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_地位生产机制_还是再生产机制_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理论述评

教育_地位生产机制_还是再生产机制_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理论述评

教育_地位生产机制_还是再生产机制_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理论述评
教育_地位生产机制_还是再生产机制_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理论述评

收稿日期 2006-12-20

作者简介 陈彬莉(1977-),女,山西汾西人,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社会学研究。

教育:地位生产机制,还是再生产机制

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的理论述评

陈彬莉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100871)

!! 关键词 教育;地位生产机制;地位再生产机制

!! 摘!要 社会学中功能主义和冲突论分别揭示了教育在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中的不同面向,其中,功能主义分析了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流动中的动力作用,冲突论则着重于教育在地位传递中的作用,而有关地位获得的经典实证研究则揭示了教育同时作为地位生产机制和再生产机制在个体地位获得中的重要性。

! 中图分类号 C919:G40-062!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1-6198(2007)02-0059-06

!!在现代社会中,教育不仅仅是一种资源,同时也作为一种重要的地位获得机制,与社会阶层的结构以及社会流动之间存在着紧密关联,构成社会分层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学关于社会分层的研究存在两个基本的理论传统:功能主义传统与冲突论传统。两种传统对于教育在社会分层中的角色进行了不同的定义。功能主义将社会分层视为维持社会系统的普遍的功能需求,个体通过教育而获得的技能水平是社会分层的关键维度。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在机会均等的教育制度设定的前提之下,教育是个体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的有效途径。冲突论则认为,功能主义的分析忽视了不同的集团对学校教育所产生的不同影响,社会分层本身是不同集团力量不均衡的表现,教育是在社会优势集团的控制下,实现社会再生产的工具。在两种不同的理论视景下,教育与社会分

层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面貌。

功能论视角:社会地位生产机制

教育在现代社会一方面作为技能培训的机构,另一方面作为角色分配的机制,与社会阶层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关系。功能主义的研究视角强调学校培养学生的认知技能和职业技能,学校教育在选择精英人才占据重要的社会位置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教育使学生具有工作所必需的技能,而技能是职业成功的主要决定因素,由此,教育成就的阶层被假定为技能的阶层,而技能的阶层被假定为职业的阶层。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决定了成功。

除了从宏观上对教育与社会阶层结构之间的关系作出分析之外,还有一些功能主义学者从社会流动的视角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美国社会学家特纳(R.H.Turner)1960年发表的?赞助性流动与竞

争性流动:教育使社会地位升迁的两种模式#一文可视为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这一研究领域中的经典之作。从功能主义的逻辑出发,特纳认为,每一个社会都必须解决如何维持个体对该社会制度的忠诚态度的问题。作者假设?在一个形式上是开放的并且向大众提供教育的阶级制度中,人才选拔模式决定了社会地位的升迁模式,这一点是形成学校教育制度的关键,它甚至比社会地位升迁的程度还要重要% 1 。在该文中他以美国和英国的社会精英筛选过程为典型,概括出两种社会流动方式:赞助性升迁流动与竞争性升迁流动。赞助性流动的特征是,未来的精英由原来的精英及其代理人进行选择,精英地位的获得通过某些假定的个人品质、德行,而非个人的努力来实现。向上流动如同加入私人俱乐部一样,需要既有成员的推荐与支持。竞争性流动的特征是,精英地位为公开竞争的目标,为保证公平,竞争是有规则的。成功向上流动取决于竞争者自己的努力,这种社会倾向于鼓励个人追求其理想,社会精英的地位开放给那些努力追求理想、具有勤奋努力精神的人。精英地位的标准由社会建立、解释,并且为社会公众所识别和接受认可。 2 升迁性流动的规范对教育制度产生了一种恒常的张力,迫使教育制度与升迁性流动的规范保持一致,由此也产生了两种不同的规范下的不同的学校教育制度。一个社会的精英选拔规范决定了学校教育制度的形态,而学校教育制度又在某种程度上塑造着个体对社会制度的忠诚。通过分析两种社会流动规范之下的学校教育制度的不同安排,特纳为分析个体的行为提供了微观的基础。

结构功能主义充分肯定了教育在社会阶层结构与社会流动中的重要性,这一流派的学者基本上是在现代化的框架之内,将教育作为非先赋的因素来看待,强调教育对于人们社会地位的提升作用。这一看法与人力资本理论的看法不谋而合。人力资本理论将教育视为一种投资,教育使人获得一种技能,这些技能在将来就业时能发挥生产能力。换言之,高教育程度的人具有高的生产效率,而低教育程度的人具有相对较低的生产效率。 3 教育影响个体的社会地位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技能,而技能为稀缺资源。功能论者对于不同的社会位置,依其功能的不同给予不同的报酬的看法,被以后的地位获得的研究者用来作为评估各种职业和社会经济地位的依据。

冲突论视角:地位再生产机制

冲突论学者对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的研究起始于对功能论观点的反思,他们将功能论的核心论点概括为技术功绩主义、生产的技术决定论或者选优任能论。他们通过大量的数据以及事实,试图推翻功能主义的解释逻辑,从而建立冲突论对这一问题的分析框架。他们的核心论点为,教育在社会分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地位。不同的理论传统对这一问题的解释逻辑是不同的,即教育复制或者再生产社会结构的机制不同。

!!一、生产关系再生产机制

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学者主要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入手来分析教育再生产社会结构的机制。在这一传统中以鲍尔斯与金蒂斯的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最为典型。?每个社会都必须,也愿意奖赏一些优秀人物。但是奖赏哪些人,以什么方式、在何种程度上、并通过何种社会过程来奖赏,主要取决于经济生活是如何组织起来的。% 4 换言之,一个社会的精英培养与选拔主要取决于其经济结构。作者提出,学校教育

是按照与经济结构相符应的原则运行,教育的两大目标是再生劳动力与生产关系,功能论者的观点中所隐含的技术决定

选优任能论把教育仅看做是单纯提供认知技能的过程,而忽略了其阶级性质。首先,学校教育中所培养的认知技能与个人未来的社会经济地位并无多大的联系,这一点推翻了功能论者的关键支撑,即认知与技能决定了个体的职业。其次,在教育系统中,由于不同的教育层次为不同层次的职业提供劳动者,因此形成了与等级制劳动分工的各个层次相类似的内部组织。而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在某种程度上映射了学生的社会背景以及未来可能的社会经济地位。学校教育为不同的阶级和社会集团的人获得相应的职业地位,提供能胜任的知识技能,并且通过培养并奖励某些能力的发展和某些需要的表达,同时又阻止和处罚另一些能力和需要,学校系统实现了按照劳动的社会分工的需要,裁制个人的自我概念、志趣和社会阶级身份的效果。 5

总而言之,学校培养、奖励和赋予等级制中与各种职业相切合的个人特征。

!!二、文凭制度

韦伯主义传统以柯林斯的文凭主义为典型。教育与社会阶层化之间的关系仍然是韦伯传统的学者所关注的问题。在柯林斯看来,教育是通过文凭而作用于社会分层,而文凭在现代社会具有文化通货的特征,是为了物质世界职位进行斗争的资源,文凭持有者可以借助文凭企求具有垄断社会及经济优势的地位。由此,教育作为文凭生产领域也成为不同群体斗争的对象。

