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数学中的赏识教育

小学数学中的赏识教育

小学数学中的赏识教育
小学数学中的赏识教育

浅谈小学数学中的赏识教育

摘要:教师应该在平常的教学中合理利用赏识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和勇气。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的学习会影响学生的一生,所以在小学阶段就必须要进行赏识教育。本文指出在小学数学中进行赏识教育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赏识教育要贯穿教学的始终:二、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赏识方法;

三、要与家长联手进行赏识教育。

关键词:小学数学:赏识教育:心得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希望自己的教育对象十全十美,因而一旦发现了学生身上的缺点,就会严加训斥,认为只有严格要求才会对孩子的教育起作用。但结果反使孩子丧失自信心,变得消极起来。近几年来。赏识教育的春风在中华大地上刮了起来。很多家长和教师都加入到了赏识教育的行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那么,何谓赏识教育呢?赏识,其本质是爱,学会赏识,就是学会爱。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尊重和欣赏。赏识教育的特点就是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逐步形成燎原之势,让孩子在“我是好孩子”的心态中觉醒。赏识就是教师用科学的爱、艺术的爱去尊重学生、宽容学生、激励学生。这种爱,不是单纯的技能或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不是虚情假意的做作,而是教师个性品质、教育理论修养、教育实践经验等多种因素熔铸成的。教师对学生的爱不只是用书本上的知识去教育学生。还要用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对事理的明见,用饱满的激情、高尚的灵魂去从事神圣的教育。赏识,本质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人教版)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而教学活动也必然会对学生身心的每一个方面都产生影响。结合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我认为还应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要全面、合理、详细。 (1)发展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技能。 当前世界各国都把解决问题作为数学课程的中心,作为数学教育的一个基本目标,在数学教学中摒弃过去那种只重视数学思维结果教学的做法,强化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问题的情景,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问题的答案,发展其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数学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 小学中渗透的数学思想与方法主要有:化归、组合、归纳、联想、集合、对应等。这些思想和方法隐含在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中,它们比数学知识本身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因而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思想,紧密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渗透。这对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是大有裨益的。 (3)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发展到今天,其内容、思想、方法、语言已广泛渗透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现代生活中,因而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从一年级起就应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养成主动地从数和形的角度观察分析客观事物的习惯。 (4)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 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在《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一文中提出,课堂教学的目标不仅应包括认识方面的目标,还应包括学生

的情感、意志、合作能力、行为习惯及交往意识与能力等方面。她强调指出,这里提出的情感目标,并不是美国教育家布卢姆在目标分类中所提到的,仅以服务于认知目标完成为目的的情感目标,而是指教学应该促进学生情感体验的健康、丰富和情感控制能力的发展。情感、意志等目标既有与认知活动相关的内容与价值,又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与价值。这样的目标并不是一节课就能完成的,它必须通过每节课来实现,渗透在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要站在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它们不仅服务于、从属于认识活动,而且有其相对独立的内容、价值和地位,是学生基本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 要注意的是,小学数学教学目标要具体化,也就是在教学中要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单元和课时。教师在确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在研究学生、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师自身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善于选择一节课能完成的最重要的任务。实践中有的教师在一节课内罗列过多的任务,结果只能使任务的完成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任务。这些做法都必然会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二、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 世界各国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划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忽视了个人需要。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把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次划分,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在保证全体学生达到大纲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在大纲基础上加深拓宽,让他们有机会接触、了解乃至钻研自己所感兴趣的数学问题,最大限度地满足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新课程的实施,犹如一股春风迎面扑来,让人为之一振,它带给我们全新的教学理念和当前教改精神。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探索和困惑。目前我县新课程教学改革已经是好几年了,在"走进课堂月"活动和平时的下乡听课活动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一、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情境创设不当,缺少针对性 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据不完全统计,80%以上的课都是从生活中或创设情景引入,其中有很多精彩的案例,但有些也有牵强之感。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由于诸多原因,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缺少针对性,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课例:一位教师教学《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片段。上课伊始播放了一段动画片:一只美丽的蝴蝶飞过草地,飞过花丛,又飞过一片树林,和树叶有一段对话,最后树叶对蝴蝶说:“其实呀,在图形的王国里,我们是一家呀!""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想不出来为什么树叶和蝴蝶是一家,课堂一片寂静。明明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呀!教师只好不停地引导:“你们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几经周折,终于引出了课题。至此,十几分钟过去了。 问题二:合作形式滥用,缺少实质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需要,一种发自内心的合作欲望,是确实有合作必要的选择,而不是教师认为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发现几乎每一节观摩课上都有小组合作这一环节,少则一两次,多则三、四次。一至六年级都在用。有的教师一提出问题,马上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有的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因此看似“热热闹闹”,但结果却是“蜻蜓点水”;有的课合作次数过多,反而削弱了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与反馈,使教学目标无法在40分钟内完成;有的合作学习,教师为急于完成预设的活动,在学生意犹未尽时就终止合作,使合作成了"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课例:两个教师在执教《数据的整理与统计》这课时,在让学生统计一分钟内十字路口通过的小轿车、客车、卡车、摩托车的数量这一环节上,第一个教师,出示学习内容后,马上根据自己对所教内容的理解和需要,要求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合作来统计,整个教学过程很顺利。第二个教师,出示学习内容,让学生各自选择方法统计,由于时间短、车辆多、速度快,每个学生都无法统计出来,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统计,在教师的点拨下,学生恍然大悟,自己进行分组和分工统计出准确的结果,合作成功的喜悦洋溢在小朋友的脸上。 同样是统计一分钟内某十字路口通过小轿车、客车、卡车、摩托车的数量这一环节,都使用了小组合作学习,一个是“强迫”进行的,一个则是基于学生迫切需要而展开的。总之,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认识和反思。 问题三:教学方式呆板,缺少启发性 有的数学课堂教学把传统的"满堂灌"变成"满堂问"。“知不知”、“是不是”、“对不对”、“怎么样”、“好不好”、“还有吗?”……之类的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

