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2CB114500-G木材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汇总

2012CB114500-G木材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汇总

2012CB114500-G木材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汇总
2012CB114500-G木材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汇总

项目名称:木材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

首席科学家:卢孟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起止年限:2012.1-2016.8

依托部门:国家林业局

一、关键科学问题及研究内容

拟以杨树等主要用材树种为研究材料,采用次生维管组织再生及离体培养等实验系统,利用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研究手段,研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合成机理;解析细胞壁主要成分协同排列、沉积及遗传因子对该过程的调控机制;阐明激素、多肽、信号转导分子等对木质部细胞分化的调控,以及材性相关基因位点的基因组定位及遗传效应分析。为速生树种材性改良的分子品种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1.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合成与调控

以杨树等材料为研究对象,解析纤维素合酶复合体结构与作用机制;研究MYB、NAC等转录因子在调控CESA基因及纤维素合成中的影响以及相关蛋白KOR、BC1和BC15与纤维素合酶复合体的互作及功能,阐明它们参与纤维素合成的分子机制;研究CSLD5、CSLD6、BC11、BC14等同源基因在木聚糖合成中的功能,解析半纤维素(木聚糖)合成机理及这些基因与纤维素合成关键基因互作、应答的机制;次生壁木质素合成关键基因(4CL基因和CAld5H基因)的调控机理,鉴定直接调控木质素合成的MYB类转录因子的功能。

2.细胞壁形成与木材材性的调控

利用应拉木形成体系研究细胞壁形成过程中起调控作用的miRNA,并从基因组水平鉴定杨树miRNA的靶基因,及其对木材细胞壁形成的影响机制;基于已有的转录组学数据,对杨树中参与细胞壁形成的关键基因进行深入的转录调控分析,筛选与次生壁加厚相关的转录因子,研究其作用模式和调控机制;开展细胞骨架调控纤维素沉积的分子机理,包括微管、目标蛋白和细胞壁三者间的调控关系和作用方式,揭示微纤丝角度和纤维聚合度与纤维素的沉积与组装的关系。

3.形成层干细胞维持、分化以及木质部发育的调控机制

利用次生维管再生等系统,研究激素、短肽、信号转导因子和转录因子等对形成层细胞发生、分化以及次生木质部不同细胞类型发育的的影响,揭示控制不同管状分子、纤维分子类型的调控因子,阐明其作用机制;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不同调控因子表达水平的杨树材料,分析形成层模式变化并结合芯片技术分析全基因表达谱的变化,揭示细胞分化相关调控网络;分析导管分化模式与细胞程序化死亡关系,特别是分析不同类型细胞PCD上游起始因子的特性。

4.木材和材性形成的比较基因组学

利用生物信息学、系统发育和比较基因组学等手段,比较不同材性林木(10个)和草本(35个)物种中纤维素、细胞壁沉积和木质部细胞分化等相关基因(基因家族)的保守与变化式样;重点阐述木材及材性基因的共性和特性;筛选木材和材性形成与调控中尚未被仔细研究过的关键基因,通过杨树等模式植物进行转基因功能验证。

5.木材品质性状QTL定位、解析与克隆

利用杨树、桉树等种质资源材料及杂交群体,进行木材品质性状QTL分析,通过目标基因组局部区域图谱加密和增加作图个体数量,提高QTL定位精度;分析QTL与环境的互作以及QTLs之间的上位性效应,分析材性相关eQTL的基因组分布特征及效应;主效QTL 区间序列测序,发现作图亲本在相应区域的杂合基因位点;利用生物信息与图位克隆相结合的方法,克隆主效基因;对克隆的主效基因开展表达调控研究,并探讨相应基因在木材形成中的作用。

6.木材品质性状的联合遗传学研究

以重要用材树种的自然群体为试材,采用全基因组和候选基因的联合遗传学策略,系统地鉴定重要木材纤维性状形成关键基因的功能、等位基因序列变异和等位基因效应,开发功能SNP标记;研究

基因内与基因间SNP位点及其组成的单倍型对木材性状的遗传效应,及遗传互作方式;发掘一批在林木自然群体中具有育种价值的功能SNP位点,初步建立林木木材品质优异新种质的早期筛选与鉴定技术体系。

二、预期目标

1.总体目标

本项目针对严重制约我国人工林木材品质改良的问题,围绕木材形成的遗传调控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以杨树等我国主要用材树种为研究材料,应用基因组学、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等理论和技术,研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合成机理, 解析细胞壁主要成分合成、排列、沉积的调控机制;揭示激素、信号转导分子等对木质部细胞分化的调控机制;分析控制木材品质性状的遗传位点及遗传效应,构建调控木材材性改良的模型,为品质改良的分子设计提供依据;发掘品质改良重要的调控因子,包括染色体区段/基因簇/基因/等位基因、miRNA等;提出针对不同材质分子设计策略、方法,为新品种培育提供理论和物质基础。

通过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林木木材形成的调控理论,提高我国林木育种在理论和技术上的原始创新能力;建立林木材性改良的分子技术体系,为优质、高产林木育种提供支撑;保持我国在人工林特别是速生林木品种培育的国际先进地位,最终为我国木材安全提供理论和技术保障。

2.五年预期目标

(1)阐明细胞壁主要化学成分的合成、纤维沉积方式的调控机理,鉴定出主要的调控因子。

(2)揭示形成层干细胞维持、分化以及木质部不同类型细胞发育的遗传调控机制,鉴定出重要调控因子。

(3)解析木材品质性状形成相关基因片段/基因簇/基因,开发基于功能基因的分子标记,初步建立一套林木木材品质优异的新种质早期筛选与鉴定技术体系。

(4)鉴定遗传因子80-100个、遗传标记120-150个,获得调控木材形成的遗传因子(基因片段/基因簇/基因及miRNA等)20-30个;分子标记10-15个;获得木材品质显著改良的新种质20-30份。(5)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80-100名,培养青年学术骨干8-10人。(6)发表SCI论文70-80篇(累计影响因子200以上);申请专利15-20项。

三、研究方案

1. 学术思路

木材形成是一个复杂的多基因调控网络,涉及木质纤维的合成及在细胞壁上的沉积,木质部不同细胞类型的分化以及个体多年径向生长等过程的调控。因此,以模式草本植物为研究材料取得的成果需要在木本植物上加以验证,而且要针对林木本身,进行木材形成的调控机制研究,才能获得系统性强、具有应用前景的研究成果。木材材性的调控包括了从亚细胞(细胞壁)、细胞、组织到个体的各个层次,需要围绕核心科学问题即木纤维的合成、细胞壁沉积方式、木质部不同类型细胞的分化和材性的遗传调控,运用分子遗传学、生物化学、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理论和方法,分离和克隆细胞壁和木纤维形成的关键基因并分析其功能;利用细胞学以及转录组等手段研究木质部细胞分化的遗传调控;利用比较基因组学研究不同材性物种的共性与特性,筛选材性控制的关键基因和关键位点;利用转基因、QTL 以及群体遗传学等手段,揭示关键基因变异对材性的影响,为我国速生优质林木培育提供原创性的理论和技术。

