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和解读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和解读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和解读
练习使用显微镜教案和解读

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目标

①说明显微镜的构造和作用。

②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③认同显微镜的规操作方法,爱护显微镜。

学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点:规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四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印有数字的挂历透明纸;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动植物玻片标本),擦镜纸,纱布,投影仪。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教学设计

读第二单元开篇语,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指导学生看书中35页图,提问、朗读,引出主题。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提示图中细胞,是被放大了百倍以上

(指导学生看书37页):

取镜和安放。强调安放目镜时,手指不要触摸镜头,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引导学生说出显微镜的发明、发展过程。

提问:我们现在用的是什么显微镜?

1.显微镜的构造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

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显微镜,并争取达到人人会使用显微镜。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看书来认识显微镜。

随机叫学号,进行抽测。

2.显微镜的使用

对光

⑴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⑵左眼看,右眼睁。

⑶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的视野。

观察:

⑴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正对通光孔。

⑵镜筒先下降,直到接近标本。

⑶左眼注视目镜,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思考回答:

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

动手观察,注意规。进行鼓励,引出显微镜的使用。介绍四种观察标本:

①写有“上”字的玻片;

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

③动植物玻片标本;

④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学生先看书,然后指导学生动手观察。(建议先观察2号标本)

巡视,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请一名同学上前演示。

给予鼓励性评价。

先请学生补充,后教师补充。

强调:

①用低倍物镜(10x或 8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要正确,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纠正:应叫明亮的视野,不叫亮圈。

④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巡视指导,纠正错误。

观察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师生共同解决问题。使

学生明确:

①物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引导学生换目镜后再观察。

问: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

播放显微镜的使用录像。

引导学生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鼓励按步骤规操作,巡视,检查,纠正错误。小组竞赛按座位纵向分成四大组,随机抽查一组,起立操作,另外三组指出问题,评等级。明确评价标准,限定2分钟找到物像。

练习思考,回答。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学生畅所欲言。提示: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小结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课后实验室开放

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单位:孟庄二中

作者:常中杰

时间:2013年4月

练习使用显微镜课标解读

.教材分析

一、本课在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属于新课标十大主题中第二大主题──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的容。显微镜是生物学研究中最常用、最基本的观察工具,初步学会独立使用显微镜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生物技能之一,学习认识、使用显微镜对学生在后面进一步从微观认识动植物,乃至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有重要意义。在学习过程中,因为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显微镜,所以不必对显微镜的原理进行深入的了解,而应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达到熟练使用显微镜的目的。为下一节动、植物细胞的观察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容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亲自实践,从而使书本知识迁移深化为一定的能力、素养,同时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情感价值观。

①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探究

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

①教学重点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规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四、教学策略

结合我市导学法教学模式,我把本节课设计成自学+讲授+探究课,给学生创设情境,将学生的亲自动手操作为中心,整个学习过程以此为出发点,及时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因难在课堂中解决。适当引导学生进行自学和部分探究,让学生掌握显微镜的结构、功能及使用方法。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探究与合作在教师引导下,获得新知与能力的提高,同时体验探究过程的曲折和乐趣,学习科学方法,发展科学探究所需要的能力。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三种标本(写有“上”字的玻片、有数字的透明纸、有数字的不透明纸),擦镜纸,纱布,显微镜课件。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阅读课后的显微镜发展史。

教学设计

队列训练教案3篇全面版

《队列训练教案》 队列训练教案(一): 队列训练动作教案 科目:徒手队列动作 目的:透过徒手队列动作训练使同事们熟练掌握队列动作的要领,养成良好的作风和严整的队容,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时间:2011年1月1日至1日31日 地点:训练指定地方 一、整齐、报数 1、整齐 讲解:整齐,是使队列人员按规定的间隔、距离,持续行、列齐整的一种队列动作。整齐分为向右看齐,向左看齐,向中看齐。 (1)向右看齐 口令:向右看齐。 动作要领:听到口令,基准兵不动(指挥员下达向右看齐的口令),其他秩管员向右转头,眼睛看右邻秩管员腮部,前四名能通视基准兵,自第五名起,以能通视本人以右第三人为度。听到向前看的口令,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指挥员下达向前看的口令,所属人员恢复立正姿势) (2)向左看齐 口令:向左看齐。 动作要领:与向右看齐相同,所不同的是以左翼第一名秩管员为基准,其他秩管员向左转头看齐。(指挥员下达口令,示范班做动作) (3)向中看齐 口令:以XXX为准,向中看齐。 动作要领:当指挥员指定以XX

X为准时,基准兵答到,同时左手握拳高举(指挥员边讲边做),大臂前伸与肩略平,小臂垂直举起,拳心向右。听到向中看齐的口令后,其他秩管员按照向左(右)看齐的要领实施。听到向前看的口令后,基准兵迅速将手放下,其他秩管员迅速将头转正,恢复立正姿势。一路纵队看齐时,能够下达向前对正的口令。 2.报数 口令:报数。 动作要领:横队从右至左(纵队由前向后)依次以短促洪亮的声音转头(纵队向左转头)报数,最后一名不转头(示范班分别做横队、纵队报数的动作)。 二、立正 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势,是队列动作的基础。 其口令为:立正。 动作要领:在站立的基础上,当听到立正的口立的口令时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上体正直;自然挺胸;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微屈,拇指尖贴于食指的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身体微向前倾。 动作分析: 立正动作要领概括起来为三挺三收一睁一顶 三挺指挺颈、挺胸、挺腿; 三收指收下颌、收腹、收臀; 一睁眼要睁大,并直视前向方; 一顶就是头要向上顶 重点突出正、直、挺、神四个字 正:方向正; 直:身体直; 挺:胸部向前上方挺;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教案课案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进制的含义。 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3、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的方法。 4、掌握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方法。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使用网络软件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数制转换,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各进制数的表示方法。 2、各进制数间相互转换的方法。 【教学难点】: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转换的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教师评价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数是十进制、十进制不是唯一的数的表示方法,表示数的数制还有哪些呢?这些数制与十进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制。 二、新课讲解 1、进位计数制

