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昆虫生物学特性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昆虫生物学特性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昆虫生物学特性
2020年(生物科技行业)昆虫生物学特性

(生物科技行业)昆虫生物

学特性

第二章昆虫生物学特性

昆虫生物学是研究昆虫的个体发育史,包括昆虫从生殖、胚胎发育、胚后发育、直至成虫各时期的生命特征。同时仍要讨论昆虫在壹年中的发生过程,即它们的年生活史和发生世代等。

§1昆虫的生殖方式

一、俩性生殖

雌雄个体经交尾、受精,进行繁育后代。卵生、。

昆虫的绝大多数种类进行俩性生殖和卵生,即须经过雌雄俩性交配,雌性个体产生的卵子受精之后,方能正常发育成新个体。俩性生殖和其它各种生殖方式在本质上的区别是,卵通常必须接受了精子以后,卵核才能进行成熟分裂;而雄虫在排精时,精子已经是进行过减数分裂的单倍体生殖细胞:这种生殖方式在昆虫纲中极为常见,为绝大多数昆虫所具有。二、孤雌生殖(parthenogenesis):不经俩性交配即产生新个体,或虽经俩性交配,但其卵未

受精,产下的不受精卵仍能发育为新个体。

分为以下3种类型。

(壹)偶发性孤雌生殖(sporadicparthenogenesis):偶发性孤雌生殖是指某些昆虫在正常情况下行俩性生殖,但雌成虫偶而产出的末受精卵也能发育成新个体的现象。常见的如家蚕、壹些毒蛾和枯叶蛾等。

(二)经常性孤雌生殖(constantparthenogenesis):经常性孤雌生殖也称永久性孤雌生殖。这种生殖方式在某些昆虫中经常出现,而被视为正常的生殖现象。可分为俩种情况:

1、在膜翅目的蜜蜂和小蜂总科的-些种类中,雌成虫产下的卵有受精卵和未受精卵俩种,前者发育成雌虫,后者发育成雄虫。

2、有的昆虫在自然情况下,雄虫极少,甚至尚未发现雄虫,几乎或完全行孤雌生殖,如壹

些竹节虫、粉虱、蚧、蓟马等。

(三)周期性孤雌生殖(cyclicalparthenogenesis):周期性孤雌生殖也称循环性孤雌生殖。昆虫通常在进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后,再进行1次俩性生殖。这种以俩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交替的方式繁殖后代的现象,又称为异态交替(heterogeny)或世代交替(alternationofgenerations)。如棉蚜从春季到秋末,行孤雌生殖10壹20余代,到秋末冬初则出现雌、雄俩性个体,且交配产卵越冬。

三、多胚生殖(polyembryony):壹个受精卵细胞产生俩个之上胚胎的生殖方式(小蜂)。

四、卵胎生(viviparity)(如麻蝇)

多是昆虫的生殖方式均为卵生,即雌虫将卵产出体外,进行胚胎发育。但有些昆虫的卵在母体内发育成熟且孵化,产出来的不是卵而是幼体,形式上近似于高等动物的胎生,但胚胎发育所需营养是由卵供给,且非来自母体,也无子宫和胎盘之区别,所以又称为假胎生。如介壳虫、蓟马、麻蝇科和寄蝇科的壹些种类。

五、幼体生殖(Paedogenesis):未成熟的幼虫体内已具有卵巢,卵以孤雌生殖的方式发育为

更小的幼虫,而后咬破母体而出。经过若干次幼体生殖后,有的幼虫才化蛹变为成虫。§2昆虫的卵和胚胎发育

卵(ovum,egg)是昆虫发育的第壹个虫态。

壹、卵的基本构造

卵的构造:卵孔、卵壳、卵黄膜、卵黄、原生质表层、卵壳。

卵(ovum或egg)是壹个大型细胞,外面包有壹层起保护作用的卵壳(chorion),下面为壹薄层卵黄膜(vitellinemembrane),其内为原生质和卵黄。卵黄充塞在原生质网络的空隙内,但在紧贴卵黄膜下面的原生质中则没有卵黄,这部分原生质特称为周质(periplasm)。壹般将这种形式的卵称为中黄式卵(centrolecithalegg)。卵末受精时,其细胞核位于卵的中央。

卵的前端有1个或若干个贯通卵壳的小孔,称为卵孔(micropyle),是精子进入卵内的通道,因而也称为精孔或受精孔。卵孔附近区域常有放射状、菊花状等刻纹,可作为鉴别不同虫种卵的依据之壹。卵壳是由卵巢管中卵泡细胞所分泌形成的,有保护卵和防止卵内水分过量蒸发的作用。卵壳的结构十分复杂,可分为若干层次,如吸血蝽的卵壳由外向内可分为抗性外卵壳层、软外卵壳层、软内卵壳层、琥珀层、外多元酚层、鞣化蛋白质层、内多元酚层等共7层。前2层组成外卵壳,后5层组成内卵壳。这些层次均为亲水性的。雌虫排卵前,卵细胞在卵壳下面分泌壹层极薄的蜡层,为疏水性的,有防止卵内水分蒸发和水溶性物质侵入的作用。卵孔只终止于蜡层,当精子进入且穿破蜡层数小时后,蜡层又重新愈合。雌虫产卵时,其附腺分泌由鞣化蛋白组成的粘胶层附着于卵壳外面,卵孔也为之封闭。粘胶层能够阻止杀卵剂的侵入。

二、卵的类型和产卵方式

昆虫卵的大小种间差异很大,大的可达40mm(螽斯),赤眼蜂的卵则很小,长度仅有0.02-0.03mm。

昆虫卵的形状也是多种多样的。最常见的为卵圆形和肾形,此外仍有半球形、球形、桶形、瓶形、纺锤形等。草蛉类的卵有壹丝状卵柄,蝽的卵仍具有卵盖。有些昆虫在卵壳表面有各种各样的脊纹,或呈放射状(如壹些夜蛾),或在纵脊之间仍有横脊(如菜粉蝶),以增加卵壳的硬度。

昆虫的产卵方式有单个分散产的,有许多卵粒聚集排列在壹起形成各种形状的卵块的。有的将卵产在物体表面,有的产在隐蔽的场所甚至寄主组织内。

和杀虫剂的关系:卵壳的不透水性,只能使用酯类药剂或熏蒸剂杀卵;卵壳、卵黄膜的厚度影响药剂的穿透力;卵的发育期影响药效,壹般越冬卵抗药力强,胚胎发育期抗药力弱。所以利用杀卵剂应注意适期适量。

三、胚胎发育

当卵排至雌虫受精囊口时,受精囊内贮存的精子经卵孔进入卵内。在精子进入卵内后,卵核即从卵中部开始向边缘移动,且进行俩次分裂(其中壹次为减数分裂),所产生的成熟卵核和进入卵内的1个精子结合成为合核(zygote),而所产生的极体和进入卵内的其余精子不久均退化消失。合核又移向卵的中央,且开始分裂,即开始胚胎发育。由于绝大多数昆虫的卵具有丰富的卵黄,所以不象其它动物那样进行整个细胞的完全分裂,而是以子核连同周围的少量原生质向卵的表面移动,且连同周质在卵的表面形成壹层细胞层,再继续分裂发育。昆虫的这种卵裂方式,属于不完全分裂和表面分裂。但有些低等昆虫(如弹尾目),由于卵黄稀少,其卵裂常是先进行完全分裂,继之进行表面分裂,为壹过渡性卵裂方式。

卵生昆虫的胚胎发育大致可分为卵裂、胚盘形成、胚带形成、胚膜形成、胚层形成、胚体分节、附肢形成、胚动、体壁形成及背合等若干阶段,可是在昆虫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些发育现象实际上是同步进行的。

§3昆虫的胚后发育

昆虫自卵内孵出,到成虫羽化且达到性成熟为止的整个发育过程,称为胚后发育(postembryonicdevelopment)。其中包括幼虫至蛹(或若虫)及成虫性成熟之前的产卵前期等发育阶段。胚后发育所需的时间因昆虫种类不同而异,同种昆虫在不同季节也不相同。如蚜虫只需几天,美洲十七年蝉长达10余年,但多数昆虫的胚后发育为数周或数月。

