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评课稿

一、评郑晓艳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听完这堂课最大的感受就是“美”,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美的感受和体验中不知不觉积累了知识、获得了方法、丰富了情感。

1、多元感悟景色之奇丽:在感受景色之美的环节,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花多得怎样,颜色怎样,走在这样的街上你深吸一口气会怎样……”丰富了学生的感受,让学生从花多、颜色、气味等方面,全方位的感受那花的海洋,让那奇丽的景色立体于学生的眼前,正如郑老师自己所说:“听了你们的叙述,这文字变成了一幅画,还是3D版的画呢!”

2、情境中深化美的感受:教学中,教师采用品读想象中生情,积累运用中深化,欣赏画面中入境的方法,让学生交流感想,朗读想象,最后才欣赏再现德国人养花的场景,加深了学生对奇丽景色的感悟。从文本中理解关键词语的意思,之后又走出文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美景,欣赏图片之后再次走入文本,使学生身临其境,深深的陶醉其中,为学生体会语言描述之精妙做好了铺垫。

3、角色体验感受境界之高尚:在理解“奇特的民族”时,学生转换角色,他们就是那养花人,教师询问:“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吗?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学生深入情境中,以自我的理解代替了教师的千言万语,自然而然的体会到了那高尚的境界。在交流“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时,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德国人不仅仅是在养花这一方面心中装着别人时,适时组织学生换位思考“当他们行走在路上时……当他们坐公交车时……当他们面临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学生想象交流不论何时、何事,不论德国还是中国,人们都彰显着这样的境界。

教学中一些环节的处理也引起了我的思考:

1、在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时,教师处理的很有层次,先后让学生们想象了德国人、中国人遇到情况所表现出来的境界,又谈到了雷锋精神、汶川地震等,但是我想这些都离学生比较遥远,反而是学生的身边的一些小事也能体现这种境界,像教参中提到的学生每天的值日就能很好的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在教学中只需轻轻一点,就会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

2、本文作者季羡林先生是中国一代语言大师,那么他在文章的立意选材、表词达意上肯定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之处,这些在课堂中是否应该很好地引导。

二、评王琦的《人物描写一组》

王老师的课堂清新自然,教学环节丝丝入扣,注重了学生的积累,关注到了文章中人物的表现方法,力求让学生学以致用。

1、识字教学扎实有效。本课有个鲜明的语言特点:口语化、方言较多,而且生词也有很多。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很好的关注到识字环节,为读通文章、理解内容扫清障碍。在本课的教学中王老师巧妙地将词语分成几类,有生词,有描写动作的四字词语,也有儿化音,引导学生归类识记。并且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深入地理解词语的意思,有图片直观感受法、资料补充法、积累相关词语法等等。这样的处理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很有层次,很有实效。

2、迁移学法、自主学习。在引导学生体会小嘎子这一人物形象时,王老师充分展开,找出相关词、句,想象情景体会小嘎子的性格特点,在朗读之后,老师加强了方法的引导,适时回顾、总结学习方法,并让学生依照这些学习方法自学胖墩儿的部分。这样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可以有效的开展,在学习实践中巩固这些学习课文、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这种方法的习得对学生而言才是受益终生的。

3、注重了体会作者的写法。“引导学生感受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

法,并能在习作中合理运用”这是单元导读中对于本单元课文学习目标的制定,其实也是本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王老师在课堂伊始也很好的关注到了这些。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老师牢牢抓住描写主人公动作、心理活动和语言的句子,让学生细细品味,合理想象,充分感悟,在体会人物特点的同时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方法。并适时学以致用,设计了续写第二回合的环节,有了前面的学习和铺垫,学生们也写出了许多精彩的摔跤片段,这些都和教师关注到了方法的引领息息相关。

我的思考:

1、在本课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体会朗读,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们没有把当时的摔跤场面用朗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应该缘于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特点,没有深入想象当时人物的心理活动到底是怎样的,那一个个动作之后实际上暗藏了哪些心机,因此没有使文中的人物活灵活现于学生们眼前,学生自然读的不到位。而且从读课题开始,学生的齐读就拖长音,教师没有很好的关注到,课题较长,应该引导学生读好。

2、在初读环节,教师就出示了一长串的要求“边读边想象情景,找出描写小嘎子摔跤的语句,圈出相关动词,体会小嘎子的特点,在课文旁边写下你的体会。”教师之所以会出示这一系列的学习要求,其实是想让学生掌握体会人物特点的方法,举一反三,自学胖墩儿的部分。可是这是第一遍初读,如果真的完成这一系列的要求得给学生多少时间啊。我想可以只要求学生读通课文,划下描写小嘎子的相关语句,在接下来的深入解读文本的过程中,渗透那些方法,然后品读之后适时总结这些方法就水到渠成了。

三、评王艳芝的《为人民服务》

王老师透彻的解读文本,整合相关内容,很巧妙的设计教学环节,深入浅出,较好的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1、关注特点、理清思路。这是篇演讲稿,也是学生在六年学习中所接触到的第一篇议论文。因此,学生们学好这篇文章的意义就很大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要初步了解议论文的特点,掌握学习议论文的方法,为以后的学习铺路搭石。在教学开始,老师就引领学生通过课后资料袋关注本文的特点,并找出中心议题,梳理三个观点。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来展开论证的。这是方法的引领,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而言也是受益颇多的。

2、合理取舍、有效整合。王老师在教学的设计中不是按照文章的写作顺序按部就班的展开教学,而是精心的整合,选取前两方面的观点为主要教学内容,又恰到好处的以“为人民服务”为主线链接相关内容,使学生们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深刻内涵,体现了“深文浅教”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找出文中关键的词、句,讨论交流,感悟体会,在理解了含义深刻的句子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想到被我们所传颂的感人故事,是学生们感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时时闪耀其光辉。

3、精彩点评、妙语连珠。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的是引导者、点拨者的角色,如果没有老师精巧的点拨,就不会有学生清晰有序的表达。在本课的教学中,教师评价语巧妙、到位,且评价时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和表达方法。例如在课堂开始了解本文的特点时,教师的评价关注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理清思路上表达清楚、完整;在教师提问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教师评价学生归纳时注意浓缩为简单的句子;学生读如何对待批评,理解那四句话时,教师适时评价:“你真会读书,能结合着文章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

我的思考:

1、对于第三个观点“学会团结互助”这一方面的学习显得弱了点,如果也能很好的整合进教学中,会使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毛主席讲话的内容。

2、教学中老师口误“就像鲁迅所说有的人活着,他却死了……”这是臧克家的诗歌。

四、评李倩倩的《威尼斯的小艇》

1、巧用想象。在课堂教学中多次巧妙的运用想象这种方法,使学生既认识了小艇的外形,想象着夜色之美,又创造了机会激发学生的思维,训练了思维的发散性,更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使原本离我们生活实际遥远的城市和交通工具立体于我们的眼前,变成了一幅幅直观、生动的图片。

