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办法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办法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办法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办法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办法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要求

一、说明

(一)本文件是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以及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以下可简称“初步设计报告”)的指导性文件。

(二)项目初步设计工作的任务旨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细化项目需求、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方案、投资概算、风险及效益分析等内容。

(三)项目建设单位应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四)项目建设单位和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单位主要依据项目审批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以下同)的批复等,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并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五)初步设计报告需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准。初步设计报告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容有较大变化,其调整投资未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须以独立章节对变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论证;对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应报请原项目审批部门批准。

二、格式和提纲

初步设计报告应参考如下格式和提纲进行编制:

(一)封面格式:

××××(项目全称)初步设计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

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二)扉页格式:

编制单位:×××××(盖章)

编制单位负责人:×××(签章)

编制项目负责人:×××(职称)

主要编制人员:×××(职称)

参加编制单位:×××(盖章)(三)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

4、初设及概算编制依据

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效益及风险

8、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需求分析

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2、系统功能指标

3、信息量指标

4、系统性能指标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原则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5、应用系统设计

6、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7、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

8、网络系统设计

9、安全系统设计

10、备份系统设计

11、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12、其它系统设计

13、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14、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15、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方案

16、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

17、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

18、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1、领导和管理机构

2、项目实施机构

3、运行维护机构

4、核准的项目招标方案

5、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

6、相关管理制度

第七章人员配置与培训

1、人员配置计划

2、人员培训方案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九章初步设计概算

1、编制说明

2、初步设计概算书

3、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第十章风险及效益分析

1、风险分析及对策

2、效益分析

附表:

1、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2、应用系统定制开发工作量核算表

附件:

初步设计及概算编制依据,有关的政策、技术、经济资料。

附图:

1、系统网络拓扑图

2、系统软硬件物理布置图

三、编制内容要求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建设项目的全称及简称,应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名称一致。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项目建设单位(含参建单位)及实施机构名称,项目建设单位负责人及项目责任人姓名和职务。

3、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单位名称及设计资质(如有多家单位应全部列出),并附资质复印件。

4、初设和概算编制依据:列举所依据的重要法律法规、文件、引用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名称及具体引用条款内容,如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精神、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规划、项目审批部门对项目建议书和可研报告的批复、项目需求分析报告及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对需求分析报告提出的评议意见等,并将其中必要的部分全文附后,作为报告的附件。

5、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简要概括项目主要建设目标、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建设计划工期。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引述概算总投资及其构成,资金来源。

7、效益及风险:引述项目建成后的社会及经济效益指标,项目建设期及建成后可能的风险。

8、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引述初步设计方案相对项目审批部门对可研报告批复进行变更调整主要内容的结果。

9、主要结论与建议:对项目初步设计质量进行简单评价以及为使项目顺利建设需要落实或补充的环境条件等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依据有关文件规定摘录与项目有关职能的全部条款。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介绍实施机构与项目建设单位的关系,及其有效职责范围。

第三章需求分析

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如果与可研报告一致可以直接引述,如果有变化,对变化部分论述变化内容及其理由。

2、系统功能指标:列出量化指标。

3、信息量指标:列出量化指标。

4、系统性能指标:列出量化指标。

并需明确项目建设的时空边界。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原则:阐述项目建设原则,并与本期项目设计方案一致。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阐述目标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界线。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阐述二者内容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用文字、图、表等方式表示,要用文字、符号或颜色显着表明本期与总体的界线和相互关系。

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全面描述本期工程的建设目标规模和各项建设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3、信息(数据)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5、应用系统设计

6、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7、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

8、网络系统设计

9、安全系统设计

10、备份系统设计

11、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12、其他系统设计

13、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14、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15、系统软硬件物理布署方案

16、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

17、环保、消防、职业安全与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

18、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行性研究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

以上各项建设内容是在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所确定的技术方案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量化,其各自边界要明确,内在逻辑联系清晰,要具体体现设计原则和明显体现利用现有资源的内容。

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1、领导和管理机构:指针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项目领导人和管理机构详细方案。

2、项目实施机构:指直接进行项目建设机构详细组织结构、职责、管理制度等。

3、运行维护机构:运行维护主体的比选及其确定

4、核准的项目招标方案:若与可研批复相比没有变化,可直接引述;若有变化,则需要说明变化内容及其理由。

5、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方案:描述进度计划结果;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及保证质量的措施;影响资金安全和效益的因素及其对策。

6、相关管理制度:指为保证项目顺利建设并实现其预计目标需要的管理制度体系。第七章人员配置与培训

1、人员配置计划:通过分析直接相关业务人员现状,分析工程对人员的需求与现状的差距确定管理、技术、操作人员配备计划并论证其可实现性

2、人员培训方案:经分析论证提出包括培训内容、课时、授课人员、费用标准、培训单位及人员数量、培训地点等内容的培训计划。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

