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科学研究视角下的社会排斥

科学研究视角下的社会排斥

科学研究视角下的社会排斥
科学研究视角下的社会排斥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6, 6(4), 458-463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16 in Hans.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journal/ap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2677/ap.2016.64061

Social Exclu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ientific Research

Chengzhou Fang

School of Psychology,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Received: Mar. 30th, 2016; accepted: Apr. 14th, 2016; published: Apr. 26th, 2016

Copyright ? 2016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

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licenses/by/4.0/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 more and more researchers began to be engaged in the work of this research field.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concept of social exclu-sion and its classification, the current application situation, research paradigm and research tool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 in current situation, in order to get some inspiration.

Keywords

Social Exclusion, Concept, Review

科学研究视角下的社会排斥

方承周

西南大学心理学部,重庆

收稿日期:2016年3月30日;录用日期:2016年4月14日;发布日期:2016年4月26日

摘要

随着社会排斥概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试图从社会排斥的概念及其分类、当前应用情况、研究范式、研究工具等方面来探讨这一概念当前的发展情况,以期得到一些

方承周启发。

关键词

社会排斥,概念,综述

1. 前言

社会排斥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西方关于贫困的概念的探讨中。在不断深入研究中,这种探讨的侧重点由注重物质匮乏转变到更加注重社会关系,由注重贫困个人和家庭转变为更加关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和制度性结构中贫困的成因。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被西方经济学家誉为“辉煌的30年”。在此期间,西方国家不但经济获得了迅速发展,而且各国的社会福利制度也起到了有效缓解社会冲突、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繁荣的作用。到20世纪70年代,西欧经济结构发生了急剧改变。在经济重建过程中,出现了人们已经将要忽视的问题——贫困。这种贫困的出现主要不是有个人原因引起,而是由大规模的经济变迁引起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直接导致贫富差距拉大,贫困人口增加,这就引发了一个新的概念——社会排斥。

2. 社会排斥概念及分类

社会排斥作为20世纪70年代法国首先被提出的概念,已经被世界各国广泛认同,研究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学各个领域。社会排斥的定义方式也是相当广泛的。在社会研究领域,Walker (1981)认为社会排斥是社会成员从决定个人整合于社会的系统中被排斥出来的现象,这些系统有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和文化的。Strobel (1996)认为社会排斥是某些群体全部或部分出局,享受不到和其它群体一样的权利。Unit (2001)指出社会排斥是指某些人们或地区遇到诸如失业、技能缺乏、收入低下、住房困难、罪案高发环境、丧失健康以及家庭破裂等情况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时所发生的现象。在社会心理学领域,Baumeister (1990)认为社会排斥是因为个体缺乏对团体的必要贡献,或违反团体的行为规范,或带有他人不喜欢的人格特征而减少人际吸引力,从而遭遇排斥、驱逐的人际互动现象。也有人认为社会排斥是指个体没能得到家庭成员、同伴或某一社会团体的接纳,被排斥在这些关系之外,个体的归属需求受到阻碍的社会现象(Twenge, Baumeister, Tice, & Stucke, 2001)。MacDonald (2005)等指出,在社会互动中,个体被一个他想与之建立关系的个人或团体拒绝、排斥,因此他所渴望得到的关系或归属需求无法实现的现象。关于社会排斥(social exclusion)这一类概念,也有社会拒绝(social rejection/rejection)和社会放逐(social ostracism/ostracism)等不同说法,本文主要关注使用较多的社会排斥概念。

社会排斥已经有很多分类,根据排斥出处和被谁排斥两条线索,将社会排斥划分为经济排斥(包括劳动力市场排斥、贫困和消费市场排斥)、政治排斥、社会关系排斥(或社会孤立)、文化排斥和福利制度排斥(包括社会救助制度和社会保险制度)(排斥出处)五个方面和个人排斥、团体排斥和空间排斥(被谁排斥)三个方面(王立业,2008)。代利凤(2006)将社会排斥归为:1) 结构性社会排斥与功能性社会排斥;2) 经济、政治、文化层面的社会排斥;3) 客观社会排斥与主管社会排斥;4) 显性社会排斥和隐性社会排斥;

5) 被动与主动社会排斥五个方面。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访谈,吴惠君,孙靓樱和张姝玥(2013)从人际交往的角度得出大学生所遭遇到的人际排斥基本分为四类:拒绝、忽视(无视)、孤立、否定。前两者是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排斥类型,后者属于心理学的研究结果。

方承周

3. 社会排斥研究范式

在社会研究领域,Silver (1994)在研究社会排斥和社会团结中根据不同的政治哲学背景提出三个范式:团结范式(solidarity paradigm)、专业化范式(specialization paradigm)、垄断范式(monopoly paradigm)。团结范式根据共和理念,指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纽带断裂。专业化范式从自由主义出发,指不同的社会生活领域因规则不同,在进行自由交换时发生了阻碍。垄断范式根据社会民主理念,Gerber & Wheeler (2009)认为一些群体享有并且垄断了所有资源,从而产生了对其他群体社会排斥。在心理学研究领域主要有拒绝范式、放逐范式、孤独终老范式和其它范式四种类型。拒绝范式主要包括相互认识范式和个体排斥-偶然排斥范式(DeWall, Twenge, Gitter, & Baumeister, 2009; Twenge, Baumeister, Tice, & Stucke, 2001),该类范式拒绝反馈比较及时,贴近生活。放逐范式主要有面对面放逐和网络放逐两种形式,前者包括火车谈话范式(Zadro, Williams, & Richardson, 2005)、面对面抛球范式(Williams & Sommer, 1997),后者包括聊天室范式(Williams et al., 2002)、手机短信范式(Smith & Williams, 2004)和网络抛球范式(Williams, Cheung, & Choi, 2000),这类范式中,最常用的是网络抛球范式,并且已经在认知神经领域有所涉及。其他范式包括回忆范式(Maner, DeWall, Baumeister, & Schaller, 2007)、启动范式(Sommer & Baumeister, 2002)、想象范式(Allen, de L Horne, & Trinder, 1996),该类范式中回忆范式使用频率最高。

4. 社会排斥测量工具

在已有的一些社会排斥研究中,大部分采用的是实验任务,问卷测量研究比较少。蒋奖等根据中国企业的文化特点,编制了工作场所排斥问卷(职场排斥问卷),主要采用开放式问卷和改编国外问卷建立题库的方法,包括上司排斥和同事排斥两个维度,每个维度包含10个项目。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6,重测信度为0.76和0.72,并且用修订后的问卷进行了实证研究(蒋奖,鲁峥嵘,张雯,2011),并认为该问卷可以作为评定工作场所排斥的工具。有研究者先通过开放式问卷的方法,确定了大学生社会排斥的四种类型,然后以结构是访谈和文献综述为基础建构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包括直接排斥(10个题项)和间接排斥(9个题项)两个因素,重测信度为0.89、0.88、0.91 (p < 0.001),与效标问卷人际关系诊断量表显著相关(吴惠君,张姝明,曾宇倩,2013)。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最初设计的主要是大学生社会排斥为拒绝、忽视、孤立和否定四个维度,但是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后只得到了两个维度。直接排斥由否定和孤立的合并而成,间接排斥是由拒绝和忽视的合并而成。,作者并没有做进一步说明这种维度合并现象的出现到底与开始的四个维度建构的问题有关,还是与后期问卷题项编制的问题有关。最后,此问卷现在还没有实证研究。有研究者在英国家庭研究中编制了包含低收入、低财富、缺乏生产活动、不参与政治、社会隔离五个维度的社会排斥问卷,但是不属于心理学问卷,也没有相关的信效度检验(Burchardt, Le Grand, & Piachaud, 1999)。Gordon (2000)在调查贫困及其原因时,将社会排斥纳入了调查维度范围,但是没有完整的问卷。

