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九章债的履行

第十九章债的履行

第十九章债的履行
第十九章债的履行

第十九章债的履行

本章重点与难点:

1.债的履行概念。

2.债的履行原则,情势变更原则也是难点。

3.债的适当全面履行规则。

第一节债的履行概述

一、债的履行的概念

债的履行是指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履行其义务。《民法通则》第84条第2款规定:“债权人有权要求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履行义务。”可见,债的履行是债的最主要的效力。因为只有债务人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债权人的债权才能实现,债权人的利益才能得到满足,所以,债的履行从债权人方面说是债权的实现。债的履行有以下含义:

(一)债的履行是债务人所为的特定行为

债务是债务人应为的特定行为,履行债务也就是债务人为其应为的特定行为。债务人为该特定行为也就是给付,债务人履行债务也就是履行给付义务。但给付在债法上有不同的含义。例如,在买卖中出卖人

应交付并移转出卖的标的物为给付,此种给付即为债的标的;出卖人依合同约定交付标的物并移转所有权归买受人,也为给付,此种含义的给付,即为履行债务,亦称为债的清偿。但严格说来,给付与履行有所不同。给付重债务人的行为,履行则重结果——债权的满足。债之履行,乃指给付之结果,非给付行为本身。给付有时与交付的含义相似,但二者不同,交付一般指的是将标的物的占有移转给债权人,“仅指物和金钱的交付”

总的来说,给付是债的标的,具有抽象、静态的意义;履行是债务人为给付行为,具有动态、具体的意义;清偿是债务人履行的效果,在债的消灭意义上使用。

(二)债的履行是债务人履行其全部义务的行为

债的履行须由债务人履行全部义务,即其不仅须履行给付义务,而且还要履行附随义务。在现代债法上,债务人仅履行给付义务,并不能完全满足债权人的利益需要。

(三)债的履行要求债权人予以协助

债的履行虽是债务人履行其全部义务的行为,但因债权与债务是相互对应的,债的履行也是实现债权的手段。这就要求债务人的履行行为与债权人的受领行为相结合。如果只有债务人履行债务,而没有债权

人的接受履行,则债的履行目的仍难以实现。所以,债的履行须有债权人的协助,债务人与债权人均为债的履行主体,只不过债务人在债的履行中处于主要的、主动的地位。

(四)债的履行是债消灭的主要原因

债务人全面正确地履行了义务,债权也就全部实现,债即因目的达到而实现,从经济上说,交易完成。因此,债的履行是债消灭的原因,并且是最常见的最正常的债的消灭原因。

二、债的履行原则

债的履行原则是当事人履行债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其中有的是民法的基本原则,如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等,有的是专属原则,适当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情势变更原则。

(一)适当履行原则

适当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全面履行原则,是指债务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全面地履行了自己的义务。亦即当事人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由适当的主体,在适当的时间、适当的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履行全部债务,也就是履行主体、标的、数量、质量、履行期限、履行方式、履行地点等都符合合同的约定或者法律的规定。

适当履行应是债的履行的正常状态。当事人是否

适当履行债,是决定其是否承担债务不履行责任的标准。关于适当履行的具体要求将在下节中说明。(二)协作履行原则

是指债权人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协助对方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原则。《合同法》第60条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债的履行虽为债务人履行义务的行为,但债权人负有协助履行的义务,否则债的内容难以实现。因债权人的原因使债务不能履行的,债务人可免除履行的义务。一般也不承担民事责任。

协作履行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债的履行中的具体体现。其内容有:

(1)债务人履行债务,债权人应适当受领给付。

(2)债务人履行债务,时常要求债权人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方便。

(3)不能完全履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或减少损失,否则就扩大的损失自负其责。

(4)发生纠纷时,各自主动承担责任。

不得以协助履行原则为由加重债权人的负担,逃避自己的义务。

(三)经济合理原则

要求履行债时,讲求经济效益,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佳的效益。

经济合理原则的内容:

(1)债务人选择最经济的运输方式。

(2)选择履行期限体现经济合理原则。

(3)履行债务体现经济合理原则

(4)变更合同体现经济合理原则。

(5)债务履行的费用超过履行所得的收益,不得继续履行。

(6)违约救济体现经济合理原则。

(四)情势变更原则

情势变更原则是现代各主要国家合同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国际商事交易中解决因经济环境异常变动所造成的合同履行困难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国际商事合同通则》、《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都对这一原则作了具体规定。我国合同法草案吸纳了这一原则,但最终未被立法机关采纳,成为我国合同法的一大缺憾。

1.含义

所谓情势变更,就是指合同在有效成立以后,非因当事人双方的过错而发生情势变更,致合同的基础动摇或丧失,合同不能履行或如果履行会显失公平,因此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可以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的原则。

2.适用条件

情势变更原则在适用中应具备如下条件:

第一,具有情势变更的客观事实。所谓情势,乃是指作为法律行为的成立基础或环境的一切客观事实。所谓变更是指情势在客观上发生异常变动。

第二,情势变更发生在合同生效以后、履行终止以前。因为,一方面如果合同订立时就已发生了情势变更的事实,当事人在订约时应当认识到这一事实的存在。合同的成立是以已变更的事实为基础的,如果当事人基于已变更的事实而订约,表明其已自愿承担了风险,以后不得再主张情势变更。另一方面,情势变更必须发生在合同履行完毕以前,才能运用情势变更原则。如果在履行终止以后发生情势变更,因合同关系已经消灭,则不适用情势变更原则。

第三,情势变更的情况是当事人所无法预见和防止的。如果当事人在订约时已经预见而仍然订立合同,或者在履行中能终止而不终止,则表明当事人承担了情势变更所发生的风险,因而不能运用情势变更原则。如果当事人对情势的变更无法预见和防止,则当事人对情势变更是没有过错的。

第四,因情势变更而使原合同的履行显失公平。情势变更发生以后,经常造成当事人之间严重的利益失衡,如果继续按原合同规定履行义务,将会对当事人明显有失公平,从而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当然显失公平的出现必须是因情势变更产生的,而不是因其他原