?以十进制为例: 十进制中采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来表示数据,逢十向相邻高位进一;每一位的位权都是以10为底的指数函数,由小数点向左,各数位的位权依次是100,101,102,103 ……;由小数点向右,各数位的位权依次为10-1 10-2 10-3 N=a n ?10n + a n-1 ?10n-1+ …… +a 1 ?101+ a 0 ?100+ a -1 ?10-1+ …… +a -m ?10-m 数制的表示方法:为了区别不同进制数,一般把具体数用括号括起来,在括号的右下角标上相应表示数制的数字。 举例:(101)2与(101)10 基数:所使用的不同基本符号的个数。 权:是其基数的位序次幂。 ① 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的概念 (1)十进制(D ):由0~9组成;权:10i ;计数时按逢十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5.59) 10 或345.59D 表示。 (2)二进制(B ):由0、1组成;权:2i ;计数时按逢二进一的规则进行;用(101.11) 2 或101.11B 表示。 (3)十六进制(H ):由0~9、A ~F 组成;权:16i ;计数时按逢十六进一的规则 进行;用(IA.C )16或IA.CH 表示。 (4)八进制(Q ):由0~7组成;权:8i ;计数时按逢八进一的规则进行;用(34.6) 8 或34.6Q 表示。 总结:不同数制的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括号及数字下标,另一种是数字后 加相应的大写字母D 、B 、H 、Q 。 ② 按权展开基本公式: 设一个基数为R 的数值N ,N=(d n-1d n-2…d 1d 0d -1…d -m ),则N 的展开为:N=d n-1×R n-1 +d n-2×R n-2+…+d 1×R 1+d 0×R 0+d -1×R -1+…+d -m ×R -m 。 位值 位权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简单的数据分析的教案

小学三年级数学关于简单的数据分析的教 案 教学目标: 1、会看横向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统计图。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感受到统计对于决策的作用,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加强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师谈话:这学期以来,大多数同学的作业有了进步。通过课前调查,我们都知道了自己的数学作业得优的次数,谁来说一说自己的作业得过多少次优? 2、指名说一说,师板书,制成统计表。 3、我们已经学过了统计,你能根据这张统计表制成统计图吗? 4、指名说一说怎样完成统计图。 5、导入:我们已经学会了制统计图,统计图的作用可大啦,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帮我们决策。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简单的数据分析。

二、探究体验 1、刚才的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课件出示横向统计图)。观察思考:这个统计图与我们原来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呢?(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每格代表几次?)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自己的见解。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3、你能把它补充完整吗?指名说一说,师课件展示统计图。象这样的统计图,我们还可以给它标上数据,便于看得更清楚。) 4、生自主学习例1。 (1)课件出示例1,观察。 (2)独立在书上完成统计图,小组内互相检查。 (3)从统计图上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想法和建议呢?(4)生汇报交流。 三、实践应用 1、分小组统计组内成员数学作业得优的次数,制成横式统计图。(自己的次数由自己涂到统计图上。)然后全班汇报交流,说一说你从统计图上知道了什么? 2、完成P40页第1题。 四、全课总结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2、师总结。 教学目标:

队列训练教案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1清点人数(即报数) 2整理着装(顺序不要变,指挥员不稍息) 下达科目 科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一个字也不要错) 内容: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跨立,立正………(根据所训练内容而定) 目的:通过xx的训练,使同志们掌握xx的动作要领及其组织训练方法,打牢队列动作基础。 (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 时间:大约X小时 地点:队列训练场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评比竞赛,小结讲评,考核验收 要求:(全体人员自行立正) 1 认真听,仔细看,勤思考,刻苦练 2 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严格遵守队列纪律 3 提倡能者为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 (指挥员下达各班带开组织训练)

作业实施 注意:1在进行所有内容的训练第一步讲解示范时,首先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内容完整准确的背诵一遍。随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规定内容进行解释,边解释边做动作。最后指挥员不讲解,将规定动作做两到三遍示范。2在进行讲评的时候所需注意的细节:讲评前所有人均为稍息指挥员下达稍息,当指挥员发出讲评的口令,全体人员自行立正,然后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当指挥员讲评时讲到存在的问题时,所有人自行立正,当指挥员把存在的问题讲完之后,指挥员敬礼并下达请稍息,最后指挥员说讲评完毕时,所有人自行立正。3所有动作要领均按照新颁布的条令条例作为标准。 第一个训练内容:立正,稍息 综述: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态,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 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 应当自行立正。 稍息是站法的三种动作之一通常与立正互换,是立正动作 的一种调节。 一动作要领:1立正: 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

