的频发,对人类的健康构成严重的威胁,例如,“非典”,口蹄疫,禽流感,结核,布氏杆菌病等。我国医学先辈们早就精辟地指出“医乃仁术”,所谓“仁术”,并非一般的技术,而是技术和人道的综合体。在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看来,对于医生来说,了解一个病人,比了解一个人患什么病更重要。这些观念同样适用于动物医学的研

究学习。因此,作为一个动物医学研究生来说,不仅要具备技术,而且要具有高贵的品质以及开阔的视野。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是沟通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沟通科学与人文的重要桥梁。是动物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干课程, 承担着宣传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的任务。自然辩证法课程学习对动物医学研究生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综合素质的培养, 对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研究工作, 都具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从动物医学学生到合格的兽医工作者的转变不仅仅要在技术层面,也不仅仅只要掌握自己的专科知识,而应该是各个相邻学科都有交织,这样才能在诊治动物疾病时思维更开阔,而不是局限在“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层次上。此外只有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加强动物医学研究生的人文素质研究,营造外在的氛围影响学生、启发学生,唤醒他们对人生高尚情感的追求和思考。只有精神境界提高了,他们才会有高品位的行为方式,才能在走上工作岗位以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担负起自己作为一名兽医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2 用自然辩证法思想指导动物医学学生的研究

从事科学技术研究不能不讲方法,辩证法是源于各种具体方法又高于各种具体方法的最基本的思想方法。辩证法是研究对象的本质自身中的矛盾。事物的矛盾法则,是辩证法的最根本的法则。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是依照矛盾法则而变化的。机体反应本身的矛盾性是疾病变化的最根本的原因。在对疾病的科学研究中,自然辩证法的原理对其具有理论意义和实际指导作用。

2.1 运用发展观念研究疾病的发展历史

任何事物都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由小到大,由少到多,最后发生质变,然后进入到新一轮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对疾病本质的认识同样也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发展过程。

在古代主要有古希腊希波克拉底的“液体病理学”,认为疾病就是体内四种液体的比例失调。而我国的中医则把疾病看做是人体阴阳、气血的偏盛偏衰。这些学说均带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性质。近代,18世纪的意大利医生提出了“器官病理学说”;19世纪德国病理学家魏尔啸提出了“细胞病理学说”。这些学说一方面在疾病的定位上认识更加深入了,但另一方面由于他们过分强调局部病变,把所有疾病都看成是局部的,忽视了整体反应,又带有形而上学性。现代,对疾病的认识在微观上深入到了分子水平,产生了“分子病理学”,对数千种分子遗传病、代谢病的机制进行了阐明,在宏观上出现了从整体上解释疾病本质的倾向。现如今认为疾病的本质是机体在一定病因作用下所发生的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

过程。这时损伤、抗损伤及其相互斗争表现为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而且还要注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学生探究问题,应该强调的是只有在尊重客观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广泛的学习和创造性的思考,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科学研究才会有所发展。

动物医学研究生在从事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的时候, 首先必须树立的就是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科学精神, 尤其在现如今这个时代, 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当我们追求医疗技术的最大效率的目标的时候, 更要强调在技术运用方面, 如何防止药源性和技术性带给人类的负面作用,避免药物的滥用所造成的药物残留与耐药性日益严重而给人类的健康和经济带来的巨大损失。只有注重合理应用科学技术, 才能彻底根除那种只顾眼前, 不顾后果, 贻害子孙后人的行为活动。使得医学科学的成果成为造福人类,以保证人类美好的可持续发展。

2.2 运用整体观念研究学科

系统自然观是辨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现代形式。自然辩证法中的系统论认为:系统是总的自然界的模型。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的总体,系统具有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和最优化等特点,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随机性、复杂性和非线性的特点,而整体性原则是系统方法的首要原则。各要素一旦组成系统,就失去了其作为独立要素的性质和功能,形成了系统新的质的规定性。因此在研究动物医学的时候必须适应其特点,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工作,积极了解该领域科技的新成果, 及时引入转变所必需的各种新概念、新知识和新技能。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21世纪的动物医学研究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清晰的知识结构,而且还必须具备有对各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2.3 运用平衡观念进行学科研究

科学与技术都源于人类基本的生产实践,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转化。科学是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技术是科学发展的手段;科学提出发展的可能,技术就将可能变为现实;技术革新促进学科发展,科学成就推动技术进步。目前我们的学习流程普遍是首先学基础课程,然后才进行生产实践。这样就导致了理论与实践的分离, 并使研究脱离于社会,理论不能有效的与实际相联系。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的脱离导致了学科发展的不平衡,最终将影响学科的整体发展,使学科进步发展速度缓慢甚至停滞不前。

此外,我国现行的研究模式,重视专业知识,轻视自然、人文课程。绝大部分动物医学院校的医学课程与自然,人文科学课程之间、临床兽医学课程与预防兽医学课程之间严重失衡,只重视知识的积累, 学生的素质培养和实践能力受到影响,使学生遇到复杂的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 不能做出全面的分析治疗。所以医学课程必须与自然,人文科学综合, 以培养出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型人才,促进医学的发展。因此现代动物医学研究应该求拓宽基础和专业研究的界面, 进行均衡的学科研究。

3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和不断发展的创新精神,对于动物医学学生的学习和实践都有重要意义。它是帮助我们通过对我们所从事的科学、技术和医学研究活动及其成果的思考,架起一座通向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桥梁。

