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课程标准的听评课

基于课程标准的听评课

基于课程标准的听评课
基于课程标准的听评课

基于课程标准的听评课

评课是一门艺术,有规律可循,其形式可分为他评和自评,我们着重探讨前者。目前,有关评课的理念不断创新,细化为教师维度、学生维度、教学过程维度等,这种细化对专业研究人员是有指导意义的,但对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来说,往往会造成评课者的无所适从。面面俱到,抓不住重点,当然也就增加了评课的难度。其实这三个维度是相互融合与统一的,从任何一个维度评课,都不能脱离其他维度。综合三个维度,我认为评课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要实现这一目标,评课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评目标的定向与达成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定向与达成,是衡量课好坏的尺度,是评课的中心。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课程标准要求,设计的预期通过课堂教学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依据。目标的定向与达成应符合下列要求:

1、切合学生实际,容量适中。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要切合学生实际,即符合大多数学生的一般水平,也照顾较高和较低水平学生的实际。目标容量要适应于学生的智力结构,要容量适中。容量小,就会造成课堂效率低;容量大,就会造成学生消化不良。

2、具体得当,符合课标要求。现在的教学目标体系是由“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组成的。目标的定向与达成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追求,即不高于课程标准,也不低于课程标准的底线,三个维度目标的定向与达成是相互依赖的关系,反映了这三个目标的不可分割,缺少了任何一个目标的达成,一节课显然是不完整的。目标的达成,具体讲应是:知识目标----学会了吗?能力目标----会学了吗?情意目标----学得有情趣吗?

二、评对教材内容的处理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要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新课程呼唤教师对原创的提升,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评价一节课,要看教师对于教材的使用。看教师是否把教材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来使用,是否根据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出个性化的风格和特点,而不是生搬硬套地教教材。这就要做到两点:

1、评教师是否发挥了教材的资源优势。新教材包含多种学科文化,人文素养等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不能把教材的内容硬塞给学生,要对教材进行整合、活用,要融入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在处理教学内容过程中,充分挖掘出教材的资源优势。

2、评教师是否弥补了教材的“缺陷”。教材只是一个案例、一个载体。教师的依据是课程标准,不是教材。再好的教材也会有局限性和不适性。教材的这些缺陷需要教师去根据自己学生的情况去弥补。

三、评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所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是教和学的双向互动。师生互动是师生双方以自己的固定经验来了解对象的一种相互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师生互动可分为教师与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和教师与学生群体的互动;学生个体之间的互动,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互动五种类型。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是师生、生生共同创造与分享的过程,有利于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成长。评师生互动的有效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看教师在互动中能否更充分地发挥指导作用。在师生互动中,学生的主体参与居于核心地位,但并不代表要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要在关键处点拨,在困惑处指点迷津,为学生的学习扫除障碍。

2、看师生互动的层次性。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是多向交流,应有一定的层次性。在

师生互动过程中,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思维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积极、活跃的状态。学生自主思考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解决。学生自主学习不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在组内讨论,组内互动研讨也不能很好地解决,要全班学生共同研讨。这样能促进学生积极思维,打开思路,同时教师对重点处、疑难处作重点讲解。

3、看是“身动”还是“心动”。新课程给师生创造了互动的舞台。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也把各种问题暴露了出来,一些教师把互动变成了个人的才华展示,大量的虚假、无效的形式活动充斥了课堂。有些活动是为活动而活动,教师由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追逐热闹多,真诚交流少;赏识激励勉强、虚伪,造成课堂失控,预设与生成关系失调;合作讨论热烈,质疑、创新成分少。其实,师生互动应互相尊重,平等对话,彼此批判,智慧共享;师生之间的互动不仅是言语与动作的互动,还应是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与心灵的沟通。教师要从启发学生思维、完成教学任务等角度来思考问题,使交往互动围绕实际内容展开,促使师生之间的相互讨论,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

四、评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选择与运用,要为教学目标服务,应从不同的侧面去评析。1、看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符合学科特点。学科不同,教法也不同。如语文重朗诵、赏析和体悟,情境教学法、赏析教学法用得较多;数学重归纳、论证、推理,讲授法、探究法用得较多;思品重辨析、体验,体验法、辨析法用得较多;理化重实验操作、规律探索,发现法、实验法用得较多,等等。学科特点是选择教法必须注意的。

2、看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教法必须为学生所接受,适合学生的年龄、能力和心理发展水平。因此,教师应按学生认识的普遍规律和学习的特殊规律,因势利导地设计教法,力求其课堂结构、知识结构、板书结构、认识结构与学生的实际相适应。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层次由感知――理解――巩固――应用――创新――升华。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智力和能力既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形成,也可在应用知识的过程中得到发展。

3、看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否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无论哪种方法要以启动学生的主动性为主,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中心,能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学生能随教师的引导兴奋投入,互相交融,其方法就可肯定。看教师方法的选择能否让学生不断地应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这样学生的智力和能力无疑就会得到发展,创新能力也会相应得到发展。让学生在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大门时,既有知识功底,也有自主发展的功底。