分析影响进度的各种因素、阐制定进度计划的方法和过程。区分关键节点绘制出项目实施进度计划详表和网络图。

第九章初步设计概算

1、编制说明:包括概算编制的原则和依据;设备、软件的价格获取方式和确认途径;各种取费依据和标准等,并评价其合理性。

2、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对投资概算总表中设备购置费内各分项及商业软件部分要提供“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包括名称、参考型号、主要参数、数量、单价及其折扣率、部署地点等详细信息,数量要等于各系统相同设备的数量之和;培训费表包括培训内容、课时、费用标准、单位数、人员、合价等内容;所有概算表要提供可编辑的电子版本,所有相关数据需建立计算公式,分表与总表建立链接。对分项目或分地建设的项目在总表中以不同列分项目1、2或地点1、2表示。

3、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依据审批文件和项目进度实施计划合理安排投资计划,并以表格说明。

第十章风险及效益分析

1、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并评估项目建设的战略风险、系统风险、安全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其他可能带来的各种风险,并提出避免风险和应对风险的具体对策和设计方案。

2、效益分析:结合所承担的项目,尽量以量化指标进行项目效益分析。

附表:

1、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包括名称、参考型号、主要参数、数量、单价及其折扣率、部署地点等,数量要等于各系统相同设备的数量之和;投资之和就是项目总投资中的非定制应用系统以外的软硬件投资总额。

2、应用系统定制开发工作量核算表:

软件购置费中购置定制应用软件应附本表,表中应区分部分开发或全新开发分别测算人月数和单价,并分析明确项目单位自身能开发的人月比例,要求细化到软件工程的功能模块深度。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引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17号)精神,指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相关技术管理活动,促进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可靠,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 第一条《技术指南》用于指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选择。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技术选择要围绕业务需求,顺应技术发展趋势,遵循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扩充性、易维护性和开放性要求。 (一)要以业务需求为主导,以完整地实现系统预期功能为目标,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实用性。 (二)要根据安全需求,实现不同类型和级别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 (三)要根据应用的需求,合理确定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和可靠性等级,合理确定系统部件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四)为保证系统不断扩展的需要,有利于工程的分步实施,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系统要预留功能扩充的接口。 第二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要坚持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健康发展。 (一)按照《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标委高新[2002]42号)要求,积极采用国家标准。 (二)对尚无国家标准的,可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三)各地区、各部门也可以结合工程建设制定相应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并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提出国家标准制定建议和方案。 第三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要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特点,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适应业务协同和系统扩展的要求。 (一)优先选用浏览器/服务器(B/S)的体系结构。 (二)鼓励服务器端使用集群服务器和高可用服务器软件。 (三)鼓励选用不同技术方案,使用多种终端,在业务集中管理、安全性要求高的窗口服务型行业和内部办公系统,推荐使用网络计算机。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编制 要求 一、说明 (一)本文件是开展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以及编制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报告(以下可简称“初步设计报告”)的指导性文件。 (二)项目初步设计工作的任务旨在可行性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并细化项目需求、建设原则、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实施方案、投资概算、风险及效益分析等内容。 (三)项目建设单位应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专业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四)项目建设单位和初步设计报告编制单位主要依据项目审批部门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建议书,以下同)的批复等,按照本文件的要求,本着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开展项目初步设计工作并编制初步设计报告。 (五)初步设计报告需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准。初步设计报告如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内容有较大变化,其调整投资未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须以独立章节对变更部分进行定量补充论证;对超出批复额度范围的,应报请原项目审批部门批准。 二、格式和提纲 初步设计报告应参考如下格式和提纲进行编制: (一)封面格式: ××××(项目全称)初步设计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 编制单位:××××× 编制日期:××××年××月 项目建设单位联系人:××× 联系方式:×××××(电话、传真、电子邮件) (二)扉页格式:

编制单位:×××××(盖章) 编制单位负责人:×××(签章) 编制项目负责人:×××(职称) 主要编制人员:×××(职称) 参加编制单位:×××(盖章) (三)初步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初设及概算编制单位 4、初设及概算编制依据 5、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效益及风险 8、相对可研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需求分析 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2、系统功能指标 3、信息量指标 4、系统性能指标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原则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电子政务总体架构规划