3.1 有助于把握当代科学、技术、动物医学发展的趋势,认识各学科领域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自然科学和动物医学发展历程的回顾,考察科学、技术和动物医学发展中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发展趋势,对于我们从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中去分析和把握科学技术发展的走向,在更高层次上理解与其发展密切相关的各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每一种疾病,每一个病理过程,每一种临床表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所以必须要运用理论知识,进行辩证综合分析,才能深入掌握学科的知识要点。

动物医学的目标是探求动物健康与疾病的真理,这比追求其他真理更具有艰难性,如果不具备较高的哲学素养,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是难以担当这个重任的。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科学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研究自然科学的一般性质、体系结构、社会功能和发展形式,分析自然科学的哲学问题,并通过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揭示自然界的一般性质、规律和总的途径,为人们提供辩证唯物论的自然观和科学观以及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学习自然辩证法能有效地帮助医学研究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问题进行分析和鉴别,增强其观察问题、分析社会思潮的能力。

学科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具体知识本身,更在于其连绵不断的思想延续。同时,各门学科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它们具有内在联系的普遍性,现代动物医学则更是表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综合性和整体性,这需要我们不断突破自身原有的学科领域限制,掌握系统的、整体的思想方法,从而实现思想的飞跃和创新的突破。

3.2 有助于认识客观自然界存在与演化的辩证规律,理解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关系,提高动物医学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然界是物质的,自然物质在结构上是以系统方式相互联系的,在层次上是无限的。自然物质又是运动的,运动在质上和量上都是不灭的。自然界的一切物质系统都处于不断产生和消亡的演化过程中。通过对于自然界存在与演化规律的讨论,可以帮助我们从哲学的高度,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当代社会出现的资源、环境等全球问题,基于人与自然界对象性关系的哲学思考,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研究生不仅应该掌握系统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需要使其具有活跃的思维能力、勇于怀疑的创新精神、宽阔的学术视野。研究生学习的目的更加明确, 并始终以自己的专业为指导自觉学习各种知识, 而且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与研究能力。他们不仅思想活跃、思辨性强, 而且有一定的经历, 对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看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新型的动物疾病也层出不穷,因而动物医学也必须向前发展,不断的克服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因而对于动物医学学生而言,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创新能力的产生,不仅需要高深渊博的知识和优良的科学方法,而且要有高尚的思想情操和科学精神。学习自然辩证法,有助于培养科学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自然辩证法课程中“科学技术方法论”内容能系统地向硕士研究生介绍科学技术发明创造所采用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5 小结

通过上述讨论认识到自然辩证法的思想观点在动物医学的研究与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动物医学研究生,未来的兽医工作者,在我们的学习、研究与工作中,我们要注意运用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指导我们进行科学研究。坚持发展的观点,对于所有已有结论有条理的怀疑精神和批判精神,不墨守成规,不保守僵化,记住没有永恒的真理,要敢于怀疑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又不失逻辑,尊重客观自然规律,创立自己的观点。做到自身学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革命总结要点

1。名词解释(5道题)(20分) 科学问题科学假说证伪主义库恩技术 2。简答辨析题(4)(32分) 在自然科学高度发达的社会,自然哲学没有存在的必要、科学的重大进步在于“大胆猜测之证实,谨慎猜测之证伪”、实验和观察可以独立于理论而存在、科学理论真的概率为零3。评析题(3)(34分) 科学与伪科学的划界、公共科学对产业创新的影响、对技术的看法 4。论述题(1)(14分) 论述科技人员的社会责任问题 重要!*现代科技高度发达社会,自然哲学没有存在的必要? 重建自然哲学的必要性 1、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重建科学与哲学之间的关联 (以下两点为拉兹洛的话) 1、一方面是科学的“信息爆炸”的成果,另一方面是高度深奥和微妙的方法论和概念分析。有必要把这两方面结合到一起。那就意味着既要使哲学家们了解有关的科学发现,又要使科学家们了解哲学的有关方法和概念框架。 2、绝大多数哲学家继续在提供虽然极其精致但实际上却很贫乏的理论;而科学家们在越来越多地涉足一般哲学问题的同时,又仍然被他们特定专业的视角翳蔽着。其实,把科学的信息同哲学的机敏相结合的人则屈指可数。 重建自然哲学的可能性 1、19世纪中期以来,机械自然观受到怀疑和批评。自然哲学有可能借助新的自然科学发展,开始复兴。 2、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 3、量子力学对决定论提出了挑战。 4、热力学提出了物理世界的演化概念。 5、分子生物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 6、宇宙学追溯到了宇宙演化的早期。 7、现代自然科学正处在一个多元发展的状态,存在的科学与演化的科学并存,有机自然观与机械自然观并存。 系统进化的条件、根据和诱因 1、系统内部相干性相互作用是系统进化的基本根据。 2、从外部获得物质与能量是系统进化的基本条件。 3、内部涨落是系统进化的直接诱因。 层级结构是由相互联系的子系统组成的系统,每个子系统在结构上又是层级式的,直到我们达到某个基本子系统的最低层次。 特点:1、系统中低层子系统对高层系统具有构成关系。(纵向关系)2、同一层次的系统之间存在着相干关系(横向关系)。3、随着层次由低到高,结合的紧密度由大到小而递减。4、这样,高层系统的解体可以不影响低层系统的稳定性,有可能在稳定的低层结构之上重新建立新的构型。 层级结构在其进化过程中有一个基本性质,即近可分解性——单元内的联系一般比单元之间的联系强。 思考题PPT3: 1、把整个自然界(宇宙)看作一个系统,可以吗? 2、如何从系统的观点理解认识过程及其客观对象? 科学的四个基本内涵:1、科学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2、科学是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3、科学意味着一种独特的精神气质。 4、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建制/场域 科学的特征:1、客观性和实证性(认识基础)。2、一般性和抽象性(理论形式)。3、具体性和精确性(语言表述)。4、探索性和创造性(活动过程)。5、可错性和批判性(理论评价)。 6、解释性和预见性(价值功用)。 7、普遍性和开放性(社会规范) 提醒注意:中世纪宗教观念对西方科学的影响较大,但并非有意为之。