2. 技术途径

本项目将根据总体目标和目前该学科的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已有的杨树、桉树等基因组信息、已构建的多种林木遗传图谱和功能基因组研究资源平台,从分子、细胞、组织、个体、群体等层面上系统解析木材形成的遗传调控机制。在分子水平上,针对木材主要结构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等),采用正向与反向遗传学等策略阐明其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在细胞水平上,针对木材细胞壁沉积与加厚过程,利用转录组数据、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的手段揭示细胞壁形成的调控网络,阐明细胞骨架调控纤维素沉积的基础。在组织水平上,利用细胞生物学、功能基因组学等手段研究木质部细胞分化的遗

传调控机理。在群体水平上,组合利用基于自然群体的联合遗传学及基于家系的QTL作图技术检测控制木材品质性状QTL的效应,分析重要基因的功能,解析基因内具有育种应用价值的功能SNP标记位点。在物种水平上,利用比较基因组、生物信息学与系统生物学等手段,研究物种间木材与材性形成基因的共性与特性。最终阐明木材形成和木材品质性状遗传控制的机制,为木材材性定向分子设计与改良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主要研究路线如下图:

四、年度计划

木材检尺知识

木材检尺知识 掌握正确的木材检尺法则,是森林公安民警基础业务,是为办理各类森林案件提供最基本的证据资料,是依法行政的需要,是服务林农、服务社会的需要,也是提高自身基本技能的需要。 木材检尺必须取得木材检尺资格证书,检尺资格不仅是一种权力,更主要的是一种责任,是依法履行职责,充分体现的是严格、公正、执法。木材检尺包括竹材检尺,它一般分为立木检尺、原条检尺、原木检尺、规方材检尺及楠竹检尺等五个方面的范畴。 一、立木检尺: 伐区作业。根据《森林法》规定,凡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申请采伐许可证时,必须提出伐区调查设计文件,其他单位申请采伐许可证时,必须提出有关采伐的目的、地点、林种、林况、面积、蓄积、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内容的文件。对伐区作业不符合规定的单位,发放采伐许可证的部门有权收缴采伐许可证,中止其采伐,直到纠正为止。那么,伐区作业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1、检尺起始直径从5cm开始; 2、检尺高度一般胸高直径为准,以1.3米为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坡度伐区作业,检尺鉴定时,检尺人员要站在坡度的上方。 3、材积表的使用。立木材积表一般以当地《一元立木材积表》为计算依据。 4、木材材积的折算按0.65%的出材率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地径与胸径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一般相差在3cm范围之内。地径达10cm属检尺的起始尺度,地径在8cm以下的幼树一般不计算材积。 对立竹的检尺,一般以眉径 1.5m高度为检尺点。立竹分类:眉径在6cm 以上的属大径竹,眉径在6cm以下的则属小径竹。 二、原条检尺 原条即采伐后的木材,原条检尺即是对已采伐的木材进行检尺和材积计算。原条具有斧口、长度不定,尾径不足6cm(松材除外)的特征。 1、长度的测量以树蔸最高斧印,树梢出口以6cm为限,即从斧口上缘处量到尾径足6cm处,这个范围内为测量长度,并以整数为计算,不足1米的不予

木材检尺知识

木材检尺:log scaling 木材检尺包括竹材检尺,它一般分为立木检尺、原条检尺、原木检尺、规方材检尺及楠竹检尺等五个方面的范畴。 一、立木检尺: 伐区作业。根据《森林法》规定,凡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申请采伐许可证时,必须提出伐区调查设计文件,其他单位申请采伐许可证时,必须提出有关采伐的目的、地点、林种、林况、面积、蓄积、方式和更新措施等内容的文件。对伐区作业不符合规定的单位,发放采伐许可证的部门有权收缴采伐许可证,中止其采伐,直到纠正为止。那么,伐区作业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1、检尺起始直径从5cm开始; 2、检尺高度一般胸高直径为准,以1.3米为标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是坡度伐区作业,检尺鉴定时,检尺人员要站在坡度的上方。 3、材积表的使用。立木材积表一般以当地《一元立木材积表》为计算依据。 4、木材材积的折算按0.65%的出材率计算。 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地径与胸径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一般相差在3cm范围之内。地径达10cm属检尺的起始尺度,地径在8cm以下的幼树一般不计算材积。 对立竹的检尺,一般以眉径1.5m高度为检尺点。立竹分类:眉径在6cm以上的属大径竹,眉径在6cm以下的则属小径竹。 二、原条检尺 原条即采伐后的木材,原条检尺即是对已采伐的木材进行检尺和材积计算。原条具有斧口、长度不定,尾径不足6cm(松材除外)的特征。 1、长度的测量以树蔸最高斧印,树梢出口以6cm为限,即从斧口上缘处量到尾径足6cm处,这个范围内为测量长度,并以整数为计算,不足1米的不予计算。如7.6m则按7m 取数。检尺部位从树蔸最高斧印开始,2.5米处度量。 2、钢卷尺所量得周长÷π = 直径,即为水篾尺度。 3、弯曲木长度的检测按斧口到尾径足6cm拉直量度,去掉伐口,并同时去掉不足6cm 的尾径。 4、原条检尺操作一般需4人,具体分工为:一人记码,两人检测长度,一人测胸径并划标记,记码人员必须回复检尺员所读数据。办案中需特别注意的是,如果有当事人在场,要提醒当事人对具体检尺提出异议,并同时作好记录。

麻醉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麻醉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姓名:杨波动物医学10级3班学号:20101321 摘要:利用分子遗传学研究手段,在生物整体水平探索影响吸人麻醉药全麻敏感性的相关基因及其表达产物,是近年来开展的全麻机制研究的新方法,并在吸人麻醉药全麻敏感基因的定位、克隆及功能鉴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初步显示出其在全麻机制研究中的独特价值。 一、麻醉的概念及分类 麻醉是用认为的方法(包括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局部或者全身地改变神经、体液活动,使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消除手术所致的疼痛。现代麻醉学是研究临床麻醉、重诊检测治疗、急救复苏、镇静镇痛的理论和技术的一门科学。麻醉的主要目的是消除手术中的疼痛,避免人、动物的意外损伤,其次是便于手术操作,为外科治疗创造有利的条件,保护重要脏器的功能。麻醉分类很多种,目前在兽医临床上重要分为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研究麻醉机理主要是对全身麻醉的分子机理的研究,全身麻醉是利用某些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广泛的抑制作用,从而暂时地使机体的意识、感觉、反射和肌肉张力部分或全部丧失的一种麻醉方法。 二、研究进展 对全身麻醉的分子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整个麻醉过程的更清晰的认识,让我们能清楚地了解到麻醉作用的方法,能开发出更多更好更适用的麻醉药,能准确地解释出麻醉的每个过程中,动物会出现怎样的临床表现,对手术过程中怎么的抢救动物、何时需要解除麻醉提供理论依据。为麻醉前准备和麻醉前用药提供一个参考依据。让兽医在临床上合理合方法地应用麻醉药或麻醉方法。便于对麻醉深度的控制,避免出现用药过重对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太强而导致动物的休克甚至死亡等。 有关全身麻醉敏感基因的分子遗传学在体研究模型目前有哺乳类动物、酵母、线虫和果蝇等,对它们的麻醉敏感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为进一步阐明特异性的全麻分子靶位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吸入麻醉药是通过呼吸道吸入体内并产生全身麻醉作用的药物,吸入麻醉药的全身麻醉敏感基因的分子遗传学研究通常有顺向性和逆向性的研究:①顺向性研究(表型--基因):通过对诱发或自发突变品系的遗传筛选,获得对吸入麻醉药全麻敏感性不同的生物品系,进一步进行敏感性相关基因的染色体定位或分离克隆。研究可用于探索与全身麻醉敏感性相关的已知或未知基因。②逆向性研究(基因--表型):采用基因工程