5. 社会排斥当前的应用情况

社会排斥从提出开始,就开始了大量的实践研究,欧洲和美国地区在社会排斥方面的研究已经很成熟,中国在社会排斥方面的研究面相对较窄。在欧洲,一些社会学家、政策研究者以及政府部门越来越倾向于从社会排斥角度来探讨一些社会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及研究弱势群体的处境原因,并据此制定一些政策法规。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步伐加快,我国有关社会排斥的研究主要放在了农民工身上,还有一些研究是关于诸如失业群体、残疾人、中小学生等弱势群体。在心理学领域中,社会排斥会对个人的认知产生影响,导致个体的思维能力下降(Baumeister, Twenge, & Nuss, 2002)、认知解体(Twenge, Catanese, &

方承周

Baumeister, 2003)、会影响被排斥者对自我或他人的认知评价(Buckley, Winkel, & Leary, 2004; Maner, DeWall, Baumeister, & Schaller, 2007);社会排斥对行为的影响包括:损害个体自我调节能力,使自我调节能力下降(Baumeister, DeWall, Ciarocco, & Twenge, 2005)、导致反社会行为(Baumeister et al., 2005; Buckley et al., 2004; Twenge et al., 2001b; Twenge, Catanese, & Baumeister, 2002)、可以增强与潜在关系资源进行社会联系,并与其形成亲密人际关系的动机(Maner et al., 2007);社会排斥会对情绪产生重要影响,主要包括:社会排斥和焦虑之间存在因果关系(Baumeister & Tice, 1990)、社会排斥会导致孤独、嫉妒、抑郁、焦虑等情绪(Leary, 1990)、社会排斥与悲痛、伤心、愤怒成显著正相关(Buckley et al., 2004)、会导致情绪麻木,同情心减少(DeWall & Baumeister, 2006; Twenge, Baumeister, DeWall, Ciarocco, & Bartels, 2007);社会排斥对神经系统、生理反应也产生一定影响。采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了与社会排斥有关的脑神经活动机制,发现受到社会排斥后,被试的前扣带回表现活跃,右腹侧前额叶皮层也被明显激活,且两者为负相关(Eisenberger, Lieberman, & Williams, 2003)。社会排斥会降低被排斥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潜在地损害了被排斥者的身体健康(Cacioppo, Hawkley, & Berntson, 2003)。也有研究发现社会排斥和身体伤害都与对威胁的防御机制有关,社会排斥引起的痛苦与身体受到伤害具有相似的心理和生理机制,社会排斥会影响被排斥个体的身体健康(MacDonald & Leary, 2005)。

6. 研究展望

首先,社会排斥是一个描述西方社会问题的概念,中国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我国现阶段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研究国外文献上,也没有专门出国研究国外社会排斥归国的学者提出什么新的观点。曾群(2004)认为,社会排斥虽然未必是发达国家的独有现象,但是发展中国家的社会排斥有其自身特点,社会排斥各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有着很强的地方性特色。尤其中西方对比的时候,先看中国的弱势群体的最基本需求是否满足,而不是放弃最低层需求去追求尊重和归属需求。当前的研究定位应该是,如何促使弱势群体能够更好地生活、工作,调整他们和其他群体的关系。弱势群体所需求的就是通过自己的劳动拿到应得的报酬,受到与其他群体同样的权利。如果要研究农民工的社会排斥问题,如何量化他们被排斥的程度,也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

其次,在心理学领域,至今没有一个能很好的量化社会排斥的工具,已经有编制的工作场所排斥问卷(蒋奖等,2011)、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吴惠君,张姝明,曾宇倩,2013)都只包含两个维度,题目也比较少。信度和效度也不是很好,也没有较多的后续实证研究。如果一直按国外的实验范式做下去的话,生态效度会很差。所以,需要有很多人投身量表的编制工作中,从各个角度将社会排斥量化出来。

再次,关于社会排斥操作性定义问题,在心理学领域,国内外对社会排斥的定义都不统一,这与每个人使用的研究手段有关系,也与最初用这些模糊不清的定义做出来的成果引导有关。研究者们往往只关注在自己的理论框架下数据漂亮就行,或者直接把理论框架套在数据上,这也使得这个概念更加模糊不清了。所以,首先应该从某一角度,或理论出发,多个课题组做一个广大学者都能接受的定义,以后定时更新,这样的定义以后用起来会方便很多。

最后,社会排斥引入心理学应该属于社会心理学范畴,但是我国社会心理学界很少有关于这方面的成果。社会排斥引入中国时间较早,但是真正有含金量的实证研究较少,如果想要从事这方面研究,需要一些质量较高的成果。

参考文献(References)

代利凤(2006). 社会排斥理论综述. 当代经理人, 4, 229-231.

蒋奖, 鲁峥嵘, 张雯(2011). 工作场所排斥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6), 720-724.

方承周

王立业(2008). 社会排斥理论研究综述.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5(3), 79-83.

吴惠君, 孙靓樱, 张姝玥(2013). 大学生社会排斥类型初探.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1(7), 1105-1108.

吴惠君, 张姝明, 曾宇倩(2013). 大学生社会排斥问卷的编制与信效度检验.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1(12), 1829-1831.

Allen, N. B., de L Horne, D. J., & Trinder, J. (1996). Sociotropy, Autonomy, and Dysphoric Emotional Responses to Specif-ic Classes of stress: A Psychophysiological Evaluat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105, 25-33.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0021-843X.105.1.25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Ciarocco, N. J., & Twenge, J. M. (2005). Social Exclusion Impairs Self-Regulat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8, 589-604.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0022-3514.88.4.589

Baumeister, R. F., Twenge, J. M., & Nuss, C. K. (2002).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Cognitive Processes: Anticipated Aloneness Reduces Intelligent Though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 817-827.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0022-3514.83.4.817

Baumeister, R. F., & Tice, D. M. (1990). Point-Counterpoints: Anxiety and Social Exclusion.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9, 165-195.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521/jscp.1990.9.2.165

Buckley, K. E., Winkel, R. E., & Leary, M. R. (2004). Reactions to Acceptance and Rejection: Effects of Level and Se-quence of Relational Evaluatio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40, 14-28.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16/S0022-1031(03)00064-7

Burchardt, T., Le Grand, J., & Piachaud, D. (1999). Social exclusion in Britain 1991-1995. Social Policy & Administration, 33, 227-244.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111/1467-9515.00148

Cacioppo, J. T., Hawkley, L. C., & Berntson, G. G. (2003). The Anatomy of Loneliness.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12, 71-74.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111/1467-8721.01232

DeWall, C. N., Twenge, J. M., Gitter, S. A., & Baumeister, R. F. (2009). It’s the Thought that Counts: The Role of Hostile Cognition in Shaping Aggressive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6, 45-59.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a0013196

DeWall, C. N., & Baumeister, R. F. (2006). Alone but Feeling No Pain: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Physical Pain Toler-ance and pain Threshold, Affective Forecasting, and Interpersonal Empath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1, 1-15.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0022-3514.91.1.1

Eisenberger, N. I., Lieberman, M. D., & Williams, K. D. (2003). Does Rejection Hurt? An fMRI Study of Social Exclusion.