自然辩证法试卷

一、简述题(每小题7分,共计35分) 1.请简述唯物论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答:唯物论自然观的基本思想是:世界是由物质及其现象所构成的;人的正确思想是对物及其物质现象的反映。(4分)衡量或判断一个思想是否是真理的标准就是:这一思想是否客观准确地反映了物质及其现象的真实情况。(3分) 2.对科学命题的证实为何是不可能的? 答:因为构成科学理论的命题是无时空限制的全称命题,其外延所指称的分子对象是无穷的,(4分)人们不可能用有限的经验现象去证实一个指向无限时空和无穷分子对象的命题。(3分) 3. 请简述人类生态危机的根源及其解决办法。 答:生态危机根源于人类所持的绝对中心主义认识论及其行为模式:把人从自然界分离出来当作“改造者”,是典型的人类绝对中心主义的表现,视万物为“白云苍狗”,一切为了人的需要,彻底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平衡。人类在动物谱系中扮演了一个贪婪而无节制的物种角色。(2分)但是,另一方面,人类的思维及其行为特征又不可能不是自我指向的,故而,人类又不可能不以自我为中心,在此情形之下,我们只能通过自我反省而选择一个相对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2分)解决之道是:大智若愚,人对自然作用一分自然也对人反作用一分。“克己复礼”,修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克己,指克制人类的不恰当的欲望;礼,是指自然界的秩序。寻求替代能源。共同行动。(3分) 4. 请简述技术哲学的主要思想内容。 答:对于发明者来讲,技术就是他生命力量的象征,是生命智慧的确证;技术本身就是目的,因为他在发明感受到了此在不同于历史中的彼岸,生命就是每分每秒,发明让他感受到了存在的意义与快乐。发明使他超越了历史,他达到了一个前人不曾达到的智慧高峰,他因此成为了技术史上的一座高峰。(1分)(1).首先,人是动物谱系中的一个分支。动物与自然的关系,也适合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动物与自然的关系是通过自己的身体直接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则不同,人是通过制造工具与自然发生关系;人将自然物质转化成自己的身体部分的外部设备。(1分)(2).动物是通过自己身机能的进化来获得与其他物种的竞争关系;而人则是通过“代具”——工具系统,来获得进化的力量。技术进化,即表现为工具系统的改进、更新和代替,从青铜器、铁器刀具到枪支、原子弹等等,工具系统体现了人的智慧水平的代际提高。技术进化,实际上就是人作为动物谱系的分支系统的进化。(1分)(3).技术进化是围绕着一个由某种特定技术的具体化而产生的平衡点,即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状态。技术是由相互关联的技术事件构成的集群。技术创新具有集群特征。(1分)(4).技术具有时间性、历史性、自我理解特性和实际功利性。时间性,即是说,过去的技术并不属于此刻的我,我的发明或创新是对前辈智慧的替代力量,我是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山峰,后人必须从我这里超越过去。我的技术既是历史的绵延,也是技术史的改写者,是对过去的超越,是未来的起点。自我理解特性,即我的技术即能为他人所理解和应用,改善他人的生活,为他人创造了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我不仅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快乐,我也享受到了作为创造者的那种交换权力(收入回报)。(1分)(5).普罗米修斯原则代表着技术为人类造福的积极因素;而厄庇墨透斯代表着技术的负面因素。法国思想家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认为,厄庇墨透斯代表遗忘、造成过失、欠思考、愚蠢等;普罗米修斯代表沉思、反思、智慧。(1分)(6).人类是双重过失——遗忘和盗窃的产物.人类早期阶段是圆满的起源,然后是沉沦.人类缺乏动物的原始性生理缺陷,所以才需要技术来弥补。(1分) 5. 请简述科学共同体的作用。 答:近代科学具有群体特征,科学是由一群人围绕着共同的兴趣与领域,进行探索未知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科学的三种类别。3′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 2、科学技术的三种哲学反思。3′ 对科学进行辩护-捍卫科学;对科学进行批判-质疑科学;对科学进行审度-必要的转换 3、《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和知识体系。4′ (1)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2)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它是从整体上概括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 (3)科学技术方法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所运用的认识和实践方法的哲学概括。它是关于科学技术研究中常用的一般方法的规律性理论。 (4)科学技术社会论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哲学反思。它是关于科学技术性质、作用(正、负)及其发展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的总观点。 4、《自然辩证法》的学科由来和学科性质。2′ (1)由来:自然辩证法的历史源远流长,其萌芽形态可以上溯到古希腊的自然哲学,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下半叶共同创立的。自然辩证法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历史发展及其基本成就的科学总结,特别是十九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最新发展和最新成就的科学总结,同时也是恩格斯本人多年刻苦学习和精心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总结。有关《自然辩证法》的材料是恩格斯1873─1886年这一时期写成的。整部著作没有写完,并且在恩格斯生前没有发表过。 (2)性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 5、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三种类型。3′ 系统层次观,进化历史观,持续发展观 6、系统的基本特点。4′

