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网终端新老标准的差异说明

国网终端新老标准的差异说明

国网终端新老标准的差异说明
国网终端新老标准的差异说明

国网终端类产品新老标准主要差异说明

一、背景说明

2009年,国家电网公司颁布了采集终端系列行业标准,Q/GDW 373-2009~Q/GDW 380-2009,共计24个标准,分为终端功能规范、技术规范、型式规范、系统规范及相关通讯协议等。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修订采集终端系列标准,并对部分标准进行了整合,共计14个标准,见下表:

二、外观差异说明

1、名称型号的差异

2、外观差异说明(见下面的照片)

●统一了专变与集中器的结构尺寸,即专变与集中器采用一

套壳体,为实现流水线检测做基础;

●对于专变来讲,外观差异较大,特殊控制功能的状态指示

灯安装在独立的控制模块上,对于集中器变化不大;

●新标准终端铅封均采用嵌入式铅封,安装方便且环保;

三、功能差异说明

●远程通讯模块的互换性(集中器与专变),包括GPRS与

CDMA之间,不需要修改程序,目前可互换的模块只限于

经过我公司测试通过的厂家;

●上行通讯协议新老标准差异较大,如心跳帧的帧格式不同,

主站需要升级,来适应不同规约的设备;

●远程升级功能统一,统一了终端升级规约,不会有不同省

份对应不同的升级要求,避免了不同的升级软件;另外,

新标准采用增量升级方案,升级速度明显加快;

注明:加密升级方式目前还没有增加;

●规定了终端对表的对时方案,对通讯延时造成的对时不准

有了新标准,今后各省对表计对时的应用可能会有所增加;

●新标准终端内置SM2的加密算法的ESAM芯片,与老标准

的ESAM芯片不兼容,不能互换;

●精度的提高:计量精度由1.0提高到0.5S,时钟精度1秒/

天提高到0.5秒/天;

●增加了电能表的自动维护功能,自动搜寻管辖范围内的电

能表,并及时反馈给系统;

江苏端子箱技术规范

苏电生〔2008〕537号 关于颁发《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站端子箱技术标准》的通知各供电公司、省电力设计院、电力试验研究院: 为规范公司系统变电站端子箱的结构工艺、箱内设备配置及操作面板布置,提高端子箱的安全可靠性,防止人员误操作,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现颁发《江苏省电力公司变电站端子箱技术标准》(Q/GDW-10-362-2008),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附件:变电站端子箱(GDW-10-362-2008) 二○○八年四月十八日 主题词:变电站端子箱标准通知 江苏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工作部2008年4月18日印发校对:董勤伟份数:80份

Q/GDW 变电站端子箱 江苏省电力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1 1 范围------------------------------------------------------- 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 3 通用技术条件------------------------------------------------- 2 4 端子箱种类及适用范围----------------------------------------- 3 5 端子箱结构--------------------------------------------------- 3 6 端子箱内设备配置--------------------------------------------- 4 7 检验--------------------------------------------------------- 7 8 标志、包装、运输--------------------------------------------- 7附录A (规范性附录)标准端子箱总装图-------------------------- 8附录B (规范性附录)端子排布置图------------------------------ 9

用电信息采集专变采集终端安装规范

前言 为进一步规范专变采集终端(以下简称终端)的安装施工、运行调试,统一施工标准,保证工程质量,满足用电信息采集的应用,为营销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有效的数据与技术支撑,根据国家电网公司 [2009]1393号《关于印发〈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以及国家、电力行业、宁夏电力公司的有关规范和标准,特制定本安装规范。宁夏电力公司所有终端安装施工在执行国家、行业的相关规程、规范的基础上,同时应遵守本规范。 本规范由宁夏电力公司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郭斌、王翰林、王涛、龙生平、王静波、田永宁、郭凯、史景祥、潘彬彬、杜玮、李靖波、康健、陈涛、陈腾飞、高兴、金宁、郭凯、张军、白小强、张海平。 本办法主要审核人:马林国、葛社伦

