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1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简答题)

2011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简答题)

2011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简答题)
2011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解析(简答题)

2011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真题及

答案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1、赵丽老师经常以班级的名义从个体书店以优惠价购买各科课程学习辅导资料,然后以全价卖给同学,几乎是人手一套。同时,她向学生家长暗示或明要礼物、礼品或礼金,特别是在各种节日的时候。此外,她还私下到本市“光华家教辅导中心”等处兼课。在学校讲课时她会“留有一手”,只讲基本内容,对课程的重点也往往一带而过,并直接或间接地介绍同学去“光华家教辅导中心”等民办课外辅导机构或家教中心接受辅导或参加“补课”。当然,同学接受辅导或参加“补课”是要交高额学费的,“光华家教辅导中心”等处给赵丽老师很多讲课费和介绍费。

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

2、大兴学校一年级新生李永波,由优路网校于其家长是收废品的,一天来学校上课时脖子没有洗干净,在上课时,老师发现了李永波的脖子脏,就叫他站起来给大家看,把他作为典型,教育其他的学生要讲卫生,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净”老师的这种做法给李永波的心灵造成了极大伤害,在这以后,每当上这位老师的课时,李永波就感到似乎大家都在盯着他的悖子,同时想起老师说的“让你那收破烂的父母把你的脖子洗净”感到抬不起头。这种心理妨碍了他集中精力听课,所以对老师教的内容学的很差。结果考试时李永波不及格,老师狠狠的批评他,李永波终于忍受不住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母亲,母亲向学校要求调换班级,学校领导知道这件事后同意了,后来,李永波在老师教的内容上表现出了极大的才能。

问题:结合案例运用“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分析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怎样对待学生?

3、湖北省仙桃市刘家集镇中学学生徐光明,今年 15 岁,平时不善言谈,孤独冷漠不喜欢集体生活,不爱参加课外活动、不喜欢上体育课,常独来独往,不会关心别人,不善于与他人相处,学习成绩全班倒数第一,一次在学校元旦聚餐会上,他把自己爱吃的里脊肉、大鸡腿、排骨、草莓、苹果一股脑儿放在自己的碗中独自享用,全然不顾周围同学们的反应。

请运用素质教育的知识分析以上情况。

4、某中学校一位实习老师,教数学。他上课很有趣,但对学生很严格,如果有上黑板演示题目做不出题,就会骂人。最严重的一次是,一个学习不好的男同学被教了好几次还做不对,他一怒之下就把人家的头往黑板上撞,用非常粗俗的话骂他。那个男生受不了这样的刺激,最后厌学,不肯再读书了,连高中都没上。

问题:⑴从教师职业道德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⑵从教育法律法规的角度,分析材料中教师行为存在的问题。

三、写作题

请以“我为什么要当教师”为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1)观点明确,论述具体;

(2)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3)字数不得少于l000字

答案

二、材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1)赵老师行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爱岗敬业”和“为人师表”等规定中有关“廉洁从教”等要求。

(2)教师应当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教师应当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4)案例中赵老师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收取课程学习辅导资料的差价,挣取不义之财;向学生家长暗示或明要礼物、礼品或礼金;校内教学工作“敷衍塞责”,讲课“留有一手”,有意私下挣取“光华家教辅导中心”等处的高额兼课酬金和介绍费等行为,都是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应对其进行教师职业优路网校道德行为规范教育。

2、【答案要点l(1)“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

(2)“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这位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中应当把学生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性别、民族、地域、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身心缺陷等歧视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的原则。同时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应加强学习。

3、【答案要点】(1)、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

2018年下中学综合素质真题(附答案)

2018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解析(完整版)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与评分。 一、单填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其中记录了学生敬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依据,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D.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 答案: A。 2.关于图 I 反映的情形,正确的说法是() A.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B.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C.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D.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 B 3.桂老师专门找朱松谈话,告诉他:“你这段时间虽然学习效果不太好,但比以前刻苦多了,只要你改进学习方法,会有明显进步的。”桂老师的做法()