Science, 302, 290-292.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126/science.1089134

Gerber, J., & Wheeler, L. (2009). On Being Rejected a Meta-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Rejection. 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 4, 468-488.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111/j.1745-6924.2009.01158.x

Leary, M. R. (1990). Responses to Social Exclusion: Social Anxiety, Jealousy, Loneliness, Depression, and Low Self-Es- teem.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9, 221-229.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521/jscp.1990.9.2.221

Maner, J. K., DeWall, C. N., Baumeister, R. F., & Schaller, M. (2007a). Does Social Exclusion Motivate Interpersonal Re-connection? Resolving the “Porcupine Probl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 42-55.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0022-3514.92.1.42

Smith, A., & Williams, K. D. (2004). RU There? Ostracism by Cell Phone Text Messages.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8, 291-301.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1089-2699.8.4.291

Sommer, K. L., & Baumeister, R. F. (2002). Self-Evaluation, Persistence, and Performance Following Implicit Rejection: The Role of Trait Self-Esteem.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8, 926-938.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177/01467202028007006

Strobel, P. (1996). From Poverty to Exclusion: A Wage-Earning Society or a Society of Human Rights? International Social Science Journal, 48, 173-189.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111/j.1468-2451.1996.tb00071.x

Twenge, J. M., Baumeister, R. F., DeWall, C. N., Ciarocco, N. J., & Bartels, J. M. (2007). Social Exclusion Decreases Prosocial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92, 56-66.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0022-3514.92.1.56

Twenge, J. M., Baumeister, R. F., Tice, D. M., & Stucke, T. S. (2001a). If You Can’t Join Them, Beat Them: Effects of So-cial Exclusion on Aggressive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 1058-1069.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0022-3514.81.6.1058

Twenge, J. M., Catanese, K. R., & Baumeister, R. F. (2002). Social Exclusion Causes Self-Defeating Behavior.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 606-615.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0022-3514.83.3.606

Twenge, J. M., Catanese, K. R., & Baumeister, R. F. (2003). Social Exclusion and the Deconstructed State: Time Perception, Meaninglessness, Lethargy, Lack of Emotion, and self-Awaren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5, 409-423.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0022-3514.85.3.409

方承周Walker, A. (1981). Social Policy, Social Administration and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Welfare. Sociology, 15, 225-250.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177/003803858101500205

Williams, K. D., Cheung, C. K., & Choi, W. (2000). Cyberostracism: Effects of Being Ignored over the Interne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79, 748-762.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0022-3514.79.5.748

Williams, K. D., Govan, C. L., Croker, V., Tynan, D., Cruickshank, M., & Lam, A. (2002). Investigations into Differences between Social- and Cyberostracism. Group Dynamics: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6, 65-77.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037/1089-2699.6.1.65

Williams, K. D., & Sommer, K. L. (1997). Social Ostracism by Coworkers: Does Rejection Lead to Loafing or Compensa-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23, 693-706.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177/0146167297237003

Zadro, L., Williams, K. D., & Richardson, R. (2005). Riding the “O” train: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Ostracism and Verbal Dispute on Targets and Sources. Group Processes & Intergroup Relations, 8, 125-143.

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10.1177/1368430205051062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复习题纲 张丽梅 指定教材: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其他参考教材: [美]纽曼:《社会研究方法——定性和定量的取向》,郝大海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美]艾尔·巴比:《社会研究方法基础》,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2。 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 水延凯:《社会调查教程》(第四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考试题型与分值分布: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3 分,共15分) 三、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5 小题,每小题4 分,共20 分)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 小题,每小题5 分,共15 分)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1 小题,共10 分) 第1章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与过程 一、社会研究及其特点 社会研究则是指以一种经验的方式,对社会世界中人们的行为、态度、关系,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现象、社会产物进行的科学的探究活动。 研究的主题是社会的,而非自然的;研究的方式是经验的,而非思辨的;研究的问题是科学的,而非判断的。 二、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1. 方法论 主要探讨社会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规则、程序等问题,是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学。 学科方法论与基本假设;社会研究中两种基本的、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倾向:实证主义方法论,人文主义方法论 2. 研究方式 社会研究的基本方式,是社会研究方法体系的中间层次。它是贯穿于社会研究全过程的程序和方式,表明社会研究的主要手段和步骤。 3. 具体方法与技术 处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体系的最低层次,具有专业性,技术性,可操作性的特点。 1)资料收集方法:问卷法,访问法,观察法,量表法,实验法和文献法。 2)资料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法,数理分析和模型法;理论分析法(功能分析,阶级分析,历史分析,结构分析),比较法,类型构造法 3)具体技术:包括问卷与观察表格的制作技术,调查指标的设计方法,观测仪器,实验设备,计算机的操作技术,资料审核与整理的方法技术等。 4.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个层次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关联性。不同的方法论观点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方式的选择;不同的方法论倾向及与之相适应的研究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和影响着研究者对研究领域和研究问题的选择;一定的研究方式通常也规定了一套与其相应的具体方法和技术。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第二讲:社会科学研究范式(1) 所谓研究范式是在一定研究方法论基础上形成的研究的原则和方法体系。我们主要介绍四种典型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人文主义研究范式、社会批判研究范式、复杂系统研究范式。这四种研究范式各具优势和弊端。目前,整个社会科学研究范式的发展呈现出综合化和辩证化的趋势。 作为一个专门术语,“范式”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史家库恩(Thomas kuhn,1922-1996)《必要的张力(The Essential Tension)》(1958年)一文中首先引用的,后经其经典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的出版而广为流传并逐渐应用于各门学科的研究中。什么是范式?范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我们首先应明确的一个概念。 “‘范式’一词的原文是Paradigm,原意是‘词尾变化’。在语法书中,词的变化是有规则的,库恩借用语法上的Paradigm这个词来说明范式具有‘范例’、‘模型’、‘模式’等意义。’范式尽管是库恩首创,但他并没有对范式下过定义,但从他的使用上看,这一概念与科学家集团或“科学共同体”这个概念密切相关。“范式就是指科学共同体用基本一致的思考方式来研究同一领域的特定问题,是常规科学研究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简言之,范式代

表了一种近乎固定的问题和解题方法。范式不是理论,但它对理论的形式起着很大的作用。 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2)共有的信念;(3)某种自然观(包括形而上学假定)。 在库恩看来,科学发展就是从一种科学研究传统过渡到另一种科学研究传统,常规科学的研究活动是由范式来指导的,科学革命其实就是范式的“格式塔转换”。虽然库恩有关“范式”的这个概念最初指涉的是自然科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对自然科学史进行研究时提出来的,但是近年来西方社会科学界对这个概念的借用十分广泛。 (一)科学主义研究范式 科学主义研究范式产生于近代。又可称作唯科学主义研究范式、实证主义研究范式。作为一般的科学研究范式,它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方法。该范式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卓著成就,随之对社会科学产生深刻影响。通过孔德等的努力,科学实证分析逐渐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范式。对于教育教学研究来说,则主要通过冯特、桑代克等人在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中的努力,并取得巨大成就后,而逐渐确立了一种注重实证和分析的研究范式。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

