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五朵金花: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中国史学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对一些重大历史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其中讨论面广,时间长,影响重大的五个问题被誉为史学研究的“五朵金花”,即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中国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中国封建社会农民战争问题、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汉民族形成问题。“五朵金花”问题的讨论虽然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巨大影响并承担了相应的使命,但它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以“五朵金花”为标志的对各种历史问题的讨论,是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主导地位确立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结合中国历史实际进行的研究讨论,重视史学与现实、生活和社会的联系,开拓了历史研究的新领域。

历史叙事:

狭义的历史叙事是指按照一定方式叙述历史事件、人物、制度、社会现象等的来龙去脉、起始终结,以客观呈现其面貌为特征。即只需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但中国传统史学中的叙事,有时往往又是史文与体例相互关联的。如:载言、征引、书法等既是师叔的体例问题,也是历史叙事的问题。

广义的历史叙事:是指“议论”或“解释”、体裁、体例在内的所有内容。它不仅要回答历史是什么,也要回答为什么,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问题。

叙事是历史撰述的主要部分,反映的是客观历史,体现的是秉笔直书的原则。

议论:是指作者在叙事的基础上,针对所叙之事所作的简短的讨论,以表明个人的看法为特征。解释则是议论的更高层次。议论作为历史撰述的补充部分,用来反映史家的见解和立场。历史解释:是指对历史现象背后动因、意义的解释和说明,是更深层次的议论。从形式上来说,是指独立成篇或独立成书的议论或解释性文字。

解释的类型:一是直接对客观存在的历史运动进行解释的专文。如:贾谊的《过秦论》、柳宗元的《封建论》、顾炎武的《郡县论》等。二是对历史撰述发表解释性的见解。如《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读通鉴论》等。

生产力: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特点:一是生产力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之中发挥作用。二是生产力不仅仅指生产工具的改进,或生产的物质条件的改善,更重要的是包括了劳动者自身实践经验的积累和生产技术的革新。三是制度也是生产力。

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所结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方式的社会形式。又称社会生产关系、经济关系。只要指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劳动和活动的分工与交换关系,以及与之相应的生产成果的分配和费用关系。生产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概念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标志历史唯物主义形式的基本概念。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水平对生产关系的形成及其演变起着支配作用,生产关系反过来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滞的反作用。

社会形态: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也就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实践中的人是社会形态的中心。马克思、恩格斯有时为了突出社会形态的经济方面的特征,也称为社会经济形态或经济的社会形态,有时还称之为生产方式。

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即社会的经济结构。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包括生产分工关系、交换和分配关系、消费关系、所有制关系,这些生产关系共同你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经济基础是经济范畴的结构,又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上层建筑: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及设

施的总和。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对立统一。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政治上层建筑:也称实体性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的总和。政治上层建筑的构成要素:一是政治法律制度,包括国家制度、司法制度和社会管理体制;二是政治组织,指同政治法律制度相联系的政党组织和社会组织等;三是政治法律设施,包括政权机关,军队、警察、法庭和监狱等国家机器,其中,国家政权处于核心地位,对其他要素起着支配作用。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特点:一是在阶级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变革带有浓厚的阶级色彩;二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人的主体能动性起着重要作用;三是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和是哪高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规律,在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展开的道路形态是各不同的。

历史学的本体论: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统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社会历史观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系统化、理论化的认识。由于历史本体论是从哲学角度考察历史运动的客观规律,所以也称作历史哲学。历史本体论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历史现象和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它的发展演变有没有规律?如果有规律,那是什么样的规律?是否存在决定历史进程的根本因素或终极原因或动力?如果有那是什么样的因素、原因或动力?……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社会历史观的问题,也都是史学本体论的根本性问题。

历史认识论:历史认识论是关于历史认识的理论,它与历史本体论、历史方法论或史学方法论共同构成了历史哲学。具体说来,它是关于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其重点是要探讨历史认识活动的主体认识能力,认识过程及其认识限度等的科学性。它主要涉及历史认识是怎样产生和进行的,认识主体能否正确认识客观历史,检验历史认识的标准是什么?怎样看到历史学的功能和社会价值。严格说来,历史本体论是关于历史本体即客观历史进程的理论认识,也即历史理论,而史学方法论则涉及手段问题,因而历史认识论成为历史哲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史学方法论:史学方法论或称历史科学方法论、历史研究方法论。它并不指任何单一的研究方法,而是指关于史学方法的理论,或者说,它是一种可以用于历史研究的普遍方法理论,对于各种历史研究方法的规则、步骤和指导性原则的性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进行理论阐释,以及如何表述认识结果。目的是为人们指出如何提高认识历史的能力和更好传播历史认识成果的正确途径。它主要涉及的问题有、:历史研究是否存在导向性的方法和技术性的方法的区别;历史研究方法与自然科学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异同点,新史学方法等等。

历史认识的基本形式:历史认识活动有不同的任务和目的,其中有对史料的分析批判,有对历史事实的确证,有对历史发展线索的清理,有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思想的评价,还要有对历史规律的探讨、揭示和说明。各种不同的历史认识活动,一方面采用着各自特殊的认识形式,实现着自己特殊的认识目的、另一方面,它们又相互联系、渗透,组成一个庞大的认识系统,去完成历史科学的总体任务。历史认识一般采取以下几种形式:

一、考实性认识

考实性认识是判断史料与客观历史之间的契合与差别,从而达到二重历史客体的相对一致。其目的在于,弄清历史客体的客观面貌,求得历史之真,回答历史事实“是什么”的问题。它是历史认识中最基础的一步,为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打下牢靠的基础。

考实性认识的步骤:

一是,以史料客体为对象,考证史书的真伪错谬,弄清史书的原貌;

二是,以历史客体为对象,考证史事的真实与否,弄清历史之真。

考实性认识的意义:它是全部历史认识中最基础的一步,只有弄清历史现象的原始面貌,才能展开分析、综合、判断等一系列研究过程,也才能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

二、抽象性认识

抽象性认识回答历史中“为什么”的问题;在确定历史事实的基础上揭示历史的本质和规律性。抽象性认识在考实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更深邃、更具有根本意义的抽象性认识。抽象性认识的任务,就是要洞察历史的深层,发掘历史客体所蕴含的最本质的联系,揭示历史事物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的必然联系。从而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抽象性认识,在整个历史认识活动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历史认识所达到的深度,并对其他形式的认识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发掘史客体所蕴含的最本质的联系,也是弄清历史事实的一部分。抽象性认识在一个认识成果的形成中,起者主导性作用

三、价值性认识:价值性认识也称评价性认识,它是以客观事物与人类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认识内容。历史研究中的价值性认识,比一般认识活动中的价值性认识要复杂得多。在一般认识活动中,价值主体就是从事认识活动的主体、客体的价值就表现为能满足于认识主体的属性。而在历史认识和进行价值评价,实际上是要评价历史客体相对于不同价值主体的多层次价值关系。

历史存在:包括人类以往整个历史活动的全部内容,它的过去性的特点,使它已经凝固不变,而且与现实的人类活动远远地隔离开来。对于史学认识主体来说,它仅仅是一种自在之物,完全独立于史学家的意识之外,表现出不以任何认识主体的思维、意志、目的和愿望为转移的客观性。