因造成的。这个价格波动多大才构成显失公平,确实需要法律作出规定。在罗马法,曾有短少逾半规则,根据这一规则,买卖价金少于标的物价值的一半时,出卖人得解除契约,返还价金而请求返还标的物。法国民法典第1674条规定:“如出卖人因低价所受损失超过不动产价金十二分之七时,有权请求取消买卖,即使出卖人在契约中有放弃取消买卖的请求权的明白表示且已声明赠与此项超过价金的价值者,亦同。”

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才能运用情势变更原则。

3.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效力

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效力,是指适用该原则时出现的法律后果。

一是变更合同。即变更合同内容,消除显失公平的结果,使合同在公平基础上得到履行。

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变更合同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增减履行标的的数量。实践中增减履行标的数量可同时进行,使双方当事人的履行都发生变更,从而平衡双方的利益。如在商品房买卖或货物销售合同中,如遇严重通货膨胀时,卖方可以要求买方增加应支付的金钱数额并减少自己应交付的标的物的数量,使双方履行标的均发生变动,以分担交易风险。

(2)变更履行期限,分期或延期履行。从鼓励交易

的目的出发,如果采取分期或延期履行能够消除情势变更所导致的显失公平结果的,即应采取此种方式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

(3)变更标的物。因情势变更致使当事人一方不能交付原合同标的物,如果是特定的种类物的,可以允许该当事人以同一种类物替代履行。

(4)拒绝先为履行。这是指在双务合同中,依合同约定,一方当事人得先为履行,在履行期到来时,相对方因情势变更导致财产状况恶化或信用发生危机等情况,难以作出对待给付,则一方当事人在他方没有提供依合同作出对待履行的担保时,可拒绝先为履行。

二是解除合同。即解除(或终止)原合同关系,并免除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实践中,如果采取变更合同内容的方式仍不足以消除情势变更给一方当事人带来的显失公平结果的,该当事人可以依法请求法律救济,解除合同关系。只有在终止合同仍不能使双方当事人获得公平结果时,才应使合同关系溯及既往地解除,使合同关系自始消灭,基于情势变更更易适用这一原则终止或解除合同,应免除当事人不履行合同的责任,且相对方不得对此请求损害赔偿。

须注意的是,情势变更原则只是赋予了当事人依法请求变更或解除合同关系并免责的权利,而最终是否变更或解除合同并免责,取决于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的裁量

4.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区分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的界限。

商业风险是经营者在商业经济活动中因经营失利所应承担的正常损失。情势变更与商业风险都可能由物价涨跌、币值升贬、市场兴衰等情事引发,并都可能给当事人带来不利影响。

但两者在本质上却有明显的区别:

一是主观要素不同:情势变更是在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并不能克服,双方均无过错的情况下,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引起的;而商业风险在当事人订约时是能够预见或应当预见的,当事人预见到这种风险或应当预料而没有预料,并且愿意以此为代价去从事经营活动,在主观上是有过错的。即商业风险可归责于一方当事人的主观过错。

二是发生原因不同:情势变更是由当事人以外的原因即其不能预料的经济情事引发的,而这些经济情事如国家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价格的非正常涨落、市场的异常变化等往往又是重大变故引起的,其所导致的风险是异常的;而商业风险的发生则与经营者的素质、经验等自身因素有关,取决于经营者是否遵守商品的价值规律,是否了解市场行情以及对市场信息的判断力等,这种风险是商业活动中的正常风险。

三是发生时间不同:情势变更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间,即合同生效后至履行终止前之一段时间内;而商

业风险则可能发生在合同履行期间,也可能发生在其他时间。

四是产生影响不同:情势变更一般会对合同的正常履行产生重大影响,即在客观上可能造成合同履行不能或合同目的不达的后果,致使履行合同将对一方当事人没有意义或造成重大损失;而商业风险所产生的影响则较小,不会造成合同履行不能或合同目的不达的后果。

五是法律后果不同:情势变更导致的法律后果有二:一是变更合同,消除显失公平的后果。二是解除或终止合同,并免除当事人的法律责任。因情势变更而变更或解除合同的目的在于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由双方分担风险;而商业风险导致的法律后果则是当事人“责任自负”。按商业风险责任自负原则,无论出现何种情况的商业风险,对当事人都不能免责,而应自行承担风险。如果当事人因此而不履行合同则应承担违约责任,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还应承担赔偿责任。(2)正确区分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的界限。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在合同关系中,它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对其发生和后果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事件。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都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客观情况,都可能造成合同履行不能和导致合同的变更或解除,并都是一方当事人的免责条件。

2019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知识要点分析及考前押题第十九章 债务重组

第十九章债务重组 内容框架 1.债务重组的定义和重组方式 2.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考情分析 本章结构简单,难度不大。既可以考客观题,也可以考主观题;在考试中往往会成为主观题中的一些资产初始取得的方式,也可以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前期差错更正等内容结合。在客观题中,经常考核债务重组的界定、债务重组利得和损失的计算以及债务重组收益的确定时点等内容。2018年债务重组中因处置非流动资产产生的处置损益应记入“资产处置损益”科目。 第一节债务重组的定义和重组方式 ◇知识点:债务重组的定义和方式

【例题·多选题】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债权人作出让步是债务重组的基本特征。下列属于债权人作出让步的有()。 A.债权人减免债务人部分债务本金 B.债权人免去债务人全部应付利息 C.债权人同意债务人以高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股权清偿 D.债权人同意债务人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资产清偿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选项C,以高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清偿不是让步。

【例题·多选题】2017年10月,法院批准甲公司的重整计划,截至2018年4月10日,甲公司已经清偿了所有应以现金清偿的债务:应清偿给债权人的3 500万股股票已经过户到相应的债权人的名下,预留给尚未登记债权人的股票也过户到管理人指定的账户。甲公司认为,有关重整事项已经基本执行完毕,很可能得到法院对重整协议履行完毕的裁决,预计重整收益1 500万元,甲公司于2018年4月20日经董事会批准对外报出2017年财务报告。 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有关甲公司重整的会计处理中,正确的有() A.按持续经营假设编制重整期间的财务报表 B.在2017年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重整事项有关的情况 C.在2017年财务报表中确认1 500万元重整收益 D.在重整协议相关重大不确定性消除时确认1 500万元的重整收益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甲公司重整事项基本执行完毕,且很可能得到法院对该重整协议履行完毕的裁决,可以判断企业能进行持续经营,可以使用持续经营假设编制重整期间的财务报表,选项A正确;在2017年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与重整事项有关的情况,选项B正确;因重整情况的执行和结果在资产负债表日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应在法院裁定破产重整协议履行完毕后确认重整收益,因此选项D正确,选项C错误。 第二节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知识点:债务重组会计处理的思路总结