电子政务总体架构规划 今天上午和刚才有几位领导和专家把电子政务架构的意义和作用都做了一些阐述,还有我们的JASON大师把架构是什么和标准框架都做了介绍。我就从具体架构怎么做?从操作层面,我们有标准的方法了,那究竟怎么做?因为CIO要解决实际问题,从解决实际问题这个角度来切入,看一看架构结合中国的实践,我们CIO时代在这方面的一些探索。 首先,做架构这个事情不是凭空要做,它要解决实际问题。目前我们电子政务存在一些主要问题。在《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里面总结出来的,我就引过来了。主要包括几个方面:一个是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实际这是一个数据架构规划的问题。第二个问题就是应用发展的不平衡,而且应用的水平低,应用不能支持公众服务,这也是一个现状。因为我们电子政务最终要实现的是支持公众服务,面向公众的服务,这方面很差。另一个方面就是标准化的问题,要建整体的架构,以使信息资源能够共享,应用能够整和在一起,要通过标准来整和,标准建立的不好。还有一个最关键的和最致命的是运行的体制的问题。因为体制很难解决,需要建立围绕架构的IT治理体系,这方面很弱的,当然体制就触及到深层次的问题了。那么针对这些问题,所以我们要通过加强电子政务的总体架构设计或者有些专家提出顶层设计这个问题来解决。根据架构来牵引需求,然后根据架构的设计进行系统的实施。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要从信息化的一般规律着手来讲这个问题。 首先,一般的信息化过程,我们知道先规划后实施,要有规划,规划完了实施,实施完了,系统上线之后还要运维,是这样一个过程,是个理性的过程,但规划,我们传统的是计划经济的模式,我们国家我们政府部门不缺规划,“十一五”规划年年做,但我们要看这些规划都是什么层面的,就目前我们各级政府还有各级的部门做的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是属于战略层面的规划,high level的规划,原则性的规划,目标性的规划。当然它也有项目层面的一点点,从高的层面一直到项目,但就缺架构的核心层,核心层的规划是没有的,也就是说顶层的设计是没有的。实际核心层这个规划不只是规划,它是个底线,也就是架构的设计。核心层规划有几个方面,在标准框架里面,如果按EA的模型来说,它包括业务,但我们把业务这块拿去从IT角度来说就包括数据应用和基础设施,以及围绕这个架构的一个治理的体系,就是IT治理体系。核心的建完之后,然后它就可以承接我们的愿景式的规划、战略层的规划到项目的规划,然后把架构落实起来。我们这个“十一五”规划高层次的规划就通过架构落地了,落地到项目上到执行层了,这是这样一个结构。 但对于架构层它要规划出什么内容来?到什么层面它才起作用?这我简单介绍一下。这是我画了一个很简单的直观的模型: 这个架构层面刚才JASON大师也已经讲到了,它是分层次的,在横向这个层面,包括应用、数据以及基础设施架构是构成的要素,然后在纵向这个层面架构的层面,第一个层面概念的模型,它是个框架,也就是说你架构有什么样的内容,有哪些要素。然后这个逻辑层面就是架构各个构件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两层架构是高层面架构。再往下来物理模型这层是你每个构件用什么技术还是用什么样的软硬件产品去实现的,这是这个层面。然后详细设计这个层面包括技术规范以及操作指南,是指你用的技术包括你产品在实施的时候怎么把它装上去,怎么把它落实到这个框架之中去,这是这样的。所以一个完整的框架应该是由各个层面而且最后要做到每个层面都要有相应的模型、规范和标准。 这个有些事例了,你象模型这个层面有各种各样的模型的标准。在物理的这个层面有相应的技术和产品的规范和标准。到详细的设计详细的操作规范这个层次会有一些实施的具体的规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