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威远县龙会中学赏识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创建“赏识教育”和学校常规教学为途径,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和谐的氛围中健康成长。 二、活动目的: 通过对学生的赏识教育,教师用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之中。培养学生正确地赏识自己和他人,树立学习的信心,养成良好健康的心理,促使学生快乐成长。让我校的每个学生在“我是一名成功的中学生”的心态中觉醒、进步、成长。提高师生的校园学习生活品质,努力形成“赏识激励”的特色校园文化。 三、实施对象: 本校所有在校学生 四、实施人员: 全体教师。(建议家长也参与进来) 五、领导小组: 组长:李阳富 副组长:李新明刘冰官桂民 成员:全体教师 六、具体程序: 1、宣传发动,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学习本方案。 2、在教师中征集赏识教育鼓励语言,课堂评价赏识激励语言。并将有代表性的赏识鼓励语言做成板报,大力宣传。 3、组织教师写好“赏识教育课堂语录”及赏识教育反思。 4、鼓励教师在学生的评价报告书中写好赏识教育评语。 5、举行赏识教育经验交流会。 6、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方案,做好下一步工作计划。 七、对策与措施:

1、组织学习,形成对赏识教育的共识 将有关赏识教育的理论学习纳入师德学习的内容,工会搜集有关赏识教育的内涵、意义、理论依据,以及现有的他人对赏识教育的成功研究成果,组织全校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和研讨,从而使全体教师对赏识教育能有一个正确充分的认识。 2、赏识教育与实施素质教育相统一 每个人都需要赏识,喜欢被赞美被肯定,由此生活而变得积极,学生更是如此。尤其是后进生由于学业成绩不够理想,常常遭到批评、讽刺、挖苦、斥责。在心理上或多或少留有阴影,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由此产生自我评价降低,没有自信,逆反情绪严重,甚至厌学,这些都严重地损害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身心的发展。因此,作为生命的个体,后进生更迫切需要被认同,被赏识。以赏识教育为载体帮助后进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不仅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学校进行研究实施的重要课题。这对于成长中的后进生来说是至关重要且不容忽视的。 3、赏识教育要因材施教 实施“赏识教育”必须根据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一本书,蕴藏着与众不同的思想,呈现着独一无二的性格。因此,老师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全面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教师要经常深入学生中间进行面对面的交流。通过种种途径去充分地了解每一个学生,从而对学生的教育能更有针对性。 4、将赏识教育深入课堂教学之中 课堂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赏识教育是最有效的。在课堂上提倡善用、多用精彩的课堂用语,时刻提醒自己不说带有侮辱性的伤害学生自尊和自信的话。教师的在备课中要精心设计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语,多用鼓励性的话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赏识学生就要坚信学生是聪明的,永远鼓励学生,从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学会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赏识,当学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态度要宽容,语气要和蔼,批评时不大声指责学生。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教师对他充满尊重、信任。每位教师针对学生的表现在一堂课中至少使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不知不觉中,我参加工作已近三十载,在这二十年中,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一直信奉,“学校无小事,事事皆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皆楷模”的教育思想。热爱每一个学生,促使自己的工作精益求精。在班主任教育工作中,我重视赏识教育,积极暗示,正确指引,注意抓住教学中的细节,不失时机的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爱听表扬是儿童的心理特点之一,恰当的表扬就是对他们的一种赏识,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就会调动起来。记得有一次,学生在做眼保健操时,我来到班级,发现有一部分同学在嘻嘻哈哈,东张西望的,当时我真是气急了,正要发火,但是,我转念一想,如果严厉批评,大家都会听,但是会伤了好学生的自尊心,可能下次还这样。如果点名批评,被批评的人还不确定,这时,我冷静下来,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表扬,这样,表现不好的同学感觉自己很惭愧,于是都低下了头,从那以后,在眼保健操的时候,全班同学都做得非常好,秩序井然,这就是赏识教育的作用。 大家知道,每个人都需要激励,都需要得到认可,尤其是小学生,一句由衷的表扬,一声恰到好处的夸奖,可以使他们受益终生。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我尽量放大学生的优点,避开学生的缺点,进行赏识教育。我们班有一个叫庞可欣的学生,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为此,我也说了她几次,但作用并不大。后来,我发现她的字写的还是很工整的,于是我就找到她,翻开她的作业本,对她说:老师发现你的字写的比我们班上很多同学都好,很工整,我要让其他同学向你学习,如果你能按时完成作业,那么同学们会更愿意向你学习。”她不好意思的笑了,说:“老师,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以后我一定按时完成作业。”这样我强调了她字写的工整,没有批评她不按时交作业,把她的优点放大,进行赏识教育,从那以后,她再也没有不按时交作业的现象了。她的转变,使我感到了一丝欣慰,也感到了赏识教育在学生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 总之,学会适当的赞美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欣赏学生,就会发现,每名学生身上都有无限的潜能和很多的优点,抓住学生的优点,进行赏识教育,给他们自信和鼓励,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认可,让他们拥有自信,对于培养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心态,形成良好班风和学风,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赏识教育方法