五、评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与效果

评课应从传统的以教评教向以学评教转变,一堂课的优劣不仅要看教师的发挥,更要看学生,看学生参与学习的状态与效果。

1、看学生的参与状态。课堂上学生是否心境宽松、精神饱满、热情高涨,学习兴趣是否浓厚、能否保持良好的注意状态。学生在课堂上能否善于倾听、理解他人的发言,并能时抓住要点。学生的问题意识浓厚,能与他人及时沟通与交流,那么,师生之间肯定能形成良好的氛围,情感双向和谐交流,从而达到教学共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只有全身心的参与投入、手脑并用、情绪兴奋、深入探究,才能获得了智力活动的愉悦。2、看学生的学习效果。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重要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教师讲课。”学生的学习效果是评课最有力的一点。通过课堂教学,学生有没有不同程度的、不同方面的收获。看学生通过努力是否达到了合格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努力是否形成了能力发展的趋向;学生在课堂上是否得到充分地展示和内在的发挥,是否能够享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生命的活力和人生的价值。

总之,教育的主体理念和终极目标是促进人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评课时,一定要本着为师生共同发展服务的原则,既要关注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和对教学过程的优化情况,又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语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语文核心素养心得体会 2017年11月26日至2017年12月30日参加“中小学教师学科核心素养专题”网络培训,通过听北京市特级教师张文清和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指导的中国教研网执行总编、中国教师研修网副总编朱立祥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使我的教育观念又一次得到了转变,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我们必须改变我们原有的语文教育方式,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从分调动学生各方面的潜能,让学生学得轻松,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一、语文教学坚持“以生为本” 新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教师课堂上的所有教学都应坚持以生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孩子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时还应顺应孩子的天性,爱护儿童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孩子自主阅读、自由表达;尊重孩子的创造,充分激发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进取精神。同时要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教师对于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坚持以生为本。 二、语文教学加强“阅读积累” 新版课程标准提出要坚持文化传承,加强阅读积累。新课标还提倡让孩子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教师应增强阅读方法的指导,重在教给学生方法,教师还应关注学生个性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发展学生个性。“书读百遍,其

意自现。”的确,阅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让学生在多读多悟中掌握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情感体验感受远比“填鸭”学得更有价值,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总之,通过此次的学习,犹如在我的脑际间吹过一阵清爽的风,促我警醒,让我深思,让我受益匪浅!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课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课 XX市渭滨学校陈伟(整理定稿) 一、评课的重要性: 有人把老师上课比作“画龙”,把评课比作“点睛”,“龙”因“睛”而腾飞,很形象,同时道出了评课的重要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节课往往因专业的评课而精彩,上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豁然开朗。 二、评课原则 1、概括的讲,评课时,一定要冲破传统和世俗的观念,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要注重实效,实事求是,即要把优点说够,给人以鼓舞;又要把问题说透,给人以启迪。同时还要避免话语霸权,提倡学术对话,尤其是注意对不同思想观点的宽容、鼓励与支持。 2、要形成一种新的听课、评课的文化,也就是评课的基本原则。第一要事实求是,说真话,是优点就说优点,是缺点就说缺点。第二严格要求,严是爱。第三,学术自由,看重争论。批评是教学研究的灵魂,没有专业的高度和批评的眼光,就事论事的,一团和气的评课,是“无效”评课。 三、好课的标准 标准,有效评课的坐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评课,也必先有一个标准。评课时用这个“规矩”来衡量课的质量。但是,由于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的人,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锱铢必较”

的客观标准,只能是相对的“观其大略”性质标准。关于性质标准,教育教学专家这样描述: A、余文森教授: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就是好课。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的课,就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 B、叶澜教授: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 C、于永正老师:成功的课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最成功的课是让学生有憧憬和梦想。 D、2004年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就什么是体现新理念、实实在在的好课初步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二是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四是教学方法要得当;五是教学效果要好。专家们认为这不仅对语文课,其他学科的课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课,就是好课。 四、评课的策略 策略(一) (1).评课活动内容的生成要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 评课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是衡量评课活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标。评课活动只有对一线教师有实际的帮助,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才是

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

新课标下的教学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首先要求的是理念的更新。打破旧的教学模式,扫除满堂灌、独角戏、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等教学认识态度,倡导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探究,情景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2、教学艺术的反思: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种“想法”要比自己平时所想宝贵得多。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后悔莫及。 3、教学教益的反思: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总会有“创新的火花”在闪烁,教师应当充分肯定学生在课堂上提出的一些独特的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的好想法,好思路得以推广,而且对学生也是一种赞赏和激励。同时,这些难能可贵的见解也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完善,可以拓宽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教学水平。 二、对学生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围绕“以人为本,自主管理”的中心任务,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新的课程要求在教材上有突破、创新;在教法组织上给学生合作、创新、探究的机会;在评价上有师生、生生、生师的互动。学生真正达到了懂与会的结合,真正有了“汗”与“活”的效果。 1、学生参与度的反思:学生在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是以一定的参与度做保证的,学生没有参与,或参与得不够,就算不上“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就广度而言,学生是否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否参与了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就深度而言,学生是被动地、应付地学习,还是积极地、主动地探究。从这一点来讲,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没有引起学生多少认知冲突的课不是好课。 2、学生交往的反思:课堂上,教师是否创设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他能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在这个过程中,师生、生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实现教学相长。在这样的环境里,学生迫切地想与大家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课堂成了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 3、学生生成度的反思: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一堂好课,需要丰富的知识含量,更要有真挚的情感、体验,这是任何时候评价一堂课必须遵守的原则。检验的标准就是学生的接受程度与效果。在课堂上,主要考查学生有无真正掌握这些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纳入自己原有知识体系中的融会贯通的能力。同时,还要了解获得知识的过程,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每一个学生是否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了尽可能大的进步与发展。在致力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是否能使优等生“吃得饱”,让后进生“吃得了”,真正学有所得,各得其所。 谈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心得时间:01-07 来源: 作者:谈对历史新课程改革的心得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其次,作为一名老教师,经过一年多的教改实践深深认识到,面对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要根据教育目标的调整,教学要求的不同,教学内容安排的不同,上课之前一定要深入钻研,精心备课。备课要求做到,第一,备观念。反复研读课标,领悟课标的实质,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师生观、评价观。注重学生发展,突出学科探究,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况。用新理念去指挥和改造自己的教学。第二,备目标。课标是教学指南。具体的每一课都要求教师根据课标,教师用书,结合学生实际,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师