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国际贸易的客观要求,当前很多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都要求使用电子交易、电子结算,对不使用电子交易方式的贸易不予受理,也使得中国在这方面加快了实施的步伐。2001年6月,金关工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班级:09审计2班学号:0901********姓名:胡晨恺 摘要:以计算机、通信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信息化的热潮。90年代后,随着国际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在政府公共管理中的应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府等一些新的概念也很快产生。在我国,电子政务虽然起点比较低、各地区的电子政务建设发展不平衡,但是可以预测我国的电子政务建设未来几年将呈现一个良好的发展趋势,信息中心转型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标准规范将不断完善。 关键字:电子政务;存在现状:发展趋势 一、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历程 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起步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从国家大力推动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开始,电子政务的发展经历了下面四个阶段:办公自动化阶段(准备阶段20世纪80年代—1993年)、“三金工程”阶段(启动阶段1993年3月—1997年4月)、“政府上网工程”阶段(展开阶段1997 年4月—2000年10月)、“三网一库”阶段(发展阶段2000年10月至今)。 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 对于我国来说,电子政务这个概念与电子商务一样是从国外泊来的。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过程基本上是与我国自己的信息化历程同步的,具体来说,我国的电子政务是循着“机关内部的办公自动化”—“管理部门的电子化工程”—“全面的政府上网工程”这一条线展开的。从总体上看,与其他国家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特点基本相同,但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就具体而言,我国的电子政务又与其他国家的有所不同,具体表现在: (1)我国的电子政务的起点较低。这是由于我国总体上的信息化水平不高,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是从办公自动化开始的;而西方国家的政府机关的办公自动化早在20世纪的 60-70年代就完成了,而我国则基本上从20世纪80年代才刚刚起步。 (2)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由于我国地域广大,各地区的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大,这些差别主要是表现在地区差别、城乡差别、行业差别上,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在发展过程中,则是在中央政府的“推动”和需求的“拉动”下从一些行业管理部门开始的。另外,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的不平衡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大城市发展较快,与这些重点部门和地区相比,我国的其它地方政府和行业部门的电子政务发展相对迟缓。 (3)我国的电子政务的目标和出发点更具有多样性。由于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过程中,政府对经济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方式要进行彻底的改变,以及各级政府机构的精兵简政。这些客观环境的变化,必然造成对政府政务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势必要满足或保障这些目标的实施。实际上,我国的电子政务的发展目标不仅仅是提高效率和树立形象的问题,其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如何进一步促进政务活动的改革。 三、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 2003年底,联合国发布了对成员国电子政务的测评结果。结果显示,中国在191个成员国中排名第74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作简要叙述: (一)电子政务基础建设现状: 1.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受到热切和广泛地关注。 2.旅游、经济开发区等重要城市网站点击率明显高于一般地区。 3.东西差距明显,欠发达地区政府上网工程进展缓慢,群众关注率不高。

深圳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深圳政府

深圳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深经贸信息信息字〔2014〕107号 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 《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通知 各区政府、新区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已经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审定通过,现予印发,请认真遵照执行。 深圳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代章) 2014年9月9日

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和《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信息化发展的若干意见》,解决各部门自建、自管、自用的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实现全市电子政务统一架构、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实现电子政务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 一、指导思想与目标 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大幅提升信息化发展水平,提升党政机关履职能力,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强化电子政务顶层设计,构建科学合理的全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走集约、高效、安全可靠的中国特色电子政务发展道路。 目标:统筹全市电子政务建设,整合利用已有资源,采用先进可靠的信息技术,构建“统建统管”、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成基于大数据的政务信息资源体系,建立泛在、均等化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基于自主知识产权、安全可控的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电子政务管理体系,形成共享、协同、优化、创新的全市电子政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二、总体框架构成 深圳市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由一个平台和四个体系组成(“1+4”总体框架),即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和电子政务公共服务体系、政务信息资源体系、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电子政务管理体系。在“1+4”总体框架中,公共平台是支撑,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是主线,公共服务是宗旨,安全和管理是保障。各区、各部门在总体框架的

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概述

研究报告:全球电子政务进展概述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 自从1993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国家竞争力的评论中首次提出要实现政府信息化、重组美国政府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府上网、实施电子政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趋势,政府的信息化程度直接阻碍政府的竞争力,并成为衡量各国进展水平的一个标准。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力促政府上网,抢占网上制高点。尽管它们采取的措施各异,但目标差不多上对准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重塑一个更有效率、服务更直接的电子政 府,大力实施电子政务。 进展中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要困难得多,但前景远大。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进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治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进展中 国家列为第一位。 一、电子政府的含义 通俗的讲,电子政府确实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网站而构建

的虚拟政府。电子政府的实质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治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型的治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运行的全然转变,这种新型的治理体系确实是电子政府。其核心是:大量频繁的行政治理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大量决策权下放给团体和个人,政 府重新确立其职能。 表1:传统政府和电子政府的区不(北大网研编制) 能够讲,建设电子政府确实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愿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人们能够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政府的各种政策信息和服务;政府部门之间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由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要求和使用的方法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组成一个每天24小时运行的网络体系;通过建设电子政府,政府也能够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的能力大大增强政府收集信息、传递政策信息的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

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 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科技部、信息产业部国信办[2003]2号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2] 17号)精神,指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相关技术管理活动,促进电子政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安全可靠,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定《电子政务工程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技术指南》)。 第一条《技术指南》用于指导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中的技术选择。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技术选择要围绕业务需求,顺应技术发展趋势,遵循实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先进性、可扩充性。易维护性和开放性要求。 (一)要以业务需求为主导,以完整地实现系统预期功能为目标,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实用性。 (二)要根据安全需求,实现不同类型和级别的网络与信息安全,提高电子政务系统的安全性。 (三)要根据应用的需求,合理确定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和可靠性等级,合理确定系统部件平均故障修复时间。 (四)为保证系统不断扩展的需要,有利于工程的分步实施,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系统要预留功能扩充的接口。 第二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要坚持标准化和规范化,保证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健康发展。 (一)按照《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国标委高新 [2002] 42号)要求,积极采用国家标准。 (二)对尚无国家标准的,可以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三)各地区、各部门也可以结合工程建设制定相应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并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室提出国家标准制定建议和方案。 第三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要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特点,采用开放的体系结构,适应业务协同和系统扩展的要求。