壹、孵化

昆虫胚胎发育到壹定时期,幼虫或若虫破卵壳而出的现象,称为孵化(hatching)。

鳞翅目幼虫多用上颚咬破卵壳而出,双翅目蝇科幼虫的口钩也有类似作用。有些昆虫具有特殊的破卵结构,如刺、骨化板,翻缩囊等,这些结构统称为破卵器(eggburster)。

某些没有破卵构造的昆虫孵化,则依靠虫体内部产生的张力。当胚胎发育完成后,有的

常将羊膜水吞入消化道,或吸入空气,使虫体膨大,再依靠肌肉活动所产生的压力而挤压卵壳;或借腹部肌肉伸缩,把血液挤向头部,将压力集中头部破卵器以顶破卵壳。蝽类卵盖周围卵壳较薄,可借头部压力顶开卵盖。

初孵化的幼虫,体壁的外表皮尚未形成,身体柔软,色淡,抗药能力差。随即吸入空气或水(水生昆虫)使体壁伸展。壹些夜蛾、天蛾等的初孵幼虫,常有取食卵壳的习性。有些种类在幼虫孵化后,且不马上开始取食活动,而常常停息在卵壳上或其附近静止不动。此期仍可继续利用包在中肠内的胚胎发育的残余卵黄物质。

二、昆虫的变态及类型

1、变态(metamorphosis):昆虫在胚后发育中,从幼虫到成虫不但体积增大,仍要经过外部形态、内部器官构造以及生活习性上的壹系列变化,这种现象生物学上称为变态。

2、变态的类型

1/完全变态(completemetamorphosis):经卵、幼虫、蛹、成虫,幼虫和成虫在外部形态、内部构造、生活习性上均不壹样。

复变态(hyPermetamorphosis):幼虫体形仍要经若干变化,如鞘翅目的芫箐是较典型的例子。芫箐的幼虫取食蝗虫卵,第1龄幼虫有发达的胸足,行动活泼,以搜寻蝗卵,称"

三爪幼虫"(triungulin)。当它进入蝗虫卵囊内取食后,脱皮

变为体壁柔软、胸足不很发达、行动迟缓的蛴螬型幼虫。经

过若干龄后深入土中,脱皮变成胸足更退化、体壁坚硬的伪

蛹型幼虫(拟蛹),且以此虫态越冬,翌年化蛹且羽化为成虫。

2/不完全变态(incompletemetamorphosis):经卵、幼虫、

成虫三个时期。可分为:

渐变态(paurometabo1a):幼虫和成虫形态相似、生活习性相同,仅性未成熟,翅呈翅

芽状,“若虫”。如:直、半、同翅目。

半变态(hemimetabola):幼虫和成虫形态不相似,生活环境、习性也不相同,壹般幼虫水生,成虫陆生,“稚虫”,如:蜻蜓。

过渐变态(hyperaurometabola):似渐变态,有不食不动的类蛹期,过度类型,如:缨、同翅目的粉虱、雄蚧虫。

3/增节变态(anamorpllosis)(原尾目):幼虫、成虫基本相似,幼虫腹部体节随蜕皮增加,9-12节。

4/表变态(epimorphosis)(弹、双、缨尾目):幼虫、成虫基本相似,成虫继续蜕皮。

5/原变态(prometamorphosis)(蜉蝣目):具有亚成虫期。

三、昆虫的幼虫期

昆虫幼虫或若虫从卵内孵化、发育到蛹(全变态昆虫)或成虫(不全变态昆虫)之前的整个发育阶段,称为幼虫期(1arvalstage)或若虫期(nymphstage)。幼虫期的变化体当下体重增长和蜕皮。幼虫足的类型:原足型、多足型、寡足型、无足型。

(1)原足型(protopod):是尚未发育完全的胚胎。体柔弱,腹部不分节,胸足等附肢仅是几个突起,内部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不能独立生活,浸浴在寄主体液或卵黄中,吸取寄主营养发育。如卵寄生蜂的早期幼虫。

(2)多足型(po1ypod):头部明显,咀嚼式口器,具三对胸足,2-8对腹足。如蛾、蝶的幼虫。

(3)寡足型(oligopod):头部明显,咀式口器,三对胸足、无腹足。分三个类型。

a蛃型(campodeiform):体近纺锤形,体壁较硬,头前伸,前口式,胸足发达,行动活泼,善爬行、捕食。如草蛉、瓢虫的幼虫。

b蛴螬型(scarabaeform):体肥,弯曲成c形,具胸足,爬行缓慢。如蛴螬。

c蠕虫型(vermiform):体细长,略扁平,胸部和腹部粗细壹致,胸足较短,如叩头虫、拟步形虫幼虫。

(4)无足型(apodous):即无胸足,又无腹足。根据幼虫头部发育情况无足型幼虫分为三类。a显头型(eucephalouslarva):幼虫具有明显的骨化头部。如象甲、天牛幼虫。

b半头型(hemicephalouslarva):幼虫头部仅前半部骨化,大部分缩入胸内。如大蚊、虻类及卷叶象甲科幼虫。

c无头型(acephalouslarva):头部退化缩入前胸,可见口钩,如蝇类幼虫。

四、昆虫的蛹期

蛹(pupa)是昆虫发育转化的阶段,组织分解破坏幼虫临时性营养器官

和组织发生建立成虫期繁殖器官。蛹的三种类型:

(1)裸蛹(exaratepupa):也称自由蛹、离蛹,蛹的足、翅露于体外,

可自由活动,腹节间也可活动。如:鞘、膜翅目甲虫和蜂类。

(2)被蛹(obtectPupa):附肢、翅贴在体上,不能活

动,大多数或全部腹节也不能活动。如:鳞翅目的蛾蝶类。

(3)围蛹(coarctatepupa):蛹体本身是裸蛹,由幼

虫末次蜕皮形成的蛹壳包围,如:多数蝇类的蛹。

蛹期防治:蛹不食不动,借助茧、土室或隐蔽地点,防治可用灌水的方法使蛹窒息,也可采摘蛹,或深翻地时拣拾、深埋,也可用药剂防治。

第四节成虫的生物学

昆虫的成虫期是昆虫发育的最后壹个阶段,也是昆虫的生殖时期。包括羽化、交尾、产卵。

壹、羽化(emergence):完全变态的昆虫蜕去蛹壳或不完全变态的昆虫蜕去末龄若虫的皮化为成虫的过程。

二、性成熟和补充营养:有的昆虫幼虫期生殖腺已成熟,羽化后即交配产卵如家蚕。有的成虫期须取食补充营养,生殖腺才能成熟如:桑天牛、金龟子。利用补充营养可设置诱捕器,作为预测预报和防治的措施。

三、昆虫的二型性和多型现象

a雌雄二型(sexualdimorphism):指俩性成虫在形态上,甚至在生活习性上的差异,包括生殖器不同,体型、构造、色泽等方面的不同。而且在生产活动中也是经常用的。例如,蛾类的翅缰往往雄的只有1根,雌的则为2根之上;蝇类的复眼,雄性的大而几乎左右相接,雌性的则较小而明显分离;雄蚊触角呈环毛状,雌蚊则为丝状;等等。如:袋蛾、多数蚧虫,雌虫无翅,雄虫有翅;舞毒蛾雄成虫体小、色深,雌成虫体大、色浅,翅上的斑纹也不完全相同。第二性征不可能在幼虫期出现,这本身就说明它同俩性活动的联系。

b多型现象(Folymorphism):指昆虫不只在雌雄个体上差异,而且在同壹性别内形态也分几种类型

如:营社会性生活的昆虫,蜜蜂、蚂蚁。

多型现象可有不同的成因。在鳞翅目昆虫中往往有因季节变化而出现变型的,这种现象城为季节变型。如黄蛱蝶(Polygoniacaureum)有“夏型”和“秋型”之分,“夏型”的色泽较深而鲜明(特别是翅的反面),翅缘的缺刻较钝圆。又如桃黄斑卷叶蛾(Peroneacrocopepla)有所谓“夏型”、“冬型”和“中间型”之分,“夏型”的前翅为鲜黄色,“冬型”前翅为灰褐色。在凤蝶科中这种现象更为普遍。鳞翅目幼虫,如条螟

(Procerasvenosatus)也有季节变型,“夏型”条螟幼虫腹部各节有4个排列成方形的黑褐色斑点,“冬型”在越冬时上述斑点消失,而在背面出现4条紫褐色纵条。壹般认为这类变型都是环境条件的改变而造成的,其中特别是温、湿度的影响最大。这能够从人为改变饲育条件而获得不同的类型得到证明。