2、理清思路。这篇文章条理清晰,段落分明,在教学之初,教师就引导学生梳理了文章的内容,理清了文章的思路,把一段段文字变成了一个个简单的词语,在这个环节中使学生领悟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3、资料补充。在品读威尼斯的夜色之美之后,教师适时拓展了《威尼斯之夜》通过对比,丰富了学生的体验,使学生全面感受到了威尼斯夜晚的美丽。之后的拓展延伸环节,教师又以图片的方式让学生感受享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苏州之美,巧妙地过渡到了课后作业的布置上。

我的思考:

1、在引领学生品读文本时一些该抓的点没抓到,如:在体会驾驶技术高超时“不管……总……”“总能……而且……还能……”这些关联词语没有充分关注到。同样是本段,抓住了关键词语“操纵自如”,可是,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展示了船夫的“操纵自如”?应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来体会:速度快,狭窄处还能急转弯。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明白“操纵自如”的含义。

2、本课的教学难点应该是学习做这事怎样抓住特点并把人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可是在教学中,教师却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一教学难点,关于方法的引领还不够,没有很好的关注到作者的表达方法。

五、评咸金霞的《北京的春节》

1、调动多种感官,感悟春节的热闹。让学生在热闹、春节味甚浓的音乐中步入课堂,课前即用音乐渲染春节的气氛。在学习除夕这一部分时,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品味颜色、声音、味道、情感等方面,全方位感悟春节的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腊八、元宵节直观展示;除夕的情境创设、想象感悟;初一的联系自己生活实际等方式。这种种手法的运用,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多种观感感悟春节的热闹及每个日子不同的习俗特点。

2、时时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从识字环节,教师就关注到了作者语言的特点,把儿化音单独出示,从这一个个具有京味的儿化音中,学生就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写作语言——俗白、朴实、风趣。在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的同时又关注到了老舍先生所采用的表达方法:按时间的顺序、有详有略。这种种作品特点和写作手法的点出,并将指导着学生如何学习一篇文章,并将自己的所得所获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3、板书的设计独具匠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时根据学生的交流体会板书,当板书全部完成之后居然以对联的形式呈现于学生的眼前。这种巧妙的设计,既使人联想到过年时家家户户贴对联的情形,又映衬出了过春节时的隆重与热闹,还自然而然地引入到其他关于春节的对联这一拓展积累环节中。

我的思考:

1、在走进老舍,了解他的相关资料的环节,教师直接出示了相关资料,其实完全可以让学生汇报自己以前了解到的和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再由老师补充,加深印象。

2、识字教学有层次,但许多词语学生已经掌握,完全可以不出示,在教学之前,教师应该充分掌握学情,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3、文章中提到的日子较多,而且相关的民俗也有很多,学生是否能对应起来呢?我想,在了解了每个日子的内容之后,是不是可以以连线或者是表格的形式巩固这些节日和民俗的对应关系,甚至可以拓展到其他具有代表意义的节日以及相关的民俗,从而可以布置一些课后实践作业:仿照作者的表达方法,写一些家乡的其他具有代表意义的节日。

六、评郭向芹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本课的教学郭老师巧妙设计、层层推进,让学生借助具体事例理解“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含义与课文在写作、表达上的特点。

1、识字教学方法得当。对于重点词语“司空见惯、追根求源”的理解,教师让学生以填空的形式,联系生活实际,在课文中的重点句子中理解这两个词语的含义。当学生理解之后又放到文本中,读、悟结合,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词语的含义。这种处理方式很巧妙,又很自然的引入中心问题的思考中。

2、注重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了使学生更为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巧妙地运用了表格的形式,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合作完成,引导学生明确这三个事例。这样以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直观了解了三个事例,从而归纳出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写作手法。在教学过程中,一些重点问题,教师也是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读自悟,自主学习或者是同桌讨论交流,这些环节的呈现都是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有效实施。

3、点名写法。在教学中,教师注重学法指导,时时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引导学生初步感知议论文的表达特点。

我的思考:

1、因为本文是议论文,教师注重了层层分析,力求使学生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深刻内涵,但对于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是不能忽视朗读,对于文章中的几句含义深刻的句子,完全可以当堂熟读甚至背诵下来。

2、对于“摆观点——举事例——得结论”的方法,可以举一个简单的话题,让学生在课堂中简单说一说,看学生是否真正懂了,因为这毕竟是学生从来没有接触的内容。

七、评杜加芹的《卖火柴的小女孩》

1、确立主线,贯穿教学。教师以“可怜”为主线展开教学过程,有学生谈对小女孩给你留下的印象,到文中找表现她可怜的句子,多种方式让学生感悟小女孩的可怜,在文本中体会小女孩的可怜之后,教师又以了读写结合的方式,加深理解,使一个饥寒交迫、痛苦不堪的小女孩形象立体于学生眼前,激起了学生对小女孩的无限同情。

2、品词析句,读中生情。要想使学生深入体会文本所表达的情感,必须重视有感情的朗读,正如杜老师要求学生时所说“慢慢的读,细细的品”。例如,在体会“冷”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冷、雪、黑”这三个字,读出了冷的三个层次,感受到了小女孩的可怜……这样的环节还有很多,而且教师注重了读、思、议的有机结合,在读中结合着学生的所思、所悟,唤起学生对文中小女孩的深切同情。

3、创设情境、适时想象。我们知道学生不仅是文本信息的接受者,也是文本信息的加工者,他们总是以自己的理解深化着文本内容,继续着文本的再创造。在课堂中,教师多次设计了想象环节,同时以音乐的方式渲染情境,拓宽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走入文本当中,深入感悟小女孩的可怜。

我的思考:

1、本文最显著的特点是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这也是这个凄美的童话故事最为打动人的地方。可是在教学过程中,这种鲜明的对比却没有很好的体现,应该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这种反差,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和辛酸,体会这种虚实结合的表达方式所呈现出来的效果。

2、本文的教学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体会小女孩的可怜,后半部分想象读悟小女孩的几次幻境,但是在教学中,前半部分花费时间较多,削弱了后面的教学。

八、评田野的《凡卡》

1、巧用对比。课前交流的内容是“你感觉最快乐的事是什么?”因为学生们和凡卡一般大,而他们所身处的环境却和凡卡有着天壤之别,这样更能形成对比。凡卡的悲惨遭遇和他所回忆的幸福生活也形成了对比,教学中教师也紧紧抓住这一点,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凡卡的悲惨。