机械原理习题-(附答案)整理电子教案

第二章 4.在平面机构中,具有两个约束的运动副是移动副或转动副;具有一个约束的运动副是高副。5.组成机构的要素是构件和转动副;构件是机构中的_运动_单元体。 6.在平面机构中,一个运动副引入的约束数的变化范围是1-2。 7.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_(机构的原动件数目等于机构的自由度)。 8.零件与构件的区别在于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体,而零件是制造的单元体。 9.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包括m-1个转动副。 10.机构中的运动副是指两构件直接接触所组成的可动联接。 1.三个彼此作平面平行运动的构件共有3个速度瞬心,这几个瞬心必定位于同一直线上。2.含有六个构件的平面机构,其速度瞬心共有15个,其中有5个是绝对瞬心,有10个是相对瞬心。 3.相对瞬心和绝对瞬心的相同点是两构件相对速度为零的点,即绝对速度相等的点, 不同点是绝对瞬心点两构件的绝对速度为零,相对瞬心点两构件的绝对速度不为零。 4.在由N个构件所组成的机构中,有(N-1)(N/2-1)个相对瞬心,有N-1个绝对瞬心。 5.速度影像的相似原理只能应用于同一构件上_的各点,而不能应用于机构的不同构件上的各点。 6.当两构件组成转动副时,其瞬心在转动副中心处;组成移动副时,其瞬心在移动方向的垂直无穷远处处;组成纯滚动的高副时,其瞬心在高副接触点处。 7.一个运动矢量方程只能求解____2____个未知量。 8.平面四杆机构的瞬心总数为_6__。 9.当两构件不直接组成运动副时,瞬心位置用三心定理确定。 10.当两构件的相对运动为移动,牵连运动为转动动时,两构件的重合点之间将有哥氏加速度。哥氏加速度的大小为a*kc2c3,方向与将vc2c3沿ω2转90度的方向一致。 1.从受力观点分析,移动副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位于摩擦锥之内, 转动副的自锁条件是驱动力位于摩擦圆之内。 2.从效率的观点来看,机械的自锁条件是η<0。 3.三角形螺纹的摩擦力矩在同样条件下大于矩形螺纹的摩擦力矩,因此它多用于联接。 4.机械发生自锁的实质是无论驱动力多大,机械都无法运动。 F方向的方法是与2构件相5.在构件1、2组成的移动副中,确定构件1对构件2的总反力 12 R 对于1构件的相对速度V12成90度+fai。 6.槽面摩擦力比平面摩擦力大是因为槽面的法向反力大于平面的法向反力。 7.矩形螺纹和梯形螺纹用于传动,而三角形(普通)螺纹用于联接。 8.机械效率等于输出功与输入功之比,它反映了输入功在机械中的有效利用程度。 9.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有尽量简化机械传动系统,选择合适的运动副形式, 尽量减少构件尺寸,减少摩擦。 1.机械平衡的方法包括、平面设计和平衡试验,前者的目的是为了在设计阶段,从结构上保证其产生的惯性力最小,后者的目的是为了用试验方法消除或减少平衡设计后生产出的转子所存在的不平衡量_。 2.刚性转子的平衡设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静平衡设计,其质量分布特点是可近似地看做在同一回转平面内,平衡条件是。∑F=0即总惯性力为零;另一类是动平衡设计,其质量分布特

计算机中数据的表示教案

计算机中数据得表示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进制得含义。 2、掌握二进制、十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得表示方法。 3、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得方法。 4、掌握十进制整数、小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得方法。 技能目标: 1、培养学生逻辑运算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得能力.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得能力. 4、培养学生自主使用网络软件得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练习数制转换,让学生体验成功,提高学生自信心. 【教学重点】: 1、各进制数得表示方法。 2、各进制数间相互转换得方法。 【教学难点】: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之间转换得方法。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学生练习、教师总结、教师评价 【教学类型】:新授课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得数就是十进制、十进制不就是唯一得数得表示方法,表示数得数制还有哪些呢?这些数制与十进制间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制。 二、新课讲解 1、进位计数制

?以十进制为例: 十进制中采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来表示数据,逢十向相邻高位进一;每一位得位权都就是以10为底得指数函数,由小数点向左,各数位得位权依次就是100,101,102,103……;由小数点向右,各数位得位权依次为10-110—210-3 N=an?10n+ a n-1?10n—1+……+a1?101+a0?100+ a-1?10-1+ ……+a-m?10—m 数制得表示方法:为了区别不同进制数,一般把具体数用括号括起来,在括号得右下角标上相应表示数制得数字。 举例:(101) 2与(101) 10 基数:所使用得不同基本符号得个数。 权:就是其基数得位序次幂. ①十进制、二进制、十六进制、八进制得概念 (1)十进制(D):由0~9组成;权:10i;计数时按逢十进一得规则进行;用(345、59) 10 或345、59D表示。 (2)二进制(B):由0、1组成;权:2i;计数时按逢二进一得规则进行;用(101、11) 2或101、11B表示。 (3)十六进制(H):由0~9、A~F组成;权:16i;计数时按逢十六进一得规则进 行;用(IA、C) 16 或IA、CH表示. (4)八进制(Q):由0~7组成;权:8i;计数时按逢八进一得规则进行;用(34、6) 8或34、6Q表示。 总结:不同数制得表示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加括号及数字下标,另一种就是数字后加相应得大写字母D、B、H、Q。 位值位权