大规模的文化通货的供给,即学校教育规模的扩张,使文凭这一资源可为许多群体在斗争中组织自己所用,而斗争可能会导致垄断化的职业大量产生。 6 但是扩张教育机会这一过程的结果在群体的阶层秩序方面却带来很小的变化甚或没有变化。原先的优势群体仍然在文化资源的占有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在不同群体的斗争中,由于优势群体具有相对的竞争优势,所以教育规模的扩张并未带来平等化的结果。

!!三、文化再生产机制

与马克思主义的再生产理论相同,布尔迪厄也将学校教育作为现代社会中对既定的等级制进行再生产的机制。与前者不同的是,布氏看到了文化资本在决定个体的社会地位中的重要性。换言之,布尔迪厄再生产理论中教育复制社会结构的中介是文化,而文化资本在社会中并非平均分布。在布氏看来,社会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构成社会空间的各种不同的社会人群的那些掩藏最深的结构,同时揭示那些确保这些结构得以再生产或转化的机制% 7 。所谓的再生产,主要是社会等级制的再生产,亦即社会各场域中由行动者(个人或团体)所占据的不同位置的继承性传递。而社会等级制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来实现的,其中以教育制度为中介,通过学校这一特定场所来进行的特权继承。文化资本在布尔迪厄所论述的三种形式的资本中具有根本性,即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或者社会资本。文化资本主要是通过教育资格的形式被制度化。

作为一种社会结构再生产的机构,学校教育所要求和奖赏的文化是上层阶级的文化,拥有上层文化资本的学生往往来自于占统治地位的文化资本的家庭,由于这些人早期家庭教育的优势以及学校教育的庇护,他们能够更迅速有效地积累学校所

赏识的知识技能、审美品味、生活方式,从而达到较高的教育阶段。通过这种方式,?最初的文化资本上的不平等便经由学校演绎为某种学业资格,引导着社会空间中特定位置的继承者走向与其前辈相似的社会位置,并拥有适合该位置的一系列社会资源,进而再生产出既存的社会等级制% 8 。文化资本的最初获得借助自身在学校教育体系中的使用和强化而得到了承认和延续。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教育与个人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出身紧密相关。学校成为遵循着文化资本的优势或者劣势进行竞争的场所。通过教育,先赋因素的差异得到进一步延续甚至是扩大。

既然学校教育作为一种再生产的结构,也就是学校教育中隐含了诸多的不平等与符号暴力,那为什么学校教育仍然是现代社会中人们所诉诸并且试图通过以此来改变其社会地位的一种途径呢?换言之,学校教育作为再生产的机构何以可能呢?这是布尔迪厄在其社会再生产理论中所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延续了布尔迪厄基本的社会学关怀,即力图超越某些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关注社会结构与行动者的心智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将上层阶级的文化作为教育内容的学校,实际上实施了对下层阶级子女的符号暴力。在这种情况下,下层阶级的子女可能有两种反应方式,其一为顺从,其二为抵抗。在布尔迪厄的理论体系中,出身于底层的孩子更多的是教育体制的权力的积极承受者。承受的前提是,这些人对于这种权力的认同。在布尔迪厄看来,教育体制中的权力为只有在权力的强加者和权力的承受者积极的同谋下才能够运行的权力。教学机构的运作的关键在于,学校教育的承受者事先习得了认同,作者将学校教育活动称为魔法活动,?只有承受魔法活动的人在个人行为中所采用的感知范畴和行动范畴与教学机构的客观结构真正达到和谐时,魔法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9 。学校教育制造了一种假象,即社会的不平等是由各人不同的禀赋、努力和欲求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后果。也就是学校教育的运作传达着一个关于平等的神话,通过行动者对此的认同,隐藏在貌似中立的背后的社会地位的再生产被合法化。

无论是生产关系再生产理论,还是文化再生产理论,或者是文凭理论,都将教育作为强化社会等级秩序的一种工具,教育帮助维护一个不平等的、分化的等级社会,并使之合法化。但是,这些理论都忽略了教育可能对社会流动起的重要作用。在鲍尔斯与金蒂斯的理论中,选优拔能的意识形态虽然存在,但并没有对社会流动起到实质的推动作用。布尔迪厄则进了一步,他意识到了这种对学校教育合法化的意识形态可能对社会流动起到了一定作用,?以学校教育为中介的文化再生产又具有某种随机的逻辑,它使得一个阶级作为团体可再生产自身,却并不能保证其中所有的成员都能保住自己的原有社会位置。这种再生产机制在它所维护的阶级团体利益与它不可避免要剥夺的一部分人利益之间,无法两头兼顾。然而出于增强隐蔽性的需要,教育制度告别了那种公然给予每个人它暗中要给予他们的东西的做法,对每个人提出了相似的要求% 10 。?为了保证某些更主要的合法性利益不至旁落,这种风险性又是统治阶级不得不付出的一些代价。% 11 也就是说,教育的相对中立性决定了其能够为社会底层的子女提供了跨越社会阶层之间的文化障碍,实现向上流动的空间或可能性。遗憾的是,布尔迪厄并未对这一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

实际上,功能论与冲突论的相关研究

分别涉及到教育与社会分层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的面向,其一,教育作为一种促进社会流动的机制而对社会分层起作用;其二,教育作为一种决定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具有再生产社会结构的倾向。两个传统所关注的共同问题是,教育在社会阶层结构形塑中的作用,教育是促进了社会的平等,还是复制了原来的社会结构?在社会分层的研究中,似乎这两个面向呈现出冲突的关系。但是,在地位获得的研究中,这两个基本的面向却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确证和结合。

地位获得研究的启示

地位获得研究,主要倾向于对社会阶层化的分配的描述,而非阶层之间的关系。在所有的地位获得研究中,通常把教育作为一个中介变量,介于出身与地位之间。这些研究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探讨儿子的社会经济地位与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的关系;第二是探讨这种地位传递关系如何受到教育这一中介变量的影响;第三是儿子的社会经济地位除了受父亲的社会经济地位影响之外,还受教育的中介变量的净影响有多大。

最为经典的地位获得模型是Blau与Duncan于1967年所提出的模型。该研究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个人的社会出身即家庭背景,影响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在实际操作中,作者主要以受访者的父亲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代表本人的社会背景,本人的教育程度和第一个工作则代表本人的训练和早期的职业经验,探讨先赋性因素对于个人的地位获得的影响有多大。模型统计结果显示:父亲的教育程度对儿子的第一个工作以及目前工作的职业地位并无直接影响,而是间接通过父亲的职业和儿子的教育来发生影响。父亲的职业地位对儿子的职业成就包含了直接的影响和间接影响。父亲的职业地位透过对儿子的教育和第一个工作的影响而影响儿子目前的职业地位,对儿子的职业成就影响最大的是其教育程度,路径系数为0.394。父亲的教育程度和职业地位,说明了儿子教育程度变异量的26%。父亲的职业地位、儿子的教育程度以及第一个工作说明了儿子的职业地位的变异量的43%。 12 该模型展示了背景优势通过教育程度、期望和父母鼓励等中介变量能够转化为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个人的社会地位获得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先赋因素,还取决于各种中介变量,比如教育。在这一研究中,出身对教育的决定价值在1/4,其后,Hauser与Feath erman1976年的研究得出,出身对教育的决定值为37%左右。 13 许嘉猷估计,在美国,出身对教育的功能之影响,约在1/4与2/5之间。 14 布劳与邓肯之后的地位获得研究基本上还是路径分析,只是在变量结构方面作了一定修改,但是对于教育这一中间变量的关注始终是其中的一个主题。