丝带凤蝶的雌性和雄性

§5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壹、昆虫的世代和年生活史

1、昆虫的世代(generation):壹个新个体从离开母体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壹个世代。壹个世代通常包括卵、幼虫、蛹及成虫等虫态。世代的长短因种而异,和环境有关。

昆虫壹年发生的世代数的多少是受种的遗传性所决定的。壹年发生l代的昆虫,称为壹化性(univo1tine)昆虫,如大豆食心虫、梨茎蜂、舞毒蛾等。壹年发生俩代及其之上者,称为多化性(po1yvo1tine)昆虫,如棉铃虫壹年发生3~4代,棉蚜壹年可发生l0~30余代。也有些昆虫则需俩年或多年完成1代,如大黑鳃金龟俩年发生1代,沟金针虫、华北蝼蛄约3年发生l代,十七年蝉则需17年发生1代。

多化性昆虫壹年发生代数的多少,仍和环境因素,特别是温度有关,所以同种昆虫在不同地区壹年发生的代数也有不同。如亚洲玉米螟在黑龙江省壹年发生l代,在山东省壹年发生2-3代,在江西省壹年发生4代,在广东、广西省(区)壹年发生5-6代。

多化性的昆虫常由于成虫产卵期长,或越冬虫态出蛰期不集中,而造成前壹世代和后壹世代的同壹虫态同时出现的现象,称为世代重叠。也有壹些昆虫出现局部世代(partialgen-eration)的现象,如棉铃虫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壹年发生4代,以蛹越冬,

但有少部分第4代蛹当年羽化为成虫,且产卵发育为幼虫,然而由于气温降低而死亡,形成不完整的第5代。多化性昆虫越冬的壹代常称为越冬代,以幼虫越冬,称其为越冬代幼虫,以蛹、成虫和卵越冬,则分别称为越冬代蛹、越冬代成虫和越冬代卵。

2、昆虫生活年史:

壹种昆虫在壹年内的发育史或当年的越冬虫态开始活动起到第二年越冬虫态结束止的发育经过。

了解昆虫的世代和生活年史有利于更好地掌握虫情、虫态,以寻找合适的时机防治。二、昆虫的休眠和滞育

(壹)休眠(dormancy)是由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便可恢复生长发育。如东亚飞蝗以卵越冬,甜菜夜蛾以蛹越冬等都属于休眠性越冬。休眠性越冬的昆虫耐寒力壹般较差。

(二)滞育(diapause)是昆虫长期适应不良环境而形成的种的遗传性。在自然情况下,当不良环境到来之前,生理上已经有所准备,即已进入滞育。壹旦进入滞育必需经过壹定的物理或化学的刺激,否则恢复到适宜环境也不进行生长发育。滞育性越冬和越夏的昆虫有固定的滞育虫态。滞育又可区分为专性滞育和兼性滞育俩种类型。

1、专性滞育(obligatorydiapause)又称确定性滞育。这种滞育类型的昆虫严格为壹年发生1代,滞育世代和虫态固定。不论当时外界环境条件如何,按期进入滞育,已成为种的巩固的遗传性。如舞毒蛾壹年发生1代,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产卵,此时尽管环境条件是适宜的,但也不再进行生长发育,以卵进入越冬状态。其它大豆食心虫等也皆属专性滞育越冬。

2、兼性滞育(facuitativediapause)又称任意性滞育。这种滞育类型的昆虫为多化性昆虫,滞育的虫态固定,但世代不定。如桃小食心虫在北方,主要以壹代,少数以二代幼虫越冬。昆虫的滞育虫态因种类而异,可出当下任何虫态或虫期。

成虫期滞育主要表现为性腺的滞育,即生殖腺(卵巢或辜丸)停止发育,不能交配产卵,但有的仍可取食。七星瓢虫的滞育成虫当气温适宜时,虽能活动取食,但不交配产卵。

对昆虫滞育产生影响的光周期(Photoperiod)是指壹昼夜中的光照时数和黑暗时数的节律,壹般以光照时数表示,是影响昆虫滞育的主要因素。引起昆虫种群中50%的个体滞育的光照时数,称为临界光周期(criticalphotoperiod)。不同种或同种不同地理种群的昆虫。根据昆虫滞育对光周期的反应,可将昆虫分为以下4种滞育类型。

1、短日照滞育型即长日照发育型。其特点是昆虫滞育的个体数随日照时数的减少而增多。通常光周期长于12~16小时,仍可继续发育而不滞育。壹般冬季滞育的昆虫,如亚洲玉米螟等属于此类型。

2、长日照滞育型即短日照发育型。其特点是昆虫滞育的个体数随日照时数的增加而增多。通常光周期短于12小时,仍可继续发育而不滞育。壹些夏季滞育的昆虫,如小麦吸浆虫等属于此类型。

3、中间型光周期过短或过长均可引起滞育,只有在相当窄的光周期范围内才不滞育。如桃小食心虫在25℃时,光照短于13小时,老熟幼虫全部滞育;光照长于17小时,半数之上滞育;而光照为15小时时,则大部分不滞育。

4、无光周期反应型光周期变化对滞育没有影响。如苹果舞毒蛾、丁香天蛾等。

研究昆虫的休眠和滞育,有助于进行害虫的发生期预测,寻求害虫的薄弱环节,开展越冬防治。

§6昆虫的习性和行为

壹、昆虫的趋性

趋性(taxis)是指昆虫对外界刺激(如光、温度、湿度和某些化学物质等)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行为活动。趋向活动称为正趋性,负向活动称为负趋性。

昆虫的趋性主要有趋光性、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等。

趋光性:指昆虫对光的刺激所产生的趋向或背向活动,趋向光源的反应,称为正趋光性;背向光源的反应,称为负趋光性。不同种类,甚至不同性别和虫态的趋光性不同。多数夜间活动的昆虫,对灯光表现为正的趋性,特别是对黑光灯的趋性尤强。

趋化性:昆虫对壹些化学物质的刺激所表现出的反应,其正、负趋化性通常和觅食、求偶、避敌、寻找产卵场所等有关。如壹些夜蛾,对糖醋液有正趋性;菜粉蝶喜趋向含有芥子油的十字花科植物上产卵;而菜蛾则不趋向含有香豆素的木犀科植物上产卵,表现为负趋化性。趋温性、趋湿性是指昆虫对温度或湿度刺激所表现出的定向活动。

二、假死性

假死性(feigndeath)是指昆虫受到某种刺激或震动时,身体卷缩,静止不动,或从停留处跌落下来呈假死状态,稍停片刻即恢复正常而离去的现象。如金龟子、象甲、叶甲以及粘虫幼虫等都具有假死性。假死性是昆虫逃避敌害的壹种适应。

三、昆虫的群集性

同种昆虫的个体大量聚集在壹起生活的习性,称为群集性(aggregation)。但各种昆虫群集的方式有所不同,可分为临时性群集和永久性群集俩种类型。

临时性群集是指昆虫仅在某壹虫态或某壹阶段时间内行群集生活,然后分散。如苹果天社蛾的低龄幼虫行群集生活,老龄后即行分散生活;多种瓢虫越冬时,其成虫常群集在壹起,当度过寒冬后即行分散生活。

永久性群集往往出当下昆虫个体的整个生育期,壹旦形成群集后,很久不会分散,趋向于群居型生活。如东亚飞蝗卵孵化后,蝗蛹可聚集成群,集体行动或迁移,蝗蝻变成虫后仍不分散,往往成群远距离迁飞。飞蝗属永久性群集的害虫,但有群居型和散居型之别,且二者是能够互相转化的。飞蝗的群集是蝗蝻粪便中含有壹种引起群集的外激素--蝗呱酚(locustol)

的缘故。虫口密度越大,越容易引起群集,而且越集越多。对这种群集,只有大量消灭蝗蝻,使虫口密度变得稀少,才能使其转化为散居型。多数昆虫的永久性群集主要是由于视觉器或嗅觉器受到环境的刺激,引起虫体内特殊的生理反应,且产生外激素的作用所造成的。四、本能:昆虫以壹系列非条件反射表现出的复杂的神经活动,可遗传,如:筑巢、结茧。由内激素调节控制。