2、拓展延伸,深化学生的感受。在引导学生体会了凡卡的愿望不能实现,他的悲惨生活还将继续后,适时引入了《伏尔加河的纤夫》一文的阅读,是学生了解到从老年到少年,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们都在过着这样悲惨的日子,因而更能体会当时的背景,体会当时贫苦人们的命运。之后红色政权的资料补充使学生感受到凡卡等人的希望,从而真诚的鼓励凡卡,丰富了学生的感受。

我的思考:

1、识字教学中出示的词语很多,可以分类教学,有许多不必强调的读音“礼拜”……完全可以不出示。

2、朗读的部分不够,在教学中抓住字词深入感悟之后,可以适时朗读,读出当时的情境,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而且教师采用的朗读方式多是齐读,这样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的个性解读。

3、感受快乐的部分没有充分展开,这样学生就不会理解凡卡那种急切想回到乡下的愿望。

九、评凌思颀的《桥》

1、深入文本、细细品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品词析句,抓住文中描写洪水和老汉的句子,抓住表现洪水肆虐和老汉品质的词语,这一个个词语和句子的揣摩,使学生走入了情境之中,每个词就像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将洪水的肆意和老汉的光辉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适时也品出了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以及用环境衬托人们的惊慌无措的写作方法。

2、多重感悟、形象丰满。本文中的老汉不仅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党支部书记,还是一位父亲,在灾难来临之时,他将群众的利益摆在前面,当仅仅剩下他们父子二人时,他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儿子。在教学中,教师以一个问题过渡过父亲角色的体会之中“他不爱自己的孩子吗?”,抓住两个“吼”字的对比,“推”出的是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老汉不仅关爱乡亲们,还深深的爱着自己的孩子。

3、分类识字、感知内容。在识字环节,分3组进行教学,一类是描写洪水的,一类是描写人们的,一类是描写老汉的。在识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读出这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在无形当中也引导学生们初步感知文章主要内容。

我的思考:

1、教师的课堂语言应具感染力。教师在课堂中还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如情如境。尤其是这样的文章,其中的情感特别饱满,而且所处的环境,学生没有身临其境过,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语言和评价用语应该具有感染力和点拨性。

2、洪水的肆虐没有充分体会。文章中描写洪水的词语有这么几个“跳舞”“舔”“狞笑”等,这些都能看出洪水的放肆、肆意妄为,在这一方面教师没有引导到。

十、评辛莉的《十六年前的回忆》

1、注重整体性,层次分明。文章较长,在学文之前理清文章的脉络是必须的,教师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了作者按时间的顺序写了哪些事,在学生心中初步建构李大钊的形象。然后引导学生找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革命者”就成了本节课的突破口、切入点,从而达到让学生体会李大钊形象的目的。

2、抓住对比,巧妙理解。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大钊被捕时的“临危不惧”时,教师巧妙地抓住两处对比:敌人未到,声音先到的乱声和李大钊的不慌不忙作对比;敌人的人多、枪多和逮捕李大钊和女儿两个人作对比。这两处对比的感悟,加深了理解,提高了学生分析的能力,对于学生体会李大钊的“临危不惧”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习得方法,读写结合。在抓关键词理解句子时必要的点拨和牵引,使学生领悟了文章为了体现李大钊的崇高品质多抓住人物语言和神态描写,引导学生第一段和后三段结合着读,发现首尾照应的写法,感悟写法的好处。猜想李大钊望着自己的妻儿,在心里会说些什么的环节,适时拓展写话,让学生走进了李大钊的内心世界,真正体会“此处无声胜有声”的绝妙。

我的思考:

1、作者和李大钊的身份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这些资料的补充便于学生的理解,拉近与文本的距离,但是学生汇报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用简短的话表达主要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在引导学生体会李大钊的品质时,可以适时扩充相关资料,深化学生的感受。

2、文章内容较多,教师在处理时还是应该有取有舍,重点突出,避免平均用力。

十一、评王娜的《将相和》

1、识字教学有层次。词语教学归类识记,分散难点。因为“璧”“瑟”“缶”“荆”这些东西学生在生活中不常见,所以教师以资料汇报法、图片展示法简单、自然地引导学生认识了这些物品,自然的理解了这四个词语的意思。“上卿、大将军、上大夫”这些古代的官衔学生也不易于理解,而教师以从小到大、箭头的形式,学生一下子就明白了这几个官衔的高低。

2、真正把学生摆到了主人公的地位。在理解蔺相如不仅仅靠一张嘴时,教师提问“如果你是廉颇的下属,你怎样劝将军?”的情境,在渑池之会后“假设自己是廉颇的下属,把渑池之会的内容告诉将军”这两处情境的创设,让学生们设身处地进入当时的故事情境中,理解故事的内容,了解蔺相如的优秀品质。在感悟蔺相如的体会时,完全打乱时间的顺序,以学生的汇报为学习的主线,让学生一步步自我感知蔺相如的机智、勇敢。

我的思考:

1、角色转换更彻底点。教师创设的情境,让学生当廉颇的下属,可是在汇报时教师却并没有让学生一廉颇下属的身份来汇报,如果真正让学生当下属说给廉颇听,正是学生把文本内容内化之后表达的过程。

2、由于本课的内容多,包含了三个小故事,如何在一个课时内更好的整合文章内容,使学生充分地感受蔺相如的勇敢、机智,是值得教师深度思考的。十二、评李秀志的《再见了,亲人》

1、以读为本。这是一堂充满着朗朗读书声的课堂,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充分的读,个别读、齐读、回旋朗读、评价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深化感受,在读中感受那份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在读中感受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情景。

2、在处理小金花的这一段时,先让学生找出事例,品出情谊后把段落中除事例以外的部分以小诗的形式出示,让学生去体会、去朗读,这样的处理很巧妙。

我的思考:

1、教师的语言表达应该再精确些,尤其是提问时,明确的表达自己的问题。在学生交流自己的体会后,应该适时的评价学生的表达,注意激情的作用,用描述性语言强化情感,渲染情景。

2、在品读文本时,教师总结出来的“求、忆、颂”的写作思路,这种总结方式是否贴切?而且文章的前三个段落都采用了这种思路,这一点应给学生点透,让学生了解文章在表达方面的特点。此外,本文在表达上还有很多的特点,应该引导学生关注。

十三、评李传芹的《草船借箭》

1、理清关系。在教学之始,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故事中有哪些人物,然后理清了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在弄明白这些人物的联系的同时也就明确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这种处理方式很巧妙,只有在这些方面做足功夫,才能铺垫好学生的学文之路。