赏识每一个孩子 有赏识,就没有教育。赏识是热爱生命,善待生命,是孩子无形生命的阳光、空气和水。赏识是沟通,是平等,是生命之间交往的桥梁,让孩子找到好孩子的感觉,还孩子金色的童年。“赏识教育”是每位家长和教师都使用过,无意中又遗忘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捡回宝藏,回归到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心态的教育;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的方法,是让家长和教师成为教育家的教育;更是使孩子舒展心灵,尽展潜能的教育。“赏识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孩子心灵、走出教育误区的教育;是让家长和教师孩子生命和谐、两代人成为朋友共同成长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在享受中教、孩子在欢乐中学的教育;是让孩子天天快乐、家长和教师日日赞叹的教育。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的加以赏识”。因而,赏识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激励。詹姆斯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过激励后,其能力是激励前的3-4倍,因而在学习过程中,激励的存在,至关重要,任何学生都需要不断的激励。“赏识教育”可以帮助失败者找回自信和发展,重建精神世界的大厦,找回自我教育的能力。一年多来,我校“赏识”课题组就开展了“赏识每一个孩子”的课题研究。我们以赏识成功教育思想为指针,不断优化学科教学活动、班队活动、班级管理,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为导向,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为原则,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努力探讨“赏识班队会”的教学活动模式。以自我赏识、赏识他人、他人赏识为主要内容,有计划、有步骤、有层次的进行,大胆探索,勇于开拓,边做边总结经验,作了大量有效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以“表扬和鼓励”为契机,赏识孩子给他们自信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础。然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些人总是以过高的标准要求孩子,仅仅是以得到100分作为成功,因此孩子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之中,并时时感觉到“失败”的痛苦。这与我们的传统文化有关系,因为我们总是强调存在哪些不足。我们经常说“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这些教导完全正确,但如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

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数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思想、方法、观点等,我们称之为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类的进步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在小学教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是为了让学生接触数学文化,了解数学文化的价值. 这就要求我们在小学教学中结合数学知识,适时的引出数学史中的人和事,让学生了解数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一、利用数学文化资源,实现数学文化价值 数学文化资源很多,其中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从教材中可以看到数学文化的许多有价值的内容,教师要利用好数学教材,在教材中挖掘隐藏的文化资源. 在数学文化资源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其背后的文化,更要让学生能够通过数学文化,改变思维角度,学会思维技巧,让自己的创新能力、思考问题能力、转化能力等得到相应的提高. 这样,才能实现其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 数学文化同样可以让学生的人生价值观得到很好的发展,可以让学生的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得以提升. 数学文化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找到好的素材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不仅可以利用教材上的内容进行教学,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

术,将备课时收集的精彩内容,通过PPT展现给学生, 教师可以收集各方面各层次的内容,比如:“圆与车 轮”“长方形与高楼”,“圆与中国结”等等,让学 生明白数学原来是这么的贴近生活,让学生有兴趣学习. 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会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学,有利 于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让数学文化的价值得以体现. 二、挖掘数学文化素材,渗透数学文化教育 有些学生认为数学学习枯燥而且与生活联系不大, 这与传统教育方式有关.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只重视学 生能够掌握所学知识,一味的灌输学生新知识、新概 念,对于枯燥的概念,学生自然会厌烦. 教师要利用好 素材,通过多媒体技术,找到有趣的数学文化素材,让 学生不感觉枯燥无味. 除去了许多灌输知识的时间,不 仅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成效,而且会让学生更好的记住 并且巩固所学. 因为对于枯燥的知识,学生并不容易在 日常生活中想起,然而教师利用日常生活素材来教导学生,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素材来学习数学,学生下次接 触到生活中的事物时,便会想起学习的数学内容,更有 利于巩固所学内容,因为数学的内容都是来源于生活 的,在生活中找到例子并不难.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 与正方形”这一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先交流讨论,然后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一些现实生活中与长方形正方 形有关的事物,如学校中的类似长方体建筑,拍其一个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略完整版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 略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方法与策略 课堂提问是一种最直接的师生双边活动,也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手段,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然而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提问作用发挥的远远不够。如果不加以思索,进行深入的研究,“得过且过”就会出现如下制约教育发展,影响学生成长的低效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种低效提问现象 1、表面热闹,华而不实,一问一答,频繁问答。这样“一问一答”式一般是设计为师问众生答,如:“答案等于几?”“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这类问题的提出,教师只关注结果是什么,而忽视对规律的揭示,学生可以不假思索的齐声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问题太过于简单僵化,不利于学生思维训练,显然丧失了优化学生思维品质的机会。 2、提问离题遥远,脱离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启而不发。设计的问题过难、过偏或过于笼统,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3、提问无目的,随心所欲,淡化了正常的教学。备课时问题未精心设计,上课时随意发问,不分主次,面面俱到、信口开河地提问,有时甚至脱离教学目标,影响了学生的正常思考,必然使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抓不住重点,学习效率低,能力得不到提高。 4、反馈性提问流于形式,教师诊断效果失真。这种提问只是“是什么?”,“叫什么?”等记忆性的反馈提问,学生回答的也只能是一些浅层的记忆知识,并没有表明他们是否真正理解,这样的提问,无法有效地诊断学生的知识缺陷,获得真正的反馈信息,从而不利于教师调控教学过程。 5、提问只求标准答案,排斥求异思维。提问时对学生新颖或错误的回答置之不理,或者中途打断,只满足标准答案。这样提问,学生偶尔闪现的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容易被教师否定扼杀,不利于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 6、提问面向少数学生,多数学生“冷场”。教师的问题设计,如果只针对少数学生能回答,课堂上就会“冷场”,就会有“被遗忘的角落”。 上述问题,各位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出现过,更有甚者数学课堂教学中严重存在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的现象,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这些都对我们的教学产生严重的影响,对学生的培养和发展人为的制造障碍,为此我们必须对有效提问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二、提高课堂效率的几种方法