历史客体:是主体所认识到的历史存在,是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它是历史认识论中的范畴。作为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它具有不以主体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性,主体不能歪曲或改铸;在承认历史客体的客观性的前提下,我们应强调历史客体是被主体所设定、所选择的产物。历史客体是一种中介性的史料客体,而不是真正的历史实际。一般说,作为历史存在的一部分而进入主体研究结构之中的,即是历史客体。

史料客体:作为对历史客体的一种反映,以文字描述的形态而存在的史料,就叫它史

料客体。它是主体为着认识历史客体面必须首先去认识的一个中介性客体。

史料定义:(详细见后简答题)史料是过去遗留下来的所有文字记载、遗迹、物品遗迹口碑、行为、环境等可以用作了解、认识历史的资料。它反映客观历史的部分或否,是连接过去和现在的唯一桥梁,是认识历史的基础。

史料的分类:(见简答题)目前有关史料的分类有下面几种观点

一是“遗留性史料”和“记述性史料”

二是分为“有意的”史料和“无意的”史料两类,前者指史书、回忆录、报道等,后者指文书档案。私人信件及各种文物等

三是文献、实物、口述和行为史料四种。

史料的作用:

①是认识历史的唯一途径

②新史料的发现往往会产生新的研究领域,或带来学术上的创新。

甲骨卜辞——发现殷墟的大致范围,修正对上古史的一些错误认识。

敦煌文书——西北史地研究、中西交通史、西北民族史、宗教史等,而且产生敦煌学。

③史料能否进入研究者的视野,与研究者的历史观、研究方法有密切的联系。注重民间社会

的;历史观念,使得民间文书成为历史资料。二重证据法——重视地下出土资料。

历史学的多学科综合研究(见笔记)

一、历史研究与哲学

1、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2、哲学与历史学的关系:①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历史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离不开这样那样的哲学世界观的理论指导,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渗透在历史研究方方面面,成为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②历史学位哲学提供经验拿和史实的依据。

二、历史研究与经济学、社会学

(1)历史研究与经济学

1、经济学:

广义的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在各个发展阶段上的各种经济活动和各种相应的经济关系及其运行、发展规律的科学。

2、经济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①经济活动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对经济史的研究可以深化人们的认识。

②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为历史研究所借鉴。使原来不够确定的历史问题,得到了可靠数据的证明,使历史研究向科学化、精确化方向发展。使许多史料得到应用,并拓展了新的学科,扩大了新的研究领域。

3、运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历史的局限

①应用范围有限度;②研究结果比较抽象难懂。

(2)历史研究与社会学

1、社会学

是现代社会科学中从某种特有的角度,或侧重对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或侧重对社会和人的关系,进行综合性研究,因而是具有独特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社会科学。即研究社会。

2、社会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①社会学的理论和范畴对历史学产生影响。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学的基本范畴,可用于历史研究。归纳演绎、历史与逻辑一致等方法可用于历史研究。

②受社会学的影响,历史研究视角发生了转变。

三、历史研究与地理学、人类学

(1)历史研究与地理学

1、地理学:

研究地球表面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区域分野的学科,即研究人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

2、地理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①历史学和地理学的结合产生了历史地理学,扩大了历史研究的视野;

②地理学知识和理论的运用,使历史研究者更加重视人与自然环境中人的因素,

也催生了环境史学的诞生。

(2)历史研究与人类学

1、人类学

是研究人类的本质的学科。从生物和文化的角度对人类进行全面研究的科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体质人类学、文化人类学、史前人类学。

2、人类学对历史研究的意义

①眼光向下,更加重视普通百姓的历史和日常生活;

②更加重视田野研究和历史现场的体验;(口述方法)

③重视地方文献、民间文书和口述资料的收集与利用;

④为从事区域研究的历史学家提供构建理论模型的借鉴途径。(视角、路径、理论等)四、历史研究与其他自然科学

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学科,如经济学、政治学、社会人类学、民族学等的关系十分密切。

①史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社会科学诸学科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决定了它们之间在理论、原则和方法上可以相互借鉴;

②历史学的综合性又决定了历史学与其他社会科学有交叉重叠之处,特别是在专门史方面,如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思想史、人口史、妇女史、科技史和劳工史等等。

简述题

一、史料的问题:史料的分类及特点

1、文献史料:是指人类的文字记录、文字材料。

①其类型有:正史类(正史、政书、实录等)、地方志、档案、报刊、民间契约文书(契据、合同、阄书、账本、宗教科仪书、书信、诉讼文书、赋役文书、遗嘱)、族谱、碑刻、匾额、笔记、诗文集、游记、诗歌、小说、其他文字资料。

②特点:一是文献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史料;二是容量大、明确、不易更改和易于理解的特点;三是文献的种类多样,表达了不同层面的历史。

2、实物史料:

①类型:遗迹、遗物等。

②特点:可明确反映和传递历史信息,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是真实准

确的。但其发现带有偶然性。因此,也有局限性。

3、行为史料:指今天人们行为所保留的历史积淀。

①类型:礼仪、习俗

②特点:一是它是个人或集体的活动,是活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弥补实物史料的不足。

二是因其包含或叠加了不同时代的历史内容,难以断代,因此对说明特定时代的历史有一定的困难。

经岁月的变化,但可以发现历史的遗存。行为史料可以称为“活的历史”。

4、口碑和口述史料:指的是人们口头讲述的对过去的回忆,往往通过传说、故事、歌谣等形式口耳相传。

①类型:一是神话、史诗、传奇、民谣;二是口述资料

②特点:一是传说、故事、歌谣等也很难“定时”;二是口述资料更具细节和可信度。因口述者记忆的偏差和主观的好恶,也会有不真实的情况,需要辅以其他史料加以证实。

5、环境:人是在一定的环境中创造历史的。我们在研究历史特别是某个区域的历史时,如能够较深入地考察体验当地的环境(包括自然和人文环境等),对理解当地地理有很大帮助。

6、影音史料:类型:纪实类、学术类、艺术类。

二、历史客体属性对历史认识主体的影响。

1、客观性。为历史认识的主体提供了认识的基础和认识结论具有科学性的可能。

2、历史性。要求认识主体对客体的历史环境有准确的把握,并揭示其中的历史联系。

3、过去性。①使主体无法直接感知客体,就使主体的认识失去了重要的经验基础。

②就使历史认识具有了间接性特征,历史学家只能通过史料客体去恢复历史的原貌。这种认识的间接性,一方面使主体的认识活动受到史料的客观状况的局限,不能对历史材料进行充分的自主性选择;另一方面,它也使史家主体获得了解释历史的充分权利及其自由。

③历史客体的过去性,还造成历史认识检验的特殊困难。

4、复杂性。①不可能把握客体全部的复杂关系,而只能抽象地认识其复杂性。②认识主体往往只能从一个角度或几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于是也就只能窥见历史客体的一个侧面或几个侧面,很难达到对历史客体全部复杂关系的把握。

三、史料客体对历史认识主体的影响

1、历史内容的无限丰富要求记录者必须对历史的内容有所取舍,而决定其取舍的标准则是记录者的主观条件。

2、历史记载的完整性、连贯性的要求,使得记录者、作史者不能不求助于丰富的想象力,用合理的想象、猜测和推理去弥补材料的不足,填补历史材料的缺环。

3、历史客体的主观性和简约性,严重的局限着史家主体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

4、严重的限制了史家主体能力的发挥,使历史认识带有某种不容选择性。

史料客体的存在情况,决定了历史认识只能达到一种相对正确的程度,认识主体不可能求得绝对正确的历史结论。

四、历史存在、历史客体、史料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不确定答案)

历史存在:包括人类以往整个历史活动的全部内容,它的过去性的特点,使它已经凝固不变,而且与现实的人类活动远远地隔离开来。

历史客体:是主体所认识到的历史存在,是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历史客体是一种中介性的史料客体,而不是真正的历史实际。一般说,作为历史存在的一部分而进入主体研究结构之中的,即是历史客体。

史料客体:作为对历史客体的一种反映,以文字描述的形态而存在的史料,就叫它史

料客体。它是主体为着认识历史客体面必须首先去认识的一个中介性客体。

五、过分追求历史认识纯粹客观性的危害性有哪些?