目录 1 总体功能及接线要求 (1) 2 安装准备 (1) 3 安装工具、设备及材料 (1) 3.1必备工具 (1) 3.2备用工具 (2) 3.3安装设备及材料 (2) 3.4安装工艺要求 (2) 4 安装注意事项 (3) 4.1安全技术措施 (3) 4.2终端安装位置 (3) 4.3终端安装要求 (4) 5终端安装 (4) 5.1终端安装流程 (4) 5.2终端固定 (5) 5.3终端电压电流 (5) 5.4终端RS-485 (7) 5.5终端天线 (7) 5.6终端遥信 (8) 5.7终端门接点 (8) 5.8终端遥控 (9) 6 终端上电、通讯检查 (11) 7电表参数设置 (11) 附件二:终端安装典型设计 (13)

1 总体功能及接线要求 (1)计量数据抄读:通过RS-485 串口采集现场各个多功能电能计量表实现。 (2)负荷控制:通过接入现场具备自动控制条件的主要生产负荷开关或总控开关的控制节点实现。 (3)开关状态信号采集:通过接入现场受控制的开关状态输出节点实现。 (4)计量门开关信号采集:通过接入无源信号回路计量门行程开关实现。 (5)交流采样功能:通过接入测量回路的三相电压与电流实现。 (6)远方通信功能: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实现,现场网络信号不够强的情况下,应考虑外引天线。 (7)终端与相关设备的连接参见 附件二:终端安装典型设计。 2 安装准备 (1)对现场环境进行勘查之后,建立用户档案,做好用户一次主接线图及二次原理图分析。 (2)与有关部门或用户商定落实具体安装工作所需的停电时间,确定开工时间。 (3)注意安全措施,做好施工“三措”(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组织措施),并得到各区县供电局安全员的签字确认。 (4)确定终端、天线安装位置;确定控制线、信号线、电源线等具体走线。 (5)准备现场所需装置及附件、各种材料、工具等。 (6)安排好人员和车辆。 (7)工作负责人进行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8)对补装或改造终端用户,应按照相关规定提前做好停电通知。 3 安装工具、设备及材料 3.1 必备工具 (1)斜口钳、尖嘴钳。 (2)绝缘安全工具。 (3)大号螺丝刀(十字、一字各一)。 (4)小号螺丝刀(十字、一字各一)。 (5)掌机,用于终端参数设置。

电缆终端技术规范书

电缆终端技术规范书-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高低压电缆头安装作业指导书 1.工程概况及工作量: 2.编制依据和相关文件: 2.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2002版 2.4《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2.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2006 2.6《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程》 DL5009.1-2002 2.7《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DL4007.1-2002 2.8《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DL5009.1-2002 2.9《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 GBJ50150-2006 2.10热缩材料厂家热缩型终端头使用说明书。 2.1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2.12《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3.作业进度及劳动力安排: 3.1作业进度安排: 本项目作业计划于2009年5月 15日开始,并根据电气设备安装情况进行相应的施工。 3.2劳动力安排:组长:2人;安装工:4人。 4.作业准备工作及条件: 4.1作业人员的资质要求: 4.1.1作业组长应具有五年以上安装工作经验,工作细心,能安排、组织好安装工作。 4.1.2凡是参加作业的人员都要具备一定程度的现场施工经验,掌握有关工具的正确操作方法,工作细心,听从指挥。 4.1.3凡是参加作业的人员都要通过身体检查及有关的安全考试和培训。 4.2作业工具要求: 4.2.1使用的液压钳必须具有生产厂家的合格证。 4.2.2施工所用工具必须检验合格、并在有效期内。 4.2.3施工所需要的材料、工器具及机械一览表: 序号工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序号工具名称规格型 号数量 1 电工工具 2套 6 液压钳 YQK-240 4套 2 钢卷尺 1m 2把 7 电烙铁 300W 2支 3 梅花扳手 8-2 4 2套 8 布砂纸若干 4 热缩枪 1000W 2把 9 白布手套若干 5 钢锯 2把 10 白布若干 4.3作业材料、半成品的质量要求: 4.3.1安装所用的材料均要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资料。 4.3.2采用的各种型号规格线鼻子应符合设计要求,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必须镀锡层表面光滑、无裂纹、伤痕、砂眼。 4.3.3 采用的热缩终端头应符合国家标准。 4.4 作业环境的质量要求: 4.4.1施工区域照明充足、规范,通风良好,通道畅通。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技术规范书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技术规范书 (通用部分) 版本号:2016版V1.1 编号: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2016年3月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技术规范书使用说明 1. 本技术规范书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 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 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10kV/20kV电压等级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 4. 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表 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本单位公章,提交物资招标组织部门。物资招标组织部门及时将“表 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移交给技术标书审查会。技术标书审查会确认“表2.7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内容的可行性并书面答复:1)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2)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3)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当发生需求变化时,需由技术规范组织编写部门组织的标书审查会审核通过后,对修改形成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技术规范书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5. 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6. 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 标准技术参数”、“2 项目需求部分”和“3 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填写“2 项目需求部分”时,应严格按“项目单位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招标文件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3.2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油浸式变压器技术规范书