A.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 B.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C.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合作意识 D.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答案:A。 解析: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 4.青年教师王老师为提高教学水平,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语言都严格认真模仿特级教师李老师的做法,但教学效果仍然不佳,导致王老师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不包括() A.王老师缺乏反思意识。 B.王老师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C.王老师缺乏教学创新 D.王老师缺乏诚恳学习态度 答案:D。 5.某中学非法招生获利 80 多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可以对该校采取的措施是()。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民事责任 B.责令其退回所招学生并退还所收费用 C.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D.没收其非法所得的财物 答案:B。 6、某中学规定,教师因体产假不能工作的,其工资由学校扣除用作其他代课教的代课费用。该学校的做法() A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 B.不合法,代课教师的工资应由学校自筹经费予以保障 C.合法,学校享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D.合法,学校享有按照章程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 答案: A。 解析: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 7、某足球学校是专门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足球专门调练的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该学校自行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具有审批权的主体是()

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解析1

2011年高考各地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翻译解析1 (全国新课标卷)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文成4-7题。 何灌,字仲源,开封祥符人。武选登第,为河东从事。经略使韩缜语之曰:“君奇士也,他日当据吾坐。”为府州、火山军巡检。辽人常越境而汲,灌亲申画界堠,遏其来,忿而举兵犯我。灌迎高射之,发辄中,或著崖石皆没镞,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后三十年,契丹萧太师与灌会,道曩事,数何巡检神射,灌曰:“即灌是也。”萧矍然起拜。为河东将,与夏人遇,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至洞胸出背,叠贯后骑,羌惧而引却。张康国荐于徽宗,召对,问西北边事,以笏画御榻,指坐衣花纹为形势。帝曰:“敌在吾目中矣。” 提点河东刑狱,迁西上阁门使、领威州刺史、知沧州。以治城鄣功,转引进使。诏运粟三十万石于并塞三州,灌言:“水浅不胜舟,陆当用车八千乘,沿边方登麦,愿以运费增价就籴之。”奏上,报可。未几,知岷州,引邈川水溉间田千顷,湟人号广利渠。徙河州,复守岷,提举熙河兰湟弓箭手。入言:“若先葺渠引水,使田不病旱,则人乐应募,而射士之额足矣。”从之。甫半岁,得善田二万六千顷,募士七千四百人,为他路最。陪辽使射玉津园,一发破的,再发则否。客曰:“太尉不能耶?”曰:“非也,以礼让客耳。”整弓复中之,观者诵叹,帝亲赐酒劳之。迁步军都虞候。金师南下,悉出禁旅付梁方平守黎阳。靖康元年正月二日,次滑州,方平南奔,灌亦望风迎溃。黄河南岸无一人御敌,金师遂直叩京城。灌至,乞入见,不许,而令控守西隅。背城拒战凡三日,被创,没于阵,年六十二。(节选自《宋史·何灌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辽人常越境而汲汲:取水。 B.灌迎高射之,发辄中迎:面对。 C.敌惊以为神,逡巡敛去敛:躲藏。 D.铁骑来追,灌射皆彻甲彻:穿透。 答案:C 解析:敛,退缩,收缩。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3.“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尊老爱幼 B.竞争与协作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7.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是( ) A.社会公德 B.家庭道德 C.职业道德 D.法律规定 8.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自由主义 B.平均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9.从( )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A.表现手法 B.表现主题 C.表现形式 D.写作重点 10.( )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A.真实性 B.时限性 C.实用性 D.程式性 1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 A.并列的 B.递进的 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2011年9月17日联考申论题目及答案解析

2011年9月17日联考申论真题及解析 —————————————真题问题————————————— 1.根据给定材料请您分析1-3分析张悟本事件折射出哪些现实问题?(20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分析恰当透彻,表述简洁明了:250字左右 2.针对给定资料所反映的“大学学术浮躁”,请你以某高校学术主管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就如何治理这些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供学校学术委员会研究讨论。(30分) 要求:问题全面明确,对策具体可行:350字左右。(含答案要点,不做具体展开) 3.根据材料4,9整理材料,写一篇总结性大纲给领导审阅。(20分) 要求:350字 4.结合给定资料,以“弘扬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为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思想深刻,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不少于1000字。(答题要点,不做展开) —————————————答题思路仅供参考————————————— 1.假定给定材料1~6是你在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请你依据这些资料归纳出一份情况汇报提纲,以供领导参阅。(20分) 要求: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表述准确、逻辑清晰。350字左右。 【解题思路】

