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2讲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12讲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12讲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12讲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第12讲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考纲下载] 1.两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

1.工业革命的条件

2.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

(1)一个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两个革命:动力革命和交通运输业革命。

(3)三大变化:城市化、工业化、平等化(社会关系)。

3.工业革命的重大影响

[易误指正]正确区分工业革命开始和结束的标志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辨析比较]工场与工厂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场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①18世纪60年代,在市场、技术和资金的推动下,英国棉纺织业出现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②瓦特研制的改良蒸汽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蒸汽时代”的到来。

③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二次工业革命

[轻巧识记]第二次工业革命

是指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或几个经济部门中居于重要地位的大企业之间的联合。它们凭借这种联合所建立的统治地位,控制相应部门的商品生产,瓜分销售市场、原料产地和投

资场所,规定垄断价格,攫取高额利润。垄断组织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①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电力的发明与使用为显著特征。内燃

机的创制和使用是另一项具有深远影响的成就。科学与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新发明和新技术

层出不穷并迅速广泛应用,极大地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②工业革命为世界市场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

础,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③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为了满足垄断资本主

义发展的需要,西方列强加紧对外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内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到20

世纪初,世界基本上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自主探究——通过史实史料认知历史]

主题一|

工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据上述史料分析,生产组织形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史论形成]

工场制度、工厂制度和垄断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史料一 1769年,一种全新的蒸汽机终于在瓦特的手中诞生了。它大大促进了机器的运用和工厂的生产,使工业技术的变革出现了新的飞跃。……机器制造业的出现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使英国走进了现代化的大门,这也迫使整个世界追随着英国的脚步向现代化的方向前进,促进了整个世界的发展。

——[教你读史] 史料一表明蒸汽

史料二 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可以说,就自然而然地走到垄断。因为几十个大企业彼此之间容易成立协定;另一方面,正是企业的规模巨大,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产生了垄断趋势。

——《列宁选集》第二卷史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 ,真正意义

史料三 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恩格斯史料三说明垄断组织的

主题二|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料一到17、18

主义,使无论国教或者清教都无法维持社会的伦理秩序,

至宗教信仰本身也被怀疑。工人的处境最糟:

曼彻斯特浓烟滚滚,污水横流,方圆几英里草木不生。

到100万人口的伦敦,有小偷1万,妓女5万,

群,晚上则明火执仗地抢劫。

——

[教你读史]

史料一反映出工业

史料二新式交通

促进了交通史料二如此,人类征服了时间和空间。

人类一直以坐马车、骑马或乘帆船所需旅行的小时数来

表示不同地方之间的距离,但现在,人类能够凭借汽船

和铁路越过海洋和大陆。

史料三

从数据变化对比中找出信

史料三中工农业就业人口比

表明工业革命推动了

促进了经济结构

的调整。

据上述史料分析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史论形成]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进步性影响:

(2)负面性影响:蒸汽机和内燃机排放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快了全球气候变暖,导致了自然环境的恶化;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无节制开采利用,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塑料、电池、机器的噪音、工厂的粉尘恶化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主题三|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史料四反映了社习俗的变

史料四 较之过去,有更多的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世界若干地区的文化特征在食物、衣着、住房、娱乐及生活方式上,都趋于标准化。

史料五 工业革命使世界统一起来,极大地超过了世界早先在罗马人时代或蒙古人时代所曾有过的统一程度;可能,为止。

史料五表明形成了欧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哪些影响?

[史论形成]

近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促进了世界各国生产力的蓬勃发展,进一步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有利于世界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使先进的生产方式扩展到世界各地,冲击和瓦解着各国传统的、旧的经济结构,推动了人类近代化的进程。③加强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加速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使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消极影响: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中,充满着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残酷殖民掠夺和奴役,给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合作探究——通过题源材料思悟历史]

一、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史料一

[教你读史]

史料一表明以欧美为主导

史料二 1913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5%,美国11%,德国13%,法国8%,俄国4%。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工业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

史料二从生产力发展角析世界市场产生的作

史料三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的使命,即消灭旧的亚洲式的社会;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即在亚洲为西方式的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

明确关键词的内涵是解答经

[题源材料]摘自2013年山东高考T

29

1902年,建立东部实验室,它是美国最早的工业实验室之一。

1903年,建立中央实验站,并利用其在化学方面的研究成果生产清漆和其它非炸药类产品。

[问题设置]据材料,指出杜邦公司的发展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哪些特点。

[答案提示]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部门兴起。

[归纳升华]分析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1)不同点:

(2)相同点:

①都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

②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

③都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④都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化。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特点

[题源材料]摘自2013年广东高考T

38

早在13、14世纪,连接欧亚非地区的世界贸易网已经形成,欧洲在其中一直处于边缘地位。这不仅因为欧洲的经济总量远远无法与亚洲的中国、印度相比,还由于欧洲人在从亚洲输入香料、丝绸、瓷器、棉织品等商品时,能向亚洲销售的产品极少,多数情况下只能以金、银等贵金属交易,欧洲的贵金属货币日益紧缺。16世纪欧洲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这种处境开始改善。但一直到18世纪,原有的世界经济贸易格局仍没有改变。随着欧洲人越来越广泛深入地融入和利用既存的经济贸易体系,并在其中发挥日益增大的影响力,到19世纪欧洲终于成为世界经济贸易的中心。

[问题设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欧洲和中国在世界经济贸易中的相对地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促成这一变化的政治、经济原因。

[答案提示]欧洲上升;中国下降。原因:欧洲建立资本主义政治体制;进行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充分利用既有的经济贸易体系。中国仍坚持封建专制统治;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遭受西方侵略。

[归纳升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其基本特点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①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新航路的开辟。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拓展——早期殖民扩张。

③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特点:

①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②开放扩张性:由资本主义固有属性决定。

③不平等性:残酷掠夺殖民地供自己发展。

④进步性:顺应近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客观上促进了人类进步。

⑤以英国为中心:英国凭借其“世界工厂”的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的主要“供货商”。

[开放课堂——运用学科思维活学历史]

史法研究(五)| 运用多种史观审视两次工业革命

[方法阐释]