的分子机制

附件1 G6PD基因G487A位点突变调控黑色素瘤增殖 的分子机制 一、项目基本情况 候选人:朱月春,杨银峰,况应敏,田兴亚,胡滔, 张春华,蔡天池,唐琼玲,李丹怡,吕会茹, 任娜,张正 完成单位:昆明医科大学 推荐单位:云南省教育厅 项目所属学科:基础医学 任务来源:国家计划 计划名称和编号: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红细胞G6PD缺乏时溶血机理的研究》,项目编号:39960027,2000/01-2002/12、13万元,主持人田兴亚。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云南阿昌族G6PD基因扫描及其克隆表达》,项目编号:30460049,2005/01-2007/12、20万元,主持人朱月春。 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6PD与人皮肤黑色素瘤STAT5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项目编号:30860322,2009/01-2011/12、20万元,主持人朱月春。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G6PD和NADPH氧化酶调控人黑

色素瘤细胞ROS水平及STAT5活性的分子机制》,项目编号:81160246,2012/01-2015/12、55万元,主持人朱月春。 二、项目简介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是磷酸戊糖途的关键酶。人G6PD基因位于Xq2.8,G6PD缺陷不仅引起新生儿黄疸、药物或食物诱导的急性溶血和慢性非球形红细胞性贫血等血液病,还与其他疾病如疟疾、肿瘤、糖尿病、艾滋病等有关。G6PD缺陷是人类最常见的遗传病之一,全世界患病人数超过4亿;云南省是G6PD缺乏症的高发区,并且G6PD 基因变异存在民族及地域性差异,是云南省少数民族高发的基因变异之一。同时,云南也曾经是疟疾流行区,而G6PD缺陷常被认为是疟疾阳性选择的结果。 该研究结合云南地域和民族的特点,在上述4项国家基金资助下,应用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历时16年,从云南少数民族G6PD基因变异及其溶血机理、到阿昌族G6PD基因克隆表达及酶动力学,重点研究了G6PD在UV密切相关黑色素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与分子机制,构成了从溶血性疾病到肿瘤的G6PD基因-功能系列研究并获得了如下发现: 1.调查了云南阿昌族G6PD缺陷的发病率,鉴定了云南阿昌族G6PD新单体型G6PD 487G>A/IVS5-612(G>C),并从酶动力学和分子建模阐明了G6PD 487G>A所致急性溶血的可能机理。 2.构建了稳定敲低G6PD、NOX4表达的人黑色素瘤A375稳转细胞株(A375-G6PDΔ、A375-NOX4Δ),构建了G6PD过表达的A375-G6PDΔ-G6PDWT和A375-G6PDΔ-G6PDG487A稳转细胞株。

常用木材分类

家具常用材分类 大类:A:国产木材、B:进口木材 水曲柳、红榉、榆木、老榆木、黑胡桃、美国红樱桃、欧洲花梨、非洲花梨、缅甸花梨、越南红花梨、花梨、黑檀、酸枝、紫檀、鸡翅、香檀、黄菠萝、斑马木、蛇纹木、铁刀木、桦木、红松、白松、樟子松、落叶松、油松、柞木、桐木、柳木、红橡、橡木、南美黑檀、拉丁绿檀、香杉、青松、楸木、红玫瑰、红胡桃、沙比利、白木、红檀、泰柚、柳桉、红白橡 常用的家具材简单介绍,后面部分为详细介绍。 1.按树种分:分为针叶树材(如松木、柏木等)和阔叶树材(如榆木、桦木、杨木等)。 2.按用途分,分为原条、原木、锯材三类。 3.按材质分,原木分为一、二、三等;锯材分为特等、一等、二等、三等。4.按容重分,可分为轻材—容重小于400公斤/立方米。中等材—容重在500~800公斤/立方米。重材—容 重大于800公斤/立方米。 常用木材: 1.红松:材质轻软,强度适中,干燥性好,耐水、耐腐,加工、涂饰、着色、胶结性好。 2.白松:材质轻软,富有弹性,结构细致均匀,干燥性好,耐水、耐腐,加工、涂饰、着色胶结性好。 白松比红松强度高。 3.桦木:材质略重硬,结构细,强度大,加工性、涂饰、胶合性好。 4.泡桐:材质甚轻软,结构粗,切水电面不光滑,干燥性好,不翘裂。 5.椴木:材质略轻软,结构略细,有丝绢光泽,不易开裂,加工、涂饰、着色、胶结性好。不耐腐、干 燥时稍有翘曲。 6.水曲柳:材质略重硬,花纹美丽,结构粗,易加工、韧性大,涂饰、胶合性好,干燥性一般。 7.榆木:花纹美丽,结构粗,加工性、涂饰、胶合性好,干燥性差,易开裂翘曲。 8.柞木:材质坚硬,结构粗,强度高,加工困难,着色、涂饰性好,胶合性差,易干燥,易开裂。 9.榉木:材质坚硬,纹理直,结构细、耐磨有光泽干燥时不易变形,加工、涂饰、胶合性较好。 10.枫木:重量适中,结构细,加工容易,切削面光滑,涂饰、胶合性较好,干燥时有翘曲现象。 11.樟木:重量适中,结构细,有香气,干燥时不易变形,加工、涂饰、胶合性较好。 12.柳木:材质适中,结构略粗,加工容易,胶接与涂饰性能良好。干燥时稍有开裂和翘曲。以柳木制 作的胶合板称为菲律宾板。 13.花梨木:材质坚硬,纹理余,结构中等,耐腐配,不易干燥,切削面光滑,涂饰、胶合性较好。

木材材积计算规则

木材材积计算规则 根据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4814-84《原木材积表》、GB4815-84《杉原条材积表》、GB449-84《锯材材积表》推算得出的,供各部门的木材经销、木材检量等人员用于迅速查定各类木材的累计材积数。 一、查定方法 (1)单根的或不满10根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直接从本手册中分别查得。 (2)根数为10根、20根、30根……的整十位数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先相应查出1根、2根、3根……的材积数,然后将小数点右移一位(即扩大10倍)得到。 (3)10根以上且带有个位数根数的原木、原条、特等锯材和普通锯材的材积累计数,可先得出整十位数根数的材积数,然后再加上直接查得的个位数根数的材积数而得。 二、对GB4814-84《原木材积表》的说明 1、GB4814-84《原木材积表》的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树种的原木材积计算。 (1)检尺径自4-12cm的小径原木材积由下式确定: V=0.7854L(D+0.45L+0.2)2÷100 式中: V——材积(m3); L——检尺长(m); D——检尺径(cm)。 (2)检尺径自14cm以上的原木材积由下式确定:

V=0.7854L[D+0.5L+0.005L2+0.000125L(14-l)2(D-10)]2÷100 (3)原木的检尺长、检尺径按GB144.2-84《原木检验尺寸检量》的规定检量。 (4)检尺径4-6cm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四位小数,检尺径自8cm以上的原木材积数字,保留三位小数。 2、GB4814-84《原木材积表》中的附录(圆材材积计算公式)的规定 (1)检尺长超出原木材积表所列范围而又不符合原条标准的特殊用途圆材,其材积按下式计算: V=0.8L(D+0.5L)2÷100 (2)圆材的检尺长、检尺径按GB144.2-84《原木检验尺寸检量》的规定检量。检尺径,按2cm进级;检尺长的进级范围及长级公差允许范围由供需双方商定。 (3)缺陷限度及分级标准由供需双方商定。 (4)地方煤矿用的坑木材积按下表计算: 检尺径(cm)检尺长(m) 1.4 1.6 1.8 材积(m3) 8 0.008 0.010 0.011 10 0.013 0.015 0.017 三、对GB4815-84《杉原条材积表》的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杉原条和其它树种的原条商品材材积计算。 (1)检尺径自10cm以上的杉原条材积由下式确定: V=0.39(3.50+D)2(0.48+L)÷100

木材知识 大全

以下为汇集内容: 一、木材的树种和分类 树木分为针叶树和阔叶树两大类,针叶树理直、木质较软、易加工、变形小。大部分阔叶树质密、木质较硬、加工较难、易翘裂、纹理美观,适用于室内装修。 木材的树种和分类 分类标准分类名称说明主要用途 按树种分类针叶树 树叶细长如针,多为常绿树,材质一般较软,有的含树 脂,故又称软材,如:红松、落叶松、云杉、冷杉、杉 木、柏木等,都属此类 建筑工程,木制包装,桥梁, 家具,造船,电杆,坑木,枕 木,桩木,机械模型等。 阔叶树 树叶宽大,叶脉成网状,大部分为落叶树,材质较坚硬, 故称硬材。如:樟木、水曲柳、青冈、柚木、山毛榉、 色木等,都属此类。也有少数质地稍软的,如桦木、椴 木、山杨、青杨等,都属此类 建筑工程,木材包装,机械制 造,造船,车辆,桥梁,枕木, 家具,坑木及胶合板等 按材质分类 原条 系指已经除去皮、根、树梢的木料,但尚未按一定尺寸 加工成规定的材类 建筑工程的脚手架,建筑用材, 家具装潢等 原木 系指已经除去皮、根、树梢的木料,并已按一定尺寸加 工成规定直径和长度的木料 1.直接使用的原木:用于建筑 工程(如屋梁、檩、掾等)、 桩木、电杆、坑木等 2.加工原木:用于胶合板、造 船、车辆、机械模型及一般加 工用材等 板方材 系指已经加工锯解成材的木料,凡宽度为宽度的三倍或 三倍以上的,称为板材,不足三倍的称为方材 建筑工程、桥梁、木制包装、 家具、装饰等 枕木系指按枕木断面和长度加工而成的成材铁道工程 二、木材的性质

木材 (英文名:Solid Wood) 是人类生活中必不可少之材料,具备质轻,有较高强度,容易加工之优点,且某些树种纹理美观;但也有容易变形,易腐,易燃,质地不均匀,各方向强度不一致,并且常有天然缺陷,故认识木材重要性,才能正确使用木材。 1.木材强度 质地不均匀,各方面强度不一致是木材之重要特点,也是其缺点。木材沿树干方(习惯叫顺纹)之强度较垂直树干之横向(横纹)大得多。例图为松木与杂木三方向之抗压强度。各方面强度之大小,可以从管形细胞之构造、排列之方面找到原因。木纤维纵向联结最强,故顺纹抗拉强度最高。木材顺纹受压,每个细胞都好象一根管柱,压力大到一定程度细胞壁向内翘曲然后破坏。故顺纹抗压强度比顺纹抗拉强度小。横纹受压,管形细胞容易被压扁,所以强度仅为顺纹抗压强度之1/8左右,弯曲强度介于抗拉,抗压之间。 木材顺纹抗拉强度最高,是指用标准试件作拉力试验得出数值,实际上,木材常有木节、斜纹、裂缝等“疵病”,故抗拉强度将降低很多,强度值不稳定,一般木材多用作柱、桩、斜撑、屋架上弦等顺纹受压构件,疵病对顺纹抗压强度影响不是很大,强度值也较稳定。木工师傅常说“立木顶千斤”,很好地表达了木材顺纹抗压较强之特点。木材也用作受弯构件,如梁、板。对受弯构件之木材须严格挑选,避免疵病之影响。 2.木材含水量对强度,干缩之影响

(高考生物)生物固氮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

(生物科技行业)生物固氮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

项目名称:生物固氮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首席科学家:王忆平北京大学 起止年限:2010年1月-2014年8月依托部门:教育部

一、研究内容 生物固氮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是获得最佳生物固氮体系(包括共生固氮、联合(内生)固氮等)和建立非豆科植物的自主固氮体系,具体包括:(1)阐明根瘤菌共生固氮基因表达调控的网络,根瘤菌识别、传递环境和植物信号,调节自身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2)揭示固氮及氮代谢基因调控机理,与碳代谢系统及其基因的调控偶联机制;(3)阐明共生固氮体系中植物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机理,如植物与微生物相互识别及分子信号的传导机制,克服宿主特异性,从而扩大根瘤菌的宿主范围;(4)利用单细胞真核生物--酵母菌的线粒体遗传操作系统,探索固氮基因簇向真核生物转化和表达的机制,为固氮基因向高等植物转移,建立非豆科植物自主固氮体系的奠定基础。(5)阐明固氮酶结构、功能和催化机理。 围绕上述提高生物固氮效率、扩大共生固氮植物范围、建立自主固氮体系的关键问题,主要研究内容有: (1)以模式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为材料,分离和鉴定参与根瘤菌结瘤因子信号传递的调控元件及基因,研究和建立根瘤菌与宿主植物共生关系蛋白相互作用网络;通过对豆科植物与根瘤菌、AM真菌共生的异同以及与非豆科植物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揭示非豆科植物中存在哪些与共生相关基因的功能及调控机制,为探索扩大根瘤菌寄主范围和建立非豆科共生固氮途径可能性提供科学资料;分离和鉴定LysR、GntR等家簇转录因子及其靶基因,阐明根瘤菌主代谢与共生固氮功能的相关性和调控机理;开展根瘤菌群体感应系统、Ⅲ型分泌系统及胞外多糖合成基因表达调节的双组分调控系统的研究,阐明这些代谢系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揭示根瘤菌环境适应性与竞争结瘤之间的相关性。 (2)碳代谢与氮代谢是自然界生命活动的两大主要代谢作用。固氮基因调控