一、阅读题干,审清题意 由题干可知,本题要求根据给定材料1~6进行概括归纳,这就提醒我们,本题的作答范围是“给定材料1~6”,需要我们重点研读,从中提取要点。同时题目将材料限定为“调查研究中获取的信息”,因此,我们应以调查者的身份去归纳概括这些信息。从作答要求来看,“分条归纳,内容全面”这条要特别注意,尤其是“内容全面”,这预示着我们要从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二、阅读材料,提取要点 作答这道题,我们首先要把握“给定材料1~6”中每一则材料的所反映的内容。 首先看“给定材料1”,这则材料包括五段,第一段主要说明了在科技项目研发中存在的抄袭造假现象;第二段反映了高校中的学术造假事件;第三段举了韩国的学术造假事例;第四段通过王某的事例说明由于体制的压力而影响了科研项目的理想验收;第五段通过数据表现了学术造假现象严重。 “给定材料2”中大体包含三方面的内容,一是记者小S的采访结果,即当前我国学术浮躁严重,如大专院校的学术造假,出版机构的书籍造假等;二是说明了学术造假出现的一些原因,如高校学位论文抄袭是由于老师对学生的指导甚少、要求不严格,又如现在职称评定体制存在问题,并由此出现“造假产业”,再如法律上对学术造假界定不力等;三是指出我国在科技领域的成果虽多,但开拓性和原创性的却颇少,科研在低水平重复现象严重。 “给定资料3”主要是通过浙江大学教授邹某涉案“瘦肉精”事件指出,由于利益诱惑以及缺少相应的规范之约,使得科研人员丢失了科研精神,忽视了社会责任。

2019上中学综合素质真题+解析

2019上中学综合素质 1.某中学校长对素质教育检查组说:“我们学校度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知道。”该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A不正确,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 B不正确,素质教育不包括兴趣小组 C正确,素质教育要开展课外活动 D正确,素质教育要组建兴趣小组 A【参考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 2.陈涛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时总是爱举手回答问题。有时候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回答时他又不会,不时被其他同学讥笑。老师课下向陈涛问明原因后给予鼓励。老师的做法() A正确,不得罪每一个学生 B正确,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C不正确,挫伤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D不正确,伤害了其他同学的正义感 B 【参考解析】略。 3.“孟母三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它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学习优化育人环境,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B促进了人的气质的发展 C促进了人的精神的发展 D促进了人的实践的发展 B 【参考解析】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不易受环境影响。 4.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用哪些办法教学更有效呢?”“这些材料适不适合所有学生?”张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情景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D【参考解析】处于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民主协商制度 B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D 【参考解析】根据《宪法》第1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6.某初中校向学生收取练习本费用,未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该校做法() A不合法,义务教育学校不能收费 B不合法,学校必须公开收费项目 C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权 D合法,学校是按规定收费 B【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的义务。 7.某中学老师黄某认为自己学历和能力都已达标,拒绝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假期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黄某的做法() A正确,教师可以放弃个人权利 B不正确,教师不能放弃培训的权利 C 正确,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利 D不正确,提高业务水平是教师义务 D【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 8.大学毕业的陈某曾因故意犯罪呗判处有期徒刑1年,刑满释放后,他前往某初中学