各种新史观其实就像日常生活中的多棱镜,五光十色。我们运用不同的史观来理解、评价同一历史现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可以冲破传统历史思维定势,学会用史学研究的新观点、新理念来看待历史问题、能够多角度、创造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更高层次上把两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综合化、规律化、系统化。

开放课堂中以史观研究历史,我们立足于在认识历史的视角上,以“大历史”的眼光审视历史,重视从现实追溯历史及以历史联系现实,依据这一视角审视两次工业革命,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工业革命为人类文明进步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先进的技术基础,工业革命密切了国际交流,改变了世界格局。

[运用感悟]

1.从新史观的角度认识两次工业革命

(1)从整体史观的角度看,两次工业革命中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为世界联系的加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整体世界的形成和发展。

(2)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转折点。

(3)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推动了全球近代化进程,带来了政治上的法制化、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思想文化上的科学化,社会生活上的文明化。

(4)从社会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无产阶级相对贫困化的问题(包括童工问题);城市化问题(如伦敦人口剧增);严重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特殊人群(失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会工作)等。

(5)从生态史观的角度看,工业革命也造成了自然环境的恶化和资源的过度消耗,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2.从纵向和横向的视角审视工业革命

从纵向发展来看,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资本、市场和劳动力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的必然发展。同时,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变革,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从横向发展来看,欧美进行工业革命后,加快了对外殖民扩张的步伐,亚非拉美国家日益贫困,成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典题印证]

(2013·浙江高考)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 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解析]该问要求从“五位一体”的研究角度论证西方在1750~1850年的历史发展特征,故回答该问题的切入点是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个方面,具体内容需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五年考情统计]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例1](2013·天津高考)有国外学者说,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只有结尾的简短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这里的“结尾的简短一章”主要指的是()

A.新航路开辟B.西方早期殖民扩张

C.工业革命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确立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定时空:1820年,大西洋沿岸。

抓关键:“结尾的简短一章”的时间是1820年。

第二步:析选项

[考题演练]

1.(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解题提示:①抓关键:十八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②关键信息:柱状图反映了输入英国棉花(原料)的迅速增加。

答案:C

2.(2010·江苏高考)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

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

解题提示:①回答词:主要原因;②关键信息: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注意这一时期重大发明的推动。

答案:B

3.(2013·上海高考)英国政府于1802年推出第一部《工厂法》。1860年代相关立法的保护范围扩大到“有雇佣劳动的任何地方”,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推动英国工厂法等社会立法的直接原因是()

A.经济结构的变化B.城市化运动的发展

C.工人斗争的压力D.工业产值超过农业

解题提示:①回答词:直接原因;②关键信息:“立法”“改善了被雇佣者的境遇”。

答案:C

4.(2012·福建高考)下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A .奴隶贸易的兴起

B .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 .内燃机的应用

D .垄断组织的形成

解题提示:①抓关键:1841至1870年;②关键信息:19世纪40~70年代英国产品出口和船舶吨位有了大幅度提升。

答案:B

考点二|

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例2] (2011·山东高考)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解题规范] 第一步:审题干

定时空:1600~1913年的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

抓关键:注意图中不同时期排位的变化;关键词是“代表英国的曲线”。 第二步:析选项

[考题演练]

1.(2013·上海高考)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经济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

解题提示:①抓题眼:对外经济扩张方式;②关键信息: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

答案:C

2.(2012·福建高考)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①使用电灯照明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③航线经过地中海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解题提示:抓关键:1912年4月、从英国到美国。

答案:B

3.(2012·海南高考)随着城市化的发展,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的居民向郊区搬迁的现象剧增。促成这一变化的因素有()

A.新式交通工具得到广泛使用

B.联邦政府在郊区兴建大批住宅

C.普通劳动者的基本收入得到法律保障

D.大型国有企业多位于郊区

解题提示:抓关键: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20世纪20年代,美国洛杉矶市中心居民向郊区搬迁”。

答案:A

4.(2012·上海高考)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和高耸入云的建筑物成为新亮点。为此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电力与蒸汽B.电力与钢铁

C.蒸汽与煤炭D.煤炭与钢铁

解题提示:①时间提示:1900年正值第二次工业革命中;②关键信息:“璀璨耀眼的展览场馆”与“高耸入云的建筑物”。

答案:B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4·姜堰三水测试)据王斯德《世界通史》统计,某国在某一时期三种主要类型商品进出口情况如下:

以下各项中与上图情况最契合的是()

A.16世纪30年代的西班牙B.17世纪40年代的荷兰

C.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D.19世纪60年代的中国

解析:选C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左图可见该国家进口的工业制成品的份额大大少于原材料,说明对原料需求较大,而工业制成品基本自给,右图可见该国家出口的工业制成品的份额大大多于原材料,说明其工业制成品大量外销,占有世界市场。由此得出结论,这是一个已经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只有19世纪50年代的英国符合要求,故选C项。

2.(2014·泰州一模)“从18世纪七八十年代起,一直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出现了这样一幅奇特的景象:保守主义的政治与快速发展的经济同行。”这一时期英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工业革命革新了技术

B.殖民扩张增加了资本

C.议会改革完善了制度

D.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解析:选A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影响。B项发生于新航路开辟以后,D项形成于19世纪中期,均与题目中的时间“18世纪七八十年代……到19世纪30年代”不符,故排除;C 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保守主义的政治”不符。自18世纪70年代开始,英国爆发了工业革命,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故选A项。

★3.当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

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C.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解析:选C本题考查工业革命。所列四个选项都是蒸汽机所带来的影响,注意“直接作用”的限制语。蒸汽机作为一种动力技术革新,使得越来越多的机器的使用不再受自然条件限制,故选C项。

4.(2014·无锡交流卷) 19世纪英国“棉都”曼彻斯特“是做赚钱生意的地方……从这肮脏的下水道流出人类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从这油腻的阴沟中流出纯质的金子。人性在这里发展的最完备,也最粗野;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文明人几乎退回去变成野蛮。”对此材料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公共设施尚不完善