国家发改委第令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发改委第令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 理暂行办法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第55 号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三日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体系,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电子政务发展七大趋势 从目前国内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的整体情况来看,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仍处于初始阶段,虽然自从“金”字工程和1999年政府上网工程开展以来,我国政府信息化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但是纵观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水平仍远远落后于世界主要国家。但是从十六大精神、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精神以及国家计委颁布的第十个五年计划信息化重点专项规划等来看,政府信息化、电子政务建设是我们国家“十五”期间一项重点工作,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多次就电子政务建设提出指导意见,因此,未来几年内我国将会奋力追赶世界主要国家政府信息化步伐,逐步缩小与这些国家之间的信息差距。根据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历程以及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和应用,将会显著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发展趋势。趋势一: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领头羊”的角色,政府先行,带动区域信息化和企业信息化发展。我国政府信息化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中的特殊地位,是由我国政府在社会中所处的特殊角色所决定的。从国家一系列的指导精神和规划路线来看,未来数年内我国将继续延续一条“以政府信息化带动企业和社区家庭信息化,促进社会整体信息化发展,同时以信息化建设带动信息产业发展和信息人才成长,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路线,因此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电子政务建设将继续扮演国家信息化的“领头羊”的角色。趋势二:客户关心管理思想将逐步渗透到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并将最终成为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引导理念。客户关系管理源于盈利性的企业组织,其应用初衷在于通过了解和深加工客户信息,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以挖掘、维护以及争夺客户资源,从而获取最大的企业利润。对政府而言,其非以盈利为其生存目标,但是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是为公众和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政府与公民的关系也将是决定政府命运的一个主要因素,于是提高公共服务的品质、服务提供的高效性及主动性已经成为电子政务建设未来追求的一个主要目标。其次,政府另外一个主要职能就是对社会的监管,对社会公众和企业信息的掌握和深加工,也将是决定政府监管高效的一个非常关键因素。因此,客户细分、把握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注重客户满意等等客户管理理念逐渐渗透到电子政务建设中,并随着政府监管能力的提升,最终会成为引导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理念。趋势三: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将从注重引入先进思想和理念的“务虚”阶段,走向注重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阶段。电子政务是一个新鲜事务,全球都在探索信息技术对政府管理和新经济带来的变革,电子政务也是一个发展中的概念,其涵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我们认知程度的加深在不断拓展,因此电子政务概念在我国诞生之日起,首先被关注的是电子政务和电子政府的涵义以及国外主要国家电子政府发展的情况。在电子政务建设模式和建设目标没有清晰的阶段,各级政府以及学术界关注更多的是如何引入其它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应用到的先进思想和理念,以探索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位问题,于是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公共管理的变革相结合的课题研究便应运而生。而经过三年左右时间的酝酿和摸索,对于电子政务如何在中国本土生殖和成长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也逐步明确了电子政务在中国的发展目标和发展路线,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将朝着以应用促发展、注重提供政府工作效率和监管能力的“务实”路线发展。趋势四: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在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政府公共服务也将从品质上和提供模式上得以巨大创新。政府监管能力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目标,但是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深入,公共服务品质的提升和创新将逐步成为电子政务建设的下一个中心目标。公共服务的创新不仅表现在内容本身上,而且还表现在服务的供给模式上。电子政务将创新传统政府服务的供给形式和手段,使政府部门逐渐向以公众需求为中心转变,如图所示。首先,政府各部门之间不再孤立,而通过信息技术形成互动网络;其次,服务供给手段多样化,除了基于web的传统政府柜台服务以外,主要的服务都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中国电子政务发展历程 电子政务的发展源于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演进,信息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政府信息化创造了条件,中国政府明确提出建设电子政务虽然只是近几年的事,但从历史沿革来看,80年代中期开始的办公自动化建设,就已经拉开了电子政务建设的帷幕。从这一时间段来划分,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办公自动化阶段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简称OA)的概念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作为政府管理信息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应用的基础,也是开展电子政务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OA经过从80年代末至今10多年的发展,已从最初提供面向单机的辅助办公产品,发展到今天可提供面向应用的大型协同工作产品。中国政府最早提出办公自动化建设的目标源于1985年的“海内工程”。当时的主要想法是在中央政府开展办公自动化建设,尝试利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完成一些最基础的政务活动,譬如文件电子化处理、数据电子化存储等。此后国务院又通过举办全国性的办公自动化工作会、交流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在全国各地政府机构掀起了学习计算机、使用计算机的热潮,一些部门还在工作中建立