15、政府预算测试题及答案

中级经济师基础知识 第 1题:单选题(本题1分) 资本预算主要以( )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A、贷款 B、收费 C、税收 D、国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复式预算一般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第 2题:单选题(本题1分) 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是( )。 A、税收 B、政府预算 C、政府收费 D、政府债务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从内容上看,政府预算是政府对财政收支的计划安排,反映可供政府集中分配的财政资金数量的多少,是财政部门按法定程度管理财政资金的活动,政府预算是政府理财的主导环节和基本环节。 第 3题:多选题(本题2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预算管理职权有( )。 A、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 B、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 C、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调整方案 D、决定本级政府预备费的动用 E、审查和批准中央决算 【正确答案】:BCE 【答案解析】: 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中央和地方预算的执行,审查和批准中央预算的调整方案、中央决算;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法律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撤销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

规相抵触的关于预算、决算的地方性法规和决议; 第 4题:多选题(本题2分)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有( )。 A、以支定收 B、统筹使用 C、以收定支 D、专款专用 E、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正确答案】:CDE 【答案解析】: 政府性基金预算的管理原则是以收定支,专款专用,结余结转下年继续使用。 第 5题:单选题(本题1分) 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 )。 A、国民经济计划 B、政府预算 C、决算 D、经济发展战略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 政府预算是具有法律规定和制度保证的、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 第 6题:单选题(本题1分) 资本预算主要以( )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A、贷款 B、收费 C、税收 D、国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 复式预算一般包括经常预算和资本预算;经常预算主要以税收为收入来源,以行政事业项目为支出对象;资本预算主要以国债为收入来源,以经济建设项目为支出对象。 第 7题:多选题(本题2分)

审计第十九章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审计

2009年CPA考试新制度《审计》第十九章投资与筹资循环的审计 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投资与筹资循环的特征是,影响本循环账户余额的业务数量较少,但每笔业务的金额通常都很大。基于这个特点,在审计时,可以采用的审计方法是()。 A. 抽样 B. 实质性分析程序 C. 大量的控制测试 D. 细节测试 2.下列对于投资与筹资循环中关于披露的审计程序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注意检查长期借款的抵押和担保是否已在财务报表附注中作了充分的说明 B. 注意一年内到期的长期付款是否列入流动负债类中,如果列入,做重分类调整 C. 与被审计单位人员讨论确定是否存在被投资单位由于所在国家和地区及其他方面的影响,其向被审计单位转移资金的能力受到限制的情况 D. 检查投资协议等文件,确定国外的投资收益汇回是否存在重大限制,若存在重大限制,说明原因,并做出恰当披露 3.在投资活动内部控制良好的前提下,对投资业务具有审批授权的是()。 A.财务经理 B.高层管理机构 C.股东大会 D.证券投资部经理 4.被审计单位A公司为建造厂房于2006年4月1日从银行借入2000万元专门借款,借款期限为2年,年利率为6%。2006年7月1日,A公司采取出包方式委托B公司为其建造该厂房,并预付了1000万元工程款,厂房实体建造工作于当日开始。该工程因发生施工安全事故在2006年8月1日至11月30日中断施工,12月1日恢复正常施工,至年末工程尚未完工。2006年将未动用借款资金进行暂时性投资获得投资收益10万元(其中资本化期间内闲置资金获得投资收益7万元),该项厂房建造工程在2006年度予资本化的利息金额为()万元。A.80 B.13 C.53 D.10 5.为了证实大华公司是否存在高估利润的情况,在注册会汁师所列的关于财务费用的以下各项审计目标中()不属于主要审计目标。 A.确定所记录的财务费用是否为被审计期间发生的 B.确定与财务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是否已恰当记录 C.确定财务费用的内容是否正确 D.确定财务费用的披露是否恰当 6.被审计单位M企业于2007年1月1日将一批原材料对N企业进行长期股权投资,占N企业60%的股权。投出的原材料账面余额为5000万元,公允价值为5500万元;投资时N企业可

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

_______人民法院 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 ()执字第号: 本院在执行一案过程中,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年月日向本院申请向你(或你单位)发出履行到期债务通知书。 经审查,本院认为,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61条、第67条的规定,通知如下: 1.你(或你单位)应在收到本通知后的十五日内直接向申请执行人履行你对被执行人所负的到期债务元,不得向被执行人清偿。 2.如有异议,应当自收到本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本院提出。逾期不提出的,本通知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3.收到本通知后,仍擅自向被执行人履行,造成已履行的财产不能追回的,除在已履行的财产范围内与被执行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外,本院将依法追究妨害执行的法律责任。 年月日

(院印) 填写说明: 一、首部。依次写明以下事项: 1.制作文书的法院名称 2.文书名称 3.文书编号 二、正文。 1.抬头写明第三人的姓名或名称。 2.申请履行到期债务情况。表述为:“本院在执行 一案过程中,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年月 日向本院申请向你(或你单位)发出履行到期债务知书。”在其中的空白处依次填写当事人姓名或名称和案由,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向执行法院申请发出履行到期债务通知的日期。 3.通知的法律依据。表述为:“经审查,本院认为,申请执行人(或被执行人)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第61条、第67条的规定,通知如下:”。 4.通知内容。 三、尾部。 1.制发本文书的时间(年月日)。即签发法律文书的日期,而不是承办人拟稿书写的日期。

政府预算习题第一章

第一章政府预算概论 一、名词解释 1、政府预算 2、政府预算原则 3、年度平衡预算 4、周期平衡预算 5、充分就业预算平衡 二、填空题 1、从形式上看,政府预算是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的。 2、预算年度指预算收支的起讫时间,有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3、现行的政府预算职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合理的部门结构对提高宏观经济效果,促进国家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算调整部门 结构有两条途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预算收支差额包括三种情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题 1、相对于其他预算主体和传统的国家预算来说,政府预算具有的最鲜明的特征是() A、公共性 B、法律性 C、计划性 D、集中性 2、现代预算制度最早出现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中国 3、现代预算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加强财政管理 B、财政监督的需要 C、公众的要求 D、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 4、充分就业预算平衡政策的突出特点,是以()为基础。 A、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理论 B、凯恩斯经济理论 C、经济周期理论 D、财政自动稳定器理论 5、在各种财政政策手段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 A、税收 B、公债 C、公共支出 D、预算 四、不定项选择题 1、政府预算的基本特征有() A、公共性 B、法律性 C、计划性 D、集中性 2、现代预算制度产生的意义有() A、实现了新兴资本势力代替封建没落势利的社会变革 B、实现了政府财政制度与社会政治制度变革的衔接