目次 1. 总则 2. 技术要求 3. 设备规范 4. 供货范围 5. 技术服务 6. 买方工作 7. 工作安排 8.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9. 质量保证和试验 10. 包装、运输和储存 附录A 主要名词解释 附录B 地震烈度及其加速度 附录C 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污秽等级 附录D 各污秽等级下的爬电比距分级数值 附录E 额定绝缘水平 附录F 电力变压器中性点绝缘水平 附录G 三相油浸式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损耗附录H 单相油浸式双绕组无励磁调压变压器损耗附录I 允许偏差 附录J 承受短路能力 附录K 端子受力 附录L 接触面的电流密度 附录M 变压器油指标 附录N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 附录O 工频电压升高的限值 附录P 故障切除全部冷却器时的允许运行时间

1总则 1.0.1本设备技术规范书适用于单机容量300~600MW火力发电厂的国产主变压器(其它容量机组主变压器可参考使用),它提出了该变压器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0.2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工业标准和本规范书的优质产品。 1.0.3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0.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0.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1.0.6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技术要求 2.1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GB1094 《电力变压器》 GB/T6451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627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500kV级》 GB311.1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T16434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区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 GB/T1516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763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GB2900 《电工名词术语》 GB5273 《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 GB2536 《变压器油》 GB7328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GB7449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雷电冲击试验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GB156 《标准电压》 GB191 《包装贮运标志》 GB50229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GB5027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 GB4109 《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套管通用技术条件》 GB10237 《电力变压器绝缘水平和绝缘试验外绝缘的空气间隙》 2.2环境条件 2.2.1周围空气温度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word版)

ICS 备案号: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xxxx-200x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Regulations for Wind Power Connecting to the System (征求意见稿) 200x-xx-xx发布200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DL/T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P DL/Txxxx-2QQx 风电并网技术标准 Regulations for Wind Power Connecting to the System 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能源局 批准文号:

前言 根据国家能源局文件国能电力「2009]167号《国家能源局关于委托开展风电并网技术标准编制工作的函》,编制风电并网技术标准。《风电场接入电力系统技术规定》GB/Z 19963- 2005于2005年发布实施,对接入我国电力系统的风电场提出了技术要求。该规定主要考虑了我国风电尚处于发展初期,风电机组制造产业处于起步阶段,风电在电力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接入比较分散的实际情况,对风电场的技术要求较低。根据我国风电发展的实际情况,各地区风电装机规模和建设进度不断加快,风电在电网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原有规定已不能适应需要。为解决大规模风电的并网问题,在风电大规模发展的情况下实现风电与电网的协调发展,特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土要针对大规模风电场接入电网提出技术要求,由风电场技术规定、风电机组技术规定组成。 本标准由国家能源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小东宋漩坤张琳郭佳李炜李冰寒韩晓琪饶建业佘晓平