浅谈默顿科学社会学的知识观(一) 论文关健词:双顿科学社会学知识社会学知识观 论文摘要:双顿科学社会学在对知识社会学批判的基础上开创了一种对科学的新的研究路径,其研究基.氛是对科学知识的实证一功能主义分析,在这种知识观的基础上,形成双顿传统。 一、知识杜会学的知识观 “知识社会学是科学社会学的前身或发展的最初阶段。知识社会学一般是指考察观念与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关系,或知识与社会实在之间的相互影响的学科。“知识社会学是与这样一种假说一起出现的,这个假说认为:即使是真理也可以从社会方面加以说明,因为它们与它们出现于其中的历史上的社会有着联系。默顿说,“马克思主义是知识社会学的风暴中心”。马克思的认识论对知识社会学产生了重大影响。马克思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命题。人类对自然的改造中创造自己的生存方式,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社会关系,同时也创造了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知识作为一种处理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工具,它依赖于人的存在,反映了人的利益。马克思说:“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在这些变革时,必须时时刻刻地将下面的两者区分开来:一种是生产的经济条件方面所发生的物质的,用自然科学的精确性指明的变革;一种是人民借以意识到的这个冲突,并力求把它克服的那些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艺术的或哲学的,简言之,意识形态的形式。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对知识做了两种区分:自然科学和意识形态。 曼海姆继承了马克思的思想,形成知识社会学中的马克思一曼海姆传统。曼海姆认为:“实际思想的出现和结晶在许多方面受各种各样纯理论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与纯理论因素相反,可以被称作存在的因素。这种存在决定思想,也不得不被看作是事实。曼海姆拓展了马克思存在的概念,由此涵盖世代教派、职业群体等因素;取消经济因素在决定人类思想结构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在这之后,曼海姆又将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关注扩大至一般知识。认为:“人类思想结构本质上都含有意识形态的性质,任何有关真理的声称不过是一种自欺。 曼海姆主张在自然科学和文化间区分,自然世界的现象及其之间的关系是永恒不变的,对这类客观现象的正确知识只能凭借超然观察对感性事实的信赖,以及精确的测量获得。文化知识则依赖于一个时期的群体对文化现象的理解。这样曼海姆的知识观实际上区分了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两种知识状态。把自然科学看作是知识社会学的特例,知识社会学的主要任务只是对文化知识做社会性的考察,去说明像美学、道德、哲学体系等这类专门知识。 二、默顿科学杜会学的认识论 默顿在批判知识社会学范式的基础上开创了科学社会学,形成了新的研究“范式”。 1.默顿继承了知识社会学实证主义的科学观 知识社会学和默顿的科学社会学派都坚持实证主义科学观。科学的目标是拓展准确无误的知识,默顿在科学的规范中列举出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作为科学的精神气质。普遍主义是指关于真相的断言必须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要与观察和以前被证实的知识相一致。就是说(科学)知识的合法性要么符合其内在逻辑,要么与实在相符。有条理的怀疑更要求在科学家接受或承认已有科学成果的过程中,防止人和社会因素对科学的干扰。后来默顿学派又列举出了情感中立、理性精神客观性、无偏见性等,把这些列人科学的精神特质,这是典型的实证主义的科学观,这点实际上与曼海姆对科学的定位相同。默顿开始对科学做社会学的经验性研究。默顿的博士论文《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中提出了著名的默顿命题:清教与科学的关系假说;经济、军事对科学研究范围的影响。默顿运用引证分析、内容分析、集体传记研究等计量分析对英国的17世纪近代科学兴起的特殊时期进行了经验性的考察。默顿后期对科学奖励系统、科学评价的分析更是经验性研究的典范。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尽管管理学研究范式的数量繁多,但传统的范式都是企图根据管理者个人的经验和环境条件,或者系统的、心理鸵、社会的、经济的、伦理的要求来建立描述性的或规范性的管理理论,以便指导管理人员的未来行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研究中又出现了一些新的范式,其目的侧重子用预测、证实、证伪方法来构建一些新的管理理论。这就是现代管理学研究的主流研究方法——实证主义范式(positivistparadigm)。 事实上,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已经成功地应用在其他许多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研究领域中。这种研究方法的最大优点可归纳为: 实证科学方法有着其他获取知识的方法所没有的特点: 自行校正(self-con'eetion),在获取科学知识的全江程中有许多内在的检验。这些检验可以用来控制和验证管理学家在获取自身以外的可靠知识过程中的行动与结论。 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的方法主要有证实法和证伪法两种。 首先,实证主义社会学是由法国社会学家孔德创立的,其代表作为《实证哲学教程》,后由法国的社会学家迪尔凯姆所继承和发展,其主要著作有: 《论社会分工》、《社会学方法的规则》、《论自杀》。孔德生活的时代正式法国社会变革的时代,他亲历法国大革命,看到了封建社会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于是他把社会学界定为研究社会秩序和社会进步的科学。 其理论基础是: “起源于经验主义哲学,是一种‘朴素的现实主义’”。在对客体的认识方式上,承认在人的外部存在着一个真实世界,它独立于并外在于人类的感官和意识,通过科学方法人类可以直接地认识这一真实世界,并且这个“真实世界”又由社会事实所决定的。 具体的研究方法:

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以教育社会学视角分析

浅谈《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以教育社会学视角分析 发表时间:2018-06-06T11:55:49.21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5月上作者:张丹丹 [导读]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戈夫曼的戏剧理论,真实的再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他通过剧班的表演展现出我们在生活中的角色呈现。其中戏剧分析和印象管理艺术是这本书中的核心思想。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摘要: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戈夫曼的戏剧理论,真实的再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他通过剧班的表演展现出我们在生活中的角色呈现。其中戏剧分析和印象管理艺术是这本书中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生活社会戏剧 戈夫曼是 20 世纪 60 年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是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戈夫曼在五十多年前,根据在设得兰群岛实地研究资料写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在书中,戈夫曼将现实生活比拟为一个大舞台,以社会学的视角来解读个体在这个社会大舞台上的互动过程,并且详细的分析了个体在互动过程中想要维持个体或群体所期望的理想形象。 戈夫曼认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过程具有非常明显的表演特性。我们每个人都扮演着许多角色,学生、孩子、家长、老师等等。戏剧理论是用表演和比喻来说明日常生活中人的互动的理论。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是一个舞台,全体社会成员是在这个舞台上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他们都在社会互动中“表演”自己,塑造自己的形象并更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我们在表演的过程中都有很强的控制欲,我们会把自己理想中的自我形象展示给别人,并且十分在乎自己的表演是否会得到观众的认同,控制观众的想法。如果他想要让观众相信自己表演的真实性,他首先就必须有充分的自信认为自己对场景及自我概念的把握是正确的。其次,这一过程还包括了表演者的表现技巧以及熟练程度。 戈夫曼的理论可以主要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表演框架;二是印象管理框架。 一、表演分析要素 表演包含许多因素。其中,剧本、舞台、演员、观众是不可缺少的。为了达到观众心目中理想化的形象,表演者就必须协调好自发性主我和社会化客我之间的矛盾。 1、剧本。在戈夫曼看来,剧本即“常规程序”,是表演主体“在表演期间并可以在其他场合从头至尾呈现或表演的预定行动模式。”在戏剧表演中,剧本是预先指定好的,通常,每个演员都必须按照剧本来完成自己的表演。戈夫曼把社会看作是一幕正在演出的戏剧,每一个人都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表演,而每个人的表演都受到“剧本”的限制。戈夫曼承认“‘社会组织和社会结构’(尤其在角色和规范的意义上)是‘社会学的核心’”,剧本中概念的引入也正是表明了这一点。也就是社会规范和观众对角色的期待,在表演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单独一个人,我们所呈现的表演还与同我们“搭戏”的演员有关。 2、表演。每一个在台上的演员,他们的职责就是将自己最好的表演呈现给观众,并给他们留下自己认同的印象。当个体扮演某种角色时,他会要求观众认同他的表演。戈夫曼认为,有时表演者也许会完全被自己扮演的角色所欺骗,从而相信他表演的现实就是真正的现实。戈夫曼将这种表演者叫做“真诚”的个体。例如,护士在工作中表现出认真负责、爱护关心病人的态度,这时,护士这一角色的角色扮演者就是“真诚”的个体。有时,表演者会不相信自己所表演的行为,戈夫曼把这种表演者叫做“玩世不恭者”。例如,部队的士兵在刚进入部队时要遵守各种规章,他们内心没有真正的接受就是“玩世不恭者”,但在为了集体荣誉而去遵守时就是“真诚”。这两种状态可以相互转化。 3、舞台。舞台是表演的重要区域,它分为前台和后台两部分。 (1)前台。戈夫曼把前台看作“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地使用的标准类型的表达装备。”用戈夫曼的话来说,“在行动者担当一种已确定的社会角色时,他通常发现一种特定的前台已经存在,所以前台是易选择,不易被创造的”,所以它制约了表演者,前台是一种设定好的场景,它要求表演的是理想化、社会化的自我。前台包括舞台设置和个人前台两部分;其中,舞台设置就是舞台布景和道具,它是演员表演必须的场景,它是表演者互动的实体背景。如,扮演“学生”角色需要的教室,扮演“医生”角色需要的诊所等。 (2)后台。后台往往表现的是表演者不为人知的一面,这里是观众和局外人不能够进入的地方。前台是预设好的地方,表演者必须按照剧本进行表演,不能够有差错,一旦进入前台表演者就要完全进入状态快速切换,而后台表演者可以非常放松的在里面,可以不用顾忌形象和观众的评价,表演者可以卸下伪装尽情的回归自我。例如,餐厅在营业前服务员要把餐厅打扫的干净整洁,后厨是客人不能够进入的地方,厨师在里面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水平,可能有的时候餐具都是循环利用的,因为客人不会进入后厨所以也不会有所察觉。 4、剧班。一场完美的表演需要演员间的合作,需要演员间的彼此配合。在对剧班表演的论述中,他指出对某些特定情景定义的维护是剧班表演进行的前提。剧班在设定的具体场景中有序进行,每个表演者既要按照剧本完成表演同时也要协调同伴间的表演,这样才能够使一场演出达到完美的效果。剧班成员间像是有种约定俗成的契约,每个人都会遵守。例如,寝室文化节,每个寝室都想得奖,因为得奖可以加分,所以寝室的每个人都会努力的装扮寝室互相帮助配合,即使有的人不想参加比赛也没有用,因为这是集体项目,寝室的每个人都要参加,如果你不配合其他人就会督促你去完成你应该做的。 戈夫曼认为,如果一个剧班的演出能够顺利进行,那就要保证不允许一个个体既加入剧班又加入观众。剧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忠于自己的演出,对剧班的其他成员做到协调配合。 二、印象管理 在印象管理中,除了要对一系列有意性的行动进行管理之外,还要应对一些非期望的行动,如一些无意识的行动或者突发情况等。我们在表演的过程中表现完美,实际上就是想得到观众的认可,表演者很在乎观众的态度,表演者通过影响他人来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反应,使别人对自己的印象进行刻意的管理,使得自己在别人心中树立完美形象。 (一)理想化表演 如果你想在别人眼里留下好印象,那就要求自己采取某些表演技巧来掩饰自己,使自己可以展示一个理想化的形象。戈夫曼认为,理想化就是“使表演与它所处的社会的理解和期望相符合”。也就是说,表演者理想化的表演其实就是社会大众所认可的规范要求,而表演者

科学社会学

默顿与科学社会学 ------刘延达 科学社会学作为社会学中的一个分支学科,相比于其他社会学学科起步较晚,根据默顿的《科学社会学》一书,科学社会学逐渐于科学的发展之中形成,最早并逐渐成为一门被独立切分出来的社会学科。其将科学社会学视作一种包含特定成员的社会结构,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是组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与科学的进步,科学家们开始意识到科学社会作为一种特定的社会结构存在的必要性,科学与社会的关系研究也更受到社会学家们的重视。此时,科学社会学的提出也就成为了时代的必然选择,而为此研究做出巨大贡献的就是默顿,他在1938年发表的著作《17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确立了默顿科学社会学体系,使得科学社会学出现在社会学研究的面前,标志着科学社会学学科的产生。 科学社会学的主要体系包括两部分:科学制度的规范结构和科学制度的运行。在他的著作《论科学与民主》中,他对科学的社会规范制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其中主要包含四条制度性规范: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怀疑主义构成了现代科学的精神特质。 普遍主义指的是关于科学成果的评价标准及科学界的准入规范。当一个主张被提出之后,是否将该主张划归科学界,与提出该主张的个人品质或社会属性无关,与其相关的是其是否能够服从于先定的非个人性的标准:要观察是否和以前被证明的知识相一致。即使处于各种压力或与其他主义相冲突时,作为科学研究者,也应坚持普遍主义的标准。在评价科学家是否能够进入在科学社会体系中时,也应该以他们的才能作为制度等级的评价标准,而不是根据其他的条件进行非民主的政治调节,在变化的条件下,需要建立一个符合民主精神的专业组织来维护普遍主义标准,以此保证那些有才能的人可以进入科学家体系,以人才的准入制度来促进科技的发展。 按照公有主义的表述,科学上的重大发现是社会协作的产物,那些用名字命名的定律与理论并不是被发现者与其后代独占,它们属于整个社会所有。默顿认为承认和尊重是科学家对自己的发现唯一的权利,用发现者的名字命名是用来表示记忆性和纪念性的方式。而关于科学的优先权的关注引发的争论也会促进科技发现的公有化,其并不会与这些发现属于整个社会的关系相悖。在整个社会规则中,科技的发现者应当将其发现进行充分与公开的交流,这应成为一种科学界的道德要求,而敝帚自珍的科学家,因其违反了科学财富共享的社会道德准则,则应受到科学界的谴责。公有主义的标准有助于科学的合作与交流,可以使得后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发扬,不断发展。牛顿的名言:“如果我看得更远,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也是该规则益处的体现。 那么无私利性指的是什么呢?它强调的是科学活动进行的唯一目的是发展科学,既不是利己主义也是利他主义,从事科学研发活动的人不应以科学为谋取个人或群体的私利的手段。默顿认为制度标准与动机标准是不同的,不论科学家在进行科研活动时具有何种的个人动机,当其处于无私利规范性的制度要求之下时,遵守相应的规范同时也是符合科学家的利益的,用这种制度去约束科学家们的心理欲望是有效地。科学研究成果的证实需要经过同行专家的严格审查,这样的科学社会环境会使得科学家对其同行更加负责,有利于制度的稳定。因此一位科学家的科研声誉更多的来自于同行业科学家的评价,而不会由外行人对一位科学家的见识、依赖作为其在科学社会中地位的评价标准。 有组织的怀疑主义指的是在科学的领域内应保持一种怀疑精神,不论事实问题来源何处,也不论其与任何特定的组织或领域相关,在面对自然和社会科学问题时要用科学的精神去判断,按照经验和逻辑的标准进行公平的审视。因为这样的怀疑精神对于权力分配是不利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以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为例【内容摘要】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两种相对立的范式。尽管他们之间在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都存在着区别,但是这两种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研究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所以,在社会工作研究和工作中,只有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方法并用才是科学的做法。 【关键词】定量研究定性研究社会工作方法论 社会工作是是助人自助的专业行为,在社会工作实践中,社工经常会遇到各种复杂的案例,需要解决各种社会问题,而在解决问题之前,对于社工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全面的分析案主,帮助案主挖掘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即隐藏在某些表面现象后面的本质问题。在寻找问题根源,最求真理的过程中,社工的认识始终处于一个不断地建立一打破一重新建立的循环中逐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真理。这个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社工往往会走很多弯路,甚至失败,走入“绝境”。因此,作为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就必须使用科学合理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有很多,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是其中的两种方法,在本文中,笔者将围绕这两种方法谈谈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运用。 一、概念的界定 定性研究也称质化研究,是指通过发掘问题、理解事件现象、分析人类的行为与观点以及回答提问来获取敏锐的洞察力1。定性研究起源于西方的启蒙运动,“理性”思想的出现,让大部分学者认识到“思维”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定性研究的主旨是掌握并设法理解当事人对事件的主观意义及建构,为把握个人的主观意义及经验,就需要展现、了解并理解当事人生活的背景,从这个意义讲,定性研究可以称之为脉络、描述或解释性研究2。也就是说定性研究是依靠研究者的经验、敏感以及有关的技术,有效地洞察被研究者的行为和动机,以及行为所带来的硬性。定性研究希望透过被研究者的眼光去看待问1百度百科,https://www.doczj.com/doc/906700292.html,/view/446672.htm#5 2梁丽萍,《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歧义与整合》,《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年,第一期