①从人类认识的根本方式上讲,追求纯粹性客观性的认识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人的认识是通过一系列概念、范畴的系统区进行,而一切概念、范畴,都是一定的历史时代的产物,适用范围也都是有限的,其中折射着一定历史时代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反应,其中存留着主观痕迹。

②过分追求纯粹客观性的历史认识的理想化倾向,会把主体意识的合理渗透视为非法,当做主观主义加以摒弃,因而使辩证唯物主义的能动的反映论,就实际上沦为机械唯物主义的直观反映论,最后来束缚历史研究向应有的广度和深度开掘。

六、结合自己的毕业论文,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运用历史研究的整体性原则的。(P135)(1)、含义:是在历史过程中各因素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中,把握历史脉络。

(2)、原则:①在时间序列上,是把人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看成一个有内在脉络连续的过程,不因为后来的偏见而割裂历史,在整体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对历史进程的全面而深刻的把握;②在空间上,表现为对近代以后的世界历史进行整体的研究的努力;③将所研究的问题放在历史发展的纵向、横向联系中来考察,即使要做到纵通和横通。

七、人类社会史和自然史的区别和联系

(1)两者的共性:①一度性;②客观性。

(2)两者的差异:

①对象不同:自然史以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人类史是以社会中的人、人群的活动为研究对象。

②产生的时间、变化的速度各不相同:自然界约有46亿年的历史,生物的历史也有30多亿年,且自然界的变化缓慢;人类的历史只有300万年左右,农业起源于1万年左右,人类最早的文明只有5500多年,且人类史的变化相对较快。

③产生的途径和其中存在的规律不同:自然史是一种没有意识的存在,因此,自然历史的规律都不存在主体的选择规律;人类史是人类创造的结果。

(3)两者的联系:相互依赖

①人类史是自然史的特殊阶段;

②自然史的某些部分会渗透到人类史之中,成为人类史的有机组成部分;

③自然界环境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人类的活动也可以改变自然环境。

因此,人类历史的规律往往不能简单地用因果关系来表达,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向。

八、谈谈你对历史编撰的旨趣的理解。怎样理解历史学工作者历史编撰旨趣在历史编撰中的意义。(不确定答案)

(1)、历史编纂的旨趣:事、文、义(史意);事实、表达、意义(旨趣)

(2)、特点:

①不同时代史家的撰述旨趣往往因时代不同而有所不同,因此史家的进步,往往就是以撰述旨趣为标志的。

如:古典史家:保留历史、提供借鉴;启蒙时代的史家:描述文明史;19世纪的客观史家:说明真相;20世纪的西方史学:探求文明发展的轨迹;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梁启超:采用西方进化理论,探求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近代新考据派:在继承乾嘉考据传统的基础上,借鉴西方的实证方法,研究中国历史的诸问题;马克思主义史家:运用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探究历史发展的规律。

②历史撰述的旨趣体现了史家对历史本质的认识、对历史研究目的的看法,甚至体现了他们对人生、对世事的关怀。而对研究主题的选择、对体裁、体例的选择都与此相关。

把事件脉络认同为历史脉络——编年史:反映了事件的自然发生过程;前一事件与后一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

空间——国别史(区域史):反映出史家对空间差异性的认识;历史是各个区域逐渐整合起来的。

发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中的历史内容有多种,他们都是史家应该关注的对象:人物、事件、制度、学术、思想等。纪传体、传记体、纪事本末体、典制体、会要体、学案体、历史评论、史学评论等体裁。

当人们试图发现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本身存在着的横向或纵向、局部与整体、个人与整体联系的时候就会采取通史体裁反映历史。

③从根本上看,历史编撰旨趣受史观的影响。某一事物能否进入研究视野,与研究者的历史观有密切的联系。

九、反映性认识和价值性认识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

①认识对象与认识主体的关系不同

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存在于主体之外,是与主体完全无关的。

客观事物的价值属性存在于客体对主体的现实关系中,与主体密切相关。

②这种认识内容上的不同,决定了认识方式上的不同。

对客观事物的自然属性的反映性认识,所遵循的主要是客体方面的尺度,人们只要如实的反映或再现客观事物就可以了,就达到认识的目的;

但对客观事物的价值属性的认识,则始终贯彻着主体自身的尺度,只有把客观事物与主体自身的需要联系起来,才能显示出认识的意义。

联系:

①人类所定制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实践方案或行动目标,只有建立在正确解释世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付诸实施并获得成功,否则就只能是幻想。

②人类对客观事物自然属性的正确反映,只有以对客观事物价值属性的正确评价为中介,才能过渡到对客观事物的合理改造。

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P141)(不确定答案)

(1)定义:1925年,在清华研究院讲课时,正式提出历史研究的“二重证据法”。所谓“二重证据法”就是将“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互证,用以解决古史研究的重大问题。(2)形成:早在1913—1914年,王国维就与罗振玉合作考释汉晋木简,在《流沙坠简》一书中,充分利用出土文物资料(如汉代碑刻、魏晋买地券等),结合文献资料,运用文字、语言等多方面知识,就这批木简所涉及的制度和名物作了翔实的考释。此时他已经自觉地以“纸上之材料”与“地下之新材料”互相印证,可视为“二重证据法”的肇始。

自1915年开始,王国维又对当时新发现不久的甲骨卜辞展开了关于甲骨卜辞与商周史等“新学问”的研究。他根据卜辞和地上文献所整理出来的上古制度演变线索,对于认识长期被神化了的上古历史具有开创的意义。

(3)“二重证据法”的价值:

王国维利用“二重证据法”进行历史研究时,注重把文字训诂和史事、制度的考察结合起来,重视把文字训释与实物考察结合起来,强调通识,反对穿凿附会之说。在考订古史时,他强调不能以孤立的眼光看待材料,要注意观察事物的流变,在许多问题的研究中显示出通变的观点。这些方法对后起的学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二重证据法”的提出,在中国近代史学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首先,王国维明确体现了近代学者自觉的科学精神和对学术体系性的要求,肯定近代学术方法的发展方向,其次,“二重证据法”适应了20世纪初以后新的考古发现层出不穷的形势,一经提出就成为20世纪中国历史学者应用最为广泛的研究方法之一。再次,“二重证据法”