合同履行的原则

合同履行的原则 合同履行的原则,是指法律规定的所有种类合同的当事人在履行合同的整个过程中所必须遵循的一般准则。根据中国合同立法及司法实践,合同的履行除应遵守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民法基本原则外,还应遵循以下合同履行的特有原则,即适当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原则和情势变更原则。以下就这些合同履行的特有原则加以介绍。 适当履行原则 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应依合同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由适当主体在适当的期限、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第一,履行主体适当。即当事人必须亲自履行合同义务或接受履行,不得擅自转让合同义务或合同权利让其他人代为履行或接受履行。第二,履行标的物及其数量和质量适当。即当事人必须按合同约定的标的物履行义务,而且还应依合同约定的数量和质量来给付标的物。第三,履行期限适当。即当事人必须依照合同约定的时间来履行合同,债务人不得迟延履行,债权人不得迟延受领;如果合同未约定履行时间,则双方当事人可随时提出或要求履行,但必须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

间。第四,履行地点适当。即当事人必须严格依照合同约定的地点来履行合同。第五,履行方式适当。履行方式包括标的物的履行方式以及价款或酬金的履行方式,当事人必须严格依照合同约定的方式履行合同。 协作履行原则 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应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合同义务的原则。合同是双方民事法律行为,不仅仅是债务人一方的事情,债务人实施给付,需要债权人积极配合受领给付,才能达到合同目的。由于在合同履行的过程中,债务人比债权人更多地应受诚实信用、适当履行等原则的约束,协作履行往往是对债权人的要求。协作履行原则也是诚实信用原则在合同履行方面的具体体现。协作履行原则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债务人履行合同债务时,债权人应适当受领给付。第二,债务人履行合同债务时,债权人应创造必要条件、提供方便。第三,债务人因故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合同义务时,债权人应积极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否则,应就扩大的损失自负其责。 经济合理原则

债务合同完整版

编号:TQC/K211债务合同完整版 In the case of disputes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artners should be protected.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ing the contract, disputes should be submitted to arbitration. This paper is the main basis for restoring the cooperation scene. 【适用合作签约/约束责任/违约追究/维护权益等场景】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债务合同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协议资料适合用于需解决双方争议的场景下,维护合作方各自的合法权益,并在履行合同的过程中,双方当事人一旦发生争议,将争议提交仲裁或者诉讼,本文书即成为复原合作场景的主要依据。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合同编号:____ 债务受让人(以下称甲方):_____ 住所(地址):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 贷款人(以下称乙方):_____ 住所(地址):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 债务转移方(以下称丙方):_____ 住所(地址):_______ 法定代表人:_______ 签订时间:_______

合同之债的履行和请求

合同之债的履行和请求 合同之债的履行主要是指债务人根据合同上面的规定,履行自己应该负责的义务的行为。 合同之债的履行主要如下所示: 完全正确履行。什么叫做完全履行呢?就是当事人履行了全部的债务,不能只履行部分债务,部分债务不履行。什么叫做正确履行呢?正确履行也叫做适当履行,就是当事人履行债务完全符合合同签订时的的约定和法律规定。 合同之债的履行是每个债务人的义务。债务的履行就是我们债权的实现,债务的履行就是债务人按照法律的规定和签署合同的约定是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如果债务人不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那么就是债务的不履行;如果债务人虽然履行了自己的债务行为,但该履行的过程中不符合签署的合同的规定,那么就是债务的不完全履行或不适当履行。 合同之债的请求主要有: 一、合同之债给付请求权。 1、合同之债的履行和请求合同签订的内容:要求其交付标的物及移转标的物的所有权或使用权;要求返还借贷合同上签订的金额;要求转移可作为知识产权使用的知识成果;要求按时完成工作并且交接工作成果;要求按照劳务合同上的规定提供劳动。 2、合同之债的履行和请求的法律要件:

一个合同的成立它的要件是需要具有要约与承诺,和当事人的表达意愿形成一致; 一个合同的有效它的要件是需要当事人能够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表达意思明确,并且不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 3、合同之债的可得抗辩之事由: 权利障碍抗辩;合同不成立;合同无效;合同可撤销;权利消灭抗辩。 二、合同之债的缔约过失之债请求权。 1、缔约过失之债请求权内容有:要求其返还所有的财产;要求其赔偿所有的经济损失;要求将双方所得的财产返还给国家,集体或者第三方。 2、缔约过失之债请求权的法律依据有: 《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缔约过失,当事人订立合同时是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的、故意隐瞒订立合同相关重要事项的、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应当赔偿。 《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合同无效的情形,如以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的合同;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利益订立的合同、具有非法目的订立的合同、违反法律规定订立的合同等。 还有《合同法》第我十四条规定的可撤销合同,如订立合同是有重大误解的。显失公平的等等。 3、合同中的缔约过失之债的请求权抗辩事由有:表示合同成立且有效。

国家预算的原则

国家预算的原则 1、公开性,其反映政府的活动范围、方向、政策,与全民利益息息相关,因此国家预算及执行情况必须采取一定形式公开。 2、可靠性,预算数字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依据充分确实的资料得出。不得假定、估算、更不得任意编造。 3、完整性,国家的一切财政收支都要列入预算,不得打埋伏、造假账、预算外另列预算。预算外收支也应在预算中有所反映。 4、统一性,虽一级政府设一级预算,但所有的地方预算连同中央预算一起共同组成了统一的国家预算。因此要求设立统一的预算科目,每个科目都应按统一的口径、程序计算填列。 5、年度性,按法定年度编制国家预算,要反映全年的收支活动,不允许不属于本年度财政收支的内容列入本年度国家预算。 (二)国家预算的作用 1、财力保证作用(国家预算最根本作用) 2、调节制约作用 3、反映监督作用