三大研究范式

解读教育研究三大范式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潘茂明 内容摘要在教育研究的发展进程中,研究范式随着教育本身的发展而发生相应的变革,同时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它的发展。不可否认,实证主义、批判主义和解释主义这当今教育研究三大范式所着眼于教育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它们各自擅长于解决不同的问题。本文通过文献分析三大范式的特点,理顺它们的共性,旨在于使读者能理解并合理使用这三大范式。 关键词实证主义批判主义解释主义 一、前言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的教育研究发展至今,经历了一个由不成熟到成熟、从融于哲学之中到自成体系的风雨历程,在25个世纪的历史长河中,研究范式的发展与革新始终是推动教育研究向前迈进的基础动力,而在教育科学日益分化和融合的今天,对教育研究中最基础的构成——研究范式做一番历史的回顾与未来的展望无疑有着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教育研究范式的界定 “范式”的形成,是一门学科成熟的标志,它是由美国科学家库恩提出的,其基本含义即为学科的科学群体所认同,学科的内容和研究要素、过程、方法等须形成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教育研究作为一门具体科学研究,它的研究范式即是指教育科学的研究群体对本群体所从事的教育研究活动的基本规范和结构式的框架的共同认识。需明确的是,本文所涉及的教育研究范式是与教育研究活动相关的范式,不包含与具体学科内容有关的方面,仅对教育研究过程、方法意义上的范式进行探讨。 (二)当今三大研究范式 毋庸置疑,自西方教育教育理论经过几百年的历史发展,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各个时期的关于教育研究范式的观点有很多,期中最具代表性的是Popkewitz(1984)的教育研究科学研究范式分类:经验分析科学、符号科学与批判科学,这是直接受Hanbermas(1968)的认识兴趣分类的启发的结果。当代一些学者则主张从女性主义、后现代主义、新实用主义、建构主义的视角来研究教育研究范式。Cohan等人建立在人们的“知识的质疑,认识,获得途径,传播方式的研究”这一认识层面上的,等分化出:实证的,规范的,解释的,自然的及批判的这三个进行科学研究的范式。但若从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观点及影响范围来看,笔者认为教育研究范式形成至今主要有实证主义、解释主义和批判主义三个占主导地位的研究范式。 二、教育研究三大范式的特点 (一)实证主义研究范式 实证主义哲学的创始人是圣西门的学生兼秘书孔德。孔德不仅建立了实证哲学体系,而且致力于将实证的科学精神贯彻到一切知识领域之中。他主张把自然科学研究方法,诸如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等应用到社会科学研究中,认为只有将实证精神贯彻到人类知识的一切领域,才能为社会改造和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实证主义的推动下,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教育科学研究领域也开始引入自然科学研究方法。 实证主义把自己的理论看成是统摄一切科学的“科学哲学”,主张用实证方法取代抽象思辨,认为可观察的事实是唯一不证自明的知识。这种以追求自然科学化为特征,以应用为目的的研究范式提出后,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和支持。一大批学者投身于教育实验、教育测量,使得传统的哲学——思辩的理论教育学改变为科学的教育学。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在本体论上,

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本章学习要点社会学视角形式社会学

第五章齐美尔的社会学理论 本章学习要点: ●社会学视角 ●形式社会学 ●文化社会学(客观文化和主观文化) ●货币哲学 教学重点与难点: 形式社会学;文化霸权 课时安排:3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内容: 梧奥尔格.齐美尔(1858-1918)是德国早期社会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本人承认自己并没有创建什么社会学体系,但由于他强调社会学以社会交往形式为其研究对象,所以在社会学只上一般称他的社会学为形式社会学。 第一节生平与著述 齐美尔出生在柏林一个富裕的犹太人家庭。还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去世,由他家的好友、一个音乐出版社的经理作了他的监护人。母亲的冷漠和盛气凌人的态度使他与家庭的关系比较疏远,幼年的齐美尔就开始感受到人世间的冷暖。 齐美尔从古典中学毕业后,在柏林大学攻读历史和哲学,从师于当时一些有名的学者,如历史学家蒙森、哲学家哈尔姆和蔡勒、艺术史学家格林、心理学家拉察鲁斯等。1881年,他以关于康德的论文获哲学博士学位。齐美尔在大学学习期间广泛涉猎了哲学、历史和心理学等学科,这对他以后的学术生活有很大影响。1885年,他在柏林大学任哲学讲师,没有薪金,只收学生听课费。直到1901年,他取得编外教授的称号,但依然是没有正式薪金。这时,他已是一个拥有6部著作和70多篇论文的著名学者了。由于当时德国的反犹主义,齐美尔的学术能力和成果受到官僚机构和官由学术机构的冷遇。直到1914年,他才在斯特拉斯堡大学获得了正式教授的职位。他在该校曾讲授过逻辑学、哲学史、形而上学、伦理学、宗教哲学、艺术哲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学以及康德、叔本华和达尔文的学说。齐美尔虽然受到官方的不公正待遇,但是他在学术界却有很高声望。他的一些著作被译成英文、法文、意大利文、波兰文和俄文,他的若干观点得到了韦伯等许多著名社会学家的赞同,他被认为是德国社会学的创始人之一。 齐美尔是一位多产的作家。生前有200多篇论文发表在大量期刊、报纸上;在社会学、伦理学、哲学和文学理论领域,他撰写了20部左右的著作他的早期主要著作有:《论社会分化》(1890)、《历史哲学问题》(1892)、《伦理学科学导论》(18921893)、《货币哲学》(1900)等。1908年,出版了他的社会学主要著作《社会学:关于社会交往形式的研究》。之后,他离开社会学研究达10年之久。1917年,他又回到社会学著述上来,出版了多卷本著作《社会学基本问题》。齐美尔在其晚年撰写的著作和论文,大多是关于文学批评和评论、哲学史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节社会与社会学的分类 一、社会(society)