为研究者提供了综合运用地下文物和地上文献的成功范例,扩大了历史学家的视野,拓展了史料的范围,揭示了新材料的发现对近代史学发展的重要价值。

史学概论复习题参考答案

2011-2012第一学期《史学概论》复习题 1、广义“历史”定义。 定义:是已经发生了的事件、现象和过程,即客观历史本身,它包括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 2、狭义的“历史”定义及其特征。 定义: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类社会的历史;二是指对以往事件的记录和研究。特征:前者是客观的,后者则是带有主观倾向性的。 3、自然史和人类史的关系? (1)两者的共性:①一度性;②客观性。 (2)两者的差异:①对象不同:自然史以自然界的物质及其变化过程为研究对象;人类史是以社会中的人、人群的活动为研究对象。②产生的时间、变化的速度各不相同:自然界约有46亿年的历史,生物的历史也有30多亿年,且自然界的变化缓慢;人类的历史只有300万年左右,农业起源于1万年左右,人类最早的文明只有5500多年,且人类史的变化相对较快。③产生的途径和其中存在的规律不同:自然史是一种没有意识的存在,因此,自然历史的规律都不存在主体的选择规律;人类史是人类创造的结果。 因此,人类历史的规律往往不能简单地用因果关系来表达,而是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方向。 4、狭义“历史”二者间(人类客观的历史与历史撰述)的关系如何? (1)区别:①客观性:②主观性: 历史记录(一次主观化)、历史著作(至少二次主观化) (2)联系:客观的历史:是被反映对象(被加工物) 历史撰述:是反映结果(加工处理的产品)

5、何谓“历史学”? 历史学是研究历史矛盾运动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 6、历史学的学科特性?根本任务? 学科特性:是科学,而非艺术。 根本任务:揭示历史规律。 7、历史学的学科群是怎样划分的? (1)、理论部分(以历史、历史学为研究对象) 历史理论(历史哲学)、史学理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主题部分(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 按时间划分:史前、上古、中古、近代、现代、当代史等 按内容划分:世界史、地区史、民族或者国别史、专门史、历史地理等 按区域划分:美国史、日本史、中国史、中东史等 按专题划分:经济史、文化史、思想史、宗教史等 (3)、史学辅助学科(以史料为研究对象) ①目录学(搜集史料);②版本学;③校勘学;④辑佚学;⑤辨伪学;⑥考据学; ⑦训诂学;⑧史料学。(②-⑧,获得真实的史料) 8、历史学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课本14页) 史学与自然科学之间尊在这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关系。 9、历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形式,是关于自然界、社会和人类思维及其发展的一般规律的学问。 关系:①哲学为历史学提供世界观(历史观)和方法论。历史研究的每一个环节离不开这样那样的哲学世界观的理论指导,它的基本理论和原则,渗透在历史研究方方面面,成为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②历史学位哲学提供经验拿和史实的依据。

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

论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产生的历史条件 1.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经济条件: 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在欧洲已经经历了简单协作和工场手工业两个阶段的发展达到了大机器工业阶级,生产力得到了迅速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同时,使得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加剧,从而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相对过剩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爆发。因此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充分暴露,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提供了经济条件。 2.科学社会主义的阶级条件(政治条件): 马克思指出:一定时代的革命思想的存在是以革命阶级的存在为前提的。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是以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前提的,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斗争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表明无产阶级已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最初经验,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阶级条件。 3.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理论渊源: 科学社会主义“和任何新的学说一样,它必须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虽然他的根源深植在物质的经济事实中”,其最直接的理论渊源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和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他们第一次解决了存在与思维,物质与精神的关系,英国古典经济学代表人是: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他们初步提出了劳动创造价值的思想,认为工资利润和地租都是劳动产生的。19世纪三大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人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他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根源,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低级到高级有规律发展的过程,资本主义必将被社会主义代替。可以说没有马克思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没有批判地吸收英国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创立剩余价值学说,没有批判地吸收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观点,就不可能有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 总之,19世纪40年代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关系和社会政治关系,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提供了社会背景和事实依据,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奠定了客观基础

史学概论题目整理

史学概论 1,谈谈天命神学史观主导下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阶段及特点。 天命神学史观是一种唯心史观,它的突出特点是把人类社会历史的一切现象及其变化的终极原因归结为天命或种种神灵意志。 阶段 (一)古希腊史学 1.希腊神话 2.《荷马史诗》:是一部反映希腊原始社会历史某些片段的英雄史诗,史料价值很高。 3.希昔阿德:他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并赋予历史变化以某种连续性和方向性,向真正意义的历史学迈进了一步。《田功农时》描述的不是神和英雄的活动,而是凡人的劳动生活。 4.希罗多德:他努力从人事的角度探讨希波战争爆发的原因,分析战争的结局,注意观察分析历史事变之间的因果联系,充满了人本主义精神;他注重史实的考订。草创了历史叙述体。《历史》(《希波战争史》) 5.修昔底德:他具有比希罗多德更为彻底的人本主义精神,他认为“人是第劳 重要的,其它一切都是人的 动成果。”他注重利用原 始资料,对一切资料都加以严格的批判考证;发展完善了

历史叙述体。《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二)古罗马史学 1.李维:《罗马史》(《罗马建城以来的历史》)注重历史的道德垂训作用。他大力宣扬爱国主义,赞颂罗马 的历史及罗马人祖先的美德和业绩,讴歌罗马历史上的英雄,用罗马先人的美德来针砭时弊,唤起人们继承和发扬祖先的美德。 2.塔西佗:注重历史的道德垂训作用,以“道德史家” 著称。他的历史著作被后人称为“惩罚暴君们的鞭子”。在史学思想上,他主张记事载言须摒弃一切主观不良动机。《历史》、《编年史》 (三)罗马人统治时期的希腊史学 1.波里比阿:《历史》(《通史》)把整个地中海地区视作一个统一体加以研究,注意各不同地区历史事变之间的有机联系,是整个地中海地区的通史。他研究历史,不限于陈述历史事件,还努力去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他提出了一套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他主张历史研究的目的和功用是以史为鉴,因此,历史研究的任务是求真;波里比阿还对史学家的素养提出了要求。波里比阿的史学理论标志着古代欧洲史学理论发展的最高水平。(四)中世纪史学一基督教史学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地球科学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将古论今:根据保留在地层和岩石中的各种痕迹和现象,结合现在正在发生 的各种地质现象来分析和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各种地质事件的存在和特征的方法。 2.克拉克值和丰度:地壳中50余种元素的平均含量称克拉克值。化学元素在宇 宙或地球化学系统中的平均含量称丰度。 3.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的结晶方向裂开成光滑平面的性质。条痕:矿物在 无釉的白色瓷板上磨划时留下的粉状颜色。断口:矿物受力后在解理面以外的裂开面。 4.地质作用:由自然动力引起地球(主演要地幔和岩石圈)的物质组成、内部 结构、构造和地表形态变化和发展的作用。 5.地层层序律:地层层序正常的条件下,下伏岩层老、上覆岩层新,利用地层 的上下关系来确定相对年代的方法。 6.变质作用:原岩处在特定地质环境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其在固态 下改变其矿物成分、结构和构造,从而形成新岩石的过程。经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变质岩。 7.地质构造:组成地壳的岩层或岩体受力而发生变位、变形留下的形迹。 8.构造运动:主要由地球内力引起岩石圈的机械运动。 9.结晶分异作用:岩浆冷凝过程中,各种矿物按结晶温度不同而先后分离出来。 10.重结晶作用:岩石在固态下同种矿物经过有限的颗粒溶解、组分迁移,而又 重新结晶成粗大颗粒的作用,但并未形成新矿物。 11.地球岩石圈物质的快速震动叫地震,地表以下始发震动的位置叫震源,地表 上任一点到震中的水平距离叫震中距,震源到地面任一点的距离叫震源距,地面及房屋建筑物遭受破坏的程度叫地震烈度。 12.风化作用: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和水溶液以及生物的生命活动等因素 的影响,使地壳表层的岩石、矿物在原地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形成松

