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重点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重点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重点
现代自然地理学复习重点

填空和名词解释

1 自然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分支,具有综合性、区域性、系统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结构功能性)和环境性的特征。

2 地球表层系统的结构是垂直分层、水平分异、立体交叉、多级嵌套。

3 由于目前还不能直接观察地球内部的结构,通常是通过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来了解地球内部的结构层次。

4 造岩矿物可以归纳为两种类型,一类为长英质矿物,另一类为铁镁质矿物。

5 褶曲的形态事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形式只有背斜和向斜两种。

6 根据断裂岩块相对位移的程度,把断裂构造分为节理和断层两大类。

7 火山喷发可以分为两个基本类型:裂隙式喷发和中心式喷发,后者又强烈、宁静之分。

8 沼泽形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水体沼泽化;二是陆地沼泽化。

9 根据埋藏条件不同,地下水分为上层滞水、潜水和承压地下水。

10 冰川根据成因、形态和存在地区不同分为大陆冰川和山岳冰川

11 水循环按照不同的途径和规模,分为大循环和小循环。

12 冰川的主要运动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重力流,一种为挤压流。

13 海水运动的形式主要有波浪、潮汐和洋流。

14 波浪按照波动发生的位置分为表面波,内波和边缘波。

15 波浪按照水深分为深水波和浅水波。

16 波浪按照作用力情况分为强制波和自由波。

17 根据潮汐周期不同,可以分为半日潮,全日潮,不规则半日潮,不规则全日潮。

18 洋流按照成因分为风海流,密度流,补偿流。

19洋流按照其本身与周围海水温度的差异分为暖流和寒流。

20生物圈的结构表现为垂直准正态分布式结构和水平连续不均匀结构和多级嵌套结构。

21 风化作用可以划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

22 流水对地貌的改变具有三种作用,即侵蚀作用,搬运作用与沉积作用。

23 海岸侵蚀作用主要包括冲蚀作用、磨蚀作用和溶蚀作用。

24 根据三角洲的进退,可以将三角洲分为建设性三角洲和破坏性三角洲。

25 表示大气湿度的物理量:水汽压、饱和水汽压、绝对湿度、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

26黄土地貌可以根据地貌部位划分为沟谷地貌和沟间地貌。根据发育的时间划分为准同生地貌和后生地貌。

27冰蚀作用主要包括挖蚀作用和磨蚀作用

28 海岸可以根据海岸的物质组成划分为基沿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和生物海岸。

29 植物净化空气的作用有除尘灭菌、吸碳吐氧、对污染物的吸附吸收。

30 输入地球表层系统的能量主要有三个渠道:太阳辐射能、地热能和地球自转能。

31 土壤矿物质主要包括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

32 土壤水可以划分为吸湿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33 土壤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地下水灌溉水和大气凝结水,而主要损耗于土

壤蒸发、植物吸收、植物蒸腾和水的渗漏与径流。

34 影响土壤发育的因素有成土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

35 生物多样性一般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36 虽然全国采用的土地分级系统不完全一致,但大都采用三级分级系统:相,限

区(土地单元)、地方(土地系统)。

37 土地结构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递变型结构和重复型结构。

38 生态平衡的维持和调节主要是通过系统的反馈机制、抵抗力和恢复力实现的。

二名词解释

1 自然地理学:就是用系统的、综合的、区域联系的观点与方法,去审视与研究人

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自然环境的组成、结构、区域分异特征、形成

与变化规律以及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从而对地表自然环境进行评估、

预测、规划、管理、优化、调控的学科。

2 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天然形成的、富含挥发组分的高温粘稠的硅酸盐熔

浆流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

3 沉积岩暴露在地壳表部的岩石,在地球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到各种

外力作用的剥蚀破坏,然后再把破坏产物在原地或经搬运沉积下来,再经

过复杂的成岩作用等四个而形成岩石,称为沉积岩。

4 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变质作用:由内力引起的岩石的变化)。

5岩相反映沉积环境的岩性、结构、构造、化石及其组合特征叫做岩相。

6 断裂地壳中岩石(岩层或岩体),特别是脆性较大和靠近地表的岩石,在受力情

况下容易产生断裂和错动,总称为断裂。

7气压梯度力在存在着气压梯度的地方,空气分子受到力的作用,驱使着空气沿着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方向移动,这种力称为气压梯度力。

8 山谷风在山区,白天从谷底吹向山坡、夜晚从山坡吹向谷底,以一日为周期的

周期性风系,称为山谷风。

9 海陆风指发生在沿海地区的,白天吹海风,夜间吹陆风,以一日为周期的周期性风系。

10 高原季风高耸挺拔的大高原,由于它与周围自由大气的热力差异所形成的冬

夏相反的盛行风系,称为高原季风。

11水系河流沿途接纳支流,形成复杂的干支流网络系统,就是水系。

12流域每一条河流或每一个水系都从一定的陆地面积上获得补给水,这一集水区就是河流或水系的流域。

13 径流大气降水到达地面后,除一部分蒸发外,其余则通过地面或地下汇集到

河流,这种汇水过程称为径流。

14河网密度流域中干支流总长度和流域面积比,称为河网密度。

15 沼泽是地面长期处于过湿状态或潴滞着微弱流动的水,生长喜湿和喜水植物,

并有泥炭积累的泥地。

16 冰川冰雪经过重结晶变成具有可塑性的冰川冰,冰川冰在重力和压力的作用

下沿地表缓慢运动就形成了冰川。

17挤压流由于冰川堆积的厚薄不同使内部所受的压力分布不均,引起的冰川运动称为挤压流。

18重力流在斜坡上因冰川自重而产生的沿坡向的分力大于冰川槽对冰川的阻力时,所引起的运动称为重力流。

19洋流指海洋中具有相对稳定的流速和流向的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的非周期性运动。