木材种类大全 五

木材种类大全五 眼下,适用于家具、装饰的树种主要有:水曲柳、东北榆、柳桉、樟木、椴木、桦木、色木、柚木、山毛榉、樱桃木、紫檀、柏木、红豆杉、红松、柞木、黄菠萝、核桃楸、木荷、花梨木、红木、苦楝、香椿、酸枣等。为了准确识别树种,恰如其分地用材,必须充分了解一些常用木材的性能特征。 水曲柳:其树质略硬、纹理直、结构粗、花纹美丽、耐腐、耐水性较好,易加工但不易干燥,韧性大,胶接、油漆、着色性能均好,具有良好的装饰性能,是目前家具、室内装饰用得较多的木材。 柳桉:其材质轻重适中,纹理直或斜而交错,结构略粗,易于加工,胶接性能良好。干燥过程中稍有翘曲和开裂现象。 杨木:我国北方常用的木材,其质细软,性稳,价廉易得。常做为榆木家具的附料和大漆家具的胎骨在古家具上使用。这是所说的杨木亦称“小叶杨”,常有段子般的光泽,故亦称“缎杨”,不是本世纪中才引进的那种苏联杨、大叶杨、胡杨等。杨木常有“骚味”,,比桦木轻软。桦木则有微香,常有极细褐黑色的水浸线。这是二者的差别。 核桃楸:其木材有光泽,纹理直或斜,结构略粗,干燥速度慢,但不易翘曲,木材韧性好,易加工,切削面光滑。弯曲、油漆、胶接性能良好,钉着力强。 黄菠萝:其木材有光泽,纹理直,结构粗,年轮明显均匀,材质松软、易干燥,加工性能良好,材色花纹均很美观,油漆和胶接性能良好,钉着力中等,不易劈裂;耐腐性好,是高级家具、胶合板用材。 柞木:其木材比重大,质地坚硬、收缩大、强度高。结构致密,不易锯解,切削面光滑,易开裂、翘曲变形,不易干燥。耐湿、耐磨损,不易胶接,着色性能良好。目前装饰木地板用得较多。 香樟:其木材具有香气,能防腐、防虫。材质略轻,不易变形,加工容易,切面光滑,有光泽,耐久性能好,胶接性能好。油漆后色泽美丽。白桦:其材质略重而硬,结构细致、力学强度大、富有弹性。干燥过程中易发生翘曲及干裂,胶接性能好,切削面光滑。耐腐性较差,油漆性能良好。 桦木:产东北华北,木质细腻淡白微黄,纤维抗剪力差,易“齐茬断”。其根部及节结处多花纹。古人常用其做门芯等装饰。其树皮柔韧美丽。蒲人对此极有感情,常镶嵌刀鞘弓背等处。唯其木多汁,成材后多变形,故绝少见全部用桦木制成的桌椅 枫木:重量适中,结构细,加工容易,切削面光滑,涂饰、胶合性较好,干燥时有翘曲现象。 樟木:重量适中,结构细,有香气,干燥时不易变形,加工、涂饰、胶合性较好。

项目名称细胞分裂增殖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

项目名称:细胞分裂增殖调控的分子机理研究 完成人: 张传茂、蒋青、付文祥、傅静雁、王刚、陈强、刘沁颖 主要完成单位:北京大学 项目简介: 细胞分裂增殖是生物个体生长、发育和繁殖最重要的生命活动。它是由一系列高度动态且受到精密调控的细胞周期事件构成,包括细胞分裂起始时中心体复制、分离和成熟,核膜崩解,染色体凝集和列队,双极纺锤体装配等;以及细胞分裂结束时染色体去凝集,核膜重建等。这一复杂而精细的过程受到CDK、Polo 以及Aurora激酶家族严格的时空调控。细胞分裂增殖的异常会导致包括生长发育异常和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因此,有关细胞分裂增殖的机理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本项目主要研究细胞分裂增殖过程中核膜崩解与重建的动态变化、中心体成熟、染色体凝集与列队以及双极纺锤体装配的调控机制,并取得了以下多项重要成果: 1. 建立了应用相关蛋白质小球和细胞(包括卵细胞)提取物为材料的非细胞体系核膜重建模式,并发现核转运蛋白importin-β参与核膜装配(Curr Biol, 2001, 2002),使得核膜重建机理研究获得突破性进展。发现结合染色质的含有核定位信号的蛋白(如Nucleoplasmin)能够招募核转运蛋白importin-α,而importin-α又进一步招募importin-β。Importin-β通过结合被p34cdc2磷酸化了的核纤层受体蛋白LBR,将含有LBR的膜泡募集到染色质表面,并在RanGTP的作用下将它们释放下来以促进核膜重建(JBiolChem, 2010; JCell Sci, 2007; Cell Res,2012),进一步为核膜装配的机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2. 发现单个氨基酸位点突变可以在细胞定位和功能上实现Aurora-A向Aurora-B的转变,证实Aurora-A和Aurora-B激酶在调控细胞分裂时通过与不同底物结合,调控其自身的定位和功能,为分析Aurora-A和Aurora-B在细胞增殖过程中的调控模式及其在进化上的联系提供了新认识,也为特异性激酶抑制剂的筛选提供了新思路(PNAS, 2009)。该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积极评价,并被《NatRevCancer》、《Cur Opin Cell Biol》等广泛引用。 3. 发现Aurora A通过磷酸化TACC3蛋白,促进TACC3与纺锤体定位的clathrin结合并共同参与调控纺锤体装配(JCell Sci, 2010)。发现TACC3能够促进非中心微管成核、小星体装配和动粒-微管结合,再通过分选等关键调控步骤,建立纺锤体与染色体之间的联系(PNAS, 2013),为双极纺锤体的装配、染色体列队和分离以及细胞分裂奠定了基础。上述成果对认识细胞分裂的机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受到国际同行的积极评价,并被《NatRevMolCell Biol》、《JCell Biol》等广泛引用。 4. 发现有丝分裂期激酶CDK1和Plk1时序性磷酸化中心体蛋白Nedd1,促进Nedd1与γ-tubulin的结合以增强γ-TuRC 在中心体的募集和微管锚定,进而促进中心体成熟和纺锤体装配(JCell Sci, 2009)。发现Plk1在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期之前促进纤毛的解聚(JCell Sci, 2013a),为研究中心体成熟、纤毛解聚与细胞周期调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全新的机制,并受到了国际同行的认可和广泛引用。其中,针对Plk1在纤毛解聚中的研究,《JCell Sci》在出版当期以“PLK1 links ciliary disassembly andmitosis”为题作出配图评述和亮点文章推介。同时,国际顶级期刊《NatRevMol Cell Biol》也为该成果刊发了题为“Coordinating ciliary dynamics and cell proliferation”的研究亮点短评。