整体性;层次性;有序性;动态性 7、“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8、科学和技术的本质特征。2′ 科学:人对自然的理论关系、一般生产力。 技术:人对自然的实践关系、直接生产力。 9、四大产业体系的分类。4′ (1)第一产业体系(农、林、牧、畜、渔); (2)第二产业体系(制造、采掘、建筑、运输); (3)第三产业体系(通信、商业、金融、医疗、饮食、公共服务); (4)第四产业体系(科学、文化、教育、咨询) 10、科学的五大解释。5′ (1)知识体系:发展着的认识 (2)认识活动:科学研究活动 (3)社会建制:科学家共同体 (4)思维方式:科学方法 (5)精神气质:科学精神 11、作为知识体系的科学的内容。4′ 科学事实、科学定律、科学假说、科学理论 12、科研选题的四个原则。4′ 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13、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2′ 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 14、科学实验的主要方法。4′ (1)纯化和简化研究对象(减法实验):与隔离有关。 (2)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加法实验)。 (3)再现和重演自然过程(过程模拟实验,乘法实验1)。 (4)替代物理过程和数学关系(结构模拟实验,乘法实验2) 15、整理科学事实的主要方法。4′

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和心得

1、内容:主要以科学技术及其与社会的关系为研究内容,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方法论是自然辩证法的基石,自然辩证法仍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织部分。 范围: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涉及如下广泛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体系:自然辩证法的体系和主要内容是: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和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我们的时代,正处于一个伟大的转变时期。“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科学自身也在转变之中”,并且正是科学的转变深刻地影响着时代的转变进程,所以人们都把科学看作一种希望。科学家们也更加自觉地“追随我们时代的主要潮流,并把时代的发展、变比和向前的趋势反映到科学之中。”整整一个世纪以来,经典力学经历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已经突破厂它几百年来所遵循的古典决定论的、精确的和解析的传统。如果说在19世纪以进化论的创立为标志,生物学首先发展为一门演化的科学的话,那么20世纪尤其是近几十年的科学进展——关于基本粒子的复杂性的发现,关于早期宇宙演化的宇宙学的建立,关于非平衡的、相干的、一致的结构的研究——使物理学和化学也已发展成为演化的科学。科学本身的发展正在改变着我们对自然界的看法,也改变着科学关于平衡与非平衡、有序与无序、可逆与不可逆、对称与非对称、进化与退化、渐变与突变、简单性与复杂性、精确性与模糊性、系统与要素、结构与功能等一系列最基本的观念。在这一过程小,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但没有远离哲学,而且在自然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部提出厂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在哲学认识层次上加以认真的研究。处于科学前沿的理论自然科学家们,也不能不对这些问题进行严肃的哲学思考。这样,对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就个是游离与科学发展之外,更不是强加于科学研究之上的什么多余的东西。而是自然科学本身发展的一种需要。 “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完全证实厂这一论断。在当今世界上,新的科学革命正在引起新的技术革命,新的技术革命正在引起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剧烈变革。以致生活环境、职业性质、文化教养迥然不同的人们都同样深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和价值;不管西方学者还是东方学者都同样把科学技术视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因素;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同样在它们所面临的战略选择中把科学技术的发展置于首要地位,与此同时,科学技术本身也已发展成为庞大而复杂的社会建制,它又与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各种社会要素发生和发展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它的发展也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受到社会为它提供的条件和环境的制约。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并通过它的发展来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要做到这一点,就不仅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科学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而且必须更加深入地研究它在社会小发展的规律、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如何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机制。因而,自然辩证法关于科学技术观的研究,也就具有了特别突出的意义。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广泛应用,一方面导致了许多积极结果,实现着人们利用科学造福于社会的理想;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不少未曾预料的消极后果,引起了诸如在环境、生态、资源、人口、粮食等方面所产生的一系列全球性问题。被科学技术不断扩大着的人对自然界的影响,已经超过作为一个自然系统的地球的自我调节和所能承载的界限。人类把越来越强大的科学技术手段用于社会,其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影响更难以为人们所预料。于是,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人们所尊崇的理性与自然的和谐似乎已经破裂,代之而起的是两种对立的思潮:一种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一个用计划和控制的世界来扫除习俗和无知的世界的有益过程;一种认为科学技术使人间自然,并同自己的本质相分离,它以对人本身的侵犯代价去征服自然,以内部的精神的丧失为代价去换取外部的物质的满足。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不认真地进行反思:人类在自然界和社会面前,以及在科学技术发展画前,到底获得了多

自然辩证法与中药现代化

自然辩证法与中药现代化 摘要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包含着相当丰富的内容,对科学理论,科学技术有着深远的影响和作用。中医药有着璀璨的文化,为中华 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中药作为中医药的物质基础,其现代化研究意 义重大。本文简要介绍中药现代化的内容,以自然辩证法初步探讨中药现代化与 中医现代化思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关键词中药现代化自然辩证法方法论 前言 中医药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和宝贵的文献资源,形成了系统的生命科学理论、独特的辨证体系以及养生保健思想,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已经历了近30年的实践历程,中医药学理论和实践均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当现代科学技术被大量引进并移植于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时,中医药学的研究出现了一些不协调问题,中医理论中的关键问题如“证候”、“藏象”、“经络”等实质的现代研究严重受挫,中药药性理论和方剂配伍的内涵始终无法用现代语言清楚阐释。另外,由于近代随着西方理性、逻辑思维与文化在中国的渗透,西方医学与思维方式为整个社会所接受,使得我们在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过程中不自觉地吸收和借鉴这些西方医学的主流思想和文化,用西医药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来阐述中医药理、中药作用机理。当然我们也认识到用现代西医思想对中药的诠释是片面性的,这要求我们要进行重新思考,运用自然辩证法,这一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树立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和科技方法论,确立科学的生命、人体观、疾病观、和治疗观[1],使中药现代化研究的过程中不偏离中医理论,保持自身特色。