浅谈赏识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浅谈赏识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莲花幼儿园分园邮编:215123 朱瑞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努力使每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这足以说明我们在幼儿园里进行赏识教育是很有必要势在必行的。因此,我们急切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提倡以人为本,“平等交往”。要求教师带着独特的眼光和不泯的童心去体察和探究幼儿的内心需求,并及时提供支持和帮助,以使孩子们的需求真正成为教师赏识与思考的焦点。 【案例呈现】 我班有个叫钱宸誉的小男孩,平时比较调皮任性,而且非常好动。今天在吃午餐的时候,他就一直问我“朱老师,今天我乖吗?”我点点头说:“恩,你今天真乖。”听完后她可高兴了,转身就对其他小朋友说,老师说我今天很乖。接着他就开始大口大口的吃起饭来,边吃还边对我说:“老师你看我把饭菜快吃完了,我没有挑食我把饭和菜都吃完了。”我给他伸出一个大拇指说:“今天你真棒。”但刚过不久,他的椅子就咣当一声摔倒在地,原来他吃完饭菜后站起来爬到旁边的小朋友那里玩,把椅子撞翻了,事后他赶紧扶起自己的椅子坐好。 吃完饭后一部分小朋友出去散步了,一部分小朋友在午睡室里看书。没多久里面就吵成一片,都在说“老师快来啊,钱晨誉吐口水还抢我书。”我急忙走过去说:“钱宸誉,你到老师这里。”只见他不情愿地低着头,慢慢地走到我身边,感觉很委屈,我问他:“你怎么了,刚刚在干嘛呢?”“知道老师

为什么叫你过来吗?他点点头说:“知道,因为我不乖。”我接着问:“你知道你哪里不乖吗?”他重复说:“知道,因为我不乖。”我又接着问:“你知道你哪里不乖吗?他说:“我刚才推小朋友,抢小朋友的书,还吐口水给小朋友。”我问:“你说说这样做对不对。”只见他不吭声,两只手不停地捏着自己的衣角搓来搓去。我说:“你知道自己做的不对吗?你下次还会这样吗?知道怎么做了吗?”他点点头说:“我不抢小朋友的书也不吐口水了,我以后一定会乖的。”我说:“这才对,现在你可以挑一本书和我一起看书吧!”于是他就坐在我的旁边安静地看书,一边看一边轻声地讲,虽然他不认识字,但是他能够根据画面上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来讲述。看完了一本就和旁边的小朋友一起交流起来。我默默地看着他,这时他在我心中的形象已彻底改变了,再也不是那个人见人讨厌的调皮鬼了。现在的他很乖,很好学。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的他,我真的很惊讶!要是平时,他肯定会大叫起来,但是今天他没有,他依然很安静地和我一起看书。这时,进来一个孩子对他说:“我们出去玩的很开心,你不能去玩喽。”如果是以前,他肯定会说:“你去玩吧,我才不要出去呢!”但是,此时此刻他却说:“你不要吵,我在看书呢!”这句话是他说出来的,我真的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这是事实!从这句话中,说明他真的已经融入到了现在的环境之中,他觉得那时的感觉一定很棒。 【分析原因】 短短的10分钟,钱宸誉这个小男孩居然有了如此明显的变化,真的是不敢想象。老师的一句“你真乖、你真棒”对孩子的鼓励作用竟然如此之大。由此看来,老师的为人师表,举手投足,无论是一句话、一个眼神,甚至是一个细小的动作,一个肯定的眼神对孩子来说将是多么的重要。其实,孩子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常见的问题与思考 马口小学数学教研组材料1.最小的一位数是几? 表示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表示一个数占有几个数位的数叫做位数。3285 ,在十进制中的数位从右起往左有个位、十位、百位……每位数上的单位数,个位上是1,十位上10,百位上是100。一个数如果千位以上的数字都是0,只有百位上有不为0的数字,则此数是三位数。一个数若是两位数,其中十位数字不是0所表示的数叫做二位数。同理,用一个不是零所表示的数叫做一位数。 由此可知,0不是一位数,所以最小的一位数绝不是0。那么最小的一位数是几呢?我们知道,一个数中每位数的单位数最小,三位数中最小的数是100,二位数中最小的数是10,所以,一位数中最小的数就是1。 2.“0”为什么是偶数? 0÷2=0,所以0是偶数,因为0能被2整除。0在数轴上正处于偶数的位置,也说明0是偶数。我们一般用2n表示偶数,当n=0时,2n就是0,说明了0就是偶数。肯定0是偶数,不仅如上所述,合乎偶数的定义,而且在叙述数学规律时有很大便利。例如:中学代数讲到乘方运算符号法则时,总结出这么一条规律: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这里,偶次幂就包括0次幂在内。 3. 甲数比乙数多,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