2、重方法、提能力。在交流借箭经过时,教师引导学生把相关的句子凝练成一个词语,从而以词语的形式概括借箭的过程,掌握“长文读短”的方法。在品读之后,教师提问“你觉得周瑜哪里不如诸葛亮?”在学生体会、交流之后,以表格的形式出示,引导学生对比,使学生全方位的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和人格魅力。同时也是一种方法的引导,学生在读经典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对比阅读。

3、主线贯穿。在体会诸葛亮的特点时,教师让学生找体现诸葛亮神机妙算的句子,并把这条主线贯穿教学过程中,层层深入、步步引导,使学生全面的了解到诸葛亮不仅识天气、懂地理,而且知人心。

我的思考:

1、在教学中把借箭的过程概括之后,可以让学生们此时再来说一说,以自己的语言讲出故事的过程。

2、在教学中读的方面弱了些,应该适时指导学生的朗读。

优质课比赛评课小结

金沙县2013年度春季学期 小学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 评课小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下午好!很高兴能参加这次小学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优质课评比活动,从活动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相信大家参加这样的活动都有不同的收获。两天来,九位老师呈现的精彩课堂各有千秋,展示了新课改以来的许多亮点。当然,教师课堂教学力的提升,需要一个取长补短,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积累,不断完善的过程。我想,通过这样的比赛活动,既让上课的老师获得锻炼的机会,对他们的教学技能、水平给予肯定;同时也让更多的老师们通过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博采众家之长,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首先,将他们的课堂中的亮点与我们大家一起分享: 1、大部分教师教师吃透《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力争从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突破,有效地指导了教学过程。除进行双基教学之外,还重视学生的语文素养的提升。最可喜的是,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比较新颖、有创意。如:太平完小的陈琴老师、岩孔完小的邓丽老师,以及平坝中心完小的汪淼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较为严谨,教学过程一气呵成,教师整节课的引导十分得体,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另外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让学生读懂了课文,明白了道理,受到了教育。桂花乡的王奇文老师教学的《文成公主进藏》

抓主文中几处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把长文短教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运用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读自悟的主动作用,引导学生在较好的自读自悟中学习。石场乡的何玲老师引导学习《文成公主进藏》一文,能抓住文成公主进藏的“起因——经过——结果”这样的思路引导学生学习,教学过程有条不紊;这还让学生在学习记事文章的过程中领悟了怎样构思这类文章,让读与写有机地整合到了语文课堂教学中。 2、本次比赛中,九位老师堂导入很有实效性,都通过精心设计导入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内容的兴趣。导入设计是教师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各位教师在课前都精心设计导语,创设情境,千方百计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如何让学生尽快进入课堂情境,各位老师都在自己执教的课中,下了工夫,动了脑筋,做出了效果。如:张显政老师利用两句关于朋友的名言作为《她是我的朋友》的导入。罗昌志老师启发让学生围绕“现实生活中自己是怎样对待朋友的?”这一话题进行交流作为《她是我的朋友》的导入。岳雨老师用“抗美援朝战争”的相关视频作为《再见了,亲人》一课的导入等等。 3、教师的板书书写都比较规范,为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一定程度上讲,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养成有助于学生从小养成认真对待事情的态度。还有个别老师在教学中强调了怎样规范书写汉字这也是很有必要的。

小学数学万能评课稿(最新)

活动形式:听评课 主讲人:冯x老师 评课人:xx 主题:训练学生准确表达数学语言的能力 时间:xx-12-10 今天上午有幸听了冯老师的讲课,讲了一节二年级数学上册关于"数学王国"的课程,从听课中可以总结出一下几点:1、教师的课堂引导非常有趣,从数学王国的大门钥匙的密码引入课堂,让学生利用1和2组成一个两位数来揭开大门的钥匙,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初步接触利用数字组成一个数的可能性是多个的,另外结合地图的涂色来引入第一个例题。 2、教师利用了一条主线贯穿全课堂,利用数字王国的大锁密码,开始课堂,最后又用大锁的密码结束课堂,并且对本节课做了升华提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始有终。 3、教师的教学环节设计比较巧妙,尤其是对于涂色的设计,根据地图进行了改变,让学生理解题意,注意题意的要求,并在黑板上进步摆出图形,结合自己制作的图,让学生明白定位法的确定方法,可以先确定前面的,也可以先确定后面的。 4、教师通过几次个例题和操作实践,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自己探究实践,对具体的方法最后提出总结,根据学生的活动,挑出能够快速完成的几个,总结方法,让学生来了解方法的重要性。 5、在练习题的设计上也别出心裁,形式多样,有排数字,合影留念,教学环节联系生活,抓住学生的心里特点,实际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倍感兴趣,而且在练习上也拓宽思维,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编号排序。 对本节课意见和建议:1、课堂的开始地图出示虽然比较新颖有趣,引起学生关注区分比较,但占用的时间过长,教师可进行适当的裁剪,直接给出阳泉地图,把盂县和郊区的地图首先图上不同颜色,()问学生还有其他涂色方面吗,口头回答几个后,直接开始涂表格,不用涂地图。2、讲解定位法和交换法是是否可以再具体详细些,感觉学生课上还是不是很明白如何定位。 活动形式:听评课 主讲人:邓xx

光是怎样传播的评课稿

《光是怎样传播的》评课稿 合肥市安居苑小学庄春梅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现就陈老师的这节课,我谈谈自己的看法,以期抛砖引玉,与同仁们共同探索学习。 教材简介: 《光是怎样传播的》是教科版科学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光》的第三课内容。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光与影关系也有了较为科学的认识,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基础。教材主要让学生在观察光影关系的认识基础上,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特点,从而可以回过头较为科学的解释影子的成因,并且为下一课“光的反射”这一传播特点埋下伏笔。 课例分析: 教学目标:基于教材内容陈老师提出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掌握光是直线传播这一特点。(2)过程与方法:首先是有依据地推测光的传播路径;再是设计验证光是直线传播的实验;然后通过实验中的现象分析推理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结论;最后利用光的传播规律解释为什么会有影子。(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思考的习惯和善于思考的能力;懂得推测要有依据;能根据实验结果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推理。重点是设计实验并通过分析实验中的现象得出光是直线传播的。 教学过程:围绕这一教学目标,陈老师从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实验探究----分析探讨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这四个环节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在学生实验时,老师能深入学习小组,成为他们的合作探究的伙伴,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予以帮助和指导,如:()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和探究活动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运用科学方法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真正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课堂气氛和谐,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生收集信息,积极寻求着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并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采用了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尤其是多媒体应用得当,丰富多彩的图片,光源的事例,影子的成因,日食、月食的形成等很好的体现了多媒体课型形象直观的特点,最后的课件,实际上是陈老师自己做的一个微课,精美的图片再加上生动的讲解,降低了学生理解知识的难度,适时展现了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获奖评课稿