(三)国家预算的级次划分 国家实行一级政府一级预算,我国国家预算分为五级,具体包括:中央预算、省级预算、地市级预算、县市级预算、乡镇预算。 其中,对于不具备设立预算条件的乡、民族乡、镇,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可暂不设立预算。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的派出机关,根据本级政府授权进行预算管理活动,但不作为一级预算。 (四)国家预算的构成 根据国家政权结构和行政区划的不同,分为中央预算、地方预算、各级总预算和部门预算、单位预算。各级预算都要实行收支平衡原则。 1、中央预算:指中央政府预算,由中央各部门(含直属单位)的预算组成。中央预算包括地方向中央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中央对地方返还或补助的数额。 2、地方预算: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预算组成。地方各级政府预算由本级各部门(含直属单位,下同)的预算组成,包括下级政府向上级政府上解的收入数额和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返还或给予补助数额。 3、总预算:指政府的财政汇总预算。各级政府总预算由本级政府预算和汇总的下一级政府总预算级成,由财政部门负责编制。 若下一级政府只有本级预算的,则下一级政府总预算即指下一级政府的本级预算,没有

合同履行规则介绍

合同履行规则 合同履行规则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需要遵守的具体规范。 它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1 、法定义务规则: 法定义务:是指法定合同义务,即当事人即使在合同中没有约定,依据法律规定也应承担的义务。(合同法第60 条第 2 款: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①通知义务:即合同当事人应将自己履行义务的情况及时通知另一方当事人。 ②协助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协助对方履行义务,以使合同能顺利履行的义务。 ③方便义务:指为对方履行合同义务提供方便的义务。 ④减损义务:即合同法中的- 防止损失扩大- ,是指由于主客观原因而使一方遭受损失时,遭受损失的一方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损失的扩大。 ⑤保密义务:指合同当事人负有将通过确立合同关系而了解到的对方的秘密予以保守的义务。 2 、正确履行: 也称适当履行,是指当事人应按照合同的规定不折不扣地履行合同义务。 ①履行主体正确(亲自履行规则);但在第三人履行合同义务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时候,第三人接受合同义务的履行不损害债务人利益的时候,第三人作为合同履行的主体也是正确的。 ②履行标的正确(实际履行原则);

③履行时间正确; ④履行地点正确; ⑤履行方式正确。 3 、亲自履行:指合同义务要由合同债务人向合同债权人履行,不得由第三人代替。 4 、条款约定不明的履行: ①质量不时条款的履行;(62 条 1 款:质量要求不明确的,按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履行;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按照通常标准或者符合合同目的的特定标准履行。) ②价格不明条款的履行;(62 条 2 款:价款或者报酬不明确的,按照订立合同时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履行;依法应当执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的,按照规定履行。) ③地点不明条款的履行;(62 条 3 款:履行地点不明确,给付货币的,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履行;交付不动产的,在不动产所在地履行;其他标的,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履行。) ④期限不明条款的履行;(62 条 4 款: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 ⑤方式不明条款的履行;(62 条 5 款:履行方式不明确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同目的的方式履行。) ⑥费用不明条款的履行;(62 条6 款:履行费用的负担不明确的,由履行义务一方负担。) 5 、第三人履行 概念:第三人履行是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履行合同义务的人或接受义务履行的人不是合同当事人,而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的情

合同之债的履行和请求范本

合同订立原则 平等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三条:“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一方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的规定,平等原则是指地位平等的合同当事人,在充分协商达成一致意思表示的前提下订立合同的原则。这一原则包括三方面内容:①合同当事人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不论所有制性质,也不问单位大小和经济实力的强弱,其地位都是平等的。②合同中的权利义务对等。当事人所取得财产、劳务或工作成果与其履行的义务大体相当;要求一方不得无偿占有另一方的财产,侵犯他人权益;要求禁止平调和无偿调拨。③合同当事人必须就合同条款充分协商,取得一致,合同才能成立。任何一方都不得凌驾于另一方之上,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另一方,更不得以强迫命令、胁迫等手段签订合同。 自愿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四条:“当事人依法享有自愿订立合同的权利,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的规定,民事活动除法律强制性的规定外,由当事人自愿约定。包括:第一,订不订立合同自愿;第二,与谁订合同自愿,;第三,合同内容由当事人在不违法的情况下自愿约定;第四,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变更有关内容;第五,双方也可以协议解除合同;第六,可以自由约定违约责任,在发生争议时,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解决争议的方式。 公平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条:“当事人应当遵循公平原则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公平原则要求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要公平合理具体包括:第一,在订立合同时,要根据公平原则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第二,根据公平原则确定风险的合理分配;第三,根据公平原则确定违约责任。诚实信用原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条:“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定,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订立合同的全过程中,都要诚实,讲信用,不得有欺诈或其他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

财政学第三章政府预算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 一、判断以下各陈述的正误 1、政府制定财政预算的主要目的在于,为完成政府财政政策目标而确定财政活动重点及其优先顺序,并且据此监控财政活动进程。() 2、1945年美国联邦政府预算局局长史密斯提出了政府预算八原则,或称为预算管理原则,是对传统预算原则的完全替代。() 3、按政府级别分类,可把预算划分为总预算和分预算。() 4、古典经济学家之所以不主张政府实行赤字预算,主要出于两种基本考虑:一是政府财政出现赤字就要发行公债,发行公债不仅会减少私人投资,而且还会带来通货膨胀的危险;二是财政赤字本质上属于经济生活中的巨大浪费,应该严加控制。() 5、凯恩斯主义的财政理论认为,不管国民经济形势如何,政府坚持保持年度预算收支平衡,不仅不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而且能够稳定宏观经济运行。() 6、提倡“非平衡预算”的经济学家,不仅反对年度预算平衡,而且并不指望政府在使预算发挥熨平经济周期作用的同时,实现预算的周期平衡。() 7、单式预算组织形式的基本特点是:(1)将政府各种财政收入与支出分别汇集,并分别编入各自的预算报表内。(2)按照财政收支的经济性质,分别进行总额预算。()