(完整版)机械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绪论 基本概念:机器、机构、机械、零件、构件、机架、原动件和从动件。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和机构的组成原理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1.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 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是本章的重点,也是一个难点。 为保证机构运动简图与实际机械有完全相同的结构和运动特性,对绘制好的简图需进一步检查与核对(运动副的性质和数目来检查)。 2.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 判断所设计的运动链能否成为机构,是本章的重点。 运动链成为机构的条件是:原动件数目等于运动链的自由度数目。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错误会导致对机构运动的可能性和确定性的错误判断,从而影响机械设计工作的正常进行。 机构自由度计算是本章学习的重点。 准确识别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并做出正确处理。 (1) 复合铰链 复合铰链是指两个以上的构件在同一处以转动副相联接时组成的运动副。 正确处理方法:k个在同一处形成复合铰链的构件,其转动副的数目应为(k-1)个。 (2) 局部自由度 局部自由度是机构中某些构件所具有的并不影响其他构件的运动的自由度。局部自由度常发生在为减小高副磨损而增加的滚子处。 正确处理方法:从机构自由度计算公式中将局部自由度减去,也可以将滚子及与滚子相连的构件固结为一体,预先将滚子除去不计,然后再利用公式计算自由度。 (3) 虚约束 虚约束是机构中所存在的不产生实际约束效果的重复约束。 正确处理方法:计算自由度时,首先将引入虚约束的构件及其运动副除去不计,然后用自由度公式进行计算。 虚约束都是在一定的几何条件下出现的,这些几何条件有些是暗含的,有些则是明确给定的。对于暗含的几何条件,需通过直观判断来识别虚约束;对于明确给定的几何条件,则需通过严格的几何证明才能识别。 3. 机构的组成原理与结构分析 机构的组成过程和机构的结构分析过程正好相反,前者是研究如何将若干个自由度为零的基本杆组依次联接到原动件和机架上,以组成新的机构,它为设计者进行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条途径;后者是研究如何将现有机构依次拆成基本杆组、原动件及机架,以便对机构进行结构分类。 第三章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基本概念:速度瞬心、绝对速度瞬心和相对速度瞬心(数目、位置的确定),以及“三心定理”。 2.瞬心法在简单机构运动分析上的应用。 3.同一构件上两点的速度之间及加速度之间矢量方程式、组成移动副两平面运动构件在瞬时重合点上速度之间和加速度的矢量方程式,在什么条件下,可用相对运动图解法求解? 4.“速度影像”和“加速度影像”的应用条件。 5.构件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以及构件上某点法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确定。 6.哥氏加速度出现的条件、大小的计算和方向的确定。 第四章平面机构的力分析 1.基本概念:“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及“动态静力分析” 、“平衡力”或“平衡力矩”、“摩擦角”、“摩擦锥”、“当量摩擦系数”和“当量摩擦角”(引入的意义)、“摩擦圆”。 2.各种构件的惯性力的确定: ①作平面移动的构件; ②绕通过质心轴转动的构件;

班队列训练教案

*曲品… 班队列动作教学法 课目:班队列动作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熟练掌握单人队列动作 的要领,培养良好的军人姿态 内容:一、班的队形;二、集合、离散;三整齐、报数、;四、出列、入列;五、行进、停止;六、队形变换;七、方向变换; 方法:结对练习、集体练习、评比竞赛 时间:30分钟地点:队列训练场要求:1姿态端正,军容严整,精神振奋 2、严格遵守队列场纪律,做到令行禁止 3、认真听,刻苦练;互帮互学,共同提高 一、班的队形 班的队形可分为班横队和班纵队,需要时,可分成班二列横队和班二路纵队。队列人员之间的间隔(两肘之间)约10厘米,距离(前一名脚跟至后一名脚尖)约75厘米。 1、动作要点 指挥位置与排面或基准士兵距离准确,符合动作标准。队列中相邻士兵间隔 距离准确,站立方向准确。 2、标准要求 横队时,指挥位置与班队列形成等腰三角形,距队形中央5-7步。 纵队时,指挥位置与基准士兵和最后一名士兵成一条直线,距基准3-5步。 3、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1)队列中士兵间隔不准。指挥员可用拳(拳心向下)在士兵的两肘之间向下运动,以拳能上下运动为宜。 (2 )前后距离不准。用米尺取前面士兵的脚跟与后面士兵的脚尖距离为75厘米或在地上划线,反复练习。 (3 )横队方向不正。指挥员对基准士兵纠正其站立方向,尔后令其余士 兵向基准士兵看齐。 [组织练习] 1、训练步骤 (1 )先训横队、二列横队;再训纵队,二路纵队。 (2)将四种队形串到一起训练。 2、训练方法