畜禽肌肉和脂肪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畜禽肌肉和脂肪发育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一、研究内容 (一)项目的总体设想 动物骨骼肌和脂肪细胞的分化、生长和组织发育的调控过程实际上是内在的遗传和表观遗传基础和外在的各种信号分子互作的结果。目前在该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对组织器官的发育学研究还多半停留在单个基因或单个分子调控作用的水平,从系统、多层次和调控分子之间网络联系开展的研究不足,因而不利于对组织器官的发育从整体和完整过程的角度解析其发育的分子机制;(2)一些调控层次,如表观遗传学、RNA、信号分子、内在代谢与微环境等层次上的研究尚属新兴,缺乏深入研究的资料,因而难以客观把握组织器官系统发育多重控制的机制;(3)对骨骼肌和脂肪发育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人和实验鼠上,由于有限的物种资源,难以从比较生物学角度全面揭示细胞分化调控网络的发生、发展机制。而且已有的研究多是针对骨骼肌和脂肪代谢疾病有关的发病机理,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4)近年来,通过干细胞技术和基因敲除等手段,在大小鼠等经典模式动物的骨骼肌和脂肪发育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揭示了控制干细胞分化及骨骼肌和脂肪发育的多种重要基因和调控通路。但在猪和鸡上,相应的手段和资料相对不足,尤其是猪、鸡骨骼肌和脂肪的胚胎干细胞技术还不够成熟,因而多能胚胎干细胞分化为猪、鸡骨骼肌和脂肪前体细胞的分子机制认识不足;其他模式动物大许多数据尚未在猪和鸡上印证,因而不够明了猪和鸡骨骼肌与脂肪发育机制的特点;骨骼肌和脂肪发育表观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尚属新兴,因而不能能解析猪和鸡品种品系发育差异的机制。(5)虽然转基因猪和鸡都有成功的报道,但技术方法尚未能达到实际生产应用的要求,也未见涉及针对调控发育基因方面的研究。 本项目运用干细胞、功能基因组、非编码RNA、RNA和蛋白组学、信号传导等先进研究手段,采用比较生物学研究策略,分别从基因转录与转录后沉默、DNA与蛋白质修饰,外周信号转导通路等层次深入研究猪和鸡的肌肉和脂肪组织发生、细胞生长和分化过程中,DNA、RNA、蛋白质以及外周信号分子之间互作的调控网络关系和系统发生机制,并在miRNA鸡的培育方面进行攻关,填补发育研究领域的一些不足,可望在猪和鸡等畜禽肌肉和脂肪发育的分子调控理论及其应用方面取得重要突破。 基于上述设想,本项目重点解决下列关键科学问题:

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

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内容 1. 核酸的分子生物学。 核酸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核酸的结构及其功能。由于 核酸的主要作用是携带和传 递遗传信息,因此分子遗传 学是其主要组成部分。由于 50年代以来的迅速发展,该 领域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 论体系和研究技术,是目前分子生物学内容最丰富的一个领域。研究内容包括核酸/基因组的结构、遗传信息的复制、转录与翻译,核酸存储的信息修复与突变,基因表达调控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等。遗传信息传递的中心法则是其理论体系的核心。 2. 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执行各种生命功能的主要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尽管人类对蛋白质的研究比对核酸研究的历史要长得多,但由于其研究难度较大,与核酸分子生物学相比发展较慢。近年来虽然在认识蛋白质的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对其基本规律的认识尚缺乏突破性的进展。 3.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 细胞信号转导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细胞内、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分子基础。构成生物体的每一个细胞的分裂与分化及其它各种功能的完成均依赖于外界环境所赋予的各种指示信号。在这些外源信号的刺激下,细胞可以将这些信号转变为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变化,例如蛋白质构象的转变、蛋白质分子的磷酸化以及蛋白与蛋白相互作用的变化等,从而使其增殖、分化及分泌状态等发生改变以适应内外环境的需要。信号转导研究的目标是阐明这些变化的分子机理,明确每一种信号转导与传递的途径及参与该途径的所有分子的作用和调节方式以及认识各种途径间的网络控制系统。信号转导机理的研究在理论和技术方面与上述核酸及蛋白质分子有着紧密的联系,是当前分子生物学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 4.癌基因与抑癌基因、肽类生长因子、细胞周期及其调控的分子机理等。 从基因调控的角度研究细胞癌变也已经取得不少进展。分子生物学将为人类最终征服癌症做出重要的贡献。

木材识别指南(木材种类大全)

绿色木材识别指南 [图文版 木材本身是一种比金属、塑料更为环保的材料,前提是这些木材来自可持续管理的森林资源。可持续的木材也被称作“绿色木材”,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固碳”的作用[注1],对环境是有益的。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一直在推广这个理念,鼓励人们购买“绿色木材”,其中包括了经FSC认证的木材和再生资源,以及“向可持续过渡的木材”[注2],它们确保了对森林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对森林原住民的保护。 “非法木材”是“绿色木材”的对立面,它们代表着破坏和罪恶[注3]。东南亚、非洲、南美洲的原始森林和俄罗斯的雪域森林,都在遭受不同程度的非法砍伐,导致的的恶果包括森林退化、动植物灭绝、原住民无家可归,甚至武装冲突。森林的消失还将加剧全球暖化和各种气象灾害的发生。 中国是全球“非法木材”最大的集散地和消费国,我们有责任通过自身行动改善目前这种状况。世界自然基金会为木材行业的相关企业提供了详细的“绿色木材”采购指南[注4],并积极推动将“合法的”作为木材品质的第一属性。绿色和平为普通消费者提供了详细的《绿色木材.材种速查手册》[注5]和查询网站[注6],帮助人们快速快速识别所采购木材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手册将木材材种划分为四个类别: [推荐购买的] : FSC认证的木材。绿色和平认为经过FSC认证的木制品符合“合法的”及“可持续的”标准。

FSC认证标志 [可接受的] :此类木材主要来自次生林或人工林,但仍有可能来自原始森林。如果该产品未标明通过FSC认证,购买时请向供应商索要完备的法律证明。 [避免购买的] :此类木材可能导致原始森林破坏或林地转化,并具有一定可能性涉嫌非法采伐。如果该产品未标明通过FSC认证,应避免购买。 [灾难性的] : 此类木材的消费极有可能造成对高保护价值森林(HCVF high conservation value forest)或者未受侵扰的原始森林(IFL intact forest landscape)的破坏,或有较高的可能

木材检尺知识汇总

第一部分树种鉴定技术 第一章树种鉴定的意义、方法和技巧 一、树种鉴定的意义 1、打击贸易欺诈。 2、打击走私犯罪。 3、保护濒危物种。 4、维护消费权益。 5、应对贸易壁垒。 二、鉴定的方法 (一)、识别方法主要有宏观识别和微观识别两种 1、宏观方法:从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进行观察 特点:简易、快速、但准确度较差 2、微观方法:针叶材——从管胞、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以及树 脂道进行观察 阔叶材——从导管、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木射 线进行观察 特点:精确、可靠、但操作复杂。通常用于在宏观识别的基础上进一步鉴定复核树种 (二)、鉴定的基本要求 1、熟悉相关木材解剖专业名词的定义 2、学会辩证对待主要特征和次要特征,并灵活运用 3、要抓住各个树种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多比较、多分析、多总结