小学数学获奖评课稿 观课、评课的目的,是通过集体、个体的评课活动,找寻数学课堂教学中值得发扬的亮点,自我反思课堂教学设计和实施,进而改进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使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不同程度、可持续的提高和发展。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获奖评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关注要点: 1.教学目标是否体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联系?目标的陈述是否具体描述学生通过数学课堂教学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数学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等方面应获得的发展要求?是否呈现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以及在过程中实现方法掌握、思想提高、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养成等方面的要求? 2.教学目标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心理特征?是否具有数学的特点和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关注的要点: 1.本节课是否反映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本质、地位?与相关知识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是否清晰? 2.对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概念原理、法则、公式等结构性分析是否置于核心地位?对选择、运用与数学知识紧密相关的典型材料是 否恰当?对教学的重点是否突出?对难点是否考虑如

何突破和实现了突破? 3.是否采取重新组织教材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的数学学习的实际? 4.是否围绕数学知识的本质及逻辑关系,有计划地设置问题系列,使学生得到解决数学思维的训练? 关注的要点: 1.是否正确反映教学目标的要求,重点突出,把主要精力放在关键性问题的解决上?是否注重层次、结构,张弛有度,循序渐进? 2.是否注重建立数学新知识与已有的相关知识的实质性联系,保持数学知识的连贯性、思想方法的一致性? 3.易错、易混淆的数学概念或问题是否有计划地复现和纠正,使知识得到螺旋式的巩固和提高? 4.是否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提出问题系列,使学生能面对适度的学习困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全体学生,开展独立思考,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参与度,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数学本质,建立相关数学知识的联系? 5.是否有计划、有层次地设计练习,使练习具有合适的梯度,并且有意义和实效? 6.运用反馈调节机制是否恰当,能否根据课堂教学实际适时调整教学进程,提供学生反思学习过程的机会? 7.能否引导学生对照学习目标检查学习效果,有针对

评课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分数的大小》评课稿 元志芳今天观摩了徐圆圆老师的《分数大小的比较》教学,整节课听下来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1.本节课非常完整,教师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准确,能抓住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训练。张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的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产生学习需要,营造了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交流、合作,让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多媒体手段的运用非常恰当,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例如:讲第二个例题时,教师演示,动画清楚地反映出大小一样的图形分的分数越少,1份就越大,分的份数越多,1份就越小。 3.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讨论时间充分,学生思维活跃,参与度广。学生积极动手参与、操作,有的学生折纸;有的画阴影,有的比较,学生讨论踊跃,每个学生都在活动、思考,教学效果比较好。整节课学生学得相当主动积极,不仅课堂参与程度高,而且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张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在讨论活动中分类例举——概括方法——探究意义——灵活运用。这样的教学,教师成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这个案例给我最大的启示是,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

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这也正是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学习和改进的的地方。

五年级数学上册《相遇》评课稿 元志芳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相遇问题,会用线段图整理数学信息和问题,重点要让孩子学会分析“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能用两种方法解答相遇问题中求总路程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本节课教学设计和组织上很好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理念和我校的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 1、情境的创设贴近生活,从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将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并能自主地分析并尝试解决问题,本着“从生活入手—抽象成数学问题---尝试解决方案—应用生成的知识解决更多问题“的思路展开教学。此环节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尝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引领学生自主探索,搭建数学模型 本节课,教师要教给学生的,不单单是一个相遇问题的“点”的学问,而是引领学生通过对这个“点”的探究,建构一种数学模型,形成解题策略。张茹老师在设计时大胆放手,首先给学生一个探究提示,放手让学生根据探究的提示,首先自己动手用线段图来整理信息和问题,然后根据线段图进行分析,逐步理解了数量关系,进而列出算式,建构数学模型;最后借助多媒体直观、多彩、形象、生动的演示,更加有效的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数量关系。整个活动过程注重了学生之间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意识,学生生的自主学习地位体现较好。

教师如何自我评课

教师如何自我评课 许多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心中无数,不知自己的课好不好,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往往要等教研员和老教师点评后才心中有数。其实课后只要按照九个问题自问自评就可以了:符合要求的就应该是好课,哪些方面欠缺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这些问题同时也可作为评价别人课的参照。这九个问题可简化为27个字:明目标、自主学、合作探、精点拨、整建构、找规律、巧组织、高效率、人人清。 1、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适度明确并告诉学生?(明目标)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战一样,不仅指挥员要知道战斗目标,战斗员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士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亦如此。对于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写在教案上,而要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以通俗的形式或问题告诉学生。学习目标要适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学生看到目标就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不要机械套用三维模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可尝试把教学目标问题化,即把一节课的目标设计成几个问题,问题解决了,学生就达标了。在问题中要包含目标的三维性。 2.教学内容是老师灌输还是先让学生独立自学和操作?(自主学)

新授课,老师不要急于先讲,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操作。过去都是“先教后学”,这种模式的基本假设是:这节课是新授课,学生对于这些知识一无所知,老师要从头讲起。难道学生对这些问题真的一无所知吗?事实上只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和条件,加以科学引导,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学课本。新课程提倡“先学后教”,其含义包括先学后讲、先练后讲,先考后讲。书本知识先让学生看书思考,有些问题可以先考一下学生是否知道,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作用,要给学生完整的自学时间。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的进行自学。 3.学生不会的问题是否通过相互讨论和帮助来解决?(合作探) 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不要急于解答,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学生的合作组织要分小组和大组。首先是两个人的小组合作。实验证明两个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对于老师布置的自学内容,两个人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两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大组来解决(6—8人一个大组)。大组一起讨论不会的问题,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大组不能解决的通过全班讨论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老师巡回检查,不要急于讲解,要充分发挥学生互助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要灵活掌握:小组能够解决的大组就不要讨论了,大组能够解决的全班就不要讨论了,要实事求是,不要走过场。教师在巡回检查中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为点拨做准备。 4.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并退到最后一步?(精点拨)