教育在地位获得研究中具有二重功能:传承与中间调节功能。此二者是对立的。所谓传承功能,在地位获得模型中,主要指的是出身通过教育而影响地位,教育是一个中间变量,是出身影响地位的中间站。教育本身也是一种世袭性的因素。教育获得本身也是各种先赋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教育本身也具有独立的影响,在布劳和邓肯的模型中,除了1/4与2/5的出身的影响之外,还有0 6至0 75的决定值并非出身,而且教育影响个体以后的地位。这也就是教育的居间调节功能。在当今社会,教育成为社会流动最好的管道,特别是穷人翻身的最好的阶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是一个中介因素,介

入于出身与地位之间,而教育本身又具有独立的影响,因此教育本身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非先赋的力量,居间调节出身对地位的影响。

无论是居间调节还是地位传递,都无不说明了教育对于个体地位获得的重要性。布劳和邓肯的研究通过实证,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这两个对立的面向的同时存在。教育具有地位生产机制的作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个体跨越社会阶层之间的障碍,所以优质的教育资源成为社会所有阶层的人所追求的公共资源。无论出身如何,所有阶层的父母均将提升社会地位的要求诉诸于教育。作为重要的社会流动机制,教育使得那些劣势群体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凭借教育所设立的普遍主义的精英选拔体制,不断地克服自身的阶层劣势,而争取和实现持续向上的社会流动。与此同时,教育作为一种代际传承的主要机制,那些拥有较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资本的精英群体,通过子代获得较好的教育成就而实现自身优势的传递。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综合以上两个教育与社会阶层关系的基本面向的话,就无法理解教育系统中存在的诸多似乎相互矛盾的现象,比如,按照冲突论的逻辑,教育仅仅是在复制社会等级制度,那么为什么关于选优拔能的意识形态话语还能经久不衰?按照功能论的逻辑,教育为促进社会平等的工具,那么为什么在教育系统内部的资源配置存在诸多不平等,而且每年的大学入学中,出身于社会底层的学生的比例远远小于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的学生?当我们分析中国的教育体制以及相关现象时,一方面,我们注意到中国的现代学校教育体制受传统的科举制度的平等主义的意识形态影响,竞争性的社会流动规范导致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我们也会发现,在这一平等主义的话语体系中,优质的教育资源比如重点中学成为各个阶层所争夺或控制的对象,社会优势阶层的先在优势导致其子女在作为社会公共资源面目出现的精英教育资源的占有上高于其他阶层。教育无论是作为地位生产机制,还是再生产机制,都集中了所有社会成员对于子女地位获得的希望,也因此成为矛盾和利益集中的焦点。

参考文献

1 2 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 C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91-111.

3 Becker Gary.Human Capital M .New York: Col 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4.

4 5 6 鲍尔斯.美国经济生活与教育改革 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163.

7 8 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9 吕鹏.生产底层与底层的再生产从保罗&威利斯的?学做工#谈起 J .社会学研究,2006,(2).

10 P.布尔迪约,J.C.帕斯隆.再生产:一种教育系统理论的要点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1 张似韵.学校教育体系与社会等级制的再生产

布尔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述评 J .社会,2002, (1).

12 Blau,P.Duncan.The American Occupational Structure M .New York:W ilsey,1967.

13 Hauser,R.H.,D.L.Featherman.Equality of Schooling:Trendsand Prospects J .Sociology of Educa ti on,1976,(49):99-120.

14 许嘉猷.社会阶层化与社会流动 M .台北:三民书局,1986.221.

?责任编辑:刘瑞弘(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试析社会分层的十种标准 李强,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100084 「内容提要」社会分层有多种标准,不同的理论家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常常是为了实现他们的不同目标,而我们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和谐社会。从社会分层理论的角度看,我们也需要探索适合“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分层标准。本文分析了区分社会地位差异的十种资源,即生产资料资源、财产或收入资源、市场资源,职业或就业资源,政治权力资源,文化资源,社会关系资源,主观声望资源,公民权利资源,以及人力资源,还分析了这十种资源的社会分层与和谐社会战略的关系。 「关键词」社会分层/分层标准/和谐社会 社会分层理论研究的是人们的利益差别、地位差别和不均等、不公平、不公正现象。利益、地位的差别和不均等是

一种客观事实,对于它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不同的分层理论家也有着不同的研究视角,比如考察收入差别、职业差别以及财产、权力、声望、教育等方面的差别,由此便形成了社会分层的多种标准。而不同的理论家在采用某种视角、采用某种分层标准的时候,总是与一定的研究目的相联系的。换言之,不同的理论家之所以采用不同的标准常常是为了实现他们的不同目标。 从宏观上看,社会分层、阶级分层标准的目标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旨在发动和组织社会运动、阶级斗争,它更强调社会不平等对立与冲突的一面。依此目的,社会分层、阶级划分的标准必须十分严格,各阶层、群体、阶级之间应有本质区别并需要揭示冲突的内在根本原因。另一类则旨在调和各利益群体或阶级,依此目的划分的阶层、阶级的标准则可以较为宽泛。各群体、阶层、阶级的区分多是非本质的。 对于上述第一类视角的持有者,著名社会分层理论家伦斯基称之为“激进主义者”,对于第二类,则称之为“保守主义者”。伦斯基指出,激进主义者的信念是认为现存分配制度基本上是不合理的,而保守主义者的信念则是认为现存分配制度基本上是合理的。从分层标准的差异看,第一类常