--- ------------------ 曲品"V T#-- ----- ----------------- (1)轮流充当指挥员摆队列。 (2)会操评比,互相观摩。 指挥流程:1、成班横队时,指挥员下达口令" 向右看齐”"向前看”; 2、然后跑向队伍的排头处,与排面平齐,距第一名同志三步到五步 的距离,面向排面,下口令“向右转”,待整个排面都转过之后,此为 班纵队,下达口令“向前对正”; 3、回到初始班横队指挥员所在位置,下达口令“向左转”; 4、下达口令“向右看齐”“向前看”。 二、集合、离散 (一)集合 集合是单个军人、分队部队按规范队形聚集进行来的一种队列动作 要领:集合时,指挥员应先发出预告或信号,如“全班注意”然后再预定队 列的中央前,面向预定形成立正姿势,下达“成XXX队集合”的口令,所属人 员听到预告或信号,原地面向指挥员成立正姿势,听到口令跑步到指定位置面向 指挥员集合(在指挥员后侧的人员应从指挥员右侧绕过)自行对正看齐,成立正 (二)解散 解散时队列人员迅速离开原队列位置(通常集合是在解散的基础上进行的) 动作要点 (1)集合时指挥员发出预告后略加停顿,随即选定方向发出集合的口令, 基准兵选择位置准确、迅速。 (2)队列中士兵动作迅速准确,碎步看齐,自行稍息 指挥流程: 1、在班横队基础上指挥员最开始位置下达口令“报数” 2、待报数完毕指挥员下达口令“ 解散”,此时,所属人员单数先前一步双数后 退一步,然后自行转体,随后指挥员下达口令“全班注意”,此时所属人员均取捷径转体面向指挥员;指挥员向左转体90度,下达口令“成班二列横队集合” 听到口令后,所属人员取捷径转体再次面向指挥员,迅速提臂,跑步出去,单数列紧随班横队时第一名同志,双数列紧随班横队时第二名同志,十四步立定,跑步节奏为“ 一(左脚)二(左脚)三(左脚)四(左脚)五(左脚)一二三四”

机械原理电子教案

第一章绪论教学内容 *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及作用 *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现状 学习要求 *明确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和内容,及其在培养机械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全局中的地位、任务和作用。 *对机械原理学科的发展现状有所了解。 重点难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本课程研究的对象及内容。本章介绍了机器、机构、机械等名词,并通过实例说明各种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各种机构,从而明确了机构是本课程研究的主要对 象。当然,由于此时尚未具体学习这些内容,故只能是一个概括的了解。 学习安排 学习方法 如何学好本课程。 要学好本课程,首先必须对机械在一个国家中的重要作用有明确的认识,机械现在是、将来仍是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直接执行工具,没有机械的支持, 一切现代工程(宇航工程、深海工程、生物工程、通信工程、跨江大桥、过海隧道、摩天大楼、……)都将无法实现。 了解机械原理学科发展现状和趋势,既有助于对机械原理课程的深入学习,也有助于让我们深信机械工业将永不停歇地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 第二章机构的结构分析 学习内容 *机构的组成(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及机构) *机构运动简图及其绘制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 *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时应注意的事项 *虚约束对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及机构结构的合理设计 *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结构分类及结构分析 *平面机构中的高副低副 学习要求 *搞清构件、运动副、约束、自由度、运动链及机构等重要概念。 *能绘制比较简单的机械机构运动简图。 *能正确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并能判断其是否具有确定的运动;对空间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有所了解。 *对虚约束对机构工作性能的影响及机构结构合理设计问题的重要性有所认识。 *对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有所了解。 重点难点 本章的学习重点是:构件、运动副、运动链及机构等概念,机构运动简图的绘制,机构

小学数学三年级《统计:简单的数据分析》优质教学设计教案

简单的数据分析 一、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和起始格与其他格表示不同单位量的条形统计图。 2. 让学生根据统计图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通过分析寻找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 进一步的判断和决策。 3. 通过数学活动体验与同伴交流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感受数学与 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统计知识对于生活的指导作用。 二、 教学重点 认识不同的条形统计图法。 三、 教学难点 进行简单的数据分。 四、 教学具准备 电脑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纵向条形统计图 出示图片:我带你们看一个地方,你们知道这是哪吗?(水立方)这是哪?(鸟巢) 师:北京为了筹备第29 届奥运会除了新建了这两个标志建筑以外,还改建了一些原有 的体育馆,比如工人体育馆和首都体育馆。知道它们分别可以容纳多少名观众吗? 【课件演示】:奥运会场馆情况统计图 1.这是一份?(板书:统计图)这份统计图和我们二年级学过的有什么不同? 工人体育馆首都体育馆 人水立方 奥运场馆容纳人数统计图 鸟巢

2.我们看看工体的座位情况,它有多少座位啊?怎么知道的? 师:如果按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图那样,每个小格代表2或者5行不行? 小结:得按照数据的大小来决定单位格代表多少。 3.首体呢?在什么范围?怎么看的?(出示:18000) 师:观察这张统计图,如果去掉竖线,你还认识吗? 4.水立方里可以容纳多少人呢?为什么? 5.鸟巢的座位数占9个格多一点,你猜猜鸟巢有多少座位?为什么都估计90000多? 看来单位格表示多少特别重要。(出示91000人) 师:我们都知道开幕式在鸟巢进行,为什么?(场馆大,容人多。) 你是通过什么猜的?(板书:数据) 师:如果把这张图改变方向,你还认识吗? (二)横向条形统计图 师:绿色奥运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一起看看北京用水的情况是怎样的。 【课件演示】 1.这张统计图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有什么不同?(横向) 2.课件:这是哪里?(北海)知道北海有多少水吗?(出示:60 )怎么知道的? 师:这是一家洗浴中心,现在北京大街上的洗浴中心越来越多了,北京市所有洗浴中心的年用水量是(出示:条形)你们为什么表示惊奇? 师:谁来指一指大概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猜猜是多少?(出示:132) 北海 的蓄水量洗浴业北京市部分生活用水情况与北海蓄水量对比统计图 洗车业