4、反复实践,积累经验是准确鉴定的关键 5、准确的实木、切片标本是鉴定复核的有效依据 6、完整的参考文献资料是准确鉴定的技术保障 (三)树种鉴定的步骤 1、根据有无管孔,分出针叶树或阔叶树 2、针叶树看是否有树脂道: 有——松、落叶松、云杉、黄杉、银杉、油杉等六属 否——冷杉、铁杉、杉木和柏木等属 再根据树脂道大小、边心材的明显程度和宽窄、年轮的明显程度,早晚材变化以及木材的颜色、气味、光泽等特征,确定是哪一种针叶树。 3、阔叶树观察管孔在横切面上的分布状态和排列形状,木射线的宽窄和明显程度,轴向薄壁组织的分布和排列形状,边心材的明显程度树胶道的有无,波痕的有无以及木材的颜色、硬度、光泽等特征,确定是哪一种阔叶树 三、鉴定的技巧 1、识别木材——从横切面、径切面和弦切面进行观察 2、针叶树识别三要素——边心材、年轮、树脂道 3、阔叶材识别三要素——导管、木射线、轴向薄壁组织 4、熟悉每个树种的主要识别特征是快速识别树种的捷径 5、观察宏观构造时, 第二章植物学基本知识

常见木材种类汇总

常见木材种类 授课人:木材检查站刘青竹 1.红木 所谓“红木”,从一开始,就不是某一特定树种的家具,而是明清以来对稀有硬木优质家具的统称。 黄花梨:为我国特有珍惜树种。木材有光泽,具辛辣滋味;文理斜而交错,结构细而匀,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强度高。 紫檀:产于亚热带地区,如印度等东南亚地区。我国云南、两广等地有少量出产。木材有光泽,具有香气,久露空气后变紫红褐色,文理交错,结构致密、耐腐、耐久性强、材质硬重细腻。 花梨木:分布于全球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及南美、非洲。我国海南、云南及两广地区已有引种栽培。材色较均匀,由浅黄至暗红褐色,可见深色条纹,有光泽,具稍微或显著轻香气,纹理交错、结构细而匀(南美、非洲略粗)耐磨、耐久强、硬重、强度高,通常浮于水。东南亚产的花梨木中是泰国最优,缅甸次之。 酸枝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为东南亚国家。木材材色不均匀,心材橙色,浅红褐色至黑褐色,深色条文明显。木材有光泽,具酸味或酸香味,文理斜而交错,密度高、含油腻,坚硬耐磨。 鸡翅木:分布于全球亚热带地区,主要产地东南亚和南美,因为有类似“鸡翅”的纹理而得名。纹理交错、不清楚,颜色突兀,木材本无香气,生长年轮不明显。

“红木”家具的特点为: 优点: 1)颜色较深,多体现出古香古色的风格,用于传统家具。2)木质较重,给人感觉质量不错。3)一般木材本身都有自身所散发出的香味,尤其是檀木。4)材质较硬,强度高,耐磨,耐久性好。 缺点: 1)因为产量较少,所以很难有优质树种,质量参差不齐。2)纹路与年轮不清楚,视觉效果不够清新。3)材质较重,不轻易搬运。4)材质较硬,加工难度高,而且轻易出现开裂的现象。5)材质比较油腻,高温下轻易返油。 2.橡木 橡木属麻栎,属山毛榉科,树心呈黄褐至红褐,生长轮明显,略成波状, 质重且硬,我国北至吉林、辽宁南至海南、云南都有分布,但优质材并不 多见,优等橡木仍需要从国外进口,优良用材每立方达近万元,这也是橡 木家具价格高的重要原因。 橡木家具的特性: 优点:1)具有比较鲜明的山形木纹,并且触摸表面有着良好的质感,2)档次较高,适合制作欧式家具 缺点: 1)优质树种比较少,假如采用进口,价格较高。2)由于橡木质地硬沉, 水份脱净比较难,未脱净水制作的家具,过一年半载才开始变形。

木材检尺尺寸及公差(锯材)

主要木材产品(锯材)标准规定的尺寸及公差 1、针叶树、阔叶树、毛边和橡胶木锯材 按GB/T153-19995、GB/T4813-1995、L Y/T1353-2-1999和L Y/T1184-1995标准规定的尺寸及公差,见下表 针叶树、阔叶树、毛边和橡胶木锯材的尺寸公差表 注:(1)毛边锯材的长度增加2.5m一级 (2)毛边锯材的薄板、中板宽度自50mm以上、厚板宽度自60mm以上 (3)毛边锯材的厚度增加70mm、80mm、90mm、100mm的特厚锯材,宽度自100mm以上 (4)橡胶木锯材的长度可增加0.5-1m长度,按0.1mm进级 2、罐道木 按GB4820-1995标准规定的尺寸及偏差,见下表。 罐道木的尺寸及偏差表 注:上表所列宽厚尺寸用户可按实际需要选订,如另需其他尺寸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3、机台木 按LY/T1200-1997标准规定的尺寸偏差,见下表。 机台木析尺寸及偏差表 4、铁路货车锯材 按LY/T1295-1999标准规定的尺寸及偏差,见下表。 铁路货车锯材的尺寸及偏差表 注:上表所列尺寸,用户可按实际需要选定,如另需其他尺寸时,由供需双方商定。 5、载重汽车锯材 按LY/T1296-1999标准规定的尺寸及公差,见下表。 载重汽车锯材的尺寸表 注:如需上表以外尺寸,可由供需双方商定。

载重汽车锯材的公差表 6、枕木 (1)普通枕木和道岔枕木标准规定尺寸,见下表。 普通枕木和道岔枕木标准规定尺寸表 注:道岔枕木的长度按0.2m进级,必须配套供应。 (2)桥梁枕木标准规定的尺寸,见下表。 桥梁枕木的尺寸表单位:m、cm (3)枕木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见下表。 枕厚公差在桥梁枕木中同高度公差。

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

项目名称: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林圣彩厦门大学 起止年限: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教育部

二、预期目标 1. 总体目标 确定机体和细胞在不同生理状况和环境因素下维持糖脂代谢稳态的分子机制,阐明在细胞生长和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调控细胞代谢的信号通路网络,为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和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 五年预期目标 (1) 建立对实验动物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的技术平台,发现相关基因敲 除或转基因小鼠造成糖脂代谢紊乱的信号通路。 (2) 较系统地描述在逆境下机体和细胞调控糖脂代谢的分子网络以及调控过程 中关键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体的动态调控机制。 (3) 发现新的参与代谢调控的基因,为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 标。 (4) 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20-30名,培养3-5名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家和5-8名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5) 在国际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15-25篇,其中争取在Cell、Nature、Science或其 子刊等影响因子10以上杂志发表研究论文5-10篇,申请发明专利3-5项。