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教育与社会发展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A、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因为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提供了物质条件,并要求教育要有相应的发展,为物质生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C、生产力的发展促进着教学容、教育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与改革。(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总是受生产关系的影响的,生产力的发展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但它不能单独地决定教育的发展,生产力是与生产关系同时作用于教育的) ②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的手段。如果没有教育,前一辈所积累的科学知识就无法被后一代人所掌握,科学知识也就无从得到继承和发展,所以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的再生的重要手段。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2、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A、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B、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C、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容。 ②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伟大影响作用。A教育能为政治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可以促进政治。 C、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 3、教育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关系: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不仅影响着教育思想,而且也构成为一定的教育容,教育不能离开政治思想、哲学思想、道德观念、文学、科学、艺术等而架空地存在。而其他社会意识的传播也必须依靠教育。 4、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是教育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此研究源于教育社会学家对于教育机会均等化的关注。自从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时代,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工作职位、人际交往也都要求教育程度。教育不仅对经济增长有着极大的作用, 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质量。由于现代社会存在着分化和分层, 教育不但能促进社会分化, 而且越来越成为社会分层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证明, 教育确实能使人们向上社会流动, 但是它的作用是有条件的, 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为什么这么说呢? 这是因为, 教育系统与劳动领域的筛选、训练以及个体在成人职业、经济和身份地位中的分配密切相关。实际上, 取得成人地位的流动和非流动途径在教育系统内就已经形成了,教育系统的成层符应了社会分层。 正文 现代社会存在着社会分化和社会分层现象,这典型的社会特征曾是社会学最具有想象力的主题。所谓的社会分化, 即社会生活的各个组成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逐渐分离成专门的部分。诸如, 家庭的权力越来越多地交给了社会, 特别是孩子的抚养和教育, 有了专门的托管机构和学校。学校教育根据分化后的社会要求建立起各种专门的学校, 学校会将不同的个人经过筛选后送到社会中的一定位置。在今天的社会中, 教育已经成为社会流动的最主要因素。 一、阶层间的封闭是“文化屏障”的作用吗 在我们的社会中, 社会阶层的存在已经是一种社会事实。各阶层之间的分界随着收入、地位和消费意义的差距加大, 一种明显的阶层界限建立起来, 并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与排斥作用。其中“文化屏障”逐渐成为各阶层外显的与隐藏的分界标识, 或者是一种“文化符号”, 你没有这个阶层的文化符号就不能进入这个阶层, 同样, 没有与你一样的文化符号你也不能认同他并与他建立起关系。如果非要给文化屏障下个定义的话, 是否可以这样尝试着描述, 所谓的文化屏障是指: 不同文化身份、地位的群体, 都有着不同的文化资本、文化品位、文化消费和不同的生活方式及价值观念, 人们在这种同质文化群体中, 通过交往和行动, 逐渐形成了一种共同的阶层文化保护和排斥意识——文化屏障——使其他阶层的人不能进入这个阶层, 也使得自己阶层的人的利益不受侵犯。文化屏障有时是以外显的方式作用于阶层保护, 有时是以隐藏的方式排斥其他阶 阶层文化屏障的现象不仅表现在成人社会中, 就是在幼儿园、小学和中学也同样存在着社会分层的现象。在我们学校就作过研究,25 %的孩子出身于高收入家庭,40 %的孩子出身于普通家庭,在做调查时发现了一种现象。孩子们在选择伙伴时并不是随意的, 他们总是选择与他们家庭相似的孩子作为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问题

教育公平与社会分层问题 社会分成是社会生活中的普遍现象。社会分层,是指在社会(垂直)分化的过程中,由于社会成员在机会、能力、阶级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一些成员 得以享有更多所谓社会资源,占据更为优越的社会地位,从而使所有的社会成 员彼此之间呈现出高低尊卑有序的不同等级、不同层次的现象,它反映了社会 成员之间的一种结构性的不平等。社会分成的划分标准主要有财富、声望、权 力等。在西方国家社会分层与社会成员出生的阶级有着密切的联系。合理的社会 分层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但是由于社会分层对各方面就 造成了不同的影响,社会分层可能就导致了社会的各种不平等。 社会分层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不同阶层的家庭对于子 女的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中小学阶段,来自较好家庭条件的考生在学习条件、素质养成和特长训练方面拥有先天的优势,他们与其他人的竞争从一开始 就不是在同一起跑线上。上层家庭有着更好的资源和金钱来支持子女的教育问题,给他们最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得孩子更加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发展,更 加有利于孩子的全方面发展,对孩子的未来职业规划也能有很好的指引和帮助。而对于较低层次的家庭来说,对于孩子的教育只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希望自己 的孩子能有更好的环境学习,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和资源帮助,总是充 满无奈,甚至于,供孩子读书的钱都是东拼西凑的,更无从谈起“全方面”的 学习,对于所谓的兴趣发展无疑是一种阻碍。在西方中上层阶级的子女享受的 教育都是非常好的,他们的子女所进的学校与下层阶级的子女所进的学校都不同,一开始在入学上造成了不平等。对于入学以后在学校的学习更是充满了各 种不平等。就算他们在同一个学校,那些下层阶层的子女通常遭受到各种歧视。同样是考上大学对于上层家庭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一种“礼物”,而对于较低 层次的家庭来说,却是一种“负担”,很有可能在中途,因交不起学费而辍学,即便是,勉强能承担的了“昂贵”的学费,那么孩子的生活费又将是一个问题,所以他们得在就学的同时,花时间和精力去兼职赚取生活费。但是与此同时, 有钱人家的孩子则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丰富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不管是参加 社团,学习某种特长,或是出门旅游开阔眼界等等,再次扩大了不公平状况。

《教育社会学》复习参考答案

《教育社会学》复习资料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人口流动 B.社会流动 C.人才流动 D.社会迁移 2.下列不属于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方法是(D) A.提高行为性成本 B.提高物质性成本 C.提高心理惩处成本 D.树立新的德育观念 3.(A)的主要观点是,课程功能在于确保年轻一代接受成人社会的文化,使之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系统的生存 A.功能主义范式 B.解释论范式 C.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结构主义范式 4.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D) A.群体化形成阶段 B.成熟阶段 C.形式主义阶段 D.瓦解阶段 5.(A)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着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社会剧变 B.文化革命 C.教育革命 D.经济革命 6.(C)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究方法 A.调查法 B.现场法 C.隐蔽法 D.人种学研究 7.(C)教育的目的是树立优生优育的观点,理解人口增长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8.(C)是教育制度所具有的文化要素。例如,校徽、校旗、校服等象征着学校的性质、地位和功能 A.教育规范系统 B.教育设备 C.象征的标识 D.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9.(A)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社会化过程说 B.相互关系说 C.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特殊社会现象说 10.(B)教育是最具体、也是最持久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内容。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理解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使他们获得参与环境问题解决、管理环境质量的知识、态度和技能 A.责任感 B.环境 C.人口 D.国际理解 11.学校主要成员(B)和学生是两大类身份不同、地位不同的群体,在社会学特征上几乎完全相对

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

陆学艺社会分层理论述评 一、前言 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产物。在阶级阶层消亡的共产主义社会之前,任何社会都有不同的阶级、阶层。社会主义社会虽然不存在阶级斗争,但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必然也存在阶层,以及阶层之间的矛盾。 20 世纪80 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改革,一方面,使得中国的国力得到极大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制度的缺失和市场的无序,社会资源的分配产生较大的差异。基于社会资源分配和再分配而产生的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最主要的现象,也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的核心问题。阶层问题已经成为现代化过程中的中国的重大问题。陆学艺的《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试图比较全面地勾画或描述了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具体画面,其理论具有一定的解释力。笔者对此社会分层理论作简要的梳理。 二、理论来源 社会学界关于社会分层的观点很多,其中有代表性和影响的,一是马克斯·韦伯的“多元体系观”,认为在一个社会内存在着阶级、身份群体、政党二种“政治仗同休”,其中,阶级与经济秩序相联系,身份群体与社会秩序相联系,政党与政治或法律秩序相联系。二是帕森斯、默顿等人为代表的“功能主义社会分层观”,认为社会差、地位差、收入差、贫富差是社会统一体平衡与协调的需要,即差别是天经地义的。三是马克思的以阶级划分为核心的社会分层观。他认为“任何新的生产力,只要它不是迄今已知的生产力单纯的量的扩大,都会引起分工的进一步发展”,“分工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形式”,在一定阶段上,也就是在私有制和国家出现之初。此外,马克思还谈到过阶级的进一步分层问题,有过“中间等级的下层,即小工业家、小商人和小食利者,手工业者和农民”等表述。“由于现代化过程的加剧,阶层的分野是不可避免的”。陆学艺的理论就基于马克思的理论之上建立的。