核心素养培训后的学习感悟

核心素养培训后的学习感悟: 临河一职池永昌2106.10.26 10月22日下午2点,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武新春教授在我校举办的题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研究及其培育》教育理念培训会,在我们到底需要培养怎样的人,如何培养方面阐述的翔实具体,对我帮助很大。 在武教授看来,良好的人格,聪慧的心智和健康的身体是一个人正确成长的基本要素。那么,作为一线教育者的我,如何更高效地高质量地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将来的有用人才,就成了必须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了-----以前的培养思维还有哪些能保留?我要给自己充实哪些新鲜血液?具体入手处在哪里?道理简单,可入手却非容易之事。 武教授说,教育的根本在心灵,思维灵动为始终。纵观那些高考张元的后续发展,几乎没有一个在自己的行业里的有多么突出,也没有成为“职业状元”。反而,我们的那些共和国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凭借着坚定的目标、强大的的精神意志和创新意识却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事业,而他们的文化并没有多高。 我们中等职业教育虽然是要面对社会,为经济建设培养人才,但是,过于强调高考和就业的实用主义专业化教学模式,而忽视了对学生完整的全面的人格塑造,使得很多学生一踏入社会更暴露出自己的不足:缺乏敬业精神和奉献意识,独立生活能力差,适应社会环境能力差,处理人际关系能力差,自我防范保护能力差,吃苦耐劳能力差。前两年,著名歌手李代沫因涉嫌吸毒、藏毒被刑事拘留一事成为热点新闻。李代沫曾经辉煌的一连串的荣誉与犯罪形成鲜明的对比。教育中,德为先是许多单位在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时首先考察的是人品,其次才是个人能力。因此,引导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形成自尊感、荣誉感、集体主义感等优秀的品质。通过对英雄人物事迹的宣扬,在学生中形成、发展起健康的道德舆论。组织学生参加义务劳动、社会实践、主题班会等形式,在实践中培养起学生的道德意志。基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文明礼仪与行为习惯。我们对学生的个人仪表和文明行为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我们要求每个学生统一执行中职学生的个人仪表要求,如男生禁止染发,头发前不覆额、不遮耳,禁止戴耳环、耳钉,进入实训场所身着工作服;女生不带耳环和项链,不化妆,进入实训场所不穿裙装,身着工作服。在文明习惯方面,要求学生见到老师要问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迟到,爱护教学设施,着重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尊重他人等良好文明习惯。 1、学生的培养目标与企业的要求有机的结合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来源:《中学生物教学》2017 年第 7 期 作 者:赵占良
[日期:2017-07-30]
[字体:大 中 小]
摘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要从预设目标及达成、 教学内容、 教学活动、 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 5 个方面发生“转变”;要从听课转到课堂观察, 并说明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如何评课,指出评课要做到科学、民主且 有人文关怀。结合前述,说明一堂好课的标准。
关键词 核心素养;观察课堂;好课;标准
在我国基础教育界,听评课是广大教研员的重要工作。教 研员通过听评课来指导教学,还通过组织一线教师开展听 评课活动,相互观摩、切磋和交流,以达到共同提高教学 水平的目的。可以说,听评课活动对提高教学质量发挥了 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的发布和高中 课程标准的修订,核心素养成为深化高中课程改革的关键 词,教材和教学都应当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纲。听评 课活动也需要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不断改进。下 面主要结合中学生物学教学,谈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 课的一些思考。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5 个“转变”
当前的听课、评课,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基 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首先要正视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目前的听评 课活动存在的问题有散漫化、表面化、作秀化、一刀切、无准备、少对 话、欠精细、效率低等。崔允漷教授认为,听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表现 在:有任务、没合作;有结论、没证据;有实践、没研究。基于核心素 养的听评课,应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目标的预设和达成 在目标预设和达成方面,听评课要从关注三维目标转变到关注核心 素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升级版,根据《普通高中生物 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表述,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 思维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 今后的听评课应当更多地从这四个方面评价 教师关于目标的预设和达成情况。 我认为关注核心素养,不仅要关注生物学核心素养(当然这是最主 要的),还要关注更上位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 展核心素养两者有一致性,但不是等同的。归根结底,要更加关注这门 课程的育人价值。听每一节课,都要想一想,这节课这么上有没有育人 价值?有什么育人价值?还是只有“育分”价值?要从“育分”到育人,关 注育人价值。其实关注核心素养就是关注育人价值。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