2011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真题+答案详解

2011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详解 Part I Writing (30 minutes) Directions: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on the topic of Online Shopping.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1.现在网上购物已成为一种时尚 2.网上购物有很多好处,但也有不少问题 3.我的建议 Online Shopping 注意:此部分试题在答题卡1上。 Part II Read ing Comprehension (Skimming and Scanning) (15 minutes) Directions:In this part, you will have 15 minutes to go over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Answer Sheet 1. For questions 1-7,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For questions 8-10,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British Cuisine: the Best of Old and New British cuisine (烹饪) has come of age in recent years as chefs (厨师) combine the best of old and new. Why does British food have a reputation for being so bad? Because it is bad! Those are not the most encouraging words to hear just before eating lunch at one of Hong Kong's smartest British restaurants, Alfie's by KEE, but head chef Neil Tomes has more to say. "The past 15 years or so have been a noticeable period of improvement for food in England," the English chef says, citing the trend in British cuisine for better ingredients, preparation and cooking methods, and more appealing presentation. Chefs such as Delia Smi th, Nigel Slater, Jamie Oliver and Gordon Ramsay made the public realise that cooking - and eating - didn't have to be a boring thing. And now, most of the British public is familiar even with the extremes of Heston BlumenthaPs molecular gastronomy, a form of cooking that employs scientific methods to create the perfect dish. "It's no longer the case that the common man in England is embarrassed to show he knows about food," Tomes says. There was plenty of room for improvement. The problems with the nation's cuisine can be traced back to the Second World War. Before the War, much of Britain's food was imported and when German U-boats began attacking ships bringing food to the country, Britain went on rations (配给). "As rationing came to an end in the 1950s, technology picked up and was used to mass-produce food," Tomes says. "And by then people were just happy to have a decent quantity of food in their kitchens." They weren't looking for cured meats, organic produce or beautiful presentation; they were looking for whatever they could get their hands on, and this prioriti sation of quantity over quality prevailed for decades, meaning a generation was brought up wi th food that couldn't compete wi th neighbouring France, Italy, Belgium or Spain. Before star chefs such as Oliver began making cooking fashionable, it was hard to find a restaurant in London that was open after 9pm.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capital's culinary (烹饪的) scene has developed to the point that it is now confident of its ability to please the tastes of any international visitor. With the opening of Alfie's in April, and others such as The Pawn, two years ago, modern

2017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

2017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生物实验课上,韩老师自始至终引导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填空题:“实验过程一:从____ 号烧瓶倒入____号烧瓶……”“显微镜的取镜和放置:右手紧握____左手托住____……”这说明韩老师 A.教学理念偏失 B.教学态度不端 C.教学评价不当 D.教育行为失当 【参考答案】A(实验课的目的主要是使学生获取间接经验,需要教师具有素质教育的观念,而韩老师则是以学生做题为目的,所以属于应试教育的观念。) 2.综合实践活动中,段老师设计了主题为“社会旅游资源”的调查。有部分同学对某座古塔的建筑材料、风格产生了兴趣,在指导大家完成调查报告之后,段老师又引导这部分同学确定了新课题——“古塔建筑材料、风格与保护”。对于段老师的法,下列评价不恰当的是 A.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 B.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C.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D.纠正了学生的研究方法 【参考答案】D(段老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启发诱导学生独立完成课题,并没有将自己的意识强加在学生的学习之上。) 3.下列教学用语中,不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是 A.“你读得很响亮,若再有感情一点就好了。你再试试。” B.“刚才这位同学概括得不准确,还是我来吧。” C.“这位同学的发言并没有重复前面同学说过的话,有自己的观点,非常好!” D.“请大家想一想,刚才这两位同学报告的结论,有何不同?” 【参考答案】B(B选项中的教师主动帮助学生回答问题,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该题回答时可用排除法解答。) 4.多年来,曾老师坚持让学生采用反思记录表、学习日志或成长记录袋等多种方法来记录学习过程,并不断指导学生优化记录的方法,曾老师的做法 A.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 B.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 C.尊重了学生的创造性 D.尊重了学生的自主性

2018上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完整真题及答案

2018上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中学) 完整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育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该校长认识(A)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的结合 C、符合提升学校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2、刚开学,班主任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C)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性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会主动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货,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做法(B)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D)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C) A、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D、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6、某中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机关是( A) A、教育行政部门 B、工商管理部门 C、纪检部门 D、公安部门 7、中学教师黄某认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侵犯其权利而提出申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受理其申诉的机关是( B)

2011年真题解析

2011年真题解析:法硕(非法学)基础课 来源:万学教育发布时间:2011-03-11 15:20:57 【阅读: 148次】 一、单项选择题:1~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3. 甲欲出售一辆汽车,乙向甲声称受丙委托购买该车,甲托人向丙核实,丙未予否认。甲遂将该车交给乙,乙将车开走后不知去向,甲向丙要求付款遭拒绝。此案的正确处理方法是() A.由甲自行承担损失 B.由乙支付车款 C.由丙支付车款 D.由乙、丙承担连带付款责任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代理 24. 根据法律规定,按份共有人转让其应有份额时,其它共有人享有() A.禁止其转让的权利 B.解除共有关系的权利 C.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 D.对转让份额的追及权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按份共有 25. 村民甲在自家院子里挖水沟,致邻居乙甲房屋地基下沉。依据物权法,甲侵害了乙的() A.所有权 B.地上权