8、美国预算周期的特点是,在日历年的每一个时间点上,都有3到4个预算周期并存运行。() 9、美国是一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国会作为独立的立法机构,它与总统在预算决策的最终决策活动中起着几乎同等的作用。国会和总统之间这种相互制约的政府预算制度,实际已经把政府财政活动、尤其是财政支出活动置于国民、代议机关的监控之下,该制度在防止政府预算规模失控,减少财政资源的浪费,约束个别官员、政府机构的随意性行为等方面均能发挥积极作用。() 10、美国政府的预算的执行要遵循严格的法律和程序进行,各类政府部门只能按照法定拨款数额组织各自的开支,不能超过预算授权,但是,某些开支活动可以不按照国会预算审议结果所规定的用途或目的进行。() 二、选择题(从以下各题所给答案中挑选出所有被认为是正确的答案) 1、以下对于预算的描述正确的有() A、预算是关于政府的收入和开支计划 B、预算是关于政府借款或偿还借款的计划 C、预算说明公共财政活动对国民经济生活的影响 D、预算说明预期国民经济活动对公共财政的影响 E、预算是关于政府财政活动的一种历史记录 2、按照古典经济学及其预算平衡理论,政府进行其财政预算编制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A、预算的完整性 B、预算的年度性 C、预算的灵活性 D、预算的可靠性 E、预算的公开性 F、预算的明确性

合同履行应遵循的原则

合同履行应遵循的原则 原则是用来指导具体规则的,如果订立合同并且发生法律效力以后,那么履行合同就极为重要了,合同的履行代表着合同目的是否能够实现,所以在履行的时候需要遵守相关规则。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中,有的是基本原则,如诚实信用以及合同自由等原则,有的是专属于合同履行原则,如适当履行原则和兼顾附随义务原则,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按照合同的标的和质量,由适当的主体在特定的期限和地点,全面完成合同义务,也就是说当事人应善意地履行合同,当事人所提供的服务,应符合合同的宗旨和法规的规定。 兼顾附随义务原则是指当事人不仅需要适当地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而且还应根据诚实信用原则,履行由合同性质或交易习惯确定的附属性义务,附随义务是由诚实信用原则衍生的义务,它要求当事人履行合同时或合同终止后,需要互相协作,不侵犯对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关于承担违约责任归的原则,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违约的责任,这里所确定的即为严格责任原则。 严格责任是指违约发生以后,确定违约当事人的责任,应主要考虑违约的结果是否因违约方的行为造成,而不考虑违约方的故意或过失,严格责任的确立并非自合同法开始,在民法通则中也有关于严格责任的规定,严格责任具有方便裁判和增强合同责任感的优点,同时也符合违约责任的本质。 因为违约责任在本质上是以合同义务转化而来的,是当事人之间的约定,在一方不履行合同时追究其违约责任,是在执行当事人的意愿和约定,因而应该实行严格责任原则,但是在法律有特殊规定时,也可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我国合同法在一些分合同中规定了过错责任原则。

注会讲义《会计》第十九章 债务重组

第十九章债务重组 历年考情概况 本章考试的题型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主要与其他有关章节如存货、固定资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与企业合并、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等相结合进行考查。本章在考试中所占分值较少,通常在2分左右,本章重点掌握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及混合重组的账务处理,特别是注意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的会计核算。 近年考点直击 2019年教材主要变化 本章内容未发生实质性变动。 考点详解及精选例题 【知识点】债务重组的定义(★) 债务重组(债务重整),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

或者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是指因债务人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经营陷入困境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其无法或者没有能力按原定条件偿还债务。 债权人作出让步,是指债权人同意发生财务困难的债务人现在或者将来以低于重组债务账面价值的金额或者价值偿还债务。“债权人作出让步”的情形主要包括:债权人减免债务人部分债务本金或者利息、降低债务人应付债务的利率等。 【例·多选题】甲公司应收乙公司的一笔货款100万元到期,由于乙公司发生财务困难,该笔货款预计短期内无法收回。当日甲公司就该债权与乙公司进行协商。下列协商方案中,属于债务重组的有()。 A.减免10万元债务,其余部分立即以现金偿还 B.减免11万元债务,其余部分延期两年偿还 C.以公允价值为90万元的无形资产偿还 D.以现金10万元和公允价值为90万元的存货偿还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债务重组是指在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者法院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此题选项D没有作出让步,不属于债务重组。 【案例】破产重整的收益确认时点 案例背景:A公司为上市公司,拟进行破产重整。2×12年2月,当地法院批准了公司的重整计划,对于超过10万元以上部分的普通债权,A公司按照12%的比例以现金进行清偿,并在重整计划获法院裁定批准之日起三年内分三期清偿完毕,每年为一期,每期偿还1/3。破产重整方案中还规定,只有在A公司履行重整计划规定的偿债义务后,债权人才根据重整计划豁免其剩余债务,否则,管理人或债权人有权要求终止重整计划,债权人在重整计划中所做的债权调整承诺也随之失效。A公司根据前述重整

政府预算复习题

政府预算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政府预算:是经法定程序批准的政府年度财政收支计划。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而集中性分配财政资金的重要工具,是国家基本财政计划。 2.政府预算周期:是指从预算编制、审议批准、执行到决算的完整过程,其中,上述每一个环节又包括若干具体内容。 3.政府公共预算:是指政府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凭借政治权利筹集财政资金,用于维持政府公共活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发展各项社会公益事业支出的财政年度收支预算。 4.预算管理体制:是处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项基本制度,主要是划分中央和地方预算收支范围和管理权限的制度。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事权划分、财权划分、转移支付。 5.分税制:在确定中央与地方事权的基础上,按划分税种的方式来确定中央和地方财权的预算收支管理体制。 6.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指各级政府之间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拨付来调节各预算主体收支水平的一项制度。 7.预算收支分类:政府收支分类是按照一定的原则、方法对政府收入和支出项目进行类别和层次划分,以全面、准确、清晰地反映政府收支活动。 8.基数预算法:以上年度收支的基础上确定基数,考虑影响新年度的各项收支因素,确定新年度收支的编制方法。 9.零基预算法:不考虑项目以前的支出情况,从零开始,根据组织的目标任务和项目的重要性来确定支出。 10.绩效预算法:以成本-效益为评判标准,以政府职能和施政计划为中心的预算编制方法。 11.部门预算:指政府各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及其行使职能的需要,由基层预算单位编制,逐级上报、审核、汇总,经财政部门审核后提交立法机关依法批准的涵盖部门各项收支的综合财政收支计划。 12.政府采购:是指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的行为。 13.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指由财政部门代表政府设置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所有的财政性资金均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收缴、支付和管理的制度。 14.政府预算调整:是指经立法机构批准的本级预算,在执行中因特殊情况需要增加支出或者减少收入,使原批准的收支平衡的预算总支出超过总收入,或者使原批准的预算中举借债务的数额增加的部分变更。 15.政府决算:是指经过法定程序批准的,对年度预算执行结果的总结。 16.金财工程:以应用为中心,以网络为支撑,以安全为保障。包括三个方面业务应用系统,信息网络系统,安全保障系统。 17.政府预算监督:是指在预算的全过程中,对有关预算主体依法进行的检查、督促和制约。 二、简答题: 1.试述政府预算的原则 (1)完整性:预算应该包括政府全部财政收支,反映全部财政活动,不允许预算外的财政收支 (2)统一性:政府是一个整体,财政资金应在最大范围内优化配置,统筹考虑 (3)可靠性:预算收支数字指标设计依据必须真实、准确、可靠;不得假定 (4)公开性:预算的形成和执行是透明的、受公众监督的 (5)科学性:编制必须科学,内容必须真实