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评课稿

篇二: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评课 信息技术优质课大赛评课 成绩前五名: 一组一号(92分) 课题:自我介绍(二) 评课:1、本课教学思路清晰,从导入到任务布置,到新课教学,环 环相扣,层层递进。实际的操作效果较好,基本能达成课堂预设的目标。利用歌曲《年轻的朋友在一起》的自我介绍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利用任务《学生作品》找不足引导学生对不足之处进行修改,最后利用《当堂测试》完成学生本节课学习的检测。 2、从课堂结构的安排上看,时间上设计得比较合理。给与了学生足 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时间。 不足之处:各环节间的过渡也略显不自然。教师的语言如果更富有激 情,效果会更好一些。 一个不成熟的小建议:如果在学生自我介绍的环节中,让学生自由发挥,最后让大家“猜猜我是谁”,不知是否能让课堂气氛更热烈一些呢? 一组十一号(91分): 课题:互联网的基本服务 评课:创新力度非常大的一节课。 展示环节很新颖也很成功,应该可以是本课的高潮,也是教 师课堂中的一个亮点。教师通过让学生一起来帮助寻人,成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渗透了情感教育,同时培养学生的爱心和乐于助人的精神。 任务的设计新颖有趣,教师精心设计“宝贝回家”网站站长 的招聘。同时招聘员的上场,立刻感觉让人眼前一亮。从《爱心大比拼》的伊妹儿组合到《刨根问底》等一个个环节的展示,每个设计的都很有趣味,能吸引学生主动去学习。教师在课堂中注意到了学生间的层次差别,设置了任务的难度梯度。 不足之处:教师普通话可以更好一些。 一组四号:课题《数据分析》(88分) 评:教师通过精心设计教学环节,以《喜羊羊与灰太狼》之天才头带引入,要求大家跟着慢羊羊来学习数据分析中的排序和筛选。引起学生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激活了思维,达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本节课课中设计了初赛、复赛、决赛、总成绩的排分表。增强了组内合作和小组间的竞争。在课堂中,教师准备了任务单,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最后让获奖

小学数学万能评课稿最新

听课总是能收获很多新知识、新思路,但是还需要进行总结才能对自己真正有所帮助,对他人的讲课进行客观的评价,可以很好的做到取长补短,从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万能评课稿 在听课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要想上好一堂课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课堂教学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在客观地考量着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教师在上课之前备课是否认真细致,设计是否科学合理……会在课堂上直接体现出来。在听课期间,我看到一些教师虽然年轻,经验也许不如老教师丰富深厚,但是在上课的时候对课堂知识点的`设计比较合理,在学生面前讲课时也显得思路清晰、井井有条,可见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对课堂纪律的组织是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教师对知识传授的技巧性固然重要。但从整体来看,如果课堂上没有良好的纪律做保障,或者说,教师不具备管理、驾驭学生情绪和行为的能力,那么就不可能顺利开展教学。在听课过程中,我看到一些优秀的教师把对学生的纪律要求编成了简单上口的顺口溜,在课堂上用顺口溜的形式对学生提出纪律的要求,并与他们产生互动,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另外,还通过及时地评比鼓励,给学生树榜样,督促一些动作慢的学生提高效率,使课堂组织整齐划一。这种办法同样比对学生直接严肃的提要求更有效果。 这次听评课向我们展示了最新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运用,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观,从各个角度来刺激学生的感观,多媒体的运用不只是浮于表面,而真正起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达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服务,体现了新课标,新课改。 通过这次听课,我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以及自己的差距。数学教师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以兴趣为先导,教师自己制作课件、卡片,为教学打下基础,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语言,要规范教学,苦练基本功。我应该积极投身到教学中,以合格教师的要求来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相信通过我的不断努力,一定能拉近距离,不断进步总之,这次听评课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从授课教师身上学到了一些教学技巧,这都会为我以后的教学工作注入强大的动力,将使我尽快走向成熟! 小学数学万能评课稿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是小学数学第六册几何小实践的教学内容,毛爱文老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重新整合了教学内容,使数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同时,整堂课充分体现出二期课改中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理念和新基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不失为一节好课。但是除了毛老师良好的教学基本功和数学素养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之外,学生的表现更加引起了我的关注,整堂课中学生围绕老师的提问积极热烈地开展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对计算长方形的周长有各自的想法,并且在和同学的不同观点比对之后,能判断选择出更优的计算方法,同时运用知识的迁移自己得出如何计算正方形的周长。下面就选取学生突出表现的三点做个点评 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整节课中,毛老师设计了许多的问题,频率较高,面较广,学生

学习微课之肤浅心得(黄萍萍)

学习微课之肤浅心得 湾井完小黄萍萍 “微课”是当前教学中的一个热点话题,成为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通过株洲之行的学习微课,使我受益匪浅,下面是我的几点肤浅的感受: 对微型课题研究的肤浅理解 微课程是微型课程的简称,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微课”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 活动全过程。“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它是一个有控制的实践系统,能使学生和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对微型课题研究的特点的肤浅认识 小,即微课容量小,目标明确,具有相对独立性。微型课题研究的内容主要是教师在教师教育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有价值的细小问题。拿历史教学来说,可以具体到某一历史情境的背景的探讨分析,或者是某一历史事件教学的导入方式等等。容量很小其强调深度而不强调广度,学习的内容往往是一个具体的点,而非一个泛面;持续时间较短一般控制在5—8分钟。 活,即微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范围广泛,内容相对集中。微课程可以涉及很多课程内容领域并且适合于不同的学习结果。其研究的选题论证、方案设计、立项开题、实施研究等相对简便。其次,在研究的组织形式上,教师可以单独研究,也可以合作研究。 实,即首先是选题“务实”,微型课题研究立足于当前教育教学工作,选题贴近学校、贴近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其次,研究过程“踏实”,源自于实

作文讲评课 评课稿

作文讲评课评课稿 今天聆听了一节习作讲评课,收获很多。尤其是孩子们的优美习作,让我很感动。本节作文讲评课进行了作文后的讲评,教师结合学生的习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优点与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旨在帮助学生习作水平的再次提高。 课中,重点指导学生如何修改作文,在学生自己修改的基础上,进行专家会诊。教师亲自示范,选一篇习作,放在投影仪上,让学生自由发言,边修改边让学生简要地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把主要问题梳理出来。同时指导学生正确运用修改符号。重点通过修改问题作文的细节描写,过渡段以及结尾,从而使作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真实感人。付老师的教学,给了我很多启迪: 修改作文的过程其实是一个加深认识的过程,是一个自我反省、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积极的参与意识。 在课中,学生参与了作文的评析,亲自去体验,去感受,激起了强烈的作文兴趣与欲望。来自于身边的同年龄、同水平的并非完美的学生习作,则可以唤起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的独立意