---------------------------------------------------------------最新资料推荐------------------------------------------------------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听课评课 新课标理念下如何听课评一、评课及其意义评课,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习以为常的工作,一位教师正常情况下,一辈子应该听课 1000 节左右,也得评课 1000 节左右。 大凡优秀教师和优秀校长都很重视听课、评课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一辈子坚持每天听课 2 节,听完课后还要认真的分析、评议。 评课,就是根据课程标准,对照课堂教学目标,对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活动及由这些活动所引起的变化进行价值判断。 评课也称课堂教学评价,它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背景下,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课堂教学,对探讨课堂教学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深化课程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确立课改新理念,新课标的理念: 教育思想,通俗的说法,就是教育的观念,对教育的认识,或对教育的主张。 教育思想人人有之。 教育思想有层次之分: 教育认识、教育观念、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 1 / 8

教育理念也称为教育思想、教育信念、教育信条等。 教育理念是一种思想,一种观念,一种追求,一种信仰。 所以,可以说,教育理念是一种理想化、信仰化的教育观念。 教师一定要确立自己的教育理念,它是教师的主心骨。 先进的教育思想不仅是课堂教学的灵魂,也是评好课的前提。 所以,评课者要评好课,首先必须研究教育思想。 在评课中,评课者只有用先进的教育思想、用超前的课改意识去分析、透视每一节课,才能对课的优劣做出客观、正确、科学的判断,才能给授课者以正确的指导,从而促进授课者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揭示教育规律,促进学生发展。 若用传统陈旧的、僵化的教育思想去评课,不仅不能给授课者以帮助,反而可能会产生误导。 2、有利于总结教学经验,形成教学风格,提高教师素质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同样的一个学科,同样的一节课或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的表现出的教学风格则不同。 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精雕细刻,把课上得天衣无缝;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大刀阔斧,紧紧抓住重点难点,使疑难问题迎刃而解;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善于归纳推理,用逻辑思维本身的魅力把学生吸引进去;有的教师的教学风格是运用直观、形象、幽默的优势,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充满学习的乐趣。 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同一个班的学生,面对不同的教师上课,有不同的表现。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读后感 (30)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在暑假拜读了余文森教授著作-----《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此书名称开门见山地指出了该本书的主题,即是有关于新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相关的内容。此本书的作者是余文森教授,余教授目前是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的院长兼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课堂教学改革研究,对课堂教学改革及新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颇有心得。 基础教育改革已经迈入核心素养的新时代,“核心素养”也是现在教育界最热门的话题,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这都是我们作为一线教师最关心的问题。而余教授在这本书中详细的论述并且结合理论与实践回答了以上这些问题。 全书从三个主题来层层推进核心素养落地,分别是第一篇“核心素养的意义”,此篇主题是全书的方向与基石,阐释了核心素养的概念与基本原理;第二篇是“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这是全书的关键和先导,阐述了素养本位的新型教学观;最后一篇是实现核心素养落地的方法与途径,是全书的重心和落脚点。三个主题环环相扣,互相呼应,构建了核心素养的理论框架,深入浅出,将高深的理论浅显化,令人获益匪浅。 全书内容丰富,我就选取一些自己较感兴趣,有共鸣的抒发一下自己的感受。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从我们高中开始,作为高中一线教师更应该牢牢把握住教育改革的方向,紧跟时代步伐。而作为一

名历史教师,我更关注我们本学科的内容。此次课程标准修订所提炼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大类。这五个内容是一个有机体,其各个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彼此在内容上相互交融,在逻辑上相互依存。接下来我来谈一谈我对这五点内容浅显的认识。 历史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来讲,就是如何去看待历史。在史学中我们有许多不同的历史观,比如革命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史观、文明史观、正统史观等等,当然还包括唯物史观。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组成的各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教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分析历史事件,得出历史结论,以史为鉴,是我们作为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学习历史要有恰当的方法,很多同学对历史没有宏观的框架,是因为他们没有历史结构,没有历史的时空观念。在历史中,时空观念好比数学坐标中的XY轴,每一个历史事件都能在坐标中找到对应的位置。个人认为这应该是历史学习中最基本的素养了。学习历史很重要且基本的就是要搞清楚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与空间,我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学生,在单元练习时,总是张冠李戴,将唐代的事物错误的记忆成宋代的,将汉代的记忆成秦代的,等等。这反映出的问题其实就是学生时空观念模糊,导致考试失分,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这完全可以通过课后来记忆强化。 史学大师傅斯年先生曾说:史学就是史料学。史料实证就是高中