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2012年第01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01,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77期) Total No .277 收稿日期:2011—09—20 作者简介:潘秀新(1986—),女,黑龙江牡丹江人。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 论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相互关系 潘秀新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改革开放前,我国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较小;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并波及社会的各个领域,社会分层作为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备受学者们的关注,其中,对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的研究更是勃然兴起。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相互制约的方面:即社会分层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高等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分层;高等教育;相互关系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01—0052—03 一、社会分层的内涵 社会分层是社会结构中的一种现象,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分层通常包括社会分层结构与社会流动两 个层面。社会分层是从静态的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分化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描述与分析;社会流动是从动态的角度对社会结构的分化状态和结果进行的描述 与分析。所谓社会分层是指根据一定标准,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获得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以及占有社会资源的不同而被区分为高低有序的不同 等级、层次的过程与现象。 二、社会分层理论 对社会分层的研究,可以说古往今来皆有之,传统的社会分层理论主要有两大流派,即卡尔·马克思学派和马克斯·韦伯学派。 (一)马克思主义阶级分层理论 阶级分析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基本方法,阶级理论是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理论之一。 ⒈阶级的含义(1)经济范畴 阶级本质上是一个经济范畴。就阶级的实质而言, 其主要是一个经济范畴。首先,从阶级产生和存在的本源出发,作为人类社会共同体的阶级,是在私有制成为社会中占支配地位的生产关系之后产生并依存于特定的社会生产体系,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 系是阶级内在的质的规定性,是阶级最本质的特征。 其次,马克思在深刻地揭示了阶级产生及存在的经济本源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阶级的基础和阶级划分的主要标准是经济因素,也就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关系。 (2)历史范畴 在马克思的视野中, 阶级首先是一个历史范畴。阶级的产生和存在是一种历史事实,人类社会不是从来就有阶级的,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与生产力既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发展又不充分的情况相适应的。 (3)社会范畴 阶级还同时表现为一个更广泛的社会范畴。阶 级的本质是一个经济范畴, 阶级的产生、存在、发展和消灭最终要由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性质及发展状 况来说明。但是阶级一旦形成以后,阶级的存在、壮大、发展将不仅仅表现为经济关系,它同时还表现为基于经济关系的政治关系、社会关系等等更为广泛的社会存在。 ⒉马克思主义阶级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一, 阶级社会里,阶级分层反映了社会分层的本质特征。第二,社会分层并不是阶级分层,不能把 社会分层等同于阶级划分,不能对社会分层简单化。第三,社会分层是一种历史现象。第四,社会分层必 2 5

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一)