了小型的内部办公网络和专门的信息中心,帮助政府部门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和决策水平,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在政府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三金工程”实施阶段 1993年12月启动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是中央政府主导的以信息化为特征的系列工程,重点是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为重点行业和部门传输数据和信息,这一阶段实际上也是电子政务发展的雏形阶段。 “金桥工程”的全称为“国家公用经济信息通信网工程”,是国家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之一,它与原邮电部通信干线及各部门已有的专用通信网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建成覆盖全国、天地一通的中速信息通信网。这一工程虽然不是广为人知,但事实上却为中国的信息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1996年9月中国首次开通因特网业务,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 “金关工程”是国家为提高外贸及相关领域的现代化管理和服务水平而建立的信息网络系统,主要通过海关、外贸、外汇管理和税务等政府部门的联网,向企业提供相关服务。目前已经制定并实施了进出口企业代码、进出口商品代码两项标准,建设了配额许可证管理系统、进出口统计管理系统、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出口收汇和进口付汇核销系统等应用系统。金关工程一方面是出自外贸领域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 考号:姓名: 【内容提要】 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如何充分的利用电子政务的特征来组建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是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主要目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摆脱干扰,快速提升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总体水平。 【关键词】电子政务电子政务的内容电子政务的特征措施 电子政务是通过电子技术来推行政务活动的一种方式,就是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隔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洁、公平的

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效能。 (4)提高政府的决策理性和公共政策的品质。政务电子化可使政府运用所获取和掌握的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诸多领域的准确的、可靠的信息,以制定正确的决策,作出理性的判断及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进而提升政府决策和公共政策的水准和质量。 (5)提高政府的反应能力和社会回应力,并最终建立政府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回应机制。政府信息化可以使政府机关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通信网络基础,建立政府各部门之间、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广泛的沟通网络,从而打破时间、空间及行政管理部门与层级之间的限制,提高政府部门内外的沟通效率,及时传达政府的施政意图、方针政策。同时,借助网络上的电子邮件、电子布告栏、在线论坛等,与民众建立迅速、有效的沟通途径和意见反馈机制,从而实现和扩大公民对政府公

务管理的参与,提高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程度。 (6)促进政府重组,节约行政成本,提高政府效率。电子政务的实现,必将对实体政府的组织机构和运作方式发生变革和 冲击,使传统的科层组织朝网络组织方向发展,打破了地域、层级、部门的限制,促使政府组织和职能的整合,促使政府的程序和办事流程更加简明、畅通,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提高政府机关的办事效率。 二、电子政务的内容: 电子政务是政府部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必然结果,但决不仅仅像政府上互联网那么简单, 从资源建设方面看,包括: 政府的信息服务各级政府在 Internet网上建有自己的网站,公众可以查询其机构构成、政策条文、国务院公告,相当于 5

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概述

研究报告:全球电子政务发展概述 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 自从1993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国家竞争力的评论中首次提出要实现政府信息化、重组美国政府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政府上网、实施电子政务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随着全球信息化的趋势,政府的信息化程度直接影响政府的竞争力,并成为衡量各国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准。所有发达国家都在力促政府上网,抢占网上制高点。虽然它们采取的措施各异,但目标都是对准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重塑一个更有效率、服务更直接的电子政府,大力实施电子政务。 发展中国家的电子政务建设要困难得多,但前景远大。联合国经济社会事务部从1999年开始连续两年都把通过信息化改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组织,重组公共管理,最终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作为其工作重点。在世界各国积极提倡的“信息高速公路”的五个应用领域中,“电子政府”(e-government)也一直被发展中国家列为第一位。 一、电子政府的含义 通俗的说,电子政府就是通过在网上建立政府网站而构建的虚拟政府。电子政府的实质是把工业化模型的大政府——即集中管理、分层结构、在物理经济中运行——通过互联网转变为新型的管理体系,以适应虚拟的、全球性的、以知识为基础的数字经济,同时也适应社会运行的根本转变,这种新型的管理体系就是电子政府。其核心是: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事务都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在网上实施,大量决策权下放给团体和个人,政府重新确立其职能。 表1:传统政府和电子政府的区别(北大网研编制)