甲数比乙数多几分之几,是指甲数比乙数多的部分占乙数的几分之几,是以乙数为标准数的;而乙数比甲数少几分之几,是指乙数比甲数少的部分占甲数的几分之几,是以甲数为标准数的。两者的标准数不同,因此答案也不一样。 分子不变,还是1,如果是问少几分之几,分母就是原分母与分子的和,如果是问多几分之几,分母就是原分母与分子的差。 4.X÷12=7……3是方程吗? 等式是表示两个数(或两个代数式)相等的算式,而代数式是用“+”“-”“×”“÷”、乘方、开方以及括号等表示运算法则或顺序的符号联结数字或字母得到的式子。 “……”并不表示7与3之间的某种运算关系,也不表示运算顺序,因此“7……3”不是代数式,“X÷12=7……3”不是等式。等式应满足传递性和对称性 ①根据87÷12=7……3,73÷10=7……3,无法得出87÷12=73÷10 ②将87÷12=7……3变成7……3=87÷12,就毫无意义。 5.比值能否用百分数表示? 百分数是分数的一种特殊情况,只表示两个同类量的倍比关系,而不表示具体的数量。 比值表示两个数量的倍比关系,可分为同类量的倍比关系和不同类量的倍比关系。表示同类量的倍比关系可以用百分数来表示。如“甲车速度与乙车速度的比值是2”可以说成“甲车速度与乙车速度的比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朱敏 困惑一: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吗? 《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此我在教学时,总是试图使每一个人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每当提出一个问题,我会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很高,都想把自己的想法介绍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有的即使别人已经说过了,自己也要说,课堂上虽然很热闹,好像人人参与,但实际能提炼出来的内容并不多,层次也不深。为了尊重学生、维护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我又不能中途截断,造成了课堂时间的浪费,有时也不能按计划完成预定教学内容。 困惑二、课堂上应怎样设置小组合作学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很多公开课中也充分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的那种良好的互助、互动的关系,可是小组活动中却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分享、不听取他人见解,固执己见的现象。还有一些性格内向的,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只作为一个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在小组汇报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能得到更多的锻炼。困难的学生基本没有发言的时间,

而且他也不想发言。久而久之,困难的学生学习越来越困难,优秀生越来越好。两级差距越来越大。另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看似简单易学,但稍有不慎就会使课堂气氛得不到较好的调控,达不到预期的目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自我管理能力差,还没有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如果教师不及时提醒和指导,他们不知道该怎样相互讨论和交流,每个人都争先发言,表面上看起来很热闹,但没有学会真正倾听、理解并吸收他人意见,缺乏实质性的合作。同时,小组活动中还出现一些放任自流的现象,教师不易发现学生开小差。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好把握。由于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合作学习能力不同,在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时,有的小组很快完成任务,有的小组还在激烈交流,各抒己见,完成的组开始说一些与课堂无关的话,甚至出现打闹现象。课堂纪律非常松散。怎样解决小组合作学习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问题呢

赏识教育

首先我们先来认识两个人,一个是周婷婷。她生于1980年。出生后因一次感冒发烧导致双耳失聪。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从小双耳失聪的孩子,三岁半在亲人教育下,开口说话并学习认字,六岁认识了两千多汉字,进入普通小学读书,就读正常小学后连跳两级,八岁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一千位数字,打破当时世界吉尼斯纪录,十一岁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之一,十三岁被评为“全国残疾十佳少年”之一,十六岁被保送入辽宁师范大学,周婷婷成为中国第一个“聋人少年大学生”,十七岁被评为全国自强模范,二十二岁被选为首届“海内外十大时代女性人物”之一,二十三岁在美国获得硕士学位,二十四岁考入波士顿大学攻读博士学位。那么,她的成功靠的是什么呢?当然这里面少不了她坚强的意志,可又是谁能让他如此坚强的面对生活呢?那就是她的普通而又伟大的父亲——周弘。周弘原本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以自己无限的父爱,帮助女儿走出了残疾的阴影,将双耳全聋的女儿培养成中国式的海伦·凯勒,让女儿走上了一条超越身边所有健全同龄人的辉煌道路。周弘成功的关键,是他在探索女儿教育方法的过程中,找到了“赏识教育法”这一教育的瑰宝。用“赏识教育法”教育出来的孩子,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充分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并将这种乐趣自动地转化为继续学习的无穷动力;缺点在不知不觉中变小消失;从人格受到尊重;自信心十足,独立能力强,到将来成才,自然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那么究竟什么是赏识教育呢? 周弘说:“赏识就是看得起,士可杀不可辱!赏识其实就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不要问人生有多少缺点,而要问有没有优点,哪怕满身缺点,只要有一个优点,就尽量发挥它,然后让这些星星之火,通过我们做家长的小题大作,无限夸张,使其成为燎原之势。”我们来看周弘是怎样赏识自己的孩子的:婷婷第一次做应用题时,十道只做对了一道。也许这时候有的家长巴掌就过去了。而周弘没有。错的地方不打×,对的地方打了一个大大的勾。然后发自肺腑地对她说:‘婷婷,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应用题十道就对了一道,爸爸像你这么大的时候,碰都不敢碰哎。’小婷婷听了这话,自豪极了,越来越爱做,一次比一次对的多,升初中考试,数学考了99分。还有一次周弘无意中发现:周婷婷和海伦·凯勒(一岁半时盲聋残疾,会说五种语言)的生日差两天。他就兴奋地告诉婷婷:孩子,老爸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你是超人海伦凯勒的转世,你比她整整晚出生100年,婷婷说:“老爸撒谎,她是1880年6月27日,我是6月29日,比她晚两天。”周弘说:“宝贝,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你妈生你的时候难产,海伦是顺产。”婷婷瞪大眼睛问:“老爸,真的吗?我可以像她那样厉害吗?”当然。从那以后,周婷婷时时以伟人自居,严格要求自己,后来真的成为像