B.人民素质有待提高

C.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D.工业革命带来双重影响

解析:选D本题考查了工业革命的影响。由题目中的信息“勤奋的洪流,肥沃着整个的世界”“纯质的金子”“文明在这里创造奇迹”可知,作者看到了工业革命的巨大贡献;由题目中的信息“肮脏的下水道”“油腻的阴沟”“变成野蛮”可知,作者又看到了工业革命的不足。故本题应选D项,A、B、C三项表述均不全面。

★5.(2014·镇江一模)下表为欧洲、美国及世界其他地区的工业产量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占比变化情况()

从中可以看出(

A.此时欧洲具有“世界工业工厂”的地位

B.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

C.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源

D.技术输出促进了经济格局全球化

解析:选A本题以表格为切入点考查两次工业革命。从题干可以看出,到1913年美国工业产量在世界工业总产量中比例不如欧洲,即无论是1870还是1913年,欧洲都占优势,故A项正确。

6.________经济思想以人性论为基础,以功利论为“心照不宣的前提”,以“经济人”为逻辑纽带,以“看不见的手”为核心命题。空格上应该填写的词是() A.重农抑商B.重商主义

C.自由主义D.凯恩斯主义

解析:选C本题须抓住关键信息“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即为市场调节,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强调市场调节,反对国家干预,故选择C项。重商主义和凯恩斯主义都主张国家干预,故排除B、D两项;重农抑商抑制商业,都与材料观点相左,故排除A项。

★7.英国《笨拙》杂志的漫画《穷人国和富人国的写照》(见下图)的独白:“尽管说煤窑里的境遇仍相当悲惨,但它也带来了许多奢华与享受,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让人欣慰了。”该漫画描述的画面最早始于()

A.光荣革命之前B.工业革命时期

C.电气时代到来D.经济“大恐慌”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对漫画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煤窑”这一信息可以判断,这一漫画反映的是工业革命带来了贫富两极分化。

8.(2014·海门一模)“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申江百咏》描述的这一发明,最早出现于()

A.19世纪60年代B.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80年代D.19世纪90年代

解析:选B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由“火树千株照水明”“真个销魂不夜城”可知为电灯,这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1879年10月21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发明世界上第一盏有实用价值的电灯,故选B项。

9.某个历史时期开始出现这样的现象:“创新的源泉发生了变化……创新的来源更为多样:工业部门建立研究和开发机构,使寻求技术变化机会的拿薪俸的工程师、科学家阶层的人数增加,而使个体发明家、小企业家人数减少。”从材料可以看出() A.西欧开始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

B.科学研究完全受控于垄断组织

C.科技成为推动工业发展的因素

D.科技创新主要依靠个体发明家

解析:选C本题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根据题干“创新来源更为多样”“个体发明家、小企业家人数减少”可知B、D两项与题干不符,排除;第二次工业革命使科学与技术创新真正结合,A项与史实及题干均不符合。故选C项。

10.下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这项发明出现的前提是()

A.马的驯养与使用B.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C.电的发明与使用D.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解析:选D本题考查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从图片看出,“汽马”里面带有动力机械装臵,联系19世纪后半期,人们将内燃机技术广泛应用于交通事业,研制出汽车、飞机等新型交通工具,故选D项。A项明显不符合题意;B项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C项虽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

11.从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而这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背后都有化学添加剂的阴影。这类问题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

A.新航路开辟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

解析:选C本题考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题目中“化学添加剂”起源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化工产业的发展。故选C项。

12.以下是小明在一次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两幅地图。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最合适的是()

A.新航路开辟B.两欧殖民扩张

C.世界市场形成D.工业革命

解析:选C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综合两幅地图,涉及内容均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始雏形和基本形成的情景,故选C项。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在史学研究中,人们对同一历史事件由于不同的史观,如革命史观、唯物史观、全球史观、欧洲中心史观等等,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关于工业革命起因的研究即为一例。阅

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欧洲不是靠自身的经济力量而兴起的,当然也不能归因于欧洲的理性、制度、创新精神、技术、地理——简言之,种族的特殊性。我们将会看到,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简言之,从亚洲在世界经济中的支配地位中谋取好处。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然后暂时站在了亚洲的肩膀上。

——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二“生态缓解”这一概念,在波梅兰茨的用法中,指的是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因为食品、燃料、纤维和建筑材料这四项必需品均要占用土地来生产,当纺织机械的革命新增加了对于棉花纤维的需求后,必然相应减少了食品、燃料和建筑材料所能占用的土地,从而提高了食品和燃料的价格。当食品和燃料的价格高于工资后,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也无法使工业革命持续下去,因为此时更多的土地和人力必须投入到四项必需品的生产中去,可见,孤立的技术革新无法形成持续的工业革命。美洲新大陆提供的“生态缓解”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关键因素。

——崔之元《生态缓解、奴隶制与英国工业革命》材料三持续的工业进步背后是欧洲特有的文化条件的结果。……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说主要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而不是纯粹的技术现象。这已经变得一目了然了。人们注意到,最先工业化的国家是那些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最相似的国家。

——奇波拉《工业革命前欧洲的社会与经济》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经济力量兴起的因素,“欧洲从亚洲的悲伤往上爬”又是通过什么途径?(4分)

(2)概括材料二中美洲大陆的“生态缓解”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的有利条件。(4分)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哪些“文化和社会”现象促进了工业革命的发生。(8分)

(4)材料一、二主要体现了哪种史观?这种史观在认识工业革命的起因上有何特点?(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欧洲兴起的工业革命……是分沾了亚洲的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好处”分析;第二小问,题干中“悲伤”暗示亚洲所遭受过的屈辱。第(2)问,从材料二“英国从新大陆获得大量土地密集的产品(如糖和棉花),从而缓解了英国自身的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分析。第(3)问,根据英国在工业革命前的政治、思想文化运动、科技发明、对外关系等方面回答。第(4)问,第一小问,材料一是从欧洲和亚洲之间的联系阐述的,材料二是从英国在殖民地区进行掠夺的角度进行回答,因此属于从全球史观。第二小问,根据全球史观的整体性特点回答。