C.地役权 D.建设用地 【参考答案】A 【考查知识点】所有权 26. 依据物法权规定,下列财产中,可以抵押的是() A.正在建造的船舶 B.宅基地使用权 C.被查封的财产 D.集体土地所有权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抵押权的客体 27. 下列行为中,构成无因管理的是() A.未受委托替朋友招待客人 B.未成年人抢救落水儿童 C.主动代同事值夜班 D.代替配偶放弃继承权 【参考答案】C 【考查知识点】无因管理 28. 工程师甲在本职工作范围内,利用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完成了一项由单位承担责任的产品设计图。根据法律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该设计图的著作权由甲与其所在的单位共同享有 B. 该设计图的著作权归属甲与其所在单位协商决定 C. 该设计图的著作权由甲享有,甲的单位在业务范围内由两年优先使用权 D.该设计图由甲享有署名权,由甲的单位享有著作权的其它权利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2.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3.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利措施 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 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吴老师把可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B.良好的可从管理能力 C.良好的课堂开发能力

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 B.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 C.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D.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 6.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A.教育行政机关 B.纪检部门 C.公安机关 D.物价部门 7.某高中教师孙某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A.给予孙某行政处分 B.给予孙某行政处罚 C.取消孙某教师资格 D.给予孙某罚款处理 8.母亲杨某外出打工,将15岁的儿子小强留下长期单独居住。杨某的做法()。 A.合法,可以改善小强的物质生活条件 B.合法,可以提高小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C.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6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D.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8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2011年高考上海语文卷及试题详细解析

2011年高考上海语文卷及试题详细解析 基础试题 06-14 0713 2011年高考上海语文卷及试题详细解析 一阅读 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8分) 家园城市 ①如何建设人类美好家园,是城市建设中一个迫在眉睫的重要问题,城市建设不仅是指建造物质环境,而且是指营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后者是城市文化建设的核心。 ②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我们城市化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开始,城市化进程加快,发展迅速,伴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相应的问题也产生了。这些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是两个:一是城市的雷同,二是文化的缺失。两者又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就是说,城市的雷同是因为文化的缺失,而文化的缺失又表现为城市的雷同。 ③近年来,人们对高品质城市的追求越来越迫切,出现了建设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健康城市、家园城市等多种呼声。其中家园城市最具代表性,这是□□家园城市涵容了其他几种城市类型的物质性特点,□□突出了对以文化为基础的、把城市打造成人们精神家园的理想追求。 ④家园城市必须具有充足的公共活动空间。城市的各种文化、教育、休闲、娱乐设施应满足各方面的需要,所以,设计者在注重学校、博物馆、图书馆、运动场等大型公共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应注意提高方便舒适、有亲切感的小尺度公共空间,如社区和街道的小公园、小广场、咖啡馆、茶馆等,以便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现代城市发达的通讯网络方便了人们远距离即时交流,但这种单一的联络方式,无法慰藉人们孤独的心灵,也不能满足人们面对面“全信息交往”的渴求。所以必须创造人与人能够近距离直接交流的公共空间和娱乐休闲场所,以增加人们当面交流的机会,减少城市人的心灵疾病。 ⑤一个家园城市,应该做到布局合理,恰当处理建筑的虚与实之间的关系。然而,我国今天的城市被高楼大厦的钢筋水泥和玻璃幕墙“填满”了,建筑与建筑之间缺乏有想象力的、开阔的空间,人们走在路上,会感到非常压抑和无助。一个家园城市应当使生活于其中的居民得到精神上的放松和愉悦,心灵安逸,而不是压抑与紧张。