五、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

绝大多数昆虫的活动,如交配、取食和飞翔等都和白天和黑夜密切相关,其活动期、休止期常随昼夜的交替而呈现壹定节奏的变化规律,这种现象称为昼夜节律(circadianrhythm)。根据昆虫昼夜活动节律,可将昆虫分为:

日出性昆虫(diurnalinsects):如蝶类、蜻蜓、步甲和虎甲等,它们均在白天活动。

夜出性昆虫(nocturnalinsects):如小地老虎等绝大多数蛾类,它们均在夜间活动。

昼夜活动的昆虫:如某些天蛾、大蚕蛾和蚂蚁等,它们白天黑夜均可活动。

有的仍把弱光下活动的昆虫称为弱光性昆虫(crepuscularinsects),如蚊子等常在黄昏或黎明时活动。

由于大自然中昼夜的长短变化是随季节而变化的,所以很多昆虫的活动节律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多化性昆虫,各世代对昼夜变化的反应也不相同,明显地表当下迁移、滞育、交配、生殖等方面。昆虫的昼夜活动节律,表面上见似乎是光的影响,但在实际上昼夜间仍有很多变化着的其它因素,例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食物成分的变化、异性释放外激素的生理条件等。

六、拟态和保护色

壹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

现象,称为拟态(mimicry)。这是动物朝着在自然选择

上有利的特性发展的结果。拟态能够分为俩种主要类型。壹种称为贝氏拟态(Batesianmimicry),其特点是被"模拟"者不是捕食动物的食物,而拟态者则是捕食动物的食物。例如大斑蝶的幼虫,因取食萝靡草而使其成虫血液中具有萝靡草中的壹种有毒的糖苷,能使取食它的鸟类呕吐;而"模拟"大斑蝶的红蛱蝶则是无毒的,如果鸟类曾先吃过红蛱蝶,那么以后大斑蝶也会被捕食,但因吃了大斑蝶使鸟类中毒呕吐,则鸟类将不敢再捕食这俩种蝶类。另壹种称为缪氏拟态(Mullerianmimicry),即"模拟"者和被"模拟"者都是不可食的,捕食动物只要误食其中之壹,则以后俩者就都不受其害。如在红萤科、蜂类、蚁类中均可见到这种拟态现象。

竹节虫(模拟枝和叶)

保护色(protectiveco1oration)是指壹些昆虫的体色和其周围环境的颜色相似的现象.如栖居于草地上的绿色蚱蜢,其体色或翅色和生境极为相似,不易为敌害发现,利于保护自己。菜粉蝶蛹的颜色也因化蛹场所的背景不同而异,在甘蓝叶上化的蛹常为绿色或黄绿色,而在篱芭或土墙上化蛹时,则多呈褐色。

有些昆虫既有保护色,又有和背景形成鲜明对照的体色,称为警戒色(warningcoloration),更有利于保护自己。如蓝目天蛾,其前翅颜色和树皮相似,后翅颜色鲜明且存类似脊椎动物眼睛的斑纹,当遇到其它动物袭击时,前翅突然展开,露出后翅,将袭击者吓跑。

有些昆虫既有保护色,又能配合自己的体型和环境背景,保护自己。如壹些尺蛾幼虫在树枝上栖息时,以末对腹足固定于树枝上,身体斜立,体色和姿态酷似枯枝;竹节虫多数种类形似竹枝;大部分枯叶蛾种类的成虫体色和体形和枯叶极为相似。因而都不易被袭击者所发现。

资源昆虫的利用

第1期(总第68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No. 1 (GSNO. 68) 2004年2月 Forest By-Product and Speciality in China Feb. 2004  54 资源昆虫的利用 金传玲 (辽宁省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沈阳 110036)昆虫是地球上动物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种类。它 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成为我们生存的竞争对手,如为害作物和建筑以及传播疾病等;又能为人类带来显著的利益,如蜜蜂、家蚕等益虫。昆虫种类占自然界动物已知种类的70%以上,世界上约有150万种,中国昆虫资源十分丰富,约有15万种以上。昆虫繁殖力强、生物量大,属于再生资源。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逐渐发现除一些古老的资源昆虫外,还有大量的资源昆虫值得开发、繁殖和利用。 资源昆虫是指那些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行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并有经济价值的昆虫。 资源昆虫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九大类:食用资源昆虫、医药资源昆虫、饲料资源昆虫,工业原料资源昆虫、观赏资源昆虫、娱乐资源昆虫、害虫天敌资源昆虫、植物传粉资源昆虫及其它用途资源昆虫。 广义的资源昆虫也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一级资源昆虫:包括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能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的种类,如工业原料昆虫、药用昆虫、饲料昆虫、食用昆虫、工艺观赏昆虫等。第二类是二级资源昆虫(也称为中间资源昆虫):指必须作用于其它生物面对人类产生利益的昆虫,如天敌昆虫、农作物传粉昆虫等。第三类指特殊资源昆虫;包括教学和科研材料、仿生学对象、环境保护、构成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今后作为生物工程重要基因库等特殊用途的昆虫种类。 许多国家都在开发昆虫产业,开展昆虫产业的基础和生产的技术研究。其开发领域相当广泛,主要有:利用昆虫生产优质高蛋白质,食用昆虫及食疗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昆虫培养细胞及大量培养昆虫细胞的装置的研究,从昆虫体中提取工业及医药用品,药用昆虫的开发,绢丝昆虫的开发,用绢丝昆虫生产生理活性物质,饲料昆虫的研究,害虫天敌利用的研究。传粉昆虫利用的研究,利用昆虫处理家畜废弃物的研究等。德国是开发利用昆虫蛋白质最早的国家之一。日本1992年昆虫商品额已达2600亿日元,并预测40年后医用蛋白质等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55000亿日元。 自从现代生物科学在20世纪降临,昆虫在提供生命基础知识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有关遗传学、染色体行为,动物生态学、进化生物学、物种的形成等诸方面的 4 小结  以上所述74种蕨类植物生活型多样有土生、水生、附生、石生,它们大多喜温暖阴湿的森林环境,成为森林植被中草本层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一旦森林遭到破坏,绝大多数该类植物也随之消失。而蕨类植物资源原本是一个还未充分开发的资源库,要保护好它,首先要保护森林,其次对一些疗效明显的资源日益减少的种类,进行野生变家种的栽培驯化研究,如水龙骨、石韦、瓦韦等。 除桫椤、金毛狗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外,水龙骨科、卷柏科、凤尾蕨科、石松科、鳞毛蕨科等常用中草药在本区资源较为丰富,蕴藏量较大,可根据资源具体情况,进行合理开发。在保护资源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上,着重开发特色的中药材品种。 对其中一些药用价值高、临床疗效显著的种类,需深入研究它们的有效成份、药理及临床效应。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2. 2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 全国中草药汇编彩色图谱.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7. 3 福建省科学技术委员会编著. 福建植物志(第一卷). 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 4 罗献瑞主编. 实用中草药彩色图集. 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在“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中找答案)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 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 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 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片段的排列顺序。2.RNA酶的剪切分为()、()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和()。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

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1 1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昆虫记》 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一、导读概要 《昆虫记》也叫做《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是法国杰出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传世佳作,亦是一部不朽的著作。它不仅是一部文学巨著,也是一部科学百科。 【作者介绍】 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年),一位严谨、细致、热爱生命、珍爱自然的昆虫学家。1823年生于法国南部圣雷翁村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一生中先后取得了业士学位、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47年,来到阿雅克修中学,在那里遇到了影响了他人生选择的两位学者,他从此打定主意,教学之余潜心研究昆虫。1857年,他发表了处女作《节腹泥蜂习性观察记》,这篇论文修正了当时的昆虫学祖师列翁·杜福尔的错误观点,由此赢得了法兰西研究院的赞誉,被授予实验生理学奖。达尔文也给了他很高的赞誉,在《物种起源》中称法布尔为“无与伦比的观察家”。1879年,《昆虫记》第一卷问世。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不毛但却是矢车菊和膜翅目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在余生的35年中,法布尔就蛰居在荒石园,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 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名著导读《昆虫记》必考知识点汇总 2 2 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的后九卷。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 【主要内容】 主要描写昆虫本能习性、劳动、婚恋、繁衍和死亡等生活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充满了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①既是科普著作,同时也是文学经典 ②全文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充满了盎然的情趣 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作品简评】 《昆虫记》是一部严谨的科学著作,但面孔却十分和善,不故作深刻,深入浅出,没有干巴巴的学究气,没有学术著作的晦涩枯燥与一本正经,“没有充满言之无物的公式、一知半解的瞎扯,而是准确地描述观察到的事实,一点儿不多,一点儿不少。” 作者法布尔拥有“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在本书中,作者将专业知识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娓娓道来,在对一种种昆虫、日常生活习性、特征的描述中体现出作者对生活世事特有的眼光。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本人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本书的问世被看作动物心理学的诞生。《昆虫记》不仅是一部研究昆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歌生命的宏伟诗篇,法布尔也由此获得了“科学诗人”、“昆虫荷马”、“昆虫世界的维吉尔”等桂冠。 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