识,促使其调动自己的知识修养来体味、参与、完善阅读对象,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能量。 (二)创造了同学间合作学习的机会。 在修改作文过程中,学生之间相互切磋,各抒己见,既独立又合作的学习思考,促进了同学间的相互启发,相互学习。通过品评作文,写得好的同学,由于作品的不断被认同,会对其写作形成良性的刺激,从而激发起更浓厚的写作兴趣;而对于作文水平差及日常懒于动笔的同学,则会形成无形的压力和鞭策,促使其产生向好意识、竞争意识。这样的合作学习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三)评改是由知识向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 “一篇文章,三分写,七分改。”学生的习作初稿,就象一块粗糙的玉石要经过精雕细刻才能成为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一样,必须经过反复地精心修改,才能成为一篇上乘之作。在评改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和强化了写作知识的迁移,而且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以后的思考会更深入,也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欣赏、品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修改作文及自己写作的能力。 总体感觉,这节课上的很实,扶放得当,交给了学生修改习作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篇一: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优质课获奖发言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在举国上下迎接祖国六十华诞来临之际,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顺利圆满地结束了,在此我谨代表教育局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地祝贺。此时此刻,我心里首先想到的是感谢,感谢教科所领导将这次竞赛活动安排到我县,给了我们举办州级活动的机会,感谢9位参赛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为我们展示了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感谢本次比赛的5位评委,你们专业的眼光和敬业的精神为本次活动增添了分量,也感谢为本次活动的承办付出辛劳的的领导和老师,是你们的大力支持和细心工作,保证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还要特别感谢的是所有观摩老师,你们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抽时前来,始终坚持参与本次活动,求知上进的举动值得敬佩。这次全州初中语文优 质课竞赛,9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精英与。中学的学生们,一起演绎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这些课堂以体现新课程、展示新课改为宗旨,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有特色、有亮点,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灵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了示范。可以说,这次活动为全州初中语文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技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无论是参赛教师,还是观课教师,通过两天的上课、观课活动,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了全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水平。超级秘书网为了推进我县新课改健康发展,提高我县广大中小学教 师专业素质,从4月开始,我们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五课”教研活动,先后邀请了.语言专家对初中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教科所教 学专家举办中考命题形势专题辅导讲座、州教科教育专家开展教学支持活动和“五课”教研专题辅导,召开了教学现场会,各校以“五课”教研活动为载体,组织了示范课、公开课,开展了优质课竞赛、优

小学数学评课用语精选及优秀评课稿

小学数学评课用语精选及优秀评课稿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12、教师能够有效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以探究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使接受与探究相辅相成,学生的学习境界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13、教师对学生的激励既不形式化,又具体、诚恳。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能及时以恰当的方式指出纠正。 14、以新的课改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以自己的教学行为来诠释自己的教学思想。 15、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自身学习、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 16、教师的一句“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促成了知识的整合,体现了多元的价值取向,促进了学生认知的整体性发展。 17、课上得很成功,给人耳目一新,无论比指导思想、课的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新的理念,体现了数学学科的本质: 18、做到重组教材,力求让学生经历探究学习的全过程。 19、探究活动的设计,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内化形成新知,而不能简单地通过讲授教给学生 20、留意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要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 21、不过早地出现结论,肯花时间让学生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探究时间和体验的机会。

《牛和鹅》评课稿

《牛和鹅》评课稿 今天廖轶华名师工作室来到汉滨小学举行教学研讨活动,市二小的谢守双老师执教了四年级语文《牛和鹅》,这篇课文的教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针对本节课,我想谈谈自己在听课中的一些见解和想法,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进步。 《牛和鹅》是第六单元“童年生活”人文主题下的首篇文章,与其它课文呈现形式不同的是本课呈现了学习伙伴的批注,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正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落实“通过“”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情”,谢老师的这堂课从整体感知、学习批注、迁移运用批注三方面,通过学习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整堂课的训练中,将学习批注阅读的方法贯穿其中,使学生的批注能力得到了发展。其教学亮点有如下: 一、教学目标明确 在本堂课的开始,谢老师就让大家谈论一下对牛和鹅的一些看法,接着播放了鹅的一些视频,在我们的认知中,总觉得鹅是弱小的,但是随着视频的播出,让我们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鹅,在同学们的哈哈大笑中,也对鹅有了初步的认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接着让学生关注课文的奇特之处,引出“批注”这一概念。接着用微课的形式引导学生循序渐地学习批注;使学生明白批注的角度可以是“有疑问”、“有体会“、有启发、“写得好”的角度;最后,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对作业本的片段进行批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了课堂学到的批注方法。 二、重视学法 本堂课上共安排两次小组合作学习,无论是交流学习批注的角度还是迁移运用批注方法完成课堂作业本,教师都能走到小组中,了解学生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认知的进程,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的主体地位。 三、读中自悟,体验情感 课前预习环节,谢精心挑选了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通过朗读让学生发现词语的特点并用自己的声音语调及动作演示,使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课堂气氛中读准了字音,理解了词语的意思。除此之外,在学习课文第5段时,为了让学生体会“我”见到鹅时的恐惧心情,谢老师除了让学生关注可以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体会人物心情外,还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指导,让学生掌握了朗读的语气、语调,进而真正体会人物的心情。 总之,谢老师这节课板块清晰,活动开展真实有效,在一个真实的阅读情景中,基于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生一起学习并运用阅读方法,达成有效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教师如何自己评课

教师如何自己评课 许多教师上完一节课后心中无数,不知自己的课好不好,是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往往要等教研员和老教师点评后才心中有数。其实课后只要按照九个问题自问自评就可以了:符合要求的就应该是好课,哪些方面欠缺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这些问题同时也可作为评价别人课的参照。这九个问题可简化为27个字:明目标、自主学、合作探、精点拨、整建构、找规律、巧组织、高效率、人人清。 1、一节课的学习目标是否适度明确并告诉学生?(明目标) 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这个目标不仅教师要知道,学生也要知道。就像作战一样,不仅指挥员要知道战斗目标,战斗员也要知道,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每个士兵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教学亦如此。对于三维的课程目标,不是写在教案上,而要变成学生的学习目标,以通俗的形式或问题告诉学生。学习目标要适度,要具有可操作性和检测性,学生看到目标就知道怎么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不要机械套用三维模式(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可尝试把教学目标问题化,即把一节课的目标设计成几个问题,问题解决了,学生就达标了。在问题中要包含目标的三维性。 2. 教学内容是老师灌输还是先让学生独立自学和操作?(自主学) 新授课,老师不要急于先讲,先让学生自己看书、自己操作。过去都是“先教后学”,这种模式的基本假设是:这节课是新授课,学生对于这些