答案:(1)因素:欧洲从亚洲获取了生产、市场和贸易的利益。途径: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活动(扩张、掠夺)。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高考历史全程检测十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工业革命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社会变革,对人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1-3题。 1 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最直接的动力是() A.资金的积累 B.市场的需求 C.劳动力过剩 D.政治的保障 2 工业革命是一场社会变革,与其相关的是() ①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经济基础 ②工人运动逐渐兴起 ③第一国际产生

④把劳动力从农村引向城市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3 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业生产和布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其正确的描述是() ①使工厂的布局摆脱了河流的限制 ②使工业由分散走向集中 ③人才和交通成为布局的决定因素 ④出现了一批新兴的工业部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②D.②④ 凡是大工业代替手工工场的地方,产业革命都使资产阶级最大限度的增加了自己的财富和扩充了自己的势力,使它成为国内的第一阶级。结果,凡是完成了这种进程的地方,资产阶级便夺取了政治权力,并挤掉了以前的统治阶级──贵族、行会师傅和代表他们的君主专制。据此回答4-5题。 4 这段材料的本意在于说明()

A.资产阶级比封建地主阶级进步 B.经济的发展最终决定了社会政治的变革 C.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代替了封建君主专制 D.资产阶级代替封建地主阶级是历史的必然 5 这段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产业革命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国家 B.资产阶级在掌握政权后也在发展生产力 C.通过发展社会经济来巩固阶级统治 D.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工业革命的重要后果之一是推动了社会主义运动的成熟和发展。据此回答6-8题。 6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最根本的历史条件是() A.工人运动的兴起 B.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C.社会主义思想高涨 D.吸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

试谈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申大田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轮船、蒸汽机车等的发明;法国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德意志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要求学生认识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 2.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建立在血腥掠夺的基础之上的。今天东西方的差距有其历史根源。 3.只有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影响,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二、本课难点: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教学设备 幻灯片、挂图、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课件等。 教学要点(板书) 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一、英国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1.法国工业革命 (1)前提条件 (2)概况 (3)阻碍发展的因素 2.美国工业革命 (1)条件 (2)成果 3.德意志的工业革命 4.俄、日等国的工业革命 三、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 3.城市的兴起和近代意识的形成 4.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的确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第二章第一节我们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重要的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一个开端,它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完全确立和稳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而这一基础的具备,则是由工业革命来完成的。(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什么是工业革命?所谓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工业革命最早在英国发生,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于19世纪40年代。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呢? 1.前提17世纪所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的君主制,形成了君主立宪制,从而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统治,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资产阶级通过国家政权推行符合自己利益的土地政策、殖民政策,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教学设计及说明 编者按:2012年7月15日,王生老师受邀在全国历史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上开设了一节公开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这是一堂非常规复习课,注重整体设计,更关注关键点的把握,下文为该课的教学设计简述,同时我们也约请参会教师写了相关的课评,本期一起刊出,以期为广大读者带来一些教学新思路。 关键词历史课,专题复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关键点 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于:运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以“科技的不断进步”为主线,整合本专题的主要内容;以“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为立意,深化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认识;培养学生参与历史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常规的专题复习课有如下几种方式:一是通过构建知识网络或图表的方式,清晰表达本专题各内容之间的联系。但这种方式大多是在“炒冷饭”,学生的认识水平没有得到提升,只是将知识点进行变相的罗列和干瘪的抽象。二是将本专题的内容进行横向联系,如,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放置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扩展和人文主义的发展与思想解放这个时代背景中去,可以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政治、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但这明显脱离了专题体系的要求,也会增添学生的负担。三是通过大量练习题的训练,夯实本专题的基础,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这是典型的应试教育的产物。有的教师不重视专题复习课的教学,这是错误的。本人认为,专题复习是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有效载体,正确定位是其关键。复习课应源于新授课,并高于新授课,应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应该提高学生对本专题中几个“关节点”问题的认识,应该成为综合提升学生历史研究性学习品质的有利阵地。关于本课“合作—探究”的教学形式:将全班学生分为3个学习大组,并以本课所要探究的3个问题为依据,由学生自主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依此将每组同学再次细分为3个学习小组。大组组长负责调控,力求保证每个小组人数的均衡。小组成员共同研究本小组的问题,也可求助于组内的其他同学,这是组内的合作性学习。在回答问题时,教师指定某组同学的代表阐释答案,其他组研究同一问题的学生进行补正、辩驳等。如此,就实现了大组之间的竞争,这也是合作学习的表现。组内合作,组际竞争。同时,这三个问题,均有一定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不是能够在教材中直接找到答案的。 导课:同学们,15世纪至20世纪初,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和两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得以逐渐形成和发展。本节课,我们将在此前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以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专题: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 三、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16—19世纪初) 14—16初新航路开辟后西葡的殖民扩张和17-18世纪英法荷等国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使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开始形成。17—19世纪初,英法美等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 2.初步形成:(19世纪中后期) 19世纪中期,由于工业革命的扩展,俄德日意等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对外扩张变本加厉,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沦为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

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857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3.最终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普遍确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向帝国主义过渡,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资本主义的政治经济模式定型。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帝国主义国家已控制和奴役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的最

终形成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 具体来看: 1、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过程: (1)通过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 时间:17~18世纪 地点:西欧、美洲 代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等。 结果:资产阶级掌握了国家政权,颁布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文件,特别是法国拿破仑法典,确立了资本主

义社会的立法规范。虽然没有建立完全的资本主义制度,却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若干原则。资本主义社会政治体系开始形成。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资产阶级在世界范围的统治确立。 时间:19世纪中期 地点:欧洲、亚洲、美洲 代表:革命------1848年革命、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改革------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统一------德意志统一、意大利统一

试谈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申大田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 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轮船、蒸汽机车等的发明;法国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德意志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阻碍。 二、要求学生认识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进展需要技术革命。经济要进展,科技要先行。 2.资本主义工业化是建立在血腥掠夺的基础之上的。今天东西方的差距有其历史根源。