可食用昆虫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前景

食虫资源的利用及前景 作为食物被人类利用的食用昆虫具有种类繁多,资源数量大,繁殖力可培育等特点。人类利用食用昆虫的历史非常悠久,中国和世界上的许多民族都有食用昆虫的历史,而且,这种习俗一直延续至今。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食用昆虫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脂肪、脂肪酸、维生素和矿质元素等成分,营养价值很高。食用昆虫的这些特点表明其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是一种值得人类利用的宝贵资源。根据食用昆虫的特点,人类可以以原形昆虫食品、昆虫蛋白食品、昆虫油料产品和昆虫保健食品等方式加以利用。 一食用昆虫的资源价值 昆虫具有丰富的物种资源与多元化的生存方式作为一类特殊的食用资源,昆虫与其他生物资源相比,有种类多、资源数量大、种群繁殖力强、可培育等特点。据统计,地球上的昆虫种类有800万种以上,已描述过的昆虫种类有180万种,占已知动物种类的50%以上,每年还不断有众多的新种发现。昆虫不仅种类多,而且种群数量巨大,繁殖力很强,有的每头雌虫一次的产卵数量可达粒以上,可产卵多次,有的昆虫可繁殖多代。昆虫物种丰富、资源数量大的特征为食用昆虫资源利用奠定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昆虫分布范围广泛,几乎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中都有昆虫生存,昆虫的食性多种多样,有植食性、腐食性、寄生性等,广阔的生存地域性和多样化的取食方式为食用昆虫资源的培育和利用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和可能性。据统计,全世界的食用昆虫有很多种,所有目的昆虫都有人食用。墨西哥已确定种名的食用昆虫有种,在泰国东南

部,市场常见的食用昆虫有很多种,日本年时统计,食用昆虫就有很种,在中国,已确定种名的有种。随着研究的深入和人工饲养繁育昆虫技术的发展,将会有更多的食用昆虫被人类培育和利用,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食品和营养需求。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除了5’ 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 IF-2 )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 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 DNA重组技术)三部分。 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 hnRNA在转变为mRNA 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第三章 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第三章昆虫的生物学特性 一、选择题 1. 雌雄异体,必须经过两性交配,卵必须经过受精作用,才能发育成新的后代个体的生殖方式称为生殖。 A. 有性; B. 无性; C. 胎生; D. 孤雌 2. 卵胎生的营养来源与卵生相同,只是其生殖方式属于幼生,如双翅目的科和寄蝇科的一些种类。 A. 家蝇; B. 丽蝇; C. 麻蝇; D. 头蝇 3.昆虫通常在进行1次或多次孤雌生殖后,再进行1次有性生殖的现象,称为周期性孤雌生殖,多属于这种生殖方式。 A. 叶甲; B. 白蚁; C. 蜜蜂; D. 蚜虫 4. 完全变态不同于不完全变态的最主要特征是具有一个期。 A. 卵; B. 幼虫; C. 蛹; D. 成虫 5. 卵是昆虫个体发育的第一个虫态,由和卵内营养物质组成。 A. 卵壳; B. 卵巢; C. 输卵管; D. 产卵管 6.口器、触角、足及翅不紧紧贴附在蛹体上、可活动的蛹称为,如蜂类的蛹。 A. 活蛹; B. 被蛹; C. 围蛹; D. 裸蛹 7.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蜕皮而出的过程称为。 A. 孵化; B. 蜕皮; C. 羽化; D. 化蛹 8. 粪食性、腐食性、尸食性等昆虫能清除环境中的有机废弃物,故有昆虫之称。 A. 环保; B. 植保; C. 肉食; D. 植食 9.一种动物“模拟”其它生物的姿态得以保护自己的现象,称为。 A. 警戒色; B. 拟态; C. 保护色; D. 伪装 10.流线型体型是水生昆虫适应环境的结果,可以减少游泳阻力,如、牙甲等。A. 叶甲;B. 天牛;C. 金龟子;D. 龙虱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主要差别。 昆虫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地叫完全变态发育.完全变态发育的幼虫与成虫在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蜜蜂,蚕等. 不完全变态发育:幼体与成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非常相似,但各方面未发育成熟,发育经历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例如:蜻蜓、蟑螂、蝼蛄、蟋蟀、蝗虫等.因此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的区别是后者没有蛹这一时期. 2.举例说明昆虫的三种栖息习性。 散居性:分散生活,多数种类属此 群栖性:同种大量个体聚集在一起,如叶甲, 飞蝗 社群性:群体中不同个体有分工,如白蚁,蜜蜂

昆虫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昆虫资源的研究 姓名:耿国欢专业:2011级旅游管理本科 学院(系):地理与旅游系学号:20111241032037 【内容摘要】:昆虫作为世界上生物量最大的生物类群,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研究 资源昆虫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先通过对昆虫资源的一些概述,引出昆虫与人类的关系,阐述昆虫对人类的利与弊,然后着重介绍几类有重要利用价值的资源昆虫的特点,最后简单说一下该如何利用和保护昆虫资源。 【关键词】昆虫资源、人类、关系、利用 【正文】 一、昆虫资源概述 这个充满生命力的地球上,每天都能看到、接触到不同的生物,而跟我们人类接触最多的,非昆虫莫属。昆虫是地球上动物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种类。它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成为我们生存的竞争对手,如为害作物和建筑以及传播疾病等:又能为人类带来显著的利益,如蜜蜂、家蚕等益虫。昆虫种类占自然界动物已知种类的70%以上,世界上约有l 5O万种,中国昆虫资源十分丰富,约有l5万种以上。昆虫繁殖力强、生物量大,属于再生资源。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逐渐发现除一些古老的资源昆虫外,还有大量的资源昆虫值得开发和利用。资源昆虫是指那些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行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并有经济价值的昆虫。 首先,从昆虫数量上看。昆虫纲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地球上的昆虫约有1000×104种,占所有生物物种数量的一半;目前已经发现并命名的昆虫近100×104种,占已知动物物种数量的2/3。 其次,从分布范围看,昆虫由于适应能力强,分布范围很广。除海洋以外,从热带到两极,从平原到高山,地球上任何角落,几乎都有昆虫栖息。昆虫生活在地面上和土壤中,植物体表面和体内,还可以生活在水中、冰雪上、洞穴、房屋和矿山及仓库中,甚至动植物尸体和排出物上,而且还能寄生在人体和动物体上。 再次,从昆虫繁衍看,早在3.5亿年以前,在地球上已有昆虫的踪迹。在漫长的进化历史长河中,经受了无数次地壳运动和变迁,遭受地表冷热聚变、风风雨雨的折磨,昆虫以其高度的适应性存活下来。恶劣的环境造就了对各种环境高度适应的各类昆虫,并且形成物种极其繁多的昆虫世界。昆虫生产速度之高也是极其惊人的,在每年夏秋高温季节,繁殖快,代数多,许多昆虫繁殖后代的增殖个体数按几何级数增长。在人与生物圈中,昆虫世界极其丰富多彩,让人眼花缭乱。 人们提起昆虫来,总认为它们是人类的祸害。但人们千万不能忽略昆虫之中还有不少种类是人类社会中不可缺少的朋友,即使是对待有害种类,也可通过科学治理达到危害减少的目的。随着生物遗传基因工程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变害虫为益虫已成为指日可待。更何况害虫种类也产不像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多。 二、昆虫资源的分类

(完整版)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整理版)