三、研究方案 1. 总体研究方案 细胞能量代谢是细胞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与细胞的繁殖、分化、凋亡、运动、信号转导及多种重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细胞要通过能量感应系统随时监测其能量水平状态,在不同的物质和能量状态下要不断地通过细胞内的代谢调控途径来调节其代谢水平以达到一种稳态。同时,细胞在面对内外界一些不良因素时也会做出相应的代谢变化,这些应激反应对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功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这些应激反应失调,就会使细胞代谢发生异变,导致如前所述的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本项目的总体研究方案拟利用我们在蛋白质科学、细胞代谢、细胞信号转导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优势和技术手段,结合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集中力量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与细胞代谢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网络,分离和鉴定参与细胞代谢调控的新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探讨各个信号通路之间的动态调控机制,并研究细胞异常代谢的信号通路,揭示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关系。项目总体研究方案如下图1:

项目名称-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林圣彩厦门大学-

项目名称-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林圣 彩厦门大学- 项目名称: 糖脂代谢稳态调控的分子机制首席科学家: 林圣彩厦门大学 起止年限: 2011.1至2015.8 依托部门: 教育部 二、预期目标 1. 总体目标 确定机体和细胞在不同生理状况和环境因素下维持糖脂代谢稳态的分子机制~阐明在细胞生长和应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调节因子调控细胞代谢的信号通路网络~为糖脂代谢紊乱造成的肥胖、脂肪肝、糖尿病和癌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2. 五年预期目标 (1) 建立对实验动物代谢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分析的技术平台~发现相关基因敲 除或转基因小鼠造成糖脂代谢紊乱的信号通路。 (2) 较系统地描述在逆境下机体和细胞调控糖脂代谢的分子网络以及调控过程 中关键蛋白质和蛋白质复合体的动态调控机制。 (3) 发现新的参与代谢调控的基因~为代谢性疾病和肿瘤的防治提供新的分子靶 标。 (4) 培养高质量博士研究生20-30名~培养3-5名享有国际知名度的专家和 5-8名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

(5) 在国际重要刊物发表SCI论文15-25篇~其中争取在Cell、Nature、Science或其 子刊等影响因子10以上杂志发表研究论文5-10篇~申请发明专利3-5项。 三、研究方案 1. 总体研究方案 细胞能量代谢是细胞最基本、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与细胞的繁殖、分化、凋亡、运动、信号转导及多种重要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细胞要通过能量感应系统随时监测其能量水平状态~在不同的物质和能量状态下要不断地通过细胞内的代谢调控途径来调节其代谢水平以达到一种稳态。同时~细胞在面对内外界一些不良因素时也会做出相应的代谢变化~这些应激反应对细胞正常的生长和功能是极其重要的。如果这些应激反应失调~就会使细胞代谢发生异变~导致如前所述的多种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本项目的总体研究方案拟利用我们在蛋白质科学、细胞代谢、细胞信号转导等研究领域的研究优势和技术手段~结合细胞生物学、动物生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集中力量多层次、多角度地研究与细胞代谢调控相关的信号通路网络~分离和鉴定参与细胞代谢调控的新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探讨各个信号通路之间的动态调控机制~并研究细胞异常代谢的信号通路~揭示代谢异常与糖尿病、肿瘤等重大疾病的关系。项目总体研究方案如下图1: 内外环境因素(缺氧、营养缺乏或过剩、癌基因突变等)内外环境因素(缺氧、营养缺乏或过剩、癌基因突变等)

癌细胞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癌细胞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摘要】癌细胞分子机理是生命科学中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癌基因一直是当今肿瘤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的中心课题。人们从癌基因激活表达,癌基因协作,癌基因表达调控等方面入手,了解到细胞癌变的分子基础,为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开辟了新的视野。本文试从癌基因入手,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就细胞癌变研究较活跃的几个方面内容综述如下。 【关键词】癌基因;癌基因激活表达;癌基因协作;癌基因表达调控 癌细胞的特点是细胞无控制的增殖和生长,不分化,丧失正常的接触抑制能力,并在体内出现浸染性的转移。针对细胞癌变,许多学者提出假说来解释细胞癌变的原理,如化学致癌假说、病毒致癌假说等等。癌基因在细胞癌变中的作用并不是孤立的,必须考虑癌基因调控以及表达活性的激活和表达产物对细胞多酶体系的作用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基因水平上阐明癌变原理比单从形态或表形来考虑要复杂得多。本文从癌基因入手,从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角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就当前细胞癌变研究较活跃的几个方面内容作了综述。为广大读者认识癌症和防止癌变提供一定的理论知识。 1.癌基因的激活机理 正常细胞中存在着癌基因,但得癌者毕竟是极少数,这说明在一般情况下癌基因是不活动的。据观察,在正常细胞中各种癌基因的表达产物的量极低甚至检测不出来,而在癌细胞中某种癌基因的表达产物的量以数十数百倍计增加,看来细胞癌变首先需要癌基因的激活表达。最初提出的一种癌基因激活机理叫促进子(Promoter)插入致癌模式。有人认为在正常细胞中癌基因是以原癌基因状态存在着,可能经点突变的刺激开始活化变为活泼的癌基因。从而证实,虽然有的癌基因确实存在多态性,不过其出现频率较低。至于癌基因的多态性是否使癌细胞对癌变因素变得敏感起来,目前还不得而知。 癌基因的协作问题,是多年争论焦点。从肿瘤临床和病理过程来看,癌组织的形成需要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其中包括癌前期(增生期),癌变期和癌形成期等。按照这个时间表,有理由认为细胞癌变是经过多阶段变化过程完成的,这实际上是由于细胞在处理外环境中的有害因素或不测因素发生差错,而使错误逐渐累积及恶性循环造成的后果。 2.癌基因产物的功能 已知癌基因的产物种类主要有四类:酪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膜糖蛋白、结构蛋白和核内结合蛋白。研究最多的是第一类产物的作用。如src、abl、tps和tes 等癌基因的产物都是酪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以src产物(称为PP60)为例,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的PP60Src能使磷脂酰肌醇磷酸化,增加聚磷酸肌醇的形成,后者经酶解后形成1、4、5三磷酸肌醇和二酰基甘油。二酰基甘油(DG)是蛋白激酶C(PKC)的激活剂,它可通过活化PKC引起一系列信号刺激反应,参与细胞增殖和癌化的调控。PKC参与了细胞形态变化、DNA复制、细胞分化等多种生理功能调节;它可激活与增殖有关的原癌基因表达,如c-fos,c-jun,c-myc 等;并可通过影响有关的转录因子的作用,在DNA合成和增殖调控中发挥作用。 多种癌基因的表达产物具有蛋白质酪氨酸激酶活性并参与肿瘤形成过程,提示蛋白质磷酸酪氨酸磷酸酶可能抑制肿瘤形成。 此外,还有一种癌基因的产物是细胞膜上糖蛋白,膜表面糖蛋白是接受外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