史学概论 论述题 考试内容(标准打印版)

1、历史、史料、史学三者关系 历史:广义:自然界、包括人类社会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狭义:人类社会发生、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 史料:历史发展过程中所遗留下的痕迹 历史学:通过史料研究人类社会运动发展过程的一门科学,是历史固存的记载,历史经验的总结,历史规律的探讨。 关系:历史是历史学主要研究对象,史料是历史研究不可或缺的,是历史研究的起点。2、史学的功能 社会功能:①揭示性的功能:历史规律,发展趋向,来树立对社会人生的正确信念 ②教育性的功能:明是非,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借鉴性的功能:总结教训 ④服务性功能:文物资料、陈列文物 学术功能:①观察分析问题能力 ②增添人类知识宝库 3、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 ①“以往一切历史理论,之多是考察了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考察产生这些动机 的原因,没有发现社会关系体系发展的客观规律性,没有看到物质生产发展过程是这种关系的根源。” ②与此相联系,“过去的历史理论恰恰没有说明人民群众的活动”。其注意的中心只是少数历 史人物的活动。 4、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 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 ①最基本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②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两者之间的矛盾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的基本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④阶级的存在仅与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 ⑤论证了社会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解释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5、历史认识过程中三种形式及其各自解决什么问题? ①考实性认识(回答了历史是什么的问题),确认了历史现象和人物存在形态,判断历史 史料和历史现实的真实性,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②抽象性认识(解决了历史统一性、规律性和内在联系),确定个别现象外部形态,规律 性包含了必然性,进行了抽象性认识 ③评价性认识,研究历史现象在历史上和现实社会中的价值 6、历史认识对象的特点: ①历史是过去的客观存在,是以往人类发生、发展的过程,具有一维性 ②历史作为过去的客观存在,是不会变化的 ③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有阶段性可分 ④历史是一个继承扬弃的发展过程,考察历史应该是双方面的 ⑤作为客体的人类历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同时又有自己的特色,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产 物 7、当代史学方法论的总原则:整体化,从宏观上把握历史,从运动中考察历史,从联系中解剖 历史 当代史学方法论的主要特点:综合、立体、系统、比较、运动 8、历史主义基本内容:

史学概论练习题

史学概论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史学概论》课程是阐述有关(历史学)学科学习与研究基本问题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2.历史学的核心内容是(历史观)。 3.中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著作是西汉时期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一书。 4.“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撰写的《历史》,开创了西方史学的历史叙事体先河。 5.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标志着唯物史观理论的正式形成。 6.中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著作是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书。 7.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的代表作有《日耳曼尼亚志》、《罗马史》、《编年史》。 8.意大利第一位著名的人文主义史学家是(布鲁尼),代表作有《佛罗伦萨史》。 9.英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汤普森)的代表作是《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 10.20世纪中国新考证历史学派中最有史识的史学家是(陈寅恪)。 11.美国历史哲学家(海登·怀特)是后现代主义史学理论的代言人,著作有《元史学: 19世纪欧洲的历史想象》、《话语的比喻:文化批评论集》等。 12.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作是东汉史学家(班固)撰写的《汉书》。 13.古代希腊史学中,最有代表性的史学家是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和色诺芬。 14.唯物史观从人类(物质生产)的实践活动出发,揭示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15.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学巨著。 16.现代科学形态的考古学萌生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 17.20世纪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杰出史学家代表是(布罗代尔)。 18.20世纪西方史学界最有影响的史学流派是法国的(年鉴学派)学派。 19.1955年英国史学家(巴勒克拉夫)在《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学》最先提出“全球史”的概念。 20.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有关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代表作是(侯外庐)主编的《中国 思想通史》。 二、单选题 1.1930年( B )出版《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是运用唯物史观系统研究中国历史的开山之作。 A、梁启超 B、郭沫若 C、胡适 D、王国维 2.中国古代自( C )正式设立史馆,史官制度开始趋于规范化。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史学概论复习资料 1、历史意识:人类有了自觉的意识后,开始向长辈学习生存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进 而意识到还要向去世的先辈学习。萌发了最初的历史意识。 历史意识:人们认识到现实生活与过去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而感到需要记住自己的历史、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意识。 历史意识产生的原因:历史是现实的前身,现实的历史的延伸。 历史遗产:有物质遗产,也有经济、社会、政治、思想、文化遗产。 对待历史遗产的态度:不同社会阶级、阶层由于政治、经济立场的不同,对待历史遗产 的态度也不同。都要利用有利于自己的历史遗产为自己的现实利 益服务。因此,出现了对历史的不同解释。 史鉴、史师:由于人们对史鉴、史师的需要,从历史中吸取智慧,人们才需要学习历史。 2、维柯的历史观:维柯:《新科学》 把人类历史经历了三个时代 神的时代:人们在神的政府统治之下,一切都由神的力量支配。 英雄时代:人们在贵族统治之下,贵族认为自己的品性高于平民,所以是当然的统治者。 凡人时代:所有人都承认人在本性上都是平等的,先建立民众国家,然后建立君主国家。两者都是由人建立的政府。跟神没有关系。 关于历史发展的动力他认为最后还是“神的谕示”。 《新科学》的副标题“按照神的谕示考察各民族共同本性的科学” 3、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与天命——神学史观 西周时期,周公等认为,夏、商王朝之所以兴起,是因为“服天命”、“受天命”。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们“敬德”。所谓“敬德”就是“保民”。 西周的天命观一直影响到后世儒家的历史观。“天命”、“天道”、“天理”成为儒家历史评价的标准。 司马迁写《史记》的目的“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他在探讨朝代更替时,多强调“天” 对人事的干预。 《史记·天官书》“秦始皇之时,十五年彗星四见,久者八十日,长或竞天。其后秦遂以灭六国,并中国,……” 《高祖本纪第八》:“于是高祖嫚骂之曰:…吾以布衣持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遂不使治病,赐金五十斤罢之。” 中国古代的”天人感应“思想 天人感应思想源于中国先秦哲学,西汉时董仲舒将其发展为一系统的神秘主义学说。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天人感应的思想在汉代曾占据了统治地位,以此为基础形成谶纬之学行时一时,并在中国传统社会流传。 西方古代的天命—神学史观 克罗齐在评价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学家时说”关于全部历史的动力问题常常被一般化了。……。命运或不变的必然性是不是压迫人类的,人是否不过是任性的命运的玩物。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 此版本尚存在不少错误,望各位帮忙更正,亦希望各位能帮忙补充和完善,谢了啊 另,文中蓝色字体是我无法辨认出来的,我记录的时候写得太龙飞凤舞了,结果连我自己都认不出来了,汗…… ――――超华-------------------------------------------------------------------------------------------------------------------------------------------------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一、填空题 1.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分支学科指的是史学史和史学理论; 3.公元五世纪希罗多德之后西方史学成了一门独立的学问,他也因此获得“史学之父”的殊荣; 4.欧洲中世纪的史学观主要是基督史观; 5.神学家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奠定了中世纪西欧基督神学历史思想基础; 6.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唯物史观的正式创立; 7.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推动社 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 8.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人; 9.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或社会形态的不可跨越性和可跨越性的描述精辟地阐明了客观 限定性与主观能动性之间的关系; 10.导向性方法主要是解释事实的方法,技术性方法主要是确定事实的方法; 1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12.法则式归纳方式又称实证归纳; 13.归纳性方法是由众多的个别事实归纳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14.演绎性方法是由“一般性”的前提推导出个别性判断的方法; 二、多选题 1.历史学与下面哪些学科间有着既相互交叉又相互渗透的密切联系() a)哲学经济学人口学法学地理学 2.移情式领悟方法也被称作() a)将心比心式的领悟方法个别描述式的表现方法艺术式的表现方法 3.“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倡导者有() a)米歇尔·福柯雅克·德里达 4.国内史学界认为历史发展的动力包括() a)阶级斗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关系各种因素的合力 5.历史文献学科包括哪几个部分() a)经史子集档案文献地方志甲骨和金石铭类外国人著述 6.人本主义思潮中的某些代表人物() a)萨特尼采叔本华 7.历史学从潜科学发展为科学经历了那些阶段() a)天命史观人性-理性史观唯物史观神学史官 8.中国古代持有历史循环论观点的是() a)孟子邹衍 9.古代希伯来哲学大致上由哪些关键概念确立起来() a)对唯一神的信仰受神恩赐或被神“选择”的观念神授法律的重要性 10.孔德的实证主义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a)观察比较 11.史学功能有() a)资鉴史观垂训史观经世史观史学无用论 12.史实的考证中常用到的方法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贡献 答: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根据新的事实,进行了革命的改造,创立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这两大发现是人类思想史上的革命性变革,为实现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的飞跃提供了理论基础。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什么是新中国、怎样建设新中国”这一前所未有的重大问题,进行艰难探索,形成了毛泽东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伟大胜利,奠定了新中国的基础。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继承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了探索。在这30年的探索中,虽然其中也有许多曲折和困难,但是事实证明,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不仅表现在它成功地解决了新阶段提出的历史任务,而且还表现在它以新的理论形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回答了什么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事关全局的基本问题,进行拨乱反正,形成了邓小平理论,把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 1)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总结历史经验,明确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级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 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级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回答了“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的问题。 2)提出了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论,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根据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论述,社会主义是一个社会形态,是没有阶段可分的。邓小平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强调搞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我国正处在而且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出发,不能脱离实际,不能超越阶段。 3)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新的分配制度。 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上,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邓小平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从根本上突破了把计划和市场作为社会制度本质特征的思路,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在分配制度方面,十七大报告提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突破了单一的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一切要以“三个有利于”作为标准。 4)提出了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一场革命的理论。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状况进行深刻的分析,提出社会主义自己建立起来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在某种条件下它的某些环节、实现形式、具体制度和方法也能“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但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不需要采取阶级斗争的形式去解决,而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直接动力。得出了改革是一场革命的结论。 5)提出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收回了香港、澳门的主权。 在国家统一的问题上,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创造性构想。“一国两制”的涵义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作为特别行政区,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发展。同时也为解决国家争端和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范例,是邓小平对世界和平和与稳定作出的重大贡献。 2、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时代课题。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严肃的崭新课题,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史学概论考试复习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一、名词解释 1.历史观: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是对历史的系统认识,同时它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观是人们对历史的根本观点,主要指人们对社会的起源、社会生活的本质,以及历史总体运动和一般规律的理论性概括。它是史学的灵魂,是史学理论的核心内容。历史观作为社会文化观念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产物,分为唯心史观和唯物史观。 1.《史通》:史评类史书。唐刘知几撰。成书于710年,共二十卷,分内篇、外篇各十卷。内篇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而外篇主要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强调史家须兼具“史才”、“史学”、“史识”三长,“良史以实录直书为贵”,“不掩恶,不虚美”,对后世史学影响深远。《史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着。 2.《文史通义》:清朝史学家章学诚的史学着作。出版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分内篇五卷、外篇三卷。全书内容广泛,包括易教、书教、诗教、经解、言公、史德、方志等。章学诚在书中提出“六经皆史”说;还提出整理“方志”的主张,即编修一地的历史演变,主张方志要立三书:记载大事和人物的“通志”、记载典章制度的“掌故”和记载文献诗文的“文征”。 3.古史辨派:又称疑古派,以顾颉刚、钱玄同等为创始人和主要代表,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以后出现的一个以“疑古辨伪”为特征的史学、经学研究的学术流派。《古史辨》,共七巨册,是“古史辨派”研究成果的汇集。他们主张用历史演进的观念和大胆疑古的精神,吸收西方近代社会学、考古学等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和典籍。“古史辨派”的古史辨伪工作,对于推翻旧的臆造的古史体系,探求科学的古史系统,推进中国史学的近代化,建立了巨大的功绩。 4章学诚:清代史学家。字实斋,浙江会稽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中进士,曾官国子监典籍。毕生精力用于讲学和着述,曾主讲定州定武书院、保定莲池书院、归德正文书院。长期在湖广总督毕沅幕府参加《续资治通鉴》编撰工作。主修《湖北通志》,惜未定稿,现存遗稿数十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题库大全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地温梯度:通常把地表常温层以下每向下加深100m所生高的温度成为地热增温率或地温梯度。 2. 历史比较法:通过各种地质事件遗留下来的地质现象与结果,利用现今地质作用的规律,反推历史比较法:古代地质事件发生的条件、过程及其特点。 3.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或由于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如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 4. 莫霍面:出现的深度在大陆之下平均为33km,在大洋之下平均为7km。在该界面附近,纵波的速度以7.0km/s左右突然增加到8.1km/s左右;横波的速度也从 4.2km/s突增到 4.4km/s。 5. 矿物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 6. 石林:如果灰岩的层理水平,又发育有垂直的裂隙,在地面流水和地下水沿裂隙溶蚀作用下,使溶沟加深,石芽增长,形成巨型石林。 7. 洪积面: 8. 岩石的结构:组成岩石的矿物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岩石的结构: 9. 苦湖:湖泊沉积到了氯化物阶段,湖水进一步浓缩,残余湖水便能成为可供直接开采的,以氯化钠为主的天然卤水,因带苦味,所以称为苦湖。 10. 分选性:颗粒大小趋向均一的程度。分选性:磨圆度:磨圆度:碎屑颗粒在搬运过程中,棱角磨碎而接近圆形的程度。 11. 海蚀凹槽:在基岩海岸的海水面附近,由于海水拍岸浪的机械冲击和海水所携带沙石的磨蚀作用以及化学溶蚀作用,该部位的岩石不断遭受破碎,被掏空,形成向陆地方向锲入的凹槽。 12. 球形风化:如果岩石的矿物分布均匀,并发育有三组近于相互垂直的裂隙,把岩石切成形状大小不等的立方体岩块,在岩块的棱角处自由表面积大,易受温度、水溶液、气体等因素的作用而风坏破坏,经一段时间风化后,岩块棱角消失,在岩石表面形成大大小小的球体或椭球体。 13. 波切台:海蚀崖不断向陆地方向节节后退,在海岸带形成一个向上微凸并向海洋方向微倾斜的平台。 14. 三角洲:当河流进入河口时,水域骤然变宽,再加上海水或湖水对河流的阻挡作用,流速减小,机械搬运物大量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体形态,从平面上看像三角。 15. 岩浆作用:岩浆形成后,沿着构造软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或喷溢出地表,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岩浆的成分不断地发生变化,最后冷凝成为岩石。 16. 背斜:在形态上是向上拱的弯曲,其两翼岩层一般相背倾斜,即以核部为中心分别向两侧倾斜。 17. 转换断层:相互错动仅发生在洋脊两侧中脊轴之间的段落上,在该段落以外的断裂带