2020下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20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 小题,每小题2 分,共58 分) 1、开学了,为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某中学语文老师为同学们确定了学期素质教育目标:“每个月读―本名署,识两位名人,听三首名曲,品四幅名画,背五首古诗。”该教师的做法() A.干扰了学生学习的节奏 B.优化了学生学习的方法 C.窄化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D.指明了素质教育的途径 参考答案:C 解析:该老师定的目标过于量化,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理解的偏差。 2、入职工作所满两年的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适应教育教学环境 B.熟练掌握教育教学方法 C.凝练教育教学经验 D.系统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参考答案:B 解析:伯利纳将教师专业发展分为了五个阶段,分别是新手阶段、熟练新手阶段、胜任阶段、业务精干阶段、专家阶段。新手阶段的教师,0-1年是环境是适应阶段,熟练阶段是2-3年主要是技能的提升 3、年轻的男老师王勇在课觉上与男生互动多,与女生互动很少,理由是"避免别人认为我与女生太亲近"王老师的做法()

A.合理,体现教育智款 B.合理、符合传统观念 C.不合理、违背因材施教的原则 D.不合理,有违公平待生的理念 参考答案:D 解析:教师要平等公正的对待每一个人,坚持教育公平。 4、每次实施新的教学设计之后如艺师都公何自己“有没有必要?是不是最好?能不能改进?要不要调整:"这设明影老师() A.养于自我反思 B.善于自我激励 C.缺三教育自信 D.缺乏学习方法 参考答案:A 解析:教师教学设计后的总结反思,反思自己教学成败之处 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完法所规定的公民自由的是() A.出版自由 B.纳税自由 C.宗教信仰自由 D.科学研究自由 参考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D属于社会文化权利自由。 6、沈菜购买用于考试作弊的隐形耳机。以每副1000元的价格向参加高考的考生出售,累计获利1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当

2011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试题(附答案及详细解析)资料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明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级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宗和“替献曲”或“睃贼”、“曚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泰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给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级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贼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贼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贼诗言志”。这种“贼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贼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成暗示,

2019国家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历年真题(附答案解析)

国家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目录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1)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9)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17)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24)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31)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37)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44)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50) 2017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56) 2017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63) 2016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69) 2016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74) 2015年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81) 2015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参考答案 (87)

2018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综合素质试题(中学) 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9小题,每小题2分,共5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选错均无分。 1.在全县校长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育改革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课外活动,该校长的认识()。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教学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的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你们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收获,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做法()。 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 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4.某班主任制定班干部竞选条件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选,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 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不正确的是()。 A.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D.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份合集

2017年上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2.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3.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利措施 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 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吴老师把可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B.良好的可从管理能力 C.良好的课堂开发能力 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 B.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 C.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D.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 6.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A.教育行政机关 B.纪检部门 C.公安机关 D.物价部门 7.某高中教师孙某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A.给予孙某行政处分 B.给予孙某行政处罚 C.取消孙某教师资格 D.给予孙某罚款处理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高考语文试卷+逐题解析

2011年普通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语文第I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 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 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8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真题及答案--中学综合素质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全县校长经验交流会上,某校校长介绍完教学改革的情况后,强调素质教育就是减负和增加谋外活动 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B.体现素顾教育与学科教学的结合 C.符合提升教学实力的需要 D.符合凝练学校办学特色的需要 正确答案:A.是对素质教育的片面理解 2、刚开学,班主任周老师言辞恳切地对学生讲:“迎接中考是这一年的重中之重,关系到的人生发展,大家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课外活动上。”周老师的说法 A.合理,有利于学生复习应考 B.合理,体现了强烈的责任心 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D..不合理,不利于学生主动发展 正确答案:C.不合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3.张老师在班上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开展“分享知识”的活动,引导学生在班上分享获,并及时加以点评。张老师的做法 A.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 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C.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 D.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正确答案:B.拓展了学生学习资源

4.某班主任制定的班干部竞选条件中规定,成绩在后10名的不能参造,理由是“连自己都管不好,怎么能管好别人”。这种做法 A.正确,有利于学困生安心学习 B.正确,有利于刺激学困生上进 C.不正确,不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正确答案:D.不正确,未能平等对待所有学生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张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到2020年,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B.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 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D.到2020年,基木实现教育现代化 正确答案:C.到2020年,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 6.某中学违规向学生收取补课費。依据《中华人民其和国教育法》,责令该校退还费用的机关是 A.教育行政部门 B.工商管理部门 C.检部门 D.公安部门 正确答案:A.教育行政部门 7.中学教师黄某认为当地教育行政部门侵犯其权利而提出申诉。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受理其申诉的机关是 A.同级教育行政部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