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自然辩证法 1.自然辩证法的性质、内容与方法 性质: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自然界-科学-技术-社会。 主要内容:自然观-科学观-技术观-科学技术与社会 研究方法: (1)科学问题的提出 (2)(2)科学事实的获取—观察与实验 (3)科学假说的形成 (4)科学理论的创立 科学思维方法—非演绎方法 ①分析与综合②归纳与概括③类比与联想④思想模型 2.近代唯物主义自然观的特点 (1)直观性:从某种有形的、直观的东西去寻求自然现象多样性的统一。用猜测和想象去说明自然现象; (2)辩证性:把自然界看成一幅由种种联系和过程交织起来的画面。 3.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系统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自然界是一个系统.系统是由若干具有特定属性的组成元素经过特定联系而构成的、与周围环境相互联系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的整体. (2)系统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系统的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整体不能脱离部分而独立存在. ②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其具体表现在: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整体小于部分之和(即所谓“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 生态自然观的基本思想 1)自然界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人是自然界发展的产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依赖于自然界. 2)自然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人类的创造必须把改造自然与美化自然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才是合乎人性的行为. 3)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相统一.人要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才会朝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 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共产主义”相统一的生态思想揭示了生态自然观的本质. 5)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具有整体性、公平性和正义性等特点.人类是一个整体,可持续发展要求超越不同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并采取联合的共同行动.生态文明所

自然辩证法11.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又称科学技术对经济的影响或作用,是科技与经济互动关系的一个方面。从理论层面分析,它是指科技进步对社会经济系统的运行环境、经济系统的要素及其结构、经济系统运行机制等方面发生作用的总称;从更高层面上看,这仅是科技社会功能的表现类型之一,是其全部价值体系当中的一种价值形态。 1.1科学技术革命是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它是一种高技术含量的生产力,它的形成和发展主要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 高速度乃至跳跃式的发展 高度的竞争性 高度社会化 人性化的发展方向 2)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型的生产方式 机械化的生产方式正在被自动化的生产方式取代 刚性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柔性生产方式 大规模集中型的生产方式正在转变为规模适度的分散型生产方式 分割型的生产方式正在改变为系统整体型的生产方式 3)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型的市场交换方式 明显地扩大了市场交换的客体 不断地扩大着市场空间,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迅速提高着交换速度和交换频率 改变着交换的形式和手段,市场交换日渐电子化、信息化、符号化 推动了市场机制、体系和功能的不断完善 4)当代科学技术革命形成着新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 新兴的科学技术密集型产业、高科技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传统的制造业正处于衰微和通过技术改造振兴的过程 1.2科技进步促使世界经济形成和持续增长 近年来出现的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这一概念的延伸,它和世界经济一样,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科技进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科技进步促进世界产业结构调整 科技进步决定世界经济格局 正确利用科技进步,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1.3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 1)什么是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它是和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1983 保罗·罗默新经济增长理论) 2)知识经济的特征 第一,知识经济的首要特征在于知识经济中的知识 第二,知识经济是建立在高科技基础上的经济,并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自然辩证法考试题目及答案

仅供参考 版权归医学院2007级硕士研究生所有 1 自然辩证法资料 1.自然辩证法的形成与发展 1、古代自然哲学 包括:(1)原始形态的朴素自然的自然观,如:神话形态的自然观,巫术形态的自然观; (2)理性形态的自然观,如:中国古代的周易,道,元气论,阴阳五行学说,古希腊哲学。 古代的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和希腊等都曾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明,但是当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自然科学,人类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反映了对自然界自发的唯物主义和朴素辨证法的认识.古代自然哲学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终于开始运用自己的理论思维去探索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孕育了许多在以后科学发展中得到证实的天才预见. “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2、欧洲中世纪的自然观 以神学和宗教为主要形式,在这段时期内,人们经历着理性与信仰的战争,人匍匐在人造的神脚下,哲学是神学的婢女,理性为信仰服务。这段时期也是理性与信仰共存的时期,也有理性的战斗,如伟大的奥卡姆剃刀认为,只有自明知识和证据知识才是真正的知识,知识不依赖于权威。中世纪的自然观被宗教和神学黑暗的统治着。 3、近代自然观:包括机械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论。