新课程下怎样评课

新课程下怎样评课 “教学评价”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而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更是教学活动中过程性评价的重要体现。能否使学校的课堂教学评价具有科学性、目的性和多样性,以便激励广大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直接影响到教师工作潜能的提升和发展。笔者结合主持的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高中骨干教师培养研究”,在学校骨干教师培养过程中,开展了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探讨。 把握公开课的评价角度 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宏观管理过程中,通过一定规模的公开课教学,开展评价活动,使教师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确实是推进新课程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在这样的活动中,除遵循课堂教学评价的一般规律外,针对不同的授课目的、把握不同的评价角度尤为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效果及影响,如对授课人的教学评价或者对一个教研群体的评估。 1.初试课。执教初试课的主要是实习教师和刚从事教学工作或刚从事该学段教学工作的教师,公开课的目的在于锻炼他们的从教能力。因此,评课的立意不要过高,要注重基础。在组织对初试课评价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第一,对授课人目前所具有的基本素质,应尽量给予充分肯定,从而激发其进取心。第二,由于这部分教师一般具有可塑性,接受新生事物快、反应灵活,因此,在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各方面还要从严要求,评说中从严把握,使他们明确要求,找出差距,继续努力。第三,根据大家评说的意见,主持人应归纳值得肯定的一面,重点指出今后改进的措施和执行的过程要求,确保他们的提高能够落实。 2.研究课。研究课重点研究教学问题,因此,无论授课、评课,都要从研究的角度出发。评价研究课时,应在主持人的正确引导下开展研讨,并要特别注意如下几点:第一,听课之前明确交代该研究课侧重研究什么问题以及该项研究的意义,使评课人在听课时有重点,评课时有核心。第二,要创设一种探讨、切磋问题的氛围。既然是探讨,就应允许各抒己见,既然是切磋,就应提倡互相商讨,主持人在引导发言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过早下结论,因为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权威性或影响性,就可能导致不同意见者欲说又罢,使问题的探讨无法深入,直接影响评课的效果。第三,主持人要对研究和评价情况作简洁的归纳,包括对问题的研究有什么收获和进展、大家对问题的看法主要有几种、认为哪一种有代表性或比较合理、对此类问题的教学建议等,目的在于肯定研究课的价值所在。第四,研究课对授课的教师来说具有风险性,因此,不管效果如何,都应在评课现场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以号召更多的人参与研究。 3.评优课。评优课的要求、范围、形式各有不同,但归根到底是要评出高低优差来。根据目前开展的各级评优课来看,一般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绝对评优,即不限定名额,严格依据统一的评价标准或评价方案评出优秀课或分出等级,这类评优就要求每一位评价者

核心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听名师谈“核心素养”有感 九龙小学徐润丽 毛主席曾说:“三天不学习,赶不上刘少奇”。在这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作为年轻教师的我更应不断学习,与时俱进。在核心素养的召唤下,作为教师的我只有不断学习,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在核心素养的教学路上走得更远。2018年3月17日—18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教育梦——聚焦小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观摩活动”。 活动中,我聆听了贲友林、任敏龙、朱向阳、房昔梅、沈勇五位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精彩绝伦的“真”数学示范课和直击数学核心素养的讲座。让老师们零距离的接触和感受教学名师的风采与魅力,感受他们对教材解读的深度与厚度,感受他们精湛的教学造诣和深厚浓郁的数学文化底蕴。 一、在贲友林老师的《年月日》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一张自主学习卡: 1.关于“年月日”,我知道了什么? 2.关于“年月日”,我的疑问: 3.我收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数学故事:三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 他们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在这张小小的纸上写下自己的对于“年月日”所掌握的知识,同时大胆地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和想要知道的知识。但对于第三个问题,我当时有点担心,对于一个三年级的

学生,他能知道什么关于“年月日”的知识呢?特别是数学故事,老实说我自己也不知道。但后面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基本上每个学生都对“年月日”了解一二。 贲老师大胆地让学生在讲台上展示自己的学习卡,说出自己知道的和想知道的,让其他同学来帮他解疑解惑。就这样一堂课下来,学生的风采一次又一次赢得了台下老师们阵阵的掌声。特别是最后一位同学展示关于大月七个,小月四个,二月只有二十八天的由来的故事时,台下的掌声变成了惊叹。 二、多看看教材。教材内容是经过编者深思熟虑,集许多优秀思想才写进来的,书上的每幅插图、小精灵说的话,每道习题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只是由于老师的钻研程度、领悟能力、教龄等影响,有时未看懂,但这并不代表你永远看不懂,相信只要舍得花时间,花精力,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慢慢地你就会理解教材编者的意图,因为懂得编者意图,教学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三、怎样教比教什么更重要。 以前总认为尽心尽力地教会学生知识与技能,就已经是最大的满足了,如果学生不懂,还很负责地把学生留在教室,给他补课,这是我以前心目中“好老师”的标准。经过听讲座,这种思想有点颠覆,有时想想也是:你是要“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还是要“让一群孩子停下来等他呢?”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有时我们在课堂更多关注的是学困生,某个知识点,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往往你会提问学困生,如果他不会,你会请一个优生先回答,再问学困生,如果学困生还不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课评课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是一项常规性工作,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在努力践行着,尤其是我们这些业务校长、主任、教研员们,只要工作在继续,听课、评课就在继续。但是真正从理性是上认识听课、评课,系统地探讨它的意义,作用和方法等还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学习。今天,我们就以下几个问题进行磋商.探讨,以便能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听课评课的意义: 听课评课是教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项教科研成果都是通过听课评课来完善的;听课评课为教师专业发展搭建了平台,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渗透、方法的运用、策略的拓展,都可以通过观摩案例来获得,可以说是教师发展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听课评课也是教师与教师,领导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加强联络、和谐关系的手段之一。在当前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通过听课研究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为重要。它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研修形式。 深入基层听课评课更是教研员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研员研究、指导、服务教学最便捷的途径之一。听课评课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是科学便有规律可循,是艺术便是见仁见智。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研员怎样卓有成效地听课评课呢?下面把听课与评课进行分述:

一、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听课 一般来说,听课总是有一定的目的要求。为什么要去听课?听什么样的课?要解决什么问题?听课者总是根据听课的目的来选择时间、地点和对象等。如新教师听课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观摩学习,主要看上重点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是如何运用的、课堂气氛是如何活跃的等,并在自己的教学中学习运用。教研员听课绝大部分是具有指导性作用的,因此在听课活动后要形成个人或集体的认识和意见,并把形成的评价要以一定的方式反馈给学校或教师,提出一定的指导性意见、要求及改进措施等。 (一)听课的作用 1.有利于掌握和了解教师贯彻落实教育教学法规、政策和要求等现状 现阶段,我国正在进行新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为了确保课程改革按照预想的方向进行,就必须了解教师是否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新的课程改革方案。由于课堂是教育政策、教学要求等最终落实的地方,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各方面要求的最终、最直接的体现,通过听课就可以了解到一些实际问题,并供教育决策部门和教学指导部门参考。 学校的教育教学常规执行得如何?教育教学管理是否到位?课程标准、课时计划执行得如何?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等是否贯彻落实?通过听课,有关部门都可以得到基本的了解,从而把握指导教学工作的主动权。

《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读书笔记

《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读书笔记 近期我阅读了《新课程——说课听课与评课》一书这本书立足于推进改革深化改革这一原点.丛书中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均来自于全国各地实验区的研究与实践.书中带着新课程的理念叙述着改革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激发着教师的热情聪明与信心.全书共分5个章节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阐述与分析着课程改革的背景平台桥梁及如何正确进行说听评课最后还展示了一组优秀案例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空间也给正处在改革摸索阶段中的老师指明了方向书中对于每一个理念的产生操作实践与反思都有具体的一个过程与评析.因为这些问题均来自教师的实践 目前一些名校在作经验交流时都谈到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与有效性是推进教学质量的要害.对此本书中就这个问题阐述了实践中的问题摘录如下:1 传统教研制度的弊端.传统教研关注的重点是教材教法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关注很不够教研活动大多是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念研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等.这种教研方式效率不高而且教师个体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研究机构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长此下去就会导致教师视野狭窄心态封闭妨碍教师个体成长有必要对教研组织的结构重新构建使之产生能够适应不同层次学校的教研组织结构. 2 构建新奇的教研组织结构

在读了这一章节之后对于采取有效的教研方式颇有同感.专家评课就是借助专家的教育聪明反思教师教育的行为及其今后的教育理念提出问题的要害所在并提供适合于当时场景的可供选择的行动方式.当教师在倾听过程中意识到该场景所蕴涵的理论在实际场景中的联系与应用方式时就会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之感专家的评课过程不仅向教师展示了具体的"教育聪明"同时给教师提供了一种反思的示范.就如我数学组在教研活动中就十分注重评课这一环节当资深老教师评课时我们会发现许多我们不曾意识到的环节老教师却捕捉到了并从理论依据出发结合现场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反应融合在一起加以点评听得我们心服口服.如:课堂中应发挥学生主体性适时收放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千万不要局限学生的思维让其走到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轨道上来这样学生的诸多潜能均被扼杀.这就是学生学得过死思维局限的根源所在.经过老教师的评课之后.我们不仅知道如何直接改进自己的教育行为另一方面也学会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所以边进行学习此书中的有关理念边结合自身的实践即时反思共鸣会对自己今后的教学十分有益.

核心素养课程的学习心得

核心素养课程的学习心得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所有学生应具有的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是知识、能力和态度等的综合表现。 数学学习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科学协助下,将书本上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认知结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把抽象、推理等数学素养渗透到教学中来,潜移默化,提升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和方法。 数学思想是对数学和它的对象、数学概念,命题和数学方法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数学教学要在重视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体会数学方法、感悟数学思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数学手段和数学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数学中的具体问题以及其他的一些现实问题,这是数学教学要追求的境界,也是数学教学的本质要求。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知识在更高层次上的抽象和概括,它蕴含在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和应用的过程中。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由表及里,循序渐进。要在知识发生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要在问题的探索和解决过程中揭示数学思想,使学生从中掌握关于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把这些知识应用在后续的学习中,科学地获取数学知识。知识的记忆是暂时的,思想方法的掌握是

长远的。知识使学生受益一时,而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受益一世。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作为一种能力和品质,作为人的智力的核心,它是人的智慧的集中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建立“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新模式,营造学生思维的平台。思维的发展,需要土壤,需要平台。好的教学策略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释放学生的思维潜能、进一步保护学生的思维火花。凡是学生能通过自己努力学到的知识,绝不授予学生,凡是学生经过思考能解决的问题,就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把“教—学”活动中的自由还给学生。把学生当成主体,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既给了学生思维的自由,也给了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压力,从而迫使学生去思考。 三、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事物。 身边的事物数学问题很多,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进一步揭示具体事物和抽象概念的联系,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又有助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在数学教学中注重保护和培养学生的直觉意识,讲一些数学的发展史,多参加数学社会实践等,都能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 数学素养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素养,数学教育也就是一种文化素质的教育,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教师贵在重视和坚持。要通过学习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不仅仅是一系列抽象的知识,更多的则是一种方法,一种文化,一种思想,甚至于一种精神和态度,从而让学生满怀乐趣和憧憬地去学习它。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的改革总会立足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方面,核心素养的提出是进一步深化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面临的挑战,也是深化课程改革的新航标。课堂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阵地,要实现核心素养的教学转化,课堂必须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育人”。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提升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新课题。作为教师,要注重提升自身英语素养,关注英语内容、英语教学理论、英语教学实践与英语核心素养的有机结合,不断探索,不断积累,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有效的给学生提供能够脱颖而出的条件。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要更新观念,培养并提升核心素养,不能依赖模仿、记忆,更需要理解、感悟,需要主动、自觉,将“学生为本”的理念与教学实际有机结合。具体在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教学中要整体把握英语课程。高中英语课程是一个有机整体,要整体理解、整体掌握英语课程目标,整体认识英语课程内容结构,整体设计与实施教学。整体把握英语课堂可以凸显英语知识的脉络,抓住英语本质,弄清英语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从知识为中心的碎片化学习转向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是核心素养背景下深度学习的必然要求,更是实现核心素养英语转化的必然选择。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重知轻人的观念,抓住学生的认知障碍点、思维矛盾点、情感体验点和智慧生成点,引导学生开展基于问题解决的整体性学习,实现问题共振、情感共鸣和智慧共生。“目中有人”是核心素养教学转化的前提。 三、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在英语课程目标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中,这也是关注的重点。学生面对问题化的学习内容,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听、说、读、写、看等,积累英语活动经验,感悟到英语思想方法,切实体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真理的科学精神。 四、在教学中要合理创设情境,“情境”包括实际情境、科学情境、英语情境、历史情境。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便于学生理解学习内容和要完成的任务,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面向未来而化解问题的创新能力远比复制既往的知识更具建设性价值,强调个人在面对不可预测的复杂情境时,灵活“分析、推断和沟通”的创意能力,特别是基于独立人格、自由思考而做出自主判断、自主选择的发展性探究能力。基于英语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教师提供时间和空间给学生自主探究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学生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有助于他们在英语知识与其应用之间建立即