分子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cDNA与cccDNA:cDNA是由mRNA通过反转录酶合成的双链DNA;cccDNA是游离于染色体之外的质粒双链闭合环形DNA。 2.标准折叠单位:蛋白质二级结构单元α-螺旋与β-折叠通过各种连接多肽可以组成特殊几何排列的结构块,此种确定的折叠类型通常称为超二级结构。几乎所有的三级结构都可以用这些折叠类型,乃至他们的组合型来予以描述,因此又将其称为标准折叠单位。 3.CAP:环腺苷酸(cAMP)受体蛋白CRP(cAMP receptor protein ),cAMP与CRP结合后所形成的复合物称激活蛋白CAP(cAMP activated protein ) 4.回文序列:DNA片段上的一段所具有的反向互补序列,常是限制性酶切位点。 5.micRNA:互补干扰RNA或称反义RNA,与mRNA序列互补,可抑制mRNA的翻译。 6.核酶:具有催化活性的RNA,在RNA的剪接加工过程中起到自我催化的作用。 7.模体: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中存在着某些立体形状和拓扑结构颇为类似的局部区域 8.信号肽: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15~36个氨基酸残基的肽段,引导蛋白质的跨膜。 9.弱化子:在操纵区与结构基因之间的一段可以终止转录作用的核苷酸序列。 10.魔斑:当细菌生长过程中,遇到氨基酸全面缺乏时,细菌将会产生一个应急反应,停止全部基因的表达。产生这一应急反应的信号是鸟苷四磷酸(ppGpp)和鸟苷五磷酸(pppGpp)。PpGpp与pppGpp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或几个操纵子,而是影响一大批,所以称他们是超级调控子或称为魔斑。 11.上游启动子元件:是指对启动子的活性起到一种调节作用的DNA序列,-10区的TATA、-35区的TGACA 及增强子,弱化子等。 12.DNA探针:是带有标记的一段已知序列DNA,用以检测未知序列、筛选目的基因等方面广泛应用。13.SD序列:是核糖体与mRNA结合序列,对翻译起到调控作用。 14.单克隆抗体:只针对单一抗原决定簇起作用的抗体。 15.考斯质粒:是经过人工构建的一种外源DNA载体,保留噬菌体两端的COS区,与质粒连接构成。16.蓝-白斑筛选:含LacZ基因(编码β半乳糖苷酶)该酶能分解生色底物X-gal(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产生蓝色,从而使菌株变蓝。当外源DNA插入后,LacZ基因不能表达,菌株呈白色,以此来筛选重组细菌。称之为蓝-白斑筛选。 17.顺式作用元件:在DNA中一段特殊的碱基序列,对基因的表达起到调控作用的基因元件。18.Klenow酶:DNA聚合酶I大片段,只是从DNA聚合酶I全酶中去除了5’→3’外切酶活性 19.锚定PCR:用于扩增已知一端序列的目的DNA。在未知序列一端加上一段多聚dG的尾巴,然后分别用多聚dC和已知的序列作为引物进行PCR扩增。 20.融合蛋白:真核蛋白的基因与外源基因连接,同时表达翻译出的原基因蛋白与外源蛋白结合在一起所组成的蛋白质。 二、填空 1. DNA的物理图谱是DNA分子的(限制性内切酶酶解)片段的排列顺序。 2. RNA酶的剪切分为(自体催化)、(异体催化)两种类型。 3.原核生物中有三种起始因子分别是(IF-1)、(IF-2)和(IF-3)。 4.蛋白质的跨膜需要(信号肽)的引导,蛋白伴侣的作用是(辅助肽链折叠成天然构象的蛋白质)。5.启动子中的元件通常可以分为两种:(核心启动子元件)和(上游启动子元件)。 6.分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结构分子生物学)、(基因表达与调控)、(DNA重组技术)三部分。7.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个关键性实验是(肺炎球菌感染小鼠)、( T2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这两个实验中主要的论点证据是:(生物体吸收的外源DNA改变了其遗传潜能)。 8.hnRNA与mRNA之间的差别主要有两点:(hnRNA在转变为mRNA的过程中经过剪接,)、 (mRNA的5′末端被加上一个m7pGppp帽子,在mRNA3′末端多了一个多聚腺苷酸(polyA)尾巴)。 9.蛋白质多亚基形式的优点是(亚基对DNA的利用来说是一种经济的方法)、(可以减少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随机的错误对蛋白质活性的影响)、(活性能够非常有效和迅速地被打开和被关闭)。 10.蛋白质折叠机制首先成核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成核)、(结构充实)、(最后重排)。 11.半乳糖对细菌有双重作用;一方面(可以作为碳源供细胞生长);另一方面(它又是细胞壁的成分)。所以需要一个不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2进行本底水平的永久型合成;同时需要一个依赖于cAMP—CRP的启动子S1对高水平合成进行调节。有G时转录从( S2)开始,无G时转录从( S1)开

昆虫分类学基础知识(一)教案资料

昆虫分类学基础知识(一) 昆虫分类学基础知识 昆虫是自然界中最昌盛的动物类群,其种类及数量极多。据报道,全世界现有昆虫1000万种,已描述的昆虫种类约110万种,约占整个已知动物种类总数的60%以上,并且每年仍以7000种的速度增加。 我国地域辽阔,环境复杂多样,生物资源极为丰富,是世界上昆虫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据报道,我国的昆虫种类约占世界昆虫种类的1/10,按这个比率,我国昆虫种类应超过100万种,可是我国目前已记载鉴定的昆虫种类不超过8万种,还有更多的昆虫尚未被发现和开发,而且,有不少种类在未被我们认识之前就已灭绝。因此,查清自然界昆虫资源及区系是当代科学上一项重要的内容和任务。在这方面,我国的任务尤为繁重。 昆虫不仅种类繁多,数量庞大,而且分布范围之广也是惊人的,地球上的每个角落几乎都有它们的踪迹,其中有很多种类与人类有着极为密切的利害关系。人类在生产活动和科学实验中,不但有许多害虫和益虫要认识,而且有许多在生产上迫切需要解决的近似种类或易混淆的种类要区别。 昆虫分类学(insect taxonomy)是昆虫学(entomology)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昆虫种的鉴定(identification)、分类

(classification)和系统发育(phylogeny)的科学。在数以百万计的昆虫种类中,存在着血缘的远近和亲疏关系。亲缘关系越近,其形态特征和对环境的要求、生活习性以及发生发展规律也愈相近。而昆虫分类就是在这种亲缘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分析、比较、综合、归纳”的科学方法,对地质年代中的化石昆虫与现存的昆虫种类之间,现存昆虫彼此之间以及近缘生物间进行对比研究,以了解种与种、类与类间的异同,反映不同类型昆虫间的亲缘关系,进而阐明昆虫的起源和进化,以及各类昆虫的系统发生,探讨种及种群的形成与变异,从而建立一个客观完整的分类系统来反映自然谱系的一门基础学科,其最终的目标是建立一个高度预见性的分类系统和丰富的信息存取系统,为人类开发和利用益虫(包括资源昆虫及天敌昆虫),测报及控制害虫,提供基础理论知识和科学依据。 第一节昆虫分类的基本原理 一、分类的阶元 昆虫分类的阶元(也称单元)和其它生物分类的阶元相同。分类学中有7个主要阶元:界(Kingdom)、门(Phy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pecies)。为了更详细地反映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还常在这些主要阶元加上次生阶元,如“亚”“总”级阶元等。例如在“门”下添加“亚

昆虫的习性与行为

第六章昆虫的习性与行为 习性(habits)是昆虫种或种群具有的生物学特性,亲缘关系相近的昆虫往往具有相似的习性,如天牛科的幼虫均有蛀干习性,夜蛾类的昆虫一般有夜间出来活动的习性,蜜蜂总科的昆虫具有访花习性等等。 行为(behavior)是昆虫的感觉器官接受刺激后通过神经系统的综合而使效应 器官产生的反应。研究昆虫行为的科学称昆虫行为学(insect ethology)。该方向的研究自1973年Frisch,Lorenz和Tinbergen以其出色的行为学研究获得诺贝尔奖后进展非常迅速,出现了大量的论著。 第一节昆虫的主要习性与行为 一、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 昆虫的活动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自然中昼夜变化规律相吻合的节律,即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或昆虫钟(insect clock)。绝大多数昆虫的活动,如飞翔、取食、交配等等均有固定的昼夜节律。 日出性或昼出性昆虫(diurnal insect):白天活动的昆虫; 夜出性昆虫(nocturnal insect):夜间活动的昆虫; 弱光性昆虫(crepuscular insect):只在弱光下(如黎明时、黄昏时)活动。由于自然中昼夜长短是随季节变化的,所以许多昆虫的活动节律也有季节性。昆虫活动的昼夜节律表面上看似乎是光的影响,但昼夜间还有不少变化着的因素,例如湿度的变化、食物成分的变化、异性释放外激素的生理条件等。