1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精)

1.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全面履行原则。全面履行原则,又称正确履行原则或适当履行原则,是指合同的当事人必须按照合同关于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履行地点、履行期限、履行方式等的约定,正确而完整地履行自己的合同义务。 全面履行原则的具体内容表现为:①按照合同约定的主体履行;②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③按照合同约定的质量履行;④按照合同约定的价款或者报酬履行;⑤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地点履行;⑥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期限履行;⑦按照合同约定的履行方式履行。 (2)协作履行原则。协作履行原则是指当事人在合同的履行中不仅要适当、全面履行合同的约定,还要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对对方当事人的履行债务行为给予协助,使之能够更好地、更方便地履行合同。该原则是诚实信用基本原则在合同履行阶段的具体体现。 协作履行包括以下内容:①及时通知义务;②相互协助义务;③保密义务。 (3)经济合理履行原则。经济合理履行原则又称效益履行原则。它要求履行合同时,讲求经济效益,付出最小的成本,取得最佳的合同利益。 在履行合同中贯彻经济合理原则,表现在许多方面:①债务人选择最经济合理的履行方式;②合同履行期的选择体现经济合理原则;③当事人变更合同应当体现经济合理原则;④对违约进行补救体现经济合理原则。 2.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发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须双方基于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对价债务。确定是否形成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的关系,应基于以下事实:①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产生债务;②须双方当事人互负债务;③当事人双方互负债务之间具有对价性和牵连性。 (2)须行使抗辩权之当事人无先行给付义务。 (3)对方当事人未履行债务或者未按照约定正确履行债务。 (4)须对方的对待给付是可能履行的。 3.先履行抗辩权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先履行抗辩权的行使应当具备以下三个条件:(1)双方当事人须由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2)须双方所负的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3)应当先履行的当事人未履行债务或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 4.为什么设立不安抗辩权制度? 不安抗辩权制度设立的目的在于:避免因情况变化而导致应先履行一方遭受损害。不安抗辩权时法律规定的保护手段,在对方于缔约后出现财产状况明显恶化等情况,可能危及先给付一方的债权实现时,法律赋予先给付一方在对方未对待给付或提供担保之前拒绝履行的权利,以维护公平。

CPA 注册会计师 会计 分单元真题 第十九章 债务重组

会计真题 【单选题】(2018年)甲公司与乙公司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因乙公司无法偿还到期债务,经协商,甲公司同意乙公司以库存商品偿还其所欠全部债务。债务重组日,甲公司应收乙公司债权的账面余额为2 000万元,已计提坏账准备1 500万元;乙公司用于偿债商品的账面价值为480万元,公允价值为600万元,增值税税额为96万元。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因上述交易应确认的债务重组损失金额是()。 A.0万元 B.-196万元 C.196万元 D.1 304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确认债务重组损失为0;即冲减资产减值损失196万元;应收账面价值(2 000-1 500)-收到资产的含税公允价值(600+96)=-196(万元) 应试指南 1.A公司为上市公司,2×18年5月按法院裁定进行破产债务重整,2×18年10月法院裁定批准了A公司的破产重整计划。2×18年财务报告于2×19年4月25日批准报出,截至2×19年1月20日,A 公司已经清偿了所有应以现金清偿的债务;截至2×19年4月10日,应清偿给债权人的5 000万股股票已经过户到相应的债权人名下,预留给尚未登记债权人的股票也过户到管理人指定的账户。 A公司有关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作为调整事项调整2×18年年报,确认破产重整收益 B.作为调整事项调整2×18年年报,但不确认破产重整收益 C.作为非调整事项在2×18年报表附注中披露,仅披露破产重整收益 D.作为2×19年4月的业务,确认破产重整收益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破产重整过程中,债务重组协议的执行和结果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故上市公司通常应在法院裁定破产重整协议履行完毕后确认债务重组收益。由于A公司是在2×19年实施的主要重整债务清偿,法院将在2×19年裁定A公司破产重整计划执行完毕。“债务偿还”与“法院裁定” 这两件事情均发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已经存在的情况。A公司在2×18年12月31日尚不能可靠判断重整债务的清偿是否能够顺利实施。日后的偿还和法院裁定不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不应在2×18年年报中确认债务重组收益。 2.B公司是原国有银行改制时设立的一家全资国有的专业资产管理公司,主要负责承接和处理银行转来的不良债权。截至2×11年1月,B公司通过债权转股权的方式,持有A上市公司37.78%的股权,成为A上市公司控股股东。2×19年B公司将A公司20%的股权出让给C公司。股权转让后,C公司成为A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0%,第二大股东为B公司,持股比例为17.78%。2×19年11月12日,A上市公司披露收到B公司批复,同意A公司归还截至协议生效日前2.37亿元债务所欠利息7277.10万元的10%后,免除剩余的90%利息。 第二大股东豁免A公司债务利息,A公司正确的会计处理为()。 A.2×19年确认为当期收益 B.2×19年确认为当期资本公积 C.追溯调整2×18年的收益 D.追溯调整2×18年的资本公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B公司向C公司转让A公司股权后,不再是A公司的控股股东。在分析B公司对A公司债务豁免的性质时,应考虑其经济实质是否为资本性投入。根据题目所提供的相关材料,B公司主要职能是管理和处置因收购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其豁免相关债务的行为,属于其经常