史学导论复习资料

第一章史学导论 《史学概论》的性质与任务 史学概论是史学中一个新兴的分支学科,它不是直接考察客观的历史过程,而是以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特别是历史学家认识历史的活动为研究对象。 其任务是从历史学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出发,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成就,将人类认识历史的主体活动作为客观存在,系统地研究它的一般过程、主要特征、基本规律,确定现代史学发展的途径,推动历史研究活动和整个历史学进一步科学化与社会化,更加有效地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 第二章历史认识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历史认识的结构 一、知识论 探讨人类认识的本质、结构,认识与客观实在的关系,认识的前提和基础,认识发生、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认识的真理标准等问题的哲学学说。又称知识论。 二、介绍古今中西关于历史认识论的有关学说。 人的意识能否正确地或客观地认识社会历史? 1)人们的意识完全能够达到对历史的客观认识,因为历史是人类创造的,因而人类就一定能够认识历史,并且比认识自然具有更大的优势和精确性。 2)历史认识不可能完全正确、客观地认识历史,因为历史认识必然要受到人们的立场、方法、心理、价值、伦理、宗教、时空等因素的影响。 3)对历史客观性的认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虽然人类不能正确地或客观地认识历史,但人们在认识的过程中却是在向客观性的认识逼近 三、考察影响历史认识的因素 历史认识的本质:历史事实属于过去,而研究历史的历史学家则属于现在,因此历史学家与其对象——过去之间是互相对立而又互相依赖的。把过去与现在,也就是说,把主体——历史学家与客体——历史事实统一起来则是历史学家的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历史学家必须克服历史时间间距所造成的主观偏见和曲解,要越过“现在”的障碍以达到客观的历史事实. 历史认识是主体、客体、中介的三者能动统一 历史实际的特点:客观性,不可再现性 历史实际的客观存在:历史实际是已经发生了的事变、过程,它一经发生,就成了不可能更改的既定存在。 历史中介的特征:历史实际的遗留和副产品;选择性:王子与平民;客观性;中介性 历史中介:历史研究只能通过目击者的记录来叙述以往的史事,因此,与对现在的了解相反,对过去的了解必然是“间接”的。然而除了前代留下的史料可供我们思索之外,没有其他办法能使时光倒转。 历史资料的种类:历史文献等文字资料;遗址、遗物;非物质文化,口述历史、传说、风俗等

史学概论期末复习

简述史学与哲学的关系。 (一)哲学对史学的指导作用。史学与哲学的关系: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运动过程及其发展规律,而哲学则是研究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学问。二者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哲学从世界观的高度指导和高度影响史学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研究成果为哲学的发展提供材料和依据,是哲学的重要基础,从而推动哲学向前发展。(1)从理论上讲,哲学从理论上为一般科学研究提供了最基础的理论、观点和方法。(2)从中外历史的实践看,可以说每一时代的哲学思潮都给史学以深刻的影响,每一次重大的哲学形态的变革都会引起一场史学革命。(二)史学是哲学的基础。史学的成就充实和丰富着哲学的内容,为哲学提供史实的依据和素材,从而推动了哲学的发展。(三)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史学的指导作用。(1)可以指导在历史学习和研究中发现旧史学歪曲史实,任意评判历史的谬误。(2)能够帮助史学工作者提高理论思维的能力,以便认识历史的本质,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3)能够有效地指导史学改革,更新史学观念,开创历史研究的新局面。(四)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1)历史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2)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研究的指南,而不是一种现成的公式,不能随意搬来套用,更不能任意阉割使用。哲学与史学的关系:哲学是史学的灵魂,对史学起指导作用,为史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反之,史学为哲学提供历史材料和史学依据,丰富和充实哲学的内容。 什么是唯心史观、唯物史观? (1)、唯心史观:是把社会现象及其发展的终极因素归结为唯心史观。它有两种理论形态:一是主张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历史的主观主义历史观;二是主张某种神秘的精神实体决定历史的客观唯心主义历史观。(2)、唯物史观: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机械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唯心史观产生的根源? 社会历史根源:社会化大生产出现之前,由于生产规模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界,因为难以揭示社会发展的经济根源;②阶级根源:进入阶级社会以后,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离,一般说来,剥削阶级垄断了精神生产,所以必然夸大精神的作用,抹杀物质生产者的决定作用;③认识根源: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人的活动形成并发生作用的,因此,对社会历史的发展原因的研究,容易使人停留于思想动因,将人的思想意志片面夸大为历史的决定力量,导致唯心主义产生。 唯物史观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 ①物质基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使人们科学的认识社会历史成为可能;②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的成长和革命实践。③思想基础:批判地继承了以往历史哲学发展的全部积极成果 唯物史观的理论来源? ①十九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观:圣西门、傅立叶从生产领域开始建设社会制度的思想,以及阶级斗争学说。②十九世纪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的历史观:梯叶里、基佐、米涅③德国唯心主义者黑格尔的历史观。(唯心主义体系中却包含着辩证法) 马克思唯物史观在发生期的特点是什么? ①力求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作有系统的介绍和全面的理解;②强调运用这一理论的目的就是“为了求得中国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从实际出发,并且同广大人民群众的革命实践相结合;③开始了马克思主义时期的创建工作 唯物史观主要内容: 1)历史发展规律问题。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运动;在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DUFE 研究生课程考试名称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学号: 专业:国际贸易学 姓名: 教师评阅意见: 论文成绩□95 □90 □85 □80 □75 □70 □65 □60 □60以下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社会主义最早产生于英国,由空想社会主义鼻祖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于《乌托邦》一书中提出。如今社会主义经过500年不间断地发展和实践,已由最初的社会主义思想,通过各阶级主要是无产阶级的运动,转化成为一种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先后经历了空想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时期、苏联单独搞社会主义时期、社会主义改改停停时期以及苏联解体至今,目前中国作为世界上社会主义制度第一大国,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强盛,展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践证明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选择改革开放,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符合国情,民意的,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和客观规律的。作为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团体,我们有必要对我们国家的制度有清晰的了解,对社会主义的发展历史有深刻的认识,以便能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有理性判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一,社会主义发展与嬗变 (一)空想社会主义(1516-1844) 社会主义最早出现在托马斯·莫尔的文学作品《乌托邦》中,这标志着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开端,开始了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一个阶段,早期社会主义空想家处在16世纪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欧洲各个国家出现大量的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基于对现实的批判,早期社会主义空想家们产生了社会主义的愿景,以莫尔为代表,他们通过文学作品《乌托邦》、《太阳城》和《基督城》描述了社会主义,主张在简单手工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资料共有,实行劳动分工,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理想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的第二个阶段在18世纪,在法国,由于现行制度不合理,法律不平等,各阶级之间的矛盾不断加深,开始出现空想平均社会主义思想,他们都主张以合理的法律条文来规范人类生活。 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第三阶段19世纪达到了顶峰,这一时期,工业革命有力地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级矛盾日益增强,特别是资产阶级与