浅谈赏识教育

浅谈赏识教育 摘要:我国以前的教育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教育多数以严厉为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孩子和家长都希望改变以前的教育的方法,希望孩子能被认可、被肯定的教育。而赏识教育特别注重孩子的优点和长处,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赏识教育是生命的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活力,有生命力的教育。主要阐述了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对教育教学的点滴。 关键词:赏识教育;学习兴趣;宽容学生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从教十八年,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从我身边离开,走向高一级的学校。刚毕业时,我带着憧憬走上三尺讲台,看着学生的学习情况,我总是很无奈,不断地哀叹,同时让我感到了教书的无奈和枯燥。自从我们学校发了《赏识你的学生,最贴心的教育艺术》一书,豁然开朗,让我找到了走进大门的钥匙,那就是赏识教育。 何为赏识呢?赏即欣赏,识即认同;赏识即欣赏孩子,认同孩子。卡耐基曾说“使人发挥最大能力就是赞美和鼓励”,也就是赏识。作为一名教师,这尤为重要。应对学生多加鼓励和赞扬。下面我谈谈赏识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赏识教育,要强化优点,淡化缺点

罗丹曾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样,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也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教育方法,赏识教育就是不断地去发现优点,认同优点,淡化缺点,学会用赏识的目光去教育孩子,有意想不到的变化,教师可以收获快乐、成功。在班上王××是一个聪明而又懒散的孩子,科学作业经常忘记或不带,上课从不记笔记,听课时坐没坐相,老趴着,你找他沟通吧,他还用仇视的眼神盯着,问他要不要改,总说改,结果一转眼老毛病就犯,于是我改变策略。有一次上课时他开小差,本来我是想当众批评,现在我会用眼神告诉他;课堂上他总能将一些难题解答出来,这时我就抓住机会表扬他,说一些他的优点,慢慢的,他注意力集中了,上课认真了,作业及时完成等。总之一天比一天好转,真的,现在孩子不希望教师经常批评,想得到教师的认可,甚至有时强化优点能促进孩子把缺点改了。在教学生涯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学生,只有借助智慧的眼睛才能不断发现孩子们的优点,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 二、赏识教育要善待、宽容学生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为师者就必须以人为本,善待学生,宽容和尊重学生。那是一个星期天下午,学生回校晚自习,为了抽查学生的科学作业情况,我早早就到教室,没想到好几个学生

赏识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赏识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更新时间:2013-03-18 09:14 来源:赏识教育网作者:网站编辑访问量:471次 【导读】什么是赏识教育呢?我认为赏识教育就是发现学生“闪光点”而给予肯定、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语言、学习行为及生活行为习惯从正面进行肯定、重视和赞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积极状态 “赏识”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意思是“认识到别人的才能或作品的价值而予以重视或赞扬”。那么,什么是赏识教育呢?我认为赏识教育就是发现学生“闪光点”而给予肯定、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语言、学习行为及生活行为习惯从正面进行肯定、重视和赞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积极状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它是一种激励性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对学生充满尊重、信任、宽容和激励,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宗旨方向相一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应用呢?结合自己近几年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应用赏识教育转化学困生,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不像语文学科那样可以勤读,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学科。我认为在课堂上构建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即时的鼓励与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一。课堂上把握教育的契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人无完人,但没有一无是处的人。每位学生同样有他与别人不同的闪光点,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及时表扬,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接手班的第一次布置作业,因为对新科任老师有新奇感,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有些学生虽然还不能按时交作业,但能交上作业,批改下来虽不理想,作为老师的我,并没有生气,没有责怪学生,而是以赞赏的口吻对学生说:“同学们都能独立完成作业,不错,老师很高兴,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都想进步,都有进取心,你们有信心,老师也就有信心了,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做出优秀的作业交给老师。”能独立完成作业,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数学