到15世纪,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现了文艺复兴运动,开始了近代自然科学振兴的伟大历史时代。1543年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理论》以及经典力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不仅摆脱了神学的束缚,也克服了古代自然哲学的缺陷,它把自然科学建立在观察试验的基础上,并把观察实验方法和逻辑方法,数学方法结合起来,使自然科学在17和18世纪获得重大的进展。在近代自然科学的基础上形成了机械论自然观,这种自然观把宇宙看成是一架巨大的机器,宇宙中的一切都是按机械决定论的原则发生因果关系,其特点就是“自然界绝对不变这样一个见解”。因此,是一种形而上学和机械论的自然观。 18世纪下半叶开始,发生了由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发展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科学技术进入全面发展时期。自然科学从搜集经验材料阶段开始进入对这些材料进行理论概括的阶段,它的长久打开了形而上学机械论自然观的一个个缺口,一次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变革来临了。 4、现代自然观:以辩证法为形态,在继续进化之中。 19世纪30年代到70年代,自然科学的三大理论的发现(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深刻的揭示出自然界的辩证性质。马克思和恩格斯科学的总结和概括了当时自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批判地继承了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和人类文明史中的一切有价值的成功,特别是吸收了黑格尔哲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在建立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过程中创立了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的创立是人类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发展历史中划时代的变革。 5. 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发展 (1) 列宁对自然辩证法的丰富和发展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列宁总结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新成就,特别是物理学的一系列成就给哲学思想领域带来的深刻影响, 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哲学笔记》等著作中精辟的回答了这些问题,丰富和发展了自然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作业-医学的脚步

医学的脚步 ——对XX老师医学发展史心得体会 在自然辩证法短短的10周的课程中,我对李锋老师讲的医学发展史的内容印象很深刻,特别是一开始关于黑死病(即鼠疫)的视频,并且激发了我医学发展史的更深入的了解。我想跟着医学的脚步,看看我们的医学一路走来都发生了什么,以下就是我对医学发展史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感想: 中国的医学发展史从古代医学发展史,到近现代医学发展史,一直到如今的医学现状,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将分别对不同时期医学发展史进行概述。 1 中国古代医学史 中国的传统医学历史悠久,而医学史的研究亦可谓是渊远流长。早在《史记》一书中,司马迁便以饱满公正的笔韵记述了战国名医秦越人及西汉名医淳于意。而对于医事制度的记载则可追溯到更早的《周礼》。事实上,医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历代修史书者无不对医事管理制度、医学名人、名著以及疾病灾患等加以记述,而著医书者则记录论述了许多疾病及其对策的发展情况。因而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历史的长河中始终荡漾着医史研究之浪花。唐代,我国出现了最早的名医传记专著,即甘伯宗的《历代名医列传》。明代,李镰《医史》(1513)首次提出了医史之名称。清代,开始有了医史的史论作品,如徐灵胎《医学源流论》(1759)。然而,上述著作大多只为后世提供了一些真实的史料,很少涉及历史的经验及客观发展规律性的论证,医学史作为一门学科远未形成。2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出现了多位有抱负、有造旨的医史学家,他们对医学史成为一门学科是有贡献的。如陈邦贤《中国医学史》(1919)可说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中国医学通史著作;李涛《医学史纲》(1940)则是我国第一部中西医史合编的医史专著。虽然这一时期医史研究如若作为一门学科还显得很幼稚,专著少,发表的论文也大都是星玉碎锦,缺乏系统性,但却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1]。 2 中国近代医学史 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建立于1935年,是中华医学会成立最早的两个专科学会之一,至今已整整80年。虽然其间历经沧桑,多次因故中辍,但学会的成立促进了

2017自然辩证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1.什么是技术创新?它有哪些机制? 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不同于技术发明,它主要是指技术成果在商业上的首次成功应用。技术创新包含技术成果的商业化和产业化,它是技术进步的基本形式。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是当前我国科技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所在,国家创新系统是市场经济架构下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环境。 技术创新的机制 技术创新的机制分为两个层次:国家层次是指国家创新体系,它主要是从国家竞争力考虑;企业层次主要是指,企业在其内部和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通过创新建立相应的组织结构,并对社会经济发挥作用的机理和原理,它主要是从企业竞争力考虑。 2.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 的想法。 (1)人与自然的三重矛盾关系 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有限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矛盾关系;尊重自然的价值与尊重人类发展权利的矛盾关系;技术开发与自然保护的矛盾关系。 (2)人与自然的关系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与自然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人类的存在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自然,必然要通过生产劳动同自然进行物质、能量的交换。与此同时,人与自然之间又是相互对立的。人类为了更好地生存和发展,总是要不断地否定自然界的自然状态,并改变它;而自然界又竭力地否定人,力求恢复到自然状态。人与自然之间这种否定与反否定,改变与反改变的关系,实际上就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如果对这两种″作用″的关系处理得不好,极易造成人与自然之间失衡。 中国和世界正处在关键的十字路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消耗以及随之产生的废物也大幅度增长,为了取得长期的经济增长,中国必须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中国的环境恶化很严重,加上庞大的人口和前所未有的经济发展,这些都对中国走向可持续发展形成了重大障碍。这些都导致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性:(一)人口方面的挑战(二)资源方面的挑战(三)生态环境方面的1、自然生态环境破坏日趋严峻2、自然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峻:(1)水污染严重2)大气污染严重(3)土地污染严重(4)固体废物问题严重(5)噪声污染(6)电磁污染(7)光污染(8)热污染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要改变观念,科学认识自然,掌握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发展,科学地协调、改造自然,善待自然,改变过去那种“先发展,后治理”的老路;其次要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最后要唤起公众可持续发展意识,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但这条道路同时是十分艰难的,首先经济实力薄弱是一大障碍,其次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新科学技术的支持,要达到这一点尚需长期努力,最后是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尤其是西部地区水土流失等生态恶化现象更加严重。虽然有上述不足,但我们同时要看到,只要中国政府坚持发挥主导作用,充分运用科技力量,最广泛地动员公众参与,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有力支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增长方式转变和科技进步的支持,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前景是光明的 3.什么是科学精神?举例说明它的重要性。 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与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科学精神有广泛而深刻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创新