可以说,建设电子政府就是运用信息技术打破愿政府部门之间的界限,构建一个全面电子化的虚拟政府,使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获得政府的各种政策信息和服务;政府部门之间及政府与社会之间由电子化渠道进行相互沟通,并依据人们的要求和使用的方法提供各种不同的服务选择,组成一个每天24小时运行的网络体系;通过建设电子政府,政府也可以借助互联网强大的信息收集和传递的能力大大增强政府收集信息、传递政策信息的能力,从而有助于增强政府协调和控制各种社会活动的职能。 “电子政府”的内容包含了三个具体层面:一是政府机构及其工作人员从网络上获取信息,包括机构内部的工作流信息和从机构外部获取的业务信息;二是政府机构的信息放到网络上,供社会了解和使用,即政务公开;三是政府事务在网络上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处理。这三方面综合起来,其具体化的产物就形成了电子政务。在基于计算机和互联网的电子政务得以实施的背景下,技术成为一种资源,它的优化配置会使政府可以向公众提供更好、更有效、更便宜的服务。 表2:电子政府的应用体现(北大网研编制)

四川省省级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四川省省级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办法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三章建设管理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五章验收和运行管理 第六章安全保障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省级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十二五”国家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作的通知》、《四川省信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四川省省级预算内投资补助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是指:电子政务网络、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基础信息库、政府数据中心、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省级财政资金的省级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中央和地方政务部门共建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按《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强和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管理的意见》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使用省级财政资金的省级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当以国家和省的电子政务及信息化建设有关规划为主要依据,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

资源,大力推进跨区域、跨部门业务系统的信息共享、应用集成和业务协同,充分发挥电子政务对提高决策水平、加强经济社会管理、强化公共服务和应急指挥能力的作用。 严格控制独立、封闭的单一部门业务系统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切实提高投资效益。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组织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省级部门和单位。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并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管理和运行维护。 第六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省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省级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七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国家和省的相关规划及有关文件规定,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同时提交项目需求分析报告。 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四川省省级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需求分析报告编制要求》(附件1)的规定,自行组织或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开展项目需求分析工作,编制需求分析报告报项目审批部门审查。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组或委托咨询机构进行评议。评议意见作为项目立项的重要参考。项目审批部门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附件3: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和投资概算编制要求 (提纲) 第一章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 2.项目建设单位及负责人,项目责任人 3.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单位 4.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依据 5.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建设期 6.总投资及资金来源 7.效益及风险 8.相对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调整情况 9.主要结论与建议 第二章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项目建设单位与职能 2.项目实施机构与职责 第三章需求分析 1.政务业务目标需求分析结论 2.系统功能指标 3.信息量指标 4.系统性能指标

第四章总体建设方案 1.总体设计原则 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4.系统总体结构和逻辑结构 第五章本期项目设计方案 1.建设目标、规模与内容 2.标准规范建设内容 3.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5.应用系统设计 6.数据处理和存储系统设计 7.终端系统及接口设计 8.网络系统设计 9.安全系统设计 10.备份系统设计 11.运行维护系统设计 12.其他系统设计 13.系统配置及软硬件选型原则 14.系统软硬件配置清单 15.系统软硬件物理部署方案 16.机房及配套工程设计

17.环保、消防、职业安全卫生和节能措施的设计 18.初步设计方案相对可研报告批复变更调整情况的详细说明第六章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 1.领导和管理机构 2.项目实施机构 3.运行维护机构 4.核准的项目招标方案 5.项目进度、质量、资金管理方案 6.相关管理制度 第七章人员配置与培训 1.人员配置计划 2.人员培训方案 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 第九章初步设计概算 1.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编制说明 2.初步设计投资概算书 3.资金筹措及投资计划 第十章风险及效益分析 1.风险分析及对策 2.效益分析 附表: 1.项目软硬件配置清单

《电子政务》练习题一题目题库参考答案

《电子政务》练习题一题目题库参考答案 电子政务的4个突出的特点: 1。电子政务将政务工作更有效、更精简 2。电子政务将政府工作更公开、更透明 3。电子政务将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4。电子政务将重新构造政府、企业、居民之间的关系,使之比以前更加协调,使企业和居民能够更好的参与政府的管理。1.我国电子政务的定义包含哪三个方面的信息? 答案:这个定义包括三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电子政务必须借助于电子信息和数字网络技术,离不开信息基础研究和软件技术的发展。 第二,第二,电子政务处理的是与政权有关的公开事物,除了包括政府机关的行政事务以外,还包括立法、司法部门以及其他一些公共组织的管理实务,如检务(例如公司执照车辆年检)、审务、社区服务等。 第三,第三,电子政务不是简单地将政府管理事物原封不动地搬到网上,而是对其进行组织结构的重组和流程再造。 2.电子政务的特点是什么? 答案:电子政务是一场划时代的变革,特点表现在:1.转变政府工作方式,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和工作能力;2.进一步发扬民主,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水平;3.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优化信息资源配置;4.降低管理和服务成本;5.强调以顾客为中心的