阶级分层:对当代中国社会分层的另一种解读(一) ——基于学理层面思考的中国阶级分层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在使国力得到极大的增长,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提高的情况下,财产分配产生较大的差距。社会矛盾尖锐,社会问题丛生,社会阶层(阶级)分化,曾经一度淡忘的阶级现象又开始出现。韦伯对于社会分层的解释,为我们研究中国的社会分层提供了新的思考,即他认为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是一个历史的变迁过程,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社会变迁阶段。因此,根据什么样的社会分层理论分析社会分层状况,首先取决于社会变迁或者社会分化处于哪个阶段。本文试图讨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第一,在中国进入市场经济体系的条件下,如何解读我国的社会阶级或阶层状况?第二,从什么意义上理解新的社会阶级分化?第三,阶级的产生是否会导致阶级对抗? 一、从阶级分层到阶层分层:一个历史过程仔细阅读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人们不太注意的是,韦伯把阶级和阶层(阶层在社会学分层研究中一般是指地位群体)的分析方法看作是一个历史过程,即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本身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他指出:“货物获得和货物分配的基础某种程度上(相对的)稳定,有利于等级划分,而任何技术的-经济的动荡和变革就威胁着它,并把'阶级状况'推到首位。赤裸裸的阶级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和国家,一般都是技术的-经济的变革的时代;而每当经济的变革进程缓慢立即就会导致'等级的'形成的增长,社会的'荣誉'又会恢复其重要性。”2]根据笔者所见,韦伯是从社会变迁的角度分析等级的社会分层和阶级的社会分层两者的相互交替,从而在社会变迁中,社会分层是一个动态过程;而且阶级分层和等级(地位)分层不会同时出现,或者说在社会变迁的特定阶段,社会分层或者是表现为地位分层或者表现为阶级分层。用现在的话语表述,在社会转型时期,即“技术-经济动荡和变革”时期,社会分层主要表现为阶级的分层。一方面,技术和经济的变革瓦解了原有的地位分层,社会地位(分层)处于不稳定时期;另一方面,这一时期正如马克思分析的那样,是阶级斗争非常尖锐的时期,因为所有人都想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获取最大的利益。而在社会稳定时期,主要表现为地位分层,此时“蛋糕”已经瓜分完毕,阶级之间的紧张趋于松弛,一种新的社会资源分配的规则已经成为社会的共识,阶级对抗开始走向阶级合作,甚至阶级本身也不存在了。②根据韦伯的社会分层理论,笔者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中国社会分层在理论上或在历史发展的逻辑上应该是从阶级分化到阶层分化再到阶级分化的历史过程。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认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新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因而这个社会仍然是一个阶级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一方面,仍然存在着旧的封建买办阶级势力的残余,这是行将归于灭亡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四个民主阶级,这就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自由资产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这四个阶级在经济上都是必要的,在政治上也都是进步的、要求民主的,它们是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阶级。在这四个阶级当中,工人阶级是主要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而自由资产阶级也将拥有一定的领导权。3]随着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和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完成,中国的阶级状况发生了根本意义上的变化,财富的重新分配已经完成,经济意义上的阶级被消解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成为中国社会主要阶层。按照历史的逻辑,中国理应进入阶层社会,但是各种政治运动,使得中国的财富分配一直处于一个不稳定状态,③并且以政治因素作为社会分层的标准。在当时的条件下,市场经济是不溶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系的,更不用说能够达到成熟市场经济下的社会阶层的稳定,从而使人们原有的经济资源能够对他的社会地位产生持久的影响。因此,在毛泽东阶级理论的指导下,经济意义上的阶级被消灭了,但是政治意义上的阶级分层一直存在。在中国的改革过程中,财富的重新分配一直处于不稳定、非均衡、非制度化状态。从20世纪80年代的“双轨制”一直到90年代开始的国企改革、“圈地运动”、证券市场(圈钱运动)以及房改、教改、医改等,暴富现象不断产生,其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与经济的关系 教育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促使个人收入和企业利润、国家税收的增加,从而导致个人、企业和国家储蓄的增长,国家资本的形成能力的增强。国家资本形成能力的增强,又能进一步带动投资的增加,增加投资又会导致经济增长,而经济增长又会推动教育投资的增加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如此反复影响,就会形成这样的局面,没有教育的发展,国家资本形成能力就难以增强,投资也就难以增加,经济增长就难以实现,而没有经济增长,国家资本的形成又会受到影响,教育投资的继续增长和教育事业的发展也就缺乏保证。因此,高等教育与经济必然要求相互适应,这种适应是双向的非均衡的互动关系。 一、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受制于经济增长的质量与效果 (一)经济增长为教育协调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教育一定程度上是指通过人力投资的基本形式——教育投资所形成的,按计划培养和训练劳动能力的活动。从这个角度看,教育的投资和经营可以看作是一个产业的一种投入产出过程。从负担的主体角度看,教育成本可以分为社会成本和个人成本两部分。高等教育的扩展需要增加相关的投入。教育协调发展,在根本上是要保证长期和持续的教育投入,但这必须以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前提。 (二)经济增长对教育发展具有制约和导向作用。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育手段,还决定着劳动力的素质和教育培养人才的素质。从根本上说,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最终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经济发展水平既决定着教育投资的需要量,也决定着教育投资的供给量。这必然要求各级各类教育的规模与发展速度与经济建设的规模和发展速度相适应,在数量上相协调。 二、高等教育促进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一)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着重要的智力资源。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中的高科技含量已高达80%,日本为75%。在我国一些较为发达的地区如经济特区,科技含量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可以占到60%左右,但在一些落后的省份,自然型的农业经济和粗放型的工业经济还占很大的比重,高科技含量还不到15%。乐观地估计,全国经济发展中高科技贡献的平均水平大概在30%左右。很明显,我国要在21世纪追赶世界先进水平,除了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没有第二条路可走。当今世界知识经济的兴起已经向人类昭示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在未来社会的生产中,劳动者的知识与技术水平将取代资本和自然资源而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高科技将为人类寻找到可持续发展的新资源、新天地。 高科技的发展有赖于高水平人才的创新活动,而高水平创新型人才则需要高等教育的精心培养。大学阶段的教育,类似制造一件产品的成型阶段,培养出来的人将直接进人社会的生产活动过程。个体在基础教育阶段所形成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要在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发展为专门的应用能力,包括发展为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因此高等教育是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关键一环。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一个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水平,从而决定其可待续发展的能力。 (二)高等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知识基础和先进的科技成果。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知识、技术、产品是现实的力量。工具、工艺、方法与管理的水平直接决定着生产的效率。高等教育不仅通过培养人才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它还通过科研活动直接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各种知识、技术和产品等支持,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高等学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教育的发展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既要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又要提供知识贡献。由于高等学校具有多学科并存以及注重系统知识传授的特点,所以它在总结、整理人类已有知识成果以及开展基础研究方面往往占有一定的优势,一所高水平的大学往往就是人类知识的一座宝库。另一方面,在现代社会,随着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对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强调,高等学校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开发、转化和推广工作,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 金融3班 许乐 20101810326 摘要:教育作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对社会分层及社会流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其中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也有消极的阻碍作用。特别是如今的中国教育的公平性正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研究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关键词:教育社会分层社会流动促进作用阻碍作用阶级 导语:时至今日,中国的教育问题似乎成了人们的焦点。然而为何会有这么多人持续的关注教育并致力于改善教育现状?教育或则教育的公平对社会分层、对社会流动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下文将对此进行论述。 社会分层是社会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指依据一定的标准,把社会成员划分成不同层次的过程。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社会分层结构愈加复杂,影响社会分层的因素越来越多,分层标准的多元化改变了传统社会认知下的“世袭身份”,这表现在社会成员的地位、收入、权利等社会资源的占有被更多因素所牵制,教育问题是其中一个分支。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目前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消极观点,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社会理论》一书中指出:教育是阶级再生产的机制。并在《教育、文化和社会的再生产》这部著作中,布迪厄令人信服地向人们说明,隐藏在传授知识等众多正面功能背后,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在生产社会不平等并使之合法化的方式,是现代社会中阶级再生产的一种重要机制。因为正是通过这种教育机构,家庭背景的差异甚至对同语言和生活方式的熟悉程度的差异,被转化成学校考试成绩的差别。这样,教育就不断地将社会中已有的阶级结构复制出来。布迪厄的阶级再生产理论强调了教育对于阶级结构的维护和复制的作用。 第二种积极观点,教育是社会文明传递的主要载体,人的现代化作为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在其实现的过程中,教育无疑担负着重大的社会功能,所以人们认为后天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对社会流动起着积极作用。另外,学习是人一生中的社会和个人经历,它会改变人的知识、态度和行为方式,实现人格和世界观、价值观的多方面塑造。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首先,教育程度越高,所在的社会阶层就越高,反过来,社会阶层越高的人,更有资本提高自身知识、能力和素养。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国民素质不断提高,教育在保持社会阶层原有的状态之外,还使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流入不同阶层,因而形成循环,促进社会发展。很多研究表明,后天的教育是导致社会成员的社会地位改变的主要因素之一。 但是,如站在今天中国这样一个特殊时期来看待教育对社会分层的影响,我们不得不提出更多的问题。而实际上教育是社会的一种筛选装置,各个阶层可以藉此改变阶层流向。我们看到教育对社会分层之间产生了两方面影响。积极方面,教育为社会流动与社会合力分层提供了动力;消极方面,教育制度使社会成员在原有的社会分层结构上产生了教育分配不均的现象。也就是说,所受教育的不同程度将社会成员在文化上划分为不同层次,并直接归为不同阶级中。另一方面,在中国渐进的社会改革中,不同社会阶层所占有的文化、社会、经济资本不同,影响着他们以及他们的后代在教育质量的地区、学校、层次、规格、专业选择上

社会分层理论题库答案

亲爱的同学: 这是我用扫描仪扫描后又校对的,但由于时间仓促,肯定会 有一些字是错的,请大家在学习的时候自己纠正。学校不给我们电子版,故尊重为主,请大家只将本文档用作自己学习之用,谢谢合作!祝同学们在考试中都能顺利通过,取得好成绩! 《社会阶层分析》答案 答案 MA 社会不平等P2 指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和社会机会分配上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和 等级分化的现象,其产生的根源既有先赋性的性别、肤色、种族等因素,更主要 的是来自于法律法规、制度等制度性、结构性社会因素。 MA阶级P11 阶级是社会分层和社会不平等研究领域最为常用的一个概念,基本含义是指依据人群的类别和性质进行的人群分类。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论述,阶级是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的地位的人们的集团,其中一个集团由于占有生产资料而占有另一个 集团的劳动。 MA社会封闭(韦伯)P41 韦伯所谓的社会封闭,指的是社会群体所采取的一种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行动,即把资源和机会局限于一小部分拥有特别资格的人的范围内。也就是说,拥有较多社会、政治、经济权力的群体,为了使自己的利益得以最大化,垄断一些 重要的资源和机会,以确保只有他们这些人才能享受这些资源和机会。 MA市场能力(吉登斯)P109 指享有同样的经济机会——他称之为市场能力(market capacities) ,市场能力包括三个方面的因素:(1)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2)教育和技能资格(如学历)的拥有状况(3)体力劳动能力。 MA矛盾的阶级位置(欧林. 赖特)P94 解答: 赖特是这样来划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阶级位置的: 资产阶级所居于的阶级位置具有对投资资金、生产资料(工具)、劳动力的控制权;而工人阶级则处于完全没有这三种控制权的位置上。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经理人员、专业人员、小雇主则处于完全拥有三种控制权和完全没有控制权之间,他们处于一种矛盾的阶级位置上。各种经历人员即是资产阶级也是无产阶级,因为他们不同程度地分享上述三种控制权,但他们又不是资金和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专业技术人员所处的阶级位置即是无产阶级又是小资产阶级,说他们是无产阶级,是因为他们不占有生产资料,靠出卖劳动力赚取工资,在生产中受资本的控制;说他们是小资产阶级,则是因为他们可以控制生产中他们当前的劳动进程。另一个处于矛盾阶级位置上得群里是小雇主,他们占有生产资料同时又是直接生产者,由此