自然辩证法与科技创新 摘要: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是同科技创新分不开的。马克思认为,科技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自然辩证法越来越呈现出科学技术哲学的指导性;科技创新精神是当代自然辩证法的题中之义,自然辩证法是创新的产物且处于不断创新之中,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因此,自然辩证法对于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科技创新 自然辩证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分支学科,一方面,创新精神是其题中之义,因为它本身是创新的产物、创新的结晶,而且正处在不断的创新之中;另一方面,创新是自然辩证法的精神实质和目标追求,创新精神也是自然辩证法之显著特征和突出功能的充分显现。因此,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 对于加强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代自然辩证法与科学技术 自然辩证法由恩格斯创立,被马克思称为是“关于自然哲学的著作”。[1] 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然哲学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或科学技术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 人们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范畴里, 已经进行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和论述。 20 世纪是人类历史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人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利用科学技术给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 科学和技术自从17 世纪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以来, 如同一把双刃剑在充分显示造福功能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对自然和社会的危害。这也就是西方社会从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相继产生技术乐观主义和技术悲观主义以及反科学思潮的主要原因之一。当科学技术一旦失控时我们将面临着更为严峻的考验。1939 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合成的DDT(化学名称为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对生态的毁灭性影响;1978年被宣布处于紧急状态的建造在两万多吨化学有毒物质上的拉夫运河小区;1986年泄漏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15000多名救护人员死亡, 500万人因辐射而致病;1989年瓦尔迪兹号油轮上1100万加仑原油渗入水中, 造成20亿美元损失;2001年横扫英国的, 使畜牧业遭到毁灭性打击的口蹄疫, 损失高达300亿英镑;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等等一系列20世纪全球所发生的震惊世界的技术和工业灾难。[2]从某种意义上说, 自然哲学可以看作是科学技术哲学的基础或科学技术哲学的本体论。实际上, 人们在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范畴里, 已经进行了自然哲学的研究和论述。 当今,人类社会已跨入21世纪。而新世纪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科技竞争的核心又是创新。因此,新时期的科学发展特点要求科技人员既要具有精深的专

自然辩证法下医学模式的转变

自然辩证法下医学模式的转变 自然辩证法作为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医学辩证法是自然辩证法与医学相互结合的产物,它着重研究的是辩证规律和畴在医学中的特殊表现,是医学科学正确的理论指导。随着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创立和系统科学方法被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旧的医学模式、生命观、疾病观、医疗观、保健观等诸多方面都面临着新的挑战。目前随着现代医学突飞猛进的发展,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医学模式转变的必然性和重要性,21世纪的医学不仅需要完成由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恤心珍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而且需要更进一步地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一生态医学模式转变。 医学模式的转变是随着自然科学技术和自然观的发展而转变的,每一次转变都是与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状况相适应的,都体现着辩证发展的过程。从历史上看,医学模式经历了几个阶段。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公元前7世纪一公元5世纪,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自然科学同哲学结合在一起,与此相适应地产生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以及自然哲学医学模式。人们对健康与疾病有了初步的观察和了解,产生了粗浅的理性概括。如在古代,中国医学便有阴阳五行的病理学说,产生了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因(喜、怒、忧、思、悲、恐、惊)和不外因等病因学说,开始把健康与疾病和人类生活的环境联系起来观察与思考,并据此产生了中国医学的理论体系。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公元5世纪一巧世纪,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思想占统治地位,科学家们将自然界的一切运动都归之于上帝的推动,宣扬上帝创造万物,认为人类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当神学自然观相适应,产生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虽然当时也使用一些植物和矿物来治疗疾病。但不能超越“神灵的主宰”,保护健康和治疗疾病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符咒祈祷。 生物医学模式:公元15- 18世纪,资本主义兴起发展时期,彻底摧毁了封建权威和神权统治,使科学以意想不到的力量和速度发展起来,现代实验科学,特别是生物科学的长足进步,使人体的生物学过程得到了比较清晰的说明,为近代医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疾病的变化和医学科学的进展,逐渐暴露了生物医学模式的片面性与局限性。研究资料表明,人类健康与疾病不是由生物因素所能完全解释的,疾病不单纯是由生物因素所致。疾病已由单因单果、单因多果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发展。医学模式也相应地由生物医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现代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即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这是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人类对疾病与健康认识深化的产物。20世纪,特别是50年代以来,人类疾病谱发生了很大改变,影响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已由传染病逐步改变成非传染病。在发达国家,心脏病、脑血管病及恶性肿瘤已在死因谱中占主要地位。大量研究表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及生活方式是形成或诱发心脑血管病、肿瘤及慢性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这即使得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日益显露