专变采集终端使用说明书

国网专变采集终端 技术与使用说明书 目录 1、概述2

2、执行标准3 3、GK200技术参数4 3.1 型号命名4 3.2 供电方式4 3.3电源要求4 3.4性能指标4 3.5输入回路5 3.6输出回路6 3.7通道接口6 3.8停电运行6 3.9外壳与结构6 3.10使用环境7 3.11端钮盒7 4、GK200主要功能8 4.1、数据采集功能10 4.2数据处理功能10 4.3 参数设置和查询14 5、GK200人机交互功能19 5.1显示界面风格 5.2液晶使用附加说明 6、安装及接线19 6.1 安装准备19 6.2 终端安装一般要求19 6.3 终端接线和铺设一般要求19 6.4 终端安装方法20 1、概述 GK200专变采集终端采用高性能32位的ARM微处理器、实时操作系统,具有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用电户、配变对用电量进行采集计算,控制和管理。该终端设备设计制造符合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和国家电力、电子、通讯的相关标准。具有电度量采集、远程抄表、电量计算、功率计算、需量计算、历史数据查询、远程或本地定值设置、功控、电控,购电控、遥测、

遥信、负荷越限报警、通讯等功能,可以通过GPRS 网络等方式进行远程数据传输。 2、执行标准 终端产品的设计符合下列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GB/T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 2829-2002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DL/T 533-2007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DL/T 645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98.1-2009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1部分:总则 DL/T 721-2000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Q/GDW 129-200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GDW 130-200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Q/GDW 37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Q/GDW 374.3-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部分:通信单元技术规范 Q/GDW 375.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第一部分:专变采集终端型式规范Q/GDW 376.1-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一部分: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Q/GDW 379.2-2009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第二部分:专变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 GB/T 5169.11-2006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实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实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16935.1-2008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17441-1998交流电度表符号 GB/Z21192-2007电能表外形和安装尺寸 Q/GDW205-2008电能计量器具条码 JB/T 6214-1992 仪器仪表可靠性验证试验及测定试验(指数分布)导则 DL/T 597-1996 低压无功补偿控制器订货技术条件 DL/T 790.31-2001 采用配电线载波的配电自动化第3 部分:配电线载波信号传输要求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资料

2013-02-07实施 2013-02-07 发布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发 布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 Q/CSG Q/CSG 11109001-2013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 南方电网市场〔2013〕2号附件

目录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3.1 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 (1) 3.2 机架式厂站终端 (1) 3.3 壁挂式厂站终端 (1) 4 技术要求 (2) 4.1 环境条件 (2) 4.2 机械影响 (2) 4.3 工作电源 (2) 4.4 结构 (2) 4.5 绝缘性能要求 (3) 4.6 温升 (3) 4.7 输入/输出回路要求 (4) 4.8 功能要求 (4) 4.9 电磁兼容性要求 (8) 4.10 可靠性指标 (9) 4.11 包装要求 (9) 5检验规则 (9) 5.1 检验分类 (9) 5.2 全性能试验 (9) 5.3 到货抽检 (9) 5.4 到货验收 (10) 5.5 验收结果的处理 (10) 5.6 检验项目 (10)

前言 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实现电能计量“标准化、电子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战略目标要求,参考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公司目前和未来的应用需求,对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列标准》进行了修订,形成《计量自动化终端系列标准》。 本系列标准包括《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负荷管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配变监测计量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集中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网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低压电力用户集中抄表系统采集器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外形结构规范》、《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计量自动化终端上行通信规约》等12个标准。 本标准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对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外形结构、技术要求和检验验收等规则做出了规定,是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招标采购、检验验收及质量监督等工作的技术依据。自本标准生效之日起,2008年颁布的《营销自动化系统厂站电能量采集终端技术条件》即行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市场营销部提出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东电网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卫明、郑龙、石少青、肖勇、党三磊、张亚东、伍少成。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委员会批准。