二、食性与取食行为 (一)食性(feeding habit) 食性就是取食的习性。昆虫多样性的产生与其食性的分化是分不开的。通常人们按昆虫食物的性质,而把它们分成 植食性(phytophagous):以植物活体为食,约占昆虫总数的40%一50%,如粘虫、莱蛾等农业害虫均属此类。; 肉食性(carnivorous):以动物活体为食; 腐食性(saprophagous):以动、植物尸体、粪便为食; 杂食性(omnivorous):以动、植物活体、尸体、粪便为食。 根据食物的范围,可将食性分为 多食性(polyphagous):以多个科的植物为食料,约占昆虫总数的40%一50%。寡食性(oligophagous):是以1个科或少数近缘科植物为食料,如菜粉蝶取食十字花科植物,棉大卷叶螟取食锦葵科植物等。 单食性(monophagous):是以某一种植物为食料,如豌豆象只取食豌豆等。 昆虫的食性具有它的稳定性,但有一定的可塑性。许多全变态昆虫成虫期的食物与幼虫期的完全不同,其他变态类的昆虫成虫与若虫或稚虫的食性相似。(二)取食行为昆虫的取食行为多种多样,但取食的步骤大体相似。如植食性昆虫取食一般要经过兴奋、试探与选择、进食、清洁等过程,而捕食性昆虫取

《植物保护学》学习指南

课程导学 一、预修课程 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微生物学、动物学。 二、学习对象: 植物生产类(农学、园艺、茶学、应用生物科学等专业)、生命科学类本科生。 三、授课内容与各知识点关系: 为了便于学生系统学习,现将植物保护学课程的知识点关系特作说明,具体见下图。 四、学习主要内容 植物保护学是围绕保护植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之目标,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和探索经济有效治理技术和科学实施途径,提高植物生产的经济效益,维护生态环境,确保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强综合性应用科学。本课程重点需要通过学习掌握下列主要内容或知识点:植物保护学各分支学科如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杂草学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与技术,以及有害生物的治理策略与技术;另方面,重点学习掌握粮食作物、杂粮、蔬菜、果树和茶树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特点、鉴别与诊断、发生发展规律及关键防治技术,以及农田常见杂草的识别与防治。

同时,通过对理论教学有关内容的学习,开展相对应的实验教学,以加强感性认识,学会基本实验技能如绘图技巧,以及鉴别昆虫、植物病原与杂草的技能。 五、学习方法 【课堂学习】课前根据教学日历安排对有关内容进行预习。课堂中认真听老师授课,并认真记录关键知识点的记笔。同时,在上课过程中遇到不明白或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问或课后提问与交流。 【课后学习】根据上课内容、教师课件以及课程网站内容,及时整理笔记,使知识点与上课内容更系统。同时,根据老师布置的作业或者课程网站中有关训练题进行自我测试,既完成作业,也测试自我知识点掌握程度。 【查阅文献与课程论文写作】为了很好完成课外讨论,结合撰写课程论文,要学会和掌握如何利用学校图书馆等网络资源或文献数据库(如中国知网、Web of Science等),收集文献,并在此基础上参考科技论文写作要求与规范撰写课程论文,并制作PPT,以便开展课程论文报告与交流。 【实验课堂教学】按照实验内容事先进行预习,在老师讲解和指导的基础上认真观察各种实验保存标本,训练有关实验操作如解剖昆虫、制作标本等。有问题及时提问,以得到解答。认真完成有关实验报告。学会标本绘图技能。 【野外考察】在教师指导下,去教学实验农场采集各种有害生物标本,并进行现场识别。对难以识别的带回实验室进行鉴定、识别。 【课外科研训练】结合本科生导师制的执行,自觉主动与老师联系,申请有关科研训练项目,学会如何写申请报告、科研报告和科研论文等。 六、考核办法 考试形式多样,包括:期末闭卷考试占50%,课堂讨论与课程论文占20%,平时作业占10%,实验操作10%。另外,课外野外调查或科研活动,以及参加学术报告等,占10%。 七、教材及参考资料 (一)教材 1)叶恭银主编. 植物保护学. 杭州: 江大学出版社, 2006 2)浙江大学《植物保护学》课程组编. 浙江大学《植物保护学实验指导书》(讲义)(第二版), 2007 (二)推荐参考书

昆虫的基本知识练习题

昆虫的基本知识练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瓢虫的前翅为() A:复翅 B:鞘翅 C:半鞘翅 D:膜翅 2、与不完全变态相比,全变态昆虫特有的虫态是()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3、有效积温定律公式K=N*(T—C),T表示() A:有效积温 B:发育天数 C:发育环境平均温度 D:发育起点 4. 蝽象的头式为()。 A 下口式 B 前口式 C 后口式 D 上口式 5.下列昆虫中,可以进行多胚生殖的是()。 A 蝗虫 B介壳虫 C 麻蝇 D小蜂 6.紧贴在皮细胞层下的一层薄膜为()。 A 表皮层 B 真皮层 C 底膜 D 体壁衍生物 7、下列属于直翅目昆虫的是 A 蝗虫 B 金龟子 C 椿象 D 螳螂 8.()口器的昆虫在危害植物后,会在危害部位形成斑点,引起畸形。 A 咀嚼式 B 刺吸式C锉吸式D虹吸式 9.蛾类的幼虫为()。 A 多足型 B 寡足型 C 无足型 D 原足型 10.昆虫从卵到成虫性成熟的个体发育史称为()。 A 一个世代 B 昆虫的一生 C 生活年史 D 昆虫的生育期 11.在下列昆虫的特征中,后翅变为平衡棒的是()。 A 直翅目 B 膜翅目 C 双翅目 D 鳞翅目 12.蜻蜓是一种()。 A 捕食性天敌昆虫 B 寄生性天敌 C 致病微生物 D 害虫 13.植物对昆虫的取食为害所产生的抗性反应,称为()。 A 抗虫性 B 不选择性 C 抗生性 D 耐害性 14.不论是成虫还是幼虫,都是捕食性的昆虫的是 A 蝗虫 B 椿象 C 草蛉 D 瓢虫

15.以下描述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身体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B.头部有口器和触角 C.腹部有三对足、两对翅 D.身体最外层是外骨骼 16.美洲斑潜蝇属于( )。 A.鳞翅目 B.斑蝇目 C.膜翅目 D.双翅目 17.蚜虫的口器为( )。 A.刺吸式 B.虹吸式 C.咀嚼式 D.锉吸式 18.金龟甲幼虫的类型属于() A.多足型 B.寡足型 C.原足型 D.无足型 19.叶蝉的触角类型属于() A.刚毛状 B.鳃叶状 C.棒状 D.羽毛状 20、下列属于昆虫的是 A 蜈蚣 B 线虫 C 蚜虫 D 蜘蛛 21、下列不属于昆虫体壁功能的是() A 听觉功能 B.阻止有毒物质的侵入 C.接受外界刺激 D.调节昆虫的行为 22、昆虫从卵孵化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要经过()等一系列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变态。A.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 B.生活习性 C.栖息环境 D.食性 23、昆虫一年中发生世代数的多少是受种的()所决定的 A遗传性 B.食性 C.环境条件 D.趋性 24、在夜间可用黑光灯大量诱杀的昆虫有() A.蛾类 B.蝶类 C.蝼蛄 D.蚜虫 25、昆虫的休眠主要由温度和湿度等不良条件引起的,特别是() A.高温 B.高湿 C.遗传 D. 26、引起昆虫滞育的主导因子是() A.低湿 B.高湿 C.光周期 D.高温 27、昆虫对外界刺激产生的定向反应称() A 食性 B 迁移性 C 群集性 D 趋性 28危害地下部分的害虫是() A 弄蝶 B 蝗虫 C 叶甲 D 蛴螬 29、失去飞翔功能具有保护身体作用的翅是() A 膜翅 B 鞘翅 C 鳞翅 D 缨翅