自然辩证法考试答案

自然辩证法题库 1.谈谈你对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的具体设想 21世纪初是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阶段。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依然沉重。基于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中国们必须继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主线,以经济发展为核心,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体制创新为突破口,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一是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生态道德意识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和道德基础。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道德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必须把道德关怀引入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树立起人对于自然的道德义务感,养成良好的“生态德性”。尤其要抓好学校教育的环节,特别要重视青少年生态道德意识的培育和提高,帮助学生树立环境生态观念、环境资源观念、环境道德观念。 二是改革生产方式,做强生态产业。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发展生态产业的重点,是要建立起资源节约、环境少污染型的国民经济体系,走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的发展道路。要下决心关停并转那些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发展生态农业,主要包括绿色农业食品和绿色食品原料,生态林业、草业、花卉业,生态渔业,观光农业,生态畜牧产品,生态农业手工业等方面。为此,要研究开发生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山地综合开发复合型生态经济、以庭院为主的院落生态经济,以及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另外,还要重视生态旅游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 三是实施生态工程,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生态工程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国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特点,“十五”期间,应重点解决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社会最为关心的环境问题:一要加强城乡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加强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生态处理,抓好重点流域、区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工作;二要抓好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工程,特别是北京地区风沙源治理、天然林保护和沿海防护林等生态工程建设;三要防治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危险废物污染,防止生态破坏; 四要加快自然保护区、环境优美城市和生态省(市、自治区)的创建工程;五要继续推进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提高全社会的计划生育意识,确保控制人口数量,确保提高人口质量;六要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防止资源骤减,力争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四是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体系和法律体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道德力量的推动,也需要政府和权力机关出台必要的政策、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进行硬约束。要建立综合决策制度,用政府的权威保证生态环境免遭破坏。特别是在制定规划、计划及重大经济行为的拟议过程中,充分发挥政府综合决策的作用,把生态环境目标和经济发展目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从源头上解决对生态的危害问题。要适时出台相关政策,用宏观调控手段引导生态建设的积极性。包括:引导生态型项目开发的扶

自然辩证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考4道,5分每题) 1、自然辩证法: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科学。 2、系统:系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 3、涨落:由大量相互作用的子系统所构成的体系,总是经常不断地受到来自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扰动,扰动会使得系统在某个时刻,某个局部的空间范围内产生对客观状态的微小偏离,这种微小的偏离就叫做涨落。 4、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是指从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成果中所显示出来的科学本身所独有的一种精神气质,以及和之相应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它是科学价值的核心。 5、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是科学认识主体关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物(事件、现象、过程、关系等)的真实描述或判断,其逻辑形式是单称命题。 6、科学语言:科学语言是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从日常语言(自然语言——它一般地描述人们的感觉、经验和内心的感受)中提炼出来的,自然语言是它的基础。 7、科学问题:科学问题(Problem)是指科学认识过程中需要回答而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又无法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的提出是有条件的,和它提出时的知识背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它是时代的产物。 8、科学假说:科学假说是根据已有的科学知识和新的科学事实,对所研究的问题作出的猜测性说明和尝试性解答。科学假说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9、科学共同体:所谓科学共同体是指某一特定研究领域中持有共同观点、理论和方法的科学家集团。这一科学家集团的成员受到过大体相同的教育和训练,因而有共同的探索目标和评判标准。 10、类比:类比方法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性质、关系或功能方面的相似,从已知其中一个(或一类)对象具有其他的性质、关系或功能,推出另一个(或另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性质、关系或功能的方法。 11、灵感:灵感通常是指突然出现的一种具有创新性认识内容的模糊观念,它之所以令人感到神秘,主要是因为它的出现不是事先就意料到的,而是突然到来的。 12、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是长期的、全局的、支持全球人类持续进步的道路。 13、发散思维:所谓发散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已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种方向去探索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14.对称性破缺:原来具有较高对称性的系统出现不对称因素,其对称程度自发降低,这种现象叫做对称性自发破缺。 二、简答题(考5道,8分每题,重点:2、4、6、7、10、11、16、17、18) 1、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和社会。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三种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发展。 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科学的本质,科学认识的过程;形成科学理论的一般方法;科学理论的评价和检验;科学理论的发展。 技术观和技术方法论:技术的本质和结构;技术认识和技术方法;技术价值和技术社会观;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 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技术的社会建制;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及其和中国现代化的关系。 2、系统思维方式的含义及其基本思路 (1)定义所谓系统思维方式,是把对象当做一个系统的整体加以思考的思维方式,它根据系统的性质、关系、结构,把对象的各个组成要素有机地组织起来构成模型,研究系统的功能和行为,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定量化和精确化的特征。 (2)系统思维方式的思路这种思维方式认识对象的基本思路是: 第一,把对象作为其构成要素以一定的联系组成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整体(系统)来考察,从整体、部分、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关系中揭示对象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它首先从整体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 自然观 自然界的存在方式 自然界的属性 ——从历史的角度看 自然观的发展主要经历的阶段:古希腊的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世纪的宗教自然观* 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现代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补充:中国传统的自然观 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认识论和方法论 科学是什么 技术是什么 科学和技术的关系 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科学技术方法 经验方法 理论方法 等 科学理论的结构等。

科学技术与社会(STS) 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 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和作用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因此,自然辩证法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但是,自然辩证法不同于普通的自然科学,为什么?因为,研究方法不同。 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实验、观察等,“实证方法”(形而下学,physics)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方法是思辨、逻辑、哲学等。 因此是“形而上学”(meta-physics)具有哲学学科的属性。 因此,自然辩证法是交叉学科和综合学科。 医学——大类。 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因此属于“人学”。 但是,医学研究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以及心理属性。以自然属性为基础。因此医学也是一个综合科学。 医学模式转化,就是注意到了医学的这个特征。

文素质,提升综合能力。(2)可以提高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水平。(3)有助于专业学习。 自然辩证法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与哲学 与医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自然辩证法社会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 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几个概念: 自然(Nature) 1、客观世界(objective world) 2、客观存在(being) 的物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总和 3、与社会相对应的 4、人以及其他生物还有非生物界的总和 5、适应社会状态——适者生存——自然而然 6、客观世界存在的一切事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