端子箱作业指导书

端子箱作业指导书濮阳龙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一、生产流程

二、端子箱技术规范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GB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IEC439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2.2 工作环境条件 2.2.1 环境温度:-20~+40 ℃ 2.2.2 相对湿度:≤90% 2.2.3 相对海拔:1000 m 2.3 技术要求 2.3.1 端子箱、动力箱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表面进行喷塑处理,颜色由建设单位定,表面应平整光亮,永不生锈。端子箱、动力箱正面应有明显标识。端子箱、动力箱下部要加装百叶底座,端子箱、动力箱底下加装防潮板。不锈钢板材厚度不小于1.5mm。 2.3.2 端子箱、动力箱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箱体正面应设有铰链,应具有限位功能,箱门和箱体结合面压力应均匀,密封良好,应能防风沙、防腐、防潮,防护等级满足IP44的要求。端子箱、动力箱前、后箱门各设把手及碰锁,开启和关闭箱门后,箱门应保持平整不变形。 2.3.3 动力箱、落地安装的断路器端子箱内装有温、湿度控制器和梳状电加热器,用于防止凝露生成和预调温度,其传感器采用固定安装方式。端子箱内安装转换开关,可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需要,对箱体内加热器可任意转换手动、自动控制方式。 2.3.4 端子箱内装用于保护电路的交、直流断路器采用施奈德产品。端子箱内交流空气开关与二次回路的端子排中间要以绝缘板隔开。端子箱内应有工作接地用铜排。工作接地铜排与箱体之间绝缘。 2.3.5 端子箱内装接线端子应为阻燃型端子,除满足图纸所示端子接线要求外,还应有15%

的备用端子,各端子应编号,并与电缆进口间距离不小于150mm。端子箱内的接线端子全部采用南京菲尼克斯产品,以确保端子箱内部接线连接的机械和电气可靠性。 2.3.6 落地安装的断路器端子箱内部安装一个单相三孔220V、16A电源插座和一个维修照明灯,以方便用户在日常检查维护时使用。 2.4 端子箱主要元器件技术指标 2.4.1 温、湿度控制器 2.4.1.1 供电电源:AC 220V±10% 50Hz 2.4.1.2 温度控制范围:0℃~50℃ 2.4.1.3 温度控制精度:±1℃ 2.4.1.4 湿度控制范围:10%RH~98%RH 2.4.1.5 凝露启控:93%RH (也可由用户指定) 2.4.1.6 输出接点:阻性AC 220V 3A 2.4.1.7 可靠安全性:符合IEC 834-1 要求 2.4.1.8 三防功能(TH):防含有酸、碱、盐的气体 2.4.1.9 工作环境:温度–20℃~70℃湿度≤95%RH 2.4.2 带辅助触点的断路器开关 2.4.2.1 施奈德产品。 2.4.2.2 工作电源:DC220V,AC 220V±10% 50Hz,AC 380V±10% 50Hz 2.4.2.3 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符合标准:IEC 60 898 2.4.2.4 工作环境:-20℃~+70℃ 2.4.2.5适用范围:用于配电导线短路保护 2.4.3 加热器(梳状电加热器) 2.4. 3.1工作电源:AC 220V±10% 50Hz

推荐-专变采集终端使用说明书 精品

国网专变采集终端技术与使用说明书 目录

1、概述 GK200专变采集终端采用高性能32位的ARM微处理器、实时操作系统,具有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用电户、配变对用电量进行采集计算,控制和管理。该终端设备设计制造符合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和国家电力、电子、通讯的相关标准。具有电度量采集、远程抄表、电量计算、功率计算、需量计算、历史数据查询、远程或本地定值设置、功控、电控,购电控、遥测、遥信、负荷越限报警、通讯等功能,可以通过GPRS 网络等方式进行远程数据传输。 2、执行标准 终端产品的设计符合下列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GB/T 4208-20XX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13384-20XX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215.211-20XX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 2829-20XX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DL/T 533-20XX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98.1-20XX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1部分:总则 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Q/GDW 129-20XX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Q/GDW 130-20XX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数据传输规约 Q/GDW 373-20XX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功能规范 Q/GDW 374.3-20XX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第三部分:通信单元技术规范 Q/GDW 375.1-20XX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第一部分:专变采集终端型式规范 Q/GDW 376.1-20XX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通信协议第一部分:主站与采集终端通信协议 Q/GDW 379.2-20XX 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检验技术规范第二部分:专变采集终端检验技术规范 GB/T 5169.11-20XX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实验第11部分:灼热丝/热丝基本实验方法成品的灼热丝可燃性试验方法 GB/T 16935.1-20XX 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 17441-1998 交流电度表符号 GB/Z21192-20XX 电能表外形和安装尺寸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 F T U技术规范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 技术规范