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数学 摘要:现在很多的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其主要是学生对一些数学概念没有搞清楚。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形成概念,正确地掌握和运用概念是极为重要的。数学教学过程,就是“概念的教学”。对小学生来说,由于年龄小,知识不多,生活经验不足,抽象思维能力差,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在有关概念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小学生年龄实际出发,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概念数学实践认识变式引导对比 一、教学中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一)直观形象地引入概念 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因此,教师在数学概念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细心、耐心,尽量从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事物开始引入。这样,学生学起来就有兴趣,思考的积极性就会高。如在教平均数应用题时,我利用铅笔做教具,重温“平均分”的概念。我用9个同样大的小木块摆出三堆,第一堆1块,第二堆2块,第三堆6块,问:“每堆一样多吗?哪堆多?哪堆少?”学生都能正确回答。这时,我又把这三堆木块混到一起,重新平均分三份,每份都是3块,告诉学生“3”这个新得到的数,是这三堆木块的“平均数”。

我再演示一遍,要求学生仔细看,用心想:“平均数”是怎样得到的。学生看我把原来的三堆合并起来,变成一堆,再把这堆木块分做3份,每堆正好3块。这个演示过程,既揭示了“平均数”的概念,又有意识地渗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然后,又把木块按原来的样子1块,2块、6块地摆好,让学生观察,平均数“3”与原来的数比较大小。学生说,平均数3比原来大的数小,比原来小的数大,这样,学生就形象地理解了“求平均数”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二)运用旧知识引出新概念 数学中的有些概念,往往难以直观表述。如比例尺、循环小数等,但它们与旧知识都有内在联系。我就充分运用旧知识来引出新概念。在备课时要分析这个新概念有哪些旧知识与它有内在的联系。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旧知识讲授新概念,学生是容易接受的。例如从求出几个数各自的“倍数”从而引出“公倍数”、“最小公倍数”等概念。总之,把已有的知识作为学习新知识的基础,以旧带新,再化新为旧,如此循环往复,既促使学生明确了概念,又掌握了新旧概念间的联系。 (三)通过实践认识事物本质、形成概念 常言说,实践出真知,手是脑的老师。学生通过演示学具,可以理解一些难以讲解的概念。如一年级小学生初学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

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在数学教学中,评改学生作业时,发现学生这样的 作业,比如:“一棵大树高16厘米”、“一个鸡蛋重30 千克”、“每分钟走10米”、“爸爸的年龄比爷爷大多 少岁?”等错误的现象出现,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我想有很多老师也会遇到同样的情况,作为一名老师不得不反思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数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我认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是:“忽视了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以至于许多学生的头脑中一点数感都没有。”那么我们如何有效促进学生数感的形成呢?下面谈谈我对培养学生数感的一些体会: 一、在学生生活情境中建立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发展学生数感离不 开学生的生活经验。儿童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充满了好奇和想象,而生活是数学的宝库。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身边的素材,让他们用数学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数感。例如:在教学“1的认识”时,要求学生联系生活 来感受用“1”来表示事物:1个人、1本书、1杯水、1 棵树、1片森林、1个地球……然后引导学生理解1可以表示一个个体,也可以表示一个整体和很大的物体。让学生感悟到“1”是这些事物的抽象实质。再如:在学习

“千米的认识”后,量出1000米的长度,让学生亲自去 走一走、跑一跑,感受1000米的距离;在学过面积单位后,让学生到操场上量出边长为1米的正方形,让学生站在里面感受1平方米的大小;一块黑板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平方米?如果给你一根1米长的直尺,你能画的面积最大有多少等等。通过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的例子,让学生建立直观的表象,有了面积的大小“感觉”, 可以使学生终生受益。再如在教学质量单位时,可以安排学生到商店或菜市去看一看、称一称、掂一掂一些物品和蔬菜的重量,感受1千克、100克、10克、1克等的实际重量。这些活动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不仅可以获得数感的启蒙,还能培养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行为, 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 二、在数的运算中发展数感 学生在运算中,对运算方法的判断,运算结果的估 计及对算法合理的解释,都与学生的数感有密切的联系,在数的运算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口算训练。口算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计算能力,也是一种最生活化的基本技能。口算反映学生对数的基本性质和算术的一种理解层次,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很高的实用价值,有助于发展学生更高的数学思维,也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赏识教育故事

赏识教育小故事 ---------张佳自从去年家里多了个小宝贝,所有的重心全部放在了宝宝身上。由于休产假在家,十月份才正式上班。学校为了照顾我,让我带一年级的两个班,教学相对轻松。刚接到这两个班的时候,特别不适应,虽然上班前也做了准备,可是上课的时候还是不能得心应手。课堂上说话、做小动作、上厕所的现象特别严重,每堂课下来都感觉筋疲力尽。后来在聂老师的提醒下,在班里实行了“小组评价”的奖励方式,孩子们都特别喜欢,争着为自己组加分,渐渐的,孩子们上课注意力集中了,发言积极了,课堂越来越有序了。就在这时,发生了这样一件事:班里有个叫汪欣雨的女孩,特别内向,不爱说话,从来不主动举手发言。那天开火车口算轮到她,可是她站起来一言不发,我就对她说:“不要耽误大家的时间,这么简单的题都不会吗?”可是孩子还是什么都不说,我也越来越着急,为了不影响上课的进度,就批评了她几句,接着上课了。下课后,我领她来到办公室,把口算卡片拿出来,让她重新口算,可是孩子好像跟我赌气似的,还是什么都不说,这一下我就生气起来,狠狠的批评了她。这时,郭老师走过来,把孩子拉到她身边,轻轻的对她说:“老师知道你会算这些题,悄悄的告诉老师得数好吗?”孩子在郭老师身边非常迅速的算了起,说的特别好。看着孩子在郭老师身边说得那么好,当时的我特别尴尬,心里也挺难受的。 中午回到家,回想起上午的这件事,觉得还是自己的方法不对,我决定下午再把孩子找来耐心的跟她谈一谈。下午到校后,我就直接进班,走到汪欣雨的身边,弯下腰,悄悄的对她说:“老师找你有点事,跟老师到办公室来好吗?”孩子点点头,我拉着她的手来到办公室。耐心的说:“欣雨是不是害怕张老师啊?”孩子看着我不说话,我接着说:“老师知道你是个聪明的孩子,只是不太喜欢在同学面前说话。可是,只要是你会的,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出来,这样同学们就都知道了欣雨是最棒的,都会喜欢你,跟你交朋友的。如果你觉得老师说的话是对的,你就点点头。”孩子冲着我点了点头,我很高兴,心里想着孩子已经在跟我沟通了。于是我接着说:“上午的口算咱们没有完成,现在咱们把她算完好吗?上午你在郭老师那算的那么好,咱们再来一遍吧。”于是,我拿出口算题卡,孩子迅速的口算出了结果,并且都是正确的,我高兴的表扬起了欣雨,还给她奖励