第十三章涉外合同之债法律适用的基本制度

第十三章涉外合同之债法律适用的基本制度 本章的重点内容是: 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和历史发展、确定合同准据法的基本原则以及我国关于涉外合同法律适用的规定。 合同法律适用的理论和历史发展。 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定、变更和终止一定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最主要的债的发生形式。 在国际私法的发展历程中,产生了如下调整涉外合同关系的学说和理论:“客观标志说”、“主观说”、“最密切联系说”、“特征履行说”、“合同主体法说”等等。这些理论和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1、从法则区别说产生后直到16世纪中叶,主要以合同的缔约地等单一的客观标志确定合同的准据法。 2、从16世纪中叶开始,以当事人意思自治说为指导,根据当事人的自主选择确定合同的准据法。 3、以意思自治说为主而以最密切联系说为辅的合同自体法阶段 二、确定合同准据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私法发展至今,确定合同准据法的基本原则有:意思自治原则、最密切联系原则、特征履行原则、合同自体法原则等。 (一)意思自治原则 1、意思自治原则的含义及特点 意思自治原则,亦称“意思自主论”、“主观论”等。根据这一原则,在合同法律适用中,当事人可以自由地选择某一国法律,并按照该国法律在合同中设立自已的权利与义务。 意思自治原则最早是由杜摩兰在16世纪提出的。1865年《意大利民法典》明确地将意思自治作为合同法律适用的首要原则。目前意思自治原则是各国处理合同纠纷的首要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具有以下特点: 首先,意思自治原则符合“签约自由”原则; 其次,有利于当事人预知行为的后果和维护合同关系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第三,有利于合同争议的迅速解决。 2、对意思自治原的限制 对意思自治的限制主要体现在限制当事人选择法律的范围。 其一,当事人的选择仅限于特定国家的任意法,不能排除有关国家强制性法规的适用,如法院地国家或与合同有最密切联系的国家法律中的强制性规定定适用; 其二,当事人的选择必须是善意的,不能采取法律规避的手段,规避有关国家法律中强制性规定; 其三,当事人选择的法律应当与合同有实际的联系。当事人一般应在缔约地法、履行地法、物之所在地法、当事人住所地法、当事人国籍国法之间进行选择。但是,这种限制有淡化趋势。 第四,当事人协议选择的法律通常应是该国的实体法,而不包括其冲突规范,以免发生反致。 3、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时间 有关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时间,各国立法和实践规定不同。但是,根据多数国家以及一些国际条约规定,允许当事人在合同争议解决以前的任何时候选择适用合同的法律,但以不影响合同形式的有效性和不损害第三者的利益为前提条件。 4、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 当事人选择法律的方式主要有明示的方式和默示的方式两种。明示的方式是指当事人以文字或言词明确表示出合同应适用的法律;默示方式是指当事人未在合同中明确表示其选择法律的意向,但法院或其他主管机关仍可从合同的条款和性质,或者从案件总的情况中推求出当事人的意向,推断如果合同当事人考虑到这个问题时,他们会选择什么样的法律作为合同的准据法。 (二)最密切联系原则 1、最密切联系原则的基本内容 最密切联系说,又叫弹性论。最密切联系说主张合同准据法应为与合同法律关系有最密切联系的法律,也就是说以合同法律关系的最密切联系地为客观标志来确定合同的准据法。 最密切联系原则通常是作为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的重要补充,它的作用日益得到加强。最密切联系原则作为法律选择的一项原则,是现代国际私法一个重大发展,是对传统法律选择方法的扬弃,它提高了法律适用的灵活性、客观性和合理性。依据该项原则,法官有可能从一系列客观因素,包括合同本身所引用的条

16秋华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在线作业

奥鹏17春16秋华师《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40 分。) 1. 在下列会计一般原则中,事业单位不实行的有()。 A. 历史成本原则(实际成本原则) B. 有用性原则(相关性原则) C. 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 D. 配比原则 正确答案: 2. 某行政单位会计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于本月支付的上月水电费,列作本月的经费支出,而不是列作上月的经费支出,说明其实行()的结账基础。 A. 权责发生制为主,兼有收付实现制 B. 收付实现制为主,兼有权责发生制 C. 权责发生制 D. 收付实现制 正确答案: 3. 下列各项不属于财政会计内容的是()。 A. 成本费用的核算 B. 预算收入的核算 C. 预算支出的核算 D. 预算结余的核算 正确答案: 4. 国家金库分为四级,以下哪一个不属于()。 A. 总库 B. 分库 C. 中心支库和支库 D. 经收处 正确答案: 5. 为了便于年终清理,各项预算拨款一般截至至()为止。 A. 10月底 B. 11月底 C. 12月底 D. 12月25日 正确答案: 6. 行政单位可能购买的有价证券是()。 A. 股票 B. 金融债券 C. 国库券

D. 企业债券 正确答案: 7. 政府财政会计报表分析采用()。 A. 对比分析法 B. 比率分析法 C. 环比分析法 D. 动态分析法 正确答案: 8. 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的基本假设中规定会计核算应当按照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的是:()。 A. 会计主体假设 B. 持续经营假设 C. 会计分期假设 D. 货币计量假设 正确答案: 9. 某市财政局向省财政厅临时借入的待结算款项,应贷记()账户。 A. 与上级往来 B. 暂存款 C. 借入款 D. 借入财政周转金 正确答案: 10. 预算收入是国家为了行使其职能的需要,通过预算所记账资金,它是通过()来集中的。 A. 财政部门 B. 银行 C. 税务部门 D. 金库 正确答案: 11. 行政单位购买材料的运杂费应()。 A. 计入库存材料成本 B. 记入“经费支出” C. 冲减“其他收入”科目 D. 管理费用 正确答案: 12. 非营利组织经营性收支业务核算可采用()。 A. 收付实现制 B. 按历史成本计价 C. 权责发生制 D. 按重置成本计价 正确答案: 13. 凡是向同级财政部门领报经费,并发生预算管理关系或者财务隶属关系的事业主管单位所实行的独立会计核算,称为()。 A. 行政主管单位会计 B. 事业主管单位会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