目录

配电自动化馈线终端(FTU)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总论 GB/T 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 GB/T 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 GB/T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 GB/T 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阻尼振荡磁场的抗扰度试验 GB/T 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抗扰度试验 GB/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2部分:工作条件第1篇:电源和电磁兼容兼容性 GB/T 11022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要求 GB/T 14285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 GB/T 4208 外壳防护等级(IP) 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GB/T 5096 电子设备用机电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 GB/T 19520 电子设备机械结构 GB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五部分:对户外公共场所的成套设备—动力配电网用电缆分线箱(CDCs)的特殊要求 DL/T 637-1997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订货技术条件 DL/T 721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1部分:传输规约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采用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的IEC60870-5-101网络访问 DL/T 814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Q/GDW 382 配电自动化技术导则 Q/GDW 513 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功能规范 Q/GDW 514 配电自动化终端/子站功能规范 Q/GDW 625 配电自动化建设与改造标准化设计技术规定 2 技术要求 概述 馈线终端的结构形式可分为箱式馈线终端和罩式馈线终端。 箱式馈线终端

端子箱规范书

省电力公司**公司***变电站新建工程 端子箱规书 *****设计

一、总则 本规要求的工作围包括:招标设备的设计、制造、工厂检验、包装、运输和现场技术服务。 本技术条件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技术条件和有关国家标准的优质产品。 要求卖方提供设备的制造厂应获得ISO9000资格认证书并提供报价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 二、货物需求表 三、货物技术条件 1、使用环境条件: 25 2、端子箱配置要求,但不限于此

3、制造应遵循的主要标注,不限于此: 如以下标准与现行标准有矛盾时,按高标准执行。 IEC947-1 低压开关设备和操动装置的规定,第一部分 IEC144 低压开关柜和控制柜外壳的防护等级 IEC439 低压开关柜和控制柜的工厂装配线 IEC157-1 低压开关柜 IEC 947-3 国际电工标准 GB4943-1995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GB50065-1994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 GB 7251-97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7621-81 电气设备额定电流 GB 191-1990 包装运输图示标志 DL/T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4、结构和性能要求: (1)端子箱箱体采用304不锈钢材质。 (2)端子箱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门和箱体采用全封闭结构,配以密封橡胶条和防水槽,具有防雨、风、沙、尘的四防功能。 (3)端子箱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安装调整容易维护检修安全方便,箱体元件均应防锈、防腐蚀,各连接部分应防止松动,对于易腐蚀件应采取防护措施。 (4)端子箱底座离地200mm采用百叶窗,底座采用安装焊接,箱体应配置相应的焊接板。 (5)箱体颜色采用本色。

国家电网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20160410)

技术标准基本配置清单 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 一法律 1 2009年第3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2 2014年第9号主席令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3 1996年第7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 4 2010年第39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5 2011年第4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6 2013年第8号主席令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7 1999年第15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8 1999年第2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 9 2014年第13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修正版) 10 2002年第74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11 2002年第77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评法 12 2004年第2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13 2004年第31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4 2008年第6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15 2009年第18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 16 2014年第 4 号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二法规 (一)行政法规 1 1984年国务院令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 2 1987年国务院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 理办法 3 1993年120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 4 1998年239号国务院令 2011年1月8日修正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 5 1998年253号国务院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6 2000年279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7 2003年393号国务院令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8 2005年432号国务院令电力监管条例 9 2006年466号国务院令民用爆炸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专变采集终端使用说明书(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国网专变采集终端 技术与使用说明书

目录 1、概述 (4) 2、执行标准 (4) 3、GK200技术参数 (6) 3.1 型号命名 (6) 3.2 供电方式 (6) 3.3电源要求 (6) 3.4性能指标 (6) 3.5输入回路 (7) 3.6输出回路 (7) 3.7通道接口 (8) 3.8停电运行 (8) 3.9外壳与结构 (8) 3.10使用环境 (9) 3.11端钮盒 (9) 4、GK200主要功能 (10) 4.1、数据采集功能 (12) 4.2数据处理功能 (13) 4.3 参数设置和查询 (18) 5、GK200人机交互功能 (25) 5.1显示界面风格............................................................................................... 5.2液晶使用附加说明...................................................................................... 6、安装及接线 (26) 6.1 安装准备 (26) 6.2 终端安装一般要求 (26)