3.只有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 1.通过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阻碍,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阻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难点 一、本课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的阻碍。 二、本课难点: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教学设备 幻灯片、挂图、多媒体计算机及计算机课件等。 教学要点(板书) 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进展 一、英国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的扩展 1.法国工业革命 (1)前提条件 (2)概况 (3)阻碍进展的因素 2.美国工业革命 (1)条件 (2)成果 3.德意志的工业革命 4.俄、日等国的工业革命 三、工业革命的阻碍 1.生产力迅速提高,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2.两大对立阶级的形成 3.都市的兴起和近代意识的形成 4.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的确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第二章第一节我们学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请同学们回忆一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有何重要的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指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只是一个开端,它确立的是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政治上的统治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的完全确立和稳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进一步进展,

第19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解析版)

第19讲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真题速递 1.(2019·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工业革命前,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并广泛使用到工业领域。该过程表明,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生产领域的主要发明创造( ) A.源自于劳动实践 B.依赖于科学理论的突破 C.取决于资金保障 D.得益于各阶层广泛参与 【答案】A 【解析】材料“英国矿井里使用蒸汽唧筒抽水。1765年,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发明创造源自于劳动实践,故选A项;材料“修理过唧筒的瓦特发明了一种单动式蒸汽机”说明来源于劳动实践而不是科学理论,排除B项;材料“后在工厂主的合作和资助下,终于改进制成‘万能蒸汽机’”说明资金不是决定原因,排除C项;材料中瓦特和工厂主并不能说明各阶级广泛参与,排除 D项。2.(2019.4·浙江高考·20)阅读下列示意图表,结合所学判断,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生铁产量的增加与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密不可分 B.生铁产量的不断增加催生了大工厂制度 C.电力的广泛使用推动了生铁产量的增加 D.生铁产量的变化改变了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

【答案】A 【解析】根据图表信息,1788年英国生铁产量不断增加,结合所学,1785年蒸汽机在工厂开始使用,极大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故选A项;第一次工业革命在组织形式上,产生了工厂制度,排除B项;19世纪七十年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广泛使用,排除C项;图表信息不能表明生铁产量增加对英国产业结构和世界市场格局的影响,排除D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Ⅰ卷高考·34)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认识( ) A.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 C.缺少对欧洲其他国家的观察 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答案】B 【解析】材料反映了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这一问题的认识,在不断地发展,从经济条件,到政治条件,再到自然条件,思考视角不断拓展而趋于全面,因此B正确。A说法错误。材料中的结论正是与欧洲其他国家比较后得出的,因此C错误。D说法错误。 4.(2018·江苏高考·16)近代的机器与其说是需要的结果,不如说是被迫无奈时有意的发明产物。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这表明,工业革命时期的技术革新( ) A.源于人们生活中的无意发现 B.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 C.推动垄断组织的产生与发展 D.体现科学与技术的密切结合 【答案】B 【解析】无意发现与材料中“有意的发明产物”不符,故A项错误;着力解决生产中的迫切问题与材料中“因为棉布紧俏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因为机械动力不足而改良了蒸汽机”相符,故B项正确;垄断组织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与材料中第一次工业革命“发明了新式纺纱机和织布机”“改良了蒸汽

资本主义发展历程

专题八: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 本专题主要包括:资本主义产生、确立、发展,逐步形成世界体系,并向帝国主义过渡及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历史。 【专题概括】: 近代资本主义经历了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建立与巩固的历程,近代历史的发展实质上是一部资本主义发展史。在这部历史中,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到来提供了思想文化条件,新航路开辟使世界成为一个整体,它为资本主义产生提供了外部条件。由于资本主义发展,英法美等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手段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权。在工业革命影响下,欧美各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最终使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一、主体线索和分期: 资本主义发展史就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确立及进一步发展完善的历史,对于这段历史的学习可抓住两条线索,一是资本主义的发生史,二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史。 1、资本主义的发生史 资本主义的童年时代,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的兴起;二是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2、资本主义的发展史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并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时代,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确立;二是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三是两次世界大战;四是二战后至今。 二、知识结构与精要 【历史分期】 (一)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兴起:14——16世纪(出现近代曙光) 1、背景:1)、14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2)、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和思想基础 2、影响:西方国家走上资本主义扩张的道路,世界市场出现雏形。

(二)资产阶级的革命时代:17——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欧美少数国家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1、背景:封建专制制度或殖民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运动的推动 2、表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英、法两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美国通过取得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3、影响: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欧洲其他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的兴起。【拓展探究】: 1、《独立宣言》和攻占巴士底狱产生的直接影响分别是?(宣告美国诞生,掀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哪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直接对他们所作所为产生影响?(启蒙运动) 2、《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对欧美社会发展起了什么作用? (为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开启现代法制社会先河;是对封建社会和殖民统治的批判与否定) 3、联系所学知识,谈谈美法两国在革命中相互影响的史实?(美独立战争期间得到法国支持;美独立战争的胜利,推动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发展。) 4、美国两次战争在美国历史上的共同影响是什么?(促进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英法美三国革命中,三国人民共同的追求是什么?(追求民主、自由、富强等) (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19中期) 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范围内开展起来,成为时代的主流 1、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2、表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861——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1868日本明治维新

【精编_推荐】世界体系分析与全球资本主义

世界体系分析和全球资本主义 --对现代化理论的一种检讨 阿里夫·德里克 1989年东欧和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崩溃使得一部分社会科学家断定,“现代化”理论战胜了用来替代它的其他变革理论,尤其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依据的变革理论。在以下的讨论中,我将提出相反的观点。我认为马克思主义比以前更加切合于理解当代资本主义,在社会科学文献中这种当代资本主义日益被描述为“全球资本主义”(GlobalCapitalism)。在这里我特别地感兴趣于作为马克思主义一个流派的“世界体系分析”对于资本主义的剖析。世界体系分析及其对全球资本主义的看法,对于认真思考社会主义的现状和未来是至关重要的。 一、世界体系分析:思想来源 “世界体系”这个术语在70年代早期开始流行,它最初与美国的一位名叫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uelWallerstein)的社会学家的著作有直接关系。沃勒斯坦在1974年发表了一部著作,名为《现代世界体系:16世纪的资本主义农业和欧洲世界经济的兴起》。该书不仅引入了“世界体系”这一概念,而且在发展研究和社会科学界直接引起了震动。在随后对欧洲资本主义起源的研究中,沃勒斯坦进一步发展了这一论题。 虽然沃勒斯坦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研究对在学术界普及世界体系分析上起了重要作用,但为了评估其实际影响,我们仍必须把他本人的著作置于70年代的整个背景之中。世界体系分析之所以被热烈地接受,首先是因为它对现代化理论提出了挑战。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现代化理论一直在欧美社会科学中占据