科学社会学结业论文

默顿对科学社会学学科建制的理论贡献概述 摘要: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科学社会学诞生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专注于研究科学与社会关系的科学社会学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而在其创立之处,作为科学社会学之父的默顿对科学社会学的学科建制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将以默顿对科学社会学学科建制的理论贡献加以探讨。 关键词:科学社会学;默顿;理论贡献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和生物工程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以此给社会生活各方面带动了的巨大变化,我们已经离不开科技的发展了。而科技的快速发展也促使一批学者开始研究科学技术所带来的社会效应,开始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并最终以此建立了一门新学科——科学社会学,其中作为“科学社会学之父”的默顿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 20世纪30年代,默顿开始从社会学和科学史的视角来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他的博士论文《十七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概念, 他从科学与其他社会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角度,探讨了近代科学首先在英格兰制度化的社会文化背景,开启了当代科学社会学研究的先河,对科学社会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使科学社会学成为社会学新的分支学科 默顿是科学社会学的创立者,他建立起来的科学社会学成为了社会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这位社会学的研究和科学社会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虽然默顿的学术兴趣广泛,但正如他自己所说:“在各种社会学主题中,只有一个特别的领域——科学社会学持续地吸引着我的兴趣”。[1]他于1938年发表了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之作《17世纪英格兰的科学、技术与社会》,开启了科学社会学的理论研究。 [2]虽然在当时科学社会学还并不为许多学者所接受,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科学社会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认识才被认可,但默顿一直在研究相关理论,始终处于 [1] George Ritzer, Modern Socio-logical Theory [M]. McGw - Hill,2004,109.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考题答案

窗体顶端 单项选择题 1、假设是由什么构成的?() 1. A. 命题 2.概念?? 3.关系 4.指标 2、研究对象外显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活动是指() 1.状态特征 2.行为特征?? 3.年龄特征 4.意向特征 3、重点访谈法所指的重点是() 1. B. 访问对象的代表性 2.访问对象的重点 3.访问所侧重的内容?? 4.访问内容在总体中的比重 4、社会调查研究中,当自变量的数值发生变动,因变量的数值随着发生大致均 等的变动,这种相关关系是() 1.曲线相关 2.正相关?? 3.直线相关 4.负相关 5、使用两种以上的测量手段度量同一客体,以便相互验证,这种方式也称为() 1.比较测量 2.三角测量?? 3.准则测量 4.复本测量 6、文字资料可靠性审核是指()

1. F. 效度审核 2.资料校正 3.资料分类 4.信度审核?? 7、不属于思维加工的主要任务的是() 1.揭示有关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做出理性判断或结论 3.确保调查对象的真实情况?? 4.提出对实际工作的对策性建议 8、访问调查法的优点不包括() 1.随机应变的能力强 2.收集的资料客观公正?? 3.适用调查对象范围广 4.能深入探究各类社会问题 9、下列选项不符合实验调查原则的是() 1.自愿原则 2.知情原则 3.全面原则?? 4.法律原则 10、关于典型调查的表述错误的是() 1.典型调查要求调查者正确选择典型 2.典型调查有利于直接获取比较丰富的第一手资料?? 3.典型调查无需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4.典型的选择难以避免主观随意性 11、有关分析法的表述错误的是() 1.分析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一种重要思维方法 2.分析和综合互相依赖、互为前提 3.分析法一般包括分解和思考两个重要步骤?? 4.分析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校园暴力1

从社会学视角分析校园暴力 摘要: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层出不见,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极度关心与关注。校园暴力事件破坏了社会的秩序,甚至危及师生等的人生安全,构成刑事犯罪,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动员全社会的力量。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运用社会学的理论来深入分析。 关键词:校园暴力、社会学理论、结构性理论、沟通理论、防范措施 从结构性视角看待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这一字眼已经不陌生,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已经成为社会上瞩目的焦点问题。校园暴力就是指发生在校园及其周边的各种刑事、治安案件,主要以杀人、伤害、抢劫、绑架、强奸等刑事犯罪活动为重点,包括侵害在校学生和教师人身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活动。校园暴力是由个体或群体实施的一种侵犯行为,是一种基于恶意、任性或是故意的有目的的行为,目的是让受害者产生心理上的恐惧、痛苦或身体受到伤害的行为。 而社会学是一门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在社会运行的过程中,由于社会系统和人类活动的复杂性,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许多社会问题。而从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之时起,社会问题就一直是社会学家重视的研究领域。而校园暴力事件已经作为一种病态的社会现象,需要社会学理论对之加以分析。同时,用社会学的一些理论来指导工作,防止更多的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 从社会学的角度思考,校园暴力事件这种大面积流行于在校学生群体中的社会问题,通常将其作为一个潜在的特殊环境所固有的结构性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在社会学中,所谓的结构就是一个系统,包括三个要素,即整体性、转换规律和自身调节性。由于结构自身调节机制所带的某种程度的守恒性和封闭性,使结构变化限制在一定的边界之内,一旦调节机制失控或外部强力干预,可能导致原有转换规律的变更,进而改变原有的结构并形成新的结构。因此,结构是依循一定转换规律而变化的动态整体。换句话说,结构性问题总是有边界的或有一个限度的,这个限度决定了个体为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可以做什么。解决问题的基本办法就产生于社会自身结构的调整和修正。根据目前校园暴力问题流行的范围和程度,结构性问题的视角对解决这种还没有成熟答案的校园暴力归因问题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近来,一则“广东开平市中学生当众凌辱一女生恶性虐待视频”在网上广为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附:心得体会)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引言:要概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就必须搞清楚社会科学的含义、范围及其界定等;就必须搞清楚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性质,内容及其意义等;就必须结合中国的实际,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应用于历史的具体的中国实际;就必须客观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研究方法评价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理论。本论文将针对以上四个方面分别论述。 一、关于社会科学的认识 科学是人类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具有客观性、系统性、普遍性、实证性、开放性等特点。英美强调三分法: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强调两分法: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在中国社会科学的范畴指广义的人文科学。 (一)社会科学的性质及界定 社会科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的各学科总体或其中任一学科。如社会学研究人类社会(主要是当代),政治学研究政治、政策和有关的活动,经济学研究资源分配。广义的“社会科学”,是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统称。社会科学大体上包括︰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及社会心理学。在20世纪晚期,行为科学这一