6.3 终端接线和铺设一般要求 (26) 6.4 终端安装方法 (27)

1、概述 GK200专变采集终端采用高性能32位的ARM微处理器、实时操作系统,具有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用电户、配变对用电量进行采集计算,控制和管理。该终端设备设计制造符合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和国家电力、电子、通讯的相关标准。具有电度量采集、远程抄表、电量计算、功率计算、需量计算、历史数据查询、远程或本地定值设置、功控、电控,购电控、遥测、遥信、负荷越限报警、通讯等功能,可以通过GPRS 网络等方式进行远程数据传输。 2、执行标准 终端产品的设计符合下列国家相关标准规定: GB/T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13384-2008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T 17215.211-2006 交流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11部分:测量设备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DL/T 533-2007 电力负荷管理终端 DL/T 645 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DL/T 698.1-2009 电能信息采集与管理系统第1部分:总则 DL/T 721-2000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远方终端 Q/GDW 129-2005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光缆终端盒技术规范(修改)

光缆终端盒技术规范 () 深圳科信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2011年11月

目录 1.光缆终端盒范围和技术要求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 基本要求 (1) 环境要求 (1) 外观要求 (1) 机械性能要求 (2) 5.箱体要求 (3) .箱体材料 (3) 箱体尺寸 (4) 工艺要求 (7) 光缆的固定和保护功能 (7) 6. 试验方法 (8) 试验环境条件 (8) 外观结构检查 (8) 功能检查 (8) 光组件性能试验 (8) 高压防护接地装置试验 (10) 机械物理性能检查 (10) 燃烧性能试验 (10) 环境条件试验 (10) 有毒有害物质含量的试验 (11) 7 检验 (11) 检验规则 (11) 出厂检验 (11) 抽样方案 (12)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14) 标志14 包装15 运输贮存 (15) 9. 质量保证体系 (15)

10. 技术文件 (15)

1.光缆终端盒范围和技术要求 本规范应用范围为光传输网络、光接入网等需要实现光缆、光纤的连接与调度的场景,实现端接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功能。本规范对光缆终端盒中的分光、熔纤、配线各种性能、技术指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本规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规范YD/T 925-2009 通信光缆终端盒等相关规范.和泰尔认证中心《配线设备认证实施规则》编制而成,设备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合其规定。随着规范的修订,设备厂商提供的产品应符合最新规范的要求。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范的引用而成为本规范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范,然而,鼓励根据本规范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YD/T 925-2009 光缆终端盒 YD/T 光纤活动连接器SC型 YD/T 光纤活动连接器FC型 GB 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 代码) GB/T 2408-1996 塑料燃烧性能试验方法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光缆总规范第2部分: 光缆基本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光缆终端盒主要用于光缆终端的固定,光缆与尾纤的熔接及余纤的收容和保护;用于室内光缆的直通力接和分支接续,起到尾纤盘储和保护接头的作用,采用冷轧钢板静电喷塑制成,设计结构合理,美观大方可将光缆加强芯固定在终端。 4. 基本要求 环境要求 4.1.1工作温度:-5?C~+40?C。 4.1.2相对湿度:≤85%(+30?C时) 4.1.3 大气压力:-45℃~+70℃ 外观要求 4.2.1 涂层颜色 箱体表面涂层颜色推荐使用灰白色或浅灰色,涂层应符合GB/T 3181-1995中表2的要求。