服务; 6.平台一体化。 3.现阶段电子政务的应用包括哪三个方面? 答案:政府部门内部的信息资源交流;政务公开;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进行网络交流。 4.我国信息化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标志是什么?答案: (1)准备阶段(1982-1993)。以推动电子信息技术,特别是大规模集成电路(LSL)与计算机技术应用为主线,从过去以研制计算机硬件设备为中心转向以普遍应用为重点。(2)启动阶段(1993-1997)。以“三金工程”(“金桥”、“金卡”、“金关”)的启动为标志。 (3)展开阶段(1997-2000)。以首次“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的召开为标志。 (4)发展阶段(2000至今)。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 5.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答案:(1)网络建设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结构不合理;(2)业务系统水平低,应用和服务领域窄; (3)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滞后,互联沟通不畅、共享程度低;(4)标准不统一,安全存在隐患,法制建设薄弱。 6.构建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的目标是什么? 答案:到2010年,覆盖全国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基本建成,目

国家发改委55号令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 第55号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办公会讨论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9月1日起施行。 主任马凯 二〇〇七年八月十三日 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加强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使用中央财政性资金的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电子政务项目”)。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电子政务项目主要是指: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国家重点业务信息系统、国家基础信息库、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相关基础设施、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和电子政务相关支撑体系等建设项目。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应以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线,以国家统一电子政务网络为依托,以提高应用水平、发挥系统效能为重点,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推动应用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政务体系,

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发挥电子政务对加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和改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作用。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建设单位是指中央政务部门和参与国家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地方政务部门。项目建设单位负责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申请,组织或参与电子政务项目的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 第五条本办法所称项目审批部门是指国家发展改革委。项目审批部门负责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的编制和电子政务项目的审批,会同有关部门对电子政务项目实施监督管理。 第二章申报和审批管理 第六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中央和国务院的有关文件规定和国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提出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申请。 第七条电子政务项目原则上包括以下审批环节: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对总投资在3000万元以下及特殊情况的,可简化为审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初步设计方案和投资概算。 第八条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附件1)的规定,组织编制项目建议书,报送项目审批部门。项目审批部门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委托有资格的咨询机构评估后审核批复,或报国务院审批后下达批复。项目建设单位在编制项目建议书阶段应专门组织项目需求分析,形成需求分析报告送项目审批部门组织专家提出咨询意见,作为编制项目建议书的参考。 第九条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据项目建议书批复,按照《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附件2)的规定,招标选定或委托具有相关

电子政务工程软件项目费用构成及概算方法

电子政务工程软件项目费用构成及概算方法 (V1.0) (征求意见稿) 为规范电子政务工程项目软件的价格行为,维护价格公平竞争,同时为电子政务软件项目进行经费概算提供科学可信的依据,广东软件行业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和企业,经过多次研究和修订,提出以下电子政务工程软件项目费用构成及概算方法。 一、名词解释 开发阶段:开发阶段是指从软件项目启动到项目实施前的这一时间段。因此,开发阶段的工作包括详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测试等方面的工作。 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指软件项目从实施开始到项目正式验收的这一时间段。因此,实施阶段的工作包括系统安装、系统调试、用户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但不包括各实施点的本地化开发工作。 运行维护阶段:运行维护阶段是指从软件项目正式验收到合同规定的一年项目维护期结束的这一时间段。因此,维护阶段的工作包括系统在维护期内所需要提供的原系统完善性修改和服务等工作(不包括新增需求和原功能的重大变更)。 功能点:功能点是对软件功能和大小的间接度量单位,一般通过必须和用户交互的情况的数目来测算程序工作量的大小。功能点分析法是目前国际上软件行业普遍接受的软件项目规模度量模型。 成本系数:成本系数是指完成某个功能点(FP)的规定活动所需要

投入的人工时,因此成本系数的单位为:人工时/FP。如开发阶段的成本系数,则是指一个功能点(FP)需要完成“详细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和“测试”等工作所需要投入的人工时。其他如实施阶段成本系数、运行维护阶段成本系数的定义以此类推。 软件人员月人工费用:软件人员月人工费用是指一个软件人员工作一个月平均需要的所有成本开销(包括工资、奖金、福利、办公成本、国家各种税费、管理费用等等)及软件企业合理利润的总和。 二、软件项目费用构成 电子政务软件项目的费用构成因素很多,为准确描述,我们依据软件工程理论,从角色和项目阶段两个维度来描述项目的费用构成。从角色维度来看,电子政务工程项目建设中主要包括建设方、承建方、第三方测试机构和监理方四个主体;从项目阶段维度来看,可以分为前期咨询、开发、实施、验收、维护五个阶段。用一个二维表来表示角色、项目阶段和项目费用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电子政务软件项目费用构成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