术语越来越广泛地用于人们称之为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那些喜欢采用这个术语的人之所以这样做,部分是因为可以把上述这些学科与一些也属于探讨人类行为的学科像体质人类学和语言学等更为密切地联系起来。[1]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 社会科学的特点,我采用的是百科收录的观点,其他不同之处略有补正。 1、复杂性。社会科学所研究的社会事物(或社会历史现象)一般都是非常复杂的,它们受众多自然和社会变量的制约,而这些变量之间往往又是彼此相关的、非线性的关系。社会科学所研究的对象一般都具有自我组织、自我创造、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事物的产生往往由偶然的事件或个别人物作为导火索,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模糊性. 2、依赖性。一般社会事物都是建立在众多自然事物的基础之上,或者与众多自然事物相联系,因此任何一门社会科学往往涉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状态。自然科学如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社会科学就难以在精确性和客观性上取得重大突破。 3、主观性。对社会事物的认识和评价要受到众多主观因素(特别是感情因素)的制约,而这主要取决于观察者与观察对象之间利益关系(特别是经济利益关系),各种社会科学因而很容易带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阶级性。这种由利益关系所引起的“先入为主”的主观因素

从科学知识的不同解释模式解析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

从科学知识的不同解释模式 解析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科学知识;非对称性解释;对称性解释;新对称性解释;科学知识社会学 论文摘要:从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知识的非对称性解释到布劳尔对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学科的建立,而从布劳尔对科学知识的对称性解释到拉图尔的新对称性解释,则标志着科学知识社会学发展的重要转向。 在科学知识社会学(SSK)之前,无论是逻辑经验主义、曼海姆知识社会学,还是默顿的科学社会学,都曾经试图探究科学知识的本性。他们所作的解释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相关解释可谓格格不入。前者认为科学知识截然不同于其他人类文化形态,两者不能相提并论。而后者则坚持对包括科学知识在内的所有知识进行对称性解释。从非对称性解释到对称性解释,这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得以确立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一、传统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对知识的不对称解释 自启蒙运动时起,整个知识体系就被划分为两类,即“纯知识,,( Pure Knowledge)和“不纯知识”(Impure Knowledge) o“纯知识”指不受社会因素影响,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客观知识或实证知识;“不纯知识”则指受社会因素影响,受历史条件制约的主观知识。启蒙运动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将科学知识视为带有某种优越性的特殊知识。百科全书式的人物狄德罗(D · Diderot)

就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这种思想后来又被迪尔凯姆(E·Durkheim)、曼海姆(K·Mannheim)等学者所推崇和加强,如曼海姆曾经将知识划分为“精密科学”和“社会科学”,所谓精密科学即指自然科学。“知识的二分法”传统由此形成,随之而来的是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在解释上的不对称关系,即自然科学知识是客观的、不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而社会科学知识是主观的,受社会因素影响和制约。因此,曼海姆知识社会学中的“知识”一词就有了特殊的含义,它仅严格限于社会科学知识,而自然科学知识则享有特权,免于社会学解释。 关于知识的不对称性解释在以后的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研究中得到延续,科学知识的精确性和可靠性被进一步强调,其区别于其他知识形式的特殊性和优越性也逐渐被接受。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逻辑经验主义对科学知识的本性作了系统的解释:科学知识是实证的、客观的,观察独立于理论,观察陈述严格区别于理论陈述,判断知识是否科学的唯一标准应该诉诸于经验事实。可以说,逻辑经验主义关于科学知识本性所作的解释是当时乃至其后很长一段时期内的标准解释,他们的科学合理性理论也被称为“标准的科学合理性理论”。 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科学社会学对科学知识本性作出了如下解释:科学知识是确定无误的。科学家在从事科学知识生产时必须遵守某种“科学良知”—某种制度化的关于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即传统的默顿科学社会学积极鼓吹和倡扬的“科学的精神气质”: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和有条件的怀疑主义。这四类制度性的规范来自于科学的制度性的目标—扩展被证实了的知识。而“知识是经验上被证实的和逻辑上一致的规律的陈述”。在默顿看来,科学的精神气质存在的必然性“不只是因为它们在方法上是有效的,还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一、实证主义:源于孔德,主张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具有一致性,并寻求普遍规律性的观点。 二、经典实证主义阶段:孔德,涂尔干。 1、社会科学在学科性质上与自然科学诸学科是一致的,社会科学完全可以借用自然科学 的研究程序并纳入科学之列。 2、认为社会学的研究目的跟自然科学一样是寻找和建立规律 3、社会学所研究的社会事实(对象)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实在。 4、主张整体主义的方法论 三、孔德: 1、人类进步法则,三种理论状态:神学的或虚构的;形而上学或抽象的;科学的或实证的。 分别对应:军事社会;宗教社会;工业社会。 2、将“实证”定义为:现实的而非幻想的,有用的而非无用的,可靠地而非可疑的,确切 的而非含糊的,肯定的而非否定的。 3、“科学层次理论”。 4、社会物理学:社会动力学,研究社会的发展的或进步。社会静力学,研究人类社会的关 系和秩序问题。 5、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但在研究方法或程序上是一致的,它们的研究目标也是相同,那 就是发现普遍性的规律。 四、涂尔干: 1、《社会学方法的规则》纲领性著作;《自杀论》里程碑意义,社会学与社会哲学的分离 2、研究对象:社会事实,把社会事实当做事物。 3、社会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社会学完全独立与哲学;社会学的方法是客观性的;把社 会事实看做社会性事物,社会学所独有的性质。 五、工具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20世纪40~60年代:拉扎斯菲尔德的哥伦比亚学派(定量研究);芝加哥学派实地调查。着眼于具体的社会现实事物或制度,力求通过研究方法和技术的改进,通过研究语言的数学化和形式化,发展实证主义社会学。 1、坚持经典实证主义的基本前提,即认为知识只能靠系统的经验研究获得,社会科学与 自然科学的研究逻辑是一致的;承认社会世界也存在着规律,这种规律是因果规律或统计规律。 2、坚持归纳主义的原则。科学知识的基础是经验归纳。 3、坚持科学知识的客观性原则。强调知识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4、坚持价值中立的原则。避免个人思想和偏好的介入。 六、批判实证主义:柯林斯、许茨:现象学创始人,理解的方法。 后实证主义:华莱士、乔纳森.特纳、亚历山大(科学连续统、新功能主义者)科学连续统:,科学可以被看做这样一个学术过程。它产生于两种不同的环境脉络之中:一是经验观察到的世界,另一是非经验的形而上学的世界。实证主义方法论危机:自身发展不足;社会危机(西方福利社会)和学术危机(针对功能主义的新理论) 1、社会科学研究趋于综合化,理论观点取向多元化。 2、对科学概念的认识和对社会科学各学科自身的认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3、对“客观性”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传统的实证主义知识观强调客观主义,认为知 识是积累性的,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一、非实证主义:现象学与理解方法、批判理论、构建主义 二、现象学:狄尔泰(理解:一是你中发现我;二是凡人创造的东西都是可以理解的,强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