知识一无所知,老师要从头讲起。难道学生对这些问题真的一无所知吗?事实上只要给学生一定时间和条件,加以科学引导,大部分学生能够自学课本。新课程提倡“先学后教”,其含义包括先学后讲、先练后讲,先考后讲。书本知识先让学生看书思考,有些问题可以先考一下学生是否知道,要充分发挥学生自主作用,要给学生完整的自学时间。自学指导要做到四明确: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高效率的进行自学。 3. 学生不会的问题是否通过相互讨论和帮助来解决?(合作探) 学生在自学中不会的问题不要急于解答,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来解决。学生的合作组织要分小组和大组。首先是两个人的小组合作。实验证明两个人的合作密度最大,效果最好。对于老师布置的自学内容,两个人首先是相互检查,然后是相互帮助。两个人不能解决的问题再通过大组来解决(6—8人一个大组)。大组一起讨论不会的问题,注意提高课堂效率。大组不能解决的通过全班讨论解决。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老师巡回检查,不要急于讲解,要充分发挥学生互助的作用。在实际操作中要灵活掌握:小组能够解决的大组就不要讨论了,大组能够解决的全班就不要讨论了,要实事求是,不要走过场。教师在巡回检查中及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为点拨做准备。 4. 教师的点拨是否精当并退到最后一步?(精点拨) 从理论上来讲,全班有一个学生能解答,老师也不要急于讲,老师要退到最后一步,充分发挥学生自学能力和互助合作精神,要把解决问题的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Revised as of 23 November 2020

优质课获奖发言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在举国上下迎接祖国六十华诞来临之际,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顺利圆满地结束了,在此我谨代表教育局向获奖选手表示热烈地祝贺。此时此刻,我心里首先想到的是感谢,感谢教科所领导将这次竞赛活动安排到我县,给了我们举办州级活动的机会,感谢9位参赛教师精彩的课堂教学,为我们展示了先进的语文教育理念,感谢本次比赛的5位评委,你们专业的眼光和敬业的精神为本次活动增添了分量,也感谢为本次活动的承办付出辛劳的的领导和老师,是你们的大力支持和细心工作,保证了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我还要特别感谢的是所有观摩老师,你们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抽时前来,始终坚持参与本次活动,求知上进的举动值得敬佩。 这次全州初中语文优质课竞赛,9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精英与。中学的学生们,一起演绎了一节节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这些课堂以体现新课程、展示新课改为宗旨,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都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教学活动有特色、有亮点,多媒体课件运用恰当灵活,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做出了示范。可以说,这次活动为全州初中语文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技艺和相互交流的平台,无论是参赛教师,还是观课教师,通过两天的上课、观课活动,都提升了自身的专业素养,进而提高了全州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水平。超级秘书网 为了推进我县新课改健康发展,提高我县广大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从4月开始,我们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了“五课”教研活动,先后邀请了.语言专家对初中英语教师进行培训。教科所教学专家举办中考命题形势专题辅导讲座、州教科教育专家开展教学支持活动和“五课”教研专题辅导,召开了教学现场会,各校以“五课”教研活动为载体,组织了示范课、公开课,开展了优质课竞赛、优秀论文评选活动,将校本教研责任化、具体化。特别是在今年4月份,我县教研室组织举办了初中各学科优质课竞赛活动,参加竞赛、观

小学数学优秀评课稿及如何写评课稿

小学数学优秀评课稿及如何写评课稿 一、课前引入比较有新意 数学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来展开教学,先让学生来猜一猜发到的古文中有几个字,这样一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体现了学科间的联系。另外,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有几个字,也培养了学生对数的估计能力,同时通过这一活动,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知识的基础,充分了解了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后,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教学,学生已经会的,就不必过分强调,对于学生还未理解的,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这一系列的教学设计,都充分体现了教师对于教材、对于学生的充分钻研。由浅入深,体现了练习的层次性与开放性。最后又通过生活中的数,让学生体验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密切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本节课,沈老师能从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出发,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教学。教学中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即数方格的方法迁移到长方形面积的推导,让学生通过动手摆小正方形,用尺量长与宽的长度等等,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1.教学思路清晰,教学设计有层次。 整节课,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地制定了教学思路沈老师注重培养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的训练,每个操作环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合作探究等活动来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理解,突出重点难点的内容,整个教学详略得当,重,难点把握准确。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2. 探求新知重过程与方法。 我觉得这节课充分地体现了新的数学课程理念。让学生在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知识,获取学习方法。老师课堂中始终围绕着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新课程理念,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教师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逐步推出计算公式,再推广到身边的长方形面积的计算,为今后学习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应用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3. 注重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教学要求,在教学中沈老师特别注重分组活动,分工合作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同伴互助的教学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使不同学力的学生都能自主地,自发地参加学习和交流,提高个体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并达成团体目标。学生都主动投入,学生的全面互动,在探究,发现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和动脑,获得了感性认识。在小组探讨中教师的主导作用有着突出而到位的表现,她对小组里交流的要求说得明确而简要,我们可以明确地观察到,这对学生的操作,对整节课的展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避免了小组讨论流于形式的现象。

微课培训反思 (1)

微课培训反思 7月20-22日,我有幸参加了微课培训,几天的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了许多新世代的产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1 微课的“微”,在于目标设计的细小、集中、精准、精炼。通过不断的微知识、微学习,积少成多,从而达到积累大智慧。 2、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课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3. “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10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4. “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作文课评课稿:《介绍我自己》

作文课评课稿:《介绍我自己》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要求一定不能太高。基本要求主要有:1、乐于表达,对习作有兴趣、有自信心。2、留心周围的事物,能不拘形式的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内容要有趣有序。3、习作中尝试运用习作中平时积累的语言,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4、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标点。 学生作文,首先遇到的困难是写什么的问题,因此作文指导要从内容入手。潘东辉老师正是这么做的,她在习作指导中,主要做了两件事,第一件是,明确内容范围,使学生明白写什么。另一项是拓宽思路,使人人有内容可写。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对这次作文的要求越来越明确,对于写什么心里越来越有底,对于写好作文越来越自信。潘东辉老师善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用激励的,甚至挑战的语言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当中。 潘东辉老师的习作讲评也很有特色,讲评内容量比较大,学生参与比较多,体现了讲评是对习作的进一步指导的思想。第一环节,《猜猜我是谁》老师读学生习作,学生猜作者,这样对广大的学生来说,是激趣,对作者本人是激励,同时在听读当中强化了“要抓住特点”来介绍的意识。第二个环节叫《精彩题目套餐》,屏幕出现一系列题目,比如《胖兔子与食鸡狂》、《有个性的小太阳》、《自信的我》……等等,一看题目就知,有侧重写长相的、有侧重写性格的、

有侧重写兴趣爱好的,也有些人把两三个方面结合起来写的。这样就让学生明白,可写的太多了。有些呢,学生自己还是没有想到的,如果再写自己的作文,还有更多可写的,这既是展示,又拓宽了写作的思路。第三个环节,潘东辉老师先指名让学生读片段,再让学生在小组中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语句,然后推行代表在全班交流。这是省时高效的学生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怎样通过写独有的外貌、独有的脾气、独有的事情、独有的情感来展示一个独有的我。这是最具体的,最生动的怎样写的指导。第四个环节,指导学生怎样修改。潘东辉老师准确把握了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标点的年段要求,习作当中的几句话,师生一起来修改,然后请同学帮忙修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