历史系史学概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个命题包含三层意思: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研究者现时 现刻的思想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生活需要激发起来的;三是历史是按 现时人的兴趣和价值取向来思考和理解的。这个命题含有明显的历史相对主义 的消极成分,但也含有一定的合理因素,那就是确认了一个事实:历史认识的 起点,来源于研究者感受到的现实需要。 列举从古自今史考的名著:司马光《通鉴考异》、顾炎武《日知录》、赵翼《廿二史札记》、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王鸣盛《十七史商榷》、章学诚《文史通义》、崔述《考信录》 列举20世纪历史学概论性著作:曹佐熙《史学通论》、李则纲《史学通论》、周容《史学通论》、杨鸿烈《史学通论》、李大钊《史学要论》、朱希祖《中国史学通论》、蒋祖怡《史学纂要》。 列举史学方法著作: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姚永朴《历史研究法》、浮田和民《史学原论》、梁启超《新史学》 马克思史学的东西:翦伯赞《中国史纲》、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列举出列举出五部查阅资料的工具书:唐代欧阳洵《艺文类聚》、北宋李昉、李穆《太平御览》、三国魏文帝时刘劭、王象等《皇览》、明解缙《永乐大典》、,清纪昀《四库全书总目》、宋代李昉﹑扈蒙﹑李穆《太平广记》、北宋李昉﹑徐铉﹑宋白及苏易《文苑英华》、清朝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唐初的虞世南《北堂书钞》 名解历史观:历史观又称“社会历史观”。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总的看法,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世界观与历史观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历史观 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是哲学基本问题在社会历史 领域的延伸。阶级史观(革命史观) 又称阶级斗争史观,从阶级的视角去研究历史,研究各个历史阶层中不同主导的阶级和各个阶级的发展状况对所在历史时 期的影响、文明史文明史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 唯物史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综合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 关系对生产力,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有巨大的反作用。全球史观(整体史观)、(近)现代化史观、英雄史观、正统史观、个人历史观等。 历史比较研究法:历史比较研究法是对历史上同类事件、人物和现象进行比较 和对照,并分析其异同及缘由,从而寻求历史规律的一种方法。遵循“可比性 原则”——拿来作比较的事物,其材料必须是同类的,同一范畴的,采用同一 标准的,处理方法也是相同的。从历史事实出发进行比较。明确比较研究的主 题,确定比较对象。深入比较,找出异同。广泛验证,揭示规律。这样就有助 于克服史学研究的片面性、狭隘性,可以起到“间接实验法”的作用结论鲜明, 有说服力有助于开拓视野,启发思路,发现新问题。比较方法不是唯一的,也 不是万能的,结论会有不完全性或或然性,结论还带有很大的揣测性,容易产 生牵强附会。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不仅有其社会历史条件,而且也有其思想来源。它的根源虽然深藏在资本主义的物质的经济事实之中,但是,它和任何一种新的学说一样,必须从前人的优秀思想材料出发。这种思想材料,既包括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也包括社会科学的“三个来源”,尤其是19世纪初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 空想社会主义最先是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同早期资本主义同时出现在历史舞台上的。在欧洲,16—19世纪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发展的时期,是资本主义逐步取代封建主义的时期。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是历史上一大进步。但是,资本主义并不是一个美满的社会制度,它的一些弊病早在其产生初期就暴露出来。人们看到它并不是资产阶级启蒙学者所说的是什么超阶级的“理性的王国”,而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劳动群众的贫困和苦难,激起了一些优秀知识分子代表人物的同情。先进的思想家、哲学家开始研究造成劳动者痛苦生活的根源,探索消除社会混乱和弊病的途径。于是反映对资本主义不满情绪并幻想建立一个消除贫富对立的美好社会的社会主义思潮应运而生。因为这种思潮在理论上是不成熟的,所以叫空想社会主义。 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简单协作——手工作坊——大机器生产的发展,空想社会主义大体上也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16—17世纪以莫尔、康帕内拉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8世纪以摩莱里、马布利、巴贝夫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19世纪初期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后者是空想社会主义发展的高峰。 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贡献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在社会历史观中包含着一些辩证法和唯物论的因素,为唯物史观的形成迈出了有突破意义的第一步;对未来新社会的描绘中提出了一些天才的有价值的见解。所有这些积极因素都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恩格斯说:“德国的理论上的社会主义永远不会忘记它是站在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个人的肩上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635页。) 恩格斯在肯定空想社会主义历史贡献的同时,还指出了他们的学说的历史局限性:他们不了解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持用理性原则改造社会;不了解无产阶级斗争的作用和意义,主张用说服和示范的方法改变社会;不了解工人阶级的伟大历史使命,把他们仅视为同情的对象。恩格斯指出:“不成熟的理论,是同不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状况、不成熟的阶级状况相适应的。”(同上,第3卷第724页)“生产状况”指的是英国刚刚有大工业,法国还没有;“阶级状况”是指,无产阶级还没有完全从劳动群众中分化出来,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还很不开展。 从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中可以看到,科学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学说体系,它既没有离开世界文明大道,更不是狭隘的宗派学说,而是19世纪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成果——三大空想家社会主义理论的直接继续。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发展》的第二章,阐述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这一章强调,为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为科学,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即世界观。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由于他们的世界观是机械唯物论和历史唯心论,因而他们的学说只能是空想的而不是科学的。马克思所以能够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成为科学,除了历史条件成熟外,关键是有正确的思维方法,即世界观,也就是现在我们强调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在人类认识史上,存在着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思维方式的对立和斗争。辩证法要求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观察问题,形而上学则完全相反。从古代朴素的自发的辩证法(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里特、亚里士多德),到15至18世纪400年间的形而上学(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和洛克),到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恢复了辩证法这一最高的思维方式。但是,黑格尔的辩证法有两个矛盾,一是方法和理论的矛盾,即辩证法同客观唯心论的矛盾,二是方法论和历史观的矛盾,即辩证法同唯心史观的矛盾。客观唯心论和唯心史观窒息着辩证法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人类认识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首先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他一方面吸取了黑格尔的“合理的内核”,即辩证法,并把它向前发展了;另一方面又看到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荒谬”,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