教育与社会的关系

教育与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教育受到政权性质、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纲领的制约,同时又通过发挥教育的政治功能而服务于政治,实现社会的政治目标。考察教育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学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一、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对教育的制约主要表现为政权的性质、政治制度及政治纲领对教育的影响。 1.政权性质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的权利 政权的性质,其实质是哪个阶级掌握国家政权,并为谁服务。政权的性质决定了教育的领导权及受教育的权利。在阶级社会中,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使教育能够服务于自己,首先就要把教育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具体手段主要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颁布法令、规定学校的办学宗旨来规范学校的政治方向;任免教育机构的领导人等,从组织上保证其领导权;利用经济力量,通过财政拨款等方式对教育实行有效控制;以及通过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的力量来影响和左右教育的发展方向等。 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也决定了谁能够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决定教育为谁服务时,我们最关心的是公正,然而政治上的不平等往往决定了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古代奴隶社会只有奴隶主的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柏拉图《理想国》中的最高统治者哲学王是天生的贵族,他所要接受的是最高等的教育。文艺复兴以来,资本主义民主、平等的思想促进了教育的世俗化、民主化的改革。但是双轨制的教育制度只保证了社会中、上阶层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贫苦的劳动人民的子弟只能接受普通的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目的仅是保证为资本主义的工业生产提供合格的劳动力资源。目前我国尽管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基础还很薄弱,但国家不仅在宪法上规定全体国民享有同等的受教育权,而且也采取了种种办法,力求使适龄儿童和青少年,有同等的入学机会。并通过多种形式对特困生给予资助,保证学生不至因经济困难而辍学。 2.政治体制决定了教育的体制 政治体制是指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形式,如是中央集权制还是地方分权制等。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它的教育体制,对于教育而言,主要表现在政治体制对教育管理体制的影响上。例如,由于美国实行的是联邦制的国家政权管理形式,因而与之相应的教育采用的就是地方分权的管理体制。而实行中央集权制的法国,其教育则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的。 3.政治纲领决定了教育的方针、目的 政治纲领是一个国家政体的具体行动指南,是政治理想的具体化,它规定了教育事业的方向、目的、途径等 教育目的集中反映了特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其性质主要是由掌握领导权的统治阶级的政治纲领决定的。在一定的政治制度下的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能服从并服务于国家政权的人才。封建社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臣民,近代民主社会

伦斯基 权力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

——《权利与特权:社会分层的理论》 关于分层研究的基本问题在于:谁得到了什么,为什么会得到。即本质上是对分配制度的研究。伦斯基从分层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脉络进行阐述。 最早的分层思想出现在公元前800年的希伯来预言家的作品中,他们谴责社会中更多地占有权势和财富的人及其占有财富和权势的手段。与之同时代的印度教徒,则对社会分层和不平等持肯定观点,认为社会分层(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是上帝创造的,它的存在有利于社会的稳定。 由公元前人们对社会不平等的观点分歧,伦斯基总结出两种基本的观点:一种是维持现状的,认为现存的分层状况是公平合理且不可避免的(即保守的论点);而另一种则是高度批判的,“把分配制度谴责为根本上是不公正和不必要的”(即激进的反论点)。包括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法利士等人对社会秩序的观点,也基本是服从上述两种分类的。亚里士多德强烈捍卫私有财产制度,支持社会秩序中存在不平等的情况;而法利士则提倡土地分配的平等。柏拉图则并不是单纯地反对不平等本身,而是不平等所建立起来的基础,他认为晋升机会的平等应该也是“平等”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样,激进派又分成了所谓的“平等主义”(如法利士)和“精英主义”(如柏拉图)。 同样地,在早期基督教内部也同时含有激进和保守的分化。“耶路撒冷早期教会的共产主义就隐含了对存在于当时社会中的不平等的批判。”詹姆斯批评早期基督徒对那些掌握财富和权势的人表现得更加恭敬。圣保罗则隶属于保守一派,将奴隶制看成是自然秩序的一部分,认为奴隶服从主人跟孩子服从父母是一样天经地义的。 随着教会权力和影响力的扩大,其中持保守立场的也更加壮大了。持保守立场、支持社会分层的观点,通常将社会比作一个完整的体系,各部分有着不同的分工,并通过某种纽带统一起来。高贵者和低贱者各司其职,社会才能完好和繁荣。这种“有机论”是保守派的中心论断。而另一方面,平民大众却将《圣经》中的激进成分发扬光大,批评富贵,褒扬贫穷。其中温斯坦莱作为杰出代表,认为在造物主眼中,人们是平等的,但由于自私、贪婪等原因,一部分人才去统治另一部分人。 1648年英国革命之后,激进的平等主义取得了极大的进步,在其领导下进行的社会主义运动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生活。同时,激进派在理论上也变得更加成熟和精致。

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论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摘要:随着世界全球化的推动,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各国间综合国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状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也是这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对社会的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高等教育社会发展促进作用 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龙头,它具有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的功能;具有为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提供源源不断动力的功能;具有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直接提供接班人和建设者的功能。若从宏观上分析高等教育则具有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几个方面的功能,这些功能也是我们构建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 一、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一) 高等教育是社会的一部分 高等教育同政治、经济、文化现象一样都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社会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我们谈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主要是指其与其他社会现象和子系统的关系。但是,高等教育又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现象,与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具有密切的关系,但又不能单纯看作经济基础或上层建筑,所以它有时可以相对超然于社会之外发挥独特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得到三点启示:一是把高等教育看作社会的一部分,高等教育对社会可以在内部起作用,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也是无处不在的;二是高等教育必须融入社会,高校办学要具有较大开放性,不断从社会吸收思想和信息;三是高等教育要保持

相对的独立性,具有较强的创造性,以体现在社会中的独特价值。 (二) 高等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状态 高等教育对于社会发展表现出三种状态,一是适应于社会发展,二是与社会发展相对同步,三是超前于社会发展。这三种状态是同时存在的,表现在一方面高等教育在不同方面分别会处于与社会发展关系的不同状态,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在整体上会不断在这三种状态之间变化,时而表现为以适应为主,时而同步或超前。 二、高等教育对社会各方面的推动作用 1、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技术革命的深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现代社会已越来越清楚地表明了: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生产力的发展推动和制约着教育的发展,而教育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首先,高等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把可能的劳动力变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者素质,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第一线,不但需要受过初等和中等教育的工人和初级技术人员,而且越来越需要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而科技人员的培养需要高等教育,所以今天的高等教育决定着明天的科学文化和经济发展,由此可见,高等教育对于生产力的发展,增加社会财富起着重要的作用。 其次,高等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高等教育使得科学知识得到普及,先进的生产经验得到推