浅谈赏识教育(徐志耀)

浅谈赏识教育(徐志耀) 当国家提出素质教育改革的目标以来,赏识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手段被频频提及,已经成为素质教育的主要教育方法之一。诚然,皮克马利翁的情感让冷冰冰的象牙有了生命,但是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老师们却常常发现自己的热情或表扬却无法激发学生的热情,老师们的赏识无法得到学生的回应。那么,是赏识教育没有作用吗?不是,而是赏识教育在运用中出现了问题。山东省滕州市的朱明灿老师所撰写的《表扬学生“八忌”》一文中列举了表扬学生常常出现的一些弊病,例如表扬过滥、过急、失真、有偏向、太片面、不具体、不分场合等。指出了赏识教育在实际运用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具体研究研究一下赏识教育的性质、目的,制订具体的实施方案、过程,并且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首先,教师应当认识到实施赏识教育的基本性质是通过赏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其根本目的不是让学生在短时期内有一个巨大的飞跃,而是增强他们面对未来的信心、培养他们快乐坚强的个性,并且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具体来说,在初中阶段,尽管学生们的知识体系、学习方法已经通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基本成型,但初中陡然增加的课业负担和三年后第一次选拔性考试中考所带来的学习压力让他们有了沉重的负担感。而此时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的快速成长让他们在面对压力时表现出了复杂的情感。面对不断增加的学习压力,他们有时表现的满不在乎,有时又显得过于看重,有时自信满满,有时却又畏首畏尾。而此时帮助他们树立起面对未来的信心,有助于他们正确地认识压力、认识未来,从而为自己的发展选择一条合适的道路。而教师的表扬在此时就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认识到赏识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使学生敢于面对未来,树立信心。而树立信心面对未来与孩子坚强的意志是分不开的。去年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的一篇文章指出,培养孩子有坚强的意志,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改进他们的言行,还可以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志向。专家认为这种特质是可以培养出来的。如果教师在进行赏识教育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就能帮助学生坚强人格的形成,从根本上帮助学生。同时,我们还必须认识到,表扬不仅仅是临时运用的手段,而是一种长期使用的方法。教师应当通过有计划、有步骤的赏识教育塑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学会尊重信任别人、认清自身价值,从而和周围的同学一起和谐地发展。要实现赏识教育的根本目的,体现赏识教育的性质,教师必须在实践赏识教育时有明确的针对性。进行赏识教育的最基本方式就是在教学活动中的表扬,我发现,即使回答对了一个小小的问题,如果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学生都会感到非常高兴,使他们继续积极地发言。但此时的表扬必须有针对性,老师必须强调学生得到表扬的原因,让学生清楚应当如何正确地在课堂上表现自己,进一步树立自信心,敢于挑战未知领域。但此时表扬最忌滥用,如果学生的回答出现了明显的错误或者表现出浮躁的情绪,也应当明确地指出他们的问题所在,对于没有认真思考就回答的同学也要给予一定的批评,让学生认识到表扬并非轻易就可以获得,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才能得到,不要让表扬在学生的心目中贬值,或者让学生盲目自信。赏识教育要有代表性,能够真正让学生认清赏识的价值所在。在一次期末考试总结中,我特别表扬了两个学生。一个学生考了80分,在前几次测验中,她表现出一种节节攀升的势头,体现出了一种很大的进步,因此我给予了大力表扬。而另一个学生只考了57分,但我仍然特别表扬了他,因为他历次考试都只考三十几分,我觉得此次他有极大提高,因此也重点表扬了他。通过对这两个学生的表扬,我让学生们认识到任何任何事只要你认真去做,就一定能做好,不管过去怎样,只要今天努力了,就一定可以成功。这才是赏识教育的真正价值所在。赏识教育在实践过程中还要体现出全面性。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往往被老师忽略,从而使他们原本沉闷的性格更加沉闷,这让他们即使在成年后也无力应对各种挑战。老师经常表扬学生会鼓励一些学生积极发言,但相对而言一些平时不太活跃的学生也会更加沉闷。此时应当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专门提问一些平时较为沉闷的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回答,帮助他们相信自己的价值。同时,老师在教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