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听评课

新课程下初中生物教师如何听评课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的听课与评课是一个整体,两者不可分割,但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往往“重听轻评”。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如何听评课呢? 一、怎样去听课? 1、教师听课应该按下面三个步骤来进行。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听课前要了解听课的内容,对这节课的重点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还要有一定的目的,如听某种课型,对某个知识点的讲解,或是带着某个重点研究的问题,如提问的技巧,教学结构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状况等。 (2)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 教师听课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不仅要听,还要看,要仔细捕捉讲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教师要一边听.一边观察思考。既要看教,还要看学,二者兼顾。看教者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看学生的学,要看学生的课堂表现,看学习参与的情绪,学习的习惯。总而言之要看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机结合。有时教师听课也不一定非要面面俱到地注视课堂上的每个方面。根据授课者的特点和听课者的目的,可以适当有所侧重。 (3)听课后要思考和整理。听完课后一定要进行思考和整理,理清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思路,把重要的细节补充完整,并且对这节课进行点评。 2、听课时应关注哪些内容? 对于教师的教,听课时重点应该关注的是: (1)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学生要学习哪些知识?学到什么程度?情感如何?)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2)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哪些活动; (3)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结合了哪些生活实际? (4)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设计了哪些教学活动步骤?如:设计了怎样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安排怎样的活动让学生动手动口操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

读书心得 读《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有感

基础教育改革正迈向核心素养的新时代。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课堂教学也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现如今的学校教育。余文森教授首先阐述了核心素养的概念,完整地表述了核心素养的划分和形成体系,最后以课堂教学策略为例,清晰地说明了核心素养下的教学如何实施,让我获益匪浅。 素养是一个人的“精神长相”。正如一个人的素养:学识、智慧、道德、品格、思想等一定会通过他的言行举止和神态表现出来。语文学科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及创造、文化传承及理解。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唯一或者主要属于语文的核心素养,我们称之为语文核心素养的个性。提出“生命语文”的熊芳芳老师说:语文教育,应该进入并唤醒生命,将之内化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人格内涵,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美丽与宝贵,提高生命的质量与品位,使生命变得更加美好、更有力量、更有意义。 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就必须作为“过程”存在于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境或思想语境之中。脱离了特定场合的知识,知识就是死的。从教学的角度来讲,“知识的情境化”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入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把知识转化为与知识产生或具体运用的情境具有相似性结构的组织形式,让学生参与、体验类似知识产生或运用过程的情境,从而直观地、富有意义地、快乐地理解知识或发现问题乃至创造知识。 前几年在读管建刚的《我的作文训练系统》时,觉得他真是位善于思考,专注钻研教学的老师,他从“心灵力”和“敏感力”出发,创设贴近生活实际,易于被儿童接受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学会说的基础上学会写,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习作的乐趣。在我看来,这就是贴近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策略。对低段语文教学来说,我认为情景教学更能激发学生情感,更容易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我在设计《小书包》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小书包里都装了哪些学习用品。因为每天,学生都会背上书包来上学。学生都会说并且说的完整。通过创设贴近儿童生活经验的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在课堂进行一段时间后,又设计看看同桌的书包里有什么文具,再次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背诵。在课堂活动的最后,设计“比比谁的书包整理的最整齐”环节,引导学生了解小书包是上学的好伙伴,应该学会整理好。升华了学生爱护学习用品的意识。就这样,基于学生生活经验的情景教学贯彻整个课堂教学,它有效地刺激学生的想象和联想,使学生在超越个人狭隘的时空限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长而久之,促进了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互动发展。 赞科夫强调:“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地作用。除了通过联系生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 摘要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要从预设目标及达成、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5个方面发生“转变”;要从听课转到课堂观察,并说明观察什么、怎么观察;如何评课,指出评课要做到科学、民主且有人文关怀。结合前述,说明一堂好课的标准。 关键词 核心素养;观察课堂;好课;标准 1 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5个“转变”