教育的不平等性与社会分层问题

重释教育的不平等性与社会分层问题 [摘要] 教育平等是人类追求社会平等之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这个梦想, 不同时代的人曾有 过不同的阐释; 即使在今天, 人们对教育不平等性问题的理解仍然是莫衷一是。 因此, 在以科学发展观为 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时代背景下, 国家和社会应重视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关系, 使其更健康 地发展, 成为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 [关键词] 教育不平等社会分层贫困阶层 1999 年底, 《中国青年报》披露了一份关于中国 公民高等教育的报告。报告对北京多所高校2000 余名 学生的抽样调查发现: 这些学生里, 28% 来自北京, 30%来自北京以外的城市, 24%来自全国各地不出名的 城镇, 18%来自农村。也就是说, 城乡大学生的比例 分别是82.3%和17.7%。 [1] 这个比例是否可以推断到全国, 我们不得而知。但大学中来自农村的生源比重不断降低, 甚至一些城市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孩子在升学上也遇到困难, 更重要的是, 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在初级教育阶段就开始接受质量差异很大的教育, 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在逐步进入结构定型化的社会中,这是一个如何提供有效的社会改革机制以确保每一位受教育者都能接受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 从而实现教育的平等性问题。 一、教育不平等性问题现状的剖析 当今时代, 新的社会阶层的形成和经济全球化的 加快, 使得教育从传统的闲暇———边缘地带走向了社 会的中心, 教育成为改善人生的重要手段, 教育不平 等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自古以来虽然在人类 社会中就存在着对社会公平、教育平等的理想追求, 并逐步地从理论层面落实到世界各国的制度、法律实 践当中, 但对教育平等的追求从未像今天这样引起人 们的关注。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 对教育不 平等性问题的研究主要着眼于城乡之间、国家( 地区) 之间、阶层之间、种族之间及性别之间的不平等, 以 及入学机会、专业选择、学业成功机会的不平等等方 面。我国的经柏龙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 总结出了我 国教育的七大不平等性, 即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的不 平等; 重点学校教育与一般学校教育的不平等; 学校 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不平等; 男童教育与女童教育的不 平等; 优等生教育与后进生教育的不平等; 升学教育 与就业教育的不平等; 关注知识与关注能力的不平等。 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还只能在以公有制为 基础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份, 在以按劳分配为主 体的前提下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不同劳动者之间在体 力和智力方面的差别对他们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仍有

高等教育与社会分层

知识真的改变命运吗 教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改变命运的有效途径,特别是与职业直接相关高等教育。对于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来说,在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到今天的高考我们都信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然而随时大批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出现,我们开始质疑知识真的改变了命运吗?高等教育在真的增加了向上层社会流动的机会可能性了吗?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我们真的平等的吗?当高等教育的不平等问题日益严重,当高等教育不能解决自身的不平等的时候,人们将视角转向了社会分层,探寻影响高等教育不平等的影响因素。高等教育被认为是在以职业,财富,权利为特征的社会分层中能够实现社会流动的有效途径,但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推进,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是否还在发挥积极的作用备受争议。因社会各阶层无法实现合理的流动,可能存在引发社会矛盾的潜在隐患。那么高等教育在现存的社会分层中如何促进社会流动及社会分层如何影响高等教育平等是我们值得关注和探讨的问题。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这个问题。 一、概念界定 (一)社会分层在《社会学词典》中解释为社会分层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社会过程,是依据一定的标准把人们划分为各种不同的社会集团或阶层化。 (二)社会分层理论在社会学家分析社会结构的过程中提出了社会分层理论。社会分层的研究最初是西方社会学家在分析社会结构

时提出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首创社会分层理论,他提出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划分社会层次的三重标准,即财富———经济标准,权力———政治标准,声望———文化标准。随后又提出了一系列的相关理论。(1.功能主义理论 2.冲突理论 3.协调理论) (三)社会流动是指不同社会集团或阶层的人由于各种利益驱使或者各种原因所迫改变自己当前社会结构地位的一种社会行为。人们总是倾向于向高层次的社会地位移动,即实现向上社会流动。社会流动也分为很多种分类方向上的上下移动,平衡移动,还有学者分为个体流动和群体的流动,等从不同的维度对于社会流动进行分类,在讨论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的关系时我们更多的是关注社会的向上流动。所以在本文我们的社会流动基本上指的是向上的流动。 (四)阶层辈出率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是根据代际间教育流动的结果计算出来的,反映的是结果公平原则、比例公平原则,反映了不同阶层子女在接受高等教育人数上的比例情况,可以部分地体现不同阶层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方面的差异程度。高等教育机会阶层辈出率是反映教育不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指的是指某一社会阶层女在大学生中的比例与该阶层人口在同一社会全体职业人口中所占例之比。计算公式为阶层A的辈出率=大学生中阶层A的子女所占比例/阶层A人口占同一社会全体职业人口的比例其中阶层A人口占同一社会全体职业人口的比例数字在本研究中借鉴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得出的总社会阶层比例数据。 二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关系

教育社会学论文

一、运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试论述如何充分实现人的社会化进程。 人的社会化是指人接受社会文化的过程,即指自然人(或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刚刚出生的人,仅仅是生理特征上具有人类特征的一个生物,而不是社会学意义的人。在社会学家看来,人是社会性的,是属于一种特定的文化,并且认同这种文化,在这种文化的支配下存在的生物个体。刚刚出生的婴儿不具备这些品质,因此他(她)必须渡过一个特定的社会化期,以熟悉各种生活技能、社会化的内容非常广泛,这里我们从三种角度来概括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一)促进个性形成和发展,培养自我观念 个性(Personality也译为人格)与自我(self)产物。人格是指人的个性特征及其所持的价值标准,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生理、心理素质和社会行为特征的总合。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主要是受一个人所处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所受教育的影响,以及他所从事的各种社会活动的影响,社会化对于人格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是在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个性之间也存在共同点,即都应是符合社会价值标准的个性。社会学研究社会化问题就是要促进这种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个性与社会价值标准吻合.能够有效地参予社会生活,社会学称之为个性调适或人格调适。相反,如果两者脱节,不能有效地参予社会生活,称为人格解组。个性的核心内容及形成、发展的标志是自我。自我也称自我意识、自我观念,是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状态的觉察和认识。包括对自己的生理状况:身高、体重、形态等;对自己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能力、性格、气质等;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在社会和群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一系列涉及认识自己的内心活动。培养和塑造个人什么样的自我观念对个人和社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基础。培养完善的自我观念,就是要人们把对自己的认识与社会规范协调一致,就是要使人们在经历了社会化过程之后,从外在行为到内心世界尽可能地合乎社会的需要。现实生活中.同一社会化模式培养的社会成员并不完全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差异性。因为,社会化不仅仅是社会教化,个人学习社会文化,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人通过学习,积累社会知识,发展和形成自己个性的过程。人的个性,以先天素质为基础,受环境制约、影响,随着个人社会化的进程而逐步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