支配性的地位。因此毫不奇怪,世界体系分析会得到年轻的激进学者的极大支持,这些年轻的激进学者在60年代走进学术界,他们大多数是第三世界的研究者。此外,沃勒斯坦的著作在当时也不是对现代化理论提出挑战的唯一著作。埃及经济学家萨米尔·阿明(SamirAmin)和拉丁美洲的“依附”理论家也具有同样的影响(若不是在制度上便是在思想上),他们也提出了替代现代化理论的其他理论,这些理论与沃勒斯坦的著作在理论前提上有许多共同之处。可以说,这些著作标志着第三世界社会科学家的时代的到来,他们力图对体现在现代化理论中的霸权主义的欧洲中心论提出挑战。而且不管怎么说,这些研究发展的新方法都受到了全球性的激进运动的鼓励,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 在过去20年中,世界体系分析在解释发达与不发达问题上提供了取代现代化理论的最佳选择。现代化理论形成于二战以后的年代,在解释发展问题上它基本上是“文化主义的”。明显的证据是,它最初用“现代性”和“传统”这些术语来提出发展问题。现代社会是这样一些社会(在欧洲和北美),它们设法从旧的桎梏中解放了出来,从而创立了理性的思想模式和制度模式;传统社会则是这样一些社会,它们在文化上和制度上仍与过去相联,从而无法进入现代世界。根据这种区分,落后与传统几乎是同义语,而发达则与朝着欧美范式方向的进步密切相关。在80年代以前,现代化理论家极少用“现代性”来指资本主义,而是把欧美的现代性当作进步的范式。所有社会若要摆脱其落后状态都必须遵循这些范式。进而言之,现代化理论显然受到了韦伯理论的影响,它强调与欧美的现代化相联系的那些价值的规范性力量。然而,它所缺少的却是韦伯对“理性化”的批判。现代化理论把现代性的规范当作是保证人类不断进步的积极价值。最后,我们应当注意,现代化理论由于强调文化的价值,而把整个现代化问题看作是社会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教学目标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重要发明及;法国、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的情况;工业革命的影响。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对工业革命后果和影响的了解,使学生明白工业革命中产生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是与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阶级,从而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通过学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事实,进一步理解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同时了解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产阶级血腥掠夺的基础上,给被掠夺地区和人民带来了灾教学目标 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过程及重要发明及;法国、美国、德意志工业革命的情况;工业革命的影响。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科学技术、社会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使学生认识到工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通过对工业革命后果和影响的了解,使学生明白工业革命中产生的两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是与大生产相联系的先进阶级,从而理解马克思所说的:“资产阶级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

通过学习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事实,进一步理解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同时了解由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产阶级血腥掠夺的基础上,给被掠夺地区和人民带来了灾难;通过对英国工业革命过程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刻苦学习、热爱科学的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地位分析 工业革命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里程碑,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它是以人类长期积累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技术本身的规律。 让学生思考“比英国更早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荷兰为何没有首先开始工业革命?”“较早的殖民大帝国——西班牙、葡萄牙为什么没有首先开始工业革命?”比较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明确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难点分析 自由资本主义的概念 ;“工业革命巩固资产阶级在各国的统治基础”。学生第一次接触到“自由主义”的概念,过去学生只知道“自由”、散漫,或人类的“自由平等”等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在政治经济学意义上的自由主义,对学生来说是新概念。工业革命给资产阶级积累和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充分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封建生产关系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讲义

阶段十三西方工业文明的确立与纵深发展一一两 次工业革命时期的世界 【时空构建 1 总特 征 从工业革命到俄国十月革命前(18世纪60 年代?1917年)是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时期, 也是世界工业文明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在欧洲大陆继续扩展,社 会主义运动兴起,大大推动了人类的民主化 进程。 ill!?特 4 睡上贰超 恤询j. t疋曲IM t a舍血事L __________________ _ …”讥 FUWiHlK / / ; ini'j 外匠曲/ i r>良疋竹 观JLL5L:t¥./h :丄?丹士! X ffft X :4V ?(tt ; ->^a|■忙 : ■i 邛"巴;:呃 1/辱dp W*J.UM. 社陀 政治 上 经济 上 两次工业革命提咼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将人 类社会推进到“蒸汽时代”和“电气时 代”,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科学 文化 上 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动 力;文学艺术领域出现了新的成就。 课时1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1?“蒸汽时代”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电气时代”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厲前自主学习 [主干梳理]考点一工业革命 (1) 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1. 背景

① 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农民离开土地成为自由劳动力 ② 资本:殖民活动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③ 技术:工场手工业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步发展 ④ 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2. 过程 (1) 起讫时间: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40年代。 、 f ①生产手段从手工操作到机器生产。 (2) 核心内谷:②生产组织从手工工场到工厂。 (3) 完成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1840年前后,英国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第 个工业国 家。 3. 重要发明 (1) 纺织: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揭开工业革命的序幕,标志着工业革命开始 (2) 动力: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型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4. 影响 (1) 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 组织形 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 业革命加 快了城市化进程。 (3) 社会关系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的两大阶级 ⑷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 ① 对内:为进一步摆脱封建束缚,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② 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考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 (1) 电力的广泛应用 ① 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 (1)政治前提: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建立。 (2)经济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基础: 19世纪中后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 背景 2.主要成就 ⑵条件 ”① 1807年, 1814 美国人富尔顿发明汽船。 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江苏 【高频考点】 一、资本主义的兴起 1.西欧城市的兴起。 10世纪开始,意大利、法国、英国等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随着城市的发展,一些城市的市民,以法国琅城为代表,掀起了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使城市的发展摆脱了教会和封建势力的束缚。 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的过程中,市民阶级形成了。它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等等,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文艺复兴。 14世纪前后,意大利的很多城市商业发达,手工工场也发展起来,开始产生新兴的资产阶级。他们不满教会对精神世界的控制,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他们打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人们把这场运动称为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