队列训练教案范文

队列训练教案范文 单人军人队列训练教材 课前准备 教学准备:1清点人数(即报数) 2着装(顺序不要变,指挥员不稍息) 下达科目 科目:单个军人队列动作(一个字也不要错) 内容:立正,稍息、停止间转法、跨立,立正???(根据所训练内容而定) 目的:通过xx的训练,使同志们掌握xx的动作要领及其组织训练方法,打牢队列动作基础。 (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 时间:大约X小时 地点:队列训练场 方法:理论提示,讲解示范,分组练习,评比竞赛,小结讲评,考核 验收 要求:(全体人员自行立正) 1 认真听,仔细看,勤思考,刻苦练 2 精神饱满,姿态端正,严格遵守队列纪律 3 提倡能者为师,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

(指挥员下达各班带开组织训练) 作业实施 注意:1在进行所有内容的训练第一步讲解示范时,首先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内容完整准确的背诵一遍。随后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规定内容进行解释,边解释边做动作。最后指挥员不讲解,将规定动作做两到三遍示范。2在进行讲评的时候所需注意的细节:讲评前所有人均为稍息指挥员下达稍息,当指挥员发出讲评的口令,全体人员自行立正,然后指挥员敬礼下达请稍息,当指挥员讲评时讲到存在的问题时,所有人自行立正,当指挥员把存在的问题讲完之后,指挥员敬礼并下达请稍息,最后指挥员说讲评完毕时,所有人自行立正。3所有动作要领均按照新颁布的条令条例作为标准。 第一个训练内容:立正,稍息 综述: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态,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 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自行立正。 稍息是站法的三种动作之一通常与立正互换,是立正动作的一种调节。 一动作要领:1立正: 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

队列训练教案

队列训练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队列训练教案作业提要课目:队列训练目的:通过训练,使同志们掌握队列动作的动作要领,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内容:一、立正、稍息、跨立 二、停止间转法 三、敬礼 四、步法的行进与停止 五、步法变换 六、行进间转法 七、脱帽、戴帽 八、坐下、蹲下、起立方法:讲解示范、体会练习,评比竞赛。时间:×地点:训练场要求:精神振作、姿态端正、动作规范。

作业进程 1、清点人数,整理服装。 2、宣布训练提要。 3、提示有关理论,必要时说明本课的训练意义。作业实施……………………………………………………××分钟第一个训练内容:立正、稍息、跨立理论提示: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态,是队列动作的基础。军人在宣誓,接受命令,进见首长和向首长报告,回答首长问话,升降国旗和军旗,奏国歌和军歌等严肃庄重的时机和场合,均应当自行立正。稍息是站法的三种动作之一通常与立正互换,是立正动作的一种调节。跨立即跨步站立,其主要用于军执勤和上分区列队等时机和场合,可以与立正互换。口令:立正,稍息,跨立动作要领:

当听到立正的口令以后,两脚跟迅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60度,两脚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稍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四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关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稍高。稍息的动作要领是:当听到稍息的口令以后,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掌的三分之二,两脚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稍息过久可以自行换脚当听到跨立的口令以后,左脚向左跨出约一脚之长,两脚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落于两脚之间。两手后背,左手握右手腕,拇指跟部与外腰带下沿(内腰带上沿)同高;右手手指并拢自然弯曲,手心向后。达到的标准及要求:立正是军人的基本姿态,俗称军姿训练,是的形象工程,良好的军姿是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的体现;同时队列训练也是一项比较枯燥乏味的训练项目,作为一名教练员,要善于启发诱导,调动大家的训练积极性,把训练的着眼点放在塑造良好形象,培育坚毅性格上来.使大家养成良好的站立习惯. 立正时我们要做到“三挺,三收,一顶,一睁,一垂,一贴;运好一口气,用好八股劲”稍息时要做到“两快两稳一准确”三挺:挺膝,挺胸,挺颈三收:收小腹,收臀部.收下颌

数据的表示教案

5.2 数据的表示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整理收集到的数据,填写简单的统计表,制作简单的统计图. 2.理解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能合理地利用统计图直观地展示数据,并通过数据获得有用的信息.能清晰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看法,能够根据统计图表中提供的信息得出比较明显的结论. 3.通过对问题的讨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据所表达的信息,发展数感,让学生体会数据在生活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从统计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得出比较明显的结论. 三、教学难点 统计图表的各自特点及数据的直观表示. 四、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介绍了数据的收集方法,并且知道收集到的数据是有用的,那么如何把数据直观地表示出来呢?同学们在电视、报纸等有关媒体中经常看到如下一些图形,出示课件中的图形,并说明名称:统计表、折线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如何运用这些图表对数据进行表示. (二)讲授新课 问题1:建校以来,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一直呈递增趋势,1956-1957学年只有515人,1966-1967学年增长到830人,1976-1977学年增长到1036人,1986-1987学年增长到1407人,1996-1997学年增长到2680人,2002-2003学年达到2938人(资料来源:侨声中学校史馆) 1.让学生设计一张统计表,把数据填入表中,简明地表达这段文字的信息. 2.再让学生设计一张折线统计图,直观地表明这种递增趋势.(分小组制作,让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与课件中的图形进行比较) 3.展示课件中的统计表(表5.2.1)并说明:统计表可以简明地表达一段文字的信息,但利用统计表并不能直观地看到它的增减趋势.为了更直观地看出,可设计折线统计图来表示数据. 4.展示课件中的折线统计图(图5.2.1). (1)引导学生从这张图中得到一些明显的结论: ①我校每学年的在校生人数总体上呈现增长的趋势.