植物保护人才培养方案

植物保护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90103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植物保护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实践技能以及现代农业生物科学技术,具有农作物病虫草害的识别、流行监测、灾变预警及可持续控制等能力,能够在农业、林业、园艺、环保、商贸、农产品安全、生物技术和农药公司及各级植保站等相关领域或部门从事与植物保护科学有关的科研、技术推广、开发、经营和管理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现代农业生物科学、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发生规律及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主要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鉴定、测报和防控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植物病虫害流行监测、灾变预警及可持续控制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农产品安全检验、农药残留分析等基本知识,具有绿色农产品检验能力; 2、掌握农资营销、农药加工与管理企业运作的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农药推广、农药加工与经营管理能力; 3、具备数学、化学、试验统计方法等基本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继续学习和综合应用能力; 4、熟练掌握英语知识和计算机知识并达到国家规定的本科生外语水平和计算机水平,具有阅读和翻译外文资料和获取现代农业技术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 5、熟悉植保、植检和农药管理等与农业生产和植物保护相关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掌握作物学和生物科学的基本知识,具有作物生产的基本能力; 7、掌握植物保护的基本知识,具有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的诊断、鉴

定、调查、监测、植物检疫、控制和综合防治的能力。 三、专业方向 1、植物保护方向 学习和掌握有害生物安全等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具备生物安全与控制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合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和农化企业以及教学、科研单位从事有害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2、农产品安全方向 学习和掌握现代农产品安全与检验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合在农业行政管理部门、农业企业以及教学、科研单位从事与农产品安全相关的技术开发、科学研究与教学等工作。 四、素质与能力分析表(表一)

资源昆虫学复习汇总

绪论工业昆虫 资源昆虫:指其产物如分泌物、排泄物、内含物等,或虫体本身可为人类所利用,有一定的经济或社会价值,种群数量具有资源特征的一类昆虫。(P1) 资源昆虫学:研究资源昆虫生命活动规律及其保护、养殖和利用的一门昆虫学分支学科,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学科基础选修课。 资源昆虫的特点:(1)世代周期短;(2)繁殖迅速;(3)食物转化率高;(4)整体生物量大。 资源昆虫种类: 1.工业原料昆虫:虫体产物可作为重要工业原料的昆虫,包括家蚕、天蚕、绢丝昆虫、白蜡虫、紫胶虫和五倍子蚜虫等。 2.药用昆虫:包括蟑螂、螳螂、虫草、蚂蚁等。 3.食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无异味、无毒副作用的昆虫。如蝗虫、蚕蛹等。 4.饲用昆虫:蛋白质含量高,腐食性(粪食性)、杂食性,养殖成本低的昆虫,可作为其他经济动物的饲料或饲料填加剂。如家蝇、黄粉虫等。 5.鉴赏昆虫:颜色鲜艳、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的一类昆虫。如蝶类、甲虫、蟋蟀等。 6.传份昆虫:可为经济植物传粉、增产的昆虫。如蜜蜂。 7.天敌昆虫:可寄生或捕食农林害虫,抑制害虫危害的昆虫。如寄生蜂类、捕食性天敌(瓢虫、草蛉、蜻蜓)等。 8.环境监测型资源昆虫:能协助监测环境质量、处理垃圾等废物的一类昆虫,如可用水生昆虫监测水质,用蜣螂处理垃圾等。 9.生物技术研究用资源昆虫:用于遗传学、仿生学等科学研究的昆虫,如果蝇等。 工业资源昆虫:指那些已大批量地进行工厂化产品加工加工的原料昆虫、或是其产物可进行大批量共产化产品加工的昆虫。 工业资源昆虫种类: 1.产丝昆虫: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的昆虫称为产丝昆虫。如家蚕、天蚕等 2.产胶产蜡昆虫:某些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成若虫能分泌胶质或蜡质产物,这些产物也是工业原料之一,这类昆虫就称为产胶产蜡昆虫。如紫胶虫、白蜡虫等。 3.产单宁、色素类昆虫:某些昆虫寄生在植物叶片上形成外壳富含单宁的虫瘿、而某些昆虫体内含有胭脂色素、洋红色素等,因此可将其作为工业原料提取单宁或色素类等物质,这类昆虫也就称为产单宁、色素类昆虫。如五倍子蚜虫、胭脂蚧等。 家蚕分类阶元:鳞翅目蚕蛾科 作用:能够吐丝结茧、且茧可被人类用于缫丝织绸 取食:由于人工的长期驯化,家蚕成为基本上靠桑叶作饲料的寡食性昆虫。 家蚕形态特征: 幼虫:长圆筒形,由头、胸、腹3部分构成。头部外包灰褐色骨质头壳,胸部3个环节各 蛹:蛹体分头、胸、腹3部分。雌蛹腹部大而末端钝圆,第8腹节腹面正中线上有1条纵线;雄蛹腹部小而末端尖,在第9腹节腹面中央有1褐色小点。雌蛹腹部肥大,在第8腹节腹面的正中线上,有一条X状弧线线,雄蛹在第8、9腹节腹面正中线的交界处,有一小点。

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完全版

分子生物学常见名词解释完全版(中英文对照) A Abundance (mRNA 丰度):指每个细胞中mRNA 分子的数目。 Abundant mRNA(高丰度mRNA):由少量不同种类mRNA组成,每一种在细胞中出现大量 拷贝。 Acceptor splicing site (受体剪切位点):内含子右末端和相邻外显子左末端的边界。Acentric fragment(无着丝粒片段):(由打断产生的)染色体无着丝粒片段缺少中心粒,从而 在细胞分化中被丢失。 Active site(活性位点):蛋白质上一个底物结合的有限区域。 Allele(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据给定位点基因的不同形式。 Allelic exclusion(等位基因排斥):形容在特殊淋巴细胞中只有一个等位基因来表达编码的 免疫球蛋白质。 Allosteric control(别构调控):指蛋白质一个位点上的反应能够影响另一个位点活性的能力。Alu-equivalent family(Alu 相当序列基因):哺乳动物基因组上一组序列,它们与人类Alu 家族相关。 Alu family (Alu家族):人类基因组中一系列分散的相关序列,每个约300bp长。每个成员 其两端有Alu 切割位点(名字的由来)。 α-Amanitin(鹅膏覃碱):是来自毒蘑菇Amanita phalloides 二环八肽,能抑制真核RNA聚 合酶,特别是聚合酶II 转录。 Amber codon (琥珀密码子):核苷酸三联体UAG,引起蛋白质合成终止的三个密码子之一。Amber mutation (琥珀突变):指代表蛋白质中氨基酸密码子占据的位点上突变成琥珀密码 子的任何DNA 改变。 Amber suppressors (琥珀抑制子):编码tRNA的基因突变使其反密码子被改变,从而能识 别UAG 密码子和之前的密码子。 Aminoacyl-tRNA (氨酰-tRNA):是携带氨基酸的转运RNA,共价连接位在氨基酸的NH2 基团和tRNA 终止碱基的3¢或者2¢-OH 基团上。 Aminoacyl-tRNA synthetases (氨酰-tRNA 合成酶):催化氨基酸与tRNA 3¢或者2¢-OH基团共价连接的酶。 Amphipathic structure(两亲结构):具有两个表面,一个亲水,一个疏水。脂类是两亲结构,一个蛋白质结构域能够形成两亲螺旋,拥有一个带电的表面和中性表面。 Amplification (扩增):指产生一个染色体序列额外拷贝,以染色体内或者染色体外DNA形 式簇存在。 Anchorage dependence (贴壁依赖):指正常的真核细胞需要吸附表面才能在培养基上生长。Aneuploid (非整倍体):组成与通常的多倍体结构不同,染色体或者染色体片段或成倍丢失。Annealing (退火):两条互补单链配对形成双螺旋结构。 Anterograde (顺式转运):蛋白质质从内质网沿着高尔基体向质膜转运。 Antibody (抗体):由B 淋巴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免疫球蛋白质),它能识别特殊的外源“抗 2 原”,从而引起免疫应答。 Anticoding strand (反编码链):DNA 双链中作为膜板指导与之互补的RNA 合成的链。Antigen (抗原):进入基体后能引起抗体(免疫球蛋白质)合成的分子。 Antiparallel (反式平行):DNA双螺旋以相反的方向组织,因此一条链的5¢端与另一条链的3¢端相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