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 3.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人们对黄金需求的增加,同时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也促使他们探寻通往东方的新航路,实现财富的梦想。《马可·波罗行纪》的诱惑、造船技术的进步、地圆学说的流行、指南针的广泛应用等也是重要原因。 葡萄牙王室资助的迪亚士、达·伽马,西班牙王室资助的哥伦布、麦哲伦,在新航路开辟中成就巨大。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4.“三角贸易”和殖民掠夺。 “三角贸易”:新航路开辟以后,首先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法等国都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掠夺的道路。西方殖民者在非洲虏获黑人后,把黑奴运到美洲卖掉,从美洲购回金银和工业原料等。最先进行奴隶贸易的是葡萄牙人,英国后来居上,成为主要的经营者。“三角贸易”使非洲喪失了近亿的精壮劳力,奴隶贩子却大发横财,利润高达百分之几百。很多人发财后,回到欧洲,把从黑奴身上赚来的血腥钱投资于工商业,促进了当地资本主义的发展。 殖民掠夺:17世纪以后,英国走上了殖民掠夺的道路,

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的发展变化(二)

一、选择题 1.(2014年四川文综,10)下图是某国两个城市的人口总数变化示意图。这两个城市最可能是 ( ) A.北京、上海 B.东京、大阪 C.利物浦、曼彻斯特 D.莫斯科、圣彼得堡 解析:C 从图中数据看,两个城市在1700年城市化水平较低、1800~1850年城市化快速发展,而且乙地的城市化发展略快于甲地。1850年曼彻斯特已经成为英国的棉纺织中心,人口超过利物浦,故C项正确。1700年北京是清朝的都城,人口远超上海,A项错误;B、D 两项中的城市不会在1800~1850年实现人口猛增,因为日本和俄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于19世纪中后期。 2.英国《笨拙》杂志的漫画《穷人国和富人国的写照》的独白:“尽管说煤窑里的境遇仍相当悲惨,但它也带来了许多奢华与享受,了解这一点也就可以让人欣慰了。”该漫画描述的画面最早始于 ( ) A.光荣革命之前 B.工业革命时期 C.电气时代到来 D.经济“大恐慌” 解析:B 材料关键信息是“煤”,这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燃料,因而选B项。工业革命发生于“光荣革命”之后,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燃料是石油,因而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的是经济运行比较好的时期,因而D项错误。 3.(2014湖北联考)在领导德意志统一的过程中,俾斯麦成为整个德国人心目中的英雄和

偶像。然而,1890年劳苦功高的俾斯麦还是被辞退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 ) A.帝国皇帝 B.帝国议会 C.联邦议会 D.天主教会 解析:A 根据题干时间“1890年”可知德国当时的法律是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内容,宰相由皇帝任免,对皇帝负责。因此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帝国皇帝。 4.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 ) A.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B.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 C.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我近代化 D.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 解析:D 在德意志帝国,容克地主占主导,而宪法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说明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的国情,故D项正确。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是相对立的,A项说法不正确;资产阶级的根本要求是民主,不是专制,B项不正确。C项材料没有体现。 5.博尔顿和瓦特联手制造第一台蒸汽机时,英国国王前来参观他们的工厂。国王问博尔顿正在忙什么,博尔顿说:“陛下,我正忙于制造一种君主们梦寐以求的一种商品。”国王不解地问这商品到底是什么,博尔顿回答说:“是力量,陛下。”这种“力量”带来的直接作用是 ( ) A.导致工厂制度的普遍建立 B.引发了交通运输工具的变革 C.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 D.促进了许多工业城市的形成 解析:C 材料表明这种“力量”是指蒸汽机的发明。蒸汽机被称为万能原动机,其发明带来的直接作用是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普及,故C项正确;A、B、D三项都不是直接作用,排除。 6.19世纪中叶开始,许多作家“以研究者姿态出现,试图以科学家那种细致入微的观察、分析和推理的方法研究社会,解剖其中的奥秘。”这些作家的创作风格应属于 ( )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C 结合所学可知,古典主义盛行于17世纪,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至19世纪30

【高考历史必修一】7.19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解析版)

第19讲 两次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考纲要求】 1.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影响。 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成就及影响。 3.资本主义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过程及影响。 考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基础落实】 一 工业革命 1.条件 (1)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2)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3)劳动力:圈地运动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 (4)技术:手工工场的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5)市场: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海外市场广阔。 2.进程 (1)开始: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2)关键: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3)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率先完成工业革命。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的工业革命也相继完成。 3.影响 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工业日益重要 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生活方式工业城市形成,地位日益重要,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思想意识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 二 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1.条件 (1)机器大工业生产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和原料产地。 (2)蒸汽机车和轮船使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形成: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3.特点: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4.影响: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考点深化】 【典例剖析】 【考点深化】 辩证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 (1)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的传播,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加强了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联系,推动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 (2)从道德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进行掠夺和剥削的产物,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3)从文明演进的角度看:世界市场的形成,客观上促进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全球的传播,结束了人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狭隘性,有利于世界文明的交流和发展。 【典例剖析】 下表反映了英国不同时期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情况(单位:%)。表中信息表明( ) 1699~1701年1772~ 1774年 1804~ 1806年 1834~ 1836年 1854~ 1856年 欧洲83.645.037.336.328.9美国、加拿大 和西印度 13.346.946.434.728.1 非洲、近东、 亚洲、澳洲和 拉美 3.18.116.329.043.0 A.英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 B.亚非拉地区经济水平大大提高 C.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 D.英国在欧洲的产品销售额下降 【答案】C 【解析】从表格信息看,英国对亚非拉地区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例不断增长,这说明英国对这些地区的经济侵略逐渐加深,反映出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程度逐渐加深,故选C项。 归纳总结世界市场的形成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DOC)