小学生队列训练教案3篇

小学生队列训练教案3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队列训练教案,希望你们能喜欢, 队列训练教案一 第一个训练内容立正、稍息. 动作要领 当听到“立正”的口令,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微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听到“稍息”的口令,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第二个训练内容:停止间转法是部队停止间变换方向的一种方法,分为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半面向右转、半面向左转。 向右------转向左------转 动作要领 听到“向右------转”的口令,以右脚跟为轴,右脚跟和左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转90度,体重落于右脚,左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向左转照此法动作。 齐步-------走、立------定。 动作要领 当听到“齐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75厘米,按照先脚跟

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在向前大半步着地,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第3个训练内容正步行进与立定 正步——走。立——定 动作要领 当听到“正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踢出7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10厘米处,离身体10厘米;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30厘米。 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30度),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第4个训练内容跑步 其口令为:跑步--走。 动作要领:当听到领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85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5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15.2 数据的表示 教案

15.2 数据的表示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根据收集到的或提供的数据,设计、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通过观察统计图,培养从统计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绘制统计图表的过程中,能根据题意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让学生获得动手参与的情感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设计、制作统计图表的过程中,树立自信心,体会数据的作用,学会用数据说话.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据数据设计简单的统计图表. 难点:根据统计图表提取信息,对不规范统计图的识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某班委会决定用勤工俭学所得的班费购买一些有意义的书,为了满足大部分同学的需求,决定购买科技类,中外名著,课程辅导类等书籍.但有多少同学喜欢科技类?有多少同学喜欢中外名著?有多少同学喜欢课程辅导类或其他读物?如果老师安排你去购买书籍,为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你该怎样完成这一任务呢?(学生经过充分的思考后进行讨论和交流,并达成共识)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请同学们看教育软件需求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量一量每部分的圆心角是多少度? 2.各部分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你量出的圆心角度数与百分比有何关系? 在学生活动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板书. 扇形统计图表示的是总体和部分的关系,其中圆代表总体,圆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总体中的不同部分,扇形的大小反映的是部分占总体的百分比的大小. 解决问题2: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归纳出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①求各部分百分比;②

求各部分圆心角=360°×百分比;③画扇形统计图.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1.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品位,在“文明湖北·美丽宜昌”读书活动中,某学习小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随机调查了该校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绘制了平均每人每天课外阅读时间统计图. (1)补全扇形统计图中横线上缺失的数据; (2)被调查学生中,每天课外阅读时间为60分钟左右的有20人,求被调查的学生总人数; (3)请你通过计算估计该校学生平均每人每天课外阅读的时间. 【答案】 (1)1-(10%+30%+55%)=5% (2)20÷10%=200(人) (3)60×10%+40×30%+20×55%=6+12+11=29(分钟) 四、典例精析,拓展新知 根据某中学同学们最喜爱的体育活动扇形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最喜欢哪种课外活动? (2)最受欢迎的两类课外活动是什么,它们的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3)图中的各个扇形分别代表什么? (4)图中的所有百分比之和是多少? (5)假如你是校长,为了尽可能多地满足同学们的需求,你会增添哪种体育设施? 教学说明: 从扇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进行决策. 五、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某实验中学2015年秋季计划给入学新生订做校服,学校拿出甲、乙、丙、丁四种式样的校服来征求师生的意见,得出如下的数据:

队列训练教案

队列训练教案 第一个训练内容立正、稍息 . 动作要领 当听到“立正”的口令,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60度;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微向后张;两臂下垂自然伸直,手指并拢自然微曲;拇指尖贴于食指第二节,中指贴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颌微收,两眼向前平视。 听到“稍息”的口令,左脚顺脚尖方向伸出约全脚的三分之二,两腿自然伸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身体重心大部分落于右脚。 第二个训练内容: 停止间转法是部队停止间变换方向的一种方法,分为 向右转、向左转、向后转、半面向右转、半面向左转。 向右------转向左------转 动作要领 听到“向右------转”的口令,以右脚跟为轴,右脚跟和左脚掌前部同时用力,使身体协调一致向右转90度,体重落于右脚,左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右脚,成立正姿势。转动和靠脚时,两腿挺直,上体保持立正姿势,向左转照此法动作。 齐步-------走、立------定。 动作要领 -------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迈出75厘米,按照先脚跟当听到“齐步后脚掌的顺序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贴于食指第二节,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自然里合,手心向内稍向下,拇指根部对正衣扣线并与最下方衣扣同高,