端子箱技术规范书

*******变电站工程 端子箱技术规范书 审核单位签署 建设单位签署 运行单位签署 设计单位签署批准 审核 校核 编写 *****公司 *****年***月

1 总则 1.1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卖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2 如果卖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意味着卖方提供的设备(或系统)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 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 3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卖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 1.4 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5 本设备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 技术要求 2.1 应遵循的主要现行标准 GB7251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IEC439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2.2 工作环境条件 2.2.1 环境温度:-30~+40 ℃ 2.2.2 相对湿度:≤90% 2.2.3 相对海拔:1877 m 2.3 技术要求 2.3.1 端子箱、动力箱壳体采用不锈钢材料,表面进行喷塑处理,颜色由建设单位定,表面应平整光亮,永不生锈。端子箱、动力箱正面应有明显标识。端子箱、动力箱下部要加装百叶底座,端子箱、动力箱底下加装防潮板。不锈钢板材厚度不小于1.5mm。 2.3.2 端子箱、动力箱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箱体正面应设有铰链,应具有限位功能,箱

专变采集终端说明书

目录 1 概述 (1) 2 工作原理及结构 (1) 2.1工作原理 (1) 2.2外壳结构 (2) 3 功能介绍 (4) 3.1数据采集 (4) 3.2数据管理和存储 (4) 3.3参数设置和查询 (8) 3.4控制方式 (9) 3.5主要技术参数 (13) 4 安装使用 (17) 4.1接线说明 (17) 4.2安装方法 (17)

1概述 GK200专变采集终端采用高性能32位的ARM微处理器、实时操作系统,具有功能强大、处理速度快、运行稳定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大用电户,对用电量进行采集计算,控制和管理。该终端设备设计制造符合了《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技术规范》、《电力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型式规范》和国家电力、电子、通讯的相关标准。具有电度量采集、远程抄表、电量计算、功率计算、需量计算、历史数据查询、远程或本地定值设置、功控、电控,购电控、遥测、遥信、负荷越限报警、通讯等功能,可以通过GPRS 网络等方式进行远程数据传输。 2工作原理及结构 2.1工作原理 GK200型专变采集终端能够通过设定或定时采集并存储电能表的各项数据,并能通过无线模块(GPRS)或以太网与主站交换数据。具有32M超大数据存储空间,并能保证停电后数据可保存10年不丢失。终端采用大屏幕液晶显示,还具有远红外、RS485等通讯接口。将专变用户作为主要控制管理对象,实现电力用户的综合供用电监测、控制和管理。 图1 工作原理图

2.2外壳结构 图2 正面结构尺寸图

图3 外形结构尺寸图 图4 GPRS/CDMA通信模块图

图5 扩展模块图 3功能介绍 3.1数据采集 终端应实时采集位置状态和其它状态信息,发生变位时应记入内存并在最近一次主站查询时向其发送该变位信号或主动上报。 通过RS-485 通信接口终端能按设定的终端定时采集时间间隔采集、存储电能表数据,采集数据包括:有/无功电能示值、有/无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功率、电压、电流、电能表参数、电能表状态等信息,并在主站召测时发送给主站。 终端可实现电压、电流等模拟量采集功能,测量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等,电压、电流误差等级0.5。 3.2数据管理和存储 包括:实时和当前数据、历史数据、电能表运行情况监测。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TU设备

配网自动化终端技术条件书D T U设备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采购 技术规范书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配检中心 二零一五年三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为适应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配 电终端的发展需要,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加强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技术管理,规范采购技术要求,特制定本技术规范书。 2.本技术规范书是依据国际、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规程和规 范并结合公司运行情况而制定的。 3.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 并未对一 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 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投标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4.本设备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投标产品所执行的标 准不一致时, 按较高标准执行。 5.本设备技术规范书经招标方和投标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 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6.本规范书对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技术条件提出了具体要 求,适用于规范配电自动化终端设备的采购技术管理。 第二章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书的引用而构成为本规范的条款。GB 50053-19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9-1992 35~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2-2009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T 14049-2008额定电压10、35kV架空绝缘电缆

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T4623-2006 环形钢筋混凝土电杆 GB50169-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8-200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GB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DL/T599-2005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 DL/T601-1996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5220-2005 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5221-2005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DL/T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 DL/T814-2002 配电自动化系统功能规范 DL/T836-2003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DLGJ154-2000 电缆防火措施设计和施工与验收标准 GB/T 13730 地区电网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 13729 远动终端设备 DL/T 630 交流采样远动终端技术条件 DL 451 循环式远动规约 DL/T 远动设备及系统标准传输协议子集第101部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