当前的听课、评课,在取得很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首先要正视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目前的听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有散漫化、表面化、作秀化、一刀切、无准备、少对话、欠精细、效率低等。崔允漷教授认为,听评课活动存在的问题表现在:有任务、没合作;有结论、没证据;有实践、没研究。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应该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转变。 (1)目标的预设和达成 在目标预设和达成方面,听评课要从关注三维目标转变到关注核心素养。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三维目标的升级版,根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的表述,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探究、理性思维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今后的听评课应当更多地从这四个方面评价教师关于目标的预设和达成情况。 我认为关注核心素养,不仅要关注生物学核心素养(当然这是最主要的),还要关注更上位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和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两者有一致性,但不是等同的。归根结底,要更加关注这门课程的育人价值。听每一节课,都要想一想,这节课这么上有没有育人价值?有什么育人价值?还是只有“育分”价值?要从“育分”到育人,关注育人价值。其实关注核心素养就是关注育人价值。 (2)教学内容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达成目标,在这方面,我认为要实现从关注学科概念到关注核心概念和跨学科概念的转变。过去老师们都非常重视概念,不分大概念、重要概念和次位概念等,有时甚至关注的不是概念,而是具体的事实。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课

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评课 西安市渭滨学校陈伟(整理定稿) 一、评课的重要性: 有人把老师上课比作“画龙”,把评课比作“点睛”,“龙”因“睛”而腾飞,很形象,同时道出了评课的重要性。“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一节课往往因专业的评课而精彩,上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茅塞顿开,听课者因专业的评课而豁然开朗。 二、评课原则 1、概括的讲,评课时,一定要冲破传统和世俗的观念,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要注重实效,实事求是,即要把优点说够,给人以鼓舞;又要把问题说透,给人以启迪。同时还要避免话语霸权,提倡学术对话,尤其是注意对不同思想观点的宽容、鼓励与支持。 2、要形成一种新的听课、评课的文化,也就是评课的基本原则。第一要事实求是,说真话,是优点就说优点,是缺点就说缺点。第二严格要求,严是爱。第三,学术自由,看重争论。批评是教学研究的灵魂,没有专业的高度和批评的眼光,就事论事的,一团和气的评课,是“无效”评课。 三、好课的标准 标准,有效评课的坐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评课,也必先有一个标准。评课时用这个“规矩”来衡量课的质量。但是,由于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正在成长的人,没有也不可能有绝对的“锱铢必较”

的客观标准,只能是相对的“观其大略”性质标准。关于性质标准,教育教学专家这样描述: A、余文森教授:有思想,有文化、有智慧、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就是好课。三维目标和谐统一的课,就是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课。 B、叶澜教授:一堂好课没有绝对的标准,但有一些基本的要求,即一有意义、二有效率、三生成性、四常态性、五有待完善。 C、于永正老师:成功的课是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最成功的课是让学生有憧憬和梦想。 D、2004年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就什么是体现新理念、实实在在的好课初步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是:一是教学目标要明确、恰当;二是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三是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得到尊重;四是教学方法要得当;五是教学效果要好。专家们认为这不仅对语文课,其他学科的课也是如此。 综上所述,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就是符合学科课程标准的课,就是好课。 四、评课的策略 策略(一) (1).评课活动内容的生成要由“自上而下”变为“自下而上” 评课活动能否适应教师的需要,是衡量评课活动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指标。评课活动只有对一线教师有实际的帮助,有效地解决教师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

听课评课活动心得体会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听课评课活动心得体会,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听课评课活动心得体会 听课、评课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课堂教学效率、教学质量等方面都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是我们整理的听课、评课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参阅。 听课、评课心得体会 依据学校的部署,在缓和而又忙碌的工作中,我有幸听了良多老师的课。说句瞎话,踏进学校大门的一个感受就是一个字“忙”字,因而,起初的听课我并不多大的踊跃性,只是作为去实现一项义务的心态看待听课,然而,几回的听课之后,我由起初被动的利用自己没课的时光去听课,转为主动跟其余老师调课去听课。由于,不同老师的讲课风格和特色深深地吸引了我,从他们身上,我真正学到了许多新的教学办法和教学理念,使我大开眼界,线人一新,丰硕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式,使我真正理解到了我们老师要一起课改共同成长共同进步,每堂课都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和理念: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先生是学习活动

中的组织者领导者和配合者。。,我谈谈自己的多少点体会:一视营造高兴体现新课标的精力,重课堂。 不同的老师决议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模式,他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特色,在课堂上,每个老师都能充足发挥特点和独到之处。特殊是同课异构的听课活动,使不同的老师在统一教学内容中,在教学设计上却有着不同的教学特色。比方:一年级的“加法实际问题”,四位老师的课堂都很精彩,都能从不同的角度去处置教材和教学资源,从身边找出数学信息进行教学,特别是张一老师,那面带微笑的面容,亲热的立场,平和的语气,天然的教态始终映入我的脑海,这种教学作风正合适小学生的春秋特点,适时的组织学生,能及时把思维走神或做小动作的小友人拉回课堂,使每个同窗都能主动参加而不落伍,尤其课件处理的很不错,再加上老师优美的导入语言,始终借助学生爱好的动画片中的喜羊羊美羊羊......等来贯串全部课堂,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致,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人不知鬼不觉的接收了新知,让学生在快活中学习,在轻松中强化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感触到数学贴近生活,领会到了数学的乐趣。同时,张老师还及时应用动画中的人物给学生浸透德育教育,教导学生学习动画中勤奋的动物,好好学习,不要像那些偷勤的动物学习。总之,老师们在课堂上都展示了自己精彩的一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