20地域分异地球上的动、植物随着自然环境的空间地理变化,而产生一定的地理格局,形成不同的动植物区域。

21地表环境的优化调控是人类对环境施加影响的一种行为,通过人类有目的干

预,使地表环境朝着更加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达到

人类所预期的目标。

22 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生境)共同组成的物质—能量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23 生物放大作用因为污染物通过食物链产生逐级富集的现象,即为生物放大作用。

24风化作用地球表层的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及生物的作用下,其物理、化学性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并形成新的物质的过程,叫风化作用。25风化壳地壳表层岩石风化后,由残留在原地基岩上的风化产物组成的壳层,称为风化壳。(180)

26 沙尘暴就是大风扬起的地面尘埃使空气混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恶劣天气现象。190

27 洪积扇间歇性的洪流把冲刷下来的物质带到沟口堆积,往往形成半圆锥状或扇

状堆积体,称为冲出锥或洪积扇。208

28 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到某一水平面后,逐步失去侵蚀能力,不能侵蚀到该面以

下,这种水平面称为河流基准。209

29 顺直微弯型河床在平水期深槽、浅滩交替出现,两侧边滩犬牙交错,而在洪水

期河水淹没犬牙交错分布的边滩,河水顺直奔流。

30 游荡型河床河床宽浅,沙滩众多,洪水时汪洋一片,枯水时河汊密布、水流

散乱,有时难以分辨主流所在,主流摆布不定,心滩变化莫测。

31 冲积平原海岸流水侵蚀地表岩石,将侵蚀下来的泥沙搬运到河流下游地区,由

于受到海洋的顶托作用或者由于咸淡水的混合作用,导致泥沙大

量堆积在下游和沿海地区而形成的。

32 海积平原海岸主要是由海洋的堆积作用形成的,大多是由于海面的下降导致

的海洋沉积作用大于侵蚀作用的结果。

33 离岸堤激浪流夹带的泥沙在没有到达水边线以前就堆积下来,在一定位置上

形成的出露水面的堤状堆积体,就是离岸堤。217

34 泻湖离岸堤把向陆侧的海水与外部海域相对隔离开来,形成与海有一定联系

但相对隔离的水域,即为泻湖。

35 准同生地貌是指与黄土的发育差不多同时发育的地貌。

36挖蚀作用主要是指由于冰川自身的重量和冰体的运动,使底床基岩破碎,冰雪融水渗入节理缝隙,时冻时融,从而使裂隙扩大,岩块不断破碎,

冰川就像推土机一样把松动的石块挖起并与冰冻结在一起的过程。

37 磨蚀作用冰川夹带着石块在自身重量作用下,在运动过程中对底床的研磨作用。

38冰缘作用发生在冰缘环境下的侵蚀、搬运和堆积作用。

39生物风化作用生物在其生命活动过程中对岩石、矿物产生的破坏作用。

40 水体富营养化在人类活动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

河口、海湾等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

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41地域分异规律指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变化规律,即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及其组成要素,在空间上的某个方向保持特征

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个方向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和有规律的变

化。

42 纬度地带性由于热量带平行于纬线呈东西向分布,并且随着纬度的高低呈南

北向的交替变化,称之为纬度地带性。

43 干湿度分带性由于海陆分布导致的干湿度由海向陆的带状分布规律,就称为干湿度地带性。

44 土壤陆地最表层能够为植物生长提供营养成分、水和自然支撑的物质层次。

45 生物多样性一定空间范围内多种活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有序地结合在一起的总称。

46 净初级生产率植物在地表单位面积和单位时间,经光合作用生产的有机物质

的速率,减去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有机质的速率。

47 土地结构各种土地类型在某一区域内的组合方式、比例和彼此间的相互联系所构成的格局。

48 自然区划根据一定地域自然地理特征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逐级划分或合并自然

地域单位,并按这些地域单位彼此间的从属关系,建立一定形式的地

域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

49 区系性不同动、植物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在一定的地理条件下,由于分布区相同而组成一定的生物区系。

辨析和问答

1、岩石圈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

地壳或岩石圈物质大致沿地球表面切线方向(水平方向)进行的运动,叫水平运动。也叫造山运动。这种运动常表现为岩石水平方向的挤压和拉张,也就是产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以及形成褶皱和断裂,在构造上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和地壳或岩石圈物质。

地壳或岩石圈物质沿地球半径方向的运动,叫垂直运动,也叫升降运动。它常表现为大规模的缓慢的上升或下降,形成规模不等的隆起或坳陷,并引起海侵、海退,也就是导致海陆的变化。

2 变质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答:(1)动力(碎裂)变质作用主要在构造运动引起的定向压力作用下,使原岩发生碎裂、变形和一定程度的重结晶作用。这种变质作用主要发生于断裂带。依应力的性质、强度和压碎结构的特点不同,可形成构造角砾石、碎裂岩、糜棱岩、千糜岩等(其碎裂程度愈来愈强)。

(2)接触(热力)变质作用主要因侵入体的热力烘烤,使围岩的矿物发生重结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