专题一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专题概述 世界历史的主线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史。它在每一年的中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我们把它分为几个时期: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14----16世纪);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17——18世纪);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时期(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一战”后到“二战”前的资本主义时期;二战后的资本主义发展时期。 知识网络: 一.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14----16世纪) 1、单元特征 14——16世纪,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成为世界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围绕这一主题在欧洲出现了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是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了思想基础;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世界各大洲的联系,推动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也为欧洲开辟了殖民探索道路。近代曙光初现,人类面临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二、早期资产阶级革命(17——18世纪) 1、单元特征: 17----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成一个整体,欧洲殖民者相继踏上了殖民扩张的道路,资本主义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进一步壮大,17世纪中期,英、美、法先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统治得到确立,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从整体上仍然采用手工生产,相对落后。

2、知识简表

3、对重要历史人物(拿破仑、华盛顿、克伦威尔)的评价。 评价拿破仑:著名资产阶级政治家和军事家。(1)、他执政时,采取了一系列维护和巩固资产阶级统治,帮助和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制定《民法典》,以法律形式肯定资产阶级的胜利,废除了封建特权,促进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各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他执政时的对外战争,打击了各国旧的封建统治,传播了革命思想,但也掠夺了被占领国家的财富,带有侵略性。 评价华盛顿: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廉洁奉公,不居功,不恋权,不敛财的高尚品质,以身作则,为美国政府官员树立了一个为官清廉的光辉榜样。 (1)、他临危受命担任大陆军总司令,不畏艰险,领导大陆军和殖民地人民,坚持武装反英斗争,赢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2)、他坚持共和制,反对君主制,主持制定了美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宪法,组建了第一届联邦政府,巩固了独立战争的胜利成果。(3)、他坚持任期制,反对终身制,在第二届总统任期届满后,拒绝第三次出任总统,开创美国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的先例。 评价克伦威尔:(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建立资产阶级军队,领导和指挥军队打败王党军;领导人民推翻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2)、军事独裁者。解散长期议会,就任护国主,把护国主由终身制改为世袭制,共和国名存实亡,为斯图亚特王朝复辟铺平了道路。 三、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的时期(19世纪中期) 1、单元特征 19世纪中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发展,为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战胜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统治奠定了物质基础。美国南北战争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废除了奴隶制度,进一步扫除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俄日通过改革,逐步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德国通过发动战争,完成了统一,并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改变了欧洲格局。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遍及欧洲、美洲、亚洲,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演变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格局)的演变 世界体系〔格局)是指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各种基本力量在一定时期同相互作用、不断斗争,分化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体系。20世纪以来政治体系历经三次演变,一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二战使“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形成“雅尔塔体系”(即美苏两极格局),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终结,暂时形成了“一起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一、第一个世界大战与欧洲世界中心地位的动摇 这场首先开始于欧洲并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战争,深植于帝国主义的土壤之中,发生在世界已经形成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的时代,以争夺世界霸权为交战双方的目标,因此使它从一开始就具有影响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总体性和牵动全球的世界性,成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然而,这场世界性战争的最重要的直接后果,恰恰是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实际结束了欧洲的全球霸权时代,并预示了未来国际格局的发展趋势。 1914年秋,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大战的厮杀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爵士就曾沮丧地说道:“整个欧洲的灯光正在熄灭;此生不会看到它们重放光明了。”他的话的确很有道理,因为它不仅是

那个时代的写照,而且其正确程度比格雷当时所能预见的还要大得多。 从表面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欧洲,突显的变化好像不大。除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取代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和奥斯曼帝国而出现在世界政治的版图上之外,这个世界似乎仍然是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以英法为首的战胜国是战后和平方案的主要制定者和监督执行者;它们因获得了更多的殖民地和对所谓落后地区的委任统治权而使其殖民帝国甚至比战前更大更完整;另外,由于它们实际操纵了20 世纪的第一个全球性的主权国家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而使欧洲对世界的控制力似乎比战前更加强大。但是,在这些表象之下的形势却完全不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危机,没有一个发动战争的国家是真正的胜利者,反而加速了欧洲的实际衰落过程。 大战使参战各国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0 亿美元。欧洲失去了大量的海外投资,英国失去1/4,法国失去1/3,德国失去全部;工业遭到严重破坏:到1929 年美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是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总和;它的海外市场也由于在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美洲和亚洲的工业竞争而不断萎缩。 大战导致欧洲的财政金融地位下降,1919 年仅各协约国对美国欠下的债务就高达100 亿美元,使美国从战前持有30 亿美元外债

第一节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第一节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分数____ 总分一二 得分阅卷 人 一、选择题(共22题,题分合计44分,单选) 1.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必要性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建立 B.工场手工业向机器生产发展的趋势C.增强殖民扩张的实力 D.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2.工业革命大大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其媒介是 A.炮舰 B.军队

C.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D.物美价廉的商品 3.下列关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它开始于英国,18世纪末向外扩展 B.一些国家的工业革命主要是靠从英国引进技术进行的 C.它使各国迅速实现工业化 D.英国由此成为“世界工厂” 4.工业革命以后与新航路开辟之初的殖民扩张与争夺最大的不同点是A.扩张的范围更大、获得更多 B.是由各国政府组织进行的 C.扩大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大机器生产 D.以掠夺原料和抢占殖民地市场为主要目的 5.18世纪中期时,英国经济发展在劳动力供应方面比其他国家具有优势,这主要是来自于 A.工业革命技术进步 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推行 C.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 D.奴隶贸易补充了大量势力 6.据马克思统计,19世纪初英国全国的产业总资本中一半以上来自土地。这种情况说明英国 A.农业进步为工业革命创造了前提 B.农业不景气,资金流向了工业部门 C.农业开始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D.工农业发展出现了严重脱节7.近代史上,造成东西方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使东方最终从属于西方的基本原因有 ①科学技术水平进步 ②资产阶级革命成功 ③无产阶级革命受挫 ④殖民主义疯狂掠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8.有人说,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近代史应该从18世纪中期以后开始,它的主要理由应该是 A.此时资本主义开始萌芽 B.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开始形成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