向后摆臂时,手臂自然伸直,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在向前大半步着地,两 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成立正姿势。 第3个训练内容正步行进与立定 正步——走。立——定 动作要领 当听到“正步——走”的口令,左脚向正前方踢出75厘米,适当用力使全脚掌着地,同时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上体正直,微向前倾;手指轻轻握拢,拇指伸直,贴于食指第二节;向前摆臂时,肘部弯曲,小臂略成水平,手心向内稍向下,手腕下沿摆到高于最下方衣扣10厘米处,离身体10厘米; 向后摆臂时(左手心向右、右手心向左),手腕前侧距裤缝线30厘米。 听到“立——定”的口令,左脚再向前大半步着地(脚尖向外30度), 两腿挺直,右脚取捷径迅速靠拢左脚,同时将手放下,成立正姿势。 第4个训练内容跑步 其口令为:跑步,,走。 动作要领:当听到领令,两手迅速握拳提到腰际,约与腰带同高,拳心向内,肘部稍向里合。听到动令,上体微向前倾,两腿微弯,同时左脚利用右脚掌的蹬力跃出约,,厘米,前脚掌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照此法动作;两臂前后自然摆动,向前摆臂时,大臂略直,肘部贴于腰际,小臂略平,稍向里合,两拳内侧各距衣扣线约,厘米;向后摆臂时,拳贴于腰际。 第5个动作:踏步 口令:踏步-----走(停止间)。踏步(行进间) 动作要领:听到“踏步----走”口令,两脚在原地上下起落(抬脚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15厘米,落下时,前脚掌先着地),上体保持正直,两臂按齐步

中南大学《机械原理授课教案》教材

机械原理 绪论 机械-人造的用来减轻或替代人类劳动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 任何机械都经历了:简单→复杂的发展过程 起重机的发展历程: 斜面→杠杆→起重轱辘→滑轮组→手动(电动)葫芦→现代起重机(包括:龙门吊、鹤式吊、汽车吊、卷扬机、叉车、电梯-电脑控制)。 机构-能够用来传递运动和力或改变运动形式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如:连杆机构、机械凸轮机构、齿轮机构等。 机器-根据某种具体使用要求而设计的多件实物的组合体。 如: 缝纫机、洗衣机、各类机床、运输车辆、农用机器、起重机等。 一、典型机器的分析: 机器的种类繁多,结构、性能和用途等各不相同,但具有相同的基本特征。 1.内燃机 内燃机 工作原理: 1.活塞下行,进气阀开启,混合气体进入汽缸; 2.活塞上行,气阀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在顶部点火燃烧; 3.高压燃烧气体推动活塞下行,两气阀关闭; 4.活塞上行,排气阀开启,废气体被排出汽缸。 内燃机的工作过程: 进气压缩爆炸排气

内燃机各部分的作用: 活塞的往复运动通过连杆转变为曲轴的连续转动,该组合体称为:曲柄滑块机构 凸轮和顶杆用来启闭进气阀和排气阀;称为:凸轮机构 两个齿轮用来保证进、排气阀与活塞之间形成协调动作,称为:齿轮机构 各部分协调动作的结果:化学能机械能 二、机器的共有特征: ①人造的实物组合体; ②各部分有确定的相对运动; ③代替或减轻人类劳动完成有用功或实现能量的转换 三、机器的分类: 原动机-实现能量转换(如内燃机、蒸汽机、电动机) 工作机-完成有用功(如机床等) 机构 机械原动机 机器 工作机 四、机器的组成: 原动部分-是工作机动力的来源,最常见的是电动机和内燃机。 工作部分-完成预定的动作,位于传动路线的终点。 传动部分-联接原动机和工作部分的中间部分。 控制部分-保证机器的启动、停止和正常协调动作。 原动机传动工作 控制 §2本课程在教学中的地位 一、课程性质:技术基础课 二、作用:承前启后 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为今后学习诸如自动武器原理、机床夹具设计、机床、机械制造工艺学等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课程设计实践,可以培养同学们初步具备运用手册设计简单机械装备的能力,为今后操作、维护、管理、革新武器装备创造条件。

重庆大学机械原理结构分析习题3第二章 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 1.填空题: (1)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根据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可看成是由和组成的。 (2)由M个构件组成的复合铰链应包括个转动副。 (3)零件是机器中的单元体;构件是机构中的单元体。 (4)构件的自由度是指;机构的自由度是指。 (5)在平面机构中若引入一个高副将引入个约束,而引入一个低副将引入个约束,构件数、约束数与机构自由度的关系是。 (6)一种相同的机构组成不同的机器。 A.可以 B.不可以 (7)Ⅲ级杆组应由组成。 A.三个构件和六个低副; B.四个构件和六个低副; C.二个构件和三个低副。(8)内燃机中的连杆属于。 A.机器 B.机构 C.构件 (9)有两个平面机构的自由度都等于1,现用一个有两铰链的运动构件将它们串成一个平面机构,这时自由度等于。 A .0 B.1 C.2 (10)图1.10所示的四个分图中,图所示构件系统是不能运动的。 2.画出图1.11所示机构的运动简图。

3.图1.12所示为一机构的初拟设计方案。试求: (1)计算其自由度,分析其设计是否合理?如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需说明。(2)如此初拟方案不合理,请修改并用简图表示。 4.计算图1.13所示机构的自由度,判断是否有确定运动;若不能,试绘出改进后的机构简图。修改的原动件仍为AC杆(图中有箭头的构件)。 5.计算图1.14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6.计算图1.15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7.计算图1.16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8.判断图1.17所示各图是否为机构。 9.计算图1.18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10.计算图1.19所示机构的自由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